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操网,9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精品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亚洲,亚洲haose在线观看

評課發(fā)言稿(精選17篇)

評課發(fā)言稿(精選17篇)

  在生活中,發(fā)言稿在我們的視野里出現(xiàn)的頻率越來越高,發(fā)言稿可以提高發(fā)言人的自信心,有助發(fā)言人更好地展現(xiàn)自己。那要怎么寫好發(fā)言稿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評課發(fā)言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評課發(fā)言稿 篇1

老師們:

  今天上午聽了顧老師的課后,我覺得有這幾點值得我學習:

  一、準備充分。從精美的掛圖和頭飾中,不難看出顧老師為這節(jié)公開課付出了心血和汗水。這些直觀教具的運用,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板書工整。這節(jié)課教師在黑板上的板書很多,但并沒有因為板書內(nèi)容多,而字跡潦草。工整的板書與課文的掛圖渾然一體、相得益彰,給人以美的享受。

  三、結構完整。作為一節(jié)閱讀課,這節(jié)課既有上節(jié)課字詞教學內(nèi)容上的回顧,又有故事內(nèi)涵上的挖掘;既有課文的分析理解,又有課本劇的表演;既有學生與文本的接觸,又有師生思維的碰撞;既分析了文中兩種動物的形象,又教育了學生。

  顧老師以其扎實地教學基本功,敬業(yè)的工作態(tài)度,比較順利地完成了教學任務,但課堂教學,始終是一個令人遺憾的工程。如果想要精益求精,讓自己的教學更加完美,我覺得在以下幾方面仍要努力改進。

  一、第一次讓學生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講的是一件什么事?在學生讀完課文后,師生合作把該問題解決了,但確切地說是老師把這個問題的答案告訴了學生。這樣做剝奪了學生認真思維、組織語言、進行表達的權利,放棄了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機會。如果是我,我會按“讀——思——說——評”的環(huán)節(jié),組織教學。

  二、再讀課文時,讓學生思考:狐貍對烏鴉說了幾次話?分別說了什么?我覺得這個問題的設計,沒有思考的價值。它是幫助教師把一篇完整的生動的故事分解得支離破碎的罪魁禍首。如果我是教者我會設計這樣兩個問題統(tǒng)率這節(jié)課的教學:這是一只怎樣的狐貍和烏鴉?你想對這只狐貍和烏鴉分別說什么?放手讓學生閱讀、討論、交流,這樣做至少避免了老師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學生的錯誤傾向。

  三、對文本的表演,應建立在熟讀理解、內(nèi)化吸收的基礎上。否則,這樣的表演,就會顯得很倉促、很呆板。不但會讓表演者顯得很窘迫,而且也很難贏得觀眾的喝彩和掌聲。另外,我覺得語文姓語,不姓演,沒有特別的需要,不要把時間和精力花在高耗低效的所謂課本劇的表演上。在課堂教學中,作為語文教師,首要的任務,也是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親近文本,與文本展開深層次的對話,讓學生的心靈在閱讀文本中受到震憾,讓學生在一次次的心靈體驗中感受到閱讀的快樂。

  四、要有對課文的拓展延伸的意識。要讓學生觀察文中的插圖——烏鴉肉被騙走后的情,要充分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此時的烏鴉會是什么心情?它會吸取什么教訓?努力實現(xiàn)“課雖終,但意無窮”的效果,讓“讀、想象、體驗、表達”延伸到課外,與學生的生活融為一體。

  評課發(fā)言稿 篇2

老師們:

  大家上午好!

  5月底至6月初縣教研室組織的說課活動即將告一段落,剛才聽了李艷榮老師的說課,讓我耳目一新,在這里,我始終以一個學習者的身份用欣賞的眼光參與此次活動,自覺受益匪淺,下面我將我的收獲向各位老師做以簡單介紹:

 、賦x學生的主體作用更加突出,新課改理念顯示的更加充分。例如:學生動手制作人際關系樹輪圖、評選班級的魅力之星等環(huán)節(jié)。

 、趚x教學手段更加多樣,教學方法更加靈活。例如:利用多媒體課件、插入視頻、音樂等。

  ③教師的個人教學特色初步顯示,例如:李老師關注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情感體驗,列舉了一些學生經(jīng)常發(fā)生的典型案例,比如:為了解釋交友的原則列舉了四個案例,讓學生在自身實踐中自然而然地完成內(nèi)化,在實踐的矛盾沖突中積極探究和體驗,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除了發(fā)揮老師的主導作用之外,更多是關注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學生主動探究,深入思考,勇于發(fā)表自己獨立的見解,能認真地傾聽、合作、交流、分享。xx總之,倡導新課程理念,倡導一種新的教與學的方式,具體新課程怎么上,沒有統(tǒng)一的模式,各位老師完全可以憑著自己的智慧,認真探索,我們共同創(chuàng)造新課程多姿多彩,百花齊放的新局面。

  評課發(fā)言稿 篇3

尊敬的領導、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

  今天能代表聽課教師在這里發(fā)言,我很榮幸,感謝領導的信任,感謝大家的支持。

  俗話說“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處處留心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這些話告訴我們,無論做任何事情,都要做“有心人”,“留心”人,換成現(xiàn)代的文字內(nèi)涵,就是認真。所以,根據(jù)這些年自己的一些教學及聽課經(jīng)驗,總結了自己在聽評課活動中的一點感悟和心得,現(xiàn)在給大家匯報如下。

  一、認真聽

  作為聽課教師,做好聽課活動的根本就是“聽”,但僅是泛泛的聽還遠遠不夠,還要認真聽。只有認真聽了,才能在聽課過程中做到對信息接收的最全面和最大化,能聽出重點,能悟出真經(jīng),這能為聽評課活動的下面環(huán)節(jié)打好扎實的基礎。

  二、認真記

  “記”這里指的是,認真做好聽課記錄,因為認真記是認真聽的必要補充。俗語說的好,“好記性不如賴筆頭”,翔實做好聽課記錄,能為我們課后乃至為以后較長一段時間的教研實踐和自我教學能力的提升提供最直接和第一手的教研材料。

  三、認真評

  評課是聽評課活動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十分重要。通過對授課教師的課評,集思廣益,既能總結出授課教師的講課優(yōu)點,找出亮點,還能看到授課教師教學中的不足之處!八街梢怨ビ。”自己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借鑒、吸取先進的教學方法,教學理念,又可以使自己在教學活動中揚長避短,使自己的教學能力得到提升與突破。

  四、認真反思

  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了一個教師成長的公式:成長=經(jīng)驗+反思。他認為教師只有經(jīng)過認真反思,教師的xx教學經(jīng)驗才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教師的教學水準才能上升,并對后繼教學行為產(chǎn)生積極影響。從實際教學也可以感受到,課后反思確實是教師不斷提升自己的一種方式,它有助于教師自身發(fā)展。總之,教學反思是教師必備的素質,也是教師提高教學能力、促進專業(yè)發(fā)展的重要手段。

  我的發(fā)言完畢,不足之處,還請大家多提寶貴意見。謝謝大家!

  評課發(fā)言稿 篇4

各位老師:

  大家好!

  聽了劉老師和杜老師的《購物策略》這兩節(jié)課,我收獲很多。下面就我觀課的維度,主要是從學生課堂參與度談談我的體會。

  學生課堂參與度評價量化分為兩部分,討論交流部分和展示反饋評價部分。

  劉老師這節(jié)課,學生全部參與討論交流,全班學生參與率在90%以上,得分40分,展示反饋評價部分,參與學生35人,學生參與率50%以上,得分60分,總共得分100分。

  劉老師讓學生從表格中獲取信息,談談自己對三家商店優(yōu)惠方案的理解,學生參與了、投入了。學生在展示時,大膽、大聲、大方,尤其是小老師表現(xiàn)出色,學生有個人見解,有提問、有解答、有質疑、有補充,勇于展示自我,不怕出錯,展示了學生最為真實的一面。

  杜老師的這節(jié)課,學生全部參與交流討論,全班學生參與率90%以上,得分40分,學生參與人數(shù)累計29人,學生參與率50%以上,得分60分,總共得分100分。

  杜老師從學生購物經(jīng)驗導入、貼近生活、貼近課題,學生個個活躍。教學過程中,教師充分放手,給學生足夠的討論空間和交流的時間。在“問題探究”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學生有足夠的思考過程,獨立完成問題后,再與別人交流討論,提

  高了學習的實效性,但在探究時,個別學生解題有困難、速度慢,如果讓學生“1幫1”,發(fā)揮小組學習的優(yōu)勢,可能會提高學生解題速度,為課堂添彩。

  我們學校高效課堂的教學模式有法,但教無定法,我們每個教師都應該不斷學習、不斷創(chuàng)新。謝謝大家!

  評課發(fā)言稿 篇5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剛才我們仔細聆聽了三位老師按照新課程標準執(zhí)教的公開課。我個人的感覺是形式多樣,風格各異,各具特色,精彩粉呈。

  大致說來,三位老師執(zhí)教的觀摩課有如下特點:

  1、三位老師的課都體現(xiàn)了新課標倡導的“以人為本”的課堂理念,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這一新的學習方式。課堂上“老師機械講,學生被動聽”的局面已不復存在,課堂上的一切活動全部交由學生自己來完成,教師只是一個參與者、引導者、組織者和協(xié)調(diào)者。大家可以看到這三位教師充分尊重學生、完全相信學生,讓學生聆聽,讓學生朗讀,讓學生評論,讓學生品味。課堂上學生積極思考暢所欲言,自主合作共探究。學生聽的全神貫注,讀的瑯瑯上口,說的頭頭是道,品的有滋有味,真正做到了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煥發(fā)出了生機與活力。

  2、三位老師的課都體現(xiàn)了語文課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統(tǒng)一的特點,都注重對學生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才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個維度的語文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梢哉f三位老師的教學思路非常明晰。張知鋒設計的讓學生“聽、讀、說、悟、思”,朱淑艷老師讓學生“在文章中感知親情,生活中感悟親情,在行動中培養(yǎng)親情”,丁玉蕭老師按照“整體感知——品味趣味——創(chuàng)編美文”的思路授課,教師在清晰地思路中又把“圈點批注”這一學習方法貫穿其中。可以說既體現(xiàn)了訓練的過程,又滲透了方法的指導。同時三位老師又把人文關懷滲透到課堂教學中。張老師讓學生明白生命中的第一次次愈多,生命也就多姿多彩,愿大家珍重第一次,大膽嘗試,擁有更多的第一次,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朱老師讓學生在文中感知親情,在生活中感悟親情,在行動中土培養(yǎng)親情,培養(yǎng)學生具有承擔社會義務和責任感的意識。丁玉蕭老師注重引導學生親近大自然,親近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蟲一魚,培養(yǎng)學生健康個性和健全人格,關注學生的終身發(fā)展。

  3、三位老師在課堂教學中都注意對教材的開發(fā)和利用。新一輪的課程改革,改變了以往過于傳播知識的做法,變過去的教教材為用教材,并且結合學生的生活體驗,從課內(nèi)遷移到課外,使教材與社會生活緊密聯(lián)系,樹立了大語文教育觀,對教材進行了充分的開發(fā)和利用。比如張老師讓學生說說自己生活中最精彩、最感人的第一次;朱老師讓學生說自己感動的話,說說自己的親情故事,對學生進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教育,用教材這個例子對學生進行重陶、感染,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基。

  剛才我說三位老師的課各具特色,具體說來,張老師的課問題設計很有梯度,由聽、讀、說到悟、結,一步一個問題,一步一個臺階,層層蓄勢,環(huán)環(huán)相扣,整堂課呈現(xiàn)出一種起伏迭宕之美。朱淑艷老師的(散步)我認為最大特色是整堂課自始自終都洋溢著一種濃濃的情意,文章的景美、情美、語言美。教師的課制作美,教學設計構思美,教師的教學語言美。讓語文課魅力四射,讓語文課美不勝收,讓語文課充滿詩情畫意,讓人們聽后如沐春風,如飲美酒。丁玉蕭的課則緊緊抓住語文這一學科自身的特點,把自主、合作、探究這一新的學習方式落到了實處,教師教給了學生怎樣去圈點批注,怎么去品味語段,怎樣別出心裁地讀課文,扎扎實實地對學生進行語文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不求表面的熱鬧,真正回歸了語文的本真地位,整堂課充滿思辨的光彩。

  我們這三位老師的講課,旨在倡導新課程理念,倡導一種新的教與學的方式,具體新課程怎么上,沒有統(tǒng)一的模式,各位老師完全可以憑著自己的智慧,認真探索,我們共同創(chuàng)造新課程多姿多彩,百花齊放的新局面。

  謝謝大家!

  評課發(fā)言稿 篇6

老師們:

  首先感謝韋老師和黃老師兩位老師呈現(xiàn)給我們這么精彩的兩屆語文課。二位老師選同一年級同一單元的兩篇不同課文,展示了語文閱讀教學的兩種風格。

  先說黃老師的這節(jié)德國篇——《自己的花是給別人看的》。黃老師在這四十分鐘里展現(xiàn)了很多亮點。如前面幾位老師評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緊湊、學習氣氛輕松活躍。我想說的是品詞和德育的兩個亮點。在品詞學句“花團錦簇”“姹紫嫣紅”這一環(huán)節(jié)時,黃老師先給學生找出描寫奇麗景色的句子,接著投影出示句子,并用鮮艷的顏色標出“花團錦簇”“姹紫嫣紅”,給學生讀句子再解釋詞語意思,然后展現(xiàn)12張鮮花美圖,緊接著質疑,還能用哪些詞語形容這些鮮花?學生紛紛發(fā)言,黃老師收集了學生提到的6個詞語,分成A B C三組,再給學生換到課文“花團錦簇”“姹紫嫣紅”的位置讀句子。我覺得這樣品詞很好,但是又覺得好像這樣結束還缺點什么。如果再追問,用“花團錦簇”“姹紫嫣紅”描寫好在哪?使學生區(qū)別同義詞近義詞在不同語境下的不同選擇,體會語文用詞的美與準確性,是不是更好? 第二亮點是課文的情感升華部分,黃老師也做得很好。他從課文最后一段內(nèi)容填空開始,引出了“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是人的心靈美。再給學生合作交流,我們身邊或生活中哪些事情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最后布置作業(yè)續(xù)寫“花的夢”或者“思鄉(xiāng)的夢”。不知道是不是快到下課時間的原因,學生好像還有些困惑。我認為這一環(huán)

  節(jié)可以結合我們當前創(chuàng)建精神文明的大背景引導學生,“自己的花是給別人看的”是一種奉獻精神。奉獻出自己的花,就能欣賞到許多別人的花;有了奉獻就有回報,得到回報后學會感恩,這就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奉獻自己種的花,人人種花給別人看,那么我們將看到怎么樣的花?這就是“花的夢”。如果我們?nèi)鐣贾v奉獻,人人會感恩,那么我們的國家將是怎么樣?這是“思鄉(xiāng)夢”——“我的中國夢”。

  再說韋老師的意大利篇——《威尼斯的小艇》,也有很多亮點。韋老師看似簡單的幾張?zhí)羁疹}幻燈片,體現(xiàn)了韋老師對這篇課文的理解和教學要求。三張?zhí)羁疹}由易到難設計。學生只有讀會課文,讀懂課文,才能完成練習。在第一張練習,韋老師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主要交通工具”定義威尼斯的小艇。第二張練習概括小艇特點,“把小艇比作 ,寫出了小艇的 特點”,引導學生用打比方的方法描述事物,第三張練習“在 時候,小艇能夠 !笔怯门疟鹊木涫秸f小艇的作用。由易到難的練習設計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由扶到放地引導體現(xiàn)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法。如果再設計一題仿寫的擴展練習,是不是更好呢?

  最后說一點這兩節(jié)課的不足之處。語文課的“聽說讀寫”四項基本功練習,兩位老師在“聽說讀 ”的練習很到位,就是少了“寫”。兩節(jié)課里,學生幾乎不用動筆寫字。今天,我們的語文教學,能說會寫才是硬道理。

  評課發(fā)言稿 篇7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xx八中進行此次共同體活動,我是我校數(shù)學教研組組長宋XX,在這次講話中有不當之處懇請各位與我們交流,使得我們在接下的教研活動能更好的改進。

  本學期開學初校長就帶領我們在全校大會上學習了xx縣教育局2號文,回到組內(nèi)的第一次教研活動就是再詳細研究其中的內(nèi)容,由我們的包保領導張校長親自帶領我們深入去分析、體會其中的重點地方,然后全組討論交流,由教師自由發(fā)言對生命化教育的理解,生命化的課堂究竟應該是個什么樣的課堂?怎樣才能做到尊重學生的生命成長的需要?如何能夠激揚學生的生命?我們怎樣去踐行這樣的課堂?在課堂上可能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情況?應該注意哪些方面?最后張校長做了總結,并堅決支持我們?nèi)嵺`生命化的課堂。在生命化課堂中有一個很重要的理念就是“以學定教”,所以我們組成員達成共識,要先給學生一個很合適的自學平臺,這個平臺既不能高不可觸又不能不在學生的頭腦中激起漣漪,而這個平臺的文本體現(xiàn)就是前置性任務,這也正是我們共同體活動的一個主題。

  以前學校講公開課都是要指定講課教師的,而今年數(shù)學組給全校開了個好頭,沒等學校指定就先在全校做出有關于生命化教育的公開課,之后是每周安排兩名教師授課,不論年齡大的還是年齡小的教師都會出公開課,通過課堂將各自對生命化教育的理解體現(xiàn)出來,講課結束后,我們及時評課,討論這樣的課堂究竟是不是生命化的課堂,在哪里落實2號文的精神,我們做的力度怎么樣,前置性任務的設置是否科學,是否本著簡單、根本、開放的原則,又有哪些地方是不足之處,參看著生命化課堂的理念我們應該怎樣去改進,全組教師暢所欲言的說出自己的看法,有時我們討論到下班了還沒能結束,可是沒有任何一個老師有怨言,依然在那里熱情的討論著沒討論完的話題。有的老師說我們數(shù)學組的老師是最能干的,可能他們有所不知我們這么干的一個強有力的支柱就是一定要打造出生命化的課堂。

  當然想打造生命化的課堂必須有必要的理論基礎,只通過認真學習了文件和利用每周的集體備課時間來統(tǒng)一學是不夠的,所以要求我們組的教師自行找時間進行學習,教師可以通過網(wǎng)絡或是閱讀學校提供的相關書籍充實自己的理念,在每次的集體備課中我們都要指定一位教師結合自己的理論學習談談對生命化教育的理解,并做好學習筆記,每隔三周要求全組教師結合這段時間的工作寫寫對生命化教育的更深一層的理解以及在今后的工作中應注意哪些問題。

  在數(shù)學組全員開展生命化課堂的過程中,我組也注重培養(yǎng)具有生命化教育意識的典型教師,我對他們進行了跟蹤式的聽課。先通過聽課了解她班學生的一些基本情況,再將課堂中存在的不足與她交流,尤其是在前置性任務這一環(huán)節(jié)上,比如王老師班的學生較活躍,在前置性任務的設置上就可以側重一些開放性的問題,或是將題的開放程度再放大一些,或是通過學科之間的聯(lián)系使學生體會到數(shù)學在各個領域內(nèi)的運用,旨在讓學生通過動腦思考,激起思維的火花,讓學生更好的進行學習;又比如:陳老師班的學生層次相差較大,為了照顧中等生兼顧后20%的學生,她班的前置性任務在設置上就要更充分的體現(xiàn)簡單、低入的原則,既要使得學生能夠一目了然又要讓學生在發(fā)現(xiàn)的這點上體味到發(fā)現(xiàn)的快樂,有效地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保障他們的后續(xù)學習。我們始終認為前置性任務不等同于課前預習,它的題目要清楚明了,要有一定的概括性或是起到提綱契領的作用,要有能讓學生生成的問題。而我在跟蹤聽課中也是更為關注這個前置性任務,看看究竟有沒有體現(xiàn)出那幾個基本原則,還可以怎樣做更完善,課后講課教師寫反思,由我寫出評課材料與他進行交流,之后更換一個班級還講這節(jié)課再去觀察效果怎么樣。 在初一備課組中開展了《加減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同課異構活動,重點就是前置性任務的設置,比如:潘主任課中先讓學生寫出有同一未知數(shù)的系數(shù)相等的方程組,再讓學生寫出有同一未知數(shù)的系數(shù)互為相反數(shù)的方程組,接著由學生尋找解法,進而讓學生發(fā)現(xiàn)并總結這類方程組的特征及解法;而江老師的課中先是由一道既能用代入法解又能用加減法解得方程組下手,將未知的知識化為已知的知識去討論。不論是側重哪個部分要求教師都要本著“根本”的原則,抓住知識的主線,找準教學中的重點、難點,使得學生能夠完成的大部分的知識點。

  所有的前置性任務在設置上,都要求教師要先熟悉課標、熟悉教材,再展開精心的備課,每周的集體備課就成為我們開展備課研討的主陣地。在這里我們暢所欲言的說出對問題的看法,往往有時為了哪個前置性任務而爭論不休,比如四月份校長拉練式聽課我組出課的陳老師《三角形的內(nèi)角和》一課的前置性任務在集體備課時就出現(xiàn)了很多種提法,最后大家共同決定就由一個故事作為前置性任務提出,最初我們也擔心學生的.答案太寬泛了不好往回收,但是我們還是相信學生如果能夠在與語文學科之間的聯(lián)系的基礎上,將自己放在那個環(huán)境中去感受故事的內(nèi)容是什么,要說明什么問題,他們是會找到下手點的。在課后的校長評課中來看,前置性任務這么留還是有一定優(yōu)點的,這也為我們布置前置性任務提供了一種方法。

  對于前置性任務怎么布置更科學更合理,如何打造更理想的生命化的課堂這一問題我們還在探索之中,今天為大家出課的黃偉老師是初二數(shù)學組的備課組長,他今天講課中的前置性任務就是我們數(shù)學組在這幾個月工作中共同探討出來的一個方向。當然我們的探索可能不夠深刻,可能會存在這樣或那樣的不足,懇請共同體的各位自己家人給予指正。

  評課發(fā)言稿 篇8

各位老師:

  大家下午好!

  非常感謝方老師在昨天的分組總結中交給我這個光榮任務,我很有些惴惴不安,生怕不能傳達本小組所有老師的意見,評課發(fā)言稿。三天以來,我們認真觀摩了16位老師的課堂教學展示,仔細閱讀了16位老師的教學設計,看到了許多亮點的同時,也引起了許多思考,我們也是邊聽邊在教案邊上寫下自己的感想。時間倉促,有許多東西還沒來不及系統(tǒng)地整理和消化。下面我想從教學設計和課堂教學兩方面來談談我們語文組老師聽課后的一些感想,和大家做一個交流,如果有說的不恰當?shù)牡胤,敬請各位批評指正。

  教學設計

  在教學設計這一塊,我們依據(jù)這五條標準認真評閱了各位參賽選手的教學設計。我們所有參賽教師真不愧是層層選拔闖進決賽的優(yōu)秀選手,大家的功底扎實,在教學設計這方面做得都很扎實、很優(yōu)秀。其中有幾位老師的設計非常精當,有許多值得學習推廣的東西。如:謝秀麗老師、儲紅娟、熊中玉老師的設計重點突出,流程簡明;謝京梅老師、梁敏老師的設計中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有方法、有措施、有設計意圖;何艷老師的教學設計能緊緊圍繞這一課時,找準目標,確定起點。

  在教學設計方面我們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現(xiàn)象,以備我們大家共同思考:1、教學設計過于精細,過程繁雜。教學設計它僅僅只是一種預設,它有別于我們的課堂實錄。我們設計師反映出的是我們的思路、流程。老師的話是不是可以考慮不一一寫進我們的設計中。教學設計要盡可能改變線形的單一結構,變?yōu)閴K狀的復合結構。2、課時劃分不清,有些老師的設計確立的目標是整篇課文的目標,而我們在這里進行的是一課時的教學,我們應該就本課時定準目標。

  課堂教學

  16節(jié)課堂教學的展示,讓我們真切的感受到我們語文教學正在腳踏實地的向前走,我們的課堂越來越樸實,訓練越來越扎實,為學生服務的意識越來越強。這次的競賽課上有很多老師選同一課文,也有老師選富有挑戰(zhàn)性的課文,真可謂是各有千秋、異彩紛呈。

  1、講課教師敢于碰難,選材富有挑戰(zhàn)性。這次比賽一共16節(jié)課,只上到了6篇課文,有很多老師上的是同一篇課文,老師們能緊緊把握重點,從各個角度用不同的策略來組織好自己的教學活動,這需要智慧和勇氣。謝秀麗老師讓學生自己主持小組討論,大膽嘗試生本教育,讓學生自己主持討論活動,教師本著一切為學生服務的宗旨,作為一個學習的合作者出現(xiàn)在課堂。這也正體現(xiàn)了我們所倡導的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的生本教育理念。盡管我們在課堂上運用得不夠熟練,但敢于大膽嘗試。熊中玉老師敢于選擇經(jīng)典名著《紅樓夢》的選段,大家都知道這個教材,古典名著的理解,首先朗讀和語言理解這兩關就難過,但我們的講課老師能夠化難為易,緊緊抓住本組課文的教學重點,以朗讀為重要手段,借助多媒體課件的優(yōu)勢,體會人物形象,學習人物描寫的方法,讓我們領略到了中國古典文化魅力的同時,也被我們老師的文化底蘊和教學智慧所折服,發(fā)言稿《評課發(fā)言稿》。

  2、文本解讀比較深入,注重挖掘語言訓練點,課堂上呈現(xiàn)有比較扎實的語言訓練和能力培養(yǎng)。如:《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一課的教學有四位教師同上這一課,大家都注重挖掘了描寫“奇麗的景色和奇特的民族”的重點語段,以這一重點語段位抓手來理解文本,展開想象,調(diào)動并運用已有詞語積累,展開語言訓練。這些切入點都找的非常準確。還有段小麗老師主講《賣木雕的少年》抓住重點句子體會人物情感脈絡清晰。老師通過比較閱讀重點句,促使學生理解說明方法和句子的表達效果。

  3、 強化雙基訓練,體現(xiàn)工具性特點。語言是一種技能,是一種技巧,要掌握必須通過數(shù)次的訓練。在本次競賽中大家上的都是中高年級的教材,但是大家都沒有忽視識字教學,尤其是孔凡菊老師和謝京梅老師扎實的寫字、寫詞的訓練和儲紅娟老師結合課文,利用文章中的語言來詞語理解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梁敏老師教學注重培養(yǎng)了學生仿說句子的能力,對“如果-----就------”這一句式的訓練,方法靈活,富有實效。(開火車、踩跳石)

  4、 重視朗讀,以讀促說,以讀促寫的意識有所增強。在課堂教學展示中,我們看到大多數(shù)老師都是朗讀貫穿課堂始終,感悟語言與識字、理解詞語相結合。在《太陽是大家的》一文的教學中,我們的何艷老師和許國平老師以朗讀作為理解課文的重要手段,通過朗讀理解詩意,領悟詩情,感受詩境。讓我們在課堂上聽見了朗朗書生,學生的理解也變得輕松自如,朗讀能力得到有效地培養(yǎng)。16節(jié)中大多數(shù)課上有練筆、有仿說。龔性珍老師在教學《太陽》一文時緊緊抓住文中那些用上說明方法的詞句,引導學生學習語言,領悟方法后,運用說明方法寫句子。學習完太陽的特點后,以《太陽的自述》為題進行小練筆。熊中玉老師學完人物描寫的片段后進行小練筆,用一個小片段寫寫自己熟悉的一個人。

  5、 靈活選擇教學方式,盡量體現(xiàn)學生自主合作學習。我查看了自己的聽課筆記,好像是16節(jié)課有11節(jié)課都有小組交流活動,這可以看出新課程所倡導的自主合作學習方式,已在我們的教學中得到了落實。還如:劉志紅老師主講《月球之謎》用游戲競賽的方法鼓勵學生學習,有力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梁敏老師讓學生仿說句子時,方法靈活,富有實效。(開火車、踩跳石)他們都通過靈活的教學方式,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自主學習的環(huán)境,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6、 根據(jù)學生實際設計作業(y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老師們都安排書面作業(yè),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而且作業(yè)分層設計,讓學生自主選擇,有效關注了學生的個性差異。

  7、 關注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在課堂上我們的老師要求學生讀書時圈、點、批、畫,不動筆墨不讀書;我們經(jīng)常聽到老師提醒學生注意傾聽,注意讀書姿勢等都可以看出我們的很注重學生良好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舉例:何艷老師老師富有新意、頗具語文味的組織課堂的方式。謝秀麗老師組織學生討論前運用的巧妙運用一些經(jīng)典語言組織教學。

  課堂教學中亮點很多,在這里我總結的一定不是很全面。有人說教學是遺憾的藝術,但是我感覺這種遺憾也是一種美。它可以引領我們就我們的課堂展開更深入的思考。下面我就想就我們從課堂教學中看到的一些現(xiàn)象,與大家一起展開一些思考。

  1、用均衡的眼光,對一、二課時整體關注。我們的教學中仍然存在課時劃分不清的問題。讀寫結合在中高年段從意識到實施還做得不夠。

  2、用務實的眼光,對目標的達成整體關照。怎樣達成目標,我們教學中都在力求找準切入點,用精煉的問題引起學生的思考。課堂提問是一項重要的教學手段 ,被廣泛運用于教學活動中。課堂的提問要精而準。在我們聽課中,湯守國老師主講《太陽》,它提到一個問題,后羿為什么不能射下太陽?這就是一個很有價值的問題。這個問題,它可以激發(fā)學生去探究,對前面太陽的特點這個部分起到了總領的作用。這一部分我們只需要這一個精的問題就足夠了,后面----但在課堂上,我們也看到了問題很多,很碎,而作用又不大的現(xiàn)象。 問題缺少整合性,細碎的問題,頻繁的回答往往使得學生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勞而少功,因此,我們要思考:課堂上我們要怎樣提問?什么樣的問題有價值?朗讀不到位時,教師該怎么做?①體現(xiàn)層次性。②朗讀的形式要多樣。③要注意發(fā)揮范讀的作用。

  3、用發(fā)展的眼光,對所有的學生整體關懷。怎樣組織好有效地合作學習?由于新課程改革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就有老師不顧課堂教學的效果,每節(jié)課都分組教學,也有的老師為了追求課堂教學形式的好看或者追求課堂教學氣氛的活躍,盲目地分組教學,這是不可取的。在小組合作這個層次上的學生學習形式一般分為四類。其一是個人獨立思考,能自己完成的內(nèi)容一定讓學生獨立完成,這也是一種能力的培養(yǎng)。其二是同伴互助:一個讀另一個聽,一個做另一個檢查,這樣既便于學生集中注意力,也不浪費時間。其三是小組合作,一般是四五個學生一個小組,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同時發(fā)揮優(yōu)秀學生的帶動作用。

  評課發(fā)言稿 篇9

老師們:

  教研組今天的教學研究活動,全體數(shù)學老師聆聽了朱建平老師的新授課《圓的認識》,朱老師的課堂教學體現(xiàn)了四大理念:

  1、數(shù)學生活化使教學更加有效:結合生活創(chuàng)設情境——牛吃草,在了解了學生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開展教學。在教學“圓的各部分名稱”的過程中,首先采用牛吃草的情境讓學生感受到圓是由無數(shù)的點圍城的曲線圖形,然后在了解學生已有對圓的認識的基礎上教學各部分名稱。

  2、利用學生動覺智能來促進數(shù)理——邏輯智能的發(fā)展,使教學更加有效。這個理念在教師的本堂課中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如:圓的對折;測量直徑的長度和半徑的長度;畫圓等等,學生通過自己動手來學習和了解圓的相關知識,學習興趣濃厚,感性認識增強,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積極主動的建構。首先讓學生通過畫一畫、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等實踐活動,去自主探索和發(fā)現(xiàn)。然后開展交流討論。交流分兩層次:第一層是,全班討論圓的特征;第二層是,與古人的“圓,一中同長也!边M行交流。如此,進一步明晰圓的特征,并且滲透了思想教育。

  3、在畫圓的技能培養(yǎng)過程上,采取學生先嘗試,再交流總結畫法,然后在教師示范和學生的練習中初步掌握畫圓的方法。

  4、強調(diào)知識的實踐運用。引用生活中學生喜歡的投圈游戲,讓學生解釋圍成圓形能使游戲更公平的道理,從而進一步加深對圓的特征的認識,讓學生感受學習的價值。而且引導畫游戲中的這個圓,進一步加強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

  對本堂課的建議:

  圓的單元我們班學生已經(jīng)學完,根據(jù)學生學習結果反饋,感覺圓的特征、直徑和半徑的數(shù)量關系等基本知識對學生來說并不難,整堂課效果反饋下來學生也掌握得非常好,朱老師是不是可以在以下方面再強化一點。

  1、學生作圖的規(guī)范性。對于有數(shù)據(jù)要求的畫圓,標出O,寫上r=厘米。

  2、圓的部分特征要強調(diào)在同圓和等圓中。

  3、新課拓展方面:用好課本的做一做,引導學生運用掌握的圓的特征來探究怎么在現(xiàn)成的圓中、圓內(nèi)外最大和最小的正方形,來找圓心,直徑。

  評課發(fā)言稿 篇10

老師們:

  5月26日,武平實驗小學向大禾中心學校第二次捐贈儀式暨送教下鄉(xiāng)觀摩活動在大禾中心學校舉行。實驗小學繼去年向我校捐贈學生餐桌椅之后,這次又向我校捐贈了價值3萬7千多元的講臺、課桌椅,同時還不辭辛苦,為我們送上了精彩紛呈的6節(jié)示范課。其中練瑞英老師在五(1)班上的《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一課,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讓我感受到了語文的魅力。聽這么優(yōu)秀的老師上課,上的又是這么美的一篇課文,真是一種美的享受——花美、人美、課更美!

  一是結構美。

  這篇課文的作者季羨林先生是美學大師,連老師的這節(jié)課也把季先生的這一作品以很美的結構方式呈現(xiàn)給了大家。整節(jié)課思路清晰,線條簡潔,從德國給作者留下怎樣的印象開始,讓學生欣賞了德國奇麗的景色,再引領他們認識了德國這個奇特的民族,從而體悟到“人認為我,我為人人”的美好境界,并用自己的筆寫出自己的感受。最后用一首小詩《給予》作為全課的結束,給人一種余音繞梁之感。由“花美”到“人美”,由“讀”到“寫”,從整個教學設計的外在形態(tài)來看,呈現(xiàn)出一種建筑之美;從其內(nèi)在的結構來看,則表現(xiàn)出一種由易到難、層層遞進、漸入佳境的層次之美。從中體現(xiàn)出練老師在教學設計上的獨具匠心。

  二是情境美。

  課文記敘的是作者兩次赴德的見聞和感受,文中洋溢著一種濃濃的異國風情。課堂上,練老師以充沛的感情,生動的語言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情境,把教材所寫的生活與學生的生活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溝通起來。如在課前互動時就讓學生交流自己養(yǎng)花的體會,還在課堂上讓他們說說自己生活中“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事例。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個片段是:練老師請學生閉上眼睛,聽老師朗讀課文第3自然段,邊聽邊展開想象,然后說說仿佛看到了什么,聞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在輕柔的音樂聲中,練老師用優(yōu)美的朗讀把學生帶到了德國,帶進了一個花的世界,不僅讓學生看到了鮮花,還讓他們聞到了花香,聽到了花開的聲音!這樣就打開了學生的生活寶藏,強化了他們的體驗,增進了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從而引發(fā)了他們與文本、與作者之間的共鳴,真正體會到了“花美,人更美”的美好境界。

  三是語言美。

  課堂上,練老師無論是對課文內(nèi)容生動形象的講述,對文本聲情并茂的范讀,還是對文章立意深入淺出、絲絲入扣的剖析,都以其強烈的藝術感染力而打動著學生的心靈,也打動著所有聽課老師的心靈。而且,練老師不僅自己的教學語言生動、傳神,還努力引導學生貼近生活,走進文本,強化語感,從鮮活的語言實例出發(fā),從具體的語境中領會語義。如對“花的脊梁”中“脊梁”一詞的理解,老師親切地摸著一位同學的后背的脊梁骨說:“這是人的“脊梁”,我們只能從他的后面看到。那么,在句子中,花的脊梁又指什么呢?”從而讓學生理解因為花朵都朝外開,那么在屋里看到的“花的脊梁”就是花朵的背面(包括花的枝干和葉子)。顯然,德國人養(yǎng)花是給別

  人看的。又如,為了讓學生體會德國人“家家戶戶都在養(yǎng)花”練老師讓他們進入德國人的角色,自己對他們進行采訪“請問小姐,你家養(yǎng)花嗎?”“你家呢?”??在交流互動當中,學生在不知不覺當中就進入了文本,理解了語義。同時,練老師不僅讓學生理解、感悟語言,還讓學生積累語言,運用語言,學習表達。不但讓他們積累教材中的優(yōu)美詞語、句子和段落,讓學生把課文的第三自然段當堂做到熟讀成誦,還重視課外積累,如在學習了“花團錦簇”、“姹紫嫣紅”后,讓學生積累了“色彩斑斕”、“五彩繽紛”等描寫花的詞語。特別是與課文密切相聯(lián)系的“我做了一個花的夢??”“我做了一個思鄉(xiāng)的夢”的小練筆設計,既練習了表達,又升華了情感,讓人感覺眼前一亮。整節(jié)課充滿了濃濃的語文味,同時又體現(xiàn)出語言美與哲理美的相互交融。

  當然,除了結構美,情境美,語言美,這節(jié)課還有太多的亮點,太多的美。如節(jié)奏美、生成美、板書美等等。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我無法進行一一闡述。總之,這節(jié)課讓我受益匪淺,也讓我明白了——原來語文課是可以上得這么美的!

  感謝實小的練老師為我們帶來了這么美的一節(jié)語文課,感謝所有的這次送教的老師。你們辛苦了! (藍興啟)

  評課發(fā)言稿 篇11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上午好!

  今天春風和煦,陽光明媚,到處一派祥和景象。在這樣美好的日子里,我們迎來了遠道的客人。鳥鳴嚶嚶,訴說著我們心底最深切的喜悅: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遠方的客人,歡迎你們!親愛的朋友,我們盼望已久!

  我們雖然身處不同的地方,但對教育的執(zhí)著和熱愛是我們共同追求。我們今天聚首寨底,共悟育人之道。你們遠道而來為我們傳經(jīng)送寶,我們?nèi)f分感謝。我相信你們一定會不吝言辭,把你們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傳授給我們。而我們也一定會向你們虛心求教,與你們真誠交流。相信你們的到來一定會為我們今后的工作增添前進的動力,一定會增進我們兩校之間的友誼。

  我們雖然身處鄉(xiāng)村小學,但我們對教育事業(yè)有著無限的熱忱和忠誠。我們熱愛我們的工作,熱愛我們的孩子,熱愛這片教育的熱土。我們沒有驚天動地的壯志,我們只希望給這片土地上的孩子描繪希望,為他們插上飛翔的翅膀。

  我想我們的心是一樣的,我們的愛是一樣的。春風陣陣,傳遞著我們兩校之間濃濃的情誼。白云朵朵,承載著我們對教育共同的追求和希望。

  最后,請允許我再次代表寨底小學全體師生對你們的到來表示最衷心的感謝!

  評課發(fā)言稿 篇12

尊敬的各位領導、敬愛的老師們:

  大家下午好!

  身為青年教師在這里與大家分享自己的成長感想和教學體會,我感到十分的榮幸,也覺得非常緊張。由于自己自身能力和經(jīng)驗認識所限這些感想可能會很膚淺甚至很幼稚,還希望老師們能對不當之處望給予批評指正。常常聽到人們用“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精神雕塑家”、“手執(zhí)金鑰匙的人”等閃光的詞句來形容和贊譽教師,從小向往教師那超然物外的氣度與對講臺的深情向往,我也走上了三尺講臺,想同學生一起找到那把“金鑰匙”。

  從進入學校的那一天起,我便被校園里厚重的文化底蘊和濃厚的學術氛圍深深的包圍著,在“立德、博學、健身、務實”這一精神的感召下,促使我兢兢業(yè)業(yè),絲毫不敢懈怠,虛心向老教師學習,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學生,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特別是學校刮起教改風暴,給了我們年輕教師更大的施展空間。在此,我僅代表年輕的教師感謝各位領導、老師給予了我們無私的關愛和幫助,在向老教師學習的同時,取長補短,整合教育教學技巧,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塑造自己的教學特色。

  回顧短短幾年的教學生活,特別是教改以來的教學,我的感受匯成一句話,就是——因勢利導,百川入海。

  每個學生從進入小學開始,如果是一眼清泉,那么,到了我們這里就形成了一條條小溪,俗話說,兵無常勢水無常形,作為教改的要求,更需要我們將一條條小溪變成一股股支流,那么在我看來,讀懂這一條條小溪,就成為了教學的第一步。

  解讀學生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關注學生,尊重學生!坝H其師,信其道”,在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下,從尊重和關愛學生著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經(jīng)常去換位思考,從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時時處處想著他們,關心他們,多走近他們聽聽他們內(nèi)心最真實的想法,多以朋友的身份和他們談心與交流,隨時掌握他們的思想動態(tài),才能因勢利導,將他們有機的結合起來,更能了解每個小組的秉性,從而為高效的教學提供第一手資料。

  2、既注重個性,又注重整體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當他們形成教學小組后,如江河匯聚,總有泥沙翻騰的時候,經(jīng)過一段時間又會澄清下來。在初期,我既關注每個學生的個性,又注重整體的維護。在磨合期,放手讓學生自己解決的問題,只關注,不插手。用良好的行為習慣去引導每一個學生,每一個小組,用一段時間完成了從解讀學生到解讀小組,進一步解讀了整個班級。

  為我下一步的教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了解“水勢”的基礎上,引導就很重要了,我主要做了這樣幾個方面的工作

  1、做好備課與課后反思,

  課改要求教師在課堂上講的時間很少,所以備課與反思是做好引導的兩個法寶,備課是了解學生的成果,而反思是上課實踐進行總結經(jīng)驗,吸取教訓,調(diào)整修改,從而更好的提升10分鐘的效率,使自己的引導更有針對性,方向更準。這樣備課——上課——反思——再備課——再上課,循環(huán)往復,螺旋上升,充實提高。

  2、重視作業(yè)的批改

  由于課堂上老師講述的減少,作業(yè)作為老師和學生交流的途徑尤為重要。作業(yè)是學生動態(tài)的晴雨表,有時在作業(yè)本上寫上一兩句表揚或鼓勵的話,看似一個小小的舉動,可以更好的引導學生。

  3、上課要充滿激情。

  泰戈爾說,“激情,是鼓滿船帆的風,沒有風,帆船就不能航行”。教師只有充滿激情,學生才會被感染。學生才會覺得自己的勞動成果真的得到了老師的認同,達到了師生共鳴的效果。學生在一種興奮愉悅且富有成就感的狀態(tài)下接受知識,知識的火種才會被點燃。

  在做好以上幾點的同時,我更感受到了團隊協(xié)作的力量,作為年輕教師集思廣益,及時向周圍的教師探討學習,可以使我們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能使我們形成引導的合力,從而享受水能載舟的樂趣,直掛云帆,百川入海。

  我的發(fā)言到此完畢,感謝大家的聆聽!

  評課發(fā)言稿 篇13

各位領導、各位同仁:

  大家好!

  感謝xx研訓中心和xx中心小學為我們提供的這次很好的學習機會,今天觀摩了四節(jié)《跳高課》及湖熟小學的大課間活動,學到很多,受益匪淺,為體育教師的精湛教學和xx小學班主任對大課間的熱情付出深深折服,現(xiàn)在我就xx小學李老師的《跳高課》談談我的收獲。

  首先,李老師的這節(jié)課嚴格遵循了體育課堂教學規(guī)律,落實了5分鐘慢跑,從準備動作入手,然后進行基本教材跳高的教學,接著進行游戲教學,最后在結束部分進行放松練習和師生小結。

  其次,李老師這節(jié)課突破了跳高教學的傳統(tǒng)模式,注重了跳高的實用價值,充分發(fā)揮了趣味性強的特點,用懸掛的小球激發(fā)學生的跳高興趣,讓學生在快樂中發(fā)展自己的彈跳能力。

  第三,李老師這節(jié)課的設計合理,環(huán)節(jié)緊湊,講解流暢,示范標準,評價適時,分解合理,密度適宜,從開始的用短繩代替橫桿,引導學生起跳,到用懸掛的小球激發(fā)學生跳起,從一步跳起的詳細講解到三步跳起的標準示范,逐步提高學生跳的能力,讓學生充分體驗跳的動作,水到渠成地學習跳的動作,無不彰顯了教師的教學智慧。

  提出一點不成熟的想法供探討:李老師讓學生確定起跳腿,并用短繩綁起做記號,這很好,但有個別同學是右腳有勁,第二組的第一個小女孩,李老師教了她好多次,她總是自然而然地抬左腿,后來李老師把她帶到邊上個別輔導,但我認為,把她換個方向從左邊起跳呢,我想她抬左腿就是正確的了。

  總之:李老師的這節(jié)課是成功的,讓學生在成功快樂中發(fā)展了自己的彈跳力,完成了教學任務,達成了教學目標,效果較好,這僅是一家之言,不當之處,敬請指正。

  謝謝!

  評課發(fā)言稿 篇14

老師們:

  李老師執(zhí)教的《花鐘》是一篇帶有濃厚科學性的閱讀文章,整堂課層次清晰,結構合理,主要教學了第一自然段。在教學中,老師教態(tài)大方、自然、得體,師所設計的教學過程環(huán)環(huán)緊扣,一步步引導學生感知課文,體會作者美妙的構思,體會大自然的奇妙。

  學生的興趣是學生參與學習的動力,興趣得到激發(fā),教學效果將會得到提高。在教學中,李老師努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采用多媒體操作帶領學生走進花的世界,有了具體、鮮明的形象,能給學生真切、直觀、具體形象的感覺。運用多媒體操作,美麗的花卉直觀地展示在學生面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讓學生在審美中,激發(fā)了他們學習的興趣。而當學生還沉浸在美的感染中時,老師趁機讓學生走進文本,去感受、體驗語言文字的美。同時引導學生理解作者對各種花兒開放所采用不同的表達方式,讓學生學會感受祖國豐富的語言文字,也同時學會運用不同的表達方式,能表達相同的內(nèi)容。

  當然老師也比較注重學生寫的訓練。在教學中,除了課文中出現(xiàn)的這些花外,老師又出示了3種花,想趁熱打鐵讓學生進行仿寫,這種仿寫有利于學生更好地體會祖國的語言文字。之后,學生的回答也讓我們看到了學生在學著用,有些仿出了味道,有些雖然還比較稚嫩,但可以看到他們的進步。

  建議: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這句話強調(diào)了朗讀的功能及其重要地位。李老師的設計確實做到了讓學生充分地讀,并且讀的形式也是豐富多樣的,有自由練讀,指名讀,齊讀等,但總覺得效果不是特別明顯,主要是在體會作者用不同方式描寫花的細節(jié)方面,老師還沒做到很好引導,學生感悟不深,以致朗讀指導的有效性還沒完全突顯出來。在對學生朗讀的評價方面,教師沒有針對性、激勵性,以致教師的評價評而不導,評而不實,評而不治,評而不全。

  因為是剛從二年級過渡三年級,所以在字詞方面還應加強識記,另外在體會作者用不同方式描寫花的細節(jié)方面,還可以讓學生通過一些肢體語言,觀察想象,來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句中有些詞語的意思,我們的老師也不用解釋那么多了。 比如,在請學生理解“欣然怒放”的時候,可以請學生觀察一大片萬壽菊開放的畫面,讓學生說說這些萬壽菊開得怎么樣?再請學生說說如果你是其中的一朵,你會怎么做,怎么想,你的心情是怎么樣的?這樣是不是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欣然怒放”的意思呢?

  評課發(fā)言稿 篇15

老師們:

  今天,我參加了區(qū)教研室組織的語文教研組長論壇。本次論壇在首南一小舉行,是對上一階段教研組實績考核的延續(xù)。由于今年才接手語文教研組工作,而論壇的內(nèi)容又是09、10學年的教研組開展情況和成績匯報。所以昨天下班從學校搬來了厚厚一大疊資料、檔案,準備論壇發(fā)言稿,制作ppt幻燈片,一直弄到凌晨1點才睡覺。

  我們茅山小學語文教研組一直以教學質量為生命線,堅持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為根本任務,教育教學成績穩(wěn)中有升,F(xiàn)將近兩年我們教研組開展的工作分四大塊簡單地向大家介紹一下:

  一、加強業(yè)務學習,進一步更新教育教學理念。

  1、為教師搭建學習的平臺,積極學習新課程。

  我們教研組切實認真組織教師開展了校本培訓工作,20xx學年的第一學期我們組織了教師一起學習薛法根老師的《“有效課堂”的有限思考》,又認真學習了沈大安的《淺說略讀課文教學》。第二學期在教導處的組織下,語文教師一起學習了特級教師錢正權的《跟年輕朋友聊“聽課”》,研究了蔡林森“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還組織研究了由鮑丹丹老師執(zhí)教的、薛法根老師點評的課堂實錄《我為你驕傲》。

  20xx學年的第一學期我們學習了王崧舟老師的《古詩教學的價值取向和實踐智慧》,并且針對作文教學難的問題,組織全體語文教師共同學習20xx年11月出版的《小學語文教師》里的《教好“教材里的作文”》。第二學期集中學習了薛法根《低年級閱讀教學怎么教?》,并且探討了《如何確定適當?shù)慕虒W目標》。在這些活動中,我們每位教師都認真地做好記錄,相信這樣不斷地學習肯定能提高我們的認識,并積極投入教學實踐當中。

  2、積極鼓勵教師外出參加培訓學習,不斷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

  本著“多學、常思考”的宗旨,近兩年來我們教研組語文老師積極參加區(qū)里組織的學科培訓,主要是聽課、評課、講座等。我們還積極參加區(qū)教研室、進修學校組織教師到市外進行學習和聽課活動,選派優(yōu)秀教師參加省、市、區(qū)級“領雁工程”培訓。在學校領導的重視和安排下,四位老師分別在海曙小學和華泰小學脫產(chǎn)培訓6周時間。在這6周的時間里,他們在名校聽課、上課、參加教研組活動、感受名校濃濃的教研氣息。相信通過學習,定能給我們補充新鮮的血液。

  二、重視校內(nèi)教研活動,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

  (一)集體學習,深入了解教材。

  每學期我們都會進行集體性的學習活動。集體性學習的魅力就在于可以引發(fā)我們自身參與者智慧的碰撞,可以相互學習,取長補短,也可以給與其他的老師以思考。我們教研組的理念是一人優(yōu)秀只能代表個體,整體上去了,那我們的教學質量就會得到更大的提升。

 。ǘ﹫F結協(xié)作,不斷進取,開展教研教改公開課。

  1、20xx學年我們教研組共進行了八次這樣的活動。

 。1)第一學期除了學校安排的一般性教研組活動之外,我們還對文言文教學和略讀教學進行了重點的研討和學習。教研活動的形式是“集體備課---課堂實踐----集體修改----再次實踐”。我們有幸請來了華茂外國語學校的鄭小強老師給我們的老師進行上課、聽課指導。這次教研活動我們吳樂燕老師上了公開課:《伯牙絕弦》,這也是我們這學期所要研討的重點課文。課后,鄭小強老師對這節(jié)課進行了點評,并對如何理解教材,怎樣把握教學目標作了具體的分析。

 。2)第二學期我們有幸請來了區(qū)教研員方老師和趙老師來校指導,通過課堂教學展示,讓兩位教研員從我們?nèi)粘5恼n堂教育教學中找出我們的不足之處,以此對癥下藥,給我們今后的課堂教學帶來一劑良方,兩位老師柳靜君老師和吳樂燕老師分別上了兩堂公開課:《荷葉圓圓》和《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再次與華茂外國語學校的鄭小強老師一起探討了文言文課文的教學策略與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20xx學年我們進行了8次課堂教學實踐活動。

 。1)第一學期10月份與海曙小學的聯(lián)誼活動,海曙小學的姚桂琴老師執(zhí)教的四年級《長城》,令人耳目一新;我們學校的吳樂燕老師執(zhí)教的《桂花雨》,教學過程由扶到放,體現(xiàn)了新的教學理念。

  (2)11月份與華泰小學的聯(lián)誼活動,華泰小學的徐福丹老師執(zhí)教的《普羅米修斯》,朗讀指導和寫法的滲入把握得非常有度;我們學校柳靜君老師執(zhí)教的四年級的《頤和園》,受到了同來聽課的華泰小學老師的肯定。

 。3)第二學期4月進行了三次公開課的教研活動,第一次是柳靜君老師給我們帶來的《數(shù)星星的孩子》。評課活動中,老師們對低年級學生的識字能力和教師如何開展有效的識字教學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第二次是兩位外出學習的老師回校上公開匯報課。一位是到海曙小學學習的朱小妹老師,她上了《畫家和牧童》;另一位是到華泰小學學習的陳海峰老師,她上了《觸摸春天》。從她們的課堂展示中,我們感受到了名校的課堂教學風采,也感受到了兩位老師通過學習,自身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第三次是與海曙小學的老師進行教學聯(lián)誼活動。我們學校的柳靜君老師執(zhí)教的《數(shù)星星的孩子》,受到海小老師的一致好評;海小的李翔老師給我們帶來了一節(jié)《三個兒子》。讓我們再一次的感受到海曙小學良好的課堂教學過程,體會到我們的孩子們的潛力是也是無窮的,只要你關于開發(fā)。

  (4)5月份與華泰小學進行了“同課異構”活動。華泰小學的鐘媛媛老師和我們學校的徐燕萍老師共同上了《紀昌學射》這篇課文。兩位老師精彩的課堂教學展示,讓我們既看到了不同的教學設計所帶來的不同的效果,也意識到了我們與華泰小學的理念差距。在課后的評課活動中,大家都感覺到受益匪淺。

 。5)6月份,我們學校的柳靜君老師參加了鎮(zhèn)教輔室組織的“新生代”教師選拔活動。雖然最后只進了復賽而沒有得到參加區(qū)里的比賽的機會,但我們從這次準備中看到了差距,不僅僅是一個人的,而是整個語文教研組的差距。

  通過這些公開課,展現(xiàn)了我們在課改過程中的點點進步。也感到了自身的不足,相應的也就增加了見識,提高了認識水平,這也給我們以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以便于在以后的工作中改進和提高。

 。ㄈ┓e極組織集體備課,共同探討一起成長。

  近兩年我們組織了十幾次集體備課,在活動中,大家都能積極地參與,發(fā)表各自的觀點,有些教師還制作了PPT,并對課的設計提出了大膽而富有創(chuàng)新的想法,結合課件的形式一起出現(xiàn),收到了比較好的效果。通過集體備課確實為我們的成長提供了空間,大家積極參與、共同探討,發(fā)揮了集體的智慧?梢哉f,集體備課已經(jīng)成了我們教研組固定的教研活動了,因為這里是群策群力最好的展示平臺。

  三、積極開展好語文競賽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兩學年我們教研組積極組織了一到六年級的語文競賽,讓孩子在競賽中獲得成功的喜悅。重視學生個性的發(fā)展。學!霸滤]稿”制度大大地增加了學生參加作文比賽的機會,提高了學生寫作能力,為學校校報《小星星報》和校刊《紫云英》提供了充足的習作數(shù)量。低年級講故事比賽、拼音過關比賽,中高年級古詩詞競賽、現(xiàn)場作文比賽,豐富了學生學習生活,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另外,語文教師積極輔導學生寫作,并到各級各類報刊雜志上投稿。組織學生參加各級各類征文比賽,也獲得了一些成績。如孫惠妹、姜錦錦同學分別獲得了《我是90后》征文比賽全國級二等獎和優(yōu)秀獎,兩位指導老師朱維潔老師和吳樂燕老師還被評為“優(yōu)秀指導老師”。朱小妹老師指導的學生在“我和你”征文比賽中獲得鼓勵獎。相信這樣的競賽能更好地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習的競爭意識,形成一個你追我趕的競爭氛圍。

  四、加強青年教師的培養(yǎng),鼓勵參加區(qū)里的比賽。

  在這兩學年里我們學校師徒結對工作做得比較好。師徒結對就像一條無形的紐帶聯(lián)結在師徒之間,使我們在有意無意之中增加了交流和相互學習的機會,從而得到提高。

  我們教研組鼓勵老師積極參加區(qū)里組織的比賽。但是鼓勵是鼓勵,但老師們的興趣總鼓動不起來,也許是自覺能力不夠,也許是對教育科研這方面的積極性不高。近兩年來,少有論文、課題、學科競賽在各級比賽中獲獎。全校好像只有陳波老師一人有興趣去寫寫論文,發(fā)表于各級刊物上,這方面也是我們學校教研組最薄弱的一點。

  通過傾聽各個學校的教研組簡介,我真的是羨慕忌妒。但絕對沒有恨,只有心中感慨萬千。但我想差距不是問題,地域不是距離,雖然茅山小學地處鄞州區(qū)的邊緣地區(qū),但我相信,我們沒有一位語文老師愿意自己的學校、自己的語文教研組被“邊緣化”的。爭取進步將會成為我們工作上的目標,前進中的動力。我們茅山小學全體語文老師將本著“勤學、善思、實干”的準則,一如既往、再接再厲,力爭把工作做得更好!相信在區(qū)教研室的幫助下,在學校領導的支持下,在全體老師的努力下,茅山小學語文教研組的路一定會走得越來越好,越來越踏實!謝謝!

  評課發(fā)言稿 篇16

老師們:

  教研組是落實學校教學工作計劃、開展教學研究、提高教師教學水平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基地。開展形式多樣的教研活動有力于調(diào)動組內(nèi)老師參與教研組活動的積極性,更有利于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在新的學期,我們高年級語文教研組準備從以下幾方面來扎實開展教研活動。

  一、轉變思想

  常常會聽到有的老師這樣說:“搞教研,我哪里有時間,新課都教不完呢?”還有的老師說:“我們這些教書匠能研出名堂來,還要那些專家干嘛?”其實,這些教師是為了教研而教研,把教研當作展示的窗口,當作作秀的手段,平時沒有認真發(fā)現(xiàn)現(xiàn)實教育中的問題,而是熱衷于搞大課題。我們現(xiàn)在提倡“問題教研”。加深老師們對教研的正確認識,理解教研是要發(fā)揮我們的群體智慧,去研究我們所面對的共同問題,在交流中產(chǎn)生更多解決問題的策略,而并非空洞地、不著邊際的談一些大理論、大框架。同時提倡“務實教研”,使老師們意識到我們一線教師的“教研”,應該是一種“草根”式的教研,是要“研以致用”,而并非要研究出多么高深的理論成果,根本不需要走過場,哪怕大家在平時的閑談中也可以進行教研。

  二、理論基礎

  教研是在一定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性研究,如果缺少先進理念的引領,就可能導致低水平的重復,甚至平庸化。所以,除了鼓勵教師多讀書之外,組長可采用以下兩種較實際的引領方式:一是從著名刊物或互聯(lián)網(wǎng)上收集專家、名師的教學課例、教育思想和錄像資料,和組內(nèi)教師共同學習,這樣雖沒法當面得到專家指導,但也不失為獲得專業(yè)支持的一種好方法。二是邀請本地區(qū)的“名師”指導語文組的工作,如聽課評課,指導課題研究等等。

  三、集體備課

  新課程理念提倡合作,不僅是指學生的學習方式,還應是教師的教研方式。發(fā)揮團隊精神,發(fā)揮每個教師的特長,互相取長補短,群策群力,增強教師之間的合作關系,使每個教師的個人優(yōu)勢被整合為集體的智慧。具體做法是這樣的:教研組每人主備一至兩個單元,就這個單元的內(nèi)容進行細致、深入地備課。每周教研組活動時,按單元由負責主備的老師先講解自己所備單元的整體思考和每課的重難點、教學設計以及教具準備等,其他老師邊聽邊做詳細的記錄,然后全組老師共同商議,制定出一份比較完善的教案。接下來就是個性修改,每一位老師根據(jù)個人教學風格及本班學情,對集體備課教案進行再創(chuàng)造,使之成為一份適合個人特色和本班教學的個性化的教案。最后,在集中教研組集體智慧與使用本人個性化教學策略后,效果如何,要及時反思,做好后記,交流總結得失。我覺得讓每一位老師集中精力備好一至兩個單元的課,提高了每一位老師的備課質量,也減輕了老師的負擔,節(jié)省了時間,讓每一位老師有更多的時間投入到課堂教學中;充分發(fā)揮了教研組“群研智慧”,做到了資源共享。

  四、聽課評課

  授課、說課、聽課、評課是學校教研的常規(guī)工作,也是學校的日常教研工作。但是很多時候我們聽完一節(jié)課,教研往往只停留在淺層次的上課、聽課、評課、經(jīng)驗總結方面,始終是“就課論課”的形式,而沒有指向教學實踐中的具體問題,每一次的教研也沒有一個明確的主題,這樣的教研猶如缺乏靈魂的軀殼,顯得蒼白無力。我們的集體評課要求以一個個鮮活的課堂教學范例為載體,通過對課例的點評和分析,共同提煉出老師們平日教學中的問題和困惑,再合作設計突破的方案并從教學實踐中得到驗證,從而提升教研質量。

  具體做法是這樣的:我們高語組每學期召開一至兩次的校級教學研討活動,可以與課例大教研活動合并,為老師們集體評課提供了平臺。然后組織由下至上的集體評課,即先由各教研組交流評議,再以宣講或“沙龍”等形式組織全體語文老師集中評課,為老師們集體評課創(chuàng)設對話、民主的研討氛圍。另外,在集體評課的過程中,要求人人參與,都要發(fā)表自己對本節(jié)課的看法。相信集體評課定能聚合老師們的視野,提出并解決了共同關注的教學問題,幫助老師找到了教學研究的方向。有人說:“教師之間的廣泛交流是提高教學能力最有效的方式”。老師們在具有濃厚研究氛圍的集體討論中時常迸發(fā)出教學靈感,還有的從交流中受到啟發(fā),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這就加快了老師教研能力提升的速度。另外,每一次集體評課就是一次寶貴的學習,教師與教師之間的互動、溝通、分享,會促使老師們用開放的心態(tài)彼此發(fā)現(xiàn)、彼此欣賞、彼此接納,促進了教師間的團結。

  五、專題研討

  間周進行一次專題討論,組長安排本組教師輪流做中心發(fā)言人,中心發(fā)言人要提前設計好本次教研活動的主題,要求主題有針對性,能夠解決教學的實際問題。大小話題不限,必須是值得探討的,否則失去意義。

  首先由中心發(fā)言人把自己的問題及對問題的想法向大家說明,然后大家輪流發(fā)表自己對這一問題的想法,最后形成具體有效的教學思想,這是集體智慧的展現(xiàn)。并且由中心發(fā)言人記錄,最后整理成文作為教學成果展現(xiàn)。

  相互聽課,評課,交流教案、教學經(jīng)驗,專題研討,這些應是教研活動中的一些常規(guī)做法,通過聽課,相互提高,通過評課,取長補短;通過交流,探索創(chuàng)新。在教研活動中,我們要經(jīng)常性地組織這樣的活動,提高競爭意識,培養(yǎng)事業(yè)心和責任感,特別是向一些“名師“學習,可以啟發(fā)我們探索教育發(fā)展的路子。追求創(chuàng)新的方向,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由表及里,引發(fā)我們內(nèi)心深處的科研興趣。

  評課發(fā)言稿 篇17

老師們:

  下午好!

  前幾天有幸聆聽了我校幾位老師的展評課,讓我受益匪淺,在這里主要針對姚敏老師和劉君碧老師的習作教學,談談我的收獲.

  習作對于老師和學生來說,都是一個難點,許多學生面對作題仍然無言以對、空話假話連篇,而這次兩個老師的習作訓練內(nèi)容,更有利于老師去引導學生說出學生的心里話,不再懼怕作文。依據(jù)《新課程標準》對中高年級的習作要求“懂得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痹诒竟(jié)習作指導課上他們把這一要求與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維目標有機地結合起來,培養(yǎng)學生真實地表達自己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表達有序的能力,以及由感到說,由說到寫的正確表達的方法。

  語文特級教師高林生在《小學作文教學應有的突破》一文中提出“作文是一個人在表述動機的驅動下,遵循約定俗成的語言規(guī)則,選擇合適的詞語、句子,以別人可以理解的方式,表述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并以線性文字編碼顯現(xiàn)其結果的過程”。這其實點明了作文的實質,“言為心聲”,“情動而辭發(fā)”,而現(xiàn)在學生為了作文而作文,提到作文就頭痛,我覺得這兩節(jié)節(jié)習作課的重點還是要讓學生打開話匣子,說出真話,然后,順水推舟,由說到寫。寫作文的難點放在了怎樣把事情的經(jīng)過寫清楚,怎樣抓住事情中的主人公的神態(tài)、動作、語言以及心理活動來寫具體”。另外,讓每一個學生從別人的評價中完成對自己作文的正確認識,那些寫得好,那些還不足,可以怎么修改,這也是促進學生寫作水平。

  說到這節(jié)作文課的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法,使我想起了這樣一句俗話“落在貓腳爪下的夜鶯是唱不出歌來的”為學生營造寬松的表達氛圍、和藹的創(chuàng)作氣氛,讓學生盡情地釋放生命的活力,盡情地傾吐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變“要學生寫”為“學生要寫”,把學生引入“成長”、“有趣”的境界,文思如泉,妙筆生花。這樣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從語文新課程標準的“人文性”出發(fā),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個性表達,引導學生走出怕作文的怪圈,讓他們自由的去表達。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特點采用談話法,談論“成長”,”回憶童年“這樣一個話題,是非常有吸引力的,關鍵是喚起學生的童心,”學生可以在這節(jié)課上愉快地討論,暢所欲言地表達,把真實的心境說出來,寫出來,與別人交流,這是討論法。另外正確的評價自己的習作和別人的習作,從而陶冶情操,愉悅身心,增長知識,培養(yǎng)了能力。這是評價法。在這節(jié)課上,如果要把教學方法歸納出來,大概有談話法、疏導法、討論交流法,評價法。

  這兩節(jié)課的設計上從習作本質的特點出發(fā),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索的學習方式,在課上注重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實現(xiàn)語文習作教學的目標,過程,方法,內(nèi)容的四結合。讓我們非常明了的感受到從激趣——審題——選材——說作文——評作文——寫作文——改作文這一教學流程的清楚和流暢,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合作交流,傾吐真言。達到了預設的教學效果。

版權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nèi)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wǎng)址) 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