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七賢人物介紹
竹林七賢人物介紹
竹林七賢是魏晉時期出現(xiàn)了七個著名人物,有著非常明顯的魏晉風格特征。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guān)于竹林七賢的介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竹林七賢”是魏晉時期風采出眾的一個文學群體,即嵇康、阮籍、劉伶、向秀、山濤、王戎和阮咸七人。他們這些文人墨客,有的不拘禮法、我行我素,有的逍遙山林、終身不仕,更有談玄醉酒、長歌當哭!妒勒f新語》曾有這樣一段記錄:“陳留阮籍樵國嵇康、河內(nèi)山濤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亞之。預此契者,沛國劉伶。陳留阮咸、河內(nèi)向秀、瑯邪王戎。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暢,故世謂竹林七賢。”更有竹林笑傲的典故,指“竹林七賢”獨立于世俗之外的放浪不羈以及他們之間深厚的友誼。在古代歷史上,“竹林七賢”是隱士的代表他們以遠離官場,淡薄名利而被后人傳誦。
“竹林七賢”的產(chǎn)生與當時的歷史背景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在三國末期魏晉交替的這個時代,政治黑暗且戰(zhàn)爭不斷,著名的“曹馬之爭”直接促使竹林七賢走到了一起。大約1700年前,曹睿駕崩后的正始年間,朝廷危機重重,司馬氏集團和曹氏集團為爭奪皇位的爭斗已暗中涌動。據(jù)說,7位名士為了躲避這一場遲早都會到來的腥風血雨,先后來到了云臺山的一片幽靜的竹林中聚會。他們在竹林中開懷暢飲、放歌長嘯、撫琴賦詩、談玄論道,過著瀟灑飄逸的生活。隨著時光推移,他們被視為中國士人精神理想的一個象征,為后人紛紛效仿和津津樂道。“竹林七賢”的作品基本上繼承了建安文學的精神,但由于當時的血腥統(tǒng)治,作家不能直抒胸臆,所以不得不采用比興、象征、神話等手法,隱晦曲折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爸窳制哔t”雖繼承建安文學的精神,但政治思想和生活態(tài)度卻不同于建安七子,他們大都“棄經(jīng)典而尚老莊,蔑禮法而崇放達”。“竹林七賢”是當時玄學的代表人物,雖然他們的思想傾向略有不同,其中嵇康、阮籍、劉伶、阮咸始終主張老莊之學,“越名教而任自然”,而山濤、王戎則好老莊而雜以儒術(shù),向秀則主張名教與自然合一。作品主要以揭露和諷刺司馬朝廷的虛偽為主。
“竹林七賢”作為魏晉時期最為之關(guān)注的文學群體,其影響是巨大的!爸窳制哔t”大都精文學通音律,倡自由,崇自然,并在哲學領(lǐng)域有深入的研究。“竹林七賢”不僅僅是文學家,音樂家,也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哲學思想家。雖然“竹林七賢”中的七人性格思想都有不同之處,但在他們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古代文人墨客共有的美好品德,他們隱居質(zhì)樸的情懷對之后的文學家也有很深的影響,如陶淵明、蘇軾等。他們的思想與文學藝術(shù)成就對于我們每一個學習和研究中國古代文學的后人來說,都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1、山濤
“竹林七賢”中最為年長的山濤出生于庶族,早孤居貧,但卻十分有才華,《晉書·山濤傳》曾記載:“少有器量,介然不群。”山濤與司馬懿不僅是老鄉(xiāng),還是親戚關(guān)系,其表姑嫁給了司馬懿。他曾兩次入仕,其間隱居山中二十多年,安貧樂道,在我看來,山濤在竹林七賢之中是頗有爭議的一個人物。山濤性好《莊》、《老》,每每低調(diào)做人,注重修砥德行,與嵇康、呂安非常友善,后來遇到阮籍,便為竹林之交。四十歲出山做官,官至吏部尚書,司徒。《晉書》有云:“濤甄拔人物,各為題目而奏之,時稱《山公啟事》”,也就是說在武帝時山濤任尚書之職,凡甄拔人物,各有題目,稱“山公啟事”。這對后世選拔人才影響頗大。山濤生前有諸多作品,可惜大部分都已丟失,現(xiàn)存著作有《謝久不攝職表》、《復讓司徒表》、《啟事》、《評嵇康》等。我們可以從現(xiàn)今僅存的少量啟事、奏議殘句看,山濤為文平實質(zhì)樸,不尚虛化,符合其為人的一貫風格。
說起山濤,就不得不說與他契若金蘭的嵇康和那篇有名的《與山巨源絕交書》。嵇康與山濤同為“竹林七賢”,嵇康在聽說山濤由選曹郎調(diào)任大將軍從事中郎時,想舉薦自己代其原職的消息后,寫給山濤的一封個人信件。山濤與嵇康因政治立場不同,嵇康堅決拒絕山濤提供給他投靠司馬氏集團的機會。但是縱觀山濤三十余年的官宦生涯,他為官不貪,舉薦無私;貞慎簡約,允正盡職;既能為國家的長遠利益著想,建議保持州郡武備;又能不阿附權(quán)勢之爭,敢于與賈充、楊駿等貴幸抗衡;他居高思退,仍不失青年時代的清正本色。
2、王戎
與“竹林七賢”的其他六人相比,王戎的家庭門第最高,年齡最小,崇尚《老》、《莊》、傾心隱逸的熱望最談。在其幾年的竹林交流,歡飲暢談,對王戎的人生觀、價值觀影響很大,為其以后的人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王戎性本“簡約”、“簡脫”,二十二歲就入仕了,具有一定的政治才能,但總的看來王戎的政績平平,并且還有頗多儉吝之譏。其在朝中聲望一直不衰,晚年跟隨晉惠帝出入危難之中,保持了清正重臣的節(jié)操。但王戎擅長言談而不擅長詩文,故無作品流傳。
3、向秀
出生于官宦士人之家,與其他竹林名士相比,向秀頗具學者風采。他“雅號讀書”,注疏《易》、《莊子》,調(diào)和儒道學說,在當時很有影響。向秀以這樣的思想基礎(chǔ)隨同嵇康鍛鐵灌園,與諸名士酣飲娛歡,別有一番情趣在胸。向秀諸多著作也已丟失,僅存《思舊賦》和《難稽叔夜養(yǎng)生論》兩篇。文章平實簡達,灑脫流暢,亦顯竹林名士的特有文風。
4、劉伶
在“竹林七賢”中算是社會地位最低的一位,劉伶為人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情性高逸而不善言談。二是縱酒忘形。竹林名士均能豪飲,而以劉伶為最。其他六人是以醒求醉,醉中尚醒;劉伶卻是以醉求醉,似醒非醒,完全進入超脫世俗的意境。因此,后代文人墨客視劉伶為酒仙。
劉伶縱酒狂放,卻也是個吟詩作文的高手。其《酒德頌》表現(xiàn)了作者高潔的心性和傲俗的節(jié)操。被視為劉伶縱酒遺形,放情肆志的自白書。
5、嵇康
嵇康早孤,父親嵇昭,他不僅為竹林名士提供聚會的場所,還是竹林七賢精神領(lǐng)袖之一,同時,更以敢于明確反對司馬氏的淫威而引人矚目。嵇康一直反對為司馬氏效力,并因此而丟掉了性命。
嵇康的剛毅個性,在他的詩文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現(xiàn)?梢哉f,正是這一鮮明的個性,為其詩文創(chuàng)作,尤其是散文創(chuàng)作,提供了犀利、明快的原動力,使得他的散文有氣勢、有鋒芒,讀來暢快動人而余味濃重。嵇康詩文俱佳,主要傾訴他對現(xiàn)實生活的諸般感受,和對理想人生的熱切追求,氣韻高邁,理正情濃,從多種角度,展示了嵇康剛正高潔的精神。
更讓我感興趣的是嵇康在音樂上的造詣。嵇康精通音律,創(chuàng)作有《長清》《短清》《長側(cè)》《短側(cè)》,合稱“嵇氏四弄”,與東漢的“蔡氏五弄”合稱“九弄。其留下的“廣陵絕響”的`典故被后世傳為佳話,《廣陵散》更是成為我國十大古琴曲之一。嵇康的琴聲伴隨了他一生,直到死的那一刻,還要彈完《廣陵散》。在我看來,音樂和文學永遠是分不開的,這樣一個如此熱愛音樂的人,才會擁有這樣弘博清逸的情懷,實在是讓我敬佩不已。
6、阮籍
“竹林七賢”的代表人物,三歲喪父,其父正是當年建安七子之一的阮瑀,他早期鉆研儒學,立志建功立業(yè)。他既是名門之后,同時還名滿天下,《晉書·阮籍傳》中有一段對他的描寫:“籍容貌瑰杰,志氣宏放,傲然獨得,任性不羈,而喜怒不形于色!比罴奈膶W造詣極高,詩歌成就在歷史上也是首屈一指的,他的八十二首五言詠懷詩,開創(chuàng)了一種新的詩歌類型,且頗具哲學風度,是中國詩歌史上一個里程碑的杰作。他同時也非常擅長寫文論,散文也寫得非常好,還是一個著名的音樂家,擅長彈琴,還寫過相關(guān)音樂的論文。不僅如此,阮籍還是一個對老莊哲學有深入研究的思想家,在中國的思想史上,他也占據(jù)一定的地位。
由于時局的發(fā)展轉(zhuǎn)變,阮籍的政治熱情降溫,轉(zhuǎn)而寄情自然、崇尚老莊,成為竹林七賢的精神領(lǐng)袖之一。與其他竹林名士相比,阮籍似乎多了一份壓抑,他常常將面對現(xiàn)實與理想的苦悶、彷徨與抗爭深深地埋藏在心底,而他的詩文,僅僅是著心中巨大能量的有限宣發(fā),讀來總有一種沉重感。
阮籍的《詠懷詩》或隱晦寓意,或直抒心跡,表現(xiàn)了詩人深沉的人生悲哀,充滿濃郁的哀傷情調(diào)和生命意識,無不給人以“陶性靈,發(fā)幽思”的人生啟悟。阮籍的詩形象得展現(xiàn)了魏晉之際一代知識分子痛苦、抗爭、苦悶、絕望的心路歷程,具有深刻的思想意義和認識價值。對五言詩的發(fā)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創(chuàng)造了抒情組詩的阮籍的《詠懷詩》以其獨特的藝術(shù)風格和美學情調(diào)出現(xiàn)在中國詩壇上,當時就引起了強烈反響。
7、阮咸
祖父阮瑀,為建安七子之一,阮咸自幼家貧,青少年時代長期跟隨叔父阮籍,特別是經(jīng)過竹林名士間的數(shù)年交往,阮咸逐漸養(yǎng)成了任達不拘、宏闊豪放的性格。阮咸一生中被人稱道之處主要有兩點。一是高潔的心志與放達的舉止相結(jié)合的人生追求。二是妙解音律。
受狂放行為的影響,阮咸不善作文,因此,他在文學上沒有什么作為,F(xiàn)今僅存的只有《律議》及《與姑書》一句。文中思路清晰流暢,足見阮咸一生縱酒狂放,其神智還是很清醒的。同時,阮咸通曉音律,后人視阮咸為西晉的音樂家,并將其改制的琵琶稱為“阮咸”。
“竹林七賢”,是魏晉年間廣為人們評說的七位士人。一千多年來,人們對于“竹林七賢”的言行或褒或貶雖有不同,但都承認“竹林七賢”曾經(jīng)對我國的文學、哲學以及封建士人的行為準則產(chǎn)生過重大影響。他們的詩文集中表現(xiàn)著兩個主題:一則是對魏晉時期政治黑暗的強雷不滿,二則是對清新自由的社會人生的渴望與追求。他們七人都有各自的風格特點,在各自的領(lǐng)域都頗有成就。
拓展:名人故事:竹林七賢阮籍
阮籍的眼
曹魏和西晉,都在洛陽建都。魏晉時期,涌現(xiàn)出了歷史上有名的“竹林七賢”,他們是阮籍、劉伶、嵇康、山濤、向秀、阮咸、王戎。
“竹林七賢”名揚天下,卻基本上隱而不仕,常常作出一些違背封建禮教的事。譬如嵇康,就曾在京城洛陽的大街上赤膊打鐵,弄出叮叮當當?shù)捻懧,表明他沉默的存在?
這是個在今天看來非常另類的群體,他們個個經(jīng)歷奇特,人人耐人尋味。首篇先說阮籍,他的個性非常鮮明——
阮籍的故事,很出奇。譬如他不經(jīng)常用嘴說話,而是用眼睛“說話”。他“說話”的時候,對待討厭的人,用白眼;對待喜歡的人,用青眼。你說怪不怪?
又譬如他到東平做官,離開洛陽的時候,只騎了一頭小毛驢,兩手空空,連一張工作方案的草稿都沒有,但到那里沒幾天,他就大刀闊斧地搞改革,很快出了政績。他搞的改革,拿現(xiàn)在的話說就是“拆墻辦公”,他做得可真絕!
阮籍的“現(xiàn)場辦公”與“拆墻辦公”
話說當年曹操的身邊,有一個深受信用的書記官,名叫阮王禹。這阮王禹是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他的兒子就是阮籍。
曹操去世的時候,阮籍正好10歲。當時正值亂世,到處可見鮮血和頭顱,阮籍就有了避世的思想,對當官不感興趣。但他不斷成長,不斷進步,從學問到人品都非常出眾,這就引起了官場的注意,朝廷非讓他當官不可。
阮籍當官,完全是抱著一種游戲的心態(tài),他的舉動讓人深感意外和新鮮。
第一個把他往政壇上引的人,是曹爽。阮籍推辭道:我身體不好,還是隱居鄉(xiāng)間為好。一年后,曹爽倒臺,他重用的幾個文人跟著倒霉,而阮籍沒受到牽連,逃過一劫。
司馬昭斗敗曹爽后,把持朝政,他想與名士阮籍聯(lián)姻,讓阮籍的女兒做兒媳,就托媒人來敲阮籍的門。但每次來,媒人都看到阮籍喝得酩酊大醉,一直醉了60天,聯(lián)姻的事兒也就擱淺了。
一次,阮籍無意中說:我曾去過山東的東平,那里的風土人情很好!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司馬昭就讓阮籍去東平做官。阮籍想:反正東平那地方好玩,去就去,騎著驢就去了。到了東平之后,他發(fā)現(xiàn)官衙辦公是一人一屋,官員們商量公務時,還得到對方的辦公室寒暄半天,很不方便,也影響辦公效率。 (運動會加油稿)
他立即“現(xiàn)場辦公”,下令把墻壁都拆掉?蚣芙Y(jié)構(gòu)的房屋,有“墻倒屋不塌”的特點,這樣一拆,房屋之間一下子就通透了,敞亮得很,既便于大家溝通,又便于相互監(jiān)督,官員們不得不認真工作,效率也提高了。
這是了不起的改革,采用這種高度透明的辦公方式,哪個官員想接受別人的賄賂,已經(jīng)不太可能了。
最令人叫絕的是,阮籍辦完這件事后,覺得好玩的已經(jīng)玩過了,不屑于邀功請賞,總結(jié)經(jīng)驗向全國推廣,就騎著驢回洛陽了。前后算起來,他這次當官,僅僅10天時間。
瀟灑,真瀟灑!唐代大詩人李白提起阮籍當官的舉動,欽佩至極,寫了一首詩:“阮籍為太守,乘驢上東平。判竹十余日,一朝化清風。”李白是何等瀟灑之人,竟還佩服阮籍的瀟灑,可見阮籍是真瀟灑了。
有了前面的政績,朝廷又要阮籍做官,允許他在一定范圍內(nèi)任選一職。阮籍歪頭一想,說:我就擔任北軍的步兵校尉吧。
行!就讓你當個步兵校尉。于是,阮籍就有了“阮步兵”的稱謂了。大家都以為他還會像上次那樣有所作為,再創(chuàng)輝煌,誰料,阮籍來到這個地方后,終日飲酒,不理政事。
原來,他是沖著酒來的!他打聽到這個兵營里有一個廚師特別會釀酒,庫里還保存著300斛酒!哈哈!有酒喝,他就來了!
除了喝酒,阮籍一件公務也沒管過。歷史上,像他這樣因酒而做官的人,實在太少了,實在太出奇了。
阮籍對封建禮教不屑一顧
阮籍醉酒后,愛躺在一個美女腳邊呼呼大睡,他的這種舉動,曾引起許多人的非議。
按當時的禮教,男女之間防范很嚴,叔嫂之間不可以說話;男子對于鄰里女子,也不能直視。
于是,所謂的君子都標榜自己不近女色。而阮籍我行我素,從來不把這些規(guī)矩當回事。一次,嫂子回娘家,阮籍大大方方地和她說話,與她告別,完全不理會叔嫂之間不能對話的規(guī)矩。
阮籍家隔壁有一酒坊,酒坊里有個小媳婦,長得漂亮,阮籍就經(jīng)常過去喝酒,喝醉了,就在人家的腳邊睡著了,根本不避嫌,小媳婦的丈夫也不起疑心。
這樣看來,阮籍完全是性情中人,干什么都自自然然的,不做作。他聽說有個女孩出身于軍人家庭,極有才華,又非常美麗,可是沒出嫁就死了。阮籍與這家人根本不認識,更沒見過這個女孩,但他聽到這個消息后,急急忙忙趕去吊唁,在靈堂上大哭一場,對女孩的夭折,悲傷同情;對生命的脆弱,深感惋惜。
他哀悼完了,傾訴完了,覺得心里暢快了,就旁若無人地走了。他的眼淚,不是為了親情,不是為了愛情,只是為了悼念一個美好的生命。這看起來似乎很荒唐,但崇高與純潔,也就深藏其中了。一個男人能這樣哭,確實是心底無私了。
魏晉時期最講究“孝”,統(tǒng)治階級常常利用“孝順不孝順”為標準,給人定罪甚至殺人。盡孝的方式非常繁瑣,父母死后,做兒子的要三年服喪,三年素食,三年寡欲。更有甚者,還得在父母的墓旁搭個茅棚,守墓三年。
這種禮教對“孝子”是一種折磨和摧殘。阮籍對此很反感。他母親去世時,他正在下圍棋。噩耗傳來,對手不下了,阮籍卻鐵青著臉不肯歇手,非要決個輸贏。下完棋,他才從別人手中奪過酒杯,飲酒兩斗,然后放聲大哭,口吐鮮血。
他,在大悲大痛之前,做了一個停頓,這個停頓就是繼續(xù)下棋。這個停頓,等于把封建孝道,冷冷地擱在那兒了!他是故意這樣做的。但他的內(nèi)心是很孝順的,以至于在母親下葬后,他因悲傷過度而急劇消瘦了。
阮籍的青眼和白眼
上面已經(jīng)說過,阮籍不經(jīng)常說話,卻常常用眼睛當?shù)谰撸谩鞍籽邸、“青眼”看人。?jīng)他這么一折騰,也就慢慢地有了“青睞”、“垂青”這樣的詞匯。
細究一下,這里的青色,是指黑色。因為瞳仁是黑的,正眼瞧人的時候,瞳仁在眼睛中間,看起來黑得多,就叫青眼;斜眼看人的時候,眼白多,就是白眼了。我們現(xiàn)在常說的“遭人白眼”,就是這個意思。其實,阮籍這樣做,是表明他對人對事的態(tài)度,是顯示一種立場罷了。
你會說:表明態(tài)度,直接說出自己的觀點不就得了!看官有所不知,阮籍生活的時代,禍從口出的案例很多,不少人因此被判了死刑,所以阮籍也就懶得說話了,只拿眼睛來表達感情,有時竟像魯迅說的那樣:連眼珠子都不轉(zhuǎn)過去。
他的母親下葬前,有不少名士前來吊唁。其中一人名叫嵇喜,此人的官位和名氣都不小,但阮籍不喜歡人家,就拿白眼看嵇喜。嵇喜在靈堂哭拜的時候,按理說阮籍應該陪著哭,但他卻披散著頭發(fā)坐著,不站起來也不哭拜,只是兩眼發(fā)直,表情木然。
我們從中可以看出,阮籍完全不守禮法,完全不委屈自己的心態(tài)。他討厭的人,即使是來向自己表示友好的,也給白眼,不搭理人家。但若是自己喜歡的人,就給青眼,很歡迎。嵇喜的弟弟嵇康來吊唁時,阮籍就很歡迎,馬上迎了上去,“青眼相看”,因為嵇康和他一樣,也是不拘禮法之人。
他活得是真實的!
由此看來,阮籍沖破“孝”的條條框框,來踐行真正的“孝”,只是想以自己的生活方式,表達一種愛憎,他只想活得真實、自在。
他的青眼與白眼,他對封建禮教的叛逆,除了表現(xiàn)在行動上之外,還蘊含在他的詩文里。他在《詠懷詩八十二首》中,無情地揭露了封建統(tǒng)治者的殘暴與社會的黑暗,流露了自己的憤懣和痛苦。他還通過《大人先生傳》,塑造了自己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先生”的曠達、瀟灑和自由自在,對于能擁有自由的生活和心態(tài),表示了熱切的向往。
但是,阮籍畢竟生活在令人窒息的社會:宮廷內(nèi)部刀光劍影,權(quán)力之爭異常慘烈;門閥士族相互爭斗,名士們一批又一批被送上刑場。何晏、嵇康、張華、潘岳、郭璞、劉琨、謝靈運、范曄……這些當時一流的詩人、作家、哲學家,這些如今還活躍在中學、大學課本里的人物,一個個地,或被公開行刑于洛陽街頭,或被秘密地殺害于黑夜之中。
這是何等殘酷的現(xiàn)實!難怪何晏會說“常畏大網(wǎng)羅,憂禍一旦并”;難怪嵇康會說“心之憂矣,永嘯長吟”;難怪阮籍會感嘆“世無英雄,遂使豎子成名”。
這些知識分子,一方面有“憂生之嗟”,一方面又找不到出路。于是,阮籍就一個人駕著一輛木車往前走,往前走,他要尋找出路。
但是,他一次次地失望了,崎嶇不平的道路,把木車顛簸得像跳現(xiàn)代舞一樣,但那節(jié)奏,卻是最封建的音符,一聲聲使阮籍絕望。于是他大哭,無路可走的時候,他哭!這是史書上說的;有路可走的時候,他還哭!這是我現(xiàn)在推測的——因為從阮籍駕著木車上路之時,他就已經(jīng)知道,條條道路,都是死路!逼得一個名士束手無策,只有痛哭。魏晉,魏晉,你可傷心?
阮籍找不到出路,就大哭;劉伶找不到出路,就喝酒!看,他提著一壺酒,身后跟著一個人,拿著鐵锨。他扭頭對那人說:“死便埋我!”于是,他拼命地喝著酒,走出了洛陽城。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相關(guān)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quán)/違法違規(guī)的內(nèi)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wǎng)址) 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