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劃分句子成分的詳解
語文劃分句子成分的詳解
導語:語文劃分句子成分的詳解有哪些?以下是小編精心為大家整理的有關語文劃分句子成分的詳解,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歡迎閱讀。
。1)什么是句子
句子是由詞或詞組構(gòu)成的,是具有一定語調(diào)并表達一個完整意思的語言運用單位。根據(jù)用途和語氣,句子可以分為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根據(jù)結(jié)構(gòu)可分為單句和復句。
句子成分的名稱及符號
名稱: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補語。
符號:主語=謂語- 賓語 ~定語 ( ) 狀語[ ]補語< >
、倬渥拥幕境煞质牵褐髡Z、謂語、賓語。
補充成分是:定語、狀語、補語。
②主語部分和謂語部分之間可用‖劃開。
(2)如何劃分句子成分
。1)劃分句子成分,首先要研究主語、謂語、賓語。
主語:是謂語陳述的對象,指明說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主語可分為名詞性主語和動詞性、形容詞性主語。名詞性主語由名詞性詞語充當,包括名詞、數(shù)詞、名詞性的代詞和名詞性短語,多表示人或事物。
謂語:是陳述主語,說明主語的,說明主語“是什么”或“怎么樣”。
賓語:在動詞后面,表示動作、行為所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誰”或“什么”一類問題。
句子一般有兩種情況:寫人、寫物(寫事、寫物)。分析句子時,首先判斷是“寫人”還是“寫物”。
、賹懭烁袷剑骸罢l”+“干什么”
。ㄖ髡Z)(謂語)(賓語)
例:楊亞‖寫字
主 謂賓
注意:處理復雜的單句時,要抓主干。
例:一中的楊亞║在課桌上寫著毛筆字。
主 謂 賓
、。寫物
格式:“什么事”或“什么物”+“怎么樣”
。ㄖ髡Z)(謂語、賓語)
例:貓‖捉魚
主 謂賓
例:一只小貓‖在盆邊捉了一條大魚
主 謂 賓
注意:“是”為典型的動詞,一般是“謂語”。
例如:他‖是學生
主 謂 賓
(3)劃分句子成分,還要抓住枝干(定語、狀語、補語)
定語:在句子中起著修飾、限制主語或賓語中心語的作用。
狀語:修飾、限制謂語中心語,一般在謂語中心語前面,有的在句子最前面,交待時間、地點、范圍、情況等。
補語:對謂語中心語起補充說明作用,一般放在謂語中心語之后。
例:畫眉唱歌
這是一個把主語中心語、謂語中心語、賓語中心語單提出的句子。原句是“兩只美麗的畫眉高興地唱一首歌。”
、伲▋芍幻利惖模┊嬅
“兩只美麗”是“畫眉”--主語中心語的修飾部分,叫“定語”。
、赱高興]地唱
謂語中心語“唱”前邊的修飾、限制成分--“高興”為“狀語”。
、郏ㄒ皇祝└
賓語中心語“歌”前的修飾、限制部分--“一首”為“定語”。
、芨璩茫己茫
修飾、限制謂語中心語“唱”,并放在它后面的部分--“好”為“補語”。
。1)笑‖是具有多重意義的語言。
主語(動詞)謂語
句子成分歌訣
基本成分主謂賓,連帶成分定狀補。定語必居主賓前,謂前為狀謂后補。
六者關系難分辨,心中有數(shù)析正誤。什么誰稱主,做是怎樣才充謂;
賓語動支配,回答謂語什么誰。前置狀語目(的)時(間)地(點),意義不變能復位。補語從后說前謂,定語才和后賓配。介賓短語多狀補,不能充當賓主謂。的定地狀與得補,語言標志定是非。
。4)拓展:古代漢語句子成分
判斷句
1.判斷句是根據(jù)謂語的性質(zhì)進行句子分類得出的一種句型,所謂判斷句一般是用名詞或名詞性詞組作謂語的句子,對事物的屬性作出判斷,即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
2.古代漢語判斷句和現(xiàn)代漢語不同,一般不用判斷動詞“是”,而在謂語后面加語氣詞“也”幫助判斷。
3.古代漢語判斷句的幾種形式:
1)“主+謂+也”,如:此王業(yè)也。
2)“主+者+謂+也”,如:陳勝者,陽城人也。
3)“主+者+謂”,如:兵者,兇器。
4)“主+謂”,如:兵,兇器。
5)“主+副+謂+(也)”如:“身非木石”、“此乃歌夫‘長鋏歸來’者也”、“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6)“主+謂+賓”,如:“余為伯倏!
4.有些判斷句主謂語在邏輯上并不構(gòu)成判斷關系,而是:
1)表比喻。如: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2)表因果關系。如: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拘于虛也;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者,篤于時也。
表達方式
1.主動句:主語是謂語動詞所表達動作行為的發(fā)出者,即施事者,如我讀書。
2.被動句:主語是謂語動詞所表達動作行為的接受者,即受事者,如杯子打破了。
3.古代漢語被動句的類型:
。1)“于”(“乎”)字句。
及物動詞+于+施事者 如:楚懷王內(nèi)惑于鄭袖,外欺于張儀。
省略“于”字,動+施事者。如:大樹不夭斤斧,物無害者。
“于”字句經(jīng)常用于主動與被動對比的復句里。如: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
。2)“為”字句。
為+施事者+及物動詞。如:(吾子)今為赤帝子斬之。
“為+及物動詞。如:父母宗族,皆為戮沒。
。3)“見”字句。
見+及物動詞。如:人皆以見侮為辱。
見+及物動詞+于+施事者。如:昔者彌子瑕見愛于衛(wèi)君。
南北朝后,“見+動詞(主動句)”表示“對我怎樣”,如“慈父見背”(慈父背棄我),不是被動句。
(4)“為……所……”句。
為+施事+所+及物動詞。如:先即制人,后則為人所制。
為+所+及物動詞。如: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
。5)“被字句”。
被+施事者+及物動詞”。如:臣被尚書召問。
先秦“被”是及物動詞,意為“覆蓋、遭受、蒙受”,如:光被四表。
漢代后至今,“被+及物動詞”表示被動意義。
。6)語義上表被動的句子:如“文王拘而演周易……屈原放逐,乃賦離騷”。
句子成分位置
1.賓語前置:古代漢語的賓語在某些特定的語法條件下要置于動詞之前,這種現(xiàn)象我們稱之為賓語前置。2、賓語前置的種類:
。1)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前置。作動詞的賓語前置。如:吾誰欺,欺天乎?在介賓結(jié)構(gòu)中,作介詞的賓語前置。
如:諺曰:“誰為為之,孰令聽之!
需要注意的是:“何如”語義同“如何”,譯為“怎么樣”,是疑問代詞作賓語前置結(jié)構(gòu)!澳魏巍薄叭艉巍鼻闆r同“如何”一樣,何不是真正的賓語,不前置。
。2)否定句中,指示代詞或人稱代詞作賓語前置,如“日月逝矣,歲不我與”、“臣未之聞也”。
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賓語必須是代詞;二是必須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詞表示。在這種情況下,代詞賓語要放在動詞之前和否定詞之后。
例如:《碩鼠》:“三歲貫汝,莫我肯顧!薄澳铱项櫋睉斫獬伞澳项櫸摇。
疑問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問代詞“誰”、“何”、“奚”、“安”等做賓語時往往放在動詞的前面。
例如:《鴻門宴》:“良問曰:‘大王來何操?’”“何操”應理解為“操何”。
。3)有兩種不能前置的情況:賓語不是代詞,而是名詞性成分。
如“吾不能早用子”。兩個否定詞構(gòu)成雙重否定,其中的代詞賓語一般不前置。
如“莫弗稱之”。
另外,還有兩種固定結(jié)構(gòu):“惟(唯)+賓語+是(之)+動詞”,這種格式使賓語表達的事物得到進一步的強調(diào),如“唯余馬首是瞻!币馑际恰拔ㄕ坝囫R首”。
這類前置賓語也可以由代詞充任,如“其斯之謂與”!按耍ㄊ牵┲^……”,意思是“說這個是……”。
代詞“是”作賓語有時直接置于動詞之前。如“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
文言文中,動詞或介詞的賓語,一般置于動詞或介詞之后,但在一定條件下,賓語會前置,其條件是:
第一、 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這類句子,介詞的賓語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記.項羽本記》)這種類型的句子關鍵是作賓語的疑問代詞(像:誰、何、奚、曷、胡、惡、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詞“以”的賓語比較活躍,即使不是疑問代詞,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記之,以俟觀人風者得焉!保谠恫渡哒哒f》)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詞,但也前置了。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這類句子有兩點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須有“不”、“未”“毋”、“無”、“莫”等否定詞);
第二、 是代詞作賓語。如:“時人莫之許也!保悏邸度龂荆T葛亮傳》)正常語序應該是“時人莫許之也!钡谌⒂谩爸被颉笆恰卑奄e語提前取動詞前,以突出強調(diào)賓語。這時的“之”只是賓語前置的標志,沒有什么實在意義。如:“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韓愈《師說》)有時,還可以在前置的賓語前加上一個范圍副詞“唯”,構(gòu)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圖”、“唯命是從”等。第四、介詞賓語前置的情況除了第一種情況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方位詞、時間詞作賓語時,有時也前置;例如:“亞父南向坐。”(《史記.項羽本記》)意思是“亞父面向南坐。”
3.主謂倒置:為了強調(diào)謂語,有時將謂語置于主語之前。這僅僅是因為語言表達的需要。如,“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另外,還有定語置于中心詞之后,修飾名詞的量詞放在名詞之后等特殊現(xiàn)象,因不常用,因此按下不表。
4.謂語前置:古代漢語的一些句子,謂語在主語之前,稱之為謂語前置。有兩種句子里謂語前置的現(xiàn)象比較多見。
(1)表示疑問的句子。如:何哉,爾所謂達者?
。2)表示感嘆的句子。如:賢哉,回也!
5.狀語后置:現(xiàn)代漢語中狀語置于謂語之前,若置于謂語之后便是補語。但在文言文中,處于補語的成分往往要以狀語來理解。
例如:《鴻門宴》:“將軍戰(zhàn)河北,臣戰(zhàn)河南。”“戰(zhàn)河南”即“戰(zhàn)(于)河南”,應理解為“于河南戰(zhàn)”!洞倏棥罚骸案仓哉啤奔础耙哉聘仓睉斫鉃椤坝檬终聘采w(蟋蟀)”。
另外,還有定語置于中心詞之后,修飾名詞的量詞放在名詞之后等特殊現(xiàn)象,因不常用,因此按下不表。
古代句子成分的省略
1.主語的省略:
。1)承上省略:在復句中第一分句出現(xiàn)了主語,如果后幾個分句的主語與第一分句相同,那么后幾個分句的主語就可以省略。
如:邴夏曰:“射其御者,( )君子也!
。2)蒙下省略:前幾個分句的主語蒙最后一分句的主語而省。
如:七月( )在野,八月( )在宇,九月( )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2.賓語的省略:這在古代漢語里是常見的。
有:(1)賓語表達的事物在前文已經(jīng)談到,賓語就可以省略。
如:尉劍挺,廣起,奪( )而殺尉。
。2)介詞的賓語也可以省略。如:(項伯)欲呼張良與( )俱去。
詞類活用
詞類的活用:有些詞可以按照一定的表達習慣而靈活運用,在句子中臨時改變它的'詞性和基本功能,這種現(xiàn)象就叫作詞類活用。如“從左右,皆肘之”,句中的“肘”是名詞,在此臨時用作動詞,意為“用肘撞”。
1.動詞的活用:
(1)不及物動詞的使動用法:不及物動詞本來不帶賓語,如果帶上賓語時,一般是用作使動,表示主語使賓語發(fā)生該動詞所表示的動作或行為,如:“莊公寤生,驚姜氏”,“驚”意為“使……驚”。
。2)及物動詞的使動用法:這種情況較為少見。及物動詞本來就可帶賓語,在形式上和用作使動沒有區(qū)別,區(qū)別只在意義上。如“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中的“從”只能是“使……跟從”。
2.形容詞的活用:
(1)形容詞用作一般動詞,如果形容詞在敘述句里充當謂語,就是活用為動詞。如:“益烈山澤而焚之”,“烈”形容火大,這里是“放大火燒”。
(2)形容詞的使動用法:是指使它所帶的賓語具有該形容詞所表示的性質(zhì)或狀態(tài)。如“其達士,潔其居,美其服,飽其食”,“潔”“美”“飽”原是形容詞,在句中都是使動用法,分別譯為“使……清潔”“使……華美”“使……飽”。
。3)形容詞的意動用法:是指謂語具有“認為賓語怎么樣”或“把賓語看作什么”的意思。如:“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中的“甘”“美”“安”“樂”是形容詞的意動用法,譯為“認為……香甜”“認為……華美”“認為……安逸”“認為……快樂”。
3.名詞的活用:
。1)名詞用作一般動詞:如:“范增數(shù)目項王”中“目”是“用目光示意”的意思。
。2)名詞的使動用法:就是指名詞用作動詞時,使它的賓語成為該名詞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或者發(fā)生與該名詞有關的動作行為。如:“然得而臘之以為餌,可以已大風、攣踠、瘺、癘”,“臘”原義為“干肉”,動詞,在此句中用作使動用法“使(之)成為干肉”。
。3)名詞的意動用法:就是把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成這個名詞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如“友風而子雨”意為“把風當作朋友,把雨當作兒子”。
。4)名詞用作狀語,在古代漢語中相當普遍,類型有:
表示處所。如“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狀,扶而道苦之”,“道”意為“在道路上”。
表示行為的工具或依據(jù)。如“失期,法皆斬”,“法”意為“依照法律”。
表示對人的態(tài)度。如“秦軍降諸侯,諸侯多奴虜使之”,“奴虜”譯為“像對奴虜一樣”。
表示比喻。如“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謝”句中,“蛇”譯為“像蛇一樣”。
4.使動用法與意動用法的識別:
。1)名、形、動詞都可以用作使動;而只有名、形可以有意動用法,動詞無意動。
。2)使動是使賓語“做什么、怎么樣”,是客觀的結(jié)果。意動是認為賓語“怎么樣”,把賓語“當作什么”,是主觀的看法、意念。如:“其達士,潔其居,美其服,飽其食”和“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兩句很相似,但從上下文意的分析中可知前句是客觀行為,是使動,后句是主觀看法,是意動。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quán)/違法違規(guī)的內(nèi)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wǎng)址) 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