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家園合作共育注意事項(5篇)
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yǎng)人的觀察、聯(lián)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yōu)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家園合作共育注意事項篇一
每周,我們老師都要通過《家園聯(lián)系手冊》詳細向家長反饋孩子一周在幼兒園的學習、生活情況,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用評語對孩子的總體情況進行恰當、全面的評價。評語,尤其是有效評語,是孩子成長征程途中的航標燈,是家長進行家庭教育的指南針。它雖短短百十個字,卻飽含者教師對孩子深深的愛和深入的了解,也包括對孩子殷切、誠摯的厚望,所以帶給孩子的是自信和激勵,帶給家長的是指引與建議——以期明確以后家園共育中需要著重注意的方向以及可操作的辦法。然而,無效的評語卻不僅僅是無關“痛癢”的沒有任何“價值”的廢話,還會造成家園共育的“隔閡”,而有效的評語,將是家園共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橋梁,將使家園共育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有效;評語;家園共育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第四部分:教育評價是幼兒園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適宜性、有效性,調整和改進工作,促進每一個幼兒發(fā)展,提高教育質量的必要手段。
【1】
幼兒園的教育評價,是運用科學的方法和適宜的途徑,對幼兒園教育的各要素進行價值判斷的過程。評價的目的是使教育者了解幼兒的發(fā)展需要,以便提供更加適宜的幫助和指導,從而滿足幼兒多方面發(fā)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fā)展的經驗。而評語,是教育評價的一個方面。
評語,即評論的話,含有說明、解釋或評論的話,以作說明或講解用的話。評語是老師對幼兒品德、生活習慣、學習等的總結和評價性語言,它對幼兒今后的教育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從作用上看,評語是家園溝通的基礎,是師生溝通的橋梁。從概念上看,我們必須明確我們的評語是寫給誰的。寫給不同的人看,評價不同的對象——評語當然也就因人而異。然而,在我的實際操作中,還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
一、亂花漸欲迷人眼,無效評語滿天飛
我們很多老師按照《綱要》教育評價標準來寫評語,由于對孩子的了解不太深入,對寫評語不太重視,寫幾句不痛不癢的評語,就把家園聯(lián)系手冊匆匆忙忙地發(fā)給幼兒完事,并不對幼兒評語進行充分思考、精心設計、及時反思,造成我們無效評語滿天飛,無法發(fā)揮家園聯(lián)系手冊的“鏈接”作用。
(一)沒有抓住特點,重點不突出
誠然,每位幼兒是獨立的個體,他們先天的發(fā)展水平和家庭教養(yǎng)環(huán)境都是不一樣的,然而,我們有一部分教師給予幼兒的的評語卻是千篇一律,既沒有抓住特點,重點又不突出。如下圖二的評語:“幼兒各方面都不錯!边@樣的評語,一定然讓家長覺得云里霧中,不知所言。我們應該分析不同幼兒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的提出家庭教養(yǎng)建議和配合方式,把家園配合工作落到實處,才能得到家長真心的認可和支持。
(二)缺乏親切感、親和力
有的教師還沒有掌握寫評語的技巧,因而寫評語時,對幼兒的稱呼不恰當,如,“張三,你上課不能認真聽講,聽老師的話,老師覺得你很吵鬧,很不喜歡你這樣的表現(xiàn)!”這樣的評語,家長讀了,不樂;孩子聽了,不快?梢,如果使用合適的稱呼,溫馨的口吻,不僅能充分體現(xiàn)孩子與教師之間和諧、融洽的關系,也能拉近家長的心理距離,有助于更好的溝通。如,“小浩浩(小名)”或稱呼孩子的小名作為開頭,采用第二人稱,會顯得更親切,頗有親和力?梢詤⒖枷铝袌D二的寫法,這樣有利于拉近家長、幼兒之間的心理距離。
(三)缺乏客觀公正,批評語氣太重
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們的孩子當然也是如此。對幼兒的發(fā)展情況,教師應客觀地反映,幼兒在園各方面的發(fā)展情況,使家長對自己的孩子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切忌片面的反映幼兒的情況:好的孩子,也許他的潛能還未充分發(fā)揮;能力差的孩子,也會有許多閃光的地方,關鍵在于你平時如何去觀察了解。寫評語應力求客觀反映幼兒的實際情況,既不把人夸得完美無缺,也不把人貶得一無是處。寫評語時應堅持鼓勵為主的原則,在客觀公正的基礎上對幼兒的進步給予充分的肯定,以鼓勵替代批評,孩子、家長心理上就容易接受多了。
【2】
三、豪華落盡見真淳,有效評語在賞識
怎樣解決時下評語失效的問題,這是我們必須思考與研究的。我認為,我們寫評語前觀察必須細致,寫的評語指向必須明確,用語必須恰當,注意前后呼應。
(一)有效評語源于善于觀察
老師周周寫評語,寫中要有講究;幼兒周周讀評語,讀完要有所獲。這需要我們多花一些精力,平時多觀察幼兒,變得更細心,更富有愛心,同時還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寫作水平,才能為家長、為幼兒奉獻一份好評語,一份值得珍藏多年的評語!
寫好一條評語并不難,關鍵是要靠我們平時的觀察和積累,心中要始終裝著孩子,這是對孩子有沒有愛心、有沒有責任心的表現(xiàn)!俗話有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我們要寫一份好的評語,一定離不開我們日常生活的觀察記錄,我們有了這些“米”才會有依據和題材,真正做到心中有目標,眼中有孩子。在日常生活的觀察記錄,我一般把幼兒的表現(xiàn)分為六類,第一類:性格方面,性格方面一般指性格開朗、孤僻、不說話、或者、熱情等;第二類:自理能力方面,自理能力方面也就是指自己能不能穿脫衣服、鞋子等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第三類:學習方面,學習方面還可以分為:接受能力、學習積極性、完成作業(yè)等;第四類:進餐方面,進餐方面是指幼兒的進餐習慣、進餐的分量和對食物挑不挑吃等;第五類:交往能力方面,交往能力方面一般是指,幼兒之間的交往懂不懂得謙讓,會不會自己解決問題等;第六類:其它方面,其它方面指的是喝水、上廁所、睡覺等。一個班幾十個孩子,他們各有各的性格,各有各的愛好、特長,寫評語必須要有針對性,要寫出鮮明的個性特征。這就要求我們不僅要善于觀察,更要善于進行全面的科學的分析歸類,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寫出眾人一面的評語。
【3】
(二)評語講究前后呼應,承上啟下。
我們老師每一次寫評語的時候,都要考慮上次的評語及幼兒這一階段的發(fā)展——評語要前后呼應,承上啟下。例如:我班的浩浩小朋友第一周總是喜歡哭鬧,我給他的評語是:“老師想跟你說說悄悄話,好嗎?你大大的眼睛,胖乎乎的圓臉,真可愛!要是你以后能開開心心、快快樂樂地上幼兒園,老師一定會更喜歡你的!”果然,第二周他漸漸地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但開始“沉迷”于玩具,愛不釋手。第三周,我給他寫了如下這樣的評語:“老師很高興地發(fā)現(xiàn)你越來越喜歡上幼兒園了,玩玩具時真的很認真!可是你忘了,我們不僅要學會玩,還應該學些知識,這樣你才會更聰明??”。從以上兩則評語不難看出它們之間是前后呼應的,這樣既能充分肯定幼兒的進步情況,同時又針對幼兒出現(xiàn)的新問題提出更高的要求。由于幼兒得到我的注意和表揚,因而對我提出的要求就會樂于接受。
我們的評語不僅僅要與時俱進,不斷變化,以發(fā)展觀的眼光看待幼兒的成長與進步。
(三)評語指向要明確
我雖然是一位老師,但也是一名家長,我非常了解家長們老師給予孩子的評語的心態(tài),其實家長非?粗乩蠋煂⒆拥脑u語,往往會拿著評語琢磨上半天,希望能在字里行間讀懂老師對孩子的印象,讀出孩子的在園的表現(xiàn)。所以,我每一次都很重視看自己孩子《家園練習手冊》上老師寫的評語。
我也問了一些老師:“我們寫的評語是給家長看的還是寫給孩子看的?”有的回答:“寫給家長看的,因為家長很想知道孩子在園的學習、生活表現(xiàn)情況!庇械恼f:“寫給孩子看的,讓孩子知道這一周哪些地方表現(xiàn)好,哪些地方還做得不足?”而我認為,評語既要面向幼兒家長,更要指向幼兒。評語評價的是幼兒,我們要通過評語讓家長了解幼兒各個方面的情況。同時,也要借助家長之口——讀評語,讓作為聽眾的幼兒了解到老師對他(她)的肯定和期望。明確了評語的指向,我們寫起評語才不會失去方向,才能讓評語作為一種與家長交流的渠道,把評語當成幼兒身心健康成長的重要渠道。
【4】
(四)評語用語要恰當
既然評語是給幼兒家長讀和給孩子聽的,那我們的評語就要注意用語是否恰當——考慮評語是否讓孩子和幼兒樂于接受。
1.家長樂意接受,是家園共育的基礎
家長是幼兒評語的主要讀者,我們評語中所用的文字就必須考慮家長能否理解、接受,并且能否讓家長產生共鳴、引起重視。為此,我們還要根據不同類型的家長——因人而異,巧妙地提出需要注意的問題和具體的操作建議。(1)對于不同文化素質的家長
幼兒評語的流行格式一般是“你是一個??”,這種格式確實比較委婉、親切,但我認為不能以此為統(tǒng)一格式,而應該根據家長的文化素質而定,否則也會造成誤會。如:記得有一年,我在寫評語時全部采用“你是??的格式”,差點鬧了個笑話。我們班有一位賣菜的家長就覺得很不理解,還向我提意見:“楊老師,我怎么變成小朋友了!”弄得我哭笑不得。這個例子說明,寫評語的語氣、用詞也應適當考慮家長的文化素質和接受水平
(2)對于不同類型的家長
幼兒評語雖然只有短短幾行字,但對家長來說,卻是“句句是寶”。因此,我們在寫評語的時候:對于較熟悉的家長,可采用較自然、直接的語氣來寫;對于較不了解的家長,則較少用比喻句,如“像個小畫家”、“像個聰明的一休”等;對于通情達理的家長,適當?shù)卦黾右恍┬碌囊;對于較自私的家長,則先以真心的表揚贏得了他們的好感,然后才委婉地提出一些“不足”。這樣,我們每次的評語都能被大多數(shù)家長接受
(3)評語也要有“個性化”
我們老師都知道,孩子個性鮮明,寫評語也應該充滿個性化。常見的“遵守規(guī)則、愛學習、愛勞動”等評價式語言言簡意賅,但這對于多數(shù)幼兒來說都是用之不錯、品之無味,毫無個性可言,家長也不能從中清晰地認識到孩子的表現(xiàn)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狀態(tài)。評語應展示孩子的一些具有典型性的事例,讓家長看到孩子的具體表現(xiàn),明顯變化,點滴進步。如:天真、可愛的嘉明,在學習中你的反應總是那么敏捷,常常帶給我們驚喜;在游戲中,你興趣廣泛,爽朗的笑聲不時回蕩在教室的各個角落。知道嗎、如果你多聽聽其他小朋友的想法,沒準兒能讓你的游戲更有趣兒呢!喜歡下棋嗎?和爸爸、爺爺進行比賽吧,看看誰能遵守規(guī)則,贏得勝利!你會幫媽媽做一點你能做到的家務嗎?收拾飯菜,老師知道這些都難不倒你,對嗎?”這樣的評語,可以吸引家長的注意力,幫助家長認識了解孩子,與教師達成共識,并在產生共鳴的基礎上積極配合教師對幼兒進行教育。
總之,家長樂意接受,這是家園共育的基礎。
2.幼兒樂意接受,是師生溝通的橋梁
美國學者格朗蘭德認為:“評價=行為方式的描述‘行為方式的判斷!鼻‘?shù)脑u價能夠讓幼兒產生一種焦慮感,從而激勵幼兒在實際活動中改正自己的不足,努力取得進步。在書寫評語的過程中,我一直認為評語寫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家長對幼兒的了解,所以作為老師的我們要重視評語的重要作用。
(1)評語充滿感情色彩
由于孩子對語言文字的理解水平有限,所以,評語中所用到的語言要盡量淺顯易懂,要充滿感情色彩。比如,“你唱歌的聲音像小小百靈鳥”,“看你跳舞多像美麗的小孔雀”,“你的笑臉像太陽,照得老師和小朋友心里暖洋洋的”,“你是我們班的‘齊天大圣’,任何困難都難不倒你”??類似的語言,能然孩子從中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肯定和喜愛。
(2)評語必須把握分寸
我們常說“孩子的心是玻璃做的”,所以,在評語中,如果對孩子要提出期望和要求,語言一定要委婉,把握分寸,技能讓孩子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需要改進,又不傷害到他們稚嫩的自尊心。比如,“在困難面前,你也能像個男子漢一樣去勇敢的面對與挑戰(zhàn)。但美中不足的是:你做事時還是有些丟三落四。趕緊改掉這個壞毛病吧!讓‘認真’陪伴著你,‘成功’也就會成為你的朋友!”再如,“要是你能讓椅子陪你一起安靜聽講,那你的本領可就大了!”這些評語,屬于期望,指出展望,加以鼓勵,而且比較委婉,把握了孩子“心理”分寸,對幼兒提出今后的努力方向和希望,他們是樂意接受的。
【5】
(3)根據年齡特征,有的放矢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復,我們老師在寫評語的時候,要根據幼兒年齡段有所側重,有的放矢,這也是寫好評語的一個“秘訣”。
對于小班幼兒,我們要側重寫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因為小班幼兒剛入園,家長更不放心的是孩子的吃、睡問題,雖然每天的接送時間家長都有機會和教師面對面,畢竟教師只能簡單的反應一下情況,如果能用書面的形式進行恰當?shù)孛枋,效果會更好?/p>
對于中班幼兒,我們要側重于寫幼兒的動手能力和表達能力。中班幼兒已逐漸適應幼兒園的一日生活,家長轉為關注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園能否學到很多本領。所以,我們要在評語中可重點提及此方面的內容。如,“老師真的很喜歡你!因為你特別聰明、可愛,每次見到老師,你總是笑瞇瞇地拉著老師的手,不停地說一些有趣的事,也很喜歡問‘為什么’,真像‘聰明的一休’。老師還發(fā)現(xiàn)你的普通話說得很好聽,爭取當個故事大王,好嗎?”
對于大班幼兒,我們要側重于寫幼兒的思維習慣及與同伴的關系。如是否善于交往,是否學會解決一些同伴間的小糾紛等。如!巴∨笥,聰明、伶俐、活潑、開朗,是你的個性寫照;你是如此的善良、以至于你的朋友數(shù)也數(shù)不清。本學期在課堂上,你能用清晰、響亮、標準的普通話回答老師的每一個提問,充滿了求知欲!庇秩纾靶°,你知道嗎?經過你靈巧的雙手描繪出來的一幅幅充滿童真、童趣的圖畫,真是讓人對你刮目相看!在你的每幅繪畫作品中,還體現(xiàn)著你的聰慧、你對色彩的審美能力、對畫面布局的獨特構思!痹偃纾澳愕挠浶蕴貏e好,認識很多的字寶寶,你每天總是有那么多的‘為什么’。老師希望你在新的一年加強鍛煉身體,使自己的動作更加協(xié)調!币陨线@些評語,能根據幼兒不同的年齡特征,提出不同年齡階段的具體要求與期望。
【6】
我認為我們老師寫幼兒評語,是老師深入洞察幼兒在園表現(xiàn)最好的表達方式。一個老師重視寫評語了,認真寫評語了,對幼兒的情況了如指掌,才能引起家長對幼兒進行及時的指導、改進——在有效的評語中滲透“賞識教育”,那我們家園共育的這座橋梁就架起了。有效評語才成為孩子成長征程途中的航標燈,成為家長進行家庭教育的指南針。我們的孩子的進步才會更明顯,更顯著!
家園合作共育注意事項篇二
家園合作共育,轉變教育觀念
家園合作共育有利于幼兒教育質量的提高和幼兒的健康成長。幾年來,我園深入貫徹《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家庭是幼兒園重要合作伙伴”精神,與時俱進,開拓思路,開辟了家園合作共育的新途徑,促進了幼兒的全面發(fā)展。
一、加強宣傳,促進家園信息交流。我們通過多渠道的宣傳活動,使家長了解幼兒園的一日生活常規(guī),促進家園間的信息交流。
1、宣傳櫥窗。我園在顯要位置設置了家園宣傳欄,每學期根據教育要求出2-3期,向家長介紹園內發(fā)生的大事、學前教育動態(tài)、孩子的各項活動以及有關科學育兒等方面的知識;每個班級在門口也設置了“家園聯(lián)系”欄,每月一期,內容涉及到幼兒衛(wèi)生保健、家教成功經驗、幼兒園教育內容和信息等多方面。通過宣傳櫥窗,向廣大教師和家長宣傳學前教育的重要性、幼兒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保教知識等,同時也成為了家長和老師的溝通渠道。不少家長利用接孩子的時間、教師利用課余時間,認真閱讀、接受信息并付諸實踐。
2、書刊宣傳。我園為讓家長從理論上較系統(tǒng)的了解孩子的身心發(fā)展特點,更科學的教育孩子。我們定期向家長發(fā)放了《家庭教育活頁文選》等多種書刊,并堅持為家長們訂閱了《早期教育》、《幼教園地》等雜志,開拓家長視野,增長知識。
3、材料宣傳。我園通過每月一期的《幼教信息》、各班每周一期的《家長園地》,每周一反饋的《家園聯(lián)系冊》,定期向家長宣傳保教知識,并進行實例指導。我們還創(chuàng)辦了《家園共育》小報,內容有教師的“教育心得”、家長的“育兒經驗”、孩子的“佳作欣賞”等多個專欄,成功架設了家園溝通的橋梁。
二、開展活動,促進家園合作共育
為了實現(xiàn)家園兩輪互動,協(xié)調一致,形成教育合力,我園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采的活動,開創(chuàng)了家園合作共育的新局面。
1、成立了“家長委員會”。專門成立了“家長委員會”,并制定了相應的規(guī)章制度,定期開會、座談、探討家教工作、幼兒園管理工作和家園聯(lián)系等情況,廣泛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解決家園溝通中的障礙,得到了家長的認可,實現(xiàn)了真正意義上的家園互動。
2、定期開展家庭教育講座。針對目前家庭教育存在的重視智育,忽視德育; 超前教育,任其發(fā)展;濫用獎勵,關照過度等問題,我園認為要提高保教質量,必須首先從更新家長的觀念入手,為此,我園每學期都通過講座、報告、看錄象等形式向家長進行育兒指導,組織家長觀看了《金色童年》系列講座,《0歲方案》以及王才貴教授的新經典導讀活動錄象,使家長們受益非淺,從根本上提高了家長的育兒水平。
3、定期開展家長開放日活動。我園定于每年的三月、十月舉辦家長開放日活動,請家長們來園觀看幼兒在園的一日活動,聽課、評課,了解幼兒在園的種種表現(xiàn)和發(fā)展情況,親身感受幼兒在園的成長和進步,也及時發(fā)現(xiàn)幼兒的不足,同時,和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聯(lián)系和探討,以尋求更有效的教育方法,使教育達到最優(yōu)化。
4、開展家園聯(lián)歡會。每年的“六一節(jié)”、“元旦”等重大節(jié)日,我們都組織家園共慶活動。每個孩子都準備精彩的節(jié)目,并在和家長的共同合作中,讓家長了解孩子的興趣和需要,以轉變自身的教育觀念和行為。而且通過家園同樂活動,促進孩子與孩子、孩子與家長的交流,為每位幼兒都提供了表現(xiàn)的機會,深受家長的歡迎。
5、開展運動會等比賽活動。我們每年召開春、秋兩次運動會,每次運動會都邀請家長一起參加,并設計了“趕小豬”、“踩氣球”等多項親子活動,使家長和孩子在緊張而又愉快的氣氛中完成比賽,既鍛煉了孩子體質,又增進了親子間的交流。另外,我們還組織了“生活技能比賽”、“歌詠比賽”等活動,在家長與孩子的合作中,既增強了孩子的自信心,又讓家長們學會了如何與孩子相處。
6、新學期的家長會。家長會是增進家園合作的重要途徑。新學期開始,我園各班都要針對不同階段幼兒的發(fā)展情況和家長的思想狀態(tài),召開家長會。會議內容主要包括園里的工作匯報、孩子的分析評定、需要家長配合的事情,最后要請家長提出意見和建議。教師和家長在這一段時間內,共同對幼兒在家、在園出現(xiàn)的種種問題,進行現(xiàn)場分析,研究并找出對策,以確保各項教育活動的順利開展。
7、“家園銜接”親子活動。為使新入園的幼兒盡快適應幼兒園生活,我園開展了“家園銜接”親子活動。本活動采取家長陪伴的方式,通過讓家長和孩子一起參與幼兒園的各項活動,讓幼兒在熟識幼兒園環(huán)境及班內老師,慢慢消除幼兒在陌生環(huán)境中的恐懼心理。這一活動的開展不僅使幼兒很順利的度過了家與園之間的銜接,而且還可以使家長從中了解到幼兒在幼兒園的學習生活,老師在與家長的交談中也了解了孩子的個性特點,為更好的開展保教工作做好了準備。
通過以上 各項活動的開展,不僅能幫助家長及時了解孩子的發(fā)展情況,不斷增強對教育的重視度,提高教育素質,更重要的是,在家園間的相互交流合作中,教師與家長建立起了真誠的伙伴、互動關系,使教育形成合力,促進了幼兒健康、全面的發(fā)展。
三、及時反饋,促進家園共同提高.我園十分重視家長的反饋意見,通過開展多途徑的反饋活動,及時分析家長們反饋回的信息,認真整改,來促進家園的共同提高。
1、發(fā)放“家長評教表”。我園每學期末都發(fā)放“家長評教表”,通過書面形式向家長進行問卷調查,包括對幼兒園各項工作的建議,教師的“育兒觀念”、“奉獻精神”、“幼兒在園發(fā)生的安全事故”等多個層面進行調查,并及時收集反饋信息,從中了解幼兒園教育存在的問題和整體水平,適時調整我園的目標、計劃及管理方法。
2、各項活動后的反饋。在每次活動開展后,如“六一”、“元旦”、“開放日”結束后,我們都請每一位家長提出意見和建議,教師整理、匯總家長的反饋信息,及時了解家長的心聲,不斷改進自己的工作,和家長攜手教育好孩子。
3、建立“家長信箱”。我園在門口設立了“家長信箱”,請家長隨時向我們反饋情況、意見及建議,并定期開箱,匯總信息,及時改進工作。
4、家訪與家園聯(lián)系冊的運用。我園要求教師必須進行家訪,了解孩子們在家的表現(xiàn)情況,并向家長們及時反映孩子在園的情況,做好家訪筆記;我們還利用家園聯(lián)系冊的發(fā)放,進一步促使了教師隨時了解幼兒的家庭教育狀況,有的放矢的實施教育,更好的與家長建立情感。
我園的家園共育,既提供機會使教師和家長之間互相交流,共同學習先進的教育經驗,又通過恰當?shù)姆绞阶尲议L以更科學的教育觀念、方法開展家庭教育,搭建了家園聯(lián)系的橋梁,使幼兒園與家長沒有了距離,共同促進了幼兒的全面發(fā)展,使我園的教育再上新臺階。
家園合作共育注意事項篇三
家園合作共育試卷
一、論述題(每題30分,共60分)
1、家長應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語言智能。
答:語言智能包括語言興趣,2講說技能,3識字能力,4書寫能力。
2、家長應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愛心。
可以通過1家庭生活,2特殊活動。來培養(yǎng)
3、家長應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數(shù)學智能。
1認識數(shù)字,2探究數(shù)學,3思考數(shù)學,4玩數(shù)字游戲。
4、家長應如何提高孩子的合作能力。
1民主的親子關系,2科學的育兒態(tài)度,3優(yōu)化的家庭結構。
5、生物生態(tài)學理論的主要觀點及給你的啟示。
主要觀點:1兒童的發(fā)展受到與其有直接或間接聯(lián)系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制約,這種生態(tài)環(huán)境是由若干個相互鑲嵌在一起的系統(tǒng)所組成的。2這些系統(tǒng)表現(xiàn)為一系列的同心圓:微觀系統(tǒng)、中間系統(tǒng)、外層系統(tǒng)、宏觀系統(tǒng)、時代系統(tǒng)。
啟示:1要充分認識到家園社區(qū)的獨特作用,2要重視家園社區(qū)之間的關系,6要加強家園社區(qū)之間的聯(lián)系,4要不斷擴大兒童認識世界的范圍。
7、幼兒家庭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哪幾個方面?
1休息方式,2消費方式,3飲食方式,4購物方式,5娛樂方式,6學習方式,7交往方式,8勞動方式。
8、幼兒園教師在與家長互動的過程中,主要扮演了哪幾種角色?試舉例說明其中的一種角色。1迎賓者,2保護者,3傾聽者,4采納者,5合作者,6指導者,7研究者,8評價者。
9、幼兒家長教育能力結構主要包括幾個方面?
1觀察能力2合作能力3指導能力4動手能力5游戲能力6組織能力7自我教育能力8表演能力,9交往能力,10管理能力。
二、設計題(1題40分)
1、圍繞“母親節(jié)”,設計一個幼兒園與家庭、社區(qū)合作共育活動方案。
1活動目標(要簡明),2活動準備(要全面),3活動過程(要詳細),4活動評價(要具體)。
溫馨五月 感恩母親節(jié)
設計思路
在母親節(jié)到來之際,為培養(yǎng)幼兒感恩母親、關愛媽媽的美好情感,我們設計、開展了系列活動!案卸髂赣H節(jié)”是活動的結束部分,是對前期活動的回顧和展示,也是一次節(jié)日開放活動。
前期活動
1.談話活動:我的好媽媽。
2.結合“世界微笑日”進行社會活動《蝸牛的微笑》。
2.語言活動:學習兒歌《我和媽媽》《健康快樂每一天》。
3.音樂活動:學唱歌曲《笑一個吧》《小烏鴉愛媽媽》《我的好媽媽》。
4.美術活動:手工制作“小花”,繪畫“媽媽和我”。
活動目標
1.和媽媽一起過節(jié),共同感受節(jié)日的快樂。
2.體會媽媽養(yǎng)育自己的辛苦,懂得感恩。
3.用自己的方式為媽媽送去節(jié)日的祝福。
活動準備
1.組織幼兒熟練演唱歌曲。
2.母親節(jié)活動ppt、文稿、圖片及音樂。
3.向家長發(fā)出邀請函,與在活動中準備發(fā)言的家長溝通,確定發(fā)言內容。
4.收集幼兒幫媽媽做事的照片。
5.布置活動環(huán)境。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歡迎媽媽的到來
家長和孩子成半圓形落座,孩子坐在媽媽的前面。播放音樂《媽媽的吻》。
師:小朋友們,媽媽來參加我們的活動了,大家高興嗎?你知道為什么今天要把媽媽請到幼兒園來嗎?
幼:因為媽媽要過節(jié)了。
師: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媽媽的到來!
教師簡單講解母親節(jié)的來歷,向家長匯報前期開展的相關活動。
二、欣賞圖片--世上只有媽媽好
1.師:這是一只剛出生的小貓,它從媽媽的肚子里鉆出來,睜著大眼睛看到了藍藍的天空,還有這么多可愛的小朋友,心里可高興了,于是它對自己的媽媽說:“媽媽,謝謝你,謝謝你帶我來到這個美麗的世界。”小朋友,你知道嗎?是媽媽把我們帶到這個世界上,讓我們聽到悅耳的歌聲,擁有溫暖的家和這么多的好朋友,F(xiàn)在請你把嘴巴放在媽媽的耳邊,對媽媽悄悄地說一聲:“謝謝你,媽媽!”
2.師:這是誰?
幼:啄木鳥。
師:啄木鳥在干什么?
幼:喂它的小寶寶吃蟲子。
師:啄木鳥媽媽捉來蟲子一口一口地喂著自己的小寶寶。小朋友,你知道嗎?在你還不會吃飯的時候,你的媽媽也是這樣一口一口地喂你吃的。在媽媽的喂養(yǎng)下,小朋友一天天地長大了。來,請小朋友伸出雙手捧著媽媽的臉,輕輕地說一聲:“謝謝你,媽媽!”
3.師:這位體積龐大的動物是什么呀?
幼:是大象。
師:小象怎么了?
幼:它累了。
師:原來小象是在學走路呢,它太小走不穩(wěn),總是搖搖晃晃地像要摔倒,象媽媽就趕緊用頭來扶著它。小朋友,在你還走不穩(wěn)的時候,媽媽是怎樣扶著你學走路的呢?現(xiàn)在就請小朋友變小一些,請媽媽扶著寶寶學學走路(請家長合作)。
師:小朋友回頭看看,媽媽扶著你學走路的時候,是什么樣的姿勢?
幼:兩只手扶著我們,要彎著腰。
師:對,是一直彎著腰的,長時間的彎腰是很累的。那么下面就請小朋友伸出你的小手,握著媽媽的手,對媽媽深情地說一聲:“謝謝你,媽媽!币驗榫褪沁@雙手扶著你學會了走路。
4.師:小朋友快看,在雞媽媽的翅膀下藏著什么呢?
幼:是它的寶寶。
師:對,是雞媽媽的小寶寶,小家伙也許是冷了,也許是天要下雨了,或者是它們遇到了危險,害怕了。小朋友看看,雞媽媽是怎樣做的?
幼:用翅膀保護著它們。
師:對,雞媽媽張開翅膀保護著自己的寶寶。那么當小朋友遇到危險的時候,你的媽媽是怎樣做的,我們來試一試好嗎?(示意家長合作,播放打雷下大雨的音效)
師:小朋友看到了嗎?當遇到下雨、刮風或是有危險的時候,你的媽媽也是這樣伸出雙臂來保護你的。孩子們,請你靠在媽媽的懷里,用撒嬌的聲音說一聲:“謝謝你,媽媽!”
5.師:這只小狗在做什么呢?原來小狗的媽媽因為要做飯不能陪著它玩,它在生氣耍賴呢。請小朋友想一想,你有沒有過因為媽媽不給買玩具,就在地上賴著不走?有沒有過因為貪玩不想回家,就跟媽媽生氣?其實我們都有過跟媽媽生氣、耍賴的時候。但是,媽媽有沒有因為這些就把你趕出去,不要你了?
幼:沒有。
師:對,沒有,媽媽總是能夠原諒你,無論你怎樣,媽媽始終是那么愛你,F(xiàn)在就請你緊緊地摟著媽媽,大聲地說:“媽媽,謝謝你!”
二、家長講話--媽媽真辛苦
師:小朋友們,其實媽媽的辛苦、對你們的關心和照顧還遠遠不止這些。媽媽要上班,下了班回到家里還要給你們做飯、陪你們玩耍、給你們講故事。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聽一聽媽媽講的“媽媽的故事”。
xxx媽媽(個體業(yè)主):出示和孩子一起讀書的照片,突出媽媽對孩子的關心和幫助。
xxx小朋友的媽媽(醫(yī)生):出示正在工作的照片,突出媽媽工作的繁忙。
xxx小朋友的媽媽(教師):出示輔導學生的照片,突出教師工作的特點,以及媽媽在忙碌中對孩子的關心。
三、家庭活動展示--做關心媽媽的好孩子
師:媽媽為了照顧我們,讓我們能夠健康成長,付出了很多很多。不過,我們小朋友也表現(xiàn)得非常好啊,我知道我們班的小朋友最近經常幫助媽媽,做了許多的事情,下面就讓我們來看一看小朋友們的表現(xiàn)吧。
1.幼兒幫媽媽做事的照片。以采訪的形式請幼兒說說自己在做什么,為什么要這么做(根據幼兒的能力設計、提出問題)請媽媽說一說當時的感受。
2.幼兒給媽媽洗腳的照片。結合照片把家長的親子活動記錄讀給幼兒和家長聽。
師:小朋友們太棒了。媽媽雖然很辛苦,但是小朋友們都能夠體諒媽媽的辛苦,關心媽媽、幫助媽媽,媽媽再辛苦心里也是甜的。今天是媽媽的節(jié)日,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用歌聲來表達對媽媽的愛。
四、表演活動--祝媽媽節(jié)日快樂
1.歌曲《我的好媽媽》。幼兒站在媽媽面前演唱,為媽媽即興表演。
2.兒歌《我和媽媽》。請媽媽和孩子們合作朗誦。大屏幕展示兒歌內容,媽媽讀上句,幼兒讀下句。
3.歌曲《小烏鴉愛媽媽》。請幼兒隨音樂唱給媽媽聽。
4.兒歌《健康快樂每一天》。幼兒手拿送給媽媽的禮物“小花”(幼兒手工作品),與老師合作朗誦兒歌,朗誦結束時給媽媽戴上“小花”。
5.歌曲《魯冰花》音樂響起。師:最后,小朋友還有一份最最珍貴的禮物送給媽媽,那就是要給媽媽一個甜甜的吻。活動在動聽的樂曲和親吻媽媽的歡樂氣氛中結束。
五、活動總結
母親節(jié)是我們小二班進行的一個節(jié)日主題活動,也是第一次向家長開放的活動,在前期活動之后,《感恩母親節(jié)》作為一個開放活動,以溫馨、感人、熱烈的場面,讓媽媽們在幼兒園渡過了難忘的母親節(jié)。
1.活動的第一部分,以回顧“5月8日世界微笑日”的活動片段,帶孩子唱歌曲《笑一個吧》,把“微笑'送給媽媽,作為第一件母親節(jié)的禮物,渲染了活動氣氛,調動了孩子興趣。緊接著以動物圖片作為導入,立刻緩解了幼兒因為家長在身邊,興奮引起的躁動,孩子的注意力被小動物吸引過來。畫面親切感人,動物的愛,喚起了孩子的記憶,感恩之心油然而生。老師用悄悄話、捧著臉、握著手等不同的方式讓幼兒對媽媽表示感謝,使得幼兒情感的表達呈現(xiàn)遞增效果,讓家長和幼兒都深切的感受到彼此之間的深厚情感。
2.家長講話部分,特別選擇了比較有代表性的職業(yè),教師、醫(yī)生、個體經營者等,邀請她們講講自己的工作,以及在繁忙的工作之外對家庭、對孩子的付出。讓幼兒了解更多的媽媽工作和擔負家庭任務的辛苦。
3.照片展示部分是幼兒最喜愛,也是媽媽們最為熱衷的部分,媽媽這么辛苦,我們該怎樣做?與上面的活動緊密銜接起來。幼兒家庭活動的照片展示在大屏幕上,受到大家的關注。有的幫助媽媽掃地;有的幫助媽媽擺碗筷。照片展示讓孩子們受到了極大的鼓舞,是對幼兒的行為最有效的肯定和鼓勵。更可以通過照片,促使幼兒相互學習,給予媽媽更多的關心。
4.除了兩首大家熟悉的歌曲外,《我和媽媽》是精心挑選出來的兒童詩歌,用接龍的方式媽媽和寶寶朗誦詩歌,使得現(xiàn)場洋溢著甜美與幸福。而《健康快樂每一天》被恰到好處地安排在欣賞歌曲《小烏鴉》愛媽媽的后邊的朗誦,突出了寶寶長大后,媽媽老了,我們該怎么辦?(學習小烏鴉,不離開媽媽,關心媽媽,帶媽媽去看病等)效果非常好。
5.制作禮物”微笑 “,很好地和活動的開始部分相呼應,讓幼兒用已有經驗輕松地動手制作禮物,又能很好地和”微笑日“的活動銜接,再一次突出了”溫馨五月,感恩母親節(jié)“主題的意義。
6.最后的送禮物和結束部分選用歌曲《魯冰花》,再次釣起家長和孩子的情感互動;親情濃濃,韻味縈繞。
六個板塊,活動有序,連接自然,能夠很好的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合適的互動環(huán)節(jié),讓活動洋溢著熱情、和諧。讓幼兒和家長朋友共同渡過了一個美好的母親節(jié)。
附:兒歌
《健康快樂每一天》
師:我對神說,讓媽媽永遠健康、快樂。神說,行,但只能4天,幼:春、夏、秋、冬。
師:神說,嗯,那就3天,幼:昨天、今天、明天。
師:神說,不,那就2天,幼:白天、黑天。
師:神說,不不,只能是1天,幼:那就是每一天,祝媽媽健康、快樂每一天!
《我和媽媽》
如果媽媽是天空,我就是白云。
如果媽媽是太陽,我就是小草。
如果媽媽是森林,我就是小鳥。
如果媽媽是土地,我就是花朵。
如果媽媽是海洋,我就是一條小船。
如果媽媽是高山,我就是山上的小樹。
如果媽媽是小河,我就是一條小魚,永遠和媽媽在一起。
2、圍繞“父親節(jié)”,設計一個幼兒園與家庭、社區(qū)合作共育活動方案。
1活動目標(要明確),2活動準備(要全面),3活動過程(要詳細),4活動評價(要具體)。
幼兒園父親節(jié)活動方案
【幼兒園父親節(jié)活動方案一】
【設計思路】
父親的角色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在現(xiàn)代家庭中,爸爸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是繁忙、威嚴,孩子與爸爸接觸交流的機會甚少。為此,上中路幼兒園開展了“快樂父親節(jié)”活動,提供孩子和爸爸溝通交流的機會,增進父子、父女間的感情。
【活動目的】
1、使幼兒知道6月的第三個星期天是父親節(jié),知道爸爸的艱辛。
2、通過親子游戲給父子提供交流的機會,增進父子、父女間的感情。
【活動準備】
歌曲錄音帶、彩色紙、彩筆、鼓、花、羊角球等器械、自制獎牌。
【活動過程】
幼兒配樂朗誦:
父愛是一縷陽光,讓你的心靈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溫暖如春;
父愛是一泓清泉,讓你的情感即使蒙上歲月的風塵依然純潔明凈。
父愛同母愛一樣的無私,他不求回報;
父愛是一種默默無聞,寓于無形之中的一種感情。
師:在孩子們的心中,您是那么的偉大、威武,是他們心中最崇拜和尊敬的人,是他們永遠學習的榜樣!
1、表演《感恩的心》
2、演唱歌曲《我的好爸爸》
3、親親爸爸說說悄悄話
4、室內親子制作《心連心愛心卡》
5、《擊鼓傳花》家長和幼兒聽鼓聲同時傳花,鼓聲;ㄔ谡l的手中幼兒說一句祝福的話或表演節(jié)目,家長簡單介紹自己的工作或家庭中的趣事。
親子游戲:
1、《小腳踩大腳》游戲規(guī)則:寶寶的小腳踩在爸爸的腳上一起向前走,寶寶的腳不能落地,分組進行比賽最先到達終點者為勝。
2、《騎大馬》游戲規(guī)則:寶寶騎在爸爸的脖子上分組進行比賽。
3、《蒙眼找寶寶》:用毛巾把家長的眼睛蒙住,幼兒站在家長的對面不能發(fā)出聲音,家長根據自己孩子的特征找到自己的寶寶。
家長游戲(同級部的爸爸們進行比賽):
《跳繩比賽》《針線活》《拔河比賽》《蜈蚣競走》
結束部分:音樂響起,幼兒親自為爸爸頒獎。師: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留點時間陪伴孩子,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留下更多美好的回憶。
3、試圍繞“消防博物館”,設計一個幼兒園與家庭、社區(qū)合作共育的活動方案。
1活動名稱要新穎,2活動目標要清晰,3活動準備要具體,4活動過程要全面,5活動延伸要持續(xù)。
4、試圍繞“消防日”,設計一個幼兒園與家庭、社區(qū)合作共育的活動方案。
1活動名稱要新穎,2活動目標要清晰,3活動準備要具體,4活動過程要全面,5活動延伸要持續(xù)。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
2、讓幼兒了解火災發(fā)生的幾種原因,懂得如何防范。
3、初步掌握幾種自救逃生的方法及技能,提高自我保護能力。活動準備
圖片、毛巾、電話、幾種防火安全標志。
活動過程
一、以提問方式導入活動:在哪里看到過火,火有什么用處,它能干什么?
教師小結:火有很多的用處,能燒水做飯,能照明,能取暖
二、觀看火災圖片,引導幼兒說出火災的危害。
師:可是火也有它的壞處火不僅能燒毀房子,燒傷人,還會燒毀森林,污染空氣,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三、引導幼兒說出預防火災的方法。
1、小朋友想一想,如果我們的幼兒園或者家里著火了怎么辦?
師:如果著火了我們要找消防叔叔,并且給他們打電話119,讓他們來幫助我們。
2、那著火的時候,消防叔叔還沒到,我們自己要做些什么呢?讓幼兒自己思考并說出自救辦法()
師小結:①預防火災,小朋友們不能隨便玩火。②蚊香不能靠近容易著火的物品。③不能隨便燃放煙花爆竹。④小朋友不能玩未熄滅的煙頭,見了沒熄滅的煙頭應及時踩滅。如果著火了我們要找消防叔叔,并且給他們打電話119,讓他們來幫助我們。如果消防叔叔還沒到,我們可以用濕毛巾捂住鼻子和嘴巴,貓著腰從安全出口離開…….四、出示防火安全標志圖片,引導幼兒認識并初步掌握幾種自救逃生的方法與技能。
五、游戲:”安全防火自救"游戲。通過游戲培養(yǎng)幼兒遇火不懼怕、不慌張,提高幼兒防火自救的能力。
活動延伸:
認識標志
家園合作共育注意事項篇四
孩子的雙休日怎么安排
在托兒所或幼兒園都有自己的生活表,對孩子的生活進行了合理的安排,孩子們在學校都會嚴格遵守,形成了一定的規(guī)律,這樣就能幫助孩子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雙休日也應該這樣。
具體體現(xiàn)在孩子的衛(wèi)生習慣、飲食習慣、睡眠習慣、排便習慣這幾方面。
衛(wèi)生習慣:1-3歲的孩子可在父母及其家人的訓練和影響下逐漸養(yǎng)成愛衛(wèi)生的習慣。每天洗手、洗臉、洗腳;飯前便后洗手;早晚刷牙、飯后漱口。
睡眠習慣:臥室應保持空氣新鮮,避免對流風,光線應略暗,環(huán)境要安靜。床墊鋪設要軟硬合適,過軟會影響孩子脊柱的正常發(fā)育。2-3歲孩子睡眠的時間約為12-14小時;4-6歲孩子睡眠時間約為11-12小時;7歲以上約需9-10小時。要訓練你的孩子養(yǎng)成定時睡眠的習慣,不要抱著、拍著、搖著讓孩子睡或讓孩子含著乳頭或吮手指入睡。
飲食習慣:要注意孩子的飲食衛(wèi)生,定時讓孩子進食。2歲時可讓孩子逐步學會自己拿杯子喝水,用小勺吃飯。要孩子從小養(yǎng)成不吃零食、不挑食、不撒飯等良好習慣。但不應強迫孩子進食,若孩子食欲不好,應查找原因。
排便習慣:嬰兒到1歲左右即可養(yǎng)成自行大小便習慣,盡量不再便溺褲內,要逐漸使孩子養(yǎng)成上所的習慣。
良好的生活習慣是孩子能適應托(幼)集體生活的一個重要因素。孩子要上幼兒園家長應該注意什么?
(一)上幼兒園是孩子從家庭生活走向社會集體生活的第一步,也是孩子適應社會的關鍵一步。由于幼兒自身的條件和所年生活環(huán)境的不同,幼兒新入園時的表現(xiàn)也各不相同。有的幼兒一開始高高興興地上幼兒園,對新環(huán)境表現(xiàn)出極大的興趣和好奇,而隨著新鮮感的消失,他們開始想家,開始哭鬧;有的孩子一入園就表現(xiàn)為大哭大鬧,不肯上幼兒園;有的孩子則整天眼淚汪汪,輕聲地自言自語“我要回家,我要媽媽”;還有的孩子甚至會表現(xiàn)出生理上和種種不適,如頭痛、肚子痛、尿頻等現(xiàn)象,一回家則上述癥狀馬上消失。孩子這些不適應幼兒園生活的表現(xiàn),如不及時地加以糾正,會嚴重影響孩子在幼兒園的正常學習和生活,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發(fā)展。為了盡快幫助孩子適應的環(huán)境,家長應分析造成孩子入園不適應新的環(huán)境,家長應分析造成孩子入園不適應的原因,及早幫助孩子做好入園準備。
行為科學認為,適應是指個體以各種心理活動的方式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調節(jié),以便使自己能夠順應環(huán)境的過程。幼兒年齡小,身體機能的發(fā)育尚不完善,特別是大腦神經系統(tǒng)的發(fā)育不完善,使他們對周圍環(huán)境的認識能力、適應能力都比較差。而且幼兒園和家庭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環(huán)境,幼兒已適應了家庭那種比較寬松、自由的環(huán)境,進入幼兒園后,面對陌生的環(huán)境、陌生的伙伴和教師以及幼兒園的一套常規(guī),孩子往往表現(xiàn)出無所適從。在這種情況下,幼兒不愿上幼兒園,想回家也是一種自然的心理現(xiàn)象。
幼兒在家庭生活中與父母、親人朝夕相處,建立了依戀情感,一旦離開家庭和親人,孩子會因缺乏情感上的依戀和安全感而產生焦慮。有的孩子甚至會因為擔心父母是否不喜歡自己了,是不是不來接自己了而不安心在幼兒園生活。有的孩子由于在家庭中處于中心位置,處處受到成人的保護,缺乏獨立交往能力,對陌生的環(huán)境和人產生恐懼,因而來到群體生活的幼兒園這一新的環(huán)境就不能很好地適應。有的孩子缺乏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吃飯要喂,走路要抱,這使他們對幼兒園的生活產生畏懼心理,到吃午飯、睡午覺的時候就會想家、想媽媽,孩子那本來就不夠穩(wěn)定的情緒又會波動起來。除了孩子這些本身的原因,還有一些客觀因素也會影響幼兒園入園時的表現(xiàn)。陌生的環(huán)境是造成幼兒不適應幼兒園生活的最重要的因素。一個剛剛進入新環(huán)境的人都有一個漸漸適應的過程。幼兒園是個集體的生活環(huán)境,集體對個人而言意味著某種約束,孩子不可能像家里那么自由。一個剛剛3歲的孩子面對一個完全陌生的有約束的新環(huán)境,會在生理和心理上產生一定的壓力,對幼兒園產生逃避的心理。而家庭教育中家長的一些誤導,如有的家長在孩子不聽話時,拿幼兒園和老師來嚇唬孩子,用“不聽話就送你去幼兒園”、“叫老師把你關起來,不接你回家”之類的話來教訓孩子,使孩子在上幼兒園之前就對幼兒園產生恐懼感,認為幼兒園并不是一個快樂的地方,這也是孩子人園后不適應的又一個重要原因。孩子入園的適應,說到底是個家園銜接的問題,家園過渡自然了,幼兒入園困難就容易克服,幼兒也就能在較短的時間內適應新的生活。孩子要上幼兒園家長應該注意什么?
(二)家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幫助幼兒盡快地適應幼兒園的新生活。
1.創(chuàng)造條件幫助幼兒盡快適應新環(huán)境。孩子入園前,家長可以帶孩子去幼兒園玩,使他逐漸熟悉這個陌生的環(huán)境。家長也可以有意識地在家中和孩子玩“幼兒園”游戲。如果家長本人不熟悉幼兒園的生活,可以請鄰居中已上幼兒園的小朋友來家里玩,使孩子在游戲中熟悉幼兒園的生活,了解幼兒園的一些常規(guī)。另外,家長事先可以去幼兒園了解幼兒園的作息制度來安排孩子的生活,使孩子的生物鐘能和幼兒園的作息時間吻合,以便孩子更容易地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2.利用故事和兒歌,使孩子向往幼兒園的生活。家長可以有意識地給孩子講講有關幼兒園的故事,讓孩子知道幼兒園是孩子們的樂園,是他們學習本領的地方,使他們對幼兒園的生活充滿美好的憧憬。
3.鼓勵孩子出去交往。家長可以采用放出去、請進來的方法,鼓勵孩子與陌生人交往,尤其是和同齡的小伙伴玩,以培養(yǎng)他們的交往能力和合群性。
4.培養(yǎng)孩子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如自己吃飯、自己上廁所等,以便更好地適應集體生活。
5.主動和老師接觸,使孩子在入園前能認識老師,并幫助孩子對老師產生好感和信任感。
進入幼兒園是孩子生活的一個重大轉折,只要引導有方,相信孩子是會很快適應幼兒園的新生活的。
養(yǎng)個懂禮貌的寶寶
對于寶寶,說教是蒼白無力的。從根本上來說,需要爸媽改善家庭教養(yǎng)方式,撤消溺愛與縱容;同時,也要講究方式與策略,才能馬到成功。為此,我們給爸媽提供以下一些高招讓爸媽養(yǎng)出聰明懂事的乖寶寶。
林爸爸跟我們分享他的經驗:“有一陣子,我女兒總是把愛吃的東西全霸在手里,給她講道理也不管事。于是我宣布,以后再獨霸就不給她買了。有一次,女兒霸占一包巧克力獨自吃光了,以后,無論她怎樣請求我都不給她買,并且讓她知道這是對她獨霸的懲罰。又有一次,女兒把香蕉分給大家,全家人都表揚她,我高興地告訴她,因為她讓大家吃到了好吃的香蕉,明天我還要買來請她分。就這樣,我堅持賞罰分明,很快就扭轉了女兒獨霸食物不給人吃的毛病!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一位姓尹的家長也這樣說:“我的小孩也吃獨食,我就用他的行為反過來教育他。我買來一些他最愛吃的食物,當著他的面我獨自有滋有味吃起來。寶寶向我提抗議了,我就用他平時拒絕的話對待他,并且讓他意識到這就是學他的樣,他難過地低下了頭。我趁熱打鐵給他講道理,他真心點頭了!
充當愛心小使者
另外一位戴爸爸說:“我和愛人商量了一個治本的辦法,讓寶寶體驗愛心。如媽媽吃香蕉時說:‘香蕉真好吃,爸爸一定喜歡吃,寶寶,麻煩你把香蕉送給爸爸吃。’爸爸削好蘋果說:‘媽媽多辛苦啊,來,寶寶請你把這個蘋果送給媽媽吃’等等。寶寶反復當愛心小使者,就慢慢懂得了心中要有他人,常省下自己愛吃的送給我們,并且因此感到非常高興。
還有其他方法,例如稱贊其他小朋友懂得分享,讓寶寶學習等,都是糾正寶寶吃獨食的策略。其實,寶寶的行為與爸媽教養(yǎng)方式有很大關系,碰到獨占食物、不愿意與人分享的寶寶,爸媽更要利用一些有創(chuàng)意的小方法讓寶寶了解這樣做是不好、不對的,寶寶也才會更懂事、體貼。
從幼兒園回來,你提問了嗎
當您把孩子從幼兒園接回家時,問孩子的第一句話通常是什么呢?有人曾經做過調查,將中外父母的問話進行了對比:……幼兒園老師對寶寶來說=?
在中國,父母把孩子從幼兒園接回家時說的第一句話通常是:
1、今天在幼兒園吃什么了?
2、你們今天學什么了?
3、有人欺負你嗎?
4、今天老師布置作業(yè)了嗎?
國外父母問孩子的那一句話通常是:
1、今天你快樂嗎?
2、今天有什么有趣的事嗎?
3、你有什么作品嗎?
4、今天和大家玩得高興嗎?
不同的問話體現(xiàn)了不同的教育觀念和方法。
中國的父母比較多地關注孩子的 生活情況和學習情況,而國外的父母則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孩子的情緒情感、興趣、能力以及孩子自身成功感的建立和與伙伴交往上。前者的關心本來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可能會讓孩子自己對生活和學習過程有更多的關注,而忽視了情緒情感的變化、成功感的建立等。而后者的話,更容易讓孩子有傾談的欲望,有表達的意愿,會讓孩子對自己的作為有所感觸,并且會對今后的幼兒園生活產生向往。
專家指出,父母每天接孩子回家時,是孩子思維最活躍、最興奮的階段,也是開發(fā)孩子智力的黃金時間,父母可以好好利用這一段時間,開發(fā)孩子的思維,給孩子的表達創(chuàng)造良好的機會。譬如:可以提一些這樣的問題:
你今天最快樂的事是什么?為什么它是最快樂的事?
你和小朋友一起做了什么游戲?
你聽見了/看見了哪些有趣的事?
你的好朋友是誰?他有什么優(yōu)點?
像這樣的問題,提問內容具體,孩子知道從何而答。如果父母每天一出園第一句話就問:“你今天吃什么了?”在孩子思維最興奮的階段,他不會理清思路,回答一天三餐是什么,可能只給您一個簡單的回答,比如面條,因為面條是孩子最易記住的詞匯。如果您想了解孩子每天吃了什么,您可以把孩子領到園里的食譜園地,按照食譜問一問孩子,孩子就會把思路理清,認真告訴您。這樣您不僅能了解孩子飲食情況,還能大大增加孩子的講述欲望。孩子講述的多,就有助于父母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生活情況。這樣的問話,還能激發(fā)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孩子在表達的過程中,有時還會附帶上他自己的見解,這會讓孩子的思維更加活躍。
父母在提問時,需要注意一點的是,提問時最好使用開放性的語言,多問幾個“為什么”,而不要用“是不是”這類封閉性的語言。因為,封閉性的提問容易造成孩子思維的惰性,而問“為什么”,會讓孩子通過自己的思考,表達自己的想法,有助于開闊孩子的思維,而孩子豐富的想象力也會得以發(fā)展。同時,這樣的提問還能練就孩子尋找問題、思考問題和自己解決問題的本領。
家長還成長一點“空間”
小花小草要長好需要一個足夠它枝葉伸展的空間。其實孩子成長也一樣。0歲到學齡前兒童的身體及心理都處于剛剛發(fā)育的啟蒙期,更需要父母的精心關注和扶持,需要一個不受束縛的、能夠自由自在成長的空間。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像小魚兒一樣順暢地呼吸,像小鳥一樣快樂地飛翔,像小草一樣茁壯地成長。
活動的空間 盛夏,一場大雨沖去了天氣的悶熱。院子里出現(xiàn)了許多水洼,盡管稀稀拉拉的小雨還沒有停歇,張家的小胖、李家的小強戴著草帽迫不及待地來到院子里,張開雙臂擁抱涼爽的雨滴,一雙小腳丫在水洼里趟出串串水花。苗苗穿上雨衣也急著想往外跑,奶奶一把抓住她:“雨沒停,不能去。趟水要生病的!笨蓱z苗苗如同只被捆住手腳的小貓站在門后,只能扒著窗戶看別的小朋友盡情地玩耍。
峰峰生來是個小帥哥,媽媽整天把他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删褪怯幸粯樱拗扑顒。在家里,媽媽讓他安靜地看書、看電視、擺積木、玩車模,不能玩激烈的對抗游戲,更不許登高爬低;到公園,只能乖乖地牽著媽媽的手散步,或者坐安全的電動火車,不能在兒童游樂園自由活動,更不許和淘氣的小朋友玩摸爬滾打的游戲。峰峰就像媽媽養(yǎng)在籠中的一個小寵物,雖然白白胖胖的,可是缺少了活動,身體平衡性不好,四肢力量弱,體質也比同齡的孩子差
嬰幼兒時期,是孩子身體發(fā)育的高峰期,從頭腦、內臟、軀干到四肢都在快速成長,需要全面的營養(yǎng)加充足的活動。寶寶從會爬時起,活動的范圍一點點擴大,當他學會走路后,就會不停地跑來跑去,蹦跳登高、翻跟頭,拉拉這兒,碰碰那兒。他的這些活動有利于軀干和四肢的發(fā)育,使胳膊和雙腿的骨骼與肌肉快速生長,具備靈活的控制力和協(xié)調力。所以,限制幼兒的活動、不給其活動的空間會影響其身體正常的發(fā)育。
探索的空間 3歲的童童對什么事情都十分好奇。一天她拿了一個玻璃杯子去問爸爸:“杯子掉在地上會不會摔碎?”爸爸說:“會的。”還沒容爸爸解釋,童童的手一松,“啪!”杯子掉在地上摔得粉碎。震驚之下爸爸剛要發(fā)火——這孩子太不聽話了,應該好好管教。但他轉念一想童童為什么這樣做,還是聽聽她的想法吧。于是他平聲靜氣地問:“你為什么要把杯子摔在地上呢?”童童若有所思地說:“哦,它真的能摔碎了。”原來她是想親自試一試杯子能不能摔碎。
玲玲按照幼兒園老師的要求在家中的花盆里種了幾顆黃豆。她天天澆水等待小苗出土。兩三天后,她終于忍耐不住,用小棍扒開土取出豆子看看,再重新埋進土里。此后,她每天都要這樣看看那幾顆黃豆。媽媽輕聲勸說:“不要再扒拉豆子了,要把它扒拉死了!绷崃崽煺娴鼗卮穑骸拔以谟^察呢。老師讓天天觀察的。豆子埋在土里,不扒拉出來,怎么看見呢?”
看來幼兒的思維方式確實與成年人有很大差異,出于好奇心他們不輕易相信別人說的,總要自己親自試一試,總要自己做。如果童童的爸爸當時大聲呵斥:“都告訴你了,你怎么還成心把杯子摔碎?”那真是冤枉她了。如果玲玲的媽媽提出堅決不許她再扒拉豆子,極有可能泯滅幼兒的好奇心,把探索的興趣扼殺掉。所以父母應該學會換位思考,用孩子的思維方式考慮問題,了解他們?yōu)槭裁磿@樣做,給他們留下足夠的探索空間。
失敗的空間 失敗是成功之母。我們每個成年人都有失敗后,幾經努力獲得成功的經歷?墒牵喌綄δ暧椎莫毶优畢s總是過度保護,怕他們受到傷害,怕他們承受不了失敗的滋味,結果使他們上學后一遇挫折就束手無錯。其實及早給幼兒創(chuàng)造一個嘗試失敗的空間,讓其體驗失敗的痛苦、郁悶,積攢努力戰(zhàn)勝失敗的信心和百折不饒獲取成功的勇氣,是非常必要的。
走馬路牙子是許多幼兒喜好的活動。楠楠和爸爸媽媽上街時最開心的事,就是用一雙小腳沿著馬路牙子走。有時他平伸兩手搖搖晃晃地走.1 嘴里叨念:“過獨木橋了!庇袝r一腳在前,一腳在后,像螃蟹似的橫著身子挪步。即使走不好,一只腳掉下馬路牙子或摔倒,他站起來高高興興繼續(xù)走。爸爸媽媽從不干涉他,掉下去再重來嘛,沒有失敗哪有成功?朵朵就沒有這份幸運了。他也想走馬路牙子,可是爸爸訓斥:“放著好好的路不走,你這孩子怎么這么淘氣!眿寢尩故呛皖亹偵逯f:“馬路牙子這么窄,你能走好么?別逞能了,走不好掉下來,歪了腳、磕破了腿怎么辦?”擺出一大堆肯定要失敗的后果來,就是不想讓朵朵去嘗試。于是,一個對孩子來說很有趣的探索過程被扼殺了。
美國兒童專家法斯樂看到自己的朋友讓3歲的孩子在海邊布滿怪石的小徑行走。那條路對3歲孩子的確十分曲折難行,可是孩子喜歡走,為了不掃他的興,父母讓孩子跟在后面走。法斯樂說:“孩子的母親肯讓他走,讓他有跌跌撞撞的體驗,這是最好的教育機會。不要過度保護孩子,讓孩子體驗生活,這就是人生。”
在家庭生活中,類似失敗的嘗試處處可見。比如,10個月的寶寶用勺子吃粥,弄得滿身滿臉,最后還把粥碗打翻了;兩歲的寶寶自己穿褲子,把兩只腳插進一條褲腿,拔不出來了。這些難道不是失敗嗎?但是就此不讓他再嘗試,他永遠也學不會最基本的生活本領。大人包餃子,寶寶也要包,就讓他包嘛,誰天生就會呢?寶寶要學著掃地,掃不干凈可以再來一遍;寶寶做手工,剪壞了紙樣,鼓勵他修補好就行了。父母要是怕失敗什么都不讓他干,到頭來會害了他。什么事都有從不會到會的過程,失敗可以積累經驗,失敗可以體驗生活百味,失敗可以鍛煉意志,一次次跨越失敗就會迎來成功的曙光。
思考的空間 現(xiàn)如今的寶寶小腦袋都十分聰明,只要你給他足夠的思考空間,會迸發(fā)出許許多多的奇思妙想?墒怯行└改覆涣私夂⒆由硇睦淼陌l(fā)展規(guī)律和需求,總在按自己的模式去塑造孩子。他們或是盲目超前培養(yǎng),揠苗助長;或是不顧孩子的興趣,強制執(zhí)行填鴨式的計劃;全然不給孩子留下自主思考的空間。
樂樂的媽媽最喜歡家中來客人的時候,讓樂樂露一手——表演講故事的絕活。樂樂故事講得有聲有色,還可以編出不同的結尾,就是他一遇生人會緊張,一緊張就忘詞。媽媽比樂樂更著急,總在邊上提詞。長久以往,樂樂也不動腦了,反正有媽媽提詞呢。結果他講的故事再也沒有新的創(chuàng)意了。
幼兒園的許多小朋友都上了興趣班,甜甜媽媽認為畫畫文靜,不征求甜甜的意見給她報了畫畫班。甜甜對圖案和色彩悟性慢,老師布置的畫畫作業(yè)她總要問媽媽:“大樹怎么畫?”“房子是什么顏色?”媽媽趕緊告訴她,有時看甜甜畫得太慢還幫她畫兩筆。爸爸說:“你應該啟發(fā)她想一想,自己畫。”媽媽不以為然,我在幫助她有什么不好?其實,我們身邊像樂樂媽媽和甜甜媽媽這樣的父母還真不少,他們一點兒也不清楚,他們這樣做是剝奪了孩子思考的空間。生活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代替孩子培養(yǎng)興趣,代替孩子選擇玩具,代替孩子回答問題,代替孩子完成老師留的各種需要創(chuàng)意、需要動腦筋的作業(yè)。結果當別的孩子想出房子裝上輪子,汽車長出翅膀,樹上結雞蛋,天空架彩虹橋的大膽幻想時,他們又在埋怨自己的寶寶笨。事實上,不是孩子腦子不好使,是他不動腦不思考使然。人的大腦像一部機器,不用就會生銹,越用才能越靈活。培養(yǎng)聰明孩子的關鍵是使孩子養(yǎng)成積極思考、愛動腦筋的好習慣。某地在一項“什么樣的孩子是聰明的孩子”的問卷調查中,排在前兩位的回答是:有想象力的孩子和頭腦靈活的孩子。這說明大多數(shù)父母知道思維能力是智力的核心,保護好兒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最為重要。只是一遇到具體的問題,父母就容易集體失意——不知道如何去做,往往用主觀的想當然束縛孩子大腦思考的空間。
幾十年前,陶行知先生就曾經提出兒童的“六大解放”,即解放兒童的眼睛、頭腦、雙手、嘴、空間與時間。斗轉星移,現(xiàn)在都到了21世紀,陶先生解放兒童的主張依然是我們家庭教育要遵循的思想。破除傳統(tǒng)的父母統(tǒng)治意識,給兒童自由成長的空間,應該成為我們每一位新世紀父母切切實實的行動.讓寶寶學會物歸原處
身邊的故事: 明明有個壞毛病,經常喜歡亂扔東西,用了什么都隨手一扔,所以每天都要問奶奶:“奶奶,我的畫筆放到哪兒了?”“奶奶,我的衣服找不到了!蹦棠烫焯靽D,不是幫他找東西,就是幫他收拾殘局.這天,明明在房間里玩,一會兒就將房間折騰得亂七八糟,鉛筆躺在床單上,積木撒在地板上,圖畫書擺在了鞋柜上……
第二天,該上幼兒園了,明明卻發(fā)現(xiàn)自己的彩色筆不見了,“彩色筆哪兒去了呢?我昨天還用了呢!”找了半天也沒找到。那天,小朋友們畫畫的時候,明明只能向別的小朋友借彩色筆用,心里真不是滋味。
專家診斷
生活中,許多幼兒缺乏物歸原處的意識,喜歡隨手亂扔東西。
√ 幼兒期由于自制能力較差,常常為圖一時痛快而隨手亂扔東西,意識不到將物品物歸原處,不僅整潔有序,還能方便自己和他人對物品的使用。
√ 幼兒亂扔物品的毛病,往往和家長的教育引導有關系,如家長經常替幼兒收拾東西,使其認為亂了也無妨,收拾是大人的事情,因此缺乏物歸原處的意識。
您的孩子是否這樣
√ 用完東西隨處亂扔,沒有將物品放回原處的習慣。
√ 經常找不到自己玩過的東西,“忘性”較大。
√ 不愿整理自己的物品,喜歡依賴大人。
√ 不知道如何整理自己的物品,越整越亂。
支您一招
1讓寶寶懂得物歸原處給他人和自己帶來的便利
經常告訴寶寶用完東西后,應按類分別擺好并及時整理。有條件的話,可以讓寶寶親身體會物歸原處給自己和他人帶來的便利。可以用發(fā)生在寶寶身上的一件事,告訴寶寶如果圖一時省事,而將用過的東西隨處亂扔,不僅會給自己也會給他人造成麻煩。
2讓寶寶學會整理自己的物品和玩
對于寶寶的個人物品和玩具,家長應及早放手讓寶寶自己學會整理。
開始時,家長可以帶寶寶一起整理,讓寶寶知道物歸原處的簡單道理,告訴寶寶每件物品和玩具的大致歸位。
待寶寶適應后,家長可教寶寶自己學會整理和歸類。很多情況下,寶寶因為不知道該怎樣做而不愿意整理。給寶寶新添一件物品時,家長應及時告訴寶寶歸放的位置,讓寶寶學會物歸原處,并有意識地保持物品的條理和整潔。
3為寶寶創(chuàng)設一個整潔的家庭環(huán)境
一個溫馨整潔、錯落有致的家庭環(huán)境,往往會潛在地傳遞給寶寶做事整潔、條理清楚的健康信息。反之,一個凌亂不堪的家庭環(huán)境,則會讓寶寶養(yǎng)成隨意亂扔、不講條理的壞習慣。
因此,為寶寶創(chuàng)設一個干凈利落的家庭環(huán)境,比教育寶寶如何去做更有價值。
讓音樂充滿了孩子的生活
1、播放各種類型的音樂
對成年人來說,音樂好象是自然而然地流淌著,將要演奏的下一樂章和我們心里設想的一模一樣。而一旦我們已知的那種音樂構建被打破,就會感覺非常痛苦。聽到其他民族文化的旋律、節(jié)奏或和聲,我們常常會感到極不舒服。生長在西方文化背景中的人們往往傾向于聽那種帶有西方音樂特征的旋律,相反,西方人很少會稱贊亞洲的樂曲,在他們看來,東方的音樂只不過是有序的發(fā)出聲音罷了。如果你的孩子對音樂涉獵廣泛,他們日后往往會欣賞和享受各種不同風格的音樂。所以,還是讓你的孩子聆聽“雅克兄弟”的音樂,拉脫維亞的民間音樂,以及莫扎特的音樂吧!這些音樂都非常好,也能訓練孩子的大腦。通過玩耍嬉戲,以及生活在一個豐富的學習環(huán)境中,你的孩子會有最佳的學習表現(xiàn)。孩子們會自然地接受音樂,把音樂編進他們自己的玩耍,以及與大人的游戲之中。盡管他們的年齡還不適合進行正規(guī)的器樂訓練,但已經到了和他們進行音樂游戲的年齡了,所以請廣泛地給孩子們聽音樂,唱歌,跳舞,吹口哨和哼小曲吧!
2、播放復雜的音樂
為你的孩子播放風格迥異的音樂是你能給他的一份珍貴禮物,但為他選擇某些特定風格的音樂似乎更為明智。例如,莫扎特的音樂可能就比莫特利·克魯?shù)囊魳芬靡恍_@是由于音樂的譜寫往往與腦的復雜結構形式相聯(lián)系,比如經典音樂就與腦電波十分吻合。記住,當人們談到嬰兒與音樂的關系時,總避免不了談到莫扎特這個作曲家,而其他諸如巴赫和秘魯民間音樂這樣的復雜音樂形式,也被認為具有相同的效果。
3、用音樂來開發(fā)孩子的記憶力
圣約翰大學心理學系的杰弗理·費根及其同事證明,3個月大的嬰兒就能以音樂為線索來記憶事物。研究人員在讓嬰兒聆聽音樂的同時,交給他一個汽車模型讓他記憶。7天后,當播放同一首曲目時,嬰兒能較好地回憶起汽車模型,而播放其他音樂時其記憶的效果則不是太好。費根認為,提供諸如音樂之類的適當記憶線索,就能幫助嬰兒檢索先前的記憶信息。這為父母向孩子暗示記憶信息提供了一個極好的方法。在給小孩洗澡、穿衣時,哼上一段小曲,每次都哼同一首,重復哼唱有助于孩子理解這是一首什么樣的歌曲,還可以幫助孩子們預見下面的旋律與歌詞該如何變化。這一方法還有助于更為容易地調節(jié)日常生活。
4、開始為音樂學習打基礎
嬰幼兒還不會彈鋼琴,拉小提琴和吹單簧管,但最好在適當?shù)臅r候盡可能早地(最有可能的是6歲左右時)將樂器交給他們。一個明顯的好處是,早期聆聽音樂與接受音樂訓練將為他們以后學習音樂打下堅實的基礎。就像語言的學習過程一樣,一個置身于魅力無窮的音樂中的孩子,就獲得日后學習樂器的基礎。南卡羅來納大學教授埃德溫·e·戈登發(fā)現(xiàn),嬰兒接受的音樂熏陶,如果時間和順序安排得當?shù)脑,將培養(yǎng)起孩子的音樂才能。在適當時候為孩子播放音樂,那么在以后的音樂學習過程中就會事半功倍。
5、輕哼,舞動,跳躍,打拍子
對你的寶寶來說,開始正規(guī)的音樂學習確實顯得太早,但你仍然可以將許多有關音樂的活動引入孩子的生活。像聽音樂時隨著節(jié)奏輕哼,舞動,跳躍或者打拍子等。下面狂想曲的奠基者林恩·克萊納給我們提供了五種小孩最喜愛的音樂游戲,而翻到本書的年齡與階段部分,你還會看到有關這方面更多的內容。
1+1+1的家庭游戲法則
游戲是一種快樂、活潑、自然豐富和極富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也是孩子學習的一條直接途徑。游戲是有趣的,雖然有時也顯得有些漫無目的,甚至顯得有點簡單,但是它是你培養(yǎng)孩子認知、情感和社會能力的關鍵方法之一。
這個深秋,讓我們和寶寶一起游戲、一起happy吧……
1+1:媽媽+寶寶
寶寶出生后,媽媽要給孩子喂奶、換洗尿布、洗澡,要與寶寶一起游戲,給寶寶講故事,逗寶寶開心,教寶寶認識周圍事物和社會常識等。因此,可以說與寶寶交往最多的是媽媽。然而,寶寶在與媽媽交往過程中,學會最多的還是與人分享、謙讓、合作、團結、友愛、關心別人、有禮貌等行為習慣以及最初的情感社交技能。
專家評述:
媽媽的性格比較溫柔細膩,耐得住性子,根據這一特點,媽媽們可以用簡單的小游戲來促進寶寶的各項智能的發(fā)展,比如過家家、滾球、玩各種套疊玩具等。媽媽與寶寶之間的游戲相對來說比較靜,以培養(yǎng)直接的情感體驗和基本智能為主。
媽媽寶寶游戲設計:
游戲例子:挑珠子(適合2歲以上寶寶)
準備一盒彩色珠子,兩個盤子,讓寶寶先將紅色珠子挑出放入一個盤子內,再找出黑色的放入另一個盤子內?纯磳殞毮芊癜鸭t色和黑色的挑干凈。
目的:寶寶挑紅色珠子的能力會比挑黑色的好,因為認識黑色是最近的事。一來使寶寶更準確認識顏色,二來可以鍛煉寶寶有目的地挑選和分類的能力。
1+1:寶寶+爸爸
曾見到過這樣一幅圖片:一個粗曠又具品味的年輕父親懷抱光著小身子的幼兒,風度款款,神態(tài)自然。誰都會喜歡這樣的父親,他在給人一種對比的同時傳達出一個信息:成熟男性對幼兒的關愛是衡量他公眾形象的標準之一。就像鳥兒起飛的兩個翅膀一樣,母愛和父愛都是寶寶的心理需要,缺一不可的。
專家評說:
爸爸和寶寶游戲時,經常鼓勵寶寶嘗試新鮮的游戲,鼓勵寶寶勇敢探索、獨立克服困難、積極進取。爸爸的個性特征和游戲精神,會讓寶寶有形無形中養(yǎng)成良好的個性品質。寶寶在和爸爸的游戲過程能從一種絕對的力量中感覺一種安全的依托。
爸爸寶寶游戲設計:
游戲:打笨熊(適合1歲以上寶寶)
爸爸幫寶寶把被子裹在身上變成“笨熊”,爸爸也裹上一條被子,與寶寶展開戰(zhàn)爭。笨笨的動作,就像狗熊在移動,寶寶一定會喜歡的不得了。
游戲:蹦蹦跳(適合一歲半以上寶寶)
用手扶寶寶腋下讓寶寶在膝上學習蹦蹦跳,邊跳邊念“爸爸抱,寶寶跳,一跳一跳哈哈笑”,蹦跳一會兒家長握緊寶寶的腋下懸空提起說:“擺啰,擺啰!”讓讓寶寶左右擺動,寶寶會適應擺的方向,配合爸爸的擺動,最后將寶寶舉高。
游戲:跳高投籃(適合2歲以上寶寶)
可以在家準備一只小籃筐,讓寶寶將小球投入籃筐中,可以練習跳起來投球。要求寶寶可以投準籃筐,同時練習跳躍。
1+1+1:媽媽+寶寶+爸爸
每個周末相信是寶寶們最開心快樂的時候,一家三口一般會選擇去附近的公園、植物園、動物園玩;或是爬爬山、劃劃船,累了餓了就在外面吃午餐。其實重要的不是玩什么,而是讓寶寶感受到家的溫暖,讓寶寶知道爸爸媽媽是愛自己的。
專家評說:醫(yī)學與健康告訴我們:家庭游戲可以使大人和孩子都保持情緒興奮狀態(tài),它能激發(fā)各自體內細胞的活力,有益身心健康。
社會學家告訴我們:家庭游戲可以培養(yǎng)幼兒與父母的親和力,影響他對身外世界和人際關系的認識。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家庭游戲可以健全孩子的人格,有助于開放性格的養(yǎng)成。
教育專家告訴我們:家庭游戲可以增進今后家庭教育的良好效果。
文學家告訴我們:家庭游戲是大人體味理想化溫馨童年,并培育寶寶愛的良機。
一家三口的游戲設計:
游戲2:“冰凍”舞蹈(適合2歲以上寶寶)
用音響播放一些寶寶愛聽的音樂,節(jié)奏可以歡快一點的。爸爸媽媽和寶寶一起隨著音樂跳舞,然后突然暫停音樂,讓寶寶把動作“冰凍”在音樂停止的那一刻,并保持安靜,不出聲響。聽音樂跳舞對寶寶的智力發(fā)展起著非常有益的作用。在跳舞過程中加入“冰凍”,可以提高寶寶的聽力和反應能力。
游戲3:波濤洶涌(適合2歲以上寶寶)
1、準備一條床單,在床上鋪平,爸爸媽媽各執(zhí)床單的一頭,寶寶或坐或趴在中間。爸爸媽媽開始抖動床單,一開始可以幅度小些、慢些,讓寶寶先熟悉一下,鼓勵寶寶勇敢、不害怕。慢慢地,可以加大抖動的幅度和力度。
2、床單離開床或地面一段距離,爸爸媽媽拿著床單的四個角搖晃,象是在海里的小船,寶寶在當中乘船,開始可以幅度小些、慢些,逐漸加大幅度。
3、爸爸媽媽手拉床單相對站立(放在距離寶寶頭一定距離的地方,上面可以放一些響鈴),鼓勵孩子自由跳躍,用手、頭努力觸碰床單;蚴前职謰寢屵可以上下舞動,讓寶寶在下面鉆進鉆出,甚至可以忽然蹲下將寶寶罩住。
*母嬰世界小提示:由于被床單遮擋,寶寶看不見床面,所以在玩這個游戲時,一定要注意安全。比如,爸爸媽媽撐開的床單要在床的正中央,如果爸爸媽媽沒有抓好被單,寶寶就能落在軟軟的床上。
游戲4:遞減爬坡(適合2歲以上寶寶)
把孩子帶到有一定坡度的草地上,比如說小區(qū)的綠化區(qū)或是附近的公園讓他手腳著地,依次向上爬10步,向下爬9步,然后再向上爬8步,向下爬7步……直至0為止。在爬的時候,可別忘了要求孩子每爬一步都要數(shù)“1、2、3……”哦。(向上爬和向下爬時的計數(shù),都以單腳一步為準。)當然家長要與孩子一起參與,必要時給予鼓勵。
目的:讓孩子練習數(shù)數(shù),發(fā)展語言表達能力,同時提高手腳協(xié)調用力的技能。
游戲5:蕩秋千(適合2歲以上寶寶)
爸爸和媽媽走在孩子兩邊,三人并排走路。爸爸媽媽分別抓住孩子的一只手,一邊走,一邊說:“一二三,提起來!”孩子被爸爸媽媽提了起來。因為爸爸媽媽走路的時候有一個慣性,所以孩子的身體會“蕩”起來。只要爸爸媽媽有力氣,就可以前后“蕩秋千”,如果媽媽手臂力量不夠的話,也可以雙手用力
家園合作共育注意事項篇五
尚自然 慧才智 展個性 育德行
家園共育
一、蹲下來和孩子說話
我們經?吹接械募议L對孩子大聲地呵斥:“你怎么連這都不知道!薄翱禳c過來,聽到沒有?!”……這樣的事在我自己身上也時有發(fā)生,我們做父母的往往認為這樣居高臨下,命令式的語調能體現(xiàn)自己的威嚴,能讓孩子更聽話?墒悄阍囘^另外一種方法嗎:蹲下來和孩子說話。
無論是在自己、親戚、朋友家里還是在公共場合,當你要對孩子說什么的時候,請試著蹲下來,讓自己與孩子處在同一高度,用你的手握住孩子的小手,用親切的目光看著他,然后和顏悅色地對孩子說出你的要求。你是不是發(fā)現(xiàn),用這樣的方式對孩子說話,孩子同樣聽你的話,而且還會更開心地去執(zhí)行你的“指示”,而且完成得更快更出色呢?達到的是同樣的甚至是更好的效果,所不同的只是你說話的方式而已,而孩子卻更開心了,對你的“命令”同樣是執(zhí)行的。這就是因為你蹲下來了,你用和藹的口氣和他說話。
二、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當著生人和外人的面教訓孩子最科學育兒知識容易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其實,小孩子的領悟能力相當強,當你不想讓他做某事時,只要輕輕地搖搖頭,或悄悄地對孩子瞪瞪眼睛,他幼兒園托班育兒知識就會明白的,完全沒有必要大聲說出來。如果你還是不放心,也可以在出門前和孩子達成默契,就當是你們之之間的秘密:“如果你看見爸爸搖頭,那就說明不能那么做;如果爸爸點頭,那就是同意了!
三、尊重孩子的獨立意識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他的自主意識也會隨之增長。當你喂他吃飯時他說“我自己吃”,當你幫他穿衣時,他說“我自己穿”,可能他會弄得滿身是飯,可能他會把衣服穿得一團糟,但我們不要打擊你的興致,而要信任他,鼓勵他,給他學習的機會,否則孩子將永遠不會“長大”。
四小班育兒心得、適時調整關愛的方式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要適當調整自己的關愛方式,不要把孩子當成永遠長不大的人,事事都包辦代替。我們可以利用一些好時機,對孩子提出新的要求,幫助他成長,這樣不會壓抑孩子的才智。例如,當孩子過兩歲生日時,你可以對孩子說:“寶寶又長大一歲了,從明天開始就要自己刷牙洗臉了”;又如,當準備送孩子上幼兒園之前,你可以對孩子說:“寶寶下個月就要上幼兒園了,從現(xiàn)在開始要自己一個人睡覺,學會蓋好被子。”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lián)網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址)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