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文化論文(精選5篇)
侗族文化論文范文第1篇
關鍵詞:侗族;起造;祭典歌;文化解讀
侗族社會無時不歌、無事不歌、無處不歌,被譽為“詩的家鄉(xiāng),歌的海洋”[1](p71)。侗族社會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起造習俗。侗族民眾在起造過程中一些重要環(huán)節(jié)舉行祭祀儀式時要傳唱起造祭典歌。侗族起造祭典歌是以說唱為主的民間口頭文學樣式,它是在祭祀儀式上由木匠師傅以木匠祖師魯班的口吻說唱的吉利辭,主要恭賀主人家道興隆等。
起造祭典歌,源于原始祭祀“壘”(lix),屬“壘”中白話的“吉語”類。其主要包括《上梁吉利歌》、《新居落成敬梁歌》和《“開財門”吉利歌》三大部分;而《上梁吉利歌》又分為“敬梁”、“賀梁”、“上梁”、“賀主”四部分,加之侗族起造祭典歌傳承形式以“口傳心授”為主,沒有固定的傳承模式,因而在傳承過程中民間即興創(chuàng)作相對自由靈活,于是形成了所謂的“各師各教”的傳承態(tài)勢,因師承各異,歌詞不盡相同者更數不勝數。本文將就侗族獨特的“祭典歌”管窺侗族社會起造習俗,敬祈廣大侗學研究者、愛好者指正。
一、侗族起造祭典歌的表現形式及文化內涵
起造祭典歌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相當強的感染力,其結構整齊劃一,多以四言、七言為主,辭藻華麗、聲韻爽朗,兼具詩歌的性質,具有較強的文學性,講究一、二、四押韻,唱詞較長還可以靈活換韻,說唱瑯瑯上口,聽者賞心悅目。
例如《腳踏云梯步步高》:
腳踏云梯步步高,萬紫千紅繞金橋。龍盤玉柱龍獻寶,鳳繞玉柱鳳來朝。
一步云梯一步行,豬羊牛馬滿草坪。六畜興旺禽滿圈,五谷豐收遍地金。
腳踏云梯二步行,千山萬木長成林。山有好林造大廈,大廈落成裝金銀。
腳踏云梯三步行,三多吉慶照門庭。男勤女奮家興旺,勤勞人家早逢春。
腳踏云梯四步上,四季康泰永吉祥。春耕不怕多流汗,換來秋收萬石糧。
……
金龍盤在玉柱上,兒孫代代大吉昌。[2](p439~441)
這部分歌詞句式整齊,并且講究押韻,且其中即有換韻。其中“高、橋、寶、朝”押“豪”(ao)韻,至于“行、坪、金”在侗族地區(qū)方言中也可以說是押韻的(因為在侗族地區(qū)方言中沒有前鼻音和后鼻音之分,所以“行(xing)、坪(ping)、金(jin)在侗族地區(qū)讀起來,都以n結尾,而沒有“n”與“ng”之別),再如“行(xing)、林(lin)、盆(pen)、銀(yin)”;“行(xing)、庭(ting)、春(chun)”;“行(xing)、興(xing)、云(yun)”;“登(deng)、云(yun)、清(qing)”等字也是一樣!吧稀⑾、糧”押“唐”(ang)韻, “來、才、來”押“臺”(ai)韻,“出、頭、手、留”押“!保╱)韻, “忙、堂、昌”押“唐”(ang)韻,“天、圓、年”押“寒”(an)韻,“當、香、亮、光、堂、陽、上、昌”押“唐”(ang)韻。
再如《“開財門”吉利歌》中門外“仙客”有段念道:
龍門前看萬里坡,富也多來貴也多。金榜題名你家有,庫內黃金用馬馱。[2](p446)
其中的“坡、多、馱”押“波”(o)韻。
侗族起造祭奠歌作為北侗民歌中獨具特色的儀式歌,其講究押韻的表現形式從以上例子可見一斑,而且一般都是四句一韻。其中的對句更是形象生動、清新自然、妙趣橫生,將侗族民眾喜聞樂見的民間藝術表現得淋漓盡致。
起造祭典歌在創(chuàng)作手法上,多運用浪漫主義的表現手法,將人和神,現實和幻想交織起來,使其充滿現實精神,又具有浪漫色彩。例如《“開財門”吉利歌》由兩人以問答對話式表述:
外:新造華堂萬事興,玉帝差我下凡塵。眾星下凡無別事,特來貴府開財門。
內:千江流水千江月,東南西北滿天星。有眼無珠不識寶,不知各是什么名。
不知尊姓難接駕,望你一二說分明。
外:東方來的太陽星,太陽高照福祿門。南方來的太陰星,太陰高照長壽門。西方來的財帛星,攜財帶寶入財門。北方來的紫微星,紫微高照吉慶門。中央來的門光星,門光星照翰林門。天上五星來賜福,五福臨門萬事興。有福人居有福地,又發(fā)財寶發(fā)人丁。家有福德門興旺,庭前府內彩云升。開門!開門!……[2](p447~448)
在這里夸張是那么的生動,想象是那么的神奇,上天下界,通達無阻,人仙往來如同親朋,幻想和現實竟交織的如此樸質妥帖,也更顯示了侗族民眾希翼世間大同,和諧共生的美好愿望。
不僅如此,侗族起造祭典歌還采用了反復的手法和對偶。如前面所舉的《腳踏云梯步步高》,從第一步唱到第十步,除最后一段外,其他十段都是反復。采用這種反復的手法,既增強了節(jié)奏感和音樂性,又對加深印象,深化主題有很大的作用。
關于對偶,整部起造祭典歌隨處可見,這樣不僅使其句式整齊,增強了形式的美,而且對于刻劃心理,表達感情起了很好的作用。
起造祭典歌的講誦形式有多種,其主要有一人講,眾人聆聽;有二人對講,即講誦者分別扮成一主一客(或扮成仙客),雙方一問一答,互致慶賀。例如新樓房的屋架豎起之后,為首的木匠師傅登上屋去踩大梁時所朗誦的《上梁吉利歌》:
日吉時良,天地開張。吾今上梁,大吉大昌。山神水神,聽吾號令。百無禁忌,
保民安康。魯班在此,兇星遠行。興工動土,吉星照臨。……
初杯美酒敬梁頭,兒孫代代有奇謀。二杯美酒敬梁中,兒孫代代永興隆……[2](p438)
這里就以木匠師傅之口,表達了侗族同胞對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
再如,舉行“開財門”儀式,所講誦的《“開財門”吉利歌》。有高聲唱賀喊門:
日出東方一點星,神仙打馬下凡塵。緩緩騎馬門前過,請君早早開大門。[2](p445)
這時,門內木匠師傅便要對門外的“仙客”進行一番盤問,方肯敞開這個“財門”。于是彼此便開始進行詼諧的對話。例如貴州天柱等侗族聚集地流傳的《開大門吉利歌》這樣念道:
外:香煙渺渺上天庭,主家堂前鬧忱忱。吉日良辰門兩扇,一朵祥云到此門。門前階梯屯屯,門上瑞氣騰騰。天上五星來照耀,照耀人間開大門。
內:金斧印金門,甲子乙丑海中金。 借問神仙名和姓,從頭一二報才明。
……[2](p447)
這里則以“魯班”與“仙客”之間含蓄幽默、高雅詼諧、妙趣橫生的問答,來表達侗族人民對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
整部起造祭典歌描述十分細膩,房屋的柱頭穿枋、屋梁,以及村前屋后的山川氣象景物都要講到。例如在《上梁吉利歌》中這樣念道:
三間大屋落了磉,中柱靠梁梁靠枋。又有金龍盤玉柱,又有雙鳳來朝陽。中柱原來一丈八,人也發(fā)來家也發(fā)。人財兩發(fā)年年上,后園黃土變朱砂。二柱立來一丈六,吃不愁來穿不愁。吃穿不愁樣樣有,兒孫搭蓋你享福。
……
寶梁中間一匹紅,兒孫代代多英豪。寶梁中間一本書,耕讀傳家家多福。
寶梁中間一對筆,文點狀元武奪魁!璠2](p462)
從這段歌詞中我們看到:房屋的基本構造是以三根主柱串“穿枋”成排,組成三間屋架,蘊含團結協(xié)作之文化內涵。高一丈八、一丈六這些數字即侗族房屋起造的尺寸。此外,在制作大梁過程中,梁上鑿一小巢放入金銀,且在梁上綁放毛筆、《歷書》等物件,皆蘊含吉祥如意、富貴雙全等文化內涵。
綜上所述,可見起造祭典歌的藝術性和思想性都已達到較高的水平,可謂是中華民族多元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其在侗族起造傳唱過程中,直接將獨具特色的侗族起造習俗體現了出來,使人們能夠通過歌謠了解侗族起造習俗。
二、起造祭典歌的社會功能
侗族起造祭典歌是侗族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歷經滄桑而傳承不衰,在侗族人民特定的生活環(huán)境中,起造祭典歌的社會功能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表現侗族民眾求吉思想
起造祭典歌在思想內容上,反映出了侗族民眾一種求吉的思想,對安居樂業(yè)、社會和諧的美好追求。例如在贊揚梁木的一段這樣念道:
寶梁頭在東,六畜興旺五谷豐。寶梁尾在西,積谷存錢剩有余。寶梁背朝天,天官賜福發(fā)千年……[2](p442)
這里情景交融,把侗族人民祈求五谷豐登、國安民泰、人畜興旺,這一質樸的民俗心理逼真的描繪出來。
(二)祭祀與自我娛樂的功能
在漫長的歷史時期,侗族先民們對神靈和圖騰的崇拜是非常莊嚴神圣的。人民以虔誠的念詞(即“壘”)祈愿消災避難,人畜平安。本文所說的起造祭典歌便為侗族起造習俗帶來了生氣。其中的《上梁吉利歌》以木匠師傅之口;《“開財門”吉利歌》以“魯班弟子”與“仙客”間含蓄幽默、離奇古怪,高雅詼諧、妙趣橫生的問答,來表達侗族人民對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恩格斯論述民間故事書指出:“民間故事書的使命是使一個農民作完艱苦的日間勞動……得到快樂、振奮和慰藉,使他忘卻自己的勞累……”[3](p401)侗族起造祭奠歌實際上也包含了這層含義。
(三)藝術地展示民族意識的功能
起造祭典歌表現了本民族的性格特征和民族意識。侗族地區(qū)長期受到封建統(tǒng)治的壓迫,侗族人民不屈不撓,依然積極進取。以豐富多彩的民歌形式來表達思想感情。在起造祭典歌中所表達的感情是那么的直接、樸素而且強烈。起造祭典歌高度的思想性,是在民族長期的社會生活環(huán)境所形成的。其內容、形式結構和風格特色都是侗族精神、信仰、性格和心理意識所決定和賦予的。
參考文獻:
[1] 貴州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貴州省志·民族志[z]·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2002
侗族文化論文范文第2篇
【關鍵詞】侗族文化;外在魅力;內在魅力;主要內容
一、侗族文化的魅力
(一)侗族文化的外在魅力
1、悠久的歷史
侗族,屬中國古代南方“百越”民族中“駱越”的一支,學界普遍認為,侗族是由廣西南蒼梧一帶遷徙而來的。到唐宋時期,侗民族獨立成單一的民族。當時,侗族居民多聚居在“溪蛔”之地,即四面環(huán)山,中有平壩,壩中有溪之地,當地居民稱其首領為“山同主”或“山同首”,故稱侗族為“山同人”,后改稱“侗人”、“侗族”。
2、古老的建筑文化
侗族建筑多以青色為基本色調,以石頭和木材為主要材料。侗族村寨從選址、布局、造型、裝飾等都凸顯侗族文化的根基。每個村寨都有風雨橋、鼓樓、戲臺等建筑,其中鼓樓是侗族村寨的標志性建筑,是侗族人民智慧的結晶,是侗族人民對自然界美的事物進行模仿和建構的藝術產物。鼓樓結構極為獨特,榫孔層疊交錯,且表面無任何縫隙,重檐為四方形或八方形,雄偉壯觀。黎平作為我國重要的侗族文化之鄉(xiāng),保存著許多古樸純正的民族特色的建筑,它們遍布全縣各地。風雨橋也是侗寨極具特色的標志性建筑,它既是侗族居民之間的交通樞紐, 又是侗族人民的重要文化紐帶。橋身不用任何粉飾,顯露材料本色,頗為雅致,與侗族淳樸民風渾然一體。
3、優(yōu)美的詩歌藝術
侗族詩歌種類齊全,有抒情詩、敘事詩、禮俗詩、韻詞、謎歌等等,題材廣泛,形式生動形象,內容豐富深刻、情調健康積極。歌是侗族人民生活中一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侗歌格調平和,旋律優(yōu)美,內容豐富多彩。侗族人民深信“飯養(yǎng)身、歌養(yǎng)心”,在生活中中的許多場合,侗族人民都喜愛用侗歌來表達自己的情感,歌曲形式多樣,有大歌、情歌、酒歌、山歌、踩堂歌等等。在其中尤以大歌最為著名,它是一種無伴奏無指揮可多聲部合唱得歌曲,大歌優(yōu)美動聽,風格獨特,被歐洲音樂界譽為“音樂的清泉”,并在2009年在11月11日被列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評委評價說,侗族大歌是“一個民族的聲音,一種人類的文化”。近些年來,侗族大歌不僅在央視春晚等節(jié)目中一次次展現在國人面前,而且也開始在美國、俄羅斯、日本、意大利、匈牙利、新加坡、挪威等多國巡演,產生了轟動效應,被稱為“天籟之音”、“掠過古夢邊緣的旋律”,成功地展現了侗族文化的獨特魅力。
(二)侗族文化的內在魅力
1、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有利于促進當地綠色經濟的發(fā)展
貴州省黎平縣位于湘、黔、桂三省的交界處,是全國侗族人口最多的縣。從所處的地形上來看此地屬于山地范疇,在大山之間無數條河流貫穿其間,侗族就坐落于這山水之間。侗族人的村落大都坐落在河流兩岸,水路交通都比較便利的地方,同時我們也可以從中看出侗族人依山傍水的建村立寨的基本特點。走進侗族人的村寨,你就會發(fā)現茂密的樹林,整個寨子都處在樹林的包圍之中。這種良好的自然環(huán)境是與侗族人民的智慧與生態(tài)理念是分不開的。侗族人根據市場的需要進行伐木,但是侗族人在伐木的同時便開始選留撫育幼林,然后逐漸到成片的營造新林。這樣既能夠滿足人類在發(fā)展過程中的需求,同時有考慮到了當地自然資源的承載力。
侗族文化中包含著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思想,我們通過保護侗族文化,有利于促進當地綠色經濟的發(fā)展,也有利于促進資源節(jié)約型、環(huán)境友好型社會的構建。黨的十報告指出:“建設生態(tài)文明,是關系到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huán)境污染嚴重、生態(tài)系統(tǒng)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tài)文明理念,把生態(tài)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xù)發(fā)展!绷私舛弊迳鷳B(tài)文化的這些思想, 對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 樹立正確的生態(tài)觀,促進我國經濟社會和諧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2、人與人之間和諧共處,有利于當地社會的和諧發(fā)展,有利于增強民族的凝聚力
作為侗族“三寶”之一的侗族大歌,它以生動的藝術形象反映和表現著廣大侗族人民的道德理想、行為規(guī)范以及精神風貌。侗族社會內部平衡和諧,群體性儀式活動平凡而普遍,在這些儀式活動交往中,群體性歌唱是人們表述心聲、傳遞文化、交流情感的主要形式。侗族社會的許多傳統(tǒng)道德規(guī)范都是通過這些民間藝術形式而長期保存和傳承下來的,甚至可以說,每一首侗族大歌就是侗族人民真、善、美的具體展現。侗族大歌反映了侗族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主要以愛情為主要內容。以愛情為主題的侗族大歌,語言誠摯而樸實,直率而熱烈,毫無矯揉造作之感,這恰恰是自然的人性,是一種活潑生命的體現。
侗族大歌中除了大量描繪熾烈的愛情的作品,還有許多描繪懲惡揚善、教人向善的歌曲。這些侗族大歌在民族內部的倫理道德教育和陶冶理性情操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推動者侗族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侗族大歌承載著傳承民族文化的功能,孕育了許多體現民族道德理想、行為規(guī)范和精神風貌的作品,可以說一首侗族大歌就是一種形象化的道德規(guī)范標準。其中有的謳歌勤勞善良美德,有的鞭撻好逸惡勞的懶惰思想,有的主張伸張正義,有的弘揚尊老敬親、團結互助等等。這些以倫理道德的主要內容的侗族大歌,借用傳統(tǒng)音樂的表現形式來規(guī)范人們的日常行為,調整社會成員之間的社會關系,具有藝術和教化的雙重社會功效。
二、侗族優(yōu)秀文化的主要內容
(一)在大眾文化層面
傳統(tǒng)文化注重個體的修身養(yǎng)性,在對人(他人、社會)、對事、對物的各個領域都有特定的規(guī)范體系,厚德載物、憂國憂民、自強不息、尊老愛幼、謙恭禮讓、誠實守信、仁愛和諧、儉樸勤勞、見義勇為、舍生取義以及熱愛祖國、熱愛和平、團結統(tǒng)一等思想觀念和行為規(guī)范都已成為個體成長和社會發(fā)展的重要精神力量。
若言中原漢族是通過趕集互通有無,而侗族各村寨則是以“微赫”(侗語音)的形式相互交往。在貴州黎平及周邊的侗族村寨中,春節(jié)、中秋期間最重要的活動就是“微赫”,即一個村寨的人傾巢出動,到“友寨”去集體做客。出行的村寨稱為“赫”,接待的村寨則為“主”!拔⒑铡钡膶Ψ矫褡宀幌,地域不限!拔⒑铡钡牡谝粋晚上蘆笙比賽的主要集中在地坪、龍額、水口等地。主、客寨的人都會出場,次日,兩寨男女云集鼓樓載歌載舞,在耶師的領唱下“踩歌堂”。主客寨的歡樂氣氛傳到附近的村寨,他們便會派人扮作“官人”,帶上禮品,率隊前往慶賀和參加活動,以增加節(jié)日的歡樂氣氛。“微赫”既增進了村寨間的友誼,也是侗族日常大眾文化的集中顯現。
(二)在技術文化層面
以四大發(fā)明為代表的古代技術以及創(chuàng)造精神,一直是中華民族在技術和科學領域不斷探索和前進的力量源泉。地坪風雨橋位于黎平縣城以南108公里處,始建于清光緒8年(1882年)。橋長56.6米,橋面寬4.5米,離水面8米,為兩跨青石墩伸臂木梁廊橋。橋廊上有橋樓3座,中間為11.6米高的五重檐四角攢尖頂橋樓,兩端均為7.6米高的三重檐歇山頂小樓。橋內有侗族風情繪畫,內容為神話故事、先民傳說及節(jié)日場景,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風雨橋通體不用一釘一鉚,均系穿榫銜接,表現出侗鄉(xiāng)人民的心靈手巧。且在建造過程中,侗族人民運用滑輪原理搬運巨石,不得不令人稱贊侗族兒女的勤勞智慧。
(三)在制度文化層面
民本思想,仁治、義治、禮治、法治和德治等思想,是建立在人性假設基礎上的管理思想體系,對于現代管理和制度的創(chuàng)設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侗族有句諺語說:“鄉(xiāng)有規(guī)。侗有理”每年農歷2月和8月,全寨男女老少聚集在鼓樓下,由寨老講述寨規(guī)古訓。此外,侗族制度文化另一典型代表則是款文化。它是侗族地區(qū)制定的地方性條文法規(guī),有大、中、小款之分!按罂睢睘檎麄侗族地區(qū)所訂立,中款一般為幾個洞(洞,侗語叫“董”,是元代以前的基層行政單位,一團地方之意)聯合訂立;小款一般是一洞(幾個村寨)根據大款、中款制定的條文法規(guī)加以具體化。大款、中款、小款皆有刊刻款文的石碑——法石,有立法和執(zhí)法的場所——款場。侗款不是簡單的“鄉(xiāng)規(guī)民約”,而是侗族先人歷經多代傳承、改進而成的以契約形式進行社會管理的社會制度?钗幕哂胸S富的歷史學、民族學、法學、社會學等方面的研究價值。
(四)在價值文化層面
注重內斂而不張揚、倡導克己奉公的情懷、強調責任和風險、追求和平與和諧等內容,既使中華民族獲得了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精神品質,又是我們融入現代社會的基礎價值情懷。侗族文化講究人與人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以侗歌為例,其內容涉及方方面面,既有對自然與生活的贊美,也有對侗族歷史的回顧;既有對自然的模仿,也有內心情感的流露。這一藝術表現形式,使純樸的民風得以延綿,使道德教化潤物無聲,使歌者身心平衡,使聽者心靈滌蕩。而黎平境內星羅棋布的修建在侗寨邊、鄉(xiāng)野小道上的鼓樓、風雨橋、石板橋、石板路、石瓢井、石凳、指路碑、涼亭,為過往游客行走、指路、休憩、飲水提供了許多便利,體現了侗族人民熱情好客的天性、天人合一的哲學理念和對游客以人為本的深厚的人文關懷。
參考文獻
[1] 張世珊,楊昌嗣.侗族文化概論[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
[2] 石開忠.侗族鼓樓文化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23.
[3] 石開忠.侗族款組織及變遷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9.
[4] 劉許,龍解宏.洞族:貴州黎平縣九龍村調查[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
[5] 吳浩,張澤忠.侗族歌謠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
[6] 廖君湘.侗族傳統(tǒng)社會過程與社會生活[M].民族出版社,2005:25.
[7] 張英.湘鄂渝黔邊特色旅游區(qū)建設研究[M].民族出版社,2004:11.
[8] 李俊杰.少數民族傳統(tǒng)文化中的和諧元素及現代價值-以侗族為例[J].民族論壇,2008:126.
[9] 石信懷.侗族建筑文化的瑰寶—鼓樓[J].重慶建筑大學學報,2002(10).
侗族文化論文范文第3篇
“行動研究”,是指教師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綜合運用多種研究方法與技術,以解決教育實際問題為首要目標的一種研究模式。
“行動研究”的情境是教育教學的真實環(huán)境,研究主體是教育教學的實際工作者,研究目的是著眼于發(fā)展,解決教育過程的實際問題,研究方法是綜合性、實驗性的,它有別于一般理論研究的專家思辨、想象和假設,將教學與科研結合起來,在具體教學環(huán)境中創(chuàng)設問題、驗證問題、解決問題。這種研究情景真實化、專家身份轉換以及著眼于發(fā)展、著眼于探索新領域、新知識的研究方法,成為當下教育學理論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被較多地運用于本土音樂學校教育的實踐和研究中,如西南大學尹紅老師主持的教育部重點課題“西南少數民族地區(qū)中小學校音樂課程標準實施與民族特色音樂教育實驗研究”、云南省社科院楊福泉于1 999年始進行的民間文化傳承試驗的試點項目等。上世紀90年代以來,貴州黎平巖洞中學的母語音樂教育亦是“行動研究”的策略推行和開展的。本文即是帶著這樣一種問題意識,采用實地訪談和參與觀察的方法,探尋“行動研究”在巖洞中學母語音樂教育個案中的具體運用和實踐策略。
2007年,在貴州省教育廳、貴州省民委聯合評選和命名的“貴州省首批民族民間文化教育項目學!敝,貴州省黎平縣巖洞中學榜上有名。在黎平縣教育局的檔案室里,我們看到了巖洞中學近1 0年來的相關民族民間文化教育的各項成績:2003年8月在黔東南州舉行的文藝比賽中表演的侗族大歌獲一等獎:2004年2月,該校學生侗歌隊進京參加全國第一屆中小學生文藝展演活動:演唱侗歌“有朋自遠方來”獲表演二等獎:2004年8月,參加中國第三屆“博藝杯”童聲合唱節(jié)獲五項金獎:2006年第四屆國際合唱節(jié)中,巖洞中學派出1呂名代表參賽,獲金獎。2004年被評為黔東南州示范性農村初級中學,2005年被評為“黔東南州民族民間文化進校園項目學!保2009年被貴州省教育廳授予“全省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先進學!。為什么在短短數年時間中會獲得如此多的榮譽和成績,該校校長彭澤象老師告訴筆者:這一切得益于民族民間文化進校園項目的實施。
2023年5月23-24日,筆者隨同中國音樂學院侗族大歌聲學測定組來到巖洞中學,對該校民族民間文化進課堂的情況進行了實地調查,并就該項目的進展情況、師資建設、課程設置、教學方式、教學目標等情況,對該校校長彭澤象、民族民間文化課專業(yè)老師吳魯光、蘭承紅、吳國美老師進行了專訪,現將初步調查結果呈示如下:
巖洞中學民族民間文化進課堂活動始于1998年學校組建的侗族大歌文藝隊,利用課外活動自編自演一些侗歌節(jié)目,逢節(jié)日走村串戶演出。2000年黎平縣教育局、民宗局、文廣局和旅游局等部門聯合出臺了《關于在全縣中小學校開展民族文化進入課堂教學的決定》,巖洞中學根據通知精神,開始收集整理所在地的侗族大歌資源,編寫校本教材,聘請民間歌師不定期進課堂教唱侗族大歌,并組建了“金蟬侗歌隊”。2001年,學校提出了“發(fā)展侗族大歌、傳承民族文化”的辦學口號,把侗族文化教育正式納入課堂。在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侗族文化研究所鄧敏文教授和福泉文化基金會李威達博士的關心與支持下,學校于2002年秋,巖洞中學掛牌創(chuàng)建“侗族大歌人才培訓1基地”,至此,學校完成了民族民間文化進課堂的創(chuàng)建工作,進入到了充實教材和抓教學、抓課外活動等具體工作的建設層面。
在課程建設方面,自2002年以來,學校每周安排三節(jié)課時進行民族民間文化課堂教育教學,分為“侗文課”、“民族文化課”以及“民間體育課”三種課型,內容涉及以下五個方面:(1)以學習侗族語言、侗文(國家語委制定)為主要內容,目的是保存侗族語言“符號”、言語方式以及訓練侗文書寫能力,為學生收集整理侗族文藝、宣傳侗族文化以及編輯、創(chuàng)作侗族文學藝術作品奠定基礎,(2)以“侗族大歌”為主線的侗族民間音樂課程,包括攔路歌、祝酒歌、敘事歌、琵琶歌、牛腿琴歌、木葉歌、流水歌等歌種:(3)工藝制作課程,培養(yǎng)學生侗族民間木、竹、石等工藝制作的技能技術;(4)侗族民間體育課程,將侗族摔跤、搶花炮、打地鼓棒等傳統(tǒng)項目納入學校體育課教學;(5)侗族文化課,介紹侗族的歷史文化、民俗文化、節(jié)日文化、倫理道德觀念、信仰心理等。這是一種民族民間文化“整體式”引入課堂教學的方式,這一方式使得包括侗族民間音樂在內的侗族民族民間文化在學生的大腦中形成了有機的、整體式的知識體系和記憶,從動作記憶到文化認知都完整地傳承和儲存下來。
巖洞中學民族民間文化課程的教材建設亦形成了自己的特點,即采用侗文化專家、教師以及學生共同收集民間資料的方式積累教學資源的方式不斷積累、豐富教學資源。其中侗文化專家負責教學資料的整體構架,教師把握教學資料與教學規(guī)律之間的關系,而學生則負責收集自己身邊的民族民間文化事項,據侗文教師吳魯光介紹,現如今,有許多學生已經儼然訓練成了“標準的”民間文化的調查者了。這一方式不僅使得教師、學生在“行動中”了解了民族民間文化,訓練了民間文化的調查、收集、整理能力,而且積累了大量的民間文化資料,極大地豐富了學校教育教學的內容,日前,學校記錄整理了侗族民間文化資料4萬字左右,錄音、錄像20余小時,照片近200余幀,記錄、整理民間音樂20余譜,編寫各類教材5冊,較好地滿足了課堂及課外活動教育教學的需要。
據校長彭澤象介紹,學校采用“專家指導、民間講座、教師主體”的方式構建教師隊伍,所謂“專家指導”,即指聘請文化專家、教育專家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管理、教學方式方法進行整體設計和監(jiān)督,將教育教學納入當下國際國內教育整體環(huán)境以及未來教育發(fā)展態(tài)勢中予以關照,基于此,學校成立了以中國社科院侗族文化研究專家鄧敏文教授為顧問,校長為組長的“民族文化進課堂領導小組”,全面管理學校的民族文化教育教學的各項事務。所謂“民間講座”,是指聘請民間藝人進入學校,以講座的形式傳授民間文化知識和工藝技能技巧,現有學校 擁有一支由5位民間藝人組成的較為固定的“民間教師”隊伍。所謂“教師主體”實則是指以本土出生的、有著侗族文化“濡染”的學校教師作為民族民間文化調查、收集、整理、教學的主體,通過這一既有傳統(tǒng)文化背景、又有高校教育經歷的教師群體主體性活動,使得該校的民族民間文化學校教育既有民族特色,又有較鮮明的時代特征和較前沿的學術視野。
同時,學校還采用“課堂教學普及、課外活動提高、校園文化走廊營造民族文化氛圍”的方式立體式推進民族文化的教育教學。據吳魯光、蘭承紅、吳國美等專業(yè)教師介紹,課堂教學的主要目的是普及民族民間文化,即面對全體學生,進行民族文化一般性知識和技能的教育,通過教學,要求學生能夠熟練使用侗族文明用語和侗族日常生活用語,會唱3首以上侗族大歌,3首以上侗族敬酒歌,掌握一定的民族文化基礎知識。課外活動主要是在課堂教學的基礎上,進一步培養(yǎng)民族文化的特長生,為此,學校組建了“金蟬侗歌隊”、“民間工藝小組”、“民族體育興趣小組”等活動小組,每年確保2萬元經費作為購置器材、教師培訓、活動開展等方面的費用,目前,學校購置了侗族琵琶50把、蘆笙50把、侗族服飾60套,修建了民族文化活動室1個。為了營造校園民族文化氣氛,建起了特色校園文化長廊,包括“侗族非物質文化遺產長廊”、”巖洞村寨文化長廊”、”侗民族文化校園雕塑群”、“民族文化校園廣播專題”、“民族文化宣傳鈴聲、板報”、“民族文化導釋小組”等,通過這一“文化長廊”,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濃濃的民族文化氛圍,使得學生在耳濡目染中建構起本土民族民間文化認知結構和知識體系。
調查顯示,巖洞中學母語音樂教育“行動研究”的成果是顯而易見的,它使包括當地侗歌在內的侗族文化得以以學校教育的形式有效傳承和傳播,一方面有組織、有規(guī)模地培養(yǎng)了具有母語音樂認知和體驗的青年學子,另一方面通過參演、比賽等學生活動進一步拓展了向外傳播了侗族文化的渠道,同時為母語音樂文化教育提供了一個具有方法論意義的鮮活個案,其深層的理論意義可以概括如下:
首先,它積極、正面地回應了民族音樂學、音樂教育學研究中有關“誰是專家”的問題。在巖洞中學母語音樂教育的“行動研究”個案中,“專家”是一個由教師、民間歌樂師、學者三個群體共同組成的集合體,
侗族文化論文范文第4篇
關鍵詞 木構建筑 技承 民族文化 侗族木構建筑 營造技藝
中圖分類號:TU-86 文獻標識碼:A
侗族文化三樣寶——鼓樓、大歌、風雨橋。這是流傳于廣西三江侗族地區(qū)的一句古語。不錯的,但凡到過這里的人不得不承認,走進三江侗寨,就像進入了一座木結構建筑博物館,無論是莊重古樸的鼓樓,還是華麗多姿的風雨橋,或是那錯落有致的吊腳樓,從造型設計到營造工藝,都堪稱中華民族建筑藝術之瑰寶,因此,它們常常出現在各種各樣的旅游宣傳冊上。然而,讓我真正將如此瑰麗的木構建筑與侗族文化聯系在一起,領略并了解侗族木構建筑所承載的民族文化內涵的,是《民間絕技 侗族瑰寶——侗族木構建筑營造技藝》一書,透過一幅幅精美的圖畫和生動詳實的敘述,作者不但向我們展現了侗族獨特精巧的木質結構建筑營造技藝,更揭示了熔鑄于木構建筑之中的審美追求、價值觀念、道德信仰等侗族文化內核。
侗族是中華民族中極具建筑天賦和造詣的民族,侗族民間工匠建造的世界四大歷史名橋之一——程陽永濟橋、世界第一座人畜分行木結構立交橋——岜團橋和部級重點保護文物馬胖鼓樓等木構建筑享譽世界。侗族的木構建筑營造技藝歷史悠久,據《魏書·僚人》記載,早在一千多年以前的魏唐之時,侗族祖先就已有干欄式建筑。他們“依樹積木,以居其上,名曰干欄樓”,至今,侗族的木構建筑仍然保持了古代干欄式建筑的基本特征,這對于我們了解古代南方少數民族的生存居住環(huán)境及建筑構造的歷史演變具有重要的參考依據。將侗族民間的這門技藝稱為絕技,當然是其中有著不同尋常之處——侗族木構建筑不用一顆鐵釘,全以榫卯連接,結構牢固,接合縝密。更令人稱奇的是,沒有系統(tǒng)地學過建筑學原理的民間工匠(歷史上絕大多數為文盲)在建造樓、橋和民居時不用圖紙,整個結構爛熟于心,僅憑簡單的竹簽為標尺,依靠獨特的“墨師文”為設計標注,使用普通的木匠工具和木料就能制造出樣式各異、造型美觀的建筑,設計之精巧,造型之美觀,均令人嘆為觀止。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于1896年的岜團橋,是侗族地區(qū)現存風雨橋中歷史最久遠的一座,當年建橋之時,由兩位師傅分別從河的兩岸施工,橋連接時竟吻合如一,天衣無縫,以當時的科技發(fā)展水平來看,不得不讓人對侗族木構建筑營造技藝的神奇拍手驚嘆。作者通過圖片的呈現和文字的記錄,將世界建筑史上的這朵藝術奇葩展現在世人面前。
然而,作者希望向讀者展示的不僅僅是一個多姿多彩的木構建筑世界及其營造工藝,更希望將木構建筑中所承載的侗族文化加以宣揚,因此,書中以較多的筆墨,講述了與木構建筑相關的歷史演變、神話傳說、民間故事、侗家習俗等侗族獨特的建筑文化。侗族人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巧妙地把本民族的價值觀念、理想追求、道德信仰與民族精神融入一座座木構建筑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侗族建筑文化。例如,侗族講求穩(wěn)定、和諧,尊崇規(guī)范的社會程序,因而侗族工匠在造型設計上遵循均衡、對稱的規(guī)律,運用多重組合構圖,形成比例協(xié)調、規(guī)整完美的建筑造型藝術。侗族崇拜自熱,把鼓樓視為太陽,因此,鼓樓是侗寨里最高最雄偉的建筑,代表著男性的威嚴,顯示出古樸、莊重、陽剛之美。風雨橋則是母親的象征,被視為“生命之橋”,越精致漂亮,越能吸引更多的生命,使村寨人丁興旺,所以風雨橋是侗寨中最華麗的建筑。建筑上多裝飾飛鳥、葫蘆串,則與侗族的神話傳說及圖騰崇拜有關。無論是建造鼓樓、風雨橋,還是民居樓房,從建筑選址、動工、立柱、上梁到竣工,人們都要舉行各種祈福儀式,侗族村民集體參與,這又體現出侗族重視團結,尋求民心凝聚的價值理念。因此,《民間絕技 侗族瑰寶——侗族木構建筑營造技藝》讓世人從建筑的角度,更好地了解了侗族文化的精神內核。而這些文化元素的加入,使得人們在閱讀這本書時更加饒有興味。
正是由于侗族木構建筑具有極高的科學、美學、歷史研究價值,同時又包含著如此豐富的民族文化元素,因此,早在2006年,侗族木構建筑營造技藝就列入了第一批部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23年,廣西三江侗族古建筑群又與貴州和湖南的侗族古建筑群一起聯合申報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并入選。作者當然是希望這一民間絕技可以世世代代傳承下去的,所以書中還用了較多篇幅來闡述傳承和保護的措施,這其中既有對政府職能部門的建議,也有對社會公眾的呼吁。這充分體現了作者保護中華民族藝術瑰寶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目前,在現代建筑文明的沖擊下,侗族傳統(tǒng)的民間建筑文化受到了嚴重的挑戰(zhàn),同時由于侗族木構建筑工匠后繼乏人,木材來源匱乏,加上木構建筑防火能力極弱,易損毀而難再生,因此侗族木構建筑及相關技藝存在著延續(xù)的危機。只有加強搶救和保護工作,才能使絕妙的侗族木構建筑技藝世代傳承下去!睹耖g絕技 侗族瑰寶——侗族木構建筑營造技藝》的出版,為侗族木構建筑營造技藝及其文化內涵的傳承與發(fā)展提供了一個極好的傳播載體,是對民族文化最好的保護方式,將會為我們的子孫后代留下珍貴的民族文化財富。
但愿這一承載著深厚侗族文化藝術內涵的民間絕技不會絕跡。
注:
《民間絕技 侗族瑰寶——侗族木構建筑營造技藝》
楊永和 黃曉平 主編
侗族文化論文范文第5篇
[關鍵詞]龍勝旅游;三省坡旅游圈;侗鄉(xiāng)旅游產業(yè)
三省坡旅游圈是以侗族文化為核心,以侗族文化特征為內容,以湖南、貴州、廣西三省(區(qū))交界之地的三省坡為中心,橫跨廣西、湖南、貴州三省,集三江侗族自治縣、龍勝各族自治縣、通道侗族自治縣、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黎平縣、榕江縣、從江縣七縣為區(qū)域的侗族文化旅游圈。這里的侗族人口有118.8萬人,占區(qū)域總人口的54%,占全國侗族人口的41%,是侗族的主要聚居地。由于此區(qū)域的地貌多屬于小盆地,自然狀態(tài)較為封閉,發(fā)展三省坡侗族旅游產業(yè),就得依托周邊客源市場,特別是依靠旅游城市的帶動,很好地整合旅游圈內旅游資源,充分發(fā)揮旅游資源的優(yōu)勢,精心打造旅游品牌,走資源節(jié)約型、效益型的可持續(xù)和諧發(fā)展道路。
一、三省坡旅游圈旅游資源優(yōu)勢突出。特征明顯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侗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民族文化底蘊深厚。而三省坡是侗族文化最為集中、最具代表性的區(qū)域和地帶。它涵蓋了侗族優(yōu)秀的文化遺產,是侗族文化保存得最多、最完整和最具民族特色的地區(qū),也是人類學家、生物學家、民族學家和文化人考察研究侗族的必選區(qū)域。這里有保存較為完好的原生態(tài)環(huán)境,其稻作文化歷史悠久;鼓樓、風雨橋建筑宏偉壯觀,多聲部侗族大歌享譽中外;服飾文化艷麗多姿。侗族大歌、鼓樓、風雨橋、侗戲、侗錦、侗族琵琶歌、侗族蘆笙為代表的民族傳統(tǒng)文化巳列入第一、二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三江程陽風雨橋、芭團風雨橋、黎平地坪風雨橋、通道坪坦河風雨橋和馬田鼓樓、從江增沖鼓樓、通道芋頭侗寨建筑群等躋身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行列。近年來,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民俗旅游的升溫,侗族地區(qū)的風雨橋、鼓樓、戲臺和侗族大歌等侗族文化精髓已逐步推向市場,成為侗族群眾走旅游脫貧之路的主要載體,有力地促進侗族地區(qū)社會經濟的發(fā)展。
二、三省坡侗族文化生態(tài)保護區(qū)的建設。將給龍勝民族旅游帶來新的發(fā)展機遇
“九山半水半分田”的龍勝,是三省坡旅游圈內一顆璀璨的明珠,旅游開發(fā)已有20多年的歷史。近年來借助大桂林旅游的帶動作用,大力實施“旅游興縣”戰(zhàn)略,發(fā)展民族旅游經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2007、2008年分別接待游客77.6和93.85萬元人次,2009年共接待游客117萬人次,每年以17%以上的速度增長;2007、2008年旅游營業(yè)收入分別為3.7億元和5.5億元,2009年實現營業(yè)收入6.8億元,連年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長,入境游客人數也持續(xù)攀高。與此同時,龍勝旅游的知名度不斷提高,先后榮獲全國生態(tài)旅游大縣、中國文化旅游大縣、全國優(yōu)秀文明縣城、廣西優(yōu)秀旅游縣等榮譽稱號。金竹壯寨、大寨瑤寨成為全國首批16個景觀村落、8個景觀經典村落之一,黃洛瑤寨獲“吉尼斯群體長發(fā)之最”,被譽為“天下第一長發(fā)村”。因為旅游扶貧成效顯著,龍脊梯田景區(qū)和大唐灣民族山寨被國家旅游局授予“全國農業(yè)旅游示范點”稱號。在侗族文化方面,廣南侗寨被列為全國民委系統(tǒng)民族文化聯系點,百家宴、祭薩儀式、草龍舞、草獅舞、庖頸龍舞、鬧春牛、巖坪調等侗族節(jié)慶習俗、歌舞文化被列入區(qū)(省)級或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1 旅游資源豐富多彩,獨具特色
龍勝具有豐富多彩和獨具特色的旅游資源,有堪稱“天下一絕”的龍脊梯田,有被譽為“人間瑤池”的龍勝溫泉,還有濃郁的侗、壯、苗、瑤等少數民族風情,經過近年來的傾力打造,目前龍脊梯田景區(qū)和大唐灣民族山寨已培育成全國農業(yè)旅游示范點,溫泉景區(qū)培育成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全縣固有旅游資產達5億元,床位10000多張,并有多家星級酒店,民族旅游商品琳瑯滿目,“龍脊地球村”的形象日益彰顯。
2 有一定的區(qū)位優(yōu)勢,客源市場相對穩(wěn)定
從地理位置來說,龍勝處于三省坡區(qū)域乃至整個八百里侗鄉(xiāng)的最南端,是由南進入八百里侗鄉(xiāng)的第一站,直接與三江和通道的侗族文化長廊相連接。321國道穿境而過,往南至桂林市區(qū)僅87公里,交通非常便捷。桂林是國際旅游城市,是中國南方游客集散中心,龍勝的客源市場相對穩(wěn)定。
3 有多年的旅游開發(fā)工作實踐經驗可以借鑒
龍勝旅游開發(fā)早在1985年就起步,無論是政府主導,還是運用市場:無論是規(guī)劃建設,還是基礎設施建設,無論是品牌建設,還是服務體制建設,無論是宣傳促銷,還是旅游扶貧,都既有成績,也走過彎路,有經驗,也有教訓,這些經驗教訓對今天龍勝加快民族旅游產業(yè)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龍勝是全國生態(tài)示范區(qū),龍勝以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作為發(fā)展旅游的基礎保障,以旅游業(yè)發(fā)展促進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及社會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路子,得到國家環(huán)保局的充分肯定。2009年廣西旅游工作會議決定,優(yōu)先打造一批具有廣西特色的精品線路,“廣西少數民族風情游”的精品線路隆重推出,其中“桂林一臨桂一龍勝一三江一融水一柳州”線路,就是廣西打造桂北風情旅游走廊的重點線路。此線路的打造,對今天三省坡旅游圈的旅游開發(fā),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4 侗族文化資源特別豐富,開發(fā)潛力巨大
在龍勝各兄弟民族中,侗族的文化豐富多彩,別具一格,但作為旅游資源來開發(fā),特別是具有傳統(tǒng)意義的侗族自然村寨的旅游開發(fā),還遠遠不夠。由于它的獨特魅力,已經開發(fā)的大唐灣民族山寨和銀水侗寨,無論在侗族文化的保護、挖掘,還是在侗族文化的整合、創(chuàng)新以及弘揚、傳播方面,都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其示范的效果也比較明顯。大唐灣民族山寨位于龍勝縣城以北30公里處,距龍勝溫泉核心區(qū)僅兩公里。這里集民族性、趣味性、品位性、可看性為一體,既有各民族農耕歷史的展示,又匯聚了各民族建筑文化、服飾文化、歌舞文化、飲食文化、節(jié)日習俗文化、體育競技等方面的精華,先后獲得“廣西少數民族民俗文化示范點”、“全國農業(yè)旅游示范點”、“全區(qū)少數民族文化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還成為“中山大學人類學系南嶺民族走廊調查與研究工作站”、“桂林理工大學旅游學院教學科研基地”、“桂林旅游?茖W校民族工藝品科研基地”、“桂林世界美食博覽園桂北民族飲食文化研究基地”、“廣西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會員之家”、“廣西電視臺外景拍攝基地”。堪稱桂北民族風情的一朵芳香迷人的奇葩。銀水侗寨是龍勝比較有代表性的民俗風情旅游景點。其精心打造的侗族大歌和繼承、創(chuàng)新的侗族音樂,名聞遐邇。銀水銅寨已成為侗族文化對外宣傳的窗口,因此有“漓江之水、龍脊之山、銀水侗寨之歌”之說,成為桂林旅游的看點。
廣南侗寨位于平等鄉(xiāng)境內,是侗族歌舞之鄉(xiāng), 戲劇之鄉(xiāng),素有“戲窩”之稱。這里男女老少喜愛和擅長唱歌演戲,侗戲、桂劇、彩調、巖坪調千姿百態(tài),異彩紛呈。踩石輪、踩高蹺、拍毽子、抽陀螺、舞草龍等民族傳統(tǒng)體育和娛樂項目豐富多彩。
一年四季不間斷的文體活動,既推動了農村的文化建設,打造了民族文化的品牌,還促進了當地經濟社會的發(fā)展。地靈和寶贈古侗寨位于樂江鄉(xiāng)境內,這里的村寨至今還保持著原初的風貌,民族文化的原質性、淳樸性、豐富性和群眾強烈的傳承、保護意識,構成這里獨特的侗族文化空間。雖然這里還是旅游的處女地,但地靈祭風雨橋的百家宴和寶贈的祭薩節(jié)、傳歌節(jié),已經有了一定的影響。
三、對發(fā)展三省坡旅游圈民族旅游產業(yè)的幾點建議與構想
這些年,三省坡旅游圈七個縣的旅游開發(fā)如火如荼,各有千秋,但旅游產業(yè)目前的發(fā)展水平與新形勢的要求相差較遠。必須堅持以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把三省坡建設成為中國著名旅游目的地為目標,全面提升民族旅游產業(yè)的層次和水平,實現量和質的轉變。
1 實行“區(qū)域聯動”戰(zhàn)略,構筑區(qū)域旅游大格局,合力打造中國侗族經典文化走廊實行“區(qū)域聯動”戰(zhàn)略,推動三省坡旅游圈各縣的互相聯動,共謀發(fā)展。按照“發(fā)揮優(yōu)勢,整合資源;完善功能,突顯特色;培育品牌,打造精品;提升品位,優(yōu)化環(huán)境”的要求,對各自的旅游資源進一步盤點和梳理,精心設計,合理布局,拿出最好的旅游產品,合力打造中國侗族經典文化走廊。因此,各縣旅游既各自為戰(zhàn),又相連成線,統(tǒng)一籌劃區(qū)域的發(fā)展。為了把進入桂林的游客吸引到三省坡這片侗族的核心區(qū)來,建議由各縣旅游部門聯合行動,策劃設計“三省坡侗族風情游”精品線路,做到客源共享,實現共贏。
2 加大旅游資源的整合力度,挖潛力,抓精品,增強三省坡旅游的吸引力
三省坡旅游圈旅游資源豐富,不可替代,同時又具有靈活分散的特點,但產業(yè)鏈還沒有形成系統(tǒng)化和完善化,還必須進一步整合優(yōu)化。以吊腳樓、鼓樓、風雨橋為代表的建筑文化,以多聲部大歌為代表的歌謠文化,以“多耶”和蘆笙舞為代表的歌舞文化和艷麗多姿的服飾文化,是三省坡旅游資源的瑰寶,但畢竟只是民族習俗文化范疇的品牌。這里還有獨特的自然生態(tài)旅游資源,如龍勝的龍脊梯田、龍勝溫泉、花坪部級自然保護區(qū),通道的萬佛山?侗寨風景名勝區(qū)、黎平的部級森林公園和天生橋等等,也是三省坡旅游的亮點。三省坡侗鄉(xiāng)同時還有豐富的紅色旅游資源,當年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經過這里,一路播撒革命種子,留下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留下像龍勝龍坪侗寨“紅軍樓”、通道會議會址、黎平會議會址等令人景仰的遺址。把這三種旅游資源很好地整合起來,充實這里旅游的內容,就能形成具有觀光、休閑、度假、考察、采風、修學、漂流、探險等內容和項目的旅游體系。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整合同樣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三省坡侗鄉(xiāng)節(jié)日多,大節(jié)小節(jié)月月有,周周有,真是“節(jié)慶的圣堂”。民族節(jié)日本身就是對本民族文化的組合,是民族風情的展示。把民族節(jié)辦成旅游文化節(jié),無論是對于打造旅游品牌,還是宣傳促銷,都有重大的意義。
3 進一步完善旅游設施,提高旅游服務功能,增強民族旅游產業(yè)的競爭力
隨著三省坡旅游圈知名度的不斷提高,隨著過境三省坡區(qū)域高速公路、高速鐵路的修通,進入這里的旅客會大大增加。為此我們必須盡快把三省坡旅游圈建成特色鮮明、設施完善、功能齊全、服務一流的旅游勝地。在這之前,這里旅游產品開發(fā)大多停留在觀光旅游和民俗旅游的產品層次上,而商務、生態(tài)、體育、保健康復、休閑度假等旅游產品所占市場的比例很低,說明這里的旅游產品鏈有待完善。另外,旅游產業(yè)所涉及的“吃、住、游、行、購、娛”結構不合理,說明這里旅游的消費鏈有待增強。由于旅游娛樂、旅游購物不發(fā)達,游客在這里停留的時間相對較短,導致在旅游營業(yè)收入中,商品性收入所占比重很低,就算旅游經濟有所增長,也是粗放式的增長。為此,旅游業(yè)必須實現由單一的觀光型向多元綜合型轉變,由數量型向質量規(guī)模效益型轉變,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講到旅游購物,我們必須加大旅游商品的開發(fā)力度,三省坡侗鄉(xiāng)傳統(tǒng)的侗錦和銀器工藝品制作精美,文化品位高,深受游客的喜歡,市場潛力巨大。我們還要在豐富產品和提高其品位上下功夫。要重新挖掘、設計品種齊全、特色突出的旅游工藝品、紀念品,改變過去旅游商品單一、粗放,科技含量低、生產規(guī)模小的狀況。
4 聯手抓旅游宣傳促銷,提高三省坡旅游的影響力
有了足夠的旅游品牌支撐,還必須做有力的宣傳促銷。三省坡的旅游形象,除了靠各縣宣傳,還需要進行整體包裝,因此,三省坡旅游圈必須聯手抓旅游促銷?梢月摵吓e辦三省坡旅游促銷活動,充分利用各種現代化的傳媒工具進行宣傳促銷,開拓客源市場。建議建立一個三省坡旅游網站,力爭把三省坡旅游網建成一個知名度高點擊率高的網站,拓展三省坡旅游宣傳促銷的空間。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址)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