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散文讀后感(精選5篇)
余秋雨散文讀后感范文第1篇
那么余氏散文激起人們閱讀興趣的原因是什么呢?
對此評論界眾說紛紜,有的認為“主要因了他超群的思辨力和知識結(jié)構(gòu)。他的思維場中,比一般作家多了學者深邃的文化感悟力和數(shù)十年積累的史學功底,又比一般史學家多了層雄厚的藝術(shù)底蘊和天賦的文字表現(xiàn)力;加上他對哲學人類學歷史地理學的融合,他的作品就具備了‘轟動’的條件”,有的認為“根本原因在于他突破了傳統(tǒng)散文的創(chuàng)作模式”。而余秋雨自己認為“當我們放下架子,以一種平等的姿態(tài),以一種較為放寬的形式,表達我們的思考時,才有可能獲得其他生命的回音”。這段話提示我們,揭示清楚余秋雨“個人解讀”視角藝術(shù)化表達問題才是明了其散文引起普遍關(guān)注的鑰匙。
“個人解讀”這一指稱無疑具有兩重性!敖庾x”是一種理性的行為,是運用概念、判斷、推理等理性思維要素,采用邏輯推理或?qū)嵶C的方法去分析、解釋自然物理現(xiàn)象和社會精神現(xiàn)象的方法。通常來講,“解讀”方法多用于學術(shù)研究,這一方法的運用應該遵守嚴謹?shù)膶W術(shù)規(guī)范和客觀規(guī)律。然而,人是感性和理性兼具的動物,許多時候很難把二者截然分開。從時代精神來看,中國的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文壇散文仍沉迷于國家民族話語的重復或者個人閑適生活的囈語,文學尤其散文幾乎處于“失語”狀態(tài),在這種時候,文壇需要呼喚理想,呼喚深刻的思考;應該說,這種“時代需要”與《文化苦旅》甫出時廣受贊譽不無關(guān)系。在《文化苦旅》以后的創(chuàng)作中,余秋雨散文一直以個人獨立的理性思考為框架。余秋雨散文對歷史文化現(xiàn)象的理性“解讀”,一度讓許多讀者甚至評論界產(chǎn)生嚴重的誤讀,他們隨著自己的閱讀思維定勢,把余秋雨散文當成學術(shù)論文來讀,文學學者、文化學者、歷史學者一擁而上,指出其中的所謂“硬傷”、“余教授做學問如此隨意”。筆者之所以在“解讀”之前加了“個人”,便是因為散文在多數(shù)情況下是個體全部經(jīng)驗和精神生命的裸露,是散文家生命意識和生命觀點的自然流露,也正由于這一點,散文作為一種包容性很強的文體才有它存在的價值,否則,讓想象力和情感豐富的人都去寫詩歌,讓擅長邏輯思考的人都去寫論文,散文還有誰來寫?余秋雨是一位對文明、文化有極強感悟力的學者,同時也是一位有強烈社會責任感和現(xiàn)代意識的作家,因此他的“個人”就必然牽扯著厚重的文人觀念、知識分子意識。
那么余秋雨與中國傳統(tǒng)文人一脈相承的對民族文化、歷史使命、文明傳播的強烈憂患意識是通過怎樣的藝術(shù)方式表現(xiàn)出來的呢?
首先是對話式的議論。在文學批評領(lǐng)域里,“對話”這一概念和巴赫金的“復調(diào)小說”理論是分不開的,它指的是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作家的小說里,不單是敘述者一個人在說話,有兩個聲音在說話。余秋雨散文的“對話”與巴赫金的“對話”雖然不完全等同,卻也有相似之處。即與傳統(tǒng)散文比,在余秋雨的散文中我們常常能聽到對話的聲音:第一是作者與那些“遠年靈魂”的對話,似乎他們早已認識、對坐長談。余秋雨在探詢古代文化遺跡或文化現(xiàn)象的過程中,著力于剖析歷史個案——即是他筆下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遠年的文化靈魂”。如《陽關(guān)雪》中的王維、《柳侯祠》中的柳宗元、《都江堰》中的李冰、《風雨天一閣》中的范欽、《千年庭院》中的朱熹、《蘇東坡突圍》中的蘇東坡等,作者對這些具有“較為健全的文化人格”的歷史人物并非提到而止,而是盡可能再現(xiàn)歷史情境、探索人物的心路歷程,當然這種探索中滲透著作者的傾向性和價值觀。當讀到《蘇東坡突圍》中“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于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哄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并不陡峭的高度……”時,已經(jīng)分不清作者寫的是中年的蘇東坡還是中年的余秋雨了。第二是作者與讀者對話。無論作者走到哪里,他總是忘不了讀者、面向讀者,在與古人對話之后,自己便出現(xiàn),通過對話式的議論向讀者介紹自己的經(jīng)歷和體驗。許多歷史散文都是獨白式的,或是歷史的洪流淹沒了個人的聲音,或是在個人獨斷的聲音中讓歷史成為僵死的客體,余秋雨打破了這種個人與歷史二元對立的僵局,通過這兩對“對話”行為拓展了文章的空間,也吸引了讀者,讀者不僅能欣賞到別人的交談,還時刻能感受到自己在歷史時間和文化空間中的存在,這樣,讀者就不再只是在文本之外觀看作者的炫耀學識或是演繹自己的人格魅力,也不再駐足歷史文化之外對曾經(jīng)的風風雨雨采取漠然中立的認知式態(tài)度,而是被作者邀請進去,進入文本營造的話語空間和歷史文化空間,和作者一道去經(jīng)歷一番文化苦旅。在他那圓熟的語言技巧經(jīng)營出的具有魔咒般魅力的文字的感召下,讀者也被帶到了特定的歷史文化場景中,個人的生命之流與歷史的洪流渾融一片……這樣,又形成了讀者與歷史的對話。由此我們看到:余秋雨的對話在兩個層面展開而形成了多重對話的格局。在這多重對話中,余秋雨以自我的敞開博得了歷史的敞亮。
其次是重新敘述的歷史故事。即使不細心的讀者也會發(fā)現(xiàn),在余秋雨散文中,除了古代詩歌的引用以外,其他所引古文全部被作者翻譯成了白話文,細心點便會發(fā)現(xiàn),余秋雨在散文里并非單調(diào)地講述歷史事件,更不直引史書,而且絕對不是史書的白話文翻譯(人物語言除外)。他的“講史”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即融入了自己的情結(jié)情感,借小說、戲劇等表現(xiàn)手法重新敘述的歷史故事,如《道士塔》第二節(jié)的敘述:
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歡到洞窟里轉(zhuǎn)轉(zhuǎn),就像一個老農(nóng),看看他的宅院。他對洞窟里的壁畫有點不滿,暗乎乎的,看著有點眼花。亮堂一點多好呢,他找了兩個幫手,拎來一桶石灰。草扎的刷子裝上一個長把,在石灰桶里蘸一蘸,開始他的粉刷。第一遍石灰刷得太薄,五顏六色還隱隱顯現(xiàn),農(nóng)民做事就講個認真,他再細細刷上第二遍。這兒空氣干燥,一會兒石灰已經(jīng)干透。什么也沒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凈白,道士擦了一把汗憨厚地一笑,順便打聽了一下石灰的市價。他算來算去,覺得暫時沒有必要把更多的洞窟刷白,就刷這幾個吧,他達觀地放下了刷把……
敦煌文物被竊取這一歷史事件畢竟發(fā)生在一個世紀前,作者對于這一事件的認識,只能從歷史記載中了解,而文章中對王道士細微的動作神情以及思想的描寫,完全是作者豐富的想象,突出了現(xiàn)場感——好像作者親歷歷史事件一樣。這便把“一般過去時”改成了“現(xiàn)在進行時”,強化視覺效果。 類似這樣的敘述,在余秋雨的散文創(chuàng)作中是較為常見的。以致這種寫法引來了許多責難,被認為是用寫小說的方法寫散文。我們不禁要問,既然文學史上已經(jīng)出現(xiàn)孫犁、汪曾祺那樣的“散文化小說”,既然人們已經(jīng)認同不同文體技巧的互補互用;況且,余先生并未在散文中虛構(gòu)歷史事件,并沒有違反散文的真實性要求(關(guān)于散文能否虛構(gòu)問題近年來散文界又開展了討論,討論結(jié)果不言自明),只是對歷史細節(jié)進行藝術(shù)化的合理想象,又何過之有呢?事實上,這種寫法點鐵成金,有利于深化主題,大大增強了文章的可讀性。子曰:言之無文,行而不遠。筆者認為,對于文章品質(zhì)的評判,不應受到作品社會效應的影響,還應立足于本文。
此外,余秋雨的散文還充滿了人文關(guān)懷的抒情,這也是余秋雨散文創(chuàng)作很重要的表現(xiàn)方式,F(xiàn)代散文藝術(shù)創(chuàng)作,不管是側(cè)重“議論”還是側(cè)重“敘事”,都不可背離“抒情”這一文體本性或?qū)傩浴o論“議論散文”或“敘事散文”,缺少作者主觀情感的介入,就會變成一種直白的說教和純客觀的呈現(xiàn)。90年代初,中國的改革開放已經(jīng)進展到一定的深度,在市場觀念的初步洗禮下,人們的精神出現(xiàn)荒蕪,當時文壇,僅就散文來看,以往經(jīng)典作家秦牧、楊朔等人的“國家民族話語”已經(jīng)無法贏得讀者的信任和感動。這時候,《文化苦旅》對人、人性和人格的關(guān)注無疑是一抹陽光、一泓清泉,作者注重抒情的質(zhì)量,建構(gòu)一種對人的“終極關(guān)懷”、“現(xiàn)實關(guān)懷”的創(chuàng)作理念,在某種意義上說,為1993年在上海,王曉明、陳思和等人發(fā)起了“人文精神”大討論敲響了前奏。從報刊文章上我們還可以清晰地看到,在1992年左右的幾年間,全國無數(shù)讀書人都在為《文化苦旅》中濃厚、博大的感情而感動。這種感情的抒發(fā)是個人行旅經(jīng)驗、情感體驗和心靈體驗的投入而帶來的,是動人的,是藝術(shù)的,而非技術(shù)的。
總之,無論對話式議論,還是重新敘述的歷史故事,或是充滿人文關(guān)懷的抒情,都是余秋雨以個人解讀歷史文化結(jié)果的表達,這些藝術(shù)方法的成功運用應該是其散文閱讀效應產(chǎn)生的重要原因。
參考文獻:
[1] 郭冬:《余秋雨散文簡論》,《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6期。
[2] 王萍:《論余秋雨對傳統(tǒng)散文模式的突破》,《河南社會科學》,2003年第5期。
[3] 蕭樸:《感覺余秋雨·序》,文匯出版社,1996年2月版。
余秋雨散文讀后感范文第2篇
【關(guān)鍵詞】余秋雨;散文;文化態(tài)度;取向
1 前言
余秋雨的散文具有別具一格的味道,是在經(jīng)歷了上世紀中期動亂和狂熱后,用恬然淡雅的態(tài)度體味人生的佳作,因此,余秋雨的散文廣受讀者歡迎。另外,余秋雨散文中有許多值得贊賞的文化態(tài)度取向,如以人類歷史為價值坐標分析各種文化現(xiàn)象、以誠實和理性實現(xiàn)歷史文化的邏輯推演、對中國群體文化人格的關(guān)注、對隱秘狀態(tài)下的文化現(xiàn)象深入研究等,思維獨特,散文結(jié)構(gòu)也新穎,為20世紀中后期的文壇帶來別樣的精彩。
2 余秋雨散文的文化態(tài)度取向分析
2.1以人類歷史為價值坐標分析各種文化現(xiàn)象
余秋雨用散文昭示出自身的文化態(tài)度——以人類歷史為價值坐標分析各種文化現(xiàn)象。《一個王朝的背影》中他就采取這個文化坐標,深刻而有力對姓氏正統(tǒng)論及民族正統(tǒng)論進行了批判。中國姓氏正統(tǒng)論體現(xiàn)在同族同姓者繼承王位,外族人覬覦,即使能力在繼承者的百倍以上,也是會受到批判的;民族正統(tǒng)論則將異族掌權(quán)劃為逆端。但是余秋雨指出清朝滿族統(tǒng)治中國的時候,其中康熙皇帝和唐太宗站在同樣的位置,都讓中國人感到驕傲。余秋雨“以人類歷史為價值坐標分析各種文化現(xiàn)象”的文化態(tài)度形成的過程在于作者文化革命三年后的苦讀,期間研究了人類幾千年的各種思想流派,自古希臘開始,一直到近現(xiàn)代,作者研究了一個又一個的國家,以及一個又一個的文化巨人,最終在這場文化洗禮中發(fā)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最終形成了此種文化態(tài)度。余秋雨這個文化態(tài)度的出現(xiàn),為中國與世界對話構(gòu)筑了一個平臺。
2.2以誠實和理性實現(xiàn)歷史文化的邏輯推演
誠實指的是憑著客觀事實依據(jù),極力公正地評判復雜多變的事物;理性是指站在歷史和理論的的高度,使判斷包含歷史和人生這兩大邏輯性,定性恰當,不拔高,也不貶損。“以誠實和理性實現(xiàn)歷史文化的邏輯推演”的文化態(tài)度,不僅需要一種文人特有的文化氣度,也需要一份真誠的心靈。面對歷史人物,特別是歷史的反面人物。余秋雨提倡自多個角度去思考,改變以前從大歷史背景走向進行推理的觀點,從小環(huán)境惡化去理解。如《道士塔》中他對王道士的多角度分析,最后為其辯證,王道士只是小角色,真正出賣敦煌文物的是朝中大小官員。余秋雨倡導誠實和理性放入文化態(tài)度的原因有:⑴在生活中,容易出現(xiàn)謠言傳播,這是由于理性未得到普及導致的;⑵在文化界不夠重視理性,部分命題,前期極具理性,,但中后期推進時出現(xiàn)失度,缺乏理性高度。余秋雨保持“以誠實和理性實現(xiàn)歷史文化的邏輯推演”的文化態(tài)度,沖擊了國內(nèi)長久存在的情緒式評判的方式。
2.3對中國群體文化人格的關(guān)注
余秋雨對中國現(xiàn)實中人格的結(jié)構(gòu)和層次不贊同,因此,他就對中國群體人格比較關(guān)注,具體體現(xiàn)為:⑴對地域群落生存情況的關(guān)注:余秋雨十分關(guān)注由歷史文化諸多因素導致的居住群體之間的差異。如在《上海人》、《江南小鎮(zhèn)》、《抱愧山西》等散文中,描述了地域文化的景觀從而表現(xiàn)了每個群落具有的人格特征和價值取向;⑵揭示出文化史上高貴又苦悶的文人靈魂,鞭笞歷史舞臺上的陰險小人,達到探測群體人格上、下限的狀態(tài)。余秋雨散文中出現(xiàn)的高貴又苦悶的文人靈魂有陶淵明、李白、蘇軾和王國維等,在《柳侯祠》中對柳宗元的描寫最多,也最突出。他筆下的文人靈魂都是在惡劣屈辱環(huán)境中具有錚錚鐵骨的文化良知。余秋雨的散文中,描寫了與上限人格相反的下限人格的陰險小人的形象,如舒直、李定和王圭等。專門剖析陰險小人的人格丑惡,給予人們警醒;⑶關(guān)注科舉制影響民族心態(tài)和知識分子的人格取向。余秋雨在《十萬進士》中全面批判和審視了科舉制興衰利弊和對知識分子的人格塑造產(chǎn)生的巨大影響。余秋雨將科舉制視為比先秦諸子的學說更能影響和決定知識分子的人格形成,知識分子及第后仕途通達后,大部分都丟失了文化本位;而落第和遭貶后的詩人會出現(xiàn)詩情豪邁、詩名遠揚。
余秋雨“對中國群體文化人格的關(guān)注”的文化態(tài)度扭轉(zhuǎn)了現(xiàn)今的散文走向,余秋雨的散文給人一種全新的感受,讓散文創(chuàng)作自文人小院走向歷史文化。由于我國的文化人格的等級比較模糊,文痞與文學大師之間都是以同種形態(tài)存在,影響高層文化的人格塑造。余秋雨關(guān)注群體人格,有利于調(diào)整民族人格的結(jié)構(gòu),塑造全面的民族形象。
2.4對隱秘狀態(tài)下的文化現(xiàn)象深入研究
隱秘文化和顯性文化是相對的,指的是主流的文化,但目前,由于文化的不斷演變,隱秘文化已經(jīng)被擠到文化邊緣地帶,因此很少有人提及。余秋雨考察曾經(jīng)顯赫一時,如今已成廢墟的文化遺址,并開始了十年的文化苦旅,就是對隱秘文化的挖掘。如他的散文《白蓮洞》、《抱愧山西》、《這里真安靜》等,均體現(xiàn)了隱秘文化的內(nèi)涵。21世紀以后,余秋雨逐漸將隱秘文化挖掘的視野放寬放遠,逐漸走向世界古代文明中現(xiàn)代形態(tài)的考察,如《千年一嘆》的散文集內(nèi),對希臘、埃及、以色列、巴勒斯坦、約旦、伊拉克、伊朗、印度、尼泊爾等文明古國進行考察。
探究隱秘狀態(tài)下的文化實質(zhì),就是采取實證精神,考察并研究本土及域外的各類文化現(xiàn)象,余秋雨十年的文化苦旅,探討了中西文化深層意義時,也掀起了一陣文化高潮?疾焐⒙溆诟魈幍谋就廖幕,是對文化素材的另類挖掘。余秋雨關(guān)注中西深層的文化,此種文化情懷比較具有開創(chuàng)意義。
3 結(jié)束語
余秋雨的散文中所表現(xiàn)的文化態(tài)度及對文化的關(guān)懷都是一種比較前進的思想,他通過散文這種感染力強、穿透力深的文化載體,達到與讀者的溝通,其中最大的閃光點是其十年文化苦旅生活中,對隱秘文學的挖掘,并將這種文化態(tài)度從中國走向世界,溝通雅俗之間的距離美學。但是他的文化態(tài)度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它散文并不具備傳統(tǒng)的知識分子對自我的解剖精神以及抨擊時弊的犀利筆鋒。
參考文獻:
[1]閆彬彬,黃佳琪.論余秋雨散文的文化元素[J].文化縱橫談,2023,(3):36
[2]鄭艷.試析余秋雨散文的文化意蘊——再讀《文化苦旅》[J].遼寧工業(yè)大學學報,2008,10(4):44-48
[3]周靜.論余秋雨散文文體意識[J].時代文學(下)2009,(07):002
余秋雨散文讀后感范文第3篇
認識一個人,往往會不自覺地被種種別的因素所影響和誤導。然而,當你走近他、了解他,尤其是通過直接接觸,漸漸走進他內(nèi)心的時候,你往往會改變當初的看法。一個人就是一部書,不斷讀,就不斷有新的感受和認識。對余秋雨,我就是這樣一個不斷認識的過程。
最初知道余秋雨,是在馬蘭之后。因為馬蘭我才知道了上海戲劇學院有個叫余秋雨的教授,他專門研究戲劇,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就出版了一系列有關(guān)戲劇的專著,1985年成為當時中國最年輕的文科教授,1986年被文化部任命為上海戲劇學院院長。
九十年代,余秋雨在院長當?shù)梅浅3錾⒂锌赡艹鋈沃匾毼坏臅r候提出辭職。之后他開始了生命的又一個起點:考察文化,寫作散文。《文化苦旅》《山居筆記》《霜冷長河》等多本文化散文集以及他的長篇記憶文學《借我一生》等出版,一時暢銷全國,洛陽紙貴。
余秋雨的文化散文有著獨特的風采價值、別樣的藝術(shù)魅力和深邃的人文思想。余秋雨何以從普通教師成為一個專門研究戲劇理論的成功學者?又何以從成功的大學校長成為一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散文大家?我想,這絕不是偶然。
余秋雨有著別人不可替代的優(yōu)勢和條件。例如,他有非凡的寫作天賦。他從小就受到文學的熏陶,中學時就得過上海市作文比賽第一名。他說:“最根本的是我童年時候的生活具有足夠的文學素養(yǎng),我不是講看書,就是我那么早的認識了大山,那么早的認識了原野,那么早的認識了多少鄉(xiāng)村婦女的不同命運……我感謝我的父親,他居然逃難到鄉(xiāng)下,還帶著兩大書箱……小的時候知道水滸,三國,紅樓是什么,小的時候能夠讀巴金先生的《家》《春》《秋》……”所以他在文章中展現(xiàn)出來的語言藝術(shù)爐火純青,讓人望塵莫及。又例如,他獨有的智慧和幽默、敏捷的思維和快速的反應能力等在書中隨處可見。除此之外,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他的勤奮刻苦。當年余秋雨就是“棲身在上海東北郊一間斜頂朝北的十三平方米小屋里,開始了全部的自學課程”。他盡可能搜尋到一本本重要的世界文史經(jīng)典,甚至很多英文原版。他多少年如一日地在這夏天特別酷熱冬天格外寒冷的北屋,吃著最廉價的飯菜,在吵鬧聲中,讀完一本本深奧難通的經(jīng)典,通曉了古代希臘文化、古代印度文化、德國經(jīng)典學理……“就在那間狹小的屋子里,我的思想觀念被一群世界級的大師從頭梳理了一遍!薄拔以跁撻g不僅認識了人類文明史上的諸位大師,還認識了一大批中國的高層學者。”《戲劇理論史稿》等多部專著,就是這樣寫成的。寫作《文化苦旅》等書,也是在非常困難的情況下堅持下來的。他既要不間斷地行旅,又要不間斷地寫作,正如他所說的“行旅的艱難和思考的艱難”。
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在當代散文中獨樹一幟,可以說對中國當代散文的發(fā)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他散文那獨特的寫作題材和風格。他“用個人話語、一己筆觸表述大時間和大空間”“為了讓普通讀者明白這條寫作路途,我會故意把個人對家鄉(xiāng)生活的回憶文章穿插其間。我心中的中國,如同茅舍舟楫的家鄉(xiāng);漫長的文明歷史,如同童年無鞋的腳印!彼运麑戇@些文章,“主要是為了傾吐一種文化感受。這些年來,這種文化感受越來越強烈,如鬼使神差一般纏繞心頭”。余秋雨把深邃的文化思想和意蘊,通過其獨創(chuàng)的文體來表現(xiàn),化為最能被接受的方式。余秋雨就像一個無形的導游,牽動著讀者的思緒,指引著讀者用心靈去體驗這苦澀的旅行。由此我們理解了余秋雨的書為什么雅俗共賞、持續(xù)暢銷;為什么臺灣詩人余光中稱“只讀了三篇,就可以斷定,這是第一流的散文”;為什么探險者余純順羅布泊遇難后最后幾件遺物中有《文化苦旅》……
余秋雨最讓我感佩的是那個人生大動作,也就是當年他主動從院長的位置辭職。如今社會多少人夢寐以求“升遷”“進步”,甚至不惜花費重金。不說別的,當年我為了選擇自己的愛好,毅然從省委調(diào)到出版社,舍棄的僅僅是個科級,就讓我不知有多少個夜晚不得安眠,就是到今天還不斷受到朋友、同學及親戚們的質(zhì)疑。而余秋雨居然連續(xù)寫了23次辭職報告,最終舍棄了官位,這是需要怎樣的胸懷氣度,怎樣的大智慧和怎樣非凡的勇氣啊!當我讀到他在為尋找自我而決意辭職的一段:“黃佐臨先生在我擔任院長之初說了‘可喜、可惜’四個字。我從他自己的人生經(jīng)驗判斷,這四個字的重點在后面兩個字。我如果要像他那樣回歸生命的真實和創(chuàng)造的輕松,回歸文化的本位和藝術(shù)的本位,毫無疑問,遲早會選擇辭職!蔽业男暮退a(chǎn)生了不一般的共鳴。
……
2023年1月,余秋雨克服了許多困難,專程來南京參加一個頒獎會。我一早就去飯店接他。到達飯店,余秋雨剛剛用完早餐。當我對他的到來表示感謝時,他誠懇地說:“學生的事最重要了,再說能評上這個獎,我是很高興的。”他客氣地和我在大廳里很隨意聊天。奇怪的是,我眼前的余秋雨一點也不見了以前感覺到的那種孤傲,他是那樣隨和、親切、和藹,沒有一丁點架子。交談沒多久,似乎我和他就已經(jīng)非常熟稔和隨便了。正是因為和他的熟稔和隨便,我一點也沒談有關(guān)他作品的事,倒是和他說起了一段故事。記得我問他:“你常州有個表妹叫余利平,表妹夫叫張毓如?”“是!”他回答!拔液捅砻猛陼r一直生活在一起。一晃和他們已有五年多沒見面了,F(xiàn)在住江陰鄉(xiāng)下,忙著帶第三代了。我很想念他們。”于是我就開始和他講這個故事。原來,當年他表妹夫張毓如在南京工學院(現(xiàn)為東南大學)讀書,因為來自農(nóng)村,非常貧窮,幾乎都快讀不下去了。我岳父當時在工作,岳母當中學老師,生活條件較好,于是就常常接濟張毓如。后來因種種原因,他們斷了音信。再后來,岳父一家一直在常州工作生活,小女兒在一家工廠的情報室工作,領(lǐng)導她的總工程師竟然就是一直在苦苦尋找我岳父一家的張毓如。從此,他們兩家交往非常密切,張毓如、余利平對我岳父母更是年年看望,照顧有加。當年《文化苦旅》一出版,還專門送我岳父母兩本有余秋雨親筆簽名的書……余秋雨專注、認真地聽完我講的故事,握著我手連聲說:“真讓人感動!”還讓我隨他到大廳一側(cè)合影,“以后到上海來,就打電話給我秘書!”
隨后開會期間,余秋雨立刻成了與會記者和中小學生的中心人物。他在獲獎感言中說:“我雖然得過很多獎,但很多獎我不會去領(lǐng)。然而今天的這個獎我是十分看重的……”他特別對熱愛文學的青少年說:“不要把文學看作職業(yè),它代表著一種素養(yǎng),具有這種素養(yǎng)的人能比其他人更有愛心,更敏感于善惡,更善于表達。我并不希望大家以后都來專業(yè)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而是希望大家可以成為擁有文學素養(yǎng)的律師、工程師、公務(wù)員等,這是一個過來人給大家的意見。”因為要趕飛機去北京,他要提前離會。一下子他便被記者和中小學生圍了起來。他一遍遍耐心地在同學們準備的書和筆記本上簽著字,那么大的年紀,靠在走廊過道的墻壁上屈腿彎腰,一邊還要回答記者這樣那樣的問題,這真是太難為他了。
余秋雨散文讀后感范文第4篇
余秋雨從文化的角度看待山川景物,寫出來的文章就有了不同的含義。不是單純地寫景,也不是單純的抒情或議論。他有了一個獨特的角度,獨特的視角。余秋雨在《文化苦旅?自序》中說道:“我發(fā)現(xiàn)我自己特別想去的地方,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說明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是一種‘人文山水’!庇嗲镉旮粗氐氖巧剿拔锷细街闹袊幕。這正是秋雨散文的特色。
余秋雨站在人類歷史的高闊視角之上來看待文化,文化成了歷史的積淀,文化和歷史已成為不可分割的整體。余秋雨胸藏丘壑,興寄煙霞,橫七縱八,拈來皆成妙文。他將生命敞開來,去貼近文化的大生命,去傾聽歷史的或沉重或細微的足音。他筆下的山川草木,樓臺廟宇,總是與人呼吸相通。處處人文景觀便成了歷史的濃縮,再由歷史顯現(xiàn)出文化,再由文化透顯出民族的存在狀態(tài)。
他的“山水”是“人文山水”!斑@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對我的長期熏染造成的,要擺脫也擺脫不了。每到一個地方,總有一種沉重的歷史氣壓罩住我的全身,使我無端地感動,無端地喟嘆!薄赌呖摺芬晃闹羞@樣寫道:“莫高窟可以傲視異邦古跡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層層累聚?茨呖撸@是一種何等壯闊的生命!”歷史的韻味可謂濃矣!《莫高窟》一文哪里是對文物古跡的欣賞,實在是對中華幾千年滄桑歷史的活生生的再現(xiàn)。
作者視文化為民族的魂靈,把對民族的情感付之于山水之上。《道士塔》中作者由莫高窟的文物遺藏聯(lián)想到外夷入侵、民族劫難,“一位年輕詩人寫道,那天傍晚,當冒險家斯坦因裝滿箱子的車隊正要啟程,他看了一眼西天凄艷的晚霞。那里,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滴血!焙沃故菐紫湮奈锉贿\走了,作者分明看到了一個民族的精靈——文化,在列強刺刀下傷痕累累、血跡斑斑,一個高大的文化巨人在時代面前痛苦著、著。
余秋雨的散文時時閃耀著作者獨到的思想光芒,有深沉的思考,給人啟發(fā)和感悟。
余秋雨走出了書齋,走出了都市繁華,一個人,悄悄地,從秋風塞北到春雨江南,任唐朝的煙塵宋朝的風沙撲打,又黑又瘦,一路探尋著我們這個古老民族的蘇生力量和文化更新的鮮活血脈。面對自然山水、風物,面對一堆堆文化的斷壁殘垣,余秋雨發(fā)出了蒼涼的人生浩嘆。且看《文化苦旅?廢墟》中對“悲劇”的思考:“沒有悲劇就沒有悲壯,沒有悲壯就沒有崇高。雪峰是偉大的,因為滿坡掩埋著登山者的遺體;大海是偉大的,因為處處漂浮著船楫的殘;登月是偉大的,因為‘挑戰(zhàn)者號’的隕落;人生是偉大的,因為有白發(fā),有訣別,有無可奈何的失落。古希臘傍海而居,無數(shù)向往彼岸的勇士在狂波上前仆后繼,于是有了光耀百世的希臘悲劇!弊髡邔ⅰ氨瘎 碧嵘秸芾砀叨冗M行思考,闡釋了悲劇、悲壯及崇高的相承關(guān)系,引發(fā)人們深沉的思索,激勵人們面對人生的悲劇,不要悲觀,要勇于面對、勇于進取。
再看《山居筆記?一個王朝的背影》結(jié)尾:“今天,我面對著避暑山莊的清澈湖水,卻不能不想起王國維先生的面容和身影。我輕輕地嘆息一聲,一個風云數(shù)百年的朝代,總是以一群強者英武的雄姿開頭,而打下了最后一個句點的,卻常常是一些文質(zhì)彬彬的凄怨靈魂。”多么耐人尋味。∵@是文人的悲哀,還是文化的悲哀,抑或是歷史的悲哀?留給人無盡的思考。
余秋雨擅長使用詩化的語言傳情達意。他的文章幾乎每一個語句都以情感“著色”,給讀者以新鮮感和反復咀嚼的引誘。他的散文語言典麗精工,運用多種修辭手法,使文章具有很強的藝術(shù)感染力。
如《山居筆記?坡突圍》中寫坡被官差押解的情形:“長途押解,猶如一路示眾,可惜當時幾乎沒有什么傳播媒介,沿途百姓不認識這就是坡。貧瘠而愚昧的國土上,繩子捆扎著一個世界級的偉大詩人,一步步行進。坡在示眾,整個民族在丟人!薄靶∪藸恐髱,大師牽著歷史。小人順手把繩索重重地抖,于是大師和歷史全都成了罪孽的化身。一部中國文化史,有很長時間一直把諸多文化大師捆押在被告席上,而法官和原告,大多是一群群擠眉弄眼的小人!
這兩段文字很形象、很精彩,充滿情感。讀著這些文字,讀者被感染了,心中油然升起一股悲憤之情,為東坡而悲,為文化而悲,為民族而悲;悲的同時,更有憤恨,憤恨那些嫉恨東坡才華的品格低劣的“文化群小”:例如舒亶、李定,又如王圭、李宜之……
再如《山居筆記?坡突圍》中對“成熟”這個抽象名詞的描述:“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于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哄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需聲張的厚實,一種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發(fā)過了酵,尖利的山風收住了勁,湍急的溪流匯成了湖……”。
余秋雨散文讀后感范文第5篇
--讀余秋雨《問學》有感
作者:秋的私語
交友的方式有很多。其中,最淡然又最雋永的,便是以文字交友,以書交友吧。余秋雨的這本《問學》是幾年前一位朋友托私語的姐姐轉(zhuǎn)送給私語的。私語與這位朋友盡管在同一個城市,卻已經(jīng)五、六年不曾見面。今晚,翻出這篇《問學》的讀后感,與大家分享,也籍此謝謝我的這位朋友。
朋友到書店買書,覺得余秋雨的《問學》很值得一讀,于是買了兩本,自己留一本,再送一本與我。
《問學》的推介語甚為高調(diào):"古有三千弟子《論語》孔夫子;今有北大學生《問學》余秋雨。"素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能與《論語》相提并論,不知《問學》會以一種什么樣的姿態(tài)走進人的內(nèi)心。抱著這種疑惑,我在書中漸行漸遠、漸行漸悟。正如余秋雨所言:"我希望能夠?qū)χ袊幕、西方文化和國際其他文化,有一種總體的透視,而不要局限在某一點上,挽著一個小小的細節(jié),就認為是全部的文化了".的確,《問學》作為鳳凰衛(wèi)視《秋雨時分》的實錄,從影像的視聽,到文字的記錄,完成了一種審美心理學上的轉(zhuǎn)換,留下的不單單是令人感動的中國文化散文式的通史,更是用真正的漢文字之美、文化的表述美的方式,對中國文化所進行的一種總體的透視。
完成這種透視的形式是新穎特殊的。正如余秋雨所言:"這本書的主要亮點,是我和北大學生一起創(chuàng)造了一種最生動的課堂方式,這種課堂方式,曾在播出時讓知識界極為感動。這將成為中國出版領(lǐng)域的一件大事。"這本書共有47課,師生對話貫穿文化歷史,全部話題都由余秋雨親自設(shè)計。北大學子與秋雨老師的觀點對接與探討,沿著古老的話題,散發(fā)自然的青春美色。問的是學,探的是魂。這種魂,深層次體現(xiàn)了一種文化人格——把善良當做生命的根,把創(chuàng)造當做文化的魂,把自己當做獨立的人。書的末尾還有一個搶眼的亮點,便是余秋雨精心設(shè)置的"閃問".學生在節(jié)目現(xiàn)場提出問題,他以最精簡的方式快答,智慧攜速度撲面而來,那是種讓人來得及欣賞、來不及贊嘆的閱讀快感。全書中國文化與青春生命交相互動,體現(xiàn)了一點:文化能夠滋潤生命,生命也能夠滋潤文化。
完成這種透視的過程是通透感性的。從童年的歌聲、甲骨文里的文明胎記、諸子百家的兼容并包、孔子一路冷遇成就的偉大、漢武帝大地所遇到的司馬遷,到遠方的目光、走向現(xiàn)代的困惑,那些關(guān)于中國文化的記憶被串起激活,不曾間斷,通透而感性。對于中國文化史,《問學》沒有去力求規(guī)范化、均質(zhì)化、平衡化,而是站在探討一個現(xiàn)代人應該對漫長的中國文化史保持多少記憶的角度,故意把中國文化史的早期部分大大加重,喚醒人們對全部中華文化的奠基元素更深刻的記憶,故意在某幾個古人身邊反復流連,因為他們是中華文化在不同時期的魂魄所在,故意在某些漫長的歷史走廊里快步走過,因為那里的有些故事只是故事,不必去占據(jù)更多的人的內(nèi)心……所有話題打開的,是中國文化史的大門,是一種文化記憶鮮活的獲得。這種獲得,不是按部就班,不是悠悠緬懷,不是嚴整的課本,而是由一個點到全盤的突然激活,是由一個豁口進入一個空間的頓時開朗。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相關(guān)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quán)/違法違規(guī)的內(nèi)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wǎng)址) 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