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留守兒童調查報告(通用11篇)
農村留守兒童調查報告(通用11篇)
當去接觸不知道的一個情況或事件,我們通常要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并根據掌握到的材料,形成調查報告。但是調查報告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農村留守兒童調查報告告(通用11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農村留守兒童調查報告1
資料摘要:留守兒童問題如今已經成為了一個社會性問題。為深入的了解這些問題我在農村進行了實地的調查和走訪。透過這次調查,我發(fā)現(xiàn)農村留守兒童在生活、學習、心理等方面存在著比較突出的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家庭、學校、社會及政府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協(xié)同合作。
關鍵詞:留守兒童現(xiàn)狀原因推薦
問題的提出:
1·什么是留守兒童
2·為什么留守兒童數目會越來越多多
3·留守兒童的生活、學習、心理方面存在的問題
4·為解決留守兒童生活、學習、心理問題我們該如何做
留守兒童問題是近年來出現(xiàn)的一個新名詞。隨著政治經濟的快速發(fā)展,越來越多的青壯年農民走入城市,在廣大農村也隨之產生了一個特殊的未成年人群體,即為留守兒童。
為了深入的了解留守兒童所面臨的問題我和我的同學分別在自己的家鄉(xiāng)調查的進100戶人家,調查發(fā)現(xiàn)留守兒童占據接近三分之一的人數,那么為什么留守兒童的數目會如此之多,透過調查和參考各方面的資料我們發(fā)現(xiàn),留守兒童的家庭都相對的比較貧困,父母為了支撐孩子讀書和供養(yǎng)家里年邁的父母僅靠家里幾畝地是完全供應但是來的,為此他們不得不留下年幼的孩子在家自己出去打工掙錢,這樣也就造成的大批的留守兒童。
父母外出打工后,把孩子交給自己的父母撫養(yǎng),自己與孩子聚少離多,溝通少,遠遠達不到其作為監(jiān)護人的主角要求,而占絕對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諸多不盡人意處,這種狀況就導致留守兒童“親情饑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現(xiàn)偏差,學習受到影響。
生活方面:在調查中我們發(fā)現(xiàn)了其中最典型的問題,也就是所謂的“親情饑渴”,在調查中每當我們問到孩子想不想父母時他們的回答都是肯定的,然而他們的父母大都是一年甚至幾年回來一次,能給孩子的只有經濟上的關懷,調查中有部分留守兒童正處于身心迅速發(fā)展的時期,對自身變化、人際交往等方面有著自己的理解與認識,同時也面臨許多方面的問題和煩惱,需要有渠道傾訴,有親人安慰。偶爾的一個電話以此維系親情很難勾通思想,傾聽煩惱,不能給孩子予以足夠的關懷。有的父母多年不與孩子見面,至使孩子遺忘了父母的相貌,更談不上有何親情。
學習方面:調查中我們發(fā)現(xiàn)大多數的留守兒童成績中等偏下,具體的原因我們尋訪過學習的老師,老師大都表示他們之所以學習成績不佳與他們的智力沒有絲毫的關系,他們大都聰明乖巧,只是家里疏于管教,對于孩子的學習關心不夠,家里的爺爺奶奶對孩子有的只是溺愛,對孩子言聽計從,而且他們素質普遍偏低,無法輔導孩子的功課。另外就是有些孩子小小年紀就開始迷戀網絡,不思進取也就造成的孩子學習成績不好,素質偏低。
心理方面: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是我們大家就應個性注意的問題,據調查顯示,留守兒童監(jiān)護人對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問題介入較少,關注不夠。由于遠離父母,缺少了起碼的與父母交流的機會,而監(jiān)護人又無暇顧及他們的情感變化,這對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極為不利,常引發(fā)種種心理病癥,如感情脆弱、自暴自棄、焦慮自閉、缺乏自信、悲觀消極。而在我們的調查中也發(fā)現(xiàn)個別孩子行為孤僻,言談極少,整天呆在家不出門,但這也是極個別的狀況。然而有部分的孩子小小年紀滿口臟話,這也是父母疏于管教的結果。
另外我們還注意到,大多數留守兒童自我控制潛力不強,生活習慣不良,表此刻不講衛(wèi)生、不換衣服、挑食挑穿、亂花錢;有的留守兒童行為習慣較差,在家里不聽代養(yǎng)人教導,頂撞祖輩、不服管理、我行我素,這都是讓人憂心的問題啊!
針對這一系列的問題,我參考的許多文獻,我覺得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家庭、學校、社會及政府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協(xié)同合作,F(xiàn)將我的推薦總結如下:
一、家庭方面
目前多數農民文化程度不高,他們誤以為教育孩子是學校的事,家長只要給錢給物當好“后勤部長”就能夠了,至于讀書是學校和老師及兒童自己的事情,家長是沒有什么職責的,他們一般認為兒童學習成績的好壞是由兒童個人的素質決定的。家長就應改變這些不正確的思想,樹立“子不教,父之過”的教育職責觀,明確教育子女是自己的應盡之責,家長自身文化水平的高低并不影響對子女的教育。即使在外地務工,也要把教育孩子的那份職責承擔起來,與學校、社會構成合力,把教育孩子的工作做好。應主動與子女的任課老師、村主任聯(lián)系,加強溝通。向老師說明自己的狀況,了解子女的發(fā)展變化,共同商討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家長還應加強與“監(jiān)護人”聯(lián)系及親子間的溝通,及時掌握孩子的學業(yè)、品行及身體健康狀況,并透過各種方式對孩子的學習和生活進行指導。
另一方面,應采取多種方式,注意與孩子的溝通交流,保證熟悉孩子的生活、教育狀況以及孩子的心理變化。溝通資料力求全面、細致,溝通中父母要明示他們對孩子的愛與厚望,期望孩子能理解他們的家境與現(xiàn)狀,透過溝通以了解孩子的生活、學習、情感變化;溝通方式能夠多樣化,除電話外,可采用書信等進行交流。
二、學校方面
及時向監(jiān)護人和外出務工家長通報其成長狀況,構成學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教師應承擔起家長或監(jiān)護人的部分職責,多與留守兒童交流談心,提高親密信賴程度,給予更多關愛和正面引導。(2)為與留守兒童溝通帶給方便可開通親情熱線電話,為外出務工家長與子女溝通帶給方便,權衡利弊,最好能建立起封閉式教育。
三、社會方面
凈化社會環(huán)境,加強對學校周邊環(huán)境的監(jiān)督管理力度,尤其是網吧、游戲廳、錄像廳等,這些不良社會環(huán)境對自制力比較差的兒童存在著很大的吸引力,容易誤入歧途。
總之,留守兒童問題是一個綜合性問題,既牽涉到教育方面,也關乎心理、社會、法律、經濟等方面。這些問題如果不能得到及時的解決,影響的不僅僅僅是孩子的成長,同時也影響到他們的父母能否在外安心的工作,更遠的會影響到社會的安全和穩(wěn)定。因此,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及成長的根本出路就在于全社會能認識到這一問題的嚴重性和重要性,從而使大家自發(fā)自覺的來關愛、幫忙、支持留守兒童,提高農村教育水平,為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讓祖國的花朵飽含著生機,期盼著怒放的那一天。
農村留守兒童調查報告2
調查時間:20xx年寒假期間
調查地點:重慶市武隆縣
調查對象:重慶市武隆縣火爐鎮(zhèn)的部分留守兒童、部分外出的農民工以及部分中小學教師
調查方法:口頭問答、網絡、資料搜索等
調查目的:
、倭私饬羰貎和母拍
、诋斀裆鐣䴙槭裁闯霈F(xiàn)那么多的留守兒童,是什么原因導致那么多的農村孩子不得已長期離開自己的父母
、哿私猱斀裆鐣䦟r村留守兒童所產生的影響
關鍵詞:留守兒童、社會現(xiàn)狀、原因、推薦、相關文件等
調查人:鄭加容
憑借寒假的機會,就武隆縣農村留守兒童問題進行了調查。在此期間,此刻網上查閱了一些相關于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的資料,然后再實地考
察詢問了部分農民工和留守兒童的看法和意見,我認為關愛農村留守
兒童是我們每個人的義務和職責。
名詞解釋
留守兒童(the"left-behind"children),是指父母雙方或
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農村生活的孩子們。他們一般與自己的父親或母親中的一人,或者與上輩親人,甚至父母親的其他親戚、朋友一齊生活。
社會現(xiàn)狀
留守兒童問題如今已經成為了一個社會性問題。中國1.2億農民常年于城市務工經商,產生了近2千萬留守兒童。88.2%的留守兒童只能透過打電話與父母聯(lián)系,其中53.5%的人通話時間在3分鐘以內,并且64.8%的留守兒童是一周以上或者更長的時間才能與外出的父母聯(lián)系一次,有8.7%的兒童甚至與父母就沒有聯(lián)系。49.7%的孩子表示想和外出打工的父母在城市生活,但也有44.1%的被調查對象明確表示不想和外出打工的父母在城市生活。有24.2%的留守兒童與照顧他們的成人很少或從不聊天。
透過這次調查,我們發(fā)現(xiàn)農村留守兒童在生活、學習、心理等方面存在著比較突出的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家庭、學校、社會及政府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協(xié)同合作。留守兒童問題是近年來出現(xiàn)的一個新名詞。隨著政治經濟的快速發(fā)展,越來越多的青壯年農民走入城市,在廣大農村也隨之產生了一個特殊的未成年人群體,即為留守兒童。調查顯示,本地的留守兒童中有大部分處于0—14周歲。父母外出打工后,與留守兒童聚少離多,溝通少,遠遠達不到其作為監(jiān)護人的`主角要求,而占絕對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諸多不盡人意處,這種狀況容易導致留守兒童“親情饑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
面出現(xiàn)偏差,學習受到影響。武隆,地處重慶市東南邊緣,烏江下游,武陵山與大婁山結合部,位于東經107°13-108°05,北緯29°02—29°40之間,東西長82.7公里,南北寬75公里,全縣幅員面積2901.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4.5萬畝,縣城建成區(qū)5.1平方公里。東鄰彭水,南接貴州省道,西靠南川、涪陵,北與豐都相連,據重慶市區(qū)128公里,處于重慶“一江兩翼”的交匯點,自古有“渝黔門屏”之稱,是千里烏江一顆璀璨的明珠。現(xiàn)轄26個鄉(xiāng)鎮(zhèn),40.84萬人,縣城所在地為巷口鎮(zhèn)。武隆縣是一個山區(qū)型的國家級貧困縣。為了解決家庭的增收問題,近8萬農民長期在外打工,也因此產生了1萬余名留守兒童。
分析原因
中國農村留守兒童現(xiàn)象的產生來自于家庭和社會兩個方面。一方面,家庭的貧困,使孩子的父母不得不走出農村到城市務工;另一方面,中國長期的城鄉(xiāng)二元制以及社會對“農民工”不公平的待遇,使廣大農民沒有辦法及潛力帶著孩子一齊走進城市。具體狀況如下:
1.農民工在城市從事的一般都是勞動強度大、工作時間長的工作,他們在工作之余根本就沒有時間和精力照顧自己的孩子。
2.農民工的工資和福利水平無法與城市工人相比,差距很大。以他們的工資收入水平很難支撐一個家庭在城市的生活。
3.由于戶籍的限制,農民工的子女在城市的學校上學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即使有學校接收,其父母也很難承受高額的費用。而城市中
那些面向農民工子女的學;旧隙际敲耖g興辦的,其教學質量不僅僅無法和城市學校相比,也無法和農村學校相比。
推薦
當地留守兒童大致存在以上問題,當然還有更多的問題需要我們用心去發(fā)現(xiàn)。這些看似簡單的問題卻是我們不容忽視的,留守兒童問題已經不僅僅僅是一個教育方面的問題,它已逐步變?yōu)橐粋社會問題。這一問題的解決有待以家庭、學校、社會及政府各方面共同努力,協(xié)調合作。
1.家庭方面目前多數農民文化程度不高,他們誤以為教育孩子是學校的事,家長只要給錢給物當好“后勤部長”就能夠了,至于讀書是學校和老師及兒童自己的事情,家長是沒有什么職責的,他們一般認為兒童學習成績的好壞是由兒童個人的素質決定的。家長就應改變這些不正確的思想,樹立“子不教,父之過”的教育職責觀,明確教育子女是自己的應盡之責,家長自身文化水平的高低并不影響對子女的教育。即使在外地務工,也要把教育孩子的那份職責承擔起來,與學校、社會構成合力,把教育孩子的工作做好。應主動與子女的任課老師、村主任聯(lián)系,加強溝通。向老師說明自己的狀況,了解子女的發(fā)展變化,共同商討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這樣才不致于使“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方面出現(xiàn)盲區(qū)。家長還應加強與“監(jiān)護人”聯(lián)系及親子間的溝通。及時掌握孩子的學業(yè)、品行及身體健康狀況,并透過各種方式對孩子的學習和生活進行指導,要求“監(jiān)護人”必須要保
證孩子充分的學習時間,必須要囑咐其對孩子的嚴格要求,加強生活和學業(yè)的監(jiān)護。另一方面,應采取多種方式,注意與孩子的溝通交流。溝通的時間間隔越短越好,保證熟悉孩子的生活、教育狀況以及孩子的心理變化;溝通資料力求全面、細致,溝通中父母要明示他們對孩子的愛與厚望,期望孩子能理解他們的家境與現(xiàn)狀,透過溝通以了解孩子的生活、學習、情感變化;溝通方式能夠多樣化,除電話外,可采用書信等進行交流。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塊無暇的“翡翠”,只要心里裝有父母和親人的愛,他們就有用心向上的原動力,就會學得更棒,做得更好。
2.學校方面
。1)建立健全留守兒童檔案,及時向監(jiān)護人和外出務工家長通報其成長狀況,構成學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教師應承擔起家長或監(jiān)護人的部分職責,多與留守兒童交流談心,提高親密信賴程度,給予更多關愛和正面引導。
(2)為與留守兒童溝通帶給方便,可開通親情熱線電話,為外出務工家長與子女溝通帶給方便,權衡利弊,最好能建立起封閉式教育。
。3)啟動“給留守兒童當代理家長”活動。
3.社會方面凈化社會環(huán)境,加強對學校周邊環(huán)境的監(jiān)督管理力度,尤其是網吧、游戲廳、錄像廳等,這些不良社會環(huán)境對自制力比較差的兒童存在著很大的吸引力,容易誤入歧途。
相關文件
武隆縣教育委員會
關于做好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工作的通知
各單設中學、鄉(xiāng)鎮(zhèn)中心校、直屬園校:
農村留守兒童指父母雙方均流動到其他地區(qū),托留在戶籍所在地,有三個月時間以上不能和父母雙方生活在一齊的18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根據《重慶市關愛農村留守兒童行動計劃》(渝委辦發(fā)〔20xx〕41號)和市縣會議要求,結合我縣教育實際,現(xiàn)將做好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工作的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標
透過在教育系統(tǒng)扎實開展關愛“留守兒童”活動,用心營造全系統(tǒng)都來關愛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留守兒童寄宿制比例穩(wěn)步提高,留守兒童“三結對雙代理”工作全覆蓋,實此刻!傲羰貎和笔荜P愛面到達100%、行課期間教職員工擔任“留守兒童”代理家長面到達100%的“雙百”工作目標,促進留守兒童健康成長。
二、工作任務
。ㄒ唬┘訌姟傲羰貎和睓n案建設
各校要以班級為單位建立留守兒童個人檔案,詳細記錄每一位留守兒童的基本狀況、家庭及其父母外出務工狀況、監(jiān)管現(xiàn)狀等各方面狀況。在每學期開學時重新核實,做到“留守兒童”數量清、狀況明。學校德育處要將“留守兒童”檔案建設狀況納入德育工作總體安排、考核獎懲。
。ǘ┙ⅰ傲羰貎和庇H情室
各校要建設一間獨立的“留守兒童”親情室,親情室內至少應設立2
部親情電話,2臺能視頻對話的電腦,并精心設計、營造布置較為溫馨的環(huán)境!傲羰貎和庇H情室由德育處負責監(jiān)管,但相對獨立。“留守兒童”親情室要定期在課外時間向“留守兒童”開放,每周不少于5次,每次不少于1小時,并按年級班級合理安排使用。要堅持開通“三線一箱一室”,即一要向本班學生及其家長(含代理家長和實際監(jiān)管人)公布班主任電話,使其既是外出務工家長定期與子女通電話的“親情熱線”,又是隨時可與班主任取得聯(lián)系的“師長熱線”。二要向全校學生及其家長公布德育處電話,使其成為留守兒童、外出務工家長、代理家長和實際監(jiān)管人可隨時與學校交流溝通的“家校熱線”。三要在校園內設立留守兒童信箱和心理健康咨詢室,安排有經驗的教師擔任“知心老師”,傾聽留守兒童心聲,及時幫忙留守兒童解決成長中的困惑。
。ㄈ┨岣摺傲羰貎和奔乃薇壤
各校要優(yōu)先滿足和吸納留守兒童住讀,提高“留守兒童”寄宿比例,破解留守兒童在家無人監(jiān)管或監(jiān)管困難的難題。要大力實施寄宿制精細化管理、不斷改善食宿條件、合理確定食宿費用、切實提高食宿質量,為住讀“留守兒童”帶給優(yōu)質寄宿服務。用心探索和總結寄宿制學校建設經驗,典型示范,推進寄宿制學校各方面工作不斷發(fā)展。
。ㄋ模╅_展留守兒童“三結對雙代理”活動
各校要扎實開展留守兒童“三結對雙代理”活動,即一要動員全體教職工,與每一位留守兒童“一對一”、“一對多”結成幫扶對子,擔任“留守兒童”代理家長,關愛其健康成長。二要以班級為單位,為
每一位“留守兒童”落實一名優(yōu)秀學生與其結成好朋友,在日常學習和玩耍中共同成長。三要商請該優(yōu)秀學生的家長擔任子女結對幫扶好朋友的代理家長,給予其特殊關愛,促進兩個子女共同健康成長。
。ㄎ澹┘哟蟆傲羰貎和贝砑议L培訓、監(jiān)管力度
各校要加大對“留守兒童”代理家長的培訓力度,幫忙他們樹立正確的代理觀,掌握基本的代理常識,增強代理效果,提高代理質量,真正成為留守兒童學習上的引路人、生活上的知情人、成長過程中的保護人。要加大代理家長的監(jiān)管力度,每一個代理家長要履行以下職責:一是做到“三個清楚”,清楚留守兒童基本狀況,清楚留守兒童家庭基本狀況,清楚留守兒童父母外出務工的去向和聯(lián)系辦法。二是做到幾個“一次”,每周與留守兒童進行一次交談,輔導一次作業(yè);每月與留守兒童暫時代管人聯(lián)系一次,與留守兒童父母聯(lián)系一次,并督促留守兒童與父母聯(lián)系一次;每學期陪留守兒童過一天節(jié)日。三是做到一個“必到”,留守兒童過生日必到,并有生日小禮物。
(六)開展“留守兒童”優(yōu)秀教育案例評比
為進一步提高“留守兒童”關愛教育水平,經研究,決定開展留守兒童優(yōu)秀教育案例評比。各校要把2—3個關愛“留守兒童”活動中的典型教育案例,于20xx年12月20日前交到縣教委基礎教育科,分別參加中學、小學組的留守兒童優(yōu)秀教育案例評比(資料真實,正文字數控制在20xx字以內,最后附300字左右的評語,A4紙打印一式五份,登記表一份)。
。ㄆ撸┱J真實施關愛留守兒童試點項目
我縣學校目前承擔了留守兒童“4+1”培養(yǎng)模式、“渝電春苗之家”等關愛留守兒童試點項目。各項目試點學校,要按照項目實施方案扎實開展工作,加強和項目資助方聯(lián)系,做好項目實施成果宣傳,并認真總結經驗,用心推廣運用。各校要加強內引外聯(lián)爭取項目,吸納社會資金,惠及更多留守兒童。
三、工作要求
。ㄒ唬└叨戎匾。關愛“留守兒童”是教育系統(tǒng)當前和今后一個相當長時期德育工作的重點資料,各校務必高度重視,切實將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采取有力措施抓好、抓實。
。ǘ﹪栏窨己。縣教委將各校關愛“留守兒童”活動狀況納入專項督導評估予以考核。各校要注重關愛“留守兒童”活動過程性資料收集,個性是“留守兒童”檔案、親情室建設、結對幫扶、培訓監(jiān)管資料的收集整理?h教委還將適時開展關愛“留守兒童”工作先進單位和優(yōu)秀個人評選表彰。
。ㄈ┘哟笮麄。各校要重視關愛“留守兒童”宣傳工作。一要將工作中的先進典型人物及其事跡、重大活動、經驗總結等以信息的形式向縣教委辦公室報送,每月不少于1篇。二要在開展重大活動時邀請有關領導參加,主動聯(lián)系相關媒體,予以宣傳報道。三要及時將活動圖片、視頻、信息等透過網絡媒體向社會廣泛宣傳。
此外,我縣從20xx年10月起,把建設好留守兒童親情室做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好抓實,在全縣各中小學用心推進親情室建設,真正讓親情電話,親情網絡室成為留守兒童一個溫馨的家。
心得體會
留守兒童問題是近年來一個突出的社會問題。隨著中國社會政治經濟的快速發(fā)展,越來越多的青壯年農民走入城市,在廣大農村也隨之產生了一個特殊的未成年人群體——農村留守兒童。留守的少年兒童正處于成長發(fā)育的關鍵時期,他們無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認識及價值觀念上的引導和幫忙,成長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關注和呵護,極易產生認識、價值上的偏離和個性、心理發(fā)展的異常,一些人甚至會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
由于地理和歷史等原因,我國不同區(qū)域的經濟發(fā)展很不平衡,農村人地矛盾尖銳。在市場經濟迅猛發(fā)展的推動下,超多農村剩余勞動力為改變生存狀況外出務工,其中大部分為夫妻一同外出,因經濟等原因無法將子女帶在身邊,由此引發(fā)“留守兒童”問題。由于留守兒童多由祖輩照顧,父母監(jiān)護教育主角的缺失,對留守兒童的全面健康成長造成不良影響,“隔代教育”問題在“留守兒童”群體中最為突出。
總之,留守兒童問題是一個綜合性問題,既牽涉到教育方面,也關乎心理、社會、法律、經濟等方面。這些問題如果不能得到及時的解決,影響的不僅僅僅是孩子的成長,同時也影響到他們的父母能否在外安心的工作,更遠的會影響到社會的安全和穩(wěn)定。因此,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及成長的根本出路就在于全社會能認識到這一問題的嚴重性和重要性,從而使大家自發(fā)自覺的來關愛、幫忙、支持留守兒童,
提高農村教育水平,為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讓祖國的花朵飽含著生機,期盼著怒放的那一天。
農村留守兒童調查報告3
根據《中國青年報》在《他們是當下中國最容易受傷害的人》的報道中說,湖南省漣源市荷塘鎮(zhèn)遭遇一場特大洪災,12名兒童死亡,其中11個“留守兒童”。據資料顯示,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檢出率高達57.14%,且父母打工年限越長,孩子的心理問題越嚴重。他們雖然隅居農村看似與我們毫不相干,但是誰又能無視他們的存在和將來對社會的影響?留守兒童不只是一群缺少父母照看的人,他們是這個時代的孤兒,他們的成長與中國的未來也息息相關。
留守兒童是中國長期的城鄉(xiāng)二元體系松動的一群“制度性孤兒”一方面:他們的父母到城里打工拼命掙錢,爭取或獲得了另一種生存方式;另一方面,他們又因為在城市里,或自身難保,或無立錐之地,無法將他們的子女帶進城里,留在自己的身邊。同時為了生活或生存,他們不能夠輕易的離開自己的工作,不能輕易的離開城市,就是在這種帶不出與回不去的雙重矛盾中,留守兒童雖然有父母,但是他們依然不得不理解“骨肉分離”的現(xiàn)實。
這個時代的孤兒由于長期被托養(yǎng)或寄養(yǎng),缺少父母之愛容易導致心里缺陷,由于老人溺愛或親友疏于管教缺少正確的價值引導,孩子是未來、是期望,中國不能無視他們的存在。他們關乎整個農村教育和社會進步,魯迅曾發(fā)出“救救孩子”呼聲,此刻是該“救救”留守兒童的時候了。
河南省留守兒童的基本狀況
在暑假期間,對河南省18個地區(qū)的1000名(6—14周歲)農村留守兒童進行了有針對性的心理健康狀況的問卷調查。眾所周知,河南是全國第一人口大省和農業(yè)大省,而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河南也逐漸成為第一勞務輸出大省。全省從事農業(yè)的勞動力約有3500萬人,外出務工半年以上人員到達1557萬人,從而使河南人均收入,成為河南人民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與此同時受戶籍、經濟、居住等客觀條件的限制,他們的子女大多在家鄉(xiāng)理解教育,或生活在有父母一方撫養(yǎng)的“單親家庭”里或由祖父母、親戚朋友代為撫養(yǎng)。有的孩子甚至獨自留在家中,從而構成了一支龐大的“留守兒童”隊伍,據不完全統(tǒng)計,目前,河南農村14周歲以下留守兒童242.75萬人占全國留守兒童總人數的10%。
下面是我們調查所得的數據,期望能給我們的決策者帶給一些參考:
很少與父母聯(lián)系的23.9%
認為一個幸福的家庭就應和父母在一齊的79.3%
十分想父母的65.0%
做錯事被批評時當面頂撞的8.4%
拉幫結派、打架斗毆的12.3%
在學校里基本上沒有朋友的17.5%
害怕陌生人的40.0%
遇到困難自己解決的45.5%
和(外)祖父母生活在一齊的43.5%
覺得自己很一般的52.7%
學習上聽老師的話,很刻苦的25.3%
覺得身邊得人不太關心自己的49.1%
總是害怕被身邊人欺負34.7%
覺得社會不公平、看不到期望的11.9%
從以上統(tǒng)計狀況能夠看出,相當一部分留守兒童渴望父母的關愛,期望多與父母進行心靈交流。有的因父母不在家而感到遭受歧視、孤獨無助、悲觀寂寞。而有資料顯出: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檢出率高達57.14%,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心里問題已是迫在眉睫!
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成因分析及所產生的社會問題
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正在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親情缺失,家庭教育缺失、學校安全缺失和家庭監(jiān)管缺位是產生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的主要原因,政府、家庭和學校聯(lián)手是解決問題的主要措施。
農村留守兒童群體是我國農村超多剩余勞動力向城市轉移過程中所帶來的附屬產物。由于現(xiàn)階段我國農村經濟發(fā)展水平較低、社會保障不健全等客觀因素的存在,加上長期缺少父母的關愛及有效的教育、引導和管理,留守兒童往往在心理上產生一種不適應感,嚴重的則會導致心理畸形發(fā)展并在行為上表現(xiàn)出不同程度的失范和越軌現(xiàn)象,出現(xiàn)必須的“留守兒童綜合癥”。
全國留守兒童2300萬,它們的心理健康問題已經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根據某調研結果顯示:心理健康問題是留守兒童最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且表現(xiàn)為隱性,不容易發(fā)現(xiàn)但影響深遠。主要表現(xiàn)如下:
一、性格柔弱內向。
留守兒童年齡幼小就離開父母,父母關愛嚴重缺失,盡管有些是爺爺奶奶或親朋監(jiān)管,但畢竟是與父母親疏不同,遇到一些麻煩就會感覺柔弱無助,久而久之變得不愿與人交流,性格內向。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有21.1%的外出務工父母一個星期左右和孩子聯(lián)系一次,34.1%的一個月聯(lián)系一次或很少聯(lián)系。很多父母半年以上回家一次,有的甚至幾年不回家,這種長期的父母分離導致孩子自卑封閉,逆反心理嚴重。
二、自卑心理障礙。
兒童大都具有攀比心理,具有強烈的的自豪感,而父母不在身邊他們就好像失去了堅強的依靠和保護,因此和有父母在身邊的孩子相比容易產生自卑的心理障礙,有的甚至自暴自棄,喪失信心,學習上不求上進。據調查,僅有15%的孩子能夠自覺學習,大多數孩子需要在督促下學習。還有不少孩子上網成癮,荒廢學業(yè),義務教育沒有完成就流落社會。
三、寂寞無聊心理。
父母的外出使孩子在家里感到空落,感到寂寞,進而產生心理騷動和抑郁等問題。一位初三的女生在日記中這樣寫道:“媽媽,你明白嗎?自從你和爸爸還有弟弟走后,我一個人在家里由多么的寂寞,有多么的悲哀。自從你們走了以后,我?guī)缀鯖]有笑過,多么懷念以前我們在一齊的時光!边@種寂寞的心理必然導致精神上的空虛,進而導致行為上的出格。
四、盲目反抗和逆反心理。
留守兒童因為缺乏保護而總覺得別人會欺負他,一點小事就會計較當真,與人交流時充滿警惕甚至是敵意。對老師,臨時監(jiān)護人的管教有比較強的逆反心理。調查顯示,54%的留守兒童和他們的臨時監(jiān)護人有矛盾,其中15%經常有。53%的留守兒童表示學習上遇到困難感到無助。39%的留守兒童表示以前受到同學的欺負。
五、產生怨恨父母的心理。
少數孩子不理解父母,認為家里窮,父母沒有能耐,才外出打工,由此產生怨恨情緒,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疏遠父母,和父母產生情感隔膜,甚至怨恨父母無情。
對于孩子們所產生的`心理問題,年齡越小,問題越突出,女孩子比男孩突出。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了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呢?
首先,監(jiān)護的“盲區(qū)”。從調查狀況看,留守兒童家庭隔代教育占43.5%,由于祖輩與孫輩年齡相差一般都在50歲左右,且祖輩大都文化程度偏低,多數是文盲或半文盲,思想觀念與孫輩有很大差距,難以與孩子交流溝通,有的還要干農活維持生活無時間照顧孩子,有的體弱多病無潛力監(jiān)護孩子,有的同時照看幾個孫輩無精力照顧孩子,加之缺乏科學的家庭教育知識,往往只滿足孩子物質、生活上的需求,缺少精神、道德上的教育引導,甚至嬌生慣養(yǎng)、放任自流。隔代教育顯然力不從心。把孩子托付給親戚朋友如叔嬸、姑舅或朋友監(jiān)管的約占留守兒童的4.7%。主要特點:監(jiān)護人通常把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學業(yè)成績和物質上的滿足次之,而較少關注孩子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以及心理、精神上的需要。通常親戚朋友也都有孩子,由于對待不盡公平,留守兒童常常因感到自己是“外來人”而產生自卑心理。有一部分上寄宿學校,年齡較大的孩子屬于自我管理的類型。從調查統(tǒng)計看,這種類型約占2.3%,一般狀況下孩子年齡在14歲左右,多為初中學生。主要特點:父母長期在外覺得欠孩子太多,因而在財、物方面盡量滿足孩子的需要,而對孩子其他方面的需要關注較少。這類留守兒童由于處在青春期初始階段,易受外界影響,發(fā)生問題較多。其余的是
由父親或母親一人在家撫養(yǎng)的類型。從調查統(tǒng)計看,單親監(jiān)護型占49.5%。主要特點:關愛不健全,缺乏父愛或母愛,造成父愛或母愛教育缺失。比如,父親外出的孩子表現(xiàn)出膽怯、缺乏自信;母親外出的孩子表現(xiàn)出不細心、缺乏友愛等。留守兒童處在一個需要關愛和監(jiān)護的年齡,監(jiān)護的缺失必然導致問題的出現(xiàn)。
其次,家庭和學校教育存在“誤區(qū)”。父母由于長期在外,無法照顧孩子而產生負疚感,大多采取“物質(金錢)+放任”的方式來補償,偶爾打電話聯(lián)系大多只過問孩子的學習狀況,而對子女的倫理道德、法制教育關注較少,致使子女好逸惡勞、奢侈浪費、擺闊氣,產生“拜金主義”等思想。據調查,部分留守兒童厭學,缺乏進取心和刻苦鉆研的精神,不求上進,成績普遍較差。又由于監(jiān)護人的特殊性,只要孩子不犯大錯,監(jiān)護人對其行為一般但是問,因而缺失及時有效的約束管教,導致部分留守兒童紀律散漫,在學校道德品行較差,不遵守規(guī)章制度,遲到、曠課、逃學、迷戀“網吧”等,甚至與社會上一些有不良習氣的人混在一齊,而學校在監(jiān)管上卻無能為力。同時由于多數農村學校受我國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影響,并沒有認真對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久而久之,我們不能不為他們的將來所擔心。
再次,社會環(huán)境存在“雷區(qū)”。對于環(huán)境適應潛力較差、自制力較弱的孩子來說,加強安全防護工作至關重要。由于學校、家庭之間存在安全教育銜接上的“真空”,學校不可能事無巨細,監(jiān)護人又普遍缺乏安全防護的意識和潛力,使犯罪分子有了可乘之機,以致留守兒童傷人或被傷害的事件時有發(fā)生。在全國各地,留守兒童溺水、觸電、打斗等意外傷亡事件屢見不鮮,甚至被拐賣、被侵犯的惡性案件也常常見諸報端。
親情關系對孩子的行為習慣、心理健康、人格與智力發(fā)展有直接而重要的影響。由于父母不在身邊,留守兒童長期缺乏親情的撫慰和關懷,往往感到焦慮、緊張,缺乏安全感,人際交往潛力較差;長期與父母分離,他們的性格往往變得內向、自卑、悲觀、孤僻。調查顯示:監(jiān)護人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介入較少,關注不夠:由于與監(jiān)護人有心理上的距離,留守兒童遇到問題時情緒往往無法及時得到排解,常常導致感情脆弱、自暴自棄、焦慮自閉、缺乏自信、悲觀消極等畸形心理。
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極容易導致他們行為的失范,引起違法犯罪行為,影響社會的安全和穩(wěn)定。據公安部的調查顯示兩個“大多數”全國未成年人受侵害及自身犯罪的案例大多數在農村,其中大多數又是留守兒童。調查還顯示:80%的農村留守兒童存在或輕或重的心理障礙。北京的中國社會調查所近日公布的調查也顯示:超過半數的父母明顯感覺到孩子留守后變得沉默、孤僻;三成的父母明白孩子交了不良朋友,經常惹是生非。華中師范大學在湖北的調查顯示:90%的教師認為農村留守兒童在學習、生活兩個方面都存在較為嚴重的問題;父母不在身邊,從他們缺少父愛的眼神里很難找到這個年齡的孩子們應有的那種天真與活潑,他們普遍過早的成熟,卻又無時無刻不在渴望父母那種不可替代的愛撫。
農村兒童也是我們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如果對孩子的監(jiān)控處于真空或半真空狀態(tài),使他們失去家庭的溫暖和教育,其后果將不堪設想。由于農村留守兒童在家長、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鏈中出現(xiàn)“斷層”,因此,極易產生生活失助、學業(yè)失助、行為失控、道德失范、心理失衡的現(xiàn)象,構成必須程度上的反社會人格。
在調查過程中,我們了解到一個男孩,今年15歲,幼年母親改嫁,由父親帶著他和姐姐生活。迫于生計,他父親外出務工,留下姐姐和尚未成年的他由奶奶照顧。特殊的生長環(huán)境使他小學還未畢業(yè)就早早輟學,開始在一家饅頭廠打工,不慎一只手的三個指頭被機器攪斷。生理上的殘疾使得他性格孤僻,不愿與其他孩子交往。令我們心痛的不僅僅如此,他的道德觀念甚弱:離開饅頭廠后他又到一個家庭小廠去作伙計,一次他奶奶不放心去看望他,把他的名字泄露給大家,他怒罵他奶奶“死老太婆的”,還有其它不堪入耳的話語。奶奶走后他仍在罵罵咧咧,好像他奶奶犯了不可饒恕的大罪似的。周圍的人有的嘆息、有的嘲笑。我們該做如何感想又該怎樣去做呢?誰又該對的他杯具人生負責呢?
透過調查發(fā)現(xiàn),留守兒童很少有全面發(fā)展的。他們的學習成績、品德發(fā)展不盡人意。留守兒童學習成績總體差于非留守兒童!半p差生”絕大部分產生在留守兒童中,是學校和老師的一塊心病。由于沒有父母的細心監(jiān)護,而班主任老師又不可能面面俱到,相當一部分留守生學習缺乏自覺性,交友沒有選取,喜歡成群結伙,打架斗毆;花錢大手大腳、不懂勤儉節(jié)約;沒有辨別是非的潛力,和社會青年混在一齊,參與偷盜,迷戀上網,有的甚至早戀。
曾看到過這樣一篇報道:一個13歲女孩在網吧產下一嬰兒。一個孩子生下一個孩子,這是怎樣荒謬的事實!留守兒童由于缺乏監(jiān)護,面臨更多的安全隱患和外界滋擾。留守兒童大多膽小孤僻,社會上的“混混”常把他們作為獵物,有的伺機敲詐錢物(大多為吸毒者所為),有的教唆甚至逼迫他們尋釁滋事,還有的社會青年對留守女童實施騷擾,侵犯的事件發(fā)生在留守女童身上的并不是少數。
留守兒童法制觀念淡薄,道德品質令人擔憂。由于父母法定監(jiān)護職責的缺失,臨時監(jiān)護人監(jiān)督不嚴,缺乏必要的教育引導,社會上的不良風氣對留守兒童產生了不可忽視的負面影響。部分留守兒童人生觀、價值觀偏離正確方向,不少留守兒童欺騙說謊、拉幫結派、欺負同學,更有的留守兒童有小偷小摸、打架斗毆、敲詐勒索等違法違紀行為。有調查資料顯示,義務教育階段中的留守兒童學生38.09%行為表現(xiàn)好,43.97%行為表現(xiàn)較好,14.95%存在違紀行為,0.15%存在違法行為。根據共青團中央的統(tǒng)計,全國大約又2300萬留守兒童,占全國農村兒童的20%,這一比例在四川、重慶、安徽、河南等地會更高些,到達50%甚至70%。[3]那么至少將有34500留守兒童有違法行為。這些留守兒童長大后對社會的危害性不言而喻。
黨中央正在大力號召新農村建設,這么多的留守兒童對于我國的新農村建設和建設和諧、安定的社會環(huán)境是極為不利的。他們需要全社會的關愛與幫忙。令我們欣慰的,隨著今年兩會的召開,留守兒童問題已經越來越引起與會代表的關注。
人民網北京3月2日訊記者趙穎報道:“國務院支持全國婦聯(lián),聯(lián)合中央14各部門,成立了一個農村留守兒童的專門工作小組,專門來抓農村的留守兒童的狀況……”,這說明農村留守兒童的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了,任何困難只要有人抓,有人管,就能把工作做好,確保落到實處。
我國農村留守兒童約有2300萬,在生活、心理、人身安全、成長教育等方面出現(xiàn)的問題已經日益引起社會的關注,正如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婦聯(lián)主席顧秀蓮認為,要建立留守兒童問題長效保障機制,國家要做六項工作:
第一項工作要加強調查研究,首先要及時了解留守兒童成長發(fā)展有什么問題,要弄清楚。根據我們了解的狀況,分析留守兒童存在的原因,探索解決它的辦法。
第二項工作,制定相關的政策。農村留守兒童因為隨著我們工業(yè)的發(fā)展和城鎮(zhèn)化建設的進程,一些流動人口很多是城市的問題,所以出現(xiàn)了留守兒童。我認為它是一個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存在的一個社會問題,所以我們要從法律政策的層面,從機制、體制的層面來給它解決。
第三項工作,要完善一個工作機制。工作機制就要構成黨委、政府加強領導,各個部門齊抓共管,然后確保農村留守兒童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我有一個很大的信心,我們國家任何的工作,任何困難只要有人抓,有人管就能把工作做好,所以確保他們落到實處。
第四項工作,擴大社會的宣傳,充分發(fā)揮主流媒體以及各種宣傳媒體陣地的作用,讓他們宣傳保護兒童的方針政策、法律措施,另外,也要宣傳我們在解決留守兒童好的經驗和好的辦法。同時,還要表揚留守兒童的先進分子和留守兒童的先進家庭,以他們的經驗做法,把他們動員起來。這樣就能夠動員全社會的人,都來關注我們農村留守兒童,切實把他們的事情辦好。我想這個問題就能得到解決。
第五項工作,要動員全社會的支持。此刻我們要發(fā)揮關心下一代委員會的“五老”作用,發(fā)揮志愿者、農村老黨員、優(yōu)秀的教師、村干部這些作用。另外我們此刻針對家庭在城里做工,我們辦理了“代理媽媽”、“代理爸爸”,還有其他監(jiān)管的體系。同時我們也對奶奶、爺爺進行現(xiàn)代化幼兒的知識教育,讓他們能夠起到更好的作用。
第六項工作,依法維護權益。就是進一步的來搞執(zhí)法力度,執(zhí)法力度要加強,對于侵犯少年兒童的狀況給予打擊,對于犯罪的,我們將其繩之以法。
顧秀蓮說,實際上,此刻各條戰(zhàn)線都在著手解決留守兒童問題。最近,國務院就成立了農民工聯(lián)席會議制度,把農村兒童問題也統(tǒng)一規(guī)劃進去了。此刻各個部門,除了中央、國務院重視,各個部門都在重視。比如說,公安部門也下了通知,保護未成年人的權力,打擊侵害未成年人的犯罪行為。教育部必須要把留守兒童的未成年人教育問題,入學問題作為重要的問題,全國婦聯(lián)從上到下啟動了家長、學校和家庭教育指導中心,還有關愛農村的留守兒童問題。比如說,四月婦聯(lián)他們經過調查研究寫出了關于留守兒童怎樣辦的問題,他們搞了關愛留守兒童行動,這個行動使得2409個鄉(xiāng)鎮(zhèn),有39萬個留守兒童受益,此刻各地都在做,比如江蘇、福建,他們已經把留守兒童納入寄宿學校,……,結合起來解決。
留守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立及問題的解決
透過這次調查,我們發(fā)現(xiàn)部分留守兒童在心理上存在很大的問題,他們的父母很多在外務工多年,與孩子很少有機會進行溝通,不明白孩子心里到底想什么,因此我們就應讓父母看到孩子出現(xiàn)的心理問題讓他們了解他們不在孩子身邊對孩子的心理造成什么樣的影響,產生什么樣的后果,從而真正了解孩子心理的想法,在他們想透過拼命掙錢,為孩子鋪就成才之路的誤區(qū)中醒來,看看孩子最需要什么。因此對留守兒童的父母進行引導,盡可能使他們與自己的孩子生活在一齊,給孩子最貼切的幫忙和指導。對孩子來說,父母長期在外打工,而這一時期正是他們價值觀初步構成的階段,在這樣的成長環(huán)境下有些孩子會變得堅強,但也有些構成了自閉不愿意與他人交流等性格特征。因此學校、家庭就應去培養(yǎng)他們自立自強的性格讓他們在困難、挫折面前不退縮。父母不在身邊是個考驗,學校能夠利用這一點培養(yǎng)孩子的生活自立潛力,讓他們理解父母的苦心。
在我們的調查中了解到,部分打工者曾試圖把孩子帶到務工地點去上學,但大城市的好學校門檻太高,面向農民工子弟的學校,教學條件還不如家鄉(xiāng)的學校。再加上此刻國家已經在全國農村實行了義務教育階段費用全免。大多數人都選取了讓孩子在家鄉(xiāng)讀書。對于這一現(xiàn)象我們認為可從下面幾個方面進行解決:第一,降低城市學校門檻讓農民工子女享受到和城里孩子平等的上學機會。第二,加大對農民工學校的投資力度,完善軟硬件建設,提高教學質量。第三,鼓勵社會投資興建這樣的農民工子弟學校,使更多的農民工子女有機會在父母的關懷下學習生活。第四,發(fā)展農村寄宿學校,讓那些學習和生活得不到保障的留守兒童到寄宿學校讀書,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以彌補他們家庭教育的缺失。
留守兒童問題涉及面廣,影響深遠與解決同等重要,也是解決農民工后顧之憂,保證他們安心在外務工的愛民措施,因此不能只停留在呼吁層面上,應從教育管理體制,政策法規(guī)方面解決。社會、學校、家庭三方面共同努力促進其心理健康發(fā)展。
為此,我們根據以上對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成因及其分析和對留守兒童心理狀況的了解,為了更好地讓那些留守兒童們健康快樂地成長,我們提出了建立留守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
。ㄒ唬┘彝テ
1、慎重選取。父母外出打工要三思而后行,多思考思考孩子,孩子的前途比金錢重要。如果家庭經濟確實困難,可讓文化程度稍高的一方留在家中監(jiān)護子女,一般以母親為主,母親心細,有耐心,孩子更愿意與她們交流。父母都外出務工的,如果條件允許,可讓其在打工地理解義務教育。
2、定期“溫馨對話”。在外打工的父母,必須要及時了解子女的近,一方面利用書信或電話定期與孩子進行進行交流溝通,讓孩子感到父母的關愛,家庭的溫暖,另一方面向老師和臨時監(jiān)護人即使了解孩子學習生活等個方面的狀況。
3、尋找“代理”,如果家庭經濟確實困難,需要父母雙雙外出務工而祖父母又沒有潛力照看孩子的,父母可在親戚朋友中為孩子尋找“代理媽媽”!
代理媽媽”既能夠輔導孩子學習,又能夠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孩子進行思想道德教育。
。ǘ⿲W校篇
1、實行留守學生的普查登記。各中小學校在新學期學生報道時將父母外出狀況和家庭成員狀況逐一進行登記,建立“留守兒童”檔案。記錄“留守兒童”的個人狀況和監(jiān)護人及臨時監(jiān)護人的狀況,準確掌握留守兒童的個人信息,為有針對性的開展教育和管理工作奠定基礎。
2、充分發(fā)揮學校教育主陣地的作用。在中小學校普及實行教職工結對幫扶或學生結對幫扶留守學生制度,建立“留守兒童之家”,使留守兒童體會到家庭的溫暖。建立健全教師家訪和與留守兒童談心制度。定期召開幫扶教師、留守兒童、臨時監(jiān)護人座談會,引導留守兒童健康成長。開設親情電話,讓留守兒童的父母明白校長、班主任等老師的電話,加強學校、家長和孩子之間的聯(lián)系和交流。
3、營造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用心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有序的培養(yǎng)學生的禮貌習慣,組織學生廣泛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把鄉(xiāng)土文化引進課堂,構成有地方特色的校園文化氛圍。建立和推行中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把評價過程變成教育引導的過程,對學生產生約束力,實現(xiàn)由紀律和自律的轉變,為留守兒童營造一個寬松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在學校舉辦的活動中,多把機會留給留守學生,幫忙他們走出自閉的心理障礙,幫忙他們改正不良的行為習慣,樹立正確地人生觀和價值觀。
4、開展心理咨詢活動。重視心理健康教育課,建立心理咨詢輔導站。個性是班主任要及時發(fā)現(xiàn)孩子的心理問題,與由心理障礙的學生進行交流。及時排除他們心理上存在的問題。幫他們養(yǎng)成健康的,用心向上的心態(tài)。
5、注重培訓。盡可能對臨時監(jiān)護人介紹一些教育孩子的常識,開展一些座談會,讓他們了解孩子,更好的引導和教育孩子。同時,要充分的利用春節(jié)外出務工人員返鄉(xiāng)的“黃金季節(jié)”,召開家長會。
農村留守兒童調查報告4
外出打工成了農民的重要收入來源。近20多年來,流動人口不斷增加,流動人口主要是從農村流動到城市的青壯年勞動力,青壯年勞動力占全部流動人口的70%左右。由此,在很多流動人口比較集中的地區(qū),普遍出現(xiàn)了留守家庭問題。目前,在與留守家庭有關的諸多問題中,留守老人、留守妻子,個性是留守兒童問題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這些留守兒童的父母一旦外出以后,他們整日忙于打工,大多沒有時間與精力過問孩子的學習,對孩子內心的困惑、需求、興趣更無法關注。有的即使想關心,限于經濟等條件,他們也無法更多地給孩子打電話或者經常返家看孩子。此外,由于夫妻一方長期外出打工,也造成了不少農村家庭的破裂,影響了孩子的健康發(fā)展。留守孩子由于家庭生活和父母教育的缺失,勢必會構成下面一些問題:
1.學習上缺人輔導。留守學生多發(fā)生不完成家庭作業(yè)、逃學、輟學等現(xiàn)象。成績中等偏下和較差的占大多數。尤其值得重視的是,一些留守學生產生厭學情緒,構成惡性循環(huán)。
2.生活上缺人照應。留守兒童的生活主要靠在外務工的父母寄錢回家或者在家的臨時監(jiān)護人帶給。大多農村留守兒童的生活比較貧困,有的甚至失去依靠,生活極其艱辛。更有部分留守兒童的營養(yǎng)嚴重不足,身體健康受到很大的損害。
3.親情上缺少溫暖。留守兒童父母(或一方)不在孩子身邊,缺少應有的關愛。父母在外務工,大部分身心疲憊,與家人聯(lián)系較少,骨肉分離,與子女缺乏交流和溝通,親情失落。在調查中,90%以上的留守學生普遍感到父母不在身邊的親情失落和孤獨感。有的父母外出時間長達多年,從未回家,也無電無信,無從談上親情的存在。
4.心理上缺少幫忙。留守兒童由于親情的缺陷,與外界不愿接觸或接觸太少,大部分表現(xiàn)出內心封閉、情感冷漠、行為孤僻,缺乏愛心和交流的主動性,對群眾漠不關心。大多數農村留守兒童存在或輕或重的心理障礙,生活、衛(wèi)生習慣差,自卑感重,自理潛力差。
5.道德上缺少教育。留守兒童多生長在放任自流、情感缺失的環(huán)境中,道德和品格教育得不到正確調教。調查顯示,許多孩子沾染上不良習慣,缺乏道德約束,經不起外界不良事物的'引誘,有的脾氣暴躁、沖動易怒,常常將小事升級,打架斗毆。
6.行為上缺少自控。未成年人正處在成長發(fā)育的關鍵時期,父母外出,他們無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認識和價值觀念上的正確引導和幫忙。一些不良的文化、越軌的行為很容易被缺乏正確決定的他們理解。他們逐漸養(yǎng)成許多不良行為,有的沉迷上網無法自拔;有的好吃懶做、小偷小摸;有的時常不回家,打架斗毆。
7.安全上缺少保障。留守兒童面臨玩耍、勞動、生活中的安全問題,因其監(jiān)護人不力或無臨時監(jiān)護人常發(fā)生安全事故。
所以,我認為,為構建和諧社會,緩解留守兒童的教育和成長問題并為解決問題奠定基礎,就應采取如下一些措施:
(一)針對農村留守兒童家庭特點,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在家長的教育素養(yǎng)普遍較低的狀況下,學校要主動負起指導親職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任,正如馬卡連柯所說的:學校應當領導家庭。農村學校務必針對農村留守兒童家庭特點,低起點,高效率,靈活機動地開展家校合作。一是利用家長愛子心切的心理提高他們對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認識,更新教育觀念;二是幫忙家長正確理解家庭教育的本質屬性,弄清家庭教育不等同于文化輔導;三是幫忙家長全面了解孩子的身心特點,理性地去開展家庭教育;四是幫忙家長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指導家長如何與孩子溝通,加強情感交融,扭轉留守兒童家長在家庭教育中的劣勢。
(二)遵循孩子身心特點,引導同輩群體的交往和活動
同輩群體雖是孩子自發(fā)的組織,但只要引導得當,它會成為不可忽視的教育力量。班主任首先要以持久而真誠的關心贏得孩子的信賴,掌握同輩群體交往的小秘密,尤其要與群體的小首領交上朋友。其次透過交談、游戲、討論等形式引導孩子們妥善處理群體內的矛盾,正確看待各種社會現(xiàn)象,增強孩子對不良社會誘因的免疫力。最后透過開展各種資料豐富、形式多樣的活動,進行閑暇教育,吸引群體成員投身于群眾生活,彌補孩子的親情缺憾,建立健康向上、用心進取的群體文化。
(三)發(fā)揮農村優(yōu)勢,充實孩子的課余生活
學校的社會職能決定了學校在教育網絡中的主渠道作用,除對家庭和同輩群體加強指導外,還應從自身入手,利用本地區(qū)的優(yōu)勢,開發(fā)活動課程,愉悅留守兒童的身心,填補他們生活中的空白。
(四)以手拉手活動為平臺,構建留守兒童手拉手體驗教育互動模式
手拉手模式是少先隊組織的經典項目,已有眾多少年兒童從中受惠。農村留守兒童的思想道德建設同樣能夠利用這種平臺,構建起兩種手拉手的少年兒童體驗教育互動模式。一是在農村學校內部,構建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手拉手活動。利用同輩群體在少年兒童社會化中的重要功能,班主任或少先隊輔導員帶領和倡導非留守學生與留守學生交朋友,盡量打破原先留守學生一般只和留守學生交朋友的現(xiàn)象,讓留守學生用心融入到班級、少先隊或校團委這樣的大群眾中來。二是構建城市少年兒童與農村留守兒童的手拉手活動模式。把深刻的教育資料融人到生動搞笑的手拉手活動之中,用祖國大好風光、民族悠久歷史、優(yōu)良革命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化建設的成就,教育城鄉(xiāng)不同生活環(huán)境中成長的未成年人,培養(yǎng)他們相互理解、相互認同和共同的情感。
(五)加強農村精神禮貌建設,優(yōu)化社區(qū)育人環(huán)境
社區(qū)環(huán)境對兒童少年乃至成人來說,是最直接、最具體可感、生動形象的社會氛圍。一般農村人包括一部分農村教育工作者都沒有充分認識到社會環(huán)境的教育功能,因而優(yōu)化農村社區(qū)育人環(huán)境,首要的是轉變人們的思想觀念,強化大教育觀。要提高社區(qū)領導(在農村一般是村級領導)對教育的關心程度和參與意識。由學校、村委、家長代表組成聯(lián)合教育委員會,校長定期或不定期召集開會,關心留守兒童家庭中出現(xiàn)的問題,在教育力量的整合中起協(xié)調作用。透過有線廣播、文藝宣傳等形式,向廣大農村家長宣傳科學的教育知識。爭取人人都成為教育的有生力量。其次是要把農村精神禮貌建設作為抓手,構成科學禮貌的育人氛圍。結合農村稅費改革,在不增加農民負擔的前提下建好村級圖書室、文化室,用豐富的書籍和科教影片、娛樂活動吸引農民,為留守兒童開辟活動園地。
(六)大力發(fā)展農村經濟,構建和諧農村生活
促進農村勞動力就地消化或就近轉移。將農村勞動力就業(yè)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資料,大力發(fā)展縣域經濟,改善小城鎮(zhèn)的投資環(huán)境,千方百計增加農村就業(yè)機會,使部分農民能在本鄉(xiāng)或本縣打工,縮短務工農民回家周期。加強農村吸引外資力度,鼓勵外出務工人員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盡量減少留守兒童。
農村留守兒童調查報告5
農村留守兒童是我們當今社會的一個非常特殊的群體,特別是處于小學學習期間,他們在最需要父母的時候,卻很少得到父母的關心和呵護,在學習、生活中得不到父母的照顧,感受不到父母的關心。只有我們教師樹立愛生如子、親生如女的思想,并以此行動,才能幫助這些兒童正確認識自己,減少自卑感,樹立自信,獲得成功。
一、案例的基本情況
姓名xxx,性別,女,出生年月:20xx年7月,學校:魯山縣讓河第五小學。學習成績中下。家庭中的角色:家中共兩姐妹,姐姐在上大學。
案例的家庭情況:來自普通的家庭,上一年級的時候父母就出去打工了,留下她和50多歲的奶奶住在一起.,一年才回來一兩次,在家呆的時間不長,回到家中對她的關心也不夠,對她生活和人際上關心甚少,反而經常問她的學習情況,她感覺不到父母的關心,經常感覺自己被忽視,感到自卑,壓力也越來越大。
父母均為農民,都是初中畢業(yè),家庭中等收入。教育方式為放任型和溺愛型;對孩子的期望是希望她能考上重點高中,在親戚面前爭光。
二、案例心理的研究
她是個很內向,很孤僻的女生,平時不愿意跟同學們打交道,也不愛說話。在老師同學面前不茍言笑,上課從不主動舉手發(fā)言,老是把頭埋在抽屜底下,也不專心聽講,老師提問時總是低著頭,要老師再三鼓勵才敢起來回答,起來回答問題時聲音很小,只有她自己可以
聽到。平常獨來獨往,課間休息也孤獨自處,沉默寡言,很不合群,經常坐在位子上,不跟其她同學接觸,其她同學過來和她講話,她只是點點頭,目光從來不敢和對方接觸,老師和她講話,她也只是低著頭,不敢抬頭看老師,老師問她問題她也不回答。在關鍵時期缺少父母的關愛,家人對她的期望高,內心產生了很大的壓力。一年級的時候父母親就不在身邊,每天上學看到其她同學都有父母接送,聽到他們在課后談論他們父母對他們的關心,帶他們去什么地方玩,給他們買很多東西,心里既羨慕又嫉妒。長期感受不到父母的關心,內心跟其他同齡孩子不一樣,缺乏自信,不愿與人交往,缺乏交往技能,內心孤僻,感受不到父母對她的愛,感受不到溫暖,內心變得越來越冷漠.無論上課還是下課都不愿與同學交流,對老師和同學產生了排斥心理,把自己封閉起來,變得越來越自卑。
三、案例原因分析
(一)個人因素
由于缺少父母的關愛,恐懼聽到同學們提到自己的父母,又怕同學因為父母不在身邊而嘲笑她,變得越來越自卑,在大家面前不茍言笑,學習習慣不好,上課不認真聽講,容易走神,自己做自己的事,老師課后布置的預習和復習工作不能很好地完成,課外作業(yè)也不能及時、認真地做完,長此以往,學習成績便越來越不理想,每一次考試都很緊張,很擔憂,考試對她來說,一次比一次害怕,一次比一次考得差,經歷的挫折多了,失敗也就多了,便產生了嚴重的自卑感,過重的心理負擔使她不能正確評價自己的能力,一直懷疑自己的優(yōu)點。
即使在成功面前也很難體驗到勝利的喜悅,從而陷入失敗的惡性循環(huán)之中。這樣嚴重影響她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二)家庭因素
父母長期在外,很少打電話回來關心她,即使打回來了,更多的是關心她的學習,看到其她同學都有父母的關心,自己很自卑。而奶奶則很溺愛她,什么事都隨著她,對她很放縱,什么事都幫她做好,家里的事情都不用她做,長期如此,她的生活就不能自理,看到其她同學都在討論自己會做什么,她就很自卑,覺得自己什么事都不會做,越來越懷疑自己,否定自己。自卑、孤獨、離群等問題也就隨之而來。
(三)教師因素
在學校里,老師對她不夠關注,和她接觸很少,在老師那兒得不到適時的表揚和贊美,使她感覺到自己被忽視,間接影響其她同學對她的評價偏低,有時會受到同學的排擠,不能很好地融入到他們當中,長期如此,她便產生失落感和自卑感,慢慢地便否定了自己的.一些行為和想法,不敢相信自己的能力與水平,越來越不自信,自卑感就慢慢地占了上風。
四、教育過程及有效方法
對于這類留守兒童,小學一二年級是最需要父母關懷,父母愛的時候,從小失去父母的愛,心理就有了缺失,要改變這些孩子的交往問題,首先父母應多給予關注,給予愛,可以采用學校和家庭配合的方法改善他們與周圍的關系,特別是應注意融洽他們與親人及同學之間的關系,滿足他們歸屬與愛的需要,讓他們感到家庭和班集體的溫暖,心理上有安全感,消除戒備心理,能夠接受別人與她交往。同時要注意讓他們擴大交往范圍。當他們能夠接受別人與她交往時,要給予強化鼓勵,并幫助他們主動與別人交往,逐漸擴大交往范圍,讓他們走出封閉的自我,多與性格開朗的人交往,讓他們變得開朗起來,多鼓勵他們參加集體活動。
我采取了以下有效方法教育幫助:
(一)、我和她的班主任說了這件事,也了解了她的一些情況,并在上課和課后給予她關注,陪她一起玩。在每次的上課中,我都會特別關注她,前幾次發(fā)現(xiàn)她都不舉手,我很想叫她起來回答,但又怕如果她不會回答,傷害了她,就不敢叫她,偶然的一次,我提問了一個問題,她竟然舉手了,我馬上趁這個機會叫她起來回答,她回答得很好,聲音也非常響亮,我借機對她大家表揚,告訴她"你是最棒的!你能行!"那次我看到她露出了一絲微笑。以后的上課過程中,她都會頻繁舉手,每一節(jié)課我都有叫她起來回答,并讓全班同學關注到她。,讓她慢慢地樹立自信,融入到集體中。
(二)、在傍晚放學的時候,我陪她走出校門,在校門口遇到她奶奶,趁機了解了她的家庭情況和她在家里的情況,并通過她奶奶和她的父母取得聯(lián)系,并說了她在學校的一些情況,并和她父母商量,多與她聯(lián)系,多關心她,多抽空回家看她,多與她奶奶聯(lián)系,及時了解孩子、觀察孩子的變化,及時通過溝通疏導孩子心理,用愛來引導與她人交往,培養(yǎng)與她人交際的能力。
(三)、我和她的幾個好朋友帶動班上同學在課間主動找她聊天、
交流,解決她生活學習上的困難,經常找她進行談話,詢問生活以及學習上的一些困難和出現(xiàn)的問題,并及時進行溝通,并讓她家附近的同學和她一起學習、玩耍,充分讓她感受到老師和同學的關心,有一個陽光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讓她感覺到集體的溫暖和關愛,以積極、肯定的態(tài)度來幫助她樹立自強、自立、自信的信念。在生活和學習上給予她更多的關心和幫助,課堂上有意識地提一些適合她的問題,多給予鼓勵,增強自信心。
通過我們共同努力馮某現(xiàn)在有了很大的變化,她的學習成績在不斷提高,上課能專心聽講,敢于舉手發(fā)言且聲音響亮,下課能主動與同學交往、游戲,愿意參加各種活動,與班級、同學融為一體。
一學期后,她改變了很多,上課坐得很端正,很認真地聽講,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下課主動與同學交流,一起聊天,一起看書,據同班同學反映,她上課很積極,成績也很好,在班上屬于中上水平。與她家長聯(lián)系,發(fā)現(xiàn)她進步很大,比以前自信多了,能夠主動地參加課外活動,與人交流,不像以前那么自卑了。
作為小學老師,面對馮某的改變,我更加認識激勵的作用、集體的力量。因此,針對馮某這樣的留守兒童,老師要循循善誘,不可操之過急,應更多地關注他們的優(yōu)點和特長,找機會放大他們的優(yōu)點,使他們一步步放開自己的心結,正確地評價自己,將自己融入到集體中去,感受到大家的溫暖。農村留守兒童,尤其是留守小學生感受不到父母的關心,缺乏自信,經常感到自卑,我們要讓他們感覺到不管自己有再多的不足之處,都不應該對自己失去信心,要相信自己,相
信自己能行,只要對自己一直充滿信心,就不會怕自卑。對于那些自信心不足的學生,我們要及時的給予更多的關愛,讓他們感到:"我能行。""我是最棒的!"
讓我們行動起來,一起關心農村留守兒童,讓這些弱勢群體得到應該得到的關愛,讓他們健康成長,成為社會的驕傲。大家行動起來吧,人人為留守兒童現(xiàn)出一點愛,明天將變得更加美好!
農村留守兒童調查報告6
農村留守兒童是指父母雙方同時外出打工,家中的未成年子女由父母委托他人監(jiān)護或無人監(jiān)護的兒童。農村留守兒童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fā)展和城鎮(zhèn)化建設步伐加快,農村富余勞動力向城鎮(zhèn)轉移而催生出來的特殊群體,隨著社會經濟及城市建設的日益發(fā)展,農村留守兒童由于缺少父母的監(jiān)護和關愛而發(fā)生的安全、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社會問題越來越引起社會的關注。
一、背景介紹
此次調查對象為我校在校生,年齡分布在6--12歲之間。全校共有學生1286人,共有留守學生231 人,其中,男性留守兒童124人,占留守兒童總數53.6%,女性留守兒童107人,占留守兒童總數46.4%。
二、留守兒童基本情況分析
1、留守兒童的生活及家庭教育情況:一是隔代監(jiān)護型(占84.85%),即由祖輩--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托管的方式;二是親朋監(jiān)護型(占 9.96%),即把孩子托給親朋好友,叔嬸、姑舅或要好的朋友。三是自我監(jiān)護型(占5.19%),即由于沒有上面兩種條件,監(jiān)護的責任就讓予了孩子自己。
2、留守兒童父母打工情況分析。全校留守兒童共231人,占全校兒童總數的17.96%(其中留守兒童中父母雙方均在外打工的為35.5%,父親外出打工的為52.3%,母親外出打工的為12.1%)由此可見,農村留守兒童群體還是相當大的。
3、留守兒童父母打工地域分析。數據分析顯示,在縣內打工的占30.4%,在縣外打工的占69.6%,父母打工主要是集中在縣外。
4、打工父母回家頻率分析。外出打工的父母每年回家3――4次的占63.2%,一年回家1――2次的占30.6%,一般在家停留時間較短。結果表明:外出務工的家長回家頻率低,與留守孩子溝通和交流較少,更說不上對子女進行應有的家庭教育。
5、留守兒童生活情況分析。
從全校的總體情況來看,有23.38%的留守兒童寄宿或全托,有24.24%的.留守兒童和媽媽生活在一起,有52.38%的留守兒童和外公外婆或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生活上的“單親家庭”合計為32.03%,隔代撫養(yǎng)為63.20%,家庭缺失的情況較為嚴峻。留守兒童的生活滿意度較高,有5.19%的留守學生認為現(xiàn)在的生活“很好”,91.77%的留守學生認為“一般”,只有3.04%的學生認為現(xiàn)在的生活“不好”。
三、留守兒童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通過調研,我們發(fā)現(xiàn)父母外出打工對留守兒童教育存在一些負面影響。統(tǒng)計數據表明,留守學生在學習成績、智力水平、身體發(fā)育、思想品行和心理健康等多方面的綜合表現(xiàn),明顯差于其他學生,而存在障礙、缺陷的比例則明顯高于其他學生,整體狀況不容樂觀。具體來說,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學習較差。調查中發(fā)現(xiàn),一方面部分農民工潛意識里認為,農村孩子學業(yè)有成的機率不高,對孩子的學習總體期望值較低,將孩子的前途定位在外出打工上。另一方面,監(jiān)護人對留守兒童學習介入過少導致的學習成績下降。那些父母在外的家庭,由于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文化水平較低,對孩子學習上的問題往往不能給予幫助;另一方面,父母一方在家的家庭,留在家里的父親或母親由于承擔了全部的家務和田間工作,也沒有時間去關注孩子的學習。因而,從數據分析結果來看,如果學習上有了問題,孩子向家人求助的比例最低。
農村留守兒童調查報告7
九墩灘是一個生態(tài)移民區(qū),轄區(qū)內現(xiàn)有居民8261人,均為涼州區(qū)張義鎮(zhèn)、古浪縣、天?h等不同縣區(qū)的移民,人口流動性較大。隨著剩余勞動力的轉移,外出打工的父母只好將自己的孩子留在了家里。這些孩子在不完整的家庭中成長,缺乏父母的關愛,因此這些留守兒童短期或長期失去直接監(jiān)護人,長期情感缺失和心理失衡導致許多留守兒童心理不能健康發(fā)展。
這些問題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而其中留守兒童在成長過程中的心理健康問題則是最為社會各界與研究者所關注的問題。筆者為此進行了問卷調查,以期了解和研究相關問題。調查對象來自全灘5個村的義務教育階段小學留守兒童,從收回的問卷中,獲得的資料基本上可以作為描述全灘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的調查依據。
本次調查主要針對留守兒童的一般心理特征,具體情況可從調查的數據中看出:留守兒童在自感挑剔、不太討老師和其他孩子喜歡、愛打罵架、煩躁易怒、偏激、孤僻、孤獨感、被拋棄感、自卑感、不能集中注意力、煩惱郁悶、憂慮感等10多個方面與非留守兒童相比有著較大的差異。
一、以自我為中心、性情孤僻、怪異
父母長期外出打工的家庭,其子女由于缺乏父母的關愛和良好的家庭教育,容易形成任性自私,性情孤僻,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特點。研究證明,這類孩子在生活學習中往往缺乏熱情和愛心,逆反心理重,進取心、上進心不強、道德品行較差,常有違規(guī)、違紀、甚至違法現(xiàn)象。在此次調查中,有自我為中心想法的留守兒童有57%,自感是個愛挑剔別的孩子的比例有49%,而不太討老師和其他孩子喜歡的比例有47%,有孤僻、怪異傾向有59%,而非留守兒童此四項的比例分別為:18%、30%、36%、25%,差異非常明顯。在對教師進行的訪談中,他們認為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除了缺乏良好的家庭氛圍和教育容易導致任性自私的性格之外,另外的原因在于不完整的家庭造成這種現(xiàn)象。在社會學的視野中,不完整的家庭較難提供規(guī)范化的`互動模式。完整家庭是長幼有序、相互妥協(xié)的互動模式,這中間應該學會妥協(xié)、學會忍讓、學會按照次序與規(guī)則行事,否則會受到懲罰,但是留守兒童往往因為其身份特殊,臨時監(jiān)護人往往不忍用強制手段迫使他們遵守相關的規(guī)范,從而使其驕縱任性,自私自利,以自我為中心,不愿與他人共同分享利益與情感,從而為大眾所孤立、拋棄。
二、焦慮、煩悶、易怒、偏激
兒童的成長方向與親子溝通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良好的親子溝通可以促進兒童向親近社會的行為發(fā)展,有益兒童心理健康。調查表明,由于缺乏關愛和交流溝通,留守兒童有73%出現(xiàn)過煩惱、郁悶傾向,有72%的留守兒童有過憂愁、焦慮的傾向,有61%的留守兒童認為自己易怒、愛發(fā)脾氣,有45%的留守兒童認為自己易打架或和別人爭吵,而非留守兒童的比例這四項比例分別僅為35%、42%、19%、25%,差異也是非常明顯。留守兒童對于自己父母親的打工行為的評價是較為矛盾的,一方面自己不愿父母遠行;另一方面,由于自己上學等家庭開支費用的負擔,父母又必須出去打工。留守兒童對于這一現(xiàn)象的評價是充滿矛盾的。同時面對矛盾時,心里也是充滿壓力的。他們對于學習感興趣的比例遠遠低于非留守兒童。留守兒童對于學習很有興趣的僅30%,而非留守兒童則高為90%,相比低了近60%,留守兒童對于學習的傾向性要低出許多。因此學習成績又比非留守兒童差了不少。有近80%的教師依據平時成績判定留守兒童的學習成績要比非留守兒童的差。在訪談中留守兒童往往陳述自己面對著父母在外打工的艱辛與屈辱時,他們想要回報父母,但是自己成績又不好,覺得特別對不起父母,內心充滿了不安、焦慮與緊張。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正是這種道德焦慮的影響,致使他們上課時思想常常開小差,注意力不集中,后悔與不安時時折磨著他們,對學習、生活及未來缺乏自信心。
三、孤獨感、自卑感、被拋棄感強
在此次調查中,有孤獨感的留守兒童有59%,有自卑傾向的留守兒童有65%,有被拋棄感的留守兒童的比例為53%,而非留守兒童此三項的比例分別為21%、23%、19%。留守兒童和正常兒童比較起來,沒有父母的貼身呵護、形單影只。長期得不到父母的疼愛,留守兒童普遍陳述自己有種被拋棄的感覺,面對同學、鄰里的時候產生一種自卑心理。另一方面,有近38%的留守兒童認為因為自己的原因,父母才離家外出,所以陷入深深自責之中。面對生活和學習中的問題和困難,他們不像其他正常兒童那樣有父母的指導而只能依靠自己解決。在調查中,教師普遍反映當留守兒童出現(xiàn)錯誤和問題后,比一般學生的負罪感更強。他們會后悔不已,缺少自信心、自卑,然后在接著再犯錯的狀態(tài)之中。
教師在訪談中反映:一方面留守兒童沒有父母的關愛,怕被別人看不起,不敢參加集體活動,把自己嚴實地封閉起來;另一方面,當留守兒童有心事時,似乎并不愿意讓更多的人知道自己的想法,相反會向老師與同學強化自己是個正常的孩子。
四、行為異常、愛挑剔、易產生沖動
此次調查中,有52%的留守兒童認為自己行為較為偏激、異常,有58%的留守兒童有過違抗命令的過激行為,有48%的留守兒童有過說謊的經歷,有65%的留守兒童認為自己有過較為沖動,不能冷靜地思考問題舉動,而非留守兒童的此四項的比例分別為22%、41%、23%、53%。
通過調查研究得出,留守兒童不健康的心理原因之一就是所受教育不一致。留守兒童常常生活在矛盾的環(huán)境中,臨時教養(yǎng)人的教育態(tài)度和方法不一致。一方面臨時監(jiān)護人認為留守兒童年紀小,父母又不在身邊,要加倍愛護才是,于是,任其所為,百般嬌慣;另一方面,臨時監(jiān)護人認為孩子的父母將其托付于己,必須嚴加管教,否則難以交待,常常給孩子下命令,一定要如何如何,似乎只有這樣才能培養(yǎng)出一個循規(guī)蹈矩的乖孩子。這種矛盾的教養(yǎng)方式常使兒童心理產生矛盾,感到無所適從。這種矛盾的教養(yǎng)方式,也造成了留守兒童在面對自身問題時的矛盾心態(tài)。一方面要循規(guī)蹈矩,另一方面又時時被驕縱,兩種不同的行為模式導致許多留守兒童學會了在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的行為方式,曾經說謊的比例遠遠高于非留守兒童,同時他們又無法把握這種不同的生活方式的變化,不確定性的環(huán)境和自卑、沖動、孤僻、焦慮等因素相互結合,導致了留守兒童較易產生不良的行為傾向。
農村留守兒童調查報告8
關于農村留守兒童現(xiàn)狀的調查報告近兩個星期我們小組對農村留守兒童的成長教育情況做了一個實踐調查。對現(xiàn)在農村留守兒童情況有了一個深刻的了解。并對我們的調查結果給以了總結和分析,對其面臨的問題給以文字表現(xiàn)。并經過我們組員的討論與研究提出了幾點解決建議。
一、 農村兒童成長與教育調查統(tǒng)計表
問題 調查選項 比例 父母外出打工比例
父親母親雙方外出打工 31% 父親單方外出打工 60% 母親單獨外出打工 9%
父母探親時間
一年一次 74% 兩年一次 17% 三年一次 9%
監(jiān)護人狀況
與母親居住 51% 與父親居住 5% 與祖父母居住 30% 與外祖父母居住 11% 獨居 3%
感到孤獨煩躁時
找朋友傾訴 64% 看電視 14% 玩耍 16% 無法解脫 5%
學習態(tài)度
對學習感興趣 51% 一般 37% 學不進去 9% 曠課逃學 3%
遵守紀律情況
遵守紀律 85% 經常遲到 15%
課外活動與娛樂
做家務 56% 干農活 29% 玩 3%
遇到困難時
靠家人 45% 靠朋友 20% 靠自己 17% 靠老師 18%
生病時
母親照顧 56% 父親照顧 29% 祖父母照顧 5% 親戚或其他人 10%
二、農村留守兒童現(xiàn)狀
農村留守兒童在成長過程中缺乏父母的關愛,家庭教育缺失,學校教育軟弱無力,社會對這一弱勢群體又關心不夠。他們被父母“遺棄”,被學!斑z棄”,也被社會所“遺棄”。由于對農村留守兒童的監(jiān)管、教育處于一種“真空”狀態(tài),從而導致許多留守兒童人格發(fā)展不健全、學習成績滑坡、人際交往出現(xiàn)障礙、良好思想樹立出現(xiàn)危機,有的行為甚至表現(xiàn)得很極端。具體而言,農村留守兒童面臨的突出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家庭教育欠缺
農村留守兒童形成的直接原因就是父母雙方或一方進城務工,致使留守兒童在成長過程中親子間溝通中斷,互動缺失。外出務工父母即使想要好好教育子女,但終因天各一方,對留守子女的教育難免陷入“鞭長莫及”的境地。更糟糕的是許多外出務工父母連與子女的基本交流都沒有,更何談對子女的引導、教育與關心。有的父母半個月或一個月才與孩子聯(lián)系一次,有的甚至長年累月沒有聯(lián)系。抑或一年回家探親一次,抑或數年不知家里的境況。子女與父母長期分離,缺乏聯(lián)系,使得父母無法了解子女的心理、思想的變化,從而對其缺乏必要的關愛與引導。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被祖父母、外祖父母或是父母的親朋好友取代。在祖父母、外祖父母監(jiān)管的情況下,出現(xiàn)隔代教育力不從心的狀況,祖輩的文化程度不高,他們對孫輩的監(jiān)護僅僅從物質生活方面予以滿足,這難免會走向一個極端:他們對孫輩過分的溺愛,使得留守兒童變得嬌生慣養(yǎng)。即使是在父母面前,也有這種情況的發(fā)生,父母對留守子女照顧不周,內心感到愧疚,為了補償孩子,他們就盡量滿足孩子的物質需要,因此,留守兒童也就要風得風,要雨得雨。這種以物質的滿足代替精神上的安撫,將孩子一步步往懸崖邊上推,一不留意孩子就有可能掉進深淵。而委托他人監(jiān)護孩子則出現(xiàn)了另一種情況:受委托者更多的是對留守兒童的漠不關心,持一種放任的態(tài)度。有的是留守兒童太調皮,他們根本管不了,也有的`是害怕管多了受到其父母的埋怨,因此他們的監(jiān)護也只是“有所為,有所不為”。留守兒童也就變得膽大起來,他們可以為所欲為,肆無忌憚?偠灾,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給留守帶來了一系列嚴重的后果。對留守兒童的監(jiān)護不力,導致農村留守兒童價值取向的扭曲,無限制的物質滿足,行為規(guī)范上的放任,精神上的漠不關心,使孩子變得功利起來,表現(xiàn)出個人享樂主義的人生觀。好逸惡勞、奢侈浪費、亂花錢、擺闊氣的錯誤思想觀念極易在留守兒童中形成。家庭教育缺失導致的另一嚴重后果表現(xiàn)在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方面。父母長期在外,留守兒童親情缺失,缺乏起碼的父愛母愛。他們普遍缺少情感教育和心理關懷,沒有傾述和求助的對象,這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極為不利,容易引發(fā)多種心理疾病。他們不愿與外界接觸或是接觸甚少,因此很多兒童表現(xiàn)得內心封閉、情感冷漠、行為孤僻,其有的行為甚至讓人不可理喻。這些心理障礙嚴重影響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
農村留守兒童調查報告9
近幾年來,我鎮(zhèn)外出務工的農民日漸增多,20xx年全鎮(zhèn)外出務工的農民達到一萬多人,其中大部分是出省打工。在打工族中就出現(xiàn)了很多的“留守兒童”,他們的情況已經成為了社會的一大現(xiàn)象、各界關注的一個問題。我們讓各中小學通過采取走訪、問卷調查等形式,對全鎮(zhèn)農村“留守兒童”以及單親家庭進了調查。現(xiàn)將情況作簡要分析。
一、“留守兒童”及單親家庭的基本情況
一是留守兒童比例大。全鎮(zhèn)現(xiàn)有在校學生8968人,其中留守兒童5540人,占在校學生的60%左右。
二是留守兒童不少是隔代監(jiān)護甚至親戚(朋友)監(jiān)護。經各學校對留守兒童調查顯示,由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撫養(yǎng)的占32%,托付給親戚朋友的占9%,由父親母親一方在家撫養(yǎng)的僅占33%。
三是留守兒童基本能按要求完成學習任務。由車站小學調查的留守兒童學生中有70%能自己約束自己,按時完成作業(yè),有40%能刻苦學習,表示理解父母的辛苦,自理能力比雙親在家的孩子有所增強。
二、存在的問題
一是委托監(jiān)護人年齡普遍偏大,文化偏低,難于勝任監(jiān)護職責,代理監(jiān)護人對留守學生的管教力不從心。目前有一部分外出打工的家長,在街道買房或是租房,由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帶著小孩讀書,但大多數“留守兒童”都是在當地鄉(xiāng)村中、小學念書,同樣是由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照料,這些代理監(jiān)護人年齡都在55-75歲左右,年齡偏大,知識水平不高,只能從衣食方面對小孩進行照顧,缺乏文化知識方面的輔導。有的爺爺奶奶在農忙季節(jié)甚至要孫女帶弟弟到學校去,影響其它的學生上課。有些老人對孫輩溺愛遷就,任其自流。
二是家庭和學校溝通不夠,不能有效對接,影響了兒童品德的形成和學習的`進步。在學校中,留守兒童尤其是隔代監(jiān)護型和親友代管型的留守兒童,有時會受到其他孩子的排斥,產生自卑孤僻心理,加上父母與學校、老師缺乏溝通,老師也忽視了引導、教育和關愛,感受不到集體、家庭的溫暖,學習積極性受到影響。
三、對策建議
農村留守兒童問題,已經不是個別現(xiàn)象,也不是一般問題。關系到承上啟下,持續(xù)發(fā)展的社會問題。外出打工掙錢重要,教子育人更重要。為此提出如下建議:
一是政府應當對留守兒童問題引起高度重視。加大對農村學校在師資、基礎設施等方面的投入,學校在狠抓教學質量的同時,也應重視素質教育。
二是建議外出打工的家長,留下一方在家里管教孩子。這樣可以減輕老人的沉重負擔和留守兒童的精神壓力,為孩子上學讀書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
三是多鼓勵外出務工的家長把學生帶在身邊就近上學。
四是建立關愛組織。動員和組織離退休教師干部和職工,按照自愿參加,就近活動,量力而行的原則關愛下一代,關注留守學生生活、學習和思想道德建設,必要時起到代理家長的作用。
五是在教師和家長或監(jiān)護人之間通過手機建立短信平臺。學校對留守學生進行調查摸底、登記造冊,建立家長聯(lián)系卡,將留守學生的家庭住址,家長姓名、工作處所、聯(lián)系電話以及委托監(jiān)護人的姓名、電話登記造冊。這樣便于教師通過手機及時反映學生在學校的表現(xiàn)問題,促進雙方面的交流。
六是農村黨員干部建立結對幫扶制度,分片到人,落實到人。各村委會成立關愛留守兒童辦公室,基層黨員干部個個有指標,人人有任務。通過以上措施,使農村留守兒童的學習、生活等各方面都得到了照顧,保證了留守而已的健康成長。
農村留守兒童調查報告10
關鍵詞:
農村;留守兒童;教育;
近年來,國家越來越重視農村留守兒童。為了更好地了解農村留守兒童的現(xiàn)狀,可以將這群留守兒童納入人們的關注范圍,得到更好、更全面的幫助。為此,貴州師范大學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三個農村社會實踐活動對安順市平壩縣農村留守兒童進行了調查。
1研究時間
xx年7月23日xx年7月25日
2樣品選擇
選取貴州省安順市平壩縣齊伯鄉(xiāng)4個村的兒童作為調查對象,發(fā)放問卷120份,有效回收率為92%。在調查過程中,調查是匿名進行的,隨機選擇了50名兒童進行單獨訪談。
七寶鄉(xiāng)位于平壩縣西北部,東與清鎮(zhèn)市沃利鄉(xiāng)接壤,南與獅子鄉(xiāng)、西與樂平鄉(xiāng)、北與織金縣接壤。全鄉(xiāng)面積80.74平方公里,轄17個行政村,其中省級一級貧困村10個,二級貧困村3個。全鄉(xiāng)總人口1.8萬人,外出打工約5000人。村民知識文化相對較低,經濟發(fā)展相對滯后,外出打工的情況非常普遍,導致約1200名兒童滯留家中。
3研究過程和方法
淇泊鄉(xiāng)地處偏遠地區(qū)(距縣城28公里),山體起伏較大(南高北低),地形險要。平壩縣最高最低的地方都在齊伯鄉(xiāng)。為了全面了解淇泊鄉(xiāng)留守兒童的現(xiàn)狀,我們在鄉(xiāng)團委的幫助下,在淇泊村、下寨村、跑馬村和格致村進行了抽樣調查。為了收集更多的信息,我們采取步行的方式到達目的地。在研究地點,深入每個農場,采取問卷調查和訪談兒童及監(jiān)護人的形式,了解兒童的現(xiàn)狀。
4研究結果與分析
結合本次調查,調查總體情況如下:
4.1生活條件
了解留守兒童的生活狀況是他們健康成長的基本保證。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留守兒童與祖父母生活在一起,其余與其他親屬生活在一起,極少數獨自生活。留守兒童的監(jiān)護人的主要職責是照顧他們的日常生活和監(jiān)督他們的學習,但很少有監(jiān)護人能對留守兒童進行作業(yè)指導和思想教育。調查結果顯示,只有5%左右的監(jiān)護人可以幫助孩子做作業(yè)和進行思想教育,60%的留守兒童可以做飯、洗衣服、獨立生活,40%的家長經;仉娫捙c孩子交談。
4.2心理狀態(tài)
心理健康問題是留守兒童最常見的問題,不容易發(fā)現(xiàn),但影響很大。根據對走訪四個村莊的留守兒童家庭的調查,我們可以看到以下三個問題:
1.留守兒童從小就離開父母,沒有父母的照顧。雖然有一部分是在爺爺奶奶或者親戚朋友的監(jiān)督下,但是和父母不一樣。當他們遇到一些麻煩時,他們會感到軟弱和無助。久而久之,他們會變得不愿意和別人交流,性格內向。調查顯示,18%的流動父母每周與子女聯(lián)系一次左右,37%的流動父母每月與子女聯(lián)系一次或很少聯(lián)系。很多父母回家半年以上,有的甚至好幾年都不回家。這種長期的親子分離導致了孩子的自卑和嚴重的逆反心理。
2.大多數孩子都有攀比心理,需要強烈的自豪感。父母不在身邊的時候,他們似乎失去了強大的支持和保護。因此,與父母在身邊的孩子相比,他們容易產生自卑的心理障礙,有些人甚至放棄自己,失去信心,學習沒有進步。根據我們的調查結果,只有39%的孩子能夠有意識地學習,大多數孩子需要在監(jiān)督下學習。父母外出使孩子在家里感到孤獨,得不到父母的照顧,導致心理困擾和抑郁。心理上的孤獨感和生活的匱乏導致孩子產生封閉自己、害怕與陌生人交流的變態(tài)心理。我們的調查結果顯示,45%的留守兒童很少參加集體活動,33%的留守兒童希望在學習中得到老師的關注。
3.留守兒童總覺得別人會因為他們缺乏保護而欺負他們,會為了一點小事而認真對待。他們在與他人交流時充滿了警惕甚至敵意。對老師和臨時監(jiān)護人的管教有很強的逆反心理。調查顯示,20%的留守兒童和他們的臨時監(jiān)護人經常發(fā)生沖突,尤其是在祖父母無法控制的情況下。70%的.留守兒童表示,他們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感到無助。少數孩子不理解父母,認為家里窮,父母沒錢出去打工,導致有些孩子想讀幾年書就出去打工。因此,關注它們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共同努力。
4.3學習和教育狀況
在對七寶鄉(xiāng)四個村莊的調查中,我們發(fā)現(xiàn)導致兒童學習能力下降的主要因素有三個:
1.結果顯示,85%的孩子喜歡學習。但是,55%的學生學習成績是在中學階段。只有25%的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問題會問老師,剩下的50%希望家長能幫助解決。但沒有父母,這些問題一直積壓,無法解決,導致學業(yè)成績下滑。
2.留守兒童放學回家,50%的學生會先完成作業(yè),然后再做其他事情。但是另一半在看電視或者和其他朋友一起玩。根據我們的調查結果,只有39%的孩子能夠有意識地學習,大多數孩子需要在監(jiān)督下學習。但另一項調查顯示,80%的監(jiān)護人會監(jiān)督孩子學習,而孩子不愿意被監(jiān)督認真學習,產生逆反心理,導致學習成績下降。
3.還有一個重點是,大部分監(jiān)護人的文化程度都比較低。根據調查結果,50%的監(jiān)護人有小學文化程度,只有8%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這也導致了學生問題不能及時解決的關鍵因素。問題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解決,成績下滑不可避免。
5給我們關注留守兒童的建議
對于留守兒童來說,由于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僅靠學校教育是非常困難的。留守兒童離開校園后,由于社會風氣不好,家庭教育差,給學校教育帶來很大困難。根據問卷統(tǒng)計,我們認為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5.1家庭方面
首先,要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就要更加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外出打工的父母和留守兒童的代理監(jiān)護人,要盡最大努力為留守兒童創(chuàng)造一個溫暖關愛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宣傳留守兒童健康成長。其次,外出打工的父母也要加強與孩子的聯(lián)系和溝通,盡可能的關心孩子。第三,要加強與臨時監(jiān)護人和學校的聯(lián)系。
5.2學校
學校是孩子的第二家庭。首先,學生的后天性格和能力與學校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學校應該更加重視帶留守兒童。我們的調查結果顯示,33%的留守兒童希望在學習中得到老師更多的關注,這對于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非常重要;其次,學校在教學資源配置上要多給留守兒童分配,建立a留守兒童幫助系統(tǒng),設置留守兒童檔案,經常和他們交流感情,彌補他們缺失的親情,彌補留守兒童學習后得到生活的溫暖。第三,定期開放家庭熱線電話,讓留守兒童家長可以通家庭熱線經常與孩子接觸溝通,讓孩子定期向父母匯報學習生活情況,了解孩子在外的工作生活情況,加強父母與孩子的情感溝通,消除留守學生對家庭紐帶的心理渴求。
5.3社會方面
社會是孩子未來必須走下去的人生舞臺。對于留守兒童來說,社會關注是極其重要的。會讓他們更快學會感恩,人學會感恩才能成為社會需要的人。孩子對社會有了很好的認識,這是他們走進社會,提前認識到社會的光明,然后看到社會的另一面,然后努力去改善社會,讓社會充滿光明的必要過程。留守學生教育問題是一個極其復雜而又綜合性的社會問題,僅靠學校和教育行政部門是難以解決的。需要相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統(tǒng)一認識,積極合作,齊心協(xié)力,形成抓留守學生、共管留守學生的良好格局。要充分發(fā)揮職能部門的重要作用,整合資源形成合力,在教育教學、扶貧、法制宣傳、預防犯罪、權益保護等領域扎扎實實地開展工作,逐步形成家庭、學校、社會密切配合的留守學生教育管理體系。
總之,家庭、學校、社會對孩子來說是不可或缺的。農村留守兒童問題其實是三農;問題的衍生,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問題,是我們構建和諧社會和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時代要求。生活就像一張白紙。這三個因素給了畫,但畫的是他自己。我們能做的是如何讓我們給它們的顏料更充足的陽光。
農村留守兒童調查報告11
為全面了解我縣農村留守兒童現(xiàn)狀,進一步做好留守兒童工作,縣人口計生局從4月下旬以來,抽調了20名計生工作人員進學校、進村組、進農戶,下發(fā)調查問卷1024份,對全縣19個鎮(zhèn)的農村留守兒童進行了全面調查。
一、總體現(xiàn)狀
全縣19個鎮(zhèn)6-16周歲的學齡兒童27228人(男生14810人,女生12418人),其中城區(qū)10347人,農村16881人,13人輟學,共有留守兒童7560人,占同齡兒童27.8%。父母雙方外出打工的留守兒童3115名,父母一方外出打工的留守兒童4396名,孤兒49人。
由于地域經濟發(fā)展不平衡和流動人口外出打工的群體性,多數鎮(zhèn)農村留守兒童數量較多,在不包括城區(qū)留守兒童的情況下,全縣農村留守兒童6983人,父母雙方外出打工的留守兒童2783人,父母一方外出打工的留守兒童4157人,孤兒43人,占同齡兒童的41.4%、16.5%、24.6%、0.25%;佚垺⒂罉、木王、達仁4個鎮(zhèn)留守兒童占同齡兒童在20%以下。6個鎮(zhèn)的留守兒童占同齡兒童50%以上,鐵廠、西口、大坪3個鎮(zhèn)分別高達69.1%、68.4%、67.2%。
全縣6758名農村留守兒童的監(jiān)護工作主要由學校和祖(外祖)父母承擔。據調查,3844人屬寄宿學校,2167人由祖(外祖)父母撫養(yǎng)或看管,458人由親戚朋友照顧,11人由社會福利機構或代理家長監(jiān)護,分別占56.9%、32.1%、6.8%、0.2%。43名農村留守兒童屬無人監(jiān)護。
留守兒童已得到了社會各方面的關注和關愛。一是全縣92.7%中小學校已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和花名冊,43.7%的學校建立了留守兒童心理疏導室,57.8%的學校配備了兼職留守兒童心理疏導老師,重點記錄留守兒童父母的聯(lián)系地址和電話。二是少數鎮(zhèn)已探索建立了“留守兒童服務中心”,推進“代理家長制”,如廟溝鎮(zhèn)五一村建立了留守兒童服務中心,代理家長主要由班主任、任課老師及相關人員擔任!按砑议L”一定程度上彌補了親情的缺失,溝通了學校、社會與學生家長的聯(lián)系。三是全縣56.2%的留守兒童采取全日制的封閉寄宿教育,鐵廠鎮(zhèn)94.7%的留守兒童寄宿學校,楊泗鎮(zhèn)81%的留守兒童寄宿學校,白塔中學探索留守兒童節(jié)假日封閉式管理。但由于覆蓋面不廣,社會干預力度不到位,還有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存在問題
1.缺乏有效監(jiān)護,學習成績欠佳。據調查問卷反映,37.6%的留守兒童屬獨生子女戶,71%的留守兒童隨祖(外祖)父母生活,由于他們年齡大,對留守學生的學習輔導和監(jiān)管力不從心,3.2%留守兒童學習成績比較優(yōu)秀,60%左右的學習成績中等或偏下。調查顯示,62.8%的監(jiān)護人主要關心孩子的安全、身體、生活, 21.7%的監(jiān)護人從不操心孩子學習,58.2%的監(jiān)護人偶爾檢查或從不檢查孩子作業(yè),63.3%的監(jiān)護人很少主動與老師聯(lián)系。
2.缺乏嚴格管教,行為習慣較差。由于平時溺愛多、管束少,不少留守兒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強,行為習慣較差,在家里不聽監(jiān)護人的.教導,頂撞長輩;在學校不遵守規(guī)章制度,不服從管理,有的甚至厭學、逃學,進出網吧、游戲室,調查顯示,60%的監(jiān)護人對待孩子曠課或逃學不與學校主動聯(lián)系,65%的留守兒童沒有良好的生活習慣,表現(xiàn)為懶惰、不講衛(wèi)生、愛講臟話、小偷小摸,早戀。據調查,85%的留守兒童對學習興趣不濃,50%的留守兒童道德行為習慣較差,表現(xiàn)為經常課堂違紀、很少參加集體活動、經常撒謊欺騙老師或監(jiān)護人,少數留守兒童有吸煙等不良行為。
3.缺乏親情關愛,心理問題突出。調查顯示,有77%的留守兒童父母半年至一年回來1次,6.6%的留守兒童父母幾年回來1次,35.8%的留守兒童很少與父母電話聯(lián)系。留守兒童缺乏父母的關愛,親情失落,容易產生孤獨感,心理失衡,自信心不強。主要表現(xiàn)在性格內向、自私冷漠、脆弱孤僻或焦慮、任性、暴躁,有的出現(xiàn)逆反心理、怨恨情緒,23.4%的留守兒童不擔心父母在外安全,31.5%的留守兒童經常與同學或監(jiān)護人發(fā)生爭執(zhí)或矛盾, 18.5%的留守兒童發(fā)生矛盾時會采取一些不恰當行為發(fā)泄,甚至危害社會。
4.留守兒童安全難以得到保障。由于父母長期不在身邊,缺乏對兒童的安全監(jiān)管,加之部分監(jiān)護人對留守兒童的安全教育不夠,意識不強、監(jiān)護不力,導致部分留守兒童的安全難以得到保障。特別是在雙休日、寒暑假期間,脫離了學校管理回到家中,監(jiān)護人的管理難以到位,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甚至出現(xiàn)安全事故。一些娛樂場所缺乏有效管理,在互聯(lián)網、電視、書刊等文化轉播媒體中,庸俗、低劣、暴力、色情等腐蝕內容屢禁不止,對缺乏父母關愛、親情關愛的留守兒童具有腐蝕性和誘惑力。
某縣農村留守兒童現(xiàn)狀調查報告某縣農村留守兒童現(xiàn)狀調查報告
三、原因分析
1.家庭情感教育的缺失。從教育子女的角度看,家庭、學校、社會對子女的教育缺一不可,子女缺少了家庭教育,所接受的實際上是一個殘缺的教育。調查顯示,83.8%的父母都在半年以上才能回家一次。正因為如此,父母對孩子的困惑、需求、交往、興趣關注不夠或者根本無法關注,較少與子女進行內心交流、溝通,致使留守兒童與其他兒童相比,更容易產生孤僻、自卑等心理問題, 54.6%的留守兒童發(fā)生矛盾了會憋在心里,27.7%的留守兒童在遇到困難時不會求助老師和監(jiān)護人幫助,26%的留守兒童認為社會很少關心他們,少數留守兒童成了“問題學生”。
2.監(jiān)護的“盲區(qū)”。從調查情況看,留守兒童家庭隔代教育占71%。由于祖輩與孫輩年齡相差一般都在50歲左右,61.6%的監(jiān)護人文化程度為小學以下和文盲,87.4%的監(jiān)護人閑暇時看電視、打牌、到處閑逛閑聊,14.3%的監(jiān)護人從不與孩子交流,46.4%的監(jiān)護人在孩子犯錯誤時會采取體罰、訓斥或置之不理。有的體弱多病無能力監(jiān)護孩子,有的同時照看幾個孫輩、精力不夠,加之缺乏科學的家庭教育知識,缺少精神、道德上的教育引導,甚至嬌生慣養(yǎng)、放任自流,隔代教育顯然力不從心。把孩子托付給親戚朋友的約占留守兒童的20.5%,由于監(jiān)護人通常把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學習成績和物質上的滿足次之,而較少關注孩子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以及心理、精神上的需要。通常親戚朋友也都有孩子,由于對待不盡公平,留守兒童常常因感到自己是“外來人”而產生自卑心理。
3.學校教育功能的制約。我縣不少學校在關注留守兒童健康成長方面已經做了一#from 本文來自高考資源網http://www.gkstk.com end#些有效的探索性的工作,但由于師資力量、辦學條件、應試壓力等制約,目前有些措施仍處于起步階段。多數學校,缺乏專職的心理健康教師,不能正常開設心理課程,針對留守兒童的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和法制教育,內容少、形式比較單一,39.5%的老師沒有進行過留守兒童家訪,11.8%的學校每年僅召開1次家長會;部分學校未能將留守兒童教育工作有機滲透到課堂教學、團隊活動、課外輔導、興趣培養(yǎng)等方面,難以發(fā)揮對留守兒童的矯正、幫扶作用;在溝通聯(lián)系上,時效性不夠,在學校、教師與留守兒童家長之間,聯(lián)系渠道不夠暢通,不利于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
4.社會綜合因素的影響。一是全縣關愛留守兒童的網絡體系尚未形成。目前我縣針對農村留守兒童開展的各類關愛活動,缺少明確的牽頭部門和有效的工作機制,未能形成全面覆蓋的網絡體系,沒有形成齊抓共管的良好社會氛圍。二是社會資源的整合不夠。由于宣傳引導不足,社會各界對留守兒童的重視、支持、參與的程度不夠。三是學校周邊環(huán)境的負面影響大。在農村集鎮(zhèn)學校周圍,仍有一些網吧、游戲室,進入的有不少的是留守兒童,極易產生負面作用。
四、幾點建議
關愛留守兒童,保證他們健康成長,應該成為家庭、學校、社會共同關心,方方面面協(xié)同配合的一項社會系統(tǒng)工程,F(xiàn)結合我縣各地已經開展的工作,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ㄒ唬┘彝シ矫
1.慎重選擇。父母外出打工要三思而后行,多考慮孩子的健康成長。如果家庭經濟確實困難,可讓文化程度稍高的一方留在家中監(jiān)護子女,一般以母親為主,母親心細,有耐心,孩子更愿意與她們交流。父母都外出務工的,如果條件允許,可讓其在打工地接受義務教育。
2.定期聯(lián)系。在外打工的父母,一定要及時了解子女的近況,一方面通過電話定期與孩子進行交流溝通,讓孩子感到父母的關愛,家庭的溫暖,另一方面向老師和監(jiān)護人及時了解孩子學習生活等方面的情況。
3.尋找“代理”。倡導和完善“代理家長”制,如果家庭經濟確實困難,需要父母雙雙外出務工而祖父母又沒有能力照看孩子的,父母可在親戚朋友中為孩子尋找“代理家長”。“代理家長”既可以輔導孩子學習,又能夠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孩子進行思想道德教育。
。ǘ⿲W校方面
1.要完善留守兒童檔案。全縣各學校在新學期學生報到時,及時將留守兒童父母外出情況和家庭成員情況逐一進行登記。要建立“留守兒童”檔案,記錄“留守兒童”的個人情況和監(jiān)護人的情況,準確掌握留守兒童的個人信息,為有針對性的開展教育和管理工作創(chuàng)造條件。
2.要強化幫扶工作。在中小學校普遍實行教職工結對幫扶或學生結對幫扶留守學生制度。要建立“留守兒童之家”“留守兒童服務中心”,使留守兒童體會到家庭的溫暖。建立健全教師家訪和與留守兒童談心制度。定期召開幫扶教師、留守兒童、監(jiān)護人座談會,引導留守兒童健康成長。開設親情電話,讓留守兒童的父母知道校長、班主任等老師的電話,加強學校、家長和孩子之間的聯(lián)系和交流。
3.要強化有機滲透。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強化留守兒童的品德教育和行為習慣的訓練,組織留守兒童廣泛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為留守兒童營造一個寬松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在學校舉辦活動中,多把機會留給留守學生,讓留守兒童在體驗中學會自我管理、自我保護、自我生活,幫助他們走出自閉的心理障礙,幫助他們改正不良的行為習慣,樹立正確地人生觀和價值觀。
4.要強化心理健康教育。學校要創(chuàng)設條件開設有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課、心理咨詢室、咨詢信箱,建立心理咨詢輔導站。特別是班主任要及時發(fā)現(xiàn)孩子的心理問題,與有心理障礙的學生及時進行交流,排除他們心理上存在問題,幫助他們養(yǎng)成健康的、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
5.要強化家長學校功能。要充分利用各學校建立的家長學校平臺,不斷創(chuàng)新家長學校機制。要通過培訓班、座談會形式,對留守兒童監(jiān)護人介紹一些教育孩子的常識,讓他們了解孩子的各種情況,更好的引導和教育孩子。同時,要充分的利用春節(jié)、農忙等外出務工人員返鄉(xiāng)的“黃金季節(jié)”,舉辦“留守兒童”家長會,積極開展留守兒童家長及監(jiān)護人培訓工作等,幫助留守兒童家長更新家教觀念、學習掌握科學的家教知識和方法,共同研究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
。ㄈ┱矫
某縣農村留守兒童現(xiàn)狀調查報告各類報告
1.引進項目,增加本地就業(yè)崗位。政府應繼續(xù)強化招商引資力度,大力發(fā)展“草根”經濟,促進企業(yè)在本縣上項目,使農民工能夠就近工作。制定優(yōu)惠政策,鼓勵外出務工人員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增加就業(yè)機會,就地“消化”農村剩余勞動力,增加農民收入。這也是從根本上解決留守兒童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2.加強整治,凈化校園周邊環(huán)境。建立完善留守兒童保護管理制度,政府應加大校園周邊游戲廳、歌舞廳、網吧等場所的整治力度,常抓“掃黃打非”工作,整治向學生兜售有害卡通畫冊、淫穢書刊等不法行為。派出所定期于學生下晚自習后在校園周邊巡邏,發(fā)現(xiàn)情況及時制止和處理。
3.加大投入,改善農村辦學條件。加快推進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發(fā)展農村學前教育,是解決留守學生教育行之有效的辦法。要讓留守學生得到更好的教育,政府必須進一步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入力度,適當擴大寄宿制宿舍、食堂建設和師資力量的配備。力爭通過幾年的逐步投入,逐步實現(xiàn)所有雙親在外打工的留守兒童都能寄宿,使留守兒童有一個真正的“暫時的家”。
4.各方參與,發(fā)揮各部門的職能作用。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成長問題需要全社會的關注參與,齊抓共管。要健全完善全縣農村留守兒童關愛工作領導小組,進一步明確婦聯(lián)、團委、關工委,教體、衛(wèi)生、公安、民政、財政、文廣、農業(yè)、司法、人口計生等部門單位的職責,加強農村留守兒童的統(tǒng)一管理和領導,保證各項工作全面落實到位。
5.落實留守學生管理的領導責任。各級黨委、政府要加強對留守兒童教育和管理的領導,要建立組織、剛化措施,扎實開展留守兒童工作。要充分發(fā)揮村(居)基層組織作用,建立村組干部對留守學生教育和管理的責任制,建立村家教咨詢站、家教服務站。要建立特困生資助制度,多方籌集資金,建立貧困學生基金會,廣泛開展捐資助學活動。建立健全檢查考核機制,把留守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納入各級政府考核的重要內容,力爭通過3-5年的努力,實現(xiàn)農村留守兒童“學業(yè)有教、監(jiān)護有人、生活有助、健康有保、安全有護、活動有地”的工作目標,真正實現(xiàn)農村教育事業(yè)的健康快速發(fā)展。
農村留守兒童調查報告12
07春漢語言(本)071030522
孟正剛
一、調查目的
留守兒童是當前的一項政治工程,因城鄉(xiāng)差別,為追求城鎮(zhèn)一體化,使我國農村留守兒童
占極大的比例,留守兒童也是祖國的未來,他們的明天就是祖國的.明天,因此,對提高全民素質,
維護社會穩(wěn)定,推動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關注留守兒童的生活、學習及心理健
康成長勢在必行,留守兒童的一些情況和問題,應引起全社會的關注,使家庭學校、政府、社會形成“四位一體”的教育網絡,確保留守兒童健康成長,使之學業(yè)有教,
親情有護,安全有保。能擔當社會的責任。
二、調查時間
20xx年9月1日——20日
三、調查地點
隆興鎮(zhèn)街上和大聯(lián)村
四、調查對象
隆興中學
七、八、九年級學生中的留守兒童及其監(jiān)護人
五、調查內容
留守兒童的生活、學習、心理和教育等問題
六、調查方式
此次調查通過查閱隆興中學留守兒童檔案資料及數據,了解留守兒童的分布情況和在校生中的比例,同時主要通過對留守兒童及其監(jiān)護人的訪問和座談形式了解留守兒童的生活保障措施、學業(yè)的監(jiān)護管理和心理健康等問題,使其有一顆健康成長的心理素質。
農村留守兒童調查報告13
學生姓名:權xx
性別:女
出生年月:1996.11.21
家庭住址:xxxxxx
代理家長姓名:張艷
聯(lián)系電話:xxxxxxxx
學生基本情況:老實文靜,不善言辭,學習認真卻沒有實效,偏科現(xiàn)象嚴重。書法很漂亮,備受老師贊賞。
今年我所帶的班級是二年級(1)班,班里有個叫權xx的小女孩,她個子不高,長得很漂亮,斯斯文文的樣子,從她的穿著上可以看出,她的家庭條件一般。有一次,學校排練節(jié)目,教孩子們舞,她剛開始的時候不會跳,于是我慢慢地手把手地教她,可是她的上下肢好像還是不怎么協(xié)調,于是下課之前我就告訴她要她回家后好好練練。一個星期后的雙休日,我找到了她的家,她家住張樓村東頭,來到她家后,她奶奶很客氣地招待我坐下,我把孩子在學校學習跳舞的情況大概講給她奶奶聽了,她奶奶告訴我,上個星期回來后,一回到家孩子就開始跳,而且孩子還說其他同學都會跳,她一定要學會,不能讓同學們看扁她。我內心暗暗在想:這個小女孩自尊心好強哦!接著她奶奶又告訴我,現(xiàn)在孩子每天回家做完作業(yè)都會練習半個小時的舞。正說著,孩子的爺爺從外面回家了,知道我是孩子的老師后,他很高興,他說現(xiàn)在的'孩子一點吃苦精神都沒有,其他課程都無法磨練孩子的意志力,應讓孩子多參與多鍛煉孩子們吃苦耐勞的精神。聽完孩子爺爺一席話,我認識到孩子餓爺爺奶奶很知書達理,孩子也是很認真很刻苦的學生。和他們交談了一會兒后,我提出讓孩子跳一下讓我看看有沒有進步,孩子在沒有音樂的伴奏下非常嫻熟地跳了起來,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這是上次那個小女孩嗎?我不會看錯吧?看來,真是“只要功夫深,鐵杵能磨繡花針”!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就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雖然權xx的父母不在家,但她的爺爺奶奶卻給孩子營造了一個溫馨和諧的好氛圍,而且通過電話得知她的父母也不像其他孩子的父母一味地追求孩子的分數,她的父母是想讓孩子成為一個全方面發(fā)展的人,我認為這樣的父母才是真正愛孩子,關心孩子成長的人。我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農村留守兒童調查報告14
改革開放以來,農村大批富余勞動力紛紛走出家門,走入城市,成為打工一族,為經濟發(fā)展和社會穩(wěn)定作出了貢獻,但他們的子女卻留在了農村家里,本應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兒童便成了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也是一個弱勢群體——留守兒童。為了了解留守兒童暑期生活狀況,近日,劍閣調查隊在漢陽鎮(zhèn)中心村和武連鎮(zhèn)計劃村對40名留守兒童進行了走訪調查。
一、留守兒童超五成,父母雙雙外出占絕大多數
據縣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統(tǒng)計,20xx年春季,全縣27284名小學、初中生中,留守兒童占56.6%。調查的漢陽鎮(zhèn)中心村、武連鎮(zhèn)計劃村有小學、初中生138名,留守兒童達到80人,其中,父母雙雙外出的63人,占留守兒童的78.8%。
二、留守兒童以隔代照顧為主,暑期普遍繼續(xù)留守
留守兒童以爺爺、婆婆照顧為主,他們與父母的相聚,一年基本上只有一次,主要是父母返鄉(xiāng)過春節(jié)或者春節(jié)期間到父母身邊與其相聚,由于夏季高溫,留守兒童暑期一般不到父母務工的城市相聚。調查的40名留守兒童中,留守期間全部與爺爺、婆婆一起生活,今年暑期仍全部留守在家,仍全部由爺爺、婆婆照看。
三、留守兒童生活單調,暑期以玩耍為主
由于留守兒童年齡較小,加之爺爺、婆婆的“過分”疼愛,暑假期間很少安排他們做家務,更不會安排他們做農活,特別是小學階段,留守兒童幾乎不做家務和農活,玩耍和作業(yè)幾乎就是暑期生活的全部。調查的40名留守兒童中,暑假期間,除了完成作業(yè)之外,全部以玩耍、看電視為主。雖然有年齡稍大一點的7名學生適當地做一些力所能力的家務,但是,與同村其他小伙伴玩;蛟诩铱措娨晭缀跏撬麄兪钇诘闹饕罘绞。雖然所在鄉(xiāng)鎮(zhèn)也有暑假興趣班,但出于經濟和接送不方便等多種原因的考慮,農村留守兒童暑假被迫留守在家,40名留守兒童全部沒有參加過學校、社會公益組織、政府相關機構等組織的學習輔導、文體活動。武連鎮(zhèn)計劃村羅如均表示,雖然鎮(zhèn)上有適合自己孫子的培訓班、興趣班,但是,一個暑假三、四百元的培訓費還是有點貴,同時,如果到鎮(zhèn)上參加培訓或興趣活動,每天都要接送,有點費時費力,不得不將孩子留在家中由其自由玩耍。
四、隔代監(jiān)護乏力,留守兒童需要特別的關愛
擔負隔代監(jiān)護職責的爺爺、婆婆,受身體和文化知識的限制,在留守兒童的監(jiān)護上,常常感到力不從心。一是代溝明顯,爺爺、婆婆無言以對。孩子自我意識、世界觀、價值觀的逐步形成,隔輩之間觀念的不同,溝通的難度增加,孩子越大,自我意識越強,叛逆心理越重,加之沒有開展留守兒童的專門心理引導,隨著年齡的增長,留守兒童的個性越來越偏激。漢陽鎮(zhèn)中心村一留守兒童對他婆婆說:“你們的社會我們過不了,我們的社會你們不懂!倍恰凹疾蝗缛恕,爺爺、婆婆束手無策。漢陽鎮(zhèn)中心村一沒有的文化爺爺說:輔導、檢查孩子的作業(yè)是爺爺、婆婆最頭痛的`事情,平時住校還好,做不起的作業(yè)孩子可以問老師或其他同學,放假了,爺爺、婆婆輔導不了作業(yè),只好找鄰居幫忙。三是不敢閃失,爺爺、婆婆心力交瘁。20xx年寒假,漢陽鎮(zhèn)中心村一8歲女童,與同學家玩耍后的回家途中被車撞了,全家悲痛不已,爺爺、婆婆更是感覺沒法向其父母交代。在走訪過程中,我們聽到爺爺、婆婆說的最多的是“簡直不敢讓孩子脫離視線”、“只要孩子安全,其他啥子都無所謂”、“要是孩子出啥事了,我們咋個給他父母交代嘛”。
留守兒童是一個需要特別關注、特別關愛的特殊弱勢群體。相對寒假,暑期時間更長,但留守兒童與父母相聚機率更小,因此暑期他們需要更多的關愛。建議政府和有關部門,動員學校及團委、婦聯(lián)等群眾團體、社會公益組織共同發(fā)力,以村(社區(qū))為單位,適度集中建立留守兒童暑假生活營,從志愿者、學校老師中挑選專業(yè)人力量,圍繞留守兒童的思想、情感、學習、生活,免費開展專門的學習輔導、心理引導、體育鍛煉、勞動體驗、安全教育等健體益智、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全方位關心、關愛留守兒童。
農村留守兒童調查報告15
改革開放三十余年來,我國經濟建設取得了輝煌的成績,但是由于地理和歷史等原因,我國不同區(qū)域的經濟發(fā)展很不平衡,西部落后而東部經濟發(fā)展迅速。在市場經濟迅猛發(fā)展的推動下,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為改變生存狀況外出務工,大規(guī)模的人口涌向東部沿海地區(qū),其中大部分為夫妻一同外出,因經濟等原因無法將子女帶在身邊,由此引發(fā)“留守兒童”問題。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普資料顯示,我國農村留守兒童近20xx萬人。有專家推算和保守估計,近年14歲以下的留守兒童至少在4390萬以上。在一些農村勞動力輸出大省,留守兒童在當地兒童總數中所占比例高達18-22%。父母雙方都外出流動,兒童不能與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情況在全部留守兒童中超過了半數,比例高達56.17%。因人口流動引發(fā)的農村留守兒童問題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社會問題。
眾所周知,陜南處于秦嶺深山中,交通不便,多山地,工業(yè)和第三產業(yè)幾乎很少,而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大量閑置的農民工選擇外出打工,從而使陜南人均收入,成為陜南人民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與此同時受戶籍、經濟、居住等客觀條件的限制,他們的子女大多在家鄉(xiāng)接受教育,或生活在有父母一方撫養(yǎng)的“單親家庭”里或由祖父母親戚朋友代為撫養(yǎng)。有的孩子甚至獨自留在家中,從而形成了一支龐大的“留守兒童”隊伍。“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不僅成為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課題,而且關乎農村乃至全社會的發(fā)展,問題的解決已刻不容緩。2 ~/
一、總體現(xiàn)狀
絕大多數留守兒童是單親監(jiān)護或是隔代監(jiān)護。在被調查的留守兒童中,75%的留守兒童是父母一方在外務工,一方在家。其中85%以上是父親在外打工,母親在家務農,及撫養(yǎng)孩子。其中有15%的留守兒童是父母同時外地打工,。一是監(jiān)護不力,九年義務教育難以保證。據統(tǒng)計,80%以上的留守兒童是由祖父母隔代監(jiān)護和親友臨時監(jiān)護,年事已高、文化素質較低的祖輩監(jiān)護人基本沒有能力輔導和監(jiān)督孩子學習。農村學校受辦學條件、師資力量、教學理念的局限與制約,針對留守兒童的需求提供特殊有效的教育和關愛力不從心,學校與家庭之間缺乏溝通。家庭和學校監(jiān)護不力,導致相當數量的留守兒童產生厭學、逃學、輟學現(xiàn)象。留守兒童學習成績及初中教育的在學率都低于正常家庭兒童,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fā)展研究中心的研究顯示,進入初中階段以后,留守兒童在校率大幅度下降,14周歲留守兒童的在校率僅為88%。由于家長長期在外務工,留在家中的單親也忙于家務與農活,與孩子溝通、交流較少,疏于對孩子的關愛,更談不上對子女進行應有的家庭教育。因此,留守兒童在生活、學習、行為乃至心理等方面的問題較同齡兒童要多,這些孩子中50%以上不同程度存在生活無助、學業(yè)失控、道德失范、心里失衡、生病得不到及時照顧等困難和問題留守兒童基本能按要求完成學習任務。約80%的孩子能按時完成作業(yè),生活自理能力較強,但是90%以上學習成績中等或偏下,成績優(yōu)秀的較少。由于父母長期外出務工,留守兒童均為幼兒或小學至初中階段的學生,孩子由于年紀小,對學習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在小學階段的學習多取決于家長的引導和督促,但由于托管老人年紀較大,文化水平較低,不能及時糾正孩子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給予孩子學習中必要的幫助,加之有些老人心存“再學不好就跟你爸媽學手藝,一樣能賺錢”的思想,致使一些孩子造成“學不學習都行”的思想。
留守兒童行為習慣欠佳。在受調查的留守兒童中,行為習慣好的占25%,中等占45%,其中,說謊、打架、好吃懶做、沉迷于看電視、游戲、網絡,抽煙等不良現(xiàn)象的約占30%。二是缺乏撫慰,身心健康令人堪憂。據西部某勞務輸出大省在一縣域內的調查顯示:70%的父母年均回家不足3次,有的甚至幾年才回家1次;近30%的.留守兒童與父母通話、通信頻率月
均不足1次。由于父母長期外出,留守兒童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滿足,遇到心理問題得不到正常疏導,極大地影響了其身心健康形成人格扭曲的隱患,導致一部分兒童行為習慣較差,并且極易產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為失控甚至犯罪的傾向。南方沿海某省一項調查顯示,19.6%的留守兒童覺得自己不如人,11.4%覺得自己受歧視,9.5%有過被遺棄的感覺。北方某省的一項調查顯示,在青少年犯罪中留守兒童所占比例已高達20%。
二、存在的問題
1、隔代教育力不從心。從調查情況看,留守兒童家庭隔代教育占43.5%,由于祖輩與孫輩年齡相差一般都在50歲左右,且祖輩大都文化程度偏低,思想觀念與孫輩有很大差距,難以與孩子交流溝通,有的還要干農活維持生活沒有時間監(jiān)護孩子,有的體弱多病無能力監(jiān)護孩子,加之缺乏科學的家庭教育知識,往往只滿足孩子物質、生活上的需求,缺少精神、道德上的教育引導,甚至嬌生慣養(yǎng)、放任自流。父母不在身邊他們就好像失去了堅強的依靠和保護,因此和有父母在身邊的孩子相比容易產生自卑的心理障礙,有的甚至自暴自棄,喪失信心,學習上不求上進。據調查,僅有15%的孩子能夠自覺學習,大多數孩子需要在督促下學習。還有不少孩子上網成癮,荒廢學業(yè),義務教育沒有完成就流落社會。父母長期在外覺得欠孩子太多,因而在財、物方面盡量滿足孩子的需要,而對孩子其他方面的需要關注較少。這類留守兒童由于處在青春期初始階段,易受外界影響,發(fā)生問題較多。
2、學習成績一般。由于臨時監(jiān)護人文化水平低,沒有能力輔導孩子學習,或沒有這個意識,重養(yǎng)輕教,致使留守兒童的學習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導;特別是父母雙方均在外地打工,由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等隔代親人照看,大部分重監(jiān)護輕教育,甚至對留守兒童嬌生慣養(yǎng)、放任自流;加之兒童本身自控能力較差,無法抵制現(xiàn)代社會中不良誘惑,厭學、逃學甚至輟學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調查中我們發(fā)現(xiàn),全鎮(zhèn)567名留守兒童中學習優(yōu)秀的不足10%,90%以上成績中等或偏下。3、性格發(fā)展不健全。臨時監(jiān)護人一般只管吃穿,致使部分留守兒童長期缺少親情和家庭教育,養(yǎng)成任性、放縱、隨意的性格。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孩子心靈孤獨、情感淡漠,親子關系發(fā)生了消極變化,這對留守兒童心理的健康成長將產生諸多不利影響。另外,在缺乏父母關愛和正常家庭氛圍的環(huán)境下成長起來的兒童,往往缺乏安全感,性格柔弱內向,留守兒童年齡幼小就離開父母,父母關愛嚴重缺失,盡管有些是爺爺奶奶或親朋監(jiān)管,但畢竟是與父母親疏不同,遇到一些麻煩就會感覺柔弱無助,久而久之變得不愿與人交流,性格內向。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很多父母半年以上回家一次,有的甚至幾年不回家,這種長期的父母分離導致孩子自卑封閉,逆反心理嚴重。
4、社會對留守兒童關注不夠。農村社會教育薄弱,教育資源缺乏,教育觀念陳舊,不能有效地彌補留守兒童家庭教育關懷的不足;對一些娛樂場所不能有效管理,在互聯(lián)網、電視、電影、錄像、影碟、書刊等文化傳播媒體中,有的為了追逐市場賣點,牟取暴利,滲入不少庸俗、低劣、暴力等腐蝕內容,對缺少親情關愛、性格孤僻、苦悶無聊的留守兒童具有腐蝕性和誘惑力,也使一些留守兒童沉迷其中而不能自拔。
三、解決方法
留守兒童問題涉及面廣,影響深遠與解決同等重要,也是解決農民工后顧之憂,保證他們安心在外務工的愛民措施,因此不能只停留在呼吁層面上,應從教育管理體制,政策法規(guī)方面解決。社會、學校、家庭三方面共同努力促進其心理健康發(fā)展。
1、家庭教育方面。
首先,努力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慎重選擇代理人員,外出務工的父母及留守兒童的代理監(jiān)護人員,應盡量為留守兒童營造一個溫暖、關愛的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促使“留守孩子”健康成長。其次,外出務工的父母也應加強與子女的聯(lián)系和溝通,讓孩子感到父母的關愛,家庭的溫暖向老師和臨時監(jiān)護人即使了解孩子學習生活等個方面的情況,盡可能做到多關心孩子。第三,還要加強與代理監(jiān)護人、學校的聯(lián)系。1、慎重選擇。父母外出打工要三
思而后行,多考慮考慮孩子,孩子的前途比金錢重要。如果家庭經濟確實困難,可讓文化程度稍高的一方留在家中監(jiān)護子女,一般以母親為主,母親心細,有耐心,孩子更愿意與她們交流。父母都外出務工的,如果條件允許,可讓其在打工地接受義務教育。
2、學校教育方面。
學校方面要重點加強對留守學生的教育與管理。要充分的利用春節(jié)外出務工人員返鄉(xiāng)的“黃金季節(jié)”,召開家長會與家長交流,使學校內外對留守學生的教育影響產生合力效應。加強對留守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開設心理輔導活動課,幫助指導留守學生解決各種困惑和疑難,對其顯性和隱性的心理壓力進行疏導,加大支持力度,優(yōu)化留守兒童學習成長環(huán)境。要加大學校義務教育投入,管理好寄宿學校,對無人照看、學習和安全得不到保障的留守兒童,可到寄宿學校讀書,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彌補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缺失。學校加強教學管理,營造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有序的培養(yǎng)學生的文明習慣,組織學生廣泛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把鄉(xiāng)土文化引進課堂,形成有地方特色的校園文化氛圍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在這種情況下,學校對“留守兒童”產生了一定的吸引力。大力開展校園活動。每年學校都要開展大規(guī)模的校運會、廣播體操比賽、慶祝六·一等活動。這些活動的開展緩解了學生的學習壓力,增加了校園生活樂趣,對“留守兒童”也是有吸引力的,推行中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幫助他們走出自閉的心理障礙,幫助他們改正不良的行為習慣,樹立正確地人生觀和價值觀。
3、政府及社會方面。
留守學生教育問題是一個極其復雜的、綜合的社會問題,僅靠學校、教育行政部門難以解決,需要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統(tǒng)一認識,積極配合,協(xié)同努力,形成對留守學生齊抓共管的良好格局。要充分發(fā)揮職能部門的重要作用,整合資源形成合力,在涉及教育教學、扶貧助困、法制宣傳、預防犯罪、權益保護等領域扎扎實實開展工作,逐步形成家庭、學校、社會密切配合的留守學生教育管理體系。農村留守兒童問題其實是“三農”問題的衍生物,解決好農村留守兒童的問題,是構建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對我們提出的時代要求。留守兒童問題的妥善解決,不僅有利于義務教育在農村的落實,提高農村的教育質量,還有利于促進農村社會的和諧與穩(wěn)定,更關系到廣大農村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農村孩子是未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主力軍,留守兒童問題是伴隨工業(yè)化、城鎮(zhèn)化進程和勞動力轉移產生,并將長時期存在的社會問題,解決好這個問題,關系到未來人口素質和勞動力的培育,關系到農村經濟和社會的協(xié)調發(fā)展,也關系到社會穩(wěn)定和可持續(xù)發(fā)展,關注“留守兒童”就是關注農村的未來,為他們創(chuàng)造良好教育和健康成長的環(huán)境和空間,有利于促進學校教育和農村社會的良性發(fā)展。
農村留守兒童調查報告16
隨著改革開放的進行,新時代來臨,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伴隨農村改革的一步步擴大,人們的生活質量有了飛躍的進步,但是隨著經濟的快速發(fā)展,越來愈多的人面臨著就業(yè)壓力的問題,在農村這種現(xiàn)象更是常見,勞動力外出就業(yè)的現(xiàn)象更為普遍,這導致留守兒童數目越來越多,留守兒童的成長,身心發(fā)展問題更是廣為社會關注。如何更好的來幫助他們,更好地解決他們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深入地了解留守兒童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困難,首先需要對他們有一定的了解,再了解的基礎上,結合不同地區(qū),不同情況,做出相應的方案。為此,本團隊在暑期做了關于關愛留守兒童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并對如何關愛留守兒童總結了可行的方案。
留守兒童 身心發(fā)展
一、存在的問題
調查問卷。針對于現(xiàn)今的留守兒童現(xiàn)象,我們在網上開展了問卷調查,從不同年齡,不同學歷的人的角度來分析他們對于留守兒童的看法,對后期結合實際調查情況來整體分析,有了好的效果,前期的網上問卷調查工作取得很好的效果和作用。以下為網上問卷結果情況統(tǒng)計:
你所知道了解的留守兒童大部分是怎樣的?(可以多選)
你所了解的留守兒童中有沒有樂觀堅強,懂事坦蕩,知道關心家人,關愛他人,服務社會的人。
你覺得你的身邊留守兒童成長不良現(xiàn)象怎樣?
你覺得處理這些問題有什么好的解決辦法?正真幫助留守兒童切實可行的方法有哪些?
此次問卷調查大多數對象為年齡段在19到50歲,其次是13到18歲,對于這兩個年齡段的人進行網上問卷調查,結果是具有很好的借鑒作用和指導作用。
對于以上的問卷調查情況統(tǒng)計,可以看出絕大多數人都感覺身邊存在著留守兒童,可見留守兒童現(xiàn)象已經不為稀罕了,從統(tǒng)計的結果可見,人們對于留守兒童關注是比較少的,大多數人都很少會做志愿者關愛留守兒童的事,大多數人認為,留守兒童喜歡沉默寡言,或者是性格叛逆,但是也有人認為有些留守兒童獨立,生活自理能力強,同樣是留守兒童,他們存在的現(xiàn)狀在不同的人看到,卻是完全不同的,可見,不同環(huán)境下的留守兒童,成長是完全不同的,同時從另外一個方面來看,生活中有太多的因素會影響著留守兒童的成長,是什么因素導致有些留守兒童在父母不在身邊的情況下,卻學會生活,變得自立自強,但是有的留守兒童卻變得越看來越叛逆呢?前期的準備工作為我們后面社會實踐的進行提供了更加明確的調查方向。
其次,對于最后一個問題,關于解決留守兒童措施,大多數人認為從政府,國家增加就業(yè)率,從父母多關愛子女的角度,以及社會力量,多舉辦一些活動,公益服務類型的活動,更加關注這些留守兒童,大多數人的想法類似,但是在不同的地區(qū),經濟條件不同,發(fā)展狀況不同,所以對于不同地區(qū)的留守兒童,采取針對的措施不同,與此同時,大部分人的想法可取,但是在短時間之內,難以解決實際問題,所以本次社會實踐就如何更好地解決留守兒童現(xiàn)實中遇到的問題,如何從實際生活出發(fā),去真正地幫助他們,改善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點點滴滴困難與迷茫,是本次社會實踐的核心與重點。
二、實踐調查
(一)枝江地區(qū)商業(yè)發(fā)展狀況
通過大約兩周的實踐,對枝江地區(qū)的商業(yè)發(fā)展狀況進行了調查,最終統(tǒng)計情況如下。
(1)商業(yè)處于沿街商鋪時代,整體商業(yè)較零散,各自為營,沒有形成統(tǒng)一規(guī)劃。
(2)整體商業(yè)缺乏主力店經營,商業(yè)缺乏活力。
(3)商業(yè)經營場所、產品檔次相對較低,造成消費外流(宜昌)。
(4)商業(yè)配套設施不夠完善,沒有形成相應的商業(yè)聚集地。
(5)商鋪主要是以租賃的形式出現(xiàn),商業(yè)地產的開發(fā)不能滿足購買消費者的需求。
在實踐過程中了解到枝江市主產業(yè)發(fā)展較好,但百里洲通向鎮(zhèn)里交通不方便,缺少公共交通,路面雖然整改,但依然不能滿足市民便捷的出行的希望。今年上半年,枝江市預計實現(xiàn)地區(qū)生產總值190億元,可比增長11.2%;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增加值增長11.8%;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4.1億元,增長18.2%,經濟社會發(fā)展呈現(xiàn)穩(wěn)中有進、質效提升的良好態(tài)勢。
在經濟狀況發(fā)展較好的枝江地區(qū),留守兒童普遍存在,可見不僅僅是在偏遠的貧窮地區(qū)有大量留守兒童,留守兒童的數目在不斷增長,即使是在經濟發(fā)展較好的地區(qū),留守兒童也不少見。
(二)枝江百里洲地區(qū)留守兒童狀況調查
在調查中可見留守兒童相對一般兒童而言,處于一個弱勢,相比之下,留守兒童不被關注,造成的心里和教育的缺失相當嚴重,加之對爺爺奶奶的依賴性強,我們了解到留守兒童甚至畏懼自己的親生父母,農村的教育水平和環(huán)境較差,對兒童的管教尤其是留守兒童的關愛還不夠,造成了一系列的問題。通過觀察、家訪、交談等多種方式發(fā)現(xiàn),這些心理問題主要來源于三方面的原因:
(1)教育方面:留守兒童與父母的分離造成家庭教育的弱化。一是大部分臨時監(jiān)護人存在重養(yǎng)輕教思想;二是由于委托監(jiān)護人文化水平的限制,根本無法對孩子們進行學習輔導,有的由于對孩子們的學習監(jiān)督不夠或方法不當,使他們產生厭學、棄學情緒;三是祖輩們的溺愛致使留守兒童養(yǎng)成任性的性格,而外出務工的父母,只有在節(jié)假期間返鄉(xiāng),他們普遍存在“補償”心理,帶給孩子物質方面的多,精神方面的少,這些都嚴重的影響到孩子們的正常學習,導致他們學習成績下降。此外,由于家長常年在外務工,與學校聯(lián)系少,無法與老師一起對留守兒童進行教育。因而,大多留守兒童學習成績都不夠理想。
(2)心理方面:親情的缺失給農村留守兒童的成長帶來巨大的困惑,情感孤寂已成為留守兒童巨大的心理障礙。留守兒童由于長期得不到家庭的溫暖和父母的關愛,他們一方面表現(xiàn)為焦慮,緊張,缺乏安全感,人際關系能力差;另一方面有表現(xiàn)為以自我為中心,做事任意妄為,這些對他們以后的人際交往、學業(yè)發(fā)展、心理性格等都將產生不良影響。從調查來看,只有不到15%的臨時監(jiān)護人能夠對留守兒童進行交流溝通和教育。大部分父母打電話只問學習和生活,很少涉及思想。兒童正處于身體與心理成長的關鍵時期,最需要父母的關心與呵護。但大部分留守兒童卻很難享受到這基本的關愛,常常有話無處說,有苦無處訴,久而久之,就極易造成孤僻性格,產生冷漠心理,甚至畸形心態(tài)。在調研中我們發(fā)現(xiàn)大多數留守兒童不希望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對家庭完整和父母的關愛有很強烈的要求。 (3)生活狀況方面:與其他的孩子相比,留守兒童由于常年和年邁的祖輩們和其他親友生活,一般疏于管教,更多的是溺愛,要什么,給什么,吃零食明顯比父母在家的兒童多的多,特別是校園外的“三無”零食,給孩子們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缺少父母的悉心照顧,是正在生長發(fā)育期孩子的營養(yǎng)與起居缺乏科學的安排,在營養(yǎng)狀況和衛(wèi)生方面難以得到完全保障,這些都不利于孩子的身體健康成長。此外,由于缺乏正常的引導,一些孩子也容易出現(xiàn)諸如抽煙之類的不良生活習慣。
(三)來自當地人的建議
在采訪過程當中,我們遇到了若干小學教育的工作者,他給出了解決留守兒童的幾點建議:
(1)經濟發(fā)展,努力發(fā)展支柱產業(yè)和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以服務當地為基本指針,出臺相對優(yōu)越的條件,吸納當地農村富余勞動力,實現(xiàn)勞動力的就地轉移,從而減少留守兒童的數量。
(2)家長制度,給予留守兒童更多的關愛。接待我們一位小學班主任老師,熱情、全面地介紹了所在學校特別是班級留守兒童的基本情況,也從她與留守兒童的相處中討論了留守兒童教育問題,她認為,留守兒童教育問題也并不是一個難以解決的難題,只要關心到位、及時,留守兒童的成長是應該比較順利的,留守兒童也一樣會成為陽光兒童。我們建議能否探索建立代理家長制度,讓老師成為留守兒童的代理家長,在學習之余給予留守兒童更多的關注。
(3)經常與留守兒童談心,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可以讓他們擔任班干部,一方面起到激勵和鞭策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加強他們和班上其他同學的溝通和交流,形成良好的團隊精神,找到歸屬感。
(4)兒童的監(jiān)護人要增強責任感,在孩子上小學和初中階段,家長盡量不外出,或留一方在家照看孩子,給予孩子親情關懷。外出后也要經常與留守在家中的孩子進行溝通,要對其進行耐心細致的教育,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并導之以行。這一項工作可以在外出打工之前進行統(tǒng)一的'教育與培訓,從而提升農村村民教育子女的能力和意識。
三、解決問題可行方案
(一)完善政府主導作用,提高政府治理效能
對于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問題而言,這屬于政府職能范圍內的社會事務,政府擔負主要責任,應發(fā)揮主導作用。要提高政府治理效能,從以下幾方面入手:第一,協(xié)調城鄉(xiāng)發(fā)展,加快農村經濟社會發(fā)展步伐,改變城鄉(xiāng)二元結構現(xiàn)狀。農村發(fā)展滯后于城市,這是大量農村勞動力向城市流動從而產生農村留守兒童現(xiàn)象的根本原因,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提高政府服務水平。政府應該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為農村學校的留守兒童教育創(chuàng)造條件,同時政府應提升服務水平,協(xié)調教育、文化、醫(yī)療、公共治安等機構,為農村留守兒童提供相關管理與服務。
(二)改善學校辦學條件,優(yōu)化學校內部管理
學校應該充分利用現(xiàn)有教育資源,努力改善學校辦學條件,解決學校食宿等硬件設施,讓留守兒童在校園寄宿生活中感受學校大家庭和集體的溫暖。此外,學校應該加強教學和管理改革,轉變教育觀念,改革教育方式,建立相應激勵制度,調動教師積極性,在教授學業(yè)基礎上,對于留守兒童需要傾注更多的情感和日常生活關懷,既要樹立師德高尚的“良師”形象,也要建立有益于溝通的“益友”關系,使農村留守兒童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發(fā)展。
(三)轉變家庭教育觀念,增強親子溝通交流
家庭是“人性的養(yǎng)習所”,留守家庭雖然存在親子分離的問題,其基本社會化功能卻是不容忽視的。留守家庭的收入狀況改善之后,父母在給予孩子更好的物質生活的同時,更應該重視孩子對于父母親情的精神需要,有條件的家庭可以借助網絡、手機等現(xiàn)代通訊手段,加強與孩子溝通交流。另外,外出父母也應主動與學校老師保持經常聯(lián)系,隨時了解孩子在校情況,這樣才能配合學校教育,更好地發(fā)揮家庭教育作用。
(四)加大支持引導力度,鼓勵社會力量參與
應該加快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制訂工作,解決制度供給不足的問題,規(guī)范社會各界人士的權利與責任,引導他們積極參與到社會事務中。同時政府以應考慮資金問題,讓更多的部門等社會人士共同關注留守兒童,并為他們獻出愛心。
(五)培育現(xiàn)代經營理念,加強企業(yè)社會責任
企業(yè)要樹立和培育現(xiàn)代經營管理理念,一方面,要加強企業(yè)的社會責任感,發(fā)揮企業(yè)在社會公益事業(yè)中的作用,通過多種方式,比如為農村教育事業(yè)捐資助學,參與結對幫扶行動或是企業(yè)定點幫扶等,積極參與農村留守兒童的公益事業(yè)。另一方面,企業(yè)管理應真正做到以人為本,在管理過程中要重視外來務工人員的權益,結合企業(yè)實際情況設計有針對性的激勵措施,比如給予企業(yè)職工相應的探親休假制度,有條件的企業(yè)可以對一些貢獻突出的外來務工人員提供家居住宿,協(xié)調子女入學等,通過這些措施既起到激勵作用,又為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的解決發(fā)揮了作用。
四、對比于留守兒童的不同現(xiàn)狀合理性方案
其次,在統(tǒng)計調查的過程中,有些留守兒童屬于較為叛逆的形象,但是有部分家長或者監(jiān)護人反映自己家中的留守兒童性格乖巧,懂事,結合這些情況,我們對此不同的情況進行了深入的了解,對于他們周圍的環(huán)境,家人,生活環(huán)境等方面做出了對比,最終結果如下:
(一)家庭環(huán)境不同
前種情況監(jiān)護人幾乎較少與孩子溝通,家人很忙,孩子獨自的時間較多,對于孩子極少關注,沒有經常的與孩子談心,而后者,則表現(xiàn)的更好一些,盡管父母不在,但是監(jiān)護人與孩子的交流更多,關系更好,讓孩子有了家的溫暖。因此,即使是孩子父母不在家,監(jiān)護人對于孩子的關注與交流是極為重要的,孩子的內心需要家庭的溫暖,這些是外界所給不了的,孩子在家中呆的時間是最長的,家人是最了解孩子的,是孩子最好的依靠。
(二)監(jiān)護人教育孩子方式不同
前者對于孩子沒有深入的了解,對待孩子不是一味的順從,就是一味指責,導致最后,孩子越看來越叛逆,甚至與監(jiān)護人產生隔閡。而后者,對于孩子則相對來說,更多的為孩子考慮,站在孩子的角度,更多的在日常生活中指導性的鼓勵與支持或者是批評孩子,這樣讓孩子既知道了對錯,同時也增加了孩子與監(jiān)護人之間得感情基礎。
(三)父母與孩子的交流與溝通方式不同
對于前者,據監(jiān)護人反映,孩子幾乎上較少同父母主動聯(lián)系,及時聯(lián)系也是向父母要錢,原因還在于父母回家的次數少,在家呆的時間長,再結合監(jiān)護人對于孩子的關注不夠自然造成日后的性格發(fā)生很大變化,自身沒有很好地得以發(fā)展。相比較前者,后者父母對于孩子由于更多的關注,導致父母誰不在孩子身邊,但是,孩子了解到父母的關愛,父母經常回家看孩子,對于孩子的學習,生活關注更多,這導致孩子發(fā)展良好。
由上可知,家庭環(huán)境對于孩子來說是最為重要的,父母即使長期不在家,但是經常與孩子電話聯(lián)系,關注孩子的生活,學習,多關心孩子,這些對于孩子來說,是極為重要的,父母應該盡到自己的責任。其次,對與監(jiān)護人,就是孩子的家人,對于孩子的關愛更是重要,孩子在沒有父母在身邊,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極易產生偏差心理,這些都需要監(jiān)護人對于孩子多多的給與關愛,指導,而不是一味的順從。
參考文獻:
[1]趙聲馗,范曉諺.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的治理模式探析[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xx.
農村留守兒童調查報告17
我的家鄉(xiāng),湖北省某某市某某縣XX鎮(zhèn)XX村,地處長江中下游的江漢平原,在這里,我們的長輩通過種植棉花、大豆、小麥等農作物而生,安詳而幸福?墒请S著人口的增加,人均土地的減少,再加上由于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有更多的人接觸到外面的世界而選擇了外出務工以增加家庭的和收入,改善家庭條件。雖然在外務工不比農村種地輕松,可是為了家庭能夠過上更好的生活為了子女能夠上學,他們還是堅持了下來。于是,農村里面出現(xiàn)了大量的留守兒童,他們的父母外出務工賺錢,由爺爺奶奶撫養(yǎng),大部分在家里上學,過年或者放寒暑假的時候才能夠和父母見面。這就是我們村很多留守家庭的現(xiàn)狀。
不止在我們村,其他地方乃至全國都存在大量的留守兒童,就說湖北吧,湖北,是一個勞動力輸出大省,大量農村富余勞動力外出務工創(chuàng)業(yè),為增加農民收入,改善農村面貌,發(fā)揮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據中國留守兒童網上公布的數據,近年來,湖北每年外出務工人員大約在800萬左右,由此出現(xiàn)了大量留守兒童。
這個暑假里,我在我們村子里面拜訪了很多戶人家,并通過與留守兒童近距離的接觸和交談,了解到了很多這個群體我以前從沒從沒注意過的問題和他們內心的渴望,由于這種與其他孩子不同的家庭狀況和成長環(huán)境,使得他們之中的大部分孩子有了其他孩子所沒有的思想和行為,在生活、學習、活動、心理等各方面都有較突出的問題。
以下是留守兒童所存在的問題:
1. 孤獨感
當我問到他們在家里一般都做什么的時候,很多小孩都說放學后有作業(yè)就寫作業(yè),沒有作業(yè)要寫的時候就看電視,星期天的時候就跟小朋友們一起玩,好多爺爺奶奶也說,一到星期天就不見人了,也不知道回家吃飯,每次吃飯的時候都要到處去找,找到了還極不情愿回家,說他他也不聽。然后我問一個小孩為什么不想回家,他說:回家只有我一個人不好玩,我喜歡跟小朋友一起玩?墒钱斘覇柕饺绻改冈诩业脑挄粫總是不想回家,結果完全不相同,他說,父母在家比較熱鬧,人比較多,而且還會買很多好吃的好玩的,自然就喜歡在家里了。多么強烈的對比啊!此刻我眼中浮現(xiàn)出一張畫面,沒有父母陪伴的留守兒童,在那一個個放學后的黃昏坐在門前的石階上呆呆的望著西邊即將下落的紅日。
2.學習成績的差距
在與他們的交流中我發(fā)現(xiàn)大部分留守兒童的學習中等偏下,也有少數成績較好,成績好的那些孩子都是家里的爺爺奶奶懂點知識或者有哥哥姐姐的,而那些沒有人輔導的孩子大多成績不怎么好。我問他們?yōu)槭裁床缓煤脤W習,得到的回答大同小異,大概原因都是很多不會的東西沒有人教,然后自己也不去問老師,不懂得就越來越多了,成績自然就不好了。也有一部分孩子說不會就不會唄,學習成績不好又不會怎樣。我不知道為什么他們會覺得讀書沒什么用,但是我問成績比較好的同學讀書是為了什么,他們說是爸媽總是告訴他們要好好讀書的,還說讀書了以后上大學就可以賺很多的錢了。我想,這就是家庭教育的區(qū)別吧?赡茈m然很多父母知道要讓孩子好好讀書,可是常年不在家里,平時也只是打電話,電話里說的也不知道能夠起到多大的效果,而爺爺奶奶又不懂教育,更不懂學習上面的東西,所以,對于學習,基本上靠孩子自己自覺。但是留守的少青年兒童正處在成長的關鍵時期,要他們一個人去抵抗社會上方方面面的誘惑談何容易。。。
3.心理情況
很多孩子性格孤僻、倔強,與生人交往時害羞,不敢說話,當我第一次跟那些我不怎么熟悉的小孩說話時,他們都是躲在爺爺或者奶奶的背后,不敢看我,大一點的孩子還會小聲的回答我的一些簡單的問題,可見他們的內心是多么的沒有害怕和缺乏信心。歸根到底。還是家庭教育的缺乏,對于尚處于中小學階段的兒童來說,對父母的依戀還是他們的基本需要之一,特別是長期得不到父母的關愛的留守兒童,他們的這種依戀性情感很難得到滿足,沒有感情依靠,在感情問題方面他們得不到正確的引導和幫助,這對他們的心里產生了不利的影響。在我見過的這些留守兒童中,有三分之二的孩子由于長期的沉默寡言,對父母的思念以及自己內心的無奈,逐漸養(yǎng)成了孤僻、郁悶和自卑的心理。他們害怕跟陌生人說話,哪怕簡簡單單的問答也顯得不自信。甚至有一個初中生在初三那一年,因為對父母的思念和學習的.壓力,最后由于不會自己調節(jié)情緒而導致精神分裂,這對孩子自己以及家庭和社會都是難以彌補的遺憾。
4.道德問題
在平時的觀察中,我發(fā)現(xiàn)這些留守兒童他們的穿著都是挺好的,跟那些城里的孩子差不了多少,而且零花錢也從來不缺。我分析了原因,家長外出打工時間太久,沒有時間也沒有能力盡到自己撫養(yǎng)教育孩子的義務,所以心里會感到愧疚,就只有通過物質方面來補償,還有的父母因為一年與孩子見面的時間太少,所以不希望在這短暫的時間內給孩子留個不好的影響,就盡可能的包容孩子以至于放縱,所以久而久之很多孩子養(yǎng)成了奢侈浪費,互相攀比的陋習。同時,留守的少年兒童正處于成長發(fā)育的關鍵時期,他們無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認識及價值觀念上的引導和幫助,而且成長過程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關愛和呵護極易產生認識、價值上的偏離和個性、心理發(fā)展的異常,甚至我聽村里的干部說,村里面打架的、去網吧玩游戲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留守兒童,父母在家的孩子一般都比較聽話。由此可見,父母的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多大!
留守兒童問題的產生,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三個環(huán)節(jié)存在缺陷所導致的。以下是我對留守兒童問題提出的看法:
1. 家庭教育
完善家庭教育,充分發(fā)揮父母和監(jiān)護人的教育職能
家庭式個體出生后接受社會化進行面對面直接的互動,自我在其中得到充分的發(fā)展。而父母是這個群體中最重要的部分,在這個群體中家庭成員之間的互動的交流時孩子成長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不是每個父母都能意識到自己在孩子成長中的重要性,所以我認為要改善留守兒童面臨的困境首先要從家庭做起,而且每個留守兒童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也有自己獨特的需求和問題,無論是在教育和管理方面還是采取特殊的觀察、愛護、援助手段都需要給每個兒童制定一套獨特的方案,這就需要政府、社區(qū)投入相應的人力財力與物力,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些熱心的能勝任此工作的教育者,對家庭做好相應的教育,從而從家庭入手,改善留守兒童的身心狀況。
2. 學校教育
充分利用學校教育資源,發(fā)揮學校的教育職能
由于留守兒童缺乏來自家庭的關愛和親情,因此,他們特別需要從學校生活中得到彌補,學校老師的的關注是他們學習的外部動力,但是很多學校只重視升學率,有些老師也是看重學習成績好的同學,而忽視了成績差的同學,也忽視了對留守學生情感和心理健康的關注。由于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這個重要環(huán)節(jié),留守兒童的學習成績整體水平要比非留守兒童差。在這種情況下,于是形成了越是成績好的學生,受到老師的關愛越多,越是成績差的學生,受到老師的關愛就越少。有部分留守中小學生跟我說 老師排座位是按成績的好壞排的,成績好的就坐在前排,成績不好的就坐在后面跟旁邊。試想這樣的老師能夠對留守兒童的教育起到什么積極的作用呢?所以,作為留守兒童所在的教育機構,應該盡可能的利用各種教育資源,為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發(fā)展多做貢獻。比如,學?梢赃@里專門的心理咨詢師,并且配備有專業(yè)的心理咨詢老師,定期為同學們進行思想教育,并且要隨時觀察留守兒童的異常行為及時為他們進行心理方面的指導;定期對家長和監(jiān)護人進行培訓,讓監(jiān)護人懂得自己的小孩在學校的一些學習生活心理方面的變化,并指導家長如何配合老師一起更好的監(jiān)護留守兒童,讓他們健康活潑的成長。
3. 社會支持
留守兒童的問題是一個及其復雜的、綜合的社會問題,僅僅靠學校家庭的教育難以解決,還需要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同意認識,一同努力,形成關愛留守兒童的氛圍,讓留守兒童有被關愛的感覺,逐步形成家庭、社會、學校密切配合的留守兒童管理體系。當然,還要凈化社會環(huán)境,加強對學校周邊環(huán)境的監(jiān)管力度,尤其是網吧、游戲廳等,這些不良社會環(huán)境對自制力比較差的兒童存在很大的吸引力。
總之,留守兒童是一個綜合性問題,既牽涉到教育方面,也關乎心理、社會、法律等方面。這些問題如果得不到及時的解決,影響的不僅僅是孩子的成長,同時也影響到家庭的和諧甚至影響到社會的穩(wěn)定。因此農村留守兒童能否得到良好的教育能否健康的成長取決于去全社會能否意識到這一問題的嚴重性和重要性,而且,就中國的發(fā)展來看,農民工在很長一段時間之內都將依舊為中國經濟的發(fā)展做出巨大的貢獻,所以農民工的子女留守兒童的一系列問題也將依舊存在,希望大家能夠自覺的關心、幫助、支持他們,也希望農村的教育水平能夠得到改善,我相信只要他們能感覺到社會對他們的愛,他們一定不會辜負我們對他們的期望!
調查人:xxx
20xx年xx 月 xx日
農村留守兒童調查報告18
隨著城市化發(fā)展的深入,“打工潮”愈演愈烈,一批批的青壯年勞動力流入城市,農村里剩下的是他們的父母,還有那些被稱為“留守兒童”的孩子們。一雙雙因為勞作而黑烏烏的小手,那望向陌生事物時閃爍著好奇之光的眼睛,因為羞澀靦腆而輕咬的嘴……這是我們所見到的留守兒童。由于父母常年不在家,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們教育層面上的缺失,這使得留守兒童相較于一般孩子而言更顯得羞怯膽小、成績不佳、細膩脆弱。為了更深入的去了解這樣一個群體,我們在岳陽市平江縣長壽鎮(zhèn)下屬村落走訪了三天,采訪了長壽鎮(zhèn)主管教育的副局長朱勁松、平江三中的兩位班主任老師黃禮才和李模芝,還有若干位留守兒童的監(jiān)督人和一些留守的孩子。
“他們只是需要關懷”
在采訪黃、李兩位老師的時候,記者了解到,留守兒童在初中生的比例占到了50%,而高中生的比例只有近30%。從數據中不難看出,有將近20%的留守兒童在初中畢業(yè)后選擇了放棄繼續(xù)接受教育,這些孩子有些跟著父母到了大城市打工,有些選擇了上職業(yè)高中,謀求一門專業(yè)技能以更快的掙錢,貼補家用。17歲,高二,小賴:“我們班高一的時候有五十多個人,現(xiàn)在只剩下四十個左右了!睋私,這些輟學的孩子絕大多數是留守兒童,“他們不想讀書就跟爸爸媽媽說,但是隔得那么遠的勸解總是有限的。最后也只能隨他們了。甚至有些家長本身就心存不重視教育的念頭,認為不讀書照樣可以掙大錢。所以就這樣了!
平江三中初中部班主任黃禮才老師,從教多年,對留守兒童的問題關注的也比較多。據黃老師介紹,班上的留守兒童大體分為兩種:一類學生學習名列前茅,有志向、懂事;另一類則思想叛逆,學習成績不好,在同學中卻很有威信。對于那些學習名列前茅的學生,黃老師表示“很讓人省心,不用多操心他們自己就能把學習生活安排的很好”,所以更多的心思就放在了“問題學生”的身上!斑@些孩子因為父母早早外出打工,有很多事情都需要自己料理,因此在心理上都比同齡孩子成熟些。也比較有主見。所以‘漫不經心’的教育對這些孩子來說是最有效的!
“其實他們的內心是很孤獨的,”黃老師補充道:“因為從小和父母缺少溝通,他們非?释c他人交流,也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有時會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做些出格的事情,但孩子們的心地都不壞,重要的是我們要怎么引導他們走上正軌。”
“相較而言,高中生會比較單純、比較專一。因為能留下來讀書的留守兒童是經過了家庭和自身的考驗的,在一定程度上他們會比較封閉,這就需要我們從心靈、從思想的層面上去引導他們教育他們!崩钅Vダ蠋熥鳛楦咧邪嘀魅危钠鹆羰貎和逃矫娴膯栴}有著自己的見解。據李老師介紹,平江三中已經意識到了在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上的不足,開展了一系列活動以及制定了相關制度以幫助他們。在學生剛進校的時候,學校就會安排留守學生們接受入學教育,其中內容包括對未來的規(guī)劃、入校心理指導以及對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培養(yǎng)等。李老師記得,在入學教育結束后,班上有一名學生寫了一篇感想:“在上高中以前,我根本沒有想過上學的意義是什么,也根本沒想過要好好學習。而上了高中之后,我突然明白,人不僅僅要為自己活著,更要承擔起一份責任和使命,就是回報社會,回報父母!边@位學生的父母都在廣州打工,在他很小的時候,父母就已經離開了家,供他上學、讀書。
在李老師看來高中大部分的留守學生都很懂事。方欣,學習成績一直在班里前幾名。雖然父母都在外打工,但會經常與家里和老師保持聯(lián)系,老師有什么情況也能夠立即向父母反應。“這個孩子思想很成熟,做事也很有目的性,很爭氣!崩罾蠋熣f:“她還在自己的周記里這樣寫道:‘父母會經常打電話回來,每次都對我噓寒問暖,但從來不提在那邊的工作如何。我想,他們是不想讓我們擔心。父母這么辛苦,我也一定要好好學習,報答他們!钡沁有一部分留守的青少年想法也比較大膽,也經常做一些出格的事情,對學習也提不起興趣,甚至還有厭學、退學的情況!捌鋵嵥麄冎皇窍M腥四軌蜃⒁馑麄,如果不能如愿,或許就會產生厭學情緒。所以我們要傾注更多的愛給他們,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和更多可以自主發(fā)揮的空間!
隔代教育,是誰在缺席?
“你是在讀書嗎?”
“嗯。”
“讀幾年級?”
“馬上就高中了,去岳陽讀!
“那你弟弟呢?”
“他也在讀書,但是開學之后就會跟爸爸媽媽去深圳了!
“你呢?你怎么不去?”
“家里的經濟條件不好。弟弟還小,讓他接受更好的教育,對他將來的發(fā)展更好。”
……
這是記者和小敏的對話。這個靦腆的.女孩從小就跟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父母常年在深圳打工,一年最多回來一次,一雙兒女就交付給了孩子的祖輩。我們慢慢地聊著,小敏也沒有了剛開始的拘謹,但是對話越深入,我們的心情越沉重,因為我們正在感受到一份不屬于這個年紀的成熟懂事。農村的留守兒童中,很多都是姐姐被留在家里,弟弟跟著父母,女孩子不羨慕是不可能的,但是那又如何,只能盡可能的去理解父母,快快的懂事。然而這種在歷練中過早出現(xiàn)的“懂事”卻沒有想象中那么美好,畢竟“揠苗助長”最后得到的只剩滿田的枯萎。親情關系對孩子的行為習慣、心理健康、人格與智力發(fā)展有直接而重要的影響。父母不在身邊,留守兒童長期缺乏親情的撫慰和關懷,往往會感孤獨;長期與父母分離,他們的性格亦會變得內向敏感。
“我愛奶奶”——這是小勇寫在家里門板上的一句話。10歲的小勇四個月大時就一直跟著奶奶生活。我們進門時看到門上這四個幼圓的大字,便有了疑惑:“這是誰寫的啊?”,“是我!毙∮驴粗覀円蝗喝,有點怯怯的。當被問及是否會在門上寫“我愛爸爸媽媽”時,他卻低著頭小聲說:“不會!不想寫。”小勇奶奶對孫子的學習流露出了絲絲無奈:“我知道自己的知識少,所以對小勇學習方面的幫助很少,有時候他問我一些問題,我也不知道怎么說,不過這我也沒辦法啊!”致富村小妹的爺爺也有跟小勇奶奶一樣的無奈!八麄冃置脙蓚成績不好。但是我也沒辦法,我自己就不識字,又怎么教他們呢?這都是因為他們爸爸媽媽不在家啊!
與父母長期分開,導致孩子與父母感情疏離,而隔代教育,在對孩子的早期教育方面往往又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留守兒童的教育,我們得重視”
“的確,留守兒童的是個大問題,對政府而言也是個包袱。但是我們不會拋棄他們,我們正在行動!边@是長壽鎮(zhèn)副鎮(zhèn)長朱勁松代表長壽鎮(zhèn)政府作出的承諾!皩W校的溫馨賞識教育”“建立健全留守學生檔案”“積極發(fā)揮團組織作用”“辦好家長學校”……朱鎮(zhèn)長給我們翻看著手中厚厚的一沓資料,我們能看到:為了留守兒童的教育,長壽鎮(zhèn)政府正在行動。
留守兒童由祖輩或者親戚照管,總會有不周到的地方。有時候放假的時間他們知道的不確切,這就給了孩子們一個自由行動的時間,他們進出網吧、游戲廳、娛樂場所,沒了束縛、多了誘惑,心的沉淪有時候難以避免!盀榱嗣C清周邊環(huán)境,由教育部門牽頭,加上公安局、衛(wèi)生等相關部門,隔段時間會對周圍的娛樂場所進行檢查!敝戽(zhèn)長滿臉嚴肅:“孩子們的教育是大事情,我們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
留守兒童,這是一個廣泛的社會問題,留守兒童的教育,也足以影響中國未來的發(fā)展。對留守兒童的教育不僅是家庭、學校、政府,更是全社會的責任,也是一個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去解決的長期問題。因此,我們這群未來媒體人向世界發(fā)出疾呼,希望孩子的父母,留守孩子的臨時監(jiān)護人,社會各界的有志之士都來關注、關心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的群體,為他們創(chuàng)造良好的家庭、學校和社會環(huán)境,讓他們健康的成長起來,撐起這個世界的未來。
農村留守兒童調查報告19
前言:
上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我國社會政治經濟的快速發(fā)展,越來越多的青壯年農民走入城市經商或打工,在廣大農村也隨之產生了一個特殊的未成年人群體--農村留守兒童。農村留守兒童是伴隨著工業(yè)化、城鎮(zhèn)化進程和勞動力轉移出現(xiàn)的新的特殊群體,農村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關系著兒童整體素質的提高,關系著農民群眾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關系著新農村建設和社會的和諧與穩(wěn)定。同時農村留守兒童問題如今已經成為了一個社會性問題,需要國家以及全社會的關心和關注。xx大學xx學院20xx年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服務團在xx省xx縣進行社會實踐活動,期間社會實踐團隊對xx縣xx鎮(zhèn)的留守兒童的現(xiàn)狀及其教育、關愛和管理等狀況等進行了全面調查。期間,我們走訪了村間集市、家庭,應對面的接觸了留守兒童的心靈。結合此次調查,針對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的基本狀況、存在的主要問題、原因分析及對策,構成此份調查報告并提出了相應的推薦與對策。
一、農村留守兒童的現(xiàn)狀
農村留守兒童是指農村流動人口(其中80%左右是農民工)在戶籍地以外謀生時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戶籍地而產生的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具體是指與父母雙方或一方分離并留守在農村的少年兒童。近年來,隨著農村父母離鄉(xiāng)進城打工人數的增多,農村留守兒童的人數也在不斷增多。根據權威調查,中國農村目前留守兒童數量超過了5800萬人。其中57、2%的留守兒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兒童是父母同時外出。留守兒童中的79、7%由祖父、祖母或外祖父、外祖母代為監(jiān)護和撫養(yǎng),13%的孩子被托付給親戚、朋友,7、3%為不確定或無人監(jiān)護。由于農村留守兒童多由祖輩照顧,父母監(jiān)護教育主角的缺失,對農村留守兒童的全面健康成長造成不良影響,隔代教育問題在農村留守兒童群體中最為突出。據調查顯示,父母外出打工后,與留守兒童聚少離多,溝通少,遠遠達不到其作為法定監(jiān)護人的主角要求,而占絕對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諸多不盡人意處,這種狀況容易導致農村留守兒童親情饑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現(xiàn)偏差,學習受到影響。農村留守兒童由于親情缺失,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陰影,很大一部分表現(xiàn)出內心封閉、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為孤僻、缺乏愛心、缺乏交流的主動性,還有的脾氣暴躁、沖動易怒。可見,出此刻農村留守兒童
身上的問題有很多,也很嚴重,已經不是個案的問題了,而是關系到一個人數達5800多萬的群體的問題了,而且這個群體還在不斷壯大。梁啟超曾說過: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而農村留守兒童這一社會現(xiàn)象,無疑對中國日后的發(fā)展是不利的。農村留守兒童無論是學業(yè)、心理、健康、前途都是值得我們關注的,他們都是農村的兒童,是未來農村建設的主力,如果不及時采取有效措施解決他們身上出現(xiàn)的問題,使他們在平等、和諧的環(huán)境中健康成長,新農村以及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都將受到極大的影響。
二、xxx縣xxx鎮(zhèn)基本狀況概述
xx鎮(zhèn)位于xxx縣東北部,地處江蘇省xx縣、xx市、xx縣兩省三縣交界處。xx鎮(zhèn)地貌良好,平原廣袤,全鎮(zhèn)東西15公里,南北6公里,總面積82、5平方公里,7、5萬畝耕地,10個行政村,4、8萬人口。xx鎮(zhèn)位于xx縣城北,距縣城10公里,面積114、7平方公里,人口3、2萬。兩縣產業(yè)均以以農業(yè)為主。
三、調查的對象與方法
(一)、對象
本次調查選取的農村留守兒童樣本為父母雙方均外出務工或一方外出務工的義務教育階段小學2~6年級,初中1~2年級的在校學生,年齡主要分布在7~15歲之間。為保證調查的客觀性,減少性別差異,男女學生的性別比例是1:1。
(二)、方法
對調查對象的選取,我們采用了到家庭隨機走訪、街頭集市偶遇抽樣相結合的方法,選取了36名農村留守兒童作為調查對象。對選定的調查對象,我們采取了個案訪談、問卷調查相結合的方法,對每一名農村留守兒童進行了直接訪談和問卷調查。
四、農村留守兒童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一)、親情缺失嚴重,渴望父母關愛,心理發(fā)展異常
由于親情缺失嚴重,農村留守兒童缺少情感和心理關懷,缺少傾訴和尋求幫忙的對象,與外界不愿意接觸或接觸太少,一些農村留守兒童表現(xiàn)出內心封閉、情感冷漠、行為孤僻等個性特征,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礙。父母的關愛、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和教育對兒童個性的健康發(fā)展起著無法替代的作用。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是一種天然的和諧的親子氛圍,母愛是孩子身心發(fā)展的基礎,缺失母愛會使孩子心理缺乏穩(wěn)定感,將產生情緒和人格上的偏異或障礙;父親給孩子帶來安全感、權威、崇拜、勇敢和堅強等,缺失父愛的孩子比正常的孩子更易出現(xiàn)心理和行為上的適應不良。但是,農村留守兒童們由于其父母長時間不在身邊,親情的缺失使他們無法享受到正常的親情關愛,生活中的煩惱無法向父母傾訴,成長中的困惑無法得到父母的正確引導和鼓勵。長時間下來,無助感、失落感逐漸構成,嚴重影響著農村留守兒童心理的健康成長。調查中,我們發(fā)現(xiàn)絕大多數農村留守兒童與父母很少見面,缺少溝通。其中,父母外出打工半年回家一次的比例占60%,一年回家一次的比例占40%,農村留守兒童幾乎半年甚至一年才能和自己的父母見上一面,而且相處的時間也很短暫。盡管外出務工的父母會打電話給孩子,但每次打電話的資料多是問問家里的狀況,
有事情相互通告一下。相當一部分留守兒童十分渴望父母的關愛,渴望父母能陪在自己的身邊,與父母進行溝通和交流。在訪談和調查中有65%的留守兒童反映因父母不在家常常而感到沒有安全感、寂寞、孤獨無助。
同時,這部分留守兒童也表現(xiàn)出一些心理障礙,如不愿意與陌生人接觸、交談,刻意回避我們的問題,時常還表現(xiàn)出煩躁等。調查數據顯示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不健康比例明顯高于其他兒童,88%的留守兒童在遇到不開心的事情時會選取獨處或者生悶氣,僅12%的兒童會選取去找老師或者朋友傾訴,親情的嚴重缺失使他們慢慢變得沉默寡言,沒有了笑聲。他們渴望完美的未來,卻又常覺孤獨;他們愿意去開懷大笑,卻感覺無人陪伴;他們夢中呼喊著父母,醒來卻發(fā)現(xiàn)仍是獨自一人。
(二)、隔代監(jiān)護,家庭教育缺失,生活習慣欠佳
家庭教育是兒童理解教育的開端,對兒童身心健康發(fā)的展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是
整個人生教育最基儲最重要的一環(huán)。我國是一個有著優(yōu)良家庭教育傳統(tǒng)的國家,一向把家庭教育擺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個性是在教育已全面向縱深發(fā)展的這天,放棄了家庭教育,就幾乎葬送了孩子的前程;贏得了家庭教育,就贏得了孩子輝煌的未來。從調查狀況看,農村留守兒童家庭由于父母外出打工,維持家庭生活,79%的兒童由祖父、祖母或者外祖父、外祖母代為監(jiān)護和教育,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隔代監(jiān)護。但由于祖輩與孫輩年齡相差一般都在50歲左右,且祖輩大都文化程度偏低,絕大多數是文盲或半文盲,思想觀念與孫輩有很大差距,難以與孩子交流溝通,有的還要干農活維持生活,無時間照顧孩子,有的體弱多病無潛力監(jiān)護孩子,有的還要同時照看幾個孫輩,加之缺乏科學的家庭教育知識,往往只滿足孩子物質、生活上的需求,僅滿足于讓他們吃飽、穿暖,缺少精神、道德上以及日常習慣和行為的教育引導以及管教約束,甚至對留守兒童嬌生慣養(yǎng)、放任自流。在訪談過程中,我們也明顯的發(fā)現(xiàn)由于缺少父母關愛以及有效監(jiān)管,留守兒童的生活習慣普遍欠佳,他們不講究個人衛(wèi)生,身著臟衣服,甚至不洗手就拿東西吃,早上不洗漱就吃飯,晚上不洗漱就睡覺,這些不好的生活習慣嚴重影響著他們的身心健康和成長。
(三)、學習成績不佳,不當行為時有出現(xiàn)
根據調查,作為農村留守兒童臨時監(jiān)護人的祖輩大都文化程度偏低,絕大多數是文盲或半文盲中,對留守兒童的學習介入較少,對兒童在學校狀況如何、學習狀況如何、學習資料是什么、作業(yè)是否完成、學習是否認真、考試狀況如何等幾乎不知或很少過問。同時,農村留守兒童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也無法及時給予指導和幫忙,這使得大部分農村留守兒童的成績不佳。也有一部分農村留守兒童不遵守學校校規(guī)校紀,自由散漫,遲到、早退、曠課。缺乏待人接物的基本禮貌,和別的同學打架的現(xiàn)象也有出現(xiàn),甚至有個別出現(xiàn)抽煙、沉迷網絡的狀況,嚴重影響他們的學習和生活。
五、推薦與對策
(一)家庭方面
家長要轉變觀念,外出打工要三思而后行,多為孩子思考,多為孩子的前途思考,孩子的前途比金錢重要。如果能就地務工,盡量不要外出打工;如果家庭經濟確實困難,可讓文化程度稍高的一方留在家中監(jiān)護子女,為孩子的健康成長帶給良好的親情呵護和家庭教育。在外地務工且有條件的父母,能夠把孩子接到身邊,讓其在務工地理解義務教育,為孩子的健康成長帶給條件。若一時無法把孩子接到城市,就要拿出更多的時間與孩子聯(lián)系,定期溫馨對話,采取書信、電話等方式與孩子交流溝通,讓孩子感到父母的關愛,家庭的溫暖。經常向老師和臨時監(jiān)護人了解孩子學習、生活等方面的狀況,對孩子的全面發(fā)展和精神需求給予更多關注。
(二)學校方面
1、建立農村留守兒童檔案,加強溝通與交流。學校要及時掌握學生父母外出務工狀況和其家庭成員狀況,建立留守兒童檔案。記錄留守兒童的個人基本狀況和臨時監(jiān)護人的基本狀況,以便有針對性的開展教育和管理工作。班主任老師定期與留守兒童交流談心,適當進行家訪,加強溝通與交流,詳細了解他們的學習、生活等狀況,幫忙他們解決心理上的困惑,物質上的困難,學習上的疑難。做他們生活的'知情人,學習的引路人,成長的保護人。
2、營造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鼓勵留守兒童參加文體活動。農村留守兒童在學校的時間十分寶貴,學校要充分發(fā)揮教育主陣地的作用,用心開展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鼓勵留守兒童參與其中,讓他們在各類活動中釋放煩惱,獲取快樂和自信,努力培養(yǎng)他們的綜合素質和禮貌習慣,幫忙他們走出各種心理障礙,幫忙他們改正不良的行為習慣,樹立正確地人生觀和價值觀。
3、建立心理咨詢中心,及時進行心理干預。學校要高度重視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建立心理咨詢中心,配備專業(yè)心理健康老師,開展一些心理健康講座,對留守兒童進行心理健康知識的宣傳。及時發(fā)現(xiàn)孩子的心理問題和心理障礙,與他們進行及時的交流,對他們進行及時的干預,及時排除他們心理上存在的問題。
(三)社會及各部門方面
1、加快本地經濟發(fā)展,增加本地就業(yè)崗位。正是由于兒童父母外出打工,隨之產生了農村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群體。政府應抓住可利用資源大力發(fā)展和扶持本地經濟,制定優(yōu)惠政策,招商引資,增加就業(yè)機會,留住勞動力在本地工作,吸引外出務工人員回鄉(xiāng)就業(yè),讓日益興起的外出務工潮變成回鄉(xiāng)就業(yè)潮。從而,從根本上解決留守兒童問題。
2、社會各部門通力合作,為農村留守兒童創(chuàng)造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農村留守兒童問題已成為一個社會性問題,應當引起全社會和各部門的高度重視,首先,政府要號召全社會共同關注農村留守兒童,構成全社會共同關愛留守兒童的合力。其次,作為教育的主陣地,學校應多承擔一些監(jiān)管職責與義務,讓留守兒童得到應有的照顧與關愛。同時,派出所、工商、文化等有關單位要協(xié)助管理,加強對校園周邊環(huán)境和娛樂場所的整治,徹底根治精神垃圾對孩子的毒化。
3、政府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入,改革農村義務教育經費投入體制。加強和完善農村中小學寄宿條件,大力發(fā)展農村寄宿制學校,是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問題又一行之有效的辦法。但是,目前農村中小學尤其是小學普遍缺乏寄宿條件,即使有寄宿制的中學,條件也很差,各項制度也不健全。這一狀況使農村留守兒童在家庭教育缺失的狀況下,學校和教師的教育功能不能更有效的得到發(fā)揮。所以,政府應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入,加大對農村學校寄宿基礎的建設,建立健全各項制度,使學校和教師及時填補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空白,讓留守兒童得到更好的教育。
六、結束語
同在一片藍天下。我們xxxx學院20xx年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服務團在安徽省xx縣進行的社會實踐活動雖然告一段落,但是我們將繼續(xù)關注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為解決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生活、心理健康等問題獻計獻策。同時,我們真心的期望社會各界高度重視,相互配合,營造良好的氛圍,關愛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為了祖國的未來,為這一特殊群體建造一條共同關愛、共同呵護的橋梁,讓留守兒童的頭頂早日出現(xiàn)一片蔚藍的天空,讓我們的國家和社會更加和諧。
農村留守兒童調查報告20
近兩個星期我們小組對農村留守兒童的成長教育情況做了一個實踐調查。對現(xiàn)在農村留守兒童情況有了一個深刻的了解。并對我們的調查結果給以了總結和分析,對其面臨的問題給以文字表現(xiàn)。并經過我們組員的討論與研究提出了幾點解決建議。
一、農村兒童成長與教育調查統(tǒng)計表
問題調查選項比例
父母外出打工比例
父親母親雙方外出打工31%
父親單方外出打工60%
母親單獨外出打工9%
父母探親時間一年一次74%
兩年一次17%
三年一次9%
監(jiān)護人狀況與母親居住51%
與父親居住5%
與祖父母居住30%
與外祖父母居住11%
獨居3%
感到孤獨煩躁時找朋友傾訴64%
看電視14%
玩耍16%
無法解脫5%
學習態(tài)度對學習感興趣51%
一般37%學不進去9%
曠課逃學3%
遵守紀律情況遵守紀律85%
經常遲到15%
課外活動與娛樂做家務56%
干農活29%玩3%
遇到困難時靠家人45%
靠朋友20%
靠自己17%
靠老師18%
生病時母親照顧56%
父親照顧29%
祖父母照顧5%
親戚或其他人10%
二、農村留守兒童現(xiàn)狀
農村留守兒童在成長過程中缺乏父母的關愛,家庭教育缺失,學校教育軟弱無力,社會對這一弱勢群體又關心不夠。他們被父母“遺棄”,被學!斑z棄”,也被社會所“遺棄”。由于對農村留守兒童的監(jiān)管、教育處于一種“真空”狀態(tài),從而導致許多留守兒童人格發(fā)展不健全、學習成績滑坡、人際交往出現(xiàn)障礙、良好思想樹立出現(xiàn)危機,有的行為甚至表現(xiàn)得很極端。具體而言,農村留守兒童面臨的突出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家庭教育欠缺
農村留守兒童形成的直接原因就是父母雙方或一方進城務工,致使留守兒童在成長過程中親子間溝通中斷,互動缺失。外出務工父母即使想要好好教育子女,但終因天各一方,對留守子女的教育難免陷入“鞭長莫及”的境地。更糟糕的是許多外出務工父母連與子女的基本交流都沒有,更何談對子女的引導、教育與關心。有的父母半個月或一個月才與孩子聯(lián)系一次,有的甚至長年累月沒有聯(lián)系。抑或一年回家探親一次,抑或數年不知家里的境況。子女與父母長期分離,缺乏聯(lián)系,使得父母無法了解子女的心理、思想的變化,從而對其缺乏必要的關愛與引導。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被祖父母、外祖父母或是父母的親朋好友取代。在祖父母、外祖父母監(jiān)管的情況下,出現(xiàn)隔代教育力不從心的狀況,,祖輩的文化程度不高,他們對孫輩的監(jiān)護僅僅從物質生活方面予以滿足,這難免會走向一個極端:他們對孫輩過分的溺愛,使得留守兒童變得嬌生慣養(yǎng)。即使是在父母面前,也有這種情況的發(fā)生,父母對留守子女照顧不周,內心感到愧疚,為了補償孩子,他們就盡量滿足孩子的物質需要,因此,留守兒童也就要風得風,要雨得雨。這種以物質的滿足代替精神上的安撫,將孩子一步步往懸崖邊上推,一不留意孩子就有可能掉進深淵。而委托他人監(jiān)護孩子則出現(xiàn)了另一種情況:受委托者更多的是對留守兒童的漠不關心,持一種放任的態(tài)度。有的是留守兒童太調皮,他們根本管不了,也有的是害怕管多了受到其父母的埋怨,因此他們的監(jiān)護也只是“有所為,有所不為”。留守兒童也就變得膽大起來,他們可以為所欲為,肆無忌憚?偠灾捎诩彝ソ逃娜笔,給留守帶來了一系列嚴重的后果。對留守兒童的監(jiān)護不力,導致農村留守兒童價值取向的扭曲,無限制的物質滿足,行為規(guī)范上的放任,精神上的漠不關心,使孩子變得功利起來,表現(xiàn)出個人享樂主義的人生觀。好逸惡勞、奢侈浪費、亂花錢、擺闊氣的錯誤思想觀念極易在留守兒童中形成。家庭教育缺失導致的另一嚴重后果表現(xiàn)在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方面。父母長期在外,留守兒童親情缺失,缺乏起碼的父愛母愛。他們普遍缺少情感教育和心理關懷,沒有傾述和求助的對象,這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極為不利,容易引發(fā)多種心理疾病。他們不愿與外界接觸或是接觸甚少,因此很多兒童表現(xiàn)得內心封閉、情感冷漠、行為孤僻,其有的行為甚至讓人不可理喻。這些心理障礙嚴重影響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
2.學校教育軟弱無力
農村留守兒童缺乏家庭教育的`同時,學校教育狀況也不容樂觀。學校教育不足主要表現(xiàn)在兩大方面:一是農村留守兒童成績較差,二是農村留守兒童失學率居高不下。首先是成績差的問題,這既有家庭方面的原因也有教師方面的原因。長期留守的兒童由于見不到父母而產生強烈的思親情緒,導致他們上課思想拋錨,根本無法集中注意力專心聽講。而在家中,他們要么由祖輩照顧,要么由父母委托的監(jiān)護人監(jiān)管。由祖輩照顧的情況下,祖輩由于年紀大,文化程度不高,有很多甚至是文盲,他們即使想對孫輩的學習給予幫助,但難免也要陷入“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泥潭。而由委托人監(jiān)管的情況下,更多的則體現(xiàn)為對其監(jiān)管下的留守兒童的學習持漠不關心的態(tài)度,他們認為只要讓他們監(jiān)護的留守兒童吃飽穿暖就已經盡到了監(jiān)護職責,至于學習方面則事不關己,聽之任之。由此可見留守兒童在學習方面根本得不到必要的監(jiān)督和輔導,學習自覺性和興趣感大大降低,學習成績下降也就不足為怪了。在教師方面,雖然國家大力推進素質教育,但是“唯分論英雄”的應試教育現(xiàn)狀并沒有得到根本改觀。以分數評價學生優(yōu)劣,以分數論教師水平之高低的狀況也沒有得以消除。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對差等生的態(tài)度難免顯得粗暴,特別是對差生中那些不服從管教者尤為突出。體罰學生的情況在所難免,且學生不忍處于這種地位,從而產生厭學情緒,這也為留守兒童面臨的學校教育的第二大問題——失學率高埋下了禍根。留守兒童在家受到的監(jiān)護力度不夠,在學校又受到老師的冷落,于是他們逃學,曠課。有的留守兒童受到父母外出務工的影響,產生“讀書無用論”思想,他們認為不讀書也能掙錢,于是紛紛離校外出,走上了漫漫打工路。學校對此也無能為力,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們一個個離開校園。這是中途退學方面,另外留守兒童的升學率也不容樂觀,留守兒童上高中的幾乎微乎其微。另外,學校教育還有一個不足就是教師不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教師往往只關心學生智的提高,卻忽視了對其德、體、美、勞的關注,致使留守兒童思想散漫,體質下降,不服從管理,自以為是。在這種教育局面下,學生很難得到全面的發(fā)展。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lián)網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址)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