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操网,9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精品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亚洲,亚洲haose在线观看

托爾斯泰的故事

托爾斯泰的故事

  導語:托爾斯泰是世界著名大文豪,關于他的故事有哪些?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托爾斯泰的故事,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托爾斯泰的故事1

  托爾斯泰和他的妻子

  托爾斯泰他的《戰(zhàn)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都是享譽世界的名作。但他的妻子卻是有名的潑婦,脾氣甚壞。她是一位醫(yī)生的女兒,托爾斯泰跟她結婚時已經(jīng)34歲了,而她卻是一位芳齡18的天真少女。托爾斯泰年輕時風流成性,玩弄過不少女人,他為了真誠地對待這位少女,便把詳述過去荒唐事情的日記,交給了她。這位少女雖吃了一驚,仍然勇敢地重申她的諾言。于是她們結合了,開始了一種互相忠誠又互相苦惱的生活,一直維持了48年。

  48年中,他們生了13個孩子,然而兩人的情仍有介蒂,性格與脾氣也大異其趣,經(jīng)常是吵吵鬧鬧的。托爾斯泰曾寫有三種日記:第一種是夫妻可以同看的,第二種是只寫給自己看的,第三種是寫了自己也不再看,死后才可讓人看的。有人問他成名的秘訣,他說,“因為我娶了一個脾氣不好的太太!”

  但托爾斯泰最終還是與太太分離了。82歲那年的一個嚴寒的冬天,他為了永遠躲開吵吵鬧鬧的妻子,在黑夜之中離家出走了。他坐上一輛又慢又冷的火車,漫無目的地行駛。但他沒走多遠便突然得了急性肺炎,不得不在阿斯他波佛車站的站長室休息。他的太太趕來后,為了不影響他的病情,未能及時見面。直到他昏過去后,她才被準許入內,在他聽不到的耳邊說了她的愛,在他無感覺的嘴唇上印下了她的吻。然而,為時已晚,托爾斯泰竟因年老體衰而承受不了心身打擊,已經(jīng)長辭人世。托爾斯泰離家出走的悲劇就這樣結束了。

  托爾斯泰的故事2

  托爾斯泰和一枚硬幣

  托爾斯泰雖然很有名,又出身貴族,卻喜歡和平民百姓在一起,與他們交朋友,從不擺大作家的架子。

  一次,他作長途旅行時,路過一個小火車站。他想到車站上走走,便來到月臺上。這時,一列客車正要開動,汽笛已經(jīng)拉響了。托爾斯泰正在月臺上慢慢走著,忽然,一位女士從列車車窗里沖他直喊:“老頭兒!老頭兒!快替我到候車室把我的手提包取來,我忘記提過來了!痹瓉,這位女士見托爾斯泰衣著簡樸,還沾了不少塵土,把他當作車站的搬運工了。

  托爾斯泰趕忙跑進候車室拿來提包,遞給了這位女士。

  女士感激地說:“謝謝啦!”隨手遞給托爾斯泰一枚硬幣,“這是賞給你的。”

  托爾斯泰接過硬幣,瞧了瞧,裝進了口袋。

  正巧,這位女士身邊有個旅客認出了這個風塵仆仆的“搬運工”就是托爾斯泰,就大聲對女士叫道:“太太,您知道您賞錢給誰了嗎?他就是列夫。托爾斯泰呀!”“!老天爺呀!”女士驚呼起來,“我這是在干什么事呀!”她對托爾斯泰急切地解釋說:“托爾斯泰先生!托爾斯泰先生!看在上帝面兒上,請別計較!請把硬幣還給我吧,我怎么會給您小費,多不好意思!我這是干出什么事來啦!

  “太太,您干嗎這么激動?”托爾斯泰平靜地說,“您又沒做什么壞事!這個硬幣是我掙來的,我得收下。”

  汽笛再次長鳴,列車緩緩開動,帶走了那位惶惑不安的女士。

  托爾斯泰微笑著,目送列車遠去,又繼續(xù)他的旅行了。

  在與別人交往的時候,能夠做到遭人誤解不但不惱、反而注意不傷害對方的面子的人,品德是高尚的。

  托爾斯泰的故事3

  托爾斯泰的感情故事,可以用不可褒貶來形容,列夫·托爾斯泰是一個熱愛工作的人,他的妻子對于列夫·托爾斯泰的熱愛,也表示十分的氣憤的,因為列夫·托爾斯泰的愛只存在于黑夜之中,在白天的時候,列夫·托爾斯泰都是一心投身于文學創(chuàng)作之中,可以說這樣列夫·托爾斯泰與妻子之間有著十分大的鴻溝。并且在列夫·托爾斯泰年少的時候,還曾有過肆意揮霍以及輕狂放蕩的時候,可以說列夫·托爾斯泰的感情生活是十分混亂的,以至于在后來的日記中都有著十分含糊的體現(xiàn),無疑是讓其妻子更加的氣憤。然而,列夫·托爾斯泰對于孩子的教育又是十分的重視的,列夫·托爾斯泰曾經(jīng)發(fā)現(xiàn)孩子的書本沒有插圖,于是不惜浪費時間為孩子手繪插圖,并且細心地講解。

  列夫·托爾斯泰身上讓世間震驚的故事無疑是其死亡的故事,列夫·托爾斯泰心中認為如果是沒有意義地活著,反而不如像安娜一般臥軌死去,最終,激進的列夫·托爾斯泰也乘上了火車,并且死在了火車上面。

  托爾斯泰的故事4

  有一次,一位法國青年拜訪托爾斯泰。他倆一同散步閑聊,恰巧旁邊有副單杠。青年跑過去,一躍而起,抓住單杠,做了幾個動作,驕傲地說:“伯爵,這門藝術,您大概是外行吧?”

  托爾斯泰笑一笑。

  “文人不會武,這也不必苛求……”,法國青年似乎怕托爾斯泰尷尬,連忙為他解脫。

  托爾斯泰看了看同伴,走到單杠下面,輕輕一躍,雙手握杠,兩腿挺直朝前一仲,往后一擺,連續(xù)繞了幾個「大翻車」,隨后又輕松自如地做了幾個難度很大的動作,像燕子那麼輕巧,像猿猴那麼自如。

  法國青年看得眼花繚亂,驚詫得吐出舌頭,老半天都沒縮回去。他哪里知道,體育活動正是伯爵的愛好呢!

  當托爾斯泰從單杠上跳下來,法國青年心悅誠服地說:“伯爵,您單杠上的動作也是真正的藝術。”

  托爾斯泰沒有吭聲,只是淡然地笑笑。

  托爾斯泰喜歡騎馬、打獵、游泳、滑冰、劃船等運動。除了體育,他還愛參加勞動。畫家列賓就親眼看見托爾斯泰在烈日下整天在田地里地。他主動地幫助貧窮的人蓋房子、砌爐灶、割草,直到古稀之年,還堅持自己打水、劈柴,和農(nóng)民一起鋸木頭。

  有個青年總想一舉成名。他去請教托爾斯泰。托爾斯泰誠懇地對年輕人說:“人好比分數(shù),分子就是他自己實在有的那麼大小,而分母就是他把自己想像的那麼大小。分母愈大,分數(shù)就愈小,如果分母是無窮大,分數(shù)就等於零了!

  托爾斯泰的故事5

  列夫·托爾斯泰:用鵝毛筆為孩子讀物描圖

  俄國文學家列夫·托爾斯泰十分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興趣,盡管自己的寫作時間相當寶貴,但他常常將部分時間分給孩子們,給他們講故事,為他們繪畫,回答他們提出的各種問題。

  不過,托爾斯泰從不給孩子強行灌輸知識,而是根據(jù)孩子們的愛好和興趣為他們服務。有一段時間,孩子們對作家儒勒·凡爾納的作品很感興趣,托爾斯泰就一本又一本地講給他們聽。

  后來,他發(fā)現(xiàn)《環(huán)球旅游80天》這本書沒有插圖,為了幫助孩子們理解故事情節(jié),他竟然每天晚上用鵝毛筆親自為該書描制插圖。托爾斯泰的時間是寶貴的,但是他認為,把時間花在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孩子的求知欲方面是值得的。

  托爾斯泰的故事6

  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1828~1910),19世紀末20世紀初俄國最偉大的文學家,也是世界文學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學作品在世界文學中占有第一流的`地位。代表作有《安娜·卡列尼娜》、《戰(zhàn)爭與和平》、《復活》以及自傳體小說三部曲《幼年》、《少年》、《青年》。其他作品還有《一個地主的早晨》、《哥薩克》等。他以自己漫長一生的辛勤創(chuàng)作,登上了當時歐洲批判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高峰。托爾斯泰出身于古老而有名望的大貴族,但他一生始終不渝地真誠地尋求接近人民的道路,多次在自己的莊園進行改革,不過都沒成功。五十年代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稇(zhàn)爭與和平》是他前期的創(chuàng)作總結。《安娜·卡列尼娜》代表他創(chuàng)作的第二個里程碑!稄突睢肥撬L期思想探索的藝術總結,是他對俄國地主資產(chǎn)階級社會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長篇小說。

  《戰(zhàn)爭與和平》以戰(zhàn)爭問題為中心,以庫拉金、保爾庫斯基、羅斯托夫、別竺豪夫四家貴族的生活為線索,展示了19世紀最初15年的俄國歷史,描繪了各個階級的生活,提出了許多重大問題。小說的中心思想在于表現(xiàn)人民是推動歷史的決定力量,肯定了1812年俄國人民反拿破侖入侵戰(zhàn)爭的正義性質。

  托爾斯泰的故事7

  19世俄國最偉大的作家。出生于貴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學,受到盧梭、孟德斯鳩等啟蒙思想家影響。1847年退學回故鄉(xiāng)在自己領地上作改革農(nóng)奴制的嘗試。1851~1854年在高加索軍隊中服役并開始寫作。1854~1855年參加克里米亞戰(zhàn)爭。幾年軍旅生活不僅使他看到上流社會的腐化,而且為以后在其巨著《戰(zhàn)爭與和平》中能夠逼真地描繪戰(zhàn)爭場面打下基礎。1855年11月到彼得堡進入文學界,其成名作:自傳體小說《童年》(1855)、《少年》(1857),這些作品反映了他對貴族生活的批判態(tài)度,“道德自我修養(yǎng)”主張和擅長心理分析的特色。從中篇小說《一個地主的早晨》(1856)之中可以看到他站在自由主義貴族立場主張自上而下改革而在白己莊園試驗失敗的過程。

  1857年托爾斯泰出國,看到資本主義社會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滅社會罪惡的途徑,只好呼吁人們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這些觀點反映在其短篇小說《琉森》(1857)之中,后又創(chuàng)作了探討生與死、痛苦與幸福等問題的《三死》、《家庭幸!贰

  1860~1861年,為考察歐洲教育,托爾斯泰再度出國,結識赫爾岑,聽狄更斯演講,會見普魯東。他認為俄國應在小農(nóng)經(jīng)濟基礎上建立自己的理想社會;農(nóng)民是最高道德理想的化身,貴族應走向“平民化”。這些思想鮮明地體現(xiàn)在其中篇小說《哥薩克》(1852~1862)之中。

  1863~1869年托爾斯泰創(chuàng)作了長篇歷史小說《戰(zhàn)爭與和平》,這是其創(chuàng)作歷程中的第一個里程碑。小說以四大家族相互關系為情節(jié)線索,展現(xiàn)了當時俄國從城市到鄉(xiāng)村的廣闊社會生活畫面,氣勢磅礴地反映了1805~1820年之間發(fā)生的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特別是1812年庫圖佐夫領導的反對拿破侖的衛(wèi)國戰(zhàn)爭,歌頌了俄國人民的愛國熱忱和英勇斗爭精神,主要探討俄國前途和命運,特別是貴族的地位和出路問題。小說結構宏大,人物眾多,典型形象鮮活飽滿,是一部具有史詩和編年史特色的鴻篇巨制。

  1873~1877年他經(jīng)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小說藝術已達爐火純青。

  70年代未,托爾斯泰的世界觀發(fā)生巨變,寫成《懺悔錄》(1879一1882)。80年代創(chuàng)作:劇本《黑暗的勢力》(1886)、《教育的果實》(1891),中篇小說《魔鬼》(1911)、《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克萊采奏鳴曲》(1891)、《哈澤·穆拉特》(1886~1904);短篇小說《舞會之后》(1903),特別是1889~1899年創(chuàng)作的長篇小說《復活》是他長期思想、藝術探索的總結,也是對俄國社會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著作,成為世界文學不朽名著之一。

  托爾斯泰晚年力求過簡樸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從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個小站,享年82歲,一代文學巨匠走完其人生旅程。

  托爾斯泰的故事8

  列夫·托爾斯泰(1828~1910)俄國作家。1828年9月9日出生于圖拉省克拉皮文縣的亞斯納亞·波利亞納(今屬圖拉省曉金區(qū))。托爾斯泰家是名門貴族,其譜系可以追溯到16世紀,遠祖從彼得一世時獲得封爵。父親尼古拉·伊里奇伯爵參加過1812年衛(wèi)國戰(zhàn)爭,以中校銜退役。母親瑪麗亞·尼古拉耶夫娜是尼·謝·沃爾康斯基公爵的女兒。托爾斯泰一歲半喪母,9歲喪父。1841年他的監(jiān)護人姑母阿·伊·奧斯堅—薩肯去世后,改由住在喀山的姑母彼·伊·尤什科娃監(jiān)護。于是他全家遷到喀山。

  托爾斯泰自幼接受典型的貴族家庭教育。1844年考入喀山大學東方系,攻讀土耳其、阿拉伯語,準備當外交官。期終考試不及格,次年轉到法律系。他不專心學業(yè),迷戀社交生活,同時卻對哲學尤其是道德哲學發(fā)生興趣,喜愛盧梭的學說及其為人,并廣泛閱讀文學作品。在大學時代,他已注意到平民出身的同學的優(yōu)越性。1847年4月退學,回到亞斯納亞·波利亞納。這是他母親的陪嫁產(chǎn)業(yè),在兄弟析產(chǎn)時歸他所有,他的漫長的一生絕大部分時間在這里度過。

  回到莊園后,他企圖改善農(nóng)民生活,因得不到農(nóng)民信任而中止。1849年4月曾到彼得堡應法學士考試,只考了兩門課就突然回家。是年秋天為農(nóng)民子弟興辦學校。11月起名義上在圖拉省行政管理局任職,次年12月被提升為十四品文官,實際上卻周旋于親友和莫斯科上流社會之間。但他漸漸對這種生活和環(huán)境感到厭倦,1851年4月底隨同服軍役的長兄尼古拉赴高加索,以志愿兵身份參加襲擊山民的戰(zhàn)役,后作為“四等炮兵下士”在高加索部隊中服役兩年半。雖然表現(xiàn)優(yōu)異,但也有賴親戚的提攜才晉升為準尉。1854年3月,他加入多瑙河部隊?死锬緫(zhàn)爭開始后,自愿調赴塞瓦斯托波爾,曾在最危險的第四號棱堡任炮兵連長,并參加這個城市的最后防御戰(zhàn)。在各次戰(zhàn)役中,看到平民出身的軍官和士兵的英勇精神和優(yōu)秀品質,加強了他對普通人民的同情和對農(nóng)奴制的批判態(tài)度。

  托爾斯泰在高加索時開始創(chuàng)作,在《現(xiàn)代人》雜志上陸續(xù)發(fā)表《童年》、《少年》和《塞瓦斯托波爾故事》等小說。1855年11月他從塞瓦斯托波爾來到彼得堡,作為知名的新作家受到屠格涅夫和涅克拉索夫等人的歡迎,并逐漸結識了岡察洛夫、費特、奧斯特洛夫斯基、德魯日寧、安年科夫、鮑特金等作家和批評家。在這里他以不諳世故和放蕩不羈而被視為怪人,他的不喜愛荷馬和莎士比亞也使大家驚異。不久,他同車爾尼雪夫斯基相識,但不同意后者的文學見解。當時德魯日寧等人提倡為藝術而藝術的所謂“優(yōu)美藝術”,反對所謂“教誨藝術”、實即革命民主派所主張的暴露文學。托爾斯泰傾向于德魯日寧等人的觀點,但又認為任何藝術不能脫離社會生活。至1859年,他同《現(xiàn)代人》雜志決裂。

  1856年底以中尉銜退役。次年年初到法國、瑞士、意大利和德國游歷。法國的“社會自由”博得他的贊賞,而巴黎斷頭臺一次行刑的情景則使他深感厭惡。在瑞士看到英國資產(chǎn)階級紳士的自私和冷酷,也激起他很大的憤慨。但這次出國擴大了他的文學藝術的視野,增強了他對俄國社會落后的清醒認識。

  對于50至60年代之交的農(nóng)奴制改革以及革命形勢,托爾斯泰的思想是極其矛盾的。早在1856年他曾起草方案,準備以代役租等方法解放農(nóng)民,并在自己莊園試行,因農(nóng)民不接受而未實現(xiàn)。他同情農(nóng)民,厭惡農(nóng)奴制,卻認為根據(jù)“歷史的正義”,土地應歸地主所有,同時因地主面臨的是要性命還是要土地的問題而深深憂慮。他不同意自由主義者、斯拉夫派以至農(nóng)奴主頑固派的主張,也看到沙皇所實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的虛偽性質,卻又反對以革命方法消滅農(nóng)奴制,幻想尋找自己的道路。由于無法解決思想上的矛盾,曾企圖在哲學、藝術中逃避現(xiàn)實,但很快又感到失望;1860年因長兄尼古拉逝世,更加深了悲觀情緒。1859至1862年間幾乎中輟創(chuàng)作,先后在亞斯納亞·波利亞納和附近農(nóng)村為農(nóng)民子弟辦了20多所學校,并曾研究俄國和西歐的教育制度,1860至1861年還到德、法、意、英和比利時等國考察學校。后又創(chuàng)辦《亞斯納亞·波利亞納》教育雜志。這些活動引起沙皇政府的注意。加之在農(nóng)奴制改革中,他作為本縣和平調解人,在調停地主和農(nóng)民的糾紛時,常常同情農(nóng)民,又招致貴族農(nóng)奴主的敵視。1862年7月他外出時,家中遭到憲兵連續(xù)兩天的搜查。不久他關閉了學校。這段時間他思想上所受的震蕩以及因同農(nóng)民的頻繁接觸而接受的他們對事物的一些看法,成為他的世界觀轉變的契機和開端。

  托爾斯泰的故事9

  1910年10月27日,托爾斯泰給妻子留下一封信,在雪夜中靜悄悄地乘了一輛馬車,由醫(yī)生和女兒陪同,背著妻子秘密離家出走。途中一波三折,時年82歲的老人終于病倒,只好放棄馬車,匿名改乘火車,最后躺倒在阿斯達波沃火車站的站長室,一座紅房子里。消息傳出后,家屬趕到了,朋友來了,警察來了,讀者來了,農(nóng)夫來了,學生也來了。大家只想知道托爾斯泰的情況。

  小站上有一列火車,在一個車廂里,住著一位老婦人,已經(jīng)好幾天了。她不時從車廂下來走向紅房子,人顯得疲憊、遲鈍,舉步維艱。她就是索菲亞,托爾斯泰的妻子。數(shù)天前得知丈夫離家出走,一度精神失衡,企圖自殺。她與家人趕來,但被醫(yī)生和女兒拒絕進入站長室。理由是,怕刺激老人家。她只好繞著紅屋轉來轉去,不時敲一下窗子,讓女兒出來,詢問丈夫的病況!缎聲r代報》當時報道:“列夫·托爾斯泰的妻子給人的印象是病倒了。說話時全身戰(zhàn)栗,激動,聲音發(fā)抖。她哭了。使人打從心底里同情她。她貼著列夫·托爾斯泰在里面休息的房子走來走去,像一只顫抖的小鳥,希望進入它的巢,里面有它的至愛。”直至托翁進入彌留時刻,已經(jīng)神志不清,才讓憔悴得幾成朽木的老妻進去。屈指細數(shù),兩人已經(jīng)共同生活了48年!

  丈夫逝世后,索菲亞孤獨地生活。孤寂的日子使她有機會反省,深感有必要說些什么。她選擇了不再沉默,她要寫她的人生。寫出來,是一件極為重要的事!段业娜松泛襁_千頁,1919年她逝世后,只有某些章節(jié)在俄國零散地刊登過。這部巨帙是根據(jù)她和托爾斯泰的日記、筆記、與親屬朋友的來往書信,以時間為線索整理出來的,所有原始材料還完整地保存著。這部資料豐富的作品一經(jīng)面世,馬上引人注目。她寫得真誠、委婉,流露出豐富的內心世界。她對命運既有所意識,也企圖明白自己作為一個女性的原本性情。她忠于事實,直至使你感到不忍。她痛心地說:“我們分居地生活在一起!钡軌蛏钤谡煞蛏磉,她感到驕傲,“這是我的使命,我的命運,我的目的,換句話說,這是上帝的旨意”。

  索菲亞有著怎樣的一生?她一生共生下13個孩子,另外數(shù)次流產(chǎn),直到43歲還在懷孕,導致坐骨神經(jīng)痛。13個孩子,養(yǎng)活了8個,她經(jīng)歷過5個孩子夭折的傷痛!拔疑钌畹貝壑业暮⒆觽,直至痛苦”。她的一生就是為托爾斯泰無窮無盡地抄寫,無窮盡,就像一個透了底的水桶,永遠裝不滿。“《戰(zhàn)爭與和平》,我不知抄過多少回”。她的一生就是從早到晚為家務、為莊園事務忙個沒完沒了,總是挺著肚皮,無論遠近,及時趕到;管教越來越多的孩子,要組織馬夫、廚子、仆人等20多個下人的工作、生活,平息他們之間的不滿和爭執(zhí);還要為丈夫縫制衣服,他永遠不穿外邊制作的衣褲。孩子越來越多,開支也越來越龐大,而這個貴族之家,雖然擁有寬廣的領地,卻并非你想象中那么富有,要靠版稅來支撐,不時以馬鈴薯來待客。而丈夫呢,只關心她的肉體,對她的精神世界、她的疾病,對孩子們的撫養(yǎng)、教育、健康等置若罔聞。作為一個御醫(yī)的女兒,索菲亞從小在克里姆林宮長大,生活在圍繞著皇室的上流社會中,結婚后突然來到鄉(xiāng)間,進入一個小王國般的417公頃的領地,感到迷失。她很快發(fā)現(xiàn),這種鄉(xiāng)村生活不是她想要的。但她必須直面現(xiàn)實,一絲不茍地盡著妻子和母親的職責。

  當初列夫還是一板一眼管理莊園,飼養(yǎng)各種家畜,剪下羊毛送到莫斯科,種菊苣,事事親力親為。后來將這些事務逐漸轉移到索菲亞肩上,他就有時間去實現(xiàn)他的文學野心——“寫一部我們這個世紀的,有著歐洲本真的真正歷史故事”。

  索菲亞全心投入到這部巨著的抄寫工作。不管情緒如何,身體狀況如何,是否疲倦,每天晚上去取他日間寫下的草稿,抄寫得清楚利落才送回去。有些詞他只寫開頭一兩個字母,索菲亞就知道意思,給他完整地補寫到原稿紙上。次日早晨他再次增刪修改,往往又增加了數(shù)頁紙,午飯后她再取過來,重新謄抄一次。先后抄過多少回,已無法計算。哪些地方修改最多,哪些地方幾乎沒有修改,她最清楚。每天晚上雜務完畢,著手謄抄時,是她最美好的時刻。

  一部書稿要修改7次。索菲亞向托爾斯泰念《戰(zhàn)爭與和平》,到某些段落,他痛苦得淚如雨下。平日無論置身何時何地,他永遠不快樂。你休想從他的照片或肖像畫中,找到哪怕一絲半縷的微笑。你會懷疑他是否會笑。他在日記中寫道:“一個詩人把生活中最美好的東西提取出來,放到他的作品中去,這就是為什么他的作品美,而人生并不美。”又說,“一個真正的詩人在痛苦中衰竭的同時,也燒毀了別人!蹦敲矗谝粋被燒毀的,還不是近在身邊的妻子嗎?

  外界對他們夫婦謠諑紛紜,對索菲亞不利。

  索菲亞逝世前不久說:“我跟列夫·托爾斯泰共同生活了48年,但我不知道他是一個怎樣的人!弊鳛樗钠拮右膊恢,還有誰能夠知道呢?但她畢竟知道極其重要的一點:一個偉大的藝術家,只有當他在創(chuàng)作的時候才是偉大的,一旦離開了筆桿,就與常人無異。索菲亞也是常人,同樣矛盾,火氣,嫉妒,最終還是通情達理,“當我意識到我在服侍一個偉人的時候,我就有力量承受一切。”

  索菲亞的晚年生活孤寂,擔當著“惡神”和“剝削者”的罪名,忍辱負重,將屋子里所有的書籍和物品進行了大盤點,詳細地做了厚厚的一大冊記錄,使絕大部分物件得以保存下來,故居得以保留當年的原樣。現(xiàn)在你去波里亞納,會看到書柜里面放著2.8萬冊各種語言、各種類別的藏書,看到墻壁上掛滿托爾斯泰家庭成員的照片、肖像畫、油畫,大廳里放著兩架鋼琴,書房里陳列著手稿、修改過的清樣、信件、圣像,書桌上擺設著燭臺、墨水瓶、座鐘等。在托爾斯泰的臥室里,當年的生活用品如衣服、手杖、藥物等還在原來的位置,連他出走前熄滅的蠟燭還保留著。所有這些,都是這位偉大的女人“承受一切”的結果。這位尊貴的夫人,讓人明白了俄羅斯的偉大女性是怎樣的,什么叫做“忍辱負重”。這不也就是索菲亞·托爾斯泰的魅力所在嗎?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wǎng)址) 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