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論語讀書筆記 (菁選3篇)
閱讀論語讀書筆記1
過去曾有過“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說法。在延續(xù)一千多年的科舉時代,《論語》也是國家錄用**考試的指定教科書。
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治理國家的環(huán)境變了,治理國家的方式自然也會發(fā)生根本性的變化。
因此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還指望通過兩千多年前形成的《論語》上面制定的治理國家的方式來管理國家,是不切實際的。
所以我根據開放社會的理論、從國際視野的角度、圍繞怎樣學習文化知識和怎樣學習做人的主題,從整部《論語》中選擇了一半與此有關的部分,按照“教育、孝順、仁愛、誠信、禮節(jié)、義利、察人、交友、鬼神、志向、反省、君子”這十二個分類推薦給大家,希望能對大家學會怎樣做人有所參考。
另外,為了保證《論語》的完整性,我們同時也在這本書的結尾,附**整本《論語》的全文。一來可以讓大家了解本書所選擇的部分在《論語》中的具體出處,二來也可以為那些有興趣學習整本《論語》的讀者提供一個方便。
近來,外國語學院英語系的學生忙者摘抄《論語》,交談中還時不時說幾句“子曰”、“詩曰”。究其原因,原來是教授《語言與文化》的姚麗華老師布置了作業(yè)——全篇抄寫《論語》并寫出讀后感。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由孔子及其再傳弟子們編撰而成。古人說:“半部《論語》治天下!彼鼘**歷史和民族文化的影響可謂深遠。《論語》之在**,猶如《**》之在**。目前,“英語潮”、“韓語潮”的興起,卻讓我們將古代的精華遺忘在了角落。為了讓大家對**的經典著作,對**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有更深入了解,增加自身素質,更為以后的英語翻譯打下堅實的基礎,老師才特有此布置。
要成為一名合格的英語翻譯人才,首先就應該對本國的文化十分熟悉,這樣才能將正確的信息傳達給外國人!半p語人才”是要掌握兩種文化,并會熟練應用兩種語言的人才。假如連自己本國的古典文化都不知道,又怎能傳播我們的悠久歷史呢?
對于人倫關系的探討是孔子學說的重要組成部分。按照朱熹《四書章句——中庸》的說法,以孔子為**的儒家將人倫關系大致分為五個方面:“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庇纱丝梢姡笥殃P系是人倫關系的重要方面。孔子的交友思想十分豐富,僅就《論語》而言,可以將其梳理為以下三個部分。一、朋友的作用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哉?人焉哉?”(為政)子曰:“德不孤,必有鄰!保ɡ锶剩┤嗽谏鐣胁豢赡苁枪铝⒌,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從外部看,考察一個人所結交的朋友,就可以推斷出這個人屬于哪種類型。從內部看,人只有在朋友中間才能找到歸屬感。這種歸屬感不同于家的感覺。除了情感的寄托以外,“家”還有天然的血親關系加以維系。朋友圈則不同,友情不僅可以滿足情感表達交流的需要,還可以使人獲得價值上的認同。純粹的友情總是靠共同的.取向得以維系的。一方面,我們通過朋友這面鏡子,了解自己是誰;另一方面,我們在與朋友的交往中產生共鳴。子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學而)子曰:“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jié)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保臼希┘兇獾挠亚閹淼氖浅摴目鞓。
閱讀論語讀書筆記2
讀了《論語》這篇著作,我受用不盡,不僅知道了做人的道理,還親密接觸,讓我對孔子了解的更深更多。
《論語》書是對孔子日常生活的舉止與語言方式,還有記載**史代偉人對孔子的評價與生活故事。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這句話反應了孔子與別處倆人行走中,必定有一位是其師傅,還反應了孔子好問好學的不屈不撓的學習精神;他還非常謙虛,自己成了老師,還是求學,對問題都不恥下問;不像我們,遇到獎勵就萬分驕傲,遇到困難就不理不睬。
在我練字期間,我在書法班的名譽上是大名鼎鼎的;于是,我非常驕傲,在學校的作業(yè)本上寫得亂七八糟,還差點被批入“差字黑名單”;自從讀了這本著作,我在數學方面的字體大有進步,連老師都對我刮目相看;有一次,還在課堂上公開贊揚我的作業(yè)本呢!原來論語是多么重要!
因此,我們要向孔子學習,不能驕傲自大,要做一個謙虛有學問的人,并向孔子取長補短,讓自己更完美!
閱讀論語讀書筆記3
《論語》是凝聚我們**人智慧的一本書。四年級的時候,爸爸就給我買了一本孔子的論著—《論語》,并****的對我說:“《論語》是我們的良師益友,它可以教給我們很多的做人做事的道理!蔽衣牶笃炔患按姆_《論語》,津津有味的讀了起來。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意思是說:做個有道德修養(yǎng)的人,就必須做到隨時隨地都在學習中,內心充滿著掌握真理的愉悅!皳衿渖普叨鴱闹。
其不善者而改知!边@句話是令我感悟最深,受益最多的。它的意思是說:要學習別人的長處,用別人的短處來反省自己的不足,并且改正。
讓我明白了善于學習別人的優(yōu)點,是自己變得更加優(yōu)秀。別人的缺點呢,就用來當一面“鏡子”,看一看自己身上有沒有這些缺點,有,就要把它及時改正。沒有,就用來告誡自己,以后不要犯這些錯誤。這句話一直伴著我健康快樂的成長,無時無刻的給我警示,指引我如何去做。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而《論語》應當是階梯中非常重要的一級,學習《論語》,收獲的不僅僅是知識,還有好多做人的道理。
閱讀論語讀書筆記 (菁選3篇)擴展閱讀
閱讀論語讀書筆記 (菁選3篇)(擴展1)
——閱讀論語書籍優(yōu)秀讀書筆記 (菁選2篇)
閱讀論語書籍優(yōu)秀讀書筆記1
道能使人以柔克剛,順其自然;法能使人一斷于法,愛憎分明;墨能使人使人如己,俠義為先。而儒則能使人曉仁義,知禮樂,強化自身的修養(yǎng)與道德品質。
這便是我對《論語》的理解。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禮樂在儒家文化中固然重要,算是一個核心。而子所闡述的“仁”,則是這個核心的基礎。
一個人沒有仁愛之心,守禮有什么用?一個人沒有仁愛之心,奏樂又有什么用? “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喜歡就是喜歡,討厭就是討厭。
這種直來直去的思想觀念,在當今社會是那么的格格不入,守拙內斂,但是這種看似正確的處世之道,卻帶來了一個問題。喜歡了不值得喜歡的人,厭惡了不應該厭惡的人。
人們總是偏于情感沖動、易受情緒**,缺乏理智之明和公道之心,遂偏聽偏信,人云亦云,瞎贊瞎罵,茍譽茍毀。
“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道聽途說,一人傳百,不足以為信。有一則故事:與曾參同名同姓者殺了人,第一次有人曾母,曾母仍然*心靜氣織布;第二次有人告知,曾母仍不相信;當第三個人來告訴她曾參**時,曾母終于變了臉色,飛奔而出。雖然曾參品德良好,母子信賴,但是,讒言三及慈母驚,何況其他人?可見傳言、流言、眾人之言是多么靠不住。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論語-里仁》)?鬃又杂羞@句話,我想大概是因為仁者有一顆理智而公義的心卻又不同于常人的胸懷,所以能夠較為客觀公正地判別善惡,好善惡惡,主持公論吧。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句在論語中最通俗易懂的話語,卻闡述了人生最大的哲理。能夠做到別人不了解我、對我有所誤解,我也不怨恨、不惱怒,一方面要從他人角度去考慮問題,學習換位思考,多體諒他人;另一方面,也是需要自信的建立,不自信才會那么在意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如何。君子之道,莫過于此。
道德的人不會孤獨,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君子必定會有和他思想接近的人做伴。 德不孤,必有鄰。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與其不能掙開命運的枷鎖,擺脫命運之輪的掌控,那就愛上你所厭惡的事情吧。學習之道,最好如此。,關于學習的方法。第一、二、三、五則都談到學習方法!皩W而時習之”,強調溫習的重要。春秋戰(zhàn)國時,教的功課有禮、樂、射、御,所以不僅有溫習,還有實習,要實際操作!澳R之”,強調了“識”,即記住,只有記住才談得上掌握鞏固。“溫故而知新”,溫習的目的是為了有更堅實的基礎來把握新的知識,為了掌握鞏固已學過的知識,但不要忘記“知新”,只有有了新體會,新發(fā)現,才達到了“溫故”更深的目的。文章提出了知識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的關系,只有不斷地繼承、創(chuàng)新、再繼承、再創(chuàng)新,才能使知識不斷豐富和發(fā)展起來!皽毓手隆遍W爍著辯論思想的火花?鬃舆特別強調“學”與“思”的結合,不可偏廢一方,“學而不思則罔,思而為學則殆”,“學”是“思”的基礎,“思”要在“學”中進行,二者相輔相成。另外,孔子還非常重視精益求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對一知半解,淺嘗輒止。
學而思,溫故知新。
孔子在學**,主張學習要博,要廣,不能偏頗、單一。他提出要用四種東西作為自己的學習綱要,這就是“文,行,忠,信”。即文化知識,品德修養(yǎng),忠誠篤厚,堅守信約。這四項內容對于自己和別人都具有重要意義?鬃釉谥匾暡⿲W的同時,也強調學習要抓根本的東西,孔子曰:“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边@里孔子在回答子貢的問題時,說明自己的“多學”是相對的,在多學的基礎上,我是用一個道理來貫穿自己的學說的,這個道理就是學習的根本,學習重在抓住根本。這里孔子間接地說明了博與精的關系,值得借鑒。
孔子是大學問家,一生勤奮治學。他總結出豐富的治學經驗,傳延百世。
他所倡導的,不僅僅是那些局限的知識,更多的則是一種忠義禮智信的.人格思想還有伴隨人一生的學習思維能力。
他是一個誠實的人,他認為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他是一個正直的人,他認為人是不能欺騙他人的。他曾經說,人的生存是因為正直,不正直而能生存是因為僥幸。他以巧言令色的人為恥,他認為用官應該用正直的人,孔子說不義而富且貴,如浮云。
孔子說話很謹慎,從不妄言,他說君子說話要謹慎小心,君子不知道的就不發(fā)表意見。 孔子是個謙虛的人,他說他不是生來就知道一切的,是通過刻苦的學習得來的。他說他沒什麼了不起,只是學**一直在進步,教誨人不厭倦。
孔子愛憎分明,他憎恨不正直,不忠厚,不守信的人。
孔子,一個生在三桓時期的君子。
與其說,論語對我的感悟是對某一句名言警句的思考,還不如說這是我對孔子,這個偉人的理解。
閱讀論語書籍優(yōu)秀讀書筆記2
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于予與何誅?”子曰:“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于予與改是!
從孔子的這段話中,人們提煉出了一句流行的口頭禪——朽木不可雕也。這句話常常是用來批那些沒有潛力、不懂道理或不可教化的人。這么說來,宰予就成了一段不可雕的朽木?墒牵子枋强鬃娱T徒中很有天賦的人,學習悟性很高,也很刻苦。自然,“朽木不可雕也”這句文中帶刺的罵人話就不該加在他身上。
“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边@句話的原意是:“腐爛的木頭不可能雕刻什么了,糞土一樣的土墻不可能粉刷了!笨吹竭@里,似乎孔子對宰予的怒氣已經促使他拋開作為君子刻守的禮儀,開始拄杖大罵了。于是,很多人就由此得出一句出自圣賢之口的辱人之言,斷章取義,遺落了后面半句話:“于予與何誅?”這句的意思是“對宰予,我還能責備什么呢?”由此可見,孔子其實是在拄杖嘆息。原來,宰予雖然是一塊學習的好料子,而且勤奮上進,頗入孔子法眼,但是天不作美,他的身體卻十分的虛弱,時常生病。我想,身體孱弱的宰予在白天學得太累了睡上一覺,確實是無可厚非的事。孔子不是在嘆息宰于做為讀書人白天睡大覺的表面現象,而是在感嘆宰予身體狀態(tài)之差,承受不起他奮起學習的決心。他是為學生的身體擔心啊!
孔子說:“當初我看一個人,是聽了他的話就相信他的行為;現在看一個人,我聽了他的話,還要觀察一下他的行為。這種情況,我是經過宰予的事情以后改變的。”孔子之所以能夠門徒三千人,培養(yǎng)出七十二位圣賢,就是基于他對于人的天賦與人的身體是很清楚,而對每一個學生又是有教無類的緣故。
但是,現在的人們在文縐縐地罵著:“朽木不可雕也”時,又有幾人想到這一層?
孔子是個很體諒學生的老師。
閱讀論語讀書筆記 (菁選3篇)(擴展2)
——最新的閱讀論語讀書筆記
最新的閱讀論語讀書筆記1
這段時間,我們把《論語》這本書學完了。還記得拿到這本書的時候,封面非常的精致,上面還寫著非常大氣的兩個字——論語。剛翻開書頁,就看到了人物介紹。這本書的作者是孔子。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魯國人,,*古代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一生從事傳道,授業(yè),解惑的師業(yè),被*人尊稱為“至圣先師,萬世師表”。俗話說:他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其中著名的弟子有:顏回,曾子,子路,子貢,管仲……
《論語》主要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本書,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輯而成,內容以倫理教育為主,包括歷史,哲學,**,經濟,藝術等方面,有許多富有啟發(fā)性的至理名言是我國古代名言之一。全書語言精練,意義深刻,有許多**被人視為至理名言。
如: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瑩衿鹕普叨鴱闹,其不善者改之,這句話的意思是三個人一起走,除了我之外的兩個人一定都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我選他們的優(yōu)點來學習,如果有缺點的話,把它當成一面鏡子,看我有沒有這樣的情況,許果有的話就立刻改正。
《論語》是孔子智慧的精華,書中講到的做人的道理,值得我們一生去慢慢體會。
閱讀論語讀書筆記 (菁選3篇)(擴展3)
——《論語》讀書筆記菁選
《論語》讀書筆記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領悟呢?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書筆記吧。你想好怎么寫讀書筆記了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論語》讀書筆記,歡迎閱讀與收藏。
《論語》讀書筆記1
孔子有點小心眼。一天,孔子正在上課,一個青年闖進來,拿著寶劍舞了一陣,劍鋒好幾次逼近孔子,孔子動也不動。后來孔子收了這個青年做學生,他就是子路。但是孔子時不時會讓子路難堪。
比如說,子路、公西華、冉有、曾皙侍坐那一次,子路說了自己的.理想,卻落了個“夫子哂之”的下場。還有一次,閔子、子路、冉有、子貢圍在孔子身邊。子路看上去剛強英武,其他人則溫和正直,安詳從容,孔子就說:“像子路那樣,是不得x死的樣子!
《論語》讀書筆記2
孔子,春秋戰(zhàn)國時期之文人,其作《論語》流芳百世,流傳至今,幾乎無人不知,無鬼不曉。
《論語》,封面精致,外殼鵝黃,厚厚的,正上方用宋體寫著“論語”二字,下面寫著“孔子的智慧”幾個字,并配有一幅山水畫,讓人一眼就喜歡**這本書。翻開書頁,一股油墨香味撲鼻而來,。∵@本書我已經心儀很久了,還是媽媽特意從書店買來的呢!
這本書中字字珠璣,其中我認為最精辟的是:“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薄眱删湓挕?/p>
第一句話的意思是:“孔子說:“時常溫習學過的知識,這難道不快樂嗎?有朋友從遠方來做客,這難道不開心嗎?別人不知道我有學問,而我不介意因為學習是為了自己,這難道不是一個君子嗎?””告訴了我們:“常常保持愉快的心情,做任何事就可以得心應手。如果別人對你有誤會時,不要生氣或難過,只要你做的是對的,別人終究會明白的!
第二句話的意思是:“孔子說:“三個人一起行走,除了我之外的兩個人,一定都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我選擇他們的優(yōu)點來學習,如果是缺點的話,就把它當成一面鏡子,看看自己有沒有一樣的缺點,如果有就要立刻改過來。””告訴了我們:“朋友或同學當中,每個人都有優(yōu)缺點,重要的'是,我們能不能學習別人的長處和改正自己的缺點!边@兩句話寫得真好,我們大家也要好好讀讀哦!
《論語》,孔子智慧之精華,他告訴了我們怎樣做人,怎樣處事。做人,就應該要不能只修飾外貌,更重要的是內心的修養(yǎng);做人,就應該要對所有的人都要以愛心對待,也要多親近有仁德的人;做人,就應該要假若發(fā)現了自己的任何缺點和過失,必須得勇于改過,不能故意不改,并裝作沒發(fā)現;做人,就應該要本著正大光明的態(tài)度來做事,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論語》,孔子,傳頌****……
《論語》讀書筆記3
似乎很久,沒有放下手機,好好的運用一絲時光去潛心閱讀;似乎很久,沒有在意遠方家園父母的關心和問候,淡卻了慈母游線和臨行密語;似乎很久,沒有再放下身邊的事務,選擇一個陽光合適的日子,去好好貼近山川田野,感受天蒼與野茫。
似乎很久,這是一個半命題。半命題總是給人一種遐想的空間,不同與無命題與命題。因為它既給你限定了范圍,又給了你發(fā)揮的余地。
有時,當你拿起一本泛著歲月年輪的老書,靜靜的回想。人生不就恰好處于這半命題的狀態(tài)下么?于是乎,我們每個人承載著生命的最初的起承,在孜孜不倦的追求夢想的路途上經歷著一系列的轉變,最后在肆意揮灑的畫卷落款上,重重地刻下一筆屬于自己的“合”。
在這一切的過程中,無論我們的出發(fā)和落腳,我們靈魂深處的那種文化傳承,自始至終都陪伴我們左右。在我們犯錯誤時告誡我們何為對,何為錯。在我們正確的時候,告訴我們要不急躁,不驕傲。我們往往都很難想象,這些文化力量對我們的潛移默化是深刻而又巨大的。因為我們都是華夏兒女,炎黃子孫,**文化是我們的“根”。以根為精神氣源,我們才能在這一條條追求理想,追求“***”的道路上,不忘初心,始終如一。
**文脈,潛流暗涌。諸子百家,燦若群星。要找到**文化的根,就必須要回到幾千年前的那個“軸心時代”,而軸心時代之一的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之上正在上演的是人類文明發(fā)展史上一個光輝的圖景,后人稱之為“百家**”。說到這里,也就不得不提那個被稱當時兩大顯學之一的“儒家”,而儒家文化也是**此后幾千年來的文化主流,也是在不斷吸收各家思想最后成為**民族文化的象征與標志。國學,自此始也。
也是似乎很久,不曾拿起那本被北宋名相**稱為“半部即可治天下”的儒家經典。這本書,記載了孔子的言行以及他的學生弟子的言語行事。是四書五經之一,我想,若想尋找那儒家文化自身的秉性氣息,也不外乎從此尋覓吧。事實上,我們個人從小就接觸《論語》,“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吾日三省吾身”等名篇名句,都已經是國人耳熟能詳的先賢教誨。然而,誦讀,閱讀,精讀卻不是一個意思。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一本書,一本經典,每一次的品析,每一次的領會都不盡相同。楊伯峻先生版的《論語譯注》在民眾,和學術界都備受好評,楊先生具有深厚的文學語言學功底,在他多年的考據和修正下,他的.譯注自當是初學者們研習經典讀物的不二之選。
翻讀《論語譯注》之后,曾經閱讀原著經典時許多不解之處都有所明了,在通假與諧音之處的糾結也漸漸被理清。文有神,書有魂。閱讀的越多,越能感受到一本書,一部經典,便有一個自然的魂魄在與讀者的精神思維進行著對話,盡管時光荏苒,文字傳承著思想卻不曾被歲月消弭,千年前的家園景象,學者間的你來我往,諸侯國間的兼并之戰(zhàn),稷下學宮的王霸之辯等等都似乎歷歷在目。要談起論語,我覺得應當從“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說起最為有趣。
“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狈蜃余叭粐@曰:“吾與點也!
故事是這樣的:子路、曾晢、冉有、公西華陪孔子坐著。孔子說:"不要因為我比你們年長一些的,就不敢在我面前說話了。你們經常說:'人家不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們,請你們從政,那么你們采用什么措施呢?"子路急忙回答道:"一個擁有千輛戰(zhàn)車的中等國家,夾處在幾個大國之間,別國把戰(zhàn)爭強加給它,上天又在兵災之后降給它饑荒之災,如果讓我來治理這個國家,等到過了三年,可以使人民個個都有勇氣,并且知道做人的道理。"
孔夫子微微地笑了。又問:"冉求,你怎么樣?"
冉求回答說:"一個縱橫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小國,如果讓我來治理這個國家,等到
過了三年,可以讓這個國家的百姓富足。至于如何搞好禮樂只能等待賢人君子來干。"
孔子又問公西華:"赤,你的志向如何?"
公西華回答說:"我不敢說我能夠做好某件事情,但是我愿意學著做好某件事。不論是諸候祭祀祖先的事,也不論是諸候會盟、朝見天子的事,我希望能穿著禮服,戴著禮帽,做一個作贊禮和司儀的人。"
孔子又問曾晢:"點,你的志向怎么樣呢?"
曾晢彈瑟的聲音漸漸弱了下來,"鏗"地一聲停了。他把瑟放下,挺腰直跪,回答孔子說:"我的志向跟他們三位說的不同。"
孔子問道:"有什么妨礙?不過成是各人談談自己的志向啊!"曾晢回答說:"暮春的時候,夾衣已經穿得住了。我愿意和五六個成年男子,六七個少年。在沂水中洗澡。在舞雩臺上吹吹風,然后唱著歌回家。"
孔子長嘆了一口氣,說道:"我贊成曾晢的志向。"
曾皙的這段話,因為深得孔子的贊賞,所以古今學者也都甚感興趣,并且給予了各種各樣的解讀。有于丹版,有南懷瑾先生版,此處引用楊伯峻先生版,F代許多學者,熱愛國學希望振興**文化的研究者往往都采用的新時代的新語言對此篇,《論語》全書,以及其他經典名著進行解讀,讀者看來往往都生動精彩,立意高深,仿佛從經典中讀出了新的感悟與道理。比如,有學者認為孔子認同曾皙“恬淡”、“寧靜”的人生追求,是一種灑脫且富有詩意的情懷。但是,辯證法也告誡我們讀書,也要辯證的讀。不少老師現在也建議學生們在課后閱讀國學經典時,盡量不要看名家解注、評論諸如此類的書,最好是要看經典,或者是經典的簡單譯注版本,為何如此?
那是因為在我們閱讀傳承多載的古書名著時最怕的就是出現誤讀,而非“己讀”。古今注解論語者,多如繁星。而誤讀者因因相襲,比比皆是,或固守成見,或依文衍義,或妄發(fā)新義。楊伯峻《論語譯注》中說,《論語》的詞句,幾乎每一章節(jié)都有兩種以至十多種不同的講解。一方面,是由于古今人物引用《論語》者“斷章取義”的結果,另一方面,更有許多是由于解釋《論語》者“立意求高”的結果。楊先生還指出,我們不必去反對“斷章取義”的做法(這實在是難以避免的),但是不要認為其斷章之義就是《論語》的本義。
解讀經典,辦法是將前人的理解或觀點拿來予以析理,因為那里更接近事實**的源頭,更可靠些。所以我們讀《論語》當然要借用古人之思維,加之以其歷史背景,從而探求古仁人之道。所以對于上文的理解,我們要從儒家的核心思想做解讀,孔子一生追求復古周禮,崇尚禮制。他對曾點的認可實際是對曾點遵循禮儀生活的認同。
當然,我們后代閱讀這部孔子言行之書時,會對孔子的保守,倒退做出質疑。但是我們萬萬不能否認的便是孔子帶給我們的震撼 —— *******圣哲的精神背影。孔子是最早的行動派,他一直“在路上”。周游列國,風燭殘年之軀卻也要步步前行,去宣揚自己的學說,也去求學于飽學之士充實自己的理論,完善自己的學說。閱讀完論語,我們更可能的喜歡上的便是這樣一個“孔子”的形象。至善、寬厚、優(yōu)雅、快樂、他在自己一路的苦旅中,讓我們永遠感覺到這個老人的溫暖與真切,讓君子充滿著魅力。
閱讀《論語》可以說是閱讀一代宗師的言行一生,也可以說是閱讀一個影響**文脈與精神氣脈的學派起源!白釉唬骸硕鵁o信,不知其可也。’、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無論何時,那位耄耋老人的諄諄教誨至今仍回蕩在孩童的朗朗讀書聲里,沉積在每一個**兒女立志向前的道路里,在筆墨氤氳之間,山水相映,讓我們始終有一個精神的指引,在芳華里書寫剎那而又恒久的奇跡。
抿一口茶,滌蕩兩三縷思緒。是啊,似乎很久,沒有再去好好讀書了。還記得《中庸》里的那句箴言么?“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廣泛的獵取,博大和寬容。惟有博大和寬容,才能兼容并包,使為學具有世界眼光和開放胸襟。進而有所不明就要
追問到底,通過自己的思想活動來仔細考察、分析,學的最后階段,就是既然學有所得,就要努力踐履所學,使所學最終有所落實,做到“知行合一”。
書籍,經典,必當是應長久地去翻閱與誦讀。在讀的時候也不能忘了讀書之法。合上《論語》,已然是一個時代,再次翻開,嘴角微揚,又會是一個新的篇章。
《論語》讀書筆記4
《論語》是我國儒家思想的前年經典絕學,是一部記載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其中大多是孔子回答弟子們的**后所做的記錄;有一部分是回答諸侯國君、卿大夫和各方人士的問題;還有一部分沒有問題,只是記錄孔子的一些**.所以,《論語》中記載的**涉及方方面面,充分反映了儒家思想的精髓,其中的很多思想至今對我們的言行都有很好的指導意義.
例如在溫故而知新,能夠為師矣這句話中,孔子告訴我們如何正確對待已經學過的知識;在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中,我們明白讀書而不思考就會茫然無所知,只空想而不讀書就必然會產生疑惑等等.
然而,如果我們仔細閱讀《論語》,除了那些我們都很熟悉的千古名句之外,我們還會找到一些能夠反映時代背景的語句。
例如:自行束脩以上,我未嘗無誨焉.它的意思是:學生主動帶一束肉干來見我,是不會不教他的我認為,當今社會的師生關系融洽,學生尊敬教師,教師愛護學生,這些都不需要物質來衡量的,而在孔子生活的那個年代,學生要送禮才能夠得到教師的賜教,這足以反映出當時封建社會的腐朽.
再如:朝,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與上大夫言,誾誾如也;君在,踧踖如也,與與如也.意思是說,孔子上朝的時候,與下大夫說話,侃侃而談,從容不迫;與上大夫說話,態(tài)度和悅;君子在場時,說話局促不安.從中能夠看出,孔子和不一樣等級的人說話態(tài)度明顯不一樣,他的做法與當今以人為本、**社會是不相符的',充分說明孔子所處時代是一個等級分明的時代.
此外,從朋友之饋,雖車馬,非祭肉,不拜.(意思是說朋友送的禮物如果僅有車馬,沒有祭肉,孔子也不會行拜禮)中,我們能夠很清楚地看到,當時的人們很重視祭祀祖先,即使別人送再多的東西,如果沒有祭肉,主人也不會高興等.
當然,雖然在《論語》中,我們看到了一些帶有明顯時代色彩,透露出封建社會的**氣息的**,但從整體上看,它帶給我們更多的是做人做事的原則、****道理,使我們受益匪淺.所以,它仍是一本好書,孔子也毫無疑問是**民族最偉大的思想家、***之一.
《論語》讀書筆記5
《論語》是一部語錄體散文,全書總共20篇,計有《學而》、《為政》、《八佾》、《里仁》、《公冶長》、《雍也》、《述而》、《泰伯》、《子罕》、《鄉(xiāng)*》、《先進》、《顏淵》、《子路》、《憲問》、
貨》、《微子》、《子張》、《堯曰》。
《論語》是孔子死后,弟子們把他*日的言行記錄收集起來,整理編成的。***孔子的**,也有弟子們的自相問答,它是儒家思想所依據的經典。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他父親孔紇,又名叔梁紇,曾做過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宰,本身屬于貴族階級下層的“士”。他的母親姓顏,名叫征在?鬃3歲時,父親就死了,17歲時母親也死了?鬃忧嗄陼r,曾做過管理倉庫(委吏)和管理牛羊(乘田)的小吏。后來孔子精通“六藝”(禮、樂、射、御、書、數)。
孔子的**主張是“禮”和“仁”的學說。他生活于春秋大變革時代,他反對以政、刑來強迫人民服從。他所說的“禮”,是一種**秩序,他所說的“仁”,是最高的道德規(guī)范,當然,這種仁和禮是有上下、尊卑、貴賤、等級之分的。動蕩不安的春秋時代,諸侯為了爭霸,是講究實力,著眼于利的,所以未能采納孔子“仁”的**主張,孔子也沒有被重用?鬃訋熗筋嵟媪麟x14年周游列國,于公元前484年(魯哀公十一年)返回魯國,這時孔子已是白發(fā)蒼蒼的68歲的老人了。但孔子用他晚年的精力,集中整理古籍——“六經”。
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享年72歲。他的弟子和再傳弟子輯錄其**,編成《論語》一書,共20篇,計492節(jié),合計12700字!墩撜Z》記到孔子晚年的學生曾參的死為止,其中保留著孔子生*、思想學說的重要材料,尤其是教育思想和教學活動的重要材料。它是我國一份十分重要的文化遺產,也可以說,它可作為**歷史上最早的一部教育書。
孔子從他的**、哲學和心理學觀點出發(fā),認為德育的主要內容是仁和禮。所以他主張“為政以德”,這反映了當時人的價值的提高和**要求**的時代特征。因此,孔子的道德觀是適應時代潮流的,具有進步意義的?鬃铀^“禮”,其核心是“正名”。在孔子看來,周禮最重要的原則是尊尊與親親。為了貫徹親親和尊尊的`原則,孔子提出“正名”的主張,他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無所措手足。”(《論語子路》)所以,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論語顏淵》)作為“正名”的具體內容。就是說,為君者要使自己符合于君道,為臣者要符合于臣道,為父者要符合于父道,為子者要符合于子道。在等級森嚴的***社會里,上下尊卑的關系是靠“禮”來維持的。因此,孔子對于不按自己名分行事的人和事進行批評。如他批評魯國大夫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熟不可忍也?”(《論語八佾》)魯國的三桓在祭祖時,唱起天子祭祀“相維辟公,天子穆穆”的《雍》
詩,也受到孔子的指責。
孔子道德思想的范疇,主要是“仁”。孔子主張“仁”,在《論語》中有多重涵義。一是“仁者愛人”;二是“克己復禮為仁”;三是“仁者人也”。郭沫若在《十批判書》中說過:孔子“這種所謂仁道,很顯然的是順應著****的潮流的。這也就是人的發(fā)現!笨鬃又鲝垺叭省保献
重視“義”,所以,孔子的“殺身成仁”(《論語衛(wèi)靈公》)與他的繼承人孟子的“舍生取義”(《孟子告子上》),對后世志士仁人的影響極為深遠。
孔子是我國第一個主張“因材施教”的***。他對子路、冉有的不同教育就可以說明: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弊釉唬骸扒笠餐,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弊勇泛腿接邢蚩鬃诱埥痰氖峭粋問題:聽到一個很好的主張,是不是應該馬上去先向他們請教再說,哪能馬上去做呢?而對冉有卻是加以肯定:應當馬上就去做。站在一做呢?孔子卻對不同的人作出不同的回答。他對子路說:家里父兄在,你應該旁的公西華想不通,便問孔子這是為什么呢?孔子開導說:冉有遇事畏縮,所以要鼓勵他;子路遇事輕率,所以加以抑制。
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學思想,在**教育史上有較大的影響。他認為一個教師,必須掌握學生在學**常犯的四種心理表現,即廣泛而不精、知識面過窄、把學習看得太容易和有畏難情緒。只有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才能給予幫助、補救。就是說,學生心理的差異性,決定了因材施教的必然性。
在教學上,孔子還提倡師生之間相互切磋,共同討論,互相啟發(fā),以收到教學相長的良好效果。一部《論語》,實際上就是記載他們師生間互相問對、討論的情況。如子路、顏回,子貢和子夏就是這樣做的。
性率直而魯莽的子路,出于對孔子的愛護,常常向孔子提出批評性的意見,孔子也很關心、愛護子路,對他的批評也能接受,當有的學生對子路不太尊重時,孔子對他們說:子路的學問是不錯的,只是還不夠精深罷了。顏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學生,但由于顏回從未對孔子提出過疑問和批評,孔子曾不滿意地說過:顏回不是對我有所幫助的人,他對我的話沒有不喜歡的。子貢是孔子言語科的高材生,他經常向孔子請教《詩》。有一次,子貢引《詩經衛(wèi)風淇奧》篇上的話說:“《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論語學而》)意思是,《詩經》上說:要像對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樣,切磋它,琢磨它,精益求精?鬃勇犃烁吲d地說:賜呀,現在可以同你討論《詩經》了。子夏是孔門晚輩中的高足,長于文學。有一次,子夏引《詩經衛(wèi)風》上的詩句,向孔子請教:“‘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論語八佾》意思是,《詩經》上說:有酒渦的臉笑得真美呀,黑白分明的眼睛流轉得真叫人喜愛呀,潔白的底子上畫著花卉呀。這幾句詩是什么意思呢?孔子回答說:先有白色底子,然后畫花。子夏接著進一步闡明說:那么,是不是禮樂的產生在仁義之后呢?孔子高興地說:卜商呀,你真是能啟發(fā)我的人。現在可以同你進一步討論《詩》了?鬃痈矣诔姓J比他小44歲的子夏在學問上對自己有啟發(fā),說明孔子能向被教育者學習的勇氣,其精神可敬佩!
儒家學說,后來成為封建地主階級的**學說,《論語》就成為儒家學說的主要經典。到南宋時,理學家朱熹把《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為四書。到了明清兩朝,規(guī)定科舉考試中,八股文的題目,必須從四書中選取,而且要“代圣人立言”。這一來,當時的讀書人都要把《論語》奉為“圣典”,背得滾瓜爛熟。
《論語》讀書筆記6
古人云:“半部《論語》可以治天下”,可見《論語》這本書在**古代的地位。孔子在周游列國時無意中的言行變成了世人的楷模,《論語》于是問世并名動天下。
打開《論語》,像是走進了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來到了群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為政的謀略,為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也是由于此原因了。我讀《論語》這部書,當然不是想從中覓得修身、齊家的孔門秘傳。我只是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迂闊率性的孔子,一個誨人不倦的孔子。我喜歡孔子的直言不諱:“道不行,乖桴浮于海”,這同樣是一種**精神,自己敞開心扉,說無愧于天,無愧于地,不用察言觀色。
子曰:“君子周而不必,小人比而不周!爆F在一想可不是嗎!君子在品德上團結人,而秦檜之類的小人,以錢取人,用榮華富貴來團結人,所以朋友可能會勾結的很多。
孔子講究孝道。孝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但在今天的人們眼中卻在褪色。因此對我們來說重提孝道是非常必要的。當我們們明白孝是為人之本時,我們才會有一顆感恩的心。父母給予了自己生命并把自己精心養(yǎng)育**,期間父母付出的何止是金錢與精力,更多的是濃濃的愛心以及無私的愛?鬃诱f:“事父母能竭其力”。即為父母要竭盡自己的所能。此句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強調為人子女要孝順父母,而這是考察一個人品德好壞的一個重要依據,F在的我們習慣于依靠父母,索取多,奉獻少。這看在古人的眼里,應該是大逆不道吧。另一層含義是指孝敬父母要憑自己的真實能力,如為此而觸犯法律,則會使父母擔心、憂心,這也不能算是孝。為父母提供充足的物質并不是孝的根本,按照父母的教誨行事做人,才是真正的孝。
時代在發(fā)展,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在不斷的發(fā)展變化著。也許孔子的一些思想**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吻合,但對于這部影響了**文化幾千年的經書,是非常有必要一讀的。讀《論語》可以使我們更好的與人相處,讀《論語》可以學會求知的方法,讀《論語》更能體會與人相處的道理,做人的哲學。讓讀《論語》吧,讓我們在**古老文化的滋養(yǎng)中成長,讓它打亮我們的精神底色。
《論語》讀書筆記7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這句話講的是學與思的關系。作為理科生的我,對這兩者之間的關系還是理解得挺透徹得。只學而不思,不易發(fā)現別人的錯誤,也不容易有自己的思想。就像讀《論語》,買一本書回來,刷刷幾下讀完,即使過目不忘,學到的也是別人的東西。思而不學,則會進展緩慢,而且容易鉆進牛角尖出不來。這時如果能夠參考一下以往人們對同一問題的看法,則很可能會有豁然開朗的感覺。荀子也說過“吾常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彼,孔子告訴他的弟子,在學習中要把握好“學”和“思”這對矛盾。
人們常掛在嘴邊的話,我竟然不知出于《論語》。像“父母在,不遠游。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道不同,不相為謀,任重而道遠,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讀《論語》這部書,當然不是想從中覓得修身、齊家的孔門秘傳。我只是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學貫中西的學者們常把孔子和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相提并論。蘇格拉底是被雅典****處死的,據說是**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歡孔子的直言不諱:“道不行,乖桴浮于!保@同樣是一種**精神。打開《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一個偉大的思想家、***。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為政,為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于影響了幾千年的**文化的經書,是有必要一讀的。
孔子講究孝道,孝成為**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今天的人們卻在褪色,對其講孝是非常必要的,讓他們明白孝是為人之本。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說;“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后,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這里講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雖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會上做事,或是**或是搶劫,觸犯法律,使父母擔心、憂心,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強,具有良好的品德,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發(fā)點。所以為父母提供豐厚的物質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學方面,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guī),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不正是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舍的治學態(tài)度嗎?治學的方法他講究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覺得學而實習之不亦說乎!蓖瑫r孔子認為“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可見學習的重要性,治學是仁信的基礎。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边@是《論語》六則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說幾個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后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叭诵,必有我?guī)熝!边@句話包含著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yōu)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就說我們班上的吧。在這個近80人的班集體里,就有籃球上的猛將、繪畫巧匠、書法好手、象棋大師。有的是上曉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滿腦子的數字;有的****……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于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著豐富的養(yǎng)分。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為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為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于從*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一個幾歲的小朋友當然不如四十開外的***;*民百姓同樣沒有史學家的見識廣博……但是正是這樣的“不恥下問”而造就了許多偉人。
孔子的“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居敬興簡,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我想對各行各業(yè)的人們都有所啟發(fā)。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意思是指孔子說:“弟子在家就孝順父母;出門在外,則謙恭有禮,對人如兄弟一般,謹慎而誠實可信,要廣泛地去愛眾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之后,還有余力的話,就再去學習知識,!奔丛诩乙⒕锤改福谕庠趫F結友愛,有愛心,以賢德的人為榜樣,不斷激勵自己,努力實踐,完善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這些做人的立身原則做好了以后,再學習文獻知識,以開闊視野,豐富思想!暗拢酥疽,本立而道生。”
仁義禮智信,國人都按這一標準去做,社會會更加**,我們的國家會成為文明、昌盛、禮儀之邦。
《論語》讀書筆記8
俗話說的好:好曲不厭百回唱,好書不厭百回讀,F代名著是這樣,古代人留下來的經典著作也同樣如此,比如孔子的論語就是一部很好的書!
《論語》的作者孔子也是著名的思想家、***和***?鬃勇斆骱脤W,青年時期便精通禮、樂、射、御、書、數六藝。
現在通行的《論語》共20篇,493章,大部分內容為孔子回答弟子們的**;一部分不屬于問答,只是孔子的**。《論語》涉及的領域極其廣泛,涵蓋哲學、**、經濟、論理、美學、文學、音樂、道德等諸多方面,是研究孔子及儒家學說的.主要文獻。
《論語》中的知識是無窮的,宋朝開國****每天回家都關起房門苦讀。后來家里人發(fā)現他的書箱里藏的只有一部《論語》,有一次+宋太宗和**閑聊,便問道:“有人說你只讀一部《論語》,這是真的嗎?”**老老實實的回答說:“臣所知道的的確不超出《論語》。過去臣用半部《論語》輔助太祖*定天下,現在臣用半部《論語》輔助陛下,便足以使天下太*!”
《論語》里閃爍著人性光輝的東方智慧,經過兩千多年的洗禮,已得到世界范圍內越來越多人的理解和認同,成為了世界的財富。
《論語》讀書筆記9
在人的一生中有很多的星星引導你去前進,而讓我轉變最大的就是一顆星,那個照亮了我生命的啟明星—《論語》。
《論語》是孔子所說的話,每短短的一句話都有著很深刻的道理。有天地之道,心靈之道,處世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人生之道等等。
我還是一名中學生,最社會,對世界,對現實之中的事情,還處于懵懂的時期。我正處于人生的路口,不知從何處出發(fā),也許,踏錯一步就會進入那無底的'深淵無法自拔,在當今社會中,有很多的**,電腦、游戲、**、**……都在危害著我們成長的環(huán)境。但從《論語》中我找到了方向,就像魚蛋阿姨說的:“《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痹谖襾碚f,學習第一,我們正式學習的年齡,在正確的時間要做正確的事。
張若虛在《春江花日夜》里樹皮:“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生命是渺小的在茫茫人海中,人如一滴水。生命雖然很小,但我們還是需要規(guī)劃的要有方向的。我也有了我的方向:學而第一。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老師傳授的知識你會嗎?我想說是了學習的時候了,學習是很重要的,學而第一,為自己的將來而打拼!為政第二,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做人要正直,要有道德,講道德,在高速發(fā)展的信息時代,也是需要道德的。講話為名,有禮貌。促進到的****的發(fā)展。
在《論語》中的不斷探索,我發(fā)現我的心靈成長了很多。當然,在《論語》中不只是我說的這些,還有很多值得學習的。
雖然在古代社會與現代社會有不不同。但連古代人都明白的道理,你都做不到,你又怎樣去面對現代社會呢了?連古代經典中還有很多需要我們去學習,去借鑒。《論語》點亮了我的生命,讓我感悟了成長。
你找到屬于你自己的啟明星了么?
《論語》讀書筆記10
論語中有一話說是這樣說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這樣一句話,在我的家里有一本《逆流而上的魚》一本書它上面寫的是一句:己所不欲,就施于人。的話。他是這樣寫的:我不喜歡的,你肯定也不喜歡,所以我不會給你,他不愿意做我肯定也不愿更多相關范文>>論語讀后感300字論語中有一話說是這樣說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這樣一句話,在我的家里有一本《逆流而上的魚》一本書它上面寫的是一句:己所不欲,就施于人。的話。他是這樣寫的:我不喜歡的,你肯定也不喜歡,所以我不會給你,他不愿意做我肯定也不愿意做,所以你不會勉強我去做這件事情。對呀!我不喜歡的東西你怎么會喜歡呢?我不喜歡青菜你一定也不喜歡!我不喜歡流行歌曲,那你也一定不喜歡?我不能克服一種困難那你一定也不行?我知他說的不一定都對,但是最讓我感到了不起的是,那個寫書人的勇氣!是那種敢于面對**五千年文化的精髓,發(fā)表自己的看法的勇氣!我家的那本書,雖然比起《論語》來差的很多,但我學會了很多他的東西,那東西看不見也摸不著。
"人生在世,總有許多不*。"有一首歌***這么一句歌詞,以前只不過哼哼而已。暑假在家,仔細閱讀了于丹《論語心得》這本書,雖然不是大徹大悟,但是心靈也有所觸動。
《論語》曾經是我在念中師的時候閱讀過的一本書,它是一本記錄了2500多年前,孔子教學和生活的語錄。記得當時,我在語文課上機械得背誦著"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卻曾想到在****現代化程度較高的今天,竟然有一位女學者用自己的眼光,將這樣一本古老的書籍,用現代的眼光來閱讀和理解,這的確是非常吸引人的一點。
在我的心目中,孔子是一位離我們很遙遠的古代圣賢,但是,一度人們更愿意稱他為孔夫子,**了迂腐和固執(zhí)?墒乾F在,于丹老師將一般人很難懂的《論語》和現在這個繽紛的世界理解起來,通過心得的方式來解讀,把這樣一本難以理解的古代典籍,結合現代的實例,變得更加通俗易懂,從中也更能悟出道理。
于丹老師筆下的孔子沒有圣賢的架勢,樸素*和、*易近人,時時傳遞一種樸素、溫暖的.生活態(tài)度。正如易中天所說:"孔子沒有溫度,只有色彩"。
《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么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說需要的那種快樂生活。主要講述了天地人之道、心靈之道、處事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書中運用很多故事告訴了我們許多為人處事的哲理。我分幾個方面來理解:
《論語》說的是人,如何做一個真正的人,人的生命是何其短暫,孔老夫子從各個角度,各種層面不斷地教誨我們,怎樣使自己有限的生命變得更有意義,總體概括為:精神富足、心理健康、積極生活、和他人和睦相處,愛崗敬業(yè)、安于本職,獻于社會。"君子"是孔子人學的理想人格,是"士子們"道德修養(yǎng)所努力的方向,它對社會大多數人而言,帶有懸格的性質。一個人,一個生活于*均化的日常生活狀態(tài)中的普通人,"應該是"一個怎樣的人呢?這是孔子"為人之道"的主要內涵。如前所述,孔子的仁愛是一種展開于具體的人際關系當中的差等之愛,而在傳統(tǒng)的人際關系當中,最重要的關系主要有夫婦、父子、長幼、朋友和君臣等五個方面。在今天我看來我們教師教育學生上要"耐心",把學生當作朋友來對待,我們經常是這樣說,也這樣想。但事實上,我們許多時候并沒有真正理解這句話,老師會在課堂上生氣發(fā)火,這是我們還沒有學會耐心的佐證。教師在課堂上失去理智,感情沖動,除了傷害了孩子的感情以外,別無他用;教師的喋喋不休,除了讓孩子耳根的繭子更厚以外,沒有其他功能,這些都不是我們想要的。我們想要的是什么呢?我想無非是希望孩子好好學習,好好成長,如此而已。
有沒有更有效的辦法呢?回答是肯定的。我們可不可以這樣嘗試一下?當孩子上課走神的時候,原諒他,提醒他,畢竟學習是孩子的事,他沒做好,希望得到的是老師的幫助;當課堂秩序亂的時候,不要對孩子大呼小叫,我們應該考慮是不是我們的課堂對孩子沒有吸引力呀?及時調整自己的課堂,把孩子們吸引過來;當孩子沒有完成作業(yè)的時候,原諒他,幫他找出沒有完成作業(yè)的原因,幫助他下次完成作業(yè),使孩子體驗及時完成作業(yè)的成功感;當孩子犯了錯誤,耐心一點,**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找出孩子存在的問題,有的放矢的去跟孩子談,幫他認識自己的錯誤,這才是我們的目的。
《論語》讀書筆記11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皇侃《論語義疏》本“説”字作“悅”。古喜説、論説同字,漢后増從“心”字別之。《爾雅釋詁》:“悅,樂也,又服也!薄睹献印じ孀由稀罚骸袄砹x之悅我心,猶芻豢之悅我口。”此章所言,歸結為一個“悅”字,正是孔學之宗旨。學、習、朋、人,俱為“悅”字立說。
末章“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與此形成呼應,“知命”對“不知而不慍”,“知禮”對“學而時習之”,“知言”對朋、對人!爸睘榭傉f,“知禮”、“知言”為分論;首章由分而總,意在發(fā)揮,末章由總而分,旨在歸結。禮悅鬼神,言表心聲,樂天知命,在在與“悅”相關,全部《論語》似是要闡明:人生在世,唯悅可求,以悅為旨,何以能悅。
天地之大德曰生。不知生焉知死?孔學門徑在于人“生”而不是人“死”上廣研深探。子曰:“富而可求,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背H搜愿毁F可求,但求神拜佛者所求多為富貴,為何?富貴在外,難由自主,標準依人,難達目的,唯有依靠神靈,方可立定心神,以為富貴可期。**一樣,不可求免,亦不可求時,病夫壽延,壯夫早夭,求仙適以傷身而短命,健體恰至弱神而遏壽,事例太多,也許只有**方是扼住了死神的喉嚨,所以有人說**才是**而死的方式。但求死不得的事情也很多,并且求死本身恰恰是求生的一種方式,舍生取義,殺聲成仁,或者就是為情而死、賭氣而亡、厭世而殤,緣于知生或不知生,都已超出常人所期“死而可求”的范圍。所以,求富貴不如從所好,求死不如知生,后二者都直接表現為“中心悅服”;孔子正是深明于此,方有此章之言,說出“悅”為宗旨,又發(fā)明何以能悅;其弟子亦明此,故《論語》編次,開門見山亦卒章顯志。
朱子曰:“學之為言,效也,人性皆善而覺有先后,后覺者必效先覺者之所為,乃可以明善而復其初也!泵纨g《四書改錯》批評朱子把這里作實字的`“學”誤為虛字,也就是把名詞誤為動詞,“學者,道術之總名……以學道言,則大學之道,格致誠正修齊治*是也;以學術言,則學正崇四術,凡春秋禮樂,冬夏詩書皆是也。此則學也!辈诲e,以“學”為“效”,可效善,可效惡,而所謂后覺效先覺,于原文無有,純?yōu)樗稳灏l(fā)揮。而“學”為“道術”,正是“時習”之內容,整理、學習前人積累下來的東西,遵學習之次第、守學習之時辰,無求富貴而“祿在其中”,無心慮死而生涯漫度。道術廣博,人人可從所好,漫度人生,踐生即為知生,得如此,不亦悅乎?不過,世運難免變遷,有時道術貶為秕糠,唯人心之一善可以品質長存。學為圣人,世之變遷、毀譽莫動,不亦悅乎?所以,程郁庭雖然肯定“**譏之是也”,但仍以為“以后覺者必效先覺之所為為學,則精確不磨”。康長素也以學為學圣人,但目的不為明善復初,而為“時中”!皶r當亂世,則為亂世學,時當升*太*,則為升*太*學,禮時為大,故學亦必隨時而后適”,因時治學,“闔辟往來莫不自在”,不亦悅乎?長素的發(fā)揮是更遠了。但得圣人之心于千載之后,其樂何言?所以,很難說朱子、**和康子哪個更能體會到《論語》此句之意,但無論哪個角度,一個“悅”字都在貫徹,圣人可學與不可學皆于此可見。
《白虎通·辟雍》引《論語》“朋友自遠方來”,可證上句“學”為實詞有據。鄭康成注此云:“同門曰朋,同志曰友!庇姓f魯論語作“有朋”,何晏《論語集解》采之,通行于世。朱子注:“朋,同類也,自遠方來,則近者可知!边@里,“朋”實兼“同門”、“同志”二義,甚至更可引申為所有人!稜栄拧め屧b》“類,善也”,朱子以人性皆善,同類即同善,明清時各地有很多同善會,入會不以士紳為限。朱子引程子曰:“以善及人而信從者眾,故可樂!笨甸L素注“朋,群也”,曰:“惡獨而貴朋,所以合乎群,合小群不如合大群,其學愈高,其用愈遠,圣人則合億萬世界,億萬年載之眾生,咸從其教,盡為之朋。其朋無盡,其樂亦無盡也!敝熳、康子俱申圣人推己及人、遠近信從之意,但一個重個人,一個重社會,一個重善,一個重用,圣人此句盡得發(fā)揮。不過,劉逢祿《論語述何》曰:“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友天下之善士故樂!庇信笞赃h方來,倒不一定是名聲大了,別人自來,而可能是“圣人無常師”和主動招朋喚友!睹献印す珜O丑上》:“大舜有大焉,善與人同,舍己從人。”孔子最是仰慕大舜,其語當有招朋而朋至之意。有人以此句應《禮記》“禮聞來學,未聞往教”,實是窄了孔子之意,孔子周行列國數十年,何嘗不是舍己從人,行教天下?由此可論“知言”!睹献印す珜O丑》:“何謂知言,曰,诐辭知其所蔽,*辭知其所陷,邪辭知其所離,遁辭知其所窮。”又《周易·系辭傳》中孔子說:“將叛者其辭慚,中心疑者其辭枝,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誣善之人其辭游,失其守者其辭屈!惫示阋蛎献咏舛斫饪鬃拥摹爸灾恕睘椤把杂惺欠,故聽而別之,則人之是非亦知也”。但《說苑·雜言》載孔子曰:“以富貴為人下者,何人不與?以富貴敬愛人者,何人不親?眾言不逆,可謂知言矣;眾向之,可謂知時矣!庇置献釉唬骸埃何抑裕疑起B(yǎng)吾浩然之氣!庇帧盾髯印し鞘印罚骸把远,知也,黙而當,亦知也,故知黙猶知言也,故多言而類,圣人也,少言而法,君子也!笨梢姡詾橹雷约貉哉Z得當而得人。察言觀色,智者能之,多言而類,唯圣人能之,“不知言”正是言出逆眾,朋不遠來,人不信從,自然是“無以知人也”,樂從何來?
學而時習可以知禮,立己;朋自遠來可見知言,立人。立己而立人,正是能悅之門徑。覓此門徑,我們來看此章總說。何晏解末句為:“凡人有所不知,君子不怒!薄坝兴恢笨梢允遣恢獙W,也可以是不知我?追f達疏正是包含此二義。朱子《集注》取尹氏語:“學在己知,不知在人,何慍之有?”則“不知我”落筌。人不知學而我不慍,是不責全求備,人不知我而我不慍,是知為學在己;前為立人,后為立己,“不慍”則全有之?鬃由敶呵镏,其時禮崩樂壞,道術少人循序應時而學,即學亦為富貴、霸強而學,此為不知學也;其時,世之天子諸侯不知孔子,并弟子朋友亦難見知,此為不知我。當此情況,唯樂天知命并存立己立人之志,有一得則中心喜悅,方能心中略無不*之意(朱子曰:心中略有不*之意便是慍),孔子能之?以“不亦君子乎”勉勵弟子?梁清遠《采榮録》:“《論語》一書,首言為學,即曰悅,曰樂,曰君子,此圣人最善誘人處。蓋知人皆憚于學而畏其苦也,是以鼓之以心意之暢達,動之以至美之嘉名,令人有欣羨之意,而不得不勉力于此也。此圣人所以為萬世師!比绱苏f,圣人倒如以科舉誘天下英雄入我轂中的唐太宗了。其實,科舉之外,英雄無數,以利誘也好,以嘉名誘也好,終是誘得一時或誘來庸懦,孔子只是啟人從所好,啟人樂生,啟人知禮知言立己立人,歸結起來就是啟人樂天知命而已。能樂天知命,孔學“悅”之宗旨得也。
《論語》讀書筆記12
《論語》作為一部涉及人類生活諸多方面的儒家經典著作,許多篇章談到做人的問題,這對當代人具有借鑒意義。
其一,做人要正直磊落。孔子認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保ā队阂病罚┰诳鬃涌磥,一個人要正直,僅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然而我們的生活中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只是靠僥幸而避免了災禍。按事物發(fā)展的邏輯推理,這種靠僥幸避免災禍的人遲早要跌跟斗。
其二,做人要重視“仁德”。這是孔子在做人問題上強調最多的問題之一。在孔子看來,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處于第一位的?鬃诱f:“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保ā秾W而》)又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佾》)這說明僅有在仁德的基礎上做學問、學禮樂才有意義?鬃舆認為,僅有仁德的`人才能無私地對待別人,才能得到人們的稱頌。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保ā独锶省罚褒R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伯夷、叔齊**于首陽之下,民到于今稱之!保ā都臼稀罚┏浞终f明仁德的價值和力量。
那么怎樣才能算仁呢?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保ā额仠Y》)也就是說,僅有克制自我,讓言行貼合禮就是仁德了。一旦做到言行貼合禮,天下的人就會贊許你為仁人了?梢姟叭省辈皇窍忍炀陀械模呛筇臁靶奚怼、“克己”的結果。當然孔子還提出仁德的外在標準,這就是“剛、毅、木、訥近仁。”(《子路》)即剛強、果斷、質樸、語言謙虛的人接近于仁德。同時他還提出實踐仁德的五項標準,即:“恭、寬、信、敏、惠”(《陽貨》)。即恭謹、寬厚、信實、勤敏、慈惠。他說,對人恭謹就不會招致侮辱,待人寬厚就會得到大家擁護,交往信實別人就會信任,做事勤敏就會取得成功,給人慈惠就能夠很好使喚民眾。孔子說能實行這五種美德者,就可算是仁了。
當然,在孔子看來要想完全到達仁是極不容易的。所以他教人追求仁德的方法,那就是“博學于文,約之以禮,亦能夠弗畔矣夫!”(《顏淵》)即廣泛地學習文化典籍,用禮約束自我的行為,這樣就能夠不背離正道了。同時也要重視向仁德的人學習,用仁德的人來幫忙培養(yǎng)仁德。而仁德的人應當是自我站得住,也使別人站得住,自我期望到達也幫忙別人到達,凡事能推己及人的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保ā队阂病罚
其三,做人要重視修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即:我每一天都要再三反省自我:幫忙別人辦事是否盡心竭力了呢?與朋友交往是否講信用了?強調從自身出發(fā)修養(yǎng)品德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孔子強調做人還要重視全面發(fā)展。子曰:“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保ā妒龆罚┘矗褐鞠蛟谟诘溃鶕谟诘,憑籍在于仁,活動在于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僅有這樣才能真正地做人。那么孔子為什么強調做人要全面發(fā)展呢?那里體現了孔子對人的社會性的認識,以及個人修養(yǎng)的相互制約作用,他說:“舉于詩,立于禮,成于樂!保ā短┎罚┘矗涸姼枘軌蛘駣^人的精神,禮節(jié)能夠堅定人的情操,音樂能夠促進人們事業(yè)的成功。所以,對于個人修養(yǎng)來說,全面發(fā)展顯得極為重要。
《論語》讀書筆記13
《論語》是春秋時期的偉大作品,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的**!墩撜Z》是一顆燦爛的明珠,在過去的2500多年中,人們最熟讀的經典恐怕就是《論語》了。近期,公司**學習《弟子規(guī)》《論語》等經典著作,我的感悟頗深。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這句話像一面警鐘一樣時刻提醒我,見到比自己還有賢能的人,應該虛心學習,作為自己的榜樣,而不應該存有嫉妒之心。如果是見了沒有才德的人,也應該自我反省,想一想自己有沒有和同樣的缺點,以便及時調整自己的修養(yǎng)。
在社會發(fā)展日新月異的今天,我們也同樣要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每天反思當天的所作所為。就像《論語》里面所說的“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為人做事及本職工作中,自己有沒有盡心盡力?跟朋友交往有沒有不誠信的地方?老師所傳授的課業(yè),有沒有用心溫習?總而言之,如果我們每天都能反省自己,一定會不斷進步。
我還認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句話體現了學習的真諦。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知識重要的是培養(yǎng)興趣,對所學的`知識感興趣,就會變被動為主動,以學習為樂;在快樂中學習,既能提高學習的效率,還能夠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半部論語治天下”,《論語》的內容博大精深,思想歷久彌新,希望我們都能認真閱讀學習,體會收獲的快樂。
《論語》讀書筆記14
**文化淵源博長,擁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是我們華夏子孫的驕傲。**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給人類留下了無數膾炙人口的經典詩文。這些經典詩文,寄托了我們先輩對人國與道義的追求與向往。是**民族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今天,我捧著這本厚實而蘊含著生命真諦的《論語》,輕輕的翻開,那淡雅而古老的書香,便撲面而來,感悟一頁頁間,演奏生命哲理的樂章;一面面,洗滌我心中的浮躁狂妄……今天,人類社會正處著急劇變化的時代,回溯源頭,傳承命脈,相互學習,開拓創(chuàng)新。是各國弘揚本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明智選擇。
在五千多年的'發(fā)展中,**民族形成了以愛國**為核心的團結**、愛好和*、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先有孟子的“養(yǎng)浩然之氣”,“富貴不能*,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孔子曾說:“歲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在風和日麗暖的季節(jié),其他樹木和松柏沒有區(qū)別,郁郁蔥蔥,一身碧綠。到了大雪飄飛,嚴寒時節(jié),其他樹的葉子紛紛凋零,唯獨松柏卻經得住風霜雨雪的考驗,歷劫不同,一身傲骨!也只有受得起磨練,在任何**環(huán)境下依然堅持真理,剛正不阿的人,才能擁有著君子的節(jié)操,唯有這樣,民族魂才得以發(fā)揚,唯有這樣,**民族精神才得以弘揚,國家才得以發(fā)展壯大!后有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等一切為祖國、為人民勇往直前、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去學習。而在實現**民族偉大復興之路的征途上、繼承和發(fā)揚優(yōu)秀的民族精神、無疑是更具有現實意義。
當前,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首先要培育弘揚**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知難而進,艱苦奮斗,白強不息,清正廉潔,永不自滿,樂于奉獻等民族精神,不落于時代哦不斷發(fā)展不囿于陳規(guī)而勇于創(chuàng)新;不敢于驕傲而奮發(fā)向上,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振興**民族精神,今天的偉大變革和新的偉大實踐,正是孕育新民族精神的最佳時期,我們要抓住機遇,反復提煉,不斷總結,為人民精神的寶庫增光添彩,這既是民族精神發(fā)展的攻堅戰(zhàn),又是民族精神進步的光輝點。
讀著《論語》我感到自己受益匪淺,在他的陶冶下,人生必將變得有更有意義。那淡雅的書香,耐人尋味的字句,在不經意間,洗滌了我的心靈。現在,讓我們一起為**傳統(tǒng)文化這棵長壽樹澆水,施肥吧!
《論語》讀書筆記15
在個人工作繁忙,工作生活壓力大;整個社會比較浮躁的背景下,按照孩子老師布置讀《論語》,讀后自己的心靈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凈化,為人處世、學習教育方面也得到了一定的啟發(fā)。
《論語》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
孔子辦教育,把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觀念放在首位,其次才是文化學習。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币馑际呛⒆觽冊诩乙㈨樃改,出門要尊敬兄長,做人言行要謹慎,講話要講究信用,廣泛地與眾人友愛,親近有仁德的人,這樣做了還有余力,就用來學習各種文化知識。由此可見,孔子認為在學習知識之前應先盡孝道,這也正好證明了“孝”在孔子心中地位之高了。
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闭f的是為人要重義輕利,君子懂得的是大義,小人懂得的是小利。
孔子在****上崇尚“為政以德”的'思想。子曰:“為政以德,譬如星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币馑际钦f,**者如果實行德治,群臣百姓就會自動圍繞著他。
在人品第一重要之后,要重視學習。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笨鬃诱J為,不斷溫習所學過的知識,從而可以獲得新知識。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币姷劫t人,應該向他學習、看齊;見到不賢的人,就應該反省自己有沒有與他類似的毛病。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鼻诿愣脤W,不以向比他地位低下的人請教為恥。
總體而言,論語中有好的觀點,也有迂腐過時的觀點,我們要吸收其精華。
譬如綜上所述的孩子從小教育要將道德品質放在首位;學習要溫故而知新、不恥下問;為人要重義輕利;為政一方要實行德治,正人先正己等。
讀好書使人心靈凈化,讀好書使人類進步!
閱讀論語讀書筆記 (菁選3篇)(擴展4)
——論語讀書筆記摘抄3篇
論語讀書筆記摘抄1
眾所周知,《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它是孔子死后,他的弟子及再傳弟子編撰而成。
而論語導讀則是針對你在論語中不明白的,注意說明背景、說明用意,并對原義作適當的發(fā)揮和展開,讓我們更清晰的了解論語,并學會運用其。
“君子”觀念在*各家中,儒家尤其孔子對之極為重視。那么在孔子眼里何為君子呢?
論語導讀中有很多話都體現了孔子對君子的看法并作了解釋。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儒家認為家世國的基礎,**之前必須先齊家,家齊而后國治。為什么呢?因為家就是人的**之所,在家里把人**好了,知道孝順父母、尊敬兄長了,到社會上去自然會服從**,尊君愛上。知道服從與尊敬,也就自然能與社會**,恪盡職守。
孝順父母、善事兄長,是一個人應該具備的道德修養(yǎng)。
所以作為君子首先必須具備的基礎就是“孝順父母、善事兄長”。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這句話說明了仁在孔子眼里是十分重要的。
論語導讀中還有更多的知識等著我們去學習,《論語》是君子的一堂必修課。
論語讀書筆記摘抄2
俗話說的好”半部論語治天下!翱晌矣X得別說半部了,就是幾句話就能讓人領悟到許多的大道理。
讀書需用意,一字值千金。到現在,這句話還在我腦邊回蕩。為什么呢?因為我三年級的那件事。
”快點做作業(yè),然后復習,聽見沒有!霸诶习峙R走前是這么說的。”知道了,知道了。“我有些不耐煩的回答道,”老爸你再不去上班你就要遲到了哦!
一會,老爸走了,我的心里頓時樂開了花,”哇哈哈,可以不受限制的看課外書啦!跋胫,我便拿起來了《三國演義》。
正當我看到入迷時,一陣車聲驚動了我,”哇,怎么辦,沒復習啊!“我一下子想只被踩了尾巴的貓尖叫起來。我的心頓時一陣****。
這時,老爸打開了房門,看見了我,頓時眉頭一皺,然后鑰匙一丟,對我一陣”轟炸“!”還不睡覺?“
第二天早讀,我又是在班里一頓”神游“。
……
發(fā)考卷當天,當我看到這令人羞恥,令人羞愧的分數——86!闭媸亲x書需用意,一字值千金啊!“我看看這個分數,我不禁吟道。
這一則又一則的論語,正時刻警示著我的靈魂。
論語讀書筆記摘抄3
孔子,偉大的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創(chuàng)作了一部有關于禮儀方面的書籍,這本書的名字,叫論語。
在這本書中,有有關于盡孝的內容,學習方面的內容,禮貌方面的內容,從各個方面來讓我們懂得禮儀,去學習書中的知識。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翱鬃又v究孝道,孝成為**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今天的人們卻在褪色,對其講孝是非常 必要的,讓他們明白孝是為人之本。
”事父母能竭其力“這句話,講了什么是孝,自己的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強,具有良好的品德,這是自己父母教育我們的出發(fā)點。所以為父母提供豐厚的物質 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學方面,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guī),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不正是一種謙虛、 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舍的治學態(tài)度嗎?
論語告訴了我們很多的.道理,只有用心去體會,我們才能夠做到孔子對我們的要求,才能做一個真正講禮儀的人!
閱讀論語讀書筆記 (菁選3篇)(擴展5)
——《論語》讀書筆記12篇
《論語》讀書筆記1
論語,就是記錄圣人孔子的言行的書。讀了之后,你能夠感受到孔子的**思想和抱負,他的很多高尚品德就是當今很少人有的。他不僅僅教會人們就應如何接物待事,而且十分嚴謹的規(guī)范自我,以行動來做出表率。他之所以被后人成為圣人,就就是因為他在*常生活中的一點一滴,累積成了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給我們的思想帶來了無窮的寶藏。
讀了論語通譯,雖然不能看了古文就明白如何翻譯成現代文,但就是在注釋的幫忙下也能明白孔子所想告訴我們的。覺得十分感慨,孔子在那時就能明白的這些道理,為什么那么多的人到此刻都還不明白。
我印象最深的就就是《學而篇第一》了!白釉唬翰换既酥患褐,患不知人也!边@句話翻譯過來就就是:不擔心別人不了解自我,只憂慮自我不理解別人。就是啊,現實生活中,人人都需要理解,個個都渴望理解。人們視理解為溝通感情的紐帶和聯系心靈的橋梁。大家都期望人與人的相處就應多一點寬容和尊重,多一點容忍和諒解。但就是,世界何其大,人生何其復雜。若時時都想得到別人的理解,恐怕就是不可能吧。因為,人生沒有相同的路,每個人都不一樣,兩個思想志趣不一樣的人對待同一件事,兩種價值取向相異的人看待同一個問題,要彼此理解不就是強人所難嗎?人不就是從一個模子里造就出來的,你有另人頭痛的事,我也有。我們彼此都渴望理解,可又用自我的要求去看別人,去苛求別人,于就是我們之間有了“墻”,于就是你苦惱,我也苦惱。但就是,人們有沒有想過,許許多多的小事,為什么必須要他人明白,必須要他人理解?其實,應對種種的不理解,只要我們給他一個微笑,用寬闊的胸懷去應對,不被理解又何妨?
商鞅就是行變法,落得“五馬**”的結局;達爾文在說物種進化的時候被人們罵成瘋子;助人為樂的雷峰經常被人嘲笑,他們這些舉動,又有誰能理解?如果他們一味的追求理解,又怎樣捍衛(wèi)真理?他們最初不被理解,就是因為他們的追求走在了時代的前列;他們最終名垂青史,就是因為他們敢于在不理解的目光中昂首向前。在現實中,有多少人能明白“理解”這個東西。他們能夠追求別人的理解,以別人的議論為自我的主題,以別人的言談作為自我追求的目標,以別人的反應來調整自我的行為方式,甚至要去討好別人,為了所謂的理解,寫了一些優(yōu)柔寡斷毫無逐漸的可笑人生。他們真的.明白理解嗎,他們覺得他們真的就是在理解別人,并換取別人的理解嗎,不就是這樣的。
理解不僅僅僅只就是你需要別人來理解你,根本就不就是同路人為什么要逼迫別人理解你,難道就是為了得到別人的同情和憐憫?這樣作難道不會太悲哀了嗎?于就是,終日沉浸在觀察別人對自我的態(tài)度之中,優(yōu)柔寡斷,碌碌無為。不再努力改造自我的生活,不再努力實現自我的價值,卻只就是追求理解。理解不就是牽強的,就是需要別人有和你相同的東西然后互相共鳴而產生的。就算不被理解,又有什么關系,只要我們能在某些方面理解了別人,想必別人也必須能理解你的吧?鬃雍茉缇瓦@么說過了,不擔心別人呢不了解自我,只憂慮自我不理解別人。
大千世界,蕓蕓眾生,人不光為理解而活!
“理解**”?
不被理解又有何妨。
《論語》讀書筆記2
自從200X年1月在新浪的博客上帖完了《道紀》全文以來,得到眾多朋友的**。許多朋友更是參與討論,其中的許多問題也引發(fā)了我進一步的思考。原本沒有計劃再續(xù)寫一些內容,但是這段時間與眾多朋友的交流所引發(fā)的思考似乎很有必要加以整理。于是,就以附錄的形式呈現出來,主要是因為這之中所牽扯的題目可能與“道紀”的論述沒有必然的關聯,而這之中的內容又是“道紀”的延伸。
關于“道紀”如何來指導生活是經常被提及的`一個問題,實際上只要多讀一讀《老子》、《論語》就可以了。就像我在第五章和第八章中所說的那樣:“孔子思想與絕對光速宇宙觀的符合使我們有了一個完整而豐滿的思想用來替代與絕對時間宇宙觀一起退到歷史背景中的哲學”;“將‘孔老’思想組合在一起,給我們提供了一條嶄新的思維之路。在宇宙觀轉換的時候,在我們揮手告別哲學的時候,‘孔老’思想使我們有信心走向前方!钡牵ㄟ^前面對孔老思想的分析,我們發(fā)現兩千多年的傳承已經將其中的很多思想改變得面目全非了,因此與其回答如何用道紀來指導生活這個問題,不如將《論語》之中那些似是而非的理解用道紀的方法整理清楚,如此一來,《論語》就可以方便地指導我們的生活了。
學而時習之
雖然在第八章中給出了我對“學而時習之”的理解,但我還是認為有必要在此處重提。作為《論語》的第一句話,它實在是太重要了。對這句話理解的誤差,會直接影響我們對《論語》的整體看法。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第一章。
這幾句話太過熟悉,特別是前兩句,熟的讓人從來不想其中的含義,****自然地認為完全理解。還有些人認為這不過是一些生活中的現象,與思想無關,他們認為一個如此*常的現象,孔子有必要這樣大呼小叫“不亦悅乎”、“不亦樂乎”嗎。但是我們真的理解了嗎?
讓我們試著解釋一下“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進而采用道紀的方法,也就是用自身的體驗加以印證。上小學時,老師將其解釋成:學習而經常復習,不是很快樂嗎?不知道你快樂不快樂,反正我不快樂,每次為復習而復習,總會使我打瞌睡。后來我又得到了這樣的解釋:學習而后經常實踐不是很快樂嗎?試想,如果你學得一門技藝,而后就不停的實踐,最后你不煩我都煩了,這快樂從何而來呢。起初我以為孔子所說的快樂也許不是我們能夠簡單體會到的,但是讀了幾遍《論語》之后,你會發(fā)現孔子在用最為簡單的語言闡述生活、社會中的種種道理,如此一來,我們不禁要問為什么孔子對生活的體驗同我們有著這么大的差別呢?如果這是因為我們同圣人的理解能力有差別,那為什么在讀到后面類似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等觀點的時候又覺得孔子同我們的體驗是那么的相同呢?也許我們將這個“學而時習之”給誤讀了!這句話位于《論語》的開篇,如此之簡單,簡單到了成為我們學習《論語》的障礙。
于是有必要翻看一下不同版本對“學而時習之”的解釋,看來主要的問題出在“時”字上面。中關村圖書大廈里有一面書架擺著眾多版本的《論語》注釋,從一方面可以看出如今國學的火熱程度,可這眼花繚亂出版物對于一個想挑一本來學習的讀者來說,不能不說是。
一種挑戰(zhàn)。不過這樣的狀況對于我來說到是方便得很,因為可以很快地翻閱不同版本對同一句話的解釋,從而對關于這句話的認識情況有一個總體了解,而更好的是還不必買任何一本書。于是,我看到了對“學而時習之”總體認識情況。這些解釋通通 將“時”解釋為時時、時常、經常,只有一個版本將“時”解釋成時代。如果我們追根循源,最后會追蹤到宋朝的朱熹,朱熹所作的《論語集注》中是這樣寫的:“學而又時時習之,則所學者熟,而心中喜悅。”后來的人們不加思索的接受了朱熹的這個注解。但如果查《辭源》,“時”具有“時時”這個意思最早源于唐代。如果孔子要說明“學習而后經常實踐”的意思,他應該用“!弊郑皇恰皶r”字。其實最好的方法是用《論語》來學習《論語》,我們可以找一找“時”字出現在《論語》中其他地方所具備的含義。就在同一章,三個段落之后,孔子再一次使用了“時”字:“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jié)用而愛人,使民以時!倍莻時的解釋是時節(jié),時機!如此一來,問題就明了了,這個“學而時習之”的“時”也應該也解釋成時機!由此,它的解釋就變成了:“學習到的東西,在適當的時機,被用**,不是很快樂嗎?”當我第一次體會到這個理解的時候,其震驚程度是不可言喻的。如果使用道紀的方法,回顧自己人生中的快樂之事時,都是學習,時機,實踐三者遇到一起時產生的,孔子的人生體驗一霎那間與我們接得如此之近。不僅如此,“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一下就變得不那么*常了。它不僅在描述學習,時機,實踐與快樂的關系,而且一語道破了人生的真諦,孔子用最簡單的話闡述了“快樂人生”這一個他的思想中最重要的主題,“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實際上是人生觀。如此一來,它出現在《論語》的最開始就完全合理了;如此一來,《論語》給我們的感覺就完全改變了。
孔子告訴我們所面臨的是一個精彩紛呈的快樂人生?鬃硬粌H要闡述快樂人生的主題,而且一語中的,指出人生為何而樂,原來樂在學、時、習的交匯,這三者中的任何一項來得過于容易,都會使快樂大打折扣。學、時、習與快樂之間似乎有某種乘積關系。在這三者之中,學和習是人主觀可以把握的,而時機不僅要靠天時,還要靠我們發(fā)現的眼睛,即洞察力。但這三者之中“學”是基礎,只有具備一定素質的人,才有可能抓住時機,付諸實踐?鬃映姓J在這個世界中存在天才,即生而知之者。但更多的人,包括孔子自己都是學而知之者。因此孔子強調“學”的重要性,強調“好學”的重要性。于是才有了貫穿《論語》全篇關于學習的論述。
我們不僅面臨一個精彩紛呈的快樂人生,還面臨一個色彩斑斕的快樂社會,這就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以前在讀到這個句子的時候,腦子里反映的實際上是“友朋自遠方來”。難怪每當我們接待遠方賓客的時候,喜歡脫口而出的總是這句話,但這恰恰是對這句話的誤讀。同“學而時習之”一樣,“有朋自遠方來”也可以分為三個要素:“有朋”、“遠方”、“來”,三者和一,不亦樂乎!坝信蟆北硎救松杏兄就篮系娜,這個“有”字格外重要,也許我們會有很多朋友,但不一定志同道合,不一定可以交流思想,因此“有朋”中的“有”就顯得格外珍貴。同時它又是“德不孤,必有鄰”中的“有”,孔子告訴我們這樣的志同道合的朋友是一定存在的。而“遠方”的意思是只有相距的遠,才能有個人的空間,才能使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環(huán)境里各有所悟,古代的“遠”可以等同于地理上的遠,在信息,通訊發(fā)達的今天,長久不聯系即是“遠”。即使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如果天天在一起,沒有了創(chuàng)造不同領悟的各自不同的環(huán)境,那交流的樂趣也會打折扣。最后的“來”也很重要,來是大家相聚一起,相聚的方式、場合、時機都會給相聚的快樂帶來影響。因此,同“學而時習之”一樣,“有朋”、“遠方”、“來”與快樂之間也存在著某種乘積關系。而“有朋自遠方來”所帶來的快樂是交流的快樂,是人與人互動的快樂,是快樂社會。因此,出現在《論語》中的這個第二句話是社會觀。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非常容易理解,它講的是做人。什么是君子,如何成為君子是貫穿《論語》的一個主題,而在這里孔子提出了一個簡明扼要的方法去觀察君
子,讓我們馬上有一個對君子感官上的認識。
以人生觀、社會觀、做人為開始的《論語》,就是用這樣簡單的語言展開了我們通常為之困惑一生的問題。因此,“學而時習之”這一段作為《論語》的開篇當之無愧,“學而時習之”這一段有著與“道可道,非常道”在《老子》中相同的地位。
山梁雌雉,時哉時哉!
在《道紀》的第五章,我提出了一個頗具爭議的觀點,那就是“《論語》不僅僅是一部**集”,我認為《論語》是孔子用對話體來寫的議論文。于是,許多朋友質疑我的這種判斷。當然,如果從歷史的角度、從考古的角度都可以得出“《論語》是孔子去世后,由其弟子編纂而成”這樣的結論。但是,我想換一個角度去看這個問題。雖然《論語》最終定稿于諸弟子之手,但是誰又能夠保證,這本書的結構不是孔子在世時就已經存在了呢?要搞清這樣的問題實在很傷腦筋,其實我們沒有必要在歷史問題上兜圈子,如果我們就把《論語》當作一篇邏輯清晰,有明確的前后關系的議論文來學習,是不是會產生效果呢?這個出現在《論語》第十章最后的“山梁雌雉,時哉時哉!”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論語》第十章中的**以討論各式各樣的禮儀為主,除去這最后一句,其余的段落基本上是一種模式。我們可以先試舉幾例,好對這第十章有個初步了解:
孔子于鄉(xiāng)*,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廟朝廷,便便言。唯謹爾。 入公門,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門,行不履閾。
鄉(xiāng)人飲酒,杖者出,斯出矣。鄉(xiāng)人儺,朝服而立于阼階。
升車,必正立執(zhí)綏。車中,不內顧,不疾言,不親指。
在這一章中,孔子的**不多,主要是孔子的各種行為規(guī)范。然而,奇怪的是在這一章的最后出現了與上述內容風馬牛不相及的一段話:
色斯舉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時哉時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這段話并不難解,奇怪的是它為什么出現在這里,有什么意義。先看看這段話說了些什么:飛鳥展開翅膀飛了起來,盤旋了一陣就落下集中?鬃诱f:“山梁上的雌雉鳥,時哉時哉!”隨后與子路一起,作了個儀式。這個儀式是“三嗅”,好象是嗅了三次鼻子。我們且不管孔子和子路作了什么儀式,只看這段話的整體內容就很奇怪,不知道它要說什么。首先它和第十章中其他的段落很不一樣,即使歷來將《論語》看成是**集,但這**集中還是將相近的**放到了一起。其次,這段話所描述的內容似乎與思想毫無關聯,這也與《論語》的決大部分內容的風格不相符。倒是有些像日記,記載了莫種奇遇。而且,孔子和子路和行為也很怪異,他們走到山中看到一群鳥,孔子大喊:“山梁雌雉,時哉時哉!”然后和子路一起嗅了三次鼻子。要是我遇到了這樣的情景,肯定以為是丁春秋的星宿派在搞什么活動。 果然,關于這段話的解釋就變的五花八門了。大部分的解釋認為這是筆誤,將別的地方的**錯抄在這里,或是根本不應該記錄到《論語》里的奇聞逸事誤記在這里。在我們搞不清含義的時候,就開始懷疑古人的能力和智慧。況且,孔子不會喜歡記載什么奇聞逸事的,因為《論語》第七章中就有,子不語:怪、力、亂、神。
再看看南懷瑾先生在《論語別裁》里是怎么說的:
野雞站在山崗上面,顯得很神氣,假使它站在**菜市場的雞籠旁邊,你說它的后
果是什么?它站在那山崗上,就大有鳳凰之象。正如晉代左思的詩:“振衣千仞崗,濯足萬里流!币环笞匀坏漠嬅,上是千仞崗,下是長江浪,一人怡然自得地站在上面,真是神仙中人,了不起,這就是得時、得位?鬃又钢巧綅徤厦利惖拇骑魧ψ勇氛f:“時哉!時哉!”意思就是說,你看,那只雌雉正在這個時候飛起來,然后又降落在那么一個好地方,這一幕活動的畫面,影射了人生處世之理。孔子周游列國,要想救這個時代,救這個世界,救這個歷史文化,但卻深感回天乏術。他藉著這一幕景致對子路表達這個意思,而不從正面講,好像釋迦牟尼拈花微笑的手法。不用語言,就用目前這個事實指示給子路,你要懂得這個,要立足,要站穩(wěn),要站得好,早一點站到你的好位置!皶r哉!時哉!”要把握時機。子路這時候拱手:“是!”三嗅是子路聽懂以后,恍然領悟而生感嘆的反應。
南懷瑾先生在試圖賦予這段話一些思想意義,但還是沒有解決這段話與第十章其他**毫不相干的問題,況且將“子路共之,三嗅而作”解釋成“子路聽懂以后,恍然領悟而生感嘆的反應”也有些牽強。而子路的反應想象上去還是有些怪異。
如果我們換一種角度來看這段話,會不會是另一番景象呢?現在,我們假設《論語》不是一部**集,而是一部議論文。那么在第十章的全部論述結束的時候,應該出現的是這一章的結論,結論與論述過程在形式上的不**是很常見的。于是,我們有必要仔細審視一下第十章的內容。正象前面講的,這一章中孔子的**不多,幾乎看不到“子曰”。這一章中的內容主要是孔子的各種行為規(guī)范,從穿衣到吃飯,從走路到睡覺,從上班到休閑,如何站立、如何行走、如何坐、如何臥,別人送禮應如何回應,遇到了緊急情況如何處理等等,事件具體而且瑣碎。像“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不語,寢不言”、“席不正,不坐”、“寢不尸,居不容”這樣的語句就出現在第十章。這與《論語》其他章節(jié)中那些談天論地,談古論今的**完全不同,就像是孔子在諄諄教導著一群學子,就像是孔子在上一堂行為規(guī)范的課程。于是,我們就找到答案了:這完全是一組關于人在社會中交流時所需的素質教育的課程。如果我們用這第十章的內容和現今國際流行的素質教育(Liber-Arch)作比較的話,會發(fā)現許多相似之處。如果第十章的內容是素質教育的課程,那么在第十章結尾出現的這段話就應該是畢業(yè)典禮了。飛鳥寓意的是即將畢業(yè)的年輕人,盤旋了一陣就落下集中,老師孔子發(fā)表講話:“準備好了的年輕人,學業(yè)已經完成,以后就要看你們如何把握時機了!”這里的“時”當然是“學而時習之”的“時”。然后老師孔子和助教子路一齊行禮,以表祝福、勉勵之意。關鍵的是這個“三嗅”作何解釋,我查了《辭源》,沒有找到“三嗅”,卻找到了“三揖”,《辭源》上說“三揖”是古時候的一種拱手禮,據此,我推測,“三嗅”也是這樣的拱手禮。于是,我對著鏡子試了一下,發(fā)現作拱手禮時,雙手抱拳恰恰位于鼻子之下。當然,你也可以雙手抱拳舉得高一些,甚至高過頭頂,然而,你馬上可以感覺到,不同的高度可以表示不同的含義。而舉到鼻子之下的拱手禮恰恰反映的是送別的祝福和勉勵。最后,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孔子為什么一定要用飛鳥來寓意即將畢業(yè)的年輕人,搞得后來的人胡亂猜測。前不久,同《與霍金對話——*自然哲學之于新宇宙學》的作者天河水先生交流對“學而時習之”看法,天河水先生完全同意我對其中“時”字的解釋,并提出了一個佐證:“‘時習’符合《周易》乾卦精神,也就是待時而飛”。而這個待時而飛用在這里,用于解釋“山梁雌雉,時哉時哉!”也非常合適。原來孔子和子路所行的這個“三嗅”之禮,不僅包含了對躊躇滿志的學子的祝福和勉勵,還包含了對待時而飛的青春的禮贊!
通過這樣基于《論語》不是一部**集假設的分析,我們很好地解決了第十章最后一段話與全篇的關系。不僅如此,我們還得到了一個副產品。社會上似乎有這樣一種看法,認為孔子思想中有很多繁文縟節(jié),限制了人的激情與創(chuàng)造,而大家所認為的那些繁文縟節(jié)基本都出于第十章。現在,我們明白了,這個第十章,原來是一組素質教育的課程。而如何使用這里學到的行為規(guī)范,就要看每個人在生活中如何靈活運用了。就像是武功,師傅教的是死招,臨戰(zhàn)操練的是活用。
《論語》的第四章中有這樣一段話:
子曰:“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
這段話看上去并不難解,原本以為可以一帶而過的,沒料到稍稍停留片刻,深入地想了一下,卻引發(fā)了一連串復雜的思考活動。先看一看對這句話目前流行的解釋:“能以禮讓**嗎,這有何難;如果不能以禮讓**,要禮有何用!闭б豢,這解釋得很合理,沒有什么可以深糾的地方。但我總覺得哪里有些別扭,將譯文和原文對照一下,就會發(fā)現,這個別扭的地方是將“何有”解釋成“有何難”了,如果是“有何難”的意思難道孔子不會使用“難”字嗎?顯然不是,《論語》中曾多次出現“難”字。翻一翻眾多的版本,幾乎眾口一詞都是這樣解釋的,再翻看《論語集注》,發(fā)現這樣的解釋也是源于朱熹:“何有,言不難也”。
雖然大家都選擇了朱熹的解釋,但我還是感覺不太對。首先,將“何有”解釋成“有何難”或“不難”,用口語的話講,就是有點兒愣。其次,“如果不能以禮讓**,要禮有何用”這樣的語氣不太像孔子的風格。孔子主張“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不怨天,不尤人”。而按照上面的解釋,“能以禮讓**嗎,這有何難”好象沒說清楚,沒有說明禮讓**如何不難。而“如果不能以禮讓**,要禮有何用”又有些怨天尤人的意思。如果我們認可這樣的解釋,那么這段話所能帶給我們的信息非常少,只有“應該以禮讓**”這樣一個信息,如此一來,在惜字如金的《論語》里就應該寫成:子曰:“以禮讓為國!辈粌H如此,“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從邏輯上講也有缺陷,它為什么不說:“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如讓何?”怎樣才能解開這一系列的疑問呢?看來“何有”是個突破口。如果我們先不管前后文,就說這個“何有”,恐怕有很多人都會脫口而出,是“哪有?”的意思。采取用《論語》學習《論語》的方法,我們在《論語》里找找其他地方的“何有”: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論語》第七章。
子曰:“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喪事不敢不勉,不為酒困,何有于我哉?”《論語》第九章。
從第七章和第九章出現的“何有”來看,它就是“哪有”的意思,連朱熹也在這兩處將“何有”解釋成“哪有” 的意思。現在將這樣的解釋帶回到我們正在研究的句子里:“能以禮讓**嗎,哪有?如果不能以禮讓**,······。”先不管這段話的意思,上面的解釋從邏輯上講除了“如禮何”翻譯不出來,其他三段是說得通的。于是,我們需要按照這個思路,考慮一下“如禮何”怎么解釋。當然,將“如禮何”解釋成“要禮有何用”是不能帶入我們剛剛做的那個句子里的,況且這樣的解釋似乎也不太準確。如果我們將“如禮何”之中的禮字去掉,就出現了一個非常熟悉的詞:“如何”。看上去孔子的這段話是一個商量的口氣,是提了一個建議。好象問題出在對“如”字的解釋上,但這并不難,只要查一查《新華詞典》,“如”字的第一種解釋是:依照、順從。好了,我們將這樣的解釋帶入:“能以禮讓**嗎,哪有?如果不能以禮讓**,依照禮怎么樣?”這實在是一個出乎意料的結果,難道孔子認為不能以禮讓**嗎?但不必心急,且看一看它與我們的體驗是否相符。
《論語》讀書筆記3
真理是最樸素的,就好像春天永遠播種,秋天要收獲一樣。當我捧起《論語》時,就好像坐在杏壇之下、白果樹旁,聽圣人諄諄的教導,如沐春風,心靈在激蕩中得到慰藉。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讓我學會了謙遜,知道了“見賢思齊”的內涵,懂得了人無完人、人人皆有閃光點的道理。在我自大、驕傲時能低下高傲的頭、彎下不可一世的胸膛。虛心向他人學習,讓我變得充實;發(fā)現他人的缺點,讓我學會了自省。
雖不為師,但老師的教學方法卻與我息息相關。圣人“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的啟發(fā)誘導教學法讓我從另一個角度學會了學習。在我學習中陷入了困境,欲求而不得之時,我知道了應該如何應對,在什么情況下是向老師請教的最好時機,充分發(fā)掘了我的潛能,又讓我享受到了欲求而得之的快樂。
圣人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讓我在學習中幾多埋怨的心結打開了。長期以來,我因為對數學缺乏學習的興趣而沒有學習的動力。在其他學科的成績在班內名列前茅時,唯有數學成績像耀眼流星后微弱的尾巴。為此,我痛苦過,也努力過,但付出之后的結果總不令人滿意,數學成了讓我恐懼的學科。在這種境況下,我步入了八年級,這時候我突然發(fā)現老師問我的問題我總能回答出來了,上課時也不再心情忐忑了。漸漸地,我有了主動學習數學的沖動,課堂上準確的回答,老師的表揚讓我的信心也足了(實不知我回答的問題都比別人的.簡單)。成績竟然真的突飛猛進的上升。后來,當我問起老師他是怎么讓我這塊頑石開竅時,他只笑著說了一句話:當時你的底子有點差。我明白了······此時,我仿佛從老師的笑容中看到了圣人的影子。
“賢哉,回也。”我在學習與生活中的點滴進步,總能從老師或者家長那兒得到獎勵,有時雖只是一個贊許的眼神,也會令我得到精神上的滿足和愉悅,從而增強了我學習的動力。“非我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當我犯錯時,老師和家長又儼然像孔圣人一樣對我嚴加管教,受到應有的懲罰。句句嚴厲的話語會令我如醍醐灌頂,激活我內心深處的良知,在反省中再走人生路。
《論語》,沒有讓我做到“齊家、**、*天下”,但打開《論語》,我就如穿越了時空的隧道,正坐在杏壇邊、白果樹下,傾聽圣人的諄諄教導,那一句句話語如心靈的及湯滋潤著我的心田,凈化著我的靈魂。
《論語》,我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本書,謝謝你與我同行。
《論語》讀書筆記4
宋**國****曾標榜說,自己以半部《論語》治天下,而如今,多少人知道《論語》,多少人會去研讀《論語》,更別說有人會去潛心研究和體會《論語》帶給我們的真理和境界。
于丹老師以其深厚的古典修養(yǎng),從*人的宇宙觀、心靈觀、處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養(yǎng)之道、理想和人生觀等七個方面,從獨特的個性視角出發(fā)來解讀《論語》,讓我們有機會來到孔夫子身邊,聆聽人生的真諦。
“在我的心目中,孔子只有溫度,沒有色彩!庇诘ふf,“這個世界上的真理,永遠都是樸素的,就好像太陽每天從東邊升起一樣;就好像春天要播種,秋天要收獲一樣。”“《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钡拇_,世間的真理不一定是束之高閣、高不可攀的,而應該是*淡的、樸素的、具有普適性的。就像《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我們,怎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而閱讀《論語》的過程中,我們會發(fā)現,孔夫子教育學生時很少疾言厲色,他通常是用緩和的,因循誘導的,跟人商榷的口氣。這是孔子教學的態(tài)度,也是儒家的一種態(tài)度。這種從容不迫的氣度,這樣一種謙抑的態(tài)度,是多么得令人敬佩!
這讓我聯想到了構建******社會。我們時常提倡要努力構建******社會,而真正的**是什么?它不僅僅是小區(qū)里的**,不僅僅是人與人之間的**,還有人對自然的一種敬畏,人和社會的一種融合。而這一切都需要我們擁有孔夫子那樣的心胸,擁有孔夫子那樣的態(tài)度。
現如今社會貧富差距越拉越大,社會矛盾比較突出,許多人越來越覺得不*衡了,總是埋怨為什么別人可以住海天別墅,自己卻蝸居于簡陋的屋子之中,別人為什么可以開名車喝名酒,而自己卻還每天擠著公車上班。于丹老師說:“一個人的視力本有兩種功能:一個是向外去,無限地拓展世界;另一個是向內來,無限深刻地去發(fā)現內心。我們的眼睛,總是看外界太多,看心靈太少。”
子貢曾問孔子“貧而無陷,富而無驕,何如?”孔子說,這很不錯,但還不夠,還有一個更高境界:“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即一個人不僅安于貧賤,不僅不諂媚求人,而且內心能時常保持快樂,這種快樂,不會被貧困所剝奪,他也不會因為富貴而驕奢,他依然是內心快樂的人。只有真正的賢者,才能不被物質生活所累,才能始終保持內心的那份恬淡和安寧?追蜃咏探o我們的快樂秘訣,就是如何去找到你內心的那份安寧。
我想,這就是《論語》能給我們的現實啟示吧。
《論語》讀書筆記5
仲尼停息在兩千年前的風波里,他的思想卻成了長明燈。一燈既明,便是希望。萬人壘土,即成河山。
——題記
記錄過往的書第存留至今的有許多,而讓人如品嘗般的細細品嘗的佳作卻很少。我有幸在距春秋戰(zhàn)國數千年的今天,打開了千年前的孔子及其弟子的教誨。穿越千年與孔圣人來了場跨世紀談話。
“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绷⑾赂哌h的志向,在這六藝訥以仁德之心去實現。初讀只知字面意,再品已是字中人?鬃拥牡浪剖翘斓浪剖侨说,不過后世的人們普遍認為那是人道,而天道因才疏學淺無法觸及。而這其中所蘊念的人道則是教會我們?yōu)樘幦颂幨乐;以仁德之心待人,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立足于世間要以君子的品行為準則,要以寬容之心待世人?鬃拥牧攘葦嫡Z蘊含了不可丈量的大學問。
“禮之用,和為貴!倍Y樂的運用最恰當的是和,這是孔子的想法。而《左傳》有云:“*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有禮儀之大,故稱夏!*自古便被成為禮儀之邦,可見對于人們的重要性。而孔子謂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這件事孔子認為季氏所做大逆不道有違禮樂,我同意。不過在我看來禮樂在現代社會更像是這個社會的規(guī)則,而這個規(guī)則就相當于法,觸犯了這條法律的紅線便超越了規(guī)則,這時你便會失去**失去一切。禮樂就像是新時代的法律,是為了讓我們能更好地行使公民的**,讓這個社會更**。
《論語》讀書筆記6
今天,我讀了《論語》的第二章,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因為這句話,我便思索了起來:
君子兩字在過去是指身份地位高貴的人,小人在過去則是指身份地位低賤的人。而孔子卻將這君子與小人重新定義了,現在很多時候君子都是指品行高尚的人,小人則是指品行低下的人。所以我們只要正大光明,就是君子,小人則相對陰暗一些,我們應該老老實實,**方方去做人,而不應該鬼鬼祟祟去做人。
周而不比,是指合群而不偏私,比而不周指小人總是疏遠大家,幾個人混在一起,像個***,就像我們班有些同學也是如此,組成***是沒什么錯,可是如果整天在***里陰暗地對別的同學說長道短,搬弄是非,這種行為就是小人了。
這些便是我的理解,很清楚,我是要做君子的,所以要時刻提醒自己不能隨便講別人的是非。
《論語》讀書筆記7
論語是我國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的著作,雖然這本書從成書到現在已經有2500多年了,但其中的很多思想至今對我們的言行都有很好的指導作用。
其中我感受最深的一段話是:“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意思是說:孔子的學生子游向孔子問孝道?鬃诱f,現在所說的孝,主要是說能養(yǎng)活父母就行了。而對于犬馬來說也都能得到的飼養(yǎng),如果人們只養(yǎng)活父母而不恭敬的話,和飼養(yǎng)犬馬有何區(qū)別呢?孔子的回答非常深刻,也非常有針對性,從側面反映了當時的社會子女對父母的孝沒有讓父母滿意。由此想到當今社會,雖然我們身邊有不少孝敬父母的模范,但也有不少人做得很不夠,至少沒有做到非常重視,沒有很好地孝敬父母。存在這種情況的réndà概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由于工作太忙,生活節(jié)奏快等原因,僅僅滿足于讓父母有吃有穿就行了,*時很少抽出時間去看望父母,很少從精神上關心父母;另一類,不少80年代后出生的獨生子女,從型受到父母及長輩們的溺愛,長大以后缺乏孝敬父母的意識,更缺少孝敬父母的責任。
我認為,孝敬父母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之一,在物質文明高度發(fā)達的今天,這種美德不僅不該丟掉,反而更應保持和加強。作為子女,在關心父母物質生活的同時,更應該多關心他們的精神生活。我們有時間多陪陪父母更好,即使我們工作繁忙,時間緊張,抽不出時間去看望父母,但至少可以多給父母打打電話,哪怕只是一兩句關心、問候的話語,或者在節(jié)假日、父母生日時送上一份深深的祝福,都能讓父母感到欣慰和溫暖。這也正是論語里孔子關于盡孝的要求。
論語這本書不僅讓我學到如何關心和孝敬父母,還讓我學到了如何對待學習、如何做人等方面的道理,它真是一本好書,是我的良師益友。
《論語》讀書筆記8
我讀論語時間不長,也沒有通篇詳細讀,但是卻在字里行間已經被孔子深深感動,為他胸襟和智慧折服!大家盡管有這樣那樣看法,但是請想一想:縱觀世界歷史,有哪一位思想家象孔子這樣兩千多年還被后人這樣敬仰和傳誦?孔子一生甚至都沒有一部自己著作,**著學生們記錄他言行這部論語就能讓我們如此受用終生。
漢初,大儒叔孫通向劉邦說“夫儒者,難于變革,可與守成”。斯言一出,遂使以孔子為**儒家文化,成為兩千多年來各朝代長治久安“守成”之學。建國已五十多年,“五十而知天命”,和*歲月,弘揚以儒家文化為主體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應該是“守成期”,順理成章天命。其實,儒學中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精神,不僅可與守成,亦可催人進取,儒家文化中蘊含對現代生活有巨大作用力量,不僅是為某個階級服務**哲學,也是直指人心人生哲學,儒學在歷史發(fā)展中多少次沉浮坎坷,命運懸于一線之際卻總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就是因為這其中蘊藏著巨大潛能,那是超乎****之上,鮮活在*常日用之間,本于生命,積極進取,追求成功永恒精神。
人生,就要有積極心態(tài),明確目標,靠堅持不懈地努力行動來獲取成功,這是天地自然社會賦予人類亙古不變使命,也是儒家文化根本精神,終極目標,整體主題。
而這些,卻是孔子給我們啟示。
我們有責任將這種精神弘揚光大,昭示世人!
《論語》讀書筆記9
孔子作為我國古代著名的***,一生從事教育工作,教出了許多有才干的學生,在教育實踐中取得了豐富經驗,《論語》一書對此有較多的概括。
其一,關于教育指導思想?鬃又鲝垺坝薪虩o類”(《衛(wèi)靈公》),即受教育者不應分貴賤、賢愚,就應機會均等。這一思想打破了教育的等級界限,擴大了教育對象,使教育擴及于廣大*民,這在當時無疑具有重大的進步好處。
其二,關于教育的基本方法?鬃又鲝垺耙虿氖┙獭保釉:“中人以上,能夠語上也;中人以下,不能夠語上也!币簿褪钦f對于中等才智以上的人,能夠和他談論高深的道理;以于中等才智以下的人,不能夠和他談論高深的道理。為貫徹這一思想,孔子很注意對自己學生的觀察了解,諸如“由也果”、“賜也達”、“求也藝”(《雍也》),在此基礎上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比如冉求辦事畏怯,所以要鼓勵他;子路膽大過人,自以為是,所以要故意抑制他。即:“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保ā断冗M》)孔子還重視誘導式的啟發(fā)教育,不要求學生死讀書,而貴在觸類旁通,即所謂:“告諸往而知來者”(《學而》)。子夏談詩“巧笑倩分,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從而體會到“禮”就應以忠信仁義為本的道理,因此孔子稱贊他道:“起予者商也!始可與信《詩》已矣。”(《八佾》)能啟發(fā)我的人是子夏。〈丝涛夷軌蚺c你談論《詩經》了。顏淵聽老師講學后“亦足以發(fā)”(《為政》),子貢也說他“聞一以知十”(《公冶長》),所以孔子個性稱贊顏淵的聰明好學。這正是啟發(fā)誘導式教育的必然結果。孔子個性強調“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保ā妒龆罚┘:不到他苦苦思索而想不通時,我不去啟發(fā)他,不到他想講
而講不明白時,我不去開導他。例舉一個道理而他不能類推出三個道理,我就不再教誨他了。孔子還強調在實行啟發(fā)誘導的基礎上,務必注意循序漸進,即:“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子罕》)這種使學生竭力鉆研,“欲罷不能”的情狀,正是對循循善誘啟發(fā)教育的寫照,在我國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其三,關于教育的基本資料?鬃娱L期從事教育工作,教育的資料十分廣泛,但他所用的教材多是沿用周代貴族學校所用的六藝,即詩、書、禮、樂、易、春秋!白铀叛裕对姟贰稌穲(zhí)禮。”(《述而》)“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保ā短┎罚安粚W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保ā都臼稀罚┯纱丝梢,孔子是以詩、書、禮、樂為普通教材教育學生的。至于“易、春秋”只是在孔子的晚年才進行研究并付諸教學的資料,所以孔子說:“五十以學《易》”(《述而》)。也可能因為《易》、《春秋》是比較精深的學科,只有少數高材生才能學習,所以說“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孔子世家》)。那么,在這些教學資料中孔子最為重視的是什么呢從《論語》的許多思想中能夠看出,《詩》《禮》是孔子教學的主要課程。子曰:“不學《詩》,無以言!保ā都臼稀罚罢b《詩》三百,授之以政!保ā蹲勇贰罚啊对姟啡,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為政》)又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征之矣!保ā栋速罚耙笠蛴谙亩Y,所損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禮,所損益,可知也!保ā稙檎罚┻@些思想說明,孔子不僅僅重視《詩》《禮》的教育,而且重視這些資料的總結挖掘與研究,它對*古代教育資料的豐富和完善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其四,關于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在孔子看來,進行教育的目的除了用仁義禮凈化人們的靈魂,協調人們的社會行為之外,其重要目的在于培養(yǎng)具有仁義之心的“仕”、“君子”,以為當時的社會服務,這就是他著名的“學而優(yōu)則仕”思想(《子張》)。正因如此,當季康子問他的弟子仲由、子貢、冉求能否“從政”的時候,孔子滿口答應能夠“從政”(《雍也》)。事實上,在孔子七十有二的得意門生中,從政者為數不少,孔子自身也不反對參政。這說明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培養(yǎng)目標與當時的社會需要是相**的,體現了教育的社會價值。當然,孔子的教育思想不可避免地體現著階級屬性,但作為社會的人,孔子在當時歷史條件下所倡導的許多思想,本身具有貼合人類共性的成分,是**民族傳統(tǒng)美德,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應予以辯證地分析和揚棄。
《論語》讀書筆記10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此刻有一些人辦事,無論事大事小,總是要把前因后果,種種可能都思考清楚。反反復復,舉棋不定。用當今主流的眼光看來,這種人都是能夠統(tǒng)領大事的,因為他們是那么的謹慎,精打細算。由此看來,“三思而后行”是夸贊人謹言慎行的。
但是,在孔子的這段話里,卻并不贊成以季文子為例的“三思而后行”。“三”在古文中多作虛詞,當“多次”講。季文子是魯國大夫,十分計較個人得失。這人思考事情反復不定,辦事過于謹慎?鬃诱f:“思考兩次就能夠了!睘槭裁词莾纱味皇嵌啻嗡伎寄匚蚁耄@就牽扯到前面孔子所云:“敏于事而訥于言!笨鬃铀**的儒家思想,提倡君子之道。何謂君子君子也是血肉之軀,但是辦事講究迅速敏捷,說話謹小慎微。這就是季文子的謹慎之所以不為孔子所稱贊的緣故。
孔子所說的“敏于行”,并不是說毫不思考后果地草草了事?鬃邮且藗冋遄糜媱潈纱巍R驗橛小懊粲谛小弊鳛榛A,所以第一次思考便就應定下了大致脈絡,第二次思考只但是是錦上添花,查漏補缺罷了。由此看來,第三、第四次的的思量便純數剩余了。這種狀況和我在考場上的境況大致相同。第一遍填完答卷,整個試卷就明白了打半。這時候的勝負其實幾乎成了定局,只但是還就應檢查一遍,以防有小節(jié)有虧。但是別說時間無多,就算有時間一遍又一遍地檢查下去,我也不會做。為什么因為這時候第三次視察考卷,雖然更加細致謹慎,但是不免患得患失,個性是在一些改動過的大題目上,往往疑心大盛,先前的果斷全都拋諸九霄云外了,當真是“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反倒壞了事。
謹慎是人沉穩(wěn)的表現,但是過于謹慎了,卻是小器,拘泥于瑣屑之中了。所謂“物極必反”,如此“三思而后行”,就只有坐失良機,自己吃自己種下的苦果了。
《論語》讀書筆記11
《論語》的編輯者不止一個人,有千千萬萬的人。
《論語》的語言簡潔精練,含義深刻,***許多**至今被世人視為至理。它以極具典范意義的語言。《論語》中所記循循善誘的教誨之言或啟發(fā)論辯,侃侃而談其中不少對話場景栩栩如生,生動傳神。書中不僅有關于他的儀態(tài)舉止的靜態(tài)描寫,而且有關他的個性氣質的傳神刻畫。
《論語》成功描寫了一些孔門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魯莽,子貢的聰穎善變,顏回的溫雅賢良,都稱得上個性鮮明,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還讓我知道了,孔子是個十分守禮節(jié),連顏回死后,他都還守著禮節(jié),不肯把車子賣掉,可見孔子多么深明大義!
《論語》是國學經典,涉及到人們生活諸多方面,如:如何從政,如何塑造正人君子,如何教育弟子,如何與人交往,堪稱*傳統(tǒng)智慧的源泉和寶庫,千百年來一直指導著人們修身養(yǎng)性,**安邦。它所反映出來的兩千多年前的社會精論,富有哲理的名言名句,是**民族文明的歷史展現。
讓我們慢慢的開始背《經典》,從底做起,知道古人的思想,從世代相傳的經典中,學習到人生的哲理,豐富自己的人生!
《論語》讀書筆記12
想找出一本影響了*的書并不難,從《詩經》到《易經》從《左傳》到《史記》都影響了*,但要找到一本能夠長遠地影響*發(fā)展進程并且對*人的精神品性影響深遠的書,恐怕也只有儒家的經典之作——《論語》。
每個星期的星期五下午,最后兩節(jié)課是信息和《論語》閱讀課,我覺得算是最放松的課了吧。信息課上完后,《論語》閱讀課并不會讓我感到有壓力,老師帶著我們讀論語,釋論語,析論語,并且結合日常生活。論語中大多都非常貼近生活,做人也好做事也罷,都適用至今。
李榮浩的一首歌《年少有為》中,有一句歌詞是這樣的:“假如我年少有為,不自卑,懂得什么是珍貴!笔前。〖偃缥夷晟儆袨椤嘈庞泻芏嗪臀也畈欢啻蟮娜,關于這句話都有自己深刻的感受吧。在這碩大的宇宙,我什么也算不上,我很*凡,很脆弱也很頑強!墩撜Z》中有一則是孔子對自己人生的規(guī)劃,“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隨心所欲,不逾矩。”這是孔子對自己的規(guī)劃,可我們一介凡人有幾個能做到這樣的。但我們在風華正茂的年代應該根據自身情況確立自己的理想,*凡中亦可活出偉大。
未來好像十分遙遠,但作為一名高中生,眼下我們每天不得不面對繁重的學習任務,正如孔子的那些弟子一樣,他們每天也像我們一樣。只是他們是拜孔子為師,主動向學;而我們現在大多是被動學習,疲于奔命?鬃佑泻芏嗟茏佣挤浅5那趭^,而顏回是最勤奮的那個,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币馑际,孔子說:“顏回的品質是多么高尚!一簞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屋里,別人都忍受不了這種窮困清苦,顏回卻沒有改變他好學的樂趣。顏回的'品質是多么高尚!”每次讀到這里,我都會覺得汗顏,那么**的環(huán)境,能樂觀相學。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有顏回一半刻苦勤奮好學,我相信給我們肯定不會差,我想告訴那些和我一樣正在努力的同學們,眾生皆苦,你也不能輸啊。
《論語》在*甚至世界都是一本極具影響力的書,教會我們很人生的道理,多希望每個人在閑暇之余都能閱讀閱讀《論語》,學習學習前人的經驗,這樣或許就會讓你在人生的道路上少走一些彎路。
閱讀論語讀書筆記 (菁選3篇)(擴展6)
——小學論語讀書筆記
小學論語讀書筆記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寫一份讀書筆記,記錄收獲與付出吧,F在你是否對讀書筆記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論語讀書筆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論語讀書筆記1
《論語》是經典作品,是記載*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語錄。我細細品讀了這本書,感受經典的魅力。
讀著,讀著,我仿佛穿越了歷史時空,見到了慈眉善目、聰慧睿智的孔子,并且幸運地成為他三干弟子之一。“"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那是孔子教導我們無論做人還是做學問都要實事求是;"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那是孔子教導我們要勤學善問,多多發(fā)現他人的長處;"己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那是孔子教導我們要從身邊小事做起,推己及人,換位思考。關愛父母長輩,尊老敬老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論語》里記載了孔子的許多弟子向他問孝的事情。子游問孝,子日:“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子夏問孝,子日:"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種種**可見孔子對于孝道的看重與推崇。
孝是心靈里盛開的鮮花,它比自然界的花朵更為永恒、持久地散發(fā)著清香;孝是一種博大,它包容世間萬物;世界有多大,孝就有多大;孝是東漢孔融四歲讓梨,黃香九歲替父溫席,晉代王祥“臥冰求鯉“,古人的孝感天動地,今人的孝同樣為人稱道。電視里播放過的“感動*人物"陳斌強老師,不僅上課風趣幽默,而且非常孝順母親。為了照顧患有老年癡呆癥的母親,家住縣城的陳老師,每周都會將母親綁在自己身上,騎摩托車30公里,帶著母親去上班,風雨無阻。從陳老師的身上,我們更深地讀懂了孝的含義。
小學論語讀書筆記2
前陣子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書——《論語》,帶著好奇,我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
《論語》中有一句話是:子曰:“君子博學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叛)矣夫!”意思是:孔子說:“君子要廣泛地學習一切知識,并且用禮來約束自己,這樣就可以不背離君子之道了!睘榱藥椭⒆永斫,下面還有一個小故事,講的是有一個小孩很放縱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大家都以為他沒出息。一天,他聽見有人對自己家的孩子說:“你不要和他玩,他仗著自己家有錢不讀書,別跟他學壞了!彼犃撕笫盏缴钌畹木,覺得很有道理,從此發(fā)奮讀書,做了一個有用的人。
是啊,我們要從小嚴格約束自己,廣泛地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不能放縱自己。我不由地想起了我自己。這個暑假,我沒有能好好管理自己的學習,每次都是在媽**再三提醒下做作業(yè)、看書。我又想到,我的一個姐姐在常熟市重點中學1200名學生的入學考試中考到了第2名,而她媽媽卻向來不太管孩子的學習,我對姐姐的聰明絕頂佩服不已。而媽媽卻說,姐姐能取得好成績,都是靠自己的勤奮與自覺。她沒有參加任何輔導班,媽媽也只讓她自己學習,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姐姐自己抓重點、做練習,取得了全市第二名的優(yōu)秀成績。我想,如果我也像姐姐一樣學習,我會不會也會有她那么好的成績呢?
故事里的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遠近聞名的學者,姐姐通過自己的勤奮、自覺取得好成績,而我卻仍然事事靠老師,靠家長,總希望別人推著自己前進?涩F在我明白了,在激烈的競爭中,我們不能靠老師、靠家長,只能靠我自己,靠我的努力,靠我的勤奮。我要像故事中的孩子一樣,及時改正錯誤,自我約束,奮發(fā)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績。
小學論語讀書筆記3
這本書讓我感動,讓我知道了古時候的人學習方法和做人的道理,如何孝順父母。這就是古人留給我們的寶貴東西,他們真的太有智慧了。
大家都知道有一句話叫“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個意思是:學習了東西后,要常常復習,才會很愉快。有朋友來這里,是不是也很愉快的啊。而與人交往的時候不能炫耀自己的才華,這樣才算得上是君子。這就是古人想要告訴我們后輩對于學習和朋友的交往中應注意態(tài)度。
還有這樣一句話是講孝。“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孔子是要告訴我們真正對待父母,不止是照顧,而是要尊敬父母。這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天下百善孝為先。
這本書現在我還只能簡單的懂得這些道理,要真正的理解里面的深奧,還得多下功夫。在這里面更讓我知道了幾百年前圣人們的智慧和做人的道理。
小學論語讀書筆記4
我讀了《論語》后,我知道了很多學習和做人的道理,讓我來告訴你吧!
我明白了一句,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它的意思是說:“學的知識要時常去復習的,不也很快樂嗎?”單單這句話就不僅教會了我一個道理,還教會了我一個很好的學習方法呢!從前,老師教過的知識,我放學回家后從來都會自覺去復習,總以為自己腦子聰明,很輕松地在課堂上就能把這些知識全部記住?墒,事實卻不是這樣的。到了即將段考的前幾天,媽媽一檢查我的作業(yè)和試卷,才發(fā)現我學的知識很多都沒有鞏固,有印象的東西并不多。在離段考的前幾天里,為了能考出優(yōu)秀的成績,我被迫每天晚上“開夜車”很辛苦地補缺補漏到深夜,熬到眼睛變成“熊貓眼”。導致嚴重睡眠不夠,第二天起床晚了上學遲到,耽誤上課。即使是這樣,加班加點還是不能把所有的知識都記牢。后來在段考時我果然吃了大虧,雖然很努力,但是考得并不理想,語文才80分。后來讀了《論語》之后,我開始學會反省自己的不足之處,我學會了每天晚上對老師當天教的知識進行復習,知識不知不覺記得牢固了,學習變輕松了,期考成績竟然提高到了90幾分,我別提多高興啦!《論語》教會了我一個絕好的學習方法,使我學得更愉快了。
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币馑颊f:“君子心地光明磊落,小人卻經常局促憂愁!庇浀眯r候,媽媽買來了牛奶,我常把牛奶藏起來,不讓姐姐知道,想一個人獨占。上學時,我經常擔心:“姐姐會不會找到我藏起來的牛奶呢?媽媽會不會發(fā)現呢?”當我讀完《論語》之后,我主動地把牛奶拿出來和姐姐分享。媽媽也表揚我大方!墩撜Z》教會了我做人的方法,就是不能有小人之心。從此以后我做事光明磊落,越來越有君子之風。
《論語》教會我的做學問、做人道理真的令我終身受用!這便是我讀《論語》的寶貴收獲。
小學論語讀書筆記5
每年暑假,媽媽都會給我補習很多課,比如說:數學、語文、英語?墒牵衲晔罴僦唤o我報了個小靈童國學班,學的是兩千多年前的《論語》,我開始以為沒有什么用,可是學了之后,我才知道它的重要性。
《論語》這本書,是根據孔子和他的學生的對話來編寫的。老師教書的方法也很特別,以蓋笑臉讓我們互相比較,在競爭中學習。老師并不強求我們背誦,只是讓我們大聲朗讀,用多種形式去讀,所以,我們心里沒有壓力,感覺很輕松。所以,在不知不覺中,許多內容就能熟讀背誦了。在課堂上,老師常常會選出一些與我們學習、生活密切相關的句子,讓我們**思考,可以相互討論,然后講講意思,最后老師進行點評、補充、總結。
我性格比較內向,在國學班學習一段時間后,大家都說我變得開朗多了。上課的時候,我們經常進行一分鐘演講,我感覺這對提升我們的記憶能力、理解能力和演講能力很有幫助。我**也由非常緊張到比較自如,不再像以前那么膽怯了。下課的時候老師會帶我們玩一些健身小游戲。
《論語》里好學的顏回,我最喜歡,因為“回也聞一以知十,”就是說顏回能夠舉一反三。如果同學們都能做到這樣,學習肯定會容易得多。這本書里的許多道理、方法,對以后的學習一定會有幫助,所以,我覺得學習《論語》非常好。
小學論語讀書筆記6
《論語》是儒家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大學》、《中庸》、《孟子》、《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并稱“四書五經”。通行本《論語》共二十篇。
縱觀論語,其實孔子本人的**不多,大多為門生的對話或對門生的評價,整個論語分為二十章,看似一個松散的論集,然而整個論語又通過對孔子思想的論述,緊密的形成了一個整體。
縱觀孔子一生,他的**是失敗的,然而他的教育是成功的,他的門下既有“不遷怒,不貳過”的顏淵,又有急公好義的子路,既有可以“存魯、亂齊、破吳、強晉而霸越”的子貢,又有習于文學的子游。所謂“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四科十哲”,作為萬世師表,通過他長期的教學實踐,提出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原則和方法,這也正是我們要學習的。
“仁德”——孔子教育學生首先強調做人的問題,在孔子看來,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處于第一位的。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學而》)又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佾》)這說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礎上做學問、學禮樂才有意義。這也教育我們對孩子的教育要重視其內心的成長,正是外在能力的載體。
“有教無類”——在孔門三千弟子中,有貴族弟子(如南宮敬叔、司馬牛、孟懿子),有商人弟子(如子貢),然而大多數出生貧賤,特別是在四科十哲中的,如簞食瓢飲的顏回,卞之野人以藜藿為食的子路等?梢哉f就是因為孔子有教無類這樣一個教育思想,打破了教育的等級界限,使教育擴及于廣大*民,擴大了學校教育的社會基礎和人才來源。這也教育我們對孩子的教育要不能關注其出身背景,要一視同仁的對待每個孩子。
“因材施教”——孔子根據學生不同的性格、能力進行教學,如“柴也是愚,參也魯,師也辟,由也喻”。 諸如“由也果”、“賜也達 ”、“求也藝”(《雍也》), “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進》)。正是由于孔子實行因材施教,適應每個學生的特點進行教學,使其各盡其才,培養(yǎng)出一批有專長的社會實用人才。這也教育我們對孩子的教育要不能照本宣科,要注重每個孩子的不同性格與能力。
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培養(yǎng)目標與社會需要相**,體現了教育的社會價值?鬃拥.學說并不是局限于他那個時代,我們在不同角度、不同領域都可以從中汲取到我們需要的知識,現今世上的各類譯注,讓我有機會讀儒家的各類經典,我會努力尋找打開這個知識寶庫的鑰匙,努力汲取最多的知識。
小學論語讀書筆記7
自古就有一部《論語》治天下之說,對于這種說法以前也只是聽說而已。當從電視上看到于丹講《論語》時,立刻被她那淺顯而又富有哲理的語言所吸引。電視上的講座幾乎完整的看了下來,隨后又買來書仔細地閱讀。之后才知道,*時常常用以提醒學生的幾句“格言”原來是出自《論語》,如:“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钡鹊。于丹通過白語化的語言,用許多淺顯的故事,而使《論語》變得懂俗易懂,看起來很樸素的語言,但在原則中透著一些變通,更簡單的說:它告訴我們的是為人處世的原則。在今天這個日新月異,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現實生活中的處處不合時宜,讓每個人都難免會感到有缺憾事和不如意感,也許我們無力去改變事實,而通過《論語》的解讀,可以改變我們看待這些事情的態(tài)度,告訴我們如何用*和的心態(tài)來對待生活之中的缺憾和苦難,如何在工作中把這種缺憾轉化為動力和力量,把工作做得更好更實?鬃诱f:“不怨天,不尤人,”因為在孔子看來,一個人內心的完善,合乎大道的追求,比你要求這個社會應該如何如何,要求別人應該怎樣怎樣,都要重要的得多。人生百年,孰能無憾?人這一生中總會遇到這樣那樣不如意的事情。人首先要能夠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接受下來,不要糾纏在里面,一遍一遍地問**地,這樣只能加重你的苦痛,還要盡可能地用自己所可以做的事情去彌補這個遺憾。
修身、齊家、**、*天下,這是我們*人傳統(tǒng)的道德理想,在《論語》中孔子談理想時,并不認為志向越高遠就越好,真正重要的是一個人的內心定力與信念。無論你的理想是大是小,實現所有理想的基礎,在于找到內心的真正感受,一個人的內心的感受永遠比他外在的業(yè)績更加重要!拔崤c點也!”的故事所闡述的正是這個道理。
人們常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社會環(huán)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從你的朋友身上可以照見自己的影子,其實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朋友也如此,從身邊朋友的身上也可以直接的反映出你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好的朋友如一本好書,他可以打開整個你的世界,讓你接觸到外面的精彩?鬃诱f,這個世界上對自己有幫助的朋友有三種,即所謂“益者三友”,是友直、友諒、友多聞。
無論是孔子的《論語》還是于丹的讀后感,都說做人的境界,君子是大家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標準,君子的力量始于人格與內心。如果一個人在當今的社會中,反省自己的行為,而能夠不后悔、不愧疚,要使自己做過的每件事都禁得住推敲,實在是極不容易的事情。我們無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讓自己的內心選擇能力強大,明白如何取舍,一個人內心對自己要求嚴格一點,對別人就會厚道一點,*時大家老說做人要厚道,厚道并不是窩囊,而是他可以包容和悲憫別人的過錯,可以設身處地站在別人的立場上想問題,因此只有給予才會帶給你最終的歡愉,不是說: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嘛!做人無論成功與否,能做到“不怨天,不尤人”才是君子之度。做一個最好的你自己,按照自己的社會定位,從身邊做起,讓自己成為內心完善的人。
論語是道德與智慧的凝結,它是一個循循善誘的教師,又是一個正直、坦率、寬容的友人,由它可以映射著我們的道德情操、品性修養(yǎng)的鏡子,讓我們在生活中找準自己的方向。我想無論是古賢圣人還是于丹所想表達的意義在于,以簡約的語言點出人生大道,讓后世的子孫一一去實踐,讓那種古典的精神力量在現代的規(guī)則下融合成為一種有效的成分,讓我們每一個人真正建立起有效率、有價值的人生,這大概就是《于丹論語讀后感》所給予我們的終極意義吧!
小學論語讀書筆記8
今天,我讀了《論語》的第二章,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因為這句話,我便思索了起來:
君子兩字在過去是指身份地位高貴的人,小人在過去則是指身份地位低賤的人。而孔子卻將這君子與小人重新定義了,現在很多時候君子都是指品行高尚的人,小人則是指品行低下的人。所以我們只要正大光明,就是君子,小人則相對陰暗一些,我們應該老老實實,**方方去做人,而不應該鬼鬼祟祟去做人。
周而不比,是指合群而不偏私,比而不周指小人總是疏遠大家,幾個人混在一起,像個***,就像我們班有些同學也是如此,組成***是沒什么錯,可是如果整天在***里陰暗地對別的同學說長道短,是非,這種行為就是小人了。這些便是我的理解,很清楚,我是要做君子的,所以要時刻提醒自己不能隨便講別人的是非。
閱讀論語讀書筆記 (菁選3篇)(擴展7)
——國學經典論語讀書筆記菁選
國學經典論語讀書筆記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書筆記了。那么如何寫讀書筆記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學經典論語讀書筆記,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國學經典論語讀書筆記1
暑假里我閑來無事閱讀了《論語》一書,我感觸很深,從中我不但學到了許多知識,還使我的精神世界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論語》一**載了孔子及其弟子編纂的關于孔子言行的記錄,其作者是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孔子,他是思想家是理論家,也是我國古代最早的文藝理論批判家,他所提出來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對**的教育產生了巨大的深遠影響!墩撜Z》這本書是孔子思想主張的體現,孔子學說的核心是“仁”,即“愛人”這是孔子認為的最高的道德準則和品質。
其中幾則道德**令我感受深刻。第一則當然就是開篇第一章的第一則: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意思是:學習知識以后,要去時常溫習它,不也是很愉快的嘛!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處而來,不也是快樂的嘛!別人不理解我,我也不惱怒,不也是一位道德修養(yǎng)高的人嘛!從這段話可以看出來多么勤奮的人,多么樂觀的人,多么大度的人,這樣的人不為君子誰為君子?這種品質值得我們學習。學習了之后及時復習,不僅會加強對所學知識的印象,還會從舊的知識中領悟到新的東西,就是“溫故而知新”,這樣豈不是一舉兩得?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而來,大家在一起討論共同的興趣、共同的喜好,一起交流生活、交流學習,真的是很快樂。別人不理解自己,這是很正常的事,因為世界上有這么多人,每個人的思想、喜好都不相同,我們沒有必要去為此惱恨、惱怒,應該用寬容大度的心去理解別人,去原諒別人,這樣的人才可以被稱得“君子”。
孔子不僅勤奮、樂觀、大度,而且還謙虛好學。在述而第七中的第二則: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意思是把所學的知識默默地記在心里,勤奮學習而不滿足,教導別人而不倦怠,對我來說,做到了哪些呢?從這段話中可以看出孔子真的太謙虛了,作為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他的所思所想有很多都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成就突出,如此偉大的人還說出如此自謙的話,這種好學的精神的確值得我們學習。
孔子還提出了“茍志于仁矣,無惡也”。意思是如果一心一意培養(yǎng)仁德,就可以消除惡。在生活中品德是評價一個人好壞的重要依據,擁有美好品德的人會受到別人的歡迎,而那些品德低下的人會遭到別人的遠離。
國學經典論語讀書筆記2
今天,當我們學習完儒家經典著作——《論語》后,我深有感觸。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讓我感悟到:學習的態(tài)度非常重要。如果我們把學習當做快樂的事情,當做自己的事,當做一種責任,就沒有學不好的,學不會的。做事情也一樣。正如***所說:“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世界上本沒有什么事做不到。只怕你不用心做。只要你努力了,就沒有做不到的,因為有志者事竟成。
他還告訴了我們學習的方法:反思就是其中的一種。曾子一天反省多次:替別人謀劃是不是盡心盡力了?與別人交往是不是誠信相待了?老師傳授的知識是不是認真復習了?像曾子這樣偉大的人。一天都要反省三次,作為我們這些普通人,就更應該不斷的去反省,去反思。如果我們少玩一會,每天反省自己四次呢?甚至五次呢?我們再把孔子的學習方法與曾子的學習態(tài)度合二為一,再一直堅持下去,也許你可能比孔子還偉大!但是人類歷史千百萬年,才岀現孔子這樣一個偉大的思想家,那么原因是什么呢?就是人的惰性。如果我們都把懶戒去的話,那么我們的世界會怎樣呢?
孔子曾在河邊感嘆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意思是說:“逝去的時間像河水一樣,日夜不停歇”。就像朱自清寫的散文:巜匆匆》一樣“當我吃飯時,時間從碗邊溜去。當我睡覺時,時間從我頭上跨過,從我腳邊飛走了……”像朱自清這樣偉大的作家,都在為自己感到悲傷。那我們呢?發(fā)呆的`時候,時間毫不留情的走去,當我們玩手機時,時間從手邊逝去……現在,拖延已成為人們的一大“亮點”!無論什么事,總要拖到明天或者晚上才愿意做。
白天忙著在刷朋友圈,忙著看韓劇,忙著看快手,看抖音,一晃半天過去了。再玩幾個小時的王者,等到手機沒有電了,才知道已經入夜了。從一個抖音視頻,到另一個視頻,一個結束又隨手滑到另一個視頻……可樂喝完了,薯片吃完了,但作業(yè)還沒寫……這都是*常拖延的典型模范。確實,拖延是我們溫柔的殺手。但是許多人雖然意識到了拖延的危害,也能痛下決心改正一次,但往往很快又陷入新的拖延。
唉!我們何時才能真正懂得惜時,去做些有意義的事情!想到這些,自己不禁臉紅心跳,慚愧不已。
孔子的只言片語,就我受益匪淺。
國學經典論語讀書筆記3
“讀一本好書,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談話”**上下五千年,具有悠久的文化歷史,唐詩、宋詞、元曲被人們歷代傳承,****將繼續(xù)傳承和創(chuàng)造。
光陰似箭,我已是八年級學生,最近,我正在閱讀《論語》,我相信這是一本家戶喻曉的經典名著。
相傳孔子有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論語》此書正是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所有弟子的言行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成為儒家經典,歷代傳承。
孔子是一個偉大的人,他對學生的諄諄教誨,每一句話都飽含哲理,我們學的第一句選自《論語》的名言是“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我仿佛聽見孔子告訴我,三個人一同走路,在這里面一定有一個可以當我們老師的人,值得我們學習的人。這句話讓無數人懂得相互學習。
同樣的,也有一句教科書上出現過無數次的名言:“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句話也是出自《論語》,孔子的意思是讓我們選擇別人的優(yōu)點去學習,對照別人身上的缺點,及時改正自己身上的缺點,讓我們受益終生。
學習成長中,怎么做才是明智的表現呢?“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能不懂裝懂,自欺欺人,這才是明智的表現。這是一句至理名言,就像學習一樣,學習知識如果掌握了,可以多做練習鞏固,如果我們還沒有完全掌握,就要及時請教,不能渾水摸魚,這才是明智的表現。一千多年前孔子就明白這個道理了,我們也應懂得。
當沒有人理解自己時,“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知人也!辈灰獡膭e人不了解自己,只要擔心自己不了解他人,這句話也出自《論語》,給讀者們帶來安慰,深深影響人們的心靈,讓人的心靈重歸寧靜。是啊,做好自已就行了,不必執(zhí)著別人是否了解自己。
當自己排斥別人的'時候,“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边@句話告訴我們君子要團結不搞**,搞**的都是不團結的小人,這句話給我們敲醒警鐘,讓我們不要排斥別人,成為小人。
當你想要抓住過去不放手時,“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狈彩乱殉啥ň,就不必要再說了,已近完結的事情,就沒必要去匡正,過去的事情就不要再追究了。這句話蘊含的道理讓人值得深思,它會提醒你懂得放下過去,抓住現在重新開始。
《論語》是孔子智慧的結晶,他將一生的感悟都傳給了弟子,他的語錄由弟子收錄下來,編成《論語》流傳后世,一千多來來讓世人深受啟發(fā),看了這本書,我了解了孔子的思想,也懂得了為人處事。
國學經典是我們**文化的一部分,品讀國學經典,受益終生,作為**民族一員,我們將繼續(xù)傳承和發(fā)揚光大我們的國學經典。
國學經典論語讀書筆記4
《論語》是一部語錄體散文,是孔子死后,弟子們把他*日的言行記錄收集起來,整理編成的,***孔子的**,也有弟子們的自相問答,它是儒家思想所依據的經典。
這樣一本言行錄,篇幅也不大,不過二十篇,一萬一千余字,卻在**歷史上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細看各篇,學而篇第一只要講“務農”的道理,遇到初學者入“道德之門”;為政篇第二主要講治理國家的道理和方法;八佾篇第三主要記孔子論禮樂之事;里仁篇第四主要講仁德的道理;公冶長篇第五主要講古今人物的賢否得失;雍也篇第六主要講孔子與弟子們言行;述而篇第七主要講孔子謙己誨人之辭及容貌行事之實;泰伯篇第八只要講孔子、曾子的**,及對古人的評贊;子罕篇第九主要講孔子提倡禮制,鼓勵人們好學不倦,以及記述孔子不肯說什么,不肯做什么;鄉(xiāng)*篇第十主要講孔子*素的言談舉止,衣食住行,生活習慣;先進篇第十一主要講孔子對弟子賢否的評論;顏淵篇第十二主要講孔子教育弟子如何為仁、為政、處世;子路篇第十三主要講孔子教育弟子怎樣做人,怎樣為政;憲問篇第十四主要記孔子及其弟子論修身做人之道,兼有對歷史人物的評述;衛(wèi)靈公篇第十五主要記孔子及其弟子在周游列國時所論的以德**的道理;季氏篇第十六主要記孔子論君子怎樣修身、如何以禮法**;陽貨篇第十七主要記孔子教育弟子講究仁德,闡發(fā)以禮樂**的道理;微子篇第十八主要記歷史上圣賢的事跡,孔子及其弟子周游列國時的行為,以及世人對于處亂世的不同態(tài)度;子張篇第十九主要記孔子的弟子們探討求學求道的**,以及對孔子的敬仰與贊頌;堯曰篇第二十主要記古代賢王堯、舜、禹、湯的**以及孔子對為政的論述。
縱觀全書,《論語》很全面的闡明了孔子的思想,不管是為人還是處世,不管是修身齊家還是***天下?鬃拥暮诵乃枷胧恰叭省保**上,他主張“節(jié)用而愛人”,反對苛政、苛捐雜稅,“苛政猛于虎也!”,也主張“克己復禮”;在自身修養(yǎng)上,他主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張“吾日三省吾身”;在教育上,他主張“有教無類”,第一個在**創(chuàng)辦私學,打破學在官府的格局,他也主張“因材施教”、“言傳身教”,所以針對不同性格的兩個弟子的同一個問題,他給出不同的建議,所以在周游列國時,即使如何困窘,他為弟子們始終樹立榜樣,并時刻不忘對他們的教誨。
而我覺得,《論語》終極傳遞的是一種態(tài)度,一種樸素的、溫和的生活態(tài)度。這樣一種從容不迫的態(tài)度,這樣一種謙抑的態(tài)度,其實正是**人的人格理想。與**不同,**哲學崇尚的是一種莊嚴、理性和溫柔敦厚之美。《論語》的思想精髓就在于它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華融入人的內心,使天、地、人成為一個完美的'整體,人的力量也因而無比強大。
“足兵,足食,民信之矣!边@說明物質意義上的幸福生活僅僅只是一個指標,而真正內心感到安定和對于**的認可,則來自于信仰。幸福快樂只是一種發(fā)自內心的感覺,與貧富無關!柏毝鴺,富而好禮者也”一個人能夠不被富足的生活蠱惑,又能在貧賤中保持著做人的尊嚴和對禮的遵守,那么,才能夠得到真正的內心的快樂。
而孔子在《論語》中反復作為做人立身之本的孝悌,也是給人以最樸實的啟發(fā)的。從孔子對孝的闡釋——“無違”,“父母,唯其疾之憂”,“今之孝者,是為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色難”中,我們受到的心靈震撼,是不會比其他孔子所教誨的更深刻的大道理少的。細細讀了這些話,我們的心中,是會產生深深的歉疚和反省的。我們會發(fā)現,我們做到的原來遠遠不夠。所以,從這一刻起,更加愛我們的父母吧——以孔子的諄諄教導為心中的指標,時刻問自己一句:“你做到了多少?”
當然,孔子畢竟是生活在春秋戰(zhàn)國時代的人了,那是一個尚未進入封建時代的**社會,他的思想,不可避免地帶有時代的局限性。他的最終理想,是要恢復周禮,維護**階級的**的,無疑,甚至對于那個時代而言,他都不是一個進步者。雖然,封建**者在孔子死后,突然將孔子的儒家思想捧至獨尊地位,出現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做法,但那時的孔子的思想,早已被一個叫董仲舒的人狠狠加以改造,后來又被朱熹越解釋越離譜。所以,在孔子自身那個時代,孔子的思想,其實并不是很進步的。而且,他其中的一些思想,也確實不是完全能讓人認同的。比如他說如果父親坐了錯事甚至犯了罪,兒子不僅不應該揭發(fā),而且還要幫助努力隱瞞。這在今天,不就成了同謀、共犯了嗎?他還輕視婦女,說什么“唯女子與小人難養(yǎng)也”,把我們女子與小人相提并論,擺明了是侮辱嘛!他也輕視勞動和農事,樊遲問稼桑之事,就被他稱作是沒什么大出息的人。
總之,《論語》中,有值得學習的,也有一些小小的值得改進的,但它無疑是偉大而杰出的。一點小瑕疵掩蓋不了它強大的光芒。
一本《論語》,雖薄薄百頁,卻可以讀得很厚很厚。讀《論語》,我想,需要的正是這種將書由薄讀厚的智慧吧。本人資質有限,初讀《論語》,謹把自己一點小小的感悟寫在這里。
國學經典論語讀書筆記5
在四大文明古國中,**就是其中之一,它具有悠久而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在這個歷史文化中又蘊含了淵博的文字,蘊含了**美妙的語言,更蘊含了從最早的**社會到如今絢麗多彩的現代社會的偉大發(fā)展歷程。在這個發(fā)展的過程中,**經歷了贏利的歡呼同時也經歷了失敗的轉衰,譜寫了一章又一章壯烈的歷史篇章,它為**的子孫后代留下了輝煌的歷史文化,更體現了**的傳統(tǒng)文化。
在小學時,**名著和外國名著相比,我最喜歡閱讀外國名著,因為它和我一樣童心未泯。但**初中后,我接觸更多的是**名著,了解更多的也是**的歷史文化,聽說更多的也是有關**文化,哪怕在聊天里,聊最多的也是**文化。自此,我深深感受到了**文化的博大精深,喜歡****悠久的歷史文化。
我最喜歡閱讀的.名著是《論語》,我第一次讀這本書時,沒怎么弄懂里面的意思。正好在一次上課時,學到了《論語》。于是我對《論語》就有了深一層的了解。
《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所寫的,而在《論語》中的句子主要是孔子教授其弟子的內容!墩撜Z》中,使我受益頗深的是“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一句子,主要思思是:學習而不思考就會迷惘,只思考而不學習就會懈怠。這句對于此時正值風華正茂的少年來說,真是一個讓人積極向上的句子。
就舉兩個事例來說吧。在我們班的同學中有很多學習成績很好的。這些成績好的同學*時學習多是勤思考,踏實學的。而有兩個同學的思維方式不一樣,思考與學習都是成反比例的。王明*時成績很好,但在考試中往往容易出錯。他在我們班可以說得上是安靜而成績又好的學生吧。在每次上課過程中,老師提出的問題他都毫不理會,只顧著玩他的游戲。而等到老師寫出答案后,就急忙抄寫,下課后多看這個問題的解答,在*時練習時總能得到高分,而到了考試就出很多錯誤。這就是所謂的“學而不思則罔”。
許玲則是只會思考而不喜歡學習的一名同學。老師提出的問題們總是積極思考,但不喜歡寫練習,更不喜歡做筆記。所以每次回答老師的問題時,總以為自己全都懂了,根本不聽課。這就是所謂的“思而不學則殆”。
要是這兩位同學能夠學與思相結合,才是真正的懂!不管是在學習,還是生活中都離不開認真,仔細,更離不開理性的思考。在人的身體組成部分中,大腦是最重要的部位,既然我們有大腦這一構成部分,就應該學會思考,學會學習,讓我們自己成為大腦真正的主人,敢于超越常人的思維習慣,樂于在廣袤無垠的未知世界里**馳騁。**文化帶給我們的不單是文化的傳承,更是**民族崛起的光輝。
國學經典論語讀書筆記6
我的書架上有一本天藍色的小書,白色的書脊,書身短小而精悍,上面赫然印著二個墨色大字—————“論語”。這本書樸實無華,卻凝聚著灼灼無盡的智慧,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
那是一個風和日麗,萬物復蘇的初春,我們班**老師方爸爸帶著我們全班同學共讀《論語》。初讀時,我的興趣都在那些精辟的譯文上。慢慢的,我開始迷上這三言韻文里悠深的內蘊與意義。我細細地讀它,品它,這些文字如鏡子般讓我明晰了許多做人的道理,也覺察了自己的不足。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孔子說:”把所見所聞默默地記在心里,努力學習而不厭棄,教導別人從不疲倦,這些事情對我有什么難呢?”子曰:“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笨鬃痈嬖V學生們:“你們以為我有所隱瞞嗎?我對我們無所隱瞞!我沒有一點不向你們公開,這就是我孔丘的為人!痹凇墩撜Z》里也強調,尊敬師長,懂得長幼有序,要學禮懂禮等。這點,帶給了我很大的感觸,因為在我的成長中有許多德藝雙馨、溫柔和藹的老師教育我,幫助我。他們無私奉獻,孜孜不倦,任勞任怨,在我心間播下了美好的種子,他們讓我心生敬意,尊師成了我品行里特別重要的部分。
我們的班**方爸爸已經執(zhí)著地在三尺講臺精心耕耘了近三十年了。但是,他把每一天都當作他最重要的日子,把每一個學生都當作他最親愛的孩子。他用智慧與情懷譜寫最美的師德篇章。我常?匆娝谵k公室里伏案凝眉,埋頭苦作的樣子;我也經常聽到他與別人交談時飽腹詩書,虛懷若谷的話語;我時刻感受到他對我們的悉心關懷與溫暖呵護;我還看見過他在教室里廢寢忘食,毫無怨言地改著同學們的作業(yè)……我對方爸爸充滿了敬意,每次課后在校園里,遠遠看見方爸爸,我都有女兒見到父親般的親切感,當我大聲地喊著:“方爸爸!”他的臉上立刻會漾起一個**的微笑,那朵微笑,含著滿滿的欣慰與慈愛。
還有敬愛的數學向老師,英語Miss張等諸多老師她們用自己精湛的.專業(yè),為我們播下美麗的知識種子。在生活上,她們無微不至地關心我們,呵護我們;當我們犯下了錯誤,她們會有恨鐵不成鋼的焦灼,更有苦口婆心、****的教誨;當我們取得成績時,她們會難掩喜悅之情、欣喜,歡跳。她們與我有著老師的恩澤,亦有大姐姐般的情誼,讓我尊敬不已,我也用自己良好的品行,優(yōu)異的成績努力的去回報她們對我的愛。
國學經典論語讀書筆記7
《論語》是一部給人以啟迪的經典之作。它好似一株瑰麗奇葩,馨香撲鼻,意味悠長;又好似一顆璀璨之星,耀眼奪目,光照千秋……這不,就連我這個初碰《論語》的小字輩在拜讀一番后也明白了許多……
通過讀《論語》,我明白了交友之道。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笔前,益友就像厚厚的百科辭典,你總能從與他的交往過程中,得到有益的幫助:當你猶豫彷徨、難以決斷時,益友的廣博多識可助你做出正確選擇;當你取得成績、獲得成功時,益友的逆耳良言可使你保持頭腦清醒;當你有了缺點、犯了錯誤時,益友的直言不諱可教你補漏改邪……而損友就如同污濁的沼澤泥潭,與他們交往,會讓你不知不覺陷入其中且愈陷愈深,貽害多多!墩撜Z》讓我明白的交友之道就是慎重交友,善交益友,樂交諍友,不交損友。
通過讀《論語》,我明白了心靈之道!墩撜Z》中有這樣一段對白:“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無。’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細細品位這句話,我頓捂了一個道理:人生首先要能夠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接受下來,不要糾纏其中,一遍一遍地問**地,這樣只能加重痛苦;而且我們要盡可能地用自己所能去彌補這個遺憾。承認現實生活中的不足之處,并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彌補這種不足,這就是《論語》告訴我的生活之道。
通過讀《論語》,我明白了人生之道。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笔前。苋搜壑袧L滾奔流的江河水,它不只是一種自然的存在,其中流淌的還有挽不回、留不住的光陰。就在孔子看著流水興嘆的同時,他也對自己、對他的學生、對千年萬代的后人描述了這樣一種人生軌跡:“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也許這一種人生軌跡并不適用于我們每一個人,但我們卻能夠以其為借鑒,設計我們自己的人生之道,那就是要認準人生目標,惜時苦干,當下的我要走出自己的人生軌跡,首先就得惜時勤學,只爭朝夕。
當然,《論語》讓我明白的.還有很多很多,譬如君子之道、理想之道、仁義之道……只是紙短墨淺,小小的我怎能幾句話就說得清?! 國學經典論語讀書筆記 篇14
說起《論語》,應該是家喻戶曉,但真正了解其內涵的人,又有幾個呢?而我,也是在這兩天的學習中才走進《論語》,并從中悟出了許多道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說,自己不喜歡的,也不要強加于他人;叵肫鹞乙郧暗慕洑v,委實是沒有做到這一點。就拿發(fā)本子這件小事來說吧,我會因為有其他事要做,就把這些本子“轉手”給別人,那人的臉上雖有百般不愿,卻還是幫我發(fā)了本子。現在想來真是慚愧,發(fā)本子本是幾分鐘就能搞定的事情,我卻還要麻煩別人。為這點小事而讓他人鬧得不開心又何必呢?若是下次再遇到這類事情,我定會不施于人。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惫鈱W不想學不好,光想不學也學不好。一看到這句話,我就會想起那個傷心的夜晚以及我那段時間的學習態(tài)度。因為數學我在暑假時是預習了一些的,所以上課時也就沒太注意聽,即使聽了也不過是點點頭罷了,腦子不動,當然就有疑惑,這點在家庭作業(yè)中就充分體現了出來。做數學作業(yè)時,總有那么幾道題會把我難住,但我不愿動腦筋。于是,手機拍題便成了我的“救星”。書上都是“優(yōu)”,到了考場就不這樣了。我思來想去也沒做出最后一道題,前面的題也缺于檢查。這樣的話,考試成績自然也是慘不忍睹。那天夜晚,我哭了,就像是有人狠狠地扇了我一巴掌似的,臉上是辣疼辣疼的,心里亦是如此。面對這樣的成績,我只有無盡的悔恨,當初為什么不好好學呢?從這件事中,我也明白了,學習應該做到學思結合,才能越學越好。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边@說的就是時間,時間像流水一樣從我們身邊流過,日夜不停。每當我聽見時鐘上秒針一格一格前進的聲音,便會陷入恐懼,時間為何這樣快?我還什么都沒做呢。于是,我便與時間展開了一場賽跑。早上去學校的路上,我加快腳步奔向學校;在校園里的時光,我爭分奪秒;做作業(yè)時,我奮筆疾書……曾經在網上看到過這樣一句話:“你每天過著七八十歲后能做的事情,還要大把的青春干什么呢?”是啊,時間是那么寶貴,我們應該在有限的時間內做些有意義的事。如:清晨早起鍛煉,堅持寫好每一天的作業(yè),熱心幫助他人……這樣,我們生命的每分每秒都是充實多彩的,何樂而不為呢?
《論語》,它流傳千古,其中的一言一語都寓意深刻。學《論語》,長智慧,難道不是這樣的嗎?
國學經典論語讀書筆記8
小時候讀《論語》,是因為學校老師的要求,要背會,考試要考。后來讀論語,是對孔子的敬重,想要從中學會什么東西。讀的過程中,逐漸對孔子的思想有所理解,更懂得了《論語》在講什么,F在,我想把自己的一些理解告訴你,讓你也從中了解《論語》的奧秘。
人們常把孔子和古希臘著名哲學家蘇格拉底相提并論,孔子思想的深度與廣度,他和弟子所著《論語》的影響力,在世界范圍內確實可以和蘇格拉底相提并論,在今天甚至還要大于蘇格拉底?鬃拥难孕猩婕懊婧軓V,孝道、治學、**、為政,幾乎涵蓋了人生中所有的重要場合,你的困擾,你的疑惑,總能在論語中找到答案?赡苡袝r候里面的一些話會顯得有些過時,但是重要的是你自己從中得到的感悟,以及對人生的理解。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句話原來說的是不同的人對學習的理解,以及由此所產生的學習快慢好壞的差距。但是我從中也體會到一些有關為人處世的道理,人應該做自己感到快樂,感興趣的事情上,而不是刻意去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這樣是沒有好結果的。只有你樂于做一件事情,你才會可以專心、深入的去做,最后有所成就。而在有所成就的基礎上,更應該有著“修身、**、*天下”的遠大目標,不枉人生一世。
《論語》也對我的專業(yè)學習有著深遠的影響,醫(yī)學是一門非常嚴謹的學科,關乎人命,容不得半點虛假!在學習過程中就要秉持“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守則,絕不可以不懂裝懂,這不僅是對自己的'不負責,更重要的是,將來進入醫(yī)院,這會害了病人。一個不嚴謹,不懂裝懂的醫(yī)生絕不是一個合格的醫(yī)生!
醫(yī)學也是一門不斷進步的學科,而且進步的速度正不斷加快。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醫(yī)生,一名好的醫(yī)生,就要不斷學習,永遠保持一顆求知的心,做到學而不厭。不斷豐富自己,接受新的知識,新的理論,并且適時實踐總結。我想,這樣的醫(yī)生,才不會落伍。這次疫情,成千上萬的人民深受其苦,國家真正處于危難之際,這是一場沒有硝煙卻有不少**的戰(zhàn)爭!而在這場戰(zhàn)爭中,第一線的戰(zhàn)士就是醫(yī)生!是他們,不顧前方艱險,毅然決然的沖在抗疫第一線,哪怕有去無回。這些醫(yī)生,是我們的前輩,是我們的楷模!
《論語》帶給我的感悟,不是三言兩語就可以講完的,不是普通的詞句所能表達的。那一點一滴深厚的人生哲理,慢慢滲透入我的心,陪著我在醫(yī)路上走下去。
國學經典論語讀書筆記9
在日漸繁忙的都市生活中,傳統(tǒng)文化猶如滋養(yǎng)人心的甘泉。而《論語》這一劑儒學文化的圣品,無疑對當代人的修身為人、處世待世有著深厚的指導意義。在寒假,我有幸拜讀了《論語》,雖沒能深入領悟,卻也獲益匪淺。
《論語》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書,約編撰于公元前四世紀初,流傳到漢代,形成了“魯論”、“齊論”、“古論”三個版本!墩撜Z》被古人視為修身、齊家、**、*天下的經典,到了今天,則是人們學習、認識、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的最可靠的權威著作。
全書分為若干個部分,有的論教育與學習,有的論仁義,有的論禮樂,有的論道德教養(yǎng),有的論孝悌,有的論為政……由于全書圍繞儒學之核心——“仁義”展開,所以“論仁義”部分也成了我研讀的重點。其中,我最喜歡的一句話是這樣的: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句話的意思是:那些仁義的人,自己想要立身成功也要別人立身成功,自己想要事業(yè)發(fā)達也要別人事業(yè)發(fā)達。讀了這句話后,我深有感觸,天下莫有比這種人更無私寬大、仁義高尚的人了。
在現在的社會生活中,發(fā)家致富、功成名就幾乎是每個人都夢寐以求的事,然而也正因為如此,一些道德教養(yǎng)不達標的人,為了達到自己的目標而不擇**。他們?yōu)榱俗屪约毫⑸沓晒,而不惜暗中毀壞比自己能干、?yōu)秀的人的名譽和事業(yè);他們?yōu)槭棺约壕尺\通達而陷害顯赫,以成一己之私。這些人不僅是社會的負產品,是利欲的囚徒,還是**違反儒學觀點及精神的不仁義之輩。他們追隨**,卻忽視了立人之本。誠然,這種本末倒置的現象最后都會受到命運的`懲罰,更不能圓了初衷和野心。可見,仁義寬厚之心是多么重要,它是做人的基礎,也是**的支柱,更是為人的良方。而這些大智慧遠不是那些利欲熏心、最終聰明反被聰明誤的人所能領悟和躬身踐行的。成業(yè)與**,本來就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兩種修為境界各不缺失,才能讓二者齊頭并進,讓人生創(chuàng)造輝煌。
現代社會錯綜復雜,品質問題丑聞迭起,而其實刨根問祖、追溯回兩千多年前,先賢智慧早已向我們闡述過這所有問題的答案,F在社會的一切尷尬局面,也都可從先秦經典尋覓到答復。
所以說,就如“讀史使人明智”那句話一樣,我認為傳統(tǒng)巨著就是歷史遺饋的財富,而讀傳統(tǒng)名著無疑使人明智、使人清醒、使人高尚。
如果你遇到棘手的問題或是尷尬的局面,請學會思考,請學會請教,或許《論語》中那份為你保留的答復,就將赫然呈現于眼前。
國學經典論語讀書筆記10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第二)這里講的是如何調和“學”和“思”的矛盾,作為一個理科的學生,我覺得我對這個問題有相對深入的理解。只學而不思,不易發(fā)現別人的錯誤,也不容易有自己的思想。就像讀《論語》,買一本書回來,刷刷幾下讀完,即使過目不忘,學到的也是別人的'東西。思而不學,則會進展緩慢,而且容易鉆進牛角尖出不來。這時如果能夠參考一下以往人們對同一問題的看法,則很可能會有豁然開朗的感覺。荀子也說過“吾常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所以,孔子告訴他的弟子,在學習中要把握好“學”和“思”這對矛盾。
國學經典論語讀書筆記11
子曰:“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笨桌舷壬嬖V我:父母健在時就不要長時間離家遠行,如果不得已要離家遠行,必須要有一定的去向。我似乎還沒有獨自遠行的經歷,但在外時父母的牽掛,卻深深地牽引著我。
一次,我去上英語課,爸爸囑咐我到了學校給他打個電話。可當我到了那里準備打電話時,突然忘記了爸爸的手機號,手里拿著手機,心里萬般無奈,傻傻的笑著。等下了課,一個熟悉的身影出現在我面前,是爸爸!他責備我的大意,讓他擔心,F在想起來都很愧疚,好友的電話倒背如流,可每天在自己身邊的父母的電話,卻忘的一干二凈,真是悲哀!子女永遠是父母的心頭肉,從我們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一條無形的紐帶,便將我們緊緊系在一起,每天回家可以開到父母臉上的笑容,遭遇挫折時可以得到父母的鼓勵,在外遠游時可以聽到父母的叮囑,原來,這就是幸!
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笨桌舷壬嬖V我:君子總是心胸寬廣坦蕩,小人常常憂愁悲傷。一般人很難有海納百川的胸懷,總是會為一己私利勾心斗角。我承認,我并不是一個很能寬容他人的人,我也會有“陰謀”,也會有心計,可其他人何嘗不是呢?人是一個矛盾的組合體,總是在自我意識了掙扎。傷害過自己的`人,覺得應該讓他們付出代價,可真正想要“報復”時,卻又于心不忍,慢慢的,自己在這些小事上糾結,把自己弄得很累,心累了,還會快樂嗎?后來,我學著去理解他人,去寬容他人,傷害我并不是他們的初衷,只是我自己這樣想罷了。漸漸地,心中沒了先前無所謂的困擾,多了一份坦然,生活變得簡單而快樂。原來,寬容他人是一種幸福……
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笨桌舷壬嬖V我:有益的朋友有三種,有害的朋友有三種。同正直、守信用、見聞多的人交友,就有好處。同虛假做作、諂媚奉承、花言巧語的人交友,就有害了。我喜歡交朋友,但有因為交友標準有些“偏”,所以至今也只有幾個“死*”而已。俗話說:朋友多了路好走。“叫到一個知心朋友,受益一生,正直的人教會我不偏袒他人,守信的人教會我言而有信,見聞多的人讓我學到更多的知識,大家共同進步。原來,與朋友談天說地、互訴衷腸是一種幸!瓗浊昵埃鬃佑靡蛔忠痪,記下了人生的真諦,幾千年后,我從這一字一句中,感受幸福的氣息。論語讓我明白了什么是幸福!
國學經典論語讀書筆記12
“子曰:“信近于義,言可復也;恭近于禮,遠恥辱也信近于義,言可復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節(jié)選自《論語.學而》
“子曰:“信近于義,言可復也;恭近于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薄墩撜Z學而》我們每天都生活在語言的環(huán)境里,人際交往都離不開溝通,我們都在承諾,,但是你說出來的話就一定能夠兌現嗎?你答應別人的事,就一定能夠做到嗎?你說的話能不能兌現,那要看你的諾言離道義有多遠,如果你的諾言符合道義,那么,兌現的可能便會高些,這便是“信近于義,言可復也。”
“信近于義,言可復也,”一個人如果能夠恭謹有禮,對別人畢恭畢敬但又符合禮儀,那么他就遠離恥辱了!耙虿皇溆H,亦可宗也!币馑际钦f,如果他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依靠的都是可親可信的人,那么這個人的為人行事也就很可靠了。
在這里,“信”也沒有被單獨拿出來作為一個核心,而是說講信用一定要符合道義。社會中不斷地出現的種種挑戰(zhàn),一個人光有單一的內心道德還是不夠的,一定要有一個完善的道理體系。
我們知道,關于歷史,有一個詞語叫做“信史”,其記載真實可靠的歷史。這個詞內涵很重,因為歷史上有很多史官,要用他們的生命來維護歷史的真實,讓歷史的**得以流傳下來。這是**歷史上可貴的傳統(tǒng)。
曾經,北魏的`司徒崔浩和中書侍郎高允兩個人奉命撰寫北魏的國史,叫做《國書》!秶鴷穼懞靡院,就被鑽刻在首都*城南郊十字路口的石碑上。很多鮮卑貴族看了國史之后,非常不滿,就跟北魏的太武帝拓跋燾進讒言,拓跋燾盛怒之下就下令逮捕了司徒崔浩,接下來就要逮捕中書侍郎高允。拓跋燾就召見高允,問:“《國書》果真都是崔浩一個人寫的嗎?”這個時候,高允明白發(fā)生了什么事,但是他這樣回答的:“《太祖紀》由前著作郎鄧淵撰寫,《**紀》個《今紀》是我和崔浩兩人共同撰寫的。不過,崔浩兼職很多,至于具體的著述工作,我寫得要比崔浩多的多!蓖匕蠣c一聽,大怒,說“敢情你寫的比崔浩還多,你的罪行比崔浩還大,怎么可能讓你活!”高允不慌不忙,回答說:“我的罪過確實非常大,應該滅族,但我不敢說虛妄的話來騙您。拓跋燾回過頭說:“這就是正直。∵@在人情上很難做到,而高允卻能做得到!馬上就要死了,卻不改變他說的話,這就是誠實啊,作為臣子,不欺騙**,這就是忠貞啊。應該赦免他的罪過,要褒揚他!庇谑,**赦免了高允。
誠信,有時候是需要大勇敢的。它需要自己內心對于一種價值的堅持,這種價值延伸出來, 這便不是僅僅是自己的事情,而是關系到更多人的利益。
國學經典論語讀書筆記13
我們**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上下五千年,數不盡的風流人物,說不完的英雄故事。繪制成了一本本經典名著,豐富了后來人的精神海洋。
在我讀過的為數不多的國學經典當中,我印象最為深刻的當屬《論語》。古人皆說:“讀半部論語,可以行天下!边@句話放在現在雖然有些夸張,卻也足以說明了《論語》的好。
第一次接觸《論語》是在我小學五年級的時候。那時,我們的語文老師抽早讀的時間帶著我們誦讀國學經典。從《弟子規(guī)》到《千字文》,從《大學》到《中庸》,然后就到了《論語》。我們從一開始的被“之乎者也”繞暈頭,到后來慢慢學著去領悟其中奧義。
還記得第一次讀“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我們一個個都不知所措,明明是“shuo”,為什么要讀“yue”呢?為什么那個時候的“說”和“悅”是一個意思呢?那為什么不直接就寫“悅”字呢?我們的.腦子里裝著十萬個為什么?因為無法理解,誦讀的時候只能是呆呆地念、死死地背。
慢慢地,我們逐漸找到了它的韻味,一邊跟著讀,一邊搖頭晃腦,就算是被老師點名***背誦,也能從容自如的來上一段:“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有一次,我和一個同學在討論問題時產生了分歧,在討論的過程中我已經論證了是他錯了,可他卻還要與我爭執(zhí),我當時心里就有些瞧不起他,甚至不想跟他玩了?晌彝蝗幌氲搅丝鬃诱f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又想到了“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他不過是這一個看法與我不同而已,他還有那么多值得我學習的地方呢,我又怎么能輕視他呢?
越讀《論語》我就越發(fā)感受到孔子的偉大!墩撜Z》里的每一句、每一條都在教導我們人生的道理?鬃咏涛覀冃奚眇B(yǎng)性,教我們?yōu)槿颂幨溃涛覀冏鋈艘哂小熬印比烁。品德高尚、待人誠信、謙虛好學,這些都是最基本的要求。
雖然一直到小學畢業(yè),我們的《論語》都還沒有讀完,但這樣一部偉大的論著本來就不是一朝一夕能夠讀完的。它在我們人生的每一刻都能給我們以不同的指引。正所謂學海無涯,在之后的日子里我會把《論語》一直讀下去,還要繼續(xù)讀更多的好書,就讓我沉浸在**經典中肆意徜徉吧!
國學經典論語讀書筆記14
在現代的社會里,處處都應存在著誠信。對于一個國家而言,誠信可以說是立國之本;對于一個企業(yè)而言,誠信可以說是立業(yè)之本。對于每個公民而言,誠信可以說是立身之本。
寒假期間,我又一次捧起《論語》這本書,饒有興趣地品讀起來。在這本經典著作里,遺留著古人燦爛的文化歷史,富有哲理的人生名句箴言,**民族文明的精髓。即使今日,處在21世紀的新社會,《論語》仍在文化界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引領著人民朝著未來,文明跨步前進。
《論語》中,一句至理名言:人而無信,不知其可。最讓我刻苦銘心。從中,可見孔子對誠信的重視。在孔子看來,誠信是每一個人最基本的道德范疇,取得人們的信任比什么事都要重要。
“一個月包退,兩個月包換,終身維修。趕快拿起手中的電話訂購吧!”在許多電視頻道中,經常看到這排山倒海的場面,聽到這聲嘶力竭的呼喊的電視購物廣告。多功能手機,褪黑儀,增高鞋,這一種種廣告產品難道真的擁有那神奇的魔力嗎?其實不然。在前幾個星期,電視欄目里就揭開了電視廣告背后的神秘面紗。主持人帶著大家,一齊總結了電視廣告的'種種特點,拍攝電視廣告的招招秘訣。其中主持人舉出了一個典型事例。廣告里介紹的一個號稱“排毒基”***,聲稱只要你把腳放進去,并撒上一點鹽,就可以把你體內里各個部位的毒素統(tǒng)統(tǒng)地排出來。從電視屏幕上,分明親眼目睹了那黑黃相間的毒素排出來。然而,買回***的消費者發(fā)現,不只是放腳,即使放其他的物品,這水還是會變得渾濁不堪。看來,這毒素根本不是人體里散發(fā)出來的。**通過**,才發(fā)現:原來,洗腳水變色是由于***里能量泵中的電極和溶于水后的精鹽發(fā)生電解反應所產生的。
無論是在生活、社會里的哪一個角落,都應保留著最為珍貴的誠信,才能取得別人對你的信任。失去誠信,就相當于一個健全的人失去了一雙明亮的眼睛,一只五彩的蝴蝶失去了一對翅膀。沒有了誠信,宏偉的企業(yè)項目將面臨失。]有了誠信,人與人之間將不再存在著由信任搭建起的橋梁!沒有了誠信,世界將充滿著灰暗與欺瞞!“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這《論語》中的名言,教給我們:誠信,是我們的為人之本!是世間最美好的道德品質!決不允許任何虛假的玷污!讓我們共同祝愿:讓誠信永駐人間,讓誠信保留最真實最美麗的容顏!
國學經典論語讀書筆記15
作為一名高中生,我們每天都需要學**量的新知識,需要了解這個復雜的世界,需要汲取為人處世的智慧。其中,學習是最關鍵的前提?墒窃诋斚轮R信息爆炸的時代,學習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學什么,為什么學,如何去學,都需要我們細細思考,踏實去做!墩撜Z》一書給予我很多啟迪。
人生在世,必須樹立學習目標。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孔子也與我們一樣,在十五歲時把追求學問作為人生的志向,并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自己的志向,終其一生,學而不輟,最終開創(chuàng)了儒家學派?梢娭鞠驅σ粋人的重要,“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便是從反面論證這個道理。
學習的態(tài)度直接決定者學習的效果?鬃右恢睆娬{“學而不厭”,并贊賞孔文子“敏而好學”,說的正是這種態(tài)度與精神。作為一名學生,我們應該端正學習態(tài)度,主動學習,學習是自己的事情,要為自己而學,為自己的夢想而學!肮胖畬W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此之謂也。
根據自己的優(yōu)勢和劣勢,我們還要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弄清如何去學習。子曰:“學而時習之!备嬖V我們學過的內容要按時復習,經常練習,直到把知識理解,并能熟練地運用它為止。即使這樣,也還不能說是真正理解透徹了,還要做到“溫故而知新”,在鞏固與復習中舉一反三,可以有自己的`獨特的見解。 那么怎樣才可做到“溫故而知新”呢?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孔子強調就是“學”與“思”的結合,他認為“學”是“思”的基礎,“思”要在“學”中進行,二者相輔相成。這更是驗證了學思結合的重要性。在新知識的汲取中,我們更要做到這點,不能只學習不思考,一味的記憶與練習,是無法真正掌握所學的知識。
學會了學習,學到了知識,孔子更強調“學以致用”。靈活運用自己所學知識,把所學的知識落到實處,這就是學習的目的。不要讓知識去支配你!不要做知識的**,古代的掉書袋多半是這樣,我們應該讓學習的知識,與品德融為一體。無目的的學習,就如同失去了夢想,讓我們無法向更遠的前方邁進。
這就是《論語》中的“學”,同時也是孔子主張的“學”,我身同感受,作為高中生,應該遵循圣賢的學習之道,去探索去發(fā)現學習,同時應該找到自己的學習方法。讀懂《論語》,讀懂《論語》中的“學”,讓你我走得更遠。
閱讀論語讀書筆記 (菁選3篇)(擴展8)
——論語讀書筆記菁選
論語讀書筆記(15篇)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書筆記吧。那么我們如何去寫讀書筆記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論語讀書筆記,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論語讀書筆記 篇1
古人云:“半部《論語》治天下”。而在二十一世紀的現代社會,我從它簡潔樸實的文字里,懂得了很多人生之道。書中讓我感觸最深的一句話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笨鬃痈袊@時光飛逝,感慨人生世事竟像流水一樣不停地流逝,一去不復返。
時間雖然可以很長很長,但也可以很短很短,也有人認為時間是世界上最無情的事物,不愿多等待一秒鐘,可時間就是如此,如果你不珍惜,它不會等待任何一個人,就像高爾基曾經說過:時間是最公*合理的,他從不多給誰一分。人生中我們走過很長很遠的路,一步兩步,一秒兩秒,一年兩年,一直積成我們煙花般燦爛輝煌的`人生。
世事變遷如此之快,我們要好好珍惜,雖然我們沒有超能力讓時間停止或者倒退,但是我們可以過好每一秒鐘。在這大好青春年華里,我手持一本書——《論語》,坐在夢幻一般的教室中品讀書中教給我的人生真理。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生命,雖說時間無情,但它又是有情的,它對每一個人又都是公*公正的,如果你珍惜時間,那么時間將會回報你的付出,如果你認真對待它,它一定不會辜負你。時間會幫助那些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的人,因為他們明白時間是真正寶貴的,人生是珍貴的!。
如果我們能把握人生的每一秒,我們的人生才不會顯得空虛,我們要珍惜它,不要看著時間讓它從我們指尖流逝。每天中我們都會浪費許多時間,可他們并不知道那些浪費的時間對那些已經到生命盡頭的人來說是何等的重要。
曾經聽我班**說過:“時間不會等你,只有你去等待時間。如果你浪費別人的時間,那你就是在謀殺,如果你浪費自己的時間,那你就是在**。”俗話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可世上不會有后悔藥,也不會有時光機,如果不想讓未來的自己后悔,那么此刻我們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不要等到生命的盡頭才知道時間的可貴。
時間是寶貴的,但它總是悄無聲息地從我們身邊溜走。為了讓將來的自己感謝現在的我們,所以此刻要珍惜時間才能擁有更輝煌的明天。
論語讀書筆記 篇2
說來也巧,6月中旬開始讀這本書之后,南方人物周刊最新一期的封面人物剛好是李澤厚,標題是:八十李澤厚,寂寞的先知。
他也是一個傳奇性的人物。二十幾歲即因與美學名家朱光潛論戰(zhàn)而成名,八十年代他的學術性的美學書籍居然在社會上風靡一時,影響了整整一代人。
讀了整整一個月,終于將這本500多頁的書讀完,非常、相當有成就感,畢竟是第一次全部讀完這本書(也為自己汗顏,畢竟這也是系里的必修啊。
此前最接近孔子的一次,就是讀錢穆的《孔子傳》,比起他的《論語新解》,這本書相對簡單易讀,而且呈現出的孔子形象,也比較可愛。
對《論語》的解讀,幾千年來從未停止,最近的不是有于丹的“心靈雞湯”式么?比較出名的幾大學派,有漢代董仲舒,宋明理學,現代儒學等等。人家說,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論語》也是吧?
的開頭,就明確指出,這本書在于還原一個真實的孔子,一個在原始氏族**瓦解的社會里奔走救贖禮崩樂壞的時代的孔子。
黑格爾曾經嘲笑論語就是一本人生箴言,根本沒有哲學思辨的成分。當我們從前三三兩兩讀著《論語》里的篇章時,得出的結論可能也正是如此。
而李澤厚則否定了這種看法!墩撜Z》不是散漫的無體系的格言。相反,通篇讀完,孔子的.思想已經浮出水面。書中闡述了他的哲學、教育及**思想。
但**人確實不善于思辨哲學,《論語》所體現的哲學為“實用理性”,即一切思想均可應用于**和生活。因此與**的哲學體系分發(fā)為兩種不同的體系,這種體系的分別也正是東**文化的差別所在。
孔子思想的源頭及最終的理想即是原始氏族社會時期的社會關系。氏族長不僅在**上統(tǒng)領族人,而在在思想道德上,也是部落的典范,比如堯舜。因此,**人對**者向來要求“內圣外王”,及“社會性公德”與“宗教性私德”不分。同時,這些首領是由古代負責與上帝溝通的巫師發(fā)展而來。也造成了**社會的政教**。
孔子的貢獻之一,在于對氏族社會形成的一些典禮,禮儀,重新進行解釋,內化為**人心中的情感,即“仁”。比如守孝三年的**,古已有之。而在孔子這里,就解釋成了,嬰兒從出生到脫離父母的懷抱有3年的時間,因此孝子要用3年的時間來報答父母,已寄哀思。"禮"經情感化而變成“仁”(所謂“情本體”),內化為**人的文化積淀,團結了整個民族。
以上所述的“情本體”“兩種道德”等等,只是《今讀》所闡述的基本的理論基礎!墩撜Z》各章,從一些細節(jié)方面對這些理論進行解釋、補充及說明。
當然,《今讀》的目的之一是還原真實的孔子。如果在讀《論語》之前,讀者不去接觸其他各家的闡釋,則各章中所顯現出來的孔子形象,也絕不是后世所看到的在神壇之上受人膜拜的圣人。
比如,孔子的“經”與“權”,即原則性與靈活性。理論上三年守孝,那如果守孝一年之后,你覺得自己可以接受錦衣玉食,孔子也認為可以,因為守孝是為了寄托哀思,時間只是一種表達方式。比如,如何報怨?以德么?不是,孔子說,要“以直報怨”,公正對待,這就是報答別人怨仇的方式,犯不著人家打你左臉,你右臉也伸過去給人家打……
孔子的弟子中,除了顏回最為人熟知之外,《論語》中所刻畫的其他的人物,也各有特性,栩栩如生,如勇猛的子路,好辯的宰我,遲鈍的樊遲,修身養(yǎng)性的曾子,一心從政的子張等等。對待不同的學生,孔子的教育方法也不同,可謂因材施教也……
松下幸之助創(chuàng)辦的旨在培養(yǎng)青年**力量的松下政經塾,將《論語》列為學員必讀科目,且必須熟練背誦。《論語》的魅力,跨越時代與國家。如果有時間,還是可以多讀幾遍滴!
論語讀書筆記 篇3
感謝學校開了讀經典這門課程,我們語文謝老師帶領著我們早晚吟誦。在幼兒園的時候背誦過《三字經》、《弟子規(guī)》之類的國學經典,我對古文化很好奇,雖然很多不太理解其中的涵義,但是謝老師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多讀書慢慢就能體會書本中的道理,引導我們走向正確的人生道路。
老師告訴我們,《論語》是我國儒家經典核心著作,記載著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古人說:半部論語治天下?梢娬撜Z多么有用途,“修身***天下”的道理對我來說有些深奧,但是從讀經典這幾個月以來,加大了識字量,拓寬了知識面,提高了朗誦能力,對學習尤其是學習語文助力不少!皶凶杂悬S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只有認真讀書,才能實現人生價值。
書中篇篇經典,“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一節(jié)我最喜歡,意思是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誠實可信了呢?老師傳授給我的學業(yè)是否溫習了呢?我們要誠實守信,不撒謊,學習認真,溫習功課,不辜負父母老師的期望和朋友的信任。時刻提醒自己,約束自己。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意思是說要孝順父母、尊敬師長、認真學習文化知識,做好這些,可以開啟我們的智慧,陶冶我們的性情。當然這些很多是老師和父母講給我聽的一些理解,我要按照孔子說的那樣要求自己更加努力的讀好經典,不斷提高自己。
論語讀書筆記 篇4
《論語》是春秋時期的偉大作品,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的**!墩撜Z》是一顆燦爛的明珠,在過去的2500多年中,人們最熟讀的經典恐怕就是《論語》了。近期,公司**學習《弟子規(guī)》《論語》等經典著作,我的感悟頗深。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边@句話像一面警鐘一樣時刻提醒我,見到比自己還有賢能的人,應該虛心學習,作為自己的榜樣,而不應該存有嫉妒之心。如果是見了沒有才德的人,也應該自我反省,想一想自己有沒有和同樣的`缺點,以便及時調整自己的修養(yǎng)。
在社會發(fā)展日新月異的今天,我們也同樣要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每天反思當天的所作所為。就像《論語》里面所說的“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為人做事及本職工作中,自己有沒有盡心盡力?跟朋友交往有沒有不誠信的地方?老師所傳授的課業(yè),有沒有用心溫習?總而言之,如果我們每天都能反省自己,一定會不斷進步。
我還認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句話體現了學習的真諦。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知識重要的是培養(yǎng)興趣,對所學的知識感興趣,就會變被動為主動,以學習為樂;在快樂中學習,既能提高學習的效率,還能夠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半部論語治天下”,《論語》的內容博大精深,思想歷久彌新,希望我們都能認真閱讀學習,體會收獲的快樂。
論語讀書筆記 篇5
讀了《論語》一書,我感觸很深,不但學到了許多知識,并且還使我的精神世界得到了升華。
所謂《論語》,即孔子及其弟子編纂的關于孔子言行的記錄,它是我國一部最早的語錄體散文,其作者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他是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也是我國古代最早的文藝理論批判家,還是我國第一個系統(tǒng)闡述教育思想的***,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對**的教育產生了巨大的深遠影響。
《論語》一書是孔子學說的體現,孔子學說的核心是“仁”,即“愛人”這是孔子認為的最高的道德準則和品質。
其中幾則令我印象頗深。
第一則當然就是開篇第一章的第一則: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意思是:學習知識以后,在必須的`時候溫習它,不也是很愉快的嘛!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處而來,不也是歡樂的嘛!別人不理解我,我也不惱怒,不也是一位道德修養(yǎng)高的人嘛!
多么勤奮的人,多么樂觀的人,多么大度的人,這樣的人不為君子誰為君子這值得我們學習。學后復習,不僅僅會加強對所學知識的印象,還會從舊的知識中領悟到新的東西,就是“溫故而知新”,這樣豈不是一舉兩得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而來,大家在一齊討論共同的興趣、共同的喜好,一齊交流生活、交流學習,真的是很歡樂。別人不理解自我,這是很正常的事,因為世界上有這么多人,每個人的思想、喜好都不相同,我們沒有必要去為此惱恨、惱怒,應當用寬容大度的心去理解別人,去原諒別人,這樣的人才能夠被稱得“君子”。
孔子不僅僅是勤奮、樂觀、大度的人,還是一個謙虛的人,在述而第七中的第二則: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把所學的知識默默地記在心里,勤奮學習而不滿足,教導別人而不倦怠,對我來說,做到了哪些呢孔子真是太謙虛了,作為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所說所做有很多都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一個如此重要的偉人,還說出如此自謙的話,的確值得我們學習。
孔子還認為“茍志于仁矣,無惡也”。即如果一心一意培養(yǎng)仁德,就能夠消除惡。的確,品德在一個人的人生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它決定著人的一生,不好的品德會使一個人丑陋、惡毒,甚至會讓人走上**的道路,而良好的品德會讓一個人美麗、善良,受到很多人的喜愛,可見,培養(yǎng)仁德是很重要的。
《論語》真的是一部很富有哲理的書,不僅僅是此刻,甚至是幾百年、幾千年、幾萬年后,它都會激勵著人們不斷的積極進取,在各個領域,都發(fā)揮著進取的作用。
論語讀書筆記 篇6
這個星期,我們學習了《<論語>十二章》,這一課中寫出了學習要謙虛好學,要有正確的學習方法,修身做人的高尚品德。
在這一課中,主要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講了孔子謙虛好學的精神;教我們要有老老實實的'學習態(tài)度,要時常復習學過的知識;教我們要做一個有道德修養(yǎng)的人。
在這一課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兩句話是:“溫故而知新”“知之者不知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兩句話分別寫的是學習方法和學習態(tài)度,讓我們知道如何改正自己學習的方式和方法,讓我們知道學習的樂趣。
學習是可以讓我們增長知識,讓我們的學習變成游戲,使自己在歡樂中快樂游戲,快樂學習。
對于時光飛快的流逝,讓我們體會到了惜時如金的人生感悟,勉勵學生要一定加倍珍惜時間,讓我們想到了一句話“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這句話寫出了時光的流逝,同時告訴我們要珍惜時光,不讓時間從自己身邊溜走。
學完這一課,讓我感悟很深,道德修養(yǎng)每個人都有,但在學**,每個人的學習方式、方法,要正確人認識自己學習的方法,改正自己的方法,使自己不正確的學習方法。
讀完這一課后,是我感受到了學習的樂趣,學習應該謙虛好學、學思結合的學習方法,要誠實守信,在自己的行為好學**加以改正。
《<論語>十二章》多么讓人受益啊,在這里讓我們學會了學習,教會了我們做人,讓我們使自己在學**充滿歡樂,讓我們改正了自己不正確的學習方式,使自己的學習成績更加理想了。
論語讀書筆記 篇7
真理是最樸素的,就好像春天永遠播種,秋天要收獲一樣。當我捧起《論語》時,就好像坐在杏壇之下、白果樹旁,聽圣人諄諄的教導,如沐春風,心靈在激蕩中得到慰藉。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讓我學會了謙遜,知道了“見賢思齊”的內涵,懂得了人無完人、人人皆有閃光點的道理。在我自大、驕傲時能低下高傲的頭、彎下不可一世的胸膛。虛心向他人學習,讓我變得充實;發(fā)現他人的缺點,讓我學會了自省。
雖不為師,但老師的教學方法卻與我息息相關。圣人“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的啟發(fā)誘導教學法讓我從另一個角度學會了學習。在我學習中陷入了困境,欲求而不得之時,我知道了應該如何應對,在什么情況下是向老師請教的最好時機,充分發(fā)掘了我的`潛能,又讓我享受到了欲求而得之的快樂。
圣人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讓我在學習中幾多埋怨的心結打開了。長期以來,我因為對數學缺乏學習的興趣而沒有學習的動力。在其他學科的成績在班內名列前茅時,唯有數學成績像耀眼流星后微弱的尾巴。為此,我痛苦過,也努力過,但付出之后的結果總不令人滿意,數學成了讓我恐懼的學科。在這種境況下,我步入了八年級,這時候我突然發(fā)現老師問我的問題我總能回答出來了,上課時也不再心情忐忑了。漸漸地,我有了主動學習數學的沖動,課堂上準確的回答,老師的表揚讓我的信心也足了(實不知我回答的問題都比別人的簡單)。成績竟然真的突飛猛進的上升。后來,當我問起老師他是怎么讓我這塊頑石開竅時,他只笑著說了一句話:當時你的底子有點差。我明白了······此時,我仿佛從老師的笑容中看到了圣人的影子。
“賢哉,回也!蔽以趯W習與生活中的點滴進步,總能從老師或者家長那兒得到獎勵,有時雖只是一個贊許的眼神,也會令我得到精神上的滿足和愉悅,從而增強了我學習的動力!胺俏彝揭玻∽峪Q鼓而攻之”。當我犯錯時,老師和家長又儼然像孔圣人一樣對我嚴加管教,受到應有的懲罰。句句嚴厲的話語會令我如醍醐灌頂,激活我內心深處的良知,在反省中再走人生路。
《論語》,沒有讓我做到“齊家、**、*天下”,但打開《論語》,我就如穿越了時空的隧道,正坐在杏壇邊、白果樹下,傾聽圣人的諄諄教導,那一句句話語如心靈的及湯滋潤著我的心田,凈化著我的靈魂。
《論語》,我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本書,謝謝你與我同行。
論語讀書筆記 篇8
這一周我們學習了《論語》其中的十二章,大家都知道孔子吧?鬃邮俏覈呵锬┢诮艹龅乃枷爰摇***、***,是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墩撜Z》是記敘孔子及弟子言行的一部書。
課文中的“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句話帶給我很大的感觸。
我以前認為我的學習方法不錯,但當我讀了這章論語后,我發(fā)現我的學習方法不得不改正了。同學們和我的成績?yōu)槭裁床缓媚?就是因為學習方法使用不當,沒有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人的記憶力是有限的,過了一段時間有些東西就會變得模糊不清,甚至毫無印象。所以我們要學會復習:學完新課后復習,課下復習,晚上睡覺前復習,早上醒來再復習一遍,這樣我們學過的知識也就不會忘了。
昨天,我就采用了這個方法,結果到現在我還記得清清楚楚。一個好的學習方法真的可以提高一個人的成績。
關于教給我品德修養(yǎng)的.一章就是孔子的賢弟子曾子說的:“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每個人都要學會自我反省,反省自己在一天中做對了什么,做錯了什么,還有學會了什么。記得有一次,我和姐姐吵架了,我把自己關在了臥室里,然后就放聲大哭。學了《論語》,我發(fā)現了我以前做錯了。“哭”并不能解決問題,反省才是最重要的 。通過反省你可以知道是自己錯了,還是別人錯了,從而取長補短,豐富完善自己。
我從課文中學到了如何提高個人修養(yǎng)等許多有益的教誨。聆聽古人的教誨,真是受益匪淺啊!
論語讀書筆記 篇9
每個國家都有自我的國學,都有自我的文化,這是這個國家國民生存方式、生活方式、生產方式、思維方式、交往方式的抽象與概括,是該國家國民智慧的結晶。它既是民族的、國家的,同樣也是人類的、世界的。
國人研究國學,提倡國學是天經地義的事,我們當代大學生更有必要去學習國學。
提起國學,不能不談《論語》,而要談《論語》,又怎能不談孔子——這位我國歷史上眾人皆知的大***呢
從第一次接觸古文,就了解到了孔子所提倡的“有教無類”,得知了他的“禮教”與“仁政”?鬃觿(chuàng)立的私家設教授徒事業(yè),對我國的教育事業(yè)的前進無疑是一次巨大的推動。他廣收門徒,打破了貴族壟斷學校的局面,培養(yǎng)了大批杰出人才。他的教學經驗十分豐富,其中不少的零點知灼見直到今日,仍有其現實意義。
列夫·托爾斯泰有這么一句話:“產生巨大后果的思想,常常是樸素!蔽矣X得這句話很恰當。
我想,四處游說的孔子沒有想到,他創(chuàng)始的儒家學說,能夠成為幾千年來**歷代**的**思想。
在今日這個知識爆炸的時代,**的傳統(tǒng)文化和外來文化相互交會的時候,我們學習國學,不僅僅發(fā)揚了**民族文化的遺產,并且對于我們自身的修養(yǎng)也是有益的。
自從我學習了《論語》,我覺得我的學習、為人處事等方面,都受到了其潛移默化的作用。如:“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矣!彼苏宋业膶W習態(tài)度,不以穿著、打扮、享受為目標,而是積極主動地用知識來武裝自我的頭腦,使自我不成為腦子貧窮的人。又如,在為人處事上,我學會了“與朋友交而守信”、“人不知而不慍”的進取人生態(tài)度,使自我成為大家歡迎的人。
同時,我對儒家思想中“為人道德修養(yǎng)”興趣最大,感觸最多?鬃诱J為,作為人,必須注重自身道德修養(yǎng)。“隱側之心”,“閆恥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是人生則有之!叭鍖W”注重為人須有“孝悌心”,而后方可仁愛。仁愛之人必會與人為善。對此,我極為認同。
孔子把道德修養(yǎng)看的相當重,認為有人才能稱為君子!熬又\道不謀食”;“君子學以致其道”;“朝聞道,夕死可也”……無一不蘊含儒家思想“重道”的理念!熬討训隆,“德不孤,必有鄰”,“非禮勿視,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敬而勿失,與人恭而有禮!薄譄o一不體現出,儒家思想要求注重道德修養(yǎng)的理論。其實在當今社會,仍必須進一步加強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家庭美德的'教育,而我覺得其根源還是告誡全體社會成員都能足夠注重自道德修養(yǎng)。
每當我讀《論語》,都能由衷的感到孔子的偉大,《論語》的精深,這也讓我懂得了國學。懂得了它的美麗與寂寞:它的寂寞是因為無人欣賞它的美麗,而它的美麗正是因為它承受了無人欣賞的寂寞。
古人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我們不能裹足不前,不能沉溺其中,但應用它們?yōu)樽晕艺樟燎斑M的道路。在08年,萬眾矚目的**2008年奧運會開幕了,國人期盼的開幕式面紗被掀起。頓時,博大精深的**文化被世人所共享!墩撜Z》、古箏、太極、京劇、山水、文房等等,國學之多,門類之廣,真可謂是文化藝術的熏陶之作。各國的運動員、**、政要、觀光客人齊聚**,參與盛會,全球億萬觀眾從電視收看直播。開幕式上,展現了**幾千年禮貌,在適合的情景里,有古代文士齊聲吟唱《論語》開篇的孔子名言:“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此句引用于奧運開幕式,意在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不分膚色、不分國籍,來者就是客,并且是上客,體現了**人好客之道,待人之禮。其心赤丹,令人嘆服,故場面宏大,高朋滿座,喜笑顏開,共賀盛事。
其實與國學接觸不是一天兩天了,但真讓我確切地講出其含義,就有點茫然不知從何講起,也許是它包含的資料太博大精深了,也許是我悟性太差,始終難以全部理解它的深奧。
這或許就是國學的魅力所在,它是我們禮貌古國的瑰寶,是華夏民族的燦爛文化,是蘊涵著真理的藝術品。
身為**當代大學生,更應珍惜它,深刻學習它,時時用它來警戒我們自我,如果不這樣,那我們又如何對得起古代先賢的這番苦心呢這樣才不愧為泱泱五千看歷史古國的炎黃子孫!
論語讀書筆記 篇10
一本好書就好比一座礦山,只要你不斷地從中挖掘,反復品味,就能受益無窮。
讀一本好書,就像在和書的作者談話,因為書是作者內心所見,所感,所思。而我第一遍閱讀一本書往往沒有什么深刻的體會,但在深入的了解,思考,你就會發(fā)現一片好比天空和海洋一樣讓你寧靜致遠的世界!墩撜Z》就是這樣一本好書,一本站在諸子百家頂峰的作品,其中包括了**,人文,禮儀,道德等許多方面,古代有“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說法,而這部經典之作在當下依然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走進《論語》,跨越時空的障礙,何其有幸見到了和藹可親的孔子和他那些勤勉好學的弟子。我聽見了孔子對我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我看見了孔子和他的學生們的學術討論,互相交換自己的志向,我感受到了孔子及其學生對知識的.渴望和對自身嚴格的要求。我便向孔子**說:“怎樣才能做一位君子呢?”孔夫子一縷胡須,呵呵笑道:“君子不器!薄熬犹故幨,小人長戚戚”……我與孔子交談一番后,又看到了他的門生曾子,他一邊走一邊吟誦:“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他誦完后微笑著看著我,我猛然醒悟,他是在叫我每天反省自己過錯并加以改正,我謝過曾子,繼續(xù)往前走。不一會兒,看到一個衣衫襤褸的人正坐在路邊若有所思,心想此人一定是顏回了。便不由得低吟起孔子的那句話“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此情此景,孔子之言不虛啊!所有的身外之物都拋諸腦后,只想著去提高自己的學識和學養(yǎng),我暗暗記下這一幕,不去打擾顏回。遨游在仁愛的海洋里,我不能自已。
**泱泱大國,上下歷史5000年,長江,黃河,遼闊中原,孕育了深厚的古代文化,它是《論語》,是**五千年歷史的積淀;它是《論語》,是華夏璀璨文明的結晶;它是《論語》,是國家乃至世界的瑰麗寶藏。而《論語》讓我最受用的是它告訴了我生活中許多處人為事的道理:腳踏實地地做人、認認真真地學習、誠實守信地交友、孝順地對待家人,這樣會使我們變得更加完美。這就是論語的智慧,它像一劑良藥,治愈著我們的心靈,它是一盞明燈,點亮我們勇往直前的道路。
論語讀書筆記 篇11
《論語》一部充滿深刻哲理的著作,但又是那么貼近我們的生活。每周五我們的語文老師都會開展一節(jié)閱讀課,專門講解并誦讀《論語》,一則一則耐心地教我們,告訴我們背后的故事。漸漸的,我們的語文老師和我印象中的孔子形象重合,老師和孔子一樣因材施教,不因為某某學習不好就對他態(tài)度不好,一視同仁。因為老師我第一次走進《論語》,《論語》從而成了我現在最愛讀的一本書?鬃拥娜寮宜枷胍恢毖永m(xù)到今天,“仁和禮”的思想已經深入到我們**文化的精髓之中。早在孔子之前,就有人提出“仁”的看法,但都只是泛泛而談,沒有廣博而深刻的內涵。《論語》賦予了“仁”新的內涵,但在書中,孔子給“仁”下來太多豐富而又模糊的意義,所以試圖用一兩則語錄來詮釋“仁”是不可能的,而是要縱觀全書,才能對“仁”有些許皮毛的領悟。
老師也是個知書達理的人,有一次監(jiān)考,我坐在第二排,她沒帶表,于是問第一排一個同學:“同學,請問現在幾點了?”同學漫不經心地回答之后,她依然說:“好的,謝謝!备杏X老師對《論語》很感興趣。我們經常能看見她在早讀課上和我們一起大聲誦讀《論語》,她對《論語》理解很透徹,總能結合實際生活解析,讓我們感覺兩千多年前孔子所說的話依然那么和藹可親、那么明晰深刻,給予我們很多啟發(fā)。
老師每上一則就要求背誦,這段時間通過對《論語》的背誦,使我對孔子各個方面有了深入的'理解?鬃幼鳛閭ゴ蟮***,實行“有教無類”,只要“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他教育學生從不分貧富,只要拿十條干肉作學費,他沒有不教育的,使教育不再是貴族的**,他開創(chuàng)了私人教育的先河。從這一點來看,他不愧為是個偉大的***。他對學習和思考的論述非常精辟,比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只學習不思考,就會糊涂;只思考不學習,便會疑惑不解。說明“學”與“思”結合才是學習的正確途徑。
我最喜歡的一句話:“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辈还茏鋈魏问虑槎嫉孟襁@句話所要表達中的一樣,可我們現在的社會,卻連這一句話都做不到,工作中很多人不懂裝懂導致了多少失誤甚至慘劇。
讀完《論語》讓我豁然開朗,有如明媚的陽光照進櫥窗,驅散了我內心的陰霾。我們要把這些道理銘記在心,時刻做一個具有高尚人格的人。“仁”是一種品德,首先是內在,是以感知而得到的,它是有實踐性的,能在現實生活中體現,我們能隨時隨地的行善,又何樂而不為?
論語讀書筆記 篇12
《論語·八佾篇》所載:儀封人請見,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從者見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喪乎?天下之無道也久已,天將以夫子為木鐸!边@段話大致的意思是,“儀地的一個**想見夫子,他說,凡大德之人來到此地,我還從來沒有未見到的。學生就把這個**引見給夫子,**出來后說,你們這些弟子啊,何必整天哭喪著臉,天下遺失道統(tǒng)已經很久了,夫子是上天派來向世人敲響警鐘的!”
當年的夫子和我們當下一樣,都處在社會的大轉型時期,面對“禮崩樂壞”時局,大家都在痛心扼腕。但以一己之力向時代發(fā)出吶喊,惟夫子一人。
我常為《論語》開篇三問而擊節(jié)——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初讀此文,頗有疑。問自己,學習怎么能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呢?干巴巴的書本啃到何時?朋友來了好好招待,噢,還說的過去吧……如果別人不了解、不理解甚至誤解了我的良苦用心,我還要當做沒事人一樣,這可能嗎?
重讀這段話,甘似飴。原來,在古代“學”和“習”是兩種功課,古人稱理論知識的受教掌握為“學”,生活實踐的`訓練體驗為“習”,二者缺一不可,不僅學得理論,更要反復練習運用于實踐,“習”的古義是鳥的羽毛,當鳥兒學會飛翔,**遨游在天空,那是一種怎樣的快樂。
夫子說,“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庇终f,“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惫胖,乃“禮、樂、射、御、書、數”,何止是光啃那些干巴巴的書本。夫子的時代還沒有線裝書,“有教無類”的思想,首倡私庠之濫觴,使王公貴胄之學走入尋常百姓之中,學其藝、觀其性、察其道,在反復的教習中,感悟、俯拾人生的味道,那是一種怎樣的快樂。
同樣,“朋”和“友”古義里也是兩個概念,“同門曰朋,同志為友”,當志同道合的同窗師兄弟相聚在一起“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探尋世間的真理,學問的要義,這何嘗不是一種快樂……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澄懷觀道,玉宇清明。再來體會“人不知而不慍”,不會在為“誤解”而陷入煩惱執(zhí)著,夫子還言道:“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边@樣一個推己及人的胸懷,不正是夫子文質彬彬、謙謙君子的真實寫照嗎?
再讀此篇,淡如水。這三問,好似人生三境,反復玩誦每每都有收獲,好比“詩無達詁”,意猶未盡,經過歲月的磨洗,人性之真、人性之美、人性的淡泊,愈發(fā)凸顯了。
夫子是可愛的——諷其弟子宰予“糞土之墻,不可圬也”;他是美食家“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边是音樂發(fā)燒友“三月不知肉味”;也是位十足的書呆子“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夫子是現實的——他教子說話辦事“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他直指人心“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為了生存,**“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做過魯國的司法**,直抒自己的法治理想“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更有窮途落魄時,路人的哂笑“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孰為夫子?”
夫子更是**先民在追求美好理想過程中實現人格升華的典范——“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見蹈而死者矣,未見蹈仁而死者也”,他初衷不改,一路前行,一次次振聾發(fā)聵的呼喚和追問,化作**民族獨有的深入骨髓的精神氣質,以“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氣概,壯言壯志壯行,終成“萬世師表”,為后世景仰!
**人的精神世界與文化生活已打下《論語》等儒學經典深深的烙印,許多耳熟能詳、膾炙人口的成語多出于此,如見賢思齊、循循善誘、克己復禮、見義勇為、任重道遠、溫故知新、禍起蕭墻、當仁不讓……
許多名言、警句更是至今發(fā)散著智慧的光芒,如“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這些成語、箴言辭簡而意深,作為我們思想和行動的指南非常適宜。
夫子就是這樣一位讓“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的深邃而又質樸的人。往事越千年,重拾國學經典,重樹文化自信,**兒女有足夠的智慧與底蘊實現自己的百年復興夢!再讀《論語》,木鐸鏗鏗,聲猶在耳——
這是一位慈悲老人的諄諄教誨,頁頁叮嚀。這是**民族跨越千年的精神浩嘆……
論語讀書筆記 篇13
《論語》的編輯者不止一個人,有千千萬萬的人。
《論語》的語言簡潔精練,含義深刻,***許多**至今被世人視為至理。它以極具典范意義的語言!墩撜Z》中所記循循善誘的教誨之言或啟發(fā)論辯,侃侃而談其中不少對話場景栩栩如生,生動傳神。書中不僅有關于他的儀態(tài)舉止的靜態(tài)描寫,而且有關他的個性氣質的傳神刻畫。
《論語》成功描寫了一些孔門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魯莽,子貢的聰穎善變,顏回的`溫雅賢良,都稱得上個性鮮明,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還讓我知道了,孔子是個十分守禮節(jié),連顏回死后,他都還守著禮節(jié),不肯把車子賣掉,可見孔子多么深明大義!
《論語》是國學經典,涉及到人們生活諸多方面,如:如何從政,如何塑造正人君子,如何教育弟子,如何與人交往,堪稱**傳統(tǒng)智慧的源泉和寶庫,千百年來一直指導著人們修身養(yǎng)性,**安邦。它所反映出來的兩千多年前的社會精論,富有哲理的名言名句,是**民族文明的歷史展現。
讓我們慢慢的開始背《經典》,從底做起,知道古人的思想,從世代相傳的經典中,學習到人生的哲理,豐富自己的人生!
論語讀書筆記 篇14
先看最明顯的: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痹唬骸叭粍t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論語先進第十一)
子貢問說:“師和商這兩個人哪個更賢?”孔子回答說“師做得過了,商又做得不夠。”子貢說:“那么師更好些?”孔子說:“做得過頭就像做得不夠(一樣不好)”。
的確,人的一生,也就是處理各種矛盾的一生。對于這些矛盾,要把握得恰到好處,既不“過”,也不“不及”,卻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墩撜Z》里面就列舉了許許多多這樣的矛盾。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保ㄕ撜Z公治長第五)
遇到事情應該怎么處理呢?這里“決”和“慎”是一對矛盾。而太過“決”就會成武斷,太過“慎”則是優(yōu)柔寡斷,無論走向哪個極端都不可取。聞而行之則太武斷,易犯錯,三思后行則太優(yōu)柔寡斷。所以面對季文子三思后行,孔子說:再思之,可矣。
孔子還要求**者的行為要端正,“政者,正也。子率而正,孰敢不正”。
為官者道德的高低是**好壞的決定性因素,“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其次,選拔官吏要以道德為標準,孔子認為,如果有道德的人的.職位在沒有道德的人的上面,那么人民就會信服;如果沒有道德的人的職位反而在有道德的人的上面,**不服。再次,他主張推行教化,反對**者的殺戮**,“子欲善而民善,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意思是說就像草隨風動一樣,,為官者的言行影響著老百姓,以此要求**者發(fā)揮身教作用,引導天下風氣向善!皭廴恕北憩F在**上便是“博施于民而能濟眾”(《雍也》),采取合乎民情的便宜措施以促進生產,使人民富足。
論語讀書筆記 篇15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論語》開篇的這三句話,可以說是老幼皆知,其意思也不用特別解釋了。可南懷瑾先生卻是這樣解釋的:做學問,要隨時注意“時”和“習”,要隨時隨地學習。當你有進步時,能不愉悅嗎?你的學問沒有人能夠理解時,有個難得的知己來看你了,能不高興嗎?做學問的人,也可能一輩子沒人能了解你,那也不生氣,這樣的人不就是君子嗎?這樣的解釋,比起常人的理解,不知要高出多少層。
南懷瑾先生這樣解釋的原因是,原句第一個字“學”不能僅僅當作狹義的“書本學問”理解,而是要從人生修養(yǎng)上講起才行。也就是說,“學問是從人生經驗上來,做人做事上去體會的。”那么,把“學”字的意義理解的這么寬泛,符合孔子的原意嗎?南懷瑾先生說,《論語》二十篇,每篇都是一篇文章。而現在,一條一條分開印,是宋儒們把它圈斷的。整個二十篇《論語》連起來,又是一整篇大文章。
這倒又是一種新鮮的解讀方式。誰都知道,《論語》是語錄體著作,既然是語錄體,就很讓人習慣于把那一條條論述分****理解。這本來也不算錯,卻容易造成斷章取義。把“學”字理解成狹義的“書本學問”,就是斷章取義造成的。所以,南懷瑾先生說《論語》中所說的“學”,不是僅僅文章寫得好,也不僅僅是知識淵博,它還包括“做人好做事對”,哪怕一個人是文盲,但只要是會做人做事,就是有“學問”。這是南懷瑾把整部《論語》研究完后,用“整體觀”看待《論語》得出的結論。
為了證明自己把“學”字理解成“人生修養(yǎng)”的“學問”的正確性,南懷瑾先生還列舉了《論語》中子夏的話來證明自己的結論。“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币馑际强吹胶玫娜司妥鹁此诩夷芙弑M全力愛家愛父母;在社會上做事、對人、對國放棄私心,對朋友言而有信,這樣的人,雖說沒讀過書,也一定說這人真有學問。這句話足以證明“學”不僅僅指“書本學問”。
正因為南懷瑾先生解讀《論語》與眾不同,他解讀《論語》的著作才命名為《論語別裁》。
他這個“別裁”不僅僅與現代人對《論語》的一般理解不一樣,而且特別與宋代以來朱熹學派的儒家學者對《論語》的注解不一樣。以朱熹為**的宋代儒士們因為是以對“語錄體”的理解方式來理解《論語》,結果斷章取義,讓后人造成了對孔子思想的極大誤解。比如宋儒們理解上述子夏的那段話時就出現了偏差。他們把“賢賢易色”理解成“看到好人馬上跟他學習,連女色都不能親近了”。把“色”字的.“態(tài)度、形色”之意理解成了“女色”,以至于近現代人攻擊孔子“違反人性”。他們還把“事君能致其身”的“君”理解成“**”,又讓近現代人攻擊孔子是“**思想”,因為《論語》要人為**全力服務嘛。孰不知,“君”在此應泛指為“你尊敬的人”,也即是“朋友同事”或“你答應給人辦事的人”。像這樣對孔子思想斷章取義的理解,還有很多處。
所以,南懷瑾先生說:“孔家店被人**,老板沒有錯,是店員們搞錯的,這要特別修正的。”現在,是到了真正復原孔子的“仁義”思想的本色的時候了。南懷瑾先生獨特的“經史相參”、“整體看待”式解讀能幫我們吹盡黃沙,淘出真金。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址)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