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兒》陸游賞析 (菁選5篇)
《示兒》陸游賞析1
陸游南宋七言絕句:《示兒》原文: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示兒》參考注釋:
、僭和霸。
、诘褐。
、郾罕瘋
、芫胖荩汗糯*分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
、萃**
、尥鯉煟褐改纤纬⒌**。
、吣宋蹋豪先俗苑Q,指陸游自己。
、啾倍ǎ菏諒汀
陸游南宋七言絕句:《示兒》賞析:
陸游是南宋愛國詩人,畢生從事抗金和收復失地的正義事業(yè)。雖然屢遭投降派排擠、打擊,但愛國熱情始終沒有消減!妒緝骸吩娛窃娙伺R終寫給兒子的遺囑,表達了詩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祖國的深摯強烈的愛國激情。
首句“死去元知萬事空”!霸,本來就知道;“萬事空”,是說人死后萬事萬物都可無牽無掛了。但接著第二句意思一轉(zhuǎn):“但悲不見九州同”,唯獨一件事卻放不下,那就是淪喪的國土尚未收復,沒有親眼看見祖國的**。詩的第三句“王師北定中原日”,表明詩人雖然沉痛,但并未絕望。他堅信總有一天宋朝的**必定能*定中原,**失地。有了這一句,詩的情調(diào)便由悲痛轉(zhuǎn)化為激昂。結句“家祭無望告乃翁”,情緒又一轉(zhuǎn),無奈自己活著的時候已看不到祖國**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孫。于是深情地囑咐兒子,在家祭時千萬別忘記把“北定中原”的喜訊告訴他。
這首詩是陸游的絕筆。他在****,還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貴族霸占著的中原**和人民,熱切地盼望著祖國的重新**,因此他特地寫這首詩作為遺囑,諄諄告誡自己的兒子。從這里我們可以領會到詩人的愛國激情是何等的執(zhí)著、深沉、熱烈、真摯!無怪乎自南宋以來,凡是讀過這首詩的人無不為之感動,特別是當外敵入侵或祖國**的情況下,更引起了無數(shù)人的共鳴。
這首詩用筆曲折,情真意切地表達了詩人臨終時復雜的思想情緒,既有對抗金大業(yè)未就的無窮遺恨,也有對神圣事業(yè)必成的堅定信念。全詩有悲的成分,但基調(diào)是激昂的。詩的語言渾然天成,沒有絲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著意雕琢的詩更美,更感人。
《示兒》陸游賞析2
[宋]陸游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注釋:
【1】示兒:寫給兒子們看。
【2】元知:原本知道。元,通“原”。本來。在蘇教版等大部分教材中本詩第一句為“死去元知萬事空”,但在老的人教版等教材中為“死去原知萬事空”,因為是通假字,所以并不影響本詩的意境,尚有爭議。人教版等教材多為“元”,不常用通假字。
【3】萬事空:什么也沒有了。
【4】但:只是。
【5】悲:悲傷
【6】九州:這里代指宋代的*。古代*分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
【7】同:**。
【8】王師:指南宋朝廷的**。
【9】北定:將北方*定。
【10】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區(qū)。
【11】家祭:祭祀家中先人。
【12】無忘:不要忘記。
【13】乃翁:你的父親,指陸游自己。
賞析:
這是陸游臨終時寫給自己兒子們的遺囑,它充分表達了詩人高度的愛國熱忱。
陸游(1125一1210年),字務觀,號放翁,是我國杰出的愛國詩人。在他的一生和他九千多首詩中,始終貫串和洋溢著強烈的愛國**精神,從而形成了他詩歌創(chuàng)作的最顯著的特色,奠定了他在祖國詩壇上的崇高地位。他在臨終前寫的《示兒》詩,更是一首感人至深、傳誦千古的名作: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譯成現(xiàn)代漢語就是:
我本來知道,當我死后,人間的一切就都和我無關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沒能親眼看到祖國的**。
因此,當大宋**收復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來之時,你們舉行家祭,千萬別忘把這好消息告訴你們的老子!
這首詩是陸游的絕筆。他在****,還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貴族霸占著的中原**和人民,熱切地盼望著祖國的重新**,因此他特地寫這首詩作為遺囑,諄諄告誡自己的兒子。從這里我們可以領會到詩人的愛國激情是何等的執(zhí)著、深沉、熱烈、真摯!無怪乎自南宋以來,凡是讀過這首詩的人無不為之感動,特別是當外敵入侵或祖國**的情況下,更引起了無數(shù)人的共鳴。
陸游所處的時代,正是我國歷史上民族矛盾異常尖銳的時代。在十二世紀初,我國東北地區(qū)的女真族建立了金國。在陸游出生后的第二年,金國占領了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開封市);第三年把徽、欽二帝擄去,北宋**。而當欽宗之弟趙構逃到南方,在臨安(今浙江杭州市)建立了*之后,不但不發(fā)憤圖強,收復失地,反而任命臭名昭著的**秦檜做**,一意向金人屈膝求和。紹興十二年(1142年)和議告成,趙構競無恥到向金國**自稱臣子,并答應每年獻銀二十五萬兩、絹二十五萬匹,跟金人劃淮水為界。從此北方的大好河山淪為金人的**,北方的廣大人民橫被金人**,而南宋小朝廷也只是偏安一隅,在敵人的威脅**下茍延歲月。后來宋孝宗趙眘與金簽訂的“隆興和議”及寧宗趙擴與金簽訂的“開禧和議”,照舊屈辱求和。這種局面,當然是一向反對民族**的廣大漢族人民所不能容忍的。因此在這一歷史時代,不知有多少**民族的優(yōu)秀兒女挺身而出,展開了不屈不撓的**,而陸游則是他們在文學戰(zhàn)線上的杰出**。
陸游一生經(jīng)歷了北宋的末年和南宋的前半期。由于幼年在敵人入侵下倉皇逃難,以及家庭和親友的愛國**的啟發(fā)教育,陸游對當時的嚴重民族災難有著極其深刻的感受,因而早在青少年時期,就在心靈深處埋下了愛國復仇的種子。此后無論在朝廷和地方做官,到川、陜**從軍,直至晚年在紹興老家閑居,這顆種子生根、發(fā)芽、挺干、開花,雖然不斷遭到風雨的摧殘,卻也不斷地成長壯大,并且終于結滿豐碩的果實。清朝詩人趙翼的《甌北詩話》中有一段話,說得十分概括,他說:
放翁十余歲時,早已習聞先正之緒言,遂如冰寒火熱之不可改易;且以《春秋》大義而論,亦莫有過于是者,故終身守之不變。入蜀后在宣撫使王炎幕下,經(jīng)臨南鄭,瞻望鄠、杜,志盛氣銳,真有唾手燕、云之意,其詩之言恢復者十之五六。出蜀以后,猶十之三四。至七十以后,……是固無復有功名之志矣,然其《感中原舊事》云:“乞傾東海洗胡沙”,《老馬行》云:“中原旱蝗胡運衰,王師北伐方傳詔,一聞戰(zhàn)鼓意氣生,猶能為國*燕趙”,則此心猶耿耿不忘也。臨歿猶有“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之句,則放翁之素志可見矣。
當然,這里所謂“十之五六”,“十之三四”,只是粗略的統(tǒng)計,而且只是從數(shù)量上、表面上來看的;然而即此也可見陸游的“素志”是一貫的,是自少至老歷久不渝的。尤其這首《示兒》詩是他生命終點所爆發(fā)出的愛國火花,也可看做他一生愛國思想及詩作的總結。
歷代文人,凡是讀過《示兒》詩的無不為之感動。早在南宋當時,劉克莊就有一首絕句說:
不及生前見虜亡,放翁易簀憤堂堂。遙知小陸羞時薦,定告王師入洛陽!
這是1234年金朝被蒙古族**之后,南宋*從淮西調(diào)兵進駐開封城內(nèi),并從開封分兵收復了洛陽之后,劉氏在興奮之際,想到陸游的子孫一定會遵從他的遺囑,把這個好消息祭告“乃翁”的。但是好景不長,那個歌舞湖山、奸臣當?shù)赖哪纤涡〕⑦B暮氣已深的金兵尚且不能抵抗,更何況這“方張之寇”的蒙古大軍呢?多虧廣大愛**民奮起阻擊,才使得這個風雨飄搖的*又延續(xù)了四十多年。這時南宋遺民林景熙寫了一首《讀陸放翁詩卷后》,詞意極為沉痛,其末四句云:
青山一發(fā)愁濛濛,干戈況滿天南東。來孫卻見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
這是說,陸游臨終時以不見“九州同”為憾事,現(xiàn)在他的孫子們卻看到了種這局面,但是***的不是宋**,而是新興的元帝國,這樣的消息在家祭時怎樣告訴他老人家呢?以上所舉兩首詩,前一首洋溢著“漫卷詩書喜欲狂”的激情,后一首抒發(fā)了“**之音哀以思”的悲痛,一喜一悲,都是由《示兒》詩引發(fā)的。他們的愛國熱情與陸游息息相通。
其他評述陸詩而特別提到《示兒》這首的,就我所見,不下三十余家(請參看我與孔繁禮同志同纂的《陸游研究資料匯編》),或者說它有宗譯“三呼渡河”之意,或者說它與杜甫“一飯不忘”的忠君愛國相同,也有讀后嘆息泣下的,也有作詩同情寄慨的`。足見這首詩情真語摯,感人之深!
但是以上諸人,大都是受了此詩的感染而引起共鳴,卻未暇對它的內(nèi)容作細致的分析。值得參考和向讀者推薦的,要數(shù)當代朱自清先生的《愛國詩》一文。在這篇文章里,他把我國古典詩歌中的愛國詩分為三個項目:一是忠于一朝,也就是忠于一姓;其次是歌詠那勇敢殺敵的將士;再其次是對異族的同仇。并指出第三項以民族為立場,范圍更為廣大。他認為陸游“雖做過官,他的愛國熱誠卻不僅為了趙家一姓。他曾在西北從軍,加強了他的敵愾。為了民族,為了社稷,他永懷著恢復中原的壯志!币虼嗽跉v代愛國詩中,他特別推崇這首《示兒》詩,并對它做了具體的分析:
《示兒》詩是臨終之作,不說到別的,只說“北定中原”,正是他的專一處。這種詩只是對兒子說話,不是什么遺疏遺表的,用不著裝腔作勢,他盡可以說些別的體己的話;可是他只說這個,他正以為這是最體己的話。詩里說“元知萬事空”,萬事都擱得下;“但悲不見九州同”,只這一件擱不下。他雖說“死去”,雖然“不見九州同”,可是相信“王師”終有“北定中原日”,所以叮囑他兒子“家祭無忘告乃翁”!教兒子“無忘”,正見自已的念念不“忘”。這是他的愛國熱誠的理想化;這理想便是我們現(xiàn)在說的“國家至上”的信念的雛形!^去的詩人里,也許只有他才配稱為愛國詩人。(見《朱自清選集》,1952年開明書店版)
朱自清本人也是一個深情的*,新、舊詩都作得很好,所以他對陸游其人其詩的分析是深具慧心的。他從《示兒》詩中看到陸游“愛國熱誠的理想化”,換言之,也就是陸游愛國思想的進步性和它所達到的高度。關于這一點,我們還可以進一步略加說明和補充:第一,陸游熱愛祖國是和他熱愛人民的思想感情緊密結合的,既包括對“忍死望恢復”的中原“遺民”的深切懷念,也包括對“歲輦金幣輸胡羌”的南宋老百姓的同情與哀憫。其次是他對祖國不可分割的北方大好河山的系念,如“三萬里之黃河”和“五千仞之太華”,以及“兩京宮闕”等等。再則是他對民族語言和整個民族文化的愛護,惟恐在異族的長期**下遭到破壞與同化,以致“東都兒童作胡語”,甚至整個第二代都“羊裘左其衽”,改變了漢族的生活習慣,忘記了自己祖先的傳統(tǒng)(有關例證,詳見拙著《陸游傳論》下編第四章)。這些才是他“但悲不見九州同”和熱盼“北定中原日”的主要原因,也是他愛國思想的根本內(nèi)容。列寧說:“愛國**就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的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其中包括對家鄉(xiāng)、對祖國和對自己的人民、對優(yōu)秀傳統(tǒng)的愛。陸游詩里所表現(xiàn)的思想感情正是這些。因此朱文聲稱:“過去的詩人里,也許只有他才配稱為愛國詩人”,這個評價雖顯得過于強調(diào),有抹殺他人之嫌,但為了指出特色,我們應該承認這是十分中肯而且公允的。
《示兒詩》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如今,距陸游寫出他的《示兒詩》雖已過去七、八百年,但詩中所表現(xiàn)的愛國熱誠,仍然催人淚下,發(fā)人深省!傍B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边@首詩里“但悲不見九州同”的哀音,對祖國**,認同回歸,仍然是一個有力的呼喚!(齊治*)
《示兒》陸游賞析3
示兒
宋·陸游
死去元知萬事空,
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
家祭無忘告乃翁。
[注釋]
示兒:給兒子們看。
元:本來。元同“原”。
但:只,副詞。
九州:指*的**。同,指一統(tǒng)江山。
中原:指淮河以北**在金人手里的地區(qū)。
家祭:舊俗后輩對先人的祭奠(diàn)。
乃翁:乃,代詞,你。即你的父親。
[翻譯]
一個人死去本來就知道萬事皆空,
只令我悲哀的是看不到九州成一統(tǒng)。
將來等到王師北定中原的那一天,
家祭時千萬不要忘了告訴我一聲。
[賞析]
陸游是南宋愛國詩人,畢生從事抗金和收復失地的正義事業(yè)。雖然屢遭投降派排擠、打擊,但愛國熱情始終沒有消減!妒緝骸吩娛窃娙伺R終寫給兒子的遺囑,表達了詩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祖國的深摯強烈的愛國激情。
作為一首絕筆,它無愧與詩人創(chuàng)作的一生。陸游享年八十五歲,現(xiàn)存詩九千余首。其享年之高、作品之多,在古代詩人中是少有的;而以這樣一首篇幅短小、份量卻十分沉重的壓卷之作來結束他的漫長的創(chuàng)作生涯,這在古代詩人中更不多見。
作為一篇遺囑,它無愧于詩人愛國的一生。一個人在病榻****,回首*生,百端交集,環(huán)顧家人,兒女情深,要抒發(fā)的感慨、要留下的語言,是千頭萬緒的;就連一代英杰的曹操,在辭世前還以分香買履為囑。而詩人卻以“北定中原”來表達其生命中的最后意愿,以“無忘告乃翁”作為對親人的最后囑咐,這是極其難能可貴的。在這一點上,古往今來又有幾個人能與他相比?陸游生于北宋覆亡前夕,身歷神州陸沉之恨,深以南宋偏安一隅、屈膝乞和為恥,念念不忘收復中原;但他從未得到重用,而且多次罷職閑居,*生志業(yè),百無一酬,最后回到故鄉(xiāng)山陰的農(nóng)村,清貧自守,赍志以沒。他的一生是失意的一生,而他的愛國熱情始終沒有減退,恢復信念始終沒有動搖。其可貴之處正在于他的愛是如此強烈,如此執(zhí)著;從這首《示兒》詩中,更會受到他對國家民族一往情深、九死不悔的精神的前列感染。
從語言看,這首詩的另一特色是不假雕飾,直抒胸臆。這里,詩人表達的是他一生的心愿,傾注的是他滿腔的悲慨。詩中所蘊涵和積蓄的情感是極其深厚、強烈的,但卻出之以極其樸素、*淡的語言,從而自然得達到真切動人的藝術效果。賀貽孫在《詩筏》中就說這首詩“率意直書,悲壯沉痛,……可泣鬼神”。這說明,凡真情流露之作,本來是用不著借助于文字渲染的,越樸素、越*淡,反而更能示其感情的真摯。
[作者簡介]
陸游(1125—1210),南宋偉大詩人。字務觀,號放翁,山陰(現(xiàn)浙江省紹興市)人,做過寶章閣待制。父親陸宰不僅曾有文學創(chuàng)作傳世,且是當時有名的藏書家。陸游出生的第二年,北宋即被金人所滅,陸游跟父親經(jīng)過了一段**歲月,才回到山陰老家。陸宰不僅是一介文人,更是一個有愛國思想的知識分子,常與志士往來,談論家國局勢,受父親影響,年少的陸游早已埋下文學與愛國的種子。
二十九歲時參加進士考試,因名次在秦檜孫(秦塤)之前,又因喜論恢復,屢受排擠,至檜死才得以被起用。
陸游二十歲就定下:“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的報國壯志。三十歲參加禮部考試,名列第一,因“喜論恢復”而遭投降派秦檜打擊,被除掉了名字。但他毫不消沉,回鄉(xiāng)后仍攻讀兵書,刻苦習武,準備抗金衛(wèi)國。
1162年,宋孝宗趙慎起用主戰(zhàn)派張浚,準備北伐。孝宗召見了陸游,陸游趁此良機提出了許多**軍事主張,并給予趙慎以有力**。但是北伐失利,宋再度向金求和,孝宗意志動搖,朝中主和派重新抬頭,張浚被罷官,陸游也被削職還鄉(xiāng)。1170年,陸游到夔州(今四川奉節(jié)縣)任通判。后來又到四川宣撫使王炎的幕府中辦理軍務,積極向王炎提出恢復中原的作戰(zhàn)策略。但是,由于朝中投降派的阻撓破壞,王炎被召回朝庭,幕府也被撤散。陸游的作戰(zhàn)主張不僅得不到實現(xiàn),自己也被調(diào)到成都府安撫司任參儀官。
1173年夏,他被任命為蜀州(四川崇慶)通判(副州官)。不久,又被調(diào)到嘉州(四川樂山),年底才又回到蜀州。報國無門,愛民無力,終于在1174年十月,陸游又被調(diào)到榮州(四川榮縣)去攝理州事。陸游,在蜀州雖然只有一年多時間,但對蜀州感情十分深厚。即使晚年回到浙江山陰老家,也還寫了許多記念蜀州的詩篇。蜀州人民也懷念放翁詩人,詩人長溘之后,人們的罨花池旁為他和趙忭([宋代]一御吏,曾作蜀州官)修一廟宇,稱趙陸公祠,后改稱“二賢祠”。現(xiàn)在,“二賢祠”已改建為“陸游紀念館”。
將近三十年間(三十三歲至六十五歲),因陸游始終堅持抗金的主張,與當權不合,屢被起用也旋即被罷黜,在仕途上受到許多無情的打擊和排擠。 在陸游沉浮的仕途中,對他一生有極大影響的一次,是受川陜宣撫使王炎之邀,在其幕府中任事,這是他一生中最意興風發(fā)的時期。此處距宋、金分界不遠,山水壯闊,氣象雄偉;軍旅生活也擴大了他生活的視野,使他寫了許多熱情洋溢的詩篇。 此后將近十年,陸游的生活背離不了四川。在四川期間,是他詩歌創(chuàng)作最活躍的時期,為紀念這一段生活,便將詩作取名為《劍南詩稿》。
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范成大調(diào)任四川制置使,邀陸游作參議官。二人因曾共事又是詩文之交,彼此不拘禮數(shù),兼以陸游喜飲酒銷愁,于是引起同僚的不滿及訕謗,朝廷遂以「恃酒頹放」為由,罷去他的官職,于是他索性自號“放翁”。現(xiàn)實生活中雖被罷去了官職,但詩人“放翁”之名,卻由此遠傳。
離開川陜,時年五十四,其間十年,陸游的任官生涯載浮載沉,至六十五歲最后一次任史官之職,仍因不肯坐食俸祿,一再對帝**,痛陳時局沉痾,又激怒**,竟以“吟詠專嘲風月”的罪名,再次被免去官職。(這是由于他始終堅持抗金,并把這些思想寫進詩中,受到主和派的忌恨所致。)回到山陰,陸游干脆以「風月」二字,作為小軒的名稱。 此次歸隱至去世,約二十年時間,絕大部分是在農(nóng)村中度過的,放翁實際參與了農(nóng)事,因此對農(nóng)村生活有深切的體會。
家居的二十年生活中,寫了將近七千多首詩,其中絕大部份是描寫農(nóng)村景色和反映農(nóng)民生活的篇章。 寧宗嘉定二年,詩人懷恢復中原的未竟之志以終。死前仍不忘驅(qū)逐金人,收復中原的大志,《示兒》一詩,是他對兒子的臨終囑筆,更是詩人抱負、人格和強烈的愛國激情的縮影,“孤忠悲壯,可泣鬼神!
《示兒》陸游賞析4
[宋]陸游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注釋:
【1】示兒:寫給兒子們看。
【2】元知:原本知道。元,通“原”。本來。在蘇教版等大部分教材中本詩第一句為“死去元知萬事空”,但在老的人教版等教材中為“死去原知萬事空”,因為是通假字,所以并不影響本詩的意境,尚有爭議。人教版等教材多為“元”,不常用通假字。
【3】萬事空:什么也沒有了。
【4】但:只是。
【5】悲:悲傷
【6】九州:這里代指宋代的*。古代*分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
【7】同:**。
【8】王師:指南宋朝廷的**。
【9】北定:將北方*定。
【10】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區(qū)。
【11】家祭:祭祀家中先人。
【12】無忘:不要忘記。
【13】乃翁:你的父親,指陸游自己。
賞析:
這是陸游臨終時寫給自己兒子們的遺囑,它充分表達了詩人高度的愛國熱忱。
陸游(1125一1210年),字務觀,號放翁,是我國杰出的愛國詩人。在他的一生和他九千多首詩中,始終貫串和洋溢著強烈的愛國**精神,從而形成了他詩歌創(chuàng)作的最顯著的特色,奠定了他在祖國詩壇上的崇高地位。他在臨終前寫的《示兒》詩,更是一首感人至深、傳誦千古的名作: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譯成現(xiàn)代漢語就是:
我本來知道,當我死后,人間的一切就都和我無關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沒能親眼看到祖國的**。
因此,當大宋**收復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來之時,你們舉行家祭,千萬別忘把這好消息告訴你們的老子!
這首詩是陸游的絕筆。他在****,還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貴族霸占著的中原**和人民,熱切地盼望著祖國的重新**,因此他特地寫這首詩作為遺囑,諄諄告誡自己的兒子。從這里我們可以領會到詩人的愛國激情是何等的執(zhí)著、深沉、熱烈、真摯!無怪乎自南宋以來,凡是讀過這首詩的人無不為之感動,特別是當外敵入侵或祖國**的情況下,更引起了無數(shù)人的共鳴。
陸游所處的時代,正是我國歷史上民族矛盾異常尖銳的時代。在十二世紀初,我國東北地區(qū)的女真族建立了金國。在陸游出生后的第二年,金國占領了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開封市);第三年把徽、欽二帝擄去,北宋**。而當欽宗之弟趙構逃到南方,在臨安(今浙江杭州市)建立了*之后,不但不發(fā)憤圖強,收復失地,反而任命臭名昭著的**秦檜做**,一意向金人屈膝求和。紹興十二年(1142年)和議告成,趙構競無恥到向金國**自稱臣子,并答應每年獻銀二十五萬兩、絹二十五萬匹,跟金人劃淮水為界。從此北方的大好河山淪為金人的**,北方的廣大人民橫被金人**,而南宋小朝廷也只是偏安一隅,在敵人的威脅**下茍延歲月。后來宋孝宗趙眘與金簽訂的“隆興和議”及寧宗趙擴與金簽訂的“開禧和議”,照舊屈辱求和。這種局面,當然是一向反對民族**的廣大漢族人民所不能容忍的。因此在這一歷史時代,不知有多少**民族的優(yōu)秀兒女挺身而出,展開了不屈不撓的**,而陸游則是他們在文學戰(zhàn)線上的杰出**。
陸游一生經(jīng)歷了北宋的末年和南宋的前半期。由于幼年在敵人入侵下倉皇逃難,以及家庭和親友的愛國**的啟發(fā)教育,陸游對當時的嚴重民族災難有著極其深刻的感受,因而早在青少年時期,就在心靈深處埋下了愛國復仇的種子。此后無論在朝廷和地方做官,到川、陜**從軍,直至晚年在紹興老家閑居,這顆種子生根、發(fā)芽、挺干、開花,雖然不斷遭到風雨的摧殘,卻也不斷地成長壯大,并且終于結滿豐碩的果實。清朝詩人趙翼的《甌北詩話》中有一段話,說得十分概括,他說:
放翁十余歲時,早已習聞先正之緒言,遂如冰寒火熱之不可改易;且以《春秋》大義而論,亦莫有過于是者,故終身守之不變。入蜀后在宣撫使王炎幕下,經(jīng)臨南鄭,瞻望鄠、杜,志盛氣銳,真有唾手燕、云之意,其詩之言恢復者十之五六。出蜀以后,猶十之三四。至七十以后,……是固無復有功名之志矣,然其《感中原舊事》云:“乞傾東海洗胡沙”,《老馬行》云:“中原旱蝗胡運衰,王師北伐方傳詔,一聞戰(zhàn)鼓意氣生,猶能為國*燕趙”,則此心猶耿耿不忘也。臨歿猶有“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之句,則放翁之素志可見矣。
當然,這里所謂“十之五六”,“十之三四”,只是粗略的統(tǒng)計,而且只是從數(shù)量上、表面上來看的;然而即此也可見陸游的“素志”是一貫的,是自少至老歷久不渝的。尤其這首《示兒》詩是他生命終點所爆發(fā)出的愛國火花,也可看做他一生愛國思想及詩作的總結。
歷代文人,凡是讀過《示兒》詩的無不為之感動。早在南宋當時,劉克莊就有一首絕句說:
不及生前見虜亡,放翁易簀憤堂堂。遙知小陸羞時薦,定告王師入洛陽!
這是1234年金朝被蒙古族**之后,南宋*從淮西調(diào)兵進駐開封城內(nèi),并從開封分兵收復了洛陽之后,劉氏在興奮之際,想到陸游的子孫一定會遵從他的遺囑,把這個好消息祭告“乃翁”的。但是好景不長,那個歌舞湖山、奸臣當?shù)赖哪纤涡〕⑦B暮氣已深的金兵尚且不能抵抗,更何況這“方張之寇”的蒙古大軍呢?多虧廣大愛**民奮起阻擊,才使得這個風雨飄搖的*又延續(xù)了四十多年。這時南宋遺民林景熙寫了一首《讀陸放翁詩卷后》,詞意極為沉痛,其末四句云:
青山一發(fā)愁濛濛,干戈況滿天南東。來孫卻見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
這是說,陸游臨終時以不見“九州同”為憾事,現(xiàn)在他的孫子們卻看到了種這局面,但是***的不是宋**,而是新興的元帝國,這樣的消息在家祭時怎樣告訴他老人家呢?以上所舉兩首詩,前一首洋溢著“漫卷詩書喜欲狂”的激情,后一首抒發(fā)了“**之音哀以思”的悲痛,一喜一悲,都是由《示兒》詩引發(fā)的。他們的愛國熱情與陸游息息相通。
其他評述陸詩而特別提到《示兒》這首的,就我所見,不下三十余家(請參看我與孔繁禮同志同纂的《陸游研究資料匯編》),或者說它有宗譯“三呼渡河”之意,或者說它與杜甫“一飯不忘”的忠君愛國相同,也有讀后嘆息泣下的,也有作詩同情寄慨的。足見這首詩情真語摯,感人之深!
但是以上諸人,大都是受了此詩的感染而引起共鳴,卻未暇對它的內(nèi)容作細致的分析。值得參考和向讀者推薦的,要數(shù)當代朱自清先生的《愛國詩》一文。在這篇文章里,他把我國古典詩歌中的愛國詩分為三個項目:一是忠于一朝,也就是忠于一姓;其次是歌詠那勇敢殺敵的將士;再其次是對異族的同仇。并指出第三項以民族為立場,范圍更為廣大。他認為陸游“雖做過官,他的愛國熱誠卻不僅為了趙家一姓。他曾在西北從軍,加強了他的敵愾。為了民族,為了社稷,他永懷著恢復中原的壯志。”因此在歷代愛國詩中,他特別推崇這首《示兒》詩,并對它做了具體的分析:
《示兒》詩是臨終之作,不說到別的,只說“北定中原”,正是他的專一處。這種詩只是對兒子說話,不是什么遺疏遺表的,用不著裝腔作勢,他盡可以說些別的體己的話;可是他只說這個,他正以為這是最體己的話。詩里說“元知萬事空”,萬事都擱得下;“但悲不見九州同”,只這一件擱不下。他雖說“死去”,雖然“不見九州同”,可是相信“王師”終有“北定中原日”,所以叮囑他兒子“家祭無忘告乃翁”!教兒子“無忘”,正見自已的念念不“忘”。這是他的愛國熱誠的理想化;這理想便是我們現(xiàn)在說的“國家至上”的信念的雛形。……過去的詩人里,也許只有他才配稱為愛國詩人。(見《朱自清選集》,1952年開明書店版)
朱自清本人也是一個深情的*,新、舊詩都作得很好,所以他對陸游其人其詩的分析是深具慧心的。他從《示兒》詩中看到陸游“愛國熱誠的理想化”,換言之,也就是陸游愛國思想的進步性和它所達到的高度。關于這一點,我們還可以進一步略加說明和補充:第一,陸游熱愛祖國是和他熱愛人民的思想感情緊密結合的,既包括對“忍死望恢復”的中原“遺民”的深切懷念,也包括對“歲輦金幣輸胡羌”的南宋老百姓的同情與哀憫。其次是他對祖國不可分割的北方大好河山的系念,如“三萬里之黃河”和“五千仞之太華”,以及“兩京宮闕”等等。再則是他對民族語言和整個民族文化的愛護,惟恐在異族的長期**下遭到破壞與同化,以致“東都兒童作胡語”,甚至整個第二代都“羊裘左其衽”,改變了漢族的生活習慣,忘記了自己祖先的傳統(tǒng)(有關例證,詳見拙著《陸游傳論》下編第四章)。這些才是他“但悲不見九州同”和熱盼“北定中原日”的主要原因,也是他愛國思想的根本內(nèi)容。列寧說:“愛國**就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的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逼渲邪▽亦l(xiāng)、對祖國和對自己的人民、對優(yōu)秀傳統(tǒng)的愛。陸游詩里所表現(xiàn)的思想感情正是這些。因此朱文聲稱:“過去的詩人里,也許只有他才配稱為愛國詩人”,這個評價雖顯得過于強調(diào),有抹殺他人之嫌,但為了指出特色,我們應該承認這是十分中肯而且公允的。
《示兒詩》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如今,距陸游寫出他的《示兒詩》雖已過去七、八百年,但詩中所表現(xiàn)的愛國熱誠,仍然催人淚下,發(fā)人深省。“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边@首詩里“但悲不見九州同”的哀音,對祖國**,認同回歸,仍然是一個有力的呼喚。R治*)
《示兒》陸游賞析5
作品原文
示兒
陸游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作品注釋
1、示兒:寫給兒子們看。
2、元知:原本知道。元,通“原”。本來。在蘇教版等大部分教材中本詩第一句為“死去元知萬事空”,但在老的人教版等教材中為“死去原知萬事空”,因為是通假字,所以并不影響本詩的意境,尚有爭議。人教版等教材多為“元”,不常用通假字。
3、萬事空:什么也沒有了。
4、但:只是。
5、悲:悲傷
6、九州:這里代指宋代的*。古代*分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
7、同:**。
8、王師:指南宋朝廷的**。
9、北定:將北方*定。
10、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區(qū)。
11、家祭:祭祀家中先人。
12、無忘:不要忘記。
13、乃翁:你的父親,指陸游自己。
作品譯文
我本來知道,當我死后,人間的一切就都和我無關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沒能親眼看到祖國的**。因此,當大宋**收復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來之時,你們舉行家祭,千萬別忘把這好消息告訴你們的父親!
創(chuàng)作背景
陸游的一生,呼吸著時代的氣息,吶喊著北伐抗金的戰(zhàn)斗呼聲,表現(xiàn)出高度的愛國**熱忱!妒緝骸吩姙殛懹蔚慕^筆,作于寧宗嘉定三年(1210年),既是詩人的遺囑,也是詩人發(fā)出的最后的抗戰(zhàn)號召。八十五歲的陸游一病不起,在臨終前,留下了一首《示兒》,表達了詩人的無奈以及對收復失地的期盼。
陸游所處的時代,正是*歷史上民族矛盾異常尖銳的時代。在十二世紀初,*東北地區(qū)的女真族建立了金國。在陸游出生后的第二年,金國占領了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開封市);第三年把徽、欽二帝擄去,北宋**。而當欽宗之弟趙構逃到南方,在臨安(今浙江杭州市)建立了*之后,不但不發(fā)憤圖強,收復失地,反而任命臭名昭著的**秦檜做**,一意向金人屈膝求和。紹興十二年(1142年)和議告成,趙構競無恥到向金國**自稱臣子,并答應每年獻銀二十五萬兩、絹二十五萬匹,跟金人劃淮水為界。從此北方的大好河山淪為金人的**,北方的廣大人民橫被金人**,而南宋小朝廷也只是偏安一隅,在敵人的威脅**下茍延歲月。后來宋孝宗趙眘與金簽訂的“隆興和議”及寧宗趙擴與金簽訂的“開禧和議”,照舊屈辱求和。這種局面,當然是一向反對民族**的廣大漢族人民所不能容忍的。因此在這一歷史時代,不知有多少**民族的優(yōu)秀兒女挺身而出,展開了不屈不撓的**,而陸游則是文學戰(zhàn)線上的杰出**。
作品鑒賞
此詩是陸游愛國詩中的又一首名篇。陸游一生致力于抗金**,一直希望能收復中原。雖然頻遇挫折,卻仍然未改變初衷。從詩中可以領會到詩人的愛國激情是何等的執(zhí)著、深沉、熱烈、真摯!也凝聚著詩人畢生的心事,詩人始終如一地抱著當時漢民族必然要**舊物的信念,對抗戰(zhàn)事業(yè)具有必勝的信心。題目是《示兒》,相當于遺囑。在短短的篇幅中,詩人披肝瀝膽地囑咐著兒子,無比光明磊落,激動人心!濃濃的愛國之情躍然紙上。
詩人在寫此詩的十一年以前,嘆息過“死前恨不見中原”,在熱烈地期待著舊業(yè)的**。直到臨終之際,詩人仍然抱有這樣堅定的信念,宋朝的抗敵部隊要揮戈北上,趕走敵人,收復失地,*定中原。這對于詩人自己,當然是看不到了,只有后代的兒孫們能看到。于是深情地囑咐兒子,當皇朝的**收復中原的時候,不要忘記把“北定中原”這個大好的消息告訴詩人,以求了結一樁重大的心事。
首句“死去元知萬事空”,表明詩人即將離開人世,就什么都沒有了,萬事皆空,用不著牽掛了,從中體會詩人那種悲哀凄涼之心情。但從詩人的情感流向來看,有著更加重要的一面,“元知萬事空”這話看來*常,但就全詩來說非常重要。它不但表現(xiàn)了詩人生死所戀,死無所畏的生死觀,更重要的是為下文的“但悲”起到了有力的反襯作用!霸、“空”二字更加強勁有力,反襯出詩人那種“不見九州同”則死不瞑目的心情。
第二句“但悲不見九州同”描寫詩人的悲愴心境。此句詩意是詩人向兒子們交代他至死也無法排除的極大悲痛的心境,那就是沒有親眼看到祖國的**而深深感到遺憾。這一句中的“悲”字是句眼,詩人臨終前悲愴的不是個人生死,而是沒有看見祖國的**。表明自己心有不甘,因為“不見九州同”。“悲”引擢文盟字深刻反映了詩人內(nèi)心的悲哀、遺感之情。
第三句“王師北定中原日”,詩人以熱切期望的語氣表達了渴望收復失地的信念。表明詩人雖然沉痛,但并未絕望。詩人堅信總有一天宋朝的**必定能*定中原,**失地。有了這一句,詩的情調(diào)便由悲痛轉(zhuǎn)化為激昂。
最后一句“家祭無忘告乃翁”,情緒又一轉(zhuǎn),無奈自己已經(jīng)看不到祖國**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孫。于是深情地囑咐兒子,在家祭時千萬別忘記把“北定中原”的喜訊告訴你的父親。表達的詩人堅定的信念和悲壯的心愿,充分體現(xiàn)了年邁衰老的陸游愛國、報國之情,從中受到感染,加深熱愛祖國的情感。
此詩“悲壯沉痛”、“可泣鬼神”,歌頌陸游愛國精神光照千秋。用筆曲折,行文多變,情真意切地表達了詩人臨終時復雜的思想情緒和詩人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既有對抗金大業(yè)未就的無窮遺恨,也有對神圣事業(yè)必成的堅定信念。全詩有悲的成分,但基調(diào)是激昂的。語言渾然天成,沒有絲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著意雕琢的詩更美、更感人。
后世影響
《示兒》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詩中所表現(xiàn)的愛國熱誠催人淚下,發(fā)人深省。
早在南宋當時,劉克莊就有一首絕句說:“不及生前見虜亡,放翁易簀憤堂堂。遙知小陸羞時薦,定告王師入洛陽!”其他評述陸詩,特別提到《示兒》詩,就我所見,不下三十余家(請參看《陸游研究資料匯編》),或者說它具有宗澤“三呼渡河”之意,或者說它與杜甫“一飯不忘”的忠君愛國相同,也有讀后嘆息泣下的,也有作詩同情寄慨的。足見此詩情真語摯,感人之深!
南宋遺民林景熙寫了一首《讀陸放翁詩卷后》,詞意極為沉痛,其末四句云:“青山一發(fā)愁蒙蒙,干戈況滿天南東。來孫卻見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
清朝詩人趙翼的《甌北詩話》寫:“放翁十余歲時,早已習聞先正之緒言,遂如冰寒火熱之不可改易。”且以《春秋》大義而論,亦莫有過于是者,故終身守之不變。入蜀后在宣撫使王炎幕下,經(jīng)臨南鄭,瞻望鄠、杜,志盛氣銳,真有唾手燕、云之意,其詩之言恢復者十之五六。出蜀以后,猶十之三四。至七十以后……是固無復有功名之志矣,然其《感中原舊事》云:“乞傾東海洗胡沙”,《老馬行》云:“中原旱蝗胡運衰,王師北伐方傳詔,一聞戰(zhàn)鼓意氣生,猶能為國*燕趙”,則此心猶耿耿不忘也。
歷代愛國詩中,朱自清先生特別推崇《示兒》詩,并對它做了具體的分析:“這是陸游愛國熱誠的理想化;這理想便是我們現(xiàn)在說的“國家至上”的信念的雛形!^去的詩人里,也許只有他才配稱為愛國詩人。”
作者簡介
陸游(1125年—1210年),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詩人,少年時即受家庭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xiāng),但收復中原信念始終不渝。創(chuàng)作詩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內(nèi)容極為豐富。抒發(fā)**抱負,反映人民疾苦,風格雄渾豪放;抒寫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與王安石、蘇軾、黃庭堅并稱“宋代四大詩人”,又與楊萬里、范成大、尤袤合稱“中興四大詩人”。詞作量不如詩篇巨大,但和詩同樣貫穿了氣吞殘?zhí)數(shù)膼蹏?*精神。楊慎謂其詞纖麗處似秦觀,雄慨處似蘇軾。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示兒》陸游賞析 (菁選5篇)擴展閱讀
《示兒》陸游賞析 (菁選5篇)(擴展1)
——陸游《示兒》教學設計 (菁選3篇)
陸游《示兒》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標
1.了解詩的內(nèi)容,體會詩中抒發(fā)的強烈的愛國之情。
2.理解詩句
3.習本課生字新詞。
4.背誦這兩首詩。
二、教學重點
1.弄懂陸游臨終前最牽掛的事和杜甫聽到勝利喜訊后心情格外歡快的原因。
2.理解詩句
三、教學時間:一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導人新課,板書課題
宋代大詩人陸游一生創(chuàng)作很多詩歌,保存下來的有九千多首,詩中抒發(fā)**抱負,表現(xiàn)人民的生活,表達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他在臨終前作了一首詩《示兒》。示:把事情擺出來讓人知道!笆緝骸痹谶@里指對兒孫們有個交代,相當于遺囑。陸游在臨死之前最牽掛的是什么呢?這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內(nèi)容。(板書:示兒)
二、預習課文,提出預習要求
1.自讀詩歌,讀準字音。
2.借助注解,初步了解詩歌的內(nèi)容。
三、指導學習《示兒》
1.指名讀課文。(重點提示:“祭”的讀音)
2.“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是什么意思?
。▽W生講錯的地方互相訂正,教師相機指導)
。ā霸保霸,“元知”,本來就知道;“但”,只是的意思;“萬事空”,什么都沒有了的意思;“九州”,指全國,“同”,**,這句詩的意思是:本來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沒有了,只是因為看不到全***而感到悲傷。這句詩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看不到***的悲傷之情。)
3.“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元忘告乃翁”是什么意思?(學生講后,教師加以歸納)
。ā巴鯉煛,指南宋**;“定”,*定,收復的意思;“中原”,這里指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領的地區(qū)。“家祭”,祭把祖宗)“元”,同勿;“乃”,你的,“翁”,父親。這句話的意思是:宋朝的**向北方進軍,收復中原的時候,祭把祖宗不要忘了把收復中原的事,告訴你們的父親j這句詩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渴望祖國**的愛國之情。)
4.練讀課文。(要求體會感情,讀出語氣。)
5.說說這首詩主要講了什么?(引導學生根據(jù)詩句的內(nèi)容來回答)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答出:這首詩通過寫詩人畢生的心事和希望,表達了他渴望收復失地、**祖國的強烈的愛國之情。)
五、各自背誦課文
六、指導學習生字
“乃”的左邊是一撇,注意不要寫錯。
七、默寫這首詩。
。▽W生互相檢查)
八、預習《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板書:
遺恨 不見九州同
示兒
遺愿王師北定
陸游《示兒》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1.了解詩的內(nèi)容,體會詩中抒發(fā)的強烈的愛國之情。
2.理解詩句
3.習本課生字新詞。
4.背誦這兩首詩。
二、教學重點
1.弄懂陸游臨終前最牽掛的事和杜甫聽到勝利喜訊后心情格外歡快的原因。
2.理解詩句
三、教學時間:一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導人新課,板書課題
宋代大詩人陸游一生創(chuàng)作很多詩歌,保存下來的有九千多首,詩中抒發(fā)**抱負,表現(xiàn)人民的生活,表達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他在臨終前作了一首詩《示兒》。示:把事情擺出來讓人知道!笆緝骸痹谶@里指對兒孫們有個交代,相當于遺囑。陸游在臨死之前最牽掛的是什么呢?這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內(nèi)容。(板書:示兒)
二、預習課文,提出預習要求
1.自讀詩歌,讀準字音。
2.借助注解,初步了解詩歌的內(nèi)容。
三、指導學習《示兒》
1.指名讀課文。(重點提示:“祭”的讀音)
2.“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是什么意思?
。▽W生講錯的地方互相訂正,教師相機指導)
。ā霸,同“原”,“元知”,本來就知道;“但”,只是的意思;“萬事空”,什么都沒有了的意思;“九州”,指全國,“同”,**,這句詩的意思是:本來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沒有了,只是因為看不到全****而感到悲傷。這句詩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看不到****的悲傷之情。)
3.“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元忘告乃翁”是什么意思?(學生講后,教師加以歸納)
(“王師”,指南宋**;“定”,*定,收復的意思;“中原”,這里指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領的地區(qū)!凹壹馈,祭把祖宗)“元”,同勿;“乃”,你的,“翁”,父親。這句話的意思是:宋朝的**向北方進軍,收復中原的時候,祭把祖宗不要忘了把收復中原的事,告訴你們的父親j這句詩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渴望祖國**的愛國之情。)
4.練讀課文。(要求體會感情,讀出語氣。)
5.說說這首詩主要講了什么?(引導學生根據(jù)詩句的內(nèi)容來回答)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答出:這首詩通過寫詩人畢生的心事和希望,表達了他渴望收復失地、**祖國的強烈的愛國之情。)
五、各自背誦課文
六、指導學習生字
“乃”的左邊是一撇,注意不要寫錯。
七、默寫這首詩。
(學生互相檢查)
八、預習《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板書:
遺恨 不見九州同
示兒
遺愿王師北定
陸游《示兒》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認識會寫“祭”1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并默寫古詩。2、理解詩句的含義,感受古詩的表現(xiàn)手法,入情入境。
3、培養(yǎng)熱愛祖國、奮發(fā)圖強的精神。
【重點難點】
背誦并默寫課文,感受詩人的愛國情懷,激發(fā)愛國熱情。
【教學準備】
課件、面具或者頭飾
【教學過程】
一、談話設情,導入新課。
1、一位85歲的老人,一個除夕之夜,臨終之時,他一生都在追求的國家**的志愿沒有實現(xiàn),他把兒子叫到床前,提筆寫下了遺書,短短的二十八個字,卻沒有一字提到家事,他寫的是什么呢?
2、出示《示兒》。
二、初讀全詩,感受詩意。
1、先以自己的`理解讀讀這首詩
2、理解這首詩講的內(nèi)容。(借助資料,并講給同桌聽,并能糾正有錯誤的地方)
3、解釋詩意并板書。(講清楚難懂字詞并翻譯)
三、再讀全詩,理解深意。
1、自己讀這首詩,談談自己讀完后最強烈的感受。
2、知道“死去元知萬事空”,為什么還告訴兒子“家祭無忘告乃翁”?(體會作者至死不忘國家**的愛國之情)
3、體會陸游這一聲聲的囑咐中的感情。(悲憤又充滿希望)
4、帶著體會出來的感情,朗讀這首詩。(個別讀,齊讀)
四、拓展延伸,深化理解。
1、出示《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2、讀這首詩,理解此詩并比較兩首詩的異同。
。ó悾簳r間,地點、同:國家**的愿望)
3、讀這首詩最讓人心痛的是哪個字?
(“南望王師又一年”中的“又”字)
五、現(xiàn)場模擬,感同身受。
1、根據(jù)詩的內(nèi)容把課文改成一段病床前的對話。
。ㄒ行袆,語言,神態(tài)等描寫)
2、朗讀表演對話。(兩人表演)
陸游:(痛苦、有氣無力、無奈地)對于一個快要死的人來說,也沒有什么可牽掛的了。但是,唯一令我萬般心痛的是,我們的祖國遲遲得不到**。俗話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的祖國正在受難,我卻行將就木、**為力。唉!
兒子:父親,您別難過,您雖然無法馳騁疆場,但是您以筆代刀,以詩為劍,喚醒了多少麻木的心靈,激勵了多少將士奮勇殺敵。
陸游:(憂憤、哀傷地)我是空有滿腔熱血卻報國無門,我的心痛!我無法安心地閉上我的雙眼,兒子呀,你現(xiàn)在正是身強體壯的好年華,一定要為祖國的**努力拼搏。
兒子:(低沉緩慢地)擁有您這樣的父親是我最大的幸福。我從小受您的教育,愛國的種子早已在我的心中生根發(fā)芽,我會像您一樣熱愛自己的祖國,投身到抗金的隊伍中去,為國家的**而貢獻自己的一切。
陸游:(飽含愛國熱情)兒子呀!臨死之前,只有一件事讓我死不瞑目,那就是沒有看到我們的**收復失地,沒有看到我們的祖國**,如果那一天來臨的時候,別忘了,千萬別忘了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你九泉之下的父親。
3、表演完后,師生共同點評。
4、學生發(fā)言,談一談自己的感受。
板書設計:
示兒
死去元知萬事空,(國不**)
但悲不見九州同。(死不瞑目)
王師北定中原日,(至死不變)
家祭無忘告乃翁。(收復失地)
《示兒》陸游賞析 (菁選5篇)(擴展2)
——陸游示兒原文及賞析 (菁選2篇)
陸游示兒原文及賞析1
示兒
作者:陸游 年代:宋
死去元知萬事空,
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
家祭無忘告乃翁。
賞析:
首句“死去元知萬事空”!霸,本來就知道;“萬事空”,是說人死后萬事萬物都可無牽無掛了。但接著第二句意思一轉(zhuǎn):“但悲不見九州同”,唯獨一件事卻放不下,那就是淪喪的國土尚未收復,沒有親眼看見祖國的**。詩的第三句“王師北定中原日”,表明詩人雖然沉痛,但并未絕望。他堅信總有一天宋朝的**必定能*定中原,收復失地。有了這一句,詩的情調(diào)便由悲痛轉(zhuǎn)化為激昂。結句“家祭無忘告乃翁”,情緒又一轉(zhuǎn),無奈自己活著的時候已看不到祖國**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孫。于是深情地囑咐兒子,在家祭時千萬別忘記把“北定中原”的喜訊告訴他。
這首詩是陸游的絕筆。他在****,還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貴族霸占著的中原**和人民,熱切地盼望著祖國的重新**,因此他特地寫這首詩作為遺囑,諄諄告誡自己的兒子。從這里我們可以領會到詩人的愛國激情是何等的執(zhí)著、深沉、熱烈、真摯!無怪乎自南宋以來,凡是讀過這首詩的人無不為之感動,特別是當外敵入侵或祖國**的情況下,更引起了無數(shù)人的共鳴。 這首詩用筆曲折,情真意切地表達了詩人臨終時復雜的思想情緒,既有對抗金大業(yè)未就的無窮遺恨,也有對神圣事業(yè)必成的堅定信念。全詩有悲的成分,但基調(diào)是激昂的。詩的.語言渾然天成,沒有絲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著意雕琢的詩更美,更感人。
陸游示兒原文及賞析2
原文:
示兒
宋代:陸游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賞析:
此詩是陸游愛國詩中的又一首名篇。陸游一生致力于抗金**,一直希望能收復中原。雖然頻遇挫折,卻仍然未改變初衷。從詩中可以領會到詩人的愛國激情是何等的執(zhí)著、深沉、熱烈、真摯!也凝聚著詩人畢生的心事,詩人始終如一地抱著當時漢民族必然要**舊物的信念,對抗戰(zhàn)事業(yè)具有必勝的信心。題目是《示兒》,相當于遺囑。在短短的篇幅中,詩人披肝瀝膽地囑咐著兒子,無比光明磊落,激動人心!濃濃的愛國之情躍然紙上。
詩人在寫此詩的十一年以前,嘆息過“死前恨不見中原”,在熱烈地期待著舊業(yè)的**。直到臨終之際,詩人仍然抱有這樣堅定的信念,宋朝的抗敵部隊要揮戈北上,趕走敵人,收復失地,*定中原。這對于詩人自己,當然是看不到了,只有后代的兒孫們能看到。于是深情地囑咐兒子,當皇朝的**收復中原的時候,不要忘記把“北定中原”這個大好的消息告訴詩人,以求了結一樁重大的心事。
首句“死去元知萬事空”,表明詩人即將離開人世,就什么都沒有了,萬事皆空,用不著牽掛了,從中體會詩人那種悲哀凄涼之心情。但從詩人的情感流向來看,有著更加重要的一面,“元知萬事空”這話看來*常,但就全詩來說非常重要。它不但表現(xiàn)了詩人生死所戀,死無所畏的生死觀,更重要的是為下文的“但悲”起到了有力的反襯作用!霸薄ⅰ翱铡倍指訌妱庞辛,反襯出詩人那種“不見九州同”則死不瞑目的心情。
第二句“但悲不見九州同”描寫詩人的悲愴心境。此句詩意是詩人向兒子們交代他至死也無法排除的極大悲痛的心境,那就是沒有親眼看到祖國的**而深深感到遺憾。這一句中的“悲”字是句眼,詩人臨終前悲愴的不是個人生死,而是沒有看見祖國的**。表明自己心有不甘,因為“不見九州同”!氨币拿俗稚羁谭从沉嗽娙藘(nèi)心的悲哀、遺感之情。
第三句“王師北定中原日”,詩人以熱切期望的語氣表達了渴望收復失地的信念。表明詩人雖然沉痛,但并未絕望。詩人堅信總有一天宋朝的**必定能*定中原,**失地。有了這一句,詩的情調(diào)便由悲痛轉(zhuǎn)化為激昂。
最后一句“家祭無忘告乃翁”,情緒又一轉(zhuǎn),無奈自己已經(jīng)看不到祖國**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孫。于是深情地囑咐兒子,在家祭時千萬別忘記把“北定中原”的喜訊告訴你的父親。表達的詩人堅定的信念和悲壯的心愿,充分體現(xiàn)了年邁衰老的陸游愛國、報國之情,從中受到感染,加深熱愛祖國的情感。
此詩“悲壯沉痛”、“可泣鬼神”,歌頌陸游愛國精神光照千秋。用筆曲折,行文多變,情真意切地表達了詩人臨終時復雜的思想情緒和詩人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既有對抗金大業(yè)未就的無窮遺恨,也有對神圣事業(yè)必成的堅定信念。全詩有悲的成分,但基調(diào)是激昂的。語言渾然天成,沒有絲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著意雕琢的詩更美、更感人。
《示兒》陸游賞析 (菁選5篇)(擴展3)
——示兒陸游叮嚀兒子的是
示兒陸游叮嚀兒子的是1
就是說他死時還惦記著愛國,如果國家收復了失地,國家*穩(wěn)了,那么在祭奠他的時候一定要記得在墳頭告訴他.
《示兒》陸游賞析 (菁選5篇)(擴展4)
——陸游詩作《示兒》教學設計3篇
陸游詩作《示兒》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詞,能正確讀寫詞語:家祭、乃翁。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并默寫《示兒》。
3、體會詩中表達的強烈的愛國情感。
4、讓學生感受詩的韻味美、意境美。
二、學法指導
教師教法:談話法、朗讀法。
學生學法:自學討論法、合作學習法。
三、教學重點
弄懂陸游臨終前最牽掛的事。
四、教學難點
體會詩文的思想感情,引起學生心靈的共鳴。
五、解決辦法
加強朗讀,以讀促理解,以讀促感情。
六、教學準備
多**
七、教學過程
。ㄒ唬┯螒?qū)胝n文
你喜歡古詩嗎?我們一起來做一個古詩接龍的游戲;背誦六年來所學的詩(課外的也可)(一人一首)。
(二)板書課題,感知寫作背景
1、同學們看詩的題目《示兒》你是怎么理解的?“示”是什么意思?“示兒”是什么意思?(“示”把事物擺出來讓人知道!笆緝骸笨梢哉f是告訴兒子,在這里指對兒孫們有所交代,相當于遺囑)
2、幻燈出示作者簡介
1126年,金兵攻入北宋首都開封,第二年四月初俘虜了兩位**及皇親國戚三千多人北去,北宋***。1127年農(nóng)歷五月,宋高宗趙構**建都杭州,歷史上稱為南宋。南宋朝廷只守著淮河以南的半壁江山,又對金采取屈辱投降的**,在殘忍的金兵**下的中原與華北地區(qū)的人民受盡了折磨。陸游出身書香門弟,幼年時正值金兵南犯中原,飽嘗流離之苦。他的一生作詩甚多,現(xiàn)在九千三百多首,自稱“六十年間萬首詩”!妒緝骸肥撬86歲高齡,重病在床,生命垂危的時刻寫給他兒子的臨終遺囑。
。ㄈ┱n件出示自學古詩的方法(自學四步法)
1、初讀 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品讀 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詩句。
3、細讀 想想詩人描繪的畫面。
4、研讀 由畫面的情景你想到些什么?
(四)合作學習古詩
1、初讀 學生**朗讀,指名朗讀,達到正確、流利,并指出“祭”的書寫筆順和“乃”的讀音。
2、品讀 小組合作自悟詩意,不明白的地方提出來,大家討論。學生匯報
①“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霸蓖霸笔潜緛淼囊馑!霸保罕緛砭椭赖囊馑。“萬事空”:什么事都沒有了。但:只的意思。
“九州”指*。同:**!熬胖萃保褐溉珖**。
詩意:我本來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也沒有了,只是為看不見全國的**而感到悲傷。
、凇巴鯉煴倍ㄖ性,家祭無忘告乃翁”。
北師:指南宋**。
定:是*定,這里指收復。北定:收復北方。
無:同“勿”,不要的意思。
乃:你的,你們的。翁:指父親。乃翁:你們的父親。
詩意:宋朝的**向北方進軍,收復中原的時候,家祭時不要忘了(把收復中原的這件事)告訴你們的父親。
3、細讀
小組合作討論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詩意所描繪的畫面。學生閉目想象畫面。
4、研讀
聯(lián)系深化,激**感。
、俳涣鳎耗銖拿枥L的畫面中體會到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談談你的看法。
如:對國家未**的悲憤,對收復失地、**祖國的期盼,對國家**的堅定信念,表現(xiàn)詩人愛國**情感等。
、谠诨咏涣髦校處熤笇W生讀出感情,并背誦。
。ㄎ澹┩卣
古代的詩人在臨終時都能想著國家的**,表現(xiàn)了詩人的愛國**熱情。作為新時代的少年,為了愛國你準備做哪些?
學生匯報交流。
多**播放《**》學生齊唱
(六)小結
同學們學習很主動,我們不僅知道自學古詩的四步法,而且從詩句中展開聯(lián)想,感悟到愛國詩人的高尚情懷,今后我們讀書就要注意從內(nèi)容展開聯(lián)想。
。ㄆ撸┎贾米鳂I(yè)
課下搜集有關陸游的詩,讀一讀,再次感受詩人的愛國**情懷。
陸游詩作《示兒》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1、了解詩的內(nèi)容,體會詩中抒發(fā)的強烈的愛國之情。
2、理解詩句
3、習本課生字新詞。
4、背誦這兩首詩。
二、教學重點
1、弄懂陸游臨終前最牽掛的事和杜甫聽到勝利喜訊后心情格外歡快的原因。
2、理解詩句
三、教學時間:一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導人新課,板書課題
宋代大詩人陸游一生創(chuàng)作很多詩歌,保存下來的有九千多首,詩中抒發(fā)**抱負,表現(xiàn)人民的生活,表達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他在臨終前作了一首詩《示兒》。示:把事情擺出來讓人知道。“示兒”在這里指對兒孫們有個交代,相當于遺囑。陸游在臨死之前最牽掛的是什么呢?這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內(nèi)容。(板書:示兒)
二、預習課文,提出預習要求
1、自讀詩歌,讀準字音。
2、借助注解,初步了解詩歌的內(nèi)容。
三、指導學習《示兒》
1、指名讀課文。(重點提示:“祭”的讀音)
2、“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是什么意思?
(學生講錯的地方互相訂正,教師相機指導)
。ā霸,同“原”,“元知”,本來就知道;“但”,只是的意思;“萬事空”,什么都沒有了的意思;“九州”,指全國,“同”,**,這句詩的意思是:本來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沒有了,只是因為看不到全***而感到悲傷。這句詩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看不到***的悲傷之情。)
3、“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元忘告乃翁”是什么意思?(學生講后,教師加以歸納)
。ā巴鯉煛保改纤**;“定”,*定,收復的意思;“中原”,這里指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領的地區(qū)!凹壹馈保腊炎孀冢霸,同勿;“乃”,你的,“翁”,父親。這句話的意思是:宋朝的**向北方進軍,收復中原的時候,祭把祖宗不要忘了把收復中原的事,告訴你們的父親j這句詩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渴望祖國**的愛國之情。)
4、練讀課文。(要求體會感情,讀出語氣。)
5、說說這首詩主要講了什么?(引導學生根據(jù)詩句的內(nèi)容來回答)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答出:這首詩通過寫詩人畢生的心事和希望,表達了他渴望收復失地、**祖國的強烈的愛國之情。)
五、各自背誦課文
六、指導學習生字
“乃”的左邊是一撇,注意不要寫錯。
七、默寫這首詩。
。▽W生互相檢查)
八、預習《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板書:
遺恨 不見九州同
示兒
遺愿王師北定
陸游詩作《示兒》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認識會寫“祭”1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并默寫古詩。
2、理解詩句的含義,感受古詩的表現(xiàn)手法,入情入境。
3、培養(yǎng)熱愛祖國、奮發(fā)圖強的精神。
【重點難點】
背誦并默寫課文,感受詩人的愛國情懷,激發(fā)愛國熱情。
【教學準備】
課件、面具或者頭飾
【教學過程】
一、談話設情,導入新課。
1、一位85歲的老人,一個除夕之夜,臨終之時,他一生都在追求的國家**的志愿沒有實現(xiàn),他把兒子叫到床前,提筆寫下了遺書,短短的二十八個字,卻沒有一字提到家事,他寫的是什么呢?
2、出示《示兒》。
二、初讀全詩,感受詩意。
1、先以自己的理解讀讀這首詩
2、理解這首詩講的`內(nèi)容。(借助資料,并講給同桌聽,并能糾正有錯誤的地方)
3、解釋詩意并板書。(講清楚難懂字詞并翻譯)
三、再讀全詩,理解深意。
1、自己讀這首詩,談談自己讀完后最強烈的感受。
2、知道“死去元知萬事空”,為什么還告訴兒子“家祭無忘告乃翁”?(體會作者至死不忘國家**的愛國之情)
3、體會陸游這一聲聲的囑咐中的感情。(悲憤又充滿希望)
4、帶著體會出來的感情,朗讀這首詩。(個別讀,齊讀)
四、拓展延伸,深化理解。
1、出示《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2、讀這首詩,理解此詩并比較兩首詩的異同。
。ó悾簳r間,地點、同:國家**的愿望)
3、讀這首詩最讓人心痛的是哪個字?
(“南望王師又一年”中的“又”字)
五、現(xiàn)場模擬,感同身受。
1、根據(jù)詩的內(nèi)容把課文改成一段病床前的對話。
。ㄒ行袆,語言,神態(tài)等描寫)
2、朗讀表演對話。(兩人表演)
陸游:(痛苦、有氣無力、無奈地)對于一個快要死的人來說,也沒有什么可牽掛的了。但是,唯一令我萬般心痛的是,我們的祖國遲遲得不到**。俗話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的祖國正在受難,我卻行將就木、**為力。唉!
兒子:父親,您別難過,您雖然無法馳騁疆場,但是您以筆代刀,以詩為劍,喚醒了多少麻木的心靈,激勵了多少將士奮勇殺敵。
陸游:(憂憤、哀傷地)我是空有滿腔熱血卻報國無門,我的心痛。∥覠o法安心地閉上我的雙眼,兒子呀,你現(xiàn)在正是身強體壯的好年華,一定要為祖國的**努力拼搏。
兒子:(低沉緩慢地)擁有您這樣的父親是我最大的幸福。我從小受您的教育,愛國的種子早已在我的心中生根發(fā)芽,我會像您一樣熱愛自己的祖國,投身到抗金的隊伍中去,為國家的**而貢獻自己的一切。
陸游:(飽含愛國熱情)兒子呀!臨死之前,只有一件事讓我死不瞑目,那就是沒有看到我們的**收復失地,沒有看到我們的祖國**,如果那一天來臨的時候,別忘了,千萬別忘了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你九泉之下的父親!
3、表演完后,師生共同點評。
4、學生發(fā)言,談一談自己的感受。
板書設計:
示兒
死去元知萬事空,(國不**)
但悲不見九州同。(死不瞑目)
王師北定中原日,(至死不變)
家祭無忘告乃翁。(收復失地)
《示兒》陸游賞析 (菁選5篇)(擴展5)
——陸游描寫梅花的詩賞析 (菁選3篇)
陸游描寫梅花的詩賞析1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著花遲。
高標逸韻君知否?
正在層冰積雪時。
賞析
自分(讀份)--自己料定。高標逸韻--高尚的氣節(jié),超逸的風度。本來就生在幽深的山谷,花枝向北,更不易見到陽光,所以年年開花都很晚。您知道它品格高超,迥異流俗的風致嗎?(若要知道這一切),就在數(shù)九寒天,冰天雪地的時候來欣賞吧。 陸游借詠梅表現(xiàn)了自己懷才不遇的寂寞和不論怎樣受挫折也永遠保持高風勁節(jié)的情操.
陸游描寫梅花的詩賞析2
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
譯文
聽說山上的梅花已經(jīng)迎著晨風綻開,四周大山的山坡上一樹樹梅花似雪潔白。
有什么辦法可以把我的身子也化為幾千幾億個?讓每一棵梅花樹前都有一個陸游常在。
賞析
此詩作于寧宗嘉泰二年(1202),時放翁七十八歲,閑居山陰。上聯(lián)寫梅花不畏嚴寒,笑迎晨風,紛繁似雪,遍開山中。下聯(lián)詩人用了一個奇特的設想,極表其愛梅之心:有什么方法能把自已化為千萬個人,讓每一枝梅花之前都有個放翁呢?吐語不凡。
陸游描寫梅花的詩賞析3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譯文
驛站之外的斷橋邊,梅花孤單寂寞地綻開了花,無人過問。暮色降臨,梅花無依無靠,已經(jīng)夠愁苦了,卻又遭到了風雨的摧殘。
梅花并不想費盡心思去爭艷斗寵,對百花的妒忌與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塵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樣散發(fā)出縷縷清香。
背景
陸游一生酷愛梅花,將其作為一種精神的載體來傾情歌頌,梅花在他的筆下成為一種堅貞不屈的形象的象征。
聯(lián)系陸游的生*不難理解,詞中的梅花正是作者自身的寫照。陸游的一生可謂充滿坎坷。他出生于宋**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正值北宋搖搖欲墜、金人虎視耽耽之時。不久隨家人開始動蕩不安的逃亡生涯,“兒時萬死避胡兵”是當時的寫照,也使他在幼小的心靈深處埋下了愛國的種子。紹興***年(1153年),陸游赴臨安應進士考試,因其出色的才華被取為第一,但因秦檜的孫子被排在陸游之后,觸怒了秦檜,第二年禮部考試時居然被黝免。秦檜黝免陸游的原因,一方面是挾私報復,一方面也是因其“喜論恢復”,引起這一投降派首腦的嫉恨。直到秦檜死后,陸游方開始步入仕途。這之后,陸游的仕途也并非****,而是幾起幾落。他曾到過抗金**,身著戎裝投身火熱的戰(zhàn)斗生活,從而體會到了“詩家三昧”。從此那壯懷激烈的戰(zhàn)斗場面和收復失地的強烈愿望成為其詩歌中最為動聽的主旋律。然而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對眼前的剩水殘山頗為滿足,并不真正想要恢復。即使有時不得不作出些姿態(tài),也是掩人耳目,心不在焉。因此,陸游曾兩次被罷官,力主用兵是最主要原因所在。盡管陸游的愛國熱情慘遭打擊,但其愛國志向始終不渝。這在他的詩歌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不難理解,其《卜算子·詠梅》正是以梅寄志的**,那“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的梅花,正是詩人一生對惡**不懈的抗爭精神和對理想堅貞不渝的品格的形象寫照。
《示兒》陸游賞析 (菁選5篇)(擴展6)
——陸游的古詩句 (菁選2篇)
陸游的古詩句1
1、籜龍已過頭番筍,木筆猶開第一花!懹巍队木映跸摹
2、山河興廢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樓!懹巍肚锿淼浅潜睒恰
3、淚痕紅浥鮫綃透!懹巍垛O頭鳳·紅酥手》
4、湖山勝處放翁家,槐柳陰中野徑斜!懹巍队木映跸摹
5、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懹巍杜R安春雨初霽》
6、怕歌愁舞懶逢迎。——陸游《朝中措·代譚德稱作》
7、成都城南有蜀王舊苑,尤多梅,皆二百余年古木斜陽廢苑朱門閉。——陸游《月上海棠·斜陽廢苑朱門閉》
8、辛勤蓺宿麥,所望明年熟!懹巍妒露巳诊L雨大作》
9、故山猶自不堪聽,況半世、飄然_旅!懹巍儿o橋仙·夜聞杜鵑》
10、鏗然忽變赤龍飛,雷雨四山黑。——陸游《好事近·秋曉上蓮峰》
11、幽姿不入少年場!懹巍冻写搿っ贰
12、陣云高、狼烽夜舉!懹巍吨x池春·壯歲從戎》
13、北風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歲除!懹巍冻寡
14、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懹巍兑共此濉
15、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陸游《示兒》
16、山盟雖在,錦書難托。——陸游《釵頭鳳·紅酥手》
17、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18、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陸游《書憤五首·其一》
19、裹鹽迎得小貍奴,盡護山房萬卷書!懹巍顿涁垺
20、使君宏放,談笑洗盡古今愁!懹巍端{(diào)歌頭·多景樓》
21、當年萬里覓封侯。——陸游《訴衷情·當年萬里覓封侯》
22、歸志寧無五畝園,讀書本意在元元。——陸游《讀書》
23、和戎詔下十五年,將軍不戰(zhàn)空臨邊!懹巍蛾P山月》
24、茅檐人靜,蓬窗燈暗,春晚連江風雨!懹巍儿o橋仙·夜聞杜鵑》
25、欲舒老眼無高處,安得元龍百尺樓!懹巍肚锼肌
26、醉折殘梅一兩枝,不妨桃李自逢時!懹巍堵涿贰
27、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懹巍妒辉滤娜诊L雨大作》
28、向來冰雪凝嚴地,力斡春回竟是誰?——陸游《落梅》
29、臨分出苦語,不敢計從違!懹巍端椭俑咝謱m學秩滿赴行在》
30、燈前目力雖非昔,猶課蠅頭二萬言。——陸游《讀書》
31、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顧八荒。——陸游《金錯刀行》
32、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懹巍杜R安春雨初霽》
33、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懹巍肚镆箤猿龌h門迎涼有感》
34、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懹巍队紊轿鞔濉
35、水滿有時觀下鷺,草深無處不鳴蛙!懹巍队木映跸摹
36、一點烽傳散關信,兩行雁帶杜陵秋!懹巍肚锿淼浅潜睒恰
陸游的古詩句2
1、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家祭忘告乃翁!丁
2、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雞豚。重復疑路,柳暗花明村!队挝鞔濉
3、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如。樓船夜雪洲渡,鐵馬秋風散關!稌鴳崱
4、驛外斷橋邊,寂寞開主。已是黃昏獨愁,更著風和!端阍伱贰
5、紅酥,黃縢酒,滿城**墻柳。東風惡,歡情薄!垛O頭鳳·紅酥》
6、懶向沙頭醉瓶,喚君同賞窗明。陽吹最關情!朵较场
7、當年萬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对V衷情·當年萬覓封侯》
8、東望陰何處是?往來萬三千。寫得家書空滿紙!流清淚,《漁家傲·東望陰何處是》
9、家住蒼煙落照間,絲毫塵事不相關。斟殘瀣穿,卷罷黃庭臥看!丁耳p鴣天·家住蒼煙落照間》
10、存神慮長年,黃遺書漢尚傳。妙語雖傳不省,卻從丹灶覓神仙!肚锼肌
11、虛極靜篤道乃見,仁義盡余可憂。名采藥恐未免,策蹇孰能從我游?《秋思》
12、灰中如螢,燎原從此始。元點存,危疾亦不死!峨s興》
13、弱僅能,齒搖常欲墮;扶持賴藥物,茍幸過!峨s興》
14、散步持書卷,閑眠枕藥囊。馴獐隨杖,癡蝶裳!峨s興》
15、鋤草春愈茂,養(yǎng)草秋亦衰。不如兩置之,榮悴渠有時!峨s興》
16、謀在,不仕當作農(nóng)。識字讀農(nóng)書,豈不賢雕!峨s興》
17、病養(yǎng)精神過服藥,貧知儉約勝營。皋夔事業(yè)今何有,且與君致太*!峨s興》
18、陰可惜所知,尺宅治今未遲。虛費失光作閑事,間信有頭癡。《雜興》
19、風雞喔喔,雪霜柏森森。獨居雖友,物感我深!峨s興》
20、早遇齊侯游柏寢,晚從漢帝祀泉。不須苦學飛騰術,更看泥檢年!峨s興》
21、鰻井初縷云,鮑郎下昏昏。櫓聲嘔軋秋空曉,際家尚閉門!峨s興》
22、造物乘除理固然,許將窮悴博頑堅。驥衰伏櫪千,龜冷榰床壽百年!峨s興》
23、《家世本臞儒,奉儉薄。固難期,間亦闕鹽酪。雜興》
24、客問維摩疾,哀范叔寒。詩囊負童背,藥笈掛驢鞍!峨s興》
25、炷要深,作墨當緩。淺務成速,所以多後患!峨s興》
26、萬物各有時,蟋蟀以秋鳴。我少眠,那得憎此聲。《雜興》
27、東家飯未落,西家打稻雞初鳴。翁枕葛幮,炊飯熟時猶鼾聲。《雜興》
28、棲雞未旦鳴,粒固宜報。林鳥何預,嘵嘵欲誰告?《雜興》
29、蘭臺遺漆書,汲冢收簡;勤萬卷讀,不負百年眼!峨s興》
30、孤夢初回揭短篷,橋邊曉已曈曨。太*象君知否,盡在豐年笑語中!峨s興》
31、堯舜桀紂皆腐,王侯螻螘同丘墟。麥苗覆塊鳩喚,常恨同荷鋤!峨s興》
32、散發(fā)林間萬事輕,夢魂安穩(wěn)和*。只知秋菊有佳,那問荒雞惡聲!峨s興》
33、南斸蒼苔,閣柴扉次第開。間云不斷,豈容點市麈來!峨s興》
34、庖丁悟養(yǎng),輪扁議讀書。彼特技爾,圣智有不如!峨s興》
35、漲我廬,萍葉黏半扉。出返壑,念汝何由歸?《雜興》
36、愛物停垂釣,劬荷鋤。時從鄰飲,授稚孫書。《雜興》
37、碩果墜池響,魚隊散跡?障铱陕溲,此事蓋昔!峨s興》
38、古寺樓暮倚闌,野云不散漫漫。好遮盡君恨,且作滄溟萬看!峨s興》
39、壽年本偶爾,亦與富貴同;復,遂作翁。《雜興》
40、看云廬屏風疊,采樂嵩冠峰。盡四未快,不如棹醉吳松。《秋思》
41、*鐵,忘家思報國。 ——陸游
42、莫道閑總事,孤燈夜夜寫清愁。 ——陸游《秋興》
43、此誰料,在天,滄州?? ——陸游《訴衷情·當年萬覓封侯》
44、驛外斷橋邊,寂寞開主。已是黃昏獨愁,更著風和。意苦爭春,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如故。 ——陸游《算》
45、城上斜陽畫哀,沈園復舊池臺。傷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 陸游《沈園·其》
46、幽居初夏湖勝處放翁家,槐柳陰中野徑斜。滿有時觀下鷺,草深處不鳴蛙。籜龍已過頭番筍,筆猶開第花。嘆息來交舊盡,睡來誰共午甌茶。 ——陸游《幽居初夏》
47、烏鵲成橋秋到,梧桐滴夜初涼。 ——陸游《秋思》
48、瘴過,海棠睛,醉鄉(xiāng)間。 ——陸游《醉鄉(xiāng)春》
49、夜長深三尺,曉寒留得分花。 ——陸游《春園雜賦》
50、盟雖在,錦書難托。 ——陸游《釵頭鳳》
50、樓船夜雪洲渡,鐵馬秋風散關。——陸游《書憤五·其》
51、從今若許閑乘,拄杖時夜叩門!懹巍队挝鞔濉
52、已是黃昏獨愁,更著風和!懹巍端恪ぴ伱贰
53、淚痕紅浥鮫綃透。——陸游《釵頭鳳·紅酥》
54、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如!懹巍稌鴳嵨濉て洹
55、簫追隨春社近,冠簡樸古風存!懹巍队挝鞔濉
56、何可化千億,樹梅花放翁!懹巍睹坊ń^句》
57、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陸游《臨安春初霽》
58、矮紙斜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懹巍杜R安春初霽》
版權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nèi)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wǎng)址) 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