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山工
挑山工(通用17篇)
挑山工 篇1
教學理念 要卓有成效地進行合作學習,不僅要以突現(xiàn)自主為前提,而且要關注合作與探究同行。鼓勵學生感悟語言文字,體會思想感情,發(fā)表個性化見解。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詞語,培養(yǎng)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的能力與合作學習技巧; 2.通過討論探究,交流對話,合作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感情; 3.使學生懂得課文內蘊的人生哲理,培養(yǎng)學生執(zhí)著追求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板書課題、簡介挑山工后,多媒體展示挑山工奮力登攀的圖片,并引導學生觀察、聯(lián)想,在引發(fā)興趣的情境中,初步體驗:這些普普通通的勞動者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往山上挑貨物,的確令人敬佩。 二、質疑問難 1.學生自由讀課文,畫出含義深刻的句子,看看自己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以開放的理念鼓勵學生大膽質疑(至少10人)。對認真讀書,善于動腦,能提出有創(chuàng)意問題的學生,及時予以表揚。 三、合作探究 1.朗讀感受形象。①引導學生弄清楚挑山工是怎樣一步一步地向上登攀的(學生帶著問題默讀課文第一部分,畫出挑山工“登攀”的語句,同桌交流)。②讓學生把文中描寫挑山工登攀的語句連起來讀一讀,并對照課文插圖,想象挑山工朝著一個目標艱難地不斷地奮力登攀的形象(同桌互相朗讀、評價后,選代表在班內朗讀,感受挑山工的艱辛、執(zhí)著)。 2.合作梳理“三遇三見”。 要求:在閱讀課文基礎上,以小組合作方式填寫下表規(guī)定的內容。教師要走進學生,巡查指導,確保有效學習(小組內先分工、互動、議論,然后在班內展示、評價)。 相遇次數(shù)相遇地點看見挑山工在干什么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3.合作感悟難句含義。①學生自由讀課文,并整體思考“哲理”。②用多媒體展示合作學習問題:a.你認為山民走得很慢,反而常常跑在我們前頭的原因是什么?b.“我”為什么會愉快地(“心悅”)接受挑山工的說法?“我”真心實意地佩服(“誠服”)挑山工的什么精神(突出“心悅誠服”理解)?c.挑山工的話對我們有什么啟示?“我”最需要的是什么?③合作學習要求:組長要合理分工,并在自讀自思的基礎上展開議論、爭辯,形成升華性結論。④教師要強化點撥,鼓勵學生發(fā)表不同見解,形式“亮點”,并在展示、評價中及時引導整合,使學生感悟到位。 4.指導朗讀山民的話。要求突出重音,注意語速,語氣?刹扇〗處煼蹲x、同桌試讀、個別展讀、民主評讀和全員美讀的步驟,使學生在讀中感悟、升華其理其情。 四、體驗整合 先引導學生在課文插圖下寫幾句最想說的話,然后個性化展示。鼓勵學生說有創(chuàng)意的話,有哲理的話,也可寫贊美挑山工精神的話,以表白自己敬佩的情懷(讓學生先寫后說,多元化表白情懷)。 [評析] 以質疑啟感悟,以導讀促感悟,尤其是以合作達到領悟,在三位一體的有機整合過程中,張揚理解的個性,煥發(fā)主體的活力,是這一教學設計的特色。教者在激趣導入后,先以開放的魄力啟迪學生質疑,使之學習伊始就展示了自主感悟的豐姿;接著,又以導讀為感悟方式,于學生心靈深處塑起“挑山工”的可敬形象;隨之,教者精心設計了旨在梳理“三遇三見”與攻克感悟難點的兩輪有實效的合作學習,把教學一舉推向高潮;最后,又以學生發(fā)表自主、多元的個性化感受與體驗,有效深化了情感與價值觀的教育。顯然,這個設計是頗有借鑒意義的。 13挑山工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光溜溜、貨物、節(jié)奏、平衡、誦讀、超過、肌肉、拘束、耽誤、哲理”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了解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反而先登上山頂?shù)牡览怼?/p> 教學重點: 聯(lián)系課文對挑山工挑著重物向上攀登情形的描述,理解挑山工講的意味深長的話的意思。 教學難點: 1.對挑山工的話的理解! 2.怎樣讓學生揣摩句子含有的意思。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詞語。 2.初讀課文! 3.學習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我們游覽名山,常?吹揭恍┘缣糁匚、在陡峭的山道上一步步向上登攀的人,他們就是“挑山工”。(板書課題) 2.播放《挑山工》情景劇,大致了解泰山上挑山工的情況! 二、預習課文 1.讀讀課文,了解挑山工和游人各是怎樣登山的,想想“我”從中得到什么啟示。 2.把你認為含義深刻的句子畫下來,多讀讀、想想。 3.學習生字新詞 三、交流預習 1.想想“挑山工和游人各是怎樣登山的”。請學生把課文中有關的句子讀一讀或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你讀懂了什么? 2.把你認為含義深刻的句子讀給大家聽聽,同學間簡單交流各自的理解! 3.交流學習詞語的收獲! (1)說出“貨、奏、超”三個字的部首! (2)注意“衡、拘、耽”三個字的讀音! (3)讀生字組詞! (4)說說書寫中要注意的問題。 。5)組詞: 溜()貨()奏()衡()誦() 留()貿()泰()橫()頌() 杖()。ǎ┑ⅲǎ┱`()哲() 仗()機()枕()娛()折() 4.讀課文。 四、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讀本段。大家思考:這個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 2.討論。 (1)這個自然段主要講什么?(講挑山工登山的特點,板書“登山”二字) 。2)挑山工是怎樣登山?(先講挑山工的姿勢再講排山工登山的路線是折尺形的。板書“姿勢”“路線”“折尺形”)從文中找出講挑山工姿勢的話讀一讀。教師拿出折尺給學生演示,什么叫折尺形。比較折尺與直線的線段,從而讓學生明白,一是所走的路線,二是折尺形比直線要長。 。3)挑山工為什么要走折尺形路線?(一是東西木碰在臺階上,二是還能節(jié)省些力氣。) 。4)挑山工走折尺路線帶來什么困難?(路程比游人大約多一倍) 3.學生輕聲閱讀本段,邊讀邊想排山工當時登山的情形。作者為什么要這樣詳細地描寫挑山工的登山特點呢?帶著這個問題繼續(xù)讀課文。 五、學習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本段,大家思考:(1)作者對什么感到奇怪?2)“騰云駕霧”指什么? 2.交流。(1)雖然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但是他們花的時間并不比游人多。(2)指傳說中利用法術乘著云霧飛行。本課來形容看到挑山工突然趕到前面引起的聯(lián)想。(3)為了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指導學生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前兩個自然段,比一比,誰朗讀得好! 六、布置作業(yè) 1.抄寫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繼續(xù)學習課文!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了解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反而先登上山頂?shù)牡览怼?/p> 教學過程: 一、學習第三自然段 1.自由讀第三自然段,思考:(1)在登山途中,“我”和同一位挑山工幾次相遇?分別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情況下相遇?(2)“攀談”是什么意思?作者為什么要“走過去跟他攀談”? 2.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小組談一談! 3.全班交流。 (1)“我”和同一位挑山工三次相遇。第一次是在山下;第二次是在回馬嶺那條陡直的山道前;第三次是在半山的五松亭。這三次相遇,每一次都是開始時“我們”很快就超過了他,但結果總又是他走到了前面。(學生交流這個問題時,板書“經歷”“山下”“回馬嶺”“五松亭”。) (2)攀談就是閑談,隨便聊聊。因為作者感到奇怪,很想解開心中的迷。.有感情地朗讀本自然段。(本自然段大部分用告訴別人事情的語氣讀,挑山工的話用解釋的語氣讀。) 二、學習第四自然段指名讀本段。想一想,本段主要講了什么?(作者提出了心中的不解之迷) 三、學習第五自然段 1.指名讀本段! 2.討論: 。1)挑山工是怎樣為作者解開心中不解之謎的?用課文中的話說說,如果能用自己的話說更好!。2)挑山工和游人有什么不一樣? (3)為什么“挑山工”和“游人”有這么多不一樣呢? 3.交流:(1)略(2)游人東看西看,玩玩鬧鬧,總得停下來,高興怎樣就怎樣;挑山工一步踩不實不行,更不能耽誤工夫,得一個勁往前走。(3)游人是來游覽的,哪里好玩就停在哪里,目標散亂;挑山工有任務,目標專一。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學習第六自然段 1.齊讀本自然段。 2.討論:(1)“包蘊”“哲理”分別是什么意思。(2)山民的幾句樸素的話,包蘊著什么意味深長的哲理? 3.交流:(1)“包蘊”是包含的意思!罢芾怼笔怯兄毡橐饬x的、有深刻意義的話。(2)只要認定目標,步步踩實,一個勁兒往前走,走長了,就能跑到前面;如果像游人那樣東看西看,走走停停,看起來走得很快,結果反而比挑山工慢。這個道理不僅適合于登山,而且具有普遍意義,做其他事情也是這樣,誰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舉例說明。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特別注意長句、破句的讀法) 五、學習第七自然段 1.齊讀本自然段。 2.討論:(1)句中破折號的作用?破折號后面的話是什么?(2)這幅畫一直掛在“我”的書桌前,因為“我”需要“它”。這里的“它”從字面上講指什么?實際指什么? 3.交流:(1)句中破折號是解釋說明,破折號后面的話是“我”畫的一幅畫的畫面。(看圖)。(2)它字面上講指的是這幅畫,實際上是指畫中主人公那種認定目標、堅韌不拔、不斷攀登的可貴精神。(3)這個句子是因果關系的句子。前半句講結果,后半句講原因,意在強調后者,即“我”需要挑山工這種精神,它將永遠激勵著“我”。(學生回答問題時,板書“作者需要精神”) 六、布置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一、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挑山工一心向著目標,腳踏實地,一個勁兒往前走的精神。 2.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3.學會本課的生字和新詞,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用“耽誤”、“樸素”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理解挑山工說的話的深刻含義,并從中受到啟迪。 三、教具準備 1.生字生詞卡片。 2.寫有“讀讀寫寫”中詞語的小黑板。、 四、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檢查預習。 1.指名朗讀“導讀”部分,了解本組安排的篇目和重點訓練項目。 2.導入新課。板書:挑山工。同學們已經預習了這篇課文,誰知道“挑山工”是指什么樣的人?預習后,知道了挑山工的哪些特點?(學生自由發(fā)言,互相補充,認識可深可淺。) 3.指名按自然段朗讀課文。讀后適當評議,重點糾正讀錯字和讀破句的地方。 二、講讀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想想這部分主要講了什么。 2.討論。 這個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講挑山工登山的特點。) 挑山工是怎樣登山的?他們登山時的姿勢是什么樣的?找出課文里的話說一說。挑山工登山的路線是什么樣的?(是折尺形的。) 誰能描述一下,“折尺”是什么?(學生討論后,教師可在黑板上圖示,或實物演示。) 挑山工為什么要走折尺形路線,而不像一般登山的人那樣直往上走?(東西不碰在臺階上;還能省些力氣。) 挑山工走折尺形路線帶來什么問題?(路程比游人約多一倍。) 作者為什么要這樣詳細地描寫挑山工登山的特點呢?帶著這個問題繼續(xù)讀課文。 三、講讀第二自然段。 1.齊讀第二自然段。 2.討論交流。 作者對什么現(xiàn)象、事情感到很奇怪?(作者奇怪的是,雖然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但他們花的時間并不比游人多。) 作者為什么感到奇怪?讀讀課文,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飽覽”是什么意思?(充分地看,看個夠。)“題句”是什么意思?(就是為留紀念而寫的詩句。)“騰云駕霧”是指什么?(指傳說中利用法術乘著云霧飛行。)作者形容挑山工“像仙人”、“騰云駕霧”是指什么?(指傳說中利用法術乘著云霧飛行。作者形容挑山工“像仙人”、“騰云駕霧”,是感嘆挑山工登山之快,對挑山工的領先感到吃驚,覺得不可理解。) 四、布置作業(yè)。 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課。 1.用生字生詞卡片檢查學生的讀音。提醒注意:“奏”、“素”是平舌 2.挑山工和游人登山時有哪些不同的特點?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二、指導學習第三自然段。 1.提出學習要求。自己朗讀第三自然段,思考問題:在登山途中,“我”和一位挑山工幾次相遇?是在什么情況下相遇的? 2.學生按要求自學思考。 3.討論交流。 “我”和一位挑山工幾次相遇?(三次。)這三次相遇分別是在什么地方?(請學生從課文中尋找答案。)這幾次相遇有什么共同的特點?(都是在開始時“我們很快就超過了他”,但后來發(fā)現(xiàn)“他”走在了前面,率先到達我們相遇的地方。) “攀談”是什么意思?(閑談,隨便聊聊。)作者為什么要“走過去跟他攀談”?(因為作者感到很奇怪,很想解開心中的謎。) 三、講讀第四自然段。 這一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主要講作者提出了心中的“不解之謎”。)作者的“不解之謎”是什么? 作者的這個“不解之謎”是怎樣產生的?聯(lián)系前幾個自然段的內容想一想。(是通過對挑山工與游人的對比產生的。) 四、講讀第五自然段。 1.學生各自朗讀第五自然段。 2.討論。 在挑山工的回答中,有一個問句:“您看,是不是這個理兒?”挑山工是怎樣解釋“這個理兒”的?用課文里的話說一說。 “我跟你們不一樣”,挑山工和游人有什么不一樣呢? (游人:東看西看玩玩鬧鬧總得停下來高興怎么就怎么) (挑山工:一步踩不實不行更不能耽誤工夫得一個勁兒往前走) 那么,為什么游人“高興怎么就怎么”,而挑山工“得一個勁兒往前走”呢?(游人是來游覽的,哪里好玩就在哪里停,目標散亂;挑山工有任務,要按時把貨物送到山頂,目標專一,所以得一個勁兒往前走。) 五、講讀第六自然段。 1.學生齊讀第六自然段。 2.討論交流。 “心悅誠服”是什么意思?(誠心誠意地佩服。)“包蘊”指什么?(包含。)“意味深長”是什么意思?(指含著的意思耐人尋味,值得很好地體會。)什么是“哲理”?(有普遍意義的道理,有深刻意義的話。) 山民這幾句樸素的話里,包蘊著什么意味深長的哲理?(引導學生緊扣關鍵詞語,比較游人與挑山工的不同之處,然后深入理解“一步踩不實不行”、“一個勁兒往前走”的含義,再深入到更深一層的認識:看準目標,堅持不懈,就能達到目的;放松要求,做做停停,任何事情也做不好。) 六、講讀第七自然段。 作者畫了一幅什么樣的畫?用課文里的話說一說。 作者為什么說“我需要它”,而且“這幅畫一直掛在我的書桌前”?作者需要的僅僅是這幅畫嗎?(作者需要的不僅僅是畫,而是畫中挑山工那種認準目標,不斷登攀的精神。作者一直把這幅畫掛在書桌前,是因為作者需要這種精神來激勵自己向前。) 七、布置作業(yè)。 熟讀課文,體會挑山工說的話的深刻含義。 第三課時 一、復習舊課。 1.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2.指名說說每個自然段講了什么內容。 二、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 1.提出要求。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想想課文可以分成幾段,哪幾個自然段聯(lián)系起來可以成為一段,每段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2.學生朗讀思考,教師巡視指導。 3.檢查交流。 課文可以分為三段。第一、二自然段是第一段,講挑山工走的路程比游人長,但卻常常領先,作者對此提出了疑問;第三至第六自然段是第二段,講作者與一個挑山工幾次相遇,通過交談,作者解開了心中之謎;第七自然段是第三段,講挑山工的精神對作者的啟示。 三、總結課文的主要內容。 1.提出要求:把各段的段意連起來,就是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大家練習說一說。 2.同桌互相討論。 3.指名發(fā)言,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四、完成“讀讀寫寫”。 1.指名讀小黑板上的詞語。 2.指名說說“拘束”、“騰云駕霧”、“耽誤”、“樸素”、“意味深長”的意思。 3.抄寫“讀讀寫寫”中的詞語。用“耽誤”、“樸素”造句。 五、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六、布置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按照預習要求預習《可愛的草塘》。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溜、貨、奏、衡、誦、杖、過、肉、束、耽、誤、哲”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光溜溜、貨物、節(jié)奏、平衡、誦讀、超過、肌肉、拘束、耽誤、哲理”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了解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反而先登上山頂?shù)牡览怼?/p> 教學重點: 聯(lián)系課文對挑著重物向上攀登情形的描述,理解講的意味深長的話的意思。 教學難點: 1.對的話的理解。 2.怎樣讓學生揣摩句子含有的意思。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詞語。 2.初讀課文。 3.學習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我們游覽名山,常?吹揭恍┘缣糁匚、在陡峭的山道上一步步向上登攀的人,他們就是。(板書課題) 2.播放情景劇,大致了解泰山上的情況。 二、預習課文 1.讀讀課文,了解和游人各是怎樣登山的,想想“我”從中得到什么啟示。 2.把你認為含義深刻的句子畫下來,多讀讀、想想。 3.學習生字新詞 三、交流預習 1.想想“和游人各是怎樣登山的”。請學生把課文中有關的句子讀一讀或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你讀懂了什么? 2.把你認為含義深刻的句子讀給大家聽聽,同學間簡單交流各自的理解。 3.交流學習詞語的收獲。 。1)說出“貨、奏、超”三個字的部首。 (2)注意“衡、拘、耽”三個字的讀音。 。3)讀生字組詞。 。4)說說書寫中要注意的問題。 (5)組詞: 溜( )貨( )奏( )衡( )誦( ) 留( )貿( )泰( )橫( )頌( ) 杖( )。 )耽( )誤( )哲( ) 仗( )機( )枕( )娛( )折( ) 4.讀課文。 四、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讀本段。大家思考:這個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 2.討論。 。1)這個自然段主要講什么?(講登山的特點,板書“登山”二字) 。2)是怎樣登山?(先講的姿勢再講排山工登山的路線是折尺形的。板書“姿勢”“路線”“折尺形”)從文中找出講姿勢的話讀一讀。教師拿出折尺給學生演示,什么叫折尺形。比較折尺與直線的線段,從而讓學生明白,一是所走的路線,二是折尺形比直線要長。 。3)為什么要走折尺形路線? (一是東西木碰在臺階上,二是還能節(jié)省些力氣。) 。4)走折尺路線帶來什么困難?(路程比游人大約多一倍) 3.學生輕聲閱讀本段,邊讀邊想排山工當時登山的情形。作者為什么要這樣詳細地描寫的登山特點呢?帶著這個問題繼續(xù)讀課文。 五、學習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本段,大家思考: 。1)作者對什么感到奇怪?(2)“騰云駕霧”指什么? 2.交流。 。1)雖然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但是他們花的時間并不比游人多。 (2)指傳說中利用法術乘著云霧飛行。本課來形容看到突然趕到前面引起的聯(lián)想。 。3)為了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指導學生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前兩個自然段,比一比,誰朗讀得好。 六、布置作業(yè) 1.抄寫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繼續(xù)學習課文。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了解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反而先登上山頂?shù)牡览怼?/p> 教學過程 一、學習第三自然段 1.自由讀第三自然段,思考: 。1)在登山途中,“我”和同一位幾次相遇?分別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情況下相遇? 。2)“攀談”是什么意思?作者為什么要“走過去跟他攀談”? 2.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小組談一談。 3.全班交流。 。1)“我”和同一位三次相遇。第一次是在山下;第二次是在回馬嶺那條陡直的山道前;第三次是在半山的五松亭。這三次相遇,每一次都是開始時“我們”很快就超過了他,但結果總又是他走到了前面。(學生交流這個問題時,板書“經歷”“山下”“回馬嶺”“五松亭”。) 。2)攀談就是閑談,隨便聊聊。因為作者感到奇怪,很想解開心中的迷。 4.有感情地朗讀本自然段。(本自然段大部分用告訴別人事情的語氣讀,的話用解釋的語氣讀。) 二、學習第四自然段 指名讀本段。想一想,本段主要講了什么?(作者提出了心中的不解之迷) 三、學習第五自然段 1.指名讀本段。 2.討論: 。1)是怎樣為作者解開心中不解之謎的?用課文中的話說說,如果能用自己的話說更好。 。2)和游人有什么不一樣? 。3)為什么和“游人”有這么多不一樣呢? 3.交流: 。1)略 (2)游人東看西看,玩玩鬧鬧,總得停下來,高興怎樣就怎樣;一步踩不實不行,更不能耽誤工夫,得一個勁往前走。 。3)游人是來游覽的,哪里好玩就停在哪里,目標散亂;有任務,目標專一。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學習第六自然段 1.齊讀本自然段。 2.討論: (1)“包蘊”“哲理”分別是什么意思。 。2)山民的幾句樸素的話,包蘊著什么意味深長的哲理? 3.交流: (1)“包蘊”是包含的意思!罢芾怼笔怯兄毡橐饬x的、有深刻意義的話。 。2)只要認定目標,步步踩實,一個勁兒往前走,走長了,就能跑到前面;如果像游人那樣東看西看,走走停停,看起來走得很快,結果反而比慢。 這個道理不僅適合于登山,而且具有普遍意義,做其他事情也是這樣,誰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舉例說明。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特別注意長句、破句的讀法) 五、學習第七自然段 1.齊讀本自然段。 2.討論: 。1)句中破折號的作用?破折號后面的話是什么? (2)這幅畫一直掛在“我”的書桌前,因為“我”需要“它”。這里的“它”從字面上講指什么?實際指什么? 3.交流: 。1)句中破折號是解釋說明,破折號后面的話是“我”畫的一幅畫的畫面。(看圖)。 。2)它字面上講指的是這幅畫,實際上是指畫中主人公那種認定目標、堅韌不拔、不斷攀登的可貴精神。 。3)這個句子是因果關系的句子。前半句講結果,后半句講原因,意在強調后者,即“我”需要這種精神,它將永遠激勵著“我”。(學生回答問題時,板書“作者需要精神”) 六、布置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附:板書設計 5 教案點評: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聯(lián)系課文對挑著重物向上攀登情形的描述,理解講的意味深長的話的意思。難點一是對的話的理解,二是引導學生揣摩句子含有的意思。因此在教學過程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溜、貨、奏、衡、誦、杖、過、肉、束、耽、誤、哲”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光溜溜、貨物、節(jié)奏、平衡、誦讀、超過、肌肉、拘束、耽誤、哲理”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了解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反而先登上山頂?shù)牡览怼?/p> 教學重點: 聯(lián)系課文對挑著重物向上攀登情形的描述,理解講的意味深長的話的意思。 教學難點: 1.對的話的理解。 2.怎樣讓學生揣摩句子含有的意思。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詞語。 2.初讀課文。 3.學習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我們游覽名山,常常看到一些肩挑重物、在陡峭的山道上一步步向上登攀的人,他們就是。(板書課題) 2.播放情景劇,大致了解泰山上的情況。 二、預習課文 1.讀讀課文,了解和游人各是怎樣登山的,想想“我”從中得到什么啟示。 2.把你認為含義深刻的句子畫下來,多讀讀、想想。 3.學習生字新詞 三、交流預習 1.想想“和游人各是怎樣登山的”。請學生把課文中有關的句子讀一讀或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你讀懂了什么? 2.把你認為含義深刻的句子讀給大家聽聽,同學間簡單交流各自的理解。 3.交流學習詞語的收獲。 。1)說出“貨、奏、超”三個字的部首。 。2)注意“衡、拘、耽”三個字的讀音。 。3)讀生字組詞。 。4)說說書寫中要注意的問題。 。5)組詞: 溜( )貨( )奏( )衡( )誦( ) 留( )貿( )泰( )橫( )頌( ) 杖( )。 )耽( )誤( )哲( ) 仗( )機( )枕( )娛( )折( ) 4.讀課文。 四、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讀本段。大家思考:這個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 2.討論。 。1)這個自然段主要講什么?(講登山的特點,板書“登山”二字) 。2)是怎樣登山?(先講的姿勢再講排山工登山的路線是折尺形的。板書“姿勢”“路線”“折尺形”)從文中找出講姿勢的話讀一讀。教師拿出折尺給學生演示,什么叫折尺形。比較折尺與直線的線段,從而讓學生明白,一是所走的路線,二是折尺形比直線要長。 。3)為什么要走折尺形路線? (一是東西木碰在臺階上,二是還能節(jié)省些力氣。) 。4)走折尺路線帶來什么困難?(路程比游人大約多一倍) 3.學生輕聲閱讀本段,邊讀邊想排山工當時登山的情形。作者為什么要這樣詳細地描寫的登山特點呢?帶著這個問題繼續(xù)讀課文。 五、學習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本段,大家思考: (1)作者對什么感到奇怪?(2)“騰云駕霧”指什么? 2.交流。 。1)雖然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但是他們花的時間并不比游人多。 。2)指傳說中利用法術乘著云霧飛行。本課來形容看到突然趕到前面引起的聯(lián)想。 。3)為了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指導學生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前兩個自然段,比一比,誰朗讀得好。 六、布置作業(yè) 1.抄寫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繼續(xù)學習課文。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了解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反而先登上山頂?shù)牡览怼?/p> 教學過程 一、學習第三自然段 1.自由讀第三自然段,思考: 。1)在登山途中,“我”和同一位幾次相遇?分別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情況下相遇? (2)“攀談”是什么意思?作者為什么要“走過去跟他攀談”? 2.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小組談一談。 3.全班交流。 (1)“我”和同一位三次相遇。第一次是在山下;第二次是在回馬嶺那條陡直的山道前;第三次是在半山的五松亭。這三次相遇,每一次都是開始時“我們”很快就超過了他,但結果總又是他走到了前面。(學生交流這個問題時,板書“經歷”“山下”“回馬嶺”“五松亭”。) 。2)攀談就是閑談,隨便聊聊。因為作者感到奇怪,很想解開心中的迷。 4.有感情地朗讀本自然段。(本自然段大部分用告訴別人事情的語氣讀,的話用解釋的語氣讀。) 二、學習第四自然段 指名讀本段。想一想,本段主要講了什么?(作者提出了心中的不解之迷) 三、學習第五自然段 1.指名讀本段。 2.討論: 。1)是怎樣為作者解開心中不解之謎的?用課文中的話說說,如果能用自己的話說更好。 。2)和游人有什么不一樣? 。3)為什么和“游人”有這么多不一樣呢? 3.交流: 。1)略 。2)游人東看西看,玩玩鬧鬧,總得停下來,高興怎樣就怎樣;一步踩不實不行,更不能耽誤工夫,得一個勁往前走。 。3)游人是來游覽的,哪里好玩就停在哪里,目標散亂;有任務,目標專一。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學習第六自然段 1.齊讀本自然段。 2.討論: 。1)“包蘊”“哲理”分別是什么意思。 。2)山民的幾句樸素的話,包蘊著什么意味深長的哲理? 3.交流: (1)“包蘊”是包含的意思!罢芾怼笔怯兄毡橐饬x的、有深刻意義的話。 。2)只要認定目標,步步踩實,一個勁兒往前走,走長了,就能跑到前面;如果像游人那樣東看西看,走走停停,看起來走得很快,結果反而比慢。 這個道理不僅適合于登山,而且具有普遍意義,做其他事情也是這樣,誰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舉例說明。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特別注意長句、破句的讀法) 五、學習第七自然段 1.齊讀本自然段。 2.討論: (1)句中破折號的作用?破折號后面的話是什么? 。2)這幅畫一直掛在“我”的書桌前,因為“我”需要“它”。這里的“它”從字面上講指什么?實際指什么? 3.交流: 。1)句中破折號是解釋說明,破折號后面的話是“我”畫的一幅畫的畫面。(看圖)。 (2)它字面上講指的是這幅畫,實際上是指畫中主人公那種認定目標、堅韌不拔、不斷攀登的可貴精神。 。3)這個句子是因果關系的句子。前半句講結果,后半句講原因,意在強調后者,即“我”需要這種精神,它將永遠激勵著“我”。(學生回答問題時,板書“作者需要精神”) 六、布置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附:板書設計 5 教案點評: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聯(lián)系課文對挑著重物向上攀登情形的描述,理解講的意味深長的話的意思。難點一是對的話的理解,二是引導學生揣摩句子含有的意思。因此在教學過程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正確讀寫并理解“哲理”、“騰云駕霧”等語。 2、讀懂含義深刻的句子,知道作者從挑山工的話語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3、學習挑山工踏踏實實、攀登不止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1、從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反而先登上極頂這件事中,懂得干什么事都要一心向著目標,步步踏實,一個勁的往前走。 2、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材說明: 本課是當代著名作家馮驥才的作品。課文記敘了“我”登泰山時發(fā)現(xiàn)挑山工的路線雖然比游人多一倍,但速度卻必有人快,說明做任何事情都要腳踏實地,堅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 通過本課的學習,啟發(fā)學生學習跳山工的頑強的精神,在人生的道路上踏踏實實地前進。 教學準備:放大的課文插圖。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泰山是一座中外聞名的山,有許多人前來游覽。在游覽的時候,游人們會看到一些人肩挑重物、在陡峭的山坡上奮力向上的人,他們就是挑山工。那么在這篇文章里,作者向我們介紹了挑山工的什么呢? 二、在初讀中感知課文內容,理清脈絡。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讀通。 2、選擇正確的讀音。 曲 、折、挑、解(讓學生在讀課文時注意讀準這些字的音,再找出這些字的其它音,讀一讀。) 3、學生各自談閱讀感受,不受限制,暢所欲言。 4、在初讀中你了解了挑山工的哪些情況?請再讀有關段落。 。1)從第一自然段中知道,挑山工為什么登山、所走路線、姿勢等。 “他們肩上搭一根光溜溜得扁擔,扁擔兩頭的繩子掛著沉甸甸的貨物。登山時,他們的一條胳膊搭在扁擔上,另一條胳膊隨著步子有節(jié)奏地一甩一甩的,是身體保持平衡。“作者用簡短的語言,形象地描繪出了挑山工挑著重物上山的樣子。(登山姿勢的特點)“他們走的路線是折尺行的,從臺階左側起步,斜行向上,登上七、八級,到了臺階的右側,就轉過身子,扁擔就換一下肩。”(登山的路線是折尺形的。) (2)從第2自然段中知道,挑山工走的路程比游人多,花的時間并不比游人多。 (3)從第3——6自然段中知道,挑山工為什么比我們走的快。(通過作者與挑山工的攀談了解到的。) 。4)從第7自然段中知道,作者從泰山回來畫了一幅圖。 。5)全班對話,交流學習情況。 。6)理清脈絡。 三、細讀課文,學生質疑。 1、指名讀第1自然段。 2、學生質疑,師生共同研究。 。1)挑山工為什么要走折尺形路線?走直線不是更近嗎? 引導學生畫出折尺形路線圖,并出示幾幅學生畫的路線圖辨別對錯,依據(jù)課文說明理由。 。2)挑山工走的路程遠,速度慢,為什么反而領先于游人? 教師板書:生疑 挑山工并不慢 過渡:這是個疑問,是個謎,這個問題在作者心中打了一個問號,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下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 附板書設計: 27.挑山工 負荷重 挑山工 路程長 見 挑山工 速度快 一個勁兒朝前走 聽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溜、貨、奏、衡、誦、杖、過、肉、束、耽、誤、哲”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光溜溜、貨物、節(jié)奏、平衡、誦讀、超過、肌肉、拘束、耽誤、哲理”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了解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反而先登上山頂?shù)牡览怼?/p> 教學重點: 聯(lián)系課文對挑著重物向上攀登情形的描述,理解講的意味深長的話的意思。 教學難點: 1.對的話的理解。 2.怎樣讓學生揣摩句子含有的意思。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詞語。 2.初讀課文。 3.學習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我們游覽名山,常?吹揭恍┘缣糁匚、在陡峭的山道上一步步向上登攀的人,他們就是。(板書課題) 2.播放情景劇,大致了解泰山上的情況。 二、預習課文 1.讀讀課文,了解和游人各是怎樣登山的,想想“我”從中得到什么啟示。 2.把你認為含義深刻的句子畫下來,多讀讀、想想。 3.學習生字新詞 三、交流預習 1.想想“和游人各是怎樣登山的”。請學生把課文中有關的句子讀一讀或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你讀懂了什么? 2.把你認為含義深刻的句子讀給大家聽聽,同學間簡單交流各自的理解。 3.交流學習詞語的收獲。 。1)說出“貨、奏、超”三個字的部首。 。2)注意“衡、拘、耽”三個字的讀音。 。3)讀生字組詞。 。4)說說書寫中要注意的問題。 。5)組詞: 溜( )貨( )奏( )衡( )誦( ) 留( )貿( )泰( )橫( )頌( ) 杖( )。 )耽( )誤( )哲( ) 仗( )機( )枕( )娛( )折( ) 4.讀課文。 四、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讀本段。大家思考:這個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 2.討論。 。1)這個自然段主要講什么?(講登山的特點,板書“登山”二字) 。2)是怎樣登山?(先講的姿勢再講排山工登山的路線是折尺形的。板書“姿勢”“路線”“折尺形”)從文中找出講姿勢的話讀一讀。教師拿出折尺給學生演示,什么叫折尺形。比較折尺與直線的線段,從而讓學生明白,一是所走的路線,二是折尺形比直線要長。 。3)為什么要走折尺形路線? (一是東西木碰在臺階上,二是還能節(jié)省些力氣。) (4)走折尺路線帶來什么困難?(路程比游人大約多一倍) 3.學生輕聲閱讀本段,邊讀邊想排山工當時登山的情形。作者為什么要這樣詳細地描寫的登山特點呢?帶著這個問題繼續(xù)讀課文。 五、學習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本段,大家思考: 。1)作者對什么感到奇怪?(2)“騰云駕霧”指什么? 2.交流。 。1)雖然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但是他們花的時間并不比游人多。 。2)指傳說中利用法術乘著云霧飛行。本課來形容看到突然趕到前面引起的聯(lián)想。 (3)為了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指導學生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前兩個自然段,比一比,誰朗讀得好。 六、布置作業(yè) 1.抄寫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繼續(xù)學習課文。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了解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反而先登上山頂?shù)牡览怼?/p> 教學過程: 一、學習第三自然段 1.自由讀第三自然段,思考: 。1)在登山途中,“我”和同一位幾次相遇?分別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情況下相遇? 。2)“攀談”是什么意思?作者為什么要“走過去跟他攀談”? 2.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小組談一談。 3.全班交流。 。1)“我”和同一位三次相遇。第一次是在山下;第二次是在回馬嶺那條陡直的山道前;第三次是在半山的五松亭。這三次相遇,每一次都是開始時“我們”很快就超過了他,但結果總又是他走到了前面。(學生交流這個問題時,板書“經歷”“山下”“回馬嶺”“五松亭”。) 。2)攀談就是閑談,隨便聊聊。因為作者感到奇怪,很想解開心中的迷。 4.有感情地朗讀本自然段。(本自然段大部分用告訴別人事情的語氣讀,的話用解釋的語氣讀。) 二、學習第四自然段 指名讀本段。想一想,本段主要講了什么?(作者提出了心中的不解之迷) 三、學習第五自然段 1.指名讀本段。 2.討論: 。1)是怎樣為作者解開心中不解之謎的?用課文中的話說說,如果能用自己的話說更好。 。2)和游人有什么不一樣? 。3)為什么和“游人”有這么多不一樣呢? 3.交流: (1)略 。2)游人東看西看,玩玩鬧鬧,總得停下來,高興怎樣就怎樣;一步踩不實不行,更不能耽誤工夫,得一個勁往前走。 。3)游人是來游覽的,哪里好玩就停在哪里,目標散亂;有任務,目標專一。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學習第六自然段 1.齊讀本自然段。 2.討論: 。1)“包蘊”“哲理”分別是什么意思。 。2)山民的幾句樸素的話,包蘊著什么意味深長的哲理? 3.交流: 。1)“包蘊”是包含的意思!罢芾怼笔怯兄毡橐饬x的、有深刻意義的話。 。2)只要認定目標,步步踩實,一個勁兒往前走,走長了,就能跑到前面;如果像游人那樣東看西看,走走停停,看起來走得很快,結果反而比慢。 這個道理不僅適合于登山,而且具有普遍意義,做其他事情也是這樣,誰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舉例說明。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特別注意長句、破句的讀法) 五、學習第七自然段 1.齊讀本自然段。 2.討論: 。1)句中破折號的作用?破折號后面的話是什么? 。2)這幅畫一直掛在“我”的書桌前,因為“我”需要“它”。這里的“它”從字面上講指什么?實際指什么? 3.交流: 。1)句中破折號是解釋說明,破折號后面的話是“我”畫的一幅畫的畫面。(看圖)。 。2)它字面上講指的是這幅畫,實際上是指畫中主人公那種認定目標、堅韌不拔、不斷攀登的可貴精神。 。3)這個句子是因果關系的句子。前半句講結果,后半句講原因,意在強調后者,即“我”需要這種精神,它將永遠激勵著“我”。(學生回答問題時,板書“作者需要精神”) 六、布置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附:板書設計 5 教案點評: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聯(lián)系課文對挑著重物向上攀登情形的描述,理解講的意味深長的話的意思。難點一是對的話的理解,二是引導學生揣摩句子含有的意思。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有意安排了這樣的環(huán)節(jié):1、結合上下文邊讀邊想,理解句子的意思;2、采用分小組討論,互相啟發(fā),然后在全班交流;3、范讀并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4、利用視頻資料——情景劇的播放,讓學生在情境中理解課文。師生互動的活動設計較好地解決了教學重難點。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開始學習《挑山工》,通過初讀課文,我們對課文的主要內容和挑山工都有了初步的了解,誰來說說看 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挑山工》.(板書課題) 二,學習課文第二大段,整體感悟. 1.輕聲地讀課文,把含義深刻但不容易理解的句子劃下來. 2.交流:你讀懂了么 你是聯(lián)系哪些內容讀懂的 (1)出示挑山工的話:我們哪里有近道,還不和你們是一條道 你們是走得快,可是你們在路上東看西看,玩玩鬧鬧,總聽下來唄!我們跟你們不一樣,不像你們這么隨便,高興怎么就怎么.一步踩不實不行,聽聽住住更不行. 那樣,兩天也到不了山頂.就得一個勁往前走.別看我們慢,走長了就跑到你們前邊去了.你看,是不是這個理兒 提問:挑山工的話里有什么深刻含義 你從中體會到什么 (做什么事都要腳踏實地.) (2)那么,課文中哪些地方寫游人"東看西看,玩玩鬧鬧,走走停停,而挑山工一個勁兒往前走,所以常常跑到游人的前邊去了" 好好讀讀,找找. (3)交流. "或者……或者……或者……" (這里列舉了游人東看西看,玩玩鬧鬧的三個情形:他們或者在什么地方—飽覽壯麗的山色,或者在道邊—誦讀鑿在石壁上的古人的題句,或者在喧鬧的溪流邊—洗臉洗腳,是多么的逍遙,多么的自在.) 那么怎么讀才能表達出游人游山賞水時的悠閑和輕松呢 試著再讀一讀.請幾名學生讀. (4)挑山工呢 (他們一個勁兒往前走,時間長了,就走到游人前邊去了.) 指導讀好游人和挑山工的不同表現(xiàn). 3.交流三次相遇. (1) 山下相遇,很快超過他.(練習朗讀) (2)回馬嶺舒展(練習朗讀) (3)五松亭(練習朗讀) 4.還有值得研究的句子嗎 討論: (1)"我心悅誠服地點著頭,感到這位山民的幾句樸素的話,似乎包蘊著意味深長的哲理."(你能告訴大家,你什么地方不理解 ) (2)" 在前邊的山道上,我們又幾次超過了他;但是總在我們流連山色的時候,他又悄悄地超過了我們." 師:讀到這里,我們可以看到:正因為"我"親眼看到挑山工幾次與我們同時起程,每次都是我們先超過他,可每每被他趕上,甚至超過,所以聽了挑山工的這段話,我——心悅誠服.(出示句子) 5.讓我們再來讀讀挑山工的話.你從挑山工的話中還體會到了什么呢 (1)我們做什么事都要認定目標. (2)我們做什么事都要堅持不懈.(練讀) (3)我們做什么事都要有堅韌不拔的精神. (若生講不出"認定目標")師可引:游人與挑山工登山時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或換一種說法,挑山工和游人登山時的最大不同是什么 (認定目標或有明確的目標)請生在黑板上隨意書寫. 6.師總結:挑山工認定目標,決不三心二意,堅持不懈,決不信步游走,堅韌不拔,決不半途而廢.這就是挑山工話中"包蘊"著的"意味深長"的哲理.——有感情的朗讀這句話. 7.挑山工的樸素的話語包蘊著如此深刻的道理.我想,同學們也肯定能從這兩句話中體會出這句話的含義.作者需要它,你需要它嗎 請你看著這幅圖,把你的理解,體會用筆表達出來嗎 三,交流讀后感. 四,小結. 同學們通過用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了課文內容,體會出含義深刻的句子.看來,聯(lián)系上下文是理解閱讀內容的好方法.以后我們還要經常運用. 五,作業(yè). 設計理念: 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注重課堂教學效率 學生學習一篇新的課文,最有興趣的是在第一課時。因此如何優(yōu)化第一課時的教學,提高第一課時的教學效率,很值得研究。 課前準備: 1、多媒體課件的制作。 2、學生課前熟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情景導入: 有人說人生是一場夢,有人說人生是享受,也有人說人生是奮斗,是攀登。孩子們,你們如何理解人生,但學完了《挑山工》這一課,你們一定會有新的理解和收獲。 (師板書課題:挑山工) 讓學生觀察插圖,你能從圖上對挑山工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嗎? ( 師出示課文插圖) 學生會有許多種不同的答案,肯定學生的想象,并且順勢開發(fā)學生的視野。 對課文中出現(xiàn)的生詞正確引導,合理運用,加深印象。 讓學生用簡單的語言描述一下畫面中挑山工的樣子。 注意描寫順序。評一評,他們什么地方值得我們學習? 自由讀一讀。 當我們看到這樣的畫面,讀到這樣的文字的時候,我們能從中體會到挑山工的艱辛不易。下面請大家讀讀課文第一段,進一步了解挑山工的不易。對挑山工的敬佩! 找出給你印象最深刻的語言讀一讀,品一品。生輕聲讀課文 挑山工的幾句實在的話,好象包含著很多道理。 如果讓你根據(jù)這幅畫和我們所學的課文來寫一句座右銘,你會寫什么呢? 生動筆寫;ピu,鼓勵,激趣。 總結:今天,我們了解了挑山工,從他身上我們汲取了精神力量。課后,請大家給挑山工寫一封信,我們在班級墻報中展出。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我說課的課題是《挑山工》。首先我說一說對這篇課文的理解。這一篇課文被放置在快與慢單元中,意在培養(yǎng)目標如一,堅持不懈的精神,具有良好的時間觀念。但從本篇文章的題材來說是一篇寫人記人的記敘文,單純強調道理也容易犯道德說教之嫌。如何發(fā)揮出語文靈動的人文氣息,從站在人的角度,來看人的品質精神及長年累月下來所積累下來的人生道理,將更有易于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打通了學生與文本中人物的情感交流。所以我將嘗試著以分析挑山工的形象為視角、以感受挑山工精神特別是目標一致堅持不懈的精神為重點,有利于整體把握文本,而挑山工對目標如一,堅持不懈道理的揭示則將在人物形象分析的過程中水到渠成地完成。 四年級的學生具體了一定的自學能力,能基本讀懂課文內容,但認識能力比較有限,看問題較膚淺、片面,不容易發(fā)現(xiàn)文字下面所包蘊的豐富內容,所以還要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加強前后文中的聯(lián)系,細讀品味。教學不能只停留在學生會的上面打圈圈,我們教給學生是他暫時不會的但讓他跳一跳就能摘到樹上的桃,這種發(fā)現(xiàn)的驚喜肯能激發(fā)出他們學語文的興趣。 通過對教材和學情的分析,我確定這篇課文的教學目標: 1 學會寫本課8個生字,正確讀寫并積累節(jié)奏、平衡、心悅誠服、意味深長等詞語。 2 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誦課文,讀出“我”的詫異和欽佩,讀出挑山工的得意和憨厚。 3 感受挑山工樸素而平凡的人物形象,學習挑山工不畏艱辛,樂觀向上的精神,和堅持不懈,目標如一才能順利達到終點的人生智慧。 對此,我選用以下教學方法: 1 變序教學法。 不采用從段到篇的程序教學,而是圍繞著挑山工人物形象,感受、品析,這樣能更好地發(fā)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的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2 演示教學法 學生的思維正處在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抽象思維的發(fā)展很大程度上要借助于形象,對于折尺形路線是直線的兩倍如果借助于簡筆畫,就能讓學生一目了然了。 3 文本細讀法 引導學生抓住意蘊豐富的詞句深入挖掘,如“得意”、“二十年”、“笑”等等,感受一字一詞下所包蘊著的人的精神世界。 4 對比導析法 為什么挑山工的速度并不比游人慢,挑山工講的理到底是什么,對這些難點的理解,要通過游人與挑山工在攀爬的態(tài)度上比較。 5延伸拓展法 聯(lián)系自身,這是一個將挑山工的精神品質,深刻的認識內化升華為學生的精神營養(yǎng)為目的的教學方法。 學法:1 質疑探究法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圍繞有用,相同與不同進行思考,不僅可以讓學生主動探究,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2 合作、討論法 合作、討論,既能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還能使學生智力上得到互補,在思維沖撞中有新的發(fā)現(xiàn)。 二課時 說教學程序: 一 導入: 同學們敬佩什么人?有沒有人敬佩干體力活的?有一篇文章是寫泰山挑夫的,他們長年干著又苦又累的活,靠氣力吃飯,但是就是這樣的人還讓作者這樣的大作者敬佩不已,他們身上有著我們可以缺的一些東西,想不想知道呢?好,我們就來學習這篇課文《挑山工》。 這樣的導入是從學生的情感體驗入手,讓學生從情感反差中認識到干體力活的人也有可貴的品質,這樣的開頭能為學好課文定下一個好的情感基調,對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也是一種切實的引導。 二 自學生字詞。當堂聽寫一些詞語。完成教學目標1 三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其中包括兩個小環(huán)節(jié): 。1)選你喜歡的一段,在由四人組成的小組里讀。每人都試讀一段,其它同學糾正。 。2)再次讀文,以默讀為主。同時想想讀完課文了,你能不能用一兩句話跟我們介紹挑山工。 初讀部分是讓學生對挑山工有個大體上的認識,讓學生自由言說,教師不做評議,為后文提升學生的認識,讓學生感到有新的收獲做好準備。 四 細讀文本,感受挑山工樸實的形象。 1 挑山工是一個怎樣的職業(yè)? 2 挑山工的行走路線? 什么是折尺形?用簡筆畫,一目了然。為什么要走折尺形?(歸納出三點)。折尺形的有沒有缺點? “走的路程大約比別人多一倍”暗含著挑山工的辛苦和不易。 3 品讀有關于挑山工外貌、神情描寫的句子,體會挑山工不畏艱勞,樂觀開朗的精神。 比如“一天一個來回”“二十年”、“黑黝黝”、“長不高、又矮又粗”等。 生活這么艱辛,工作這么辛苦,他們是怎么面對的? 笑對人生。 4 體會挑山工所揭示的深刻道理。 過渡語:這樣的挑山工多嗎?對,從“隨處”一詞可以看出來,但就是這樣毫不起眼的挑山工卻讓“我”感到奇怪,“大吃一驚”,還"心悅誠服",這又是什么原因呢? “挑山工走的路程大約比游人多一倍,但速度并不比游人慢” 挑山工說“不一樣”,怎么個不一樣?引導學生能過對比,認識到游人輕裝上山走直線,挑山工肩挑重物上山走折尺形路線。游人上山是玩賞,挑山工則是工作。游人是走走停停,玩玩鬧鬧,挑山工一個勁兒往前走。 這就是挑山工所說的“理”勾畫出挑山工說的話,反復朗讀,讀出那種厚道質樸的口氣。 挑山工這些話我們可以不可以把它想得更寬一點,例如做事上是否也跟走路一個理兒呢? 進而揭示出挑山工話中包蘊著的深刻的普遍哲理:做人做事要腳踏實地、看準目標勇敢直前,就能達到成功的頂峰。 能不能舉些生活中的例子來說明這個“理兒”?正反兩方面的例子。 5 挑山工的話對"我"有沒有什么影響?你是從哪看出來的?理解“需要”“它”等詞。 五 小結挑山工的形象,和精神品質,聯(lián)系生活,合理遷移 使學生對挑山工精神領會得更深刻、更具體,有助于貼近生活的穩(wěn)定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形成,真正促進學生的終身發(fā)展。 教學目標: 1、學生能借助字典、聯(lián)系上下文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作者通過寫事表現(xiàn)人物品質的方法。 3、了解挑山工的話,從其登山中感受腳踏實地勇往直前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理解挑山工的話所蘊含的深刻哲理,并從中受到啟發(fā)。 預習要求: 1、讀課文圈出不認識的字,查字典解決。 2、再讀課文,圈出不理解的詞語,聯(lián)系上下文或借助查字典理解。 3、課文讀通順后,找出不理解的句子,提出不懂的問題,并試著回答課后問題。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泰、衡、黝、咧、唄、哲、憨”7個生字,正確讀寫并積累下面的詞語:節(jié)奏、平衡、飽覽、誦讀、不解之謎、耽誤、哲理、意味深長、心悅誠服。 3、理解課文內容和文章說明的道理。了解挑山工,感受其腳踏實地、勇往直前的精神。 4、學習課文通過寫事來表現(xiàn)人物品質的方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渲染、主題導入 從今天起我們學習新的單元《快與慢》。一提起快慢,老師就會想到《龜兔賽跑》的故事。這個故事對你有什么啟發(fā)?(生說) 這節(jié)課我們一塊兒來學習與快慢有關的一篇課文:《挑山工》。 [設計思路:由單元主題為切入點,從學生熟悉的童話故事導入新課。] 二、交流資料,鏈接文本 課前布置同學們上網(wǎng)或通過其他的渠道搜集有關泰山和挑山工的資料,下面誰愿意向大家匯報一下。(生匯報) 。墼O計思路:通過此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對挑山工有個初步的了解,明白他們是怎樣一群人,他們是干什么的。既考查了學生搜集相關信息的能力,又為學習課文內容打下基礎。] 三、初讀感知,自主質疑 1、讓學生帶著任務,充分地自讀課文。 (1)自學生字,打開智慧門,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憶字形。 。2)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3)對不理解的地方提出質疑。 2、組織交流 。1)說一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如果覺得自己說不好,也可以說一說你通過讀課文知道了什么或讀懂了什么。 。2)小組討論解疑釋惑。各小組選擇出一個最有價值的問題準備在全班交流。 。3)組織全班交流,各小組匯報,師生共同提煉出有研究價值的問題。(學生的問題可能會有如下幾個: ①“我們跟你們不一樣。”挑山工和游人有什么不一樣? ②挑山工肩背重物,走折尺形路線,可速度為什么不比游人慢? ③課文最后一句里的“它”指什么?……) 。墼O計思路:此環(huán)節(jié)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通過安排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自學,讓他們自主學習,學習在探究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這也為后面以疑促讀,深入自學,自主解疑做好了準備。] 四、布置作業(yè),熟讀延伸 把課文多讀幾遍,直到能夠讀流利為止。 。墼O計思路:以學定教,學生對課文的熟悉程度決定了后面理解課文思想內容,感悟人物精神品質的教學,所以此環(huán)節(jié)的設置并非可有可無,而是至關重要。]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開火車”讀課文。師生從正確、流利、朗讀習慣、技巧等方面進行評議。 二、以疑促讀,讀中感悟 1、按處理的次序出示上節(jié)課提煉出的有價值的問題。(內容見前) 2、引導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挑山工和游人的不同 (1)各自默讀思考,然后填寫表格中概括差異的部分。 |___挑山工___|___游___人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對比結果: 。2)在小組內分析交流,開展合作學習。 。3)全班交流,統(tǒng)一認識。 。墼O計思路:通過自學,學生認識到:游人輕裝上山走直線,挑山工肩挑重物上山走折尺形路線。游人上山是玩賞,挑山工則是工作。] 3、挑山工的速度為什么不比游人慢呢?在挑山工的回答中,有一個問句:“你看,是不是這個理?”挑山工是怎樣理解“這個理”的呢?請同學們勾畫出挑山工說的話,反復朗讀,精讀細品,然后填寫表格中“對比結果”部分。 。1)放手讓學生自學。 。2)組織交流評議。 。3)通過朗讀,你覺得在挑山工身上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有一種不怕吃苦,腳踏實地,勇往直前的精神。) (4)鼓勵學生讀出挑山工的精神。 4、組織學生討論:課文最后一句話“因為我需要它”里面的“它”指的是什么? [設計思路:該環(huán)節(jié)是課文學習重點難點突破的關鍵所在,緊緊圍繞學生提出的疑點,引導學生精讀細品,感悟內容。] 三、再讀深思,學習表達 1、快速默讀課文,看看作者是通過什么方法來表現(xiàn)人物品質的。 2、組織交流,形成共識,指導習作。 。墼O計思路:使學生體會到寫人的文章可以通過寫事來表現(xiàn)人物的品質,使“讀”和“寫”有機地結合起來,以“讀”帶“寫”。] 四、情境交融,心靈互動 通過作者的介紹,我們認識了令人肅然起敬的挑山工。他們身上具有吃苦耐勞,腳踏實地,認定目標,勇往直前的可貴品質。假如有一天你有機會去登泰山,你會和挑山工進行一次怎樣的對話?(出示畫面《與挑山工“面對面”》) 。墼O計思路:創(chuàng)設具體生動的語言情境,喚起學生暢所欲言的愿望,訓練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也給了孩子一次觸動心靈的機會,深化了思想認識。] 五、賞讀品味,激發(fā)情感 同學們,在這篇課文的學習即將結束之時,你覺得哪些內容是自己最喜歡的,請你富有激情地讀一讀,再說一說理由。如果你心里的想法一下子無法表達出來,那么就用自己的朗讀來表現(xiàn),行嗎? 。墼O計思路:用品讀來結束教學,讓挑山工的具體言行去感染學生的心靈,激發(fā)起學生腳踏實地,勇往直前的精神。又照顧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提出了可供選擇的學習要求。] 教材分析: 本課是當代著名作家馮驥才的作品。課文記敘“我“登泰山時發(fā)現(xiàn)挑山工登山的路程,雖然比游人多一倍,但速度卻不比游人慢,經過交談得知他們速度不慢的原因在于專心登山,腳步踏實,說明做任何事情都要踏踏實實、堅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課文按照事情發(fā)生發(fā)展的順序來寫。首先寫“我“登山時看見挑山工走的路程大約比游人多一倍,但速度卻不比游人慢,心中感到很奇怪;其次寫“我”與一位挑山工交談,明白了他登山速度快的原因;最后寫下山后請人畫了一幅登山畫,用挑山工登山不止的精神勉勵自己不斷向前。 學生情況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已經養(yǎng)成了一定的課前預習習慣,掌握了預習的方法,在我們班有90%的同學,能通過預習借助查字典的方法基本掃除文中的字、詞障礙,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重點詞語或句子的含義,有個別同學能簡單地說出自己的體會,有一少部分同學能主動結合要學的課文內容來查閱相關資料,大多數(shù)同學能按照課前預習要求去做。 教學目標: 1、學生能借助字典、聯(lián)系上下文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作者通過寫事表現(xiàn)人物品質的方法。 3、了解挑山工的話,從其登山中感受腳踏實地勇往直前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理解挑山工的話所蘊含的深刻哲理,并從中受到啟發(fā)。 預習要求: 1、讀課文圈出不認識的字,查字典解決。 2、再讀課文,圈出不理解的詞語,聯(lián)系上下文或借助查字典理解。 3、課文讀通順后,找出不理解的句子,提出不懂的問題,并試著回答課后問題。 教學過程: 一、通過預習,導入新課 通過預習你了解挑山工是什么樣的人嗎? 預設1:學生通過預習課文能說出挑山工是什么樣的人,或者有瀏覽過名山的同學見過挑山工也可由該同學介紹。 預設2:學生不了解挑山工是什么樣的人,播放情景劇《挑山工》大致了解泰山上挑山工的情況。 小結:剛才我們看到這些肩挑重物,在陡峭的山道上一步一步登攀的人,他們就是挑山工。那作者為什么要寫這些普普通通的挑山工呢? 二、初讀課文,檢查預習 1、同桌互相聽讀課文,檢查預習情況,要求同桌讀課文時認真聽,看是否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 2、自由讀課文,交流讀不準的字和不理解的詞(可能會有“攀談、心悅誠服、樸素、意味深長、包蘊”等,如果有學生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的可先讓學生說一說,教師再給予引導性解釋)。 3、在預習中還有哪些讀不懂的問題?學生可能會提出以下問題: (1)挑山工登山有什么特點? 。2)挑山工的話包蘊著什么哲理? 。3)因為我需要它,“它”指的是什么? 三、精讀課文,理解感悟 1、學習第一部分 。1)默讀課文一、二自然段,劃出描寫挑山工登山的句子。 。2)小組內交流。 。3)全班匯報交流情況。①學生可能知道挑山工是怎樣登山的。②也可能說出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但速度并不比游人慢。 。4)再讀課文邊讀邊想挑山工登山時的情形,并試著畫出挑山工登山的路線圖。 。5)指導學生進行朗讀練習。 2、學習第二部分 。1)學生自由讀課文3-5自然段,思考:挑山工的話包蘊著什么哲理? 。2)組織學生討論交流:挑山工的話對你有什么啟示? 。3)全班匯報交流情況。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第三部分 。1)齊讀最后一段,討論:課文最后一句里的“它“指的是什么? (2)看課文插圖你最想說什么?(學生可能說出挑山工的艱辛,也可能表白自己敬佩的情懷。) 交流:從字面上講指的是這幅圖,實際上指畫中主人公那種腳踏實地、勇往直前的可貴精神,“我”需要的是挑山工的這種精神。 (3)指導朗讀全文。 4、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學習了課文后,你有什么收獲?在生活中,你有沒有同樣的經歷,說明其中的道理? 點評: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聯(lián)系課文對挑山工挑著重物向上攀登情形的描述,理解挑山工講的意味深長的話的意思,難點一是對挑山工的話的理解,二是引導學生揣摩句子含義,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安排了這樣的環(huán)節(jié):(1)結合上下文邊讀邊想,理解句子的意思。(2)采用邊讀邊議,然后全班交流。(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師生交流解決了教學重難點。 一、說教材 。ㄒ唬┙滩暮單 《挑山工》是北師大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十一單元第一篇課文。課文通過記敘泰山上的挑山工負擔重,走的路程比游人長,但都走在游人的前面,揭示了一個道理:無論做什么事情,只要堅持不懈地朝著一個目標,腳踏實地地做下去,就一定能達到目的。課文先從泰山上的挑山工談起,引出疑問,再通過“我”的經歷解決了疑問,最后寫“我”從中受到的啟發(fā)。 (二)教學目標: 《語文課程標準》對第二學段的閱讀明確指出:能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義,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結合四年級的學生將進入第三學段,需要整體提高語文素養(yǎng),結合課程標準、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從以下幾個方面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①學會本課生字新詞。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思維能力。 3、情感目標:理解課文思想內容,使學生懂得無論做什么事,只要朝著一個目標,腳踏實地、堅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達到目的的道理。教育學生學習挑山工堅韌不拔、奮發(fā)向上的精神。 。ㄈ┙虒W重難點: 教學重點:讀懂課文,理解挑山工登山的特點,并說說他們?yōu)槭裁催@樣登山。 教學難點:理解挑山工說的話中蘊含的哲理和最后一段話的含義。 二、說教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要培養(yǎng)學生質疑問難的能力。根據(jù)此要求,同時為了達到上述各項教學目標,我在教學本課時選用的基本教法是:1.以疑促讀,以讀促思法。讓學生帶著疑問充分地讀書思考,加深對課文的理解。2.以讀為本,讀中悟情法。語文課程標準強調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有所感悟,培養(yǎng)語感,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學本課時,我采用多種形式、各種層次的讀書方式,讓學生在瑯瑯的讀書聲中悟情明理。3、為了解決好重點、突破難點,我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能動性,讓學生畫兩種路線圖。 三、說學法 人們常說:“授人以魚,僅一飯之需;授人以漁,則終身受益無窮。”現(xiàn)代教育理論強調,教學生學會學習是教學的一項基本任務。 因此在本課教學中,我主要引導學生采用以下的學法:1.讀書質疑法。2.批注圖解法。讓學生在讀書的過程中,在課本的空白處,用精練的詞句寫下自己對文本的點滴感受,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閱讀習慣。閱讀教學要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文字的理解、感悟,而感悟文字的方法很多,能根據(jù)語言文字畫出相應的圖,也是一種方法。教學本課時理解挑山工的“折尺形”路線,讓學生邊讀書邊畫出圖形。3、合作探究法。 四、說教學程序 鑒于以上教材的分析,教法學法的確定,我是這樣設計教學流程的:本課教學分兩課時。 第一課時:一、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掃清閱讀障礙。二、整體感知課文,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三、在弄懂課文主要內容的基礎上,理清文章層次。四、自由練讀課文。學習課文的第一部分。 第二課時:復習檢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挑山工說的話中蘊含的哲理和最后一段話的含義。下面我主要說說第二課時的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指名朗讀課文。 2、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3、什么是挑山工? (設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旨在喚起學生對舊知的回憶,同時為下文學習做好鋪墊。) 二、學習第三段(第6自然段)。 1、教師邊指圖邊感情引入:是的,從泰山回來,我畫了一幅畫,在陡直的似乎沒有盡頭的山道上,一個穿紅背心的挑山工給肩頭的重物壓彎了腰,他一步一步地向上登攀。這幅畫一直掛在我的書桌前,因為我需要它。 2、齊讀第六自然段,讓生質疑。 這幅畫一直掛在我的書桌前,因為我需要它。 、偎傅氖鞘裁矗繛槭裁次倚枰? ②“一直”這個詞用在這里有什么好處? 、蹫槭裁匆“因為我需要它”放在句子的后部分? 3、過渡,引出上文: 師: 要弄清“它指的是什么?為什么我需要它?”就要聯(lián)系上文理解好以下三個問題:(幻燈片出示三個問題) 。1)、挑山工是怎樣登山的? 。2)、從哪兒看出挑山工走的路程比游人多,可花的時間并不比游人多? 。3)、為什么挑山工反而走到游人的前面去了? 。ㄔO計意圖:讀書最大的收獲在于:從讀書中提出疑問。這一環(huán)節(jié),就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問難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三、學習第一、二段(第1—5自然段)。 (一)品讀第一段。 1、默讀第一自然段,看看挑山工是怎樣登山的?用“──”劃句子。 學生發(fā)言,教師小結: 。1)“他們肩上......保持平衡。”作者用簡短的語句,形象地描畫出挑山工挑著重物上山的樣子。(登山姿勢的特點) 。2)“他們走的路線......扁擔換一次肩。”(登山的路線是折尺形的) 。▽W生上講臺畫挑山工登山的路線圖。并讓學生上講臺用線示意:理解折尺形線路圖。依據(jù)課文說理由。) 2、老師小結:邊讀文字邊想象,動手畫圖,也是一種理解句子的方法。 3、指名看圖說話(挑山工登山的特點)。 4、引讀:為什么要走折尺形路線? 5、從哪兒看出挑山工走的路程比游人多,可花的時間并不比游人多? 指名讀第二自然段,邊聽邊想,交流。 6、師:對此,我覺得很奇怪。我的疑團是怎樣解開的?課文講了我和一個挑山工4次相遇,經過了解,終于解開了不解之謎。 。ǘ┢纷x第二段。 1、快速默讀,我和挑山工在哪4個地方相遇?用“”括出。并且找出表現(xiàn)我們和挑山工速度變化的句子,用“──” 劃出。 師小結:這幾次相遇,每次都是開始時我們很快超過了挑山工,但結果又總是他走到了前面。 2、那為什么挑山工反而走到我們前面去了?這使我感到很驚異,所以走過去跟他交談,挑山工的哪些話解開了我的疑團,用“~~”劃出。 3、匯報后,抓住以下問題,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說說你是怎樣理解的?(小組討論、教師點撥) 師: “隨便”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說不像你們那么隨便,高興怎么就怎么?為什么一步踩不實不行?“耽誤”是什么意思?為什么不能耽誤工夫,得一個勁兒往前走? 4、總結主題。 無論做什么事,只要朝著一個目標,腳踏實地、堅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達到目的的。 體會:我心悅誠服地點著頭,感到這位山民的幾句樸素的話,似乎包蘊著意味深長的哲理。 5、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感受。(如:講一講“龜兔賽跑”的故事等。) 6、分角色朗讀課文。 。ㄔO計意圖:閱讀是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以上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體現(xiàn)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教學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讓學生在動口、動手、動腦的過程中訓練思維,提高閱讀能力。) 四、探究第三段,解疑。 師:是啊,從泰山回來,我就畫了這樣的一幅畫,(指掛圖)這幅畫一直掛在我的書桌前,因為我需要它。 1、出示幻燈片(文章末句和學生質疑的3個問題) “它”有兩個意思,第一個意思指什么?第二個意思指什么?我需要的究竟是什么?為什么我需要它? 2、師小結: 。1)作者體會到挑山工腳踏實地、堅持不懈、奮發(fā)向上的精神,受到了教育、感染、啟發(fā),所以一直把這幅畫掛在書桌前,讓這種精神時時刻刻激勵自己做好每一件事。 。2)師小結:邊讀邊思,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同樣是重要的讀書方法。 3、“一直”在這里是什么意思?用在這里有什么好處? 4、為什么要把“因為我需要它”放在句子的后部分?(這樣處理起強調作用,強調什么?) 5、師:對,這種精神不但作者需要它,老師同樣需要它,同學們更加需要它。我們無論做什么事,只要朝著一個目標,腳踏實地、堅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達到目標的。(齊讀“總結主題”一段話。) 。ㄔO計意圖:通過解疑,讓學生學生真正理解挑山工的精神,并把它運用到自己的學習中去。) 五、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六、布置課外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試用“耽誤、樸素”造句。 3、背誦第五自然段。 五、說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 挑山工 。ú慌鲁钥、腳踏實地、堅持不懈) 挑山工 背負重物 走折尺路線 上山是工作 游 人 輕裝上山 走 直 線 上山是游玩、享受 。ㄔO計意圖:讓學生對挑山工與游人有什么不同一目了然,同時對文章的中心也一清二楚。)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人教版)第九冊第五課。 [導入設計一] (用cai課件播放泰山上的挑山工肩負重荷奮力登攀的情形,讓學生設身處地地去觀腳象、體驗。) 師:你從畫面中看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生:挑山工挑著沉重的貨物,顯得很吃力! 生:泰山的路崎嶇又陡峭。 師:好個“崎嶇又陡峭”,多么會用詞呀! 生:挑山工是以挑貨上山為生的人。 師:是的,挑山工的職業(yè)就是挑貨上山。泰山上的挑山工,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挑著重擔走在崎嶇又陡峭的山路上。 生:挑山工的背都是弓的。他們每登一步都挺費勁的。 生:是的。我看見他們的腳筋都凸起來了。 生:挑山工們登山艱難不僅僅是因為肩上的擔子重,還因為要走的路坎坷、陡峻、曲折、漫長! 生:對,我登過山,走得越久就越顯得累。 師:同學們不但有慧眼,還有一顆慧心! 生:我仿佛看見挑山工咬緊牙關,揮汗如雨。 生:我仿佛聽見扁擔吱嘎直響,這吱嘎聲好像在說“太重了,太沉了,別把我給壓折了!” 生:我好像聽見挑山工們氣喘如牛。 師:我似乎看見同學們想象的翅膀在飛翔! 生:雖然艱辛無比,可挑山工們沒有絲毫的怨言,沒有一點松懈的意思。 生:是的,他們的表情那么樂觀,一步一步邁得那么堅實! 生:他們每登一個臺階就接近目標一點點,他們就有一種成功的喜悅! 師:這是一群樂觀的、踏踏實實的挑山工。你們的語言里充滿了對挑山工的贊揚和敬佩之情! 師:泰山上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都非常豐富,可作者特別關注的是這挑山工,挑山工牢牢地印在作者的心里,深深地震撼著作者的心靈。同學們通過看畫面就有這么多的發(fā)現(xiàn)。在待會兒學習課文的過程中肯定有更多的發(fā)現(xiàn)! [導入設計二] 師:同學們不但愛預習,而且會預習。誰來說說你是怎樣預習的? 生:讀課文,邊讀邊想。不懂的地方多讀,多想。 生:我還請教了我的爸爸。 生:我上網(wǎng)查了資料,知道泰山是五岳之首,泰山很雄奇。挑山工是專門從事挑貨上山這一行的人。 師:同學們確實很會預習,在預習中一定有不少的收獲。我請一個同學來當挑山工的形象代言人,你們根據(jù)內容來判斷我請的這個同學是否合適。(請白白胖胖的吳鑫同學上臺) 生(小手如林):不行,不行。挑山工長年累月挑貨上山,風吹日曬的,皮膚哪有那么白呀。 生:吳鑫同學,雖然壯壯的,但他的肌肉不結實。 生:對對對,挑山工天天挑運貨物,肌肉一定很結實的。 師:看來老師得重選一位了。(請出細高個的李煜鵬同學,學生一致反對) 生:這么瘦怎么干這么重的活呀?會累垮的。(眾笑) 生:天天登山挑運貨物,身體應該是健壯的! 師:有道理。 生:挑山工哪有這么高的呀? 師(故作疑惑):誰說挑山工就不許是高個呀? 生:挑山工天天挑貨上山,為了多賺點錢,還盡量多挑貨,常常挑很重的擔子,身板長期受壓,長不高的。 生:課文也提到“像您這樣的高個兒干不了這種活兒”。 師:真會用心讀書!我想挑山工賞挑重擔不僅僅是為了掙錢;而是為了給游客提供更多的服務。(面對李煜鵬同學)你說對嗎?(李點頭以示贊同) 師:同學們預習得真認真。那你們把課文中描寫挑山工以及他們如何登山的語句找出來讀讀,看誰能把挑山工讀活!先自己或同桌之間練讀,相信你們行!待會評一評看誰讀得好,讀得好的大伙用掌聲把他(她)請上臺演一演。(話音未落,學生便神情專注、饒有興趣地讀開了。) [導入分析] 片段一采用的是情境導入法。逼真的情境自然而然地引領學生多種感官共同參與,身臨其境地觀察、想象、體會。泰山的險峻以及挑山工逼真的形象,讓學生感受到了挑山工登山之艱辛,初步萌發(fā)了對挑山工的敬佩與贊揚之情。 片段二采用的是趣味導入法。“形象代言人”在廣告界里司空見慣,可移植于課堂實屬鮮見,一下便擊中了學生的興奮點。而后教師步步為營,以“評議人選是否恰當”為細節(jié),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并引領學生在富有情趣的交流思辨中,完善和深化對挑山工形象的理解。 片段一和片段二的異曲同工之妙在于:不僅關注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凸現(xiàn)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而且著眼于教學的主要目標。上課伊始就讓學生,感受到了挑山工登山的艱辛,為后續(xù)教學中學生潛心會文,充分品味、體悟挑山工堅強的意志、頑強的毅力,向著目標不懈努力、不達目的不罷休的精神作好了鋪墊,未走進作者的心靈情感世界夯實了基礎。正所謂“未成曲調先有情”。 《挑山工》練習設計之一 一、看拼音寫詞語: sòng dú lù cǎo rú yīn hēi yōu yōu jū shù liě kāi zuǐ ( ) ( ) ( ) ( ) ( ) zhé lǐ bù jiě zhī mí hān hòu xīn yuè chéng fú bāo yùn ( ) ( ) ( ) ( ) ( ) 二、辨析形近字,并組詞: 誦( 。∫穑ā 。【校ā 。∵郑ā 。≈i( 。 涌( 。【ā 。【啵ā 。≠ā 。∶裕ā 。 三、下面,檢驗你使用工具書的能力: 1.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填空: 拘查大寫字母( ),在字典(。╉,組詞(。谠~中的字義是(。。 哲查大寫字母( ),在字典(。╉,組詞( ),在詞中的字義是(。。 憨查大寫字母(。,在字典(。╉,組詞(。谠~中的字義是(。。 2.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填空: 蘊查( )部,余(。┊,字音(。,在字典( )頁,組詞(。谠~中的字義是(。 攀查( )部,余( )畫,字音(。,在字典(。╉摚M詞(。,在詞中的字義是( )。 四、根據(jù)意思寫出詞語: 1.真心實意地服從或佩服。( ) 2.里面包含著(道理)。( 。 3.道理深刻,值得仔細體會、琢磨。( 。 五、讀課文,回答問題: 1.抄寫描寫挑山工樣子和登山特點的語句: 2.我登泰山時,看到挑山工行走的路線是折尺形路線,產生的 疑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們和挑山工同時起程,又三次和他相遇,分別是在( 。、( 。、( 。 《挑山工》練習設計之二 基礎知識 一、讀拼音寫詞語。 jié zòu jū sù dān wù pú sù ( ) ( ) ( ) ( ) dēng pān liě kāi bù guà tài shān ( ) ( ) ( ) ( ) téng yún jià wù ( ) 二、用“____”畫出下面帶點字在詞語中的正確讀音。 挑山工(tiāo tiǎo) 盡頭(jìn jǐn) 背心(bēi bèi) 扁擔(dàn dɑn dān) 隨便(biàn pián) 壓彎(yā yà) 三、給加點字選擇合適的解釋,劃上“√”。 1.飽覽 (1)吃足了 (2)飽滿 (3)充分 (4)滿足 2.心悅誠服 (1)衣服 (2)擔任 (3)適應 (4)服氣 四、按abb式填空。 如:靜(悄悄) 黑( ) ( ) ( ) 亮( ) ( ) ( ) 沉( ) 光( ) 明( ) 綠( ) 紅( ) 白( ) 五、填上合適詞語 ( )的扁擔 ( )的山色 ( )的肌肉 ( )的貨物 ( )的溪流 ( )的山路 ( )地走過 ( )地趕來 ( )地離開 六、造句。 耽誤—— 樸素—— 七、寫出下列各詞的同義詞或近義詞。 拘束—— 驚異—— 包蘊—— 似乎—— 八、選擇正確答案。 《挑山工》一課點明中心的句子是: a.挑山工登一次山,走的路程大約比游人多一倍; b.一步踩不實不行,停停往往更不行。就得一個勁兒往前走。 答:( ) 九、讀下面的句子,然后回答問題。 1.這幅畫一直掛在我的書桌前,因為我需要它。 (1)它指的是什么? (2)“我”需要它干什么? 2.我地點著頭,感到這山民的幾句樸素的話,似乎包蘊著的哲理。 (1)在空格內先填上合適的詞語,再造句。 (2)“山民的幾句樸素的話”是指哪幾句?這幾句包蘊著什么哲理? 十、簡答題。 1.讀課文,想想挑山工是怎樣登山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說你是怎樣理解的。 我們跟你們不一樣。不像你們那么隨便,高興怎么就怎么。一步踩不實不行,更不能耽誤工夫,我們得一個勁兒往前走。別看我們慢,走長了就跑到你們前邊去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創(chuàng)新訓練 一、根據(jù)解釋寫成語。 1.不能解答的疑問。( ) 2.話語耐人尋味,值得琢磨、體會。( ) 3.傳說中利用法術乘著云霧飛行。( ) 二、“奇怪的是挑山工的時間并不比游人多”,在這一段中起什么作用?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含義的? 三、這幅畫一直掛在我的書桌前。因為我需要它。(“我”需要的究竟是什么?)回答問題后,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寫一件事或物對你的影響,以及它是怎樣鞭策你的。 《挑山工》重點語段練習設計 重點語段: “從泰山回來,我畫了一幅畫——在陡直的似乎沒有盡頭的山道上,……因為我需要它。”(《挑山工》第七節(jié)) 教學設計 1.出示彩圖,說說挑山工的形象。 2.最后一句話句式上有什么特點?作者強調什么? 3.這里有三個“我需要它”的解釋,請你選擇并說說理 。1)我需要這幅自己創(chuàng)作的畫; 。2)我從挑山工身上受到啟發(fā),用不斷登攀的精神激勵自己前進; 。3)我喜愛這幅畫,因為畫上有一個憨厚勤勞的挑山工。 訓練目的: 借“形”(彩圖及文字)悟“神”(寫作目的)。由具體到抽象,由感性上升到理性,使“挑山工負重登山”形象深深烙印在學生腦海中,受到鼓舞和鞭策,同時初步認識“因果倒裝句”。 教學目標 1.從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反而先登上極頂這件事中,使學生懂得:干什么事都要一心向著目標,步步踏實,一個勁兒地往前走。要學習挑山工不停地攀登的精神。 2.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3.理解課文內容,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4.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練習用“耽誤”、“樸素”造句。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ㄒ唬⿲W習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語。 。ǘ┝私庹n文內容,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ㄈ⿲W習第一段,了解挑山工的特點。 二、教學重點 了解課文內容,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三、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在日常生活中有這樣一些人,從事著一種特殊的工作,他們總是在陡峭的山上挑著很重的物品,艱難而執(zhí)著地行進,為山上的人們送去生活用品。這些人就是挑山工。我們這篇課文中指的就是在泰山上以給人們挑貨物、行李上山為主要工作的山民。作者在登泰山時,從登山的挑山工身上悟出了一個道理。我們先從生字開始,掃清理解課文的障礙。 。ǘ⿲W習生字。 1.填寫生字表。 2.指導學生讀準字音。 。1)教師在學生初讀課文,對課文的字音有了一定了解的情況下,應重點注意糾正容易讀錯的幾個字。 “鑿”讀“z2o”,不讀“zu^”。 “耽誤”的“耽”讀“d1n”,不讀“d1ng”。 “哲”應讀“zh6”,不能讀“z8”。 “黝”應讀“y%u”,不能讀“y^u”。 “甸”應讀“di4n”,不能讀“di1n”。 “膝蓋”的“膝”應讀“x9”,不能讀“q9”。 “拘束”的“束”應讀“sh)”,不能讀“s)”。 “轉身”的“轉”應讀“zhu3n”,不能讀“zhu4n”。 2.用多音字組詞,以更好地理解詞語。 3.討論識記生字的方法,指出易錯的字。“泰”和“奏”都是上下結構,不同之處是“泰”字下部分是“ ”,但不能寫成“水”;“奏”字下部分”夭”,但不能寫成“禾”。 “褂”字的偏旁是“衤”,不是“礻”。 “騰”不能加上“艸”,也不能寫成“藤”。 “素”字的下部分是“糸”,而不是“系”。 “哲”字右上角是“斤”,不能多一點“斥”。 4.辨字組詞,加深記憶。 奏(演奏) 誠(誠實) 泰(泰山) 城(城市) 甩(甩動) 樸(樸素) 用(作用) 撲(撲滅) 耽(耽誤) 折(曲折) 枕(枕頭) 拆(拆遷) (三)解釋詞語,理解詞義。 1.查字典解釋詞語。 飽覽:飽,充分;覽,觀看?磦夠的意思。 題句:為留紀念而寫的詩句。 流連:玩樂時留戀不止,舍不得離去。 拘束:拘,約束、限制;束,控制。過分約束自己,顯得不自然。 包蘊:包含。 誦讀:念(詩文)。 驚異:感到意外、驚奇。 黑黝黝:黝,黑色。同黑油油,黑得發(fā)亮。或指光線昏暗,看不清楚。 憨厚:憨,樸實。厚,老實、厚道。憨厚,樸實厚道。 心悅誠服:從心眼里佩服。悅,愉快。誠,真心。 意味深長:意思和情趣值得細細體會。 體味:仔細體會。 攀談:拉扯閑談。 騰云駕霧:神話傳說中的神仙,利用法術,乘著云霧飛行。 2.結合課文理解詞語。 “挑山工”,在泰山上給人挑貨物、行李上山為主要工作的山民。 “題句”一詞的“題”是寫上的意思。課文中指的是古人為留念而鑿刻在石壁上的詩句。 “哲理”一詞比較深奧,實際上是人生的根本原理,課文中指的是挑山工的話語簡明卻表達了一個很深刻的道理。 “晃悠”原義是晃蕩,搖擺不定。在課文中特指挑山工挑著重物,身子不穩(wěn),走路像要跌倒的樣子。 3.辨析詞義,理解詞語。 (1)近義詞。 拘束(拘謹、約束) 體味(體會) 包蘊(包含、蘊含) 晃悠(晃蕩) 。2)反義詞 拘束(灑脫) 沉甸甸(輕飄飄) 憨厚(狡詐) 樸素(華麗) (四)在理解詞語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朗讀課文,分段、歸納段意,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1.朗讀課文,對課文有一個比較清楚的認識,并在理解重點詞語的基礎上,弄懂每個自然段的意思。這時,教師應指導學生分析哪幾個自然段的關系比較密切,可以成為意義段;或哪個自然段意義比較具體,可以單獨成為一個意義段。教師可以讓學生充分地討論,發(fā)表意見,這樣有利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同時段意也就比較清楚了。 第一段(第一、二自然段)寫挑山工負擔重、路程長,實際速度卻比游人快。(概括地寫挑山工。) 第二段(第3、4、5、6自然段)寫“我”遇到一個挑山工,證實挑山工的速度的確比游人快,并搞清了為什么會這樣快的原因。(具體地寫一個挑山工。) 第三段(最后一個自然段)寫挑山工永遠向前的形象和富有哲理的話啟迪和激勵了“我”。 2.合并段意,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掌握歸納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比較準確地理解課文,并能提高分析綜合能力。 《挑山工》這篇課文概括主要內容的方法主要是合并幾段段意。也就是認真閱讀課文后,給課文分段,歸納段意,再用簡練的語言把各段的段意連接起來,就能準確地概括主要內容了。因此,綜合各段段意,本課的主要內容是: “我”在泰山上遇到一位挑山工,挑山工雖然身負重物,走得很慢,卻常常走到“我們”前面,通過交談,“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從泰山回來,“我”畫了一幅挑山工的畫,并一直掛在書桌前激勵自己。 。ㄎ澹⿲W習第一段 1.導入新課: “在泰山上,隨處都可以碰到挑山工”。這是課文開頭的第一句話,可是“挑山工”具體什么樣,都有什么特點呢?請同學們仔細朗讀第一段,畫出重點詞語,再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ㄌ羯焦さ巧綍r,肩膀上有重擔,他們走起路來一條胳膊搭在扁擔上,另一條胳膊隨著步子有節(jié)奏地一甩一甩的,路線是折尺形,這樣走雖然比游人走的路線長,卻不比游人慢。) 請問:挑山工為什么要走折尺形路線?走直線不是更近嗎? 。ㄒ驗樘羯焦ぜ缣糁匚,走折尺形的路線一是可以“使掛在扁擔前頭的東西不碰在臺階上”,二是“可以省些力氣”。) 可是挑山工行走的速度為什么“不比游人慢”呢?這個問題在作者心中打了一個問號,我想同學們也會覺得很奇怪,課文的第二段,作者就解開了這個謎團,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有一點是肯定的,挑山工絕不會“騰云駕霧”下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 (三)作業(yè)。 抄寫生字、新詞 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ㄒ唬⿵奶羯焦さ巧降穆烦瘫扔稳硕嘁槐,反而先登上極頂這件事中,使學生懂得:干什么事都要一心向著目標,步步踏實,一個勁兒地往前走,要學習挑山工不停地攀登的精神。 。ǘ┞(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ㄈ├斫庵攸c詞語,練習用“耽誤”、“樸素”造句。 。ㄋ模┯懈星榈乩首x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ㄒ唬⿵奶羯焦さ巧降穆烦瘫扔稳硕嘁槐,反而先登上極頂這件事中,使學生懂得,干什么事都要一心向著目標,步步踏實,一個勁兒地往前走。要學習挑山工不停地攀登的精神。 。ǘ┞(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三、教學過程 。ㄒ唬⿲胄抡n: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第一段,通過學習我們對挑山工有了一定的了解,哪位同學說一說挑山工主要有什么特點呢? (肩挑重物,曲折向上,所走路程比游人多一倍。) 師:挑山工走的是折尺形路程,可實際卻不比游人的速度慢,這就使作者由此產生了疑問。 板書:生疑 請同學有感情地朗讀第一段,把作者的疑問完整地敘述一遍。 (挑山工路程比游人多一倍,但速度并不比游人慢。挑山工的速度為什么并不慢?) 板書:挑山工并不慢 作者由觀察而生疑,同時也抓住了讀者,引人入勝。 。ǘ⿲W習第二段。 “挑山工的速度并不比游人慢”。這是個疑問,是個謎,怎樣才能解開這個謎呢?請同學們默讀第二段,邊讀邊想: 1.作者在哪些地方遇到挑山工,每次相遇挑山工在干什么?說明什么? 2.重點寫哪一次相遇,你怎么看出來的? 3.作者思想上的不解之謎是怎樣解開的?書上是怎樣寫的?挑山工的話包蘊著什么道理? 教師指導學生認真地讀課文,反復讀書、討論,回答時可以互相補充。 。ㄗ髡咴谏较隆⒒伛R嶺、五松亭和極頂遇到了挑山工。 在山下時,挑山工正挑擔上山; 到回馬嶺,挑山工在草地休息; 到五松亭,挑山工正在整理挑兒: 在極頂,挑山工正在交貨。 說明挑山工速度快。) 板書: 。ㄗ髡咧攸c寫了五松亭相遇,因為這一次有詳細的人物描寫和對話。 作者思想上的不解之謎就是通過和這位挑山工的攀談解開的。) 師:同學們講得很準確,我們請四位同學分別朗讀作者與挑山工的四次相遇,請同學們體會挑山工速度快的原因。 朗讀時只讀“相遇”的句子,不讀“攀談”的句子。 師:作者重點寫五松亭相遇,因為這次相遇使作者解開了心中之謎,請一位同學把這次相遇朗讀一遍,同學們思考一下,這部分內容留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這部分內容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挑山工的話。 師:的確,正是挑山工的話使得作者解開了心中之謎。 板書:解疑 師:那么,挑山工是怎么說的?他的話包蘊著什么道理呢?請同學再讀挑山工的話。 。ㄌ羯焦な沁@樣說的,“你們肩膀上沒有挑子,是走得快,可是一路上東看西看,玩玩鬧鬧,總得停下來嘛!我們跟你們不一樣。不像你們那么隨便,高興怎么就怎么,一步踩不實不行,更不能耽誤工夫。我們得一個勁往前走……”) 。ㄌ羯焦さ倪@番話很有哲理,它告訴我們:無論做什么事,都要朝著目標,堅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達到目的。) 板書:一個勁兒朝前走 師:請同學們把上面富有哲理的話畫下來,以此不斷鼓勵自己好好學習。 (三)小結第二段。 這一段是全文的重點,寫了作者與挑山工四次相遇,四次中重點寫了在五松亭相遇攀談的情況,使作者從挑山工樸素的話語和挑山工一直向前的形象里解開了心中之謎,并懂得了一個道理。我們從課文的字里行間也可以體會到作者很佩服這位挑山工,哪個詞語能說明這一點呢? (心悅誠服。) 師:不僅如此,還有更重要的,那就是作者從挑山工身上看到了一種力量,一種精神,請繼續(xù)學習第三段。 (四)學習第三段。 在學習這一段之前,請同學在第二段畫出作者描寫挑山工的詞語,然后讀一讀,想一想挑山工的樣子。 (“矮個子,臉兒黑生生的,眉毛很濃,大約四十來歲,敞開的白土布褂子露出鮮紅的背心。” “他把褂子脫掉了,光穿著紅背心,現(xiàn)出健美的黑黝黝的肌肉。” “黑生生的臉上顯出一絲得意的神色。” 從這些描寫中,我感覺這個挑山工很健康、樸實。紅色的背心很醒目。) 作者的感受更深刻,他畫了一幅挑山工的畫,以此激勵自己。請同學們讀第三段,想一想作者為什么要畫畫? 。ㄗ髡弋嬃艘环羯焦へ撝匚锷仙降谋秤皥D,因為作者很佩服這位挑山工,挑山工的精神能激勵自己,所以作者畫了一幅這樣的畫。) 板書: 自勵 挑山工的精神 課文用畫畫自勵作為結尾,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ㄗ髡哂眠@張畫來自勵,表現(xiàn)了他敬佩和贊揚挑山工的精神,這樣的結尾點明了中心,與開頭照應。) 請同學們齊讀這一段,體會作者需要的是什么。 (作者真正需要的是:干什么事都要一心向著目標,步步踏實,永遠向前,才能達到目的的信心。) 。ㄎ澹┛偨Y全文(指板書) 作者在文章開始提出了疑問→挑山工并不慢。然后與挑山工在泰山上四處相遇,并從挑山工的話中解開了心中之謎,因為挑山工“一個勁兒地朝前走。”作者非常敬佩和贊揚挑山工的精神,因此畫畫自勵,點明了文章的中心。 同學們,登山如此,走路如此,我們的學習同樣如此,必須具有挑山工的這種“一個勁兒朝前走”的精神。我希望同學們能夠把挑山工這幅畫掛在心里,激勵自己努力學習。 最后我們用“耽誤”和“樸素”造句,學過的詞語要在生活中會用。 啟發(fā)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造句,或留作業(yè)練習。 【板書設計】 【小資料】 泰山 位于山東省中部。古時稱東岳,又稱岱宗、岱山、岱岳、泰岳,為五岳之一。泰山長約200公里,海拔1524米的主峰在泰安市城北,名為玉皇頂,它高接云天,被尊為“五岳之首”。泰山突兀峻拔,雄偉壯麗。唐代詩人杜甫登臨泰山山頂后寫下了“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著名詩句?鬃釉“登泰山而小天下” 之句。泰山還是我國古代“封禪”的圣地,歷代有七十二個帝王臨過泰山。 馮驥才 當代作家。浙江慈溪人,生于天津。做過運動員,從事過繪畫工作。1977年后在中國作家協(xié)會天津分會做專業(yè)作家,F(xiàn)任中國作家協(xié)會理事。著有多部長篇小說和中篇小說!短羯焦ぁ纷畛蹩窃凇渡⑽摹1980年第2期上。 回馬嶺 古稱“名關”,在泰山壺天閣北邊,建有石坊,上書“回馬嶺”三字。據(jù)說宋真宗登臨泰山,乘馬來到這里時,因山崖陡峭,盤道曲折,馬不能行,只得折回,由此而得名。 目的要求 1、理解課文思想內容。學習挑山工堅忍不拔、奮發(fā)向上的品格。 2、練習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3、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4、學習生字詞,練習用:“耽誤”、“樸素”造句。 5、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聯(lián)系課文對挑山工挑著重物向上攀登情形的描述,理解挑山工講的意味深長的話的意思。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自學存疑。 1、讓學生提出預習中解決不了的各種問題。 2、教師歸納學生提出的問題,帶著問題去討論并弄懂。教師告訴學生“學習原本就是由不會到會的過程”,解決不懂得問題“要*你們自己反復讀,用心想,主動去探索知識! 二、質疑答難 鼓勵學生緣疑質難,或主動引導,或有意激發(fā),開啟學生思維的閘門。 1、小組合作討論: (1)作者奇怪的是,雖然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但他們花的時間并不比游人多。 (2)作者為什么感到奇怪?讀讀課文,在課文中找出關鍵詞語、重點句子。著重從挑山工登山的姿勢、路線來理解。折尺形路程比游人約多一倍,可結果花的時間不比游人多,這是不解之謎。 。3)作者為什么這樣寫? 2、指導學習重點段: 師生圍繞“你還知道了什么?”“你是用什么辦法來理解這句話,或明白這個問題的?”啟迪學生研究問題的方法就是“不但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 重點引導學生在學習中悟出:抓住句子中的關鍵重點詞語是讀懂一句話的重要方法;抓住自然段中的重點句子是讀懂一段內容的重要方法,將各段的段意聯(lián)系起來,就知道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 重點討論: 1、“我”與挑山工三次相遇分別是在什么地方? 。ㄕ页稣n文中的詞、句)。相遇與我感覺有什么共同特點? 2、品析“您看,是不是這個理兒?”什么理?用課文里的詞句理解;與“我跟你們不一樣兒”,挑山工與游人有什么不一樣呢? 。ㄓ稳耍簴|看西看,玩玩鬧鬧,走走停停)挑山工:目標專一,堅持不懈,不斷攀登) 3、朗讀出挑山工樸素、自豪的感情。 4、從我“心悅誠服”到“包蘊著意味深長的哲理”。僅僅是挑山工說的揭開我心中的謎的這番話嗎?引導學生聯(lián)系自己與周圍人的生活、工作、學習實例,展開討論、聯(lián)系,確實感到這段富有哲理的話是具有普遍教育意義及深刻意義的話。 5、作者從泰山回來,畫了一幅怎樣的畫?(用課文里的話說一說) 6、作者為什么說“我需要它”,而且“這幅畫一直掛在我的書桌前”?作者需要的僅僅是這幅畫嗎?(作者需要的不僅僅是這幅畫,而是畫中挑山工那種認準目標,不斷登攀的精神。作者一直把這幅畫掛在書桌前,是因為作者需要這種精神激勵自己前進。) 三、歸納學法: 帶領學生從文章里走個來回。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是“去的趟”——理解內容和思想。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是“來回趟”——學習作者怎樣表達內容與思想。 1、學習的順序:預習——提問;討論——讀懂了什么?練習——存在疑問,歸納學法。 2、可提供參考的讀書方法: (1)根據(jù)課后提示,指導帶著問題讀書。 (2)抓住重點詞句,品詞品句讀書。 (3)聯(lián)系上下文,整體感知,全面理解課文讀書。 (4)觀察畫面,敘述內容讀書。 。5)文中標點的運用,體會內涵讀書。 。6)邊讀邊思,展開想象,理解文章讀書。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回憶課文內容,想一想挑山工跟游人相比,有什么特點? 2、課文最后一句話,你是怎樣理解的? 二、歸納總結,感情朗讀。 1、聯(lián)系課后第4題,說說學習了這一課,我們受到了什么激勵? 2、突出以下內容: 使學生明確課文的思路,懂得《挑山工》全文緊扣中心,層層敘述,各部分內容聯(lián)系緊密,脈絡貫通,首尾呼應,闡述哲理深刻,富有教育意義。 3、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加深體會文章的含義。 三 作業(yè)設計(可任選一題,也可采取學生自己設計) 1、寫一則讀書筆記。 2、畫一幅《挑山工》的畫。 3、小練筆《我心悅誠服了……》。 4、制作讀書筆記卡片。 5、辦一張《勞動創(chuàng)造美》手抄報。 板書設計: 9 挑山工 游人:東看西看,玩玩鬧鬧,走走停停 挑山工:目標專一,堅持不懈,不斷攀登 教學札記: 本文的學習,學生弄懂了挑山工目標專一,堅持不懈,不斷攀登的精神,決心向挑山工學習這種精神。挑山工 篇2
挑山工 篇3
挑山工 篇4
挑山工 篇5
挑山工 篇6
挑山工 篇7
挑山工 篇8
挑山工 篇9
挑山工 篇10
挑山工 篇11
挑山工 篇12
挑山工 篇13
挑山工 篇14
挑山工 篇15
挑山工 篇16
挑山工 篇17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wǎng)址)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