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論語大全集
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2、與朋友交,言而有信:人與人交往,要守信用。
3、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yuè)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yùn),不亦君子乎?
4、《論語》三則中第一則提出了學習中絕不能弄虛作假,不懂裝懂,而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的正確態(tài)度。要有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隨時隨地向別人取長補短。
5、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為政》——戰(zhàn)國·孔子
6、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薄稙檎
7、這章經(jīng)文只有一句話,但孔子對弟子冉雍的評價卻非常高。在孔子所教育的弟子中,直接評價一個人可以做一個地方長官的,冉雍是甚中一人。
8、子曰:“吾十有(yòu“又”)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yú]矩!薄稙檎
9、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子罕》
10、關(guān)于學習的內(nèi)容?鬃又鲝垖W習要博,要廣,不能偏頗、單一。他提出要用四種東西作為自己的學習綱要,這就是“文,行,忠,信”(《述而》)。即文化知識,品德修養(yǎng),忠誠篤厚,堅守信約。這四項內(nèi)容對于自己和別人都具有重要意義?鬃釉谥匾暡⿲W的同時,也強調(diào)學習要抓根本的東西,孔子曰:“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這里孔子在回答子貢的問題時,說明自己的“多學”是相對的,在多學的基礎上,我是用一個道理來貫穿自己的學說的,這個道理就是學習的根本,學習重在抓住根本。這里孔子間接地說明了博與精的關(guān)系,值得借鑒。
11、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
1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13、孔子故事很多記錄在《論語》中,是孔門弟子集體智慧的結(jié)晶。其編纂者主要是仲弓、子游、子夏、子貢,他們憂慮師道失傳,首先商量起草以紀念老師,和少數(shù)留在魯國的弟子及再傳弟子完成。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較為集中地體現(xiàn)了孔子及儒家學派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
14、大言不慚,則無必為之志:說大話不羞愧的人,根本就沒有一定要去做的念頭。《論語》是中國古代儒家的一部重要經(jīng)典,是孔子弟子及其再傳弟子關(guān)于孔子言行的記錄。這部書大約最后編定于戰(zhàn)國初期。因其成于眾手,具體作者已難考定,但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
15、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學而》——戰(zhàn)國·孔子
16、孔子說:冉雍這個人啊,可以讓他去做一個部門或一個地方的長官。
17、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誠實可信了呢?老師傳授給我的學業(yè)是不是復習了呢?”
18、《論語三則》為:
19、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20、孔子說:“我十五歲就有志于做學問;三十歲能自立于世;四十歲能通達事理;五十歲的時候我懂得自然的規(guī)律和命運;六十歲時對各種言論能辨別是非真假,也能聽之泰然;七十歲能隨心所欲,卻不逾越法度規(guī)矩!
21、孔子說:“學習并時常溫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從心里感到高興嗎?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惱怒,不也是君子作風嗎?”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
2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薄妒龆?/p>
23、子曰。五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愈距。
24、孔子說:“一簞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屋里,別人都忍受不了這種窮困清苦,顏回卻沒有改變他好學的樂趣。顏回的品質(zhì)是多么高尚啊!”
25、孔子說:“溫習舊的知識,進而懂得新的知識,這樣的人可以做老師了!
26、子夏曰:“博學而篤[dǔ]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薄蹲訌垺
27、孔子說:“學習了卻不思考就會迷茫,思考了卻不學習就會危險!
28、第二則以對顏回這一正面榜樣的稱贊,倡導了勤學苦學,以學為樂的學習精神。
29、關(guān)于學習的態(tài)度?鬃诱J為,追求學問首先在于愛學、樂學,這是關(guān)鍵?鬃釉:“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即真正愛好它的人,為它而快樂的人才能真正學好它?鬃淤潛P的顏淵就有這種發(fā)憤好學的樂觀精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雍也》)其次,要“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述而》)即學習要有踏踏實實的精神,默默地記住學到的知識,努力學習而不滿足。第三,專心致志,知難而進?鬃釉:“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里仁》)讀書的人要立志于追求道義、真理,要專心致志,不要為世俗所累。同時,他還認為追求學問是一個艱難的過程,要敢于知難而進,“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雍也》)針對冉求在學習問題上認為自己能力不夠的思想,孔子認為所謂能力不夠的人,是走在中途就停止下來,你現(xiàn)在以能力不夠劃地自限,實際上是沒有堅持到底的緣故。在這里孔子勉勵冉求要知難而進,只有這樣才能得道。事實上孔子自己就是“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的人(《述而》)。第四,要虛心求教,不恥下問?鬃釉:“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這說明學無常師,作為人應隨時隨地注意向他人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同時,孔子提倡和贊揚“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的學習精神,“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里仁》)體現(xiàn)了孔子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
30、關(guān)于學習的目的?鬃诱J為,學習必須有明確的目的,但重點在于“學以致用”。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于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子路》)也就是說,熟讀《詩經(jīng)》三百篇,交給他政治任務,卻辦不成;派他出使到外國,又不能獨立作主應對;這樣,雖然書讀得很多,又有什么用處呢?又說:“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述而》)也就是說,品德不去修養(yǎng),學問不去講習,聽到正義的事不能去做,有錯誤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論和實際不能結(jié)合,這才是我們憂慮的。由此可見,讀書的目的,不在于死記書本,而在于應用,在于實踐,在于“舉一反三”地靈活運用知識。關(guān)于這一思想,在孔子的學生子夏的思想中也表現(xiàn)出來。子夏曰:“仕而優(yōu)則學,學而優(yōu)則仕!(《子路》)也就是說當官時有余力就應該學習,學習后有余力就可以做官。這一思想實質(zhì)上也體現(xiàn)了學與用的關(guān)系,要想當好官必須學習,學習的目的應是更好地當官,體現(xiàn)了學習與應用的關(guān)系,也體現(xiàn)了孔子辦私學的目的,即通過教育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涞娜瞬,讓他們直接登上政治舞臺或作教師培養(yǎng)政治人才,當然在孔子看來,學習的目的也在于對道義、真理的追求,“士志于道”,“朝聞道,夕死可矣”。(《里仁》)
孔子論語大全集
3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子罕》
32、子曰:“飯疏食飲水,曲[qū]肱(gōng)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薄妒龆
33、《論語》一書中,孔子夸人的經(jīng)文很多,今舉其一例。
34、①三軍:軍隊的通稱。②匹夫:夫婦相匹配,分開說則叫匹夫匹婦,所以匹夫指男子漢?鬃诱f:“一個軍隊的主帥可能被奪去,但一個普通人的志向不可能被奪去。”
35、子曰∶“一簞[dān]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雍也》
36、孔子說:“幾個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當我的老師。應當選擇他們的優(yōu)點去學習,對他們的缺點,要注意改正!
37、孔子說:“吃粗糧,喝白水,彎著胳膊當枕頭,樂趣也就在這中間了。用不正當?shù)氖侄蔚脕淼母毁F,對于我來講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樣!
38、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39、①逝者:指流逝的時光。②斯:這里指“川”,即河水。③舍:?鬃釉诤舆吀袊@道;“一去不復返的時光就像這河水一樣,日夜不停!
40、學習方法: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也
41、孔子說:“對于學習,知道怎么學習的人,不如愛好學習的人;愛好學習的人,又不如以學習為樂趣的人!
42、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43、以下列舉十條
44、《論語雍也篇》中
45、關(guān)于學習的方法?鬃釉诤偷茏拥慕徽勚卸嗵幪峒皩W習方法問題,最著名的莫過于“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而》)“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與此同時,孔子還特別強調(diào)學思結(jié)合,勇于實踐。他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只讀書而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讀書就會精神疲殆。要求人們把學習積累和鉆研思考相結(jié)合,不能偏廢。另外,孔子還非常重視精益求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對一知半解,淺嘗輒止。
46、言必行,行必果:說話一定要講信用,做事一定要果斷。
47、孔子的十二個著名故事:《義利之辯》、《孔子問禮》、《孔子學琴》、《孔子相師》、《誅少正卯》、《喪家之犬》、《知其不可而為之》、《子見南子》、《孔子行禮》、《評贖奴隸》、《孔子使子路問津》、《渡河落水山間曬》。
48、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49、學習態(tài)度: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50、子曰:“學而不思則罔(wǎng),思而不學則殆(dài)!薄墩撜Z·為政》——戰(zhàn)國·孔子譯文:1、孔子說:“學習到的東西,常常去練習、實踐,不是很快樂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快樂嗎?人家不了解我,我卻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2、孔子說:“學習過的知識進而又能從中獲得新的理解與體會,就可憑此做學習的榜樣”3、孔子說:“學習而不思考,就會迷惑;思考而不學習,就會因為迷惑而更加危險。”
51、孔子說:"學習了(知識),經(jīng)常去實習(溫習)它,不也是高興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處(到這里)來,不也是快樂嗎人家不了解我,我卻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知識點:“說”通“悅”意思:高興
52、第三則指出了學習《詩經(jīng)》能夠產(chǎn)生的多方面的學習效應。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相關(guān)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quán)/違法違規(guī)的內(nèi)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wǎng)址) 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