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三國演義》中曹操的形象特征和性格分析
名著《三國演義》中曹操的形象特征和性格分析
《三國演義》由東漢末年黃巾起義末期開始描寫,至西晉初期國家重歸統(tǒng)一結束,以魏、蜀、吳三個政治、軍事集團之間的形成演變,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名著《三國演義》中曹操的形象特征和性格分析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名著《三國演義》中曹操的形象特征和性格分析
內(nèi)容摘要:《三國演義》塑造了一個栩栩如生的“亂世梟雄”曹操的形象,是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他雄才偉略、愛惜人才、慷慨豪邁。曹操復雜的性格特征不是簡單的“奸”與“雄”的相加,而是特定的歷史條件造就了曹操的雙重性格,而有時“奸”與“雄”甚至是相互融合的,性格的多個側面互相滲透各顯特征。本文試圖從《三國演義》中曹操形象中的“奸”——詭譎狡詐、玩弄權術、猜疑多變、心狠手毒與“雄”——機警多智、雄才偉略、愛才若渴的兩個方面來分析曹操的復雜性格。
關鍵詞: 三國演義 曹操 性格兩面性 有機統(tǒng)一
對于《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典型,向來有所謂的“三絕”的說法,就是曹操奸絕,關羽義絕,孔明智絕!度龂萘x》中性格最復雜的人便是曹操,一方面,他求賢若渴,唯才是舉;一方面他又嫉賢妒能,摧殘人才。一方面他慷慨豪邁,氣勢恢弘;一方面又小肚雞腸,睚眥必報;一方面他開明公正,一方面又狡詐多疑。作者羅貫中吸取以“擁劉貶曹”的影響和三國戲為素材創(chuàng)作的《三國演義》塑造的曹操這一“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是“奸”與“雄”的有機統(tǒng)一。
一、“亂世之奸雄”
曹操的“奸”,表現(xiàn)在多個方面:詐偽,善作表面文章;殘忍,心狠手辣,殺人如麻;多疑,猜忌之心重;善變,詭計多端等等。
(一)詭譎狡詐、玩弄權術
《三國演義》開篇第一回曹操一出場,首先介紹他的“劣行”:操幼時,好游獵,喜歌舞,有權謀,多機變。操有叔父,見操游蕩無度,嘗怒之,言于曹嵩。嵩責操,操忽心生一計,見叔父來,詐倒于地,作中風狀。叔父驚告嵩,嵩急視之。操故無恙。嵩曰:“叔言汝中風,今已愈乎?”操曰:“兒自來無此;因失愛于叔父,故見罔耳!贬孕牌溲,后叔父但言操過,嵩并不聽。曹操的狡猾多智的性格特征從小就已露出端倪,這算是初顯奸雄本色吧!
寫曹操攻下徐州,呂布及其手下陳宮、張遼等都被擒這一細節(jié)時,曹操對張遼有一段對話,曹操說:“此人好生面熟”。張遼說:“濮陽城中曾相遇,如何忘卻?”曹操笑笑說:“你原來也記得!”張遼說:“只是可惜”。 曹操說“可惜什么?”張遼說:“可惜當日火不夠大,不曾燒死你這國賊!”曹大怒道:“敗將竟敢辱我”,拔出劍來,要殺張遼。曹操背后劉備急忙攀住曹操臂膊,關羽跪在曹操面前。劉備說:“丞相且莫動手,此等赤膽忠心之人,正當留用”。關羽說:“我素知張遼乃忠義之士,愿以性命擔保。”曹操擲劍笑道:“我亦知張遼忠義,故戲之耳!蹦擞H解其縛,脫衣披其身,請上坐。面對張遼罵他“國賊”,曹操怒火中燒,欲殺之而后快,但當劉備說張遼為忠義之士時,他又不愿落下個“殘害忠良”的罪名,態(tài)度馬上來了個大逆轉,且不露痕跡,可說將曹操刻畫得奸詐至極,虛偽至極。
最能表現(xiàn)曹操奸詐的還是“戰(zhàn)官渡袁紹敗績,劫烏巢曹操燒糧”這一回里,曹操軍糧告竭時,降將故友許攸來見曹操有一段對話。曹操說:“公肯來,大事可成矣。望即教我破紹之計”。許攸說:“敢問軍糧尚有幾何?”操說:“可支持一年!痹S攸說:“未必!辈僬f:“尚有半年!”許攸拂袖而起說:“我以誠相投,而公如此見欺,乃非我所望!”曹操挽留他說:“老友勿怪,容我如實相告,軍中糧草,僅可支持三月也!痹S攸笑道:“人稱公為奸雄,果然若是!”曹操亦笑:“豈不聞‘兵不厭詐’乎?”就附耳低言:“軍中只有此月之糧也!痹S攸大聲說:“休要瞞我,糧已盡矣!”曹愕然說:“何以知之!”許攸將曹操給荀彧之書出示,說:“此書何人所寫耶?”曹驚問道:“此信從何處來?”許攸就把抓獲使者之事相告。誠然,軍中糧草如何,是頭等軍事機密,自然不便如實相告,但曹操的一再詐瞞,且那么堅決和自然,那么從容又坦然,確實奸滑得無以復加,驚嘆之余不得不佩服!
曹操的奸詐還表現(xiàn)在善于做表面文章,玩弄權術,而且做得十分“高明”。當他率軍討伐張繡途中,為安撫民心,下令有踐踏農(nóng)田禾苗者,殺無赦。誰知命令剛傳下來,他自己的戰(zhàn)馬就因受驚,踐踏了農(nóng)田。按軍法從事,他得殺自己的頭;不處罰,他說的話就不算數(shù)了。曹操的應變能力實在非同尋常,馬上拉出寶劍要自刎,手下人當然不會讓他死啦!最后是割發(fā)代首。于是三軍肅整,威重令行。此時此刻的虛偽奸詐,似乎是很必要的,這種表演在曹操也是家常便飯。同一回中,軍糧不足,本來是他指令管糧官王垕以小斛發(fā)糧,可為了平息眾怒,不由分說殺了王垕,將罪責一古腦都推到他的身上,自己落得裝好人。為了達到自己目的,其他人都成為犧牲品,這便是虛偽與兇殘兼而有之了。
(二)猜疑多變、心狠手毒、自私殘忍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是曹操一生的行為哲學。他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天下人的性命便如同草芥。這一哲學在殺呂伯奢全家一事中達到了極至。曹操行刺董卓不成,急欲脫身途遇陳宮一起逃亡,到其父結義兄弟呂伯奢家,呂家滿懷熱情,深情款待,關心備至?刹懿傧仁且尚闹刂,見伯奢“良久乃出”已心存疑慮,過后見伯奢“匆匆而去”更加疑心,后聽見后院的磨刀之聲,疑心大起,又聽見有人說:“綁上再殺!庇谑牵R上變了臉,認為呂伯奢“非吾至親”,不問青紅皂白,連殺呂家八口,最不可原諒的是,當他發(fā)現(xiàn)殺錯人之后,并沒有放過呂伯奢這一無辜的老人,非斬草除根不可。當陳宮責怪他殘忍時,他仍拒不認錯,竟振振有詞地說:“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這句話其實正是這位亂世奸雄的極端利己主義的人生哲學,生性多疑的他是何等的殘忍。
為報父仇,他曾經(jīng)下令血洗徐州,“但得城池,將城中百姓盡行屠戮”“大軍所到之處,殺戮人民,發(fā)掘墳墓”。曹操殺人隨意性很強,憑一時的好惡,濫殺無辜。只要違逆了他的意愿,“上級”也好,下屬也罷,都難逃一死?兹、楊修、崔琰、邊讓,此四人都因為言論觸及曹操敏感的神經(jīng),而被曹操滿門抄斬、全族被夷;名醫(yī)華佗妙手回春,曹操多少次頭風病發(fā)作,華佗手到病除,可謂有大恩于曹操,后只因為不愿赴召前往,見疑于操,竟也死于曹操的毒手;直言強諫的劉馥、荀彧,先后被殺。盡管他們幾個(尤其是荀彧)曾多次為曹操出謀劃策,立下過汗馬功勞,但還是沒有逃脫一死。曹操的這些舉動不猶讓人感到有些冷血!被他攬絡到身邊的人才,必須盡心盡力地為他服務,他一旦看出有人違逆他的'意志,不利于他的事業(yè),他就務必去之而后快。真正應了那句話:“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二、“治世之能臣”
如果《三國演義》中的曹操僅僅是這樣,那曹操確實是十惡不赦的 暴君。羅貫中的高明之處在于他并沒有將曹操的思想性格簡單化。作者在小說中反復從曹操的“雄才大略”中來體現(xiàn)他的機警多智、雄才偉略、愛才若渴等性格特征,因而使曹操的性格更加復雜多樣,因此曹操的形象也更豐滿,更真實。
。ㄒ唬┬鄄艂ヂ
《三國演義》的第一回:汝南許邵,有知人之名。操往見之,問曰:“我何如人?”邵不答。又問,邵曰:“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辈俾劥笙。這里許邵概括了曹操這個人物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曹操的領導才能,這也為曹操日后成為真正的帝王之身埋下了伏筆,更是對他的人格的一種肯定。曹操的領袖氣質主要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行事果斷,豁達自信,知人善任。曹操遇事能夠當機立斷,是由其性格直接決定的,這一點是領袖必備素質。操初入仕途時,完全沒有紈绔子弟的享樂習氣,一心革除弊政,厲行法治。當時宦官弄權,朝政混亂,而他能不畏權貴,表現(xiàn)出了大政治家的氣度。
《三國演義》中描寫滅黃巾以后,董卓專權,誅殺后妃,鴆殺少帝,篡逆之心昭然若揭,朝廷百官懾于淫威,無計可施,皆哭無休,惟有曹操笑道:“滿朝公卿夜哭到明,明哭到夜,還能哭死董卓否?”當場表示:“操雖不才,愿即董卓頭懸于都門,以謝天下”。當下自告奮勇去行刺董卓,行刺失敗,又憑借機警善變得以脫身。這份見識、這份膽略遠遠高出滿朝文武大臣。曹操行刺董卓失敗,逃歸陳留,討賊之意彌堅,即舉義旗,作檄文,招募兵勇,誓討董卓,一時成為各路諸侯的領頭羊。
在諸侯聯(lián)軍討董卓中,董卓戰(zhàn)敗虎牢關,逃竄西都。曹操建議盟主袁紹“乘勝追襲”,“一戰(zhàn)可天下定矣!”可惜曹操人微言輕,袁紹庸才無謀,明哲保身,不求進取,各路諸侯各懷私心,互相觀望,按兵不動。只有曹操憤而率本部兵馬追襲,終因勢孤力單,大敗于滎陽。這里作品描寫曹操酒后吐真言,顯示了曹操作為卓越軍事家、戰(zhàn)略家的雄才偉略!拔崾寂d大義,為國除賊。諸公既仗義而來,操之初意,欲煩本初引河內(nèi)之眾,臨孟津;酸棗諸將固守成皋,據(jù)敖倉,塞镮轅、太谷,制其險要;公路率南陽之軍,駐丹、析、入武關,以震三輔:皆深溝高壘,勿與戰(zhàn),益為疑兵,示天下形勢,以順誅逆,可立定也。今遲疑不進,大失天下之望。操竊恥之!”一番悲憤之詞說得袁紹等十七路諸侯“無言以對”。
曹操與劉備煮酒論英雄那一回,最能表現(xiàn)曹操的英雄氣概,曹操通過品評天下英雄,抒發(fā)豪情:“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并稱袁術為“冢中枯骨”;袁紹“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干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劉表虛名無實”,可以說個個入骨三分。最后一句“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說的是那樣豪邁、自信。誠可謂胸懷韜略、雄視天下,“氣吞山河如虎”,壯志凌云。難怪魯迅先生曾說“曹操是一個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個英雄”。
還有赤壁之戰(zhàn)前夕,對明月,奠長江,橫槊謂諸將:“我持此槊,破黃巾,擒呂布,滅袁紹,深入塞北,直抵遼東,縱橫天下,頗不負大丈夫之志也!苯酉聛頇M槊賦詩,高唱“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戰(zhàn)爭成了他“縱橫天下”的舞臺,記載其文治武功的詩歌,讓我們看到的是一位慷慨豪邁,壯志凌云的歷史英雄?陀^的說,曹操正是在戰(zhàn)爭中顯示了他的雄才大略,建立起他的卓著功勛的,他東征西討,統(tǒng)一北方,雄視江南。難怪千載之下的蘇東坡會心向往之,發(fā)出“一世之雄”的贊嘆。
。ǘ┣筚t若渴
自古以來,但凡能成大事者。都是能容才、愛才、用才之人。古語有云: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在那個諸侯群起,四方割據(jù)的亂世之中,曹操之所以能從一個起初只有五千人馬的小小地方軍閥迅速成長,歷經(jīng)幾十年的東征西討,除袁術,破呂布,滅袁紹,定劉表,從而統(tǒng)一北方的大片土地。應當歸功于他的愛惜人才,心胸開闊。對待人才的態(tài)度,曹操有時也可以和劉備媲美。
《三國演義》第二十五回講到劉備兵敗,投奔袁紹,兄弟分離。關公被曹兵困與一座土山之上,走投無路。而曹操對關公的神武仰慕已久,在討伐董卓時見關公溫酒斬華雄,便知關公乃不可多得的將才,一心想收為己用,苦于沒機會,F(xiàn)在關公敗在自己手上,正是天賜良機。于是他讓張遼去勸降關公,結果關公答應了,不過附加了三個條件。這也許是史無前例的投降方式吧,哪有敗兵之將還有條件投降的。而其中最讓人無法忍受的是第三條:“但知劉皇叔去向,不管千里萬里,便當辭去”。這樣一來,曹操不是養(yǎng)虎為患再放虎歸山嗎?曹操本可以一刀砍了關公,以絕后患,但他他舍不得。他深知關公是個罕見奇才,殺了未免可惜。于是他答應了關羽提出的三個條件。回到許昌,曹操為了收買關公的心,便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地邀請關公,金錢美女更不在話下,而關公卻分毫不動,最后曹操連那匹日行千里的赤兔馬都慷慨相贈。
而關公雖在歸降曹操期間斬殺了袁紹麾下的兩名大將顏良與文丑,為曹操解了白馬之圍。但當他得知劉備下落后,便毫不猶豫的辭別曹操,前往投奔劉備。曹操縱有千萬個舍不得也沒有強加阻擋,還親自送行。這絕非一般人所能做出來的舉動,如果曹操是個小肚雞腸的人,那關羽怎能活著離開!而且關羽在離開中,又上演了一出“美髯公千里走單騎,漢壽候五關斬六將”的“好戲”。將曹操幾員守城大將一個不留的殺了,然后揚長而去。若是別人遭受如此損失,定會馬上起兵追殺,而曹操卻召回了私自前往追殺關羽的夏侯惇,以常人難及的大度放走了關羽。
又如,袁紹帳下的陳琳曾寫過一篇討伐曹操的文章。他下筆千言,洋洋灑灑,痛罵曹操,歷數(shù)曹操的種種罪行,從曹操的祖先罵起,搞得曹操很沒面子。后來曹操擊敗袁紹,俘虜了陳琳。手下勸曹操把陳琳殺了,曹操卻因為賞識陳琳的才華,不忍殺他而將他放了,收為己用。由于愛才,曹操常常不計個人得失,只要是他認定的人才,他會千方百計去爭取,但如果得不到,他也不會勉強。他寧愿多一個對手,也不愿做那種“寧可玉碎,不為瓦全”的事情。
三、兩者的統(tǒng)一
《三國演義》中的曹操,是按照藝術的典型化手法塑造出來的一個奸雄的典型形象。他的言語、行為已經(jīng)偏離了歷史的事實,浸透了作家的審美感情。但作品對曹操人格的褒與貶,兩方面不是機械的相加,而是有機的融合、統(tǒng)一在一起,有時很難分清這是他的英雄本色,還是奸雄的特性使然。有時甚至是將他的優(yōu)點和缺點一起表現(xiàn)的,正所謂的泥沙俱下。如他在赤壁之戰(zhàn)后,從華容道逃歸,在南郡安歇時,對著眾謀士,突然大哭起來。謀士們問他為什么哭,曹操說:“吾哭郭奉孝耳!若奉孝在,決不使吾有此大失也!”從一方面看,這是曹操的愛才惜才;另一方面看,這又是曹操使的詐術,因為他大哭的結果,“使眾謀士黯然自慚”,這才是他哭的真正目的。為作者“擁劉貶曹”的傾向性所制約,曹操是以奸雄作為性格的主導方面。雖然曹操性格中“本真”的那一部分顯得脆弱,雄才偉略的那一部分更是作了淡化處理。
總之,曹操作為封建統(tǒng)治者的典型形象,具有多側面的復雜性格、多層面的組合、獨特的個性化力量。在曹操的身上,幾乎集中了封建統(tǒng)治者所具有的全部特點:籠絡人心而又嫉賢妒才,剛愎自用而又計謀權變;刻薄暴虐又豪爽多智,聰明過人又愚蠢可笑;坦誠中總帶幾分虛詐,大度中常含幾層小氣。作品多側面地再現(xiàn)了歷史人物曹操的復雜性格,而又寓以作者的想象、夸張和褒貶,可以說取得了藝術真實和歷史真實的一致。
《曹操》人物形象及性格特點分析
曹操,字孟德,是羅貫中《三國演義》中重要的藝術形象之一。
有人說,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確是的論。他二十來歲時為北部尉,執(zhí)法極嚴,不避豪貴,威名頗震。黃巾起義時,他率兵五千前往鎮(zhèn)壓,旗開得勝,在各路諸侯中樹立了自己獨立的形象。當宦官擅權,何進欲盡誅以及靈帝駕崩、朝政有變時,曹操都能迅速地提出正確的處置方法,聽之者勝,逆之者亡?梢姴懿僮陨贂r就嚴明,善謀,考慮問題周密、敏捷。這是他成為能臣的基本素質。作為英雄,他又勇敢、機智,不但善于指揮千軍萬馬,攻必取,戰(zhàn)必勝,而且在關鍵時刻,不惜身命。董卓弄權,眾臣“新亭對泣”,曹操卻撫掌大笑,愿借王允七寶刀斷董卓之頭,以謝天下,可見其勇。行刺被董卓發(fā)覺,卻詐言獻刀,可見其智。曹操是豪杰之士,不肯為人所欺,殺卓不成,立即逃走,招募義兵。又與袁紹會盟,假天子密詔,號令天下。聚十八路諸侯,皆操接應,復推袁紹為盟主,立志“力扶社稷, 拯救黎民”。 曹操并不想為王,但處之中,發(fā)現(xiàn)袁紹虛驕、遲滯又懷異心,不足以成大業(yè),不得已自引本部兵馬追殺董卓,兵敗后離開袁紹,自往揚州東郡,招軍練兵,廣納賢士,等待天時。果然,當黃巾余部在山東青州又起時,曹操奉旨克敵,同時乘機擴大隊伍,被朝廷加封為鎮(zhèn)東將軍。復以兗州為中心,繼續(xù)招納賢士。為了平定天下,曹操特注意招收具有真才實學之士,從帝王之后到市井無賴乃至殺人犯,只要或有勇,或有謀,皆籠絡于門下。不久便威震山東。繼而打敗呂布,穩(wěn)固了根據(jù)地,為他進朝輔政,平定天下打下了基礎。
曹操之所以成為能臣,就在能于恰時利用機遇。當朝廷內(nèi)部亂得無可收拾之際,曹操抓住了此一時機,你看,他初見皇帝公卿時,十分周到、殷勤,以至帝曰:“曹將軍真社稷臣也!苯又,曹操以親率大軍殺退“賊兵”之功進朝,馬上籠絡朝中有識之士,驅退敵手,迅速控制朝政,封獎部下,安插親信,并移都許昌。從此,挾天子以令諸侯,進一步為創(chuàng)立魏國基業(yè)而浴血奮戰(zhàn)。
曹操在爭奪天下的過程中,善于利用各種矛盾,各個擊破,取得了勝利。他假天子之詔令劉備與呂布相斗,再假天子之詔令袁術和劉備相斗,攪得四方大亂,他坐收漁利。袁術在淮南稱帝,天下共怒之,曹操聯(lián)結孫策、劉備、呂布等,迅速地擊敗了袁術。然后又馬上回師抗劉表征張繡。初收劉、張,又立即回師許都準備抗袁紹,同時暗結劉備,一舉殲滅了呂布,遂平定一方。之后,親率主力,一舉而敗劉備。
官渡之戰(zhàn)中;曹操之所以敢以七萬之眾而攻袁紹七十萬之師;乃因他對袁紹有充分的認識。他正確地聽取各方面意見,周密地分析敵情,并親率精兵;劫燒袁軍糧庫,致使袁軍人心惶惶,又出奇計而攻之,迅速統(tǒng)一了北方。
在巨大的勝利面前,曹操開始驕傲起來。他為統(tǒng)一全國,揮師南下。此時,他想的是: “收服江南之后,天下無事,與諸公共享富貴!薄叭绲媒,當娶二喬,置之臺上,以娛暮年,吾愿足矣。”這種驕傲與輕敵之中,隱伏著失敗。在“赤壁之戰(zhàn)”中,八十三萬大軍,只剩二十七騎。但曹操于兵敗逃命之際,仍不失英雄本色。眾皆惶惶垂淚,獨操每至一處皆哈哈大笑,顯現(xiàn)了大將和統(tǒng)帥風度。
赤壁之戰(zhàn)后,三國鼎立之勢大體見端,收蜀滅吳皆非易事。然曹操壯心不已,再征劉備,歷險阻,越山川,不恤其勞,又遇人中之杰,屢屢損將折兵,幾乎喪命,不得不棄漢中而返許昌。兵退斜谷后,曹操受傷,年事又老,從此不再輕易親征。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他在許昌運籌帷幄,仍思平吳收蜀大計。
曹操彌留之際,仍為未能統(tǒng)一天下而嘆曰: “孤縱橫天下三十余年,群雄皆滅,止有江東孫權、西蜀劉備,未曾剿除。孤今病危,不能再與卿等相敘!币皇烙⑿郏趬阎疚闯甑牟槐M惋嘆中走完了他的全部生命歷程。但他留給人們的鮮明形象,卻歷歷在目。
其一,他具有真才實學,博古通今。每遇事,必以古為鑒;與人言,常以史比論。華容道上謂關羽曰: “將軍深明《春秋》,豈不知庾公之追子濯孺斯之事乎?”一語而動關羽。見張郃曰: “如微子去殷,韓信歸漢也!庇^典韋執(zhí)旗, 曰: “此占之惡來也!庇肿灾睹系滦聲;宴長江,橫槊賦詩。一世之雄,豈可無文?此孫權、劉備所不及也。
其二,正因為曹操有知有識有智有能,所以他和孫權、劉備不一樣。孫權每事必仰仗于大都督,劉備每事必聽計于軍師。三國之君,唯曹操自掌軍政大權,凡事必親往,凡計必己出。雖有眾謀士輔之,而操裁斷皆出其上。每運一計,其始為眾將所不知,其終乃為眾臣所嘆服。司馬懿智能不在諸葛亮之下,然曹操在日,只能為其幕僚,曹操一日不死,司馬決無出頭之日。觀其得隴望蜀之諫,其識又遠在曹操之下。
其三,緊急之時,曹操能身先士卒。戰(zhàn)濮陽城中,部將勸他在城外,操喝曰: “我不自往,誰肯向前!彼飚斚阮I兵直入。攻袁術時,曹操不以將帥之貴,而親自下馬接土填坑,于是大小將士無不向前,軍威大振。
其四,曹操禮賢下士,廣開言路,言者有功,有自知之明,乃三國中一大明主。戰(zhàn)官渡時,許攸來投,曹操聞之大喜,不及穿履,跣足出迎,攜手共入。官渡之勝,雖許攸之謀,實操禮賢之功也。勝烏桓回易州后,重賞先曾諫者曰: “孤前者乘危遠征,僥幸成功。雖得勝,天所佑也。不可以為法,諸君之諫,乃萬安之計,是以相賞。后勿難言!辈僦\士諫而操不聽,事實也不驗,仍得賞,并鼓勵“后勿難言”,袁紹則相反。田豐出謀忠而被押,事實證明田豐之謀正確,袁不重用,反忌而殺之。庸主、明主于此可分。
其五,曹操一生愛惜人才。每到一處,必令人遍訪賢士。乃至為他的敵手獻謀而不用者,曹操皆給予重用。操在兗州時,袁紹舊臣荀彧投之,操重用而建大功。賈詡為張繡謀士, “操見詡應對如流,甚愛之。”雖賈詡幾次大敗曹操,最終仍為操所用,并為心腹。陳琳為袁紹寫檄文大罵曹操,左右勸操殺之,操憐其才,命為從事。徐晃為楊奉大將,率軍截殺曹操。操招謀士曰: “楊奉、韓暹誠不足道;徐晃乃真良將也。吾不忍以力并之,當以計招之”,終得徐晃。呂布之將張遼罵操,操反親釋其縛,延之上坐。張郃為袁紹舊臣,文聘乃事劉表,龐德為馬超故將,皆為操羅致,以禮待之,以衣衣之,諸將莫不舍舊從新,樂為之死。曹操愛將就像愛陳琳等文士一樣,乃出于他的內(nèi)心,絕無奸詐之意。后來的趙子龍大戰(zhàn)長坂坡時,所到之處,威不可當。曹操在山頂見之,急問其姓名,大贊: “真虎將也!碧炔懿俨粣圩育,拼出幾員戰(zhàn)將,或萬弩齊射,子龍怎可走脫。但他要得到子龍,遂令不許放冷箭,以至趙云殺曹營名將五十余員而走。尤其是關羽始虎牢關前,立斬華雄,曹操親自把盞;再三戰(zhàn)呂布,曹操稱羨不已。爾后關羽之名無時不縈繞于曹操心頭,無時不思羅致以為己用。至徐州兵敗,劉備、張飛皆逃,曹操首先想到下邳之關羽,曰: “吾素愛云長武藝人材,欲得之以為已用。”及下邳失,關羽無路可走,退守土山。曹兵團團圍住,關羽何能得脫。曹操愛將心切,竟應以無人可忍之三約,見關羽,自云“足慰平生之望”。為了籠絡關羽,三日小宴,五日大宴,送美女,贈名馬,饋錦袍,致金帛,又以紗錦作囊,與關羽護髯。古來愛將,無過于操也。及關羽不辭而別,曹操若不真心相愛,手下雄師百十萬,戰(zhàn)將如云,前堵后追,關羽單騎怎能走脫。曹操不但不怨,反而感嘆: “恨吾福薄,不得相留!毕茸范浥邸①浗,留作路資;再遣人送公文至各處,不許攔截;再馳公文,令各處放行。至關羽過五關斬六將后,曹操不但不怒,又特派關羽老友張遼親往傳語各處隘,任便放行。操愛羽、知羽,謂之: “云長義士,必不失信!闭徲穑浥蹠r,關羽以刀挑過,眾人不能忍,獨操能體諒之。操之于關羽,乃至勝過劉備、張飛。劉備知羽在操處,致書不稱弟而稱足下,又稱君,謂之“君必欲取功名,圖富貴,愿獻備首級以成全功!焙蝹酥跻病堬w古城見羽,揮矛便搠,直至擂鼓三通,斬蔡陽而后止,不信而至此。皆無曹操之大度。故解白馬之圍,斬顏良、誅文丑;華容道上,義釋曹操;皆曹操愛將之果,豈偶然哉。
其六,曹操為了贏得勝利,除了收買將心外,還注意收買民心。他軍紀嚴明,不準損害百姓。當夏侯惇縱兵劫掠民家時,于禁剿殺之,曹操反責夏侯惇治兵不嚴之過,而深獎于禁。征張繡時,曹操安撫百姓, 并下令: “凡過麥田,但有踐踏者,并皆斬首!卑傩諢o不歡喜稱頌,望塵遮首而拜。曹操因鳩鳥驚馬,誤踏麥田,即要自刎以嚴軍紀,后經(jīng)解說,仍割發(fā)以代。
曹操還有很多長處,如豁達大度,為人負責,言而有信,注重實際,等等,這一切,使他成為一個“亂世英雄”。
世人評曹操,多以“奸雄”目之,其實,曹操還是一個很有人情味的人。他和蔡邕是好朋友,蔡死后,他還是設法把其女文姬贖回。敗袁紹后,撿到一束書信,乃許都與軍中諸人與袁紹暗通之書,這顯然負了他,曹操不加追究,命盡焚之。曹將下馬捧袍給關羽,關羽只用刀挑過,確實欺人,但曹操說他一人,我們十余人,安得不疑。吾言既出,不可追也。放劉備去徐州,知已錯,但不復悔,可見其寬容忠信。破袁紹后,崔琰初見面便批評曹操不急存問民俗,有失民望。曹操改容謝之,待為上賓。明知劉備久后必為患,但“方今正用英雄之時,不可殺一人而失天下心!边推薦劉備領豫州牧。當關羽斬華雄之首,以解諸侯之難時,袁術以其職小,要“趕出帳去”,曹操卻言: “得功者賞,何計貴賤乎?”且暗使人赍牛酒撫慰。曹操軍紀確實嚴明,注意保護百姓,不但踐踏百姓麥田者要斬首,而且“如有下鄉(xiāng)殺人家雞犬者,如殺人之罪!彼,征袁紹而陳兵河上時,當?shù)匕傩铡昂勈硥貪{以迎之”。曹操親切地和老人們攀談,并曰:“吾軍士驚擾汝鄉(xiāng),吾甚不安。”且下令“河北居民遭兵革之難,盡免今年之租賦。”并取酒食絹帛給老人。張魯不忍心放火燒倉廩府庫,逃跑前,遂盡封鎖,留給曹操,操見而“心甚憐之”,遂差人勸使投降,后又念其封倉之心,優(yōu)禮相待,封魯為鎮(zhèn)南將軍。楊榮賣主求榮,雖有功于操,反被曹斬首示眾。這些又豈可以奸目之。
不過曹操也確有殘忍奸詐之處。殺劉琮母子,以絕其后患。借王垕垕之頭以平眾怨。假夢殺近侍以警其余。為報父仇,殺戮人民,發(fā)掘墳墓,更是難恕。殺貴妃,殺吉平、殺董承等五人全家,殺伏后及二子及宗族二百余口,這些人因為先動手害操,殺之或有可說,但將紅旗下三百人加以名為救火、實為助賊為罪名全部斬首,未免過分。共事多年、功勛卓著的荀彧及荀攸,因有礙于他的野心之實現(xiàn),也被迫死。無力與之爭奪者,雖敵手亦厚養(yǎng)之,有礙于己者,雖舊交功臣亦殺。他愛民、愛士、愛將愛兵,但必要時,犧牲他們的生命,也在所不惜。這些都表現(xiàn)了曹操的殘詐處,但也正是曹操這個藝術形象的可貴處。
曹操殺呂伯奢一家,乃曰: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惫沤裥写耸露^于操者不知幾何,然有誰直言之。操代而言之,彼雖不言而我已知之矣。故操之言:雖可鄙,終可愛,雖可愛,終不可存,雖不可存,終不可棄。
綜而觀之,曹操是《三國演義》中最重要也是描寫得最成功的人物之一。作者對董卓是一味地貶,對諸葛亮、關羽是一味地褒,唯對曹操的感情頗復雜,因而曹操的內(nèi)在性格也頗復雜。他有時奸詐,有時豪爽,有時殘忍,有時愛民,也頗有人情昧(像劉備那樣殺食婦人之肉,自言“妻子如衣裳”;偽詐、仁義并行取西川等,曹操是絕無的)。曹操的最終目的是平定天下,實現(xiàn)個人野心,只要有礙于他的目的之實現(xiàn)者,他就要除。除此之外,他表現(xiàn)出的乃是一位英雄的人物,賢明的君相,杰出的軍事家和頑強的斗士。
版權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nèi)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wǎng)址) 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