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戴天山道士不遇》全詩賞析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全詩賞析
賞析通過鑒賞與分析得出理性的認識,既受到藝術作品的形象、內(nèi)容的制約,又根據(jù)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經(jīng)驗、藝術觀點和藝術興趣對形象加以補充和完善。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訪戴天山道士不遇》全詩賞析,歡迎大家分享。
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
唐·李白《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野竹分開了如紗的青靄,飛泉如練掛在碧綠的山峰。誰也不知道士何處去,我獨自倚靠著松樹,排遣那無端的愁情。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唐].李白.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雨濃。
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鐘。
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
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
此詩約作于開元七年(719),時李白十九歲,隱于戴天山讀書。為現(xiàn)存李白最早詩篇之一。戴天山:又名大匡山、大康山,在今四川江油。全詩以時間為線索,寫出詩人等待之久。“無一字說‘不遇’,卻句句是‘不遇’,句句是‘訪道士不遇’”(賀貽孫《詩筏》),詩中寫山中幽麗景色,“水聲”、“飛泉”,“樹”、“松”,“桃”、“竹”,不避犯重,信手拈來,無斧鑿痕,而平仄粘對都合律詩規(guī)則,中間兩聯(lián)尤屬工對,足見詩人早年于律詩甚下功夫。
①青靄:山中云氣。
這是今存的李白最早詩作之一,作于十八、九歲隱居蜀中戴天山(又名大匡山、大康山,今四川省江油縣)大明寺讀書時期。
本詩是一首工整的五言律詩。首聯(lián)寫進訪初途,“帶露”暗點時間是清早。上句寫所聞,溪水潺潺,時傳犬吠,著筆于聽覺;下句敘所見,放眼望去,夾路桃花,帶露爭妍,艷麗奪目,著眼于視覺。此聯(lián)“犬吠”、“桃花”,暗逗山前村莊之景。頷聯(lián)“樹深”二句,乃入深山所見之景,時間已至中午。上句,叢林深處,野鹿出沒,“時見鹿”反襯不見人,狀深山之幽;下句,以“不聞鐘”復寫山中之靜,暗示道士外出無人打鐘報時,為尾聯(lián)“不遇”伏筆。頸聯(lián),詩人宕開一筆,杳渺入深,繼寫山行所見之景,筆致靈動舒轉。顧盼四野,蒼竹森森,青靄夾道而分;山峰碧綠,中懸飛瀑,空谷傳響。置身其間,如入畫境。至此,詩人跳過至道院等一系列情節(jié),而于尾聯(lián)直接“不遇”。詩人等待道士已久,卻不見人影。詩以“無人知所去”,從側面道出往訪不遇。又以“愁倚兩三松”的典型動作,傳出詩人造訪不遇時的無限悵惘,言外寓悠然不盡之意。
全篇緊扣“訪”和“不遇”。前三聯(lián)寫景,重在寫“訪”。通過景色的變換寫出山行的進程,通過犬、鹿、竹、樹、桃、露、靄、溪、泉、峰的意象組合,描繪了一幅戴天山幽美的長軸山水畫,設色諧和,動靜相間,渲染出山的深幽靜謐,襯托出山中人(道士)的淡泊情懷,表現(xiàn)了青年李白對方外隱逸生活的神往。結聯(lián)正寫“不遇”,點題。全詩合律,卻又信手寫來,無斧鑿痕,足見李白早年在律詩上下過很深功夫。前人贊此詩說:“無一字說道士,無一字說不遇,卻句句是不遇,句句是訪道士不遇。”(吳大受《詩筏》)正道出此詩之神妙。
《綿州圖經(jīng)》 云: “戴天山在縣 (按,指彰明縣) 北五十里, 有大明寺。開元中李白讀書于此寺。又名大康山,即杜甫所謂 ‘康 山讀書處’ 也! 《一統(tǒng)志》 云: “大匡山,在成都府( 《彰明縣 志》引作綿州) 彰明縣北三十里,一名康山,唐杜甫寄李白詩: ‘匡山讀書處,頭白好歸來! 亦名戴天山。” 雍正版《江油縣志》 云: “戴天山在太華、天倉二山之頂! 光緒版《江油縣志》 云: “戴天山在大匡山頂,上有飼鶴池故跡,即李白訪道士不遇處,瓦 礫累累皆是,其為當時寺觀可知。舊志謂 ‘在太華、天倉二山之 頂’,似誤。”
戴天山當在今四川省江油市北大匡山后,農(nóng)民訛呼為蓋天山。 其實,山是不能“蓋” 天的,以 “戴” 為 “蓋”,顯屬字音錯訛。 歷來注家將戴天山與大匡山混為一談,皆從《綿州圖經(jīng)》 和《一 統(tǒng)志》、《彰明縣志》 等處來!芭f志” 謂 “戴天山” “在太華、天 倉二山之頂”,語言模糊不清。是二山共同 “之頂”,還是或在太 華山頂,或在天倉山頂呢?前者則不可思議,因為太華山在大匡山 頂靠北二十多里處,天倉山在大匡山頂向南四十里許,太華、天倉 二山相距數(shù)十里。戴天山怎么會橫跨“二山之頂” 呢?如果說是后 者,則模棱兩可,使讀者無所適從。光緒版《江油縣志》 “在大匡 山頂” 的說法較符合實際。大匡山因避宋太祖趙匡胤之諱,改 “匡” 為“康”,故又名大康山。而戴天山則是因為它山勢巍峨高 聳,上出層霄,且與大匡山相去既遠且高,故有“戴天” 之名。
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編《唐詩選》: “本詩寫于開元六七年 (718、719) 李白十八九歲時! 又云: “ ‘戴天山’ 又名大康山或 大匡山,即杜甫《不見》 詩中 ‘匡山讀書處,頭白好歸來’ 的匡 山,在今四川省江油縣。李白幼年時曾在山中的大明寺讀書!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是李白二十歲以前的作品。根據(jù)清代黃錫珪《李太白年譜》,李白在十八、九歲時,曾隱居在大匡山(即詩題中的戴天山)大明寺中讀書,這首詩蓋是時所作。
名家點評
《唐詩歸》:鐘云:全首幽適。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周敬曰:起聯(lián)仙境。三、四極幽野之致。通為秀骨玉映,豐神絕勝。
《唐詩評選》:全不添入情事,下拈死“不遇”二字作,愈死愈活。
《唐律消夏錄》:從水次有人家起,漸漸走到深林絕壑之間,而道士竟不知在何處也。仙乎仙乎!此等詩隨手寫出,看他層次之妙。
《增訂唐詩摘鈔》:寫幽意固其所長,更喜其無丹鼎氣,不用其所短。
《詩筏》:無一字說“道士”,無一字說“不遇”、卻句句是“不遇”,句句是“訪道士不遇”、何物戴天山道士,自太白寫來,便覺無煙火氣,此皆不必以切題為妙者。
《古唐詩合解》:前解訪道士不遇,后解則對景而悵然,倚樹望竹泉而已。
《唐詩成法》:不起不承,順筆直寫六句,以不遇結。唐人每有此格。“水聲”、“溪午”、“飛泉”、“桃花”、“樹”、“鐘”、“竹”、“松”等字,重出疊見,不覺其累者,逸氣橫空故也,然終不可為法。
《唐宋詩醇》:自然深秀,似王維集中高作,視孟浩然《尋梅道士》詩,華實俱勝。
《李太白全集》:王琦注:唐仲言曰:今人作詩多忌重疊。右丞《早朝》,妙絕古今,猶未免五用衣冠之議。如此詩,水聲、飛泉、樹、松、桃、竹,語皆犯重。吁!古人于言外求佳,今人于句中求隙,失之遠矣。
《網(wǎng)師園唐詩箋》:入畫,畫且莫到(首二句下)。
《聞鶴軒初盛唐近體讀本》:生妍婉雋,殊似右丞。惟首句出韻耳。
《唐宋詩舉要》:吳曰:此四句寫深山幽麗之景,設色其鮮采(“犬吠”四句下)。
《李太白詩醇》:翼云云:用桃源事起,以“不遇”意承,以山中所見為轉句。合句仍寫不遇。又云:“兩三松”,見倚不一處,不一時。
作者簡介
李白像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并稱“李杜”。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xiàn)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于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yǎng)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版權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nèi)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wǎng)址) 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