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司馬相如列傳》閱讀*及原文翻譯
第1篇:《史記司馬相如列傳》閱讀*及原文翻譯
司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長卿。少時好讀書,學(xué)擊劍,故其親名之曰犬子。相如既學(xué),慕藺相如之為人,更名相如。以貲為郎,事孝景帝,為武騎常侍,非其好也。會景帝不好辭賦,是時梁孝王來朝,從游說之士齊人鄒陽、淮*枚乘、吳莊忌夫子之徒,相如見而說之,因病免,客游梁。梁孝王令與諸生同舍,相如得與諸生游士居數(shù)歲,乃著子虛之賦。
會梁孝王卒,相如歸,而家貧,無以自業(yè)。素與臨邛令王吉相善,吉曰:“長卿久宦游不遂,而來過我!庇谑窍嗳缤,舍都亭。臨邛令謬為恭敬,日往朝相如。相如初尚見之,后稱病,使從者謝吉,吉愈益謹(jǐn)肅。臨邛中多富人,而卓王孫家僮八百人,程鄭亦數(shù)百人,二人乃相謂曰:“令有貴客,為具召之!辈⒄倭睢A罴戎,卓氏客以百數(shù)。至日中,謁司馬長卿,長卿謝病不能往,臨邛令不敢嘗食,自往迎相如。相如不得已,強(qiáng)往,一坐盡傾。
居久之,蜀人楊得意為*監(jiān)①,侍武帝。上讀子虛賦而善之,曰:“朕獨(dú)不得與此人同時哉!”得意曰:“臣邑人司馬相如自言為此賦!鄙象@,乃召問相如。相如曰:“有是。然此乃諸侯之事,未足觀也。請為天子游獵賦,賦成奏之!鄙显S,令尚書給筆札。相如以“子虛”,虛言也,為楚稱;“烏有先生”者,烏有此事也,為齊難;“無是公”者,無是人也。以此明天子之義。故空藉此三人為辭,以推天子諸侯之苑囿。其卒章歸之于節(jié)儉,因以風(fēng)諫。奏之天子,天子大說。
相如為郎數(shù)歲,會唐蒙使略通夜郎西?k②中,發(fā)巴蜀吏卒千人,郡又多為發(fā)轉(zhuǎn)漕萬馀人,用興法誅其渠帥,巴蜀民大驚恐。上聞之,乃使相如責(zé)唐蒙,因喻告巴蜀民以非上意。
其后,人有上書言相如使時受金,失官。居歲馀,復(fù)召為郎。
相如口吃而善著書。常有消渴疾。與卓氏婚,饒于財。其進(jìn)仕宦,未嘗肯與公卿國家之事,稱病間居,不慕官爵。相如既病免,家居茂陵。天子曰:“司馬相如病甚,可往從悉取其書;若不然,后失之矣!笔顾彝,而相如已死,家無書。問其妻,對曰:“長卿固未嘗有書也。時時著書,人又取去,即空居。長卿未死時,為一卷書,曰有使者來求書,奏之。無他書!逼溥z札書言封禪事,奏所忠。忠奏其書,天子異之。
選自《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注釋】①*監(jiān):漢代內(nèi)官名,主管皇帝的獵犬。
②西?k:(xībó)古族名。春秋前后居住在以?k道為中心的今川南及滇東一帶。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的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使從者謝吉謝:告訴
b.故空藉此三人為辭藉:借助
c.長卿固未嘗有書也固:本來
d.忠奏其書,天子異之奏:進(jìn)獻(xiàn)
5.以下四組句子,全都表現(xiàn)司馬相如才華令人嘆服的一組是()(3分)
①事孝景帝,為武騎常侍②自往迎相如
③朕獨(dú)不得與此人同時哉④奏之天子,天子大說
⑤與卓氏婚,饒于財⑥時時著書,人又取去
a.①③⑥b.③④⑥c.②③④d.②④⑤
6.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粱孝王到京城朝見景帝時,司馬相如見到并喜歡上了跟梁孝王前來的幾個游說之士,于是借口生病辭掉官職,旅居粱國。
b.臨邛縣令王吉發(fā)自內(nèi)心地尊敬司馬相如,相如到臨邛縣后,他每天前去拜訪相如。卓王孫、程鄭請相如吃飯時,他甚至親自去迎接。
c.司馬相如在景帝及武帝朝分別任職,兩位皇帝對他的辭賦的態(tài)度迥然不同。他為武帝寫作的游獵之賦,假托三個虛構(gòu)的人物,來闡明做天子的大義。
d.司馬相如不追慕官爵名位,不同公卿們一起商討國家大事,常借病在家閑居?墒,卻曾因有人上書說他出使時接受賄賂而失去過官職。
7.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素與臨邛令王吉相善,吉曰:“長卿久宦游不遂,而來過我。”(5分)
(2)上聞之,乃使相如責(zé)唐蒙,因喻告巴蜀民以非上意。(5分)
參考*:
4.a(chǎn)5.b6.b
7.(1)(司馬相如)一向與臨邛縣令王吉互相交好,王吉說:“長卿你長期外出任官,不太順心,可以到我這來拜訪。”(善:交好;宦游:外出做官;遂:順心、稱心、如意;句意2分。)
(2)皇上聽說這種情況,就派相如去責(zé)備唐蒙,趁此機(jī)會把這并不是皇上的本意告知巴蜀百姓。
(責(zé):責(zé)備,責(zé)罰;喻告:告知,曉喻;狀語后置句,句意2分。)
翻譯:
司馬相如是蜀郡成都人,字長卿。他少年時喜歡讀書,也學(xué)習(xí)劍術(shù),所以他父母給他取名犬子。司馬相如完成學(xué)業(yè)后,很仰慕藺相如的為人,就改名相如。最初,他憑借家中富有的資財而被授予郎官之職,侍衛(wèi)孝景帝,做了武騎常侍,但這并非他的愛好。正趕上漢景帝不喜歡辭賦,這時粱孝王前來京城朝見景帝,跟他來的善于游說的人,有齊郡人鄒陽、淮*人枚乘、吳縣人莊忌先生等。相如見到這些人就喜歡上了,因此就借生病為由辭掉官職,旅居粱國。粱孝王讓相如這些讀書人一同居住,相如才有機(jī)會與讀書人和游說之士相處了好幾年,于是寫了《子虛賦》。
正趕上粱孝王去世,相如只好返回成都。然而家境貧寒,又沒有可以維持自己生活的職業(yè)。相如一向同臨邛縣令王吉相處得很好,王吉說:“長卿,你長期離鄉(xiāng)在外,求官任職,不太順心,可以來我這里看看。”于是,相如前往臨邛,暫住在城內(nèi)的一座小亭中。臨邛縣令佯裝恭敬,天天都來拜訪相如。最初,相如還是以禮相見。后來,他就謊稱有病,讓隨從去拒絕王吉的拜訪。然而,王吉卻更加謹(jǐn)慎恭敬。臨邛縣里富人多,象卓王孫家就有家奴八百人,程鄭家也有數(shù)百人。二人相互商量說:“縣令有貴客,我們備辦酒席,請請他!币徊芽h令也請來。當(dāng)縣令到了卓家后,卓家的客人已經(jīng)上百了。到了中午,去請司馬長卿,長卿卻推托有病,不肯前來。臨邛令見相如沒來,不敢進(jìn)食,還親自前去迎接相如。相如不得已,勉強(qiáng)來到卓家,滿座的客人無不驚羨他的風(fēng)采。
過了較長一段時間,蜀郡人楊得意擔(dān)任*監(jiān),事奉漢武帝。一天,武帝讀《子虛賦》,認(rèn)為寫得好,說:“我偏偏不能與這個作者同時。”楊得意說:“我的同鄉(xiāng)人司馬相如自稱,是他寫了這篇賦!蔽涞酆荏@喜,就召來相如詢問。相如說:“有這件事。但是,這賦只寫諸侯之事,不值得看。請讓我寫篇天子游獵賦,賦寫成后就進(jìn)獻(xiàn)皇上。”武帝答應(yīng)了,并命令尚書給他筆和木簡。相如用“子虛”這虛構(gòu)的言辭,是為了陳述楚國之美;“烏有先生”就是哪有此事,以此為齊國駁難楚國;“無是公”就是沒有此人,以闡明做天子的道理。所以假借這三個人寫成文章,用以推演天子和諸侯的苑囿美盛情景。賦的最后一章主旨?xì)w結(jié)到節(jié)儉上去,借以規(guī)勸皇帝。把賦進(jìn)獻(xiàn)天子后,天子特別高興。
相如擔(dān)任郎官數(shù)年,正逢唐蒙受命掠取和開通夜郎及其西面的?k中,征發(fā)巴、蜀二郡的官吏士卒上千人,西郡又多為他征調(diào)陸路及水上的運(yùn)輸人員一萬多人。他又用戰(zhàn)時法規(guī)殺了大帥,巴、蜀百姓大為震驚恐懼;噬下牭竭@種情況,就派相如去責(zé)備唐蒙,趁機(jī)告知巴、蜀百姓,唐蒙所為并非皇上的本意。檄文說:
從那以后,有人上書告相如出使時接受了別人的賄賂,因而,他失掉了官職。他在家呆了一年多,又被召到朝廷當(dāng)了郎官。
相如口吃,但卻善于寫文章。他經(jīng);继悄虿。他同卓文君結(jié)婚后,很有錢。他擔(dān)任官職,不曾愿意同公卿們一起商討國家大事,而借病在家閑呆著,不追慕官爵。
相如已因病免官,家住茂陵。天子說:“司馬相如病得很厲害,可派人去把他的書全部取回來;如果不這樣做,以后就散失了。”派所忠前往茂陵,而相如已經(jīng)死去,家中沒有書。詢問相如之妻,她回答說:“長卿本來不曾有書。他時時寫書,別人就時時取走,因而家中總是空空的。長卿還沒死的時候,寫過一卷書,他說如有使者來取書,就把它獻(xiàn)上。再沒有別的書了。”他留下來的書上寫的是有關(guān)封禪的事,進(jìn)獻(xiàn)給所忠。所忠把書再進(jìn)獻(xiàn)給天子,天子驚異其書。
第2篇:《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原文及翻譯
導(dǎo)語:《史記》是西漢著名史學(xué)家司馬遷撰寫的一部紀(jì)傳體史書,是*歷史上第一部紀(jì)傳體通史,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原文及翻譯。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原文:
司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長卿。少時好讀書,學(xué)擊劍,故其親名之曰犬子。相如既學(xué),慕藺相如之為人,更名相如。以貲為郎,事孝景帝,為武騎常侍,非其好也。會景帝不好辭賦,是時梁孝王來朝,從游說之士齊人鄒陽、淮*枚乘、吳莊忌夫子之徒,相如見而說之,因病免,客游梁。梁孝王令與諸生同舍,相如得與諸生游士居數(shù)歲,乃著《子虛之賦》。會梁孝王卒,相如歸,而家貧,無以自業(yè)。素與臨邛令王吉相善,吉曰:“長卿久宦游不遂,而來過我!庇谑窍嗳缤岫纪。臨邛令繆①為恭敬,日往朝相如。相如初尚見之,后稱病,使從者謝吉,吉愈益謹(jǐn)肅。臨邛中多富人,而卓王孫家僮八百人,程鄭亦數(shù)百人,二人乃相謂曰:“令有貴客,為具召之!辈⒄倭。令既至,卓氏客以百數(shù)。至日中,謁司馬長卿,長卿謝病不能往,臨邛令不敢嘗食,自往迎相如。相如不得已,強(qiáng)往,一坐盡傾。酒酣,臨邛令前奏琴曰:“竊聞長卿好之,愿以自娛!毕嗳甾o謝,為鼓一再行。是時卓王孫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繆與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相如之臨邛,從車騎,雍容閑雅甚都;及飲卓氏,弄琴,文君竊從戶窺之,心悅而好之,恐不得當(dāng)也。既罷,相如乃使人重賜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與馳歸成都。家居徒四壁立。卓王孫大怒曰:“女至不材,我不忍殺,不分一錢也!比嘶蛑^王孫,王孫終不聽。文君久之不樂,曰:“長卿第俱如臨邛,從昆弟假貸猶足為生,何至自苦如此!”相如與俱之臨邛,盡賣其車騎,買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當(dāng)壚。相如身自著犢鼻?②,與保庸雜作,滌器于市中。卓王孫聞而恥之,為杜門不出。昆弟諸公更謂王孫曰:“有一男兩女,所不足者非財也。今文君已失身于司馬長卿,長卿故倦游,雖貧,其人材足依也,且又令客,獨(dú)奈何相辱如此!”卓王孫不得已,分予文君僮百人,錢百萬,及其嫁時衣被財物。文君乃與相如歸成都,買田宅,為富人。
(選自《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有刪改)
【注】①繆(miù):假裝。②?(kūn):褲子。
譯文:
司馬相如是蜀郡成都人,字長卿。他少年時喜歡讀書,也學(xué)習(xí)劍術(shù),所以他父母給他取名犬子。司馬相如完成學(xué)業(yè)后,很仰慕藺相如的為人,就改名相如。最初,他憑借家中富有的資財而被授予郎官之職,侍衛(wèi)孝景帝,做了武騎常侍,但這并非他的愛好。正趕上漢景帝不喜歡辭賦,這時粱孝王前來京城朝見景帝,跟他來的善于游說的人,有齊人鄒陽、淮*人枚乘、吳人莊忌先生等。相如見到這些人就喜歡上了,就借生病為由辭掉官職,旅居粱國。粱孝王讓相如這些讀書人一同居住,相如才有機(jī)會與讀書人和游說之士相處了好幾年,于是寫了《子虛賦》。
逢粱孝王去世,相如返回成都,然而家境貧寒,沒有可以用來維持自己生活的職業(yè)。相如一向同臨邛縣令王吉相處得很好,王吉說:“長卿,你長期離鄉(xiāng)在外,求官任職,不太順心,就來我這里看看吧。”于是,相如前往臨邛,住在城內(nèi)的一座亭子里。臨邛縣令佯裝恭敬,天天都來拜訪相如。最初,相如還是以禮相見。后來,他就謊稱有病,讓隨從去拒絕王吉的拜訪。然而,王吉卻更加謹(jǐn)慎恭敬。臨邛縣里富人多,如卓王孫家就有家奴八百人,程鄭家也有數(shù)百人。二人相互商量說:“縣令有貴客,我們備辦酒席,請請他。”一并把縣令也請來。當(dāng)縣令到了卓家后,卓家的客人已經(jīng)上百了。到了中午,去請司馬長卿,長卿卻推辭有病,不肯前來。臨邛令見相如沒來,不敢進(jìn)食,還親自前去迎接相如。相如不得已,勉強(qiáng)來到卓家,滿座的客人無不驚羨他的風(fēng)采。酒興正濃時,臨邛縣令走上前去,把琴放到相如面前,說:“我聽說長卿特別喜歡*琴,希望聆聽一曲,以助歡樂!毕嗳甾o謝一番,便*奏了一兩支曲子。這時,卓王孫有個女兒叫文君,剛守寡不久,很喜歡音樂,所以相如佯裝與縣令相互敬重,而用琴聲暗自誘發(fā)她的愛慕之情。相如來臨邛時,車馬跟隨其后,儀表堂堂,文靜典雅,甚為大方。待到卓王孫家喝酒、*奏琴曲時,卓文君從門縫里偷偷看他,心中高興,特別喜歡他,又怕配不上他。宴會完畢,相如就派人以重金賞賜文君的侍者,以此向她轉(zhuǎn)達(dá)傾慕之情。于是,卓文君乘夜逃出家門,私奔相如,相如便同文君急忙趕回成都。進(jìn)家所見,空無一物,只有四面墻壁立在那里。卓王孫得知女兒私奔之事,大怒道:“女兒極不成材,我不忍心傷害她,但也不分給她一文錢!庇械娜藙裾f卓王孫,但他始終不肯聽。過了好長一段時間,文君感到不快樂,說:“長卿,只要你同我一起去臨邛,向兄弟們借貸也完全可以維持生活,何至于讓自己困苦到這個樣子!”相如就同文君來到臨邛,把自己的車馬全部賣掉,買下一家酒店,做賣酒生意。并且讓文君站在壚前賣酒,而自己穿起犢鼻褲,與雇工們一起*作忙活,在鬧市中洗滌酒器。卓王孫聽到這件事后,感到很恥辱,因此閉門不出。一些兄弟和長輩交相勸說卓王孫,說:“你有一個兒子兩個女兒,家中所缺少的不是錢財。如今,文君已經(jīng)成了司馬長卿的妻子,長卿本來也已厭倦了離家奔波的生涯,雖然貧窮,但他確實(shí)是個人才,完全可以依靠。況且他又是縣令的貴客,為什么偏偏讓他們受這樣的委屈!”卓王孫不得已,只好分給文君家奴一百人,錢一百萬,以及她出嫁時的衣服被褥和各種財物。文君就同相如回到成都,買了田地房屋,成為富有的人家。
第3篇:《廉頗藺相如列傳》閱讀*及原文翻譯
秦王坐章臺見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傳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萬歲。相如視秦王無意償趙城,乃前曰:“璧有瑕,請指示王!蓖跏阼。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發(fā)上沖冠,謂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發(fā)書至趙王,趙王悉召群臣議,皆曰:‘秦貪,負(fù)其強(qiáng),以空言求璧,償城恐不可得。’議不欲予秦璧。臣以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大國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強(qiáng)秦之歡,不可。于是趙王乃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書于廷。何者?嚴(yán)大國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見臣列觀,禮節(jié)甚倨,得璧,傳之美人,以戲弄臣。臣觀大王無意償趙王城邑,故臣復(fù)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頭今與璧俱碎于柱矣!”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擊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固請,召有司案圖,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相如度秦王特以詐佯為予趙城,實(shí)不可得,乃謂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傳寶也。趙王恐,不敢不獻(xiàn)。趙王送璧時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齋戒五日,設(shè)九賓于廷,臣乃敢上璧!鼻赝醵戎,終不可強(qiáng)奪,遂許齋五日,舍相如廣成傳舍。相如度秦王雖齋,決負(fù)約不償城,乃使其從者衣褐,懷其璧,從徑道亡,歸璧于趙。
秦王齋五日后,乃設(shè)九賓禮于廷,引趙使者藺相如。相如至,謂秦王曰:“秦自繆公以來二十余君,未嘗有堅明約束者也。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fù)趙,故令人持璧歸,間至趙矣。且秦強(qiáng)而趙弱,大王譴一介之使至趙,趙立奉璧來。今以秦之強(qiáng)而先割十五都予趙,趙豈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當(dāng)誅,臣請就湯鑊。惟大王與群臣孰計議之!鼻赝跖c群臣相視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殺相如,終不能得璧也,而絕秦趙之歡。不如因而厚遇之,使歸趙。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見相如,畢禮而歸之!读H藺相如列傳》
11.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舍相如廣成傳舍
舍:安置住宿,動詞
b.相如度秦王特以詐佯為予趙城
特:只,不過
c.秦王恐其破璧
破:使……破碎
d.嚴(yán)大國之威以修敬也
嚴(yán):嚴(yán)肅
1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diǎn)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2分)
a.秦貪,負(fù)其強(qiáng),以空言求璧
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fù)趙
b.相如因持璧卻立
不如因而厚遇之
c.引趙使者藺相如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d.得璧,傳之美人,以戲弄臣
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13.以下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部表現(xiàn)藺相如“機(jī)智果斷”的一組是()(2分)
①璧有瑕,請指示王
②怒發(fā)上沖冠
③持其璧睨柱,欲以擊柱
④今大王亦宜齋戒五日,設(shè)九賓于廷
⑤使其從者衣褐,懷其璧,從徑道亡
⑥臣請就湯鑊
a.①②③⑤
b.③④⑤⑥
c.①②⑤⑥
d.①③④⑤
14.將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且以一璧之故,逆強(qiáng)秦之歡,不可。(2分)
(2)乃使其從者衣褐,懷其璧,從徑道亡,歸璧于趙。(3分)
參考*
11.d
12.b
13.d
14.(1)況且為了一塊璧玉的緣故就使強(qiáng)大的秦國不高興,也是不應(yīng)該的。(2分)
(2)便派他的隨從穿上粗麻布衣服,懷中藏好和氏璧,從小路逃出,把和氏璧送回趙國。(3分)
二:
7.對下列句中加點(diǎn)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怒發(fā)上沖冠
發(fā):發(fā)作
b.議不欲予秦璧
予:送給
c.逆強(qiáng)秦之歡
逆:違背
d.遂許齋五日
許:答應(yīng)
8.對下列句中加點(diǎn)字的意義和用法的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①臣以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
②得璧,傳之美人
③拜送書于庭
④臣頭今與璧俱碎于柱矣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9.對上文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描寫了藺相如在秦廷與秦王斗爭的情形。
b.?dāng)⑹隽颂A相如從獻(xiàn)璧到毀璧的完整故事。
c.塑造了藺相如從容沉著足智多謀的形象。
d.刻畫了秦王貪圖財寶、不守信義的*格。
10.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每小題3分,共6分)
(1)璧有瑕,請指示王。
(2)得璧,傳之美人,以戲弄臣。
參考*
7.a(chǎn)8.c9.b
10.(1)璧上有點(diǎn)瑕疵(毛。,請讓我指出來給大王看。(3分)
(2)得到璧后,把它傳遞給嬪妃(美人)看,又將它給近臣戲耍。(3分,注意:以戲/弄臣)
參考譯文
秦王坐在章臺上接見藺相如,相如捧璧呈獻(xiàn)給秦王。秦王非常高興,把寶璧傳著給妻妾和左右侍從看,左右都高呼萬歲。相如看出秦王沒有用城邑抵償趙國的意思,便走上前去說:“璧上有個小斑點(diǎn),讓我指給大王看!鼻赝醢谚到唤o他,相如于是手持璧玉退后幾步靠在柱子上,怒發(fā)沖冠,對秦王說:“大王想得到寶璧,派人送信給趙王,趙王召集全體大臣商議,大家都說:‘秦國貪得無厭,倚仗它的強(qiáng)大,想用空話得到寶璧,說給我們城邑恐怕不可能!套h的結(jié)果是不想把寶璧給秦國。但是我認(rèn)為平民百姓之間的交往尚且互相不欺騙,更何況是大國之間呢!況且為了一塊璧玉的緣故就使強(qiáng)大的秦國不高興,也是不應(yīng)該的。于是趙王齋戒了五天,派我捧著寶璧,在殿堂上恭敬地拜送國書。為什么要這樣呢?是尊重大國的威望以表示敬意呀。如今我來到貴國,大王卻在一般的臺觀上接見我,禮節(jié)十分傲慢;得到寶璧后,傳給姬妾們觀看,這樣來戲弄我。我觀察大王沒有給趙王十五城的誠意,所以我又取回寶璧。大王如果一定要逼我,我的頭今天就同寶璧一起在柱子上撞碎!
”相如手持寶璧,斜視庭柱,就要向庭柱上撞去。秦王怕他把寶璧撞碎,便向他道歉,堅決請求他不要如此,并召來有司查看地圖,指明從某地到某地的十五座城邑都給趙國。相如估計秦王只不過用欺詐手段假裝給趙國城邑,實(shí)際上趙國根本不可能得到,于是就對秦王說:“和氏璧是天下公認(rèn)的寶物,趙王懼怕貴國,不敢不奉獻(xiàn)出來。趙王送璧之前,齋戒了五天,如今大王也應(yīng)齋戒五天,在殿堂上安排九賓大典,我才敢獻(xiàn)上寶璧!鼻赝豕懒,畢竟不可能強(qiáng)力奪取,于是就答應(yīng)齋戒五天,把相如安置在廣成賓館。相如估計秦王雖然答應(yīng)齋戒,也必定背約不給城邑,便派他的隨從穿上粗麻布衣服,懷中藏好寶璧,從小路逃出,把寶璧送回趙國。
秦王齋戒五天后,就在殿堂上安排了九賓的大典禮,宴請趙國使者藺相如。相如來到后,對秦王說:“秦國從穆公以來的二十余位君主,從沒有一個是能切實(shí)遵守信約的。我實(shí)在是害怕被大王欺騙而對不起趙王,所以派人帶著寶璧回去,已從小路回到趙國了。況且秦國強(qiáng)大趙國弱小,大王派遣一位使臣到趙國,趙國立即就會把璧送來。如今憑著秦國的強(qiáng)大,先把十五座城邑割讓給趙國,趙國哪里敢留下寶璧而得罪大王呢?我知道欺騙大王是應(yīng)該被誅殺的,我愿意接受湯鑊之刑,只希望大王和各位大臣從長計議此事!”秦王和群臣面面相覷,發(fā)出苦笑之聲。侍從有人要拉相如去受刑,秦王趁機(jī)說:“如今殺了相如,終歸還是得不到寶璧,反而破壞了秦趙兩國的交情,不如趁此好好款待他,放他回到趙國,趙王難道會為了一塊璧玉的緣故而欺騙秦國嗎!”最終還是在殿堂上隆重地接見了相如,大禮完后讓他回了國。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xiàn),該文觀點(diǎn)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dān)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quán)/違法違規(guī)的內(nèi)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wǎng)址) 舉報,一經(jīng)查實(shí),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