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操网,9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精品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亚洲,亚洲haose在线观看

岳陽樓記教案(通用13篇)

岳陽樓記教案(通用13篇)

  作為一名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岳陽樓記教案(通用1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岳陽樓記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把握全文思路,學習敘事、寫景、抒情和議論相結(jié)合的寫法。

  2、深刻體會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達胸襟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

  3、學習和積累文言詞匯。

  教學重點

  1、結(jié)合時代背景,體會范仲淹的豁達胸襟和遠大抱負。

  2、學習和積累文言詞匯。

  3、流暢地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文中記敘、寫景、抒情、議論等表達方式的關(guān)系。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聽說過“斷齏食粥”的故事嗎?它說的是我國宋代文學家范仲淹的故事。今天我們來學習他的一篇千古名作《岳陽樓記》。

  二、作者和寫作背景簡介。

  1、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蘇州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死后謚號文正。他出身貧寒,幼年喪父,對下層人民的痛苦感受較深。中進士以后多次向皇帝上書,提出許多革除弊政的建議,遭到保守勢力的打擊,一再貶官。后來負責西北邊防,防御西夏入侵很有功績。一度調(diào)回朝廷擔任樞密副使、參知政事的職務,可是在保守勢力的攻擊與排擠下,于慶歷五年又被迫離開朝廷。寫《岳陽樓記》時正在鄧州做知州。以后還做過杭州、青州的太守。后在赴潁州任途中病死。死之日,四方聞者,皆為嘆息。

  2、寫作背景

  北宋慶歷四年(1044)的春天,滕子京被貶謫到岳州巴陵郡做知州,第二年春重修岳陽樓,6月寫信給貶官在鄧州的好朋友范仲淹,并附有《洞庭晚秋圖》一幅,請他寫一篇文章記述這件事。到慶歷六年9月,范仲淹便寫了這篇著名的《岳陽樓記》。

  三、朗讀。

  1、播放朗讀錄音或教師范讀,學生邊聽邊注意字音、停頓、語氣、感情。

  2、朗讀指導。朗讀時應注意節(jié)奏必須整齊劃一,凡四字句皆兩字一頓,其余按意義劃分,不要讀破句。相鄰的兩組駢句之間要有稍長的停頓。

  3、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4、朗讀對抗賽。教師對個別朗讀錯誤給予糾正。

  四、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

  1、默讀,學生參照注釋翻譯課文。

  2、結(jié)合注釋,找學生說出每段應該注意的重點字詞句,并說出全段大意,教師給予補充。

  3、采用分組挑戰(zhàn)式提問,進一步檢查掌握情況。

  五、課文分析。

  1、解題:“記”是一種怎樣的文體?

  古代的“記”是一種不定體,敘事、寫景、狀物的成分居多,而目的在于抒發(fā)作者的情操和抱負,或闡述作者對某些問題的觀點。在寫法上常常是多種表達方式結(jié)合運用。

  2、默讀全文,說說本文都運用了哪幾種表達方式。

  敘事:第1自然段記述重修岳陽樓的背景及作記的緣由。

  描寫:第2自然段描寫洞庭湖雄偉壯麗的景象。

  第3自然段描寫湖上久雨陰晦的凄涼景象。

  第4自然段描寫湖上春光明麗的歡快景象。

  抒情:第3自然段抒“遷客騷人”登樓睹此的傷感心情。

  第4自然段抒“遷客騷人”登樓覽之的喜悅心情。

  第5自然段直抒作者胸臆,砥礪友人同道。

  議論:第5自然段明言其人生志向、政治抱負(以“古仁人”為楷模,憂國憂民),表露其博大襟懷、堅強意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六、布置作業(yè)。

  1、熟讀并背誦全文。

  2、抄寫重點實詞和句子。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測。

  二、品讀第3、4兩段,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這兩段在情感表達上的不同點和相同點。

  (學生朗讀,教師指導讀出感情。)

  不同點:第3自然段描寫的是凄涼、昏暗、處處險惡之景;產(chǎn)生悲傷之情。第4自然段描寫的是晴朗、開闊、充滿生機之景;產(chǎn)生喜悅之情。

  相同點:都是遷客騷人的“以物喜,以己悲”之情。

  三、品讀第5自然段。作者對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持什么態(tài)度?請說明理由。

  作者并不贊賞遷客騷人的這種覽物之情,他贊賞的是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達胸懷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遠大抱負。

  四、討論: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是為誰而寫的?

  1、為岳陽樓而寫。

  屬予作文以記之。

  2、為滕子京而寫。

  分析第1自然段:滕子京的處境(謫守),才能(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俱興)。

  引入材料:滕子京對自己的無端遭遣始終耿耿于懷,常?诔鲈寡。據(jù)說,岳陽樓落成之日,他的部下前來祝賀,他卻說:“落甚成!待痛飲一場,憑欄大慟十數(shù)聲而已!北井敻吲d之際,滕子京卻萬般悲傷涌上心頭,可見他還沒有走出謫官帶來的打擊。作者寫此文有對滕子京的一份勸勉之意。

  3、為自己而寫。

  引入材料:《宋史》記:范仲淹二歲而孤,家貧無依,而少有大志,以天下為己任。發(fā)憤苦讀,憊甚,輒以涼水沃面;食不給,啖粥而讀,人不堪其憂,仲淹不堪其樂也。既仕,每慷慨論天下事,奮不顧身。以力主革除弊政,被讒受貶,慶歷五年由參知政事謫守鄧州。勤愛民,有政聲,常自誦曰:“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也!弊髡邔懘宋氖潜砻髯约阂簧淖非,是一種自我激勵。

  五、文中記敘、寫景、抒情、議論是怎樣結(jié)合在一起的?

  全文先以敘事帶出寫景,然后由景生情,情景交融,最后由情抒議,點明全文主旨。做到了情、景、議的高度融合。

  六、總結(jié)。

  《岳陽樓記》的著名,首先是因為它的思想境界崇高。孟子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边@已成為封建時代許多士大夫的信條。范仲淹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正貶官在外,“處江湖之遠”,本來可以采取獨善其身的態(tài)度,落得清閑快樂?墒撬豢线@樣,仍然以天下為己任,用“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兩句話來勉勵自己和朋友,這是難能可貴的。

  本文全篇僅360多字,卻內(nèi)容充實,情感豐富,將敘事、寫景、議論、抒情自然結(jié)合起來,既有對事情本末的交代,又有對湖光水色的描寫;既有精警深刻的議論,又有惆悵悲沉的抒情。記樓,記事,更寄托自己的心志。

  七、布置作業(yè)。

  1、熟練地背誦全文。

  2、仿照課文第3、4兩段,寫一段即景抒情的文章。

  板書設(shè)計

  岳陽樓記

  范仲淹

  重修岳陽樓及作記緣由(敘事)

  岳陽樓記教案 篇2

  

  文言總結(jié)(作業(yè))

  

  一、通假字

 、虐購U具興("具"通"俱",全,都。)

 、茖儆枳魑囊杂浿"屬"通"囑",囑咐,囑托。)

  二、掌握課文注釋的詞語。(補充注釋如下)

  遷客,謫遷的,指降職遠調(diào)的人。

  騷人:詩人

  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樣子

  薄暮冥冥:薄,迫近。

  去國懷鄉(xiāng):去,離開

  沙鷗翔集:翔集,時而飛翔,時而停頓。集,棲止,鳥停息在樹上。

  錦鱗游泳:錦鱗,指美麗的魚兒。

  連月不開開:放晴

  三、詞類活用:

 、艖c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守":名詞作動詞,"做……太守"。)

 、葡忍煜轮畱n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先":形容詞作狀語"在……之前"。"后":形容詞作狀語"在……之后"。)

  四、一詞多義

  和:政通人和(和樂)至若春和景明(和煦)

  通:政通人和(順利)北通巫峽(通向)初極狹,才通人(通過)鳴之而不能通其意(通曉)

  觀:予觀夫巴陵勝狀(看)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景色)

  空:濁浪排空(天空)長煙一空(消散)

  一:一碧萬頃(一片)長煙一空(全)

  極:南極瀟湘(盡,直通)感極而悲者矣(極點)此樂何極(窮盡)

  或:而或長煙一空(有時)或異二者之為(或許,也許)

  國: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國防)國恒亡(國家)則有去國懷鄉(xiāng)(國都、朝廷)

  居: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在)面山而居(居。┚邮眨ㄍA耍

  曠:則有心曠神怡(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寬廣)

  以:屬予作文以記之(來)不以物喜(因;因為)固國不以山溪之險(憑)所以動心忍性(用來)

  其:其必曰(代詞:他,他們)其喜洋洋者矣(語氣詞)必先苦其心志(代詞:他的)

  五、古今異義

  1、氣象萬千(氣象古義:景象。今義:大氣的狀態(tài)和現(xiàn)象。)

  2、微斯人(微古義:沒有。今義:微小、細小。)

  3、增其舊制(制古義:規(guī)律今義:制度)

  4、前人之述備矣(備古義:詳盡今義:準備)

  5、至若春和景明(景古義:日光今義:景物)

  6、予嘗求古仁人之心(嘗古義:曾經(jīng)今義:品嘗)

  7、越明年(明年古義:第二年今義:今年的下一年)

  六、句式

 、陪曔h山,吞長江……(省略句)

  ⑵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狀語后置)

  ⑶遷客騷人,多會于此。(狀語后置)

 、染訌R堂之高……,處江湖之遠……。(定語后置)

 、晌嵴l與歸?(賓語前置)

  七、成語:

 、艢庀笕f千——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種多樣,非常壯觀。

 、菩臅缟疋那槭鏁,精神愉快。

 、钦ㄈ撕汀马槙,人民和樂。形容國泰民安。

  八、名句積累

  1、點明主旨,抒發(fā)作者遠大政治抱負的句子: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2、表現(xiàn)古仁人于天下為己任的句子: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3、表現(xiàn)遷客騷人因物而喜的兩個四字句:心曠神怡,寵辱偕忘。

  4、表現(xiàn)遷客騷人因物而悲的兩個四字句: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

  5、與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的境界相似的句子: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6、古仁人和作者的曠達胸襟的句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7、父親叮囑剛創(chuàng)業(yè)的兒子,今后無論事業(yè)成敗,都應擁有如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所說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達胸襟與良好心態(tài),不因外部環(huán)境的好壞和自己的得失而高興或憂傷。

  8、《岳陽樓記》中"是進亦憂,退亦憂"一句,"進亦憂"指的是:"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退亦憂"指的是:"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9、滕子京的政績是: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10、前人之述備矣照應前文哪一句?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

  11、動靜結(jié)合描寫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

  12、從空間上形容湖面廣闊浩渺的句子: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

  13、從時間上表現(xiàn)洞庭湖景色千變?nèi)f化的句子: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14、總寫洞庭湖氣勢之大,景色變化之多的句子: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15、借鳥歡魚躍描繪清明之景的句子:沙鷗翔集,錦鱗游泳。

  

  一、寫作特色:

  1、繁簡得宜,層層蓄勢。

  2、敘事、寫景、議論、抒情相結(jié)合的寫法。

  3、駢散結(jié)合,詞語富有生命力。

  二、文章主旨:

  本文通過對岳陽樓周圍景物的描寫,以及對"遷客騷人""覽物之情"的分析,表達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達胸襟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以天下為己任的遠大志向,也表示了對好友滕子京的慰勉和規(guī)箴之意。

  

  敘述一、作記緣由(敘述政績)

  描寫二、寫景洞庭湖大觀。

  抒情抒遷客騷人情――悲(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以物喜與下文形

  ――喜(心曠神怡,寵辱偕忘)――以己悲成對比

  議論三、議論探求古仁人之心的內(nèi)涵。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何哉?――闊達胸襟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遠大抱負

  岳陽樓記教案 篇3

  [教學目的]

  1、掌握文中的實詞,了解文中“以”、“則”等虛詞和“然則”、“得無”的用法。

  2、理解本文寫景抒情、對比出旨的特點。

  3、領(lǐng)會文中警句的思想光彩。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范仲淹的《岳陽樓記》。這篇文章是歷來受到人們稱頌的名文,文章的思想品格光彩照人,文章的語言文字精練優(yōu)美,有許多好東西值得學習。為理解好這篇文章,先要對本文寫作的情況有所了解。下面我對此作點簡略的介紹。

  范仲淹是北宋前期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他官至朝廷的“參知政事”(副宰相)。他在當政期間提出過十條改良政治的措施,包括限制憑借政治特權(quán)當官、選拔有真才實學的人,嚴格執(zhí)行政令等項,他還主張興修水利以利民生;他為官清廉,關(guān)心國計民生,關(guān)注邊防戒備。范仲淹大力革新政治,卻遭到朝中頑固勢力的反對,結(jié)果,他的改革計劃全部告吹,一腔熱情付諸東流,后來他不僅被罷免了“參知政事”的官職,還被貶到外地去做地方官!对狸枠怯洝肪褪撬毁H到鄧州(今河南鄧縣)做知州時寫的。此后,他又被派去杭州等地任職,最后在赴任途中病死。

  《岳陽樓記》中提到的滕子京,與范仲淹同年考中進士,是范仲淹的好友。滕子京在西北邊境任職,率領(lǐng)軍民抗擊西夏入侵,因受誣告而被貶到岳州任知州(太守)。他重修岳陽樓,致信范仲淹,請范仲淹寫篇文章以作紀念。于是,在鄧州任上的范仲淹應約撰寫了此文。

  我們可以看到,范仲淹寫此文時,正與滕子京有同樣的遭遇。

  二、教師范讀課文(注意字音、節(jié)奏)

  三、正音(逐段正音,學生會讀)

 。1)滕(téng)謫(zhé)屬(zhǔ)

  (2)夫(fú)銜(xián)湯湯(sh。睿纾┭模ǎⅲ

  暉(huī)騷(s。铮(3)霪(yín)

  (3)霏(fēi)號(háo)檣(qiáng)jí)

  (4)讒(chán)鷗(ōu)芷(zhǐ)

  (5)。ǎ舁睿纾┯簦ǎ矗┾ǎ

  (6)噫(yī)嗟夫(juēfǘ)

  四、學生各自誦讀課文一遍

  五、學生朗讀叫兩名學生朗讀課文。朗讀前提出要求:把字音、節(jié)奏讀準確。朗讀畢,講評之。

  布置作業(yè)

  1熟讀課文,初步領(lǐng)會文章內(nèi)容。

  2弄懂第1—3段的句意、段意,把自己對段意的理解寫在筆記本上。文中有不懂之處劃上記號。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疏通第一段

  1、叫一名學生朗讀第一段

  朗讀前先提出要求:同學們在明白本段句意后回答“第一段記述什么事?寫了岳陽樓的什么?”

  2、詞語、句子:“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薄爸啞保嘿H謫,降官。“守”:掌管,這里指作州郡的長官!霸健保河,到!懊髂辍保旱诙辍!巴ā保簳惩,順當。“和”:和順,諧和!鞍購U具興”:各種應辦之事全部興辦起來;“具”,通假“俱”,皆,全;“興”,興起!澳恕保河谑恰!芭f制”:原有的規(guī)模;“制”,式樣。“于”:在。“屬”:通假“囑”,托付。“以”:而!爸保核,指重修岳陽樓這件事。

  3、內(nèi)容提問一第一段記述什么事?寫了岳陽樓的什么?

  講解第一段記述作者撰寫此文的緣由:應滕子京的托付而撰寫。這段寫岳陽樓的重修、增制。

  提問二這段為什么先寫滕子京被貶謫降任以及他到任后卓有政績?

  講解:作者特意先寫滕子京被貶謫降任,這不僅是在記述此一事,更是暗寫自己內(nèi)心對此之憤懣不平;寫滕子京到任后短期內(nèi)就卓有政績,表明了作者深懷情誼對朋友稱譽,慰勉。

  從全文看,先記述此一事與后面的抒情議論有關(guān)系。若無此,后文之抒情議論會顯得徒然無由。

  二、疏通第2段

  1、叫一名學生朗讀第二段。

  朗讀前提出要求:同學們在明白本段句意后回答“第二段寫什么?包含幾層意思?”

  2、詞語:“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夫”:指示代詞,那!皠贍睢保杭丫埃弧皠佟,事物優(yōu)越美好的叫勝;“狀”,景色!耙弧保喝。“銜”:含,包含。“浩浩”;水勢盛大!皽珳保捍笏绷鞯臉幼!皺M”:充溢,意為廣闊!把摹保哼呺H。“暉”:日光,這里意為陽光照耀!瓣帯保喊,指天色昏暗!皻庀蟆保鹤匀痪吧!皠t”:乃是!按笥^”:壯觀,雄偉的景象;“觀”,景色象。“備”:完全,詳盡!叭粍t”:既然這樣,那么!巴ā保旱竭_。“極”:窮盡,這里意為直到!斑w客”:降職外調(diào)的官吏!膀}人”:詩人,這里指失意的詩人!坝凇保涸。“物”:自然景物。“得無”:能不。

  3、內(nèi)容

  提問第二段寫什么?包含幾層意思?

  講解:第二段描寫登上岳陽樓看到的壯闊湖景,提出一個看法。這段包含兩層意思:①“予觀夫巴陵勝狀……大觀也!泵鑼懙巧显狸枠强吹降亩赐ズ械膲邀惥吧。那寬廣無邊的洞庭湖,包含遠山,吞容長江,湖水浩浩蕩蕩,漫汗無涯,早晨陽光照耀,傍晚云翳籠罩,萬般景色,美不勝收。②“前人之述備矣……得無異乎?”即景出意,提出看法,領(lǐng)起后文!疤瀑t今人”登臨岳陽樓,觀賞湖景,吟詩作賦,已是篇什豐盛,描繪詳盡;然而,負屈被貶的官員,坎坷失意的詩人,登樓觀覽這“氣象萬千”的湖景,能不自有感觸,別出新章嗎?這就引出文章后面的內(nèi)容。

  三、疏通第3段

  1、全班同學齊讀第三段

  齊讀前提出要求:同學們明白句意后回答“第三段寫什么?包含幾層意思?這段的內(nèi)容與上段有何聯(lián)系?”

  2、詞語、句子:“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耀,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薄叭舴颉保哼B詞,用在一段的開頭,引起論述,可譯為“像那”!蚌保壕糜。“霏霏”:雨雪紛飛的樣子!伴_”:舒展,這里指天放晴!瓣庯L”:陰慘慘的風!疤枴保悍怕曢L鳴!皾崂恕保簻啙岬睦藵!芭趴铡保毫杩,沖向天空;“排”,推,沖擊!耙保汗廨x。“潛”:隱藏。“檣”:船桅!伴保捍瑯!按荨保捍菡邸!氨∧骸保喊;“薄”,迫近,靠近!摆ぺぁ保夯薨!八埂保哼@!耙病保河迷诰渲,表示停頓!皠t”:就!叭ァ保弘x開。“國”:國都!皯n”:擔心。“讒”:說別人的壞話,這里指讒言誣陷。“譏”:非議,詆毀!笆捜弧保菏捝鄾龅臉幼!案袠O”:傷感到極點!罢摺保骸那闆r,它的定語是“去國懷鄉(xiāng)……感極而悲!

  3、內(nèi)容

  提問第三段寫什么?包含幾層意思?這段的內(nèi)容與上段有何聯(lián)系?

  講解:第三段描寫湖上久雨陰晦的凄涼景象以及“遷人騷客”登樓睹此的傷感心情,這段包含兩層意思:①“若夫霪雨霏霏……虎嘯猿啼!泵鑼懢糜觋幓,洞庭湖上風疾浪翻,滿目蕭瑟凄涼的景象。②“登斯樓也……而悲者矣。”描寫“遷人騷客”臨此景而生傷感之情。

  這段所寫是上段所言“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的一種情況。

  四、布置作業(yè)

  1背誦第1—3段。

  2弄懂第4—6段的句意、段意,把自己對段意的理解寫在筆記本上,有不懂之處劃上記號。

  第三課時

  [教學過程]

  一、檢查上節(jié)課所留的背誦作業(yè)

  1、叫兩名學生背誦。背誦畢作講評。

  2、叫一名學生到黑板前聽寫板書以下詞語:“百廢具興”、“銜(遠山)“朝暉夕陰”、“霪雨霏霏”、“檣傾楫摧”、“薄幕冥冥”、“憂讒畏譏”。

  3、叫一名學生解釋以上聽寫的詞語

  二、進解課文第4—6段

  <一>疏通第4段

  1、叫一名學生朗讀第四段

  朗讀前提出要求:明白句意后回答“第四段寫什么?包含幾層意思?本段內(nèi)容與前文有何聯(lián)系?”

  2、詞語、句子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薄爸寥簟保哼B詞,表示另提一事,可譯為“至于”,“又如”。“和”:溫和,和煦。“景”:日光!绑@”:震驚,這里指波浪翻騰。“上下天光”:上面的天色,下面的湖光;“光”,景色。“一”:全!板\鱗”:美麗的魚兒;“鱗”,借代魚!败啤保阂环N香草!巴 保盒≈!坝粲簟保簼庥,形容芳香!扒嗲唷保盒稳菝。“而”:連詞,順接。“或”:有時!伴L煙”:指空中的云霧。“一空”:完全消散!案」狻保焊拥乃娴脑鹿。“躍金”:閃著金光。“靜影”:倒映在湖水中的靜靜的月影。“沉璧”:形容水中的月影像沉在湖中的一塊白玉;“璧”:平圓形的玉!昂螛O”:哪有窮盡!靶臅缟疋保盒那闀晨;“曠”,開朗,“怡”:和悅,愉快!百伞保阂黄。“把”:持,端。“臨”;面對“洋洋”:得意喜樂的樣子。

  3、內(nèi)容提問第四段寫什么?包含幾層意思?本段的內(nèi)容與前文有何聯(lián)系?

  講解:第四段寫湖上春光明麗的歡快景象以及“遷人騷客”登樓覽之的喜悅心情。這段包含兩層意思:①“至若春和景明……此樂何極!”描寫春光明媚,春風和煦,洞庭湖中一派明麗動人的景象。②“登斯樓也……其喜洋洋者矣!泵鑼憽斑w人騷客”臨此景而心曠神怡,陶然而樂之情。

  這段所寫是前文所言“……得無異乎”的另一種情況。

  <二>疏通第5段

  1、全班同學齊讀第五段

  齊讀前提出要求:明白句意后回答“第五段寫什么?包含幾層意思?這段的內(nèi)容為什么極為重要?”

  2、詞語、句子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嗟夫”:表示感嘆!扒蟆保禾角。“仁人”:品德高尚的人!盎颉保夯蛟S!

  為”:作,這里指心理活動!安灰晕锵,不以己悲”:不因為外界事物的影響而悲傷喜悅,不因為個人處境的好壞而喜悅悲傷;這兩句運用了互文見義的修辭方法;“以”,因為。“居”:處于,位于。“廟堂之高”:朝廷中的高位;“廟堂”,宗廟明堂,指朝廷。“處江湖之遠”:指被貶謫到邊遠地方作地方官!笆恰保哼@。“進”:指在朝中作官。“亦”:也。“退”:指失位退處江湖!叭粍t”:既然這樣,那么!捌洹保捍蟾!氨亍保阂欢。“先”:先于,前于!疤煜隆保褐柑煜碌娜。“后”:后于!班妗保罕硎靖袊@!拔ⅰ保悍,不是!八谷恕保哼@樣的人;“斯”,此!拔嵴l與歸”:我和誰同道呢?“誰與”,與誰,介賓結(jié)構(gòu)中的疑問代詞賓語前置;“歸”,歸聚,同道。

  3、內(nèi)容

  提問第五段寫什么?包含幾層意思?這段的內(nèi)容為什么極為重要?

  講解第五段直抒作者胸臆,砥礪友人同道。作者明言其人生志向、政治抱負(以“古仁人”為楷模,憂國憂民),表露其博大襟懷、堅強意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段包含兩層意思:①“嗟夫……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展示“古仁人”的高尚堅毅的思想品格。②“噫!微斯人,吾誰與歸?”明示志向,砥礪友人。

  這段的內(nèi)容極為重要,全文主旨在此。前文言“遷人騷客”之悲,之喜,是為了與本段所言“古仁人之心”作對比,以更加鮮明地肯定本段表明的以“古仁人”為楷范的誠篤主張與堅定志向。

  <三>疏通第6段:

  “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講解最后注明撰文的時間。“時”:時候,時間。

  三布置作業(yè)

  岳陽樓記教案 篇4

  學習目標:

  1、通過與兩類人的比較,能說出作者“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高尚情操。

  2、正確把握文章的主題。

  3、理解作者憂樂觀的現(xiàn)實意義。

  學習重點、難點:

  1、理解作者“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崇高思想境界。

  2、通過對作者憂樂觀的評價,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學習過程:  一、美景欣賞

  自讀課文,劃出描寫岳陽樓景色的句子,讀一讀,試簡要概括它們的特點,并說說它們之間的關(guān)系。

  二、情感體驗

  1、劃出文中描寫人們欣賞景物所產(chǎn)生的情感的句子,用自己的話說說他們有什么不同。

  2、造成他們產(chǎn)生不同感情的原因是什么?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試作分析。

  三、作者之志

  1、面對這樣兩種人的表現(xiàn),作者的態(tài)度是怎樣的?你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

  2、從最后一段可以看出作者具有的寬廣胸襟和的政治抱負。

  四、文章主題

  1、滕子京是否屬于“仁人”?結(jié)合文章,談談你的看法。

  2、你認為這篇文章的主題是什么?

  五、“仁人”之心

  所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在范仲淹身上,我們看到了憂國憂民的責任心和先苦后樂的憂樂觀。面對這樣的“仁人之心”,你有怎樣的感悟。請聯(lián)系你的生活實際談談。

  六、學(教)后記  七、隨堂練習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1、解釋加點字詞

  ⑴古仁人之心()⑵或異二者之為()

 、窍忍煜轮畱n而憂()⑷微斯人()

  2、翻譯下列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微斯人,吾誰與歸?

  3、“古仁人”的“憂樂”與“遷客騷人”的“悲”“喜”形成鮮明對比,前文中概括寫“遷客騷人”的悲的句子是“”,喜的句子是“”。

  4、文段中表達作者曠達胸襟的句子是;表達作者政治抱負的句子是。

  5、下列說法不恰當?shù)氖牵海ǎ?/p>

  A此段文字在《岳陽樓記》中是顯示主題的段落,作者在此段中抒發(fā)了自己的遠大抱負。

  B此段文字探究了古仁人的博大胸懷,揭示了古仁人與上述兩種人不同的思想根源。

  C此段文字在前文寫景的基礎(chǔ)上闡發(fā)議論,點明全文的中心。

  岳陽樓記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疏通文句,并嘗試背誦課文。

  2、識記文言一些文言實詞、虛詞。

  3、能找出過渡性的詞句,體會課文敘事、寫景、抒情、議論相結(jié)合的特點。

  教學重點:

  1、朗讀、背誦。

  2、體會課文敘事、寫景、抒情、議論相結(jié)合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

  多媒體出示詞句練習。

  a、解釋詞義:

 。1)乃重修岳陽樓(2)屬予作文以記之(3)予觀夫巴陵勝狀

 。4)此則后陽樓之大觀也(5)前人之述備矣(6)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

 。7)若夫霪雨霏霏(8)薄暮冥冥(9)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

 。10)至若春和景明(11)而或長煙一空(12)寵辱偕忘

 。13)或異二者之為(14)是進亦憂,退亦憂

  b、翻譯:

 。1)覽物之情,得無異乎?(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微斯人,吾誰與歸?(4)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二、精心導入

  1、以賞析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導入課文。

  2、學生明確學習目標。

  三、解難答疑

  1、學生集體朗讀課文。

  2、請學生說說預習感受。

  3、學生質(zhì)疑,小組討論后,教師點撥明確。

  4、學生自由朗讀剛才自己有疑難的語句,進一步疏通句意。

  四、研讀分析

  本文做到了敘事、寫景、抒情、議論的高度融合,這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1、請同學們找出對應的語段或語句。

  2、第一節(jié)的“謫守”與第二節(jié)的哪個詞對應?他們被“謫”后的心情會怎樣?

  [明確]“謫守”與“遷客”對應。

  3、第二節(jié)中有一個過渡句,自然地引出下文對“遷客”之“情”的描寫,請找出來,讀一讀。

  [明確]過渡句:“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4、“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有“異”,那么究竟有什么不同呢?為什么會有不同呢?

  [明確]“物”“異”而“情”“異”:陰冷險惡——悲;春光明媚——喜。

  5、“古仁人”的“覽物之情”又怎樣呢?他們是怎樣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呢?那么,他們以什么為“喜”,又以什么為“憂”呢?

  [明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為他們“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他們以“天下”為“憂”,以“天下”為“樂”。

  6、作者把“遷客騷人”與“古仁人”作比,其用意是什么?

  [明確]既是自勉,更是勸慰友人。

  7、另外,本文能做到敘事、寫景、抒情、議論的高度融合,還得益于幾個關(guān)鍵性詞語的恰當?shù)嘏浜鲜褂茫隳馨阉鼈冋页鰜韱幔?/p>

  [明確]“觀夫——然則——若夫——則有……者矣——至若——則有……者矣——嗟夫——然則——噫”這些標志性詞語的運用,使文章敘事、寫景、抒情、議論一氣呵成,渾然一體。

  教師小結(jié):全文先以敘事帶出寫景,然后由景生情,情景交融,最后由情抒議,點明全文主旨。做到了情、景、議的高度融合。

  板書(多媒體顯示)

  遷客騷人謫古仁人

  岳陽樓記教案 篇6

  設(shè)計思路:

  1、這篇文章是千古傳誦的名篇,立意高遠,文采斐然,句式整齊中見變化,尤其便于朗讀。教學中要特別注重引導學生反復誦讀、品位,體會文章的特點,理解作者闡述的主要觀點,領(lǐng)悟文中警句的思想光彩。

  2、引導學生自讀,以自主、合作、探究為主,充分發(fā)揮小組合作的優(yōu)勢,教師在學生自讀的基礎(chǔ)上啟發(fā)引導。

  學習目標:

  1、疏通文意,理清文章思路。

  2、理解作者闡述的主要觀點,領(lǐng)悟文中警句的思想光彩。

  學習重點:

  疏通文意,理清文章思路,學習和積累文言詞匯。

  學習難點:

  理解作者闡述的主要觀點,領(lǐng)悟文中警句的思想光彩。

  預習任務:

  1、對照課下注釋,能翻譯全文。可以小組合作完成。

  2、課外搜集有關(guān)“古仁人”的名言警句。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古往今來,遷客騷人為洞庭湖壯麗的景觀書寫了浩如煙海的千古絕唱,岳陽樓上更是題滿了文人的詩詞歌賦。因此,有人說,岳陽樓就是一部文學史,連范仲淹也說“前人之述備矣”,面對前人熠熠生輝的文字,范仲淹沒有像李白登臨黃鶴樓那樣“眼前有景道不得”,而是另辟蹊徑,用神來之筆使岳陽樓再放異彩,使《岳陽樓記》從此名于世,傳于后。今天,讓我們走進課文,一起探討一紙文章天下傳的奧秘吧!

  二、明確學習目標。

  找一生讀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大家共同明確學習任務。師:本節(jié)課的任務比較的重,要想順利完成任務,就要靠大家肯自學,會合作,大家有沒有信心呢?

  師:“記”,是古代的一種文體。主要是記載事物,并通過記事、記物,寫景、記人來抒發(fā)作者的感情或見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你們知道哪些?學生討論,多媒體出示。(《小石潭記》、《桃花源記》、《醉翁亭記》、《滿井游記》等。)

  三、初步感知,自讀疏通文意。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朗讀時應注意節(jié)奏。本文駢散結(jié)合。讀駢句,節(jié)奏必須整齊劃一,凡四字句皆兩字一頓,如:陰風/怒號,濁浪/排空;其余按意義劃分,不要讀破句。如: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相鄰的兩組駢句之間,要有稍長的停頓。如: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

  2、讀懂文句,小組合作完成譯文。

  借助工具書和課本注釋,讀懂文句,初步理解全文大意。教師提示重點詞語與句子,要求學生自讀時注意。如:

  實詞:(名詞)賦、國、景、大觀、遷客、騷人、寵辱

  (動詞)謫、屬、把

  虛詞:夫、斯、其、微、則、然則

  四字短語:政通人和、百廢具興、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淫雨霏霏、陰風怒號、濁浪排空、薄暮冥冥、檣傾楫摧、虎嘯猿啼

  滿目蕭然、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一碧萬頃

  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把酒臨風、喜氣洋洋

  3、各小組展示自己翻譯課文的成果。(2-6組)對應段落展示,開火車的方式。1組讀課文(大家讀得很好,雖然沒有高歌入云,慷慨激昂,但是大家還是讀得很投入,這說明我們對課文的理解是有一定程度的。)

  四、理清思路,探究主旨。

  1、(1-5)組展示對應段落的段意和文中發(fā)現(xiàn)的閃光點。6組展示文章的主旨句。

  明確:

  討論并歸納: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1段):記敘了重修岳陽樓的背景及作記的緣由,由此發(fā)出一篇之意。

  第二部分(2-4段):文章主體。寫“遷客騷人”或悲或喜的“覽物之情”。

  第1層(2段):寫洞庭湖雄偉壯麗的景象并提出“覽物之情,得無異乎”一問。

  第2層(3、4段):用兩個排比段分別寫出“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一明一暗,一喜一悲,形成鮮明對比。

  第三部分(5段):抒發(fā)作者的闊大胸襟和政治抱負。這是全文的核心。

  教師總結(jié):作者敘的是重修岳陽樓的緣起及作記的緣由,描寫的是洞庭湖的勝景,晴景,雨景,抒發(fā)的是觀景的悲喜情感,議論的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達胸襟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抱負。

  2、請大家思考以下幾個問題。文中哪些句子概括了遷客騷人的“悲”與“喜”?他們悲與喜的原因是什么?作者認為古仁人之心和遷客騷人的思想感情不同在哪里?這樣看來,古仁人的悲喜感情跟外物沒有關(guān)系,跟個人遭遇也沒有關(guān)系,那么究竟跟什么有關(guān)系呢?古仁人有沒有快樂的時候呢?(學生稍作思考,立即舉手回答)

  學生:概括遷客騷人“悲”的句子有“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概括遷客騷人“喜”的句子有“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遷客騷人的悲與喜的原因是“以物喜,以己悲”,而古仁人的悲與喜的原因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古仁人的快樂是在人民快樂之后才快樂啊!

  教師:這位同學回答得十分準確,看來,同學們對課文理解的程度很好。那么,我們?nèi)绾蝸砝斫狻跋忍煜轮畱n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句話呢?

  (學生分小組討論,紛紛發(fā)表自己的看法,然后到班上交流)

  學生:作者范仲淹是借岳陽樓來發(fā)表自己的政治見解。其實,作者從小就立下“不能利澤生民,非丈夫平生之志”的誓言。常自誦曰:“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也”,可見,這句話是范仲淹的心語,他想以《岳陽樓記》一文廣為人知。

  學生:其實作者想讓這句話表達的是一種“先憂后樂”的思想,究其淵源,即是儒家的仁愛思想。(同學們感到很吃驚,唏噓了一下)大家不要驚訝,我是查閱有關(guān)資料的。孟子曾有“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說法,范仲淹使其進一步發(fā)展為“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也就是要超越個人的憂樂,以天下為己任,以利民為宗旨,補救時弊,積極進取。為此,就要不為外物所動,不論是自然界的陰晴明暗,還是社會環(huán)境的順遂艱難,都不能動搖心中的信念。(學生熱烈鼓掌)

  教師:這位同學能引經(jīng)據(jù)典,見解精辟,很好。同學們還有其他的理解嗎?

  學生:孟子的“樂以天下,憂以天下”是針對封建君主提出的;范仲淹視“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為仕途進退的原則,這是他有遠大抱負的表現(xiàn)。但是,我覺得他的“憂君”帶有時代和階級的局限性,不過,他所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對我們來說,仍有著借鑒和教育意義。

  教師:同學們對這句話理解全面而又深刻,有一定的思想內(nèi)涵,敢于陳述自己的思想,希望大家把這種好的學習習慣經(jīng)常用到學習上。其實范仲淹就是一位古仁人,他放下自己來寫天下,有一種超脫的濟世情懷。古往今來,在我們中國,像范仲淹這樣的人還有誰呢?請大家談談。(學生靜靜地思考了一下,回答很積極)

  學生:大禹治水的時候,他三過家門而不入,心中為百姓考慮。

  學生:屈原憂國憂民,投汨羅江自盡,以身殉國。

  學生:蘇武出使匈奴,被扣留,牧羊的時候,幾十年仍手持漢朝旌節(jié)。

  學生:明朝顧炎武憂慮國事,喊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豪言。

  學生:孫中山為了讓中華民族擺脫封建王朝,奔走呼號,嘔心瀝血,英年早逝。

  學生:現(xiàn)代歌手叢飛,為了讓西部山區(qū)的孩子上得起學,竟然貸款捐助,而自己卻一貧如洗,乃至得了絕癥無錢醫(yī)治。

  ……

  教師:同學們,大家說得很好。在我們中華民族的歷史上,憂國憂民的英雄人物層出不窮。我們一定要向他們學習,吸取他們的思想精髓,做一個胸懷祖國,心憂天下的當代公民。

  五、品讀,析語言。

  教師:范仲淹不愧是一位英明的政治家,他憂國憂民,具有遠見的卓識和博大的胸襟,但他也是一位偉大的文學家,《岳陽樓記》就是一篇經(jīng)典之作,以其規(guī)范、典雅、精致的語言被世人所喜愛。請同學們有感情地自由地朗讀課文,劃出自己最喜歡的句子。

  (學生邊讀邊劃)

  教師:同學們讀得不錯。根據(jù)我們以往的學習經(jīng)驗,品味語言有哪些方法?

  (學生自由說說,談談自己的看法)

  學生:可以從句式的角度來品味,因為課文是駢句和散句的結(jié)合,流利暢達、簡潔凝練、如珠走盤。

  學生:也可以從音韻方面來品味。因為文章有音樂美,讀來潤暢,聽來清晰。

  學生:還可以從修辭手法的運用或哲理方面來品味。

  學生:我覺得從詞語的運用方面來分析品味也行啊!

  教師:同學們提供了這么多方法,下面讓我們就把它運用到實踐之中去吧。

  (學生分小組交流3分鐘后,再到班上交流)

  學生:我很喜歡“沙鷗翔集,錦鱗游泳”這句話,這組對句由上到下寫飛鳥游魚,用動感十足的畫面與上下文的靜態(tài)美景相映襯,富于趣味!板\鱗”,指美麗的魚,是借代(部分代整體),加上“錦”字的修飾,令人想見碧波清淺之中日光下徹、彩鱗閃爍的美麗景象。(說完后同學們熱烈鼓掌)

  學生:我最喜歡“陰風怒號,濁浪排空”這個句子。“陰”“怒”“濁”三字渲染了悲愴的哀景,極富感染力。“怒號”運用了擬人,似乎在為遷客騷人的不幸境遇而吶喊。

  學生:我最喜歡“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這句話。它運用對句,寫出了洞庭湖獨特、重要的地理位置,同時,為“遷客騷人,多會于此”張本!巴ā薄皹O”二字寫出了洞庭湖博大的景觀和恢弘的氣勢。

  學生:我尤其喜歡“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句話。這句話是全文的畫龍點睛之筆,概括了范仲淹一生所追求的為人準則,是他憂國憂民思想的集中展示。當然也包含了對自己的鞭策和對友人的勉勵之意味。

  學生:我很喜歡“銜遠山,吞長江”這個句子。“銜”和“吞”二字運用擬人手法,形象地寫出湖與山、湖與江的關(guān)系,更使靜景富于動態(tài)美。

  學生:“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最富有詩意,我最喜歡!案」廛S金”把湖面上“浮動的月光”比喻成“躍動著的碎金”,展現(xiàn)了景物的動態(tài)美!办o影沉璧”寫的是景物的靜態(tài)美:靜靜的月影宛如沉在水底的白璧。兩句一動一靜,相映成趣。

  (學生意猶未盡,還想說出自己的感悟)

  教師:同學們不愧是個詩人,對語言有很強領(lǐng)悟力和感受力,老師被你們絕妙的語言深深感動了,希望大家在寫作時,學學這樣的寫法,運用這些經(jīng)典的句子。

  六、誦讀,重積累。

  (學生讀讀背背這些句子)

  七、課堂小結(jié)。

  教師:本文是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畫意、詩情、理趣溶為一體,不但給予我們美的享受,而且先生那博大的胸懷,崇高的思想境界給人以積極向上的力量。讀先生的文章,我們好像站在岳陽樓上,那浩瀚無涯的洞庭湖水,給予我們恢宏的氣勢,也給予我們一種責任。讓我們點燃精神的圣火,去照亮時代天空的一角,做一個個當代的范仲淹吧。下課!

  八、作業(yè)設(shè)置:

  1、背誦全文。

  2、寫一段《岳陽樓記》的導游詞如何?

  板書設(shè)計:

  先后敘事:重修岳陽樓作文以記

  天天↓↓

  下下寫景:暗、明

  之之抒情:悲、喜

  憂樂↑↑

  而而議論:不以己悲、不以物喜

  憂樂

  附教師下水文:

  游華山

  暑假期間,單位組織集體旅游,正好兒子也放假了,一家三口高高興興的跟隨大部隊一快去了西安一線的“紅色旅游區(qū)”。風塵仆仆的旅途,雖奔波勞累,但也玩的很快樂。

  旅游的最后一天,就是爬華山。在車上,聽導游小姐介紹說:自古華山一條路,山上到處是懸崖峭壁,山路險峻,有的地方筆直向上,只容一個人上下,有的地方成九十度的角度,如果有“恐高癥”的人最好不要冒險,有好多女孩子爬上去,就下不來了,蹲在那兒哭,路很狹窄,又不能別人背,只能靠自己的耐性和膽量往下走,看來這些小姐們,哭過后,還要用自己的雙腳走下來。

  很多人游華山,視為探險,在險中尋求自信與陶醉。唐代大文學家韓愈游華山,好容易鼓足勇氣爬上了“蒼龍嶺”,回頭一望,見山路如此險絕,不禁大驚失色,想著這次可能回不去了,于是寫了遺書投下山澗。這里的崖壁上就刻有“韓愈投書處”五個大字。這故事很可能是后人編的,但卻形象地表達了此境之險。有個八十多歲的老頭,登上華山后,大笑韓愈的膽小;也有不少人,慕名而來,但登到險處,膽戰(zhàn)心驚,半途而返。華山之險是其特色,它的引人之處,也就在這個“險”字上。我的身體素質(zhì)很差,聽導游這么說華山的險峻,心里就想放棄登山。呆在山腳下等大部隊,既不需要汗流浹背,也無險事迭生。即使枉費了那一張爬山的票,也不可惜。無奈,兒子死纏硬磨,非要我陪他爬上山頂,為了給兒子做表率,我和愛人(有恐高癥)還是硬著頭皮答應孩子的要求。最后,一家三口研究決定:既然來到山腳下,就要盡力去爬。如果中途實在爬不上去了,就原路返回。

  同行者中有三個很胖的同事,害怕爬山吃盡苦頭,他們好不猶豫的選擇了坐索道上山。還有五個年齡大的同事在華山山腳下等著。不過,這幾個老同事都在華山腳下,花了八十元錢,他們和華山的各個險山風景合影了,也不枉此行!我們大部隊從華山山腳的玉泉院起步,前者呼,后者應,兒子跑在前面,我和主人也看不見兒子的影子,路又那么險,心里急,一路上嘴里不停的大聲喊著兒子的名字,人家說:老子英雄兒好漢來,怎么來到華山,老子落后兒子靠前了。沿山谷,走約二十華里,到達一處叫青柯坪的地方。其東側(cè)有一塊大石,刻有“回心石”三字。從這里往上就是華山的險途。這三個字是告訴那些體力不濟和膽子小的人,到這里就可以原路返回了。同事們都很有毅力,沒有中途返回的。太陽也來湊熱鬧,高高的掛在哪里,一點情面也不講,頂著烈日,我們攀一步,再攀一步,再一步。

  大約一個小時零二十分鐘,“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絕美風景,就在一瞬間照亮了我們的眼睛。好美的華山,云天相接,好似來到九霄云天里,好險的華山,從山頂往下看,山路筆直向下,就像站在井邊往下看一樣,一不小心就會掉下去的感覺。我一直對自己的身體素質(zhì)沒有自信。今天,我能登上這險峻的華山,看來我的身體還很過硬。可惜的是,登上北峰,主人的恐高癥狀反應很厲害,不敢再攀登了。主人不敢往山下看,坐在那山頂?shù)氖^上休息。兒子很疼他的爸爸,提議坐索道下山。我們一家三口,花了一百五十五元錢,坐索道下山了,體驗了一下坐索道的滋味,還是蠻舒服的,就跟坐飛機差不多。

  有些東西光聽別人說,自己沒有親身體驗是感覺不準的。華山雖險峻,但并不可怕。我對華山的總體印象:華山,在險中讓人沉醉。華山,沒有桂林山水的風情萬種,也沒有漓江的“江作清羅帶,山如碧玉簪”的芬芳,它有的是“雄奇壯美,空曠博大”。華山注定不能與險分割,他們是一個整體,是一幅絕世的畫卷,彼此輝映,相互映襯。

  磨破雙腳的華山之路,劃破雙手的鐵索鏈條,令人膽戰(zhàn)心驚的筆直的石級,給了多少人一個信念:沒有比人更高的山。華山的險峻時刻提醒登山的人,路在自己的腳下,只有憑借自己才可有“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的豪情勇往直前,風雨兼程,才能創(chuàng)出自己的一片天空;華山的險峻也給登山的人們平添了一種勇氣,平添了一絲信念,將堅定的步伐踩的更扎實。

  岳陽樓記教案 篇7

  教學立意:

  誦千古佳作,感受范公的博大磊落的襟懷,領(lǐng)受優(yōu)良傳統(tǒng)文化的洗禮,壯我學子筋骨,開我學子心胸,蓄積人文底蘊。高唱需要壯詞,積累語言模式,吸收傳統(tǒng)文化精華中仍富有生命力的用語。

  教學方式:

  在平等、自主、合作的氛圍中誦讀文本,探究文理。

  教學過程:

  一、導入:天下有名樓,岳陽樓因詩文而名聞天下。圖示岳陽樓猜名以調(diào)動興趣或高吟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等唐代詩人的名作。

  二、誦讀。通過分層次多重多種方式的朗讀,課堂內(nèi)完成背誦的任務,受到崇高的“憂樂”觀的熏陶,領(lǐng)悟借景而表現(xiàn)闊大胸襟的寫法。

  1、讀順:首先范讀,或播放錄音,或教師朗讀。提出要求,對照書本,一字一音聽準。接著讓學生查字典,看書上注音,自主朗讀兩遍,將課文讀通順,再放錄音,無須對書,只專心聽之任之可也。然后或前后或左右兩人合作,輪流朗讀,相互正音。繼而,師生二重通讀全文。其間,教師巡行于行間,隨時解決生字或誤讀。

  2、讀懂:逐段分別獨自誦讀,要求流利順暢。關(guān)鍵詞義的解說、成語的提示、句子大意和段落概述。

  第一段,敘事,滕子京的政績、文化建設(shè)和自己作記的緣由。其中“守”作動詞用,“越”有“度過、超出、經(jīng)過”義,“百廢俱興”為成語等,當要提及。中間三段寫景,先實后虛,境界廣闊,氣勢雄渾。第二段,佳境概述,收放自如,放在前,收在后,引出下面“悲喜”二段!般、吞”二詞,以動寫靜,狀洞庭湖巨口之貌;“浩浩湯湯”泛指廣闊壯大、與今說“浩浩蕩蕩”義近,但要注意讀音區(qū)別。三、四兩段分別以想像虛寫覽物而悲和覽物而喜的兩種類型,為第五段“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埋下伏筆!坝斡尽睘閮蓚詞,不可忽略;“岸芷汀蘭”互文見義;“郁郁青青(jing)”,茂盛的樣子;“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應看作對偶,“空”則為名詞。這兩段既相互對比又情景交融,多用四言的韻語和排偶形式,盡鋪張之能事,雖有人譏誚為“傳奇體”,并不影響多數(shù)人的認同。第五段,抒懷,揭示主旨,既是張揚自己的崇高抱負,也隱含對朋友的勉勵意蘊。這一段名句多多。末段,記時,通常做法。疏通大意后,全文脈絡也應當板書完成。

  敘事作記緣由

  佳境概述(實)

  狀景因己而悲記洞庭湖水

  因物而喜(虛)念天下憂樂

  抒懷天下己任

  記錄、寫作時間

  3、讀悟:分組或選擇美讀能力強的誦讀、陶醉其中,即進入作者的精神狀態(tài),讀出語調(diào)、節(jié)奏和情感。重放錄音,傾心而聽,將自己想像為作者。帶著這種情緒,在錄音范讀后,自主朗讀兩至三遍。

  引導學生感悟、探究和陳說自我的獨特體驗:一從思想內(nèi)容方面設(shè)問,讓學生領(lǐng)悟到本文巨大的感人魅力在于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通脫胸懷和“先憂后樂”、以天下為己任的崇高志向。二從表現(xiàn)手法方面設(shè)問,讓學生領(lǐng)悟到本文名為記樓,實是借題發(fā)揮,寫景不過是縱論情懷的鋪墊。三從語言方面設(shè)問,讓學生搜集并整理本文哪些成語和短語至今還有活力,成為我們語言精華的組成部分。

  4、讀寫: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為范本,進行句式仿擬和語言模式的積累。當堂,每人兩至三個。

  5、讀背:先自主搶背,或老師選擇記憶力強的示范,再師生二重誦背。

  三、另類拓展

  提供施蟄存先生《先憂后樂》的非主流觀點的短文,以引發(fā)思考,喚醒批判思維,展開討論,就是非曲直各抒己見。仍需教師的基本立場,施老先生的說法敏銳犀利,抓住一點,不及其余,有故意對立歪曲、強詞奪理之嫌,從思維角度說,確實發(fā)人心智。范公的“憂樂觀”,說白點,即是“吃苦在前,享樂在后”的精神,這種價值取向,在當今時代,依然不失其借鑒作用和教育意義。學生接受與否,平等溝通可也,不可強加。

  四、讀后

  家庭作業(yè)即可。從網(wǎng)上或圖書館查閱搜集有關(guān)岳陽樓的詩文和對聯(lián),匯總張貼。一附:先憂后樂(施蟄存)范仲淹做了一篇《岳陽樓記》,整整三段寫景,文體實在有些輕浮,難怪尹師魯要譏諷它是“傳奇體”。幸而最后一段寫出了兩個警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辈攀谷税堰@篇文章刮目相看,列入“觀止”的“古文”。去年蘇州人紀念范仲淹,在范家祠堂里上了一塊匾,題四字曰“先憂后樂”。于是這兩個名句又引人紛紛議論了一陣。

  我仔細想想,這兩句話也很有些不對勁。天下老百姓還沒有什么憂慮,可知還在太平天下,你范仲淹卻憂起來了,憂些什么?惟恐天下不亂,領(lǐng)導天下老百姓跟著你轉(zhuǎn)樂為憂嗎?天下老百姓的生活過得很好,大家都很快樂的時候,惟有你范仲淹卻并不快樂,還在憂。憂什么?杞人憂天嗎?等到人民快樂過去,天下形勢有些不妙現(xiàn)象,人民開始有些擔憂了,而這時,你范仲淹卻樂起來了。這個時候,還有什么可樂的呢?除非是幸災樂禍。兩個名句,一經(jīng)分析,實在只有一個意義:人民快樂的時候,你憂愁;人民憂愁的時候,你快樂。不和天下人民同感情,這是愛國主義嗎?

  岳陽樓記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積累掌握文言文中重要的實詞虛詞

  2、學習記事、寫景、議論緊密結(jié)合的寫法,學習精煉、生動的語言;培養(yǎng)翻譯和朗讀的能力。

  3、了解作者“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進步的政治主張。

  4、背誦全文教學

  教材分析:  重點:

  1。掌握重要加點字詞,背誦課文

  難點:

  1、學習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闊大胸懷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遠大抱負。

  2、住本文駢散結(jié)合的寫法。指導學生讀準字音,合理停頓,抑揚頓挫,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以達到順暢地背誦全文的目的`。。

  教學設(shè)想:

  本課是一篇文質(zhì)兼美的文言文。作者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范仲淹。文中除了大量的文言實詞、虛詞和重要的句子需要翻譯理解外,還要學習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闊大胸懷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遠大抱負。因此學習中把重點放在文言知識的掌握上,難點放在對文章主旨的把握上。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封建時代許多有志的文人士大夫都把“窮則獨善其身,大則兼濟天下”當作自己的人生信條。他們?yōu)楣贂r積極從政,力主改革,為官一方,造福百姓;被貶時,則寄情山水,獨善其身。蘇軾、柳宗元、范仲淹都是其中的代表。特別是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更是表現(xiàn)出了闊大的胸懷和遠大的抱負。成為天下人的楷模。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的名篇《岳陽樓記》。

  二、作家作品簡介

  1、作家簡介:

  《岳陽樓記》選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蘇州吳縣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他出身貧寒,幼年喪父,對下層人民的痛苦感受深刻。26歲登進士第,因敢于直言強諫,屢遭貶斥,久不被重用。宋仁宗天圣年間任西溪鹽官,建議在泰州修捍海堰。

  寶元三年,任陜西經(jīng)略安撫招討副使,加強對西夏的防御,屢立戰(zhàn)功。慶歷三年,西夏請和,范仲淹還朝,任參知政事。曾提出十條改革措施,包括限制以“思蔭”為官,選用干練的人員、嚴格執(zhí)行政令導項,又主張興修水利。因遭保守派反對罷政,于慶歷五年貶放鄧州,以后還做過杭州、青州的太守。后在赴穎州任途中病死。死后謚號文正,世稱“范文正公”。

  他以六十四歲的人生,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政治主張,深受當世和后人稱道。文章和詩詞俱脫俗超凡,是其心志和情感的形象外化。有《范文正公集》傳世。

  2、背景資料:

  《岳陽樓記》是范仲淹被罷去參知政事而貶官河南鄧州時,應好友滕子京之請而寫的。膝子京請范仲淹為重修的岳陽樓寫記,并送去一幅《洞庭晚秋圖》。范仲淹依據(jù)此圖,憑著豐富的想象,寫下了千古名篇《岳陽樓記》。滕子京與范仲淹同年舉進士,因才華出眾但豪邁自負,被權(quán)貴所嫉,貶謫到岳州做太守。范仲淹熟知他的思想和性格,經(jīng)常想勸慰他,卻一直無機會。適逢滕子京重修岳陽樓,請范仲淹代筆記勝,這就給了范仲淹一個規(guī)箴知己的好機會,而范仲淹自己也在貶中,亦有抒發(fā)自己理想的需要,于是范仲淹就寫下了這篇抒發(fā)自己胸襟、規(guī)勸朋友的千古名篇。

  3、岳陽樓:

  岳陽樓在湖南省岳陽市巴丘山下,原來是三國時期吳國都督魯肅的閱兵臺。唐朝張說在閱兵臺舊址建造樓閣,取名“岳陽樓”,常與文人雅客登樓賦詩。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隱、劉禹錫、孟浩然等詩人相繼登樓吟詠,岳陽樓聲名鵲起。

  三、合作探究

  (一)研讀第1段。教師范讀課文,從情感上抓住學生。

 。薄φ諘伦⑨,理解重要的詞句。

  詞:越明年、謫、守、增、制、屬、作文

  句子:滕子京謫守巴陵郡。

  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

 。病⑺伎寂c討論

 。1)第一自然段交代了什么內(nèi)容?

  明確:交代了重修岳陽樓的背景和作“記”的緣由。

 。2)作者開篇用“謫”字點明了滕子京當時的處境?梢婋恢喴院笮那椴粫,作者開篇直指,有何用意?

  滕子京雖被貶岳州,卻積極從政,政績斐然!罢ㄈ撕,百廢具興”范仲淹寫《岳陽樓記》既是為了稱贊好友不以個人沉浮為意,一心寄情與民的高尚情懷,也是為了勉勵他像“古仁人”那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同時,作者自己在慶歷五年也遭貶謫,也是為了自勉勉人。

 。ǘ┙套x第2段。先指定學生朗讀朗讀,然后學生合作解決重要的詞句。

 。薄⒁乩斫獾脑~句。

  詞:夫、勝狀、暉、備、然則、極、

  騷人、得無異乎

  句子: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

  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思考與討論。

  這一段寫“岳陽樓之大觀”,雖然概括,卻寫得富于形象,氣魄宏大。

 。ǎ欤┱页霰径胃爬鑼懚赐ズ暗木渥

  明確(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重點句子的賞析

  如:“銜遠山”洞庭湖中有許多小山,用“銜”字形象地寫出湖與山的關(guān)系!巴涕L江”長江流經(jīng)洞庭湖,用“吞”字,不僅形象地寫出湖與江的關(guān)系,而且“吞”字聲音寬舒洪亮,讀來氣勢磅礴。“銜”、“吞”字連用,化靜為動,使描寫的景物富于動態(tài)和活力,“浩浩湯湯”字音響亮,疊字加強氣勢,形容水大流急,既繪聲、又繪形!皻庀笕f千”寫洞庭湖上景象變化之多之快。此外如“橫無際涯”的“橫”,顯得境界開闊而有氣魄,從這些例子可以看出作者煉字的功力。

  (2)這一節(jié)的寫景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作者從岳陽樓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宏大開闊的景致描寫,引出“遷客騷人,多會于此”,由此提出“覽物之情,得無異乎”的問題,自然引出下文景物之“異”和感受之“異”為結(jié)尾的議論作了鋪墊。

  大聲朗讀這兩段,在熟練的基礎(chǔ)上背誦

  四、總結(jié):重修岳陽樓的背景

  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五、作業(yè)設(shè)計:熟悉全文,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背誦! “鍟O(shè)計:

  岳陽樓記

  范仲淹

  作記的緣由

  屬予作文以記之。

  洞庭全景

  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岳陽樓記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朗讀、背誦全文。

  2、學習文章把敘事、寫景、抒情和議論巧妙地結(jié)合在一起的寫法。

  3、理解作者所闡述的主要觀點,領(lǐng)會文中警句的思想光彩。

  4、學習和積累文言詞匯,掌握文中的實詞,了解文中“以”“則”等虛詞和“然則”“得無”的用法。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

  (1)朗讀和背誦全文。

  (2)學習和積累文言詞匯。

  2、難點:

  (1)學習文章把敘事、寫景、抒情和議論巧妙地結(jié)合在一起的寫法。

  (2)理解作者所闡述的主要觀點。

  教學準備

  1、岳陽樓、《洞庭晚秋圖》的電腦展示圖片。

  2、將課文的知識整理成幻燈片。設(shè)計思路

  教學設(shè)計

  1、本文是千古傳誦的名篇,不僅立意高遠,而且文采斐然,句式于整齊中見變化,尤其便于朗讀。教學中要特別重視引導學生反復誦讀、吟味,體會文章的特點,并讓學生在思想上受到教育。

  2、倡導學生自讀,教師在學生自讀的基礎(chǔ)上啟發(fā)引導。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名樓導入

  師:同學們,我國的很多名勝古跡,都留下了文人騷客的詩詞歌賦。比如我國古代的三大名樓滕王閣、黃鶴樓、岳陽樓上面就銘刻了很多美文妙句。王勃《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鷺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令人神往之至;崔灝《黃鶴樓》“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讓人回味無窮;而岳陽樓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傳唱不衰,《岳陽樓記》成為寫景狀物抒發(fā)真情的名篇。今天,我們就來閱讀這一名篇,看看它描寫了什么樣的景色,抒發(fā)了什么樣的感情。

  二、電腦示圖解題

  岳陽樓樓址在湖南省岳陽市西北的巴丘山下,其前身是三國時期吳國都督魯肅的閱兵臺。唐玄宗開元四年(716),張說在閱兵臺舊址建造樓閣,取名“岳陽樓”,常與文士們登樓賦詩。

  1046年,范仲淹的摯友滕子京謫守巴陵郡,重修岳陽樓。當時,范仲淹亦被貶在鄧州作官。滕子京請范仲淹為重修的岳陽樓寫記,并送去一本《洞庭晚秋圖》。范仲淹依據(jù)此圖,憑著豐富的想像,寫下了千古名篇《岳陽樓記》,表達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達胸襟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激勵我們要以天下為己任,樹立崇高的理想,擁有寬闊的胸懷。

  三、初步感知,自讀疏通文意。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朗讀時應注意節(jié)奏。本文駢散結(jié)合。讀駢旬,節(jié)奏必須整齊劃一,凡四字句皆兩字一頓,如:陰風/怒號,濁浪/排空;其余按意義劃分,不要讀破句。如: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相鄰的兩組駢句之間,要有稍長的停頓。如:上T/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

  2、讀懂文句。

  借助工具書和課本注釋,讀懂文句,初步理解全文大意。教師提示重點詞語與句子,要求學生自讀時注意。

  (幻燈顯示。)

  (1)積累詞語:

  實詞:(名詞)賦、國、景、大觀、遷客、騷人、寵辱

  (動詞)謫、屬、把

  虛詞:夫、斯、其、微、則、然則

  詞組:百廢具興、浩浩湯湯、氣象萬千、淫雨霏霏、陰風怒號、濁浪排空、虎嘯猿啼、

  滿目蕭然、感極而悲、一碧萬頃、郁郁青青、皓月千里、心曠神怡、先憂后樂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2)理解句意:

  得無異乎?(反問句)

  吾誰與歸?(變序句)

  則有……”者矣。(長定語句)其必日……乎。(表示揣測語氣的陳述句)

  (3)閱讀思考:

  ①范仲淹寫本文的緣由是什么?當時他和他的朋友滕子京的處境如何?

 、谡页霰疚闹袑懢暗木渥,想一想它們所寫的景物各有什么特點?它們在文章中分別起了怎樣的作用?

 、郾疚牡闹行木湓谀睦?

  四、難句探究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分析:(1)這句的基本結(jié)構(gòu)是時間修飾復句。正句部分又是并列復句。

  (2)“越明年”歷來有兩種解釋:一、“越”作“逾”講,作“渡過”講,這是《說文》的本義;《廣雅釋估》也說“越;渡也”。

  二、“越”作“及”講,這是王引之《經(jīng)傳釋詞》的說法。王引之說,“越,猶‘及’也,《書召浩》:“惟二月既望,越六日乙未……”王氏舉了《尚書》兩個例子,《尚書》“越六日乙未”這種類型的結(jié)構(gòu)共十二個,都作“到”“及”講?雌饋韮煞N說法似乎都能言之成理。但是根據(jù)《岳州府志》“職方考”的《宗諒求記》中的“去秋以得罪守茲郡”和“明年春……增其舊制”等材料來看,滕子京確實是從慶歷六年開始修岳陽樓的,應當以第一種說法為妥。

  譯文:“過了明年,政事順利,上下和睦,一切廢棄了的事兒都興辦起來啦!

  2、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分析:“得無……乎?”有人認為有三種解釋:一、用反問語氣強調(diào)肯定謂語所表達的意思;二、相當于“大概”,也是肯定謂語;三、向否定事實方向推測,相當于“該不會……吧”。第一說似嫌煩瑣,而且“得無”是兩個詞,不是一個詞。異,不同。無,沒有。得,能夠。乎,嗎,在是非問句后面的語氣助詞。能夠沒有不同嗎?否定之否定之否定,亦即三重否定,這是用疑問的形式表達一個強有力的發(fā)問,即“能同乎?”下文“淫雨霏霏……感極而悲”是一種心情;“春和景明……其喜洋洋者矣”是又一種心情,具體地說明了“不能同也”。又:“日飲食得無衰乎?”(《觸龍說趙太后》)等于“平時飲食能夠不衰退嗎?”“妾得無隨坐乎?”(《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等于:“我能夠不株連受罪嗎?”跟“得無”相同的是“得不”“得非”“得毋”“能不”“能無…‘能勿”。袁仁林《虛字說》:“俱反問辭,見其不能也!痹倏匆韵峦茢啵寒(不同)、無異(同)、得無異乎(得同乎)、不相同也!安幌嗤病笔菢闼氐闹标,“得無異乎?”是委婉的發(fā)問,具有精湛的修辭技巧。

  3、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

  分析:課文沒有給“至若”作注!稓v代散文選》的注釋是:“至若春和景明:像那風和日麗的春天。若,像!卑矗哼@里把“至”跟“若”分拆為兩個詞,而且把“若”解釋為“像”,恐屬未當!爸寥簟笔菃渭兊倪B詞,詞根是“至”,“若”則是一個詞綴,沒有意思。古人用“至”等于“至若”的有“今也玩好變之,外物引之。引之而往,故日拔。至圣人不然……”(《韓非子解老篇》)“至若”又等于“至如”“至于’,例如:“雖為俠,而逢巡有退讓君子之風。至若北道姚氏……南陽趙調(diào)之徒,此盜蹌居民間者耳!(《史記游俠列傳》)“元,凱既登,巢,許獲逸。至于今日,所謂道之云亡,邦國珍瘁。”(《晉書賀循傳》)“如”和“于”跟“若”一樣,也只能是詞綴。(請參閱《現(xiàn)代漢語虛詞的構(gòu)成方式》,見《語文知識》1957年第6期)論述某種情況或某件事情的時候’,把話題轉(zhuǎn)到跟論述有關(guān)的其他方面去而又略帶假設(shè)因素的,就用“至”“至若”“至如”“至于”。本句上文說的是“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這里講到另一種境界,就用“至若”來連接。

  譯文:“至若到了春氣暖和,陽光明媚的時候,波瀾不起……”

  4、沙鷗翔集,|錦鱗游泳。

  分析:(I)這是一個對偶句。“錦鱗”特指美麗的魚。

  (2)“翔”跟“集”是一對反義詞,“游”跟“泳”也有反義因素!坝巍痹凇墩f文》中的解釋:“浮行水上也!薄坝尽痹凇墩f文》中的解釋:“潛行水中也!

  譯文:“沙鷗或者齊飛,或者群集,魚兒有時浮出,有時潛入。”

  5、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

  分析:(1)“而或”其實是兩個詞,“而”表順接;“或”作“有時”講。相同的用法如:“仆常痛詩道崩壞,忽忽憤發(fā),或食綴脯……”(自居易《與元九書》)

  (2)“一空”“千里”都是數(shù)量詞組作謂語,“長煙”“皓月”都是偏正詞組作主語,“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是一個工整的對偶句。

  (3)“浮光躍金,靜影沉璧”,也是對偶句,各又隱含著一個比喻,就是“浮光如躍金,靜影似沉璧”,“躍”,不只是“閃動”,更有躍出水面的意思。二陣風吹來,微波涌起,峰尖在日光照耀下像是跳蕩著的黃金。上句寫水上之景,下旬寫水下之景;蛘f“浮光躍金”,從意思、從工整的對偶上看,應當接“沉影靜璧”,“靜影沉璧”實在是錯綜形式。

  譯文:“有時彌漫的炊煙完全消散,皎潔的月色籠罩千里。浮動的月光,把微波變成跳躍的黃金,靜謐的影子,如同沉浸的白玉!比绻恰俺劣办o璧”,譯文或可也是對偶句。

  6、居廟堂之高l則憂其民。

  分析:(1)假設(shè)復句。主語“古仁人”都因承前省。

  (2)“廟堂”,一般的解釋是,“廟”,宗廟;“堂”,殿堂;“廟堂”指“朝廷?。有人認為“唐宋時期的‘廟堂’決非‘朝廷’的意思”,“是指宰相副宰相議事的地方,因此用來作宰相、副相的代稱,既可以代其位,又可以代其人!

  我看“居廟堂之高”可以說成“處在宰相或副相這樣的高位”;但也不一定,“古仁人”的官職低于“宰相”或“副相”的也可以說是“居廟堂之高”。又如“廟堂之議,非草茅所當言也!(《漢書梅福傳》)這“廟堂”是指高官乃至皇帝,不一定只是“宰相”或“副相”。至于“居廟堂之高”,完全可以解成“處在朝廷的高位”,包括做皇帝在內(nèi)。

  譯文:“處在朝廷的高位,就關(guān)懷他的百姓。”

  7、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分析:“先”“后”都是形容詞。拙著《文言難句例解》卷一的第134頁說“先”“后”的后面省去了介詞“于”。又如:“先吳壽夢之鼎!(《左傳襄公十九年》)“先”的后面也省略了“于”,這句意思是“在吳王壽夢所鑄用的鼎前面”,F(xiàn)在說,“先”“后”是形容詞增加在動用法,“先天下之憂”“后天下之樂”,就是“在天下之憂先”“在天下之樂后”。又如“窈窕艷城郭”(《孑L雀東南飛》),“艷”也是形容詞增加在動用法!岸保梢宰g成“就”,后一個“而”用來表示遲,可以譯成“才”。兩個分句都是連動式,前一個謂語是方式,后一個謂語是行動,方式跟行動之間用“而”字來連接,是用“而”字來劃分界限。一說“先天下之憂而憂”是“先天下之憂而后己憂”,陷于隨意增字解句,這并不足取!

  譯文:“在天下人憂愁的前面憂愁,在天下人快樂的后面快樂!

  微斯人,吾誰與歸?

  分析:《文言文的語言分析》(張拱貴、黃岳洲著)說“誰與歸”就是“與誰歸”,把“與”看成介詞,這是根據(jù)一般的解釋。這里“與”跟“歸”都是動詞,作“結(jié)交”或“稱許”講,《廣雅釋估》:“與,許也。”《論語微子》:“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與”跟“歸”兩個及物動詞同時管一個前置的賓語“誰”。這樣,“吾誰與歸”就得譯成“我稱許誰,歸宿到誰(的寓居)的地方去呢?”“與”的相同用法又例如:“君不與勝者,而與不勝者!(《戰(zhàn)國策齊策》)但是,語言是發(fā)展的,詞性也在發(fā)展,“與”產(chǎn)生介詞的用法是在西漢,《史記淮陰侯列傳》:“足下與項王有故,何不反漢,與楚連和?”第二個“與”是介詞,《岳陽樓記》是宋人作品,把“與”解成介詞應該是可取的。又,《文選》張華《雜詩》之二:“佳人不在茲,取此欲誰與?”“與”也是動詞,作“給與”講。

  五、布置作業(yè)

  反復朗讀課文,加深理解。

  第二課時

  一、檢查自讀情況

  1、指名學生給下列字注音:(幻燈顯示。)

  謫(zhe2)屬(同“囑”zhu3)淫(yin2)霏(fei1)

  檣(qiang2)楫(ji2)冥(ming2)讒(chan2)偕(xie2)

  2、朗誦全文。

  二、研習新課

  1、理解文章層次結(jié)構(gòu)。

  下面請同學們給課文分段并歸納段意。

  討論并歸納:共分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1自然段):記敘了重修岳陽樓的背景及作記的緣由,由此生發(fā)出一篇之意。

  第二部分(2—4自然段):文章主體。寫“遷客騷人”或悲或喜的“覽物之情”。

  第一層(2自然段):寫洞庭湖雄偉壯麗的景象并提出“覽物之情,得無異乎”一問。

  第二層(3—4自然段):用兩個排比段分別寫出“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一明一暗,一喜一悲,形成鮮明對比。

  第三部分(5自然段):抒發(fā)作者的闊大胸襟和政治抱負。這是全文的核心。

  2、提問:寫文章,往往以一兩個警句(關(guān)鍵性詞句)振起全篇,第1自然段寫重修岳陽樓的背景,這背景是什么?說明了什么?

  討論并歸納:在“政通人和,百廢具興”的基礎(chǔ)上“重修岳陽樓”,這說明滕子京在謫守的逆境中,仍不以己悲,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條。由此可見作者欣賞他的闊大胸襟,與一般的“遷客”不同。

  3、提問:第2自然段寫洞庭湖的全景,用“銜遠山,吞長江”,如果把“銜”改為“連”,把“吞”改為“接”好不好?為什么?

  討論并歸納:洞庭湖是無生命之物,用“銜”“吞”則使之產(chǎn)生生命之感,把“遠山”“長江”跟洞庭湖的關(guān)系寫得活靈活現(xiàn),成了一幅氣勢磅礴的動人畫面。如果用“連”“接”來替換,只是客觀地說明三者的相對位置,畫面是靜止的,效果沒有這樣好。

  4、提問:從岳陽樓上看到的雄偉景象有哪些?

  討論并歸納:

  (1)氣勢非凡:銜遠山,吞長江。

  (2)寬闊無邊:浩浩湯湯,橫無際涯。

  (3)湖光山色: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5、提問:作者沒有停留在寫景上,而用“然則”從岳陽樓的地理形勢,轉(zhuǎn)入寫什么?

  討論并歸納:寫“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

  6、朗讀第3自然段,提問:這幅畫面渲染了一種什么樣的氣氛,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心情?

  討論并歸納:極力渲染“悲”的氣氛。因己而悲。

  7、朗讀第4自然段,提問:這幅畫面渲染了一種什么樣的氣氛,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心情?

  討論并歸納:極力渲染“喜”的氣氛。因物而喜。

  8、提問:作者用哪些話概括說明了“遷客騷人”的“悲”和“喜”?這樣寫的目的是什么?

  討論并歸納:“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概括說明了“遷客騷人”的“悲”,“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概括說明了“遷客騷人”的“喜”。這樣寫是為了將這類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對比,引出下文,由寫情自然轉(zhuǎn)人議論,突出全文的主旨。

  9、提問:“古仁人之心”是怎樣的?

  討論并歸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0、提問:“古仁人”的憂樂觀是怎樣的?

  討論并歸納:先講“憂”,“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先天下之憂而憂”。后講“樂”,“后天下之樂而樂”。

  11、提問:“進”指什么?“退”指什么?

  討論并歸納:“進”指“居廟堂之高”,在朝廷上做官;“退”指“處江湖之遠”,不在朝廷上做官。

  12、提問:“微斯人”的“斯人”指什么人?

  討論并歸納:指“古仁人”,也暗指滕子京,表示對滕子京的慰勉之意。

  13、提問:怎樣理解“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句話?

  討論并歸納:我國古代早有“與民同樂”的思想。孟子說:“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边@里說的“樂以天下,憂以天下’?l來源于民本思想。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發(fā)展成為“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觀點,并以此作為對待仕途進退的原則,表現(xiàn)他曠達的胸襟和偉大的抱負。他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有著借鑒和教育的意義。、’

  14、提問:文章最后一自然段是怎樣推出這個警句的?

  討論并歸納:作者十分巧妙地利用設(shè)問方式逐層推進,最后才點出警句。先用比較方式設(shè)問,以“不以物喜……則憂其君”說明“古仁人之心”的內(nèi)涵,顯示了“古仁人”的闊大胸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由此得出“進亦憂,退亦憂”的論斷,突出一個“憂”字,自然引出第二個設(shè)問“何時而樂”,使文章又推進一層。設(shè)問后而警句出現(xiàn),給人印象極深。

  三、小結(jié)

  本文題為《岳陽樓記》,自然要寫岳陽樓的景色,但作者的意圖卻是借題發(fā)揮,談一個人應有的政治抱負:并以此規(guī)箴友人。文章先由敘事人手從重修岳陽樓的背景,說到岳陽樓的“大觀”,再寫“遷客騷人”登樓時一悲一喜的情懷,最后將這種情懷跟“古仁人之心”作對比,自然引出議論,說明作者意圖。文章把敘事、寫景、抒情、議論自然結(jié)合起來,句式上駢散交錯,節(jié)奏不斷變化,讀起來聲調(diào)鏗鏘,使人產(chǎn)生審美的愉悅。四、布置作業(yè)

  1、完成課后“研討與練習”一、三題。

  2、選用本課的《作業(yè)設(shè)計》。

  第三課時

  一、思考與討論

  1、本文寫景的特點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寫愁苦之景則悲情畢現(xiàn),寫歡樂之景則喜氣洋洋。寫景取得這樣的效果,奧秘在哪里呢?主要在于選擇景物和渲染氣氛。細讀這兩段寫景的部分,說說作者為表現(xiàn)“悲”“喜”兩種不同的感情,分別選取了哪些有特征的景物?又是怎樣渲染氣氛的?

  引導要點:作者選擇的景物都帶有濃厚的感情色彩。以第3自然段為例:雨是“淫雨”,風是“陰風”,浪是“濁浪”,時間是“薄暮”,所聞是“虎嘯”和“猿啼”,無不是帶有愁苦的色彩,再加以“霏霏”“怒號”“排空”“冥冥”等詞語的渲染,一幅天昏地暗、浪黑風高、恐怖凄慘的畫面就呈現(xiàn)在讀者的面前了。有些景物本來沒有特殊的感情色彩,如“日星”“山岳”“商旅”“檣”“楫”等,但配以“隱曜”“潛形”“不行”“傾”“摧”等詞語,就帶上了濃重的愁苦色彩。

  (第4自然段的特點與第3自然段相同,可以完全放手讓學生自己分析、體會。)

  2、第3、4自然段除了選擇景物和渲染氣氛都帶有濃重的感情色彩這個相同點外,兩段在結(jié)構(gòu)上也是完全相同的;都是先寫景,后抒情,為情設(shè)景,緣景抒情;甚至連前后兩個抒情句的表達方式也完全相同。試聯(lián)系上下文想一想,如果把兩個抒情句都去掉,行不行?為什么?

  引導要點:這兩個抒情句是文章思路發(fā)展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前句寫遷客騷人登樓而悲,后句寫遷客騷人登樓覽物而喜。聯(lián)系上文看,是為了落實“覽物之情,得無異乎”一句;聯(lián)系下文看,是以遷客騷人隨物而變的心情,襯托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感情,從而引發(fā)出“先憂后樂”一段正論。如果把兩個抒情句刪去,文章思路中斷,文章的內(nèi)在聯(lián)系也被破壞。

  3、本文語言上有什么特色?

  引導要點:首先是散文里具有整齊句式,如有很多四字句,有一些對偶、排比、錯綜手法,使文章既有氣勢又富于錯綜變化。要注意,真正好的散文都是跟不散相對稱的。其次,在煉字上也很有特色,如“銜遠山,吞長江”的“銜”和“吞”把客觀事物寫活了,把視覺跟感覺結(jié)合起來了。又如“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的“觀”字用得準確,因為“觀”是集中目力看,用“望”,用“視”,用“看”,都不合適。“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一句是千古傳誦的警句名言,值得仔細體會。

  二、總結(jié)性練習

  1、給下面加點的字注音。

  陰風怒號()薄暮冥冥()浩浩湯湯()岸芷汀蘭()

  郁郁青青()寵辱偕忘()嗟夫()屬予作文以記之()

  2、下面譯文中有幾處譯得不正確,找出來并加以改正。

  (古仁人)不因為外物(好壞)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做官就為百姓擔憂,退處民間又為君主擔憂,真是進朝做官也擔憂,退處民間也擔憂。然而他們什么時候才樂呢?他們必定會說“憂在天下人之先,樂在天下人之后”吧。

  3、第3自然段的寫景、抒情與第4自然段的寫景、抒情是什么樣的關(guān)系?這兩段對表現(xiàn)文章的中心思想起了什么作用?

  4、本文有兩種對偶句,一種是兩句相對,如“北通巫峽”對“南極瀟湘”;一種是本句自對,如“遷客”對“騷人”。試從文章中各找出幾組對偶句來,并說明它們是怎樣構(gòu)成對偶的。

  答案提示:

  1、略。

  2、有兩處譯得不正確:(1)“是進亦憂”把“是”譯成“真是”不對!笆恰笔谴~,相當于“這”,可譯為“這(真是)……”。(2)“然則”誤譯為“然而”,應譯為“(既然)這樣,那么”。一

  3、略。

  4、兩句相對。,銜遠山——吞長江北通巫峽——南極瀟湘

  日星隱曜——山岳潛形沙鷗翔集——錦鱗游泳

  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一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本句自對:

  政通——人和朝暉——夕陰

  遷客——騷人檣傾——楫摧

  虎嘯——猿啼去國——懷鄉(xiāng)

  憂讒——畏譏春和——景明

  心曠——神怡岸芷——汀蘭資料鏈接

  相關(guān)資料

  1、作者作品。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蘇州吳縣(現(xiàn)在江蘇省蘇州市)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死后謚號文正。他出身貧寒,幼年喪父,對下層人民的痛苦感受較深。宋仁宗天圣(1023—1031)年間任西溪鹽官,建議在泰州修捍海堰。寶元三年(1040),任陜西經(jīng)略安撫招討副使,加強對西夏的防御,屢立戰(zhàn)功。慶歷三年(1043),西夏請和,范仲淹還朝,任參知政事。曾提出十條改革措施,包括限制以“恩蔭”為官、選用干練的人員、嚴格執(zhí)行政令等項,又主張興修水利。因遭保守派反對罷政,于慶歷五年(1045)貶放鄧州,以后還做過杭州、青州的太守。后在赴穎州任途中病死。其“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胸襟被千古傳唱!对狸枠怯洝愤x自《范文正公集》。

  2、寫作背景。

  宋仁宗慶歷五年(1045),范仲淹因提出政治改革主張,觸動了朝廷中保守派的利益,被罷奪參知政事(副宰相)的職務,貶放鄧州(現(xiàn)在河南省鄧縣)。第二年六月,謫守巴陵的滕子京重修岳陽樓行將落成,函請范仲淹作記,并附上《洞庭晚秋圖》。千古名篇《岳陽樓記》就是在這年九月十五日寫成的。

  3、范仲淹二歲而孤,家貧無依,而少有大志,以天下為己任。發(fā)憤苦讀,憊甚,輒以涼水沃面;食不給,啖粥而讀,人不堪其憂,仲淹不改其樂也。既任(做官),每慷慨論天下事,奮不顧身,以力主革除弊政,被讒受貶,慶歷五年由參知政事(副宰相)謫守鄧州。勤政愛民,有政聲。常自誦日:“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也。”死之日,四方聞者,皆為嘆息。

  岳陽樓記教案 篇10

  

  1、在理解文意的基礎(chǔ)上背誦全文;

  2、學習本文由敘事而寫景,由寫景而議論,進而點明主旨的寫法;

  3、理解、評價作者“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主張和道德觀念;

  4、體會作者寬廣的胸襟和偉大的政治抱負。

  

  1、在理解文意的基礎(chǔ)上背誦全文;

  2、體會作者寬廣的胸襟和偉大的政治抱負。

  

  理解、評價作者“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主張和道德觀念。

  

  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坐落在江蘇吳縣的范氏山莊,正殿中范仲淹塑像上方的匾上寫有四個大字:濟世良相。范仲淹入則為相,出則為將,曾帶兵守邊,是一位將相全才。然而他的戰(zhàn)功、政績并不為一般人所熟悉,而他留給后人的名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所傳誦,激勵后人不要計較個人得失,努力為人民為國家作出貢獻,這正是他的人格魅力所在。

  二、作者及滕子京簡介

  范仲淹,字希文,蘇州吳縣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著有《范文正公集》,文正是他死后封給他的謚號。

  在朝廷做官時,多次上書議論國政,要求改革時弊,任副宰相時曾針對當時的政治時弊,提出了十條改革意見,主張建立嚴密的任官制度,注意農(nóng)桑,整頓吏治,推選法制,減輕徭役等,并先后頒布了具體的方案。但不久,推行受到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對而失敗,不幸被貶到鄧州做太守!对狸枠怯洝肪褪撬卩囍萑紊蠎糜央泳┑难埗鴮。

  滕子京與范仲淹是同榜的進士,兩人的友誼也從此開始。滕子京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遭到保守勢力的反對,由于范的推薦,滕在涇州做知守,再在慶州做知守,在慶州任上被人誣告擅自動用官錢16萬貫,終于被貶岳州,心里很有些憤慨。范仲淹擔心他惹出禍來,便借“作文”之機,寫出自己的理想,以規(guī)勸好友。

  三、誦讀

  1、自由誦讀,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

  2、分組按要求誦讀:

  誦讀敘述寫作緣由的段落(第1段,標志性句子是:屬予作文以記之。)

  誦讀描寫洞庭湖全景的句子(第2段,“銜遠山……氣象萬千”;標志性句子:“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此”指代什么?)

  誦讀描寫陰雨天氣時洞庭湖景象的句子(“若夫淫雨霏霏……虎嘯猿啼”)

  誦讀描寫天晴時洞庭湖景象的句子(“至若春和景明……此樂何極”)

  誦讀描寫由陰雨天引發(fā)的情緒句子(“登斯樓也……”)

  誦讀抒寫天晴時喜悅心情的句子(“登斯樓也……”)

  誦讀議論抒懷段(標志性詞語:“嗟夫”)

  3、齊讀全文。

  四、學生借助注釋疏通文意

  五、課堂練習

  1、各種形式的誦讀。

  2、在教師指導下整理重點詞、句:

  通假字:具通俱,都的意思;屬通囑,囑咐的意思。

  重點實詞:謫、勝狀(勝景)、大觀、際、涯、備、湯湯、遷客、騷人、薄(日薄西山)、去、國、偕(白頭偕老)廟堂、微、進、退

  虛詞:然則、若夫、至若、或、是

  句式:吾誰與歸?(倒裝句,賓語前置)居廟堂之高,處江湖之遠(倒裝名,定語后置)

  成語:政通人和、百廢具興、氣象萬千、心曠神怡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揣摩文章思路

  一、揣摩寫作意圖

  結(jié)合有關(guān)資料,再次明確本文的寫作意圖。

  以作“記”為名,借題發(fā)揮,來規(guī)勸好友滕子京,希望滕子京能和自己一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而是無論“居廟堂”還是“處江湖”都能做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二、揣摩構(gòu)思特點

  基于以上寫作意圖,文章采用起筆于記,落腳于理,融說理于記事、狀物、抒情之中的思路,不露痕跡地達到了規(guī)勸的目的。

  三、探究思考

  第一段的敘述交待了什么內(nèi)容?屬詳寫還是略寫?

  (寫作緣由,包括時間、滕的遭遇與政績、重修盛況、由于不是重點,寫得異常簡潔,如寫滕子京的政績就只用了八個字:“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第二段寫洞庭湖壯觀的景象,哪兩個詞能表現(xiàn)這層意思?具體寫景的句子是哪些?

  (勝景、大觀;“銜遠山……氣象萬千”)

  “前人之述備矣”怎樣理解?與第一段哪里照應?

  (與“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照應)補充孟浩然、李白、杜甫的詩句。

  第二段中起過渡作用的是哪一句?其中哪個詞可以作為理解文章的切入點?過渡啟下引出了哪些文段?

  (用設(shè)問句“覽物之情,得無異乎?”過渡,引出了第三、四段,其中“異”字可以作為理解本文的切入點)

  第三、四段分別寫了什么情況下洞庭湖的景色?由這不同的景色又產(chǎn)生了怎樣的情?這兩段的結(jié)構(gòu)有何共同之處?

  (三段由“淫雨霏霏”天氣狀況下蕭條凄涼的景色引出遷客騷人的“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之悲;四段由“春和景明”天氣狀況下明媚怡人的景色道出遷客騷人的“心曠神怡,寵辱偕忘”之喜;兩段都是先寫景,后抒情。)

  第五段中“或異二者之為”中“二者”指什么?“古仁人”不同于遷客騷人的地方是什么?

  (“二者”指因“陰”而“悲”和因“晴”而“喜”這兩種心情。而古仁人則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正面說法是什么?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是進亦憂,退亦憂”中“進”“退”指什么?

  (“進”指“居廟堂之高”;“退”指“處江湖之遠”;這一句是對上面的總結(jié),并自然而然引出了問題“然則何時而樂耶?”)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是誰的看法?作者同意這種觀點嗎?從哪兒可以看出來?作者用這樣的問句結(jié)束全文,有何用意?

  (古仁人,由“微斯人,吾誰與歸?”可以看出作者同意古仁人的觀點,作者以此作結(jié)是希望滕子京能做一個與自己志同道合的人。)

  四、整理思路,幫助背誦(見板書)

  五、課堂小結(jié)

  本文是作者應好友之請,為新翻修的岳陽樓寫的記文。作者以簡練的語言,鄭重地敘說了事情的本末,準確地描述了洞庭湖的大觀勝景,著重渲染了一悲一喜的意境,提出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崇高理想,在記山記水的背后,寄寓了作者政治改革失敗后憂國憂民之心不改的癡情。

  岳陽樓記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正確理解名言警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含義;欣賞本文的立意美、語言美、結(jié)構(gòu)美;朗讀并背誦全文。

  教學重點;

  同"教學目標"前兩項。

  教學時數(shù):

  2課時。

  教學步驟:

  課前布置學習預習:

  (一)泛讀課文及閱讀提示與全部注釋。

 。ǘ╅喿x背誦杜甫《登岳陽樓》:"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第一課時;

 。ㄒ唬⿲搿

  板書岳陽樓上的一副對聯(lián):

  后樂先憂,范希文庶幾知道;

  昔聞今上,杜少陵可與言詩。

  問:范希文是誰?"后樂先憂"是什么意思?以此引出本課。

 。ǘ╅喿x理解。

  1、學生試讀課文(亦可教師范讀)。

  2、正音:

  謫()守 霪()雨 檣()傾楫()摧薄暮冥冥() 憂讒()畏譏 岸芷()汀蘭 寵辱偕()忘 浩浩湯湯() 陰風怒號() 嗟()夫

  3、學生提問。

  4、師生討論,釋疑。

  5、學生朗讀課文。

  6、指導學生逐段閱讀以至熟讀全文。

  7、限時背誦全文。

  第二課時:

 。ㄒ唬z查學生朗讀或背誦。

 。ǘ⿲W生質(zhì)疑。

 。ㄈ┙處煔w納幾個基本問題,展開討論,釋疑。

  1、怎樣理解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深刻含義?

  2、上述警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它與文章中各段具體內(nèi)容是如何聯(lián)系的?

  3、本文的結(jié)構(gòu)和語言有何特色?

 。ㄋ模┍容^分析。

  問:本文與杜甫詩《登岳陽樓》都是以岳陽樓為題材的,它們的內(nèi)容、結(jié)構(gòu)有何異同?

  提示:兩篇都寫了岳陽樓周圍的景色,也都用了借景抒懷的方法。兩篇的開頭都交代原因:《登》是慕名登臨而作,《記》是應約有感而發(fā)。兩篇中間都是寫景!兜恰罚"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氣魄宏大,意境廣闊!队洝分械"銜遠山,吞長江"也有著同樣的氣勢。不過《記》在寫陰雨、睛明景色時,情景相生;而《登》詩三聯(lián)寫自身經(jīng)歷"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與次聯(lián)寫景沒有直接聯(lián)系,兩篇最后都抒懷,但《記》是在與前文的"悲""喜"之情對比中提出了"先憂后樂"的主張,顯示了作者志趣的高遠;《登》詩是由自己的遭遇聯(lián)想到吐蕃入境,邊境不寧,百姓遭戰(zhàn)亂而流離。"戎馬關(guān)山北,憑軒涕泗流"同樣于"憂時傷亂"中見其憂樂與國家和人民的命運息息相關(guān)。所以,可以說范仲淹與杜甫這兩位不同時代的人,用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詩、文),大致相同的結(jié)構(gòu)(述因--寫景--抒懷),寫同一對象(岳陽樓),表達了大致相同的思想境界(與民同憂樂)。

 。ㄎ澹┲笇W生自己歸納本文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寫作特點。

  (六)檢查背誦全文。

  岳陽樓記教案 篇12

  一、教學目的:

  1、有感情的正確的朗讀課文

  2、積累重要文言詞語

  3、理解文中“心憂天下”的思想

  二、教學重點

  1、有感情的正確的朗讀課文

  2、積累重要文言詞語

  三、教學難點

  理解文中“心憂天下”的思想

  四、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1、教學導入

  師:當我們讀到“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睍r,我們?yōu)閺堭B(yǎng)浩關(guān)心民間疾苦之心所感動,這似乎代表的是所有讀書人的心聲。所以當我們再次誦起“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時,我們心中涌起的是一種神圣的責任感。讓我們共同走進范仲淹的《岳陽樓記》。

  2、作者簡介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學家、軍事家,世稱“范文正公”。二歲而孤,家貧無依,而少有大志,以天下為己任。發(fā)憤苦讀,憊甚,輒以涼水沃面;食不給,啖粥而讀,人不堪其憂,仲淹不改其樂也。既仕(做官),每慷慨論天下事,奮不顧身。以力主革除弊政,被讒受貶,慶歷五年由參知政事(副宰相)謫守鄧州。勤政愛民,有政聲,常自誦曰:“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也!彼乐眨姆铰務,皆為嘆息。

  3、朗讀訓練

  自由朗讀--------聽范讀-----------齊讀。

  提示:注意語言的停頓、字音的正確、情感的變化。

  4、文意疏通

  師:同學們以小組討論課文前兩段的大意。

 。ㄐ〗M討論,請同學說大意。)

  明確:謫、作(寫)、政通人和、具、屬、浩浩湯湯、大觀、然則、遷客、騷人。這些是理解的重點和難點,應特別注意。(具體可參照課下注釋)

  小結(jié):修建岳陽樓的背景、滕子京的政績: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寫作此文的原由:屬予作文以記之。

  總領(lǐng)第二段的句子: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

  從空間表現(xiàn)盛景的句子: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

  從時間表現(xiàn)盛景的句子: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5、課后訓練

  反復朗讀此文,感受文章的情感。結(jié)合注釋理解課文。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的

  1、積累重要文言詞語

  2、理解文中“心憂天下”的思想

  二、教學重點

  積累重要文言詞語

  三、教學難點

  理解文中“心憂天下”的思想

  五、教學過程

  1、文意疏通

  師:讓我們齊讀第3、4自然段,領(lǐng)略一下岳陽樓的風光。(朗讀)

  同桌共同欣賞畫面,用大意法講述出來。

  明確:重點掌握若夫、淫雨、國(國都)、憂讒畏譏、蕭然(蕭條的樣子)、錦鱗、或、一、郁郁青青、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把(握)、的含義。(參見課下注釋)

  這兩段景物描寫形成鮮明對比,一則是悲涼陰暗一則是歡樂明亮。本文寫景的特點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寫愁苦之景則悲情畢現(xiàn),寫歡樂之景是喜氣洋洋。寫景取得這樣的效果,“奧秘”在哪里呢?主要在于選擇景物和渲染氣氛。細讀這兩段寫景的部分,說說作者為表現(xiàn)“悲”“喜”兩種不同的感,分別選取了哪些有特征的景物?又是怎樣渲染氣氛的?

  引導要點:作者選擇的景物都帶有濃厚的感情色彩。以第3段為例:雨是“霪雨”,風是“陰風”,浪是“濁浪”,時間是“薄暮”,所聞是“虎嘯”和“猿啼”,無不是帶有愁苦的色彩,再加以“霏霏”“怒號”“排空”“冥冥”等詞語的渲染,一幅天昏地暗、浪黑風高、恐怖凄慘的畫面就呈現(xiàn)在讀者的面前了。有些景物本來沒有特殊的感情色彩,如“日星”“山岳”“商旅”“檣”“楫”等,但配以“隱耀”“潛行”“不行”“傾”“摧”等詞語,就帶上了濃重的愁苦色彩。

  (第4段的特點與第3段相同,可以完全放手讓學生自己分析、體會。)

  第3、4段除了選擇景物和渲染氣氛都帶有濃重的感情色彩這個相同點外,兩段在結(jié)構(gòu)上也是完全相同的;都是先寫景,后抒情,為情設(shè)景,緣景抒情;甚至連前后兩個抒情句的表達方式也完全相同。試聯(lián)系上下文想一想,如果把兩個抒情句都去掉,行不行?為什么?

  引導要點:這兩個抒情句是文章思路發(fā)展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前句遷客騷人登樓而悲,后句寫遷客騷人登樓覽物而喜,聯(lián)系上文看,是為了落實“覽物之情,得無異乎”一句,聯(lián)系下文看,是以遷客騷人隨物而變的心情,襯托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感情,從而引發(fā)出“先憂后樂”一段正論。如果把兩個抒情句刪去,文章思路中斷,也破壞了文章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2、探究

  師:作者在具體的描繪了景色后,用了一大段的文字來抒發(fā)自己的感慨,讓我們來齊讀體味古人之心。(有感情的朗讀)

  自由發(fā)言:你最欣賞哪句話,說明原因。小組交流。

  提示:遷客騷人的思想感情往往因個人遭遇或外物的觸化而發(fā)生變化;古仁人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同時又體現(xiàn)作者的曠達胸襟。

  他們“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不是憂“民”,便是憂“君”——怕皇帝做出害民的事情來;他們“進亦憂,退亦憂”,可見他們的“憂”跟個人的進退、榮辱都沒有關(guān)系。他們是為民生疾苦而憂心忡忡。

  在天下人感到快樂后古仁人才會快樂。可見他們的或憂或樂完全是隨天下人的或憂或樂而轉(zhuǎn)移的!安灰晕锵,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這就是作者所認為的“古仁人之心”。

  作者以天下為己任,常說“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也”。他借滕子京囑寫《岳陽樓記》的機會,提出這種理想化的人物來,正是為了“假托古人,自寫懷抱”,表明自己本來就不為個人的進退、榮辱而悲喜,雖遭貶謫,但憂國憂民之心決不改變,同時也包含著對滕子京的勉慰!跋忍煜轮畱n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表現(xiàn)出作者怎樣的思想境界?

  (1)憂國憂民,以天下為己任的政治抱負。

  (2)積極向上,奮發(fā)有為的思想。

 。3)吃苦在前,享樂在后的品德。

  最后一句自明志向,以問句的形式表達,既是對友人的勉勵也表明自己的志向,委婉含蓄。

  岳陽樓記教案 篇13

  學習目標

  1、了解范仲淹的生平,識記重要信息。

  2、熟讀成誦,熟練翻譯課文,識記文言詞匯

  3、理清文章思路,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懷,培養(yǎng)博大的胸懷和偉大的抱負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了解范仲淹的生平,識記重要信息。

  2、流暢的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熟練翻譯課文(前三段),識記文言詞匯。

  預習檢測

  1、范仲淹,字,蘇州吳縣人,北宋家、家、家。死后謚“文正”,世稱范文正公,有《范文正公文集》傳世。

  2、注意以下加點字的讀音

  范仲淹謫守屬予作文以寄之予觀夫巴陵勝狀浩浩湯湯若夫淫雨霏霏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檣傾楫摧薄暮冥冥憂讒畏譏一碧萬頃岸芷汀蘭寵辱偕忘嗟夫

  3、朗讀訓練

  老師范讀學生仿讀齊讀

  整體感知

  1、翻譯課文前三段,學生根據(jù)課下注釋以段為單位翻譯課文,標記難點和重點詞語向組長或老師詢問;老師巡視,幫助解答疑難。

  2、自主翻譯后,學生課堂串譯。

  3、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主總結(jié)交流強調(diào)本段的重點詞語。

  當堂訓練

  1、解釋畫線字詞

  越明年乃重修岳陽樓予觀夫巴陵勝狀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連月不開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岳潛形薄暮冥冥

  2、翻譯下列句子

  滕子京謫守巴陵郡政通人和,百廢俱興增其舊制屬予作文以寄之朝暉夕陰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覽物之情,得無異乎?若夫淫雨霏霏至若春和景明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翻譯第四、五、六段,識記重點詞語。

  2、了解內(nèi)容,理清思路,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懷,培養(yǎng)博大的胸懷和偉大的抱負。

  整體感知

  1、翻譯課文后三段①學生根據(jù)課下注釋以段為單位翻譯課文,標記難點和重點詞語向組長或老師詢問;老師巡視,幫助解答疑難。

 、谧灾鞣g后,學生課堂串譯。

 、蹖W生以小組為單位自主總結(jié)交流強調(diào)本段的重點詞語。

  2、文并非單純的寫山水樓觀的狹境,而是融自然、感情、理想于一文,你能不能抓住表達方式的變化來理清文章的思路?

  探究文本

  1、解本文的寫作意圖參考資料:據(jù)史料記載,北宋慶歷六年(1046),滕子京函請范仲淹為重修岳陽樓作記,特附上一幅《洞庭晚秋圖》,并說:“山水非有樓觀登覽者不為顯,樓觀非有文字稱記者不為久!彪泳┡c范仲淹為同榜進士,兩人交誼頗厚。滕子京是被誣陷擅自動用官錢而被貶的,他到岳州后,“憤郁頗見辭色”,情緒極為低落,此時,范仲淹應邀寫下了這篇傳誦千古的《岳陽樓記》。如果你是滕子京,你能從中明白老朋友的良苦用心嗎,你明白了什么?

  2、第五段是全篇的重心,表現(xiàn)了范仲淹怎樣的思想情懷?

  課堂升華

  范仲淹幼年喪父,生活貧苦,卻刻苦讀書,少有大志。據(jù)《宋史》記載,他從小就立下“不能利澤生民,非丈夫平生之志”的誓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是范仲淹自幼的心語,“先憂后樂”的思想源于孟子的“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狈吨傺桶l(fā)展了這一思想,就是要超越個人的憂樂,以天下為己任,以利民為宗旨,補救時弊,積極進取。為此,他不為外物所動,不論社會環(huán)境順遂艱難,都不能動搖心中的信念。同學們,在構(gòu)建和諧社會的今天,風華正茂的你們讀了這篇文章,有什么感想,請寫下來。

  當堂訓練

  1、解釋畫線字詞

  波瀾不驚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寵辱偕忘把酒臨風此樂何極是進亦憂

  2、翻譯句子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以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微斯人,吾誰與歸?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相關(guān)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quán)/違法違規(guī)的內(nèi)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wǎng)址) 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