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會考重點知識點歸納
高中歷史會考重點知識點歸納
對于高中的歷史會考,其實我們也不用過于緊張,歷史學科的考試,考察的都是平時學過的知識點。下面是百分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歷史會考重點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用!
高中歷史會考重點知識點歸納1
1.①1840年鴉片戰(zhàn)爭和《南京條約》等第一批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1856年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和《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等的簽訂,使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③1894年中日甲午戰(zhàn)爭和《馬關條約》的簽訂,使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1900年八國聯(lián)軍侵華,《辛丑條約》簽訂,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①《南京條約》開放的通商口岸有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
、凇短旖驐l約》開放10處,其中屬于今天廣東省的有潮州(后改為汕頭)
③《北京條約》開放天津。
、堋恶R關條約》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
3.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最先行改革的兩個省份是安徽和四川。
最先實行開放的兩個省份是廣東和福建。
4.①1980年建立四大經濟特區(qū)分別是_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注意:被譽為“一夜崛起的城市”?屬于廣東省的?)
②1988年建立海南經濟特區(qū)。
③1990年開放上海浦東,成為中國90年代改革開放的重點和標志。
5.①近代生活習俗發(fā)生變化最大的是上海。
②20世紀初汽車開始出現(xiàn)在上海。
③中國第一部市內電話開通在南京。
④中國第一條有線電報線架設于臺灣省。
、1833年第一份中文報刊創(chuàng)辦于廣州。(〈東西洋考每月統(tǒng)記傳〉)
、藿袊鴼v時最長、影響最大的中文報刊創(chuàng)辦于上海。(《申報》)
6.①1931年日軍制造了九一八事變,不到半年就侵占了整個東北。
、1932年日軍襲擊了上海,制造了一二八事變。
、1935年日軍為侵占華北,制造了一系列的事變,總稱為“華北事變”。
、1937年7月制造了七七事變(盧溝橋事變),成為中國抗日戰(zhàn)爭的開端。
、1937年8月制造八一三事變,威脅南京。
高中歷史會考重點知識點歸納2
一、分封制
目的:鞏固國家政權
內容:①分封對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貴族,
、谑芊庹吡x務——服從周王的命令、鎮(zhèn)守疆土、隨從作戰(zhàn)、交納貢賦、朝覲述職。
、凼芊庹邫嗬毼皇酪u、設置官員、建立武裝、征派賦役。 作用:①加強了周天子對地方的管轄。②擴大了統(tǒng)治區(qū)域,開發(fā)了邊遠地區(qū);
、坌纬蓪χ芡跏冶娦桥踉乱话愕恼胃窬;
、苤艹蔀橐粋延續(xù)數(shù)百年的強國。但諸 侯國有相當大的獨立性,埋下分裂割據(jù)的隱患。
二、宗法制
定義:宗法制是依據(jù)父系血緣關系的親疏來維系政治等級、鞏固統(tǒng)治的一種社會制度。
特點:嫡長子繼承制
宗法制與分封制的關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兩大支柱,互為表 里。
影響:宗法制保證了貴族在政治上的壟斷和特權地位,也有利于統(tǒng)治集團內部的穩(wěn)定和團結。
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特點:以宗法制為核心,帶有濃厚的部族色彩。
三、秦的統(tǒng)一:
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tǒng)一的、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國家——秦朝。
四、秦朝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政治制度的形成
內容:
、俳ⅰ盎实邸狈Q號,確立皇帝制度。全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大權由皇帝總攬,從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谠O置三公九卿中央官制:丞相——幫助皇帝處理全國政事;御史大夫——監(jiān)察百官;太尉——負責全國軍務。
、墼诘胤酵菩锌たh制:郡的長官是郡守,縣的長官稱縣令或縣長,均由皇帝直接任免。
影響:鞏固了國家的統(tǒng)一,促進了社會的安定和經濟文化的發(fā)展,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對中華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消極作用:加強對人民的壓榨,容易導致暴政,造成階級矛盾的激化。
高中歷史會考重點知識點歸納3
科技
(一)中國古代的科技成就:四大發(fā)明
1、造紙術 : 西漢發(fā)明植物纖維紙;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
影響:最久遠,對文明發(fā)展和社會進步的積極作用也最顯著;使信息的記錄、傳播和繼承都有了革命性的進步;也推動了文化和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2、指南針 :戰(zhàn)國時期發(fā)明司南;北宋有指南針,并廣泛用于航海
12世紀末至13世紀初經海路傳入阿拉伯,然后傳入歐洲。
意義:指南針應用于方向測定,對于軍事實踐和經濟生活有著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對于航海事業(yè)的發(fā)展意義特別重大。為鄭和遠航東非等地及哥倫布發(fā)現(xiàn)新大陸、麥哲倫環(huán)球航行提供了條件,推動了歐洲的地理大發(fā)現(xiàn)和早期的殖民擴張。
3、火藥 :發(fā)明與古代的煉丹家有關,唐朝末開始用于軍事上。明代火藥武器有水雷,定時炸彈
4、印刷術
隋唐發(fā)明雕版印刷(《金剛經》);北宋畢升發(fā)明活字印刷。 15世紀活字印刷經波斯傳入歐洲。
影響:活字印刷傳入歐洲后,為其走出黑暗的中世紀及文藝復興的出現(xiàn)準備了條件。
(二)中國古代科技領先于世界的原因國家的統(tǒng)一;日常生產生活的需要;文化傳播的需要;教育的進步;個人對科技的探究等。
(三)中國古代的科學思想(特點)
1、優(yōu)點:有許多符合現(xiàn)代科學原則的觀點(孔子);講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重視完善人和自然的`關系,這些思想現(xiàn)在看來也是有合理意義的(荀子、老子)。
2、不足:
傳統(tǒng)的儒家思想以社會人文問題作為論說的主題,對于自然的探究和技術的終結,沒有給予充分的重視;比較重視總結實踐經驗,而輕視理論概括和抽象。
高中歷史會考重點知識點歸納4
第一單元 古代東方
第1課 古代兩河流域
知道:
1. 兩河流域的地理位置:是指亞洲西部底格里斯河與幼發(fā)拉底河流經的區(qū)域,東西兩面分別與伊朗高原和阿拉伯大沙漠相鄰、北接小亞細亞山地、南臨波斯灣,基本上位于今天的伊拉克共和國境內。
2. 楔形文字(釘頭文字)是迄今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象形文字之一。《吉爾伽美什》是用楔形文字寫成,并通過泥板文字保留下來的古代優(yōu)秀文學作品。
理解:
1. 《漢穆拉比法典》的作用:為了更有效地規(guī)范王國的社會秩序,進一步鞏固王國的統(tǒng)治。
2. 《漢穆拉比法典》的歷史價值:它集古代兩河流域各國原有法律之大成,是目前已知世界上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比較清楚地展示了古巴比倫王國的社會狀況,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倫王國歷史的第一手文獻。
第2課 古代埃及
知道:
1. 古代埃及的地理位置:古代埃及位于非洲東北部,其地理范圍與阿拉伯埃及共和國大致相當。
2. 古代埃及國家實行高度集權的專制統(tǒng)治:法老是擁有絕對權威的專制君主,集政治、軍事、經濟、司法和宗教大權于一身。他強化王權神授,自奉為神或神的后裔,將自己的意志視為法律,擁有全國的土地,并控制所有的軍隊,掌握從中央到地方的高級官吏的任免權。
3. 在古代埃及金字塔中,最負盛名的就是胡夫金字塔和哈夫拉金字塔。
4. 古代埃及人早在公元前3500年以前就發(fā)明了象形文字。這種文字因其字形與各種具體事物的形態(tài)相似而得名。象形文字對后來腓尼基人創(chuàng)造字母文字產生了巨大影響。
理解:
1.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作為世界文明奇跡,金字塔的象征意義包括:它是古埃及法老專制權力的象征;是古代埃及人來世信仰的具體體現(xiàn);也古代埃及人創(chuàng)造性智慧的結晶;也是古代埃及社會經濟和建筑技術發(fā)展的一項具體成就。
第3課 古代印度
知道:
1. 古代印度四大種姓: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
2. 佛教的創(chuàng)始人:悉達多(被尊稱為“釋迦牟尼”)
3. 佛教迅速得到傳播,后逐步發(fā)展成為世界性宗教。
理解:
1. 印度種姓制度的特征:四大種姓在理論上都是職業(yè)世襲,內部聯(lián)姻和排斥外人的社會集團,各種姓的法律地位、社會權利和宗教生活均有不同。
2. 佛教創(chuàng)立和傳播的時代背景:
公元前6世紀,北印度列國紛爭,政局動蕩,社會關系急劇變化。伴隨著剎帝利和吠舍大商人社會經濟地位明顯上升,對婆羅門的宗教和種姓特權日益不滿,各種新教派、新學說廣為流傳,佛教是其中影響最大的。早期佛教提倡宗教領域內“眾生平等”,因此獲得廣泛的社會支持,傳播迅速。
公元前3世紀,阿育王統(tǒng)一印度后,政府大力推崇佛教,到錫蘭(斯里蘭卡)、東南亞、中亞、波斯、希臘、埃及等地傳播佛教,使之并逐步發(fā)展為世界性的宗教。
第二單元 古代美洲與黑非洲
第4課 美洲印第安文明
知道:
印第安文明杰出代表:瑪雅文化、阿茲特克文化、印加文化
理解:
瑪雅人對人類生活的貢獻:1.瑪雅人長于農耕,用金石工具,從野外植物中培育了包括玉米、馬鈴薯、西紅柿、可可、煙草在內的40多種農作物,后傳播到世界各地,豐富了人類的物質生活;2.瑪雅人在自然科學、建筑以及藝術等諸多方面為后世留下了寶貴的的文化遺產,豐富人類的精神生活。
第三單元 古代希臘羅馬
第6課 古代希臘城邦制度
知道:
1. 古代希臘是歐洲文明的發(fā)祥地,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中心之一。它的地理范圍比今天希臘共和國的版圖要大一些,包括希臘半島、愛琴海諸島和愛奧尼亞群島和小亞細亞西部沿海地區(qū)。
2. 古代城邦制度的特征:古代希臘城邦一般是以一座城市為中心,連帶周邊鄉(xiāng)村地區(qū)而形成的獨立國家,以小國寡民、各邦獨立自治為基本特征。
3. 公元前5世紀至公元前4世紀上半葉,是古代希臘歷史上的“古典時代”。這是社會經濟、政治、文化高度發(fā)展的繁榮時期,也是古代希臘城邦制度的全盛時期。
4. 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發(fā)展和全盛的簡況:
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以全體公民的直接參與為核心。它是廣大平民與氏族貴族長達標100多年的斗爭中逐步形成和確立起來的,是平民在斗爭中逐步戰(zhàn)勝氏族貴族的結果。
(1)公元前594年的“梭倫改革”(內容P26頁)削弱了貴族會議的權力,擴大了城邦政治的社會基礎首開雅典民主政治之先河。
(2)公元前程508年的“克利斯提尼改革”(內容P26頁)徹底掃除了氏族制度的殘余,基本上清除了全體公民參與城邦政治生活的障礙,標志著雅典民主政治的最終確立。
(3)希波戰(zhàn)爭之后,公元前443年至公元前429年,伯里克利連續(xù)當選雅典十將軍委員會的首席將軍,對雅典的政治制度進行了補充調整(內容P27頁),保證全體公民的直接參與政治,開創(chuàng)了雅典歷史上的“伯里克利時代”。雅典的古代民主政治迎來了全盛時期。
理解:
雅典民主政治的歷史影響和時代局限性:
雅典民主政治是古代希臘城邦中先進的政治制度,它有利于調動城邦公民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有利于推動社會經濟和文化進步。但雅典民主政治畢竟只是城邦公民內部的民主,而且只有成年男性公民才真正享有民主權利,婦女和外邦人則都被排斥在外。
第7課 希臘古典文化
知道:
1. 《荷馬史詩》僅有藝術價值,也有史料價值;它是世界文學寶庫的瑰寶。
2. 古代希臘的建筑主要以大理石為基本材料,以方頂柱廊結構造型為基本特點。
雅典衛(wèi)城中的帕特農神廟建成于伯里克利時代,是希臘建筑藝術的杰出代表。
3. 歐洲歷史學的源頭可上溯到古代希臘。古希臘餓歷史學誕生于古典時代,是以“史學之父”希羅多德及其《歷史》(敘事體,希波戰(zhàn)爭)為標志的。
第8課 古代羅馬政治制度
知道:
1. 公元前509年羅馬廢除了“王政”,改行共和,開始了近500年共和國時期。
2. 羅馬從建國初期開始平民一直為爭取充分的政治權利與氏族貴族進行長期斗爭。結果,平民相繼獲得了擔任各種公職的權利,羅馬共和國的社會基礎逐漸擴大;貴族特權逐步被廢止,貴族寡頭政治走向衰落。
3. 公元前27年,屋大維被元老院授予“奧古斯都”稱號,羅馬歷史進入帝國時代。
4. 公元2世紀羅馬成為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的環(huán)地中海大帝國。
5. 公元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兩大部分:君士坦丁堡為都城的“東羅馬帝國”和以羅馬為都城的“西羅馬帝國”。
6. 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標志著歐洲古代歷史終結。
第9課 羅馬法體系
知道:
1.“十二銅表法”是古代羅馬第一部成文法典。
2.“公民法”概念:隨著古代羅馬國家的壯大和發(fā)展,為了進一步有效地維護羅馬公民的政治權利和經濟利益,維系羅馬社會的穩(wěn)定和團結,羅馬政府在不同時期制定或頒布了一系列僅適用于羅馬公民內部的法規(guī)和文獻。被統(tǒng)稱為“公民法”。
3. “萬民法”概念:從公元前4世紀征服意大利半島開始,直至進入帝國時期以后,羅馬國家為了調整和處理羅馬人與非羅馬人、以及非羅馬人之間的權利關系,相繼通過和頒布了一系列決議或法令。逐漸形成為一種適用于境內各民族的共同法律,因而被統(tǒng)稱為“萬民法”。
4. 公元212年,卡拉卡拉皇帝頒布敕令授予帝國全體自由民以公民權,羅馬人與境內外邦人在法律上的差別逐步消失,于是“公民法”和“萬民法”逐漸統(tǒng)一起來。
理解:
羅馬法體系的歷史價值和局限:
古代羅馬的法律體系是古代世界最完備的法律體系。古代羅馬法律制度的發(fā)展歷史體現(xiàn)了羅馬人崇尚法治的精神和追求法律地位平等的決心。羅馬法以其豐富的內容和比較完備的形式對后來歐洲各國的法律制度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古代羅馬人的法治精神和法律意識則為后人樹立了榜樣。
當然,羅馬法有其歷史局限性,它將奴隸排斥在法律對象之外,因為奴隸在當時只是其主人的財產,不具有任何權利。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lián)網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址)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