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 菁菁者莪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古詩詞是中國古代文學藝術的精髓,相信大家都學習過詩詞,通過學習古詩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中國著名詩人的詩詞你讀過哪些呢?也許"詩經 菁菁者莪"就是你要找的,希望能幫助到你,請收藏。
《詩經:菁菁者莪》
菁菁者莪,在彼中阿。
既見君子,樂且有儀。
菁菁者莪,在彼中沚。
既見君子,我心則喜。
菁菁者莪,在彼中陵。
既見君子,錫我百朋。
泛泛楊舟,載沉載浮。
既見君子,我心則休。
注釋:
1、菁菁:草木茂盛。莪:莪蒿,又名蘿蒿,一種可吃的野草。
2、阿:山坳。
3、儀:儀容,氣度。
4、沚:水中小洲。
5、錫:同賜。朋:上古以貝殼為貨幣,十貝為朋。王國維《說玨朋》云:古制貝玉皆五枚為一系,二系一朋。
6、休:喜。
譯文:
莪蒿蔥蘢真繁茂,叢叢生長在山坳。
已經見了那君子,快快樂樂好儀表。
莪蒿蔥蘢真繁茂,簇簇生長在小洲。
已經見了那君子,我的心里樂悠悠。
莪蒿蔥蘢真繁茂,蓬蓬生長在丘陵。
已經見了那君子,心情勝過賜百朋。
楊木船兒在漂蕩,小舟上下隨波浪。
已經見了那君子,我的心里多歡暢。
賞析:
此的主旨,《毛詩序》說是樂育才,朱熹《詩集傳》則批評《毛詩序》全失詩意,認為此亦燕飲賓客之詩。今人多以為是古代女子喜逢愛人之歌。由于詩的境界的空泛性和意象的可塑性,對其內涵可以有不同的開掘和把握!缎颉氛f流傳二千多年,影響至巨。人們說起《菁莪》,無不想起樂育才。而批評《毛詩序》全失詩意的朱子,在其《白鹿洞賦》中,亦有廣青衿之疑問,樂《菁莪》之長育的句子。此所謂習用典記,約定俗成者也。對詩的主題,不同的理解可以并存,似不必存此沒彼。這首詩的主題,愛情說更有啟發(fā),證據之一是人們公認為《小雅》中典型描寫男女相悅之情的《小雅-隰!菲,同《菁莪》不論章法、句式都非常相似;前三章中既見君子句式一般無二,第四章都變換聲調,各自成章。
此詩前三章都以菁菁者莪起興,也可以理解成記實,然不必過于拘泥,因在彼中阿、在彼中沚、在彼中陵的植物,除了莪,當然還有很多,舉一概之而已。第一章,女子在莪蒿茂盛的山坳里,邂逅了一位性格開朗活潑、儀態(tài)落落大方、舉止從容瀟灑的男子,兩人一見鐘情,在女子內心深處引起了強烈震顫。第二章寫兩人又一次在水中沙洲上相遇,作者用一個喜字寫懷春少女既驚又喜的微妙心理。第三章,兩人見面的地點從綠蔭覆蓋的山坳、水光縈繞的小洲轉到了陽光明媚的山丘上,暗示了兩人關系的漸趨明朗化。錫我百朋一句,寫女子見到愛人后不勝欣喜,高興到勝過受賜百朋的程度。第四章筆鋒一轉,以泛泛楊舟起興,象征兩人在人生長河中同舟共濟、同甘共苦的誓愿。不管生活有順境,有逆境,只要時時有戀人相伴,女子永遠覺得幸福。
這首詩雖然只有短短十六句,但把一個美妙動人的愛情故事表現得引人入勝。和《秦風-蒹葭》相比,《蒹葭》在水鄉(xiāng)澤國的氛圍中有一縷渺遠空靈、柔婉纏綿的哀怨之情,把一腔執(zhí)著、艱難尋求但始終無法實現的惆悵之情,寄托于一派清虛曠遠、煙水蒙蒙的凄清秋色之中。而《菁莪》處處烘托著清朗明麗的山光和靈秀迷人的水色,青幽的山坡,靜謐的水洲,另是一番情致。兩首詩可謂珠聯(lián)璧合,各有千秋。如此絕妙的天地里,一對有情人相遇相識、相偎相依,此情此景,真令人如飲醇醪,心神俱醉。
cOm更多絕句古詩延伸閱讀
詩經 裳裳者華
《詩經:裳裳者華》
裳裳者華,其葉湑兮。
我覯之子,我心寫兮。
我心寫兮,是以有譽處兮。
裳裳者華,蕓其黃矣。
我覯之子,維其有章矣。
維其有章矣,是以有慶矣。
裳裳者華,或黃或白。
我覯之子,乘其四駱。
乘其四駱,六轡沃若。
左之左之,君子宜之。
右之右之,君子有之。
維其有之,是以似之。
注釋:
1、裳裳:猶堂堂,旺盛鮮艷的樣子。華:花。
2、湑:茂盛的樣子。
3、覯:遇見。
4、寫:通瀉,心情舒暢。
5、譽:通豫,安樂。
6、蕓:色彩濃艷。
7、章:紋章,服飾文采。
8、駱:黑鬣白馬。
9、沃若:光滑柔軟的樣子。
10、似:嗣,繼承祖宗功業(yè)。
譯文:
花兒朵朵在盛開,葉兒繁茂長勢旺。
我遇見了那個人,我的心啊真舒暢。
我的心啊真舒暢,于是有了安樂的地方。
花兒朵朵在盛開,鮮亮艷麗黃又黃。
我遇見了那個人,他的服飾有文章。
他的服飾有文章,于是有了喜慶的排場。
花兒朵朵在盛開,有黃有白多嬌艷。
我遇見了那個人,四匹黑鬣白馬駕在前。
四匹黑鬣白馬駕在前,六根韁繩光滑又柔軟。
要向左啊就向左,君子應付很適宜。
要向右啊就向右,君子發(fā)揮有余地。
因他發(fā)揮有余地,所以后嗣能承繼。
賞析:
詩前三章是結構相似的重調,每章的前兩句寫花起興,從其葉湑兮到蕓其黃矣再到或黃或白,將花繁葉茂的盛景充分地表露出來,也由此烘托出抒情主人公心中的無比歡娛。而我所遇的之子又是什么樣子呢?在首章,詩人只寫了自己的主觀心理感受我心寫兮,是以有譽處兮,心中煩憂盡瀉,充滿歡樂。是什么樣的人使得我如此歡悅?詩第二章給之子一個特寫鏡頭,這個鏡頭沒有對準他的面部,也沒有對準他的眼睛,而是對準其服飾:維其有章矣。這樣的敘說中滲透著贊美之情,因為服飾之美在先秦時期是身份和地位的外在表現。至此,詩人仍覺不足,又將目光轉向全景,在第三章寫之子的車馬之盛,乘其四駱,六轡沃若,十足風光,十分氣派。如此一層一層推進,在形象的跳躍式敘說中顯示出歡快的激情。詩若就此打住,便顯得情感過于淺直,而且缺少了雅詩中應有的那份平和與理性,于是詩第四章從節(jié)奏和用韻兩方面都變得舒緩起來,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從左右兩方面寫君子無所不宜的品性和才能,有了這方面的歌唱,使得前面三章的贊美有了理性依據。維其有之,是以似之,兩句總括全篇,贊美君子表里如一、德容兼美的風貌,以平和安詳作結。方玉潤《詩經原始》謂末章似歌非歌,似謠非謠,理瑩筆妙,自是名言,足垂不朽,極是。
整首詩以花起興,贊頌人物之美,節(jié)奏變化有致,結構收束得當,讀來興味盎然,且無阿諛之感,確是一首輕松歡快又不失穩(wěn)當的雅詩。
詩經 碩鼠
《詩經:碩鼠》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
三歲貫女,莫我肯顧。
逝將去女,適彼樂土。
樂土樂土,爰得我所。
碩鼠碩鼠,無食我麥!
三歲貫女,莫我肯德。
逝將去女,適彼樂國。
樂國樂國,爰得我直。
碩鼠碩鼠,無食我苗!
三歲貫女,莫我肯勞。
逝將去女,適彼樂郊。
樂郊樂郊,誰之永號?
注釋:
1、三歲:泛指多年。貫:事,侍奉。女:同汝,你。
2、顧:顧憐。 莫我肯顧:莫肯顧我。
3、逝:用作誓。去:離開。
4、德:這里的意思是感激。
5、愛:乃。直:同值,代價。
6、勞:慰勞。
7、 號:感激。
譯文:
大老鼠啊大老鼠,不要偷吃我的黍。
多年一直侍奉你,你卻從不顧憐我。
我發(fā)誓要離開你,去那安逸的樂土。
樂土樂土真安逸,是我理想棲身處。
大老鼠啊大老鼠,不要偷吃我的黍。
多年一直侍奉你,你卻從不顧憐我。
我發(fā)誓要離開你,去那安逸的樂土。
樂土樂土真安逸,是我理想棲身處。
大老鼠啊大老鼠,不要偷吃我禾苗。
多年一直侍奉你,你卻從不犒勞我。
我發(fā)誓要離開你,去那安逸的樂郊。
樂郊樂郊真安逸,誰會長嘆加哭號!
賞析:
人和老鼠從來都是好朋友,盡管人們想出了許多難聽的詞來咒罵鼠輩,它們依然同人類形影不離?茖W家們已經向我們證明,有人的地方必有鼠,有鼠的地方多半也有人。這世界上生存能力最強的兩種動物就是人和老鼠,同時也是世界上數量最多的兩種動物。這表明,鼠離不開人,人總有鼠伴隨著。它們雖然是冤家對頭,可是不是冤家又怎能攪在一起?為什么無數動物之中唯有老鼠同人攀親?科學家們能否回答這個人鼠之間的社會學問題? 認真想來,人鼠之間總有些不公平。人無需向鼠索取什么,也不是離開了鼠就無法生存,更不會把鼠當作珍稀動物倍加愛護,充其量拿鼠開開玩笑,逗逗樂,編出老鼠嫁女一類的故事和生肖屬相聊以解悶。這已算很看得起鼠輩了。要真正喊打過街老鼠,未必會像打落水狗那樣下得了狠心。這又足見在看得起之外再加上了惻隱之心。
反過來情形就大不一樣了。老鼠表面上似乎很懂得領人類的情,從不在光天化日之下出來偷雞摸狗,似乎也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丑陋得鼠頭鼠腦,從不在大街上招搖過市。它們習慣于生活在黑暗的地洞之中,過看隱居的生活,但從來不愁吃穿住行。 有吃沒有穿就去人類那兒拿,只要有人在,就不愁生活沒來源,并且應有盡有。它們唯一的恐懼是某一天地球上的人全風光,那就真正斷絕了生活的來源?墒,至少在可以看得見的將來,老鼠的恐懼都只在理論上能夠成立,在實際上卻不會發(fā)生。所以,大可以放大膽地靠著人類過著舒適愜意的好日子。
人類不要小看鼠輩。跑是跑不掉的。人走到哪里,鼠就會跟到哪里。不需要對天指日的海誓山盟,絕對不必懷疑鼠輩的忠誠,它們會跟人類走遍海角天涯,決不反悔。
我們完全可以像先知一樣地預言,人類的樂上在哪里,鼠輩的樂上也就在哪里。
詩經 著
《詩經:著》
俟我于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
尚之以瓊華乎而。
俟我于庭乎而,充耳以青乎而,
尚之以瓊瑩乎而。
俟我于堂乎而,充耳以黃乎而,
尚之以瓊英乎而。
注釋:
1、俟:迎候。著:古代富貴人家正門內有屏風,正門與屏風之間叫著。古代婚娶在此處親迎。乎而:齊方言。作語尾助詞。
2、充耳:飾物,懸在冠之兩側。毛傳:充耳謂之瑱。古代男子冠帽兩側各系一條絲帶,在耳邊打個圓結,圓結中穿上一塊玉飾,絲帶稱紞,飾玉稱瑱,因紞上圓結與瑱正好塞著兩耳,故稱充耳。素、青、黃:各色絲線,代指紞。
3、尚:加上。瓊:赤玉,指系在紞上的瑱。華、瑩、英:均形容玉瑱的光彩,因協(xié)韻而換字。
譯文:
等我就在屏風前喲,帽垂絲帶在耳邊喲。
加上美玉多明艷喲。
等我就在庭院里喲,帽垂絲帶在耳際喲。
加上美玉多華麗喲。
等我就在廳堂上喲,帽垂絲帶在耳旁喲。
加上美玉多漂亮喲。
賞析:
此篇《毛序》、鄭玄箋皆以為是刺詩,孔穎達疏申述云:作《著》詩者,刺時也。所以刺之者,時不親迎,故陳親迎之禮以刺之也。姚際恒不以為然,他說:此本言親迎,必欲反之為刺,何居?此女子于歸見婿親迎之詩,今不可知其為何人,觀充耳以瓊玉,則亦貴人矣。(《詩經通論》)姚說可取。揣摩詩意,此當是女子回想出嫁時夫婿迎親情景的。據《儀禮-士昏禮》,新郎到女家迎親,新娘上車后,新郎得親自駕車,輪轉三周,再交給車手駕御,而自己則另乘車先行至自家門口等候,然后按照規(guī)定以次將新娘引進洞房。此詩把這一古老的結婚儀式寫得饒有情趣。
全詩三章九句,皆從新娘眼中所見來寫,戴君恩《讀詩臆評》謂其文言文句式奇怪,吳闿生《詩義會通》引舊評稱其文言文句式奇蛸。奇峭就在于九句詩中全不用主語,而且突如其來。這一獨特的文言文句式,恰切而傳神地表現了新娘此時的心理活動。當她緊隨著迎親車輛踏進婆家大門的那一刻,其熱鬧的場面是可想而知的,在場的左鄰右舍,親朋好友,誰不想一睹新娘的風采,然而新娘對著這稠密涌動的人叢,似乎漠不關心,視而不見,映進她眼簾的唯有恭候在屏風前的夫婿俟我于著,少女的靦覥,使她羞于說出他字,但從俟我二字卻能品味出她對他的綿綿情意和感受到的幸福。下兩句更妙在見物不見人。從新娘的心理揣測,她的注意力本來全集中在新郎身上,非常想把新郎端詳一番,然而在這眾目睽睽之下,她不敢抬頭仔細瞧。實際上,她只是低頭用眼角瞟了一下,全沒看清他的臉龐,所見到的只是他帽沿垂下的彩色的充耳和發(fā)光的玉瑱。這兩句極普通的敘說語,放在這一特定的人物身上,在這特殊的時刻和環(huán)境中,便覺得妙趣橫生、余味無窮了,給人以豐富聯(lián)想和審美的愉悅。
這首詩風格與《齊風-還》相近,也是三章全用賦體,句句用韻,六言、七言交錯,但每句用乎而雙語氣詞收句,又與《齊風-還》每句用常見的兮字收句不同,使全詩音節(jié)輕緩,讀來有余音裊裊的感覺。在章法上它與《詩經》中的典型篇章是那么不一樣,而又別具韻味,無怪乎清代學者牛運震要稱它是別調雋體
讓古詩絕句涵養(yǎng)我們的心靈吧!為我們迎接人生的更多挑戰(zhàn)提供更多的力量,在此,J458.小編推出了專題唯美詩經句子,請您欣賞。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lián)網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址)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