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上荷花課文原文
三年級上荷花課文原文
《荷花》是著名作家葉圣陶所作的一篇散文,出自《荷花:葉圣陶專集》收錄在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教科書中。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荷花課文原文,希望大家認真了解!
原文
清晨,我到公園去玩,一進門就聞到一陣清香。我趕緊往荷花池邊跑去。
荷花已經開了不少了。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有的花瓣兒全都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
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纯催@朵,很美;看看那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覺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著雪白的衣裳,站在陽光里。一陣微風吹來,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隨風飄動。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風過了,我停止舞蹈,靜靜地站在那兒。蜻蜓飛過來,告訴我清早飛行的快樂。小魚在腳下游過,告訴我昨夜的好夢……
過了好一會兒,我才記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文章賞析
本文是葉圣陶先生的一篇散文,講述的是作者到公園看到荷花池中的荷花美景而產生了聯(lián)想。
本文是沿著觀賞荷花——變身荷花——又回到現(xiàn)實的線索展開。
第一部分講述的是作者看到滿池荷花是的景象,荷葉、荷花、花苞錯落有致、層次分明雖繁密但卻不冗亂。細節(jié)刻畫也很到位,一句一句的讀著文章,仿佛有一只大筆隨著文章在你的面前描繪出了一幅清新脫俗的水彩畫一般。
第二部分作者從觀賞荷花而漸漸入迷,仿佛自己就變身成為了一朵荷花。隨著作者自己變身為荷花,描寫的角度也發(fā)生了轉變,從剛才的一個旁觀者的角度變?yōu)檎麄荷花池中眾多荷花的一員,感受的又是另一種情趣——“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風過了,我停止舞蹈,靜靜地站在那兒。蜻蜓飛過來,告訴我清早飛行的快樂。小魚在腳下游過,告訴我昨夜做的好夢……”,變身為荷花的作者也樂在其中了。在陶醉中,作者“過了好一會兒”,才記起自己不是荷花,而是在看荷花呢。 ”
我們還是按照原來的套路,來分析一下本文的結構。
清早,我到公園去玩,一進門就聞到一陣清香。我趕緊往荷花池邊跑去。--這是作文的頭;
最后一句:過了一會兒,我才記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是全文的腳。
去頭去腳,就是全文的身子。
平時我們對孩子的語文,總會有什么寫作、分析、閱讀、積累等的要求。但我們要講,寫作、分析、閱讀、積累,這是一回事,不是四回事。所謂的閱讀,或者講深度的學習,是需要分析的。分析,主要來講,就是結構的分析,就是“作文頭身腳,段落帽衣鞋”的分析。分析到位了,閱讀就到位了;而閱讀到位了,才有了所謂的積累。如果沒有分析,只是走馬觀花地看書、翻書、甚至是掃兩眼地掃書,那是不可能有積累的。這個問題,也正是很多孩子看了很多的書,但一拿起筆來寫作,就愁眉苦臉、下筆無文的根本原因。
當我們真正地有了分析,有了真正意義上的閱讀和積累,寫作是一個自然而然的結果。今天以及以前,甚至以后的分析、講評和欣賞,都是在閱讀,在積累,在講寫作?梢灾v,如果寫作有問題,說明分析有問題。如果閱讀不到位,說明理解就不到位;閱讀不到位 理解不到位,最后也會集中體現(xiàn)在寫作上有問題。
剛才我們看了本文的頭。開頭的第一要求,這個問題我們天天在講,就是要開門見山。開門見山,不是某個人的發(fā)明,而是從名家名作中,總結出來的規(guī)律與共性。開門見山是作文的正道。特別是孩子們剛開始學習作文,更不能一咕腦地給孩子灌輸花里胡哨地開門之術。大道至簡,就只需跟孩子講--開門見山。
這篇課文題是《荷花》,所以本文的頭--第一個自然段,就要提到荷花。這就開門見“花”。如果寫荷花,開門見不了花,那孩子的作文必定寫“花”了,寫亂了,寫跑了。
開頭共有四句話,沒有華麗的詞藻,只有樸素、準確的語言,這就是名家的文章。開頭的四句話,寫得很干凈:時間(清早),事情(去公園玩),原由(因為聞到清香,結果……所以趕緊往池邊跑。)
以前講過一些孩子的'作文,有些孩子本來的作文,開頭是寫得很干凈,但有些媽媽在輔導的時候,非要寫個幾月幾日幾時幾分來到公園。想必《資治通鑒》也寫不了這么具體的時間佳作賞析《荷花》(一)。交待清楚即可,不必過多贅述。在不必要贅述的地方,講得過細過多,不僅是贅述還是贅肉。
那么,什么是必要的?什么不是必要的?《作文多大點事兒 基礎篇》中,就講了一個大原則:字為句服務,句為塊服務,塊為段服務,段為中心服務。本文的中心是荷花,所以一切就要為“荷花”服務。而不是為寅時卯刻服務。
本文的頭,是開門見荷花,且是開得干凈利落。四句話,寫得很干凈,不拖泥帶水。在開頭中,還有一個技法要講,就是香法。未見花形,先聞花香,這是正理。以前講過一個孩子的作文,叫《八月桂花香》。
我家院落里也有好幾棵桂花樹。離著幾條街道,隔著幾道院墻,都能老遠聞到。尋香進院,桂花的香會撲得你醉。
桂花樹,整個像一把大傘,撐立在院子里。樹上開滿了桂花,一團團、一簇簇。葉子再茂密,卻也擋不住它們競相開放。似乎黃花去搶那一片雪花花,也似乎白花去爭那一分金燦燦。仔細一看,它們我擠你,你擠我,像線團、像棉花、像雪球,擠擠挨挨地聚在一起,親密得不分開。吹來一陣微風,小小的桂花隨風飄揚,灑落在我的身上,仿佛下了一場金銀般的花雨。身上也像被它的香感染一樣。我拾起落在地上的一朵,它有四片小小的花瓣,像小朋友張得大大的小嘴,可愛極了。
這篇文中的“尋香進院”與本文中的“一進門就聞到一陣清香。我趕緊往荷花池邊跑去。”其基本的原理技法是一樣的。
同樣的,有一首唐詩:
《山亭夏日》(唐高駢)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如果說寫花聞不到花的香,那花就不稱其為花。寫作文的道理就在其中。寫作文描寫一個東西,只是寫這個東西長的樣子,還不能稱其為生動。有聲音、有香味、有觸摸的感覺、有想象,才能生動。這就是“六根六塵”的重要性!傲鶋m”之法,可以把一件事物寫得生動、立體、多面。
作者簡介
葉圣陶,原名葉紹鈞、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蘇蘇州,現(xiàn)代作家、教育家、文學出版家和社會活動家,有“優(yōu)秀的語言藝術家”之稱。
1907年,考入草橋中學。1916年,進上海商務印書館附設尚公學校執(zhí)教,推出第一個童話故事《稻草人》。1918年,發(fā)表第一篇白話小說《春宴瑣譚》。1923年,發(fā)表長篇小說《倪煥之》。
1949年后,先后出任教育部副部長、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長和總編、中華全國文學藝術界聯(lián)合委員會委員、中國作家協(xié)會顧問、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第一、二、三、四、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民進中央主席。1983年當選為第六屆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是第一至四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第一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
1988年2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歲。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wǎng)址)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