初三歷史重點總結(精選5篇)
初三歷史重點總結范文第1篇
【關鍵詞】翻轉課堂;初中;歷史教學;價值
前言
初中歷史教學是初中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社會科學的主要內容,對歷史的學習、了解以及思考可以顯著提升學生的思想深度,并進而對其他科目學習以及學生的成長產(chǎn)生積極影響,在新課標要求下,歷史教學的重要性進一步提升,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于初中歷史教學的效果提升顯著,探究其具體內容和方式可以為后續(xù)工作開展提供一定的幫助。
一、翻轉課堂的概述
翻轉課堂是指教學活動主體的翻轉,是教育方式的一次重大變革,改變了以往教學活動中教師占據(jù)主體的情況,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大為提升。翻轉課堂模式下,教師將教學的基本內容以課件等電子資源的形式預先發(fā)放給學生,使學生對所學知識和重點知識有所了解,課堂上只需針對重難點向教師進行請教,并就思考所得和同學、教師進行交流即可,這種模式使學生的思考能力得到明顯的培養(yǎng)和提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理論提出、完善于美國,并很快在其他各國得到推廣應用,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深入推進,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也被我國引入并得到一定程度的應用。
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一)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優(yōu)勢
1.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
較之傳統(tǒng)教學模式,翻轉課堂模式的最突出優(yōu)勢是可以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考慮到初中歷史課對思考能力的需求,應用翻轉課堂模式有十分積極的意義。初中歷史在歷史教學中處于起步和銜接階段,主要內容是將一些基本歷史知識教授給學生,并在此基礎上養(yǎng)成一定的思考方式和能力,由于翻轉課堂模式下,學生所學的知識是在課堂教學前提前得知的,可以更好的進行了解,并在了解的過程中自主思考,從而使思考能力得到提升。
2.使學生成為教學主體
新課標的要求是改變現(xiàn)有教育中教師占據(jù)主體的情況,由于歷史知識基本是固定的,這使初中歷史教學應用翻轉課堂模式、改變教學主體有了更大的實現(xiàn)空間。教師在課堂教學之前將內容告知給學生,當進入課堂環(huán)節(jié)后,討論、交流和針對性的請教就成為了課堂的主要內容,傳統(tǒng)的知識講解已經(jīng)在課下完成,有限的課堂時間里,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提到明顯提升,從而實現(xiàn)了教學活動主體的轉變,針對性的教育也變成了可能。
3.歷史教學的重要作用得到突顯、應用
讀史使人明智,無論何種學習時期,歷史學習都可以使學習者的思想更具深度、頭腦更明智,初中生處于思想成長的關鍵時期,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應用翻轉課堂,可以使歷史教學的重要作用進一步得到突出和應用[1]。翻轉課堂模式下,學生接觸歷史相關知識的時間更長、內容更為豐富,這可以直接影響其對歷史的理解,只需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正取的引導,保證方向的正確,學生的思想就可以更為完善,這是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不具備的優(yōu)勢。
(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現(xiàn)狀
1.內容不夠豐富
內容豐富性是初中歷史教學應注意的首要問題,翻轉課堂模式下同樣如此,由于我國歷史悠久,既為教學提供了豐富的資源,也使資源的篩選更加困難,部分應用翻轉課堂的初中歷史教學活動,過度重視書本內容,使翻轉課堂的優(yōu)勢未能得到充分的利用。比如在部分教學資源中的明史部分,由于現(xiàn)代社會有很多不夠嚴謹?shù)拿魇纷x物,教師一定要注意將詳實的歷史內容客觀的教授給學生,這不僅體現(xiàn)在史實方面,更體現(xiàn)在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方面,教師一味重視書本內容,忽略治學態(tài)度,這對于歷史學習有一定的不利影響。
2.橫向縱向排布混亂
橫向和縱向分開原則是指翻轉課堂模式下,教學活動中應注意知識的橫向和縱向排布,即同代比較和縱向發(fā)展,由于中學生思考能力和學習能力有限,橫向、縱向排布上出現(xiàn)問題可能造成學習的混亂。以軍事歷史教學為例,目前應用翻轉課堂的部分歷史教學活動中,往往將同時期不同地區(qū)、不同時期同一地區(qū)歷史內容相混合,如果學生對史實掌握較差,很可能無法充分掌握知識,引起學習的混亂,比如在唐代兵役制度中加入宋代兵役制度,又在唐代文化中加入西域文化和秦代文化,過于復雜、多樣的知識對于初中學生學習來說有一定的不利影響,可能導致其無法掌握,甚至產(chǎn)生厭學情緒。
3.觀點取向不夠正確
歷史學習的兩個基本原則,一是豐富的知識,二是客觀的態(tài)度,翻轉課堂模式下,由于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性明顯,教師進行課件制作時,觀點的選取必須慎重。比如教師所選內容為兩晉南北朝時期政治歷史,就應注意對民族關系的態(tài)度,西晉滅亡后,北方地區(qū)出現(xiàn)了五個主要少數(shù)民族建立的十六個政權,這一時期少數(shù)民族和漢族發(fā)生了多次激烈戰(zhàn)爭,造成了平民大量死亡,甚至出現(xiàn)了著名的“殺胡令”,部分翻轉課堂課件中,存在過度強調漢族或者少少民族遭受的不公正待遇、而忽略另一方所受災難的情況,由于初中生價值取向、世界觀尚不完善,思想很容易受到影響,養(yǎng)成不客觀的態(tài)度,這對于長期學習甚至成長均是十分不利的[2]。
(三)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分步應用
1.準備階段的應用
準備階段的應用包括兩個方面,即總體計劃和具體教學,總體計劃是指教師對歷史教學的長期規(guī)劃,具體教學的準備階段是課件的制作。教師對歷史教學的長期規(guī)劃,該項工作與翻轉課堂的聯(lián)系在于教學整體的銜接性、手段的固定性等,通常來看,歷史教學是采取按年代進行的辦法,即以人類出現(xiàn)為開端的社會史,總體計劃的制定也可以遵循這一原則,每次進行課堂教學前,均將所選內容以課件形式發(fā)給學生,教師應養(yǎng)成課件制作的習慣,并對相關工作快速適應。課件制作包括內容選取、排布以及制作技術。如前文所說教學內容的選取、排布遵循知識豐富性、橫向縱向分開以及觀點引導三個原則,在相關原則指導下,教師進行內容選取和排布時,可以更為從容。課件的制作技術是準備工作的重要內容,該工作帶有一定的技術性,教師應注意學習和掌握,制作中,使音頻、視頻和圖像高度結合,同時教師所用的語言也需簡練明確,避免不必要的贅述。一般來說,課件長度以10-20分鐘為宜,學生的注意力則往往在5-15分鐘時最為集中,知識重點安排在8-10分鐘處較為妥當。課件制作時,教師要將教學重點進行必要突出,并在課件最后將重點、習題等羅列出來,以供學生把握和思考。
2.課堂階段的應用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課堂階段的應用主要通過三個途徑實現(xiàn),一是學生的分組討論,二是師生的互動,三是教師的引導和總結。以師生的互動為例,假定該課時的主要內容為官渡之戰(zhàn),互動需要由教師引導,在學生分組進行討論前,教師先設定討論問題“官渡之戰(zhàn)對曹操統(tǒng)一北方有多大的影響?”學生討論后,教師選擇每個小組的學生就討論結果進行發(fā)言,并對其中較有價值的部分進行肯定,由于中學生的思考能力和知識儲備有限,對于討論結果乏善可陳的組別,教師也不應單純的給予否定,可以選擇其中的亮點進行鼓勵,使學生保持學習的熱情。需要注意的是,該環(huán)節(jié)可以不設標準答案,引導學生自由討論,從而培養(yǎng)學生形成開放的治學態(tài)度。鑒于課堂時長有限,討論可能無法顧及到所有學生,如果學生的熱情不減,教師可以將其作為課外內容,指導學生進一步的學習。
3.結束階段的應用
結束階段的應用主要注意兩個問題,一是對教學內容的整體總結,二是在教學計劃指導下引出下一階段內容。對教學內容的整體總結非常重要,由于初中學生的學習能力、思考總結能力較弱,教師的總結是使其抓住教學重點的關鍵。比如文化歷史教學,所選時代為商周時期,教學重點為青銅文化,教師應在結束階段將青銅文化的相關知識進行總結,比如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將其文化內涵、制作過程、價值等進行簡短介紹,便于學生抓住重點,更好的掌握知識[3]。下一階段內容的引出,應遵循教學計劃的整體安排,同時課堂內容具有一定的延續(xù)性或者連接性,比如當前課堂重點是漢代軍事史,下一課時的重點可以是三國軍事史,在結束階段通過基本的年代延續(xù)性使學生對下一課時內容有基本了解。連接性是指如果本課時內容為漢代軍事史,下一課時可以選擇教授漢代文化史,也即同時期不同模塊知識的教學。引導方式為平行引導,比如以軍服為例引起學生對于漢代織布文化的興趣。教師也可以將課件提前做好、并在該階段將資源發(fā)放給學生,使翻轉課堂教學得以循環(huán)進行。結束階段是翻轉課堂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最后一步,是對階段教學的總結,也是引導下一階段的重要方式。
三、總結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現(xiàn)代教育的重要變革,該模式使教學實現(xiàn)了主體的轉變,對學生學習效果、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也可以使教學效果獲得提升,目前看來,注重翻轉課堂模式下各個教學階段的具體應用和總體教學計劃的安排等可以使翻轉課堂得到更好的應用,在下一階段的初中歷史教學中可以加以注意。
參考文獻:
[1]龍麗君.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23.
[2]張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初中信息技術課程中的應用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23.
初三歷史重點總結范文第2篇
初三歷史教師工作總結范文一
根據(jù)學校工作的需要,本學期我擔任畢業(yè)班的歷史教學工作,F(xiàn)將本學期的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注重研究中學教學理論,認真?zhèn)湔n和教學,積極參加科組活動和備課組活動,上好公開課和平衡課,并能經(jīng)常聽各老師的課,從中吸取教學經(jīng)驗,取長補短,提高自己的教學的業(yè)務水平。每節(jié)課都以最佳的精神狀態(tài)站在教壇,以和藹、輕松、認真的形象去面對學生。按照《初中歷史課程標準》進行施教,讓學生掌握好科學知識。
二、認真?zhèn)湔n,不但備學生而且備教材備教法,根據(jù)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類型,擬定采用的教學方法,并對教學過程的程序及時間安排都作了詳細的記錄,認真寫好教案。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并制作各種利于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課后及時對該課作出總結,寫好教學后記,并認真按搜集每課書的知識要點,歸納總結。
三、積極推進素質教育。目前的歷史學科考試模式仍然比較傳統(tǒng),這決定了教師的教學模式要停留在應試教育的層次上,為此,我在歷史教學工作中注意了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把傳受知識、技能和發(fā)展智力、能力結合起來,在知識層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讓學生的各種素質都得到有效的發(fā)展和培養(yǎng)。
四、狠抓學風。我所教的3個班,學生比較喜愛歷史學科,上課的時候比較認真,大部分學生都能專心聽講,課后也能認真完成作業(yè)。但有為數(shù)不少的學生,因為怕班主任責備,學習上存在的問題不敢問老師,作業(yè)也因為怕分數(shù)低而找別人的來抄,這樣就嚴重影響了成績的提高。對此,我狠抓學風,在班級里提倡一種認真、求實的學風,嚴厲批評抄襲作業(yè)的行為。與此同時,為了提高同學的學習積極性,開展了學習競賽活動,在學生中興起一種你追我趕的學習風氣。
五、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雖然大部分同學對該課很感興趣,學習勁頭也濃,只是差生面太大了,后進生基礎太差,考試成績都很差,有些同學是經(jīng)常不及格,我找來差生,了解原因,有些是不感興趣,我就跟他們講學習歷史的重要性,跟他們講一些有趣的故事,提高他們的興趣;一些學生基礎太差,抱著破罐子破摔的態(tài)度,或過分自卑,考試怯場等,我就幫助他們找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分析原因,鼓勵他們不要害怕失敗,要給自己信心,付出一定會有回報。
六、抓好課后輔導。我利用課余時間對學生進行輔導,不明白的耐心講解,教給他們好的記憶方法,好的學習習慣,做到對所學知識鞏固復習,及時查缺補漏。并與家長聯(lián)系,及時溝通情況,使家長了解情況,以便在家里對孩子進行必要的監(jiān)督。
在我的努力下,歷史學科成績有一定的提高,尤其在畢業(yè)班第一、二次質量預測中效果明顯,但離學校的期望還有一定的差距。究其原因,是學生的知識結構還不是很完整,知識系統(tǒng)還存在很多真空的部分。這些已成為寶貴的財富,將引領我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斷提高和進步。
初三歷史教師工作總結范文二
本學期,本人任教初三級二個班的歷史課。一學期來,本人自始至終以認真、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勤懇、堅持不懈的精神從事教學工作。
作為年輕教師,能認真制定計劃,注重研究中學教學理論,認真?zhèn)湔n和教學,積極參加科組活動和備課組活動,上好公開課和平衡課,并能經(jīng)常聽各老師的課,從中吸取教學經(jīng)驗,取長補短,提高自己的教學的業(yè)務水平。每節(jié)課都以最佳的精神狀態(tài)站在教壇,以和藹、輕松、認真的形象去面對學生。按照「初中歷史新課程標準進行施教,讓學生掌握好科學知識。還注意以德為本,結合現(xiàn)實生活中的現(xiàn)象層層善誘,多方面、多角度去培養(yǎng)現(xiàn)實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教育是愛心事業(yè),為培養(yǎng)高素質的下一代,本人時刻從現(xiàn)實身心健康,根據(jù)學生的個性特點去點拔引導,對于個別差生,利用課間多次傾談,鼓勵其確立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積極面對人生,而對優(yōu)生,教育其戒驕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厲,再創(chuàng)佳績。通過現(xiàn)實生活中的典范,讓學生樹立自覺地從德、智、體、美、勞全方面去發(fā)展自己的觀念,樹立崇高遠大的理想。
作為教初二歷史課的老師,明白自己對教材的生疏,故在課前做到認真?zhèn)湔n,多方面去搜集相關進行資料。為提高每節(jié)課的進行效果,教學質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礎、重點難點外,還采用多媒體教學,如:投影、幻燈、漫畫、錄音等多樣形式。通過培養(yǎng)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按時完成教學任務。
通過一學期努力,能制定好復習計劃,并能認真?zhèn)浜脧土曊n,培養(yǎng)好尖子生,提高中等生,幫助差生。但由于本學期授課時間較短,復習內容較多,復習比較倉促,同時發(fā)覺很大一部分學生接受能力較差,學習自覺性不高。加上本人對教材生疏,同時要到廣州進修本科,無暇顧及六個班面積較廣的差生,致使本學期教學成績未達所想。
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要不斷總結經(jīng)驗,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還要多下功夫加強對個別差生的輔導,相信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總會有收獲!
初三歷史教師工作總結范文三
本學期,我適應新時期教學工作的要求,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積極向老教師請教,結合本校的實際條件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勤勤懇懇,兢兢業(yè)業(yè),使教學工作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地開展。立足現(xiàn)在,放眼未來,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進步,現(xiàn)對本學期教學工作作出總結,希望能發(fā)揚優(yōu)點,克服不足,總結檢驗教訓,以促進水平的提高。
一、三維標落實情況
知識與技能:
通過學習學生掌握了從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的今天所取得的成就的基礎歷史知識和重大的歷史事件,對歷史學科有了進一步的了解,為下學期的歷史教學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過程與方法:
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對所學的知識點能做到靈活運用。通過本學期的學習學生能初步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正確評價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的能力。能綜合所學知識分析歷史問題。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通過學習我國古代科技的發(fā)展,培養(yǎng)了學生崇尚科學的意識,確立求實創(chuàng)新的科學態(tài)度,并激發(fā)了他們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振興中華的熱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
二、教學中取得的成績
1、 注重研究中學教學理論,認真?zhèn)湔n和教學,積極參加科組活動和備課組活動,上好公開課和平衡課,并能經(jīng)常聽各老師的課,從中吸取教學經(jīng)驗,取長補短,提高自己的教學的業(yè)務水平。每節(jié)課都以最佳的精神狀態(tài)站在教壇,以和藹、輕松、認真的形象去面對學生。按照「初中歷史新課程標準進行施教,讓學生掌握好科學知識。
2、認真?zhèn)湔n,不但備學生而且備教材備教法,根據(jù)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類型,擬定采用的教學方法,并對教學過程的程序及時間安排都作了詳細的記錄,認真寫好教案。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并制作各種利于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課后及時對該課作出總結,寫好教學后記,并認真按搜集每課書的知識要點,歸納成集。
3、積極推進素質教育。目前的考試模式仍然比較傳統(tǒng),這決定了教師的教學模式要停留在應試教育的層次上,為此,我在教學工作中注意了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把傳受知識、技能和發(fā)展智力、能力結合起來,在知識層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讓學生的各種素質都得到有效的發(fā)展和培養(yǎng)。本文來自高州教育資源網(wǎng)
4、狠抓學風。我所教的2個班,學生比較喜愛該科,上課的時候比較認真,大部分學生都能專心聽講,課后也能認真完成作業(yè)。但有為數(shù)不少的學生,因為怕班主任責備,學習上存在的問題不敢問老師,作業(yè)也因為怕分數(shù)低而找別人的來抄,這樣就嚴重影響了成績的提高。對此,我狠抓學風,在班級里提倡一種認真、求實的學風,嚴厲批評抄襲作業(yè)的行為。與此同時,為了提高同學的學習積極性,開展了學習競賽活動,在學生中興起一種你追我趕的學習風氣。雖然大部分同學對該課很感興趣,學習勁頭也濃,只是差生面太大了,后進生基礎太差,考試成績都很差,有些同學是經(jīng)常不及格,我找來差生,了解原因,有些是不感興趣,我就跟他們講學習語文的重要性,跟他們講一些有趣的語文故事,提高他們的興趣;有些是沒有努力去學,我提出批評以后再加以鼓勵,并為他們定下學習目標,時時督促他們,幫助他們;一些學生基礎太差,抱著破罐子破摔的態(tài)度,或過分自卑,考試怯場等,我就幫助他們找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分析原因,鼓勵他們不要害怕失敗,要給自己信心,并且要在平時多讀多練,多問幾個為什么。同時,一有進步,即使很小,我也及時地表揚他們。經(jīng)過一個學期,絕大部分的同學都養(yǎng)成了勤學苦練的習慣,形成了良好的學風。
5、抓好課后輔導 。我利用課余時間對學生進行輔導,不明白的耐心講解,教給他們好的記憶方法,好的學習習慣,做到對所學知識鞏固復習,及時查缺補漏。并與家長聯(lián)系,及時溝通情況,使家長了解情況,以便在家里對孩子進行必要的監(jiān)督。
6、 認真批改作業(yè),布置作業(yè)做到精讀精練。有針對性,有層次性。為了做到這點,我常常到各大書店去搜集資料,對各種輔助資料進行篩選,力求每一次練習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時對學生的作業(yè)批改及時、認真,分析并記錄學生的作業(yè)情況,將他們在作業(yè)過程出現(xiàn)的問題作出分類總結,進行透切的評講,并針對有關情況及時改進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三、存在的問題
1 、教材挖掘不夠深入,學生對知識點不能做到綜合運用。
2 、教法運用不夠靈活,對學生的引導、啟發(fā)不足。
3 、新課標下新的教學思想學習不深入,對學生的自主學習 , 合作學習 , 缺乏理論指導 .
4、差生轉化的力度不夠。由于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不夠端正,思想過于社會化,[蓮山課件 ]上課時常利用討論空間開小差,給轉化差生工作帶來困難,轉差效果不是很明顯。
5、由于對學生的了解不夠,對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思維能力不太清楚。上課和復習時該講的都講了,學生掌握的情況怎樣,教師心中無數(shù)。導致了教學中的盲目性。
6、教學反思不夠。不能針對全體學生。
四、今后努力方向
1 、加強學習,學習新課標下新的教學思想。改變教學方式,提高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2 、學習新課標,挖掘教材,進一步把握知識點和考點。
3 、多聽課,學習同科目教師先進的教學方法的教學理念。
4 、加強轉差培優(yōu)力度。
5、讓學生具有良好的歷史思維,良好的心態(tài)。
通過努力,本學期,學生的學習情況基本良好。存在的不足是,學生的知識結構還不是很完整,知識系統(tǒng)還存在很多真空的部分,這些都有待以后改進。
看了“初三歷史教師工作總結”的人還看了
1.九年級歷史教學工作總結6篇
2.初三歷史教師年度工作總結3篇
3.初三歷史教師教學工作總結
初三歷史重點總結范文第3篇
一、初中歷史教學的現(xiàn)狀
1.初中歷史因為在中考中的占分問題,在整個初中教學中僅僅是輔助地位,老師、學生、家長均不重視,很多學校每周就一節(jié)歷史課,還經(jīng)常被語數(shù)外的老師借用,歷史課在老師和家長的心里就和玩一樣,在歷史課堂上,也經(jīng)常出現(xiàn)學生上課做語數(shù)外等科目作業(yè)的情況。
2.初中歷史在授課的課程中,教師教學方法古板,通常采用:讀課本——劃重點——學生背誦重點——教師把重點整理成習題,給學生進行習題練習。這樣反而導致學生出現(xiàn)背完即忘完的情況,缺乏正確的理解,對歷史一知半解,僅有的認知都是來源于電視電影等,但這些影視作品中的知識都是經(jīng)過藝術處理的,認知非常片面。
二、作為教師必須端正對初中歷史的態(tài)度,明確初中要學習歷史的目的
雖然歷史科目在中考中所占分值不高,但歷史的重要作用必須要傳達給學生,讓學生能正確的對待初中歷史的學習。并且積極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拓寬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和知識,通過多種方式來激發(fā)學生興趣。作為初中歷史老師,自己必須要非常清楚從古到今的各個歷史朝代,以及這些朝代中發(fā)生的故事、人物、出現(xiàn)的諺語、詩詞等,并且各個歷史朝代與膾炙人口的故事、電視、游戲拓展起來……去偽存真,讓學生了解這些電視電影中真實歷史的情況。這些都是需要初中歷史老師去掌握的。
三、提高學生對歷史興趣的策略
本人通過閱讀多種教育相關的書籍,以及其他老師在教學中的研究結果,結合本人自身在教學中的體會,總結了一些教師在講授過程中可以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供各位老師參考。
1.從歷史中發(fā)生的故事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初中歷史的內容比較枯燥,將的都是過去發(fā)生的事情,甚至都是遠古的內容,就照本宣科會比較單調,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不妨多插入一些講授歷史中發(fā)生的故事,甚至可以與時興的電視劇或游戲掛鉤,不再死板的讀課本(如講到三國時,各國勢力的情況,可結合游戲三國進行講解)。通過這些方式,讓學生自然而然的進入到故事中的歷史朝代里面去,引發(fā)學習的興趣,輕松且深刻地對歷史知識點的記憶。
2.結合新課堂教育方式,多采用多媒體教學。用現(xiàn)代的多媒體技術,通過動畫、微電影、電影片段剪輯、聲音等方式讓歷史的情境再現(xiàn),圖文并茂的教學情境,會激起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初中的學生多處于對影音圖像癡迷的階段,采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很好的調動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如在講到隋唐時代歷史的時候,可以先播放一段經(jīng)過剪輯的隋唐英雄傳的電視劇片段,引出歷史朝代、歷史人物,然后通過教學掌握知識點,從而更好的掌握歷史知識。
3.與初中語文中的詩詞聯(lián)系,我國文化博大精深,是豐富的歷史資源,他們講述著情緒的同時還反映著歷史的背景,時代的變化。因此,初中歷史教師在講解不同朝代的時候,可根據(jù)對應時代的詩詞情況進行導入。如講到宋朝文化發(fā)展的時候,則可以連帶出相應的語文詩詞,讓歷史變得更加有趣,而且可以讓學生重溫語文知識。
4.組織活動,走出課堂,去到當?shù)赜袣v史的地方組織課外活動(如博物館、或一些人文歷史景觀),在歷史發(fā)生地講歷史。帶領學生走出課堂,進行開放式教學,讓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找到歷史的感覺,把歷史和自身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甚至可以讓學生去體驗。比如說,學到幾大發(fā)明的時候,可以讓學生進行動手,采用泡沫板等方式,親手體驗嘗試用印刷術。使學生更好的融入歷史情境,加深對歷史的理解和學習歷史的興趣,讓學生享受學習。
5.技巧的授課方式,在課程結尾留置懸念,調動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迫切的期望下一次的歷史課。在歷史的課程教學中,有不少知識點是相關聯(lián)的,教師在知識點相關的地方可以設置懸念,以此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初中生有很強的好奇心和探知欲望,教師在講授的課程中不妨在結尾的時候設置懸念,引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引發(fā)興趣,讓學生對之后的課程內容充滿期待,可以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當然,這要求教師在準備的課程中進行充分的準備和懸念設計。
6.提高教師的講授技巧,創(chuàng)造輕松的學習氛圍,用輕松、快樂、引人入勝發(fā)人深思的語氣語調去教學、講解。尊重學生的想法,認可學生、尊重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初中學生在學習中通常出現(xiàn)“喜歡哪位老師,那位老師的課就會學得很好”的情況,所以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必須讓學生認可老師。教師在講授的課程中如果呆板、乏味、語氣語調一成不變,甚至要死不活,那么很難讓學生提起興趣,喜歡他的課程,所以老師要進行自我修養(yǎng),改變自己,讓自己提升,讓自己成為學生認可的人。
7.父母是學生最好的老師,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學生興趣愛好的影響非常大,教師應多于家長溝通,把初中歷史學習的重要性傳達與家長,讓家長參與到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中來,讓家長言傳身教的行動來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讓學生綜合能力和素質得到發(fā)展和提升。
四、結束語
總之,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興趣,讓學生進行自我學習,有學習的欲望,高效的課堂是教學發(fā)展的必然。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因為學生年齡比較小,而且歷史課的特殊性(枯燥乏味),這就要求作為初中歷史的歷史教師必須要有深厚的知識功底去為打開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做準備,教師需了解學生的需求,尊重學生,把學生作為學習主體,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自覺主動的學習歷史知識,真正的去了解歷史,吸納歷史。雖然初中歷史教學的大環(huán)境不盡人意,但只要老師通過良好的情景導入,增強歷史學科的導研式教學,培養(yǎng)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就一定可以為學生學好歷史知識,打好基礎。
作者:于立軍 單位:山西省長治市第十八中學
參考文獻:
[1]趙英.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策略[J].讀與寫,2023,(08):197.
[2]陸文霞.探討學習初中歷史的重要性[J].課程教育研究,2023,(04):57
初三歷史重點總結范文第4篇
關鍵字:高一歷史;有效教學;教學策略;初高中歷史銜接
G633.51
2023年9月,教育部頒布《中國學生發(fā)展的核心素養(yǎng)》,且確立學生六大核心素養(yǎng)主要表現(xiàn)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chuàng)新”。歷史是重要的人文學科,在實現(xiàn)學生發(fā)展的核心六大素養(yǎng)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從這方面而言,加強歷史課程改革,研究歷史教學實踐有效教學策略,非常迫切。
一、有效教學及教學策略
有效教學是教師利用教學過程有效性,成功促進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的提高,培養(yǎng)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能力,促進學生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發(fā)展。在此過程中,學生的進步和發(fā)展是衡量教學有效性的唯一標準。
教學策略是為實現(xiàn)某一教學目標而制定的、付諸于教學過程實施的整體方案,它包括合理組織教學過程,選擇具體的教學方法和材料,制定教師與學生所遵守的教學行為程序。
二、及高一學生學情狀況及歷史教學分析
(一) 初高中歷史課程整體分析:
首先,具體到課程體系方面。初中歷史采取了通史體例,時序性特征較為顯著。高中歷史新課程則采用了模塊+專題體例,這種體例有利于提高高中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但時序顛倒、跳躍性大,缺乏連續(xù)性和系統(tǒng)性。
其次,具體到課程內容方面,初中課程重中國史、重政治史,經(jīng)世界史、輕經(jīng)濟文化史;高中中外歷史權重大致相當,政治史、經(jīng)濟史及思想文化史分別編制為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三足鼎立。
(二)高一學生學情狀況分析
首先,初中歷史學科長期被視為 “副科”,中考采用開卷方式,僅占50分,學生歷史基礎普遍薄弱,且思想上不重視。
其次,在學習方法上,學生習慣于機械背誦,缺乏積極的思維習慣。部分學生進入高中后依然如故,這也給高中歷史教學學習帶來了諸多難題。
三、歷史教學有效教學策略探索
(一) 對初高中歷史課標進行有效研讀!坝绊憣W習的唯一重要因素就是學習者已經(jīng)知道了什么。要探明這一點,并應據(jù)此教學”。因此,歷史教學設計首先要關注學生已儲備歷史知識,再依據(jù)高中歷史課程標準施教,立足于選定的版本,參考其他版本的優(yōu)點。
初中采用的通史編寫模式,《中國古代政治制度》涉及知識在初中并沒有獨立成章,但從《初中歷史課程標準》同樣可以尋找相關要求:
(1)知道夏朝的建立標志著國家的產(chǎn)生,知道夏、商、周三代的更替,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作用。(2)知道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權制度和統(tǒng)一措施對中國歷史發(fā)展的影響。(3)知道漢武帝鞏固“大一統(tǒng)”王朝。(4)了解科舉取士制度的創(chuàng)建。(5)知道北宋的建立,了解宋朝重文輕武的特點。(6)通過宣政院管轄,知道在元代正式納入中國版圖。(7)知道明朝的建立。通過皇權的強化和“八股取士”,初步理解皇帝專權的弊端。(8)通過軍機處的設置與文化專制的措施,認識君主專制在清代的極端強化。
《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對本專題的要求:(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內容,認識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2)知道“始皇帝”的來歷和郡縣制建立的史實,了解中國古代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及其影響。(3)列舉從漢到元政治制度演變的史實,說明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特點。(4)了解明朝內閣、清朝軍機處設置等史實,認識君主專制制度的加強對中國社會發(fā)展的影響。
通過比較我們清楚地知道初中歷史主要是“了解”、“知道”、 “簡述”、“概述”等相對低層次的能力要求;而高中歷史強調掌握“分析”、“認識”、“說明”、“探討”的能力,另外,我們應特別關注宗法制、九卿、挾書律、中國古代中央集權制度形成的影響等初中沒有學過的知識點。
(二)“依標施教”,對教學內容進行有效補充和取舍。我校選用的是人民版教材,依據(jù)新課標要求,參考了人教版、岳麓版教材后我決定本專題補充如下內容:宗法制與分封制的關系,三省六部制的評價、元朝的一省二院制、漢朝的另一種選官制征辟制、宋元科舉制的發(fā)展概況、宰相制與內閣制的比較等內容。對教材“關于夏商政治形式”、“六王畢,四海統(tǒng)一”、“法令出一”、“清朝的邊疆政策”進行大膽的舍棄或略講。
(三)對教學結構的進行有效整合。根據(jù)結構性教學原則,學生只有掌握了知識結構,才能鞏固和運用知識。結構整合時必須以生為本,充分考慮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和課標的要求。
本專題是必修一的重點也是高考考查熱點。我將課本內容劃分為兩個關系和四條線:皇權與相權、中央與地方的關系;中央行政機構、地方行政機構、監(jiān)察制度、選官制度變化的四條主線。第一課時講早期政治制度,重點講分封制和宗法制;從第二課開始都屬于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包含中央C構,地方行政制度,監(jiān)察制度,選官制度等內容。
一、中央機構。主要包含皇帝制和中央官制,重新整理線索為:秦三公九卿制,漢中外朝制,唐三省六部制,宋二府三司制,元一省二院制,明廢宰相設內閣,清設軍機處。引導學生總結出皇權與相權的矛盾是我國古代專制主義中央集權下的第一對主要矛盾。
二、地方行政制度和監(jiān)察制度。高考主要考察秦郡縣制,西漢初期的郡國并行和元的行省制,通過學習讓學生體會中央與地方之間的矛盾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下的第二對主要矛盾。這樣的課堂內容調整使學生很快能掌握專制主義和中央集權這兩個重要的歷史概念。
三、監(jiān)察制度、選官制度的線索就更加清楚了,明確這些措施是維護皇權的。
在此基礎上,學生很容易歸納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初步形成于戰(zhàn)國,建立于秦(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縣制),鞏固于漢(內外朝制,刺史制,察舉征辟制),完善于隋唐(三省六部制,科舉制),加強于北宋(二府三司制,強干弱枝,重文輕武),發(fā)展于元(行省制),強化于明清(廢宰相,設內閣,軍機處)。這樣又將所有的制度回位到了各自的朝代,成功的從橫向和縱向構建了完整的知識結構網(wǎng)絡。
總之,做好初高中歷史銜接研究,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是我們每一位高一歷史教師實現(xiàn)有效教學的必然途徑。面對學生歷史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和中學歷史教學、高考的現(xiàn)實,高中歷史教師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龍報新.陳曉瑞.有效教學的概念重構和理論思考[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 2005, 4(4):39-43.
初三歷史重點總結范文第5篇
一、統(tǒng)籌安排合理利用時間,制定好復習計劃
初三下學期我們歷史科的教學任務重,復習要涉及初一至初三六冊的教材,復習范圍廣、內容多,如不能有效地安排好、利用好時間必將影響整個教學進度、教學效果,要取得較好成果一個良好的復習計劃極為關鍵。因此我校在每學期期初,我們初三歷史備課組成員都會根據(jù)學校的周課時數(shù)和校歷表制定好一份教學計劃,統(tǒng)籌安排好復習進度。本學期期初至市質檢考試前完成第一輪總復習,以《考試說明》為綱,以課本為本,以《復習指南》為指南。從5月下旬開始進行第二輪復習,主要以《初中歷史學習報》中考版為主進行一些綜合訓練強化學生解題技巧。
二、立足《考試說明》和《復習指南》,以《考試說明》為綱回歸課本
1、學習考綱、指南新精神
中考歷史學科要復習的知識點既多且雜考查的角度又新,但“萬變不離其宗”不管如何設題最后還得回歸課本回歸考綱。因此我們的復習策略是“以不變應萬變”,“緊扣考綱、把握趨勢、夯實基礎、錘煉能力”。每年市教科所的《考試說明》和《復習指南》出爐后,我們備課組成員都會一起學習領會《考綱》和《復習指南》的新精神。特別注意比較當年《考綱》、《指南》和往年相互比較有啥新變化,變化點在哪,這些變化點就是我們當年須多關注須反復錘煉的重心。
2、復習立足考綱回歸課本
近幾中考試卷80%為基礎題,另20%稍難題和較難題也以基礎知識和重點知識為支撐,基本史實的再現(xiàn)仍是考察的重點,這就意味著掌握好基礎知識是中考取得優(yōu)異成績的根本保證。因此,我校初三備課組的復習方針是緊扣《考試說明》,夯實基礎,依據(jù)考試說明的知識要求對課本知識進行梳理、歸納與整合。不求每一位同學能熟記所有的知識要點,但求學生對每一冊,每一課內容的綱要非常熟悉,只有這樣在開卷考時,學生才能在最短的時間里迅速找到所考查的知識點的位置,加快答題速度,提高答題質量。
“回歸課本”,就是復習時我們以課本為準則,注重對課本知識的梳理、歸納與整合。第一輪的復習時我們“緊扣教材”,引導學生全面、深入、細致地閱讀教材,逐冊、逐章、逐節(jié)地對《考試說明》要求的知識點進行全面復習,全方位對知識進行梳理,絕不遺漏任何一個知識點。但是要注意的是復習不是上新課,不能照本宣科,要注意去粗取精,在整理出這節(jié)課的線索和主要內容理清史實和概念后對基礎知識進行必要的分析和突破,使學生能夠扎實地掌握所學知識。只有讓學生對基礎知識了然于胸,在考場上才能大大減少翻書的時間,提高做題速度,才能節(jié)省出更多時間用來思考難度較大的題目。
3、根據(jù)《考試說明》構建知識網(wǎng)絡與能力培養(yǎng)
初三年的學生學習時間緊學習任務重,再加上初一二年的基礎知識比較薄弱,又要求在一學期里熟知三年的知識要點,理清知識結構,這就有些強其所難。因此需要老師根據(jù)考試說明精心編撰復習提綱,在提綱中按照章節(jié)順序整理出各個章節(jié)的知識結構。一份好的復習提綱能讓學生對知識結構一目了然,能抓住每一個學習主題的框架,熟悉提綱和課本目錄。一份完整、詳細的復習提綱,對學生來說是考場上必不可少的一件利器。
復習要注重基礎知識但不能忽略能力培養(yǎng)。在復習中要注意基礎與能力并重,因為沒有基礎知識,能力的考查和培養(yǎng)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三、復習要點線結合,注意要點化、線索化
歷史知識是一個整體,如果只掌握零碎的知識,孤立地記憶幾個分散的知識點,不可能把歷史學好,抓住了基礎知識這個“點”還要注意將零散的知識點串成線,這樣就可以清晰地掌握歷史的發(fā)展脈絡,從而達到綱舉目張的效果。點線結合應貫穿于復習的全過程,復習完一個主題的內容可串線,復習完一本書后也可適當?shù)卮,尤其是同一主題的內容更應該注意聯(lián)系,由于歷史總復習的時間很緊張不可能再有更多時間去組織專題復習,因此只能注意在平時復習時將之融入。實踐證明,抓點線結合,便于將歷史知識要點化、線索化、條理化。抓住了點,復習便有了針對性;抓住了線,就可以以線相串,串住一些知識點,就可以“順藤摸瓜”,記住各個部分的歷史內容。
四、適度關注時政熱點,解決現(xiàn)實問題,學以致用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wǎng)址) 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