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虻讀后感400字
今天,我們來介紹《牛虻》這本書第二部的讀后感。
對了,我是不是還沒有說這本書總共有三部這件事?當然,我在第一部中沒有提到任何關(guān)于“牛虻”的語句,而從第二部開始,就開始有“牛虻”這個詞出現(xiàn)了。當然,這個詞只是一個代號(或者叫做綽號),它代表著“費里斯·列瓦雷士”這個人。在書中,各個人物對這個人的評價都是大同小異,基本上都是說這個人像狐貍一樣狡猾,像魔鬼一樣奸詐,但是總體性格卻不大壞,心地善良,十分具有同情心,從他幫助一個落難街頭的受傷小孩就可以看出來。從表面上來看,第一部與第二部之間并沒有直接聯(lián)系,除了第一部中亞瑟的愛人“瓊瑪”與第一部中的亞瑟的懺悔神父“蒙德尼里”也在第二部中出現(xiàn)以外。在一次偶然的訊問中,瓊瑪了解到“牛虻”于自己的戀人亞瑟有著相當吻合的時間經(jīng)歷,但她又不敢確定他就是亞瑟,所以一直猶豫不決。這似乎也給了我們一個線索:“牛虻”就是第一部中的亞瑟。當然,這也只是一個十分具有希望的猜想而已,在第二部中并沒有得到證實,而這一切的一切,都將在第三部中得到結(jié)論。
《牛虻》這本書的第三部可謂是全書中的精髓篇章。
在這一部中,我看到了牛虻是如何偽裝成一個悔罪的罪犯與蒙德尼里相接觸、以及牛虻運軍火,一直到牛虻不幸被捕入獄。在獄中,牛虻又與蒙德尼里相周旋,但是,他受不住蒙德尼里那樣真誠的語句,最終承認了自己是亞瑟。但遺憾的是,雖然蒙德尼里想救亞瑟,但是軍事法庭早已得出審判:處死牛虻。最終,牛虻被處死,蒙德尼里也在痛苦的壓力折磨下死去。牛虻臨死之前,給瓊瑪寫了一封信,里面承認了自己就是亞瑟,并說明自己依然愛著她。牛虻,曾經(jīng)身處上流社會的優(yōu)越環(huán)境中,偶然的意外,歷經(jīng)重重困苦、折磨,投身革命。于革命過程中歷盡艱險,依然樂觀依舊。依然保持超人的毅力,過人的膽量。他與私販子保持良好關(guān)系,他讓革命黨人敬佩,他讓當局者惱怒、憤恨。他是堅強、勇敢的革命志士。于感情之中,同紅衣教士蒙泰里尼大人之間親密而又疏離的關(guān)系。這個曾經(jīng)最親密的人,名義上的父親,曾經(jīng)給予他很多,但也給他帶來深深的傷痛。但即使表面是多么憤恨,心底里卻依然埋藏著濃濃的愛,埋藏著那難以言說的愛。對最親的人,對所愛的人。對瓊瑪,這個從小就喜歡的女孩。哪怕過了十三年之后,他還是那樣在意,在意她的生活,在意她的一切。舉止之間,也難以遮掩。他這樣深深愛著瓊瑪,直到臨死之前,揭開那層彼此都明白,卻未曾揭開的薄薄的面紗。他寫下那封保有愛意的信,寫下那封訣別的信。是那樣真切,那樣真誠。那份濃濃的愛永遠的存在……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相關(guān)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quán)/違法違規(guī)的內(nèi)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wǎng)址) 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