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對》原文及其翻譯
第1篇:《隆中對》原文及其翻譯
隆中對
——陳壽
【原文】
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
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豈愿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笔唬骸按巳丝删鸵,不可屈致也。將*宜枉駕顧之!
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因屏人曰:“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于天大,而智太短淺,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
【譯文】
諸葛亮親自耕種田地,喜愛吟唱《梁父吟》。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與管仲、樂毅相比,當時的人沒有誰承認這一點。只有博陵崔州平,穎川的徐庶徐元直跟他交情很好,說是確實這樣。
當時劉備駐*在新野。徐庶拜見劉備,劉備很器重他,徐庶對劉備說:“諸葛孔明,是臥龍啊,將*可愿意見他嗎?”劉備說:“您和他一起來吧!毙焓f:“這個人只能到他那里去拜訪,不能委屈他,召他上門來,您應(yīng)當屈身去拜訪他!
于是劉備就去拜訪諸葛亮,共去了三次,才見到。劉備于是叫旁邊的人避開,說:“漢朝的天下崩潰,奸臣竊取了*,皇上逃難出奔。我沒有估量自己的德行,衡量自己的力量,想要在天下伸張大義,但是自己的智謀淺短、辦法很少,終于因此失敗,造成今天這個局面。但是我的志向還沒有罷休,您說該采取怎樣的計策呢?”
【作者簡介】
陳壽(233-297),字承祚,巴西安漢(今四川南充)人。西晉史學家。他小時候好學,師事同郡學者譙周,在蜀漢時曾任衛(wèi)將*主簿、東觀秘書郎、觀*令史、散騎黃門侍郎等職。當時,宦官黃皓專權(quán),大臣都曲意附從。陳壽因為不肯屈從黃皓,所以屢遭遣黜。入晉以后,歷任著作郎、長平太守、治書待御史等職。280年,晉滅東吳,結(jié)束了*局面。陳壽當時四*歲,開始撰寫《三國志》。
第2篇:《隆中對》文言文原文及翻譯賞析
《隆中對》原名《草廬對》,是*東漢末年諸葛亮與劉備三顧茅廬時的談話內(nèi)容,選自《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史上本無《隆中對》一說,隆中對的標題是后人加的。但《隆中對》提法并非由作者陳壽提出,而是由后人添加。207年冬至208年春,當時駐*新野的劉備在徐庶建議下,三次到隆中(今襄陽城西30里)(史料記載)拜訪諸葛亮,但直到第三次方得見(著名的“三顧茅廬”)!恫輳]對》中,諸葛亮為劉備分析了天下形勢,提出先取荊州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勢,繼而圖取中原的戰(zhàn)略構(gòu)想。在諸葛亮出山后,沒有任何的官職,直到劉備取得荊州四郡時才拜*師中郎將,劉備集團之后的種種攻略皆基于此。
隆中對
亮躬耕隴畝,好(hào)為《梁父(fǔ)吟》。身長八尺,每自比于管仲、樂(yuè)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
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豈愿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笔唬骸按巳丝删鸵,不可屈致也。將*宜枉駕顧之!
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因屏人曰:“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duó)德量力,欲信(shen)大義于天下;而智術(shù)淺短,遂用猖蹶(chāngjué),至于今日。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來,豪杰并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shù)。曹*比于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quán)據(jù)有*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jù)漢、沔(miǎn),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將*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yè)。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既帝室之胄[zhòu],信義著于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jié)好孫權(quán),內(nèi)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以向宛、洛,將*身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者乎?誠如是,則霸業(yè)可成,漢室可興矣!
先主曰:“善!”于是與亮情好日密。
關(guān)羽、張飛等不悅,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愿諸君勿復(fù)言。”羽、飛乃止。
《隆中對》練習題及*
一、,讀準下列加點字的音。
隴畝lǒng傾頹tuí猖蹶chāngjué存恤xù因屏人bǐng
夷越y(tǒng)í胄zhòu殆dài沔miǎn詣yì度德量力duó
二、文學知識
《隆中對》節(jié)選自《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作者陳壽,字承祚(音zuò),是晉朝人,史學家,所著本書共六十五卷,記載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的歷史。對,是回答、應(yīng)對的意思。
三、重點字詞解釋:
1、第1段,注意以下詞語的解釋。
躬:親自。隴畝:田地。好:喜歡。每:常常。比于:和……相比。
時:當時。莫之許:就是“莫許之”。許,承認。友善:友好。信然:確實這樣。
2、第2段,注意以下詞語的解釋。
屯:駐*防守。器:器重、重視。
謂……曰:對……說。與俱來:與(之)俱來。俱。一起。
就見:到那里拜訪。就,接近,趨向。
屈致:委屈(他)召他來。致:招致,引來。
枉:委屈。駕:車馬,借車馬指劉備。顧:拜訪。
3、第3段,注意以下詞語的解釋。
由是:因此。遂:于是,就。詣:去,到。這里是拜訪的意思。
凡:總共。乃見:才見到。因:于是。屏;這里是命人退避的意思。
漢室:指漢朝。傾頹:崩潰、衰敗。
奸臣:指董卓、曹*先后專權(quán)。竊命:盜用皇帝的命令。
孤:古代王侯的自稱。這里是劉備自稱。度德量力: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計(自己的)力量(能否勝人)
欲信大義于天下:通“伸”,伸張。遂:就。用:因此。猖蹶:這里是失敗的意思。
已:停止,罷休。計:計策。安:疑問代詞,怎么。
4、第4段到完,注意以下詞語的解釋。
已來:已,通“以”。不可勝數(shù):數(shù)也數(shù)不清。勝,盡。
眾寡:人少。意思是兵力薄弱。
非惟天時:不僅。抑亦人謀:而且。謀:籌劃(得當)
挾:挾持,控制。令:號令。諸侯:這里指當時割據(jù)一方的*閥。
不可與爭鋒:爭強,爭勝。
國險而民附:地勢險要,民眾歸附。援:外援。圖:謀取。
利:物資。盡:全部取得。
此用武之國:這是用兵之地。意思是兵家必爭之地。
殆:大概。資:資助,給予。險塞:地勢險要。
天府之土:指自然條件優(yōu)越,物產(chǎn)豐饒,形勢險固的地方。
因之以成帝業(yè):憑借。成:成就,創(chuàng)建。
暗弱:昏庸懦弱。殷:興旺富裕。存恤:愛撫、愛惜。
胄:后代。信義:信用和道義。著:顯明。
總攬:廣泛地羅致。攬,這里有招致的意思。
巖阻:險阻,指形勢險要的地方。戎:古時對我國西部各族的稱呼。
夷越:這里泛指我國南部各族。修:治理。政理:*。身率益州之眾:親自。
簞食壺漿:用簞(盛著)糧食,用壺(裝著)酒水。“簞”和“壺”是名詞作動詞。簞,用簞盛。壺,用壺裝。
誠如是:確實像這樣。日:一天天。
四、詞義歸類
1、一詞多義
謂①謂為信然說
②謂先主曰對-----說,告訴
已①然志猶未已停止
②自董卓已來通“以”
③已歷三世已經(jīng)
信①謂為信然確實
②信義著于四海信用
③欲信大義于天下同“伸”,伸張
然①謂為信然這樣
②然志猶未已但是
用①遂用猖蹶因此
②賢能為之用任用
此③用武之國運用
為①好為《梁父吟》?唱
②謂為信然是
③以弱為強者?變?yōu)?/p>
④賢能為之用?被
⑤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結(jié)為、作為
之?①先主器之代詞,他,指代徐庶
②今*已擁百萬之眾助詞,的
③高祖因之以成帝業(yè)代詞,它,指代益州
④先主解之曰代詞,他們,指代關(guān)羽、張飛
⑤孤之有孔明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無實義。
因①因屏人曰于是
②高祖因之以成帝業(yè)憑借
于①每自比于管仲、樂毅和、跟
②欲信大義于天下向
③曹*比于袁紹跟、和
④將*身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川從
2、詞*活用
簞名詞作動詞用簞盛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者乎
壺名詞作動詞用壺裝
3、通假字
欲信大義于天下信,通“伸”伸張
自董卓已來已,通“以”
五、翻譯句子:
①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于天下,而智術(shù)淺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我不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計(自己的)力量(能否勝人)。想為天下人伸張正義,然而自己的才智和謀略不足,就因此失敗,(弄)到今天(這個局面)。
②今*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
現(xiàn)在曹*已經(jīng)擁有百萬大*,挾持皇帝來號令諸侯,這確實是不能夠同他爭勝。
③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宜枉駕顧之。
_這個人只可以到他那里去,不可以委屈他,召他上門來。將*應(yīng)該親自去拜訪他
④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者乎?
老百姓誰敢不用簞盛飯,用壺盛漿來歡迎將*你呢?
⑤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_這只可以把他結(jié)為外援,而不可以謀取他。_
⑥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
然而(我的)志向(到現(xiàn)在)還沒有罷休,你認為應(yīng)該采取怎樣的辦法?_
⑦此殆天所以資將*。將*豈有意乎?
這大概是上天拿它來資助將*的。將*是否有奪取它的意圖呢?
⑧每自比于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
常常把自己和管仲、樂毅相比,當時的人不同意這件事。
六、課文內(nèi)容理解:
1、諸葛亮“每自比于管仲、樂毅”說明他什么?
說明他志向遠大,自認為有出將入相的才能。
2、為什么“時人莫之許”只有崔州平和徐庶“謂為信然”?
因為當時人們還不了解他,只有跟他十分友好的朋友才知道他確有出將入相的才能。
3、諸葛亮為什么只可“就見”“不可屈致”?
(1)有才能的人往往恃才傲物,如果不夠尊重地請他,他肯定不會來。
(2)親自前往拜訪,才能顯示思賢若渴,才能表現(xiàn)對人才的尊重。
4、劉備請諸葛亮出山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是“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欲信大義于天下”但“智術(shù)淺短,遂用猖獗”,希望能得到好的計策,實現(xiàn)他的*理想。
5、在諸葛亮的對策中,他替劉備策劃的最終目標是什么?
最終目標是霸業(yè)可成,漢室可興。
6、為了達到這個目標,諸葛亮提出了什么戰(zhàn)略方針?
跨有荊、益兩州,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jié)好孫權(quán),內(nèi)修政理;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以向宛、洛,劉備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川。
7、諸葛亮是根據(jù)什么提出這個戰(zhàn)略方針的?
根據(jù)當時形勢而提出的。
(1)今*已擁百萬之眾(*事優(yōu)勢),挾天子而令諸侯(*優(yōu)勢),此誠不可與爭鋒。(誠字強調(diào)要尊重這個客觀事實)
(2)孫權(quán)據(jù)有*東,已歷三世,國險民附,賢能為之用(優(yōu)越的地理條件和內(nèi)部團結(jié)緊密,地位鞏固),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3)荊州是用武之國(兵家必爭之地具有戰(zhàn)略意義),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
(4)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經(jīng)濟力量雄厚),但劉潭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劉表、劉璋兩個集團內(nèi)部極不穩(wěn)定)。
(5)劉備是帝室之胃,信義著于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有號召力)
(6)聯(lián)合少數(shù)民族----建立鞏固的戰(zhàn)略后方。聯(lián)合孫權(quán)孤立曹*----使其兩面受敵。
諸葛亮的對策從當時的歷史條件來看是完全可行的。他在對當前形勢分析是都強調(diào)了“人謀”的重要*。例如:談曹*的“以弱為強”時就指出---“非為天時,抑亦人謀”;談孫權(quán)的地位鞏固時則指出---“賢能為之用”;向劉備提出總攬英雄建議時表明---盡管劉備目前處境艱難,但只要“人謀”得當,成霸業(yè)、興漢室的愿望還是可以實現(xiàn)的。
統(tǒng)觀對策全文,可分為三部分:
1、分析曹*、孫權(quán)兩大集團的狀況,分清敵友,采取不同的方針;
2、指出荊、益兩州在戰(zhàn)略上的重要地位和奪取的可能*;
3、歸納策略上的主要之點并指出光明的前景。
中考試題及*
4.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因屏人曰屏(2)欲信大義于天下信
(3)于是與亮情好日密日(4)愿諸君勿復(fù)言愿
5.下列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a.猶魚之有水也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愛蓮說》)
b.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曹劌論戰(zhàn)》)
c.高祖因之以成帝業(yè)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
d.曹*比于袁紹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鄒忌諷齊王納諫》)
6.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6分)
(1)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宜枉駕顧之。(3分)
翻譯:
(2)將*身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者乎?(3分)
翻譯:
7.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在"隆中對策"前,作者先采用側(cè)面敘寫的方式襯托出諸葛亮的與眾不同和非凡才智。
b.諸葛亮以高祖劉邦在益州成就帝業(yè)為例提示劉備可以將益州作為建立蜀漢大業(yè)的基地。
c.諸葛亮分析天下形勢,既論及地理、經(jīng)濟、*事等因素,又提到了恤民和用賢的重要。
d.文章通過隆中對策這一核心事件,突出展示了諸葛亮作為*家和*事家的遠見卓識。
*:
4、(共4分)屏:命人退避信:(通"伸")伸張日:一天天愿:希望(一詞1分)
5、(3分)a(a項均為助詞,取消句子**。b項分別為并列關(guān)系、修飾關(guān)系的連詞。c項分別譯為"憑借"、"于是"。d項分別為"同"、"在"。)
6、(共6分)(1)這個人值得到他那里去拜訪,不能委屈他,召他上門來,將*您應(yīng)當屈尊親自去拜訪他。(3分,就見1分,枉駕1分,句子意思基本正確1分)
(2)將*親自統(tǒng)率益州大*從秦川出擊,百姓誰敢不用竹筐盛著飯食用壺裝著酒水來迎接將*您呢?(3分,"出于秦川"1分,"簞食壺漿"1分,句子意思基本正確1分)
7、(3分)a(應(yīng)是正面描寫和側(cè)面描寫相結(jié)合)
譯文
諸葛亮親自在田地中耕種,喜愛吟唱《梁父吟》。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和管仲、樂毅相比,當時人們都不承認這件事。只有博陵的崔州平,潁川的徐庶與諸葛亮關(guān)系甚好,說確實是這樣。
適逢先帝劉備駐扎在新野(今新野縣)。徐庶拜見劉備,劉備很器重他,徐庶對劉備說:“諸葛孔明這個人,是人間臥伏著的龍啊,將*可愿意見他?”劉備說:“您和他一起來吧。”徐庶說:“這個人只能你去他那里拜訪,不可以委屈他,召他上門來,將*你應(yīng)該屈尊親自去拜訪他!
因此先帝就去臥龍崗拜訪諸葛亮,總共去了三次,才見到諸葛亮。于是劉備叫旁邊的人退下,說:“漢室的統(tǒng)治崩潰,奸邪的臣子盜用政令,皇上蒙受風塵遭難出奔。我不能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計自己的力量能否勝任,想要為天下人伸張大義,然而我才智與謀略短淺,就因此失敗,弄到今天這個局面。但是我的志向到現(xiàn)在還沒有罷休,您認為該采取怎樣的辦法呢?”
諸葛亮回答道:“自董卓獨掌大權(quán)以來,各地豪杰同時起兵,占據(jù)州、郡的人數(shù)不勝數(shù)。曹*與袁紹相比,聲望小人又少,然而曹*最終之所以能打敗袁紹,憑借弱小的力量戰(zhàn)勝強大的原因,不僅依靠的是天時好,而且也是人的謀劃得當,F(xiàn)在曹*已擁有百萬大*,挾持皇帝來號令諸侯,這確實不能與他爭強。孫權(quán)占據(jù)*東,已經(jīng)歷三世了,地勢險要,民眾歸附,又任用了有才能的人,孫權(quán)這方面只可以把他作為外援,但是不可謀取他。荊州北靠漢水、沔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資都能得到,東面和吳郡、會稽郡相連,西邊和巴郡、蜀郡相通,這是大家都要爭奪的地方,但是它的主人卻沒有能力守住它,這大概是天拿它用來資助將*的,將*你可有占領(lǐng)它的意思呢?益州地勢險要,有廣闊肥沃的土地,自然條件優(yōu)越,高祖憑借它建立了帝業(yè)。劉璋昏庸懦弱,張魯在北面占據(jù)漢中,那里*殷實富裕,物產(chǎn)豐富,劉璋卻不知道愛惜,有才能的人都渴望得到賢明的君主。將*既是皇室的后代,而且聲望很高,聞名天下,廣泛地羅致英雄,思慕賢才,如饑似渴,如果能占據(jù)荊、益兩州,守住險要的地方,和西邊的各個民族和好,又安撫南邊的少數(shù)民族,對外聯(lián)合孫權(quán),對內(nèi)革新*;一旦天下形勢發(fā)生了變化,就派一員上將率領(lǐng)荊州的*隊直指中原一帶,將*您親自率領(lǐng)益州的*隊向秦川出擊,老百姓誰敢不用竹籃盛著飯食,用壺裝著酒來歡迎將*您呢?如果真能這樣做,那么稱霸的事業(yè)就可以成功,漢室天下就可以復(fù)興了。”
劉備說:“好!”從此與諸葛亮的關(guān)系一天天親密起來。
關(guān)羽、張飛等人不高興了,劉備勸解他們說:“我有了孔明,就像魚得到水一樣。希望你們不要再說什么了。”關(guān)羽、張飛于是不再說什么了。
文章結(jié)構(gòu)
第一部分(1)正面描寫,簡述諸葛亮的為人。
第二部分(2)側(cè)面描寫,寫徐庶向劉備推薦諸葛亮。
第三部分(3-5)寫諸葛亮隆中對策。諸葛亮扼要地分析了當時天下的形勢以及推測了未來形勢的發(fā)展(正面描寫與側(cè)面描寫相結(jié)合)
第四部分(6)側(cè)面描寫,寫劉備對諸葛亮的重視和器重。
人物形象
諸葛亮:才能非凡,目光長遠,洞察時局,遠大抱負,不趨炎附勢。
劉備:慧眼識才,真誠待人,禮賢下士。
第3篇:《蚊對》原文及翻譯
導(dǎo)語:《蚊對》文章以天臺生被群蚊叮咬,責罵童子為引子,引出童子的一段尖銳的答話。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guī)怼段脤Α吩募胺g,歡迎閱讀學習!
天臺生困暑,夜臥絺帷中,童子持翣飏于前,適甚就睡。久之,童子亦睡,投翣倚床,其音如雷。生驚寤,以為風雨且至也。抱膝而坐,俄而耳旁聞有飛鳴聲,如歌如訴,如怨如慕,拂肱刺肉,撲股面。毛發(fā)盡豎,肌*顫;兩手交拍,掌濕如汗。引而嗅之,赤血腥然也。大愕,不知所為。蹴童子,呼曰:“吾為物所苦,亟起索燭照!睜T至,絺帷盡張。蚊數(shù)千,皆集帷旁,見燭亂散,如蟻如蠅,利嘴飫腹,充赤圓紅。生罵童子曰:“此非吾血者耶?爾不謹,蹇帷而放之入。且彼異類也,防之茍至,烏能為人害?”童子拔蒿束之,置火于端,其*勃郁,左麾右旋,繞床數(shù)匝,逐蚊出門,復(fù)于生曰:“可以寢矣,蚊已去矣!
生乃拂席將寢,呼天而嘆曰:“天胡產(chǎn)此微物而毒人乎?”
童子聞之,啞而笑曰:“子何待己之太厚,而尤天之太固也!夫覆載之間,二氣絪緼,賦形受質(zhì),人物是分。大之為犀象,怪之為蛟龍,暴之為虎豹,馴之為麋鹿與庸狨,羽毛而為禽為獸,裸身而為人為蟲,莫不皆有所養(yǎng)。雖巨細修短之不同,然寓形于其中則一也。自我而觀之,則人貴而物賤,自天地而觀之,果孰貴而孰賤耶?今人乃自貴其貴,號為長雄。水陸之物,有生之類,莫不高羅而卑網(wǎng),山貢而海供,蛙黽莫逃其命,鴻雁莫匿其蹤,其食乎物者,可謂泰矣,而物獨不可食于人耶?茲夕,蚊一舉喙,即號天而訴之;使物為人所食者,亦皆呼號告于天,則天之罰人,又當何如耶?且物之食于人,人之食于物,異類也,猶可言也。而蚊且猶畏謹恐懼,白晝不敢露其形,瞰人之不見,乘人之困怠,而后有求焉。今有同類者,啜栗而飲湯,同也;畜妻而育子,同也;衣冠儀貌,無不同者。白晝儼然,乘其同類之間而陵之,吮其膏而盬其腦,使其餓踣于草野,流離于道路,呼天之聲相接也,而且無恤之者。今子一為蚊所,而寢輒不安;聞同類之相,而若無聞,豈君子先人后身之道耶?”
天臺生于是投枕于地,叩心太息,披衣出戶,坐以終夕。
天臺生因為天氣熱而難受。晚上躺在細葛做的蚊帳里面,童子手里拿著大扇子在前面揮動,舒服極了,于是就睡著了。過了很久,童子也睡著了,丟掉大扇子,靠在床邊,鼾聲像打雷一般。天臺生驚醒過來,以為快要刮風下雨了,抱著自己的膝蓋坐在那里。不久,耳旁聽到飛動鳴叫的聲音,像是唱歌、又像是在傾訴,像是充滿哀怨、又像是充滿思慕;接著就攻擊天臺生的手臂,刺入到他的肉里面去,撲向他的大腿,咬嚙他的臉面,讓天臺生毛發(fā)都豎了起來,肌肉也幾乎要顫動。天臺生兩手用力合拍,掌心濕濕的、好像是汗水,拿來聞聞,竟是鮮血的腥味!天臺生嚇一大跳,不知該怎么辦,就用腳踢了踢童子,呼叫他說:“我被小蟲咬得難受,(你)趕緊起來找蠟燭照明!毕灎T來了,蚊帳全都開了,原來有幾千只蚊子聚在蚊帳邊。蚊子們看到燭火,四散亂飛,好像一群螞蟻,好像一堆蒼蠅,尖尖的嘴巴、飽飽的肚皮,通體漲大變紅。天臺生罵童子說:“這不正是嚙吮我血的東西嗎?都是你不謹慎,把蚊帳拉開而放它們進來!況且這些東西是異類,如果好好預(yù)防的話,它們又那能害人呢?”童子拔了些蒿草、捆成一卷,就在草端點起火來,*隨著風回旋,童子拿著蒿草左右揮來揮去,繞床好幾圈,把蚊子趕到門外去了。童子回報天臺生說:“可以好好睡覺了,蚊子都趕走了。”
天臺生于是拂拭席子,正要睡覺,忽然呼喊老天而感嘆地說:“老天您為什么要生出這種小東西來傷害人呢?”
童子聽了,啞然失笑地說:“您為什么把自己看得那么重要,又過分又固執(zhí)地怨恨老天呢!天地之間,*陽二氣相互作用、產(chǎn)生變化,賦予它形體、授給它本質(zhì),使人和物得到了區(qū)分。大的動物是犀牛、大象,怪異的動物是蛟龍,兇暴的動物是老虎、花豹,馴服的動物是糜鹿、金絲猴;長羽毛的是飛禽、是走獸,裸體無毛的是人、是蟲;無不都有供養(yǎng)。雖然有大小長短的不同,然而寄托形體在這天地之間,都是一樣的。如果從我們?nèi)祟惖慕嵌葋砜吹脑,則會認為人類高貴而動物低賤;如果從天地的角度來看的話,則果真有哪個高貴、哪個低賤呢?現(xiàn)在我們?nèi)祟愖蕴韮r,號稱是天地間的主宰者;對待水陸間的物體,有生命的種類,沒有不在高處設(shè)下鳥網(wǎng)、在低處設(shè)下魚網(wǎng),山中貢獻、海里供應(yīng),蛙、黽都沒法逃命,鴻雁也都沒法隱藏蹤跡;人類所吃的動物,可以說是太多太多了,而動物難道就不可以吃人嗎?今晚蚊子動一下嘴巴,您就對老天哀號而加以控訴。假如那些被人類所吃的動物,它們也都向老天哀號控告的話,那么老天要處罰人類,又該怎么辦呢?
“況且動物被人類吃,人類被動物吃,這是不同的種類,還可以說得過去。而且蚊子還對人謹慎畏懼,大白天不敢暴露他們的形跡,躲在看不見的地方來觀察人,乘人疲憊松懈的時候,然后才有所謀求。‖F(xiàn)在同樣是人類,吃著米粟、喝著熱湯,這是相同的!養(yǎng)活妻女、教育小孩,這是相同的!穿戴容貌,也沒有不相同的!可是人類卻在大白天里公然乘著同類有間隙的時候來欺負他,吮吸他們的脂膏和腦髓,讓他們餓倒在草野間,讓他們在道路上流離失所,呼天搶地的聲音連接不斷,也沒有人憐憫他們。現(xiàn)在您一被蚊子咬嚙,就立即睡不安穩(wěn),知道同類相殘卻好像沒聽見過一樣,這難道是君子先別人后自己的道理嗎?”
天臺生于是將枕頭扔到地上,拍打心窩、發(fā)出長嘆,披上衣服、走出門口,一直坐到天亮。
注釋
(1)天臺生:作者自稱。
(2)絺(chī。┘毟鸩嘉脦ぁ
(3)翣(shà):扇子。
(4)慕:思念。
(5)噆(cǎn):叮咬。
(6)飫(yù):飽,足。
(7)勃郁:風吹*回旋的樣子。
(8)麾:通“揮”,揮舞。
(9)。èǎ枺盒Φ臉幼。
(10)尤:指責,歸罪,怨恨。
(11)覆載之間:指天地之間。
(12)二氣:指*陽二氣。絪缊(yīnyūn):天地間*陽二氣交互作用!兑*系天下》:“天地絪缊,萬物化淳!毖蕴斓亻g*陽兩氣交互作用,萬物感之而變化生長。
(13)庸狨(rōng):大牛和金絲猴。
(14)羅:捕鳥的網(wǎng)。
(15)黽(měng):金線蛙。
(16)泰:極。
(17)陵:同“凌”,侵侮,欺壓。
(18)盬(gǔ):吸飲。
(19)踣(bó):跌倒,僵仆。
(20)離流:流離,離散。
[《蚊對》原文及翻譯]相關(guān)文章: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相關(guān)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quán)/違法違規(guī)的內(nèi)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wǎng)址) 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