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記_桃花源記原文、翻譯及賞析_陶淵明作品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間隔 一作:隔絕)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參考翻譯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東晉太元年間,武陵有個人以打漁為生。(一天)他沿著溪水劃船,忘記了路程的遠近。忽然遇到一片桃林,在小溪兩岸幾百步之內(nèi),中間沒有別的樹,芳香的青草鮮艷美麗,地上的落花繁多交雜。漁人對此感到十分奇怪。便繼續(xù)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盡頭。 桃林的盡頭……▼
文言知識
一詞多義出:(1)不復出焉:出去。(2)皆出酒食:拿出。尋:(1)尋向所志:動詞,尋找。(2)尋病終:副詞“不久”。舍:(1)便舍(shě)船:離開。(2)屋舍(shè)儼然:名詞,房屋,客舍。中:(1)中無雜樹:“中間”。(2)晉太元中:“年間”。(3)其中……▼
譯文及注釋二
譯文 東晉太元年間,武陵郡有個人以打漁為生。一天,他順著溪水行船,忘記了路程的遠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長在溪水的兩岸,長達幾百步,中間沒有別的樹,花草鮮嫩美麗,落花紛紛的散在地上。漁人對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詫異,繼續(xù)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盡頭!
參考賞析
相關(guān)練習
原文回答1.漁人是怎么發(fā)現(xiàn)桃花林的?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2.作者怎樣描寫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風景優(yōu)美)3.漁人是如何進入桃花源的?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
賞析
本文通過對桃花源的安寧和樂、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繪,表現(xiàn)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對現(xiàn)實生活的不滿。 文章開端,先以美好閑靜、“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桃花林作為鋪墊,引出一個質(zhì)樸自然化的世界。在那里,一切都是那么單純,那么美好,沒有稅賦,沒有戰(zhàn)亂,沒有沽……▼
寫作背景
年輕時的陶淵明本有“大濟蒼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時代正是晉宋易主之際,東晉王朝極端腐敗,對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統(tǒng)治集團內(nèi)部互相傾軋,軍閥連年混戰(zhàn),賦稅徭役繁重,加深了對人民的剝削和壓榨。在國家瀕臨崩潰的動亂歲月里,陶淵明的一腔抱負根本……▼
賞析二
陶淵明作詩,擅長白描,文體省凈,語出自然!短一ㄔ从洝芬簿哂羞@種藝術(shù)風格。它雖是虛構(gòu)的世外仙境,但由于采用寫實手法,虛景實寫,給人以真實感,仿佛實有其人,真有其事。全文以武陵漁人行蹤為線索,像小說一樣描述了溪行捕魚、桃源仙境、重尋迷路三段故事。第一段以“忘……▼
作者介紹
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說名潛,字淵明)號五柳先生,私謚“靖節(jié)”,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家、辭賦家、散文家。漢族,東晉潯陽柴桑人(今江西九江地方)。曾做過幾年小官,后辭官回家,從此隱居,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相關(guān)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等。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相關(guān)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quán)/違法違規(guī)的內(nèi)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wǎng)址) 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