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船瓜洲》教學反思菁選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的任務(wù)之一就是教學,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泊船瓜洲》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1
一、抓住詩眼悟詩情
《泊船瓜洲》這首詩字面意思相對比較簡單,詩意容易理解,于是我打破了傳統(tǒng)古詩串講串問、逐字逐句講解的教學方法,而是緊扣詩眼“還”字,提煉出“很想還——早想還——不能還”這一教學主線。而這一主線正是詩人情感發(fā)展的逐漸深入,如何讓學生體會詩人的這一系列情感變化呢?我主要采用了讓學生自讀自悟、交流匯報,再及時引導學生抓住關(guān)鍵字眼,如抓住“一水間”“只”“數(shù)重山”體會詩人“離家近——很想還”,抓住“又”字體會詩人“離家久——早想還”,抓住“何時”體會詩人“思家切——不能還”。并通過板畫貼圖幫助學生理解“瓜洲”“京口”“鐘山”的地理位置關(guān)系,進一步體會詩人離家近卻不能還的情感。教學至此,學生自然而然會產(chǎn)生一個強烈的疑問:為什么詩人離家近、離家久、思家切卻不能還呢?然后讓學生猜測詩人不能還的原因,最后教師簡介當時的時代背景,學生此時便會油然而然對王安石為了**大計、為了****,雖到家門卻不能還的那種為大家而舍小家的崇高境界所折服,并深深地體會到詩人從內(nèi)心深處發(fā)出的`“明月何時照我還”的強烈的思鄉(xiāng)情。
二、咬文嚼字學推敲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這一詩句不僅寫出了詩人強烈的思鄉(xiāng)之情,而且道出了王安石改字的一段佳話。于是我抓住“綠”字進行延伸教學,使學生不僅為詩人的高尚情操所折服,還為他咬文嚼字的創(chuàng)作作風所感染,在王安石煉字的故事及教師過渡語言的激勵下,學生的思維被充分激活了,不時地閃現(xiàn)出創(chuàng)新的火花,對“選字練習”“**填字”的推敲,確實有了學生獨特的見解。通過這一教學,相信學生在今后的習作中一定不會忘記要“咬文嚼字”。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2
《泊船瓜洲》一詩寫的是詩人停船在瓜洲之后,望著僅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離京口并不是很遠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通篇立意含蓄悠遠。此詩對字的錘煉被人稱道,“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中的“綠”字,形象鮮活,春意盎然,讀來仿佛有陣陣春風撲面。回顧本節(jié)課的教學,幾個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讓我頗有收獲:
《泊船瓜洲》這首詩字面意思相對比較簡單,詩意容易理解。于是在理解詩意時教師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進行挖掘,避免了傳統(tǒng)教學中存在的無重點、無深度、傳統(tǒng)古詩串講串問、逐字逐句的講解,而是緊扣詩眼“還”字,提煉出“很想還——早想還——不能還”這一教學主線。通過板畫幫助學生理解“瓜洲”“京口”“鐘山”的地理位置關(guān)系,進一步體會詩人離家近卻不能還的情感。加大了“學詩”的密度,使學生真正學有所獲,學有所得。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边@一詩句不僅寫出了詩人強烈的思鄉(xiāng)之情,而且道出了王安石改字的一段佳話。于是我抓住“綠”字進行教學,使學生不僅為詩人的高尚情操所折服,還為他咬文嚼字的創(chuàng)作作風所感染,在王安石煉字的故事及教師過渡語言的激勵下,學生的思維被充分激活了,不時地閃現(xiàn)出創(chuàng)新的'火花,對“**填詞”的推敲,確實有了學生獨特的見解。通過這一教學,相信學生在今后的古詩文學習中一定不會忘記要“咬文嚼字”。
這節(jié)課的教學將“讀”慣穿始終,注重培養(yǎng)學生**讀、默讀、齊讀和教師引讀。引導學生讀準、讀通詩句,讀出節(jié)奏感,在理解詩意的基礎(chǔ)上,通過想象讀、看畫面讀等形式讀出詩詞蘊含的獨特情感,達到與詩人情感共鳴的目的。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3
《泊船瓜洲》這首古詩是宋代大詩人王安石的佳作,此詩是詩人第二次上京任職,坐船遠離家鄉(xiāng)在上京途中寫的。
詩寫的是詩人停船在瓜洲之后,望著僅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離京口并不是很遠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通篇立意含蓄悠遠一、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能力。
教學時讓學生先通過自讀自解,整體把握詩意;然后根據(jù)查找的資料,小組內(nèi)交流,用現(xiàn)在的話說說意思;詩歌中凝練、古今差異較大的詞語一直是困擾學生閱讀詩歌的障礙,如果單單讓學生死記硬背,只能是“授之以魚”;通過古今詞語的類比來解決,“授之以漁”,從課內(nèi)的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課外閱讀詩歌的'能力,讓學生收集、誦讀有關(guān)思鄉(xiāng)的詩歌。
另外關(guān)于“綠”字,我采用不同的方式來加深學生的理解。首先我讓學生找一個合適的字來代替“綠”字,學生先后找到十多個動詞,可謂五花八門。然后讓大家說說這個“綠”字的好處,是春天勃勃生機的象征。再請學生說一說自己腦海中春天的畫面。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逐步加深理解。接下來讓學生看課后補充資料,出示多**。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4
《泊船瓜洲》是一首表達思鄉(xiāng)的詩;仡櫛竟(jié)課的教學,幾個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讓我頗有收獲:
1、讀中求解,讀中求悟:
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重視古詩朗讀。讀的形式多樣,但每一次都有明確的目的,都加深了學生對語言的理解,體現(xiàn)了讀書的層次性。同時,精心處理好朗讀的`層次,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2、引入情境,感悟詩情
在本課教學中,我通過圖畫示意的渲染、教師的語言描繪,創(chuàng)設(shè)多種場景,讓學生感受詩人創(chuàng)作的情境,從而更深刻地領(lǐng)悟作品所表達的情感。如:辨別京口、瓜 洲、鐘山方位時用簡筆畫的形式;講解春風又綠江南岸,江南是什么樣的時,引導學生想象花紅柳綠,鶯歌燕舞,一派生機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
3、緊扣詩眼,感悟詩情
由詩眼設(shè)疑,往往能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幫助學生整體把握詩的大意。同時可以做到抓大放小,不因逐詞逐句串講而使教學顯得枯燥!恫创现蕖愤@首詩字面意思相 對比較簡單,詩意容易理解。于是在理解詩意時我引導學生緊扣詩眼“還”字,提煉出“很想還——早想還——不能還”這一教學主線。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5
《泊船瓜洲》這首古詩是宋代大詩人王安石的佳作,此詩是詩人第二次上京任職,坐船遠離家鄉(xiāng)在上京途中寫的。
這首詩中有一句很有名的詩句“春風又綠江南岸”。當時王安石并不是這樣寫的,沒有用上“綠”這個字,他改了十幾次才改成了現(xiàn)在的“綠”字。這一句也是本首詩的'教學難點,在教學這一句時,我將當時詩人如何改詩的過程告訴了學生,同時我也請班上的孩子們當一回詩人,也來改一改,此處還能用上什么字,話音剛落就有很多同學迫不及待的舉起了手。我讓他們一個個輪流說,他們用**很多字,有“吹,越,暖,過,掠,拂,飄,滿,抱,入,來,去,栽,見,返……”聽完孩子們的回答,我很意外也很高興,意外的是想不到他們會想出這么多替代“綠”字的字來,尤其是“暖”、“拂”、“掠”幾個字用得很貼切,他們說出這些字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由;我表揚了孩子們,得到老師的表揚,孩子們更是來勁,又想出了一些字。
當孩子們沉浸在改詩取得的成就感時,我話峰一轉(zhuǎn),引回到本課的教學中,我問道:“為什么詩人不用你們剛才所說的字,而要用這一個‘綠’字呢?”學生又炸開了鍋的討論起來。我再進一步的引導學生“詩人是什么季節(jié)離開家鄉(xiāng)?他在船上看到了哪些景物?”這樣一問,學生就更明白了,原來是春天來了,吹風吹綠了長江**。這樣學生對于“綠”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能理解詩人為什么會選擇用“綠”字,也更好的體會了詩人的這一份思鄉(xiāng)之情,這種教學又何樂而不為呢?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6
《泊船瓜洲》是一首表達思鄉(xiāng)的詩,膾炙人口。對于學生來說,讀詩、背詩已不是重點和難點,因為他們早在三年級時就積累過這首詩。教學的重點應(yīng)放在感受古詩表達的思想感情上,這也是我在請教同年組多位教師之后的共同意見。于是,我便在怎樣感悟古詩的情感上仔細揣摩,探尋方法;仡櫛竟(jié)課的教學,幾個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讓我頗有收獲:
1、注重朗讀,熟讀成誦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 。朗讀是體會古詩感情的最好方法。通過朗讀,學生和詩人的感受會貼得更近。新課伊始,我先指名讓學生朗讀古詩,并指出多音字的準確讀音。之后,在學生討論詩意匯報時,讓學生讀出詩句再解釋詩意。分析完作者的寫作背景,體會作者的思鄉(xiāng)情后,又多次朗讀,每讀都有新的要求。我覺得學生的感情應(yīng)該是越來越強烈的,他們的這種感情恰恰通過朗讀表達出來了。
2、重點明確,安排合理
真正優(yōu)秀的教師不是講好一節(jié)課,而是能根據(jù)學生的現(xiàn)狀因材施教。這首古詩學生早就背誦過了,所以重點應(yīng)放在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上。在時間的分配上,初讀古詩、理解詩意、背誦古詩只用了半節(jié)課,后半節(jié)課意在品味詩情,這也充分體現(xiàn)了教學的重點。
當然,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盡管本節(jié)課考慮多多,還有不足之處:
課上,同學們能按著我的思路學習,不過在感受詩情的環(huán)節(jié)學生體會得還不夠。首先,學生對于詩人的資料、詩歌的寫作背景還不是很了解。雖然課下學生查找過相關(guān)資料,但不具體,也不翔實,所以詩人寫這首詩的感情就不能夠很好地去體會,也不能理解為什么路途遙遠,詩人卻只覺得“一水”“只隔” 。教師應(yīng)該把詩人當時的心態(tài),所處的**環(huán)境,屢次的人生遭遇都講解給學生,用他們的生活感受去體會作者的感情。
其次,王安石用字推敲、準確也是值得同學們學習的。我想讓學生從“綠”這個字感受江南滿眼新綠,一派生機的景色。我也感覺學生對于作者多次換字的典故熟悉萬分,沒必要進行換字練習了。然而我的想法錯了。學生的體會不深刻,只有進行換字練習,他們才能體會作者用字的斟酌。
看來,看似簡單的東西未必簡單。越是簡單的文章,它包含的內(nèi)容越耐人尋味,道理越深刻,需要教師付出的越多。
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已成為當代教育工作者的共識。然而,在語文教學中,由于古詩距離現(xiàn)在生活時代久遠,語意、語法等都有很大變革,且內(nèi)容少而空洞。常常會出現(xiàn)教師沒動力教,學生沒興趣學,教學過程枯燥乏味。古詩教學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的意識,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是廣的語文教師一直探索的問題。
《語文課程標準》對高年級閱讀教學要求中提出:
聯(lián)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guān)詞句的意思,體會其表達效果。巧用推想,不失為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古詩的一種好方法。
我在教學《泊船瓜洲》這首詩時,在理解第二句“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一句時,學生的.意見有了分歧:有的學生認為,鐘山與京口只隔幾座山;而有的學生認為,是鐘山與瓜洲隔著數(shù)重山。而且堅持第二種說法的學生人數(shù)居多,這是我備課時萬萬沒有想到的,教參中也未作重點、難點涉及到。面對這突如其來的難點,我先讓學生各自闡明觀點,展開辯論,結(jié)果同學們爭論得面紅耳赤,勝負難分。這時,我抓住機遇巧用推想,對學生說:“剛才你們的辯論都很精彩,各有各的道理,倒讓老師也不知所措了。這樣吧,讓我們置身于畫面中,模仿作者,去推想作者站在什么地方?看到什么?會想些什么?弄清鐘山到底與哪兒隔著數(shù)重山!蓖瑢W們各個學著作者背起雙手,挺起胸脯,翹首遠望。教室里鴉雀無聲,他們都進入了詩的意境中,靜靜的進行著各自的推想。突然間,他們驚奇的嚷道:“老師,老師,我知道了,是鐘山與京口只隔數(shù)重山!蔽页藙僮窊簦澳阍趺大w會出來的,快告訴告訴老師?”他們爭先恐后的說:“因為作者站在瓜洲遙望一江之隔的京口,自然想到離京口不遠的家鄉(xiāng)鐘山了,不禁勾起了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薄疤昧,經(jīng)你們這么一說,老師也明白了,來,讓我們?yōu)樽约汗恼!?/p>
總之,在古詩教學中巧妙運用“推想”不僅能解決一些教學中的實際問題,使難點迎刃而解,還能體會詩歌主旨,升華主題。而且**增強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古詩的興趣,提高了自主學習古詩的能力。社會在變革,知識在更新,時代在前進,新世紀賦予我們教師的任務(wù)是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自主、發(fā)展的人。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7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能力目標:
、 自主探究,感悟詩境。
⑵ 引導學生學習借景抒情的寫法。
【情感目標】
了解詩意,感受詩人思念家鄉(xiāng)的真摯感情。體會人文精神。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感受詩歌表達的真摯感情。
【教學**】
采用多**作為輔助**教學。
【教學過程】
一、展示搜集的資料,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讀過宋代王安石的詩嗎?
生:讀過。
師:你對王安石這個人知道多少呢?
生:各抒己見。
二、揭題、解題,簡介時代背景
師:齊讀課題。讀了課題,誰知道:“泊船瓜洲”什么意思呢?
生:把船停在瓜州的岸邊。
師:為什么這樣理解呢?
生:因為“泊船”是停船的意思,所以……
師:當你再看到這個課題時會產(chǎn)生哪些疑問呢?
生:詩人為什么會把船停在瓜州的岸邊?他把船停在瓜州的岸邊干什么?
師:這些問題提得非常有價值,原來宋神宗在位期間,王安石任**,他主張****,積極新法,力圖抑制豪富**,緩和了階級矛盾,以期富國強兵,但這一主張也在一定程度上觸犯了封建**者的根本利益,遭到了守舊派的激烈反對,因此這一**失敗,王安石被迫辭去**的職務(wù),回故鄉(xiāng)途中路過瓜洲,天色已晚,在此停船過夜,你們的疑問找到答案了嗎?
生:找到了。
師:其實這首詩,作者就是在這樣的心緒中寫出來的,你們想聽聽這首詩是怎么寫的嗎?
生:想。
三、師范讀古詩
師:師范讀。
四、讀古詩
(讀通)
師:請同學們輕輕地打開書讀一讀!遇到不認識的字劃出來,問問你身邊的伙伴或老師。
生:略。
師:齊讀這首詩。
生:略。
五、細讀古詩
(感悟)
師:請同學們多讀幾遍這首詩,并借助書下的注釋,看看你能讀懂多少?并把你讀懂的地方跟你的小伙伴交流一下。
生:略。
師:自己讀讀這兩句,這兩句中詩人交待了哪幾個地名?
生:“京口、瓜州、鐘山。”
師:(出示課件)地理位置圖,誰知道“瓜洲”在哪?
生:它在長江北岸和江蘇的鎮(zhèn)江隔江相對。
師:在這幅圖上標上“瓜洲”,你認為應(yīng)該標在哪?
生:略。
師:那“京口”在哪?
生:它在江蘇鎮(zhèn)江,長江南岸。
師:它與“瓜洲”是一個什么樣的地理位置關(guān)系?
生:正對面。
師:在這幅圖上標上“京口”,你認為應(yīng)該標在哪?
生:略。
師:你們同意嗎?
生:同意。
師:京口在哪?
生:它在南京的紫金山。
師:你們贊同嗎?
生:贊同。
師:這就是“京口、瓜洲、鐘山”的地理位置圖,從這三者之間的地理位置中,誰能說說你是怎樣理解這兩句詩的?
生:各抒己見。
師:同意嗎?
生:同意。
師:同學們趕快把這兩句詩的意思跟你的小伙伴說說。
生:互相說。
師:聯(lián)系上下文,想一想王安石的家在哪?從哪看出來的?
生:鐘山;“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明月何時照我還”。
師:其實王安石的第一故鄉(xiāng)在江西,鐘山為他的第二故鄉(xiāng),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王安石的父親在南京做官,青少年時期,王安石一直在父親身邊,所以他視“鐘山”為他的第二故鄉(xiāng)。從這三者之間的距離中,你覺得王安石的家還遠嗎?
生:不遠。
師:王安石的家近在咫尺,卻不能馬上回家,從這體會出詩人當時的心情怎樣?
生:歸心似箭。
師:是啊,王安石的家就快到了,誰能帶著歸心似箭的心情讀讀這兩句?
生:略。
師:你覺得他讀得怎么樣?
生:他讀出了歸心似箭的心情。
師:你評價的很到位,齊讀這兩句。
生:略。
師:在這兩句中,詩人寫的都是望中之景,詩人在望中是不是有所想呢?我們來看第三句。誰能說說“綠”在這里當什么講?
生:吹綠。
師:那誰能說說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詩意的?
生:春風又一次吹綠了大江的南岸。
師:(出示課件)
作者把家鄉(xiāng)描繪得如此之美,你會發(fā)現(xiàn)詩人是懷著怎樣的心情來寫這一句的?
生:他是懷著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來寫的。
師:那誰能把詩人對家鄉(xiāng)的這種熱愛之情讀出來?
生:讀。
師:你讀出了這種情感,F(xiàn)在讓我們來推敲這個“綠”字,看還能把它換成什么字呢?
生:學生交流。
師:誰愿意把你們討論的結(jié)果告訴老師和同學們。
生:過、到、入、滿……
師:那你知道用這個“綠”好在哪
生:同桌商量。
師:誰能說說用這個“綠”好在哪?
生:它仿佛讓我們看到一幅春風吹過,江南一下子變綠的畫面。
師:你的理解能力很強。這樣一個杰出的詩人,它對一個字的用法都能經(jīng)過反復(fù)推敲。我們在今后的潛詞造句中更應(yīng)該養(yǎng)成仔細斟酌后再下筆的好習慣。同學們能做到嗎?
生:能。
師:這一句從字面上看,是寫詩人南歸途中所看到的江南勝景,聯(lián)系當時的背景,我們能看出王安石寫這一句實際是在暗示**是成功的,還是失敗的呢?
生:成功的。
師:這一句是詩人借這一勝景來抒發(fā)實施新法,帶來的新氣象的高興心情。這種借景抒情的寫作方法值得我們在今后的寫作中去學習運用。王安石看著眼前的這一勝景,思鄉(xiāng)之情不可抑止,不禁仰望一輪皎潔的明月發(fā)問,問什么呢?我們來看第四句。
師:誰能讀一下這句?
生:讀。
師:你覺得他讀得怎么樣?
生:好,他讀出這種發(fā)問的語氣了。
師:誰能說說你是怎么理解這句詩意的?
生:明月啊,什么時候照著我回到鐘山的家呢?
師:回家為什么還得明月照著,白天不能回家嗎?
生:能。
師:我認為這樣理解不夠準確,因為古人對不知道的問題習慣于問蒼天、問明月,因此這一句詩怎樣理解會更好?哪位同學想好了?
生:明月呀,什么時候我才能回家鐘山的家呢?
師:這一句從字面上看,又流露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生:思鄉(xiāng)心切。
師:這一句從字面看,確實流露了詩人對故鄉(xiāng)的深切懷念,但實際上是寫了詩人盼望再度回朝**的迫切心情。在這一句中,又一次讓我們感受到詩人的這種借著寫景來抒發(fā)自己內(nèi)心情感的這種寫法,那這種寫法好不好?
生:好。
師:通過以上的學習,你們理解這首詩的大意了嗎?
生:理解了。
六、熟讀古詩
(賞)
師:下面就請同學們采用你喜歡的方式來練讀這首詩。
生:練讀。
師:誰能有感情地讀一下這首詩。
生:讀。
七、總結(jié)全文
(升華情感)
師:你們讀得很有感情,那就讓我們有感情地背誦這首詩。
生:背誦。
師:讓我們再來共同地感受一下詩人夜晚停船在瓜洲時的`所見所感吧!(學生看著大屏幕,師在音樂的渲染下誦讀詩意)
師:那同學們感受到詩人的所見所想了嗎?
生:感受到了。
師:回家默寫古詩。
【教學反思】
古詩是小學語文教材中一類特殊的課文,從語言文字上看,它用的是古漢語;從表現(xiàn)形式上看,它含蓄、凝練、節(jié)奏強、跳躍大;從敘寫得內(nèi)容上看,它離我們的時代較久遠。因此在本節(jié)課教學中,我通過讓學生讀、悟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感悟詩境,活化古詩詞的形成過程,重新煥發(fā)古詩詞的生命活力和人文精神。
一、為學生提供足夠的感悟空間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為實現(xiàn)這一目標,在教學中,讓學生充分自己讀書,使學生的思路明朗化,學生不僅無拘無束,而且積極思考,認真探索。使學生表現(xiàn)了作為學習主人的那種情趣,更使學生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二、教師的精講必不可少
雖然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但仍需老師的**指導,這就決定不可能沒有老師的“講”,所不同的是,這種“講”不是“全盤授予”的注入,而是“相機誘導”的點撥。如“春風又綠江南岸”一句中,對“綠”字的理解和“明月何時照我還”一句中學生對詩意思的理解上,老師的講是必不可少的,但“不在講得多,而要講在點子上”,這個“點子”,就是我們作教師主張的“指學生不懂,但又必須掌握的知識”。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8
五年級語文課上,講到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名句“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時,我饒有興趣地講起了詩人賈島“推敲煉字”的故事,爾后,又給同學們講了當年王安石是如何經(jīng)過三番五次的修改才最終決定用“綠”字的,同學們聽得如癡如醉。正當我暗自得意的時候,有個學生卻突然***說:
“老師,我想給王安石把‘綠’字改一下!”
“老師,我也想改!”
“我也想改!”
……
一石激起千層浪。我被同學們突如其來的要求給問懵了,怎么辦呢?是直接告訴孩子們,這是大詩人的選擇,是不能改的?還是……種種做法在我的頭腦中一一閃過。對了,新課程的理念不是要尊重學生的主觀體驗,讓他們暢所欲言嗎?于是,我選擇了以下的做法。
“好吧!”我停下了準備往下講的課,微笑著對大家說,“我們一起來看看咱們班的大詩人是如何修改的!
“我覺得應(yīng)該用‘來’!”
“用‘滿’比較好!”
“我認為用‘過’最合適!”
“不!用‘到’才好呢!”
……
不一會兒,一個個鮮活的答案躍然黑板上:映、拂、到、過、吹、來、染、趕……同學們還在為各自的答案而爭論著。
“哈哈,同學們的詞匯可真豐富!但我想,既然王安石經(jīng)過反復(fù)推敲才選用了‘綠’字,肯定有他的獨到之處吧,請大家讀讀詩句細細體會一下!蔽医K于可以塞上一句話了。經(jīng)我這么一說,喧鬧的教室安靜下來。一陣沉默過后,終于有人發(fā)言了。
“對!老師,人家王安石想要表達的是春天到來,江南岸一片新綠的色彩,而‘映、拂’等字只寫出了春風的到來,沒有寫顏色,所以我覺得不太合適!贝蠹叶键c頭稱是,我也比較贊同這個同學的說法,正準備“鳴金收兵”,不料又一個聲音冒了出來:
“老師,春天來了,萬物復(fù)蘇,不會只有綠色吧?我認為還應(yīng)該有各種顏色的小花,我覺得用‘染’才準確呢!它可以‘染’出五顏六色來。
噫,這個同學的說法也很有道理。≡趺赐逻M行呢?我心里琢磨著。對了,何不放手讓同學們小組內(nèi)交流一下,自己去探討個究竟呢?“到底是‘綠’字準確,還是‘染’字好呢?我想,每個同學都應(yīng)該有自己的看法,接下來請大家小組內(nèi)盡情發(fā)表自己的高見!”
討論過后,同學們的發(fā)言令我十分欣慰。
“盡管春天是多姿多彩的,但我們組認為春天應(yīng)該以綠色為主。再說,綠色是生命的象征。所以我們認為還是‘綠’字好!
“‘染’雖然能表示出多種顏色,但‘染’上的顏色往往只是附著在事物的表面,就像人們?nèi)绢^發(fā),時間久了可能會褪色。而‘綠’我們感覺是由內(nèi)到外產(chǎn)生的,王安石當時那種思念家鄉(xiāng)的情感當然是從內(nèi)心發(fā)出來的,所以我們認為用‘綠’字比較準確!
……
“當然,王安石所用的‘綠’字也不一定是最恰當?shù),我想,只要同學們善于思考,反復(fù)推敲,你一定會找到一個比它正準確的詞語!弊詈,我充滿期望地說。
課后,我默默思忖著。在尋找替換“綠”字的詞語的過程中,同學們可能最終也找不到一個非常合適的'詞語來替換它,但他們在尋找、思考、討論的過程中,所體會到的王安石的思鄉(xiāng)的感情,所感悟到的對“染”“綠”等字的理解,不正是我們的課程目標所要求的嗎?一提到新課程,往往老師們的思維總被“自主、探究、以學生為主體”等詞語充盈著,但在具體的授課中卻總感到迷惘,不知道該如何去實施。其實,在我們課堂教學中,有許多值得學生進行自主探究、研討訓練的機會,只要我們作為課堂引導者的教師善于發(fā)現(xiàn),善于思索,相信學生的心靈一定會在你的指導下得到放飛。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9
今天目睹了**師的教學風采,與孩子們一起走進課堂,感受了詩人王安石濃烈的思鄉(xiāng)情懷。動人的音樂聲中,陶醉于美麗的江南春景,怎能體會不出詩人那強烈的思鄉(xiāng)感情呢?
古詩的教學,要孩子們跨越時空的阻隔,掃除文字的障礙,與詩人進行感情的交流,重在情景的創(chuàng)設(shè)。今天,**師的課堂上,情景的創(chuàng)設(shè)是很美的。首先,課件展示了“京口——瓜洲——鐘山”的位置,讓孩子們清楚地了解了“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痹娙说募亦l(xiāng)其實離的不遠,但是詩人不能回。但又是什么勾起了詩人的思鄉(xiāng)情懷呢?是“春風”,是“明月”,是那動人的`江南春景,課件展示的那優(yōu)美的畫面,把孩子們和我一起帶進了那美麗的江南美景之中,讓孩子們很好的體會到了詩人對家鄉(xiāng)思念的情感。
詩詞在語言上是非常凝練的,詩中“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作者是經(jīng)過反復(fù)的推敲,**師帶著孩子們體會了,作者的妙用。從一個“綠”字感受到了,江南早春綠的萌發(fā),綠的蔓延,綠在作者記憶中的滋長。
如果課堂上能把對詩的理解,與作者的生活背景,仕途的曲折,以及現(xiàn)實的無奈,前途的渺茫結(jié)合起來,我想會讓孩子對詩人更了解,對詩的體會更貼切,對歷史知識的拓展收益會更多。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10
這首詩通過描寫詩人泊船于瓜洲之上,眺望江南時的所見、所思、所感,表達了作者思鄉(xiāng)、愛鄉(xiāng)和急于返鄉(xiāng)鎮(zhèn)的心境。
詩句語言凝煉,意境優(yōu)美,同時反映了作者對家鄉(xiāng)的深切懷念和熱愛。由此可見,本文是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審美教育和德育教育的良好教材。
鑒于以上的認識,根據(jù)教材要求,針對學生的知識水*和心理特點,結(jié)合古詩教學的一般規(guī)律,我確定教學目標如下:
1、啟發(fā)想象,領(lǐng)會意境,進行熱愛家鄉(xiāng)教育。
2、動用學習古詩的方法,充分理解詩意,并在此基礎(chǔ)上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全詩。
詩歌“只有入境,才能悟神”因此,我把想象意境,領(lǐng)會詩情,確定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而指導學生學習古詩,再現(xiàn)詩歌描繪的情境是教學的關(guān)鍵。
根據(jù)以上幾點,在教學作如下嘗試:
首先讓學生回顧描寫春天的詩句。這樣,復(fù)習了舊知,加強了知識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同時通過有感情的背誦把學生引入到了學詩的情境當中去,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習的積極性。
然后,引導學生理解詩意,對于高年級學生來說,不是第一次學古詩。因此,學習課文的開始,我就讓學生回顧學古詩的方法。然后,進行歸納,給出方法。這樣設(shè)計實際是給出了學生的學路。同時,也滲透了教者的教路,使教和學**起來。通過學法的運用,促進小學生知識的遷移和能力的培養(yǎng)。
在理解詩意中,我采取了“先扶---后放”的辦法。先扶學前兩句,“讀詩句----解字詞-----串講詩意----體會兩句話的作用”。為配合詩意的理解。教師板書,目的是在學法上“教”學生,使其掌握方法為其智力經(jīng)驗的形成奠定基礎(chǔ)。讓學生自學三、四句,并以匯報形式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板書)
通過對學習方法的運用促進了學生知識的遷移和能力的培養(yǎng)。最后,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出全詩大意,為進一步體會詩的意境奠定基礎(chǔ)。
整個教學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我放在引導學生領(lǐng)會詩的意境上。
這一過程,我主要采用兩種方法來進行。
第一種方法:設(shè)境想象法
運用畫面再現(xiàn)情境,音樂渲染情境,語言描述情境。為學生營造了一個良好的氛圍。美的配樂,美的解說,美的畫面,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多種感官進行體驗,學生在心境愉悅的環(huán)境中學習,受到了美的熏陶。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都得到了發(fā)展,讓學生談自己的感受,從而深刻體會到了詩人所表達了情感。
第二種方法:重點字詞剖析法
這樣設(shè)計,意在突出語文學科的特點,進行扎扎實實的語言文字訓練,讓學生在詩中體會到祖國語言文字的'美。同進,抓住重點詞句進行挖掘,避免傳統(tǒng)教學中存在的無重點,無深度,無層次的串講串問,加大了“學詩”的密度,使學生真正學有所獲,學有所得。
教學的第三個步驟是: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全詩。豐富學生的詞匯,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激發(fā)學生對祖國語言的熱愛。
最后,讓學生動筆,完成以下的鞏固練習。避免在古詩教學中,只動口不動手的現(xiàn)象,通過練習檢查了學生的學習情況,接收信息反饋。
總體上講,這節(jié)課的教學,主要在以下三方面做了一定的努力:
1、挖掘詩句的內(nèi)涵,不失時機地進行思想教育。
2、積極創(chuàng)設(shè)情境,進行學法指導。
3、抓住重點剖析,進行扎實的訓練。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11
今天我** 《泊船瓜洲》 這一課 。 這是我第一年帶語文,對于古詩詞我又很多想法,大多都不是很成熟。在請教了很多優(yōu)秀的老師之后,我對這首詩有了初步的框架。但上完課后,我又覺得有很多地方處理的不是很好。
經(jīng)過聽課老師的'指導與評價,總結(jié)了以下幾點:
一、優(yōu)點
教態(tài)大方,思路清晰,語速掌控較好。對學生的引導也很成功。()課堂氣氛好,學生發(fā)言踴躍,有激情。在詩句的朗讀、節(jié)奏處理上非常突出。做到了在“讀中自悟”。對全詩中的“字眼”---“綠”做了較為精彩的分析與領(lǐng)悟。
二、缺點
1.在作者王安石的簡介中停留過多,**性的東西給學生提提就行了,沒必要說的那么透。只要學生能感受到作者那淡淡的憂傷就可以了。
2.押韻未給學生普及,有點一筆帶過。古詩詞重在押韻,學生應(yīng)細細體會。
3.“間”字的讀音在參考書中有兩個版本,我提前沒搞清,使該字在學生中引起了激烈的討論,最終我雖自己辨識為四聲,但還是業(yè)務(wù)部熟練,提前沒做好功課。
今后的工作中要謹記這次的經(jīng)驗教訓,爭取做的更好。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12
在五月份全縣古詩文教學比武中,我執(zhí)教了第九冊教材《泊船瓜洲》一課。教學這首學生耳熟能詳?shù)脑姼,我從新課標所提出的三個維度——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上進行操作。我確立的教學目標是: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2、理解詩歌的內(nèi)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3、運用所學的方法感受補充作品的情感。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覺得收獲是有的,而不足也是顯而易見的。試梳理如下,作今后教學之鑒。
一、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能力
教學時讓學生先通過自讀自解,整體把握詩意;然后根據(jù)查找的資料,小組內(nèi)交流,用現(xiàn)在的'話說說意思;詩歌中凝練、古今差異較大的詞語一直是困擾學生閱讀詩歌的障礙,如果單單讓學生死記硬背,只能是“授之以魚”;通過古今詞語的類比來解決,“授之以漁”,從課內(nèi)的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課外閱讀詩歌的能力,讓學生收集、誦讀有關(guān)思鄉(xiāng)的詩歌。
二、引入情境,感悟詩情
情感總是伴隨著認識過程而產(chǎn)生,情感體驗同樣對認識過程起著很大作用。在本課教學中,我通過圖畫示意、音樂與圖片的渲染、教師的語言描繪,創(chuàng)設(shè)多種場景,讓學生感受詩人創(chuàng)作的情境,從而更深刻地
領(lǐng)悟作品所表達的情感。如:辨別京口、瓜洲、鐘山方位時用簡筆畫的形式;講解春風又綠江南岸,江南是什么樣的時,出示江南春景圖片,展現(xiàn)花紅柳綠,鶯歌燕舞,一派生機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讓學生形象感受;教學完古詩,在學生充分理解的基礎(chǔ)上,讓學生一邊欣賞情境圖,一邊跟唱歌曲。
三、讀中求解,讀中求悟:
“讀中求解,讀中求悟”,顧名思義,讀是解與悟的方法和前提。在教學設(shè)計上,我安排了很多的讀:一開始讓學生**讀、同桌互讀,講解詩句時,又指名讀、小組讀、男女比賽讀、全班齊讀。但仍然無法實現(xiàn)讀中求解、求悟,只能從解悟入手促讀。貌似指導學生“如何讀”以促解悟,而細想,確實有些牽強。這也是我在古詩教學中存在的困惑:短短數(shù)十字,學生在不解的情況下如何讀?這樣的讀又如何促解促悟? 能為大家展示一節(jié)課,于我來說,這是不可多得的良機。而從授課過程來看,反映出的問題,造成這樣或那樣的缺憾,確實值得反思了。在學生感情朗讀的過程中,我就感慨:農(nóng)村學生的朗讀能力確實和實小學生的差距很大,連我本身都自愧不如;古詩文看是幾句話,其實蘊含的內(nèi)容豐富,以至于在初設(shè)計時想用畫畫的方法都無法施行,有些字詞的挖掘也顯得蒼白;課外延伸-----思鄉(xiāng)詩歌的收集也無法在課堂上交流。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13
最近好多教師都在談?wù)撐业倪@次公開課,當然褒義之詞過多,實在是愧不敢當,此課實乃班門弄斧之作,還望各位同事多提寶貴意見。
作為本次大賽的參賽課,因為面對的是一群陌生的學生,所以如何讓學生對本課的學習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積極地投入到學習當中,應(yīng)當是本課乃至任何一節(jié)課成功的關(guān)鍵所在.為此,我為這節(jié)課設(shè)計做了大量準備工作,在各位**和同事們的熱心幫助和指導下教案曾經(jīng)幾易其稿,雖然付出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但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設(shè)計了一個令自己滿意的'教案。回顧本節(jié)課的教學,我認為激趣導入課文,使學生樂于接受本人、本文,為接下來的學習做了很好的鋪墊和準備,課程設(shè)計的形式激發(fā)了每個學生的興趣,但是對個別學生的評價過于簡單、粗糙,這是值得我反省、改進的地方。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只有教師贏得學生,學生贏得主動,師生才能贏得課堂。在此,希望所有的老師都能竭力去尋找一個適合學生、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14
《泊船瓜洲》一詩寫的是詩人停船在瓜洲之后,望著僅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離京口并不是很遠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通篇立意含蓄悠遠。所以我在教學過程中緊緊抓住詩中悟情、句中品情、詩中入情等環(huán)節(jié),尤其是注重加入信息技術(shù),優(yōu)化了課堂情境,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一、第一環(huán)節(jié),導入入情:
教學時讓學生先通過自讀自解,整體把握詩意;然后根據(jù)查找的資料,小組內(nèi)交流,用現(xiàn)在的話說說意思;讀詩時,我把PPT詩配畫投放給學生,加上音響渲染、詩人范讀等方法使學生在自讀、聽讀、情境中悟情,學生很快就進入情境。
二、第二環(huán)節(jié),句中品情:
通過誦讀,PPT展示詩的韻律使學生在讀詩時能夠很輕松地結(jié)合詩的意境去體味詩所映射的情感,也就能把學生帶進詩中。如讀“間”字品情;讀“綠”字品情(拓展詩人幾次改字的情景);(PPT詩人的背景介紹)按詩的節(jié)奏讀出詩人想回家卻又不能回的無奈之情。此環(huán)節(jié)中學生開始讀詩時對詩句的情感把握總不到位,但通過信息技術(shù)的運用,對他們理解詩句的情感把握起到了很好的促進引領(lǐng)作用。
三、第三環(huán)節(jié),拓展抒情。
誦讀拓展古詩文六首(PPT展示思鄉(xiāng)詩句六首),進一步感受詩人用月亮寄托情思的情懷。學生在讀中繼續(xù)加深了對古詩的情感體驗。尤其是最后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對出示的圖畫再配以詩,從而很好地體會出該詩所體現(xiàn)的思想感情。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15
《泊船瓜洲》是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的一首古詩,短短28個字表達了詩人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在教學時,我嘗試用讓學生用畫圖的方法來理解課文,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片斷一:
師:“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誰來說一說這句話的意思?
生沉默。
師:再讀這兩句詩,結(jié)合課下注釋,用簡單的示意圖來標明京口、瓜洲、鐘山的`位置。
生紛紛讀詩,讀注釋、思考、畫圖。
師指名一生**板畫、講解,大部分學生認為他畫得正確。
師:我們再來讀一讀這兩句詩。
生讀。
師:誰來解釋一下這兩句詩的意思。
生爭先恐后舉手。
生:京口瓜洲之間只隔著一條長江,再翻過幾座山,就是我的家鄉(xiāng)鐘山。
師:看看你畫的示意圖,你認為作者所在的地方離家鄉(xiāng)遠嗎?
生:遠。
師:但作者認為——
生:很近。
師: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生:我是從“一水間,只隔”這兩個詞看出來的,盡管作者離家鄉(xiāng)很遠,但他看來卻很近,這說明他特別想家。
片斷二:
學完了“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之后,我在學生板畫的示意圖上補充了一艘小船,一輪彎月。
生:老師,我認為畫成十五的月亮更好。
師:為什么?
生;因為圓月**團圓,看到圓月,詩人就更想家了。
學生討論,均認為畫成圓月更恰當。
反思:
1 、教給學生思維的方法。古人云:“授人以魚只供一餐所需,授人以漁終身受用不盡!痹趥湔n時,我已預(yù)料到學生可能弄不清京口、瓜洲、鐘山的位置,我想,與其告訴學生,不如讓他們自己動腦動手找到答案,板畫設(shè)計的過程就是“授生以漁”的過程。板畫所畫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內(nèi)在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不但能學會,而且會學。在學中體驗,在體驗中提高。
2 、永遠不要低估學生的能力。一提到新課程,老師們總會不由自主地想到“自主、探究、以學生為主體”等詞語,但在具體的授課中卻總是不放心,忍不住包辦代替。這節(jié)課讓我領(lǐng)悟到,其實在我們課堂教學中,有許多值得學生進行自主探究、研討訓練的機會,學生也完全有這樣的能力,甚至會比老師理解得更到位,給我們以啟發(fā)。因此只要我們作為課堂引導者的教師善于發(fā)現(xiàn),善于思索,相信學生的心靈一定會在你的指導下得到放飛。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菁選擴展閱讀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菁選(擴展1)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教學反思應(yīng)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泊船瓜洲》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1
《泊船瓜洲》是小學五年級第五課的一首詩,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覺得收獲是有的,而不足也是顯而易見的。試梳理如下,作今后教學之鑒。
一、學生帶給我的兩處意外,令我欣喜
一處是講到名句“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時,我本打算饒有興趣地講詩人賈島“推敲煉字”的故事,爾后,再給同學們講了當年王安石是如何經(jīng)過三番五次的修改才最終決定用“綠”字的,使學生聽得如癡如醉。當我問到“你認為哪個字用得最好”,原以為學生會費一番周折才會答出,誰知剛點第一個學生就一口答到“綠”,而且,給我們說了理由,把學生帶人花紅柳綠的春景中,其他學生也躍躍欲試紛紛***補充了同學描繪的景色,后來竟然有學生提議要畫出這幅美景,怎么辦呢?就讓他們現(xiàn)場畫吧。畫家用線條、顏色表示形體,詩人則用語言來繪色繪形。高超的“畫筆”,可使“畫中有詩”,而美妙的“詩筆”又可使“詩中有畫”,從而使得詩情畫意融為一體。古詩的語言極為精煉。僅僅通過接觸語言來學習古詩,兒童對古詩畫面美的理解就會是籠統(tǒng)的、模糊的。學生把我們帶人古詩“詩中有畫”的意境,教師把“詩”與“畫”結(jié)合起來進行教學,通過作畫,具體而形象地再現(xiàn)古詩中的畫意,喚起學生豐富的聯(lián)想,從而引導學生深入體會古詩的畫面美,板畫所畫的每一步都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內(nèi)在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古人云:“授人以魚只供一餐所需,授人以漁終身受用不盡!蔽蚁耄喊瀹嬙O(shè)計的過程也是“授生以漁”的過程。讓學生不但能學會,還要會學。在學中體驗,在體驗中提高。這怎能不讓我欣喜?
第二處就是對詩所表達的感情的體會:
學生通過“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中“數(shù)重山”看出路途比較遠,特別是交通不發(fā)達的古代,要回到家應(yīng)該不近,但卻說“只隔”說明很近,看起來是矛盾的,卻不矛盾,因為詩人心早飛回家了,再遠也不覺得遠,這里可以看出他是多么想家呀。此時,我再通過圖畫示意、音樂與圖片的渲染、教師的語言描繪,創(chuàng)設(shè)多種場景,讓學生感受詩人創(chuàng)作的情境,從而更深刻地領(lǐng)悟作品所表達的情感:
詩人此時可能站在哪里?他看到了哪些景物?耳邊會聽到哪些聲音?
……
春風又綠江南岸,江南是什么樣的呢?我們就住在鐘山附近,又正值春天,把我們所見到的春景告訴想家的詩人吧!
……
在學生體悟到詩歌蘊含的情感后,再次指導個體、集體品讀:(指名說)
你有過思家的感受嗎?
你想家時心里是什么滋味?
詩人和你是同樣的感受,他會怎樣吟誦這首詩?
如此調(diào)動學生的生活積累,促使學生想象,讓他們的情緒在情境中與詩人產(chǎn)生共鳴,更能體悟作品蘊含的情感。
二、困惑和遺憾
“讀中求解,讀中求悟”,顧名思義,讀是解與悟的方法和前提。為迎合這次活動的主題,在教學設(shè)計上,我安排了很多的讀,但仍然無法實現(xiàn)讀中求解、求悟,只能從解悟入手促讀。貌似指導學生“如何讀”以促解悟,而細想,確實有些牽強。這也是我在古詩教學中存在的困惑:短短數(shù)十字,學生在不解的情況下如何讀?這樣的讀又如何促解促悟?
學生的畫,雖然說得到,可又不能很好地用畫筆把心中所想畫出來,而我的繪畫水*也太差,所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zhì),不僅是哪一科老師可以完成的,需要各科老師共同努力,而教師也要不但學習,盡力成為多面手,才會把學生帶進更好的藝術(shù)殿堂。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2
6日,我在實驗小學參加了“本色的教學,智慧的課堂”名校名師課堂教學觀摩活動,聽取了來自深圳的特級教師精彩的授課,其中全國著名特級教師、兼任**中文大學教授的陳金才老師為我們展示了古詩《泊船瓜洲》的教學過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古詩作為語文課程內(nèi)容之一,其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對學生精神領(lǐng)域的影響是深遠的。古詩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載體,古詩本身也是一種獨特的民族文化。教者認為,古詩教學應(yīng)該在落實語文基本能力訓練的同時,充分挖掘古詩的人文內(nèi)涵,引領(lǐng)學生融入古詩蘊含的文化之中,讓學生在學習中洗滌心靈,提高品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
一、讀中欣賞
古詩是人類某種寶貴的情緒、情感在瞬間的靈光閃現(xiàn)。因此,在古詩誦讀的教學中,反復(fù)誦讀、讀出節(jié)奏、讀出韻味是基本方法。陳老師在教學中,首先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讓其自主學習、**朗讀古詩,讀準詩題、作者,讀通每一句詩,在此基礎(chǔ)上老師還提醒學生容易讀錯的字音,直至將整首詩讀得正確、流利。讀也貫穿了整堂課的始終,使聽者明白熟讀是學習語文有效的方法之一。古詩中蘊含著節(jié)奏、音韻、意境的美,學生只有在反復(fù)的誦讀過程中,才能真正理解詩中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內(nèi)容,細細品味詩文所表現(xiàn)的意境,欣賞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
二、議中領(lǐng)會
新課標大力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古詩誦讀課也應(yīng)如此。陳老師在教學中,轉(zhuǎn)變了“***”的局面,讓學生討論本堂課該完成哪些學習任務(wù)?學生表示應(yīng)從朗讀流利古詩、理解詩的意思、背誦古詩這三方面來學習,這是教師有意識地讓學生掌握理解古詩的方法。然后老師指導學生畫出不懂的字詞,引導學生明確理解詞語的多種方法,提出字詞疑問后,再一起結(jié)合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理解字詞的意思,最后請兩位小老師**講解,全班討論交流。教師給了學生足夠的時間自學,讓學生在一種**、*等的氛圍中大膽質(zhì)疑,共同釋疑,獲得親身參與探究的體驗,逐步積累探究經(jīng)驗,提高探究能力。學生借助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學習,并通過交流增進對古詩的蒙朧理解。
三、品中創(chuàng)造
教學過程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學生作為交流對話的主體,是富有巨大的認識潛能的。學生在理解詩意后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王安石離家這么近為什么不能回家?這是學生的獨特體驗和課堂生成的需要,老師出示了一段背景資料,讓學生讀資料,并從中找答案。學生明白了作者這是第二次赴京**,寫這首詩是在**的途中。這次**,實行**的道路坎坷,自己前途未卜,此去不一定能回到家鄉(xiāng)。寫“還”字是為了表達他強烈的回家愿望!懊髟潞螘r照我還”是他的憂愁!學生再讀他寫的《元日》,聯(lián)系詩歌的背景,從“總是新桃換就符”中學生看到了一個決心**的王安石;讀他寫的《梅花》,學生從“凌寒獨自開”中看到了一個堅強的王安石。學生對教師的預(yù)設(shè)作了富有創(chuàng)意的思考,從獨特的角度了剖析了詩的中心,拉近了與文本的距離。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教學,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了語感,發(fā)展了能力,提高了文化素養(yǎng)。讀中欣賞、議中領(lǐng)會、品中創(chuàng)造,使古詩教學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3
《泊船瓜洲》是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的一首古詩,短短28個字表達了詩人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在教學時,我嘗試用讓學生用畫圖的方法來理解課文,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片斷一:
師:“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闭l來說一說這句話的意思?
生沉默。
師:再讀這兩句詩,結(jié)合課下注釋,用簡單的示意圖來標明京口、瓜洲、鐘山的位置。
生紛紛讀詩,讀注釋、思考、畫圖。
師指名一生**板畫、講解,大部分學生認為他畫得正確。
師:我們再來讀一讀這兩句詩。
生讀。
師:誰來解釋一下這兩句詩的意思。
生爭先恐后舉手。
生:京口瓜洲之間只隔著一條長江,再翻過幾座山,就是我的家鄉(xiāng)鐘山。
師:看看你畫的示意圖,你認為作者所在的地方離家鄉(xiāng)遠嗎?
生:遠。
師:但作者認為——
生:很近。
師: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生:我是從“一水間,只隔”這兩個詞看出來的,盡管作者離家鄉(xiāng)很遠,但他看來卻很近,這說明他特別想家。
片斷二:
學完了“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之后,我在學生板畫的示意圖上補充了一艘小船,一輪彎月。
生:老師,我認為畫成十五的月亮更好。
師:為什么?
生;因為圓月**團圓,看到圓月,詩人就更想家了。
學生討論,均認為畫成圓月更恰當。
反思:
1 、教給學生思維的方法。古人云:“授人以魚只供一餐所需,授人以漁終身受用不盡!痹趥湔n時,我已預(yù)料到學生可能弄不清京口、瓜洲、鐘山的位置,我想,與其告訴學生,不如讓他們自己動腦動手找到答案,板畫設(shè)計的過程就是“授生以漁”的過程。板畫所畫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內(nèi)在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不但能學會,而且會學。在學中體驗,在體驗中提高。
2 、永遠不要低估學生的能力。一提到新課程,老師們總會不由自主地想到“自主、探究、以學生為主體”等詞語,但在具體的授課中卻總是不放心,忍不住包辦代替。這節(jié)課讓我領(lǐng)悟到,其實在我們課堂教學中,有許多值得學生進行自主探究、研討訓練的機會,學生也完全有這樣的能力,甚至會比老師理解得更到位,給我們以啟發(fā)。因此只要我們作為課堂引導者的教師善于發(fā)現(xiàn),善于思索,相信學生的心靈一定會在你的指導下得到放飛。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4
《泊船瓜洲》一詩寫的是詩人停船在瓜洲之后,望著僅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離京口并不是很遠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通篇立意含蓄悠遠。此詩對字的錘煉被人稱道,“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中的“綠”字,形象鮮活,春意盎然,讀來仿佛有陣陣春風撲面;仡櫛竟(jié)課的教學,幾個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讓我頗有收獲:
《泊船瓜洲》這首詩字面意思相對比較簡單,詩意容易理解。于是在理解詩意時教師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進行挖掘,避免了傳統(tǒng)教學中存在的無重點、無深度、傳統(tǒng)古詩串講串問、逐字逐句的講解,而是緊扣詩眼“還”字,提煉出“很想還——早想還——不能還”這一教學主線。通過板畫幫助學生理解“瓜洲”“京口”“鐘山”的地理位置關(guān)系,進一步體會詩人離家近卻不能還的情感。加大了“學詩”的密度,使學生真正學有所獲,學有所得。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這一詩句不僅寫出了詩人強烈的思鄉(xiāng)之情,而且道出了王安石改字的一段佳話。于是我抓住“綠”字進行教學,使學生不僅為詩人的高尚情操所折服,還為他咬文嚼字的創(chuàng)作作風所感染,在王安石煉字的故事及教師過渡語言的激勵下,學生的思維被充分激活了,不時地閃現(xiàn)出創(chuàng)新的.火花,對“**填詞”的推敲,確實有了學生獨特的見解。通過這一教學,相信學生在今后的古詩文學習中一定不會忘記要“咬文嚼字”。
這節(jié)課的教學將“讀”慣穿始終,注重培養(yǎng)學生**讀、默讀、齊讀和教師引讀。引導學生讀準、讀通詩句,讀出節(jié)奏感,在理解詩意的基礎(chǔ)上,通過想象讀、看畫面讀等形式讀出詩詞蘊含的獨特情感,達到與詩人情感共鳴的目的。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5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能力目標:
、 自主探究,感悟詩境。
、 引導學生學習借景抒情的寫法。
【情感目標】
了解詩意,感受詩人思念家鄉(xiāng)的真摯感情。體會人文精神。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感受詩歌表達的真摯感情。
【教學**】
采用多**作為輔助**教學。
【教學過程】
一、展示搜集的資料,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讀過宋代王安石的詩嗎?
生:讀過。
師:你對王安石這個人知道多少呢?
生:各抒己見。
二、揭題、解題,簡介時代背景
師:齊讀課題。讀了課題,誰知道:“泊船瓜洲”什么意思呢?
生:把船停在瓜州的岸邊。
師:為什么這樣理解呢?
生:因為“泊船”是停船的意思,所以……
師:當你再看到這個課題時會產(chǎn)生哪些疑問呢?
生:詩人為什么會把船停在瓜州的岸邊?他把船停在瓜州的岸邊干什么?
師:這些問題提得非常有價值,原來宋神宗在位期間,王安石任**,他主張****,積極新法,力圖抑制豪富**,緩和了階級矛盾,以期富國強兵,但這一主張也在一定程度上觸犯了封建**者的根本利益,遭到了守舊派的激烈反對,因此這一**失敗,王安石被迫辭去**的職務(wù),回故鄉(xiāng)途中路過瓜洲,天色已晚,在此停船過夜,你們的疑問找到答案了嗎?
生:找到了。
師:其實這首詩,作者就是在這樣的心緒中寫出來的,你們想聽聽這首詩是怎么寫的嗎?
生:想。
三、師范讀古詩
師:師范讀。
四、讀古詩
(讀通)
師:請同學們輕輕地打開書讀一讀!遇到不認識的字劃出來,問問你身邊的伙伴或老師。
生:略。
師:齊讀這首詩。
生:略。
五、細讀古詩
(感悟)
師:請同學們多讀幾遍這首詩,并借助書下的注釋,看看你能讀懂多少?并把你讀懂的地方跟你的小伙伴交流一下。
生:略。
師:自己讀讀這兩句,這兩句中詩人交待了哪幾個地名?
生:“京口、瓜州、鐘山!
師:(出示課件)地理位置圖,誰知道“瓜洲”在哪?
生:它在長江北岸和江蘇的鎮(zhèn)江隔江相對。
師:在這幅圖上標上“瓜洲”,你認為應(yīng)該標在哪?
生:略。
師:那“京口”在哪?
生:它在江蘇鎮(zhèn)江,長江南岸。
師:它與“瓜洲”是一個什么樣的地理位置關(guān)系?
生:正對面。
師:在這幅圖上標上“京口”,你認為應(yīng)該標在哪?
生:略。
師:你們同意嗎?
生:同意。
師:京口在哪?
生:它在南京的紫金山。
師:你們贊同嗎?
生:贊同。
師:這就是“京口、瓜洲、鐘山”的地理位置圖,從這三者之間的地理位置中,誰能說說你是怎樣理解這兩句詩的?
生:各抒己見。
師:同意嗎?
生:同意。
師:同學們趕快把這兩句詩的意思跟你的小伙伴說說。
生:互相說。
師:聯(lián)系上下文,想一想王安石的家在哪?從哪看出來的?
生:鐘山;“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明月何時照我還”。
師:其實王安石的第一故鄉(xiāng)在江西,鐘山為他的第二故鄉(xiāng),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王安石的父親在南京做官,青少年時期,王安石一直在父親身邊,所以他視“鐘山”為他的第二故鄉(xiāng)。從這三者之間的距離中,你覺得王安石的家還遠嗎?
生:不遠。
師:王安石的家近在咫尺,卻不能馬上回家,從這體會出詩人當時的心情怎樣?
生:歸心似箭。
師:是啊,王安石的家就快到了,誰能帶著歸心似箭的心情讀讀這兩句?
生:略。
師:你覺得他讀得怎么樣?
生:他讀出了歸心似箭的心情。
師:你評價的很到位,齊讀這兩句。
生:略。
師:在這兩句中,詩人寫的都是望中之景,詩人在望中是不是有所想呢?我們來看第三句。誰能說說“綠”在這里當什么講?
生:吹綠。
師:那誰能說說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詩意的?
生:春風又一次吹綠了大江的南岸。
師:(出示課件)
作者把家鄉(xiāng)描繪得如此之美,你會發(fā)現(xiàn)詩人是懷著怎樣的心情來寫這一句的?
生:他是懷著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來寫的。
師:那誰能把詩人對家鄉(xiāng)的這種熱愛之情讀出來?
生:讀。
師:你讀出了這種情感。現(xiàn)在讓我們來推敲這個“綠”字,看還能把它換成什么字呢?
生:學生交流。
師:誰愿意把你們討論的結(jié)果告訴老師和同學們。
生:過、到、入、滿……
師:那你知道用這個“綠”好在哪
生:同桌商量。
師:誰能說說用這個“綠”好在哪?
生:它仿佛讓我們看到一幅春風吹過,江南一下子變綠的畫面。
師:你的理解能力很強。這樣一個杰出的詩人,它對一個字的用法都能經(jīng)過反復(fù)推敲。我們在今后的潛詞造句中更應(yīng)該養(yǎng)成仔細斟酌后再下筆的好習慣。同學們能做到嗎?
生:能。
師:這一句從字面上看,是寫詩人南歸途中所看到的江南勝景,聯(lián)系當時的背景,我們能看出王安石寫這一句實際是在暗示**是成功的,還是失敗的呢?
生:成功的。
師:這一句是詩人借這一勝景來抒發(fā)實施新法,帶來的新氣象的高興心情。這種借景抒情的寫作方法值得我們在今后的寫作中去學習運用。王安石看著眼前的這一勝景,思鄉(xiāng)之情不可抑止,不禁仰望一輪皎潔的明月發(fā)問,問什么呢?我們來看第四句。
師:誰能讀一下這句?
生:讀。
師:你覺得他讀得怎么樣?
生:好,他讀出這種發(fā)問的語氣了。
師:誰能說說你是怎么理解這句詩意的?
生:明月啊,什么時候照著我回到鐘山的家呢?
師:回家為什么還得明月照著,白天不能回家嗎?
生:能。
師:我認為這樣理解不夠準確,因為古人對不知道的問題習慣于問蒼天、問明月,因此這一句詩怎樣理解會更好?哪位同學想好了?
生:明月呀,什么時候我才能回家鐘山的家呢?
師:這一句從字面上看,又流露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生:思鄉(xiāng)心切。
師:這一句從字面看,確實流露了詩人對故鄉(xiāng)的深切懷念,但實際上是寫了詩人盼望再度回朝**的迫切心情。在這一句中,又一次讓我們感受到詩人的這種借著寫景來抒發(fā)自己內(nèi)心情感的這種寫法,那這種寫法好不好?
生:好。
師:通過以上的學習,你們理解這首詩的大意了嗎?
生:理解了。
六、熟讀古詩
(賞)
師:下面就請同學們采用你喜歡的方式來練讀這首詩。
生:練讀。
師:誰能有感情地讀一下這首詩。
生:讀。
七、總結(jié)全文
(升華情感)
師:你們讀得很有感情,那就讓我們有感情地背誦這首詩。
生:背誦。
師:讓我們再來共同地感受一下詩人夜晚停船在瓜洲時的所見所感吧!(學生看著大屏幕,師在音樂的渲染下誦讀詩意)
師:那同學們感受到詩人的所見所想了嗎?
生:感受到了。
師:回家默寫古詩。
【教學反思】
古詩是小學語文教材中一類特殊的課文,從語言文字上看,它用的是古漢語;從表現(xiàn)形式上看,它含蓄、凝練、節(jié)奏強、跳躍大;從敘寫得內(nèi)容上看,它離我們的時代較久遠。因此在本節(jié)課教學中,我通過讓學生讀、悟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感悟詩境,活化古詩詞的形成過程,重新煥發(fā)古詩詞的生命活力和人文精神。
一、為學生提供足夠的感悟空間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為實現(xiàn)這一目標,在教學中,讓學生充分自己讀書,使學生的思路明朗化,學生不僅無拘無束,而且積極思考,認真探索。使學生表現(xiàn)了作為學習主人的那種情趣,更使學生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二、教師的精講必不可少
雖然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但仍需老師的**指導,這就決定不可能沒有老師的“講”,所不同的是,這種“講”不是“全盤授予”的注入,而是“相機誘導”的點撥。如“春風又綠江南岸”一句中,對“綠”字的理解和“明月何時照我還”一句中學生對詩意思的理解上,老師的講是必不可少的,但“不在講得多,而要講在點子上”,這個“點子”,就是我們作教師主張的“指學生不懂,但又必須掌握的知識”。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6
今天目睹了**師的教學風采,與孩子們一起走進課堂,感受了詩人王安石濃烈的思鄉(xiāng)情懷。動人的音樂聲中,陶醉于美麗的江南春景,怎能體會不出詩人那強烈的思鄉(xiāng)感情呢?
古詩的教學,要孩子們跨越時空的阻隔,掃除文字的障礙,與詩人進行感情的交流,重在情景的創(chuàng)設(shè)。今天,**師的課堂上,情景的創(chuàng)設(shè)是很美的。首先,課件展示了“京口——瓜洲——鐘山”的位置,讓孩子們清楚地了解了“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痹娙说募亦l(xiāng)其實離的不遠,但是詩人不能回。但又是什么勾起了詩人的思鄉(xiāng)情懷呢?是“春風”,是“明月”,是那動人的江南春景,課件展示的那優(yōu)美的畫面,把孩子們和我一起帶進了那美麗的江南美景之中,讓孩子們很好的體會到了詩人對家鄉(xiāng)思念的情感。
詩詞在語言上是非常凝練的,詩中“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作者是經(jīng)過反復(fù)的推敲,**師帶著孩子們體會了,作者的妙用。從一個“綠”字感受到了,江南早春綠的萌發(fā),綠的蔓延,綠在作者記憶中的滋長。
如果課堂上能把對詩的理解,與作者的生活背景,仕途的曲折,以及現(xiàn)實的無奈,前途的渺茫結(jié)合起來,我想會讓孩子對詩人更了解,對詩的體會更貼切,對歷史知識的拓展收益會更多。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7
《泊船瓜洲》這首古詩是宋代大詩人王安石的佳作,此詩是詩人第二次上京任職,坐船遠離家鄉(xiāng)在上京途中寫的。
詩寫的是詩人停船在瓜洲之后,望著僅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離京口并不是很遠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通篇立意含蓄悠遠一、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能力。
教學時讓學生先通過自讀自解,整體把握詩意;然后根據(jù)查找的資料,小組內(nèi)交流,用現(xiàn)在的話說說意思;詩歌中凝練、古今差異較大的詞語一直是困擾學生閱讀詩歌的障礙,如果單單讓學生死記硬背,只能是“授之以魚”;通過古今詞語的類比來解決,“授之以漁”,從課內(nèi)的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課外閱讀詩歌的能力,讓學生收集、誦讀有關(guān)思鄉(xiāng)的詩歌。
另外關(guān)于“綠”字,我采用不同的方式來加深學生的理解。首先我讓學生找一個合適的字來代替“綠”字,學生先后找到十多個動詞,可謂五花八門。然后讓大家說說這個“綠”字的好處,是春天勃勃生機的象征。再請學生說一說自己腦海中春天的畫面。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逐步加深理解。接下來讓學生看課后補充資料,出示多**。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8
五年級語文課上,講到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名句“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時,我饒有興趣地講起了詩人賈島“推敲煉字”的故事,爾后,又給同學們講了當年王安石是如何經(jīng)過三番五次的修改才最終決定用“綠”字的,同學們聽得如癡如醉。正當我暗自得意的時候,有個學生卻突然***說:
“老師,我想給王安石把‘綠’字改一下!”
“老師,我也想改!”
“我也想改!”
……
一石激起千層浪。我被同學們突如其來的要求給問懵了,怎么辦呢?是直接告訴孩子們,這是大詩人的選擇,是不能改的?還是……種種做法在我的頭腦中一一閃過。對了,新課程的理念不是要尊重學生的主觀體驗,讓他們暢所欲言嗎?于是,我選擇了以下的做法。
“好吧!”我停下了準備往下講的課,微笑著對大家說,“我們一起來看看咱們班的大詩人是如何修改的。”
“我覺得應(yīng)該用‘來’!”
“用‘滿’比較好!”
“我認為用‘過’最合適!”
“不!用‘到’才好呢!”
……
不一會兒,一個個鮮活的答案躍然黑板上:映、拂、到、過、吹、來、染、趕……同學們還在為各自的答案而爭論著。
“哈哈,同學們的詞匯可真豐富。〉蚁,既然王安石經(jīng)過反復(fù)推敲才選用了‘綠’字,肯定有他的獨到之處吧,請大家讀讀詩句細細體會一下!蔽医K于可以塞上一句話了。經(jīng)我這么一說,喧鬧的教室安靜下來。一陣沉默過后,終于有人發(fā)言了。
“對!老師,人家王安石想要表達的是春天到來,江南岸一片新綠的色彩,而‘映、拂’等字只寫出了春風的到來,沒有寫顏色,所以我覺得不太合適!贝蠹叶键c頭稱是,我也比較贊同這個同學的說法,正準備“鳴金收兵”,不料又一個聲音冒了出來:
“老師,春天來了,萬物復(fù)蘇,不會只有綠色吧?我認為還應(yīng)該有各種顏色的小花,我覺得用‘染’才準確呢!它可以‘染’出五顏六色來!”
噫,這個同學的說法也很有道理。≡趺赐逻M行呢?我心里琢磨著。對了,何不放手讓同學們小組內(nèi)交流一下,自己去探討個究竟呢?“到底是‘綠’字準確,還是‘染’字好呢?我想,每個同學都應(yīng)該有自己的看法,接下來請大家小組內(nèi)盡情發(fā)表自己的高見!”
討論過后,同學們的發(fā)言令我十分欣慰。
“盡管春天是多姿多彩的,但我們組認為春天應(yīng)該以綠色為主。再說,綠色是生命的象征。所以我們認為還是‘綠’字好!
“‘染’雖然能表示出多種顏色,但‘染’上的顏色往往只是附著在事物的表面,就像人們?nèi)绢^發(fā),時間久了可能會褪色。而‘綠’我們感覺是由內(nèi)到外產(chǎn)生的,王安石當時那種思念家鄉(xiāng)的情感當然是從內(nèi)心發(fā)出來的,所以我們認為用‘綠’字比較準確。”
……
“當然,王安石所用的‘綠’字也不一定是最恰當?shù),我想,只要同學們善于思考,反復(fù)推敲,你一定會找到一個比它正準確的詞語!弊詈,我充滿期望地說。
課后,我默默思忖著。在尋找替換“綠”字的詞語的過程中,同學們可能最終也找不到一個非常合適的詞語來替換它,但他們在尋找、思考、討論的過程中,所體會到的王安石的思鄉(xiāng)的感情,所感悟到的對“染”“綠”等字的理解,不正是我們的課程目標所要求的嗎?一提到新課程,往往老師們的思維總被“自主、探究、以學生為主體”等詞語充盈著,但在具體的授課中卻總感到迷惘,不知道該如何去實施。其實,在我們課堂教學中,有許多值得學生進行自主探究、研討訓練的機會,只要我們作為課堂引導者的教師善于發(fā)現(xiàn),善于思索,相信學生的心靈一定會在你的指導下得到放飛。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9
*是一個詩詞**,唐詩宋詞絢麗多姿,滋養(yǎng)著我們。古詩詞有其特殊的格式及韻律,用語凝煉,并具很大的跳躍性。詩詞綜合靈活運用多種表現(xiàn)手法,注重形象塑造、意境構(gòu)建,熔鑄詩人強烈的思想感情,
“不同文體,閱讀的目標、思維的方式和方法都有區(qū)別!痹榍劢淌趯⑦@種區(qū)別稱之為“文體閱讀差異”。教學時,適宜的音樂配以詩意般的畫面,在反復(fù)吟詠中咀嚼品讀,師生一道享受讀,享受詩意般教學。于是整個教學流程從知人論世解詩題、讀通讀順明詩意、字斟句酌悟詩情、情境朗誦品整體四個環(huán)節(jié)進行。讀通讀順明詩意時,我不落“用*淡文字翻譯詩歌”的教學舊窠,而是鼓勵、引導學生用現(xiàn)代散文詩進行創(chuàng)作式理解,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有學生如是寫:
京口與瓜洲,就相距一條長江;家鄉(xiāng)鐘山,只隔著幾座山而已。和煦春風,又吹綠了江南岸;明月呀,你可何時照我還?
如此,學生既明了詩意,又得到了很好的語言訓練。散文詩與古詩兩相和,學生興趣盎然。
古詩詞用語凝煉、精警,具有很大的跳躍性。教學時,老師用語要簡潔、形象、生動,有韻味、富啟發(fā)。比如:王安石再次出任**,為自己還能變法圖強,造福黎民百姓而欣喜;可鑒于第一次罷相前夕朝廷尖銳的**的**,實沒有信心,顧慮重重。于是,詩人剛離鄉(xiāng)就思歸。這首詩透露出詩人當時心里既然欣喜又惆悵,赴任就思歸,身不由己!
學生對“草綠”與“思歸”相聯(lián)系的理解不到位。下次教學時,可作提前預(yù)習鋪墊。即課前把《楚辭·招隱士》:“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凄凄”和王維《送別》:“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推薦給學生,讓他們提前初步理解,為教學《泊船瓜洲》提供“先行**者”,相信會取得理想的效果。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10
《泊船瓜洲》這首古詩是宋代大詩人王安石的佳作,此詩是詩人第二次上京任職,坐船遠離家鄉(xiāng)在上京途中寫的。
這首詩中有一句很有名的詩句“春風又綠江南岸”。當時王安石并不是這樣寫的,沒有用上“綠”這個字,他改了十幾次才改成了現(xiàn)在的“綠”字。這一句也是本首詩的教學難點,在教學這一句時,我將當時詩人如何改詩的過程告訴了學生,同時我也請班上的孩子們當一回詩人,也來改一改,此處還能用上什么字,話音剛落就有很多同學迫不及待的舉起了手。我讓他們一個個輪流說,他們用**很多字,有“吹,越,暖,過,掠,拂,飄,滿,抱,入,來,去,栽,見,返……”聽完孩子們的回答,我很意外也很高興,意外的是想不到他們會想出這么多替代“綠”字的字來,尤其是“暖”、“拂”、“掠”幾個字用得很貼切,他們說出這些字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由;我表揚了孩子們,得到老師的表揚,孩子們更是來勁,又想出了一些字。
當孩子們沉浸在改詩取得的成就感時,我話峰一轉(zhuǎn),引回到本課的教學中,我問道:“為什么詩人不用你們剛才所說的字,而要用這一個‘綠’字呢?”學生又炸開了鍋的討論起來。我再進一步的引導學生“詩人是什么季節(jié)離開家鄉(xiāng)?他在船上看到了哪些景物?”這樣一問,學生就更明白了,原來是春天來了,吹風吹綠了長江*。這樣學生對于“綠”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能理解詩人為什么會選擇用“綠”字,也更好的體會了詩人的這一份思鄉(xiāng)之情,這種教學又何樂而不為呢?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11
在五月份全縣古詩文教學比武中,我執(zhí)教了第九冊教材《泊船瓜洲》一課。教學這首學生耳熟能詳?shù)脑姼,我從新課標所提出的三個維度——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上進行操作。我確立的教學目標是: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2、理解詩歌的內(nèi)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3、運用所學的方法感受補充作品的情感。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覺得收獲是有的,而不足也是顯而易見的。試梳理如下,作今后教學之鑒。
一、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能力
教學時讓學生先通過自讀自解,整體把握詩意;然后根據(jù)查找的資料,小組內(nèi)交流,用現(xiàn)在的話說說意思;詩歌中凝練、古今差異較大的詞語一直是困擾學生閱讀詩歌的障礙,如果單單讓學生死記硬背,只能是“授之以魚”;通過古今詞語的類比來解決,“授之以漁”,從課內(nèi)的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課外閱讀詩歌的能力,讓學生收集、誦讀有關(guān)思鄉(xiāng)的詩歌。
二、引入情境,感悟詩情
情感總是伴隨著認識過程而產(chǎn)生,情感體驗同樣對認識過程起著很大作用。在本課教學中,我通過圖畫示意、音樂與圖片的渲染、教師的語言描繪,創(chuàng)設(shè)多種場景,讓學生感受詩人創(chuàng)作的情境,從而更深刻地
領(lǐng)悟作品所表達的情感。如:辨別京口、瓜洲、鐘山方位時用簡筆畫的形式;講解春風又綠江南岸,江南是什么樣的時,出示江南春景圖片,展現(xiàn)花紅柳綠,鶯歌燕舞,一派生機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讓學生形象感受;教學完古詩,在學生充分理解的基礎(chǔ)上,讓學生一邊欣賞情境圖,一邊跟唱歌曲。
三、讀中求解,讀中求悟:
“讀中求解,讀中求悟”,顧名思義,讀是解與悟的方法和前提。在教學設(shè)計上,我安排了很多的讀:一開始讓學生**讀、同桌互讀,講解詩句時,又指名讀、小組讀、男女比賽讀、全班齊讀。但仍然無法實現(xiàn)讀中求解、求悟,只能從解悟入手促讀。貌似指導學生“如何讀”以促解悟,而細想,確實有些牽強。這也是我在古詩教學中存在的困惑:短短數(shù)十字,學生在不解的情況下如何讀?這樣的讀又如何促解促悟? 能為大家展示一節(jié)課,于我來說,這是不可多得的良機。而從授課過程來看,反映出的問題,造成這樣或那樣的缺憾,確實值得反思了。在學生感情朗讀的過程中,我就感慨:農(nóng)村學生的朗讀能力確實和實小學生的差距很大,連我本身都自愧不如;古詩文看是幾句話,其實蘊含的內(nèi)容豐富,以至于在初設(shè)計時想用畫畫的方法都無法施行,有些字詞的挖掘也顯得蒼白;課外延伸-----思鄉(xiāng)詩歌的收集也無法在課堂上交流。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12
一、抓住詩眼悟詩情
《泊船瓜洲》這首詩字面意思相對比較簡單,詩意容易理解,于是我打破了傳統(tǒng)古詩串講串問、逐字逐句講解的教學方法,而是緊扣詩眼“還”字,提煉出“很想還——早想還——不能還”這一教學主線。而這一主線正是詩人情感發(fā)展的逐漸深入,如何讓學生體會詩人的這一系列情感變化呢?我主要采用了讓學生自讀自悟、交流匯報,再及時引導學生抓住關(guān)鍵字眼,如抓住“一水間”“只”“數(shù)重山”體會詩人“離家近——很想還”,抓住“又”字體會詩人“離家久——早想還”,抓住“何時”體會詩人“思家切——不能還”。并通過板畫貼圖幫助學生理解“瓜洲”“京口”“鐘山”的地理位置關(guān)系,進一步體會詩人離家近卻不能還的情感。教學至此,學生自然而然會產(chǎn)生一個強烈的疑問:為什么詩人離家近、離家久、思家切卻不能還呢?然后讓學生猜測詩人不能還的原因,最后教師簡介當時的時代背景,學生此時便會油然而然對王安石為了**大計、為了****,雖到家門卻不能還的那種為大家而舍小家的崇高境界所折服,并深深地體會到詩人從內(nèi)心深處發(fā)出的“明月何時照我還”的強烈的思鄉(xiāng)情。
二、咬文嚼字學推敲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边@一詩句不僅寫出了詩人強烈的思鄉(xiāng)之情,而且道出了王安石改字的一段佳話。于是我抓住“綠”字進行延伸教學,使學生不僅為詩人的高尚情操所折服,還為他咬文嚼字的創(chuàng)作作風所感染,在王安石煉字的故事及教師過渡語言的激勵下,學生的思維被充分激活了,不時地閃現(xiàn)出創(chuàng)新的火花,對“選字練習”“**填字”的推敲,確實有了學生獨特的見解。通過這一教學,相信學生在今后的習作中一定不會忘記要“咬文嚼字”。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13
今天我** 《泊船瓜洲》 這一課 。 這是我第一年帶語文,對于古詩詞我又很多想法,大多都不是很成熟。在請教了很多優(yōu)秀的老師之后,我對這首詩有了初步的框架。但上完課后,我又覺得有很多地方處理的不是很好。
經(jīng)過聽課老師的指導與評價,總結(jié)了以下幾點:
一、優(yōu)點
教態(tài)大方,思路清晰,語速掌控較好。對學生的引導也很成功。()課堂氣氛好,學生發(fā)言踴躍,有激情。在詩句的朗讀、節(jié)奏處理上非常突出。做到了在“讀中自悟”。對全詩中的“字眼”---“綠”做了較為精彩的分析與領(lǐng)悟。
二、缺點
1.在作者王安石的簡介中停留過多,**性的東西給學生提提就行了,沒必要說的那么透。只要學生能感受到作者那淡淡的憂傷就可以了。
2.押韻未給學生普及,有點一筆帶過。古詩詞重在押韻,學生應(yīng)細細體會。
3.“間”字的讀音在參考書中有兩個版本,我提前沒搞清,使該字在學生中引起了激烈的討論,最終我雖自己辨識為四聲,但還是業(yè)務(wù)部熟練,提前沒做好功課。
今后的工作中要謹記這次的經(jīng)驗教訓,爭取做的更好。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14
我在教學《泊船瓜洲》這首詩時,先與孩子們交流學習古詩的方法,然后,通過自主閱讀自主理解,最后在集體交流。在理解第二句“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一句時,學生的意見有了分歧:有的學生認為,鐘山與京口只隔幾座山;而有的學生認為,是鐘山與瓜洲隔著數(shù)重山。而且堅持第二種說法的學生人數(shù)居多,這是我備課時萬萬沒有想到的。這時,我靈機一動,這樣吧,讓我們置身于畫面中,模仿作者,去推想作者站在什么地方?看到什么?會想些什么?弄清鐘山到底與哪兒隔著數(shù)重山!蓖瑢W們各個學著作者背起雙手,挺起胸脯,翹首遠望。教室里鴉雀無聲,他們都進入了詩的意境中,靜靜的進行著各自的推想。突然間,他們驚奇的嚷道:“老師,老師,我知道了,是鐘山與京口只隔數(shù)重山!蔽页藙僮窊,“你怎么體會出來的,快告訴告訴老師?”他們爭先恐后的說:“因為作者站在瓜洲遙望一江之隔的京口,自然想到離京口不遠的家鄉(xiāng)鐘山了,不禁勾起了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薄疤昧,經(jīng)你們這么一說,老師也明白了,來,讓我們?yōu)樽约汗恼。?/p>
學生通過“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中“數(shù)重山”看出路途比較遠,特別是交通不發(fā)達的古代,要回到家應(yīng)該不近,但卻說“只隔”說明很近,看起來是矛盾的,卻不矛盾,因為詩人心早飛回家了,再遠也不覺得遠,這里可以看出他是多么想家呀。于是,通過大聲朗讀,體會詩人的思鄉(xiāng)的情感。試想,假如課前充分準備,通過圖畫示意、音樂的渲染、效果會更好。
講到名句“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時,我本打算給同學們講了當年王安石是如何經(jīng)過三番五次的修改才最終決定用“綠”字的,當我問到“你認為哪個字用得最好”,原以為學生會費一番周折才會答出,誰知剛點第一個學生就一口答到“綠”,而且,給我們說了理由,把學生帶人花紅柳綠的春景中,其他學生也躍躍欲試紛紛***補充了同學描繪的景色,原來孩子們學會了自主閱讀資料袋,多好! 看來我們要相信學生,不要越俎代庖,一味地“灌”,效果反而不好。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15
這首詩通過描寫詩人泊船于瓜洲之上,眺望江南時的所見、所思、所感,表達了作者思鄉(xiāng)、愛鄉(xiāng)和急于返鄉(xiāng)鎮(zhèn)的心境。
詩句語言凝煉,意境優(yōu)美,同時反映了作者對家鄉(xiāng)的深切懷念和熱愛。由此可見,本文是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審美教育和德育教育的良好教材。
鑒于以上的認識,根據(jù)教材要求,針對學生的知識水*和心理特點,結(jié)合古詩教學的一般規(guī)律,我確定教學目標如下:
1、啟發(fā)想象,領(lǐng)會意境,進行熱愛家鄉(xiāng)教育。
2、動用學習古詩的方法,充分理解詩意,并在此基礎(chǔ)上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全詩。
詩歌“只有入境,才能悟神”因此,我把想象意境,領(lǐng)會詩情,確定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而指導學生學習古詩,再現(xiàn)詩歌描繪的情境是教學的關(guān)鍵。
根據(jù)以上幾點,在教學作如下嘗試:
首先讓學生回顧描寫春天的詩句。這樣,復(fù)習了舊知,加強了知識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同時通過有感情的背誦把學生引入到了學詩的情境當中去,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習的積極性。
然后,引導學生理解詩意,對于高年級學生來說,不是第一次學古詩。因此,學習課文的開始,我就讓學生回顧學古詩的方法。然后,進行歸納,給出方法。這樣設(shè)計實際是給出了學生的學路。同時,也滲透了教者的教路,使教和學**起來。通過學法的運用,促進小學生知識的遷移和能力的培養(yǎng)。
在理解詩意中,我采取了“先扶---后放”的辦法。先扶學前兩句,“讀詩句----解字詞-----串講詩意----體會兩句話的作用”。為配合詩意的理解。教師板書,目的是在學法上“教”學生,使其掌握方法為其智力經(jīng)驗的形成奠定基礎(chǔ)。讓學生自學三、四句,并以匯報形式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板書)
通過對學習方法的運用促進了學生知識的遷移和能力的培養(yǎng)。最后,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出全詩大意,為進一步體會詩的意境奠定基礎(chǔ)。
整個教學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我放在引導學生領(lǐng)會詩的意境上。
這一過程,我主要采用兩種方法來進行。
第一種方法:設(shè)境想象法
運用畫面再現(xiàn)情境,音樂渲染情境,語言描述情境。為學生營造了一個良好的氛圍。美的配樂,美的解說,美的畫面,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多種感官進行體驗,學生在心境愉悅的環(huán)境中學習,受到了美的熏陶。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都得到了發(fā)展,讓學生談自己的感受,從而深刻體會到了詩人所表達了情感。
第二種方法:重點字詞剖析法
這樣設(shè)計,意在突出語文學科的特點,進行扎扎實實的語言文字訓練,讓學生在詩中體會到祖國語言文字的美。同進,抓住重點詞句進行挖掘,避免傳統(tǒng)教學中存在的無重點,無深度,無層次的串講串問,加大了“學詩”的密度,使學生真正學有所獲,學有所得。
教學的第三個步驟是: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全詩。豐富學生的詞匯,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激發(fā)學生對祖國語言的熱愛。
最后,讓學生動筆,完成以下的鞏固練習。避免在古詩教學中,只動口不動手的現(xiàn)象,通過練習檢查了學生的學習情況,接收信息反饋。
總體上講,這節(jié)課的教學,主要在以下三方面做了一定的努力:
1、挖掘詩句的內(nèi)涵,不失時機地進行思想教育。
2、積極創(chuàng)設(shè)情境,進行學法指導。
3、抓住重點剖析,進行扎實的訓練。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菁選(擴展2)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優(yōu)秀的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學,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那么優(yōu)秀的教學反思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泊船瓜洲》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1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能力目標:
、 自主探究,感悟詩境。
、 引導學生學習借景抒情的寫法。
【情感目標】
了解詩意,感受詩人思念家鄉(xiāng)的真摯感情。體會人文精神。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感受詩歌表達的真摯感情。
【教學**】
采用多**作為輔助**教學。
【教學過程】
一、展示搜集的資料,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讀過宋代王安石的詩嗎?
生:讀過。
師:你對王安石這個人知道多少呢?
生:各抒己見。
二、揭題、解題,簡介時代背景
師:齊讀課題。讀了課題,誰知道:“泊船瓜洲”什么意思呢?
生:把船停在瓜州的岸邊。
師:為什么這樣理解呢?
生:因為“泊船”是停船的意思,所以……
師:當你再看到這個課題時會產(chǎn)生哪些疑問呢?
生:詩人為什么會把船停在瓜州的岸邊?他把船停在瓜州的岸邊干什么?
師:這些問題提得非常有價值,原來宋神宗在位期間,王安石任**,他主張****,積極新法,力圖抑制豪富**,緩和了階級矛盾,以期富國強兵,但這一主張也在一定程度上觸犯了封建**者的根本利益,遭到了守舊派的激烈反對,因此這一**失敗,王安石被迫辭去**的職務(wù),回故鄉(xiāng)途中路過瓜洲,天色已晚,在此停船過夜,你們的疑問找到答案了嗎?
生:找到了。
師:其實這首詩,作者就是在這樣的心緒中寫出來的,你們想聽聽這首詩是怎么寫的嗎?
生:想。
三、師范讀古詩
師:師范讀。
四、讀古詩
(讀通)
師:請同學們輕輕地打開書讀一讀!遇到不認識的字劃出來,問問你身邊的伙伴或老師。
生:略。
師:齊讀這首詩。
生:略。
五、細讀古詩
(感悟)
師:請同學們多讀幾遍這首詩,并借助書下的注釋,看看你能讀懂多少?并把你讀懂的地方跟你的小伙伴交流一下。
生:略。
師:自己讀讀這兩句,這兩句中詩人交待了哪幾個地名?
生:“京口、瓜州、鐘山。”
師:(出示課件)地理位置圖,誰知道“瓜洲”在哪?
生:它在長江北岸和江蘇的鎮(zhèn)江隔江相對。
師:在這幅圖上標上“瓜洲”,你認為應(yīng)該標在哪?
生:略。
師:那“京口”在哪?
生:它在江蘇鎮(zhèn)江,長江南岸。
師:它與“瓜洲”是一個什么樣的地理位置關(guān)系?
生:正對面。
師:在這幅圖上標上“京口”,你認為應(yīng)該標在哪?
生:略。
師:你們同意嗎?
生:同意。
師:京口在哪?
生:它在南京的紫金山。
師:你們贊同嗎?
生:贊同。
師:這就是“京口、瓜洲、鐘山”的地理位置圖,從這三者之間的地理位置中,誰能說說你是怎樣理解這兩句詩的?
生:各抒己見。
師:同意嗎?
生:同意。
師:同學們趕快把這兩句詩的意思跟你的小伙伴說說。
生:互相說。
師:聯(lián)系上下文,想一想王安石的家在哪?從哪看出來的?
生:鐘山;“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明月何時照我還”。
師:其實王安石的第一故鄉(xiāng)在江西,鐘山為他的第二故鄉(xiāng),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王安石的父親在南京做官,青少年時期,王安石一直在父親身邊,所以他視“鐘山”為他的第二故鄉(xiāng)。從這三者之間的距離中,你覺得王安石的家還遠嗎?
生:不遠。
師:王安石的家近在咫尺,卻不能馬上回家,從這體會出詩人當時的心情怎樣?
生:歸心似箭。
師:是啊,王安石的家就快到了,誰能帶著歸心似箭的心情讀讀這兩句?
生:略。
師:你覺得他讀得怎么樣?
生:他讀出了歸心似箭的心情。
師:你評價的很到位,齊讀這兩句。
生:略。
師:在這兩句中,詩人寫的都是望中之景,詩人在望中是不是有所想呢?我們來看第三句。誰能說說“綠”在這里當什么講?
生:吹綠。
師:那誰能說說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詩意的?
生:春風又一次吹綠了大江的南岸。
師:(出示課件)
作者把家鄉(xiāng)描繪得如此之美,你會發(fā)現(xiàn)詩人是懷著怎樣的心情來寫這一句的?
生:他是懷著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來寫的。
師:那誰能把詩人對家鄉(xiāng)的這種熱愛之情讀出來?
生:讀。
師:你讀出了這種情感。現(xiàn)在讓我們來推敲這個“綠”字,看還能把它換成什么字呢?
生:學生交流。
師:誰愿意把你們討論的結(jié)果告訴老師和同學們。
生:過、到、入、滿……
師:那你知道用這個“綠”好在哪
生:同桌商量。
師:誰能說說用這個“綠”好在哪?
生:它仿佛讓我們看到一幅春風吹過,江南一下子變綠的畫面。
師:你的理解能力很強。這樣一個杰出的詩人,它對一個字的用法都能經(jīng)過反復(fù)推敲。我們在今后的潛詞造句中更應(yīng)該養(yǎng)成仔細斟酌后再下筆的好習慣。同學們能做到嗎?
生:能。
師:這一句從字面上看,是寫詩人南歸途中所看到的江南勝景,聯(lián)系當時的背景,我們能看出王安石寫這一句實際是在暗示**是成功的,還是失敗的呢?
生:成功的。
師:這一句是詩人借這一勝景來抒發(fā)實施新法,帶來的新氣象的高興心情。這種借景抒情的寫作方法值得我們在今后的寫作中去學習運用。王安石看著眼前的這一勝景,思鄉(xiāng)之情不可抑止,不禁仰望一輪皎潔的明月發(fā)問,問什么呢?我們來看第四句。
師:誰能讀一下這句?
生:讀。
師:你覺得他讀得怎么樣?
生:好,他讀出這種發(fā)問的語氣了。
師:誰能說說你是怎么理解這句詩意的?
生:明月啊,什么時候照著我回到鐘山的家呢?
師:回家為什么還得明月照著,白天不能回家嗎?
生:能。
師:我認為這樣理解不夠準確,因為古人對不知道的問題習慣于問蒼天、問明月,因此這一句詩怎樣理解會更好?哪位同學想好了?
生:明月呀,什么時候我才能回家鐘山的家呢?
師:這一句從字面上看,又流露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生:思鄉(xiāng)心切。
師:這一句從字面看,確實流露了詩人對故鄉(xiāng)的深切懷念,但實際上是寫了詩人盼望再度回朝**的迫切心情。在這一句中,又一次讓我們感受到詩人的這種借著寫景來抒發(fā)自己內(nèi)心情感的這種寫法,那這種寫法好不好?
生:好。
師:通過以上的學習,你們理解這首詩的大意了嗎?
生:理解了。
六、熟讀古詩
(賞)
師:下面就請同學們采用你喜歡的方式來練讀這首詩。
生:練讀。
師:誰能有感情地讀一下這首詩。
生:讀。
七、總結(jié)全文
(升華情感)
師:你們讀得很有感情,那就讓我們有感情地背誦這首詩。
生:背誦。
師:讓我們再來共同地感受一下詩人夜晚停船在瓜洲時的所見所感吧!(學生看著大屏幕,師在音樂的渲染下誦讀詩意)
師:那同學們感受到詩人的所見所想了嗎?
生:感受到了。
師:回家默寫古詩。
【教學反思】
古詩是小學語文教材中一類特殊的課文,從語言文字上看,它用的是古漢語;從表現(xiàn)形式上看,它含蓄、凝練、節(jié)奏強、跳躍大;從敘寫得內(nèi)容上看,它離我們的時代較久遠。因此在本節(jié)課教學中,我通過讓學生讀、悟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感悟詩境,活化古詩詞的形成過程,重新煥發(fā)古詩詞的生命活力和人文精神。
一、為學生提供足夠的感悟空間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為實現(xiàn)這一目標,在教學中,讓學生充分自己讀書,使學生的思路明朗化,學生不僅無拘無束,而且積極思考,認真探索。使學生表現(xiàn)了作為學習主人的那種情趣,更使學生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二、教師的精講必不可少
雖然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但仍需老師的**指導,這就決定不可能沒有老師的“講”,所不同的是,這種“講”不是“全盤授予”的注入,而是“相機誘導”的點撥。如“春風又綠江南岸”一句中,對“綠”字的理解和“明月何時照我還”一句中學生對詩意思的理解上,老師的講是必不可少的,但“不在講得多,而要講在點子上”,這個“點子”,就是我們作教師主張的“指學生不懂,但又必須掌握的知識”。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2
十月十三日上午,我們?nèi)h的教研活動在我校召開,我的公開課是《泊船瓜洲》,在接到教學任務(wù)到公開教學有10多天的時間,我在備課的歷程中感受頗多。我總結(jié)為以下幾點:
一、文學真實與生活真實:
文學作品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現(xiàn)實生活,是現(xiàn)實生活的升華,它是作者對社會生活現(xiàn)象進行藝術(shù)加工創(chuàng)作出來的藝術(shù)形象,所以文學與生活不是簡單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因此文學真實不能可以違背生活真實,否則讀者也難以接受,只有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文學真實,才能帶給讀者審美的享受。語文教學中,由于古典詩歌距離現(xiàn)在生活時代久遠,含義、語法等都有很大差異,且內(nèi)容簡單,理解困難。課堂教學中常常出現(xiàn)理解錯位,對體會詩歌的內(nèi)涵與情感產(chǎn)生阻隔。
在教學《泊船瓜洲》時,在理解“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時,我讓學生同桌交流討論“數(shù)重山”是幾座山,還是許多座山?有的學生認為:鐘山與京口只隔幾座山;而有的學生認為:鐘山與瓜洲隔著許多座大山。面對這突如其來的分歧,我先讓學生各自闡明觀點,展開辯論,結(jié)果同學們爭論得面紅耳赤,勝負難分。最后我讓他們聯(lián)系上一句“一水間”,提出問題引導:為什么寬闊的長江在作者的眼中僅僅是“一水”之隔?為什么作者詩中“又綠江南岸”,而不是江北岸呢?他們稍作議論,便爭先恐后地說:“因為作者馬上就要到京城任**,遠離親人和家鄉(xiāng),此時勾起了作者悠悠的思鄉(xiāng)之情。”
對于文學真實和生活真實的區(qū)別,經(jīng)同學們這么身臨其境的推想,詩歌的理解便變得迎刃而解了。而學生將保持這種高昂的情緒,順利學完此詩,這真是無聲勝有聲。
二、教材挖掘與課堂教學:
語文課堂是教師的舞臺,只有課前充分挖掘好教材,利用好課堂這個舞臺,才能在教育教學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課堂教學的籌劃就像花園里德園丁,只有園丁們精心護理,因地制宜的籌劃,才能有新穎別致的風景。而古詩教學進入詩境、體悟詩情是小學高年級古詩詞教學要求的目標。一般的公開教學很少看到教師們涉足,為什么一些教師畏懼詩詞教學呢?教學名家的“觀摩課”與普通教師的“常態(tài)課”究竟有多少距離呢?我想在努力地尋求一個突破口。
古典詩詞蘊含著**民族傳統(tǒng)的美好感情,融入了作者對于審美的獨特感受。詩無達詁,讀者對于文本的理解會因為不同的人生經(jīng)歷和文化背景,產(chǎn)生不同的感悟和體驗,因此在古詩教學時,要注意教學內(nèi)容的價值取向,尊重學生的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適時引導學生理解詩歌情感,努力使學生的理解貼近作者的實際思想。王安石詩句中的“明月”就是*傳統(tǒng)的思鄉(xiāng)的意象,我抓住這一意象做足文章,課前導入就播放歌曲《*的月亮》,石順義作詞:哪里月不圓,何處月無光,我卻深深地愛著你,*的月亮。自**是故鄉(xiāng)明,你深深的愛,你甜甜的情,總珍藏在我的心上。然后又選用不同時代的明月詩句:然后又選用不同時代的明月詩句:
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三國】曹植。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唐代】李白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舅未刻K軾
讓學生知道“明月”往往是在外漂泊的游子思鄉(xiāng)的寄托,通過不同形式的誦讀來理解詩歌的情感。
另外關(guān)于“綠”字,我采用不同的方式來加深學生的理解。首先我讓學生找一個合適的字來代替“綠”字,學生先后找到十多個動詞,可謂五花八門,令臺下聽課的教師們稱奇。然后讓大家說說這個“綠”字的好處,是春天勃勃生機的象征。再請學生說一說自己腦海中春天的畫面。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逐步加深理解。接下來讓學生看課后補充資料,出示多**:
東風何時至,已綠湖上山。湖上春已早,田家日不閑。(唐代)丘為《題農(nóng)父廬舍》選自《全唐詩》第129卷46首
東風已綠瀛洲草,紫殿紅樓覺春好。(唐代)李白《侍從宜春苑奉詔賦龍池柳色初青》
細心的學生會發(fā)現(xiàn)老師出示的詩句和書后的詩句“又綠湖上出”有一點差異,這是我在備課時發(fā)現(xiàn),并查閱大量的資料得到的結(jié)果,我乘機告訴學生學習時要多動腦筋,要敢于懷疑權(quán)威的精神。
三、教學負擔與專業(yè)成長:
明末***王夫之在他的《四書訓義》中指出:“教者因人才不齊,而教之多術(shù)!遍_課教師要預(yù)見課堂上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情況,在駕馭課堂上才可能做到應(yīng)對自如。的確,公開教學任務(wù)可能會影響自己的正常教學,畢竟需要自己下一番功夫來認真對待,因此有的教師便推辭,覺得開課己是一種負擔,不愿意去啃這根骨頭。當然我也有過這種考慮,通過這次課堂教學,原本不太熟悉powerpoint的軟件制作,后來只有逼迫著自己去做課件,經(jīng)過多次的請教和修改幻燈內(nèi)容,我基本掌握了powerpoint的軟件制作,受益匪淺。
在備課的過程中我不斷地探索、不斷地反思、不斷地改進。在研磨教材教法的經(jīng)歷中,常會有許多的靈感。通過備課、開課、研討活動,在教材和教學方法上又有新的突破。特別是和同事與專家的討論,更是一種教學觀念和理念上的一個洗禮。我希望能把自己所積累的教學經(jīng)驗理論化,做一些課題研究,進一步升華,以達到教學的最佳效果,同時自己的在歷練中也不知不覺地促進了專業(yè)成長。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教學是一項緩慢而美好的事業(yè),我將會在這條漫長的路上,爭取去做一名有底蘊、有情懷、有思想的語文教師。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3
《泊船瓜洲》這首古詩是宋代大詩人王安石的佳作,此詩是詩人第二次上京任職,坐船遠離家鄉(xiāng)在上京途中寫的。
詩寫的是詩人停船在瓜洲之后,望著僅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離京口并不是很遠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通篇立意含蓄悠遠一、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能力。
教學時讓學生先通過自讀自解,整體把握詩意;然后根據(jù)查找的資料,小組內(nèi)交流,用現(xiàn)在的話說說意思;詩歌中凝練、古今差異較大的詞語一直是困擾學生閱讀詩歌的障礙,如果單單讓學生死記硬背,只能是“授之以魚”;通過古今詞語的類比來解決,“授之以漁”,從課內(nèi)的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課外閱讀詩歌的能力,讓學生收集、誦讀有關(guān)思鄉(xiāng)的詩歌。
另外關(guān)于“綠”字,我采用不同的方式來加深學生的理解。首先我讓學生找一個合適的字來代替“綠”字,學生先后找到十多個動詞,可謂五花八門。然后讓大家說說這個“綠”字的好處,是春天勃勃生機的象征。再請學生說一說自己腦海中春天的畫面。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逐步加深理解。接下來讓學生看課后補充資料,出示多**。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4
《泊船瓜洲》這首古詩是宋代大詩人王安石的佳作,此詩是詩人第二次上京任職,坐船遠離家鄉(xiāng)在上京途中寫的。
這首詩中有一句很有名的詩句“春風又綠江南岸”。當時王安石并不是這樣寫的,沒有用上“綠”這個字,他改了十幾次才改成了現(xiàn)在的“綠”字。這一句也是本首詩的教學難點,在教學這一句時,我將當時詩人如何改詩的過程告訴了學生,同時我也請班上的孩子們當一回詩人,也來改一改,此處還能用上什么字,話音剛落就有很多同學迫不及待的舉起了手。我讓他們一個個輪流說,他們用**很多字,有“吹,越,暖,過,掠,拂,飄,滿,抱,入,來,去,栽,見,返……”聽完孩子們的回答,我很意外也很高興,意外的是想不到他們會想出這么多替代“綠”字的字來,尤其是“暖”、“拂”、“掠”幾個字用得很貼切,他們說出這些字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由;我表揚了孩子們,得到老師的表揚,孩子們更是來勁,又想出了一些字。
當孩子們沉浸在改詩取得的成就感時,我話峰一轉(zhuǎn),引回到本課的教學中,我問道:“為什么詩人不用你們剛才所說的字,而要用這一個‘綠’字呢?”學生又炸開了鍋的討論起來。我再進一步的引導學生“詩人是什么季節(jié)離開家鄉(xiāng)?他在船上看到了哪些景物?”這樣一問,學生就更明白了,原來是春天來了,吹風吹綠了長江*。這樣學生對于“綠”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能理解詩人為什么會選擇用“綠”字,也更好的體會了詩人的這一份思鄉(xiāng)之情,這種教學又何樂而不為呢?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5
我在教學《泊船瓜洲》這首詩時,先與孩子們交流學習古詩的方法,然后,通過自主閱讀自主理解,最后在集體交流。在理解第二句“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一句時,學生的意見有了分歧:有的學生認為,鐘山與京口只隔幾座山;而有的學生認為,是鐘山與瓜洲隔著數(shù)重山。而且堅持第二種說法的學生人數(shù)居多,這是我備課時萬萬沒有想到的。這時,我靈機一動,這樣吧,讓我們置身于畫面中,模仿作者,去推想作者站在什么地方?看到什么?會想些什么?弄清鐘山到底與哪兒隔著數(shù)重山!蓖瑢W們各個學著作者背起雙手,挺起胸脯,翹首遠望。教室里鴉雀無聲,他們都進入了詩的意境中,靜靜的進行著各自的推想。突然間,他們驚奇的嚷道:“老師,老師,我知道了,是鐘山與京口只隔數(shù)重山!蔽页藙僮窊,“你怎么體會出來的,快告訴告訴老師?”他們爭先恐后的說:“因為作者站在瓜洲遙望一江之隔的京口,自然想到離京口不遠的家鄉(xiāng)鐘山了,不禁勾起了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太好了,經(jīng)你們這么一說,老師也明白了,來,讓我們?yōu)樽约汗恼!?/p>
學生通過“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中“數(shù)重山”看出路途比較遠,特別是交通不發(fā)達的古代,要回到家應(yīng)該不近,但卻說“只隔”說明很近,看起來是矛盾的,卻不矛盾,因為詩人心早飛回家了,再遠也不覺得遠,這里可以看出他是多么想家呀。于是,通過大聲朗讀,體會詩人的思鄉(xiāng)的情感。試想,假如課前充分準備,通過圖畫示意、音樂的渲染、效果會更好。
講到名句“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時,我本打算給同學們講了當年王安石是如何經(jīng)過三番五次的修改才最終決定用“綠”字的,當我問到“你認為哪個字用得最好”,原以為學生會費一番周折才會答出,誰知剛點第一個學生就一口答到“綠”,而且,給我們說了理由,把學生帶人花紅柳綠的春景中,其他學生也躍躍欲試紛紛***補充了同學描繪的景色,原來孩子們學會了自主閱讀資料袋,多好。 看來我們要相信學生,不要越俎代庖,一味地“灌”,效果反而不好。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6
《泊船瓜洲》一詩寫的是詩人停船在瓜洲之后,望著僅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離京口并不是很遠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通篇立意含蓄悠遠。此詩對字的錘煉被人稱道,“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中的“綠”字,形象鮮活,春意盎然,讀來仿佛有陣陣春風撲面。回顧本節(jié)課的教學,幾個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讓我頗有收獲:
《泊船瓜洲》這首詩字面意思相對比較簡單,詩意容易理解。于是在理解詩意時教師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進行挖掘,避免了傳統(tǒng)教學中存在的無重點、無深度、傳統(tǒng)古詩串講串問、逐字逐句的講解,而是緊扣詩眼“還”字,提煉出“很想還——早想還——不能還”這一教學主線。通過板畫幫助學生理解“瓜洲”“京口”“鐘山”的地理位置關(guān)系,進一步體會詩人離家近卻不能還的情感。加大了“學詩”的密度,使學生真正學有所獲,學有所得。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這一詩句不僅寫出了詩人強烈的思鄉(xiāng)之情,而且道出了王安石改字的一段佳話。于是我抓住“綠”字進行教學,使學生不僅為詩人的高尚情操所折服,還為他咬文嚼字的創(chuàng)作作風所感染,在王安石煉字的故事及教師過渡語言的激勵下,學生的思維被充分激活了,不時地閃現(xiàn)出創(chuàng)新的火花,對“**填詞”的推敲,確實有了學生獨特的見解。通過這一教學,相信學生在今后的古詩文學習中一定不會忘記要“咬文嚼字”。
這節(jié)課的教學將“讀”慣穿始終,注重培養(yǎng)學生**讀、默讀、齊讀和教師引讀。引導學生讀準、讀通詩句,讀出節(jié)奏感,在理解詩意的基礎(chǔ)上,通過想象讀、看畫面讀等形式讀出詩詞蘊含的獨特情感,達到與詩人情感共鳴的目的。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7
《泊船瓜洲》是小學五年級第五課的一首詩,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覺得收獲是有的,而不足也是顯而易見的。試梳理如下,作今后教學之鑒。
一、學生帶給我的兩處意外,令我欣喜
一處是講到名句“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時,我本打算饒有興趣地講詩人賈島“推敲煉字”的故事,爾后,再給同學們講了當年王安石是如何經(jīng)過三番五次的修改才最終決定用“綠”字的,使學生聽得如癡如醉。當我問到“你認為哪個字用得最好”,原以為學生會費一番周折才會答出,誰知剛點第一個學生就一口答到“綠”,而且,給我們說了理由,把學生帶人花紅柳綠的春景中,其他學生也躍躍欲試紛紛***補充了同學描繪的景色,后來竟然有學生提議要畫出這幅美景,怎么辦呢?就讓他們現(xiàn)場畫吧。畫家用線條、顏色表示形體,詩人則用語言來繪色繪形。高超的“畫筆”,可使“畫中有詩”,而美妙的“詩筆”又可使“詩中有畫”,從而使得詩情畫意融為一體。古詩的語言極為精煉。僅僅通過接觸語言來學習古詩,兒童對古詩畫面美的理解就會是籠統(tǒng)的、模糊的。學生把我們帶人古詩“詩中有畫”的意境,教師把“詩”與“畫”結(jié)合起來進行教學,通過作畫,具體而形象地再現(xiàn)古詩中的畫意,喚起學生豐富的聯(lián)想,從而引導學生深入體會古詩的畫面美,板畫所畫的每一步都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內(nèi)在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古人云:“授人以魚只供一餐所需,授人以漁終身受用不盡!蔽蚁耄喊瀹嬙O(shè)計的過程也是“授生以漁”的過程。讓學生不但能學會,還要會學。在學中體驗,在體驗中提高。這怎能不讓我欣喜?
第二處就是對詩所表達的感情的體會:
學生通過“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中“數(shù)重山”看出路途比較遠,特別是交通不發(fā)達的古代,要回到家應(yīng)該不近,但卻說“只隔”說明很近,看起來是矛盾的,卻不矛盾,因為詩人心早飛回家了,再遠也不覺得遠,這里可以看出他是多么想家呀。此時,我再通過圖畫示意、音樂與圖片的渲染、教師的語言描繪,創(chuàng)設(shè)多種場景,讓學生感受詩人創(chuàng)作的情境,從而更深刻地領(lǐng)悟作品所表達的情感:
詩人此時可能站在哪里?他看到了哪些景物?耳邊會聽到哪些聲音?
……
春風又綠江南岸,江南是什么樣的呢?我們就住在鐘山附近,又正值春天,把我們所見到的春景告訴想家的詩人吧!
……
在學生體悟到詩歌蘊含的情感后,再次指導個體、集體品讀:(指名說)
你有過思家的感受嗎?
你想家時心里是什么滋味?
詩人和你是同樣的感受,他會怎樣吟誦這首詩?
如此調(diào)動學生的生活積累,促使學生想象,讓他們的情緒在情境中與詩人產(chǎn)生共鳴,更能體悟作品蘊含的情感。
二、困惑和遺憾
“讀中求解,讀中求悟”,顧名思義,讀是解與悟的方法和前提。為迎合這次活動的主題,在教學設(shè)計上,我安排了很多的讀,但仍然無法實現(xiàn)讀中求解、求悟,只能從解悟入手促讀。貌似指導學生“如何讀”以促解悟,而細想,確實有些牽強。這也是我在古詩教學中存在的困惑:短短數(shù)十字,學生在不解的情況下如何讀?這樣的讀又如何促解促悟?
學生的畫,雖然說得到,可又不能很好地用畫筆把心中所想畫出來,而我的繪畫水*也太差,所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zhì),不僅是哪一科老師可以完成的,需要各科老師共同努力,而教師也要不但學習,盡力成為多面手,才會把學生帶進更好的藝術(shù)殿堂。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8
《泊船瓜洲》是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的一首古詩,短短28個字表達了詩人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在教學時,我嘗試用讓學生用畫圖的方法來理解課文,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片斷一:
師:“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闭l來說一說這句話的意思?
生沉默。
師:再讀這兩句詩,結(jié)合課下注釋,用簡單的示意圖來標明京口、瓜洲、鐘山的位置。
生紛紛讀詩,讀注釋、思考、畫圖。
師指名一生**板畫、講解,大部分學生認為他畫得正確。
師:我們再來讀一讀這兩句詩。
生讀。
師:誰來解釋一下這兩句詩的意思。
生爭先恐后舉手。
生:京口瓜洲之間只隔著一條長江,再翻過幾座山,就是我的家鄉(xiāng)鐘山。
師:看看你畫的示意圖,你認為作者所在的地方離家鄉(xiāng)遠嗎?
生:遠。
師:但作者認為——
生:很近。
師: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生:我是從“一水間,只隔”這兩個詞看出來的,盡管作者離家鄉(xiāng)很遠,但他看來卻很近,這說明他特別想家。
片斷二:
學完了“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之后,我在學生板畫的示意圖上補充了一艘小船,一輪彎月。
生:老師,我認為畫成十五的月亮更好。
師:為什么?
生;因為圓月**團圓,看到圓月,詩人就更想家了。
學生討論,均認為畫成圓月更恰當。
反思:
1 、教給學生思維的方法。古人云:“授人以魚只供一餐所需,授人以漁終身受用不盡!痹趥湔n時,我已預(yù)料到學生可能弄不清京口、瓜洲、鐘山的位置,我想,與其告訴學生,不如讓他們自己動腦動手找到答案,板畫設(shè)計的過程就是“授生以漁”的過程。板畫所畫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內(nèi)在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不但能學會,而且會學。在學中體驗,在體驗中提高。
2 、永遠不要低估學生的能力。一提到新課程,老師們總會不由自主地想到“自主、探究、以學生為主體”等詞語,但在具體的授課中卻總是不放心,忍不住包辦代替。這節(jié)課讓我領(lǐng)悟到,其實在我們課堂教學中,有許多值得學生進行自主探究、研討訓練的機會,學生也完全有這樣的能力,甚至會比老師理解得更到位,給我們以啟發(fā)。因此只要我們作為課堂引導者的教師善于發(fā)現(xiàn),善于思索,相信學生的心靈一定會在你的指導下得到放飛。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9
**師執(zhí)教的《泊船瓜洲》確實有很多值得肯定的地方:
1、音樂激情:一開課,**師用音樂《永遠的思念啊,故鄉(xiāng)》很自然地把學生引入對《泊船瓜洲》的學習;在引導學生想象畫詩人家鄉(xiāng)的美景圖時,**師又用舒緩、優(yōu)美的《故鄉(xiāng)的云》營造氛圍,使學生入情入境。
2、語言激情:**師的語言抑揚頓挫,富有激情,感染學生進入情境。
3、課件激情:**師雖然已有50多歲,但是現(xiàn)代信息技術(shù)的應(yīng)用卻很熟練,課件展示出來的江南優(yōu)美風景,使學生有親臨江南水鄉(xiāng)之感,更能充分感受到“春風又綠江南岸”的美景。
**師執(zhí)教的《泊船瓜洲》遺憾的是時間安排欠妥,導致學生描畫的春景圖沒有得到回扣,使整堂課缺乏完整性。
以上是我個人不成熟的看法,有不當之處,敬請各位同行批評指正。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10
6日,我在實驗小學參加了“本色的教學,智慧的課堂”名校名師課堂教學觀摩活動,聽取了來自深圳的特級教師精彩的授課,其中全國著名特級教師、兼任**中文大學教授的陳金才老師為我們展示了古詩《泊船瓜洲》的教學過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古詩作為語文課程內(nèi)容之一,其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對學生精神領(lǐng)域的影響是深遠的。古詩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載體,古詩本身也是一種獨特的民族文化。教者認為,古詩教學應(yīng)該在落實語文基本能力訓練的同時,充分挖掘古詩的人文內(nèi)涵,引領(lǐng)學生融入古詩蘊含的文化之中,讓學生在學習中洗滌心靈,提高品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
一、讀中欣賞
古詩是人類某種寶貴的情緒、情感在瞬間的靈光閃現(xiàn)。因此,在古詩誦讀的教學中,反復(fù)誦讀、讀出節(jié)奏、讀出韻味是基本方法。陳老師在教學中,首先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讓其自主學習、**朗讀古詩,讀準詩題、作者,讀通每一句詩,在此基礎(chǔ)上老師還提醒學生容易讀錯的字音,直至將整首詩讀得正確、流利。讀也貫穿了整堂課的始終,使聽者明白熟讀是學習語文有效的方法之一。古詩中蘊含著節(jié)奏、音韻、意境的美,學生只有在反復(fù)的誦讀過程中,才能真正理解詩中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內(nèi)容,細細品味詩文所表現(xiàn)的意境,欣賞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
二、議中領(lǐng)會
新課標大力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古詩誦讀課也應(yīng)如此。陳老師在教學中,轉(zhuǎn)變了“***”的局面,讓學生討論本堂課該完成哪些學習任務(wù)?學生表示應(yīng)從朗讀流利古詩、理解詩的意思、背誦古詩這三方面來學習,這是教師有意識地讓學生掌握理解古詩的方法。然后老師指導學生畫出不懂的字詞,引導學生明確理解詞語的多種方法,提出字詞疑問后,再一起結(jié)合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理解字詞的意思,最后請兩位小老師**講解,全班討論交流。教師給了學生足夠的時間自學,讓學生在一種**、*等的氛圍中大膽質(zhì)疑,共同釋疑,獲得親身參與探究的體驗,逐步積累探究經(jīng)驗,提高探究能力。學生借助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學習,并通過交流增進對古詩的蒙朧理解。
三、品中創(chuàng)造
教學過程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學生作為交流對話的主體,是富有巨大的認識潛能的。學生在理解詩意后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王安石離家這么近為什么不能回家?這是學生的獨特體驗和課堂生成的需要,老師出示了一段背景資料,讓學生讀資料,并從中找答案。學生明白了作者這是第二次赴京**,寫這首詩是在**的途中。這次**,實行**的道路坎坷,自己前途未卜,此去不一定能回到家鄉(xiāng)。寫“還”字是為了表達他強烈的回家愿望!懊髟潞螘r照我還”是他的憂愁啊!學生再讀他寫的《元日》,聯(lián)系詩歌的背景,從“總是新桃換就符”中學生看到了一個決心**的王安石;讀他寫的《梅花》,學生從“凌寒獨自開”中看到了一個堅強的王安石。學生對教師的預(yù)設(shè)作了富有創(chuàng)意的思考,從獨特的角度了剖析了詩的中心,拉近了與文本的距離。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教學,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了語感,發(fā)展了能力,提高了文化素養(yǎng)。讀中欣賞、議中領(lǐng)會、品中創(chuàng)造,使古詩教學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11
今天目睹了**師的教學風采,與孩子們一起走進課堂,感受了詩人王安石濃烈的思鄉(xiāng)情懷。動人的音樂聲中,陶醉于美麗的江南春景,怎能體會不出詩人那強烈的思鄉(xiāng)感情呢?
古詩的教學,要孩子們跨越時空的阻隔,掃除文字的障礙,與詩人進行感情的交流,重在情景的創(chuàng)設(shè)。今天,**師的課堂上,情景的創(chuàng)設(shè)是很美的。首先,課件展示了“京口——瓜洲——鐘山”的位置,讓孩子們清楚地了解了“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詩人的`家鄉(xiāng)其實離的不遠,但是詩人不能回。但又是什么勾起了詩人的思鄉(xiāng)情懷呢?是“春風”,是“明月”,是那動人的江南春景,課件展示的那優(yōu)美的畫面,把孩子們和我一起帶進了那美麗的江南美景之中,讓孩子們很好的體會到了詩人對家鄉(xiāng)思念的情感。
詩詞在語言上是非常凝練的,詩中“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作者是經(jīng)過反復(fù)的推敲,**師帶著孩子們體會了,作者的妙用。從一個“綠”字感受到了,江南早春綠的萌發(fā),綠的蔓延,綠在作者記憶中的滋長。
如果課堂上能把對詩的理解,與作者的生活背景,仕途的曲折,以及現(xiàn)實的無奈,前途的渺茫結(jié)合起來,我想會讓孩子對詩人更了解,對詩的體會更貼切,對歷史知識的拓展收益會更多。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12
最近好多教師都在談?wù)撐业倪@次公開課,當然褒義之詞過多,實在是愧不敢當,此課實乃班門弄斧之作,還望各位同事多提寶貴意見。
作為本次大賽的參賽課,因為面對的是一群陌生的學生,所以如何讓學生對本課的學習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積極地投入到學習當中,應(yīng)當是本課乃至任何一節(jié)課成功的關(guān)鍵所在 . 為此,我為這節(jié)課設(shè)計做了大量準備工作,在各位**和同事們的熱心幫助和指導下教案曾經(jīng)幾易其稿,雖然付出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但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設(shè)計了一個令自己滿意的教案;仡櫛竟(jié)課的教學,我認為激趣導入課文,使學生樂于接受本人、本文,為接下來的學習做了很好的鋪墊和準備,課程設(shè)計的形式激發(fā)了每個學生的興趣,但是對個別學生的評價過于簡單、粗糙,這是值得我反省、改進的地方。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只有教師贏得學生,學生贏得主動,師生才能贏得課堂。在此,希望所有的老師都能竭力去尋找一個適合學生、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13
《泊船瓜洲》是一首表達思鄉(xiāng)的詩;仡櫛竟(jié)課的教學,幾個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讓我頗有收獲:
1、讀中求解,讀中求悟:
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重視古詩朗讀。讀的形式多樣,但每一次都有明確的目的,都加深了學生對語言的理解,體現(xiàn)了讀書的層次性。同時,精心處理好朗讀的層次,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2、引入情境,感悟詩情
在本課教學中,我通過圖畫示意的渲染、教師的語言描繪,創(chuàng)設(shè)多種場景,讓學生感受詩人創(chuàng)作的情境,從而更深刻地領(lǐng)悟作品所表達的情感。如:辨別京口、瓜 洲、鐘山方位時用簡筆畫的形式;講解春風又綠江南岸,江南是什么樣的時,引導學生想象花紅柳綠,鶯歌燕舞,一派生機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
3、緊扣詩眼,感悟詩情
由詩眼設(shè)疑,往往能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幫助學生整體把握詩的大意。同時可以做到抓大放小,不因逐詞逐句串講而使教學顯得枯燥。《泊船瓜洲》這首詩字面意思相 對比較簡單,詩意容易理解。于是在理解詩意時我引導學生緊扣詩眼“還”字,提煉出“很想還——早想還——不能還”這一教學主線。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14
在五月份全縣古詩文教學比武中,我執(zhí)教了第九冊教材《泊船瓜洲》一課。教學這首學生耳熟能詳?shù)脑姼瑁覐男抡n標所提出的三個維度——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上進行操作。我確立的教學目標是: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2、理解詩歌的內(nèi)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3、運用所學的方法感受補充作品的情感。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覺得收獲是有的,而不足也是顯而易見的。試梳理如下,作今后教學之鑒。
一、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能力
教學時讓學生先通過自讀自解,整體把握詩意;然后根據(jù)查找的資料,小組內(nèi)交流,用現(xiàn)在的話說說意思;詩歌中凝練、古今差異較大的詞語一直是困擾學生閱讀詩歌的障礙,如果單單讓學生死記硬背,只能是“授之以魚”;通過古今詞語的類比來解決,“授之以漁”,從課內(nèi)的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課外閱讀詩歌的能力,讓學生收集、誦讀有關(guān)思鄉(xiāng)的詩歌。
二、引入情境,感悟詩情
情感總是伴隨著認識過程而產(chǎn)生,情感體驗同樣對認識過程起著很大作用。在本課教學中,我通過圖畫示意、音樂與圖片的渲染、教師的語言描繪,創(chuàng)設(shè)多種場景,讓學生感受詩人創(chuàng)作的情境,從而更深刻地
領(lǐng)悟作品所表達的情感。如:辨別京口、瓜洲、鐘山方位時用簡筆畫的形式;講解春風又綠江南岸,江南是什么樣的時,出示江南春景圖片,展現(xiàn)花紅柳綠,鶯歌燕舞,一派生機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讓學生形象感受;教學完古詩,在學生充分理解的基礎(chǔ)上,讓學生一邊欣賞情境圖,一邊跟唱歌曲。
三、讀中求解,讀中求悟:
“讀中求解,讀中求悟”,顧名思義,讀是解與悟的方法和前提。在教學設(shè)計上,我安排了很多的讀:一開始讓學生**讀、同桌互讀,講解詩句時,又指名讀、小組讀、男女比賽讀、全班齊讀。但仍然無法實現(xiàn)讀中求解、求悟,只能從解悟入手促讀。貌似指導學生“如何讀”以促解悟,而細想,確實有些牽強。這也是我在古詩教學中存在的困惑:短短數(shù)十字,學生在不解的情況下如何讀?這樣的讀又如何促解促悟? 能為大家展示一節(jié)課,于我來說,這是不可多得的良機。而從授課過程來看,反映出的問題,造成這樣或那樣的缺憾,確實值得反思了。在學生感情朗讀的過程中,我就感慨:農(nóng)村學生的朗讀能力確實和實小學生的差距很大,連我本身都自愧不如;古詩文看是幾句話,其實蘊含的內(nèi)容豐富,以至于在初設(shè)計時想用畫畫的方法都無法施行,有些字詞的挖掘也顯得蒼白;課外延伸-----思鄉(xiāng)詩歌的收集也無法在課堂上交流。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15
五年級語文課上,講到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名句“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時,我饒有興趣地講起了詩人賈島“推敲煉字”的故事,爾后,又給同學們講了當年王安石是如何經(jīng)過三番五次的修改才最終決定用“綠”字的,同學們聽得如癡如醉。正當我暗自得意的時候,有個學生卻突然***說:
“老師,我想給王安石把‘綠’字改一下!”
“老師,我也想改!”
“我也想改!”
……
一石激起千層浪。我被同學們突如其來的要求給問懵了,怎么辦呢?是直接告訴孩子們,這是大詩人的選擇,是不能改的?還是……種種做法在我的頭腦中一一閃過。對了,新課程的理念不是要尊重學生的主觀體驗,讓他們暢所欲言嗎?于是,我選擇了以下的做法。
“好吧!”我停下了準備往下講的課,微笑著對大家說,“我們一起來看看咱們班的大詩人是如何修改的!
“我覺得應(yīng)該用‘來’!”
“用‘滿’比較好!”
“我認為用‘過’最合適!”
“不!用‘到’才好呢!”
……
不一會兒,一個個鮮活的答案躍然黑板上:映、拂、到、過、吹、來、染、趕……同學們還在為各自的答案而爭論著。
“哈哈,同學們的詞匯可真豐富!但我想,既然王安石經(jīng)過反復(fù)推敲才選用了‘綠’字,肯定有他的獨到之處吧,請大家讀讀詩句細細體會一下!蔽医K于可以塞上一句話了。經(jīng)我這么一說,喧鬧的教室安靜下來。一陣沉默過后,終于有人發(fā)言了。
“對!老師,人家王安石想要表達的是春天到來,江南岸一片新綠的色彩,而‘映、拂’等字只寫出了春風的到來,沒有寫顏色,所以我覺得不太合適。”大家都點頭稱是,我也比較贊同這個同學的說法,正準備“鳴金收兵”,不料又一個聲音冒了出來:
“老師,春天來了,萬物復(fù)蘇,不會只有綠色吧?我認為還應(yīng)該有各種顏色的小花,我覺得用‘染’才準確呢!它可以‘染’出五顏六色來!”
噫,這個同學的說法也很有道理!怎么往下進行呢?我心里琢磨著。對了,何不放手讓同學們小組內(nèi)交流一下,自己去探討個究竟呢?“到底是‘綠’字準確,還是‘染’字好呢?我想,每個同學都應(yīng)該有自己的看法,接下來請大家小組內(nèi)盡情發(fā)表自己的高見!”
討論過后,同學們的發(fā)言令我十分欣慰。
“盡管春天是多姿多彩的,但我們組認為春天應(yīng)該以綠色為主。再說,綠色是生命的象征。所以我們認為還是‘綠’字好!
“‘染’雖然能表示出多種顏色,但‘染’上的顏色往往只是附著在事物的表面,就像人們?nèi)绢^發(fā),時間久了可能會褪色。而‘綠’我們感覺是由內(nèi)到外產(chǎn)生的,王安石當時那種思念家鄉(xiāng)的情感當然是從內(nèi)心發(fā)出來的,所以我們認為用‘綠’字比較準確!
……
“當然,王安石所用的‘綠’字也不一定是最恰當?shù),我想,只要同學們善于思考,反復(fù)推敲,你一定會找到一個比它正準確的詞語!弊詈,我充滿期望地說。
課后,我默默思忖著。在尋找替換“綠”字的詞語的過程中,同學們可能最終也找不到一個非常合適的詞語來替換它,但他們在尋找、思考、討論的過程中,所體會到的王安石的思鄉(xiāng)的感情,所感悟到的對“染”“綠”等字的理解,不正是我們的課程目標所要求的嗎?一提到新課程,往往老師們的思維總被“自主、探究、以學生為主體”等詞語充盈著,但在具體的授課中卻總感到迷惘,不知道該如何去實施。其實,在我們課堂教學中,有許多值得學生進行自主探究、研討訓練的機會,只要我們作為課堂引導者的教師善于發(fā)現(xiàn),善于思索,相信學生的心靈一定會在你的指導下得到放飛。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菁選(擴展3)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那么教學反思應(yīng)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泊船瓜洲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1
《泊船瓜洲》這首古詩是宋代大詩人王安石的佳作,此詩是詩人第二次上京任職,坐船遠離家鄉(xiāng)在上京途中寫的。
這首詩中有一句很有名的詩句“春風又綠江南岸”。當時王安石并不是這樣寫的,沒有用上“綠”這個字,他改了十幾次才改成了現(xiàn)在的“綠”字。這一句也是本首詩的教學難點,在教學這一句時,我將當時詩人如何改詩的過程告訴了學生,同時我也請班上的孩子們當一回詩人,也來改一改,此處還能用上什么字,話音剛落就有很多同學迫不及待的舉起了手。我讓他們一個個輪流說,他們用**很多字,有“吹,越,暖,過,掠,拂,飄,滿,抱,入,來,去,栽,見,返……”聽完孩子們的回答,我很意外也很高興,意外的是想不到他們會想出這么多替代“綠”字的字來,尤其是“暖”、“拂”、“掠”幾個字用得很貼切,他們說出這些字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由;我表揚了孩子們,得到老師的表揚,孩子們更是來勁,又想出了一些字。
當孩子們沉浸在改詩取得的成就感時,我話峰一轉(zhuǎn),引回到本課的教學中,我問道:“為什么詩人不用你們剛才所說的字,而要用這一個‘綠’字呢?”學生又炸開了鍋的討論起來。我再進一步的引導學生“詩人是什么季節(jié)離開家鄉(xiāng)?他在船上看到了哪些景物?”這樣一問,學生就更明白了,原來是春天來了,吹風吹綠了長江*。這樣學生對于“綠”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能理解詩人為什么會選擇用“綠”字,也更好的體會了詩人的這一份思鄉(xiāng)之情,這種教學又何樂而不為呢?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2
五年級語文課上,講到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名句“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時,我饒有興趣地講起了詩人賈島“推敲煉字”的故事,爾后,又給同學們講了當年王安石是如何經(jīng)過三番五次的修改才最終決定用“綠”字的,同學們聽得如癡如醉。正當我暗自得意的時候,有個學生卻突然***說:
“老師,我想給王安石把‘綠’字改一下!”
“老師,我也想改!”
“我也想改!”
……
一石激起千層浪。我被同學們突如其來的要求給問懵了,怎么辦呢?是直接告訴孩子們,這是大詩人的選擇,是不能改的?還是……種種做法在我的頭腦中一一閃過。對了,新課程的理念不是要尊重學生的主觀體驗,讓他們暢所欲言嗎?于是,我選擇了以下的做法。
“好吧!”我停下了準備往下講的課,微笑著對大家說,“我們一起來看看咱們班的大詩人是如何修改的!
“我覺得應(yīng)該用‘來’!”
“用‘滿’比較好!”
“我認為用‘過’最合適!”
“不!用‘到’才好呢!”
……
不一會兒,一個個鮮活的答案躍然黑板上:映、拂、到、過、吹、來、染、趕……同學們還在為各自的答案而爭論著。
“哈哈,同學們的詞匯可真豐富啊!但我想,既然王安石經(jīng)過反復(fù)推敲才選用了‘綠’字,肯定有他的獨到之處吧,請大家讀讀詩句細細體會一下。”我終于可以塞上一句話了。經(jīng)我這么一說,喧鬧的教室安靜下來。一陣沉默過后,終于有人發(fā)言了。
“對!老師,人家王安石想要表達的是春天到來,江南岸一片新綠的色彩,而‘映、拂’等字只寫出了春風的到來,沒有寫顏色,所以我覺得不太合適。”大家都點頭稱是,我也比較贊同這個同學的說法,正準備“鳴金收兵”,不料又一個聲音冒了出來:
“老師,春天來了,萬物復(fù)蘇,不會只有綠色吧?我認為還應(yīng)該有各種顏色的小花,我覺得用‘染’才準確呢!它可以‘染’出五顏六色來。
噫,這個同學的說法也很有道理啊!怎么往下進行呢?我心里琢磨著。對了,何不放手讓同學們小組內(nèi)交流一下,自己去探討個究竟呢?“到底是‘綠’字準確,還是‘染’字好呢?我想,每個同學都應(yīng)該有自己的看法,接下來請大家小組內(nèi)盡情發(fā)表自己的高見!”
討論過后,同學們的發(fā)言令我十分欣慰。
“盡管春天是多姿多彩的,但我們組認為春天應(yīng)該以綠色為主。再說,綠色是生命的象征。所以我們認為還是‘綠’字好!
“‘染’雖然能表示出多種顏色,但‘染’上的顏色往往只是附著在事物的表面,就像人們?nèi)绢^發(fā),時間久了可能會褪色。而‘綠’我們感覺是由內(nèi)到外產(chǎn)生的,王安石當時那種思念家鄉(xiāng)的情感當然是從內(nèi)心發(fā)出來的,所以我們認為用‘綠’字比較準確!
……
“當然,王安石所用的‘綠’字也不一定是最恰當?shù),我想,只要同學們善于思考,反復(fù)推敲,你一定會找到一個比它正準確的詞語!弊詈螅页錆M期望地說。
課后,我默默思忖著。在尋找替換“綠”字的詞語的過程中,同學們可能最終也找不到一個非常合適的詞語來替換它,但他們在尋找、思考、討論的過程中,所體會到的王安石的思鄉(xiāng)的感情,所感悟到的對“染”“綠”等字的理解,不正是我們的課程目標所要求的嗎?一提到新課程,往往老師們的思維總被“自主、探究、以學生為主體”等詞語充盈著,但在具體的授課中卻總感到迷惘,不知道該如何去實施。其實,在我們課堂教學中,有許多值得學生進行自主探究、研討訓練的機會,只要我們作為課堂引導者的教師善于發(fā)現(xiàn),善于思索,相信學生的心靈一定會在你的指導下得到放飛。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3
我在教學《泊船瓜洲》這首詩時,先與孩子們交流學習古詩的方法,然后,通過自主閱讀自主理解,最后在集體交流。在理解第二句“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一句時,學生的意見有了分歧:有的學生認為,鐘山與京口只隔幾座山;而有的學生認為,是鐘山與瓜洲隔著數(shù)重山。而且堅持第二種說法的學生人數(shù)居多,這是我備課時萬萬沒有想到的。這時,我靈機一動,這樣吧,讓我們置身于畫面中,模仿作者,去推想作者站在什么地方?看到什么?會想些什么?弄清鐘山到底與哪兒隔著數(shù)重山!蓖瑢W們各個學著作者背起雙手,挺起胸脯,翹首遠望。教室里鴉雀無聲,他們都進入了詩的意境中,靜靜的進行著各自的推想。突然間,他們驚奇的嚷道:“老師,老師,我知道了,是鐘山與京口只隔數(shù)重山!蔽页藙僮窊,“你怎么體會出來的,快告訴告訴老師?”他們爭先恐后的說:“因為作者站在瓜洲遙望一江之隔的京口,自然想到離京口不遠的家鄉(xiāng)鐘山了,不禁勾起了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薄疤昧,經(jīng)你們這么一說,老師也明白了,來,讓我們?yōu)樽约汗恼!?/p>
學生通過“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中“數(shù)重山”看出路途比較遠,特別是交通不發(fā)達的古代,要回到家應(yīng)該不近,但卻說“只隔”說明很近,看起來是矛盾的,卻不矛盾,因為詩人心早飛回家了,再遠也不覺得遠,這里可以看出他是多么想家呀。于是,通過大聲朗讀,體會詩人的思鄉(xiāng)的情感。試想,假如課前充分準備,通過圖畫示意、音樂的渲染、效果會更好。
講到名句“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時,我本打算給同學們講了當年王安石是如何經(jīng)過三番五次的修改才最終決定用“綠”字的,當我問到“你認為哪個字用得最好”,原以為學生會費一番周折才會答出,誰知剛點第一個學生就一口答到“綠”,而且,給我們說了理由,把學生帶人花紅柳綠的春景中,其他學生也躍躍欲試紛紛***補充了同學描繪的景色,原來孩子們學會了自主閱讀資料袋,多好啊! 看來我們要相信學生,不要越俎代庖,一味地“灌”,效果反而不好。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4
《泊船瓜洲》是一首表達思鄉(xiāng)的詩,膾炙人口。對于學生來說,讀詩、背詩已不是重點和難點,因為他們早在三年級時就積累過這首詩。教學的重點應(yīng)放在感受古詩表達的思想感情上,這也是我在請教同年組多位教師之后的共同意見。于是,我便在怎樣感悟古詩的情感上仔細揣摩,探尋方法;仡櫛竟(jié)課的教學,幾個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讓我頗有收獲:
1、注重朗讀,熟讀成誦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 。朗讀是體會古詩感情的最好方法。通過朗讀,學生和詩人的感受會貼得更近。新課伊始,我先指名讓學生朗讀古詩,并指出多音字的準確讀音。之后,在學生討論詩意匯報時,讓學生讀出詩句再解釋詩意。分析完作者的寫作背景,體會作者的思鄉(xiāng)情后,又多次朗讀,每讀都有新的要求。我覺得學生的感情應(yīng)該是越來越強烈的,他們的這種感情恰恰通過朗讀表達出來了。
2、重點明確,安排合理
真正優(yōu)秀的教師不是講好一節(jié)課,而是能根據(jù)學生的現(xiàn)狀因材施教。這首古詩學生早就背誦過了,所以重點應(yīng)放在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上。在時間的分配上,初讀古詩、理解詩意、背誦古詩只用了半節(jié)課,后半節(jié)課意在品味詩情,這也充分體現(xiàn)了教學的重點。
當然,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盡管本節(jié)課考慮多多,還有不足之處:
課上,同學們能按著我的思路學習,不過在感受詩情的環(huán)節(jié)學生體會得還不夠。首先,學生對于詩人的資料、詩歌的寫作背景還不是很了解。雖然課下學生查找過相關(guān)資料,但不具體,也不翔實,所以詩人寫這首詩的感情就不能夠很好地去體會,也不能理解為什么路途遙遠,詩人卻只覺得“一水”“只隔” 。教師應(yīng)該把詩人當時的心態(tài),所處的**環(huán)境,屢次的人生遭遇都講解給學生,用他們的生活感受去體會作者的感情。
其次,王安石用字推敲、準確也是值得同學們學習的。我想讓學生從“綠”這個字感受江南滿眼新綠,一派生機的景色。我也感覺學生對于作者多次換字的典故熟悉萬分,沒必要進行換字練習了。然而我的想法錯了。學生的體會不深刻,只有進行換字練習,他們才能體會作者用字的斟酌。
看來,看似簡單的東西未必簡單。越是簡單的文章,它包含的內(nèi)容越耐人尋味,道理越深刻,需要教師付出的越多。
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已成為當代教育工作者的共識。然而,在語文教學中,由于古詩距離現(xiàn)在生活時代久遠,語意、語法等都有很大變革,且內(nèi)容少而空洞。常常會出現(xiàn)教師沒動力教,學生沒興趣學,教學過程枯燥乏味。古詩教學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的意識,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是廣的語文教師一直探索的問題。
《語文課程標準》對高年級閱讀教學要求中提出:
聯(lián)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guān)詞句的意思,體會其表達效果。巧用推想,不失為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古詩的一種好方法。
我在教學《泊船瓜洲》這首詩時,在理解第二句“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一句時,學生的意見有了分歧:有的學生認為,鐘山與京口只隔幾座山;而有的學生認為,是鐘山與瓜洲隔著數(shù)重山。而且堅持第二種說法的學生人數(shù)居多,這是我備課時萬萬沒有想到的,教參中也未作重點、難點涉及到。面對這突如其來的難點,我先讓學生各自闡明觀點,展開辯論,結(jié)果同學們爭論得面紅耳赤,勝負難分。這時,我抓住機遇巧用推想,對學生說:“剛才你們的辯論都很精彩,各有各的道理,倒讓老師也不知所措了。這樣吧,讓我們置身于畫面中,模仿作者,去推想作者站在什么地方?看到什么?會想些什么?弄清鐘山到底與哪兒隔著數(shù)重山!蓖瑢W們各個學著作者背起雙手,挺起胸脯,翹首遠望。教室里鴉雀無聲,他們都進入了詩的意境中,靜靜的進行著各自的推想。突然間,他們驚奇的嚷道:“老師,老師,我知道了,是鐘山與京口只隔數(shù)重山!蔽页藙僮窊簦澳阍趺大w會出來的,快告訴告訴老師?”他們爭先恐后的說:“因為作者站在瓜洲遙望一江之隔的京口,自然想到離京口不遠的家鄉(xiāng)鐘山了,不禁勾起了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薄疤昧,經(jīng)你們這么一說,老師也明白了,來,讓我們?yōu)樽约汗恼!?/p>
總之,在古詩教學中巧妙運用“推想”不僅能解決一些教學中的實際問題,使難點迎刃而解,還能體會詩歌主旨,升華主題。而且**增強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古詩的興趣,提高了自主學習古詩的能力。社會在變革,知識在更新,時代在前進,新世紀賦予我們教師的任務(wù)是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自主、發(fā)展的人。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5
今天目睹了**師的教學風采,與孩子們一起走進課堂,感受了詩人王安石濃烈的思鄉(xiāng)情懷。動人的音樂聲中,陶醉于美麗的江南春景,怎能體會不出詩人那強烈的思鄉(xiāng)感情呢?
古詩的教學,要孩子們跨越時空的阻隔,掃除文字的障礙,與詩人進行感情的交流,重在情景的創(chuàng)設(shè)。今天,**師的課堂上,情景的創(chuàng)設(shè)是很美的。首先,課件展示了“京口——瓜洲——鐘山”的位置,讓孩子們清楚地了解了“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痹娙说募亦l(xiāng)其實離的不遠,但是詩人不能回。但又是什么勾起了詩人的思鄉(xiāng)情懷呢?是“春風”,是“明月”,是那動人的江南春景,課件展示的那優(yōu)美的畫面,把孩子們和我一起帶進了那美麗的江南美景之中,讓孩子們很好的體會到了詩人對家鄉(xiāng)思念的情感。
詩詞在語言上是非常凝練的,詩中“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作者是經(jīng)過反復(fù)的推敲,**師帶著孩子們體會了,作者的妙用。從一個“綠”字感受到了,江南早春綠的萌發(fā),綠的蔓延,綠在作者記憶中的滋長。
如果課堂上能把對詩的理解,與作者的生活背景,仕途的曲折,以及現(xiàn)實的無奈,前途的渺茫結(jié)合起來,我想會讓孩子對詩人更了解,對詩的體會更貼切,對歷史知識的拓展收益會更多。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6
《泊船瓜洲》一詩寫的是詩人停船在瓜洲之后,望著僅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離京口并不是很遠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通篇立意含蓄悠遠。所以我在教學過程中緊緊抓住詩中悟情、句中品情、詩中入情等環(huán)節(jié),尤其是注重加入信息技術(shù),優(yōu)化了課堂情境,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一、第一環(huán)節(jié),導入入情:
教學時讓學生先通過自讀自解,整體把握詩意;然后根據(jù)查找的資料,小組內(nèi)交流,用現(xiàn)在的話說說意思;讀詩時,我把PPT詩配畫投放給學生,加上音響渲染、詩人范讀等方法使學生在自讀、聽讀、情境中悟情,學生很快就進入情境。
二、第二環(huán)節(jié),句中品情:
通過誦讀,PPT展示詩的韻律使學生在讀詩時能夠很輕松地結(jié)合詩的意境去體味詩所映射的情感,也就能把學生帶進詩中。如讀“間”字品情;讀“綠”字品情(拓展詩人幾次改字的情景);(PPT詩人的背景介紹)按詩的節(jié)奏讀出詩人想回家卻又不能回的無奈之情。此環(huán)節(jié)中學生開始讀詩時對詩句的情感把握總不到位,但通過信息技術(shù)的運用,對他們理解詩句的情感把握起到了很好的促進引領(lǐng)作用。
三、第三環(huán)節(jié),拓展抒情。
誦讀拓展古詩文六首(PPT展示思鄉(xiāng)詩句六首),進一步感受詩人用月亮寄托情思的情懷。學生在讀中繼續(xù)加深了對古詩的情感體驗。尤其是最后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對出示的圖畫再配以詩,從而很好地體會出該詩所體現(xiàn)的思想感情。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7
一、抓住詩眼悟詩情
《泊船瓜洲》這首詩字面意思相對比較簡單,詩意容易理解,于是我打破了傳統(tǒng)古詩串講串問、逐字逐句講解的教學方法,而是緊扣詩眼“還”字,提煉出“很想還——早想還——不能還”這一教學主線。而這一主線正是詩人情感發(fā)展的逐漸深入,如何讓學生體會詩人的這一系列情感變化呢?我主要采用了讓學生自讀自悟、交流匯報,再及時引導學生抓住關(guān)鍵字眼,如抓住“一水間”“只”“數(shù)重山”體會詩人“離家近——很想還”,抓住“又”字體會詩人“離家久——早想還”,抓住“何時”體會詩人“思家切——不能還”。并通過板畫貼圖幫助學生理解“瓜洲”“京口”“鐘山”的地理位置關(guān)系,進一步體會詩人離家近卻不能還的情感。教學至此,學生自然而然會產(chǎn)生一個強烈的疑問:為什么詩人離家近、離家久、思家切卻不能還呢?然后讓學生猜測詩人不能還的原因,最后教師簡介當時的時代背景,學生此時便會油然而然對王安石為了**大計、為了****,雖到家門卻不能還的那種為大家而舍小家的崇高境界所折服,并深深地體會到詩人從內(nèi)心深處發(fā)出的“明月何時照我還”的強烈的思鄉(xiāng)情。
二、咬文嚼字學推敲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边@一詩句不僅寫出了詩人強烈的思鄉(xiāng)之情,而且道出了王安石改字的一段佳話。于是我抓住“綠”字進行延伸教學,使學生不僅為詩人的高尚情操所折服,還為他咬文嚼字的創(chuàng)作作風所感染,在王安石煉字的故事及教師過渡語言的激勵下,學生的思維被充分激活了,不時地閃現(xiàn)出創(chuàng)新的火花,對“選字練習”“**填字”的推敲,確實有了學生獨特的見解。通過這一教學,相信學生在今后的習作中一定不會忘記要“咬文嚼字”。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8
《泊船瓜洲》這首古詩是宋代大詩人王安石的佳作,此詩是詩人第二次上京任職,坐船遠離家鄉(xiāng)在上京途中寫的。
詩寫的是詩人停船在瓜洲之后,望著僅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離京口并不是很遠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通篇立意含蓄悠遠一、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能力。
教學時讓學生先通過自讀自解,整體把握詩意;然后根據(jù)查找的資料,小組內(nèi)交流,用現(xiàn)在的話說說意思;詩歌中凝練、古今差異較大的詞語一直是困擾學生閱讀詩歌的障礙,如果單單讓學生死記硬背,只能是“授之以魚”;通過古今詞語的類比來解決,“授之以漁”,從課內(nèi)的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課外閱讀詩歌的能力,讓學生收集、誦讀有關(guān)思鄉(xiāng)的詩歌。
另外關(guān)于“綠”字,我采用不同的方式來加深學生的理解。首先我讓學生找一個合適的字來代替“綠”字,學生先后找到十多個動詞,可謂五花八門。然后讓大家說說這個“綠”字的好處,是春天勃勃生機的象征。再請學生說一說自己腦海中春天的畫面。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逐步加深理解。接下來讓學生看課后補充資料,出示多**。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9
《泊船瓜洲》一詩寫的是詩人停船在瓜洲之后,望著僅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離京口并不是很遠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通篇立意含蓄悠遠。此詩對字的錘煉被人稱道,“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中的“綠”字,形象鮮活,春意盎然,讀來仿佛有陣陣春風撲面。所以我在教學過程中注意以下幾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能力
教學時讓學生先通過自讀自解,整體把握詩意;然后根據(jù)查找的資料,小組內(nèi)交流,用現(xiàn)在的話說說意思;詩歌中凝練、古今差異較大的詞語一直是困擾學生閱讀詩歌的障礙,如果單單讓學生死記硬背,只能是“授之以魚”;通過古今詞語的類比來解決,“授之以漁”,從課內(nèi)的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課外閱讀詩歌的能力,讓學生收集、誦讀有關(guān)思鄉(xiāng)的詩歌。
二、抓住詩眼悟詩情
《泊船瓜洲》這首詩字面意思相對比較簡單,詩意容易理解。于是在理解詩意時教師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進行挖掘,避免了傳統(tǒng)教學中存在的無重點、無深度、傳統(tǒng)古詩串講串問、逐字逐句的講解,而是緊扣詩眼“還”字,提煉出“很想還——早想還——不能還”這一教學主線。通過板畫幫助學生理解“瓜洲”“京口”“鐘山”的地理位置關(guān)系,進一步體會詩人離家近卻不能還的情感。加大了“學詩”的密度,使學生真正學有所獲,學有所得。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10
《泊船瓜洲》是一首表達思鄉(xiāng)的詩;仡櫛竟(jié)課的教學,幾個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讓我頗有收獲:
1、讀中求解,讀中求悟:
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重視古詩朗讀。讀的形式多樣,但每一次都有明確的目的,都加深了學生對語言的理解,體現(xiàn)了讀書的層次性。同時,精心處理好朗讀的層次,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2、引入情境,感悟詩情
在本課教學中,我通過圖畫示意的渲染、教師的語言描繪,創(chuàng)設(shè)多種場景,讓學生感受詩人創(chuàng)作的情境,從而更深刻地領(lǐng)悟作品所表達的情感。如:辨別京口、瓜 洲、鐘山方位時用簡筆畫的形式;講解春風又綠江南岸,江南是什么樣的時,引導學生想象花紅柳綠,鶯歌燕舞,一派生機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
3、緊扣詩眼,感悟詩情
由詩眼設(shè)疑,往往能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幫助學生整體把握詩的大意。同時可以做到抓大放小,不因逐詞逐句串講而使教學顯得枯燥!恫创现蕖愤@首詩字面意思相 對比較簡單,詩意容易理解。于是在理解詩意時我引導學生緊扣詩眼“還”字,提煉出“很想還——早想還——不能還”這一教學主線。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11
十月十三日上午,我們?nèi)h的教研活動在我校召開,我的公開課是《泊船瓜洲》,在接到教學任務(wù)到公開教學有10多天的時間,我在備課的歷程中感受頗多。我總結(jié)為以下幾點:
一、文學真實與生活真實:
文學作品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現(xiàn)實生活,是現(xiàn)實生活的升華,它是作者對社會生活現(xiàn)象進行藝術(shù)加工創(chuàng)作出來的藝術(shù)形象,所以文學與生活不是簡單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因此文學真實不能可以違背生活真實,否則讀者也難以接受,只有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文學真實,才能帶給讀者審美的享受。語文教學中,由于古典詩歌距離現(xiàn)在生活時代久遠,含義、語法等都有很大差異,且內(nèi)容簡單,理解困難。課堂教學中常常出現(xiàn)理解錯位,對體會詩歌的內(nèi)涵與情感產(chǎn)生阻隔。
在教學《泊船瓜洲》時,在理解“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時,我讓學生同桌交流討論“數(shù)重山”是幾座山,還是許多座山?有的學生認為:鐘山與京口只隔幾座山;而有的學生認為:鐘山與瓜洲隔著許多座大山。面對這突如其來的分歧,我先讓學生各自闡明觀點,展開辯論,結(jié)果同學們爭論得面紅耳赤,勝負難分。最后我讓他們聯(lián)系上一句“一水間”,提出問題引導:為什么寬闊的長江在作者的眼中僅僅是“一水”之隔?為什么作者詩中“又綠江南岸”,而不是江北岸呢?他們稍作議論,便爭先恐后地說:“因為作者馬上就要到京城任**,遠離親人和家鄉(xiāng),此時勾起了作者悠悠的思鄉(xiāng)之情!
對于文學真實和生活真實的區(qū)別,經(jīng)同學們這么身臨其境的推想,詩歌的理解便變得迎刃而解了。而學生將保持這種高昂的情緒,順利學完此詩,這真是無聲勝有聲啊!
二、教材挖掘與課堂教學:
語文課堂是教師的舞臺,只有課前充分挖掘好教材,利用好課堂這個舞臺,才能在教育教學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課堂教學的籌劃就像花園里德園丁,只有園丁們精心護理,因地制宜的籌劃,才能有新穎別致的風景。而古詩教學進入詩境、體悟詩情是小學高年級古詩詞教學要求的目標。一般的公開教學很少看到教師們涉足,為什么一些教師畏懼詩詞教學呢?教學名家的“觀摩課”與普通教師的“常態(tài)課”究竟有多少距離呢?我想在努力地尋求一個突破口。
古典詩詞蘊含著**民族傳統(tǒng)的美好感情,融入了作者對于審美的獨特感受。詩無達詁,讀者對于文本的理解會因為不同的人生經(jīng)歷和文化背景,產(chǎn)生不同的感悟和體驗,因此在古詩教學時,要注意教學內(nèi)容的價值取向,尊重學生的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適時引導學生理解詩歌情感,努力使學生的理解貼近作者的實際思想。王安石詩句中的“明月”就是*傳統(tǒng)的思鄉(xiāng)的意象,我抓住這一意象做足文章,課前導入就播放歌曲《*的月亮》,石順義作詞:哪里月不圓,何處月無光,我卻深深地愛著你,*的月亮。自**是故鄉(xiāng)明,你深深的愛,你甜甜的情,總珍藏在我的心上。然后又選用不同時代的明月詩句:然后又選用不同時代的明月詩句:
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三國】曹植。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咎拼坷畎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舅未刻K軾
讓學生知道“明月”往往是在外漂泊的游子思鄉(xiāng)的寄托,通過不同形式的誦讀來理解詩歌的情感。
另外關(guān)于“綠”字,我采用不同的方式來加深學生的理解。首先我讓學生找一個合適的字來代替“綠”字,學生先后找到十多個動詞,可謂五花八門,令臺下聽課的教師們稱奇。然后讓大家說說這個“綠”字的好處,是春天勃勃生機的象征。再請學生說一說自己腦海中春天的畫面。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逐步加深理解。接下來讓學生看課后補充資料,出示多**:
東風何時至,已綠湖上山。湖上春已早,田家日不閑。(唐代)丘為《題農(nóng)父廬舍》選自《全唐詩》第129卷46首
東風已綠瀛洲草,紫殿紅樓覺春好。(唐代)李白《侍從宜春苑奉詔賦龍池柳色初青》
細心的學生會發(fā)現(xiàn)老師出示的詩句和書后的詩句“又綠湖上出”有一點差異,這是我在備課時發(fā)現(xiàn),并查閱大量的資料得到的結(jié)果,我乘機告訴學生學習時要多動腦筋,要敢于懷疑權(quán)威的精神。
三、教學負擔與專業(yè)成長:
明末***王夫之在他的《四書訓義》中指出:“教者因人才不齊,而教之多術(shù)。”開課教師要預(yù)見課堂上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情況,在駕馭課堂上才可能做到應(yīng)對自如。的確,公開教學任務(wù)可能會影響自己的正常教學,畢竟需要自己下一番功夫來認真對待,因此有的教師便推辭,覺得開課己是一種負擔,不愿意去啃這根骨頭。當然我也有過這種考慮,通過這次課堂教學,原本不太熟悉powerpoint的軟件制作,后來只有逼迫著自己去做課件,經(jīng)過多次的請教和修改幻燈內(nèi)容,我基本掌握了powerpoint的軟件制作,受益匪淺。
在備課的過程中我不斷地探索、不斷地反思、不斷地改進。在研磨教材教法的經(jīng)歷中,常會有許多的靈感。通過備課、開課、研討活動,在教材和教學方法上又有新的突破。特別是和同事與專家的討論,更是一種教學觀念和理念上的一個洗禮。我希望能把自己所積累的教學經(jīng)驗理論化,做一些課題研究,進一步升華,以達到教學的最佳效果,同時自己的在歷練中也不知不覺地促進了專業(yè)成長。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教學是一項緩慢而美好的事業(yè),我將會在這條漫長的路上,爭取去做一名有底蘊、有情懷、有思想的語文教師。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12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能力目標:
、 自主探究,感悟詩境。
、 引導學生學習借景抒情的寫法。
【情感目標】
了解詩意,感受詩人思念家鄉(xiāng)的真摯感情。體會人文精神。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感受詩歌表達的真摯感情。
【教學**】
采用多**作為輔助**教學。
【教學過程】
一、展示搜集的資料,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讀過宋代王安石的詩嗎?
生:讀過。
師:你對王安石這個人知道多少呢?
生:各抒己見。
二、揭題、解題,簡介時代背景
師:齊讀課題。讀了課題,誰知道:“泊船瓜洲”什么意思呢?
生:把船停在瓜州的岸邊。
師:為什么這樣理解呢?
生:因為“泊船”是停船的意思,所以……
師:當你再看到這個課題時會產(chǎn)生哪些疑問呢?
生:詩人為什么會把船停在瓜州的岸邊?他把船停在瓜州的岸邊干什么?
師:這些問題提得非常有價值,原來宋神宗在位期間,王安石任**,他主張****,積極新法,力圖抑制豪富**,緩和了階級矛盾,以期富國強兵,但這一主張也在一定程度上觸犯了封建**者的根本利益,遭到了守舊派的激烈反對,因此這一**失敗,王安石被迫辭去**的職務(wù),回故鄉(xiāng)途中路過瓜洲,天色已晚,在此停船過夜,你們的疑問找到答案了嗎?
生:找到了。
師:其實這首詩,作者就是在這樣的心緒中寫出來的,你們想聽聽這首詩是怎么寫的嗎?
生:想。
三、師范讀古詩
師:師范讀。
四、讀古詩
(讀通)
師:請同學們輕輕地打開書讀一讀!遇到不認識的字劃出來,問問你身邊的伙伴或老師。
生:略。
師:齊讀這首詩。
生:略。
五、細讀古詩
(感悟)
師:請同學們多讀幾遍這首詩,并借助書下的注釋,看看你能讀懂多少?并把你讀懂的地方跟你的小伙伴交流一下。
生:略。
師:自己讀讀這兩句,這兩句中詩人交待了哪幾個地名?
生:“京口、瓜州、鐘山!
師:(出示課件)地理位置圖,誰知道“瓜洲”在哪?
生:它在長江北岸和江蘇的鎮(zhèn)江隔江相對。
師:在這幅圖上標上“瓜洲”,你認為應(yīng)該標在哪?
生:略。
師:那“京口”在哪?
生:它在江蘇鎮(zhèn)江,長江南岸。
師:它與“瓜洲”是一個什么樣的地理位置關(guān)系?
生:正對面。
師:在這幅圖上標上“京口”,你認為應(yīng)該標在哪?
生:略。
師:你們同意嗎?
生:同意。
師:京口在哪?
生:它在南京的紫金山。
師:你們贊同嗎?
生:贊同。
師:這就是“京口、瓜洲、鐘山”的地理位置圖,從這三者之間的地理位置中,誰能說說你是怎樣理解這兩句詩的?
生:各抒己見。
師:同意嗎?
生:同意。
師:同學們趕快把這兩句詩的意思跟你的小伙伴說說。
生:互相說。
師:聯(lián)系上下文,想一想王安石的家在哪?從哪看出來的?
生:鐘山;“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明月何時照我還”。
師:其實王安石的.第一故鄉(xiāng)在江西,鐘山為他的第二故鄉(xiāng),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王安石的父親在南京做官,青少年時期,王安石一直在父親身邊,所以他視“鐘山”為他的第二故鄉(xiāng)。從這三者之間的距離中,你覺得王安石的家還遠嗎?
生:不遠。
師:王安石的家近在咫尺,卻不能馬上回家,從這體會出詩人當時的心情怎樣?
生:歸心似箭。
師:是啊,王安石的家就快到了,誰能帶著歸心似箭的心情讀讀這兩句?
生:略。
師:你覺得他讀得怎么樣?
生:他讀出了歸心似箭的心情。
師:你評價的很到位,齊讀這兩句。
生:略。
師:在這兩句中,詩人寫的都是望中之景,詩人在望中是不是有所想呢?我們來看第三句。誰能說說“綠”在這里當什么講?
生:吹綠。
師:那誰能說說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詩意的?
生:春風又一次吹綠了大江的南岸。
師:(出示課件)
作者把家鄉(xiāng)描繪得如此之美,你會發(fā)現(xiàn)詩人是懷著怎樣的心情來寫這一句的?
生:他是懷著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來寫的。
師:那誰能把詩人對家鄉(xiāng)的這種熱愛之情讀出來?
生:讀。
師:你讀出了這種情感,F(xiàn)在讓我們來推敲這個“綠”字,看還能把它換成什么字呢?
生:學生交流。
師:誰愿意把你們討論的結(jié)果告訴老師和同學們。
生:過、到、入、滿……
師:那你知道用這個“綠”好在哪
生:同桌商量。
師:誰能說說用這個“綠”好在哪?
生:它仿佛讓我們看到一幅春風吹過,江南一下子變綠的畫面。
師:你的理解能力很強。這樣一個杰出的詩人,它對一個字的用法都能經(jīng)過反復(fù)推敲。我們在今后的潛詞造句中更應(yīng)該養(yǎng)成仔細斟酌后再下筆的好習慣。同學們能做到嗎?
生:能。
師:這一句從字面上看,是寫詩人南歸途中所看到的江南勝景,聯(lián)系當時的背景,我們能看出王安石寫這一句實際是在暗示**是成功的,還是失敗的呢?
生:成功的。
師:這一句是詩人借這一勝景來抒發(fā)實施新法,帶來的新氣象的高興心情。這種借景抒情的寫作方法值得我們在今后的寫作中去學習運用。王安石看著眼前的這一勝景,思鄉(xiāng)之情不可抑止,不禁仰望一輪皎潔的明月發(fā)問,問什么呢?我們來看第四句。
師:誰能讀一下這句?
生:讀。
師:你覺得他讀得怎么樣?
生:好,他讀出這種發(fā)問的語氣了。
師:誰能說說你是怎么理解這句詩意的?
生:明月啊,什么時候照著我回到鐘山的家呢?
師:回家為什么還得明月照著,白天不能回家嗎?
生:能。
師:我認為這樣理解不夠準確,因為古人對不知道的問題習慣于問蒼天、問明月,因此這一句詩怎樣理解會更好?哪位同學想好了?
生:明月呀,什么時候我才能回家鐘山的家呢?
師:這一句從字面上看,又流露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生:思鄉(xiāng)心切。
師:這一句從字面看,確實流露了詩人對故鄉(xiāng)的深切懷念,但實際上是寫了詩人盼望再度回朝**的迫切心情。在這一句中,又一次讓我們感受到詩人的這種借著寫景來抒發(fā)自己內(nèi)心情感的這種寫法,那這種寫法好不好?
生:好。
師:通過以上的學習,你們理解這首詩的大意了嗎?
生:理解了。
六、熟讀古詩
(賞)
師:下面就請同學們采用你喜歡的方式來練讀這首詩。
生:練讀。
師:誰能有感情地讀一下這首詩。
生:讀。
七、總結(jié)全文
(升華情感)
師:你們讀得很有感情,那就讓我們有感情地背誦這首詩。
生:背誦。
師:讓我們再來共同地感受一下詩人夜晚停船在瓜洲時的所見所感吧!(學生看著大屏幕,師在音樂的渲染下誦讀詩意)
師:那同學們感受到詩人的所見所想了嗎?
生:感受到了。
師:回家默寫古詩。
【教學反思】
古詩是小學語文教材中一類特殊的課文,從語言文字上看,它用的是古漢語;從表現(xiàn)形式上看,它含蓄、凝練、節(jié)奏強、跳躍大;從敘寫得內(nèi)容上看,它離我們的時代較久遠。因此在本節(jié)課教學中,我通過讓學生讀、悟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感悟詩境,活化古詩詞的形成過程,重新煥發(fā)古詩詞的生命活力和人文精神。
一、為學生提供足夠的感悟空間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為實現(xiàn)這一目標,在教學中,讓學生充分自己讀書,使學生的思路明朗化,學生不僅無拘無束,而且積極思考,認真探索。使學生表現(xiàn)了作為學習主人的那種情趣,更使學生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二、教師的精講必不可少
雖然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但仍需老師的**指導,這就決定不可能沒有老師的“講”,所不同的是,這種“講”不是“全盤授予”的注入,而是“相機誘導”的點撥。如“春風又綠江南岸”一句中,對“綠”字的理解和“明月何時照我還”一句中學生對詩意思的理解上,老師的講是必不可少的,但“不在講得多,而要講在點子上”,這個“點子”,就是我們作教師主張的“指學生不懂,但又必須掌握的知識”。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13
在五月份全縣古詩文教學比武中,我執(zhí)教了第九冊教材《泊船瓜洲》一課。教學這首學生耳熟能詳?shù)脑姼瑁覐男抡n標所提出的三個維度——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上進行操作。我確立的教學目標是: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2、理解詩歌的內(nèi)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3、運用所學的方法感受補充作品的情感。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覺得收獲是有的,而不足也是顯而易見的。試梳理如下,作今后教學之鑒。
一、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能力
教學時讓學生先通過自讀自解,整體把握詩意;然后根據(jù)查找的資料,小組內(nèi)交流,用現(xiàn)在的話說說意思;詩歌中凝練、古今差異較大的詞語一直是困擾學生閱讀詩歌的障礙,如果單單讓學生死記硬背,只能是“授之以魚”;通過古今詞語的類比來解決,“授之以漁”,從課內(nèi)的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課外閱讀詩歌的能力,讓學生收集、誦讀有關(guān)思鄉(xiāng)的詩歌。
二、引入情境,感悟詩情
情感總是伴隨著認識過程而產(chǎn)生,情感體驗同樣對認識過程起著很大作用。在本課教學中,我通過圖畫示意、音樂與圖片的渲染、教師的語言描繪,創(chuàng)設(shè)多種場景,讓學生感受詩人創(chuàng)作的情境,從而更深刻地
領(lǐng)悟作品所表達的情感。如:辨別京口、瓜洲、鐘山方位時用簡筆畫的形式;講解春風又綠江南岸,江南是什么樣的時,出示江南春景圖片,展現(xiàn)花紅柳綠,鶯歌燕舞,一派生機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讓學生形象感受;教學完古詩,在學生充分理解的基礎(chǔ)上,讓學生一邊欣賞情境圖,一邊跟唱歌曲。
三、讀中求解,讀中求悟:
“讀中求解,讀中求悟”,顧名思義,讀是解與悟的方法和前提。在教學設(shè)計上,我安排了很多的讀:一開始讓學生**讀、同桌互讀,講解詩句時,又指名讀、小組讀、男女比賽讀、全班齊讀。但仍然無法實現(xiàn)讀中求解、求悟,只能從解悟入手促讀。貌似指導學生“如何讀”以促解悟,而細想,確實有些牽強。這也是我在古詩教學中存在的困惑:短短數(shù)十字,學生在不解的情況下如何讀?這樣的讀又如何促解促悟? 能為大家展示一節(jié)課,于我來說,這是不可多得的良機。而從授課過程來看,反映出的問題,造成這樣或那樣的缺憾,確實值得反思了。在學生感情朗讀的過程中,我就感慨:農(nóng)村學生的朗讀能力確實和實小學生的差距很大,連我本身都自愧不如;古詩文看是幾句話,其實蘊含的內(nèi)容豐富,以至于在初設(shè)計時想用畫畫的方法都無法施行,有些字詞的挖掘也顯得蒼白;課外延伸-----思鄉(xiāng)詩歌的收集也無法在課堂上交流。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14
今天我** 《泊船瓜洲》 這一課 。 這是我第一年帶語文,對于古詩詞我又很多想法,大多都不是很成熟。在請教了很多優(yōu)秀的老師之后,我對這首詩有了初步的框架。但上完課后,我又覺得有很多地方處理的不是很好。
經(jīng)過聽課老師的指導與評價,總結(jié)了以下幾點:
一、優(yōu)點
教態(tài)大方,思路清晰,語速掌控較好。對學生的引導也很成功。()課堂氣氛好,學生發(fā)言踴躍,有激情。在詩句的朗讀、節(jié)奏處理上非常突出。做到了在“讀中自悟”。對全詩中的“字眼”---“綠”做了較為精彩的分析與領(lǐng)悟。
二、缺點
1.在作者王安石的簡介中停留過多,**性的東西給學生提提就行了,沒必要說的那么透。只要學生能感受到作者那淡淡的憂傷就可以了。
2.押韻未給學生普及,有點一筆帶過。古詩詞重在押韻,學生應(yīng)細細體會。
3.“間”字的讀音在參考書中有兩個版本,我提前沒搞清,使該字在學生中引起了激烈的討論,最終我雖自己辨識為四聲,但還是業(yè)務(wù)部熟練,提前沒做好功課。
今后的工作中要謹記這次的經(jīng)驗教訓,爭取做的更好。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15
《泊船瓜洲》是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的一首古詩,短短28個字表達了詩人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在教學時,我嘗試用讓學生用畫圖的方法來理解課文,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片斷一:
師:“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闭l來說一說這句話的意思?
生沉默。
師:再讀這兩句詩,結(jié)合課下注釋,用簡單的示意圖來標明京口、瓜洲、鐘山的位置。
生紛紛讀詩,讀注釋、思考、畫圖。
師指名一生**板畫、講解,大部分學生認為他畫得正確。
師:我們再來讀一讀這兩句詩。
生讀。
師:誰來解釋一下這兩句詩的意思。
生爭先恐后舉手。
生:京口瓜洲之間只隔著一條長江,再翻過幾座山,就是我的家鄉(xiāng)鐘山。
師:看看你畫的示意圖,你認為作者所在的地方離家鄉(xiāng)遠嗎?
生:遠。
師:但作者認為——
生:很近。
師: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生:我是從“一水間,只隔”這兩個詞看出來的,盡管作者離家鄉(xiāng)很遠,但他看來卻很近,這說明他特別想家。
片斷二:
學完了“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之后,我在學生板畫的示意圖上補充了一艘小船,一輪彎月。
生:老師,我認為畫成十五的月亮更好。
師:為什么?
生;因為圓月**團圓,看到圓月,詩人就更想家了。
學生討論,均認為畫成圓月更恰當。
反思:
1 、教給學生思維的方法。古人云:“授人以魚只供一餐所需,授人以漁終身受用不盡!痹趥湔n時,我已預(yù)料到學生可能弄不清京口、瓜洲、鐘山的位置,我想,與其告訴學生,不如讓他們自己動腦動手找到答案,板畫設(shè)計的過程就是“授生以漁”的過程。板畫所畫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內(nèi)在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不但能學會,而且會學。在學中體驗,在體驗中提高。
2 、永遠不要低估學生的能力。一提到新課程,老師們總會不由自主地想到“自主、探究、以學生為主體”等詞語,但在具體的授課中卻總是不放心,忍不住包辦代替。這節(jié)課讓我領(lǐng)悟到,其實在我們課堂教學中,有許多值得學生進行自主探究、研討訓練的機會,學生也完全有這樣的能力,甚至會比老師理解得更到位,給我們以啟發(fā)。因此只要我們作為課堂引導者的教師善于發(fā)現(xiàn),善于思索,相信學生的心靈一定會在你的指導下得到放飛。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菁選(擴展4)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優(yōu)秀的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wù)之一,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jié)在教學反思中,優(yōu)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泊船瓜洲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1
《泊船瓜洲》一詩寫的是詩人停船在瓜洲之后,望著僅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離京口并不是很遠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通篇立意含蓄悠遠。此詩對字的錘煉被人稱道,“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中的“綠”字,形象鮮活,春意盎然,讀來仿佛有陣陣春風撲面。所以我在教學過程中注意以下幾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能力
教學時讓學生先通過自讀自解,整體把握詩意;然后根據(jù)查找的資料,小組內(nèi)交流,用現(xiàn)在的話說說意思;詩歌中凝練、古今差異較大的詞語一直是困擾學生閱讀詩歌的障礙,如果單單讓學生死記硬背,只能是“授之以魚”;通過古今詞語的類比來解決,“授之以漁”,從課內(nèi)的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課外閱讀詩歌的能力,讓學生收集、誦讀有關(guān)思鄉(xiāng)的詩歌。
二、抓住詩眼悟詩情
《泊船瓜洲》這首詩字面意思相對比較簡單,詩意容易理解。于是在理解詩意時教師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進行挖掘,避免了傳統(tǒng)教學中存在的無重點、無深度、傳統(tǒng)古詩串講串問、逐字逐句的講解,而是緊扣詩眼“還”字,提煉出“很想還——早想還——不能還”這一教學主線。通過板畫幫助學生理解“瓜洲”“京口”“鐘山”的地理位置關(guān)系,進一步體會詩人離家近卻不能還的情感。加大了“學詩”的密度,使學生真正學有所獲,學有所得。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2
五年級語文課上,講到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名句“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時,我饒有興趣地講起了詩人賈島“推敲煉字”的故事,爾后,又給同學們講了當年王安石是如何經(jīng)過三番五次的修改才最終決定用“綠”字的,同學們聽得如癡如醉。正當我暗自得意的時候,有個學生卻突然***說:
“老師,我想給王安石把‘綠’字改一下!”
“老師,我也想改!”
“我也想改!”
……
一石激起千層浪。我被同學們突如其來的要求給問懵了,怎么辦呢?是直接告訴孩子們,這是大詩人的選擇,是不能改的?還是……種種做法在我的頭腦中一一閃過。對了,新課程的理念不是要尊重學生的主觀體驗,讓他們暢所欲言嗎?于是,我選擇了以下的做法。
“好吧!”我停下了準備往下講的課,微笑著對大家說,“我們一起來看看咱們班的大詩人是如何修改的。”
“我覺得應(yīng)該用‘來’!”
“用‘滿’比較好!”
“我認為用‘過’最合適!”
“不!用‘到’才好呢!”
……
不一會兒,一個個鮮活的答案躍然黑板上:映、拂、到、過、吹、來、染、趕……同學們還在為各自的答案而爭論著。
“哈哈,同學們的詞匯可真豐富。〉蚁,既然王安石經(jīng)過反復(fù)推敲才選用了‘綠’字,肯定有他的獨到之處吧,請大家讀讀詩句細細體會一下。”我終于可以塞上一句話了。經(jīng)我這么一說,喧鬧的教室安靜下來。一陣沉默過后,終于有人發(fā)言了。
“對!老師,人家王安石想要表達的是春天到來,江南岸一片新綠的色彩,而‘映、拂’等字只寫出了春風的到來,沒有寫顏色,所以我覺得不太合適!贝蠹叶键c頭稱是,我也比較贊同這個同學的說法,正準備“鳴金收兵”,不料又一個聲音冒了出來:
“老師,春天來了,萬物復(fù)蘇,不會只有綠色吧?我認為還應(yīng)該有各種顏色的小花,我覺得用‘染’才準確呢!它可以‘染’出五顏六色來啊!”
噫,這個同學的說法也很有道理!怎么往下進行呢?我心里琢磨著。對了,何不放手讓同學們小組內(nèi)交流一下,自己去探討個究竟呢?“到底是‘綠’字準確,還是‘染’字好呢?我想,每個同學都應(yīng)該有自己的看法,接下來請大家小組內(nèi)盡情發(fā)表自己的高見!”
討論過后,同學們的發(fā)言令我十分欣慰。
“盡管春天是多姿多彩的,但我們組認為春天應(yīng)該以綠色為主。再說,綠色是生命的象征。所以我們認為還是‘綠’字好!
“‘染’雖然能表示出多種顏色,但‘染’上的顏色往往只是附著在事物的表面,就像人們?nèi)绢^發(fā),時間久了可能會褪色。而‘綠’我們感覺是由內(nèi)到外產(chǎn)生的,王安石當時那種思念家鄉(xiāng)的情感當然是從內(nèi)心發(fā)出來的,所以我們認為用‘綠’字比較準確。”
……
“當然,王安石所用的‘綠’字也不一定是最恰當?shù),我想,只要同學們善于思考,反復(fù)推敲,你一定會找到一個比它正準確的詞語!弊詈螅页錆M期望地說。
課后,我默默思忖著。在尋找替換“綠”字的詞語的過程中,同學們可能最終也找不到一個非常合適的詞語來替換它,但他們在尋找、思考、討論的過程中,所體會到的王安石的思鄉(xiāng)的感情,所感悟到的對“染”“綠”等字的理解,不正是我們的課程目標所要求的嗎?一提到新課程,往往老師們的思維總被“自主、探究、以學生為主體”等詞語充盈著,但在具體的授課中卻總感到迷惘,不知道該如何去實施。其實,在我們課堂教學中,有許多值得學生進行自主探究、研討訓練的機會,只要我們作為課堂引導者的教師善于發(fā)現(xiàn),善于思索,相信學生的心靈一定會在你的指導下得到放飛。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3
6日,我在實驗小學參加了“本色的教學,智慧的課堂”名校名師課堂教學觀摩活動,聽取了來自深圳的特級教師精彩的授課,其中全國著名特級教師、兼任**中文大學教授的陳金才老師為我們展示了古詩《泊船瓜洲》的教學過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古詩作為語文課程內(nèi)容之一,其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對學生精神領(lǐng)域的影響是深遠的。古詩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載體,古詩本身也是一種獨特的民族文化。教者認為,古詩教學應(yīng)該在落實語文基本能力訓練的同時,充分挖掘古詩的人文內(nèi)涵,引領(lǐng)學生融入古詩蘊含的文化之中,讓學生在學習中洗滌心靈,提高品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
一、讀中欣賞
古詩是人類某種寶貴的情緒、情感在瞬間的靈光閃現(xiàn)。因此,在古詩誦讀的教學中,反復(fù)誦讀、讀出節(jié)奏、讀出韻味是基本方法。陳老師在教學中,首先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讓其自主學習、**朗讀古詩,讀準詩題、作者,讀通每一句詩,在此基礎(chǔ)上老師還提醒學生容易讀錯的字音,直至將整首詩讀得正確、流利。讀也貫穿了整堂課的始終,使聽者明白熟讀是學習語文有效的方法之一。古詩中蘊含著節(jié)奏、音韻、意境的美,學生只有在反復(fù)的誦讀過程中,才能真正理解詩中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內(nèi)容,細細品味詩文所表現(xiàn)的意境,欣賞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
二、議中領(lǐng)會
新課標大力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古詩誦讀課也應(yīng)如此。陳老師在教學中,轉(zhuǎn)變了“***”的局面,讓學生討論本堂課該完成哪些學習任務(wù)?學生表示應(yīng)從朗讀流利古詩、理解詩的意思、背誦古詩這三方面來學習,這是教師有意識地讓學生掌握理解古詩的方法。然后老師指導學生畫出不懂的字詞,引導學生明確理解詞語的多種方法,提出字詞疑問后,再一起結(jié)合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理解字詞的意思,最后請兩位小老師**講解,全班討論交流。教師給了學生足夠的時間自學,讓學生在一種**、*等的氛圍中大膽質(zhì)疑,共同釋疑,獲得親身參與探究的體驗,逐步積累探究經(jīng)驗,提高探究能力。學生借助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學習,并通過交流增進對古詩的蒙朧理解。
三、品中創(chuàng)造
教學過程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學生作為交流對話的主體,是富有巨大的認識潛能的。學生在理解詩意后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王安石離家這么近為什么不能回家?這是學生的獨特體驗和課堂生成的需要,老師出示了一段背景資料,讓學生讀資料,并從中找答案。學生明白了作者這是第二次赴京**,寫這首詩是在**的途中。這次**,實行**的道路坎坷,自己前途未卜,此去不一定能回到家鄉(xiāng)。寫“還”字是為了表達他強烈的回家愿望!懊髟潞螘r照我還”是他的憂愁!學生再讀他寫的《元日》,聯(lián)系詩歌的背景,從“總是新桃換就符”中學生看到了一個決心**的王安石;讀他寫的《梅花》,學生從“凌寒獨自開”中看到了一個堅強的王安石。學生對教師的預(yù)設(shè)作了富有創(chuàng)意的思考,從獨特的角度了剖析了詩的中心,拉近了與文本的距離。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教學,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了語感,發(fā)展了能力,提高了文化素養(yǎng)。讀中欣賞、議中領(lǐng)會、品中創(chuàng)造,使古詩教學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4
《泊船瓜洲》一詩寫的是詩人停船在瓜洲之后,望著僅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離京口并不是很遠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通篇立意含蓄悠遠。所以我在教學過程中緊緊抓住詩中悟情、句中品情、詩中入情等環(huán)節(jié),尤其是注重加入信息技術(shù),優(yōu)化了課堂情境,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一、第一環(huán)節(jié),導入入情:
教學時讓學生先通過自讀自解,整體把握詩意;然后根據(jù)查找的資料,小組內(nèi)交流,用現(xiàn)在的話說說意思;讀詩時,我把PPT詩配畫投放給學生,加上音響渲染、詩人范讀等方法使學生在自讀、聽讀、情境中悟情,學生很快就進入情境。
二、第二環(huán)節(jié),句中品情:
通過誦讀,PPT展示詩的韻律使學生在讀詩時能夠很輕松地結(jié)合詩的意境去體味詩所映射的情感,也就能把學生帶進詩中。如讀“間”字品情;讀“綠”字品情(拓展詩人幾次改字的情景);(PPT詩人的背景介紹)按詩的節(jié)奏讀出詩人想回家卻又不能回的無奈之情。此環(huán)節(jié)中學生開始讀詩時對詩句的情感把握總不到位,但通過信息技術(shù)的運用,對他們理解詩句的情感把握起到了很好的促進引領(lǐng)作用。
三、第三環(huán)節(jié),拓展抒情。
誦讀拓展古詩文六首(PPT展示思鄉(xiāng)詩句六首),進一步感受詩人用月亮寄托情思的情懷。學生在讀中繼續(xù)加深了對古詩的情感體驗。尤其是最后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對出示的圖畫再配以詩,從而很好地體會出該詩所體現(xiàn)的思想感情。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5
最近好多教師都在談?wù)撐业倪@次公開課,當然褒義之詞過多,實在是愧不敢當,此課實乃班門弄斧之作,還望各位同事多提寶貴意見。
作為本次大賽的參賽課,因為面對的是一群陌生的學生,所以如何讓學生對本課的學習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積極地投入到學習當中,應(yīng)當是本課乃至任何一節(jié)課成功的關(guān)鍵所在 . 為此,我為這節(jié)課設(shè)計做了大量準備工作,在各位**和同事們的熱心幫助和指導下教案曾經(jīng)幾易其稿,雖然付出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但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設(shè)計了一個令自己滿意的教案。回顧本節(jié)課的教學,我認為激趣導入課文,使學生樂于接受本人、本文,為接下來的學習做了很好的鋪墊和準備,課程設(shè)計的形式激發(fā)了每個學生的興趣,但是對個別學生的評價過于簡單、粗糙,這是值得我反省、改進的地方。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只有教師贏得學生,學生贏得主動,師生才能贏得課堂。在此,希望所有的老師都能竭力去尋找一個適合學生、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6
《泊船瓜洲》一詩寫的是詩人停船在瓜洲之后,望著僅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離京口并不是很遠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通篇立意含蓄悠遠。此詩對字的錘煉被人稱道,“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中的“綠”字,形象鮮活,春意盎然,讀來仿佛有陣陣春風撲面。所以我在教學過程中注意以下幾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抓住詩眼悟詩情
《泊船瓜洲》這首詩字面意思相對比較簡單,詩意容易理解。于是在理解詩意時教師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進行挖掘,避免了傳統(tǒng)教學中存在的無重點、無深度、傳統(tǒng)古詩串講串問、逐字逐句的講解,而是緊扣詩眼“還”字,提煉出“很想還——早想還——不能還”這一教學主線。通過板畫幫助學生理解“瓜洲”“京口”“鐘山”的地理位置關(guān)系,進一步體會詩人離家近卻不能還的情感。加大了“學詩”的密度,使學生真正學有所獲,學有所得。
二、咬文嚼字學推敲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边@一詩句不僅寫出了詩人強烈的思鄉(xiāng)之情,而且道出了王安石改字的一段佳話。于是我抓住“綠”字進行教學,使學生不僅為詩人的高尚情操所折服,還為他咬文嚼字的創(chuàng)作作風所感染,在王安石煉字的故事及教師過渡語言的激勵下,學生的思維被充分激活了,不時地閃現(xiàn)出創(chuàng)新的火花,對“**填詞”的推敲,確實有了學生獨特的見解。通過這一教學,相信學生在今后的古詩文學習中一定不會忘記要“咬文嚼字”。
三、將“讀”貫穿始終
這節(jié)課的教學我將“讀”慣穿始終,注重培養(yǎng)學生**讀、默讀、齊讀和教師引讀。引導學生讀準、讀通詩句,讀出節(jié)奏感,在理解詩意的基礎(chǔ)上,通過想象讀、看畫面讀等形式讀出詩詞蘊含的獨特情感,達到與詩人情感共鳴的目的。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7
《泊船瓜洲》是一首表達思鄉(xiāng)的詩,膾炙人口。對于學生來說,讀詩、背詩已不是重點和難點,因為他們早在三年級時就積累過這首詩。教學的重點應(yīng)放在感受古詩表達的思想感情上,這也是我在請教同年組多位教師之后的共同意見。于是,我便在怎樣感悟古詩的情感上仔細揣摩,探尋方法;仡櫛竟(jié)課的教學,幾個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讓我頗有收獲:
1、注重朗讀,熟讀成誦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 。朗讀是體會古詩感情的最好方法。通過朗讀,學生和詩人的感受會貼得更近。新課伊始,我先指名讓學生朗讀古詩,并指出多音字的準確讀音。之后,在學生討論詩意匯報時,讓學生讀出詩句再解釋詩意。分析完作者的寫作背景,體會作者的思鄉(xiāng)情后,又多次朗讀,每讀都有新的要求。我覺得學生的感情應(yīng)該是越來越強烈的,他們的這種感情恰恰通過朗讀表達出來了。
2、重點明確,安排合理
真正優(yōu)秀的教師不是講好一節(jié)課,而是能根據(jù)學生的現(xiàn)狀因材施教。這首古詩學生早就背誦過了,所以重點應(yīng)放在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上。在時間的分配上,初讀古詩、理解詩意、背誦古詩只用了半節(jié)課,后半節(jié)課意在品味詩情,這也充分體現(xiàn)了教學的重點。
當然,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盡管本節(jié)課考慮多多,還有不足之處:
課上,同學們能按著我的思路學習,不過在感受詩情的環(huán)節(jié)學生體會得還不夠。首先,學生對于詩人的資料、詩歌的寫作背景還不是很了解。雖然課下學生查找過相關(guān)資料,但不具體,也不翔實,所以詩人寫這首詩的感情就不能夠很好地去體會,也不能理解為什么路途遙遠,詩人卻只覺得“一水”“只隔” 。教師應(yīng)該把詩人當時的心態(tài),所處的**環(huán)境,屢次的人生遭遇都講解給學生,用他們的生活感受去體會作者的感情。
其次,王安石用字推敲、準確也是值得同學們學習的。我想讓學生從“綠”這個字感受江南滿眼新綠,一派生機的景色。我也感覺學生對于作者多次換字的典故熟悉萬分,沒必要進行換字練習了。然而我的想法錯了。學生的體會不深刻,只有進行換字練習,他們才能體會作者用字的斟酌。
看來,看似簡單的東西未必簡單。越是簡單的文章,它包含的內(nèi)容越耐人尋味,道理越深刻,需要教師付出的越多。
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已成為當代教育工作者的共識。然而,在語文教學中,由于古詩距離現(xiàn)在生活時代久遠,語意、語法等都有很大變革,且內(nèi)容少而空洞。常常會出現(xiàn)教師沒動力教,學生沒興趣學,教學過程枯燥乏味。古詩教學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的意識,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是廣的語文教師一直探索的問題。
《語文課程標準》對高年級閱讀教學要求中提出:
聯(lián)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guān)詞句的意思,體會其表達效果。巧用推想,不失為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古詩的一種好方法。
我在教學《泊船瓜洲》這首詩時,在理解第二句“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一句時,學生的意見有了分歧:有的學生認為,鐘山與京口只隔幾座山;而有的學生認為,是鐘山與瓜洲隔著數(shù)重山。而且堅持第二種說法的學生人數(shù)居多,這是我備課時萬萬沒有想到的,教參中也未作重點、難點涉及到。面對這突如其來的難點,我先讓學生各自闡明觀點,展開辯論,結(jié)果同學們爭論得面紅耳赤,勝負難分。這時,我抓住機遇巧用推想,對學生說:“剛才你們的辯論都很精彩,各有各的道理,倒讓老師也不知所措了。這樣吧,讓我們置身于畫面中,模仿作者,去推想作者站在什么地方?看到什么?會想些什么?弄清鐘山到底與哪兒隔著數(shù)重山!蓖瑢W們各個學著作者背起雙手,挺起胸脯,翹首遠望。教室里鴉雀無聲,他們都進入了詩的意境中,靜靜的進行著各自的推想。突然間,他們驚奇的嚷道:“老師,老師,我知道了,是鐘山與京口只隔數(shù)重山!蔽页藙僮窊簦澳阍趺大w會出來的,快告訴告訴老師?”他們爭先恐后的說:“因為作者站在瓜洲遙望一江之隔的京口,自然想到離京口不遠的家鄉(xiāng)鐘山了,不禁勾起了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薄疤昧,經(jīng)你們這么一說,老師也明白了,來,讓我們?yōu)樽约汗恼啤!?/p>
總之,在古詩教學中巧妙運用“推想”不僅能解決一些教學中的實際問題,使難點迎刃而解,還能體會詩歌主旨,升華主題。而且**增強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古詩的興趣,提高了自主學習古詩的能力。社會在變革,知識在更新,時代在前進,新世紀賦予我們教師的任務(wù)是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自主、發(fā)展的人。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8
我在教學《泊船瓜洲》這首詩時,先與孩子們交流學習古詩的方法,然后,通過自主閱讀自主理解,最后在集體交流。在理解第二句“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一句時,學生的意見有了分歧:有的學生認為,鐘山與京口只隔幾座山;而有的學生認為,是鐘山與瓜洲隔著數(shù)重山。而且堅持第二種說法的學生人數(shù)居多,這是我備課時萬萬沒有想到的。這時,我靈機一動,這樣吧,讓我們置身于畫面中,模仿作者,去推想作者站在什么地方?看到什么?會想些什么?弄清鐘山到底與哪兒隔著數(shù)重山。”同學們各個學著作者背起雙手,挺起胸脯,翹首遠望。教室里鴉雀無聲,他們都進入了詩的意境中,靜靜的進行著各自的推想。突然間,他們驚奇的嚷道:“老師,老師,我知道了,是鐘山與京口只隔數(shù)重山!蔽页藙僮窊,“你怎么體會出來的,快告訴告訴老師?”他們爭先恐后的說:“因為作者站在瓜洲遙望一江之隔的京口,自然想到離京口不遠的家鄉(xiāng)鐘山了,不禁勾起了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薄疤昧耍(jīng)你們這么一說,老師也明白了,來,讓我們?yōu)樽约汗恼啤!?/p>
學生通過“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中“數(shù)重山”看出路途比較遠,特別是交通不發(fā)達的古代,要回到家應(yīng)該不近,但卻說“只隔”說明很近,看起來是矛盾的,卻不矛盾,因為詩人心早飛回家了,再遠也不覺得遠,這里可以看出他是多么想家呀。于是,通過大聲朗讀,體會詩人的思鄉(xiāng)的情感。試想,假如課前充分準備,通過圖畫示意、音樂的渲染、效果會更好。
講到名句“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時,我本打算給同學們講了當年王安石是如何經(jīng)過三番五次的修改才最終決定用“綠”字的,當我問到“你認為哪個字用得最好”,原以為學生會費一番周折才會答出,誰知剛點第一個學生就一口答到“綠”,而且,給我們說了理由,把學生帶人花紅柳綠的春景中,其他學生也躍躍欲試紛紛***補充了同學描繪的景色,原來孩子們學會了自主閱讀資料袋,多好啊! 看來我們要相信學生,不要越俎代庖,一味地“灌”,效果反而不好。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9
十月十三日上午,我們?nèi)h的教研活動在我校召開,我的公開課是《泊船瓜洲》,在接到教學任務(wù)到公開教學有10多天的時間,我在備課的歷程中感受頗多。我總結(jié)為以下幾點:
一、文學真實與生活真實:
文學作品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現(xiàn)實生活,是現(xiàn)實生活的升華,它是作者對社會生活現(xiàn)象進行藝術(shù)加工創(chuàng)作出來的藝術(shù)形象,所以文學與生活不是簡單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因此文學真實不能可以違背生活真實,否則讀者也難以接受,只有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文學真實,才能帶給讀者審美的享受。語文教學中,由于古典詩歌距離現(xiàn)在生活時代久遠,含義、語法等都有很大差異,且內(nèi)容簡單,理解困難。課堂教學中常常出現(xiàn)理解錯位,對體會詩歌的內(nèi)涵與情感產(chǎn)生阻隔。
在教學《泊船瓜洲》時,在理解“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時,我讓學生同桌交流討論“數(shù)重山”是幾座山,還是許多座山?有的學生認為:鐘山與京口只隔幾座山;而有的學生認為:鐘山與瓜洲隔著許多座大山。面對這突如其來的分歧,我先讓學生各自闡明觀點,展開辯論,結(jié)果同學們爭論得面紅耳赤,勝負難分。最后我讓他們聯(lián)系上一句“一水間”,提出問題引導:為什么寬闊的長江在作者的眼中僅僅是“一水”之隔?為什么作者詩中“又綠江南岸”,而不是江北岸呢?他們稍作議論,便爭先恐后地說:“因為作者馬上就要到京城任**,遠離親人和家鄉(xiāng),此時勾起了作者悠悠的思鄉(xiāng)之情!
對于文學真實和生活真實的區(qū)別,經(jīng)同學們這么身臨其境的推想,詩歌的理解便變得迎刃而解了。而學生將保持這種高昂的情緒,順利學完此詩,這真是無聲勝有聲!
二、教材挖掘與課堂教學:
語文課堂是教師的舞臺,只有課前充分挖掘好教材,利用好課堂這個舞臺,才能在教育教學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課堂教學的籌劃就像花園里德園丁,只有園丁們精心護理,因地制宜的籌劃,才能有新穎別致的風景。而古詩教學進入詩境、體悟詩情是小學高年級古詩詞教學要求的目標。一般的公開教學很少看到教師們涉足,為什么一些教師畏懼詩詞教學呢?教學名家的“觀摩課”與普通教師的“常態(tài)課”究竟有多少距離呢?我想在努力地尋求一個突破口。
古典詩詞蘊含著**民族傳統(tǒng)的美好感情,融入了作者對于審美的獨特感受。詩無達詁,讀者對于文本的理解會因為不同的人生經(jīng)歷和文化背景,產(chǎn)生不同的感悟和體驗,因此在古詩教學時,要注意教學內(nèi)容的價值取向,尊重學生的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適時引導學生理解詩歌情感,努力使學生的理解貼近作者的實際思想。王安石詩句中的“明月”就是*傳統(tǒng)的思鄉(xiāng)的意象,我抓住這一意象做足文章,課前導入就播放歌曲《*的月亮》,石順義作詞:哪里月不圓,何處月無光,我卻深深地愛著你,*的月亮。自**是故鄉(xiāng)明,你深深的愛,你甜甜的情,總珍藏在我的心上。然后又選用不同時代的明月詩句:然后又選用不同時代的明月詩句:
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三國】曹植。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唐代】李白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舅未刻K軾
讓學生知道“明月”往往是在外漂泊的游子思鄉(xiāng)的寄托,通過不同形式的誦讀來理解詩歌的情感。
另外關(guān)于“綠”字,我采用不同的方式來加深學生的理解。首先我讓學生找一個合適的字來代替“綠”字,學生先后找到十多個動詞,可謂五花八門,令臺下聽課的教師們稱奇。然后讓大家說說這個“綠”字的好處,是春天勃勃生機的象征。再請學生說一說自己腦海中春天的畫面。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逐步加深理解。接下來讓學生看課后補充資料,出示多**:
東風何時至,已綠湖上山。湖上春已早,田家日不閑。(唐代)丘為《題農(nóng)父廬舍》選自《全唐詩》第129卷46首
東風已綠瀛洲草,紫殿紅樓覺春好。(唐代)李白《侍從宜春苑奉詔賦龍池柳色初青》
細心的學生會發(fā)現(xiàn)老師出示的詩句和書后的詩句“又綠湖上出”有一點差異,這是我在備課時發(fā)現(xiàn),并查閱大量的資料得到的結(jié)果,我乘機告訴學生學習時要多動腦筋,要敢于懷疑權(quán)威的精神。
三、教學負擔與專業(yè)成長:
明末***王夫之在他的《四書訓義》中指出:“教者因人才不齊,而教之多術(shù)。”開課教師要預(yù)見課堂上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情況,在駕馭課堂上才可能做到應(yīng)對自如。的確,公開教學任務(wù)可能會影響自己的正常教學,畢竟需要自己下一番功夫來認真對待,因此有的教師便推辭,覺得開課己是一種負擔,不愿意去啃這根骨頭。當然我也有過這種考慮,通過這次課堂教學,原本不太熟悉powerpoint的軟件制作,后來只有逼迫著自己去做課件,經(jīng)過多次的請教和修改幻燈內(nèi)容,我基本掌握了powerpoint的軟件制作,受益匪淺。
在備課的過程中我不斷地探索、不斷地反思、不斷地改進。在研磨教材教法的經(jīng)歷中,常會有許多的靈感。通過備課、開課、研討活動,在教材和教學方法上又有新的突破。特別是和同事與專家的討論,更是一種教學觀念和理念上的一個洗禮。我希望能把自己所積累的教學經(jīng)驗理論化,做一些課題研究,進一步升華,以達到教學的最佳效果,同時自己的在歷練中也不知不覺地促進了專業(yè)成長。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教學是一項緩慢而美好的事業(yè),我將會在這條漫長的路上,爭取去做一名有底蘊、有情懷、有思想的語文教師。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10
這首詩通過描寫詩人泊船于瓜洲之上,眺望江南時的所見、所思、所感,表達了作者思鄉(xiāng)、愛鄉(xiāng)和急于返鄉(xiāng)鎮(zhèn)的心境。
詩句語言凝煉,意境優(yōu)美,同時反映了作者對家鄉(xiāng)的深切懷念和熱愛。由此可見,本文是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審美教育和德育教育的良好教材。
鑒于以上的認識,根據(jù)教材要求,針對學生的知識水*和心理特點,結(jié)合古詩教學的一般規(guī)律,我確定教學目標如下:
1、啟發(fā)想象,領(lǐng)會意境,進行熱愛家鄉(xiāng)教育。
2、動用學習古詩的方法,充分理解詩意,并在此基礎(chǔ)上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全詩。
詩歌“只有入境,才能悟神”因此,我把想象意境,領(lǐng)會詩情,確定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而指導學生學習古詩,再現(xiàn)詩歌描繪的情境是教學的關(guān)鍵。
根據(jù)以上幾點,在教學作如下嘗試:
首先讓學生回顧描寫春天的詩句。這樣,復(fù)習了舊知,加強了知識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同時通過有感情的背誦把學生引入到了學詩的情境當中去,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習的積極性。
然后,引導學生理解詩意,對于高年級學生來說,不是第一次學古詩。因此,學習課文的開始,我就讓學生回顧學古詩的方法。然后,進行歸納,給出方法。這樣設(shè)計實際是給出了學生的學路。同時,也滲透了教者的教路,使教和學**起來。通過學法的運用,促進小學生知識的遷移和能力的培養(yǎng)。
在理解詩意中,我采取了“先扶---后放”的辦法。先扶學前兩句,“讀詩句----解字詞-----串講詩意----體會兩句話的作用”。為配合詩意的理解。教師板書,目的是在學法上“教”學生,使其掌握方法為其智力經(jīng)驗的形成奠定基礎(chǔ)。讓學生自學三、四句,并以匯報形式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板書)
通過對學習方法的運用促進了學生知識的遷移和能力的培養(yǎng)。最后,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出全詩大意,為進一步體會詩的意境奠定基礎(chǔ)。
整個教學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我放在引導學生領(lǐng)會詩的意境上。
這一過程,我主要采用兩種方法來進行。
第一種方法:設(shè)境想象法
運用畫面再現(xiàn)情境,音樂渲染情境,語言描述情境。為學生營造了一個良好的氛圍。美的配樂,美的解說,美的畫面,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多種感官進行體驗,學生在心境愉悅的環(huán)境中學習,受到了美的熏陶。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都得到了發(fā)展,讓學生談自己的感受,從而深刻體會到了詩人所表達了情感。
第二種方法:重點字詞剖析法
這樣設(shè)計,意在突出語文學科的特點,進行扎扎實實的語言文字訓練,讓學生在詩中體會到祖國語言文字的美。同進,抓住重點詞句進行挖掘,避免傳統(tǒng)教學中存在的無重點,無深度,無層次的串講串問,加大了“學詩”的密度,使學生真正學有所獲,學有所得。
教學的第三個步驟是: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全詩。豐富學生的詞匯,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激發(fā)學生對祖國語言的熱愛。
最后,讓學生動筆,完成以下的鞏固練習。避免在古詩教學中,只動口不動手的現(xiàn)象,通過練習檢查了學生的學習情況,接收信息反饋。
總體上講,這節(jié)課的教學,主要在以下三方面做了一定的努力:
1、挖掘詩句的內(nèi)涵,不失時機地進行思想教育。
2、積極創(chuàng)設(shè)情境,進行學法指導。
3、抓住重點剖析,進行扎實的訓練。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11
《泊船瓜洲》是一首表達思鄉(xiāng)的詩;仡櫛竟(jié)課的教學,幾個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讓我頗有收獲:
1、讀中求解,讀中求悟:
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重視古詩朗讀。讀的形式多樣,但每一次都有明確的目的,都加深了學生對語言的理解,體現(xiàn)了讀書的層次性。同時,精心處理好朗讀的層次,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2、引入情境,感悟詩情
在本課教學中,我通過圖畫示意的渲染、教師的語言描繪,創(chuàng)設(shè)多種場景,讓學生感受詩人創(chuàng)作的情境,從而更深刻地領(lǐng)悟作品所表達的情感。如:辨別京口、瓜 洲、鐘山方位時用簡筆畫的形式;講解春風又綠江南岸,江南是什么樣的時,引導學生想象花紅柳綠,鶯歌燕舞,一派生機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
3、緊扣詩眼,感悟詩情
由詩眼設(shè)疑,往往能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幫助學生整體把握詩的大意。同時可以做到抓大放小,不因逐詞逐句串講而使教學顯得枯燥!恫创现蕖愤@首詩字面意思相 對比較簡單,詩意容易理解。于是在理解詩意時我引導學生緊扣詩眼“還”字,提煉出“很想還——早想還——不能還”這一教學主線。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12
今天目睹了**師的教學風采,與孩子們一起走進課堂,感受了詩人王安石濃烈的思鄉(xiāng)情懷。動人的音樂聲中,陶醉于美麗的江南春景,怎能體會不出詩人那強烈的思鄉(xiāng)感情呢?
古詩的教學,要孩子們跨越時空的阻隔,掃除文字的障礙,與詩人進行感情的交流,重在情景的創(chuàng)設(shè)。今天,**師的課堂上,情景的創(chuàng)設(shè)是很美的。首先,課件展示了“京口——瓜洲——鐘山”的位置,讓孩子們清楚地了解了“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詩人的家鄉(xiāng)其實離的不遠,但是詩人不能回。但又是什么勾起了詩人的思鄉(xiāng)情懷呢?是“春風”,是“明月”,是那動人的江南春景,課件展示的那優(yōu)美的畫面,把孩子們和我一起帶進了那美麗的江南美景之中,讓孩子們很好的體會到了詩人對家鄉(xiāng)思念的情感。
詩詞在語言上是非常凝練的,詩中“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作者是經(jīng)過反復(fù)的推敲,**師帶著孩子們體會了,作者的妙用。從一個“綠”字感受到了,江南早春綠的萌發(fā),綠的蔓延,綠在作者記憶中的滋長。
如果課堂上能把對詩的理解,與作者的生活背景,仕途的曲折,以及現(xiàn)實的無奈,前途的渺茫結(jié)合起來,我想會讓孩子對詩人更了解,對詩的體會更貼切,對歷史知識的拓展收益會更多。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13
《泊船瓜洲》是小學五年級第五課的一首詩,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覺得收獲是有的,而不足也是顯而易見的。試梳理如下,作今后教學之鑒。
一、學生帶給我的兩處意外,令我欣喜
一處是講到名句“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時,我本打算饒有興趣地講詩人賈島“推敲煉字”的故事,爾后,再給同學們講了當年王安石是如何經(jīng)過三番五次的修改才最終決定用“綠”字的,使學生聽得如癡如醉。當我問到“你認為哪個字用得最好”,原以為學生會費一番周折才會答出,誰知剛點第一個學生就一口答到“綠”,而且,給我們說了理由,把學生帶人花紅柳綠的春景中,其他學生也躍躍欲試紛紛***補充了同學描繪的景色,后來竟然有學生提議要畫出這幅美景,怎么辦呢?就讓他們現(xiàn)場畫吧。畫家用線條、顏色表示形體,詩人則用語言來繪色繪形。高超的“畫筆”,可使“畫中有詩”,而美妙的“詩筆”又可使“詩中有畫”,從而使得詩情畫意融為一體。古詩的語言極為精煉。僅僅通過接觸語言來學習古詩,兒童對古詩畫面美的理解就會是籠統(tǒng)的、模糊的。學生把我們帶人古詩“詩中有畫”的意境,教師把“詩”與“畫”結(jié)合起來進行教學,通過作畫,具體而形象地再現(xiàn)古詩中的畫意,喚起學生豐富的聯(lián)想,從而引導學生深入體會古詩的畫面美,板畫所畫的每一步都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內(nèi)在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古人云:“授人以魚只供一餐所需,授人以漁終身受用不盡!蔽蚁耄喊瀹嬙O(shè)計的過程也是“授生以漁”的過程。讓學生不但能學會,還要會學。在學中體驗,在體驗中提高。這怎能不讓我欣喜?
第二處就是對詩所表達的感情的體會:
學生通過“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中“數(shù)重山”看出路途比較遠,特別是交通不發(fā)達的古代,要回到家應(yīng)該不近,但卻說“只隔”說明很近,看起來是矛盾的,卻不矛盾,因為詩人心早飛回家了,再遠也不覺得遠,這里可以看出他是多么想家呀。此時,我再通過圖畫示意、音樂與圖片的渲染、教師的語言描繪,創(chuàng)設(shè)多種場景,讓學生感受詩人創(chuàng)作的情境,從而更深刻地領(lǐng)悟作品所表達的情感:
詩人此時可能站在哪里?他看到了哪些景物?耳邊會聽到哪些聲音?
……
春風又綠江南岸,江南是什么樣的呢?我們就住在鐘山附近,又正值春天,把我們所見到的春景告訴想家的詩人吧!
……
在學生體悟到詩歌蘊含的情感后,再次指導個體、集體品讀:(指名說)
你有過思家的感受嗎?
你想家時心里是什么滋味?
詩人和你是同樣的感受,他會怎樣吟誦這首詩?
如此調(diào)動學生的生活積累,促使學生想象,讓他們的情緒在情境中與詩人產(chǎn)生共鳴,更能體悟作品蘊含的情感。
二、困惑和遺憾
“讀中求解,讀中求悟”,顧名思義,讀是解與悟的方法和前提。為迎合這次活動的主題,在教學設(shè)計上,我安排了很多的讀,但仍然無法實現(xiàn)讀中求解、求悟,只能從解悟入手促讀。貌似指導學生“如何讀”以促解悟,而細想,確實有些牽強。這也是我在古詩教學中存在的困惑:短短數(shù)十字,學生在不解的情況下如何讀?這樣的讀又如何促解促悟?
學生的畫,雖然說得到,可又不能很好地用畫筆把心中所想畫出來,而我的繪畫水*也太差,所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zhì),不僅是哪一科老師可以完成的,需要各科老師共同努力,而教師也要不但學習,盡力成為多面手,才會把學生帶進更好的藝術(shù)殿堂。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14
今天我** 《泊船瓜洲》 這一課 。 這是我第一年帶語文,對于古詩詞我又很多想法,大多都不是很成熟。在請教了很多優(yōu)秀的老師之后,我對這首詩有了初步的框架。但上完課后,我又覺得有很多地方處理的不是很好。
經(jīng)過聽課老師的指導與評價,總結(jié)了以下幾點:
一、優(yōu)點
教態(tài)大方,思路清晰,語速掌控較好。對學生的引導也很成功。()課堂氣氛好,學生發(fā)言踴躍,有激情。在詩句的朗讀、節(jié)奏處理上非常突出。做到了在“讀中自悟”。對全詩中的“字眼”---“綠”做了較為精彩的分析與領(lǐng)悟。
二、缺點
1.在作者王安石的簡介中停留過多,**性的東西給學生提提就行了,沒必要說的那么透。只要學生能感受到作者那淡淡的憂傷就可以了。
2.押韻未給學生普及,有點一筆帶過。古詩詞重在押韻,學生應(yīng)細細體會。
3.“間”字的讀音在參考書中有兩個版本,我提前沒搞清,使該字在學生中引起了激烈的討論,最終我雖自己辨識為四聲,但還是業(yè)務(wù)部熟練,提前沒做好功課。
今后的工作中要謹記這次的經(jīng)驗教訓,爭取做的更好。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15
一、抓住詩眼悟詩情
《泊船瓜洲》這首詩字面意思相對比較簡單,詩意容易理解,于是我打破了傳統(tǒng)古詩串講串問、逐字逐句講解的教學方法,而是緊扣詩眼“還”字,提煉出“很想還——早想還——不能還”這一教學主線。而這一主線正是詩人情感發(fā)展的逐漸深入,如何讓學生體會詩人的這一系列情感變化呢?我主要采用了讓學生自讀自悟、交流匯報,再及時引導學生抓住關(guān)鍵字眼,如抓住“一水間”“只”“數(shù)重山”體會詩人“離家近——很想還”,抓住“又”字體會詩人“離家久——早想還”,抓住“何時”體會詩人“思家切——不能還”。并通過板畫貼圖幫助學生理解“瓜洲”“京口”“鐘山”的地理位置關(guān)系,進一步體會詩人離家近卻不能還的情感。教學至此,學生自然而然會產(chǎn)生一個強烈的疑問:為什么詩人離家近、離家久、思家切卻不能還呢?然后讓學生猜測詩人不能還的原因,最后教師簡介當時的時代背景,學生此時便會油然而然對王安石為了**大計、為了****,雖到家門卻不能還的那種為大家而舍小家的崇高境界所折服,并深深地體會到詩人從內(nèi)心深處發(fā)出的“明月何時照我還”的強烈的思鄉(xiāng)情。
二、咬文嚼字學推敲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边@一詩句不僅寫出了詩人強烈的思鄉(xiāng)之情,而且道出了王安石改字的一段佳話。于是我抓住“綠”字進行延伸教學,使學生不僅為詩人的高尚情操所折服,還為他咬文嚼字的創(chuàng)作作風所感染,在王安石煉字的故事及教師過渡語言的激勵下,學生的思維被充分激活了,不時地閃現(xiàn)出創(chuàng)新的火花,對“選字練習”“**填字”的推敲,確實有了學生獨特的見解。通過這一教學,相信學生在今后的習作中一定不會忘記要“咬文嚼字”。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菁選(擴展5)
——《泊船瓜洲》教學設(shè)計范文5篇
《泊船瓜洲》教學設(shè)計范文1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shè)計,教學設(shè)計是連接基礎(chǔ)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對于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jié)合具有溝通作用。那么大家知道規(guī)范的教學設(shè)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泊船瓜洲》教學設(shè)計范文(通用1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泊船瓜洲》教學設(shè)計范文2
教學目標:
1、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會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樹立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2、過程與方法:
1)學習通過注釋、查閱資料,邊讀邊想等方法,感知詩詞大意,用自己的話講述詩句的意思
2)通過比較閱讀,揣摩不同作者對思鄉(xiāng)的不同表達方式。
3、知識與技能
1)正確認讀“一水間、數(shù)重山、照我還”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并默寫《泊船瓜洲》。
教學重難點:
1.比較閱讀,體會不同的表達方式。
2.體會詩人的濃烈的思鄉(xiāng)之情。
教學環(huán)境:
老師自制的課件;上課環(huán)境為有電腦、投影儀和大屏幕的教室;
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1)我們已經(jīng)學過一些思念家鄉(xiāng)的古詩詞了,大家還能背誦李白的所寫的那首名篇——《靜夜思》嗎?(學生齊背后,出示幻燈片2)
2)大家知道是什么景物勾起了作者對家鄉(xiāng)的思念嗎?(月亮)
3)師小結(jié):說得很好,自古以來,月亮就象征團圓之意,我國古代文人在寫思念家鄉(xiāng)、思念親人的詩詞中往往會提到月亮,比如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泊船瓜洲》。
2.新授《泊船瓜洲》
1)初讀:大家先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詩文,看看有哪些字詞的讀音你還不確定?尤其是詩文中的多音字,你能結(jié)合書下的注釋和你的初步理解,為這些多音字選擇正確的讀音嗎?
你知道讀七言絕句時,應(yīng)當如何停頓嗎?(出示幻燈片3進行正音,師畫出停頓節(jié)奏)老師范讀后學生再讀詩文。
2)介紹作者(出示幻燈片4)
你對王安石了解多少?說出來與大家一起分享、分享。
3)詩句解析:
(1)“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
、俅蠹以倏纯次闹械淖⑨,了解“泊、一水間、數(shù)重山”的意思,再思考:“京口、瓜洲、鐘山”這幾個地方的地理位置是怎樣的呢?(幻燈片5)
②作者站在什么地方?眼里看到了什么地方?心中想到了什么地方?(幻燈片6)
。ㄑ壑兄啊┛凇⒐现尴胂笾啊霞溢娚剑
③既然離家“只隔”“一水間”、“數(shù)重山”,但離家真的近了嗎?(對于交通極為不便的古代,即時要回到家,也需要很長的時間,所以說“只隔”只是詩人的自我安慰而已)體現(xiàn)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歸心似箭、高興)
、茉娨猓簭木┛诘焦现輧H僅只隔著一條長江了,離老家鐘山也不遠了,只隔著幾重山而已。
老師小結(jié):詩以“泊船瓜洲”為題,點明了詩人的立足點。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間”寫了望中之景,眼能見到,說明離家很近了;次句“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是想象之景,詩人聯(lián)想到家園所在的鐘山也只隔幾座山了。暗示詩人歸心似箭的心情。
、葸^渡:離家這么近,詩人回家了嗎?為什么不能回家?讓我們一起來讀讀千古名句:“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大家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讀一讀詩句,然后一邊欣賞老師所出示的圖片,一邊思考問題。
。2)“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幻燈片7)
①這幾張照片描繪的是什么季節(jié)的景色的?(春季)你是根據(jù)圖片上的什么特點來認定是春天景色的?(綠色)是什么讓江南*出現(xiàn)了一片綠色呢?{(春風)又綠江南岸,所以說,江南的綠色是春風的功勞}
、跒槭裁凑f作者選用“綠”字比“過、滿、吹”字好?(幻燈8)
。ㄒ粋“綠”字,使動用法,使(江南*)變綠,從春風的結(jié)果入手,將靜景化為動景,寫出了春天的色彩繽紛、春天的草長鶯飛、春天的綠意盎然,春天的滿目新綠、春天的生機勃勃以及春后江南景色變化。一個“綠”字,其實也是)
、垡粋“又”字,你能體會出什么?一個“綠”字,從表面上看是江南春草遍地生長,一片新綠,實則比喻的是什么在無情地生長?(而這一片生機卻隱喻著詩人思鄉(xiāng)的愁緒如同春風之下的小草一樣,無窮無際地蔓延與生長。)
。ㄒ粋“又”字,點明了詩人當初離家的時間,又暗含“草兒枯了,有再綠的時候,春天去了,也有再回來的時候”的意思,而自己的離開了家鄉(xiāng),什么時候又才能回來呢?)
、芡惠喢髟拢娙藭f些什么呢?(幻燈片9)
(明月何時照我還)
。3)了解背景,體會詩人的心路歷程(幻燈片10)
此時的詩人,離家已經(jīng)很近了,只隔著“一水間、數(shù)重山”了,詩人也很想回家,卻不能回家,這是為什么?
。ū尘昂喗椋罕驹妼懹谖鯇8年,此時正好是王安石變法失敗被迫離京剛好一年,宋神宗再次拜他為**,王安石深感變法的不易,因此兩次**推辭都未被批準,只好勉強**。在途經(jīng)家鄉(xiāng)之時,看到可望可見的京口,想到不遠的老家鐘山,一股濃濃的思鄉(xiāng)情懷油然而生,然而皇命在身,卻不能回家,所以只能自我安慰;找看到眼前的一片綠油油的莊稼,不油讓人想起自己的變法給農(nóng)民所帶來的好處,想到這些,還會不由自主生出一點欣慰和高興;然而,這變法卻得不到上層人物的**,以后的**前途和自身命運到底如何:是功成名就呢,還是又一次失敗而歸?這一切都是未知數(shù)。一種無奈之情已然可見)
更為苦惱的是,詩人知道自己什么時候回家嗎?(不知道。所以才發(fā)出明月何時照我還的吶喊,此處已經(jīng)可以看出詩人的真實內(nèi)心了,不愿**,卻不得不**,只能盼望早日離開官場,盡早回到?jīng)]有利益紛爭的老家。)
板書:強烈思鄉(xiāng)、欣慰高興、無奈苦惱
4)生齊讀詩文,要讀出詩人的這種心路歷程。
3、背誦古詩(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方式讀詩文,達到背誦的目的)
王安石的這首七絕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著眼于春天景色的描繪,寫出了詩人對家鄉(xiāng)的無比思念和近家不能回的無奈之情,也寫出對前途命運的擔憂之情。
暖人的春風和勾人的明月可以勾起大家的思鄉(xiāng)之情;而可以使萬葉飄落、百花凋零的秋風,則給自然界和人間帶來一片秋光秋色、秋容秋態(tài),從而讓人想起客居他鄉(xiāng)的游子之孤獨、凄涼與寂寞,再燃思鄉(xiāng)之火。張籍的七言樂府詩《秋思》便是如此。這是下節(jié)課所要學習的內(nèi)容了。
4、擴展了解同一主題“思鄉(xiāng)”的不同表達方式(可以用不同的文體形式表現(xiàn)):
回顧舊知:你還記得以下這些描寫思念家鄉(xiāng)的文章嗎?
詩詞:《游子吟》、《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白話文學:《故都的秋》
欣賞:歌曲:播放mp3《明月幾時有》
5、作業(yè):
1)你還知道哪些思鄉(xiāng)的古詩詞?抄寫兩首,背誦一首。
2)學會唱一首思鄉(xiāng)的歌曲。
6、板書設(shè)計:
只隔家在眼前強烈思鄉(xiāng)
綠江南變法成效欣慰高興
何時還家不能回
遙無歸期無奈苦惱
《泊船瓜洲》教學設(shè)計范文3
教學要求
1.學習《泊船瓜洲》一詩,啟發(fā)學生依據(jù)詩句展開想象,領(lǐng)會詩的意境,體驗詩人對家園的深切思念,培養(yǎng)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
2.補充教學賀知章的《回鄉(xiāng)偶書》,深化學習,擴大閱讀量。
3.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兩首古詩。
4.學習并初步運用讀古詩的一般方法。
教學準備
2.樂曲、《泊船瓜洲》的配樂朗誦。
3.簡筆畫的設(shè)計。
教學過程
一、古詩導入
1.出示王安石作品《梅花》,齊讀。
同學們知道這首詩的作者嗎?
2.激情介紹作者。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宋朝著名文學家。他,曾官居**,為解黎民之苦,積極實行變法。但,終因保守派的反對而辭官而去。神宗熙寧八年,他二次上京任相,罷相又復(fù)相,對一個經(jīng)歷了****風雨的人來說,對前景并不抱幻想,興奮喜悅之中,摻有幾絲憂慮。此時,他路經(jīng)瓜洲,望月抒懷,作下此篇《泊船瓜洲》。
二、解題。
。1)齊讀題目。作者旅途停在什么地方?出示簡筆畫。
(2)“泊船瓜洲”這題目又是什么意思呢?
(3)揭示學法
“知詩人,解詩題”是學古詩必不可少的一步。它可以幫助我們理解詩的內(nèi)容。
三、學習古詩
。1)那么詩人王安石泊船瓜洲時寫下了一首怎樣的詩呢?請同學們輕聲讀詩。(正確流利)
。2)指明讀,糾正字音。
。3)小組合作,對照注釋,理解詩意。
。4)集體匯報,明確詩意。
誰來簡單地說說這首詩的意思?在說之前老師再看看幾個字你有沒有搞清楚?(指名**:“間”、“數(shù)”、“綠”、“何時”、“還”)
畫出京口瓜洲鐘山的位置
。5)揭示學法
我們剛才抓住了詩中難理解的字眼,弄懂了詩的大意。也就是——抓字眼,明詩意。
四、欣賞古詩體會感情
1、聽范讀,初步體會詩人感情。
學習古詩,要了解詩的大意,但更重要的還要能體會到詩人的感情。下面老師讀一下這首詩,大家聽聽,體會體會。
2、想象詩的意境。
。1)聽老師讀了,我想大家對詩人的感情已經(jīng)有了初步的感受。怎樣才能更深地體會到呢?
剛才你們聽著詩,覺得詩人吟這首詩可能是在什么時候?那么,在你們的想象中,詩人是站在什么地方,看著哪兒吟這首詩的呢?天上有什么?
。2)那么在這明月之夜,詩人站在船頭眺望江**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讓我們聽著音樂,看著圖,對照著詩想想看。
播放音樂,教師隨著音樂提示:
明月之夜,晚風徐徐,詩人走出船艙**在船頭向南眺望,對岸就是京口,由這些詩人想到……現(xiàn)在又是春天了,詩人的腦海中不禁浮現(xiàn)出一幅幅美麗的圖畫來:青山——綠水——河岸,詩人望著明月又怎么想呢……
(3)詩人看到想到的情景,你們看到想到了嗎?現(xiàn)在,如果你們就是詩人,就是王安石,能說說你們都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
四人一組,一人說,其他人補充。
指名**做詩人。
3、學習三、四兩句。
(1)剛才同學們扮演詩人,想象到了詩人腦海中浮現(xiàn)的家鄉(xiāng)春天的許多美景,詩人是用哪句詩來概括的呢?
。2)那么,你覺得這一句中哪個字用得特別好呢?讓我們再用“綠”來吟讀——“春風又綠江南岸!焙迷谀模,體會到了嗎?
。3)指導朗讀,多種方式朗讀,激發(fā)朗讀興趣。
。4)學到這兒,不禁使我們聯(lián)想到學過的另一首寫詩人明月之夜思念家鄉(xiāng)的詩,那就是李白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4、揭示學法:想意境、悟詩情。
5、朗讀、背誦。
。1)下面我們再聽一遍配樂朗誦,進一步體會體會詩人的情感,聽的時候老師就要看,哪些同學想象到了意境,領(lǐng)悟到了詩情。
放配樂朗誦錄音。
(2)學生**讀背。
指名背誦。
我們一起來背一遍。
13.小結(jié)。
這首詩寫了詩人泊船瓜洲時的所見所思所感,他覺得家鄉(xiāng)是那么美,那么可愛,他是那么急切地想回到家鄉(xiāng),這使我們體會到詩人對自己的家鄉(xiāng)多愛。
五、擴展學習《回鄉(xiāng)偶書》
1.導入。
對家園、對故鄉(xiāng)的思念和熱愛是人之常情。這種感情是無比深沉,無法磨滅的。下面這一首唐朝詩人賀知章寫的《回鄉(xiāng)偶書》大家先自己讀讀詩,說說你感受到了什么?
2.聯(lián)系現(xiàn)實。
這首詩表現(xiàn)的這種離家多年回到故鄉(xiāng)的情景,你們在生活中有沒有見到過?
3.齊讀。
4.小結(jié)。
六、總結(jié)
今天這一課我們學習了《泊船瓜洲》和《回鄉(xiāng)偶書》兩首詩。這兩首詩一首寫思鄉(xiāng),一首寫回鄉(xiāng),讀了使我們深深地體會到了詩人對家鄉(xiāng)的熱愛。愛家鄉(xiāng)是一種崇高的情感,我們的家鄉(xiāng)是美麗可愛的濟源,她如今已被評為世界地質(zhì)公園,創(chuàng)衛(wèi)也取得圓滿成功,我們邵原更是被評為神話之鄉(xiāng),讓我們也為家鄉(xiāng)盡自己的一份力吧。
板書
泊船瓜洲
遠望鐘山
泊船瓜洲春綠江南贊春、思鄉(xiāng)
見月思鄉(xiāng)
《泊船瓜洲》教學設(shè)計范文4
教材簡析:
《泊船瓜洲》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二組第一篇課文《古詩詞三首》中的第一首,《泊船瓜洲》是膾炙人口、情意綿綿的思鄉(xiāng)詩,表達了作者對家鄉(xiāng)深深的思戀和熱愛。
全詩的大意是:從京口到瓜洲不過是在一條橫著的江的距離之內(nèi),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著幾座山。春風又吹綠了長江*,明月什么時候才能照著我回到家鄉(xiāng)。這首詩寫的是詩人停船在瓜州之后,望著僅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離京口并不很遠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
導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古詩,背誦并默寫古詩。
2、借助注釋、抓住重點詞句、利用插圖、發(fā)揮想象理解詩意,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表達的方法。
3、感受古詩的韻味,激發(fā)閱讀古詩的興趣。培養(yǎng)動手搜集資料的習慣。
導學重難點:
1、理解詩意,積累古詩。
2、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達方法。
準備:課件
導學過程:
一、預(yù)學
1、經(jīng)典誦讀:背誦關(guān)于思鄉(xiāng)的古詩詞:天凈沙秋思
2、導語:“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惫磐駚磉h離故土的游子總會思念魂牽夢繞的家鄉(xiāng)。他們往往把這種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融入一首首短小精悍的古詩中,需要我們細細去品味。今天我們一起學*安石的《泊船瓜洲》看看他是怎樣表達自己的情感的?
3、出示課題,齊讀課題,泊的意思,“瓜洲”現(xiàn)在長江北岸,
4、了解作者,生交流,師小結(jié)。
二、互學
1、初讀古詩,初步感知詩的內(nèi)容
1)**讀古詩,讀準字音,讀通詩句,注意讀好停頓。邊讀邊想每一句詩的意思。
2)檢查讀古詩情況:指2名學生讀,教師范讀,**試讀,2個小組讀,齊讀。
3)你讀懂了哪一句的意思,和大家交流。
2、小組合作:
1)、用畫一畫的方式學習前兩行詩句,感受京口、瓜州、鐘山的位置。
2)、用想象畫面的方式學習后兩行詩句,感受作者的內(nèi)心情感。
點播學習第一句:
小組展示畫圖:
詩人把船停在瓜洲看到什么?
學生在圖上標出位置。結(jié)合圖和注釋了解地理位置。
作者這兩句詩提到了三個地方之間的距離,其實說的是什么意思呢?(京口和鐘山離得很近)這與作者有什么關(guān)系呢?
簡介:王安石的父親曾在江蘇南京為官,王安石是在那里長大的,對鐘山即現(xiàn)在的南京有著深厚的感情,可以說那里是他的第二故鄉(xiāng)。
真離得近嗎?(長江、數(shù)重山)
從哪些詞中看出王安石認為近?(一水間,只隔數(shù)重山)
看到的實際距離很遠,但在王安石的心中認為特別近,這是為什么?
練習讀感受詩人對家鄉(xiāng)的無限思念和急切盼望回家的感情。
在他心里一水之隔,確是近在咫尺,讀第一句
在他心里數(shù)重山也不遠,讀第一句
在他心里家鄉(xiāng)就在眼前,讀第一句
詩人太思念家鄉(xiāng)了,多想回去呀!再讀
點播學習第二句:
讀,你的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怎樣的畫面?生交流
師:春天到了,和煦的春風吹醒了柳樹,吹來了燕子,吹美了大江南岸,閉上眼睛想象春風帶給江南的美景,可以用哪些詞語來形容江南的美麗景色?
。ā瓣柎喝隆、“鳥語花香”、“姹紫嫣紅”、“生機盎然”、“綠滿江南”、“桃紅柳綠”、“春風和煦”……)指數(shù)名學生說。
師:聽了同學們的描述,我仿佛看見了一派綠意盎然的春光圖。把你的感受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吧。學生朗讀第三行。
詩人只用了一個字就把江南春天的美景表現(xiàn)出來了,耐人尋味,那就是---“綠”,請同學們認真閱讀課后資料袋里的內(nèi)容,相信你會更進一步的感受出詩人對詞的推敲及用詞的準確傳神。
交流:聽完“綠”字的故事后,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指名答。)
再一次感受江南春天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讀“春風又綠江南岸”
詩人離家多長時間了?哪個詞看出?“又”
詩人離家很久了,春風又綠江南岸,江南綠了家鄉(xiāng)也綠了,江南這么美,家鄉(xiāng)也一樣美麗,勾起了作者無限的思念。
因此在這樣靜寂的夜晚,他輾轉(zhuǎn)難眠,獨自一人走出船艙,仰望夜空中的一輪圓月,他發(fā)出感慨——明月何時照我還?
一水之隔,近在咫尺,偏不能還,不由感慨——春風---明月何時照我還?
春滿大地,離家已久,思緒萬千,不由感慨——春風---明月何時照我還?
此時你就是詩人,站立船頭,仰望明月,思家心切,只能借詩來抒發(fā)自己的思鄉(xiāng)之情,請同學們帶著這種感情再來讀一下這首詩。
小組小結(jié):通過交流我們知道了作者的家鄉(xiāng)在鐘山,山高水遠,但在作者心中卻很近,他太想回故鄉(xiāng),還知道了江南的春意盎然,勾起了作者對家鄉(xiāng)的思念。
教師小結(jié):作者泊船瓜洲,感受到了近在咫尺的家鄉(xiāng),看到了春意盎然的江南,勾起了他對家鄉(xiāng)無限的思念,再讀,感受。
三、評學
1、把這首詩改編成小故事。
2、從古至今,像王安石這樣身在異鄉(xiāng),思家心切的詩人還有很多,也寫下了無數(shù)感人肺腑的思鄉(xiāng)詩。課前,老師收集了一些有關(guān)思鄉(xiāng)的古詩,送給同學們。
悠悠天宇曠,切切故鄉(xiāng)情!獜埦琵g《西江夜行》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獜埦琵g《望月懷遠》
落葉他鄉(xiāng)樹,寒燈獨夜人!R戴《灞上秋居》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3、隨堂作業(yè)
(1)選字音
一水間數(shù)重山還鄉(xiāng)
(2)補充詩句并完成練習
京口瓜州(),鐘山只隔()。
春風(),明月何時照我還?
“一水”指的是()
句中“綠”字用在這里的好處是:()
用自己的話說說“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詩句的意思:
表達了作者()之情。
《泊船瓜洲》教學設(shè)計范文5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泊船瓜洲》,并會背誦。
2、通過學生自己查閱資料,完成對古詩意思及理解,體會作者思念家園的深切感情。
3、應(yīng)用網(wǎng)絡(luò)資源進行教學,培養(yǎng)學生自我發(fā)現(xiàn)、思考、搜集、處理、探究的學習方法。拓展學生想象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
學習形式策略
1、組成合作小組進行學習:
讓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提高學習效率。
2、自己**學習:
讓有個性思維的同學**發(fā)展。
3、師生之間談話式學習:
讓學生能暢所欲言。
教學過程
一、示題引問
1、示題。
2、學生讀詩,提出自己想了解的問題。
二、了解詩意
1、教師給同學介紹一位新的朋友、老師──網(wǎng)絡(luò),用它來學習古詩:
學生借助網(wǎng)頁了解詩人、詩句的意思。
2、學生交流探討學習收獲:
⑴教師引導交流重點詞的意思。
、平忉屓姷囊馑。
三、體會古詩思想感情
1、學生通過網(wǎng)頁了解全詩的意思。
2、體會古詩思想感情,讀詩、背詩:
引導學生從詩中的詞、句中去體會思想感情。
四、借助網(wǎng)頁探索拓展
1、學生通過網(wǎng)頁了解有關(guān)本詩和其他有關(guān)詩的知識。
2、學生交流學習的成果,學生將自己獲得的資料分析得出結(jié)論進行交流
五、課后作業(yè)
將今天的學習成果,用Word或Powerpoint做成匯報作業(yè)。
課堂實錄片段及解析
片段一:
(經(jīng)過第一階段網(wǎng)頁學習后)
師:剛才老師在巡視時,有同學找老師要密碼了,但是要獲得密碼,必須將你對詩句的理解對大家說一說,哪位同學準備好,就趕緊舉手吧!
(舉手的學生只有兩三個,老師點了其中一位同學。)
生:京口和瓜洲之間只隔著一條長江,鐘山只隔著幾層山
師:對不起,我打斷一下,你怎么知道京口和瓜洲之間隔著的是長江呀?
生:因為前面(網(wǎng)頁)的解釋里說:瓜洲在長江(讀重音)北岸,揚州市南,和京口相對。所以我知道京口和瓜洲之間隔著的是長江。
師:哦,原來你是借助注解明白的,閱讀真仔細!哪位同學用其他的方法知道的?
(有兩****舉手,點其一回答)
生:我是看地圖知道的。(學生操作網(wǎng)頁展示地圖,指出長江)
師:你看到了長江,那你知道京口、瓜洲和鐘山在哪里嗎?
(生找不出來)
師:哪位同學幫幫他?
(舉手的同學多了起來,點其一回答)
生:(操作網(wǎng)頁將對應(yīng)的地點名稱拖到地圖上相應(yīng)的位置。)
師:你怎么知道這些地方在哪里呀?
生:前面(網(wǎng)頁)說了:
京口:在長江南岸,現(xiàn)在江蘇省鎮(zhèn)江市(重讀)。
瓜洲:在長江北岸,揚州市南,和京口相對。
鐘山:現(xiàn)在南京紫金山(重讀)。
師:真不錯,能借助注解,把地圖看明白!那位同學你明白了嗎?
(剛才沒有回答正確的學生點點頭)
析:學生從文本閱讀中獲取字面信息,通過地圖獲得直觀的信息,兩種信息內(nèi)化為學生的理解,在這里傳統(tǒng)的學習與多**的優(yōu)勢找到一個**的融合點。
片段二:
(一學生回答完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的意思后)
師:理解得真好,能告訴大家你怎么明白這句詩的嗎?
生:我是看注解知道的。
師:注解上怎么說的?
生:(操作網(wǎng)頁展示。綠:本是形容詞,這里用作動詞,有吹綠了的意思。何時:什么時候。)
師:你能想象一下吹綠了的景象嗎?
生:春天來了,草綠了,樹綠了。
師:嗯,你的春天似乎缺乏生氣,哪位同學再來想象一下?
生:春天來了,岸邊的小草綠了,岸邊的樹的嫩綠的枝條隨風擺動,綠樹、綠草倒映在水里,水也染綠了,江水、樹、草綠成了一望無際的綠色。
師:真美的綠呀!
析:雖然沒有多**的形象再現(xiàn),但是,學生對文字的感受更深刻了。這里學生不會因多**而產(chǎn)生思想的惰性,放飛了想象的翅膀,活躍了思維,這又怎是一個綠字了得。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菁選(擴展6)
——改寫《泊船瓜洲》作文3篇
改寫《泊船瓜洲》作文1
今天,宋代詩人王安石第二次上京赴任**,途經(jīng)瓜洲。
王安石乘船從京口渡江,到對面的瓜洲岸。一路上,*的風景如詩如畫,美不勝收,而王安石心里卻是顧重重,因為他聯(lián)想到第一次被罷官免職的情景,又想到這次**能否成功,因此十分擔憂。
王安石只覺得船行疾速,一轉(zhuǎn)眼就到了瓜洲岸,離鄉(xiāng)不久的他忍不住離別的痛苦,便不時地回過頭,戀戀不舍地遙望著故鄉(xiāng)。從京口到瓜洲只需渡過一條江,而從京口到鐘山又只隔著幾座山,望著近在咫尺的故鄉(xiāng)南京,王安石的眼睛里充滿了淚花。試想那一陣陣柔和的春風又吹綠了江南岸邊,小草破土而出,小鳥在枝頭嬉戲,小孩子們在田野里打滾撲蝶。好一幅歡快影像!這使王安石不禁思緒萬千:每年這個時候,那里春意濃濃,一片勃勃生機,田里的麥苗綠油油的,風一吹來,翻動著綠色的浪花,站在麥田里,就像置身于一望無際的大海之中。幾朵色彩*淡的野花在綠色的襯托下,顯得更美麗、更可愛、更嬌貴。
王安石回望既久,不知不覺紅日西沉,皓月初上,對面的景象模糊了,只能借著月光看見波光鱗鱗的江面。王安石望著那明亮的月亮,心里想:這明亮的月光什么時候能伴隨我回到家鄉(xiāng)呢?于是,他便揮筆寫下了一首詩《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間,
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故鄉(xiāng)的熱愛和思念之情,所以深得人們的喜愛,流傳至今。
改寫《泊船瓜洲》作文2
王安石因為自己的《王安石變法》受不到朝廷的肯定,被罷官回到家鄉(xiāng)。而這次,**又召王安石去朝廷當**,想到又要遠離家鄉(xiāng),王安石十分舍不得,但皇命難違,他只好**船,向長安出發(fā)。
船駛了一段路,船夫累了,便停了船。王安石問世:“這是何處?”船夫看了看,回答道:“瓜洲吶!蓖醢彩驹诖^,微風吹著他的長袍。他捻著胡須,看到對面就是京口了,只不過相隔了一條波濤洶涌的長江。他想:京口離我的家鄉(xiāng)——鐘山也不遠呀,只相隔了幾座大山。才剛離開家鄉(xiāng)幾天而已,我又想念起親人了。我多想回到故鄉(xiāng),與家人們過原來的生活。 艾F(xiàn)然,我離開家鄉(xiāng)又去長安,不知何時才能回來啊?”
這時,王安石看見長江南岸已經(jīng)是春意盎然。郁郁蔥蔥的樹木,綠油油的小草,各式各樣的五顏六色的花兒都開放了:粉紅的桃花婀娜多姿,雪白的梨花潔白無暇,連迎春花也吹起了金黃色的小喇。許金兒都飛來了。長江南岸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這美麗的春景勾起王安石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他心想:我的家鄉(xiāng)定也是這么美麗吧!唉,這明月什么時候才能照著我回到家鄉(xiāng)!
王安石帶著這思鄉(xiāng)之情,吟了一首詩: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吟罷,他低頭走向船艙。船又行駛起來,駛向長安。
改寫《泊船瓜洲》作文3
近日,我總是煩悶不已。
我是一個喜歡詩詞,并且有抱負有理想的年輕人。在不久前,我曾任過**,并制定主張推行新法。但是在卻遭到那些地主、守舊派們的強烈反對,**聽從了守舊派的話。我被迫離職,回到家鄉(xiāng)鐘山,本以為日子會這么過下去,但**剛剛來信要求我重***,我雖然再三推辭,可**卻依然堅持。
圣命難違,再過兩天我就要出發(fā)了。我想,這次回去,重新推行新法,肯定又要會受到守舊派們的反對。**又喜怒無常,恐怕是兇多吉少啊!想到這兒,我的心情越發(fā)沉重起來。
我開始出發(fā)去**,走到瓜洲時天徹底黑了下來。于是我便借宿在城里,我坐在長江岸邊,想到自己所在的瓜洲與京口僅是一江之隔?粗鹿饣\罩下*靜的江面,我的思鄉(xiāng)之情便油然而生。
離開家鄉(xiāng)時正值春天,春天是萬物復(fù)蘇的季節(jié)。小草會慢慢的從地面探出頭來,枝條也會被嫩嫩的綠芽覆蓋,枯萎的花兒也會綻開笑臉,過冬的燕會再次飛回來。而我此次回京,便不知何時才能再次回到家鄉(xiāng)。想到這兒,我長長的嘆了一口氣。天空中那皎潔的明月散發(fā)著柔和的光芒,我仿佛從明月中看見了家鄉(xiāng)的影子。是啊,明月**著團圓,而我卻好像只是那月亮彎彎時被覆蓋住的那些地方罷了。
于是,我回到客棧,拿起筆寫下了自己的心情——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菁選(擴展7)
——泊船瓜洲的優(yōu)秀教學設(shè)計3篇
泊船瓜洲的優(yōu)秀教學設(shè)計1
設(shè)計理念
這首詩的教學設(shè)計,從語言文字入手,緊抓重點詞句,反復(fù)咀嚼,反復(fù)品味,反復(fù)朗讀,引領(lǐng)點撥學生把握詩詞意象,提升感悟內(nèi)涵。運用詩意語文的建構(gòu)策略,以情感人,注重情感體驗,感同身受地與文本對話,入情,悟情,融情,升情。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大體理解詩意;背誦并默寫古詩。
2、領(lǐng)悟詩人思念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使學生受到熱愛家鄉(xiāng)的教育。
3、感受詩句的優(yōu)美,品味詩人用詞的精妙,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
教學重點
理解詩句意思,體會詩人所表達的真摯感情。
教學難點
體會詩的意境。
教學準備
多**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配樂播放月亮圖)同學們,這是什么?(一輪明月高掛夜空)
2、談話:碧空如洗,圓月如盤。在這皎潔的月光下,客居他鄉(xiāng)的游子,常常會以明月來吟詩作詞,寄托思念之情。此時此刻,看到這圓盤一般的明月,我們也忍不住想吟誦古人思鄉(xiāng)的詩句。
師: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生:……
過渡:同學們真會讀詩!俗話說,胸有詩書氣自華,讀詩能陶冶人的情操。今天,我們將一起再來學習宋代詩人王安石寫的一首思鄉(xiāng)的古詩——泊船瓜洲。
板書: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二、品味詩意
1、解題目,知詩人。
。1)齊讀題目,問:誰來說說題目的意思?(把船?吭诠现薜陌哆叄
。2)你了解這首詩的作者嗎?指名介紹。
。ㄍ醢彩纸楦,北宋撫州臨川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臨川先生文集》。王安石青少年時代是在父親身邊度過,因此他視南京為地第二故鄉(xiāng)。)
2、熟讀古詩。(課件出示標有停頓、重音的古詩)
。1)小聲朗讀,想想該怎樣正確流利地朗讀詩歌。
。2)自己大聲試讀幾遍,再同桌互讀評價。
(3)指名朗讀,師生就重音、停頓、升降調(diào)進行評議。全班配樂齊讀。
3、品味詩意。
(1)小組合作學習,分組交流對詩句的理解。
(2)指名說說詩句中重點詞語的意思,再說說詩句的意思。
。3)教師演示課件,學生根據(jù)演示背誦古詩。
三、體驗情感
1、品詞析句。
。1)“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理解了詩意只是讀懂古詩的第一步,剛才同學們已經(jīng)感覺到王安石的思鄉(xiāng)之情。那你是從詩中哪些詞、句可以感受到詩人這種思鄉(xiāng)的情緒呢?
預(yù)設(shè):
A。 “一水間”,說明相隔很近;“只隔”說明僅僅隔了幾座山。詩人聯(lián)想到家園所在的鐘山也只隔幾層山了,也不遠了。詩句中暗示詩人歸心似箭的心情。
板書:一水間 只隔 離家不遠——歸心似箭
B!坝帧笔鞘裁匆馑?“綠”又是什么意思?點出了春天又一次到來了,描繪了長江南岸的景色之美。“何時”、“還”你又怎樣理解?說明詩人多么想回到家鄉(xiāng),思鄉(xiāng)之切。
板書:又 何時 離家很久——思鄉(xiāng)之切
2、據(jù)說,“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詩人在作詩過程中曾九過多次,最后定稿時才用了“綠”字。試想象,作者可能用過哪些字呢?你覺得用哪個字最好?為什么?
預(yù)設(shè):
A。其他文字只表達春風的到來,卻沒表現(xiàn)春天到來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綠的景物變化。春風一吹,把江南的景色變得春意盎然。
B!熬G”最能表現(xiàn)春天江南的美麗景色,表現(xiàn)他愛家。
C。“綠”字寫出了江南岸的一片綠色,寫出了顏色的美,表達詩人對家鄉(xiāng)的熱愛,襯托出詩人思念家鄉(xiāng)的.感情。
D。(播放江南美景圖片)江南的景色美嗎?于是王安石改字的故事傳開了,他對字詞的推敲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3、小結(jié):這是一首寫景抒情小詩,抒發(fā)了詩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園的深切感情。
板書:思念家鄉(xiāng)之情
4、入境悟情:讀詩要把自己當成詩人。假如你在傍晚來到了異鄉(xiāng)江邊,望到了對岸,而你的家鄉(xiāng)就在離對岸不遠的地方,此時此刻,此情此境,你想到了什么?
5、融情誦讀:看課文插圖,想像一下,把自己當成詩人,融入詩人的感情,有感情地誦讀。
四、誦讀升情
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皓月當空,思緒萬千,古代詩人借明月或喜或愁抒發(fā)感情,寫下了多少膾炙人口的詩句。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我們一起來充滿感情地吟誦下面的詩句。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畎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李白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畎 幾時杯重把?昨夜月同行!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
五、布置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全詩。
2、搜集、欣賞更多王安石的詩歌。
附:板書設(shè)計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一水間
離家不遠——歸心似箭
只 隔
思念家鄉(xiāng)之情
又
離家很久——思鄉(xiāng)之切
何 時
泊船瓜洲的優(yōu)秀教學設(shè)計2
內(nèi)容分析:
《泊船瓜洲》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二組第一篇課文《古詩詞三首》中的第一首,《泊船瓜洲》是膾炙人口、情意綿綿的思鄉(xiāng)詩,表達了作者對家鄉(xiāng)深深的思戀和熱愛。
全詩的大意是:從京口到瓜洲不過是在一條橫著的江的距離之內(nèi),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著幾座山。春風又吹綠了長江*,明月什么時候才能照著我回到家鄉(xiāng)。這首詩寫的是詩人停船在瓜州之后,望著僅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離京口并不很遠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古詩,背誦并默寫古詩。
2、借助注釋、抓住重點詞句、利用插圖、發(fā)揮想象理解詩意,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表達的方法。
3、感受古詩的韻味,激發(fā)閱讀古詩的興趣。培養(yǎng)動手搜集資料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詩意,積累古詩。
2、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具準備:課件
學具準備:詞典、搜集思念家鄉(xiāng)的古詩詞、與這首有關(guān)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交流積累,引入詩文。
老師:“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惫磐駚磉h離故土的游子總會思念魂牽夢縈的家鄉(xiāng)。他們往往把這種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融入一首首短小精悍的古詩中,需要我們細細去品味。請同學們把你積累或搜集到的描寫思念家鄉(xiāng)的古詩,給大伙誦讀一下。如: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李白的《靜夜思》、賀知章的《回鄉(xiāng)偶書》(已學過)、北宋秦觀的《浣溪沙》等。
學生:積極交流。
老師:從剛才的交流中可以看出,大多數(shù)同學把所學古詩能夠積累下來,一部分同學不但能積累所學古詩,還主動搜集課外古詩,值得大家學習,我們一定要養(yǎng)成主動積累的習慣。因為學習語文重在積累。今天我們來學習北宋詩人王安石的一首詩《泊船瓜洲》。
二、知詩人,解詩題
(一)知詩人
老師:課前老師讓同學們查閱與這首詩有關(guān)的資料,誰愿意把自己搜集到的資料跟大家交流交流。
學生:簡介王安石。
老師:根據(jù)學生的交流適時點撥使學生了解寫作這首詩的時代背景。
(二)解詩題
學生:理解“泊”的意思。進而解題:泊船瓜洲:把船停泊在瓜州。
師小結(jié):剛才我們了解了詩人是怎樣的一個人,弄懂了詩題的意思。這”知詩人,解詩題“是學習古詩不可缺少的一步。它能幫助我們理解詩的內(nèi)容。那么王安石把船停泊在瓜州時寫下了一首怎樣的詩呢?請同學們輕聲讀一讀。
二、讀詩文,明詩意
(一)輕聲讀詩,圈出自己讀不準的字。
(二)同桌交換意見。
(三)師生合作讀詩文,解詩意。
1、指名讀詩,引導讀準”間、重、還”。
2、共同動手正音。
學生:拿出詞典,動手查“間、重、還”的幾種讀音及每種讀音所表示的意思。
老師:出示課件作補充,你們看,瓜州在這兒,京口在它的對岸(江南),就是現(xiàn)在的江蘇省無錫市。京口和瓜州,一個在江南,一個在江北,就一條(橫向的)河的距離之內(nèi)。間(jiān):在一定的空間(時間)內(nèi)。要注意不能誤讀成四聲,不是動詞“間隔”的“間”。整句的意思是說京口和瓜州就一條(橫向的)河的距離之內(nèi)。按古人文言的說法,即所謂僅“一水之遙”。王安石是想說江南江北之近,而不是想說它們之隔離。所以應(yīng)讀一聲。再看鐘山在京口的西邊(在南京)。王安石的家就在鐘山南面的半山園。這個“重”這會兒你一定能讀準了。
3、理解“數(shù)重山”中“數(shù)”的意思。
老師:看來從瓜州到王安石的家鄉(xiāng)鐘山就一條(橫向的)河、幾座山的距離,離得很近了,往下讀。
學生:讀“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4、理解“綠”和“還”的意思。
綠:吹綠、染綠。
還:歸、在本詩中是回家的意思。
老師:現(xiàn)在這個“還”的音你能讀準了嗎?
5、回過頭復(fù)習“泊、間、數(shù)、綠、還”幾個字的意思。
6、再次輕聲讀詩,然后拿出課堂筆記本試著用自己的話寫出這首詩的意思。寫成后交流。
詩意:(對面的)京口和(這里北岸的)瓜洲不過是在一條橫著的江的距離之內(nèi),(再遠處的)鐘山也就只是隔著幾重山巒而已。春風又把(對岸的)江南大地吹綠了,明月啊,你什么時候可以照著我回到(對面江南的)故鄉(xiāng)呢?
三、入詩境,悟詩情
1、引導學生邊讀詩邊想象詩描繪的畫面。
老師:春天到了,和煦的春風吹醒了柳樹,吹來了燕子,吹美了大江南岸,閉上眼睛想象春風帶給江南什么樣的美景?想好后跟大伙描述一下,可要用上我們積累的好詞佳句喲。
學生:**描述想象到的畫面。
2、體會詩人用詞的傳神
老師:春風給江南送來了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而詩人把江南春天的美景只用了一個字就表現(xiàn)出來了,讀時耐人尋味,那就是---“綠”,請同學們認真閱讀課后資料袋里的內(nèi)容,相信你會更進一步的感受出詩人對詞的推敲及用詞的準確傳神。
3、讀中領(lǐng)悟詩情
老師:同學們,根據(jù)你的理解**讀詩,讀出詩的韻味。體會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找出詩中相關(guān)的詞句。
學生:**讀詩,讀后發(fā)表意見。
4、課件播放春天江南的美景,生欣賞后放聲誦讀古詩。再次感受詩人這個“綠”字的內(nèi)涵。
老師小結(jié):“一水間,數(shù)重山”足以感受出詩人歸心似箭,“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不能馬上回到家鄉(xiāng)的惆悵之情自然流露。由此可以看出整首詩表達了詩人戀鄉(xiāng)、思鄉(xiāng)之情。
四、總結(jié)學詩的方法
知詩人,解詩題--讀詩文,明詩意--入詩境,悟詩情
五、背誦、默寫古詩
1、小聲試背、同桌互背、男女生比賽背。
2、打開作業(yè)本默寫古詩。
五、作業(yè)設(shè)計
1、默寫古詩
2、說說“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钡囊馑迹w會詩句表達的思想感情。
3、小練筆:把你想象到的江南春天的美景用一段話描寫出來。(如果能用上我們*時積累的寫景的好詞佳句會更好。)
六、板書設(shè)計
泊船瓜洲
王安石(北宋)
一水間 歸心似箭
數(shù)重山 戀鄉(xiāng)思鄉(xiāng)之情
又綠
何時還 惆悵
泊船瓜洲的優(yōu)秀教學設(shè)計3
教學要求
1.學習《泊船瓜洲》一詩,啟發(fā)學生依據(jù)詩句展開想象,領(lǐng)會詩的意境,體驗詩人對家園的深切思念,培養(yǎng)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
2.補充教學賀知章的《回鄉(xiāng)偶書》,深化學習,擴大閱讀量。
3.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兩首古詩。
4.學習并初步運用讀古詩的一般方法。
教學準備
2.樂曲、《泊船瓜洲》的配樂朗誦。
3.簡筆畫的設(shè)計。
教學過程
一、古詩導入
1.出示王安石作品《梅花》,齊讀。
同學們知道這首詩的作者嗎?
2.激情介紹作者。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宋朝著名文學家。他,曾官居**,為解黎民之苦,積極實行變法。但,終因保守派的反對而辭官而去。神宗熙寧八年,他二次上京任相,罷相又復(fù)相,對一個經(jīng)歷了****風雨的人來說,對前景并不抱幻想,興奮喜悅之中,摻有幾絲憂慮。此時,他路經(jīng)瓜洲,望月抒懷,作下此篇《泊船瓜洲》。
二、解題。
。1)齊讀題目。作者旅途停在什么地方?出示簡筆畫。
。2)“泊船瓜洲”這題目又是什么意思呢?
(3)揭示學法
“知詩人,解詩題”是學古詩必不可少的一步。它可以幫助我們理解詩的內(nèi)容。
三、學習古詩
。1)那么詩人王安石泊船瓜洲時寫下了一首怎樣的詩呢?請同學們輕聲讀詩。(正確流利)
。2)指明讀,糾正字音。
。3)小組合作,對照注釋,理解詩意。
。4)集體匯報,明確詩意。
誰來簡單地說說這首詩的意思?在說之前老師再看看幾個字你有沒有搞清楚?(指名**:“間”、“數(shù)”、“綠”、“何時”、“還”)
畫出京口瓜洲鐘山的位置
(5)揭示學法
我們剛才抓住了詩中難理解的字眼,弄懂了詩的大意。也就是——抓字眼,明詩意。
四、欣賞古詩體會感情
1、聽范讀,初步體會詩人感情。
學習古詩,要了解詩的大意,但更重要的還要能體會到詩人的感情。下面老師讀一下這首詩,大家聽聽,體會體會。
2、想象詩的意境。
。1)聽老師讀了,我想大家對詩人的感情已經(jīng)有了初步的感受。怎樣才能更深地體會到呢?
剛才你們聽著詩,覺得詩人吟這首詩可能是在什么時候?那么,在你們的想象中,詩人是站在什么地方,看著哪兒吟這首詩的呢?天上有什么?
(2)那么在這明月之夜,詩人站在船頭眺望江**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讓我們聽著音樂,看著圖,對照著詩想想看。
播放音樂,教師隨著音樂提示:
明月之夜,晚風徐徐,詩人走出船艙**在船頭向南眺望,對岸就是京口,由這些詩人想到……現(xiàn)在又是春天了,詩人的腦海中不禁浮現(xiàn)出一幅幅美麗的圖畫來:青山——綠水——河岸,詩人望著明月又怎么想呢……
(3)詩人看到想到的情景,你們看到想到了嗎?現(xiàn)在,如果你們就是詩人,就是王安石,能說說你們都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
四人一組,一人說,其他人補充。
指名**做詩人。
3、學習三、四兩句。
。1)剛才同學們扮演詩人,想象到了詩人腦海中浮現(xiàn)的家鄉(xiāng)春天的許多美景,詩人是用哪句詩來概括的呢?
(2)那么,你覺得這一句中哪個字用得特別好呢?讓我們再用“綠”來吟讀——“春風又綠江南岸!焙迷谀?,體會到了嗎?
。3)指導朗讀,多種方式朗讀,激發(fā)朗讀興趣。
(4)學到這兒,不禁使我們聯(lián)想到學過的另一首寫詩人明月之夜思念家鄉(xiāng)的詩,那就是李白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4、揭示學法:想意境、悟詩情。
5、朗讀、背誦。
(1)下面我們再聽一遍配樂朗誦,進一步體會體會詩人的情感,聽的時候老師就要看,哪些同學想象到了意境,領(lǐng)悟到了詩情。
放配樂朗誦錄音。
。2)學生**讀背。
指名背誦。
我們一起來背一遍。
13.小結(jié)。
這首詩寫了詩人泊船瓜洲時的所見所思所感,他覺得家鄉(xiāng)是那么美,那么可愛,他是那么急切地想回到家鄉(xiāng),這使我們體會到詩人對自己的家鄉(xiāng)多愛!
五、擴展學習《回鄉(xiāng)偶書》
1.導入。
對家園、對故鄉(xiāng)的思念和熱愛是人之常情。這種感情是無比深沉,無法磨滅的。下面這一首唐朝詩人賀知章寫的《回鄉(xiāng)偶書》大家先自己讀讀詩,說說你感受到了什么?
2.聯(lián)系現(xiàn)實。
這首詩表現(xiàn)的這種離家多年回到故鄉(xiāng)的情景,你們在生活中有沒有見到過?
3.齊讀。
4.小結(jié)。
六、總結(jié)
今天這一課我們學習了《泊船瓜洲》和《回鄉(xiāng)偶書》兩首詩。這兩首詩一首寫思鄉(xiāng),一首寫回鄉(xiāng),讀了使我們深深地體會到了詩人對家鄉(xiāng)的熱愛。愛家鄉(xiāng)是一種崇高的情感,我們的家鄉(xiāng)是美麗可愛的濟源,她如今已被評為世界地質(zhì)公園,創(chuàng)衛(wèi)也取得圓滿成功,我們邵原更是被評為神話之鄉(xiāng),讓我們也為家鄉(xiāng)盡自己的一份力吧。
五、板書
泊船瓜洲
遠望鐘山
泊船瓜洲 春綠江南 贊春、思鄉(xiāng)
見月思鄉(xiāng)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菁選(擴展8)
——《泊船瓜洲》優(yōu)秀說課稿3篇
《泊船瓜洲》優(yōu)秀說課稿1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泊船瓜洲》。
一、說教材
《泊船瓜洲》是人教版第十一冊第五單元中的一首古詩,作者是北宋時期的著名詩人王安石,全詩的大意是從京口到瓜洲僅是一江之隔,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著幾座山,春風又吹綠了長江南岸,明月啊什么時候才能照我回家鄉(xiāng)?這首詩是詩人第一次辭官歸家途經(jīng)瓜洲時所寫的,寫出了詩人停船瓜洲后,望著僅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離京口并不很遠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
這首詩語言*實易懂,感情真摯強烈。因此我確定了本課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并默寫古詩。
2、過程與方法:通過品讀重點詞,體會詩人用詞的精妙,學會學古詩的一般方法。
3、情感目標:感受詩人思念家鄉(xiāng)的真摯感情,培養(yǎng)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及學習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理解古詩所表達的感情。
2、體會詩人用詞的精妙。
二、說學情
六年級的孩子已具備了一定的語文學習能力和有了一定的語言的積累,本詩較淺顯,學生結(jié)合注釋很容易讀懂。因此,本課教學我以“讀”為面,“說”為線,“品”為聚焦點。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三、說教法學法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學習,不應(yīng)該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因此,我構(gòu)建“解—知—明—品—誦”的課堂教學模式,營造**的課堂情感氛圍。
學生也用“解—知—明—品—誦”的方法來學習本詩,明確目標要求,多讀細品。
四、說教學程式:
。ㄒ唬┱勗拰
上課伊始,我問孩子們:“當看到圓圓的月亮時,你會想到什么呢?”“古時候很多文人墨客看到圓月都會感慨萬分,借詩抒發(fā)自己的情懷,誰見過這樣的詩,能大家分享一下嗎?”“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有關(guān)月亮的詩,看作者借月抒發(fā)什么情懷?”談話導入,以舊引新,自然過渡到本課的教學。
。ǘ⿲W習古詩
對古詩的教學我讓學生按“解詩題—知詩人—明詩意—品詩境—誦詩句”這五個步驟進行自學。
1、解詩題
齊讀課題結(jié)合注釋自學理解課題。這樣把課堂的學習自動權(quán)交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學習,教師變“傳道、授業(yè)、解惑”的“教者”為激勵,**學生主動學習的學者。
2、知詩人
讓孩子們**談?wù)剬υ娙送醢彩牧私狻Ub讀學過的王安石的詩,最后我歸納簡介詩人及寫詩的時代背景,讓孩子們了解詩人離鄉(xiāng)當官數(shù)年任**,推行新法,因受到守舊派的反對,被迫離職,這首詩就是詩人歸家途經(jīng)瓜洲時所寫的。便于學生理解詩人的憂傷情感及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為學習本詩理解詩人感情做好鋪墊。
3、明詩意
。1)通過多讀,反復(fù)讀作到明詩意。
一讀詩句要求讀準多音字(泊bó、間jiàn、只zhǐ、數(shù)shù、重chóng、還huán)。
二讀詩句要求把握好節(jié)奏。
三讀詩句要求讀完后想想這首詩寫了什么,結(jié)合注釋理解詩意,和伙伴們交流你讀懂的地方及不懂的地方。大家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2)練習鞏固詩意
①出示教學掛圖讓學生標出瓜洲、京口、鐘山,三個地方的位置。
、谡堃晃粚W生上講臺朗讀古詩,另一位學生講詩意。
4、品詩境
指導學生學習古詩,入詩境是關(guān)鍵,學生已能說出詩句的意思,接著應(yīng)讓學生找出自已喜歡詩句來品,引導學生說清楚喜歡的原因。
如:①品“只”字。一個“只”字體現(xiàn)了作者什么樣的心情?品讀一二句詩想想詩人望鄉(xiāng)看到了什么?你又看到了什么?該怎樣來讀這兩句詩,用你的獨特感受去讀一讀。
、谄贰熬G”字這是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我是這樣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
第一步:理解“綠”字的意思是吹綠了。
第二步:換一換“綠”字,看你會用哪個字?最后我總結(jié):關(guān)于“綠”字還有一段傳說呢:據(jù)說作者在寫詩時,先后選換了“到”“過”“入”“滿”等十多個字,最后才定用“綠”字,作者精心修改詩作成為一段佳話,流傳至今,教育學生在寫作時,也要向作者學習,推敲用詞,這樣才能寫出千古絕句。
第三步:說說“綠”字為什么比其他字好?總結(jié)出“綠”字不僅充滿色彩感,又飽含了動感,使這首詩變生動了。
第四步:再讀“春風又綠江南岸”想想你看到了什么,什么綠了?口頭完成填空:一陣春風吹來,吹綠了 吹綠了 吹綠了 。讓學生展開想象,大地是怎樣變綠的?如果你是導演你會怎樣拍攝“春風又綠江南岸”這一鏡頭?
第五步:一個“綠”字你讀出了什么感情,把你感受到的綠讀出來。
、燮贰斑”字,理解感悟詩人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誰來把這種思鄉(xiāng)之情讀一讀。假如你是詩人,此時你就站在船頭,望著自己的家鄉(xiāng),你會怎樣說這句話。
5、誦詩句
雖說誦詩句是學習古詩的最后一環(huán)節(jié),但讀詩句卻是貫穿課堂始終的,內(nèi)容上有初讀、解讀、品讀,形式上有個別讀、小組讀、男女生讀、齊讀、同桌互讀、師生配合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在讀中理解,在讀中品味,在讀中感悟,在讀中成誦。值得注意的是不要把朗讀指導得太到位,應(yīng)該給學生一點空間,尊重學生的閱讀感受,讓他把他獨特的感受讀出來,把心底的聲音發(fā)出來。
在誦詩句的基礎(chǔ)上,讓學生用自已喜歡的調(diào)來唱古詩。在學生唱完后給予鼓勵,孩子們的演唱激情已經(jīng)把老師點燃了,老師也想唱一唱好嗎?接著清唱……這樣一來,不但加強了孩子們對古詩的背誦,同時激發(fā)學習古詩的興趣。
“解詩題—知詩人—明詩意—品詩境—誦詩句”這五步曲既是學生學習古詩的一種路子,又是教師教學古詩的一種方法。這一教學程序的設(shè)計層層深入,有利于教和學的****,再加上教師生動的語言和啟發(fā)誘導,能扎實地落實重點,突破難點,完成教學目標,實現(xiàn)課堂的有效性。
(四)拓展學習
你還知道哪些寫思鄉(xiāng)的詩,背一背,讓孩子們能夠把所學的知識聯(lián)系起來,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五)作業(yè)布置
孩子們,詩人們用詩名句表達對家鄉(xiāng)的思念,請你用自已喜歡的方式來表達對家鄉(xiāng)的熱愛吧!喜歡畫畫的孩子畫一畫你的家鄉(xiāng),喜歡唱歌的孩子找有關(guān)家鄉(xiāng)的歌來唱一唱,喜歡朗讀的孩子找有關(guān)家鄉(xiāng)的文章來讀讀。這樣的作業(yè)布置充分注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和關(guān)注學生的個性差異,讓不同興趣愛好的學生都得到進步。正如《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泊船瓜洲》優(yōu)秀說課稿2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泊船瓜洲》。
一、說教材
《泊船瓜洲》是人教版第十一冊第五單元中的一首古詩,作者是北宋時期的著名詩人王安石,全詩的大意是從京口到瓜洲僅是一江之隔,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著幾座山,春風又吹綠了長江南岸,明月啊什么時候才能照我回家鄉(xiāng)?這首詩是詩人第一次辭官歸家途經(jīng)瓜洲時所寫的,寫出了詩人停船瓜洲后,望著僅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離京口并不很遠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
這首詩語言*實易懂,感情真摯強烈。因此我確定了本課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并默寫古詩。
2、過程與方法:通過品讀重點詞,體會詩人用詞的精妙,學會學古詩的一般方法。
3、情感目標:感受詩人思念家鄉(xiāng)的真摯感情,培養(yǎng)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及學習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理解古詩所表達的感情。
2、體會詩人用詞的精妙。
二、說學情
六年級的孩子已具備了一定的語文學習能力和有了一定的語言的積累,本詩較淺顯,學生結(jié)合注釋很容易讀懂。因此,本課教學我以“讀”為面,“說”為線,“品”為聚焦點。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三、說教法學法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薄伴喿x是學生個性化的學習,不應(yīng)該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币虼,我構(gòu)建“解—知—明—品—誦”的課堂教學模式,營造**的課堂情感氛圍。
學生也用“解—知—明—品—誦”的方法來學習本詩,明確目標要求,多讀細品。
四、說教學程式:
(一)談話導入
上課伊始,我問孩子們:“當看到圓圓的月亮時,你會想到什么呢?”“古時候很多文人墨客看到圓月都會感慨萬分,借詩抒發(fā)自己的情懷,誰見過這樣的詩,能大家分享一下嗎?”“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有關(guān)月亮的詩,看作者借月抒發(fā)什么情懷?”談話導入,以舊引新,自然過渡到本課的教學。
。ǘ⿲W習古詩
對古詩的教學我讓學生按“解詩題—知詩人—明詩意—品詩境—誦詩句”這五個步驟進行自學。
1、解詩題
齊讀課題結(jié)合注釋自學理解課題。這樣把課堂的學習自動權(quán)交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學習,教師變“傳道、授業(yè)、解惑”的“教者”為激勵,**學生主動學習的學者。
2、知詩人
讓孩子們**談?wù)剬υ娙送醢彩牧私。誦讀學過的王安石的詩,最后我歸納簡介詩人及寫詩的時代背景,讓孩子們了解詩人離鄉(xiāng)當官數(shù)年任**,推行新法,因受到守舊派的反對,被迫離職,這首詩就是詩人歸家途經(jīng)瓜洲時所寫的。便于學生理解詩人的憂傷情感及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為學習本詩理解詩人感情做好鋪墊。
3、明詩意
。1)通過多讀,反復(fù)讀作到明詩意。
一讀詩句要求讀準多音字(泊bó、間jiàn、只zhǐ、數(shù)shù、重chóng、還huán)。
二讀詩句要求把握好節(jié)奏。
三讀詩句要求讀完后想想這首詩寫了什么,結(jié)合注釋理解詩意,和伙伴們交流你讀懂的地方及不懂的地方。大家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2)練習鞏固詩意
、俪鍪窘虒W掛圖讓學生標出瓜洲、京口、鐘山,三個地方的位置。
②請一位學生上講臺朗讀古詩,另一位學生講詩意。
4、品詩境
指導學生學習古詩,入詩境是關(guān)鍵,學生已能說出詩句的意思,接著應(yīng)讓學生找出自已喜歡詩句來品,引導學生說清楚喜歡的原因。
如:①品“只”字。一個“只”字體現(xiàn)了作者什么樣的心情?品讀一二句詩想想詩人望鄉(xiāng)看到了什么?你又看到了什么?該怎樣來讀這兩句詩,用你的獨特感受去讀一讀。
、谄贰熬G”字這是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我是這樣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
第一步:理解“綠”字的意思是吹綠了。
第二步:換一換“綠”字,看你會用哪個字?最后我總結(jié):關(guān)于“綠”字還有一段傳說呢:據(jù)說作者在寫詩時,先后選換了“到”“過”“入”“滿”等十多個字,最后才定用“綠”字,作者精心修改詩作成為一段佳話,流傳至今,教育學生在寫作時,也要向作者學習,推敲用詞,這樣才能寫出千古絕句。
第三步:說說“綠”字為什么比其他字好?總結(jié)出“綠”字不僅充滿色彩感,又飽含了動感,使這首詩變生動了。
第四步:再讀“春風又綠江南岸”想想你看到了什么,什么綠了?口頭完成填空:一陣春風吹來,吹綠了 吹綠了 吹綠了 。讓學生展開想象,大地是怎樣變綠的?如果你是導演你會怎樣拍攝“春風又綠江南岸”這一鏡頭?
第五步:一個“綠”字你讀出了什么感情,把你感受到的綠讀出來。
、燮贰斑”字,理解感悟詩人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誰來把這種思鄉(xiāng)之情讀一讀。假如你是詩人,此時你就站在船頭,望著自己的家鄉(xiāng),你會怎樣說這句話。
5、誦詩句
雖說誦詩句是學習古詩的最后一環(huán)節(jié),但讀詩句卻是貫穿課堂始終的,內(nèi)容上有初讀、解讀、品讀,形式上有個別讀、小組讀、男女生讀、齊讀、同桌互讀、師生配合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在讀中理解,在讀中品味,在讀中感悟,在讀中成誦。值得注意的是不要把朗讀指導得太到位,應(yīng)該給學生一點空間,尊重學生的閱讀感受,讓他把他獨特的感受讀出來,把心底的聲音發(fā)出來。
在誦詩句的基礎(chǔ)上,讓學生用自已喜歡的調(diào)來唱古詩。在學生唱完后給予鼓勵,孩子們的演唱激情已經(jīng)把老師點燃了,老師也想唱一唱好嗎?接著清唱……這樣一來,不但加強了孩子們對古詩的背誦,同時激發(fā)學習古詩的興趣。
“解詩題—知詩人—明詩意—品詩境—誦詩句”這五步曲既是學生學習古詩的一種路子,又是教師教學古詩的一種方法。這一教學程序的設(shè)計層層深入,有利于教和學的****,再加上教師生動的語言和啟發(fā)誘導,能扎實地落實重點,突破難點,完成教學目標,實現(xiàn)課堂的有效性。
。ㄋ模┩卣箤W習
你還知道哪些寫思鄉(xiāng)的詩,背一背,讓孩子們能夠把所學的知識聯(lián)系起來,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ㄎ澹┳鳂I(yè)布置
孩子們,詩人們用詩名句表達對家鄉(xiāng)的思念,請你用自已喜歡的方式來表達對家鄉(xiāng)的熱愛吧!喜歡畫畫的孩子畫一畫你的家鄉(xiāng),喜歡唱歌的孩子找有關(guān)家鄉(xiāng)的歌來唱一唱,喜歡朗讀的孩子找有關(guān)家鄉(xiāng)的文章來讀讀。這樣的作業(yè)布置充分注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和關(guān)注學生的個性差異,讓不同興趣愛好的學生都得到進步。正如《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泊船瓜洲》優(yōu)秀說課稿3
一、說教材分析
1、內(nèi)容分析
《泊船瓜洲》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二組第一篇課文《古詩詞三首》中的第一首,《泊船瓜洲》是膾炙人口、情意綿綿的思鄉(xiāng)詩,表達了作者對家鄉(xiāng)深深的思戀和熱愛。
《泊船瓜洲》一詩,據(jù)說是詩人王安石**自江寧赴京任翰林學士,途經(jīng)京口而作。末句感慨仕途多險,前途未測,表示的是再次赴京榮遇之際,對仕途沒有足夠信心之時,所有的鄉(xiāng)情仕意。當然,對于小學生而言,這一點可以不必深究。如果從詩的字面上看,可以說,是一首膾炙人口的思鄉(xiāng)詩。全詩的大意是:從京口到瓜洲僅是一江之隔,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著幾座山。春風又吹綠了長江*,明月什么時候才能照著我回到家鄉(xiāng)。這首詩寫的是詩人停船在瓜州之后,望著僅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離京口并不很遠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通篇立意亦含蓄悠遠。
2、學情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已學過很多古詩,他們能借助注釋、工具書、想象畫面等多種方法來讀懂古詩的大意,對學習古詩抱有一定的熱情。他們已積累了很多古詩,有描寫春天的詩句“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兩個黃鸝鳴脆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等等;有寫借明月而思鄉(xiāng)的詩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等等;通過“小學生必背古詩詞”,積累了王安石的《梅花》、《元日》、《書湖陰先生壁》等等,這為以詩讀詩、以詩學詩、以詩悟詩、創(chuàng)設(shè)詩韻課堂奠定了基礎(chǔ)。
3、教學目標
a、通過看注釋,查閱資料,邊讀邊想象等方法,感知詩詞大意,用自己的話講述詩句的意思。
b、結(jié)合畫面、音樂、想象江南春的美景,揣摩作者用“綠”的精妙,反襯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
c、通過意境的創(chuàng)設(shè)、書寫作者的心聲、拓展資料的展示,來體會作者深深地思鄉(xiāng)情懷,順勢指導感情朗讀、背誦古詩。
4、教學重難點
重點是通過想象江南春美景、書寫作者的心聲、背景的資料拓展來體會作者深深地思鄉(xiāng)情懷;釋破“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的用意是本課的難點。
5、教學準備
a、教師:制作好課件;反復(fù)朗讀并背誦詩詞,深層次地體會情感,透徹地理解詩意。
b、學生:字典;搜集描寫春天的詩句、明月的詩句;搜集王安石的詩句;搜集作者的資料等等。
二、說教學策略
基于對教材這樣的理解,針對四年級學生的學情,下面,我把教法學法融合在一起談?wù)劚菊n時采取的教學策略。
1、情境教學法
蘇藿姆林斯基說過:“兒童是用色彩、形象、聲音來思維的!苯虒W本首詩,我準備通過板畫再現(xiàn)情境,音樂渲染情境,導語創(chuàng)設(shè)情境,語言描繪情境等多種**,創(chuàng)設(shè)各種學生樂于接收,能享受其間的情境,能使學生在多向互動的情境中閱讀、感悟、表達與創(chuàng)新。
2、讀悟教學法
小學語文教學必須在朗讀中訓練語言文字,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發(fā)展思維,在讀中陶冶情操。
3、想象法:挖掘教材的空白處,讓學生開啟想象的閘門,抒發(fā)內(nèi)心的情懷,發(fā)表**的見解,揣摩人物的內(nèi)心,產(chǎn)生情感的共鳴。
三、說教學過程
圍繞教學目標,我設(shè)計了以下五大教學板塊:
(一)師生對詩,創(chuàng)設(shè)詩韻課堂
因為四年級的學生已積累了很多古詩,所以我準備用以“愁”為主題的詩句進行師生對詩的形式引入,讓學生快速地進土詩的課堂。
之后就導入課題,再讀題、解題:重點是指導讀準“泊”,理解“泊”。
(二)初讀詩文感知詩意
這個環(huán)節(jié)我準備分三步:第一步通過**讀、指名讀形式指導學生把詩讀正確,重點指導讀準“間”讀jiàn(因為是“間隔”的意思);“萬重山”的“重”讀сhóng;“還”讀huán;第二步通過范讀、模仿讀,指導學生讀出詩的節(jié)奏,讀得字正腔圓;第三步指導學生讀懂詩意。
最后一步具體操作如下:先指導學生用以前學過的方法,即看注釋,查閱資料,邊讀邊想象等方法來讀懂古詩的大意再交流自己分別讀懂了哪個字或哪句詩的意思。在交流的過程中,針對四年級孩子對詩中出現(xiàn)的地名詞的比較模糊,我準備讓學生上黑板板畫的形式來幫助學生建立空間的概念,同時也借助板畫指導學生理解第一、二行詩句的意思,從而解決初讀理解上的難點。再借助板畫了解詩人此時人在何處(瓜洲)。
我覺得這一板塊的教學能達成目標一。
(三)品讀詩文想象江南春的美景(綠)
第三板塊教學為了突破難點,我準備采用讀詩、換詞、想象、音樂畫面等**釋破“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的精妙,具體操作如下:
1、讀“綠”
我先通過引讀法,從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等多種感官調(diào)動學生讀詩的興趣,反復(fù)吟誦“春風又綠江南岸”。
2、悟“綠”
第一環(huán)節(jié)先讓學生理解“綠”的原意,再理解它在詩中的意思,接著通過換詞,再引用王安石的典故,體會“綠”的精妙。第二環(huán)節(jié)主要是讀和想象。先讓學生**練讀,浮現(xiàn)畫面,再把腦海中的畫面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出來,接著點擊春天“鳥語花香”的音樂,追問學生:你腦海中浮現(xiàn)的畫面能不能用我們積累的詩句來說一說,從而整合了其他描寫春天的詩句。有利于創(chuàng)設(shè)詩韻的課堂,還激起學生對學習古詩的興趣。
這一板塊的設(shè)計,使教學難點迎刃而解。
(四)、回憶往事書寫親情感悟鄉(xiāng)愁
1、學生寫話、交流
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結(jié)合上面的想象,創(chuàng)設(shè)情境,讓學生想象寫話,回憶家鄉(xiāng)的美好時光,為漂泊他鄉(xiāng)而思念故鄉(xiāng)之情做好鋪墊。
2、緊扣“還”字,反復(fù)誦讀
這一環(huán)節(jié)準備借助音樂、引讀、詩人的**資料,一步步敲擊詩人想還卻不能還的無奈的心情。這一板塊的設(shè)計是為了達成目標三,突出教學重點。
(五)背誦全詩
(六)拓展延伸:
1、拓展其余有關(guān)鄉(xiāng)愁的詩句。
2、你還知道哪些關(guān)于鄉(xiāng)愁的詩句
通過上述六把板塊的設(shè)計,緊扣目標,層層推進,不斷設(shè)置語言實踐點,體會詩人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并將本課詩句輻射到其余詩句,升華了學生的理解和記憶,不僅積累和運用了詩句,還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和表達情感的空間。
我的說課內(nèi)容結(jié)束,謝謝大家。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菁選(擴展9)
——《泊船瓜洲》教學設(shè)計 (薈萃20篇)
《泊船瓜洲》教學設(shè)計1
【教學目的】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并能背誦、默寫古詩。
2、了解詩歌大意,感受詩人思念家鄉(xiāng)的真摯感情。
【重難點】
引導學生感受詩歌表達的思念家鄉(xiāng)的真摯感情。
【教具】
課件、錄音。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整體把握
。、今天我們要學習一首新詩──《泊船瓜洲》,通過預(yù)**家知道了這首詩的作者是誰?(北宋詩人王安石)
。、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是北宋杰出的***,也是一個知識淵博的學者,還是一位著名的詩人。宋神宗時,任**,推行新法,公務(wù)非常繁忙,經(jīng)常東奔西走實行變革。
這首詩是他有一回坐著船沿著長江向西行駛的旅途中寫的。
。场⑨岊}:
從詩題中,你知道了什么?(學生**回答,教師指點學生說說詩題的意思。)
二、初讀古詩,把握主旨
1、王安石泊船瓜洲時寫下了怎樣一首詩呢?讀古詩三遍,注意讀音。
。病⒅该x詩,互相正音:
注:“間”應(yīng)讀“jiàn”。
。场⒄艉簖R讀全詩,想想詩中哪一個字最能表達詩人想回家的這一念頭:
。ā斑”字;點明:“還”字就是回家的意思。)
三、小組學習,扣住“還”字,披文入情,理解詩意
。ㄔ趯W生交流回答的基礎(chǔ)上,教師適時點撥,并作必要的講解。)
哪一小組讀懂了哪句?
教師相機指點:
。、學生交流一、二句:
、耪页龅孛c擊出示:京口、瓜洲、鐘山)搞清三者位置。
、浦攸c理解:
“間”和“數(shù)”。
京口和瓜洲一個在長江的南岸,一個在長江的北岸,被一條長江間隔開了,所以這兒應(yīng)該讀“jiàn”。例如:“間斷”,還有“間隔、隔開”,在這兒就是“間隔”的意思。
、恰扮娚街桓魯(shù)重山!
“數(shù):幾”;“只:說明離家近!
既然離家這樣近,就應(yīng)該回家去看看。
。ò鍟弘x家近──應(yīng)該還)
、戎笇Ю首x。
。、交流三、四句:
、盘崾尽熬G”字的解釋(吹綠、染綠)。
、茝摹坝帧弊帜隳苤朗裁,體會到詩人什么樣的感情?
。x家時間很久了,特別想回家去看看。)
。ㄒ龑W生合作板書:離家久──更該還)
、窃诘冢淳涞慕忉寱r,引導學生嘗試加上語氣詞“啊”,把作者強烈的思鄉(xiāng)之情表達出來。
。髟掳,你什么時候才能照著我回家呢?)
、纫龑W生**板書:
思家切──不能還。
、芍笇Ю首x。
、噬罨
既然詩人已經(jīng)*家這么近了,他又這么渴望回家鄉(xiāng)去,那他為什么不回去看看呢?
先讓學生說,教師補充:因為詩人是宋代著名的***。他當時肩負**重任,正在全國上下進行一系列的**。為了**大計,為了****,他是雖到家門卻不能入門,因此內(nèi)心發(fā)出了“明月何時照我還”的感慨,表達了他強烈的思鄉(xiāng)之情。
四、創(chuàng)設(shè)情境,想象詩的意境
。薄⒛阌X得詩人吟這首詩,是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看著哪兒吟誦的?
(一個春天的夜晚,詩人站在船頭或岸上向南眺望……)
。、那么,在這月明之夜,詩人站在船頭眺望著家鄉(xiāng)的方向,都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讓我們閉上眼睛邊聽聽音樂,邊想一想,當一回詩人體會一下。(音樂《春江花月夜》)
師引生入境:
月明之夜,晚風徐徐,詩人走出船艙站在岸上眺望,只見對岸就是京口,離自己的家是這么的近,現(xiàn)在又是春天了,詩人腦海中不禁浮現(xiàn)出一幅幅美麗的圖畫來:家鄉(xiāng)的青山……綠水……田野……江岸……詩人望著圓圓的明月,眺望著家鄉(xiāng)的方向,不禁想……
3、如果你是詩人,你在想些什么?(扮演詩人說想到的)
。础闹心泱w會到什么?
五、品味“綠”字,咬文嚼字
。、介紹王安石煉字的故事。
。、請你想象一下,王安石還用過哪些字,為什么最后用了這個“綠”字:
老師適當點撥學生體會“綠”字的妙用:
、糯猴L給江南帶來了綠色。
⑵“綠”字還給人以鮮明的色彩感和剩機感。
、恰熬G”字和“還”字還有內(nèi)在的聯(lián)系,明媚的春色更引發(fā)了詩人想回家的念頭。
。、指導吟誦,教師小結(jié):
一個“綠”字,表達了眼前一片景,胸中無限情;一個“綠”字,使《泊船瓜洲》成了千古絕句;一個“綠”字,使王安石改字成了千古佳話。所以,我們在寫作時也要注意遣詞用句。
整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家鄉(xiāng)的強烈的思念之情。
六、指導背誦
最后讓我們一起把這首思念家鄉(xiāng)的古詩記在心里吧。
七、作業(yè)
。、吟誦古詩。
。病⒄洷磉_詩人思念家鄉(xiāng)的古詩詞2~3首,閱讀課上一起交流學習。
《泊船瓜洲》教學設(shè)計2
【教材簡析】
《泊船瓜洲》系人教版九冊第二組“思鄉(xiāng)”主題古詩詞篇目的第一篇,是北宋王安石作于1075年。該詩用蒙太奇手法描繪出幾幅生動畫面,詩句凝煉,意境優(yōu)美,字里行間透出濃濃的思歸思鄉(xiāng)情。一個“綠”字讓此詩曾獲“超然邁倫,能追逐李杜陶謝”(《彥周詩話》)的贊譽。
【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之于知曉詩面意義、領(lǐng)會詩含境界不是難事,難在“綠”字深刻理解和真正領(lǐng)會詩人才離鄉(xiāng)就思歸的復(fù)雜情感。
【設(shè)計理念】
營造相稱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形象思維去理解感悟,用詩般方法教學,讓課堂流淌濃郁的文化味,讓學生受到古詩詞文化的熏陶、感染,為學生真正喜歡上古詩詞積淀一次頗有價值的學習之旅。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有韻味兒地朗誦,并背誦詩文。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說出詩的含義。 3、領(lǐng)會“綠”字的妙用。
二、過程與方法
1、反復(fù)吟詠中,形象感知詩的意境。
2、讀中生疑,讀中釋疑,聯(lián)系上下文,真正理解字里行間的深刻含義。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詩文學習,學生加深理解“家鄉(xiāng)美、家鄉(xiāng)親”,并再次喚醒其熱愛家鄉(xiāng)的美好情感。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營造相稱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形象思維去感知詩文的意境。
教學難點:領(lǐng)會詩人剛離鄉(xiāng)就思歸思鄉(xiāng)的復(fù)雜情感。
【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法、讀問結(jié)合法。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知人論世解詩題
1、思鄉(xiāng)導入。同學們,“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遠離故土的人,總會思念自己的家鄉(xiāng),他們中不少提筆留下佳作,比如李白的《靜夜思》。今天,讓我們一起欣賞由北宋詩人王安石寫的佳作《泊船瓜洲》。
2、走進作者。
(1)身世簡介。
王安石(1021—1086),宋朝文學家、***。字介甫,晚號半山,撫州臨川(今江西撫州)人。公元1042年(慶歷二年)進士。曾上萬言書,提出變法主張。公元1069年任參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書門下*章事。公元1074年罷相,次年復(fù)任**;公元1076年再次罷相,退居江寧(今江蘇南京)半山園,封舒國公,不久改封荊,世稱荊公。卒謚文。其文雄健峭拔,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歌遒勁清新。所著《字說》、《鐘山一日錄》等,多已散佚。今存《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后人輯有《周官新義》、《詩義鉤沉》等。
(2)解讀作者。
師:同學們,從王安石的身世簡介,你試著概括歸納、梳理提煉,你認為王安石是怎樣的人?他的人生怎樣?
引導學生認識到王安石:為官三十幾載,權(quán)至**;偉大抱負推行新法,政績有聲;仕途不順兩次罷相,新法終遭廢棄;文如其人才華橫溢,雄健清新。
小結(jié)過渡:同學們,這首《泊船瓜洲》正是1075安年王安石再次出任**的途中所寫。讓我們通過欣賞這首詩,領(lǐng)會他剛離鄉(xiāng)就思鄉(xiāng)的復(fù)雜情感。
二、讀通讀順明詩意
1、讀出節(jié)奏:
京口/瓜洲/一水間,
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2、讀出韻律:
間:應(yīng)讀jiān,若讀四聲,則第二句的末字讀一聲,音調(diào)降度過大,讀來別扭;不妨讓學生比較一下兩音的朗誦效果(本詩的格律屬于七言仄起首句入韻式)。
京口瓜洲一水間,
∣∣- - ∣∣—
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
- - ∣∣∣∣∣
春風又綠江南岸。
- -∣∣- - ∣
明月何時照我還。
- ∣- - ∣∣—
3、配圖寫詩:
師:詩中有畫,會學的同學們,請你們用簡筆畫為《泊船瓜洲》配幅插圖,并試著寫幾句散文詩,讓畫與詩輝映生趣。
三、字斟句酌悟詩情
1、“一”字琢磨。
設(shè)疑:京口瓜洲一水間,這水指什么?京口瓜洲一.水間,在詩人眼里看來,京口與瓜洲相距遠嗎?
1075年二月,當時王安石第二次出任**,奉詔**,從京口渡江,抵達瓜洲!耙凰g”三字,形容舟行迅疾,頃刻就到。
2、“只”、“數(shù)”字琢磨。
設(shè)疑:“數(shù)重山”之外的鐘山近嗎?那又為何是“只隔數(shù)重山”呢?
言為心聲,定是家在詩人心中,身在瓜洲,心在故鄉(xiāng),天涯若比鄰,依依不舍回望鐘山。
3、“綠”字琢磨。
設(shè)疑:據(jù)傳,詩人王安石在作《泊船瓜洲》時,先寫的是“春風又到江南岸”,后來他覺得“到”字不好,就改為“過”,接著又改為“入”“滿”等字。經(jīng)過十多次修改,都不大滿意。最后他從“東風何時至,已綠湖上山”這句詩受到啟發(fā),才決定改用“綠”字。好好推敲一下,你認為一個“綠”字好在哪里?
一個“綠”字,令讀者目睹:百草從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綠,為詩句著上生機勃勃的底色;同時也為下句“思歸”埋下鋪墊,因為草綠與思歸是聯(lián)系在一起的,唐朝王維《送別》中“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4、“又”字琢磨
設(shè)疑:“春風又.綠江南岸”中“又”字,春風不只一次吹綠了江南岸,春風吹綠了江南岸吧,為會么非得說“又綠江南岸”?詩人言意何在?
引導學生認識到這首詩寫于1975年第二次出任**,奉詔**!按猴L”一詞,既是寫實,又有**寓意,即皇恩。宋神宗下詔恢復(fù)王安石的相位,表明他決心要把新法推行下去。對此,詩人感到欣喜。再次被重用,新法可能再被推行,所以是“又綠江南岸”。
四、情境朗誦品整體
1、欣賞配樂視頻朗誦。 2、集體、個人配樂朗誦。
五、板書設(shè)計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教學反思】
*是一個詩詞**,唐詩宋詞絢麗多姿,滋養(yǎng)著我們。古詩詞有其特殊的格式及韻律,用語凝煉,并具很大的跳躍性。詩詞綜合靈活運用多種表現(xiàn)手法,注重形象塑造、意境構(gòu)建,熔鑄詩人強烈的思想感情,
“不同文體,閱讀的目標、思維的方式和方法都有區(qū)別!痹榍劢淌趯⑦@種區(qū)別稱之為“文體閱讀差異”。教學時,適宜的音樂配以詩意般的畫面,在反復(fù)吟詠中咀嚼品讀,師生一道享受讀,享受詩意般教學。于是整個教學流程從知人論世解詩題、讀通讀順明詩意、字斟句酌悟詩情、情境朗誦品整體四個環(huán)節(jié)進行。讀通讀順明詩意時,我不落“用*淡文字翻譯詩歌”的教學舊窠,而是鼓勵、引導學生用現(xiàn)代散文詩進行創(chuàng)作式理解,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有學生如是寫:
京口與瓜洲, 就相距一條長江;
家鄉(xiāng)鐘山, 只隔著幾座山而已。
和煦春風, 又吹綠了江南岸;
明月呀, 你可何時照我還?
如此,學生既明了詩意,又得到了很好的語言訓練。散文詩與古詩兩相和,學生興趣盎然。 古詩詞用語凝煉、精警,具有很大的跳躍性。教學時,老師用語要簡潔、形象、生動,有韻味、富啟發(fā)。比如:王安石再次出任**,為自己還能變法圖強,造福黎民百姓而欣喜;可鑒于第一次罷相前夕朝廷尖銳的****,實沒有信心,顧慮重重。于是,詩人剛離鄉(xiāng)就思歸。這首詩透露出詩人當時心里既然欣喜又惆悵,赴任就思歸,身不由己!
學生對“草綠”與“思歸”相聯(lián)系的.理解不到位。下次教學時,可作提前預(yù)習鋪墊。即課前把《楚辭·招隱士》:“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凄凄”和王維《送別》:“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推薦給學生,讓他們提前初步理解,為教學《泊船瓜洲》提供“先行**者”,相信會取得理想的效果。
《泊船瓜洲》教學設(shè)計3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能力目標:
、 自主探究,感悟詩境。
、 引導學生學習借景抒情的寫法。
【情感目標】
了解詩意,感受詩人思念家鄉(xiāng)的真摯感情。體會人文精神。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感受詩歌表達的真摯感情。
【教學**】
采用多**作為輔助**教學。
【教學過程】
一、展示搜集的資料,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讀過宋代王安石的詩嗎?
生:讀過。
師:你對王安石這個人知道多少呢?
生:各抒己見。
二、揭題、解題,簡介時代背景
師:齊讀課題。讀了課題,誰知道:“泊船瓜洲”什么意思呢?
生:把船停在瓜州的岸邊。
師:為什么這樣理解呢?
生:因為“泊船”是停船的'意思,所以……
師:當你再看到這個課題時會產(chǎn)生哪些疑問呢?
生:詩人為什么會把船停在瓜州的岸邊?他把船停在瓜州的岸邊干什么?
師:這些問題提得非常有價值,原來宋神宗在位期間,王安石任**,他主張****,積極新法,力圖抑制豪富**,緩和了階級矛盾,以期富國強兵,但這一主張也在一定程度上觸犯了封建**者的根本利益,遭到了守舊派的激烈反對,因此這一**失敗,王安石被迫辭去**的職務(wù),回故鄉(xiāng)途中路過瓜洲,天色已晚,在此停船過夜,你們的疑問找到答案了嗎?
生:找到了。
師:其實這首詩,作者就是在這樣的心緒中寫出來的,你們想聽聽這首詩是怎么寫的嗎?
生:想。
三、師范讀古詩
師:師范讀。
四、讀古詩
(讀通)
師:請同學們輕輕地打開書讀一讀!遇到不認識的字劃出來,問問你身邊的伙伴或老師。
生:略。
師:齊讀這首詩。
生:略。
五、細讀古詩
(感悟)
師:請同學們多讀幾遍這首詩,并借助書下的注釋,看看你能讀懂多少?并把你讀懂的地方跟你的小伙伴交流一下。
生:略。
師:自己讀讀這兩句,這兩句中詩人交待了哪幾個地名?
生:“京口、瓜州、鐘山!
師:(出示課件)地理位置圖,誰知道“瓜洲”在哪?
生:它在長江北岸和江蘇的鎮(zhèn)江隔江相對。
師:在這幅圖上標上“瓜洲”,你認為應(yīng)該標在哪?
生:略。
師:那“京口”在哪?
生:它在江蘇鎮(zhèn)江,長江南岸。
師:它與“瓜洲”是一個什么樣的地理位置關(guān)系?
生:正對面。
師:在這幅圖上標上“京口”,你認為應(yīng)該標在哪?
生:略。
師:你們同意嗎?
生:同意。
師:京口在哪?
生:它在南京的紫金山。
師:你們贊同嗎?
生:贊同。
師:這就是“京口、瓜洲、鐘山”的地理位置圖,從這三者之間的地理位置中,誰能說說你是怎樣理解這兩句詩的?
生:各抒己見。
師:同意嗎?
生:同意。
師:同學們趕快把這兩句詩的意思跟你的小伙伴說說。
生:互相說。
師:聯(lián)系上下文,想一想王安石的家在哪?從哪看出來的?
生:鐘山;“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明月何時照我還”。
師:其實王安石的第一故鄉(xiāng)在江西,鐘山為他的第二故鄉(xiāng),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王安石的父親在南京做官,青少年時期,王安石一直在父親身邊,所以他視“鐘山”為他的第二故鄉(xiāng)。從這三者之間的距離中,你覺得王安石的家還遠嗎?
生:不遠。
師:王安石的家近在咫尺,卻不能馬上回家,從這體會出詩人當時的心情怎樣?
生:歸心似箭。
師:是啊,王安石的家就快到了,誰能帶著歸心似箭的心情讀讀這兩句?
生:略。
師:你覺得他讀得怎么樣?
生:他讀出了歸心似箭的心情。
師:你評價的很到位,齊讀這兩句。
生:略。
師:在這兩句中,詩人寫的都是望中之景,詩人在望中是不是有所想呢?我們來看第三句。誰能說說“綠”在這里當什么講?
生:吹綠。
師:那誰能說說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詩意的?
生:春風又一次吹綠了大江的南岸。
師:(出示課件)
作者把家鄉(xiāng)描繪得如此之美,你會發(fā)現(xiàn)詩人是懷著怎樣的心情來寫這一句的?
生:他是懷著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來寫的。
師:那誰能把詩人對家鄉(xiāng)的這種熱愛之情讀出來?
生:讀。
師:你讀出了這種情感。現(xiàn)在讓我們來推敲這個“綠”字,看還能把它換成什么字呢?
生:學生交流。
師:誰愿意把你們討論的結(jié)果告訴老師和同學們。
生:過、到、入、滿……
師:那你知道用這個“綠”好在哪
生:同桌商量。
師:誰能說說用這個“綠”好在哪?
生:它仿佛讓我們看到一幅春風吹過,江南一下子變綠的畫面。
師:你的理解能力很強。這樣一個杰出的詩人,它對一個字的用法都能經(jīng)過反復(fù)推敲。我們在今后的潛詞造句中更應(yīng)該養(yǎng)成仔細斟酌后再下筆的好習慣。同學們能做到嗎?
生:能。
師:這一句從字面上看,是寫詩人南歸途中所看到的江南勝景,聯(lián)系當時的背景,我們能看出王安石寫這一句實際是在暗示**是成功的,還是失敗的呢?
生:成功的。
師:這一句是詩人借這一勝景來抒發(fā)實施新法,帶來的新氣象的高興心情。這種借景抒情的寫作方法值得我們在今后的寫作中去學習運用。王安石看著眼前的這一勝景,思鄉(xiāng)之情不可抑止,不禁仰望一輪皎潔的明月發(fā)問,問什么呢?我們來看第四句。
師:誰能讀一下這句?
生:讀。
師:你覺得他讀得怎么樣?
生:好,他讀出這種發(fā)問的語氣了。
師:誰能說說你是怎么理解這句詩意的?
生:明月啊,什么時候照著我回到鐘山的家呢?
師:回家為什么還得明月照著,白天不能回家嗎?
生:能。
師:我認為這樣理解不夠準確,因為古人對不知道的問題習慣于問蒼天、問明月,因此這一句詩怎樣理解會更好?哪位同學想好了?
生:明月呀,什么時候我才能回家鐘山的家呢?
師:這一句從字面上看,又流露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生:思鄉(xiāng)心切。
師:這一句從字面看,確實流露了詩人對故鄉(xiāng)的深切懷念,但實際上是寫了詩人盼望再度回朝**的迫切心情。在這一句中,又一次讓我們感受到詩人的這種借著寫景來抒發(fā)自己內(nèi)心情感的這種寫法,那這種寫法好不好?
生:好。
師:通過以上的學習,你們理解這首詩的大意了嗎?
生:理解了。
六、熟讀古詩
(賞)
師:下面就請同學們采用你喜歡的方式來練讀這首詩。
生:練讀。
師:誰能有感情地讀一下這首詩。
生:讀。
七、總結(jié)全文
(升華情感)
師:你們讀得很有感情,那就讓我們有感情地背誦這首詩。
生:背誦。
師:讓我們再來共同地感受一下詩人夜晚停船在瓜洲時的所見所感吧!(學生看著大屏幕,師在音樂的渲染下誦讀詩意)
師:那同學們感受到詩人的所見所想了嗎?
生:感受到了。
師:回家默寫古詩。
【教學反思】
古詩是小學語文教材中一類特殊的課文,從語言文字上看,它用的是古漢語;從表現(xiàn)形式上看,它含蓄、凝練、節(jié)奏強、跳躍大;從敘寫得內(nèi)容上看,它離我們的時代較久遠。因此在本節(jié)課教學中,我通過讓學生讀、悟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感悟詩境,活化古詩詞的形成過程,重新煥發(fā)古詩詞的生命活力和人文精神。
一、為學生提供足夠的感悟空間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為實現(xiàn)這一目標,在教學中,讓學生充分自己讀書,使學生的思路明朗化,學生不僅無拘無束,而且積極思考,認真探索。使學生表現(xiàn)了作為學習主人的那種情趣,更使學生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二、教師的精講必不可少
雖然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但仍需老師的**指導,這就決定不可能沒有老師的“講”,所不同的是,這種“講”不是“全盤授予”的注入,而是“相機誘導”的點撥。如“春風又綠江南岸”一句中,對“綠”字的理解和“明月何時照我還”一句中學生對詩意思的理解上,老師的講是必不可少的,但“不在講得多,而要講在點子上”,這個“點子”,就是我們作教師主張的“指學生不懂,但又必須掌握的知識”。
《泊船瓜洲》教學設(shè)計4
學習目標:
1.通過自學,大體理解詩意;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并能默寫。
3.使學生受到熱愛家鄉(xiāng)的教育。
4.感受詩句的優(yōu)美,品味詩人用詞的精妙,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
學習重、難點:
重點應(yīng)放在品位詩句,背誦、積累語言上。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體會詩人的思鄉(xiāng)懷親的思想感情,領(lǐng)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ㄕn前準備:**本班學生能背幾首古詩,最喜歡那首古詩,有幾位同學能背《泊船瓜洲》。)
一、設(shè)景激情:(幻燈片1)
1.師導:同學們,課前老師做了一項小**,發(fā)現(xiàn)我們班的同學真了不起,xx同學,現(xiàn)在已經(jīng)能背?首古詩,能背幾首以上的同學有?個。古人曾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毕嘈糯蠹抑灰獔猿窒氯,也會成為一個個小詩人的。
2.(過渡)今天老師要同大家共同來學習一首新詩------《泊船瓜洲》。(幻燈片2)(板書課題)齊讀詩題。
3.解題:誰能來說說“泊船瓜洲”是什么意思?(注意:泊是什么意思)。
4.介紹作者:師問:這首詩的作者是誰?課前老師已經(jīng)布置大家收集有關(guān)資料,現(xiàn)在誰來簡單介紹一下王安石?(幻燈片3)
。◣熯^渡)看來同學們都準備得很充分,(幻燈片4)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文學家、**家。《泊船瓜洲》一詩,據(jù)說是詩人被罷官后回到故鄉(xiāng)鐘山,**再次赴京任翰林學士,途徑瓜洲泊船時而作。(古詩課件:幻燈片5)
5.同桌互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詩,讀給同桌聽,注意讀準多音字、詩句讀通順。
6.指名讀:誰愿意來讀一讀這首詩?
(你預(yù)習得真充分。詩中的多音字,你都讀對了。第一句詩中“一水間”的“間”很容易讀錯,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幻燈片6:多音字注音)
7.真好,誰再來讀一讀《泊船瓜洲》。其他同學聽,特別注意聽詞句的中間,她是怎么停頓的,讀得是不是有節(jié)奏聽清楚嗎?好,開始。(教師適當講評)
8.!同學們,讀詩,我們不但要把它讀正確、讀得有節(jié)奏、而且還要盡可能讀出它的味道來。當然要讀得好,必須要先理解古詩的意思、蘊含的感情。
二、合作匯報:
下面請同學們根據(jù)課文的注釋及你們查找的有關(guān)的資料,小組內(nèi)互相交流,說說詩句的意思。(生交流,師巡視、觀察學生的學習方法。)
三、深究悟情
。ㄒ唬⿲W習一、二句
1.師總結(jié)過渡:剛才同學們討論得都很熱烈,-----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仔細研讀這首詩。(幻燈片7:詩一、二句)
2.先請一個同學讀一、二句詩;
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兩句話的意思;
想想:京口、瓜洲、鐘山在什么地方?教師板書:(師標畫瓜洲和鐘山的位置),生指出位置。(幻燈片8、9、10)
3.**:王安石的故鄉(xiāng)是?
4.看板書理解:瓜洲在長江的北岸,京口在長江的南岸,他們兩地相距遠嗎?何以見得?(一水)
a.“一水間”一水指?間什么意思?(幻燈片11)誰能用“間”組詞。(練習:用間組詞。)
b.瓜洲、京口隔江相望,而鐘山又與京口隔著什么?
“數(shù)重山”什么意思?(幻燈片12)表示路途近還是遠?從哪里知道?(摳住“只”補充介紹。)(幻燈片13)
一道長江水,數(shù)重大山,在交通不便的古代,路途遙遠。為什么詩人覺得只是“一水”“只隔”呢?(板書:只隔。)
5.感情朗讀指導:讀一讀,讀出路程近的味道。(“只隔”重讀。)
(二)學習三、四句:
(過渡:詩的`第一二句寫詩人路經(jīng)瓜洲,發(fā)現(xiàn)天色已晚,泊船在此。在這樣靜寂的夜晚,他輾轉(zhuǎn)難眠,獨自一人走出船艙,仰望夜空中的一輪圓月,那時作者有何感慨呢?)
1.請讀第三、四句:(幻燈片14)
**:這兩句詩那句寫景?那個字寫出景物特點?“綠”什么意思?(幻燈片15)
u師導:是。〈猴L又綠江南岸,江南多美呀!閉上眼睛想象江南春色是一幅什么樣的美景?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用上“我仿佛看到……”
。ㄉf話訓練,教師激情點評)。
2.體味“綠”字。說話訓練。
師總結(jié)導:(出示課件:幻燈片16)是啊,春天的江南,草木綠了,田野綠了,綠滿了山崗,綠遍了江河*,到處是綠的----?而詩人只用了一個字就表現(xiàn)出來了,那就是——?(“綠”),可見詩人用字之精妙。其實,詩人剛寫這首詩時,不是用綠字,曾用過十幾個字,經(jīng)過反復(fù)推敲,最終定為“綠”。看課文插圖,你能猜猜他用過那些字嗎?(激情研論)
。ɑ脽羝17)比一比,討論用那個字好?(幻燈片18)指名談看法。王安石改字的故事,對你有什么啟發(fā)?
教師小結(jié):是。∫粋“綠”字,使王安石煉字成了千古佳話。同時告訴我們寫文章要字斟句酌,反復(fù)推敲的道理。讓我們一起讀讀這千古名句,讀。
3.詩導:其實,這句詩精彩是“綠”字,重點卻是“又”字,大家想想,這句詩中的“又”字是什么意思,告訴我們什么?(告訴我們在草長鶯飛的春天,五十多歲的王安石又要再次離開家鄉(xiāng),春天去了有再來的時候,而詩人赴京城再次為官,什么時候能回來呢?)。
請大家讀·:明月何時照我還;脽羝19
這句詩什么意思,那個詞表現(xiàn)出作者的心情?什么意思?表現(xiàn)出作者什么思想感情?(板書:何時。)
4.(師設(shè)景讀):詩人王安石被列寧譽為是“*十一世紀的**家”,他主張變法,卻屢遭保守派的反對,被****職務(wù)后回到家鄉(xiāng),第二年**又啟用他,在赴京路上,思鄉(xiāng)情節(jié)更濃。想想我們應(yīng)該怎么讀這句詩?
此時詩人如此想家,但不得不又要遠離家鄉(xiāng)了,再讀:
詩人想著:此去京城可能幾年都不能回家了,這是一種思鄉(xiāng)的期盼,再讀:
詩人想著:此去京城可能幾十年都不能回家了,這是一種心靈的遺憾,再讀:
詩人想著:此去京城可能到年老死去都不能回家了,這是一種精神的痛苦,再讀:
5.說說兩句詩的意思。
6.說說整首詩的意思。
四、通讀全詩
1.配樂朗讀:(過渡)同學們,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詩人剛剛離開家鄉(xiāng)、就想著回來的那種思家非常急切的心情,下面請大家一起隨著音樂有感情朗讀這首詩。(視頻配樂)
此時你就是詩人,站立船頭,仰望明月,思家心切,只能借詩來抒發(fā)自己的思鄉(xiāng)之情,請同學們帶著這種感情再來讀一下這首詩。(生讀)
2.背誦全詩。
師:通過課堂的多次朗讀,同學們都會背誦了嗎?(會)誰愿意背給大家聽呢?
3.齊背古詩:配樂感情背誦。
五、音樂欣賞:
過渡:古詩是****最寶貴的財富之一。它講究*仄押韻,言語精練,意境深遠。學習古詩,在理解詩歌意思的基礎(chǔ)上,還可以將古詩與音樂結(jié)合起來,用唱的辦法來學習。大家想試一試嗎?(課件)
六、拓展延伸
(過渡)同學們,其實從古至今,像王安石這樣身在異鄉(xiāng),思家心切的詩人還有很多,也寫下了無數(shù)感人肺腑的思鄉(xiāng)詩。課前,老師收集了十首有關(guān)思鄉(xiāng)的古詩,送給同學們;厝ゴ蠹铱梢园凑战裉煳覀儗W習《泊船瓜洲》的方法,讀讀、議議、背背、唱唱,以后有機會我們再一起來賞讀。今天的課就上到這里,謝謝大家!
板書設(shè)計:
(思鄉(xiāng))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
南靖奎洋中心小學尤細雯
在五月份全縣古詩文教學比武中,我執(zhí)教了第九冊教材《泊船瓜洲》一課。教學這首學生耳熟能詳?shù)脑姼,我從新課標所提出的三個維度——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上進行操作。我確立的教學目標是: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2、理解詩歌的內(nèi)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3、運用所學的方法感受補充作品的情感。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覺得收獲是有的,而不足也是顯而易見的。試梳理如下,作今后教學之鑒。
一、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能力
教學時讓學生先通過自讀自解,整體把握詩意;然后根據(jù)查找的資料,小組內(nèi)交流,用現(xiàn)在的話說說意思;詩歌中凝練、古今差異較大的詞語一直是困擾學生閱讀詩歌的障礙,如果單單讓學生死記硬背,只能是“授之以魚”;通過古今詞語的類比來解決,“授之以漁”,從課內(nèi)的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課外閱讀詩歌的能力,讓學生收集、誦讀有關(guān)思鄉(xiāng)的詩歌。
二、引入情境,感悟詩情
情感總是伴隨著認識過程而產(chǎn)生,情感體驗同樣對認識過程起著很大作用。在本課教學中,我通過圖畫示意、音樂與圖片的渲染、教師的語言描繪,創(chuàng)設(shè)多種場景,讓學生感受詩人創(chuàng)作的情境,從而更深刻地領(lǐng)悟作品所表達的情感。如:辨別京口、瓜洲、鐘山方位時用簡筆畫的形式;講解春風又綠江南岸,江南是什么樣的時,出示江南春景圖片,展現(xiàn)花紅柳綠,鶯歌燕舞,一派生機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讓學生形象感受;教學完古詩,在學生充分理解的基礎(chǔ)上,讓學生一邊欣賞情境圖,一邊跟唱歌曲。
三、讀中求解,讀中求悟:
“讀中求解,讀中求悟”,顧名思義,讀是解與悟的方法和前提。在教學設(shè)計上,我安排了很多的讀:一開始讓學生**讀、同桌互讀,講解詩句時,又指名讀、小組讀、男女比賽讀、全班齊讀。但仍然無法實現(xiàn)讀中求解、求悟,只能從解悟入手促讀。貌似指導學生“如何讀”以促解悟,而細想,確實有些牽強。這也是我在古詩教學中存在的困惑:短短數(shù)十字,學生在不解的情況下如何讀?這樣的讀又如何促解促悟?
能為大家展示一節(jié)課,于我來說,這是不可多得的良機。而從授課過程來看,反映出的問題,造成這樣或那樣的缺憾,確實值得反思了。在學生感情朗讀的過程中,我就感慨:農(nóng)村學生的朗讀能力確實和實小學生的差距很大,連我本身都自愧不如;古詩文看是幾句話,其實蘊含的內(nèi)容豐富,以至于在初設(shè)計時想用畫畫的方法都無法施行,有些字詞的挖掘也顯得蒼白;課外延伸-----思鄉(xiāng)詩歌的收集也無法在課堂上交流。
《泊船瓜洲》教學設(shè)計5
一、說教材分析
1、教材說明:
《泊船瓜洲》是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15課,寫的是詩人停船在瓜洲之后,望著僅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離京口并不很遠的南京,不禁勾起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表達了作者對家鄉(xiāng)深深的思戀和熱愛。通篇立意含蓄悠遠。
2、學習者特征分析
六年級的學生已學過多首古詩,他們大部分能借助注釋、工具書、想象畫面等多種方法來讀懂古詩的大意,具有一些學習古詩的情感基礎(chǔ)和知識基礎(chǔ),這為以詩讀詩、以詩學詩、以詩悟詩、創(chuàng)設(shè)詩韻課堂奠定了基礎(chǔ)。
3、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掌握本課的生字詞,并能夠達到背誦,默寫的水*。
2、過程與方法目標:運用查資料的方法自學,培養(yǎng)運用資料解決問題,處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體會詩人的思鄉(xiāng)之情,了解豐富多彩的祖國文化,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學的情感。
5、教學準備
1)、教師:制作好課件;反復(fù)朗讀并背誦詩詞,深層次地體會情感,透徹地理解詩意。
2)、學生:字典;搜集描寫春天的詩句、明月的詩句;搜集王安石的詩句;搜集作者的資料等等。
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感受詩歌表達的真摯感情。
二、說教學方法
基于對教材這樣的理解,針對六年級學生的學情,我主要采取雙主教學法**課堂教學。下面,我把教法學法融合在一起談?wù)劚菊n時采取的教學策略。
1、情境教學法
教學本首詩,我準備通過導語創(chuàng)設(shè)情境,簡筆畫圖片再現(xiàn)情境,主題音樂、情景再現(xiàn)、語言描繪情境等多種**,創(chuàng)設(shè)各種學生樂于接收,能享受其間的情境,使學生在多向互動的情境中感悟、誦讀、表達與創(chuàng)新。
2、讀悟教學法
小學語文古詩教學必須在朗讀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發(fā)展思維,在讀中理解,在讀中陶冶情操。所以我著重指導學生讀文、能有感情地背誦,也就是出于這個原因。
3、想象法:在教師的啟發(fā)鼓勵,配合**課件音視頻襯托渲染,開啟學生想象的閘門,揣摩人物內(nèi)心的情感,抒發(fā)學生內(nèi)心的情懷并發(fā)表獨到的見解,與詩人產(chǎn)生情感的共鳴。所以在教學中借助圖片、音視頻等**幫助學生展開想象。
三、說學習方法;
1、學生自己或者合作收集資料,培養(yǎng)學生收集資料的能力。
1、通過有感情朗讀、背誦、欣賞情景音樂,討論交流體會等活動,能夠?qū)W會學習古詩的方法,提高學生情商素質(zhì)修養(yǎng)。
2、抓好小組團隊合作學習,完善運行機制,促進學生的主體性體現(xiàn),逐步實現(xiàn)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的協(xié)調(diào)運用,最終養(yǎng)成學生合作交流的學**慣。
四、說教學過程
圍繞教學目標,我依據(jù)“讀——理解——感悟—鞏固延伸”這樣的格局設(shè)計了以下四大教學板塊:
(一)、展示搜集的資料,導入新課揭題、解題,簡介時代背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定格古詩教學的情感基調(diào)。
(二)、初讀感知,了解古詩大意這個環(huán)節(jié)我準備分三步:第一步通過**讀、指名讀等形式指導學生把詩讀正確,讀得字正腔圓,重點指導讀準“間”讀jiàn(因為是“間隔”的意思);“萬重山”的“重”讀сhóng;“還”讀zhong;第二步通過指點學生掌握讀詩規(guī)律(古詩中,一聲和二聲的音讀得長些,三聲和四聲的音讀得短些),指導學生讀出詩的節(jié)奏,初步讀出古詩的韻味;
(三)第三步指導學生結(jié)合注釋讀懂詩意。
最后一步具體操作如下:先指導學生用以前學過的方法,即看注釋,查閱資料,邊讀邊想象等方法來讀懂古詩的大意,再和同位交流自己對句詩的理解。在交流的過程中,針對六年級孩子對詩中出現(xiàn)的三個地名比較模糊,我準備在幻燈片上展現(xiàn)長江簡圖,讓學生來看看三個地名,同時借助板畫指導學生理解第一、二行詩句的意思,在此基礎(chǔ)上引導學生思考:在你看來,詩人離家近還是遠?學生也許有兩種答案,即覺得詩人離家很遠,或是詩人離家很近,師及時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教學,讓學生分別說出近和遠的原因,趁機引導學生抓住“一水”、“只隔”來領(lǐng)悟詩人實際離家的距離和他心中離家的距離,初步感悟詩人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并引導學生在感悟的基礎(chǔ)上朗讀古詩的前兩行,從而理解了詩句的意思。
(四)、走進詩境,體悟詩意
這一部分教學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部分,我準備采用想象、感悟、讀詩、寫話、資料補充等**引領(lǐng)學生感悟古詩韻味及詩人對家鄉(xiāng)的留戀和不舍之情,具體操作如下:
1、抓文眼“又”和“綠”想象畫面,感悟詩境。
出示詩句“春風又綠江南岸”,引導學生理解“綠”的含義,并讓學生依據(jù)詩句想象江南的春天是一幅幅怎樣的畫面?并用語言描述出來;接著突出“又”字蘊涵的深意:作者看到春天滿目的新綠,想到春天去了有再來的時候,而自己離開了家鄉(xiāng),什么時候能再回來呢?引讀:此時此刻,詩人他怎能不想——明月何時照我還。遠望著美麗的故鄉(xiāng),遙想著難舍的親友,詩人怎能不問——明月何時照我還。此時,學生通過誦讀最后一行詩,對詩人對家鄉(xiāng)的思念和依依不舍之情有了進一步的感悟。
2、指導誦讀“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之隔數(shù)重山!
本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旨在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引導學生走進詩人的內(nèi)心世界,走進詩人的生活中去,想象詩人在家鄉(xiāng)度過了哪些難忘的時光?并寫話,在此基礎(chǔ)上師根據(jù)學生匯報**引言:此時,詩人泊船在瓜洲,和家人團聚,盡享受家庭的幸福和溫馨還能實現(xiàn)嗎?
眼前只見——“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之隔數(shù)重山”;
和老朋友在一起飲酒品詩還能實現(xiàn)嗎?
眼前只見——“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之隔數(shù)重山”;
帶著家人一起去踏青、郊游還能嗎?
眼前只見——“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之隔數(shù)重山”;
……
經(jīng)過這樣反復(fù)的吟誦,使學生深刻體悟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
3、出示資料了解作者的寫作背景。
在學生已深刻感悟詩人思鄉(xiāng)、戀鄉(xiāng)的基礎(chǔ)上,出示詩人的相關(guān)資料,旨在引導學生明白詩人在什么情況下寫下了這首詩,對學生更深層次的感悟古詩、升華古詩情感將起到積極的作用。并適時引讀“明月何時照我還”一句。這句詩是全詩的精華,是詩人情感的高度濃縮。在此基礎(chǔ)上點題:“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笔窃娙藷o邊的鄉(xiāng)愁,無盡的思念。
4、誦讀古詩,升華感情。
在以上分步品讀古詩的基礎(chǔ)上,再引領(lǐng)學生整體誦讀古詩,這不但是回歸到古詩的本體上來,更是學生情感的再次回歸和升華。
5、背誦古詩。
(四)、拓展延伸:
1、展示有關(guān)表達思鄉(xiāng)的詩句讓學生誦讀。通過上述四個板塊的設(shè)計,緊扣目標,層層推進,不斷設(shè)置語言感悟、品讀的實踐點,引領(lǐng)學生體會詩人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并將本課古詩輻射到其余相關(guān)詩句,升華了學生的理解和記憶,不僅積累和運用了詩句,還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和表達思念家人、朋友的情感空間
五、教學評價:
本節(jié)課我主要采取形成性評價和總結(jié)性評價、定性和定量評價形式來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及結(jié)果,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中對有思維或者言語閃光的學生及時給予言語、掌聲等鼓勵,沒有達到要求的提示、鼓勵他們再動腦思考;環(huán)節(jié)學習任務(wù)告一段落后,有簡單的說話、做思考題、背誦等進行總結(jié)評價,對于發(fā)言、背誦、做習題等完成得比較好的,要給予積分登記,便于每個單元教學反思和單元檢測成績統(tǒng)計提供補充和參考的資料。
《泊船瓜洲》教學設(shè)計方案
1、課題的選擇。
本人從參加工作以來一直擔任五六年級的語文教學,所以對小學高年級教材比較熟悉。對于古詩詞的教學也教過了不少,但是以前的教學目標設(shè)計比較簡單,大概就是讀熟古詩、背誦古詩,理解古詩句的意思,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等。至于教學效果,只要學生能背誦默寫古詩,能解釋詩句意思,回答詩句中心思想就ok了,所以這次試以新課程三維目標來設(shè)計三維目標。作為一次嘗試而已。
2、采用的教學設(shè)計模式。
這節(jié)課我采用“學教并重”的模式進行教學**,1、教師激情導入,剖析課題,與學生一起商定學習步驟和方法。 “讀、說、背、做、寫”的學習方法。2、學生查找資料(學生能找到資料的途徑可能有限,不可能有多大效果),通過讀詩,小組討論,發(fā)言交流,跟老師一起歸納總結(jié)等系統(tǒng)學習活動,師生共同協(xié)作,完成學習任務(wù)。
3、選定的教學對象的特征分析。
我班學生認知起點比較低,優(yōu)等生并不多,所以學習目標還是主要考慮大部分學生,這是起碼的教學公*。其次學生的學習方式習慣以“聽”的方式進行,這是從一年級開始以來逐年形成的方式,為了**這種傳統(tǒng)方式,所以這節(jié)課要注意抓好小組的合作學習,要求每個同學都要在小組內(nèi)發(fā)表意見,相信堅持小組合作學習,會讓學生的學習方式從以往被動接收式轉(zhuǎn)變?yōu)樽灾骱献鲗W習方式來。
2、思念家鄉(xiāng)、親人是一種美好的感情,同學們可以通過寫信、打電話等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思念之情。
《泊船瓜洲》教學設(shè)計6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能力目標:
、 自主探究,感悟詩境。
⑵ 引導學生學習借景抒情的寫法。
【情感目標】
了解詩意,感受詩人思念家鄉(xiāng)的真摯感情。體會人文精神。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感受詩歌表達的真摯感情。
【教學**】
采用多**作為輔助**教學。
【教學過程】
一、展示搜集的資料,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讀過宋代王安石的詩嗎?
生:讀過。
師:你對王安石這個人知道多少呢?
生:各抒己見。
二、揭題、解題,簡介時代背景
師:齊讀課題。讀了課題,誰知道:“泊船瓜洲”什么意思呢?
生:把船停在瓜州的岸邊。
師:為什么這樣理解呢?
生:因為“泊船”是停船的意思,所以……
師:當你再看到這個課題時會產(chǎn)生哪些疑問呢?
生:詩人為什么會把船停在瓜州的岸邊?他把船停在瓜州的岸邊干什么?
師:這些問題提得非常有價值,原來宋神宗在位期間,王安石任**,他主張****,積極新法,力圖抑制豪富**,緩和了階級矛盾,以期富國強兵,但這一主張也在一定程度上觸犯了封建**者的根本利益,遭到了守舊派的激烈反對,因此這一**失敗,王安石被迫辭去**的職務(wù),回故鄉(xiāng)途中路過瓜洲,天色已晚,在此停船過夜,你們的疑問找到答案了嗎?
生:找到了。
師:其實這首詩,作者就是在這樣的心緒中寫出來的,你們想聽聽這首詩是怎么寫的嗎?
生:想。
三、師范讀古詩
師:師范讀。
四、讀古詩
(讀通)
師:請同學們輕輕地打開書讀一讀!遇到不認識的字劃出來,問問你身邊的伙伴或老師。
生:略。
師:齊讀這首詩。
生:略。
五、細讀古詩
(感悟)
師:請同學們多讀幾遍這首詩,并借助書下的注釋,看看你能讀懂多少?并把你讀懂的地方跟你的小伙伴交流一下。
生:略。
師:自己讀讀這兩句,這兩句中詩人交待了哪幾個地名?
生:“京口、瓜州、鐘山!
師:(出示課件)地理位置圖,誰知道“瓜洲”在哪?
生:它在長江北岸和江蘇的鎮(zhèn)江隔江相對。
師:在這幅圖上標上“瓜洲”,你認為應(yīng)該標在哪?
生:略。
師:那“京口”在哪?
生:它在江蘇鎮(zhèn)江,長江南岸。
師:它與“瓜洲”是一個什么樣的地理位置關(guān)系?
生:正對面。
師:在這幅圖上標上“京口”,你認為應(yīng)該標在哪?
生:略。
師:你們同意嗎?
生:同意。
師:京口在哪?
生:它在南京的紫金山。
師:你們贊同嗎?
生:贊同。
師:這就是“京口、瓜洲、鐘山”的地理位置圖,從這三者之間的地理位置中,誰能說說你是怎樣理解這兩句詩的?
生:各抒己見。
師:同意嗎?
生:同意。
師:同學們趕快把這兩句詩的意思跟你的小伙伴說說。
生:互相說。
師:聯(lián)系上下文,想一想王安石的家在哪?從哪看出來的?
生:鐘山;“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明月何時照我還”。
師:其實王安石的第一故鄉(xiāng)在江西,鐘山為他的第二故鄉(xiāng),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王安石的父親在南京做官,青少年時期,王安石一直在父親身邊,所以他視“鐘山”為他的第二故鄉(xiāng)。從這三者之間的距離中,你覺得王安石的家還遠嗎?
生:不遠。
師:王安石的家近在咫尺,卻不能馬上回家,從這體會出詩人當時的心情怎樣?
生:歸心似箭。
師:是啊,王安石的家就快到了,誰能帶著歸心似箭的心情讀讀這兩句?
生:略。
師:你覺得他讀得怎么樣?
生:他讀出了歸心似箭的心情。
師:你評價的很到位,齊讀這兩句。
生:略。
師:在這兩句中,詩人寫的都是望中之景,詩人在望中是不是有所想呢?我們來看第三句。誰能說說“綠”在這里當什么講?
生:吹綠。
師:那誰能說說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詩意的?
生:春風又一次吹綠了大江的南岸。
師:(出示課件)
作者把家鄉(xiāng)描繪得如此之美,你會發(fā)現(xiàn)詩人是懷著怎樣的心情來寫這一句的?
生:他是懷著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來寫的。
師:那誰能把詩人對家鄉(xiāng)的這種熱愛之情讀出來?
生:讀。
師:你讀出了這種情感。現(xiàn)在讓我們來推敲這個“綠”字,看還能把它換成什么字呢?
生:學生交流。
師:誰愿意把你們討論的結(jié)果告訴老師和同學們。
生:過、到、入、滿……
師:那你知道用這個“綠”好在哪
生:同桌商量。
師:誰能說說用這個“綠”好在哪?
生:它仿佛讓我們看到一幅春風吹過,江南一下子變綠的畫面。
師:你的理解能力很強。這樣一個杰出的詩人,它對一個字的用法都能經(jīng)過反復(fù)推敲。我們在今后的潛詞造句中更應(yīng)該養(yǎng)成仔細斟酌后再下筆的好習慣。同學們能做到嗎?
生:能。
師:這一句從字面上看,是寫詩人南歸途中所看到的江南勝景,聯(lián)系當時的背景,我們能看出王安石寫這一句實際是在暗示**是成功的,還是失敗的呢?
生:成功的。
師:這一句是詩人借這一勝景來抒發(fā)實施新法,帶來的新氣象的高興心情。這種借景抒情的寫作方法值得我們在今后的寫作中去學習運用。王安石看著眼前的這一勝景,思鄉(xiāng)之情不可抑止,不禁仰望一輪皎潔的明月發(fā)問,問什么呢?我們來看第四句。
師:誰能讀一下這句?
生:讀。
師:你覺得他讀得怎么樣?
生:好,他讀出這種發(fā)問的語氣了。
師:誰能說說你是怎么理解這句詩意的?
生:明月啊,什么時候照著我回到鐘山的家呢?
師:回家為什么還得明月照著,白天不能回家嗎?
生:能。
師:我認為這樣理解不夠準確,因為古人對不知道的問題習慣于問蒼天、問明月,因此這一句詩怎樣理解會更好?哪位同學想好了?
生:明月呀,什么時候我才能回家鐘山的家呢?
師:這一句從字面上看,又流露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生:思鄉(xiāng)心切。
師:這一句從字面看,確實流露了詩人對故鄉(xiāng)的深切懷念,但實際上是寫了詩人盼望再度回朝**的迫切心情。在這一句中,又一次讓我們感受到詩人的這種借著寫景來抒發(fā)自己內(nèi)心情感的這種寫法,那這種寫法好不好?
生:好。
師:通過以上的學習,你們理解這首詩的大意了嗎?
生:理解了。
六、熟讀古詩
(賞)
師:下面就請同學們采用你喜歡的方式來練讀這首詩。
生:練讀。
師:誰能有感情地讀一下這首詩。
生:讀。
七、總結(jié)全文
(升華情感)
師:你們讀得很有感情,那就讓我們有感情地背誦這首詩。
生:背誦。
師:讓我們再來共同地感受一下詩人夜晚停船在瓜洲時的所見所感吧!(學生看著大屏幕,師在音樂的渲染下誦讀詩意)
師:那同學們感受到詩人的所見所想了嗎?
生:感受到了。
師:回家默寫古詩。
【教學反思】
古詩是小學語文教材中一類特殊的課文,從語言文字上看,它用的是古漢語;從表現(xiàn)形式上看,它含蓄、凝練、節(jié)奏強、跳躍大;從敘寫得內(nèi)容上看,它離我們的時代較久遠。因此在本節(jié)課教學中,我通過讓學生讀、悟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感悟詩境,活化古詩詞的形成過程,重新煥發(fā)古詩詞的生命活力和人文精神。
一、為學生提供足夠的感悟空間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為實現(xiàn)這一目標,在教學中,讓學生充分自己讀書,使學生的`思路明朗化,學生不僅無拘無束,而且積極思考,認真探索。使學生表現(xiàn)了作為學習主人的那種情趣,更使學生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二、教師的精講必不可少
雖然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但仍需老師的**指導,這就決定不可能沒有老師的“講”,所不同的是,這種“講”不是“全盤授予”的注入,而是“相機誘導”的點撥。如“春風又綠江南岸”一句中,對“綠”字的理解和“明月何時照我還”一句中學生對詩意思的理解上,老師的講是必不可少的,但“不在講得多,而要講在點子上”,這個“點子”,就是我們作教師主張的“指學生不懂,但又必須掌握的知識”。
《泊船瓜洲》教學設(shè)計7
內(nèi)容分析:
《泊船瓜洲》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二組第一篇課文《古詩詞三首》中的第一首,《泊船瓜洲》是膾炙人口、情意綿綿的思鄉(xiāng)詩,表達了作者對家鄉(xiāng)深深的思戀和熱愛。
全詩的大意是:從京口到瓜洲不過是在一條橫著的江的距離之內(nèi),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著幾座山。春風又吹綠了長江*,明月什么時候才能照著我回到家鄉(xiāng)。這首詩寫的是詩人停船在瓜州之后,望著僅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離京口并不很遠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古詩,背誦并默寫古詩。
2、借助注釋、抓住重點詞句、利用插圖、發(fā)揮想象理解詩意,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表達的方法。
3、感受古詩的韻味,激發(fā)閱讀古詩的興趣。培養(yǎng)動手搜集資料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詩意,積累古詩。
2、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具準備:課件
學具準備:詞典、搜集思念家鄉(xiāng)的古詩詞、與這首有關(guān)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交流積累,引入詩文。
老師:“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惫磐駚磉h離故土的游子總會思念魂牽夢縈的家鄉(xiāng)。他們往往把這種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融入一首首短小精悍的古詩中,需要我們細細去品味。請同學們把你積累或搜集到的描寫思念家鄉(xiāng)的古詩,給大伙誦讀一下。如: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李白的《靜夜思》、賀知章的《回鄉(xiāng)偶書》(已學過)、北宋秦觀的《浣溪沙》等。
學生:積極交流。
老師:從剛才的交流中可以看出,大多數(shù)同學把所學古詩能夠積累下來,一部分同學不但能積累所學古詩,還主動搜集課外古詩,值得大家學習,我們一定要養(yǎng)成主動積累的習慣。因為學習語文重在積累。今天我們來學習北宋詩人王安石的一首詩《泊船瓜洲》。
二、知詩人,解詩題
(一)知詩人
老師:課前老師讓同學們查閱與這首詩有關(guān)的資料,誰愿意把自己搜集到的資料跟大家交流交流。
學生:簡介王安石。
老師:根據(jù)學生的交流適時點撥使學生了解寫作這首詩的時代背景。
(二)解詩題
學生:理解“泊”的意思。進而解題:泊船瓜洲:把船停泊在瓜州。
師小結(jié):剛才我們了解了詩人是怎樣的一個人,弄懂了詩題的意思。這”知詩人,解詩題“是學習古詩不可缺少的一步。它能幫助我們理解詩的內(nèi)容。那么王安石把船停泊在瓜州時寫下了一首怎樣的詩呢?請同學們輕聲讀一讀。
二、讀詩文,明詩意
(一)輕聲讀詩,圈出自己讀不準的字。
(二)同桌交換意見。
(三)師生合作讀詩文,解詩意。
1、指名讀詩,引導讀準”間、重、還”。
2、共同動手正音。
學生:拿出詞典,動手查“間、重、還”的幾種讀音及每種讀音所表示的意思。
老師:出示課件作補充,你們看,瓜州在這兒,京口在它的對岸(江南),就是現(xiàn)在的江蘇省無錫市。京口和瓜州,一個在江南,一個在江北,就一條(橫向的)河的距離之內(nèi)。間(jiān):在一定的空間(時間)內(nèi)。要注意不能誤讀成四聲,不是動詞“間隔”的“間”。整句的意思是說京口和瓜州就一條(橫向的)河的距離之內(nèi)。按古人文言的說法,即所謂僅“一水之遙”。王安石是想說江南江北之近,而不是想說它們之隔離。所以應(yīng)讀一聲。再看鐘山在京口的西邊(在南京)。王安石的家就在鐘山南面的半山園。這個“重”這會兒你一定能讀準了。
3、理解“數(shù)重山”中“數(shù)”的意思。
老師:看來從瓜州到王安石的家鄉(xiāng)鐘山就一條(橫向的)河、幾座山的距離,離得很近了,往下讀。
學生:讀“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4、理解“綠”和“還”的意思。
綠:吹綠、染綠。
還:歸、在本詩中是回家的意思。
老師:現(xiàn)在這個“還”的音你能讀準了嗎?
5、回過頭復(fù)習“泊、間、數(shù)、綠、還”幾個字的意思。
6、再次輕聲讀詩,然后拿出課堂筆記本試著用自己的話寫出這首詩的意思。寫成后交流。
詩意:(對面的)京口和(這里北岸的)瓜洲不過是在一條橫著的江的距離之內(nèi),(再遠處的)鐘山也就只是隔著幾重山巒而已。春風又把(對岸的)江南大地吹綠了,明月啊,你什么時候可以照著我回到(對面江南的)故鄉(xiāng)呢?
三、入詩境,悟詩情
1、引導學生邊讀詩邊想象詩描繪的畫面。
老師:春天到了,和煦的春風吹醒了柳樹,吹來了燕子,吹美了大江南岸,閉上眼睛想象春風帶給江南什么樣的美景?想好后跟大伙描述一下,可要用上我們積累的好詞佳句喲。
學生:**描述想象到的畫面。
2、體會詩人用詞的傳神
老師:春風給江南送來了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而詩人把江南春天的美景只用了一個字就表現(xiàn)出來了,讀時耐人尋味,那就是---“綠”,請同學們認真閱讀課后資料袋里的內(nèi)容,相信你會更進一步的感受出詩人對詞的推敲及用詞的準確傳神。
3、讀中領(lǐng)悟詩情
老師:同學們,根據(jù)你的理解**讀詩,讀出詩的韻味。體會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找出詩中相關(guān)的詞句。
學生:**讀詩,讀后發(fā)表意見。
4、課件播放春天江南的美景,生欣賞后放聲誦讀古詩。再次感受詩人這個“綠”字的內(nèi)涵。
老師小結(jié):“一水間,數(shù)重山”足以感受出詩人歸心似箭,“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辈荒荞R上回到家鄉(xiāng)的惆悵之情自然流露。由此可以看出整首詩表達了詩人戀鄉(xiāng)、思鄉(xiāng)之情。
四、總結(jié)學詩的方法
知詩人,解詩題--讀詩文,明詩意--入詩境,悟詩情
五、背誦、默寫古詩
1、小聲試背、同桌互背、男女生比賽背。
2、打開作業(yè)本默寫古詩。
五、作業(yè)設(shè)計
1、默寫古詩
2、說說“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的意思,體會詩句表達的思想感情。
3、小練筆:把你想象到的江南春天的美景用一段話描寫出來。(如果能用上我們*時積累的寫景的好詞佳句會更好。)
六、板書設(shè)計
泊船瓜洲
王安石(北宋)
一水間,歸心似箭
數(shù)重山,戀鄉(xiāng)思鄉(xiāng)之情
又綠
何時還惆悵
《泊船瓜洲》教學設(shè)計8
教材簡析:
《泊船瓜洲》是五年級上冊第二組(專題:月是故鄉(xiāng)明)的開篇詩,為詩人王安石**自江寧赴京任翰林學士,途經(jīng)京口而作,從字面上看,詩的大意是:從京口到瓜洲僅是一江之隔,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著幾座山,春風又吹綠了長江*,明月什么時候才能照著我回到家鄉(xiāng),整首詩寫出詩人在瓜洲隨船停留時遙望家鄉(xiāng)而不知何時能回到家鄉(xiāng)的惆悵,心中涌動著濃濃鄉(xiāng)愁,尤其是末句,還帶著仕途多險、前途未測的感慨,古詩通篇立意含蓄悠遠,蘊涵著濃濃的鄉(xiāng)情和仕意。
教學目標:
1、通過以自學為主的方式,能正確朗讀“泊、間、重、還”等多音字,
2、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在朗讀中體會詩人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之情。
3、通過反復(fù)誦讀,豐富語言積累。并能背誦并默寫《泊船瓜洲》,
4、聯(lián)系詩人背景和自己的積累,推想“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的意思,體會詩句表達的思想感情,
5、感受到詩人是怎樣表達思鄉(xiāng)情的,嘗試著學習借景抒情的方法,
6、利用圖書館、網(wǎng)絡(luò)等信息資源進行資料收集,了解王安石的生*和收集有關(guān)思鄉(xiāng)的古詩,逐步擴展知識面和閱讀面,
教學重難點:
1、透過字面意思,感受蘊涵的思想感情,
2、體會借景抒情的表達方法
教法學法:
1、變序教學法
在課堂伊始,就提出古詩所表達的中心思想,在后續(xù)的學習中,再去學習它是怎樣表達的,表達效果如何等等,這種教學方法的采用,有利于學生***的持續(xù)集中,
2、讀詩感悟法
“讀”是學習古詩最有效、最常用的方法,“讀書千遍,其義自見”,本課時安排了朗讀,配樂讀等,朗讀是最經(jīng)常、最重要的閱讀訓練,也是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思想感情、培養(yǎng)語感的基本途徑,配樂讀,是入情入境地讀課文,把自己的感情納入到課文的人物和情節(jié)中去,
3、自主學習法
課前和課堂中都設(shè)計了自學環(huán)節(jié),因為五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讓學生自主學習,不僅可以促進教學,還能增強自學能力,
課前準備:
利用圖書館、網(wǎng)絡(luò)等信息資源進行資料收集,了解王安石的生*和收集有關(guān)思鄉(xiāng)的古詩
教學流程:
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時間:4分鐘)
問題:
、俜艑W后,你們都回哪兒?有沒有人回不了家的?為什么?
、陔x家遠而回不了家,你是什么感受?
你們年少也許沒有離家千里的經(jīng)歷,但你們肯定有過和父母親分別多日的時候吧?那種感覺是……
(學生:思念對方)
將來同學們長大了,有一天那么不能回故鄉(xiāng)了,這種感情相信每個人都會有,這是什么樣的感情?
(學生:思念故鄉(xiāng))[板書:思鄉(xiāng)]
家鄉(xiāng),在游子的心里,永遠是最溫馨、最難以割舍、最令人夢繞魂牽的地方。
這一單元,我們將學到不同的人的思鄉(xiāng)之情,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王安石是怎么來表書這種思鄉(xiāng)之情的。
(二)初讀古詩,初步感知(時間:13分鐘)
1、檢查課前預(yù)習情況,并揭示課題(時間:5分鐘)
、偻醢彩钦l?讓學生回答,若回答讓人滿意,就進入下一步,若回答不甚理想,就作簡單介紹
他寫過哪些詩?今天,要學的就是……(泊船瓜洲)
②學習課題:誰來讀讀題目?怎么樣?其他同學評
。A(yù)設(shè):學生讀正確了)教師可強調(diào):泊既可以讀作po(第一聲)
[板書課題]學生自己跟著老師書空,寫完,齊讀。
誰來說說這“泊船瓜洲”是什么意思?解釋瓜洲在什么地方?
(預(yù)設(shè):學生說出“瓜洲”現(xiàn)在長江北岸,揚州南面)
你是怎么知道的?(預(yù)設(shè):學生:看注釋)
2.掃除閱讀障礙,初讀古詩(時間:7分鐘)
泊(bo第二聲)是個多音字,看來那么預(yù)習工作做得不錯,除了泊是多音字外,這首詩中還有沒有其他的多音字?請學生回答,
(預(yù)設(shè),除了“間”字有爭議,其他都回答正確)
“間”在這首詩中是第一聲還是第四聲,要看什么?(或者:“間”字的讀音,我們怎么來判斷?)
學生小組討論,說說理由,(時間:2分鐘)
詩歌中的字已不是難題了,那現(xiàn)在你能讀讀這首詩嗎?
提示:仔仔細細地讀上兩遍,讀第一遍的時候注意詞當中的生字和多音字,爭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圓,讀第二遍的時候,爭取把它念通順,注意詞句內(nèi)部的停頓,
檢查**讀的情況,指名讀,小組讀,最后齊讀,若學生讀不好的地方,教師作范讀,可以是一個詞,也可以是一句或幾句,視學生學習情況而定,
讀完了,你感受到思念故鄉(xiāng)的感情了嗎?
。A(yù)設(shè):有部分學生說有,有部分說沒有,)
兩方爭辯,說從哪兒你讀出了思鄉(xiāng)情,沒讀出思鄉(xiāng)情的同學,請問你讀出了什么?學生可**發(fā)表意見,教師盡量不加干預(yù),
(三)重讀古詩,加深理解(時間:13分鐘)
1、**讀詩,聯(lián)想詩歌中表現(xiàn)的地理位置
辯論是為了更好地理解古詩,現(xiàn)在我們***換種方式來學習?你們想怎樣?{設(shè)計意圖:從上一環(huán)節(jié)的學習,“間”的讀法和有沒有表達思鄉(xiāng)情 這兩個問題的呈現(xiàn),學生對這首詩的學習欲望更加強了,而且這種感情是發(fā)自內(nèi)心,有再讀古詩的欲望,相信學生會說,讓我們自己讀讀古詩,}
再讀古詩,自主讀詩,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詩,(或者:按自己的節(jié)奏和速度讀詩)邊讀邊想象這首詩描繪出一幅怎樣的畫面,(時間:3分鐘)
腦海里有畫面了嗎?推薦一位擅長畫畫的同學**畫,
畫畢,你們同意他的觀點嗎?他認為古詩描繪出的是這樣一幅畫,請同學給這幅畫作簡單介紹,
你們現(xiàn)在知道“間”是讀第幾聲了?
其實這就是古詩的哪兩句?它表現(xiàn)出詩歌中的地理位置,
2、學習重點詩句,體會思鄉(xiāng)情
①而后兩句還能用畫面來表現(xiàn)嗎?有點難度,那我們又該怎么來學習“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跟老師一樣,你們也來讀讀,學生齊讀,
②你能用自己的話解釋這兩句詩嗎?指名回答,這樣能說明什么嗎?(回答是否定的)
、劭磥砦覀儾荒芄铝⒌厝ダ斫,把它放在整首詩中,聯(lián)系詩人的寫詩背景,再推想“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的意思,體會詩句表達的思想感情,
、堋按猴L又綠江南岸”是詩人下了工夫的,反復(fù)讀,你們體會到這句詩的妙處了嗎?
最后一句“明月何時照我還”寫的是什么?(明月)我們還學過哪些古詩是寫明月的?(床前明月光)
“明月”在古詩中常常表現(xiàn)的就是思鄉(xiāng)情,這是詩人借景抒情的手法
⑤現(xiàn)在你體會到什么了嗎?詩人的思鄉(xiāng)情不言而喻,
(四)美讀全詩,當堂背誦(時間:5分鐘)
1、學了那么多,現(xiàn)在你們想再來讀讀整首詩嗎?指名讀,齊讀,你們的水*都可以當配音員了,現(xiàn)在我們就來當一次配音員。
2、你能不看書本也不看屏幕,把這首詩背出來了嗎?老師先背一次,背的時候,可以聯(lián)想古詩描繪的畫面,若能體會到詩中的感情,那是最好。
3、課堂小結(jié):你今天收獲了什么?請學生說說
《泊船瓜洲》寫詩人在瓜洲隨船停留時遙望家鄉(xiāng)不知何時能回到家鄉(xiāng)的惆悵,在王安石的眼中啊,鄉(xiāng)愁是那一片吹綠了家鄉(xiāng)的徐徐春風,而到了張繼的筆下,鄉(xiāng)愁又成什么呢?我們下次課繼續(xù)學習,
板書設(shè)計:
、俟现蓿涸陂L江北岸,揚州南面
、诰┛冢航窠K鎮(zhèn)江
、坨娚剑航
《泊船瓜洲》教學設(shè)計9
學習目標:
1.通過自學,大體理解詩意;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并能默寫。
3.使學生受到熱愛家鄉(xiāng)的教育。
4.感受詩句的優(yōu)美,品味詩人用詞的精妙,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
學習重、難點:
重點應(yīng)放在品位詩句,背誦、積累語言上。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體會詩人的思鄉(xiāng)懷親的思想感情,領(lǐng)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ㄕn前準備:**本班學生能背幾首古詩,最喜歡那首古詩,有幾位同學能背《泊船瓜洲》。)
一、設(shè)景激情:(幻燈片1)
1.師導:同學們,課前老師做了一項小**,發(fā)現(xiàn)我們班的同學真了不起,xx同學,現(xiàn)在已經(jīng)能背?首古詩,能背幾首以上的同學有?個。古人曾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毕嘈糯蠹抑灰獔猿窒氯,也會成為一個個小詩人的。
2.(過渡)今天老師要同大家共同來學習一首新詩——《泊船瓜洲》。(幻燈片2)(板書課題)齊讀詩題。
3.解題:誰能來說說“泊船瓜洲”是什么意思?(注意:泊是什么意思)。
4.介紹作者:師問:這首詩的作者是誰?課前老師已經(jīng)布置大家收集有關(guān)資料,現(xiàn)在誰來簡單介紹一下王安石?(幻燈片3)
。◣熯^渡)看來同學們都準備得很充分,(幻燈片4)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文學家、**家。《泊船瓜洲》一詩,據(jù)說是詩人被罷官后回到故鄉(xiāng)鐘山,**再次赴京任翰林學士,途徑瓜洲泊船時而作。(古詩課件:幻燈片5)
5.同桌互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詩,讀給同桌聽,注意讀準多音字、詩句讀通順。
6.指名讀:誰愿意來讀一讀這首詩?
(你預(yù)習得真充分。詩中的多音字,你都讀對了。第一句詩中“一水間”的“間”很容易讀錯,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幻燈片6:多音字注音)
7.真好,誰再來讀一讀《泊船瓜洲》。其他同學聽,特別注意聽詞句的中間,她是怎么停頓的,讀得是不是有節(jié)奏聽清楚嗎?好,開始。(教師適當講評)
8.!同學們,讀詩,我們不但要把它讀正確、讀得有節(jié)奏、而且還要盡可能讀出它的味道來。當然要讀得好,必須要先理解古詩的意思、蘊含的感情。
二、合作匯報:
下面請同學們根據(jù)課文的注釋及你們查找的有關(guān)的資料,小組內(nèi)互相交流,說說詩句的意思。(生交流,師巡視、觀察學生的學習方法。)
三、深究悟情
。ㄒ唬⿲W習一、二句
1.師總結(jié)過渡:剛才同學們討論得都很熱烈,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仔細研讀這首詩。(幻燈片7:詩一、二句)
2.先請一個同學讀一、二句詩;
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兩句話的意思;
想想:京口、瓜洲、鐘山在什么地方?教師板書:(師標畫瓜洲和鐘山的位置),生指出位置。(幻燈片8、9、10)
3.**:王安石的故鄉(xiāng)是?
4.看板書理解:瓜洲在長江的北岸,京口在長江的南岸,他們兩地相距遠嗎?何以見得?(一水)
a.“一水間”一水指?間什么意思?(幻燈片11)誰能用“間”組詞。(練習:用間組詞。)
b.瓜洲、京口隔江相望,而鐘山又與京口隔著什么?
“數(shù)重山”什么意思?(幻燈片12)表示路途近還是遠?從哪里知道?(摳住“只”補充介紹。)(幻燈片13)
一道長江水,數(shù)重大山,在交通不便的古代,路途遙遠。為什么詩人覺得只是“一水”“只隔”呢?(板書:只隔。)
5.感情朗讀指導:讀一讀,讀出路程近的味道。(“只隔”重讀。)
。ǘ⿲W習三、四句:
。ㄟ^渡:詩的第一二句寫詩人路經(jīng)瓜洲,發(fā)現(xiàn)天色已晚,泊船在此。在這樣靜寂的夜晚,他輾轉(zhuǎn)難眠,獨自一人走出船艙,仰望夜空中的一輪圓月,那時作者有何感慨呢?)
1.請讀第三、四句:(幻燈片14)
**:這兩句詩那句寫景?那個字寫出景物特點?“綠”什么意思?(幻燈片15)
師導:是。〈猴L又綠江南岸,江南多美呀!閉上眼睛想象江南春色是一幅什么樣的美景?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用上“我仿佛看到……”
。ㄉf話訓練,教師激情點評)。
2.體味“綠”字。說話訓練。
師總結(jié)導:(出示課件:幻燈片16)是啊,春天的江南,草木綠了,田野綠了,綠滿了山崗,綠遍了江河*,到處是綠的----?而詩人只用了一個字就表現(xiàn)出來了,那就是——?(“綠”),可見詩人用字之精妙。其實,詩人剛寫這首詩時,不是用綠字,曾用過十幾個字,經(jīng)過反復(fù)推敲,最終定為“綠”?凑n文插圖,你能猜猜他用過那些字嗎?(激情研論)
。ɑ脽羝17)比一比,討論用那個字好?(幻燈片18)指名談看法。王安石改字的故事,對你有什么啟發(fā)?
教師小結(jié):是。∫粋“綠”字,使王安石煉字成了千古佳話。同時告訴我們寫文章要字斟句酌,反復(fù)推敲的道理。讓我們一起讀讀這千古名句,讀。
3.詩導:其實,這句詩精彩是“綠”字,重點卻是“又”字,大家想想,這句詩中的“又”字是什么意思,告訴我們什么?(告訴我們在草長鶯飛的春天,五十多歲的王安石又要再次離開家鄉(xiāng),春天去了有再來的時候,而詩人赴京城再次為官,什么時候能回來呢?)。
請大家讀·:明月何時照我還;脽羝19
這句詩什么意思,那個詞表現(xiàn)出作者的心情?什么意思?表現(xiàn)出作者什么思想感情?(板書:何時。)
4.(師設(shè)景讀):詩人王安石被列寧譽為是“*十一世紀的**家”,他主張變法,卻屢遭保守派的反對,被****職務(wù)后回到家鄉(xiāng),第二年**又啟用他,在赴京路上,思鄉(xiāng)情節(jié)更濃。想想我們應(yīng)該怎么讀這句詩?
此時詩人如此想家,但不得不又要遠離家鄉(xiāng)了,再讀……
詩人想著:此去京城可能幾年都不能回家了,這是一種思鄉(xiāng)的期盼,再讀……
詩人想著:此去京城可能幾十年都不能回家了,這是一種心靈的遺憾,再讀……
詩人想著:此去京城可能到年老死去都不能回家了,這是一種精神的痛苦,再讀……
5.說說兩句詩的意思。
6.說說整首詩的意思。
四、通讀全詩
1.配樂朗讀:(過渡)同學們,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詩人剛剛離開家鄉(xiāng)、就想著回來的那種思家非常急切的心情,下面請大家一起隨著音樂有感情朗讀這首詩。(視頻配樂)
此時你就是詩人,站立船頭,仰望明月,思家心切,只能借詩來抒發(fā)自己的思鄉(xiāng)之情,請同學們帶著這種感情再來讀一下這首詩。(生讀)
2.背誦全詩。
師:通過課堂的多次朗讀,同學們都會背誦了嗎?(會)誰愿意背給大家聽呢?
3.齊背古詩:配樂感情背誦。
五、音樂欣賞:
過渡:古詩是****最寶貴的財富之一。它講究*仄押韻,言語精練,意境深遠。學習古詩,在理解詩歌意思的基礎(chǔ)上,還可以將古詩與音樂結(jié)合起來,用唱的辦法來學習。大家想試一試嗎?(課件)
六、拓展延伸
。ㄟ^渡)同學們,其實從古至今,像王安石這樣身在異鄉(xiāng),思家心切的詩人還有很多,也寫下了無數(shù)感人肺腑的思鄉(xiāng)詩。課前,老師收集了十首有關(guān)思鄉(xiāng)的古詩,送給同學們;厝ゴ蠹铱梢园凑战裉煳覀儗W習《泊船瓜洲》的方法,讀讀、議議、背背、唱唱,以后有機會我們再一起來賞讀。今天的課就上到這里,謝謝大家!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
在五月份全縣古詩文教學比武中,我執(zhí)教了第九冊教材《泊船瓜洲》一課。教學這首學生耳熟能詳?shù)脑姼,我從新課標所提出的三個維度——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上進行操作。我確立的教學目標是: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2、理解詩歌的內(nèi)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
3、運用所學的方法感受補充作品的情感。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覺得收獲是有的,而不足也是顯而易見的。試梳理如下,作今后教學之鑒。
一、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能力
教學時讓學生先通過自讀自解,整體把握詩意;然后根據(jù)查找的資料,小組內(nèi)交流,用現(xiàn)在的話說說意思;詩歌中凝練、古今差異較大的詞語一直是困擾學生閱讀詩歌的障礙,如果單單讓學生死記硬背,只能是“授之以魚”;通過古今詞語的類比來解決,“授之以漁”,從課內(nèi)的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課外閱讀詩歌的能力,讓學生收集、誦讀有關(guān)思鄉(xiāng)的詩歌。
二、引入情境,感悟詩情
情感總是伴隨著認識過程而產(chǎn)生,情感體驗同樣對認識過程起著很大作用。在本課教學中,我通過圖畫示意、音樂與圖片的渲染、教師的語言描繪,創(chuàng)設(shè)多種場景,讓學生感受詩人創(chuàng)作的情境,從而更深刻地領(lǐng)悟作品所表達的情感。如:辨別京口、瓜洲、鐘山方位時用簡筆畫的形式;講解春風又綠江南岸,江南是什么樣的時,出示江南春景圖片,展現(xiàn)花紅柳綠,鶯歌燕舞,一派生機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讓學生形象感受;教學完古詩,在學生充分理解的基礎(chǔ)上,讓學生一邊欣賞情境圖,一邊跟唱歌曲。
三、讀中求解,讀中求悟:
“讀中求解,讀中求悟”,顧名思義,讀是解與悟的方法和前提。在教學設(shè)計上,我安排了很多的讀:一開始讓學生**讀、同桌互讀,講解詩句時,又指名讀、小組讀、男女比賽讀、全班齊讀。但仍然無法實現(xiàn)讀中求解、求悟,只能從解悟入手促讀。貌似指導學生“如何讀”以促解悟,而細想,確實有些牽強。這也是我在古詩教學中存在的困惑:短短數(shù)十字,學生在不解的情況下如何讀?這樣的讀又如何促解促悟?
能為大家展示一節(jié)課,于我來說,這是不可多得的良機。而從授課過程來看,反映出的問題,造成這樣或那樣的缺憾,確實值得反思了。在學生感情朗讀的過程中,我就感慨:農(nóng)村學生的朗讀能力確實和實小學生的差距很大,連我本身都自愧不如;古詩文看是幾句話,其實蘊含的內(nèi)容豐富,以至于在初設(shè)計時想用畫畫的方法都無法施行,有些字詞的挖掘也顯得蒼白;課外延伸-----思鄉(xiāng)詩歌的收集也無法在課堂上交流。
《泊船瓜洲》教學設(shè)計10
教學目標:
1、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會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樹立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2、過程與方法:
1)學習通過注釋、查閱資料,邊讀邊想等方法,感知詩詞大意,用自己的話講述詩句的意思
2)通過比較閱讀,揣摩不同作者對思鄉(xiāng)的不同表達方式。
3、知識與技能
1)正確認讀“一水間、數(shù)重山、照我還”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并默寫《泊船瓜洲》。
教學重難點:
1.比較閱讀,體會不同的表達方式。
2.體會詩人的濃烈的思鄉(xiāng)之情。
教學環(huán)境:
老師自制的課件;上課環(huán)境為有電腦、投影儀和大屏幕的教室;
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1)我們已經(jīng)學過一些思念家鄉(xiāng)的古詩詞了,大家還能背誦李白的所寫的那首名篇——《靜夜思》嗎?(學生齊背后,出示幻燈片2)
2)大家知道是什么景物勾起了作者對家鄉(xiāng)的思念嗎?(月亮)
3)師小結(jié):說得很好,自古以來,月亮就象征團圓之意,我國古代文人在寫思念家鄉(xiāng)、思念親人的詩詞中往往會提到月亮,比如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泊船瓜洲》。
2、新授《泊船瓜洲》
1)初讀:大家先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詩文,看看有哪些字詞的讀音你還不確定?尤其是詩文中的多音字,你能結(jié)合書下的注釋和你的初步理解,為這些多音字選擇正確的讀音嗎?
你知道讀七言絕句時,應(yīng)當如何停頓嗎?(出示幻燈片3進行正音,師畫出停頓節(jié)奏)老師范讀后學生再讀詩文。
2)介紹作者(出示幻燈片4)
你對王安石了解多少?說出來與大家一起分享、分享。
3)詩句解析:
(1)“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
、俅蠹以倏纯次闹械淖⑨,了解“泊、一水間、數(shù)重山”的意思,再思考:“京口、瓜洲、鐘山”這幾個地方的地理位置是怎樣的呢?(幻燈片5)
、谧髡哒驹谑裁吹胤?眼里看到了什么地方?心中想到了什么地方?(幻燈片6)
。ㄑ壑兄啊┛凇⒐现;想象之景——老家鐘山)
③既然離家“只隔”“一水間”、“數(shù)重山”,但離家真的近了嗎?(對于交通極為不便的古代,即時要回到家,也需要很長的時間,所以說“只隔”只是詩人的自我安慰而已)體現(xiàn)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歸心似箭、高興)
④詩意:從京口到瓜州僅僅只隔著一條長江了,離老家鐘山也不遠了,只隔著幾重山而已。
老師小結(jié):詩以“泊船瓜洲”為題,點明了詩人的立足點。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間”寫了望中之景,眼能見到,說明離家很近了;次句“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是想象之景,詩人聯(lián)想到家園所在的鐘山也只隔幾座山了。暗示詩人歸心似箭的心情。
、葸^渡:離家這么近,詩人回家了嗎?為什么不能回家?讓我們一起來讀讀千古名句:“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大家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讀一讀詩句,然后一邊欣賞老師所出示的圖片,一邊思考問題。
。2)“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幻燈片7)
、龠@幾張照片描繪的是什么季節(jié)的景色的?(春季)你是根據(jù)圖片上的什么特點來認定是春天景色的?(綠色)是什么讓江南*出現(xiàn)了一片綠色呢?{(春風)又綠江南岸,所以說,江南的綠色是春風的功勞}
、跒槭裁凑f作者選用“綠”字比“過、滿、吹”字好?(幻燈8)
。ㄒ粋“綠”字,使動用法,使(江南*)變綠,從春風的結(jié)果入手,將靜景化為動景,寫出了春天的色彩繽紛、春天的草長鶯飛、春天的綠意盎然,春天的滿目新綠、春天的生機勃勃以及春后江南景色變化。一個“綠”字,其實也是)
、垡粋“又”字,你能體會出什么?一個“綠”字,從表面上看是江南春草遍地生長,一片新綠,實則比喻的是什么在無情地生長?(而這一片生機卻隱喻著詩人思鄉(xiāng)的愁緒如同春風之下的小草一樣,無窮無際地蔓延與生長。)
。ㄒ粋“又”字,點明了詩人當初離家的時間,又暗含“草兒枯了,有再綠的時候,春天去了,也有再回來的時候”的意思,而自己的離開了家鄉(xiāng),什么時候又才能回來呢?)
、芡惠喢髟,詩人會說些什么呢?(幻燈片9)
。髟潞螘r照我還)
(3)了解背景,體會詩人的心路歷程(幻燈片10)
此時的詩人,離家已經(jīng)很近了,只隔著“一水間、數(shù)重山”了,詩人也很想回家,卻不能回家,這是為什么?
。ū尘昂喗椋罕驹妼懹谖鯇8年,此時正好是王安石變法失敗被迫離京剛好一年,宋神宗再次拜他為**,王安石深感變法的不易,因此兩次**推辭都未被批準,只好勉強**。在途經(jīng)家鄉(xiāng)之時,看到可望可見的京口,想到不遠的老家鐘山,一股濃濃的思鄉(xiāng)情懷油然而生,然而皇命在身,卻不能回家,所以只能自我安慰;找看到眼前的一片綠油油的莊稼,不油讓人想起自己的變法給農(nóng)民所帶來的好處,想到這些,還會不由自主生出一點欣慰和高興;然而,這變法卻得不到上層人物的**,以后的**前途和自身命運到底如何:是功成名就呢,還是又一次失敗而歸?這一切都是未知數(shù)。一種無奈之情已然可見)
更為苦惱的是,詩人知道自己什么時候回家嗎?(不知道。所以才發(fā)出明月何時照我還的吶喊,此處已經(jīng)可以看出詩人的真實內(nèi)心了,不愿**,卻不得不**,只能盼望早日離開官場,盡早回到?jīng)]有利益紛爭的老家。)
板書:強烈思鄉(xiāng)、欣慰高興、無奈苦惱
4)生齊讀詩文,要讀出詩人的這種心路歷程。
3、背誦古詩(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方式讀詩文,達到背誦的目的)
王安石的這首七絕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著眼于春天景色的描繪,寫出了詩人對家鄉(xiāng)的無比思念和近家不能回的無奈之情,也寫出對前途命運的擔憂之情。
暖人的春風和勾人的明月可以勾起大家的思鄉(xiāng)之情;而可以使萬葉飄落、百花凋零的秋風,則給自然界和人間帶來一片秋光秋色、秋容秋態(tài),從而讓人想起客居他鄉(xiāng)的游子之孤獨、凄涼與寂寞,再燃思鄉(xiāng)之火。張籍的七言樂府詩《秋思》便是如此。這是下節(jié)課所要學習的內(nèi)容了。
4、擴展了解
同一主題“思鄉(xiāng)”的不同表達方式(可以用不同的文體形式表現(xiàn)):
回顧舊知:你還記得以下這些描寫思念家鄉(xiāng)的文章嗎?
詩詞:《游子吟》、《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白話文學:《故都的秋》
欣賞:歌曲:播放mp3《明月幾時有》
5、作業(yè):
1)你還知道哪些思鄉(xiāng)的古詩詞?抄寫兩首,背誦一首。
2)學會唱一首思鄉(xiāng)的歌曲。
6、板書設(shè)計:
只 隔 家在眼前 強烈思鄉(xiāng)
綠江南 變法成效 欣慰高興
何時還 家不能回
遙無歸期 無奈苦惱
《泊船瓜洲》教學設(shè)計11
設(shè)計理念
這首詩的教學設(shè)計,從語言文字入手,緊抓重點詞句,反復(fù)咀嚼,反復(fù)品味,反復(fù)朗讀,引領(lǐng)點撥學生把握詩詞意象,提升感悟內(nèi)涵。運用詩意語文的建構(gòu)策略,以情感人,注重情感體驗,感同身受地與文本對話,入情,悟情,融情,升情。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大體理解詩意;背誦并默寫古詩。
2、領(lǐng)悟詩人思念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使學生受到熱愛家鄉(xiāng)的教育。
3、感受詩句的優(yōu)美,品味詩人用詞的精妙,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
教學重點
理解詩句意思,體會詩人所表達的真摯感情。
教學難點
體會詩的意境。
教學準備
多**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配樂播放月亮圖)同學們,這是什么?(一輪明月高掛夜空)
2、談話:碧空如洗,圓月如盤。在這皎潔的月光下,客居他鄉(xiāng)的游子,常常會以明月來吟詩作詞,寄托思念之情。此時此刻,看到這圓盤一般的明月,我們也忍不住想吟誦古人思鄉(xiāng)的詩句。
師: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生:……
過渡:同學們真會讀詩!俗話說,胸有詩書氣自華,讀詩能陶冶人的情操。今天,我們將一起再來學習宋代詩人王安石寫的一首思鄉(xiāng)的古詩——泊船瓜洲。
板書:泊船瓜洲、王安石
二、品味詩意
1、解題目,知詩人。
。1)齊讀題目,問:誰來說說題目的意思?(把船?吭诠现薜陌哆叄
(2)你了解這首詩的作者嗎?指名介紹。
。ㄍ醢彩,字介甫,北宋撫州臨川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臨川先生文集》。王安石青少年時代是在父親身邊度過,因此他視南京為地第二故鄉(xiāng)。)
2、熟讀古詩。(課件出示標有停頓、重音的古詩)
。1)小聲朗讀,想想該怎樣正確流利地朗讀詩歌。
(2)自己大聲試讀幾遍,再同桌互讀評價。
。3)指名朗讀,師生就重音、停頓、升降調(diào)進行評議。全班配樂齊讀。
3、品味詩意。
。1)小組合作學習,分組交流對詩句的理解。
(2)指名說說詩句中重點詞語的意思,再說說詩句的意思。
(3)教師演示課件,學生根據(jù)演示背誦古詩。
三、體驗情感
1、品詞析句。
(1)“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理解了詩意只是讀懂古詩的第一步,剛才同學們已經(jīng)感覺到王安石的思鄉(xiāng)之情。那你是從詩中哪些詞、句可以感受到詩人這種思鄉(xiāng)的情緒呢?
預(yù)設(shè):
A、“一水間”,說明相隔很近;“只隔”說明僅僅隔了幾座山。詩人聯(lián)想到家園所在的鐘山也只隔幾層山了,也不遠了。詩句中暗示詩人歸心似箭的心情。
板書:一水間、只隔、離家不遠——歸心似箭
B、“又”是什么意思?“綠”又是什么意思?點出了春天又一次到來了,描繪了長江南岸的景色之美。“何時”、“還”你又怎樣理解?說明詩人多么想回到家鄉(xiāng),思鄉(xiāng)之切。
板書:又、何時、離家很久——思鄉(xiāng)之切
2、據(jù)說,“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詩人在作詩過程中曾九過多次,最后定稿時才用了“綠”字。試想象,作者可能用過哪些字呢?你覺得用哪個字最好?為什么?
預(yù)設(shè):
A、其他文字只表達春風的到來,卻沒表現(xiàn)春天到來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綠的景物變化。春風一吹,把江南的景色變得春意盎然。
B、“綠”最能表現(xiàn)春天江南的美麗景色,表現(xiàn)他愛家。
C、“綠”字寫出了江南岸的一片綠色,寫出了顏色的美,表達詩人對家鄉(xiāng)的熱愛,襯托出詩人思念家鄉(xiāng)的感情。
D、(播放江南美景圖片)江南的景色美嗎?于是王安石改字的故事傳開了,他對字詞的推敲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3、小結(jié):這是一首寫景抒情小詩,抒發(fā)了詩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園的深切感情。
板書:思念家鄉(xiāng)之情
4、入境悟情:讀詩要把自己當成詩人。假如你在傍晚來到了異鄉(xiāng)江邊,望到了對岸,而你的家鄉(xiāng)就在離對岸不遠的地方,此時此刻,此情此境,你想到了什么?
5、融情誦讀:看課文插圖,想像一下,把自己當成詩人,融入詩人的感情,有感情地誦讀。
四、誦讀升情
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皓月當空,思緒萬千,古代詩人借明月或喜或愁抒發(fā)感情,寫下了多少膾炙人口的詩句。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我們一起來充滿感情地吟誦下面的詩句。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畎住⑴e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畎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畎住讜r杯重把?昨夜月同行!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獜埦琵g、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
五、布置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全詩。
2、搜集、欣賞更多王安石的詩歌。
附:板書設(shè)計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一水間
離家不遠——歸心似箭
只隔
思念家鄉(xiāng)之情
又
離家很久——思鄉(xiāng)之切
何時
《泊船瓜洲》教學設(shè)計12
教材簡析:
《泊船瓜洲》是五年級上冊第二組(專題:月是故鄉(xiāng)明)的開篇詩,為詩人王安石**自江寧赴京任翰林學士,途經(jīng)京口而作,從字面上看,詩的大意是:從京口到瓜洲僅是一江之隔,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著幾座山,春風又吹綠了長江*,明月什么時候才能照著我回到家鄉(xiāng),整首詩寫出詩人在瓜洲隨船停留時遙望家鄉(xiāng)而不知何時能回到家鄉(xiāng)的惆悵,心中涌動著濃濃鄉(xiāng)愁,尤其是末句,還帶著仕途多險、前途未測的感慨,古詩通篇立意含蓄悠遠,蘊涵著濃濃的鄉(xiāng)情和仕意,
教學目標:
1.通過以自學為主的方式,能正確朗讀“泊、間、重、還”等多音字,
2.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在朗讀中體會詩人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之情。
3.通過反復(fù)誦讀,豐富語言積累。 并能背誦并默寫《泊船瓜洲》,
4.聯(lián)系詩人背景和自己的積累,推想“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的意思,體會詩句表達的思想感情,
5.感受到詩人是怎樣表達思鄉(xiāng)情的,嘗試著學習借景抒情的方法,
6.利用圖書館、網(wǎng)絡(luò)等信息資源進行資料收集,了解王安石的生*和收集有關(guān)思鄉(xiāng)的.古詩,逐步擴展知識面和閱讀面,
教學重難點:
1.透過字面意思,感受蘊涵的思想感情,
2.體會借景抒情的表達方法
教法學法:
1.變序教學法 在課堂伊始,就提出古詩所表達的中心思想,在后續(xù)的學習中,再去學習它是怎樣表達的,表達效果如何等等, 這種教學方法的采用,有利于學生***的持續(xù)集中,
2.讀詩感悟法 “讀”是學習古詩最有效、最常用的方法,“讀書千遍,其義自見”,本課時安排了朗讀, 配樂讀等,朗讀是最經(jīng)常、最重要的閱讀訓練,也是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思想感情、培養(yǎng)語感的基本途徑,配樂讀,是入情入境地讀課文,把自己的感情納入到課文的人物和情節(jié)中去,
3.自主學習法 課前和課堂中都設(shè)計了自學環(huán)節(jié),因為五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讓學生自主學習,不僅可以促進教學,還能增強自學能力,
課前準備:
利用圖書館、網(wǎng)絡(luò)等信息資源進行資料收集,了解王安石的生*和收集有關(guān)思鄉(xiāng)的古詩
教學流程:
。ㄒ唬┱勗拰耄ぐl(fā)興趣(時間:4分鐘)
問題:
、俜艑W后,你們都回哪兒?有沒有人回不了家的?為什么?
、陔x家遠而回不了家,你是什么感受?
你們年少也許沒有離家千里的經(jīng)歷,但你們肯定有過和父母親分別多日的時候吧?那種感覺是~~
。▽W生:思念對方)
將來同學們長大了,有一天那么不能回故鄉(xiāng)了,這種感情相信每個人都會有,這是什么樣的感情?
。▽W生:思念故鄉(xiāng))[板書:思鄉(xiāng)]
家鄉(xiāng),在游子的心里,永遠是最溫馨、最難以割舍、最令人夢繞魂牽的地方
這一單元,我們將學到不同的人的思鄉(xiāng)之情,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王安石是怎么來表書這種思鄉(xiāng)之情的,
。ǘ┏踝x古詩,初步感知(時間:13分鐘)
1.檢查課前預(yù)習情況,并揭示課題(時間:5分鐘)
、 王安石是誰?讓學生回答,若回答讓人滿意,就進入下一步,若回答不甚理想,就作簡單介紹
他寫過哪些詩?今天,要學的就是~~(泊船瓜洲)
、趯W習課題:誰來讀讀題目?怎么樣?其他同學評
(預(yù)設(shè):學生讀正確了)教師可強調(diào):泊既可以讀作Po(第一聲)
[板書課題]學生自己跟著老師書空,寫完,齊讀。
誰來說說這“泊船瓜洲”是什么意思?解釋瓜洲在什么地方?
(預(yù)設(shè):學生說出“瓜洲”現(xiàn)在長江北岸,揚州南面)
你是怎么知道的?(預(yù)設(shè):學生:看注釋 )
對,看注釋對于我們學習古詩詞很有幫助,
2.掃除閱讀障礙,初讀古詩(時間:7分鐘)
泊(bo第二聲)是個多音字,看來那么預(yù)習工作做得不錯,除了泊是多音字外,這首詩中還有沒有其他的多音字?請學生回答,(預(yù)設(shè),除了“間”字有爭議,其他都回答正確)
“間”在這首詩中是第一聲還是第四聲,要看什么?(或者:“間”字的讀音,我們怎么來判斷?)
學生小組討論,說說理由,(時間:2分鐘)
詩歌中的字已不是難題了,那現(xiàn)在你能讀讀這首詩嗎?
提示:仔仔細細地讀上兩遍,讀第一遍的時候注意詞當中的生字和多音字,爭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圓,讀第二遍的時候,爭取把它念通順,注意詞句內(nèi)部的停頓,檢查**讀的情況,指名讀,小組讀,最后齊讀,若學生讀不好的地方,教師作范讀,可以是一個詞,也可以是一句或幾句,視學生學習情況而定,讀完了,你感受到思念故鄉(xiāng)的感情了嗎?(預(yù)設(shè):有部分學生說有,有部分說沒有,)兩方爭辯,說從哪兒你讀出了思鄉(xiāng)情,沒讀出思鄉(xiāng)情的同學,請問你讀出了什么?學生可**發(fā)表意見,教師盡量不加干預(yù),
。ㄈ┲刈x古詩,加深理解(時間:13分鐘)
1.**讀詩,聯(lián)想詩歌中表現(xiàn)的地理位置
辯論是為了更好地理解古詩,現(xiàn)在我們***換種方式來學習?你們想怎樣?{設(shè)計意圖:從上一環(huán)節(jié)的學習,“間”的讀法和有沒有表達思鄉(xiāng)情 這兩個問題的呈現(xiàn),學生對這首詩的學習欲望更加強了,而且這種感情是發(fā)自內(nèi)心,有再讀古詩的欲望,相信學生會說,讓我們自己讀讀古詩,}再讀古詩,自主讀詩,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詩,(或者:按自己的節(jié)奏和速度讀詩)邊讀邊想象這首詩描繪出一幅怎樣的畫面,(時間:3分鐘)腦海里有畫面了嗎?推薦一位擅長畫畫的同學**畫,畫畢,你們同意他的觀點嗎?他認為古詩描繪出的是這樣一幅畫,請同學給這幅畫作簡單介紹,你們現(xiàn)在知道“間”是讀第幾聲了?其實這就是古詩的哪兩句?它表現(xiàn)出詩歌中的地理位置,
2.學習重點詩句,體會思鄉(xiāng)情
、俣髢删溥能用畫面來表現(xiàn)嗎?有點難度,那我們又該怎么來學習“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跟老師一樣,你們也來讀讀,學生齊讀,
、谀隳苡米约旱脑捊忉屵@兩句詩嗎?指名回答,這樣能說明什么嗎?(回答是否定的)
、劭磥砦覀儾荒芄铝⒌厝ダ斫,把它放在整首詩中,聯(lián)系詩人的寫詩背景,再推想“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的意思,體會詩句表達的思想感情,
、堋按猴L又綠江南岸”是詩人下了工夫的,反復(fù)讀,你們體會到這句詩的妙處了嗎?
學習課本24頁中的資料袋
最后一句“明月何時照我還”寫的是什么?(明月)我們還學過哪些古詩是寫明月的?(床前明月光)
“明月”在古詩中常常表現(xiàn)的就是思鄉(xiāng)情,這是詩人借景抒情的手法
、莠F(xiàn)在你體會到什么了嗎?詩人的思鄉(xiāng)情不言而喻,
。ㄋ模┟雷x全詩,當堂背誦(時間:5分鐘)
1.學了那么多,現(xiàn)在你們想再來讀讀整首詩嗎?指名讀,齊讀,
你們的水*都可以當配音員了,現(xiàn)在我們就來當一次配音員,[播放視頻]
2.你能不看書本也不看屏幕,把這首詩背出來了嗎?老師先背一次,背的時候,可以聯(lián)想古詩描繪的畫面,若能體會到詩中的感情,那是最好,
3.課堂小結(jié):你今天收獲了什么?請學生說說
《泊船瓜洲》寫詩人在瓜洲隨船停留時遙望家鄉(xiāng)不知何時能回到家鄉(xiāng)的惆悵,在王安石的眼中啊,鄉(xiāng)愁是那一片吹綠了家鄉(xiāng)的徐徐春風,而到了張繼的筆下,鄉(xiāng)愁又成什么呢?我們下次課繼續(xù)學習,
板書設(shè)計
21頁 課文注釋:①瓜洲:在長江北岸,揚州南面
②京口:今江蘇鎮(zhèn)江
、坨娚剑航衲暇┦凶辖裆
《泊船瓜洲》教學設(shè)計13
教學目標:
1、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會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樹立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2、過程與方法:
1)學習通過注釋、查閱資料,邊讀邊想等方法,感知詩詞大意,用自己的話講述詩句的意思
2)通過比較閱讀,揣摩不同作者對思鄉(xiāng)的不同表達方式。
3、知識與技能
1)正確認讀“一水間、數(shù)重山、照我還”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并默寫《泊船瓜洲》。
教學重難點:
1.比較閱讀,體會不同的表達方式。
2.體會詩人的濃烈的思鄉(xiāng)之情。
教學環(huán)境:
老師自制的課件;上課環(huán)境為有電腦、投影儀和大屏幕的教室;
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1)我們已經(jīng)學過一些思念家鄉(xiāng)的古詩詞了,大家還能背誦李白的所寫的那首名篇——《靜夜思》嗎?(學生齊背后,出示幻燈片2)
2)大家知道是什么景物勾起了作者對家鄉(xiāng)的思念嗎?(月亮)
3)師小結(jié):說得很好,自古以來,月亮就象征團圓之意,我國古代文人在寫思念家鄉(xiāng)、思念親人的詩詞中往往會提到月亮,比如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泊船瓜洲》。
2.新授《泊船瓜洲》
1) 初讀:大家先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詩文,看看有哪些字詞的讀音你還不確定?尤其是詩文中的多音字,你能結(jié)合書下的注釋和你的初步理解,為這些多音字選擇正確的讀音嗎?
你知道讀七言絕句時,應(yīng)當如何停頓嗎?(出示幻燈片3進行正音,師畫出停頓節(jié)奏)老師范讀后學生再讀詩文。
2) 介紹作者(出示幻燈片4)
你對王安石了解多少?說出來與大家一起分享、分享。
3)詩句解析:
。1)“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
①大家再看看文中的注釋,了解“泊、一水間、數(shù)重山”的意思,再思考:“京口、瓜洲、鐘山”這幾個地方的地理位置是怎樣的呢?(幻燈片5)
、谧髡哒驹谑裁吹胤?眼里看到了什么地方?心中想到了什么地方?(幻燈片6)
。ㄑ壑兄啊┛、瓜洲 想象之景——老家鐘山)
、奂热浑x家“只隔”“一水間”、“數(shù)重山”,但離家真的近了嗎?(對于交通極為不便的古代,即時要回到家,也需要很長的時間,所以說“只隔”只是詩人的自我安慰而已)體現(xiàn)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歸心似箭、高興)
、茉娨猓簭木┛诘焦现輧H僅只隔著一條長江了,離老家鐘山也不遠了,只隔著幾重山而已。
老師小結(jié):詩以“泊船瓜洲”為題,點明了詩人的立足點。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間”寫了望中之景,眼能見到,說明離家很近了;次句“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是想象之景,詩人聯(lián)想到家園所在的鐘山也只隔幾座山了。暗示詩人歸心似箭的心情。
、葸^渡:離家這么近,詩人回家了嗎?為什么不能回家?讓我們一起來讀讀千古名句:“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大家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讀一讀詩句,然后一邊欣賞老師所出示的圖片,一邊思考問題。
。2)“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幻燈片7)
、龠@幾張照片描繪的是什么季節(jié)的景色的?(春季)你是根據(jù)圖片上的什么特點來認定是春天景色的?(綠色)是什么讓江南*出現(xiàn)了一片綠色呢?{(春風)又綠江南岸,所以說,江南的綠色是春風的功勞}
、跒槭裁凑f作者選用“綠”字比“過、滿、吹”字好?(幻燈8)
。ㄒ粋“綠”字,使動用法,使(江南*)變綠,從春風的結(jié)果入手,將靜景化為動景,寫出了春天的色彩繽紛、春天的草長鶯飛、春天的綠意盎然,春天的滿目新綠、春天的生機勃勃以及春后江南景色變化。一個“綠”字,其實也是)
③一個“又”字,你能體會出什么?一個“綠”字,從表面上看是江南春草遍地生長,一片新綠,實則比喻的是什么在無情地生長?(而這一片生機卻隱喻著詩人思鄉(xiāng)的愁緒如同春風之下的小草一樣,無窮無際地蔓延與生長。)
。ㄒ粋“又”字,點明了詩人當初離家的時間,又暗含“草兒枯了,有再綠的時候,春天去了,也有再回來的時候”的意思,而自己的離開了家鄉(xiāng),什么時候又才能回來呢?)
④望著一輪明月,詩人會說些什么呢?(幻燈片9)
。髟潞螘r照我還)
。3)了解背景,體會詩人的心路歷程(幻燈片10)
此時的詩人,離家已經(jīng)很近了,只隔著“一水間、數(shù)重山”了,詩人也很想回家,卻不能回家,這是為什么?
(背景簡介:本詩寫于熙寧8年,此時正好是王安石變法失敗被迫離京剛好一年,宋神宗再次拜他為**,王安石深感變法的不易,因此兩次**推辭都未被批準,只好勉強**。在途經(jīng)家鄉(xiāng)之時,看到可望可見的京口,想到不遠的老家鐘山,一股濃濃的思鄉(xiāng)情懷油然而生,然而皇命在身,卻不能回家,所以只能自我安慰;找看到眼前的一片綠油油的莊稼,不油讓人想起自己的變法給農(nóng)民所帶來的好處,想到這些,還會不由自主生出一點欣慰和高興;然而,這變法卻得不到上層人物的**,以后的**前途和自身命運到底如何:是功成名就呢,還是又一次失敗而歸?這一切都是未知數(shù)。一種無奈之情已然可見)
更為苦惱的是,詩人知道自己什么時候回家嗎?(不知道。所以才發(fā)出明月何時照我還的吶喊,此處已經(jīng)可以看出詩人的真實內(nèi)心了,不愿**,卻不得不**,只能盼望早日離開官場,盡早回到?jīng)]有利益紛爭的老家。)
板書:強烈思鄉(xiāng)、欣慰高興、無奈苦惱
4)生齊讀詩文,要讀出詩人的這種心路歷程。。
3、背誦古詩(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方式讀詩文,達到背誦的目的)
王安石的這首七絕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著眼于春天景色的描繪,寫出了詩人對家鄉(xiāng)的無比思念和近家不能回的無奈之情,也寫出對前途命運的擔憂之情。
暖人的春風和勾人的明月可以勾起大家的思鄉(xiāng)之情;而可以使萬葉飄落、百花凋零的秋風,則給自然界和人間帶來一片秋光秋色、秋容秋態(tài),從而讓人想起客居他鄉(xiāng)的游子之孤獨、凄涼與寂寞,再燃思鄉(xiāng)之火。張籍的七言樂府詩《秋思》便是如此。這是下節(jié)課所要學習的內(nèi)容了。
4、擴展了解 同一主題“思鄉(xiāng)”的不同表達方式(可以用不同的文體形式表現(xiàn)):
回顧舊知:你還記得以下這些描寫思念家鄉(xiāng)的文章嗎?
詩 詞:《游子吟》、《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白話文學:《故都的秋》
欣 賞: 歌 曲:播放mp3《明月幾時有》
5、作業(yè):
1)你還知道哪些思鄉(xiāng)的古詩詞?抄寫兩首,背誦一首。
2)學會唱一首思鄉(xiāng)的歌曲。
6、板書設(shè)計:
只 隔 家在眼前 強烈思鄉(xiāng)
綠江南 變法成效 欣慰高興
何時還 家不能回
遙無歸期 無奈苦惱
《泊船瓜洲》教學設(shè)計14
教材簡析:
《泊船瓜洲》是五年級上冊第二組(專題:月是故鄉(xiāng)明)的開篇詩,為詩人王安石**自江寧赴京任翰林學士,途經(jīng)京口而作,從字面上看,詩的大意是:從京口到瓜洲僅是一江之隔,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著幾座山,春風又吹綠了長江*,明月什么時候才能照著我回到家鄉(xiāng),整首詩寫出詩人在瓜洲隨船停留時遙望家鄉(xiāng)而不知何時能回到家鄉(xiāng)的惆悵,心中涌動著濃濃鄉(xiāng)愁,尤其是末句,還帶著仕途多險、前途未測的感慨,古詩通篇立意含蓄悠遠,蘊涵著濃濃的鄉(xiāng)情和仕意,
教學目標:
1、通過以自學為主的方式,能正確朗讀“泊、間、重、還”等多音字。
2、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在朗讀中體會詩人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之情。
3、通過反復(fù)誦讀,豐富語言積累。并能背誦并默寫《泊船瓜洲》。
4、聯(lián)系詩人背景和自己的積累,推想“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的意思,體會詩句表達的思想感情。
5、感受到詩人是怎樣表達思鄉(xiāng)情的,嘗試著學習借景抒情的方法。
6、利用圖書館、網(wǎng)絡(luò)等信息資源進行資料收集,了解王安石的生*和收集有關(guān)思鄉(xiāng)的古詩,逐步擴展知識面和閱讀面。
教學重難點:
1、透過字面意思,感受蘊涵的思想感情,
2、體會借景抒情的表達方法
教法學法:
1、變序教學法
在課堂伊始,就提出古詩所表達的中心思想,在后續(xù)的學習中,再去學習它是怎樣表達的,表達效果如何等等,這種教學方法的采用,有利于學生***的持續(xù)集中。
2、讀詩感悟法
“讀”是學習古詩最有效、最常用的方法,“讀書千遍,其義自見”,本課時安排了朗讀,配樂讀等,朗讀是最經(jīng)常、最重要的閱讀訓練,也是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思想感情、培養(yǎng)語感的基本途徑,配樂讀,是入情入境地讀課文,把自己的感情納入到課文的人物和情節(jié)中去。
3、自主學習法
課前和課堂中都設(shè)計了自學環(huán)節(jié),因為五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讓學生自主學習,不僅可以促進教學,還能增強自學能力。
課前準備:
利用圖書館、網(wǎng)絡(luò)等信息資源進行資料收集,了解王安石的生*和收集有關(guān)思鄉(xiāng)的古詩
教學流程:
。ㄒ唬┱勗拰耄ぐl(fā)興趣(時間:4分鐘)
問題:
、俜艑W后,你們都回哪兒?有沒有人回不了家的?為什么?
、陔x家遠而回不了家,你是什么感受?
你們年少也許沒有離家千里的經(jīng)歷,但你們肯定有過和父母親分別多日的時候吧?那種感覺是?
。▽W生:思念對方)
將來同學們長大了,有一天那么不能回故鄉(xiāng)了,這種感情相信每個人都會有,這是什么樣的感情?
。▽W生:思念故鄉(xiāng))[板書:思鄉(xiāng)]
家鄉(xiāng),在游子的心里,永遠是最溫馨、最難以割舍、最令人夢繞魂牽的地方。
這一單元,我們將學到不同的人的思鄉(xiāng)之情,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王安石是怎么來表書這種思鄉(xiāng)之情的。
。ǘ┏踝x古詩,初步感知(時間:13分鐘)
1、檢查課前預(yù)習情況,并揭示課題(時間:5分鐘)
、偻醢彩钦l?讓學生回答,若回答讓人滿意,就進入下一步,若回答不甚理想,就作簡單介紹。
他寫過哪些詩?今天,要學的就是(泊船瓜洲)
、趯W習課題:誰來讀讀題目?怎么樣?其他同學評
(預(yù)設(shè):學生讀正確了)教師可強調(diào):泊既可以讀作Po(第一聲)
[板書課題]學生自己跟著老師書空,寫完,齊讀。
誰來說說這“泊船瓜洲”是什么意思?解釋瓜洲在什么地方?
。A(yù)設(shè):學生說出“瓜洲”現(xiàn)在長江北岸,揚州南面)
你是怎么知道的?(預(yù)設(shè):學生:看注釋)
對,看注釋對于我們學習古詩詞很有幫助。
2、掃除閱讀障礙,初讀古詩(時間:7分鐘)
泊(bo第二聲)是個多音字,看來那么預(yù)習工作做得不錯,除了泊是多音字外,這首詩中還有沒有其他的多音字?請學生回答,(預(yù)設(shè),除了“間”字有爭議,其他都回答正確)
“間”在這首詩中是第一聲還是第四聲,要看什么?(或者:“間”字的讀音,我們怎么來判斷?)
學生小組討論,說說理由,(時間:2分鐘)
詩歌中的字已不是難題了,那現(xiàn)在你能讀讀這首詩嗎?
提示:仔仔細細地讀上兩遍,讀第一遍的時候注意詞當中的生字和多音字,爭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圓,讀第二遍的時候,爭取把它念通順,注意詞句內(nèi)部的停頓,檢查**讀的情況,指名讀,小組讀,最后齊讀,若學生讀不好的地方,教師作范讀,可以是一個詞,也可以是一句或幾句,視學生學習情況而定,讀完了,你感受到思念故鄉(xiāng)的感情了嗎?(預(yù)設(shè):有部分學生說有,有部分說沒有,)兩方爭辯,說從哪兒你讀出了思鄉(xiāng)情,沒讀出思鄉(xiāng)情的同學,請問你讀出了什么?學生可**發(fā)表意見,教師盡量不加干預(yù)。
。ㄈ┲刈x古詩,加深理解(時間:13分鐘)
1、**讀詩,聯(lián)想詩歌中表現(xiàn)的地理位置
辯論是為了更好地理解古詩,現(xiàn)在我們***換種方式來學習?你們想怎樣?{設(shè)計意圖:從上一環(huán)節(jié)的學習,“間”的讀法和有沒有表達思鄉(xiāng)情。這兩個問題的呈現(xiàn),學生對這首詩的學習欲望更加強了,而且這種感情是發(fā)自內(nèi)心,有再讀古詩的欲望,相信學生會說,讓我們自己讀讀古詩,}再讀古詩,自主讀詩,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詩,(或者:按自己的節(jié)奏和速度讀詩)邊讀邊想象這首詩描繪出一幅怎樣的畫面,(時間:3分鐘)腦海里有畫面了嗎?推薦一位擅長畫畫的同學**畫,畫畢,你們同意他的觀點嗎?他認為古詩描繪出的是這樣一幅畫,請同學給這幅畫作簡單介紹,你們現(xiàn)在知道“間”是讀第幾聲了?其實這就是古詩的哪兩句?它表現(xiàn)出詩歌中的地理位置。
2、學習重點詩句,體會思鄉(xiāng)情
、俣髢删溥能用畫面來表現(xiàn)嗎?有點難度,那我們又該怎么來學習“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跟老師一樣,你們也來讀讀,學生齊讀。
、谀隳苡米约旱脑捊忉屵@兩句詩嗎?指名回答,這樣能說明什么嗎?(回答是否定的)
、劭磥砦覀儾荒芄铝⒌厝ダ斫,把它放在整首詩中,聯(lián)系詩人的寫詩背景,再推想“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的意思,體會詩句表達的思想感情。
、堋按猴L又綠江南岸”是詩人下了工夫的,反復(fù)讀,你們體會到這句詩的妙處了嗎?
學習課本24頁中的資料袋
最后一句“明月何時照我還”寫的是什么?(明月)我們還學過哪些古詩是寫明月的?(床前明月光)
“明月”在古詩中常常表現(xiàn)的就是思鄉(xiāng)情,這是詩人借景抒情的手法。
、莠F(xiàn)在你體會到什么了嗎?詩人的思鄉(xiāng)情不言而喻。
。ㄋ模┟雷x全詩,當堂背誦(時間:5分鐘)
1、學了那么多,現(xiàn)在你們想再來讀讀整首詩嗎?指名讀,齊讀。
你們的水*都可以當配音員了,現(xiàn)在我們就來當一次配音員,[播放視頻]
2、你能不看書本也不看屏幕,把這首詩背出來了嗎?老師先背一次,背的時候,可以聯(lián)想古詩描繪的畫面,若能體會到詩中的感情,那是最好。
3、課堂小結(jié):你今天收獲了什么?請學生說說。
《泊船瓜洲》寫詩人在瓜洲隨船停留時遙望家鄉(xiāng)不知何時能回到家鄉(xiāng)的惆悵,在王安石的眼中啊,鄉(xiāng)愁是那一片吹綠了家鄉(xiāng)的徐徐春風,而到了張繼的筆下,鄉(xiāng)愁又成什么呢?我們下次課繼續(xù)學習。
板書設(shè)計
、俟现蓿涸陂L江北岸,揚州南面
、诰┛冢航窠K鎮(zhèn)江
、坨娚剑航衲暇┦凶辖裆
《泊船瓜洲》教學設(shè)計15
一、教材
《泊船瓜洲》是義務(wù)教育課程標準教科書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二組第一篇課文《古詩詞三首》中的第一首。它是一首膾炙人口、情意綿綿的思鄉(xiāng)詩,表達了作者對家鄉(xiāng)深深的思戀和熱愛。
二、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古詩。
。2)通過看注釋,邊讀邊想象等方法感知古詩大意。
。3)通過情境的創(chuàng)設(shè)、反復(fù)誦讀來體會作者深深的思鄉(xiāng)情懷。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想象意境,領(lǐng)會詩情,品味詩句。
教學難點:
體會詩人思鄉(xiāng)懷親的思想感情,領(lǐng)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四、學情分析
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已學過很多古詩,他們初步具備了借助注釋、工具書了解古詩大意的能力,并能通過想象畫面等方法來領(lǐng)悟詩歌的意境,對學習古詩有一定的熱情。這為本課時讀詩會意、悟情奠定了基礎(chǔ)。
五、教法
。薄⑶榫辰虒W法
蘇藿姆林斯基說過:“兒童是用色彩、形象、聲音來思維的!苯虒W本首詩,我準備通過板書再現(xiàn)地理分布,音樂渲染情境,導語創(chuàng)設(shè)情境,語言描繪情境等多種**,創(chuàng)設(shè)各種學生樂于接收,能享受其間的情境,能使學生在多向互動的情境中閱讀、感悟、表達與創(chuàng)新。
2、讀悟教學法
小學語文教學必須在朗讀中訓練語言文字,所以,本課教學貫穿以讀為本,讀中悟情、以情促讀的理念。在讀中發(fā)展思維,在讀中陶冶情操。
六、教學過程
圍繞我的教學目標,以學生讀書為本,我設(shè)計了下面五個教學步驟:
1、回憶古詩,激趣導入
通過引導學生回憶已經(jīng)學過的思鄉(xiāng)詩揭題、讀題、解題;明確“泊”字的讀音。
2、初讀古詩,讀出韻味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我準備分兩個步驟進行:第一步通過**讀、指名讀等形式讀通詩句、讀準字音、讀得字正腔圓,重點指導學生讀準“間”“數(shù)”“重”“還”等字的字音;第二步指點學生掌握讀詩規(guī)律(一、二聲的字讀長些,三、四聲的字讀短些),讀出古詩的節(jié)奏及韻味。
3、再讀古詩,理解詩意
在本環(huán)節(jié),我準備分兩個步驟進行:第一步請學生運用已掌握的學習古詩的方法邊看注釋邊想象畫面,讀懂古詩的意思,并同桌互相交流;第二步為學生匯報自學成果,教師根據(jù)學生匯報,請學生標出詩中一、二句中出現(xiàn)的三個地名,并利用多**課件出示簡易地圖,請學生在地圖中寫出三個地名,再請學生概述一、二句的意思。并指導學生抓住“一水間”“只隔”等詞初步體會作者離家鄉(xiāng)路遠而心近的思鄉(xiāng)之情,在初步感悟的基礎(chǔ)上利用請學生讀、齊讀等形式讀出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
4、三讀古詩,情感升華
這一部分教學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部分,我準備采用想象、感悟、讀詩、寫話、資料補充等**引領(lǐng)學生感悟詩人對家鄉(xiāng)的留戀和不舍之情,具體操作如下:
。1)指導誦讀“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
本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旨在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引導學生走進詩人的內(nèi)心世界,走進詩人的生活中去,請學生想象詩人在家鄉(xiāng)度過了哪些難忘的時光?并指導學生用“我仿佛看到了,那是一個……的日子,詩人在干什么,感受是什么”的句式寫話,(學生可能會寫到在月圓之夜詩人和家人團聚,盡享家庭的幸福和溫馨;在雨后初晴時,和朋友飲酒對詩,其樂融融;在春光明媚時,帶著家人一起去踏青,盡享春天的氣息……)在此基礎(chǔ)上教師根據(jù)學生匯報**引言,如:此時,詩人泊船在瓜洲,和家人團聚,享受家庭的幸福和溫馨還能實現(xiàn)嗎?
眼前只見——“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
和老朋友在一起飲酒品詩還能實現(xiàn)嗎?
眼前只見——“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
帶著家人一起去踏青、郊游還能嗎?
眼前只見——“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
經(jīng)過這樣反復(fù)的吟誦,使學生深刻地體會到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
。2)抓文眼“又”和“綠”想象畫面,感悟詩境。
出示詩句“春風又綠江南岸”,引導學生理解“綠”的含義,并讓學生依據(jù)詩句想象江南的春天是一幅怎樣的畫面?并請學生用語言描述出來,出示描寫江南春景的詩句,學生配樂朗讀,加深學生對文中“綠”字的體會;接著引導學生抓住“又”字,體會“又”字蘊涵的深意:作者看到春天滿目的新綠,想到春天去了有再來的時候,而自己離開了家鄉(xiāng),什么時候能再回來呢?引讀:如果你們就是作者王安石,當春天來臨,一年過去了,而你還是獨在他鄉(xiāng),此時你會說——明月何時照我還?當春風再一次吹綠了江南,而你還在他鄉(xiāng)為客,此時你一定會問——明月何時照我還?五年過去了,當春風一次又一次復(fù)蘇著大地萬物時,你還是遠在離故鄉(xiāng)千里之外的地方,此時你還是會說——明月何時照我還?十年之后,遠望著美麗的故鄉(xiāng)春景,遙想著難舍的親友,你怎能不問——明月何時照我還?此時,學生通過誦讀最后一行詩,對詩人思念家鄉(xiāng)和對家鄉(xiāng)依依不舍之情有了進一步的升華。
(3)出示資料,了解作者的寫作背景。
在學生已深刻感悟詩人思鄉(xiāng)、戀鄉(xiāng)的基礎(chǔ)上,出示詩人寫詩時的資料,旨在引導學生明白詩人在什么情況下寫下了這首詩,對學生更深層次的感悟古詩、升華古詩情感將起到積極的作用。并適時引讀“明月何時照我還”一句。這句詩是全詩的精華,是詩人情感的高度濃縮。在此基礎(chǔ)上點題:“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笔窃娙藷o邊的鄉(xiāng)愁,無盡的.思念。
。4)誦讀古詩,情感升華。
在以上分步品讀古詩的基礎(chǔ)上,再配樂,引領(lǐng)學生整體誦讀古詩,這不但是回歸到古詩的本體上來,更是學生情感的再次回歸和升華。
(5)背誦古詩。
。6)練習寫句
詩人所有感情都凝聚在那皎潔的明月之上,因為,明月是有情的,能夠向家鄉(xiāng)的親友轉(zhuǎn)達詩人對故鄉(xiāng)的思戀、對親人的想念。此時此刻,此情此景,他遙望著天上那輪圓圓的明月,詩人會對明月說什么呢?指導學生寫句子,然后匯報。
5、課外拓展,感情延伸
本環(huán)節(jié)意在以詩悟詩,延伸鞏固,以讀促讀,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興趣,使學生的古詩閱讀得法于課堂,受益于課外。
(1)出示課外思鄉(xiāng)的詩句請學生誦讀
。2)我國是詩歌的**,在兩千多年的詩歌發(fā)展中,許多詩人給我們留下了不少優(yōu)秀的思鄉(xiāng)詩篇,同學們可以利用今天學習《泊船瓜洲》的方法,一步一步地讀、并結(jié)合時代背景逐漸走進詩人的內(nèi)心世界,讀懂詩人的思鄉(xiāng)之情。
。3)鼓勵學生課外寫一首思念遠方親人的詩,寄給遠在他鄉(xiāng)學習、工作的親人。
通過上述五個板塊的設(shè)計,緊扣目標,層層推進,不斷給學生語言感悟、品讀的機會,引領(lǐng)學生體會詩人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并將本課古詩輻射到其余相關(guān)詩句,升華了學生的理解和記憶,不僅積累和運用了詩句,還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和表達思念家人、朋友的情感空間
七、板書設(shè)計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一水間 只隔
路遠心近,何年返家?
又綠 何時還
《泊船瓜洲》教學設(shè)計16
【設(shè)計理念】
將所感受的言語對象(古詩)轉(zhuǎn)化為語感的基本實踐途徑是讀。在閱讀過程中讓學生把象外之象的言語的**通過想象轉(zhuǎn)變成形象的圖畫,以調(diào)動學生的穩(wěn)性思維。指導學生沿著詩文簡練言語的階梯去感悟作者的精神境界,體會詩的意境。
【設(shè)計特色】
以讀為主,想象感悟詩境。
【教學流程】
一、談話引入,明確目標
。薄⒁惶崞鸺亦l(xiāng),我們都感到特別親切。請同學們背一背思鄉(xiāng)的古詩。
。、出示課題,點明目標。
二、初讀全詩,了解詩意
。、要求學生畫出生字,讀懂字音(特別是詩中六個多音字)。
。、提出朗讀要求:
字字讀得響亮,做到不漏、不添、不錯,讀順了再讀幾遍。
3、指名朗讀,師生點評。
。础⑷帻R讀。
5、指導學生結(jié)合文中注釋,初步了解詩意。
三、細讀全詩,理解詩句
。、理解前兩句詩意思:
⑴**,抓住關(guān)鍵字眼。
⑵要求用文中三處地名畫簡筆畫。
、歉鶕(jù)簡筆畫鞏固詩句意思。
2、理解后兩句詩的意思:
、**,抓住關(guān)鍵字眼。
、坪喗樽髡。
⑶點明重點詩句:
春風又綠江南岸。
四、精讀全詩,想象詩境
。薄⑸磸(fù)讀:
春風又綠江南岸。
2、想象感悟詩境畫面。
。场⒊鍪荆
。 )又( )江南岸,并要求仿寫交流。
。础⒆プ 熬G”字,啟發(fā)學生深入想象家鄉(xiāng)美景,用三、五句話描寫場景。
。怠⒑喗樵娙吮尘。
五、美讀全詩,體味節(jié)奏韻律
1、出示掛圖。
。、有感情朗讀全詩,讀出節(jié)奏、韻味。
六、熟讀全詩,當堂背誦
。、訓練學生朗讀,指導背誦。
。、當堂背誦并默寫全詩。
七、總結(jié),拓展
。薄(jù)說“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作者在作詩過程中曾改過多次,試想象,作者可用過哪些字?為什么最后用了“綠”字?
。、課外找些王安石的詩詞閱讀。
《泊船瓜洲》教學設(shè)計17
這首詩的
教學設(shè)計,從語言文字入手,緊抓重點詞句,反復(fù)咀嚼,反復(fù)品味,反復(fù)朗讀,引領(lǐng)點撥學生把握詩詞意象,提升感悟內(nèi)涵。運用詩意語文的建構(gòu)策略,以情感人,注重情感體驗,感同身受地與文本對話,入情,悟情,融情,升情。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大體理解詩意;背誦并默寫古詩。
2、領(lǐng)悟詩人思念家鄉(xiāng)的
思想感情,使學生受到熱愛家鄉(xiāng)的教育。
3、感受詩句的優(yōu)美,品味詩人用詞的精妙,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
教學重點
理解詩句意思,體會詩人所表達的真摯感情。
教學難點
體會詩的意境。
教學準備
多**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配樂播放月亮圖)同學們,這是什么?(一輪明月高掛夜空)
2、談話:碧空如洗,圓月如盤。在這皎潔的月光下,客居他鄉(xiāng)的游子,常常會以明月來吟詩作詞,寄托思念之情。此時此刻,看到這圓盤一般的明月,我們也忍不住想吟誦古人思鄉(xiāng)的詩句。
師: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生:據(jù)前所學或收集到的思鄉(xiāng)詩句作答(《靜夜思》,《游子吟》,《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和《回鄉(xiāng)偶書》)
附: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作者:王維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回鄉(xiāng)偶書(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
師:同學們真會讀詩!俗話說,胸有詩書氣自華,讀詩能陶冶人的情操。今天,我們將一起再來學習宋代詩人王安石寫的一首思鄉(xiāng)的古詩——泊船瓜洲。
板書:泊船瓜洲王安石
二、知詩人,解詩題。
。1)齊讀題目,問:誰來說說題目的意思?(把船停靠在瓜洲的岸邊)
。2)你了解這首詩的作者嗎?指名介紹。
。ㄍ醢彩,字介甫,北宋撫州臨川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臨川先生文集》。王安石青少年時代是在父親身邊度過,因此他視南京為地第二故鄉(xiāng)。他年輕時,中進士。寫這首詩時,正是宋神宗第二次讓他任**,推行新法。所以他前往**,公務(wù)非常繁忙,經(jīng)常東奔西走實行變革。這首詩是他有一回坐著船沿著長江向西行駛的旅途中寫的。
。ò鍟褐娙,解詩題)
三、抓字眼,明詩意
。ㄒ唬、熟讀古詩。
。1)小聲朗讀,想想該怎樣正確流利地朗讀詩歌。
(2)自己大聲試讀幾遍,再同桌互讀
評價。
。3)指名朗讀,師生就重音、停頓、升降調(diào)進行評議和正音。全班配樂齊讀。
。ǘ├斫庠娨。
同學們打算以什么方法來理解這古詩呢?
。▽W生有的說結(jié)合注釋與插圖,有的說用字典,有的說抓住重點詞理解,把句子補充完整。教師及時肯定,理解古詩在理解重點詞的基礎(chǔ)上融會貫通。)
。1)下面請同學們按照自己的方法,試理解詩句的大概意思。
。2)小組合作學習,分組交流對詩句的理解。
。3)指名說說詩句中重點詞語的意思,再說說詩句的意思。
(4)教師演示課件,學生根據(jù)演示背誦古詩。
小結(jié):剛才,我們抓住了詩句中難理解的字眼,弄懂了詩的大意,也就
是(板書:抓字眼,明詩意)
四、體驗情感
1、品詞析句。
(1)“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理解了詩意只是讀懂古詩的第一步,剛才同學們已經(jīng)感覺到王安石的思鄉(xiāng)之情。那你是從詩中哪些詞、句可以感受到詩人這種思鄉(xiāng)的情緒呢?
預(yù)設(shè):
A、“一水間”,說明相隔很近;“只隔”說明僅僅隔了幾座山。詩人聯(lián)想到家園所在的鐘山也只隔幾層山了,也不遠了。詩句中暗示詩人歸心似箭的心情。(幻燈演示地形圖)
板書:一水間只隔離家不遠——歸心似箭
B、“又”是什么意思?“綠”又是什么意思?點出了春天又一次到來了,描繪了長江南岸的景色之美!昂螘r”、“還”你又怎樣理解?說明詩人多么想回到家鄉(xiāng),思鄉(xiāng)之切。
板書:又何時離家很久——思鄉(xiāng)之切
2、體會用詞的巧妙
據(jù)說,“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詩人在作詩過程中曾九過多次,最后定稿時才用了“綠”字。試想象,作者可能用過哪些字呢?你覺得用哪個字最好?為什么?
預(yù)設(shè):
A、其他文字只表達春風的到來,卻沒表現(xiàn)春天到來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綠的景物變化。春風一吹,把江南的景色變得春意盎然。
B、“綠”最能表現(xiàn)春天江南的美麗景色,表現(xiàn)他愛家。
C、“綠”字寫出了江南岸的一片綠色,寫出了顏色的美,表達詩人對家鄉(xiāng)的熱愛,襯托出詩人思念家鄉(xiāng)的感情。
D、(配樂播放江南美景圖片)出示江南春色的相關(guān)詩句,學生吟誦詩句,江南的景色美嗎?于是王安石改字的故事傳開了,他對字詞的推敲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附:游園不值
葉紹翁
應(yīng)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絕句(唐)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江南春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3、
小結(jié):這是一首寫景抒情小詩,抒發(fā)了詩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園的深切感情。
板書:思念家鄉(xiāng)之情
五、入詩境,悟詩情。
讀詩要把自己當成詩人。假如你在傍晚來到了異鄉(xiāng)江邊,望到了對岸,而你的家鄉(xiāng)就在離對岸不遠的地方,此時此刻,此情此境,你想到了什么?我們聽著音樂,看著圖,對著詩來想象,(放《春江花月夜》)
2、明月之夜,詩人鉆出船艙,立在船頭,向南眺望。只見對岸就是京口,由這詩人想……現(xiàn)在已是春天,詩人的腦海中不禁浮現(xiàn)出一幅幅美麗的圖畫:青山……綠水……田野……江岸……最后,詩人望著明月,又想到了什么呢?(如果你是詩人,你能說說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嗎?先在小組說說看,一人說,其他人補充。(學生相互議論,教師巡視指導)
3、我請個同學做詩人,把自己看到想到的說出來
4、融情誦讀:看課文插圖,想像一下,把自己當成詩人,融入詩人的感情,有感情地誦讀。
六、歸納學法,拓展學習
1.
總結(jié)全詩,歸納學法
我們了解了詩人王安石與南京的關(guān)系,理解了詩題的意思;
板書:知詩人,解詩題
通過抓住關(guān)鍵的字,理解了詩歌的內(nèi)容;
板書:抓字眼,明詩意
最后通過體會作者的情境,領(lǐng)悟了詩人的感情;
板書:入詩境,悟詩情
這就是欣賞詩歌的方法。
板書:欣賞詩歌
2、誦讀升情
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皓月當空,思緒萬千,古代詩人借明月或喜或愁抒發(fā)感情,寫下了多少膾炙人口的詩句。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我們一起來充滿感情地吟誦下面的詩句。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畎着e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畎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幾時杯重把?昨夜月同行。——杜甫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獜埦琵g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
七、布置作業(yè)
這節(jié)課,同學們積極主動地感悟真情、推敲詩句,學得生動精彩,給老師留下了極好的印象。下面我布置一下課堂作業(yè)。
選做題1:根據(jù)《泊船瓜洲》,重新為課文配一幅插圖。
選做題2:以“春風又綠江南岸”為題,按一定順序具體介紹春天來臨江南的景色。
選做題3:著名詩人賈島寫《題李凝幽居》時,為一個字犯了愁,你能幫幫他嗎?鳥宿池邊樹,僧(推、敲)月下門。你覺得哪個字更能表現(xiàn)月夜的寂靜,為什么?
《泊船瓜洲》教學設(shè)計18
學習目標:
1.通過自學,大體理解詩意;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并能默寫。
3.使學生受到熱愛家鄉(xiāng)的教育。
4.感受詩句的優(yōu)美,品味詩人用詞的精妙,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
學習重、難點:
重點應(yīng)放在品位詩句,背誦、積累語言上。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體會詩人的思鄉(xiāng)懷親的思想感情,領(lǐng)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本班學生能背幾首古詩,最喜歡那首古詩,有幾位同學能背《泊船瓜洲》。)
一、設(shè)景激情:(幻燈片1)
1.師導:同學們,課前老師做了一項小**,發(fā)現(xiàn)我們班的同學真了不起,xx同學,現(xiàn)在已經(jīng)能背?首古詩,能背幾首以上的同學有?個。古人曾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相信大家只要堅持下去,也會成為一個個小詩人的。
2.(過渡)今天老師要同大家共同來學習一首新詩------《泊船瓜洲》。(幻燈片2)(板書課題)齊讀詩題。
3.解題:誰能來說說“泊船瓜洲”是什么意思?(注意:泊是什么意思)。
4.介紹作者:師問:這首詩的作者是誰?課前老師已經(jīng)布置大家收集有關(guān)資料,現(xiàn)在誰來簡單介紹一下王安石?(幻燈片3)
。◣熯^渡)看來同學們都準備得很充分,(幻燈片4)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文學家、**家!恫创现蕖芬辉姡瑩(jù)說是詩人被罷官后回到故鄉(xiāng)鐘山,**再次赴京任翰林學士,途徑瓜洲泊船時而作。(古詩課件:幻燈片5)
5.同桌互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詩,讀給同桌聽,注意讀準多音字、詩句讀通順。
6.指名讀:誰愿意來讀一讀這首詩?
(你預(yù)習得真充分。詩中的多音字,你都讀對了。第一句詩中“一水間”的“間”很容易讀錯,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幻燈片6:多音字注音)
7.真好,誰再來讀一讀《泊船瓜洲》。其他同學聽,特別注意聽詞句的中間,她是怎么停頓的,讀得是不是有節(jié)奏聽清楚嗎?好,開始。(教師適當講評)
8.!同學們,讀詩,我們不但要把它讀正確、讀得有節(jié)奏、而且還要盡可能讀出它的味道來。當然要讀得好,必須要先理解古詩的意思、蘊含的感情。
二、合作匯報:
下面請同學們根據(jù)課文的注釋及你們查找的有關(guān)的資料,小組內(nèi)互相交流,說說詩句的意思。(生交流,師巡視、觀察學生的學習方法。)
三、深究悟情
。ㄒ唬⿲W習一、二句
1.師總結(jié)過渡:剛才同學們討論得都很熱烈,-----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仔細研讀這首詩。(幻燈片7:詩一、二句)
2.先請一個同學讀一、二句詩;
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兩句話的意思;
想想:京口、瓜洲、鐘山在什么地方?教師板書:(師標畫瓜洲和鐘山的位置),生指出位置。(幻燈片8、9、10)
3.**:王安石的故鄉(xiāng)是?
4.看板書理解:瓜洲在長江的北岸,京口在長江的南岸,他們兩地相距遠嗎?何以見得?(一水)
a.“一水間”一水指?間什么意思?(幻燈片11)誰能用“間”組詞。(練習:用間組詞。)
b.瓜洲、京口隔江相望,而鐘山又與京口隔著什么?
“數(shù)重山”什么意思?(幻燈片12)表示路途近還是遠?從哪里知道?(摳住“只”補充介紹。)(幻燈片13)
一道長江水,數(shù)重大山,在交通不便的古代,路途遙遠。為什么詩人覺得只是“一水”“只隔”呢?(板書:只隔。)
5.感情朗讀指導:讀一讀,讀出路程近的味道。(“只隔”重讀。)
。ǘ⿲W習三、四句:
(過渡:詩的第一二句寫詩人路經(jīng)瓜洲,發(fā)現(xiàn)天色已晚,泊船在此。在這樣靜寂的夜晚,他輾轉(zhuǎn)難眠,獨自一人走出船艙,仰望夜空中的一輪圓月,那時作者有何感慨呢?)
1.請讀第三、四句:(幻燈片14)
**:這兩句詩那句寫景?那個字寫出景物特點?“綠”什么意思?(幻燈片15)
u師導:是!春風又綠江南岸,江南多美呀!閉上眼睛想象江南春色是一幅什么樣的美景?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用上“我仿佛看到……”
。ㄉf話訓練,教師激情點評)。
2.體味“綠”字。說話訓練。
師總結(jié)導:(出示課件:幻燈片16)是啊,春天的江南,草木綠了,田野綠了,綠滿了山崗,綠遍了江河*,到處是綠的----?而詩人只用了一個字就表現(xiàn)出來了,那就是——?(“綠”),可見詩人用字之精妙。其實,詩人剛寫這首詩時,不是用綠字,曾用過十幾個字,經(jīng)過反復(fù)推敲,最終定為“綠”。看課文插圖,你能猜猜他用過那些字嗎?(激情研論)
。ɑ脽羝17)比一比,討論用那個字好?(幻燈片18)指名談看法。王安石改字的故事,對你有什么啟發(fā)?
教師小結(jié):是啊!一個“綠”字,使王安石煉字成了千古佳話。同時告訴我們寫文章要字斟句酌,反復(fù)推敲的道理。讓我們一起讀讀這千古名句,讀。
3.詩導:其實,這句詩精彩是“綠”字,重點卻是“又”字,大家想想,這句詩中的“又”字是什么意思,告訴我們什么?(告訴我們在草長鶯飛的春天,五十多歲的王安石又要再次離開家鄉(xiāng),春天去了有再來的時候,而詩人赴京城再次為官,什么時候能回來呢?)。
請大家讀·:明月何時照我還;脽羝19
這句詩什么意思,那個詞表現(xiàn)出作者的心情?什么意思?表現(xiàn)出作者什么思想感情?(板書:何時。)
4.(師設(shè)景讀):詩人王安石被列寧譽為是“*十一世紀的**家”,他主張變法,卻屢遭保守派的反對,被****職務(wù)后回到家鄉(xiāng),第二年**又啟用他,在赴京路上,思鄉(xiāng)情節(jié)更濃。想想我們應(yīng)該怎么讀這句詩?
此時詩人如此想家,但不得不又要遠離家鄉(xiāng)了,再讀:
詩人想著:此去京城可能幾年都不能回家了,這是一種思鄉(xiāng)的期盼,再讀:
詩人想著:此去京城可能幾十年都不能回家了,這是一種心靈的遺憾,再讀:
詩人想著:此去京城可能到年老死去都不能回家了,這是一種精神的痛苦,再讀:
5.說說兩句詩的意思。
6.說說整首詩的意思。
四、通讀全詩
1.配樂朗讀:(過渡)同學們,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詩人剛剛離開家鄉(xiāng)、就想著回來的那種思家非常急切的心情,下面請大家一起隨著音樂有感情朗讀這首詩。(視頻配樂)
此時你就是詩人,站立船頭,仰望明月,思家心切,只能借詩來抒發(fā)自己的思鄉(xiāng)之情,請同學們帶著這種感情再來讀一下這首詩。(生讀)
2.背誦全詩。
師:通過課堂的多次朗讀,同學們都會背誦了嗎?(會)誰愿意背給大家聽呢?
3.齊背古詩:配樂感情背誦。
五、音樂欣賞:
過渡:古詩是****最寶貴的財富之一。它講究*仄押韻,言語精練,意境深遠。學習古詩,在理解詩歌意思的基礎(chǔ)上,還可以將古詩與音樂結(jié)合起來,用唱的辦法來學習。大家想試一試嗎?(課件)
六、拓展延伸
。ㄟ^渡)同學們,其實從古至今,像王安石這樣身在異鄉(xiāng),思家心切的詩人還有很多,也寫下了無數(shù)感人肺腑的思鄉(xiāng)詩。課前,老師收集了十首有關(guān)思鄉(xiāng)的古詩,送給同學們。回去大家可以按照今天我們學習《泊船瓜洲》的方法,讀讀、議議、背背、唱唱,以后有機會我們再一起來賞讀。今天的課就上到這里,謝謝大家!
板書設(shè)計:
(思鄉(xiāng))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
南靖奎洋中心小學尤細雯
在五月份全縣古詩文教學比武中,我執(zhí)教了第九冊教材《泊船瓜洲》一課。教學這首學生耳熟能詳?shù)脑姼,我從新課標所提出的三個維度——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上進行操作。我確立的教學目標是: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2、理解詩歌的內(nèi)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3、運用所學的方法感受補充作品的情感。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覺得收獲是有的,而不足也是顯而易見的。試梳理如下,作今后教學之鑒。
一、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能力
教學時讓學生先通過自讀自解,整體把握詩意;然后根據(jù)查找的資料,小組內(nèi)交流,用現(xiàn)在的話說說意思;詩歌中凝練、古今差異較大的詞語一直是困擾學生閱讀詩歌的障礙,如果單單讓學生死記硬背,只能是“授之以魚”;通過古今詞語的類比來解決,“授之以漁”,從課內(nèi)的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課外閱讀詩歌的能力,讓學生收集、誦讀有關(guān)思鄉(xiāng)的詩歌。
二、引入情境,感悟詩情
情感總是伴隨著認識過程而產(chǎn)生,情感體驗同樣對認識過程起著很大作用。在本課教學中,我通過圖畫示意、音樂與圖片的渲染、教師的語言描繪,創(chuàng)設(shè)多種場景,讓學生感受詩人創(chuàng)作的情境,從而更深刻地領(lǐng)悟作品所表達的情感。如:辨別京口、瓜洲、鐘山方位時用簡筆畫的形式;講解春風又綠江南岸,江南是什么樣的時,出示江南春景圖片,展現(xiàn)花紅柳綠,鶯歌燕舞,一派生機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讓學生形象感受;教學完古詩,在學生充分理解的基礎(chǔ)上,讓學生一邊欣賞情境圖,一邊跟唱歌曲。
三、讀中求解,讀中求悟:
“讀中求解,讀中求悟”,顧名思義,讀是解與悟的方法和前提。在教學設(shè)計上,我安排了很多的讀:一開始讓學生**讀、同桌互讀,講解詩句時,又指名讀、小組讀、男女比賽讀、全班齊讀。但仍然無法實現(xiàn)讀中求解、求悟,只能從解悟入手促讀。貌似指導學生“如何讀”以促解悟,而細想,確實有些牽強。這也是我在古詩教學中存在的困惑:短短數(shù)十字,學生在不解的情況下如何讀?這樣的讀又如何促解促悟?
能為大家展示一節(jié)課,于我來說,這是不可多得的良機。而從授課過程來看,反映出的問題,造成這樣或那樣的缺憾,確實值得反思了。在學生感情朗讀的過程中,我就感慨:農(nóng)村學生的朗讀能力確實和實小學生的差距很大,連我本身都自愧不如;古詩文看是幾句話,其實蘊含的內(nèi)容豐富,以至于在初設(shè)計時想用畫畫的方法都無法施行,有些字詞的挖掘也顯得蒼白;課外延伸-----思鄉(xiāng)詩歌的收集也無法在課堂上交流。
《泊船瓜洲》教學設(shè)計19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泊船瓜洲》,并會背誦。
2、通過學生自己查閱資料,完成對古詩意思及理解,體會作者思念家園的深切感情。
3、應(yīng)用網(wǎng)絡(luò)資源進行教學,培養(yǎng)學生自我發(fā)現(xiàn)、思考、搜集、處理、探究的學習方法。拓展學生想象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
學習形式策略
1、組成合作小組進行學習:
讓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提高學習效率。
2、自己**學習:
讓有個性思維的同學**發(fā)展。
3、師生之間談話式學習:
讓學生能暢所欲言。
教學過程
一、示題引問
1、示題。
2、學生讀詩,提出自己想了解的問題。
二、了解詩意
1、教師給同學介紹一位新的朋友、老師──網(wǎng)絡(luò),用它來學習古詩:
學生借助網(wǎng)頁了解詩人、詩句的意思。
2、學生交流探討學習收獲:
⑴ 教師引導交流重點詞的意思。
、 解釋全詩的意思。
三、體會古詩思想感情
1、學生通過網(wǎng)頁了解全詩的意思。
2、體會古詩思想感情,讀詩、背詩:
引導學生從詩中的詞、句中去體會思想感情。
四、借助網(wǎng)頁探索拓展
1、學生通過網(wǎng)頁了解有關(guān)本詩和其他有關(guān)詩的知識。
2、學生交流學習的成果,學生將自己獲得的資料分析得出結(jié)論進行交流
五、課后作業(yè)
將今天的學習成果,用 Word或 Powerpoint做成匯報作業(yè)。
課堂實錄片段及解析
片段一:
(經(jīng)過第一階段網(wǎng)頁學習后)
師:剛才老師在巡視時,有同學找老師要密碼了,但是要獲得密碼,必須將你對詩句的理解對大家說一說,哪位同學準備好,就趕緊舉手吧!
(舉手的學生只有兩三個,老師點了其中一位同學。)
生:京口和瓜洲之間只隔著一條長江,鐘山只隔著幾層山
師:對不起,我打斷一下,你怎么知道京口和瓜洲之間隔著的是長江呀?
生:因為前面(網(wǎng)頁)的解釋里說:瓜洲在長江(讀重音)北岸,揚州市南,和京口相對。所以我知道京口和瓜洲之間隔著的是長江。
師:哦,原來你是借助注解明白的,閱讀真仔細!哪位同學用其他的方法知道的?
(有兩****舉手,點其一回答)
生:我是看地圖知道的。(學生操作網(wǎng)頁展示地圖,指出長江)
師:你看到了長江,那你知道京口、瓜洲和鐘山在哪里嗎?
(生找不出來)
師:哪位同學幫幫他?
(舉手的同學多了起來,點其一回答)
生:(操作網(wǎng)頁將對應(yīng)的地點名稱拖到地圖上相應(yīng)的位置。)
師:你怎么知道這些地方在哪里呀?
生:前面(網(wǎng)頁)說了:
京口:在長江南岸,現(xiàn)在江蘇省鎮(zhèn)江市(重讀)。
瓜洲:在長江北岸,揚州市南,和京口相對。
鐘山:現(xiàn)在南京紫金山(重讀)。
師:真不錯,能借助注解,把地圖看明白!那位同學你明白了嗎?
(剛才沒有回答正確的學生點點頭)
析:學生從文本閱讀中獲取字面信息,通過地圖獲得直觀的信息,兩種信息內(nèi)化為學生的理解,在這里傳統(tǒng)的學習與多**的優(yōu)勢找到一個**的融合點。
片段二:
(一學生回答完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的意思后)
師:理解得真好,能告訴大家你怎么明白這句詩的嗎?
生:我是看注解知道的。
師:注解上怎么說的?
生:(操作網(wǎng)頁展示。綠:本是形容詞,這里用作動詞,有吹綠了的意思。何時:什么時候。)
師:你能想象一下吹綠了的景象嗎?
生:春天來了,草綠了,樹綠了。
師:嗯,你的春天似乎缺乏生氣,哪位同學再來想象一下?
生:春天來了,岸邊的小草綠了,岸邊的樹的嫩綠的枝條隨風擺動,綠樹、綠草倒映在水里,水也染綠了,江水、樹、草綠成了一望無際的綠色。
師:真美的綠呀!
析:雖然沒有多**的形象再現(xiàn),但是,學生對文字的感受更深刻了。這里學生不會因多**而產(chǎn)生思想的惰性,放飛了想象的翅膀,活躍了思維,這又怎是一個綠字了得。
《泊船瓜洲》教學設(shè)計20
文本解讀
這是王安石的一首名作,詩中的作者身處瓜洲,遙望故鄉(xiāng),雖然是隔山隔水,但作者卻認為是近在咫尺,“一水間”“只隔”等詞把作者的心早已帶回了“故鄉(xiāng)”鐘山,此為全詩的起勢,營造氛圍。此時作者的情感也似那*靜的江水,緩緩而來。待到“春風又綠江南岸”作者的情感也似這盎然生機、綠意萌動的江南,積蓄著豐富的情感力量。萋萋的青草和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一樣滋生、蔓延,茫茫而不可摸狀,幽幽而又纏綿。到一個“又”字,作者的情感慢慢激涌;春風再來,而我卻……,再到“綠”字,那濃濃的傷別情就如勃勃的春草一樣奔涌而出,一發(fā)不可收拾,只有遙望問明月:何時能伴著我回家。借著淡淡的月光,作者的心也回到了故鄉(xiāng),月光如水,情感如水,靜靜地傾瀉在家鄉(xiāng)的大地上。
教材解讀
1、理解“綠”“春風”“明月”等特殊含義,體會作者思鄉(xiāng)之情。2、學習作者對故鄉(xiāng)的一種人文情感。
學習目標
a類
1、有感情、有節(jié)奏地朗讀。
2、理解詩句的意思。
3、了解鐘山、瓜洲、京口這些地名。
b類
1、說出“數(shù)重山”“綠”“春風”“明月”等詞的特殊含義,理解作者思鄉(xiāng)之情。
2、接受作者思鄉(xiāng)情感的熏陶。
c類
1、學習其它有關(guān)明月思鄉(xiāng)的詩句,在古典詩句中感“家”的情感。
預(yù)習作業(yè)
1、熟讀這首詩,達到能誦的程度,注意間、數(shù)、重、還等字的讀音,按節(jié)奏朗讀。
2、對照注釋理解詩句的意思。
3、作者曾在南京為官多年,南京在作者眼中就是故鄉(xiāng)。故鄉(xiāng)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始終讓作者牽掛,作者來到長江邊看著那江水、那青山,一切都是那樣的親切、那樣的熟悉。查閱資料,了解鐘山、瓜洲、京口這些地名,理解“一水間”“數(shù)重山”的意思,想想真得是“一水間”“數(shù)重山”嗎?作者為什么會這樣的感覺。
4、讀“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薄按翰菝髂昃G,王孫歸不歸”,理解“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綠”的特殊含義。
5、對照“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崩斫狻懊髟潞螘r照我還”中“明月”的特殊含義。完成以下句子:
a作者的情感就像這明光一樣………
b作者的希望自己的情感能透過月光……
c作者想到故鄉(xiāng)的明月是不是也………
d作者想到故鄉(xiāng)的親人也許也在明月下…
6、讀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中秋》、杜甫的《月夜憶舍弟》等詩,想想“明月”在表達作者情感中的作用。
教學板塊
第一板塊 【目標a5分鐘】
1、指名讀這首詩
a提醒間、數(shù)、重、還等字的讀音
b劃分節(jié)奏
c標出韻腳。
2、試背古詩
3、對照注釋,理解詩句意思
第二板塊——【目標b10分鐘】
1、京口、瓜洲、鐘山之間真的是“數(shù)重山”“一水間”嗎?
a 說說這三者之間的實際距離。
b說說當時的交通條件。
2、作者為什么會覺得是“數(shù)重山”“一水間”。
第三板塊——【目標b10分鐘】
理解“綠”的特殊含義。
1、讀“春風又綠江南岸”,想想這是一幅怎樣的畫面。
2、出示“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等句子,理解“綠”的特殊含義。
3、談“綠”字的用法。
a出示教材上“資料袋”上的材料。
b說說對描寫景色的作用
c說說對表達情感的作用
第四板塊——【目標b10分鐘】
理解“明月”的特殊含義
1、作者此時的強烈思鄉(xiāng)情感奔涌而出,面對一輪明月,他禁不住大聲呼喚:
2、出示“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薄昂I仙髟,天涯共此時!崩斫狻懊髟隆钡奶厥夂x。
a作者的情感就像這明光一樣………
b作者的希望自己的情感能透過月光……
c作者想到故鄉(xiāng)的明月是不是也………
d作者想到故鄉(xiāng)的親人也許也在明月下…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相關(guān)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quán)/違法違規(guī)的內(nèi)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wǎng)址) 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