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清明節(jié)的習俗(精選5篇)
關于清明節(jié)的習俗范文第1篇
傳承至今的民俗節(jié)日中,唯有清明是以節(jié)氣兼節(jié)日的民俗大節(jié)。作為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清明最初主要為時令的標志,時間在冬至后一百零七日、春分后十五日,公歷的四月五日前后。《淮南子?天文訓》說:“春分后十五日,北斗星柄指向乙位,則清明風至。”清明風古稱八風之一,它溫暖清爽;在和煦的春風之下,天地明凈,空氣清新,自然萬物顯出勃勃生機!扒迕鳌惫(jié)氣由此得名。
清明真正成為民俗節(jié)日是在唐宋之后,它走了與傳統(tǒng)節(jié)日生成的不同路線。古代節(jié)日一般依據節(jié)氣時令,但脫離節(jié)氣時間點,另外生成民俗節(jié)日,立春到新年、夏至到端午走的就是這一路徑。但清明卻沒有沿用這一文化習慣,它將寒食節(jié)俗收歸到自己名下,與此同時清明也改變了自身性質。清明在唐宋后具有時令與節(jié)日的雙重意義,并且其節(jié)俗意義日漸增強。四時八節(jié)中,清明出現(xiàn)較晚,影響卻相當的突出,緣何如此,耐人尋味。
清明雖然晚出,但它有著久遠的歷史源頭,是傳統(tǒng)春季節(jié)俗的綜合與升華。對于祖先的祭祀中國向來十分重視,上古四時祭儀中春季祭祀宗廟的大禮稱為春
(后為春祠)之禮,當時尚無墓祭的禮俗,要祭逝去的先人,就立一名為“尸”的神主在宗廟祭祀。春秋戰(zhàn)國時期,墓祭風氣漸濃,據《孟子》記述的一則笑話說:在齊國有一個無所事事又頗好臉面的窮人,其人外出,常常醉飽歸家,聲稱自己有諸多富貴朋友,對妻妾頤指氣使,其妻生疑暗地跟蹤,發(fā)現(xiàn)丈夫并不是出入于富貴之家,而是乞討于墓地之間。由此可見,當時已經有了以酒食在墓區(qū)祭拜先人的習俗。但這種習俗似乎還限于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家,對于身份低微、財力薄弱的庶民階層來說,并不普遍。漢代隨著儒家學說的流行,宗族生活的擴大,人們因現(xiàn)實社會生活的需要,返本追宗觀念日益增長,人們對于祖先魂魄托寄的墳墓愈加重視,上墓祭掃之風轉盛。
唐人沿襲前代祭墓風俗,并擴大到整個社會。從禮經的記載看,古代并沒有春季上墓祭掃的例規(guī),但唐時已成風氣。唐玄宗鑒于士庶之家無不寒食上墓祭掃,于是下詔“士庶之家,宜許上墓,編入五禮,永為常式!背⒁哉畹男问綄⒚耖g掃墓的風俗固定在清明前的寒食節(jié),由于寒食與清明節(jié)氣日的相連,寒食節(jié)俗很早就與清明發(fā)生關聯(lián)。寒食禁火,清明取火,掃墓亦由寒食擴展到清明,唐人已將寒食清明并稱,白居易《寒食野望吟》描寫寒食情景:“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清明不僅從寒食中分擔了祭墓的功能,同時它也將一些原本屬于寒食節(jié)日的游戲娛樂置于自己名下,如蹴鞠、秋千是寒食的著名節(jié)俗,這時也已成為清明的娛樂。如果說唐朝寒食與清明并列,清明地位遜于寒食的話,那么宋朝清明已基本上完成了對寒食的置代,除禁火冷食仍為寒食特有的外,清明已承擔了許多原屬于寒食的節(jié)俗功能。明清時期,寒食基本消亡,春季大節(jié)除新年外唯有清明了。
清明到,兒盡孝
祭祖掃墓是清明節(jié)俗的中心。一到清明,人們就忙著上墳祭掃,湖北民諺有“三月清明雨紛紛,家家戶戶上祖墳”。無論城郊還是鄉(xiāng)村,清明祭祖掃墓都顯得出奇的熱鬧,古代帝王宮廷祭掃陵墓的聲勢與排場自不必說,就是一般百姓也是提籃擔盒、攜紙將燭,競上墓地。祭掃的時間并不限定在清明當天,在前三天,后四天的范圍內均可。民間有“清明朝祖,前三后四”之說。這樣的習俗規(guī)定顯然為人們提供了時間選擇上的便利,特別對城市居民來說,不必擁擠在清明當日的出城人流之中。
上墳祭掃,包括兩項內容:一是掛紙燒錢;一是培修墳墓。唐代以前已有燒錢祭亡的習俗,但因寒食期間禁火,墓祭亦不能火化紙錢,人們將錢紙插、掛在墓地或墓樹之上,有的壓在墳頭,表示后輩給先人送來了費用。這種因禁火而改變的祭祀習俗在當時曾受到一些人的質疑,“三日無火燒紙錢,紙錢那得到黃泉”(唐?王建《寒食行》), 但民間習慣一經形成,就往往成為一種特定的民俗傳統(tǒng),它在后世已不禁火的環(huán)境下仍然流傳,掛錢成為清明墓祭的特色之一。隨著寒食禁火習俗的松懈,清明祭墓的流行,在清明墓祭中,人們不再忌諱燒紙錢,再說清明本來就是鉆取新火的日子,“神前新火一爐香”,自然有它的靈應。燒紙錢與掛紙錢的習俗并存。修整墳墓,培添新土,清除雜草,是清明掃墓的又一活動。在雨水到來前的春季,人們借清明祭祀的時機,對墳墓進行清整,既保全了先人,又盡了孝心。唐人就很在意這種習俗行為,“但有隴土無新土,此中白骨應無主”(王建《寒食行》),由墓上有無新土可判斷墓主有無子孫的存在。現(xiàn)在某些鄉(xiāng)村仍以清明祭墓活動的有無作為家族是否綿延的標識,民間有“有后人,掛清明,無后人,一光墳”的說法。清明祭掃在傳統(tǒng)的宗法社會里的確不能等閑視之。民間也有一套自發(fā)形成的習俗壓力,“清明不祭祖,死了變豬狗”的俗諺,正是對試圖不履行祭祖義務的人的告誡。
清明祭祖除掃墓的“山頭祭”外,后世還有祠堂祭,稱為“廟祭”,廟祭跟古代春之祭有著密切的關系,二者雖然在時間上相距遙遠,血脈確是相通。廟祭是宗族的共同聚會,有的地方徑直稱為“清明會”或“吃清明”。在祭祖儀式結束后,族長主持共商族內大事,申誡族法家規(guī),最后會聚飲食。以同食共飲的形式分享祖宗福分,團聚宗族,是古已有之的傳統(tǒng),所謂“以飲食之禮親宗族兄弟”。如《詩經?公劉》所記“執(zhí)豕于牢,酌之用匏,飲之食之,君之宗之”。后世祭祖費用一般由專門的祭田田租開支,祭田為祖業(yè)族產。
清明處在生氣旺盛的時節(jié),也是陰氣衰退的時節(jié),人們一方面感念祖先親人的恩惠,同時以培土、展墓、掛青的形式顯示后代的興旺。祖先在墳墓里安住,關系到子孫的繁榮,子孫的興旺又能保證祖先的安寧與香火的延續(xù),這是一種“互惠關系”。這樣,祖先墓地不僅是生命之根,同時也是情感之結,在傳統(tǒng)社會里,人們無論走到哪里,都牽掛著鄉(xiāng)里廬墓。
清明節(jié)俗及其演變
踏青是清明的又一重要節(jié)俗。清明時節(jié),楊柳青青,自然界生機一片,人們借祭墓踏青郊游。祭墓與踏青原來分屬寒食與清明,唐代以前寒食與清明是兩個主題不同的節(jié)日,一為懷舊悼亡,一為求新護生。寒食禁火冷食祭墓,清明取新火踏青出游。一陰一陽,一息一生,二者有著密切的配合關系;禁火為了出火,祭亡意在佑生,這就是后來清明兼并寒食的內在文化依據。清明時節(jié)的戶外運動,其原始的意義在于順應時氣,是月生氣方盛,陽氣發(fā)泄,萬物萌生,人們以主動的姿態(tài)順應、進而促進時氣的流行。踏青、蹴鞠、秋千、拔河、放風箏等大都是有助于陽氣發(fā)散的活動。
宋代是生活日趨都市化的時代,也是民俗向娛樂方向發(fā)展的時代。宋代為了讓人能在清明掃墓、踏青,特地規(guī)定太學放假三日,武學一日。此時的寒食不僅收容在清明節(jié)下,清明踏青習俗也得到前所未有的興盛。史稱“四野如市”,“都城之歌兒,遍滿園亭,抵暮而歸”(《東京夢華錄》卷7)!肚迕魃虾訄D》就更直觀形象地為我們展示了清明時節(jié)宋代都市居民出行的生活圖景。
插柳或戴柳是清明特有的風習時尚。柳樹為春季應時佳木,得春氣之先。在四野一片蒼茫之際,柳樹最先吐出新綠。柳樹易栽易活的生存特性,顯示出其生命力的強旺。因此在古人觀念中,柳樹非普通林木,它有著神奇的效用。清明的新火就取自柳榆木。據說民間新火的傳遞亦是以柳條傳送。賈島“晴風吹柳絮,新火起廚煙”的詩句大概吟頌的是這一情形。柳木不僅帶來新火,而且它很早就具有驅邪避鬼、護佑生靈的功用。民間向有以桃弓柳箭削減煞氣的做法,柳木號稱“鬼怖木”。《齊民要術》有“取柳枝著戶上,百鬼不入家”之說。這就是“三月清明門插柳”習俗的心理根源。宋代清明節(jié)已“家家以柳條插于門上”,說是可以“明眼”,也就是能明辨鬼邪,看住家門。新柳一般由人們在祭墓踏青時在墓地野外折回,宋人詩曰:“莫把青青都折盡,明朝更有出城人!
除門戶插柳外,清明還有戴柳的習俗。人們以結成球狀的柳枝或柳葉戴于頭上,民諺曰:“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背蔷拥娜藗兒芟矚g這一習俗,鬢插青柳,既吉祥又有生氣。插柳與戴柳在民間還有招魂與安魂的解釋,有說“插柳留春”。事實上,春夏之交因氣候的關系人們易受季節(jié)性的疫病侵襲,人們?yōu)榱隧樌冗^這一危險時段,于是利用清明節(jié)俗預先進行禳解。這正是清明戴柳、插柳的原始民俗意義。青柳留春,意味著在春季將逝的時節(jié),人們用青青的柳枝來象征對青春的挽留,“留青”,也就留住了“紅顏”,留住了生命。
清明自唐宋成為民俗節(jié)日之后,在節(jié)俗內容不斷擴張的同時,節(jié)俗的根本性質雖然沒有發(fā)生大的改變,但隨著社會生活的演進,清明節(jié)俗較早出現(xiàn)了由神圣祭祀向世俗娛樂轉化的趨向。這種趨向在都市表現(xiàn)得尤其明顯,清明祭墓在那里成為踏青春游的假日,墓前分享祭品的習俗變成了郊游的野餐,插柳日在民國時期也變成了“植樹節(jié)”。清明節(jié)俗的新變化反映了歲時習俗演變的一般趨勢。當然由于中國歷史文化的特性,中國人的血親觀念與尊親意識依然濃厚,清明仍為國人認祖歸宗的孝心展示日,“清明到,兒盡孝”的民俗圖景至今在城鄉(xiāng)仍歷歷可見。在現(xiàn)代生活的快節(jié)奏下,有時真的得暫停腳步,回到自然,回到祖先安息的地方,重溫先人的智慧,聆聽傳統(tǒng)的聲音。
相關鏈接
清明俗諺
掃墓探親、踏青、插柳、戴柳等節(jié)俗,民間自有一番生動的說法:
清明端午不來望,一生一世勿威風。
清明踏青,手腳輕健。
清明不插柳,死后變黃狗。
插柳掛青,福降農家。
作為時令節(jié)氣,還有一系列跟農事氣象緊密相關的諺語:
清明刮起墳前土,莊稼佬一年又是苦。
清明風若從南起,定主田禾大有收。
清明前后,種瓜點豆。
關于清明節(jié)的習俗范文第2篇
清明掃墓的由來清明節(jié)祭祀掃墓的習俗和喪葬禮俗的演變有著重要的關系。據載,古代“墓而不墳”,即只打墓坑,不筑墳丘,所以也就沒有辦法進行掃墓祭祀,也就沒有相關的記載。后來“墓而且墳”,即埋葬之后在筑起墳丘,使祭祖掃墓的習俗有了依托。到了秦漢時代,掃墓祭祖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禮俗活動。
清明節(jié)是一個紀念祖先的節(jié)日。主要的紀念儀式是掃墓,掃墓是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及行孝的具體表現(xiàn),基于上述意義,清明節(jié)因此成為華人的重要節(jié)日。
清明節(jié)是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掃墓活動通常是在清明節(jié)的前10天或后10天。有些地區(qū)的掃墓活動長達一個月。
清明節(jié)紀念祖先有多種形式:掃墓是清明節(jié)最早的一種習俗,這種習俗延續(xù)到今天,已隨著社會的進步而逐漸簡化。掃墓當天,子孫們先將先人的墳墓及周圍的雜草修整和清理,然后供上食品鮮花等。由于火化遺體越來越普遍,其結果是,前往骨灰置放所拜祭先人的方式逐漸取代掃墓的習俗。
不論以何種形式紀念,清明節(jié)最基本的儀式是到墳前、骨灰放置處或靈位前追念祖先。為了使紀念祖先的儀式更有意義,我們應讓年輕一代的家庭成員了解先人過去的奮斗歷史。
清明節(jié)掃墓常識——清明掃墓禁忌一、掃墓時不得嘻笑怒罵、相互打鬧
因為墓地是先人陰靈的安居之所,故不可跨過墳墓及供品,大聲喧嘩、嘻笑怒罵,污言穢語,亂跑亂碰,隨處小便,這樣做不單只對自己的先人不尊敬,更且對附近的靈體構成滋擾。更不能踐踏別家墳墓或對墓穴設計評頭品足,會被視之為褻瀆,遇到不好的氣場,那便惹到一身麻煩回家。
二、多加了解當地風俗習慣
中華民族傳承已久,各地都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民俗民風,因此要多向老輩人咨詢了解一些本地的風俗,雖然有些事情可能看起來有些怪異,但我們要知道,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既然存在了很久,就一定有其道理。我們可以在借鑒或遵照實施的同時,將這些風俗習慣牢記并傳承下去。
辭別時,首先要注意防火安全,待香燭點完后可離開。離開時要決然離開,不能一步三回頭,以免將不吉帶回身上或引回家中。拜祭回家后,必要時可以進行凈身儀式,可除去因時運勢較低時,拜祭所招惹回來的氣場入宅。
清明節(jié)與七月十五的中元節(jié)、十月初一的寒衣節(jié),并稱為中國三大著名“鬼節(jié)”,忌諱自然不少,其他忌諱主要有:忌諱探視朋友親人;忌諱選擇清明時期結婚;忌諱搬家入宅;忌諱喜慶類宴請;禁止修建房屋(只適宜修墳、包墳等);忌諱去別人祭掃比較多的山旅游;忌諱說不吉利的話,特別是對亡者不敬的話;忌諱晚上活動不謹慎等。盡信書不如無書,但人有一絲敬畏、多一些顧忌是有益的。
清明節(jié)掃墓常識——清明掃墓的通常程序按照習俗,祭掃的順序是首先要先掃墓,就是將墓園打掃干凈。
其次是祭祀,這一程序很關鍵,一是寄托哀思,二是與先人相感,因為山有靈而無主,先人有主而無靈,與先人相感可以更好得到山川的靈氣。
掃墓時,人們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修整墳墓,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還要在上邊壓些紙錢,讓他人看了,知道此墳尚有后人,然后叩頭行禮祭拜。此后圍坐聚餐飲酒;也可放風箏,甚至互相比賽,進行相關活動。婦女和小孩們還要就近折些楊柳枝,將撤下的蒸食供品用柳條穿起來。有的則把柳條編成籮圈狀,戴在頭上,謂“清明不戴柳,來生變黃狗”。
即:修正墓地--上香--上肉--敬酒--拜祭--放炮送別……清明掃墓的時間清明掃墓盡量提前一些,過去有民諺“早清明,晚十一”,清明祭奠先人越早越好,可以在清明前一周兩周都可以進行,不要全趕到清明節(jié)這一天,另外最好選在上午七點至下午三點前掃墓,這是這一天陽氣升旺的時間,是我們祭奠先人的最好時間。因為下午三點后陽氣已逐漸消退,陰氣逐漸增長,若是運氣不好的人、身體弱的人在這個時間段,很容易會招惹陰靈纏身給你帶來傷害。
關于清明節(jié)的習俗范文第3篇
清明節(jié),在我國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僅僅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更是我國的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大家知道清明節(jié)的意義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023清明節(jié)的意義_清明節(jié)的由來簡介,以供大家參考,我們共同閱讀吧!
清明節(jié)的意義中國漢族等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在每年公歷4月5日前后。這一天,民間有上墳掃墓、插柳、踏青、春游等活動。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載:“三月清明日,男女掃墓,擔提尊榼,轎馬后掛楮錠,粲粲然滿道也。拜者、酹者、哭者、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錠次,以紙錢置墳頭。望中無紙錢,則孤墳矣?蘖T,不歸也,趨芳樹,擇園圃,列坐盡醉!逼鋵崳瑨吣乖谇匾郧熬陀辛,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際,清明掃墓則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開始盛行。并相傳至今。
清明祭掃儀式本應親自到塋地去舉行,但由于每家經濟條件和其它條件不一樣,所以祭掃的方式也就有所區(qū)別!盁ぁ笔羌赖熳嫦鹊闹饕问。所謂“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屬從陽世寄往“陰間”的郵包。過去,南紙店有賣所謂“包袱皮”,即用白紙糊一大口袋。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用木刻版,把周圍印上梵文音譯的《往生咒》,中間印一蓮座牌位,用來寫上區(qū)號亡人的名諱,如:“已故張府君諱云山老大人”字樣,既是郵包又是牌位。另一種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圖案,中間只貼一藍簽,寫上亡人名諱即可。亦做主牌用。關于包袱里的冥錢,種類很多。
清明節(jié)的由來簡介清明節(jié),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節(jié),屬于禮敬祖先、慎終追遠、弘揚孝道的一種文化傳統(tǒng)節(jié)日。清明節(jié)歷史悠久,源于上古時代的春祭活動,春秋二祭,古已有之,祖先信仰與祭祀文化是清明節(jié)形成的重要因素。清明兼具節(jié)氣與節(jié)日兩大內涵,清明節(jié)氣在時間和氣象物候特點上為清明節(jié)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條件。
清明節(jié)氣是上古干支歷法中表示季節(jié)變遷的廿四個特定節(jié)令之一,處在生氣旺盛的時節(jié),也是陰氣衰退的時節(jié)。清明時節(jié),吐故納新、生氣始盛、氣溫升高、萬物皆潔齊,大地呈現(xiàn)春和景明之象,這一時節(jié)正是郊外踏青(春游)與行清(墓祭)的好時段。清明節(jié)將節(jié)氣與民俗融為一體,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合一。
清明禮俗文化充分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先祖追求“天、地、人”的和諧合一,講究順應天時地宜、遵循自然規(guī)律的思想。清明節(jié)既是一個掃墓祭祖的肅穆日子,也是人們親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樂趣的歡樂節(jié)日。經歷史發(fā)展演變,清明節(jié)吸收融合了寒食節(jié)與上巳節(jié)的習俗,雜糅了多種民俗為一體,具有極為豐富的文化內涵。
清明節(jié)的習俗活動清明節(jié)在公歷04-06日,掃墓活動通常是在清明節(jié)的前10天至后10天,有些地方的掃墓活動長達一個月。清明節(jié)是中國重要的“時年八節(jié)”之一。清明作為節(jié)日,與純粹的節(jié)氣又有所不同,節(jié)氣是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標志,而節(jié)日則蘊含著精神信仰和節(jié)俗禮儀等內涵。據現(xiàn)代人類學、考古學的研究成果,人類最原始的兩種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敬天法祖?zhèn)鹘y(tǒng)文化習俗自古以來代代相傳,清明掃墓祭祖習俗經歷代沿襲已成為固定的禮俗主題。
關于清明節(jié)的習俗范文第4篇
4月2日至4日放假調休,共3天。4月1日(星期六)上班。
清明節(jié)的來源談到清明節(jié),有點歷史知識的人,都會聯(lián)想到歷史人物介子推。據歷史記載,在兩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時代,晉國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艱苦,跟隨他的介子推不惜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塊肉讓他充饑。后來,重耳回到晉國,做了國君(即晉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大事封賞所有跟隨他流亡在外的隨從,惟獨介子推拒絕接受封賞,他帶了母親隱居綿山,不肯出來,晉文公無計可施,只好放火燒山,他想,介子推孝順母親,一定會帶著老母出來。誰知這場大火卻把介子推母子燒死了。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每年的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戶戶只能吃生冷的食物,這就是寒食節(jié)的來源。
寒食節(jié)是在清明節(jié)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節(jié)的活動延續(xù)到清明,久而久之,人們便將寒食與清明合而為一。現(xiàn)在,清明節(jié)取代了寒食節(jié),拜介子推的習俗,也變成清明掃墓的習俗了。
清明節(jié)的傳統(tǒng)習俗踏青
又叫春游。古時叫探春、尋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xiàn)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時光。中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植樹
清明前后,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中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jié)叫作“植樹節(jié)”。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
清明節(jié)植樹的習俗,發(fā)端于清明戴柳插柳的風俗。關于清明戴柳插柳,有三種傳說。最古老的傳說,是說為了紀念教民稼穡耕作的祖師—神農氏,后來由此發(fā)展出祈求長壽的意蘊。再晚點的傳說與介子推有關。據說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介子推時,發(fā)現(xiàn)介子推死前曾經靠過的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更晚點的傳說是唐太宗給大臣柳圈,以示賜福驅疫。
放風箏
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jié)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jié),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里在風箏下或風穩(wěn)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像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掃墓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載:“三月清明日,男女掃墓,擔提尊榼,轎馬后掛楮錠,粲粲然滿道也。拜者、酹者、哭者、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錠次,以紙錢置墳頭。望中無紙錢,則孤墳矣?蘖T,不歸也,趨芳樹,擇園圃,列坐盡醉。”其實,掃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際,清明掃墓則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開始盛行。并相傳至今。
清明祭掃儀式本應親自到塋地去舉行,但由于每家經濟條件和其它條件不一樣,所以祭掃的方式也就有所區(qū)別。“燒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謂“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屬從陽世寄往“陰間”的郵包。過去,南紙店有賣所謂“包袱皮”,即用白紙糊一大口袋。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用木刻版,把周圍印上梵文音譯的《往生咒》,中間印一蓮座牌位,用來寫上區(qū)號亡人的名諱,如:“已故張府君諱云山老大人”字樣,既是郵包又是牌位。另一種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圖案,中間只貼一藍簽,寫上亡人名諱即可。亦做主牌用。關于包袱里的冥錢,種類很多。
插柳
清明節(jié),中國民間有插柳習俗。專家介紹說,清明插柳習俗,其來源普遍存在三種說法。
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據說,插柳的風俗,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有的地方,人們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預報天氣,古諺有“柳條青,雨蒙蒙;柳條干,晴了天”的說法。楊柳有強大的生命力,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發(fā),無心插柳柳成蔭。”柳條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處處成蔭。
關于清明節(jié)的習俗范文第5篇
清明節(jié)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是重要的“八節(jié)”(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歷的四月五號,但其節(jié)期很長,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兩種說法,這近二十天內均屬清明節(jié)。
清明節(jié)的起源,據傳始于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后來民間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要談清明節(jié),須從古代一個非常有名的,現(xiàn)在已失傳的節(jié)日——寒食節(jié)說起。
寒食節(jié),又稱熟食節(jié)、禁煙節(jié),冷節(jié)。它的日期,是距冬至一百零五日,也就是距清明不過一天或兩天。這個節(jié)日的主要節(jié)俗就是禁火,不許生火煮食,只能吃備好的熟食、冷食,故而得名。
寒食節(jié)相傳是源于春秋時代的晉國,是為了紀念晉國公子的臣子介子推。晉國公子重耳,流亡外國19年,介子推護駕跟隨,立下大功,重耳返國即位,即晉文公。介子推便背著老母,躲入綿山。晉文公前往尋找,卻怎么也找不到。于是他放火燒山,想把介于推逼出來。不料介子推卻和母親抱著一株大樹,寧愿燒死,也不出山。晉文公傷心地下令把綿山改稱介山(即山西介休縣境內的介山),又下令把介推被燒死的那一天定為寒食節(jié),以后年年歲歲,每逢寒食節(jié)都要禁止生火,吃冷飯,以示追懷之意。
其實,寒食節(jié)的真正起源,是源于古代的鉆木、求新火之制。古人因季節(jié)不同,用不同的樹木鉆火,有改季改火之俗。而每次改火之后,就要換取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止人們生火。這是當時的一件大事!吨芏Y·秋官·司煊氏》:“中春以木鐸修火禁于國中。”可見當時是搖著木鋒,在街上走,下令禁火。這司煊氏,也就是專管取火的小官。在禁火之時,人們就準備一些冷食,以供食用,這樣慢慢就成了固定的風俗了。以后,才與介子推的傳說相聯(lián)系,成了寒食節(jié),日期長達一個月。這畢竟不利于健康,以后便縮短日期,從七天、三天逐漸改為一天,唐之后便融合在清明節(jié)中了。
寒食節(jié)習俗,有上墳、效游、斗雞子、蕩秋千、打毯、牽鉤(拔河)等。其中上墳之俗,是很古老的。有墳必有墓祭,后來因與三月上已招魂續(xù)魄之俗相融合,便逐漸定在寒食上祭了!短茣酚浽疲“開元二十年敕,寒食上墓,《禮經》無文。近代相傳,浸以成俗,宜許上墓同拜掃禮。”宋莊季裕《雞肋篇》卷上:“寒食上冢,亦不設香火。紙錢掛于塋樹。其去鄉(xiāng)里者,皆登山望祭。裂帛于空中,謂之掰錢。而京師四方因緣拜掃,遂設酒撰(zhuan,飯食),攜家春游。” 《荊楚歲時記》:“(寒食)斗雞,鏤雞子(雞蛋),斗雞子。”可見南朝時就有斗雞與斗雞蛋之戲了。斗雞今多見,斗雞蛋多是鄉(xiāng)間小兒互相撞碰雞蛋作為游戲。在古代,用作碰撞爭斗的雞蛋多是染色、雕鏤(1ou,雕刻)過的,十分精美。畫蛋。鏤蛋之俗,源于《管子》中所記的“雕卵”。無疑它是由古代食卵求生育的巫術發(fā)展而來,成了寒食的節(jié)俗。今天民間亦有清明吃蛋之俗(如前述的“子福”)。 寒食打秋干,據《藝文類聚》中記,北方山戎于寒食日打秋千。但這恐怕只是傳說而已。劉向《別錄》記打秋千是在春時,不一定在寒食。又打毯,王建《宮詞》:“寒食宮人步打毯。”牽鉤與打毯等戲,也不一定在寒食舉行。
由于清明節(jié)氣在寒食第三日,后世隨著時間的遷移,逐漸把寒食的習俗移到清明之中。宋代之后,寒食掃墓之俗移到清明之中。踏青春游、蕩秋千等俗也只在清明時舉行。清明節(jié)便由一個單純的農業(yè)節(jié)氣上升為重要的大節(jié)日了,寒食節(jié)的影響也就消失了。但寒食的食俗有若干變形的方式卻傳承下來了,并保存于清明節(jié)中。
談到清明節(jié),有點歷史知識的人,都會聯(lián)想到歷史人物介子推。據歷史記載,在兩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時代,晉國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艱苦,跟隨他的介子推不惜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塊肉讓他充饑。后來,重耳回到晉國,做了國君(即晉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大事封賞所有跟隨他流亡在外的隨從,惟獨介子推拒絕接受封賞,他帶了母親隱居綿山,不肯出來。晉文公無計可施,只好放火燒山,他想,介子推孝順母親,一定會帶著老母出來。誰知這場大火卻把介子推母子燒死了。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每年的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戶戶只能吃生冷的食物,這就是寒食節(jié)的來源。
寒食節(jié)是在清明節(jié)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節(jié)的活動延續(xù)到清明,久而久之,人們便將寒食與清明合而為一,F(xiàn)在,清明節(jié)取代了寒食節(jié),拜介子推的習俗,也變成清明掃墓的習俗了。
還有另一種說法:
古人有迎接春天的習俗,農歷3月初的天氣正好是春意盎然的時候,適合人們開展各類活動,包括踏青出游,乃至“野合”,所以春季最主要的節(jié)日也在這個時候。早期的清明節(jié)并沒有祭掃的功能,清明節(jié)的活動內容與3月初的其它節(jié)日是相同的。
清明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二十四節(jié)氣是根據太陽歷制定的歷法,本身并非節(jié)日。清明恰好在農歷的3月初,正好和古代春天的節(jié)日上巳節(jié)、寒食節(jié)重疊,久而久之清明也成為了春季節(jié)日的一部分。
今天,上巳節(jié)已經從中國人的節(jié)日譜中消失了,但過去它曾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jié)日之一。漢代以前定為三月上旬的巳日,后來則固定為農歷三月三那天。據記載,春秋時期上巳節(jié)已經開始流行,《論語》中所說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七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寫的就是當時的情形。
最早的時候,上巳節(jié)那天人們會去踏青郊游、到河邊洗澡。另外,這天也有“驅邪”的功能,古人稱為“祓除畔浴”。在上古時期,節(jié)日的作用就是驅邪避災,譬如“重陽節(jié)登高”,實際的原因是為了躲避山下的瘟疫,“祓除畔浴”也是這個道理。朱旭強解釋說,實際原因是由于冬天河水太冷,3月初的水溫恰好,人們急著去洗越冬后第一次澡。
上巳節(jié)也有求偶交配的功能,《詩經》所說的“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芍藥”也是發(fā)生在這段時間,這樣的傳統(tǒng)一直影響到唐宋,杜甫《麗人行》中就有“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的句子。不過,后來隨著社會趨向文明,野合的主題被替換為求子,上巳節(jié)后來形成了祭奠女媧廟,婦女們在河邊求子的風俗。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lián)網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址)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