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報道的幾個寫作技巧
通訊報道的幾個寫作技巧
通訊報道是以“真實發(fā)生”為依托的文學創(chuàng)作過程,是用事實說話的藝術。同樣的事實,可以有不同的視角,同樣的時間,審美在不同的心境下,具有不同的審美傾向和社會意義。文學藝術的創(chuàng)造是審美創(chuàng)造,可以虛構可以玄想可以進行迷離夢幻的構思,天馬行空,自由審美;而通訊報道則不然,要以事實凸顯報道的主旨,以時間的現(xiàn)實性鋪墊為文的要義,從而達到通訊報道對人們認知世界信息需要的滿足。將事件變成信息的通訊報道就是記者的全力采訪,巧妙運作的結果,而巧妙運作構筑了記者的寫作風格和個性。那全力采訪的事實,是主體和軀干,這運作的寫作就是藝術了。筆者在采編工作中對于巧妙運作之“巧”有如下幾點感觸:
在通訊報道中滲透藝術審美
對于通訊報道來說,藝術審美意味著硬性新聞軟著陸根性的存在。藝術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通訊受限于事實也高于事實,這個高于就是事實背后的新聞,是事實內(nèi)部的情思或者思想或者存在的社會含義和生命含義。有了深層次意味,通訊報道就不是淡而無味的枯燥,更不是空洞的說辭和教條。 適當?shù)乃囆g滲透是對事實的謹慎和尊重。針對大量新聞報道中常見的弊端,北京大學教授謝冕先生認為新聞專業(yè)的教育應該重視中國語言文字的根基,新聞記者應該有較好的文筆和表達個性,新聞文章應該成為讀者閱讀欣賞的美文。這一觀點,無疑是為新聞工作把脈,把常見問題擺在人們的面前。要把新聞文章變成讀者閱讀欣賞的美文,筆者在實踐中做了一點嘗試:
1.白描勾勒里有意“計白當黑”是通訊報道滲透藝術審美的常見手法白
描勾勒可以細致入微地托出人物肖像,適度空白,半點筆墨可以狀寫歲月滄桑。比如畢節(jié)日報社記者蔣鳳的人物通訊報道《總溪河畔的代課教師——胡連友》(2011年4月11日教育周刊7版)一文中這樣寫道:“3月30日下午,在總溪河邊上的納雍縣厙東關鄉(xiāng)大坡小學,看到了滿頭白發(fā)滿面滄桑的胡連友。當時,他剛為五年級的學生上完課!边@就是事實藝術的真實審美,新聞的5W在這句話里一下子就出來三個要素,時間地點人物。這句話的白描勾勒令人過目難忘胡連友的肖像:白發(fā)是歲月,滄桑同樣是歲月。一種荒涼的客觀存在擺在這則通訊里,人物一下子血肉豐滿,不容忽視。
2.音聲烘染的著色效果對通訊報道的辭藻包裝適當?shù)倪\用比喻,對于通訊報道來說是擺脫個性缺失,枯燥表達的尷尬處境的好技巧。文學審美中的陌生化手法在通訊報道中的運用也是很重要的。詞語陌生,附著在事實上,讓這個事實通體透明,色彩鮮亮,讓通訊報道賦予美文品格。比如筆者的一篇名為《歌聲蕩漾山河醉飛鵬展翅迎賓客》的報道就利用了隱喻:“油菜花金黃的吼聲一路翻滾,我們在春風徐徐的愜意中來到化屋基。‘貴州烏江源百里畫廊旅游文化節(jié)暨化屋苗族花坡節(jié)’在黔西縣新仁鄉(xiāng)鎮(zhèn)府的組織下于4月14日在化屋風景區(qū)舉行。”這是一個富于文采的開頭,直接寫出時間地點和事件,用“油菜花金黃的吼聲”給人一種新鮮視聽撞擊,用“一路翻滾”描繪春天無邊無際的美麗,引發(fā)人們的好奇,有視角享受,有畫面的流動美;ㄏ愫剖帲猴L徐徐,為花坡節(jié)的舉辦造就了氛圍。審美場生成,為下面喜慶的場景拉開了背景。接下來的段落有這樣的描述:“霎時,賓客安靜,主人安靜,青山安靜,綠水安靜。姑娘小伙們著節(jié)日盛裝走上舞臺,把個苗家萬種風情演繹成載歌載舞的歡樂。時而顯現(xiàn)含羞遮面的青澀,時而表達狂野純真的性情,時而歌聲似清流蜿蜒,時而身影嬉戲如蝶舞花間。舞姿柔時如無骨水波,剛時似駿馬奔騰。”通訊報道的現(xiàn)場感逼人地美,文字的審美意
境出來,美文品格鑄就了通訊報道的`魅力,審美也不僅僅只屬于文藝美學。
3.動詞的使用構筑通訊的流動美
巧妙使用動詞,通訊報道中的人物就會更加鮮活,動感流程形成通訊的力量。2011年4月13日畢節(jié)日報社會周刊5版王純亮的《陽陽出院了》一文中有這么一段話:“‘陽陽康復出院了,我特地來感謝畢節(jié)日報社,感謝報社記者,我們?nèi)叶紩肋h記住你們這份恩德的!嗍揽⌒θ轁M面地說。盡管在以前的報道中,記者也多次寫過他的笑容,但是那些掩藏在余世俊背后的痛苦是無言的,那是他和生活抗爭的笑,這一次的笑,其中的意蘊,恐怕難以用筆來描述!边@段文字中用了多個動詞來描寫余世俊的笑,“笑容滿面”、“掩藏”、“抗爭”等,使得余世俊的生活呈現(xiàn)多層面,有厚重的生活感,況味呈隱態(tài),表層的動感是笑容的五味雜陳,作者用了一句:這一次的笑,其中的意蘊,恐怕難以用筆描述。至此,這則通訊的動態(tài)進入舒緩地段,留給讀者回味的余地。
《通訊報道的幾個寫作技巧》全文內(nèi)容當前網(wǎng)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nèi)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版權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nèi)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wǎng)址) 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