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蘇東坡》讀后感
唐望齊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先生,生于公元1037年,北宋著名詩人,書法家。
蘇東坡的一生在“烏臺詩案”發(fā)生以前都是一帆風順的。公元1056年,他和他的父親蘇洵,弟弟蘇轍一起去汴京趕考,他的文章被著名文人歐陽修一眼看中,從此飛黃騰達。雖然他才華出眾,機智過人,但他還是有缺點的,一個致命的缺點。他說話時只顧自己,不顧他人的感受,正是這個缺點,使他在王安石變法中惹惱了皇上,被大臣們彈劾,因欺君之罪入獄。經(jīng)過他的朋友幫助以及當時王安石、皇后一再勸說下,蘇軾于1079年除夕之前出獄,被貶官黃州。我覺得他之所以能被后人記住,是因為他的詩,而他的詩正是由此時開始。
被貶黃州后,他通過朋友關(guān)系分到了一片田地,并買了一頭牛,開始了農(nóng)民生活。蘇軾不像李白,李白身處于唐朝最強盛的時期,并且他不負責任;他不像杜甫,每首詩中都散發(fā)著憂愁,對國家興亡的擔心;他更不像劉禹錫,因為劉禹錫“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而蘇軾卻是平易近人,每天和那些樵夫,農(nóng)民打交道,一起喝酒吃肉。蘇軾是一個特殊的人,他樂觀,勤勞,有才,卻不高傲、自負。他的精神正如他那首《定風波》中所寫:“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薄盎厥紫騺硎捝帲瑲w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篇二:紀錄片《蘇東坡》讀后感
邢菲菲
初聞蘇東坡,曾以為他會和李白很相像,這次看過《蘇東坡傳》才發(fā)現(xiàn)兩人大不相同。李白飄逸灑脫到不似世中人,而他卻是世俗中的“真仙”。
歷史背景讓這個才高八斗的大文豪受盡磨難,他率性正直的性格為他帶來許多禍端。這不再是懷才不遇,“烏臺詩案”給了他前所未有的打擊,為他帶來了命運的轉(zhuǎn)折。昔時不懂為何后人更愛稱其為蘇東坡,這才明白這流傳千古的不是才子蘇子瞻,而是黃州的“蘇東坡”。
他從看客、詩人,變成參與者、詩中農(nóng)民。地位一落千丈卻坦然面對,自得其樂,以人間的溫暖排解苦悶,又以自身的樂觀感染周圍。他如杜甫“淪落”草野卻不沉溺于困難,而用自己的逆境給文明創(chuàng)造財富!貧困、辛勞不能打敗他。他投身于民間,不自傲、不抱怨,愛人民、愛生活。
一片“東坡”,一間“陋室”,一首《定風波》。他給人留下的不是一腔愁怨,而是笑納一切的豁達!而他留給人們的感動又豈是千年歲月得以埋沒的呢?
篇三:紀錄片《蘇東坡》讀后感
左微
你聽過王菲演唱的優(yōu)美歌曲《明月幾時有》嗎?你吃過眉山和江南地區(qū)的傳統(tǒng)名菜東坡肉嗎?你了解這兩樣事物背后的人物蘇東坡嗎?
蘇軾,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據(jù)某些記載,蘇軾降生于眉山的那一年,眉山草木都忽然枯萎了,若干年后,蘇軾去世后才重又郁郁起來。這個傳說的真假無從考證,但借此可以看出,蘇軾在世人心中是以集天地萬物之靈秀于一身,才華橫溢的形象存在著的。
這樣一位在文壇地位極高的大文豪卻在烏臺詩案后被貶黃州,一個蕭索之地。這無疑是蘇東坡先前一直順風順水的人生中的巨大打擊,這是一個會使世上大多數(shù)人絕望的逆境。
剛到黃州那一會兒,他甚至無處落身。定慧院的方丈好心收留了他,才得以有一個簡陋的住所。黃州與外界的聯(lián)系僅靠一條古老的驛道。蘇東坡在那時從未收到親友的一封信,寫信寄去也得不到任何答復(fù)。他人生地不熟,在對他而言十分陌生的的黃州,心中倍感孤獨、冷寂。他常常一個人呆在房內(nèi),閉門不出。
蘇東坡在定慧院那間先前密封已久的小屋里,在夢醒時分,望著天邊朗朗明月時,心里在想著些什么?剛才在定慧院,聽不到人沸聲、感受不到人間煙火氣,周圍有的只是徹骨寒冷與寂寞時在想些什么?他可能在思索人生的遭遇,可能在思考為何他會落到今天的這種境地。他在這段時間里尋求佛家和道家的智慧,也曾寫下《卜算子》。我們無從得知他是否找到了答案,但他已然找到未來的方向。
再后來,蘇東坡努力融入當?shù)厣。他嘗試去犯許多常人會犯的小錯誤,例如在夜里,犯禁與朋友出城喝酒吃肉,再翻墻回家。他“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田卑院乞兒”,與農(nóng)民、商販等百姓交流,對人們、對這個世界報以大愛與善意。
那是一種可以在逆境中也笑納一切的寬大胸襟;那是一種可以在逆境中也釋懷一切的樂觀豁達。他“一蓑煙雨任平生”,在風雨中不曾閃躲,灑脫自如,找到內(nèi)心中渴望的人生與生活的方向,不斷前行。
篇四:紀錄片《蘇東坡》讀后感
何夢涵
蘇軾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是一個大才子,民間有一個傳說,傳說蘇軾,蘇洵,蘇轍三人出時,山上草木都枯萎了,據(jù)說是山間的靈氣皆集與父子三人之身,但是這個才子的生平經(jīng)歷卻無比坎坷。
蘇軾在烏臺詩案前可以算是一帆風順,因為不支持變法,多次批判急于變法的人,再加上他的官文中常有帶有個人色彩,就被朝廷上一些別有居心的人污蔑說他不藐視新法質(zhì)疑皇上,還惡意扭曲他的詩詞,使得蘇軾在牢中待了130多天,之后他便不停被貶官,一直到死。
烏臺詩案是蘇軾人生的一個轉(zhuǎn)折點,在烏臺詩案后蘇軾被貶黃州,他很難過,很悲傷,很悲憤,對這個以前一帆風順沒有經(jīng)歷什么事故的蘇軾來說無疑是毀天滅地的打擊。事發(fā)時他很慌亂,事發(fā)后被貶黃州他很迷茫,他看不見自己的未來,他的前途灰蒙蒙的一片。他感覺沒有希望,在黃州的寺廟里,他幾天閉門不出。
可是蘇軾畢竟是蘇軾,他是豁達的,開朗的,豪邁的,他不會被這么簡簡單單的打倒,一路艱辛,一路坎坷,一路無奈,蘇軾沒有消沉,或許失落是有的吧,但他永遠也不會吟唱那軟綿綿的情詩與愁苦。蘇東坡是豪情萬丈的!他只吟“大江東去”的豪邁!他只唱“千古風流人物”的激昂!
“烏臺詩案發(fā)配黃州”對蘇軾來說是一次磨難,在磨難之后他就會蛻變,他的心境會更上一層,每一次跌倒都是上天的恩典,蘇軾在朝堂上的黑暗前跌倒了,但是他那種樂觀開朗豁達的精神與那同命運作斗爭的勇氣永遠屹立不倒,它像一道光穿透黑暗照亮了蘇軾,也照亮了別人。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相關(guān)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quán)/違法違規(guī)的內(nèi)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wǎng)址) 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