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jīng)全文帶拼音及譯文 (菁選2篇)
詩經(jīng)全文帶拼音及譯文1
關(guān)(guān) 關(guān)(guān) 雎(jū) 鳩(jiū) ,在(zài) 河(hé) 之(zhī) 洲(zhōu) 。 窈(yǎo) 窕(tiǎo) 淑(shū) 女(nǚ) ,君(jūn) 子(zǐ) 好(hào) 逑(qiú) 。 參(cēn) 差(cī) 荇(xìng) 菜(cài) ,左(zuǒ) 右(yu) 流(liú) 之(zhī) 。 窈(yǎo) 窕(tiǎo) 淑(shū) 女(nǚ) ,寤(wù) 寐(mèi) 求(qiú) 之(zhī) 。 求(qiú) 之(zhī) 不(bù) 得(dé) ,寤(wù) 寐(mèi) 思(sī) 服(fú) 。
悠(yōu) 哉(zāi) 悠(yōu) 哉(zāi) ,輾(zhǎn) 轉(zhuǎn)(zhuǎn) 反(fǎn) 側(cè)(cè) 。 參(cēn) 差(cī) 荇(xìng) 菜(cài) ,左(zuǒ) 右(yu) 采(cǎi) 之(zhī) 。 窈(yǎo) 窕(tiǎo) 淑(shū) 女(nǚ) ,琴(qín) 瑟(sè) 友(yǒu) 之(zhī) 。 參(cēn) 差(cī) 荇(xìng) 菜(cài) ,左(zuǒ) 右(yu) 芼(mào) 之(zhī) 。 窈(yǎo) 窕(tiǎo) 淑(shū) 女(nǚ) ,鐘(zhōng) 鼓(gǔ) 樂(yuè) 之(zhī)
譯文
關(guān)關(guān)鳴春雎鳩鳥,在那河中小洲島。姑娘文靜又秀麗,君子求她結(jié)情侶。
長短不齊青荇菜,姑娘左右采呀采。文靜秀麗好姑娘,朝朝暮暮把她想。
追求沒能如心愿,日夜渴慕思如潮。相憶綿綿恨重重,翻來覆去難成眠。
長短不齊青荇菜,姑娘左右采呀采。文靜秀麗好姑娘,琴瑟傳情兩相愛。
長短不齊青荇菜,姑娘左右把它撿。文靜秀麗好姑娘,鐘鼓齊鳴換笑顏。
注釋
[1]選自《詩經(jīng)·周南》(朱熹《詩集傳》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对娊(jīng)》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周代詩歌305篇。周南,周代地域名稱,泛指洛陽以南到漢江流域一帶。關(guān)雎,篇名,取第一句”關(guān)關(guān)雎鳩”中的兩個字。
[2]關(guān)關(guān):雌雄二雞相互應(yīng)和的叫聲。雎鳩:一種水鳥,即王雎。
[3]洲,水中陸地。
[4]窈窕,美好文靜的樣子。淑女,賢良美好的女子。窈:深邃。喻女子心靈美;窕:幽美。喻女子儀表美。
[5]好逑,好的配偶。逑,匹配之意。
[6]參差,長短不齊貌。荇菜,水生植物。圓葉細(xì)莖,根生水底,葉浮在水面,可供食用。
[7]流,求取。之,指荇菜。左右流之,時而向左、時而向右地求取荇菜。這里是以勉力求取荇菜,隱喻“君子”努力追求“淑女”。
[8]寤寐,醒和睡。指日夜。寤,醒覺。寐,入睡。又,馬瑞辰《毛詩傳箋注通釋》說:“寤寐,猶夢寐!币部赏。
[9]思服,思念。服,想。 《毛傳》:“服,思之也!
[10]悠,感思。見《爾雅·釋詁》郭璞注。哉,語詞。悠哉悠哉,猶言“想念呀,想念呀”。
[11]輾轉(zhuǎn)反側(cè),翻覆不能入眠。輾,古字作展。展轉(zhuǎn),即反側(cè)。反側(cè),猶翻覆。
[12]琴、瑟,皆弦樂器。琴五或七弦,瑟二十五或五十弦。友,此處有親近之意。這句說,用琴瑟來親近“淑女”。
[13]芼,擇取,挑選。
[14]鐘鼓樂之,用鐘奏樂來使她快樂。樂,使……快樂。
簡析
《關(guān)雎》是一首意思很單純的詩。大概它第一好在音樂,此有孔子的評論為證,《論語·泰伯》:“師摯之始,《關(guān)雎》之亂,洋洋乎盈耳哉!眮y,便是音樂結(jié)束時候的合奏。它第二好在意思!蛾P(guān)雎》不是實寫,而是虛擬。戴君恩說:“此詩只‘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便盡了,卻翻出未得時一段,寫個牢騷憂受的光景;又翻出已得時一段,寫個歡欣鼓舞的光景,無非描寫‘君子好逑’一句耳。若認(rèn)做實境,便是夢中說夢!迸_\震說:“輾轉(zhuǎn)反側(cè),琴瑟鐘鼓,都是空中設(shè)想,空處傳情,解詩者以為實事,失之矣!倍际怯械弥!对姟穼懩信椋嘤锰摂M,即所謂“思之境”,如《漢廣》,如《月出》,如《澤陂》,等等,而《關(guān)雎》一篇最是恬靜溫和,而且有首有尾,尤其有一個完滿的結(jié)局,作為樂歌,它被派作“亂”之用,正是很合適的。 然而不論作為樂還是作為歌,它都不*衍,不單調(diào)。賀貽孫曰:“‘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zhuǎn)反側(cè)’,此四句乃詩中波瀾,無此四句,則不獨全詩*疊直敘無復(fù)曲折,抑且音節(jié)短促急弦緊調(diào),何以被諸管弦乎。忽于‘窈窕淑女’前后四疊之間插此四句,遂覺滿篇悠衍生動矣!编囅柙唬骸暗么艘徽,文勢便不*衍,下文‘友之’‘樂之’乃更沉至有味!圃沼圃铡,疊二字句以為句,‘輾轉(zhuǎn)反側(cè)’,合四字句以為句,亦著意結(jié)構(gòu)。文氣到此一住,樂調(diào)亦到此一歇拍,下章乃再接前腔!彪m然“歇拍”、“前腔”云云,是以后人意揣度古人,但這樣的推測并非沒有道理。依此說,則《關(guān)雎》自然不屬即口吟唱之作,而是經(jīng)由一番思索安排的功夫“作”出來。其實也可以說,“詩三百”,莫不如是。 “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毛傳:“興也!钡绾问桥d呢,卻是一個太大的問題。若把古往今來關(guān)于“興”的論述統(tǒng)統(tǒng)編輯起來,恐怕是篇幅甚巨的一部大書,則何敢輕易來談。然而既讀《詩》,興的問題就沒辦法繞開,那么只好敷衍幾句最*常的話。所謂“興”,可以說是引起話題吧,或者說是由景引起情。這景與情的碰合多半是詩人當(dāng)下的感悟,它可以是即目,也不妨是浮想;前者是實景,后者則是心象。但它僅僅是引起話題,一旦進(jìn)入話題,便可以放過一邊,因此“興”中并不含直接的比喻,若然,則即為“比”。至于景與情或曰物與心的關(guān)聯(lián),即景物所以為感為悟者,當(dāng)日于詩人雖是直接,但如旁人看則已是微妙,其實即在詩人自己,也未嘗不是轉(zhuǎn)瞬即逝難以捕捉;時過境遷,后人就更難找到確定的答案。何況《詩》的創(chuàng)作有前有后,創(chuàng)作在前者,有不少先已成了警句,其中自然包括帶著興義的句子,后作者現(xiàn)成拿過來,又融合了自己的一時之感,則同樣的興,依然可以有不同的含義。但也不妨以我們所能感知者來看。羅大經(jīng)說:“杜少陵絕句云:‘遲日江山麗,春風(fēng)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蛑^此與兒童之屬對何以異,余曰不然。上二句見兩間莫非生意,下二句見萬物莫不適性。于此而涵泳之,體認(rèn)之,豈不足以感發(fā)吾心之真樂乎!蔽覀兒畏烈源诵膩砜础对姟分d。兩間莫非生意,萬物莫不適性,這是自然予人的最樸素也是最直接的感悟,因此它很可以成為看待人間事物的一個標(biāo)準(zhǔn):或萬物如此,人事亦然,于是喜悅,如“桃之天天,灼灼其華”(《周南·桃夭》),如“呦呦鹿鳴,食野之蘋”(《小雅·鹿鳴》),如此詩之“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或萬物如此,人事不然,于是悲怨,如“雄雉**,泄泄其羽”(《邶風(fēng)·雄雉》),如“***風(fēng),以陰以雨”(《邶風(fēng)·谷風(fēng)》),如“毖彼泉水,亦流于淇”(《邶風(fēng)·泉水》)!对姟分幸约兇獾淖匀伙L(fēng)物起倡的興,大抵不出此意?傊,興之特殊,即在于它于詩人是如此直接,而于他人則往往其意微渺,但我們?nèi)艚獾迷娙嗽前烟斓厮臅r的瞬息變化,自然萬物的死生消長,都看作生命的見證,人生的比照,那么興的意義便很明白。它雖然質(zhì)樸,但其中又何嘗不有體認(rèn)生命的.深刻。 “鐘鼓樂之”,是身分語,而最可含英咀華的則是“琴瑟友之”一句。朱熹曰:“‘友’者,親愛之意也!陛o廣申之曰:“以友為親愛之意者,蓋以兄友弟之友言也!比绱耍囤L(fēng)·谷風(fēng)》“宴爾新昏,如兄如弟”的形容正是這“友”字一個現(xiàn)成的注解。若將《鄭風(fēng)·女曰雞鳴》《陳風(fēng)·東門之池》等篇合看,便知“琴瑟友之”并不是泛泛說來,君子之“好逑”便不但真的是知“音”,且知情知趣,而且更是知心。春秋時代以歌詩為辭令,我們只認(rèn)得當(dāng)日外交之風(fēng)雅,《關(guān)雎》寫出好婚姻之一般,這日常情感生活中實在的諧美和欣欣之生意,卻是那風(fēng)雅最深厚的根源。那時候,《詩》不是裝飾,不是點綴,不是只為修補生活中的殘闕,而真正是“人生的日用品”(顧頡剛語),《關(guān)雎》便好像是人生與藝術(shù)合一的一個宣示,栩栩然翩翩然出現(xiàn)在文學(xué)史的黎明。 關(guān)雎,是《詩經(jīng)》的開篇之作,向來有贊譽。為什么用關(guān)雎作為這篇充滿愛意的詩的題目呢?在孔子編輯《詩經(jīng)》時,分為風(fēng)雅頌三部分,其中雅又分為大雅和小雅。風(fēng),為民間傳唱的詩,《孟子見梁惠王》中有關(guān)于民間的歌曲的記載,風(fēng),大體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流行歌曲。雅,中的部分來自民間,部分來自貴族的歌頌詩。頌,便是貴族用來祭司時歌頌上天,先祖的詩。所以,大部分的詩是沒有名字的,而編輯一部書,為了讓人們便于查閱必將為每部分添加題目。當(dāng)然,孔子比較謙虛采取了取詩每句開頭的詞作為詩的題目!蛾P(guān)雎》取自關(guān)關(guān)雎鳩 ,“關(guān)關(guān)”是指雎鳩的叫聲,擬聲詞。后世多用這種的命名方法,如唐李商隱的《無題》,因為有多首,所以采取了孔子發(fā)明的命名方法,如《錦瑟》取自:錦瑟無端五十弦。
解析
《關(guān)雎》是《風(fēng)》之始也,也是《詩經(jīng)》第一篇。古人把它冠于三百零五篇之首,說明對它評價很高!妒酚洝ね馄菔兰摇吩(jīng)記述說:“《易》基乾坤,《詩》始《關(guān)雎》,《書》美厘降……夫婦之際,人道之大倫也。”又《漢書·匡衡傳》記載匡衡疏云:“匹配之際,生民之始,萬福之原;橐鲋Y正,然后品物遂而天命全。孔子論《詩》,一般都是以《關(guān)雎》為始!司V紀(jì)之首,王教之端也!彼麄兊闹埸c是迂腐的,但對詩的本義的概括卻基本正確。問題在于它所表現(xiàn)的是什么樣的婚姻。這關(guān)系到我們對《風(fēng)》的理解。朱熹《詩集傳》“序”說:“凡詩之所謂風(fēng)者,多出于里巷歌謠之作,所謂男女相與詠歌,各言其情者也!庇粥嶉浴锻ㄖ尽仿浴**序論》說:“《詩》在于聲,不在于義,猶今都邑有新聲,巷陌競歌之,豈為其辭義之美哉?直為其聲新耳!敝祆涫菑脑娏x方面論述的,鄭樵則從聲調(diào)方面進(jìn)行解釋。我們把二者結(jié)合起來,可以認(rèn)為《風(fēng)》是一種用地方聲調(diào)歌唱的表達(dá)男女愛情的歌謠。盡管朱熹對《關(guān)雎》主題的解釋并不如此,但從《關(guān)雎》的具體表現(xiàn)看,它確是男女言情之作,是寫一個男子對女子愛情的追求。其聲、情、文、義俱佳,足以為《風(fēng)》之始,三百篇之冠?鬃诱f:“《關(guān)雎》樂而不*,哀而不傷!保ā墩撜Z·八佾》)此后,人們評《關(guān)雎》,皆“折中于夫子”(《史記·孔子世家》)。但《關(guān)雎》究竟如何呢?
這首詩原是三章:一章四句,二章八句,三章八句。鄭玄從文義**后二章又各分為兩章,共五章,每章四句。現(xiàn)在用鄭玄的分法。第一章雎鳩和鳴于河之洲上,其興淑女配偶不亂,是君子的好匹配。這一章的佳處,在于舒緩*正之音,并以音調(diào)領(lǐng)起全篇,形成全詩的基調(diào)。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統(tǒng)攝全詩。第二章的“參差荇菜”承“關(guān)關(guān)雎鳩”而來,也是以洲上生長之物即景生情!傲鳌,《毛傳》訓(xùn)為“求”,不確。因為下文“寤寐求之”已有“求”字,此處不當(dāng)再有“求”義!扒蟆弊质侨闹行,整首詩都在表現(xiàn)男子對女子的追求過程,即從深切的思慕到實現(xiàn)結(jié)婚的愿望。第三章抒發(fā)求之而不得的憂思。這是一篇的關(guān)鍵,最能體現(xiàn)全詩精神。姚際恒《詩經(jīng)通論》評云:“前后四章,章四句,辭義悉協(xié)。今夾此四句于‘寤寐求之’之下,‘友之’、‘樂之’二章之上,承上遞下,通篇精神全在此處。蓋必著此四句,方使下‘友’、‘樂’二義快足滿意。若無此,則上之云‘求’,下之云‘友’、‘樂’,氣勢弱而不振矣。此古人文章爭扼要法,其調(diào)亦迫促,與前后*緩之音別。”姚氏對本章在全詩中的重要性分析最為精當(dāng)。應(yīng)當(dāng)補充者,此章不但以繁弦促管振文氣,而且寫出了生動逼真的形象,即王士禎《漁洋詩話》所謂“《詩》三百篇真如畫工之肖物”。林義光《詩經(jīng)通解》說:“寐始覺而輾轉(zhuǎn)反側(cè),則身猶在床!边@種對思念情人的心思的描寫,可謂“哀而不傷”者也。第四、五章寫求而得之的喜悅。“琴瑟友之”、“鐘鼓樂之”,都是既得之后的情景。曰“友”,曰“樂”,用字自有輕重、深淺不同。極寫快興滿意而又不涉于侈靡,所謂“樂而不*”。通篇詩是寫一個男子對女子的思念和追求過程,寫求而不得的焦慮和求而得之的喜悅。
寫作手法
這詩的主要表現(xiàn)手法是興寄,《毛傳》云:“興也!笔裁词恰芭d”?孔穎達(dá)的解釋最得要領(lǐng),他在《毛詩正義》中說:“‘興’者,起也。取譬引類,起發(fā)己心,《詩》文諸舉草木鳥獸以見意者,皆‘興’辭也!彼^“興”,即先從別的景物引起所詠之物,以為寄托。這是一種委婉含蓄的表現(xiàn)手法。如此詩以雎鳩之“摯而有別”,興淑女應(yīng)配君子;以荇菜流動無方,興淑女之難求;又以荇菜既得而“采之”、“芼之”,興淑女既得而“友之”、“樂之”等。這種手法的優(yōu)點在于寄托深遠(yuǎn),能產(chǎn)生文已盡而意有余的效果。
這首詩還采用了一些雙聲疊韻的連綿字,以增強詩歌音調(diào)的**美和描寫人物的生動性。如“窈窕”是疊韻;“參差”是雙聲;“輾轉(zhuǎn)”既是雙聲又是疊韻。用這類詞修飾動作,如“輾轉(zhuǎn)反側(cè)”;摹擬形象,如“窈窕淑女”;描寫景物,如“參差荇菜”,無不活潑逼真,聲情并茂。劉師培《論文雜記》云:“上古之時,……謠諺之音,多循天籟之自然,其所以能諧音律者,一由句各葉韻,二由語句之間多用疊韻雙聲之字。”此詩雖非句各葉韻,但對雙聲疊韻連綿字的運用,卻保持了古代詩歌淳樸自然的風(fēng)格。
用韻方面,這詩采取偶句入韻的方式。這種偶韻式支配著兩千多年來我國古典詩歌諧韻的形式。而且全篇三次換韻,又有虛字腳“之”字不入韻,而以虛字的前一字為韻。這種在用韻方面的參差變化,極大地增強了詩歌的節(jié)奏感和音樂美。
對《關(guān)雎》,我們應(yīng)當(dāng)從詩義和音樂兩方面去理解。就詩義而言,它是“民俗歌謠”,所寫的男女愛情是作為民俗反映出來的。相傳古人在仲春之月有會合男女的習(xí)俗!吨芏Y·地官·媒氏》云:“媒氏(即媒官)掌萬民之判(配合)。……中春(二月)之月,令會男女,于是時也,奔者不禁(不禁止奔);若無故而不用令者,罰之,司男女之無夫家者而會之!薄蛾P(guān)雎》所詠未必就是這段史事的記實,但這段史實卻有助于我們了解古代男女相會、互相愛慕并希望成婚的心理狀態(tài)和風(fēng)俗習(xí)尚。文學(xué)作品描寫的對象是社會生活,對社會風(fēng)俗習(xí)尚的描寫能更真實地再現(xiàn)社會生活,使社會生活融匯于社會風(fēng)習(xí)的畫面中,從而就更有真實感!蛾P(guān)雎》就是把古代男女戀情作為社會風(fēng)俗習(xí)尚描寫出來的。就樂調(diào)而言,全詩重章疊句都是為了合樂而形成的。鄭樵《通志·樂略·**序論》云:“凡律其辭,則謂之詩,聲其詩,則謂之歌,作詩未有不歌者也!编嶉蕴貏e強調(diào)聲律的重要性。凡古代活的有生氣的詩歌,往往都可以歌唱,并且重視聲調(diào)的**。《關(guān)雎》重章疊句的運用,說明它是可歌的,是活在人們口中的詩歌。當(dāng)然,《關(guān)雎》是把表達(dá)詩義和疾徐聲調(diào)結(jié)合起來,以聲調(diào)傳達(dá)詩義。鄭玄《詩譜序》云:“《虞書》曰:‘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然則詩之道,放于此乎?”
中心思想
這首詩通過一個男子在河邊遇到一個采摘荇菜的姑娘,并為姑娘的勤勞、美貌和嫻靜而動心,隨之引起了強烈的愛慕之情,在夢里也會夢見那位姑娘的一系列追求過程,充分表現(xiàn)了古代勞動人民內(nèi)心對美好愛情的向往和追求,突出表達(dá)了青年男女健康、真摯的思想感情。 本篇是詩經(jīng)的首篇,更加表明了關(guān)雎在古代人們心中的地位。
詩經(jīng)全文帶拼音及譯文2
春秋《詩經(jīng)小雅鶴鳴》
鶴鳴于九皋,聲聞于野。魚潛在淵,或在于渚。樂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維萚。他山之石,可以為錯。
鶴鳴于九皋,聲聞于天。魚在于渚,或潛在淵。樂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維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chūn qiū 《shī jīng ·xiǎo yǎ ·hè míng 》
hè míng yú jiǔ gāo ,shēng wén yú yě 。yú qián zài yuān ,huò zài yú zhǔ 。lè bǐ zhī yuán ,yuán yǒu shù tán ,qí xià wéi tuò 。tā shān zhī shí ,kě yǐ wéi cuò 。
hè míng yú jiǔ gāo ,shēng wén yú tiān 。yú zài yú zhǔ ,huò qián zài yuān 。lè bǐ zhī yuán ,yuán yǒu shù tán ,qí xià wéi gǔ 。tā shān zhī shí ,kě yǐ gōng yù 。
注釋:
九皋:皋,沼澤地。九:虛數(shù),言沼澤之多。
渚:水中小洲,此處當(dāng)指水灘。
萚(tuò):酸棗一類的灌木。一說“萚”乃枯落的枝葉。
錯:礪石,可以打磨玉器。
榖(gǔ):樹木名,即楮樹,其樹皮可作造紙原料。
沼澤曲折白鶴叫, 鳴聲嘹亮傳四郊。魚兒潛伏深水里,有時游出近小島。美麗花園逗人愛,園里檀樹大又高,樹下萚樹矮又小。它鄉(xiāng)山上有寶石,同樣可做雕玉刀。
沼澤曲折白鶴叫, 鳴聲嘹亮傳九霄。魚兒潛伏深水里,潛入深淵也逍遙。美麗花園逗人愛,園里檀樹大又高,下有楮樹矮又小。 它鄉(xiāng)山上有寶石,同樣可將美玉雕。
賞析:
此詩共二章,每章九句。前后兩章共用了四個比喻,語言也相似,只是押韻不同。關(guān)于詩的主題,有幾種不同的說法。《毛詩序》認(rèn)為是“誨(周)宣王也”,鄭箋補充說:“誨,教也,教宣王求賢人之未仕者!蓖跸戎t《詩三家義集疏》舉例證明魯詩、齊詩、韓詩都與毛詩觀點一致。到了宋代朱熹《詩集傳》則說:“此詩之作,不可知其所由,然必陳善納誨之辭也!闭J(rèn)為這是一篇意在勸人為善的作品。今人程俊英在《詩經(jīng)譯注》祖毛、鄭舊說而加以發(fā)展,說:“這是一首通篇用借喻的手法,抒發(fā)招致人才為國所用的主張的詩,亦可稱為‘招隱詩’!边@種說法較易為今人所理解。
先談朱熹的說法。他分析第一章說:“蓋鶴鳴于九皋,而聲聞于野,言誠之不可揜(掩)也;魚潛在淵,而或在于渚,言理之無定在也;園有樹檀,而其下維萚,言愛當(dāng)知其惡也;他山之石,而可以為錯,言憎當(dāng)知其善也。由是四者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理,其庶幾乎?”他將詩中四個比喻,概括為四種思想:即誠、理、愛、憎。并認(rèn)為從這四者引申出去,可以作為“天下之理”——即普遍真理。他的說法看起來很辯證,都是用發(fā)展的變化的觀點分析問題,而且兼顧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然而他卻是用程朱理學(xué)來說詩,這一點從他對第二章的解釋中看得更加清楚。
《詩集傳》釋第二章結(jié)句引程子曰:“玉之溫潤,天下之至美也。石之粗厲,天下之至惡也。然兩玉相磨,不可以成器,以石磨之,然后玉之為器,得以成焉。猶君子之與小人處也,橫逆侵加,然后修省畏避,動心忍性,增益預(yù)防,而義理生焉,道理成焉!背套诱f詩與朱子說詩,如出一轍,皆為引申之詞!八街梢怨ビ瘛,就字面而言,就是另一座山上的石頭,可以用來磨制玉器,今人也常常引以為喻。然而是否為詩的本義呢,似乎很難說。
再談今人程俊英關(guān)于此詩的解釋。程先生在《詩經(jīng)譯注》中說:“詩中以鶴比隱居的賢人!薄霸娙艘贼~在淵在渚,比賢人隱居或出仕!薄皥@,花園。隱喻國家!薄皹涮,檀樹,比賢人。”“萚,枯落的枝葉,比小人!薄八街竸e國的賢人!薄懊珎鳎骸畼b,惡木也!餍∪。”她從“招隱詩”這一主題出發(fā),將詩中所有比喻都一一與人事掛鉤,雖不無牽強附會,倒也自成一說。
其實,就詩論詩,不妨認(rèn)為這是一首即景抒情小詩。在廣袤的荒野里,詩人聽到鶴鳴之聲,震動四野,高入云霄;然后看到游魚一會兒潛入深淵,一會兒又躍上灘頭。再向前看,只見一座園林,長著高大的檀樹,檀樹之下,堆著一層枯枝敗葉。園林近旁,又有一座怪石嶙峋的山峰,詩人因而想到這山上的石頭,可以取作磨礪玉器的工具。詩中從聽覺寫到視覺,寫到心中所感所思,一條意脈貫串全篇,結(jié)構(gòu)十分完整,從而形成一幅遠(yuǎn)古詩人漫游荒野的圖畫。這幅圖畫中有色有聲,有情有景,因而也充滿了詩意,讀之不免令人產(chǎn)生思古之幽情。如此讀詩,讀者便會受到詩的藝術(shù)感染,產(chǎn)生無窮興趣。若刻意求深,強作解人,未免有高深莫測之感。
“鶴鳴九皋”出處于春秋時代《詩經(jīng)·小雅·鶴鳴》詩集上的田園畫卷,敘述了上古堯舜時代,這里是碧波萬頃,蘆葦蕩漾的“汝洋江”伊侯國。成群結(jié)隊的仙鶴翱翔在藍(lán)天白云之下,棲息在檀林蔽日的九皋之巔,擒食于汝洋江面之上,呈現(xiàn)出與當(dāng)?shù)亻苑、漁民和睦相處之景象。先民們以巍峨壯觀,煙霧繚繞,仙鶴長鳴的皋峰,用九層天之高來比喻崇敬仰止它,故稱謂“九皋山”。
隋朝酈道元的《水經(jīng)注》載:商代盤庚時的**胡昭,年老隱居伊河?xùn)|岸的九皋山,就是來尋找古時的堯、舜、伊尹等圣人,當(dāng)年在此養(yǎng)生樂道之妙法的。后孔子把和睦盛世之景編入《詩經(jīng)》寶典,廣泛流傳后世。由此引來了李白、白居易、劉禹錫、歐陽修、司馬光、邵雍等歷代詩人和文學(xué)家游圣山而陶醉,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千古詩篇。
“鶴鳴”取自《詩經(jīng)》:“鶴鳴于九皋,聲聞于天。” 鶴鳴湖位于鶴山南麓,方圓十余畝,荷蓮芬芳,楊柳依依,湖光山色,碧波蕩漾。觀景最宜在春雨綿綿的季節(jié),煙雨朦朧,濃淡相宜,恰似一道風(fēng)光秀麗的水墨畫。正所謂:“輕風(fēng)陣陣送清香,群鶴翱翔十畝塘。三畫青山一面海,西湖無此好風(fēng)光!
詩經(jīng)全文帶拼音及譯文 (菁選2篇)擴(kuò)展閱讀
詩經(jīng)全文帶拼音及譯文 (菁選2篇)(擴(kuò)展1)
——詩**風(fēng)全文及譯文3篇
詩**風(fēng)全文及譯文1
《國風(fēng)·鄭風(fēng)·狡童》
先秦:佚名
彼狡童兮,不與我言兮。**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彼狡童兮,不與我食兮。**之故,使我不能息兮。
《國風(fēng)·鄭風(fēng)·狡童》譯文
那個滑頭小伙子,為何不和我說話?都是因你的緣故,使我飯也吃不下。
那個滑頭小伙子,為何不與我共餐?都是因你的緣故,使我覺也睡不安。
《國風(fēng)·鄭風(fēng)·狡童》注釋
狡童:美貌少年。狡,同“姣”,美好。一說為狡猾,如口語說“滑頭”之類,是戲謔之語。
彼:那。
維:為,因為。
不能餐:飯吃不香,吃不下。
食:一起吃飯。
息:安穩(wěn)入睡。
《國風(fēng)·鄭風(fēng)·狡童》鑒賞
法國女作家斯達(dá)爾夫人說:愛情對于男子只是生活中的一段插曲,而對于女人則是生命的全部。確實,一個姑娘生活中最艱巨的任務(wù)就是反復(fù)證實小伙子的愛情是執(zhí)著專一,永恒不變的。因而,戀愛中的姑娘永遠(yuǎn)沒有精神的安寧。對方一個異常的表情,會激起她心中的`波瀾;對方一個失愛的舉動,更會使她痛苦無比,寢食難安!多嶏L(fēng)·狡童》中的這位女子就是如此,或許是一次口角,或許是一個誤會,小伙子兩個失愛的舉動,她竟為之寢食不安,直言痛呼。
首先,詩的兩章通過循序漸進(jìn)的結(jié)構(gòu)方式,有層次地表現(xiàn)了這對戀人之間已經(jīng)出現(xiàn)的疏離過程。第一章曰:“不與我言”,第二章承之曰:“不與我食”,這不是同時并舉,而是逐步發(fā)展。所謂“不與我言”,并非道途相遇,掉頭不顧,而當(dāng)理解為共食之時,不瞅不睬;所謂“不與我食”,是指始而為共食之時,不瞅不睬,繼而至分而居之,不與共食。愛情的小舟,遇到了急風(fēng)狂浪,正面臨傾覆的危險。與此相應(yīng),女子失戀的痛苦也隨之步步加深。共食不睬,雖一日三餐不寧而長夜同寢尚安;而分居離食,就食不甘味更寢不安席了。因此這位女子要直言呼告,痛訴怨恨。
其次,詩篇通過直言痛呼的人物語言,刻畫了一個初遭失戀而情感纏綿,對戀人仍一往情深的女子形象!对娊(jīng)》中刻劃了許多遭遇情變的形象,情變程度有別,痛苦感受不同!多嶏L(fēng)·狡童》中的女子面臨失戀的情況,聽她的呼告,能感覺在怨恨與焦慮中,仍對戀人充滿了渴望與深情!敖仆钡摹敖啤,一說通“佼”,亦即強壯俊美之意;如此理解,“彼狡童兮”,亦即“那個強壯漂亮的小伙子啊”。這就是罵中有愛,恨中帶戀了。所謂“若忿,若憾,若謔,若真,情之至也”(陳繼揆《讀風(fēng)臆補》)。而兩章的后兩句“**之故,使我不能餐兮”、“**之故,使我不能息兮”,則由前兩句第三人稱的“彼”,轉(zhuǎn)變?yōu)榈诙朔Q的直面式的呼告了,從而把對“狡童”的戀慕期待之情表現(xiàn)得纏綿難割。
古老的《詩經(jīng)》,傳達(dá)的是古今相通之情,只因語言簡奧,才會艱深難解。《鄭風(fēng)·狡童》則不然,不僅女子的感情哀傷動人,女子的呼告也是明白如話,句句入耳?墒牵皇字笔阈匾苤,千百年來卻久遭曲解。“詩必取足于己,空諸依傍而詞意相宣,庶幾斐然成章;……盡舍詩中所言而別求詩外之物,不屑眉睫之間而上窮碧落、下及黃泉,以冀弋獲,此可以考史,可以說教,然而非談藝之當(dāng)務(wù)也”(《管錐編》第一冊)。錢鐘書對“《詩》作詩讀”之旨作了淋漓透辟的發(fā)揮,讀《鄭風(fēng)·狡童》然,讀一切古詩均然。
《國風(fēng)·鄭風(fēng)·狡童》創(chuàng)作背景
關(guān)于《鄭風(fēng)·狡童》這首詩,漢代經(jīng)生以之為刺詩。鄭昭公忽不能與賢人共圖國事,致使祭仲擅權(quán),危害國家,故詩人作此刺之。后人多從其說。而現(xiàn)代學(xué)者一般不贊成這種說法,認(rèn)為這是一首熱烈的情歌或女子失戀的詩歌。
詩**風(fēng)全文及譯文2
《國風(fēng)·周南·芣苢》
先秦:佚名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國風(fēng)·周南·芣苢》譯文
繁茂鮮艷的芣苢呀,我們趕緊來采呀。繁茂鮮艷的芣苢呀,我們趕緊采起來。
繁茂鮮艷的芣苢呀,一片一片摘下來。繁茂鮮艷的芣苢呀,一把一把捋下來。
繁茂鮮艷的芣苢呀,提起衣襟兜起來。繁茂鮮艷的芣苢呀,掖起衣襟兜回來。
《國風(fēng)·周南·芣苢》注釋
采采:茂盛的樣子。
芣苢(fúyǐ):植物名,即車前草,其葉和種子都可以入藥,有明顯的利尿作用,并且其穗狀花序結(jié)籽特別多,可能與當(dāng)時的多子信仰有關(guān)。
薄言:“薄”“言”發(fā)語詞,無義。這里主要起補充音節(jié)的作用。
有:取得,獲得。
掇(duō):拾取,摘取。
捋(luō):從莖上成把地采取。
袺(jié):提起衣襟兜東西。
襭(xié):把衣襟扎在腰帶上兜東西。
《國風(fēng)·周南·芣苢》賞析
《詩經(jīng)》中的民間歌謠,有很多用重章疊句的形式,但像《芣苢》這篇重疊得如此厲害卻也是絕無僅有的。先以第一章為例:“采采”二字,以《詩經(jīng)》各篇的情況而論,可以解釋為“采而又采”,亦可解釋為“各種各樣”。有人覺得用前一種解釋重復(fù)過甚,故取第二種。然而說車前草是“各種各樣”的,也不合道理,應(yīng)該還是“采而又采”。到了第二句,“薄言”是無意義的語助詞,“采之”在意義上與前句無大變化。第三句重復(fù)第一句,第四句又重復(fù)第二句,只改動一個字。所以整個第一章,其實只說了兩句話:采芣苢,采到了。這還罷了,第二章、第三章竟仍是第一章的重復(fù),只改動每章第二、四句中的動詞。也就是說,全詩三章十二句,只有六個動詞——采、有、掇、捋、袺、襭——是不斷變化的,其余全是重疊,這確實是很特別的。
這是一曲勞動的歡歌,是當(dāng)時人們采芣苢(一說即車前草,一說為薏苡)時所唱的歌謠。全詩三章,每章四句,全是重章疊句,僅僅只變換了少數(shù)幾個動詞,其余一概不變,反復(fù)地表達(dá)勞動的過程,勞動成果的由少至多也就表達(dá)出來,充滿了勞動的歡欣,洋溢著勞動的熱情。
但這種看起來很單調(diào)的重疊,卻又有它特殊的效果。在不斷重疊中,產(chǎn)生了簡單明快、往復(fù)回環(huán)的音樂感。同時,在六個動詞的變化中,又表現(xiàn)了越采越多直到滿載而歸的過程。詩中完全沒有寫采芣苢的人,令人讀起來卻能夠明白地感受到她們歡快的心情——情緒就在詩歌的音樂節(jié)奏中傳達(dá)出來。清人方玉潤在《詩經(jīng)原始》中說:“讀者試*心靜氣涵詠此詩,恍聽田家婦女,三三五五,于*原曠野、風(fēng)和日麗中,群歌互答,余音裊裊,若遠(yuǎn)若近,忽斷忽續(xù),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曠!边@話雖說想像的成分多了些,體會還是很準(zhǔn)確的。這種至為簡單的文辭復(fù)沓的歌謠,確是合適于許多人在一起唱;一個人單獨地唱,會覺得味道不對。袁枚曾經(jīng)嘲笑地說:“三百篇如‘采采芣苢,薄言采之’之類,均非后人所當(dāng)效法。今人附會**,極力贊嘆。章齋戲仿云:‘點點蠟燭,薄言點之。剪剪蠟燭,薄言剪之。’聞?wù)呓^倒!(《隨園詩話》)說《詩經(jīng)》不宜盲目效仿,當(dāng)然不錯,但他所取的例子,實為不倫不類。一群人在野外采芣苢,興高采烈,采而又采,是自然的事情,詩歌可以把這歡快表達(dá)出來。而一個人在那里把蠟燭芯剪了又剪,還唱著“剪剪蠟燭,薄言剪之”,除了精神病,也沒有別的解釋了。這完全是文人制造出來的滑稽,并非《芣苢》不值得贊嘆或絕對不可以效仿。
關(guān)于當(dāng)時人們采芣苢的用處的問題,毛傳說此草“宜懷任(妊)”即可以療治不孕;又一種說法,是認(rèn)為此草可以療治麻風(fēng)一類的惡疾。這兩種說法在中醫(yī)學(xué)上都沒有根據(jù),F(xiàn)在中醫(yī)以此草入藥,是認(rèn)為它有清熱明目和止咳的功能,草籽據(jù)說可治高血壓。這還罷了,也可以勉強地說,《詩經(jīng)》時代的人是相信車前草是可以治療不孕或麻風(fēng)的。但即便如此,這詩仍然有不可理解之處:不孕或者家里人生了麻風(fēng),都是極苦惱的事情,不可能有一大群人為此而興高采烈地一邊采車前一邊唱著歌的道理。拿方玉潤所推想的情景來看這樣的解釋,尤其覺得不對勁。
所以應(yīng)該給《芣苢》以另一種更合理的解釋。清代學(xué)者郝懿行在《爾雅義疏》中所說的一句話:“野人亦煮啖之!贝恕耙叭恕笔侵膏l(xiāng)野的窮人。可見到了清代,還有窮人以此為食物的。在朝*(包括*境內(nèi)和朝鮮半島上的),以車前草為食物是普遍的習(xí)俗。春天采了它的嫩葉,用開水燙過,煮成湯,味極鮮美。朝*是受漢族古代習(xí)俗影響極大的民族,朝語至今保存了很多古漢語的讀音?梢酝葡耄*古代民間也曾普遍以車前草為食物,只是到了后來,這種習(xí)俗漸漸衰退,只在郝懿行所說的“野人”中偶一見之,但在朝*中,卻仍舊很普遍。
以此釋《芣苢》詩,就覺得容易理解了。按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覽志》云:“三月三日男女皆戴薺菜花。諺云:三月戴薺花,桃李羞繁華。”薺菜花實在說不上好看,只因薺菜是江南人所喜愛的野菜,對于窮苦人更是天之恩惠,故人們連它的花兒也生了偏愛。車前草較薺菜更為*常易得,想必很多年前,它更受老百姓的喜愛。如方玉**說,想必每到春天,就有成群的婦女,在那*原曠野之上,風(fēng)和日麗之中,歡歡喜喜地采著它的嫩葉,一邊唱著那“采采芣苢”的歌兒。那真是令人心曠神怡的情景。生活雖是艱難的事情,卻總有許多快樂在這艱難之中。
《國風(fēng)·周南·芣苢》創(chuàng)作背景
這是周代人們采集芣苢時所唱的歌謠。《毛詩序》:“《芣苢》,后妃之美也,和*則婦人樂有子矣!焙笕硕嗖毁澇擅虻恼f法。其他說法有所謂“傷夫有惡疾”說、“室家樂完聚”說、“喻求賢才”說、“祈子求!闭f、“童兒斗草嬉戲”說、普通勞動歌謠說以及歌頌夏禹說等等。
《國風(fēng)·周南·芣苢》詩經(jīng)譯文及注釋鑒賞相關(guān)文章:
1.《國風(fēng)·魏風(fēng)·十畝之間》詩經(jīng)譯文及鑒賞
2.《關(guān)雎》詩經(jīng)譯文《關(guān)雎》鑒賞及賞析
3.詩經(jīng)《國風(fēng)·曹風(fēng)·蜉蝣》譯文《國風(fēng)·曹風(fēng)·蜉蝣》鑒賞及賞析
4.《國風(fēng)·魏風(fēng)·伐檀》賞析《國風(fēng)·魏風(fēng)·伐檀》譯文及鑒賞
5.《桃夭》譯文及鑒賞答案詩經(jīng)《桃夭》賞析詳解
6.《國風(fēng)·曹風(fēng)·下泉》詩經(jīng)譯文及賞析
7.《漢廣》譯文及賞析《漢廣》鑒賞
8.《桑中》詩經(jīng)譯文《桑中》鑒賞及賞析
詩**風(fēng)全文及譯文3
《國風(fēng)·陳風(fēng)·衡門》
先秦:佚名
衡門之下,可以棲遲。泌之洋洋,可以樂饑。
豈其食魚,必河之魴?豈其取妻,必齊之姜?
豈其食魚,必河之鯉?豈其取妻,必宋之子?
《國風(fēng)·陳風(fēng)·衡門》譯文
橫木為門城東頭,可以幽會一逗留。洋洋流淌泌水邊,解饑慰我相思愁。
難道想要吃鮮魚,定要鳊魚才如愿?難道想要娶妻子,必得齊姜才開顏?
難道想要吃鮮魚,定要鯉魚才可取?難道想要娶妻子,必得宋子才歡愉?
《國風(fēng)·陳風(fēng)·衡門》注釋
衡門:衡,通“橫”,毛傳:“衡門,橫木為門,言淺陋也!庇致勔欢唷讹L(fēng)詩類鈔》曰:“東西為橫,衡門疑陳城門名。”
可以:一說何以。棲遲:棲息,安身,此指幽會。
泌(bì):泌:“泌”與“密”同,均為男女幽約之地,在山邊曰密,在水邊曰泌,故泌水為一般的河流,而非確指。
樂饑:隱語,《詩經(jīng)》中常將性的欲望稱為饑,樂饑指滿足性的饑渴。聞一多《神話與詩·高唐神女傳說之分析》:“其實稱男女大欲不遂為‘朝饑’,或簡稱‘饑’,是古代的成語。”
豈:難道。
河:黃河。
齊之姜:齊國的姜姓美女。姜姓在齊國為貴族。
宋之子:宋國的子姓女子。子姓在宋國為貴族。
《國風(fēng)·陳風(fēng)·衡門》鑒賞
許多解詩者認(rèn)為此詩乃隱者表述安貧樂道之詞。如朱熹《詩集傳》云:“此隱居自樂而無求者之詞。言衡門雖淺陋,然亦可以游息;泌水雖不可飽,然亦可以玩樂而忘饑也!币﹄H恒《詩經(jīng)通論》云:“此賢者隱居甘貧而無求于外之詩。一章甘貧也,二三章無求也。唯能甘貧,故無求。唯能無求,故甘貧!边@一觀點即使不像聞一多先生所言“未免太可笑了”(《說魚》),至少也有些酸腐。蓋因此論帶有明顯的儒道雜糅的思想痕跡,是深受儒道思想影響的后世文人以六經(jīng)注我的產(chǎn)物。這一觀點與上古民歌的創(chuàng)作實情格格不入,正如《康衢謠》、《擊壤歌》明顯地屬后世文人假托原始歌謠一樣。讓上古民歌談安貧樂道未免有些滑稽。
倒是聞一多先生從民俗學(xué)角度考釋此詩興象,認(rèn)為當(dāng)屬情詩的看法較為貼切。按聞先生意見,“衡門之下”乃男女幽會之所,與《邶風(fēng)·靜女》中的“俟我于城隅”如出一輒;泌水之岸,乃男歡女愛之地,“泌”與密同,在山曰密,在水曰泌,都“是行秘密之事的地方”;“饑”亦非指腹饑,而是性之饑渴;更關(guān)鍵的是,“魚”在上古是“匹偶”、“情侶”的隱語,“食魚”所暗示的恰是男女的“合歡或結(jié)配”(聞先生的觀點見《說魚》、《高唐神女傳說之分析》)。由是,則詩意已明:
夕陽已逝,月上柳梢,一雙青年男女悄悄來到城門下密約幽會,一番卿卿我我的甜言蜜語之后,激情促使他們雙雙相擁,又來到郊外河邊,伴著嘩嘩的流水,極盡男歡女愛。或許小伙兒被這難忘良宵所陶醉,竟發(fā)表了一段富有哲理的愛情名言:吃魚何必一定要黃河中的魴鯉,娶妻又何必非齊姜、宋子不可?只要是兩情相悅,誰人不可以共渡美好韶光?言外之意是,他與眼前的女子情感甚篤,非常滿意,希望娶她為妻。此詩雖然短促,簡單,但表現(xiàn)了上古陳地百姓**、純樸的情愛意識,正如民歌中唱的:“風(fēng)過嶺頭水過基,男從女愿莫講離。我倆有情吃水飽,無情吃肉也皺眉!
此詩在章法上也較獨特,先是敘事,由敘事引發(fā)議論!芭d”沒有放在詩首,而是放在議論之前,且與所興之事又共同構(gòu)成旨意相同的議論,使議論充滿了形象感而未流于枯燥,加厚了詩意。
《陳風(fēng)》中多為情詩,說明陳地人民非常善于歌唱愛情。因此,能在這片土地上誕生這樣一首富有哲理的情歌,也就不足為奇了。
《國風(fēng)·陳風(fēng)·衡門》譯文及注釋鑒賞相關(guān)文章:
1.詩經(jīng)《國風(fēng)·陳風(fēng)·衡門》譯文及鑒賞答案
2.《衡門》詩經(jīng)鑒賞《衡門》譯文及賞析
3.《國風(fēng)·陳風(fēng)·東門之楊》詩經(jīng)譯文及賞析
4.王維《輞川別業(yè)》賞析《輞川別業(yè)》譯文及鑒賞
5.陶淵明《答龐參軍》譯文及鑒賞《答龐參軍》賞析答案
6.《擊壤歌》譯文注釋及賞析
7.詩經(jīng)《魚麗》鑒賞-《魚麗》譯文及賞析
8.先秦《魚麗》詩經(jīng)譯文《魚麗》鑒賞及賞析
9.《魚麗》詩經(jīng)鑒賞《魚麗》譯文及賞析
10.詩經(jīng)《衡門》原文|譯文|賞析
詩經(jīng)全文帶拼音及譯文 (菁選2篇)(擴(kuò)展2)
——尚書全文及譯文 (菁選2篇)
尚書全文及譯文1
【原文】
周公既],命君陳分正東郊成周,作《君陳》。
王若曰:“君陳,惟爾令德孝恭。惟孝友于兄弟,克施有政。命汝尹東郊,敬哉!昔周公師保萬民,民懷其德。往慎乃司,率厥常,懋昭周公之訓(xùn),惟民其。我聞曰:‘至治馨香,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爾!惺綍r周公之猷訓(xùn),惟日孜孜,無敢逸豫。凡人未見圣,若不克見;既見圣,亦不克由圣,爾其戒哉!爾惟風(fēng),下民惟草。圖厥政,莫或不艱,有廢有興,出入自爾師虞,庶言同則繹。爾有嘉謀嘉猷,則入告爾后于齲爾乃順之于外,曰:‘斯謀斯猷,惟我后之德!瘑韬!臣人咸若時,惟良顯哉!”
王曰:“君陳,爾惟弘周公丕訓(xùn),無依勢作威,無倚法以削,寬而有制,從容以和。殷民在辟,予曰辟,爾惟勿辟;予曰宥,爾惟勿宥,惟厥中。有弗若于汝政,弗化于汝訓(xùn),辟以止辟,乃辟。狃于奸宄,敗常亂俗,三細(xì)不宥。爾無忿疾于頑,無求備于一夫。必有忍,其乃有濟(jì);有容,德乃大。簡厥修,亦簡其或不修。進(jìn)厥良,以率其或不良。惟民生厚,因物有遷。違上所命,從厥攸好。爾克敬典在德,時乃罔不變。允升于大猷,惟予一人膺受多福,其爾之休,終有辭于永世。”
【譯文】
成王這樣說:“君陳!你有孝順恭敬的美德。因為你孝順父母,又友愛兄弟,就能夠移來從政了。我命令你治理東郊成周,你要敬慎呀!從前周公做萬民的師保,人民懷念他的美德。你前往,要慎重對待你的職務(wù)呀!遵循周公的常道,勉力宣揚周公的教導(dǎo),人民就會安定。
“我聽說:至治之世的馨香,感動神明;黍稷的香氣,不是遠(yuǎn)聞的香氣,明德才是遠(yuǎn)聞的香氣。你要履行這一周公的教訓(xùn),日日孜孜不倦,不要安逸享樂!凡人未見到圣道,好象不能見到一樣;已經(jīng)見到圣道,又不能遵行圣人的教導(dǎo)。你要戒懼呀!你是風(fēng),百姓是草,草隨風(fēng)而動啊!謀劃殷民的政事,不要認(rèn)為不難;有廢除,有興辦,要反復(fù)同眾人商討,大家議論相同,才能施行。你有好謀好言,就要進(jìn)入宮內(nèi)告訴你的君主,你于是在外面順從君主,并且說:‘這樣的好謀,這樣的好言,是我們君主的美德!!臣下都象這樣,就良好啊!”
成王說:“君陳!你當(dāng)宏揚周公的大訓(xùn)!不要倚勢造作威惡,不要倚法侵害人民。要寬大而有法制,從容而又**。殷民有陷入刑法的,我說處罰,你不要處罰;我說赦免,你也不要赦免;要考慮刑法的適中。有人不順從你的政事,不接受你的教訓(xùn),處罰他如果可以制止別人犯法,才處罰。慣于做奸宄犯法的事,破壞常法,敗壞風(fēng)俗,這三項中的小罪,也不寬宥。你不要忿恨愚鈍無知的人,不要向一人求全責(zé)備;人君一定要有所忍耐,事才能有成;有所寬容,德才算是大。鑒別善良的,也鑒別有不善良的;進(jìn)用那些賢良的人,來勉勵那些有所不良的人。
“民性敦厚,又依外物而有改移;往往違背上級的教命,順從上級的喜好。你能夠敬重常法和省察自己的德行,這些人就不會不變。真的升到非常順從的境地,我將享受大福,你的美名,終將有人永遠(yuǎn)贊揚!
尚書全文及譯文2
【原文】
王若曰:“明大命于妹邦
(2)乃穆考文王
(3)肇國在西土
(4)厥誥毖庶邦、庶士越少正御事朝夕曰
(5)祀茲酒
(6)惟天降命,肇我民
(7)惟元祀
(8)天降威
(9)我民用大亂喪德
(10)亦罔非酒惟行
(11)越小大邦用喪,亦罔非酒惟辜
(12)文王誥教小子有正有事
(13)無彝酒
(14)越庶國
(15)飲惟祀,德將無醉
(16)惟曰我民迪小子惟土物愛
(17)厥心臧
(18)聰聽祖考之彝訓(xùn)
(19)越小大德
(20)小子惟一妹土
(21)嗣爾股肱
(22)純其藝黍稷
(23)奔走事厥考厥長
(24)肇牽車牛
(25)遠(yuǎn)服賈用
(26)孝養(yǎng)厥父母。厥父母慶
(27)自洗腆
(28)致用酒
(29)庶士有正越庶伯君子
(30)其爾典聽朕教
(31)爾大克羞耇惟君
(32)爾乃飲食醉飽。丕惟曰爾克永觀省
(33)作稽中德
(34)爾尚克羞饋祀
(35)爾乃自介用逸
(36)茲乃允惟王正事之臣
(37)茲亦惟天若無德
(38)永不忘在王家
【注釋】
(1)《酒誥》是周公命令康叔在衛(wèi)國宣布戒酒的告誡之辭。殷商貴族嗜好喝酒,王公大臣酗酒成風(fēng),荒于政事。周公擔(dān)心這種惡習(xí)會造成大亂,所以讓康叔在衛(wèi)國宣布戒酒令,不許酗酒,規(guī)定了禁酒的法令。
(2)明:宣布。妹邦:指殷商故土。
(3)穆:尊稱,意思是尊敬的。
(4)肇:開始,創(chuàng)建。西土:指周朝。
(5)厥:其,指文王。誥毖:教訓(xùn),告誡。庶邦:指各諸侯國君。庶土:各位**。少正:副長官。御事:辦事的**。
(6)茲:則,就。
(7)肇:勸勉。
(8)惟:只有。元:大。
(9)威:懲罰。
(10)用:因。大亂:**。
(11)惟:為。
(12)辜:罪過。
(13)小子:指文王的后代子孫。有正:指大臣。有事:指小臣。
(14)無:不要。彝:經(jīng)常。
(15)越:和。庶國:指在諸侯國任職的文王子孫。
(16)將:扶助。德將:以德相助,用道德來要求自己。
(17)迪:開導(dǎo),教育。小子:指臣民的子孫。土物:莊稼,農(nóng)作物。愛:愛惜。
(18)臧:善。
(19)聰:聽覺敏銳。祖考:指文王。彝訓(xùn):遺訓(xùn)。
(20)越:發(fā)揚。
(21)小子:指殷民。惟一:同樣。
22)嗣:用。股肱(gong):腳手。
(23)純:專一,專心。藝:種植。
(24)事:奉養(yǎng),侍奉。
(25)肇:勉力。
(26)服:從事。賈用:貿(mào)易。
(27)慶:高興。
(28)洗:潔,指準(zhǔn)備。腆:豐盛的膳食。
29)致:得到。
(30)庶土÷有正÷庶伯÷君子:統(tǒng)稱**。越:和。
(31)其:希望。典:經(jīng)常。
(32)克:能夠。羞:進(jìn)獻(xiàn)。惟:與。
(33)丕:語氣詞,沒有意義。省:反省。
(34)作:舉動,行動。
(38)若:善,贊美。元德:大德。
(39)忘:被忘記。
【譯文】
王說:“要在衛(wèi)國宣布一項重大命今。你那尊敬的先父文王,在**創(chuàng)建了我們的國家。他從早到晚告誡諸候國君和各級**說:‘只有祭祀時才可以用酒!咸礻囅轮家,勸勉我們的臣民,只在大祭時才能飲酒。上天降下懲罰,因為我們的臣民犯上作亂,喪失了道德,這都是因為酗酒造成的。那些**小小的諸侯國的**,也沒有哪個不是由飲酒過度造成的禍患。
“文王還告誡擔(dān)任大小**的子孫們說:不要經(jīng)常飲酒。并告誡在諸侯國任職的子孫:只有祭祀時才可以飲酒,要用道德來約束自己,不要喝醉了。文王還告誡我們的臣民,要教導(dǎo)子孫愛惜糧食,使他們的心地變善良。要好好聽取祖先留下的這些**,發(fā)揚**小小的美德。
“股民們,你們要一心留在故土,用你們自己的手腳,專心致志地種好莊稼,勤勉地侍奉你們的`父兄。努力牽牛趕車,到外地去從事貿(mào)易,孝敬和贍養(yǎng)你們的父母親;父母親一定很高興,會自己動手準(zhǔn)備豐盛的飯菜,這時你們可以飲酒。
“各級**們,希望你們經(jīng)常聽從我的教導(dǎo)!只要你們能向老人和國君進(jìn)獻(xiàn)酒食,你們就可以酒足飯飽。這就是說,只要你們能經(jīng)常反省自己,使自己的言行舉止合乎道德,你們還可以參與國君舉行的祭祀。如果你們自己能限制飲酒作樂,就可以長期成為君王的治事**。這也是上天贊美的大德,王室將永遠(yuǎn)不會忘記你們是臣屬。”’
【讀解】
酒有酒的好處,可以舒筋活血,**疲乏,振作精神,興奮神經(jīng)。酒中的人生境界妙不可言。酒也可以在朋友交際中化干戈為玉帛。酒還可以為勇士壯行,為祖先祭天,為天地獻(xiàn)祭。
酒也有酒的壞處,可以摧毀身體健康,麻痹神經(jīng),使人風(fēng)狂,酒精中毒。正常人可以借酒澆愁、借酒撒野、借酒滋事。癌君子可以浸*在酒缸中不能自拔。***可以在酒杯中腐化墮落。婦人可以在酒氣中失身。歹徒也可以借酒壯賊膽。
人們是怎樣發(fā)明酒這種神奇的玩意兒的,還不是很清楚,至少在商代,酒就在風(fēng)行,商紂王造過****以取悅妞己。古希臘神話傳說中有酒神狄俄尼索斯,希臘悲劇便起源于祭祀狄俄尼索斯的“酒神頌”。酒神精神**了人類的狂歡情結(jié)。
周公發(fā)布的這篇戒酒令,讓人想到在那個時候.人們對酒的偏好已到了難以收拾的地步,尤其是王公貴族和***,酗酒誤國,酗酒喪國,酒神放縱得失去了**,人們狂歡得忘乎了所以,因此才要嚴(yán)令禁酒。
不過,這個禁酒令是很有節(jié)制的。也就是說,它不徹底、不一律禁酒,因為酒要用于祭祀天地、神靈、祖先這些重大儀式,要用于孝敬國君、父母、兄長,因此要****。
其實,普通老百姓喝點酒算不了什么。他們一年四季辛苦到頭,難以有機會輕松一下,放縱一下,實際上恐怕也只有逢年過節(jié)才有這樣的機會。老百姓即使終日酗酒,也不會滋生**,不會誤國誤民。文人藝術(shù)家大概也離不了酒。酒可以放松意識的**,促使靈感產(chǎn)生,讓創(chuàng)造力得到**。張旭的草書是酒灌出來的,李白的是酒澆出來的。如果沒有了酒,這世上要失去多少文人、藝術(shù)家!
真正的禁酒對象應(yīng)該是王公貴族和***。只有他們,才有機會有條件狂喝暴飲,尋歡作樂,因為有人進(jìn)貢,因為可以搜刮民脂民膏。也只有他們,才有機會有條件腐化墮落,敗壞社會風(fēng)氣。這是其他任何人都做不到的。
詩經(jīng)全文帶拼音及譯文 (菁選2篇)(擴(kuò)展3)
——韓愈晚春古詩帶拼音全文翻譯及賞析 (菁選2篇)
韓愈晚春古詩帶拼音全文翻譯及賞析1
晚春
唐韓愈
cǎomzhīchūnbjiǔguī,bǎibānhngzǐdufāngfēi。
草木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ynghuāyjiwcisī,wijiěmntiānzuxuěfēi。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飛。
作者簡介:
韓愈,字退之,河南河陽人,唐代文學(xué)、哲學(xué)家。因其常據(jù)郡望自稱昌黎韓愈,故后世稱之為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謚號文,世稱韓文公。
注釋解說:
⑴晚春:春季的最后一段。
、撇痪脷w:這里指很快就要過去了。
、前侔慵t紫:即萬紫千紅,色彩繽紛的春花。斗芳菲:爭芳斗艷。
、葪罨ǎ褐噶。榆莢:榆的果實。初春時先于葉而生,聯(lián)綴成串,形似銅錢,俗呼榆錢。
、晌┙猓褐恢馈B欤簼M天。
全詩解釋:
春天不久就將歸去,花草樹木想方設(shè)法挽留春天,一是爭奇斗艷,人間萬紫千紅?蓱z楊花榆錢,沒有艷麗姿色,只知漫天飛舞,好似片片雪花。
全詩賞析:
這是一首描繪暮春景色的七絕。雖然詩只是寫百卉千花爭奇斗艷的常景,但寫得工巧奇特,別開生面。詩人不寫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卻寫草木留春而呈萬紫千紅的動人情景。詩人體物入微,發(fā)前人未得之秘,反一般詩人晚春遲暮之感,摹花草燦爛之情狀,展晚春滿目之風(fēng)采。寥寥幾筆,便展示出滿眼風(fēng)光,令人耳目一新的景象。
此詩熔景與理于一爐,在景物描寫中蘊含著:詩人通過草木有知、惜春爭艷的場景描寫,反映的其實是自己對春天大好風(fēng)光的之情。面對晚春景象,詩人一反常見的惜春之情,變被動感受為主觀參與,情緒樂觀向上,很有新意。楊花榆莢不因無才思而藏拙,不畏班門弄斧之譏,避短用長,**爭放,為晚春添色。正是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這勇氣非常。這就給人以:無才思并不可怕,要緊的是珍惜光陰,不失時機,春光是不負(fù)楊花榆莢這樣的有心人的。
此詩題一作游城南晚春,可知所寫乃春游郊外所見。僅就描寫暮春景色而言,此詩可謂有情,亦不落俗套。詩人全用擬人手法,糅人與花于一體,不說人之惜春,而說草樹亦知春將不久,因而百花爭艷,各呈芳菲。湊的還有樸素?zé)o華的楊花榆莢,像飛雪一般漫天遍野地飄舞。人言草木無情,詩偏說它們有知,能知能解還能斗,而且還有才思高下有無之分。想象之奇,實為詩中所罕見。這是此詩明白有趣之處,堪稱*中翻新,頗富奇趣。
然而無才思三字頗怪異,遂引起后人諸多猜測。或謂勸人勤學(xué),不要像楊花那樣白首無成;或謂隱喻人之無才,作不出好文章;或言有所諷喻;或言贊賞楊花雖無芳華,卻有情趣和勇氣。如果說此詩真有寓意,就應(yīng)當(dāng)是其中所含的一種生活哲理。從韓愈生*為人來看,他既是文起八代之衰的宗師,又是力矯元和輕熟詩風(fēng)的奇險詩派的開山,頗具膽力。他能欣賞楊花榆莢的勇氣。此處或并非存心托諷,而是觀楊花飛舞而忽有所感觸,隨寄一點幽默的情趣。詩的妙處也在這里。
此詩之寓意,見仁見智,不同的人生閱歷和心緒可能有不同的領(lǐng)悟。
韓愈晚春古詩帶拼音全文翻譯及賞析2
晚春
韓愈
草樹知春不久歸,
百般紅紫斗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飛。
注釋
、賹:攜。
②慢綠:遍地綠色,滿眼綠色。慢,通“漫”。妖紅:艷麗的紅花。
③等閑:無端,無來由。
譯文
此詩之寓意,見仁見智,不同的人生閱歷和心緒會有不同的領(lǐng)悟。
通常的理解為:花草樹木知道春天將會消逝,所以萬紫千紅展盡光彩;柳絮和榆錢缺少才華和遠(yuǎn)見,只好隨風(fēng)飄散。
站在這個角度,花草樹木是頗具靈性慧根的,感悟歲月不饒人,懂得發(fā)奮圖強,一展人生價值。花草尚且如此,何況人乎?豈能仿效柳絮榆錢,虛度大好年華!
我們是否還可以換一個揶揄嘲諷的角度去思考呢?
我們將此詩理解為“花草樹木知道屬于它們的日子已經(jīng)不多了,所以費盡心思只為最后的一抹浮華;柳絮榆錢不屑這些伎倆,飄逸逍遙,俯看蕓蕓紛爭”,如何?
作者介紹
韓愈(768—824) 字退之,洛陽人,文學(xué)家,世有韓昌黎、韓吏部、韓文公之稱。三歲即孤,由嫂撫養(yǎng)**,貞元進(jìn)士。曾官監(jiān)察御史、陽山令、刑部侍郎、潮州刺史、吏部侍郎,卒贈禮部侍郎。**上既不贊成**主張,又反對藩鎮(zhèn)割據(jù)。尊儒反佛,比較關(guān)心人民疾苦 。
韓愈在文學(xué)上主張師承秦、漢散文傳統(tǒng),積極倡導(dǎo)古文運動,提出“文以載道”、“文道合一”的觀點!稁熣f》、《進(jìn)學(xué)解》等,皆為名篇。韓詩力求創(chuàng)新,氣勢雄偉,有獨特風(fēng)格,對宋詩創(chuàng)作影響較大,延及清代 。有《昌黎先生集》。
韓愈詩鑒賞
詩題,一作游城南晚春,可知詩中所描寫的乃郊游即目所見。乍看來,只是一幅百卉千花爭奇斗妍的群芳譜:春將歸去,似乎所有草本與木本植物(草樹)都探得了這個消息而想要留住她,各自使出渾身招數(shù),吐艷爭芳,剎那間萬紫千紅,繁花似錦?尚δ潜緛砣鄙傧愕牧、榆莢也不甘寂寞,來湊熱鬧,因風(fēng)起舞,化作雪飛(言楊花榆莢,偏義于楊花)。僅此寥寥數(shù)筆,就給讀者以滿眼風(fēng)光的印象。
再進(jìn)一步不難發(fā)現(xiàn),此詩生動效果與擬人化的手法大有關(guān)系。草樹本屬無情物,竟然能知能解還能斗,尤其是彼此竟有才思高下之分,著想之奇是前此詩中罕見的。最奇的還在于無才思三字造成末二句費人思量,若可解若不可解,引起見仁見智之說。有人認(rèn)為那是勸人珍惜光陰、抓緊勤學(xué),以免如楊花榆莢白首無成;有的從中看到諧趣,以為是故意嘲弄楊花榆莢沒有紅紫美艷的花,一如人之無才華,寫不出有文采的篇章;還有人干脆存疑:玩三四兩句,詩人似有所諷,但不知究何所指。(劉永濟(jì)《唐代絕句精華》)姑且不論諸說各得詩意幾分,僅就其解談之歧異,便可看出此詩確乎奇之又奇。
清人朱彝尊說:此意作何解?然情景只是如此。此言雖未破的,卻不乏見地。詩人寫詩的靈感是由晚春風(fēng)光直接觸發(fā)的,因而情景只是如此。
不過,他不僅看到這情景之美,而且若有所悟,這樣才寫出無才思的奇語,可見應(yīng)有所寄寓。
楊花榆莢,固少色澤香味,比百般紅紫
大為遜色。笑它惟解漫天作雪飛,確帶幾分揶揄的意味。然而,若就此從這幅晚春圖中抹去這星星點點的白色,你不覺得小有缺憾么?即使作為紅紫的`陪襯,那雪點也似是不可少的。再說,謝道蘊詠雪以柳絮因風(fēng),自古稱美;作者亦有句云: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春雪》)
雪如楊花很美;楊花如雪又何嘗不美?更何況這如雪的楊花,仍是晚春具有特征性景物之一,沒有它,也就失卻晚春之所以為晚春了?梢娫娙四槌鰲罨ㄓ芮v未必只是揶揄,其中亦有憐惜之意的。尤當(dāng)看到,楊花榆莢不因無才思而藏拙,不畏班門弄斧之譏,避短用長,**爭放,為晚春添色。正是 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紅樓夢》黛玉葬花詞),這勇氣豈不可愛?
如果說詩有寓意,就應(yīng)當(dāng)是其中所含的一種生活哲理。從韓愈生*為人來說,他既是文起八代之衰的宗師,又是力矯元和輕熟詩風(fēng)的奇險詩派的開派人物,頗具膽力。他能欣賞楊花榆莢的勇氣不為無因。他除了自己在群芳斗艷的元和詩壇獨樹一幟外,還極力稱揚當(dāng)時不為人重視的孟郊、賈島,這二人的奇僻瘦硬的詩風(fēng)也是當(dāng)時詩壇的別調(diào),不也屬于 楊花榆莢之列?由此可見,韓愈對他所創(chuàng)造的 楊花榆莢形象,未必不帶同情,未必是一味挖苦。甚而可以說,詩人是以此鼓勵無才思者敢于創(chuàng)造。前文所引述的兩種對此詩寄意的解釋,雖各有見地,于此點卻均有忽略。殊不知詩人對楊花榆莢是愛而知其丑,所以嘲戲半假半真,亦莊亦諧。
他并非存心托諷,而是觀楊花飛舞而忽有感觸,隨寄一點幽默的情趣。詩的妙處也在此。
詩經(jīng)全文帶拼音及譯文 (菁選2篇)(擴(kuò)展4)
——詩經(jīng)全文注釋5篇
詩經(jīng)全文注釋1
[先秦]詩經(jīng)
駟驖[1]孔阜,六轡在手。公之媚子,從公于狩。
奉時辰牡,辰牡孔碩。公曰左之,舍拔則獲。
游于北園,四馬既閑。輶[2]車鸞鑣,載獫歇驕。
注釋:
【1】駟:四馬。
【2】驖(tiě):毛色似鐵的好馬。
【3】阜:肥碩。
【4】轡:馬韁。四馬應(yīng)有八條韁繩,由于中間兩匹馬的內(nèi)側(cè)兩條轡繩系在御者前面的車杠上,所以只有六轡在手。
【5】媚子:**、寵愛的人。
【6】狩:冬獵。古代帝王打獵,四季各有專稱!蹲髠鳌る[公五年》:“故春蒐、夏苗、秋狝、冬狩!
【7】奉:獵人驅(qū)趕野獸以供射獵。
【8】時:“是”的假借,這個。
【9】辰:母鹿。
【10】牡:公獸,古代祭祀皆用公獸。
【11】碩:肥大。
【12】左之:從左面射它。
【13】舍:放、發(fā)。
【14】拔:箭的尾部。放開箭的尾部,箭即被弓弦彈出。
【15】北園:秦君狩獵憩息的園囿。
【16】閑:通嫻,熟練。
【17】輶(yóu):用于驅(qū)趕堵截野獸的輕便車。
【18】鸞:通“鑾”,鈴。
【19】鑣(biāo):馬銜鐵。
【20】獫(xiǎn):長嘴的獵狗。
【21】歇驕:短嘴的獵狗。
作品賞析:
古代帝王狩獵場面極其宏偉,司馬相如《子虛賦》《上林賦》都極盡鋪敘描摹之能事,對此作了生動反映。從揚雄《長楊賦》中“今年獵長楊,……羅千乘于林莽,列萬騎于山嵎”也可窺見其規(guī)模之一斑。而《秦風(fēng)·駟驖》之妙卻全在以簡馭繁,以少勝多,僅三章十二句四十八字即已寫盡狩獵全過程,卻同樣使人覺得威武雄壯,韻味無窮。
首章寫將獵。取景從四匹高頭大馬切入,嚴(yán)整肅穆,蓄勢待發(fā),充滿凝重的力度感。四馬端端正正站著,只待一聲令下,便拔蹄飛馳。鏡頭接著由馬轉(zhuǎn)移至**著六根馬韁繩的人。“六轡在手”,顯得那樣胸有成竹,從容不迫,充滿自信。這是趕車人,也即下句所謂的“媚子”之一,即秦襄公的寵臣。他還不是主角,只是“從公于狩”的一個陪襯。真正發(fā)號施令的是秦襄公。他帶領(lǐng)一大批“媚子”,大規(guī)模出獵。此章雖只擷取一輛狩獵車的情景,而聲勢浩大又紀(jì)律嚴(yán)明的場面已可聯(lián)想得之。馭馬與馭天下,其理一貫,如后世白居易《授韋貫之工部尚書制》所云:“善御者,齊六轡;善理者,正六官!彼源苏峦ㄟ^層層反襯,暗寫秦襄公治軍**有方。
次章寫正獵。管山林苑囿的狩獵官,接到開獵的命令后,急忙打開牢圈樊籠,將一群群養(yǎng)得肥肥的專供王家狩獵作靶子用的時令獸驅(qū)出,于是乎轟轟烈烈的圍獵場面就自然映現(xiàn)在讀者腦海。這雖然只是個鋪墊,但角度很巧妙,令人從被獵對象想像狩獵盛況,避實就虛,別具一格。至于為什么單單驅(qū)出“牡”獸,那是因為當(dāng)時祭祀用的**以牡為貴,不用牝獸。在紛紜的圍場中,詩作的鏡頭緊緊跟隨著秦襄公,只見他吆喝一聲:“射左邊的那一只!”果然那肥獸應(yīng)弦而倒。這足見秦襄公武藝不俗。當(dāng)然,他狩獵的對象只是馴養(yǎng)的野獸,這與《鄭風(fēng)·大叔于田》中“襢裼暴虎”(赤膊空拳打老虎)的公子相比,不免有點虛浮和滑稽。但以王侯之尊,讓他真正到深山老林與虎豹猛獸直接較量,那是不現(xiàn)實的。因此,此詩的描寫非常切合主人公的身份地位。詩只舉秦襄公一隅,可謂抓住了牛鼻子,其余留下一片空白,讓讀者去自行想像補充。對于秦襄公,也只是攝取了一個剎那間的特寫鏡頭,而略去其他枝節(jié),敘事中有描寫,筆法老練簡潔。
末章寫獵后。獵后情景可寫的很多,如獵物的豐盛,獵者的欣悅等,但都未免落入尋常窠臼。此詩的獵后視角獨特,大有王者風(fēng)范。詩寫獵后即游于“北園”,按常理推測那北園與獵場應(yīng)該是相通連同在一區(qū)的,并非要繞道另去一處游息。故首句既是場景的轉(zhuǎn)換,突出了王家苑囿之廣大,也是氛圍的轉(zhuǎn)折,由張而弛。一個“游”字意脈直貫篇末。前“狩”后“游”,互為補充,整個過程相當(dāng)完整。次句又著眼于“駟驖”,與首章相呼應(yīng),而神態(tài)則迥異,此處的駟驖不再是筋脈怒張,高度緊張,而是馬蹄得得,輕松悠閑。一個“閑”字語意雙關(guān),馬是如此,人也如此。后兩句又對“閑”字著意渲染。輶車是一種輕便車!吨芏Y·校人》:“田獵則帥驅(qū)逆之車。”驅(qū)逆之車即是輶車,其作用在于圍驅(qū)獵物,供獵者縮小包圍。獵后的輶車已不用急駛飛趕,因而馬嚼上鈴兒叮當(dāng),聲韻悠揚,從聽覺上給人悠閑愉悅之感。最妙的是末句的特寫,那些獵時奮勇追捕獵物的各種獵狗都乘在輶車上休其足力。這一寵物受寵的鏡頭很有情趣,也很耐人尋繹,將先前的緊張與現(xiàn)時的休閑形成鮮明對照,使末章的“閑”趣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全詩敘事取景高度濃縮,突出典型場景和人物,抓住富于表現(xiàn)力的瞬間和細(xì)節(jié),因而雖只窺豹一斑,卻能使人想見全豹,其藝術(shù)概括力很值得借鑒!对娊(jīng)》中寫狩獵的名篇有二,即《鄭風(fēng)·大叔于田》與此篇,前者反復(fù)鋪張,以繁見長,后者精要簡約,以簡著稱,而這恰恰**了*文學(xué)的兩大傳統(tǒng)手法。
詩經(jīng)全文注釋2
詩經(jīng)小雅鴻雁之什 注釋翻譯及全文賞析
詩經(jīng)·小雅·鴻雁之什 注釋翻譯及全文賞析
第三節(jié) 鴻雁之什
本節(jié)包括 鴻雁、庭燎、沔水、鶴鳴、祈父、白駒、黃鳥、我行其野、斯干、無羊 共 10 篇作品。
第一篇 鴻雁
鴻雁**,肅肅其羽。之子于征,劬勞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鰥寡。
鴻雁**,集于中澤。之子于垣,百堵皆作。雖則劬勞,其究安宅。
鴻雁**,哀鳴嗷嗷。維此哲人,謂我劬勞。維彼愚人,謂我宣驕。
第二篇 庭燎
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鸞聲將將。
夜如何其?夜未艾,庭燎。君子至止,鸞聲噦噦。
夜如何其?夜鄉(xiāng)晨,庭燎有輝。君子至止,言觀其紜
第三篇 沔水
沔彼流水,朝宗于海。彼飛隼,載飛載止。嗟我兄弟,邦人諸友。莫肯念亂,誰無父母。
沔彼流水,其流湯湯。彼飛隼,載飛載揚。念彼不,載起載行。心之憂矣,不可弭忘。
彼飛隼,率彼中陵。民之訛言,寧莫之懲。我友敬矣,讒言其興。
第四篇 鶴鳴
鶴鳴于九皋,聲聞于野。魚潛在淵,或在于渚。樂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維[。它山之石,可以為錯。
鶴鳴于九皋,聲聞于天。魚在于渚,或潛在淵。樂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維b。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第五篇 祈父
祈父,予王之爪牙。胡轉(zhuǎn)予于恤?靡所止居。
祈父,予王之爪士。胡轉(zhuǎn)予于恤?靡所}止。
祈父,不聰。胡轉(zhuǎn)予于恤?有母之尸饔!
詩經(jīng)全文注釋3
[先秦]詩經(jīng)
營營青蠅,止于樊,豈弟君子,無信讒言。
營營青蠅,止于棘,讒人罔極,交亂四國。
營營青蠅,止于榛,讒人罔極,構(gòu)我二人。
注釋:
【1】青蠅:蒼蠅,比喻讒人。
【2】營營:象聲詞,擬蒼蠅飛舞聲。
【3】止:停下。
【4】樊:籬笆。
【5】豈弟:同“愷悌”,*和有禮,*易近人。
【6】讒言:****的壞話。
【7】棘:酸棗樹。
【8】罔極:指行為不軌,沒有標(biāo)準(zhǔn)。
【9】交:都。
【10】亂:攪亂、破壞。
【11】榛:榛樹,一種灌木,果**榛子,可食。
【12】構(gòu):播弄、陷害,指離間。
作品賞析:
這是《小雅》中一首著名的譴責(zé)詩,諷刺**者聽信讒言,斥責(zé)讒人害人禍國。它的鮮明特色是借物取喻形象生動,勸說斥責(zé)感情痛切。
首先,把專進(jìn)讒言的人比作蒼蠅,這是十分貼切的。蒼蠅作為一種令人厭惡的昆蟲,具有追臭逐腐、散播病菌、嗡嗡亂叫等習(xí)性,而這些習(xí)性與人間專找縫隙進(jìn)讒言害人者如出一轍。因此用蒼蠅來喻指進(jìn)讒者,這本身已是一個極大的成功;更遑論此詩三章均以“營營青蠅”取喻起興,把它四處飛舞、不停播亂的特性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所以這三章前兩句僅以更換末一字的形式重復(fù)出現(xiàn),似拙實巧,令人不由對蒼蠅產(chǎn)生一種揮之不去的厭惡感!胺薄凹薄伴弧比忠涣x,其實都指籬笆而言,但每一次變化,又不僅僅是單純的同義反覆,而是隱含了對蒼蠅見縫就叮、不棄不舍的深刻揭露。
其次,這三章詩的后兩句也逐章遞進(jìn),層層見意。第一章是規(guī)勸正人君子不要去聽信讒言,語言直白如話,是全詩的作旨。第二章列出讒言的第一個危害,那就是攪亂四鄰各國間的關(guān)系,即所謂****。第三章指出讒言的第二個危害,那就是挑撥人際關(guān)系,使朋友知己互生嫌隙,反目成仇。而這兩種禍害,全在于“讒人罔極”,即進(jìn)讒者為人處世沒有一定的準(zhǔn)則,陽奉陰違有之,出爾反爾有之,翻云覆雨、顛倒黑白亦有之。
所以從全詩來看,它的特點既包括取喻確切傳神,同時也包括對讒言的危害和根源的深刻揭示。而兩者相輔相成,共同使“無信讒言”的規(guī)勸和警示顯得充分有力,從而**增強了詩的諷刺、譴責(zé)的力度。
詩經(jīng)全文注釋4
[先秦]詩經(jīng)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兄及弟矣,式相好矣,無相猶矣。
似續(xù)妣祖,筑室百堵。
西南其戶,爰居爰處,爰笑爰語。
約之閣閣,椓之蠹蠹。
風(fēng)雨攸除,鳥鼠攸去,君子攸芋。
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鳥斯革,如翚斯飛。
君子攸躋。
殖殖其庭,有覺其楹。
噲噲其正,噦噦其冥,君子攸寧。
下莞上簟,乃安斯寢。
乃寢乃興,乃占我夢。
吉夢維何,維熊維羆,維虺維蛇。
大人占之,維熊維羆,男子之祥。
維虺維蛇,女子之祥。
乃生男子,載寢之床,載衣之裳,載弄之璋。
其泣喤喤,朱芾斯皇,室家君王。
乃生女子,載寢之地,載衣之裼,載弄之瓦。
無非無儀,唯酒食是議,無父母詒罹。
注釋:
【1】秩秩:澗水清清流淌的樣子。
【2】斯:語助詞,猶“之”。
【3】干:通“澗”。山間流水。
【4】幽幽:深遠(yuǎn)的樣子。
【5】南山:指西周鎬京南邊的終南山。
【6】如:倒舉之詞,猶言“有××,有××”。
【7】苞:竹木稠密叢生的樣子。
【8】式:語助詞,無實義。
【9】好:友好和睦。
【10】猶:欺詐。
【11】似:同“嗣”。嗣續(xù),猶言“繼承”。
【12】妣(bǐ)祖:先妣、先祖,統(tǒng)指祖先。
【13】堵:一面墻為一堵,一堵面積方丈。
【14】戶:門。
【15】爰(yuán):于是。
【16】約:用繩索捆扎。
【17】閣閣:捆扎筑板的聲音;一說將筑板捆扎牢固的樣子。
【18】椓(zhuó):用杵搗土,猶今之打夯。橐(tuó)橐:搗土的聲音。古代筑墻為板筑法,按照土墻長度和寬度的要求,先在土墻兩側(cè)及兩端設(shè)立木板,并用繩索捆扎牢固。然后再往木板空槽中填土,并用木夯夯實夯牢。筑好一層,木板如法上移,再筑第二層、第三層,至今西北農(nóng)村仍在沿用。所用之土,必須是濕潤而具粘性的土質(zhì)。
【19】攸:乃。
【20】芋:魯詩作“宇”,居住。
【21】跂(qǐ):踮起腳跟站立。
【22】翼:端莊肅敬的樣子。
【23】棘:借作“翮(hé)”,此指箭羽翎。
【24】革:翅膀。
【25】翚(huī):野雞。
【26】躋(jī):登。
【27】殖殖:*正的樣子。
【28】庭:庭院。
【29】有:語助詞,無實義。
【30】覺:高大而直立的樣子。
【31】楹:殿堂前大廈下的柱子。
【32】噲(kuài)噲:同“快快”。寬敞明亮的樣子。
【33】正:向陽的正廳。
【34】噦(huì)噦:同“煟(wèi)煟”,光明的樣子。
【35】冥:指廳后幽深的地方。
【36】寧:安。指安居。
【37】莞(guān):蒲草,可用來編席,此指蒲席。
【38】。╠iàn):**。
【39】寢:睡覺。
【40】興:起床。
【41】我:指殿寢的主人,此為詩人代主人的自稱。
【42】維何:是什么。維:是。
【43】羆(pí):一種野獸,似熊而大。
【44】虺(huǐ):一種毒蛇,頸細(xì)頭大,身有花紋。
【45】大人:即太卜,周代掌占卜的**。
【46】祥:吉祥的征兆。古人認(rèn)為熊羆是陽物,故為生男之兆;虺蛇為陰物,故為生女之兆。
【47】乃:如果。
【48】載:則、就。
【49】衣:穿衣。
【50】裳:下裙,此指衣服。
【51】璋:玉器。
【52】喤(huáng)喤:哭聲宏亮的樣子。
【53】朱芾(fú):用熟治的獸皮所做的紅色蔽膝,為諸侯、天子所服。
【54】室家:指周室,周家、周**。
【55】君王:指諸侯、天子。
【56】載寢之地:男寢于床,女寢于地,有陽上陰下之義。
【57】裼(tì):嬰兒用的褓衣。
【58】瓦:陶制的紡線錘。
【59】無非無儀:指女人不要議論家中的是非,說長道短。非:錯誤。儀:通“議”。
【60】議:謀慮、操持。古人認(rèn)為女人主內(nèi),只負(fù)責(zé)辦理酒食之事,即所謂“主中饋”。
【61】詒(yí):同“貽”,給與。
【62】罹(lí):憂愁。
作品賞析:
全詩九章,一、六、八、九四章七句,二、三、四、五、七五章五句,句式參差錯落,自然活脫,使人沒有板滯、臃腫之感,在雅頌篇章中是頗具特色的。
就詩的內(nèi)容來看,全詩可分兩大部分。一至五章,主要就宮室本身加以描繪和贊美;六至九章,則主要是對宮室主人的祝愿和歌頌。
第一章先寫宮室之形勝和主人兄弟之間的和睦友愛。它面山臨水,松竹環(huán)抱,形勢幽雅,位置優(yōu)越,再加兄弟們和睦友愛,更是好上加好了。其中,“如竹苞矣,如松茂矣”二句,既贊美了環(huán)境的優(yōu)美,又暗喻了主人的品格高潔,語意雙關(guān),內(nèi)涵深厚,可見作者的藝術(shù)用心。接著第二章說明,主人建筑宮室,是由于“似續(xù)妣祖”,亦即繼承祖先的功業(yè),因而家人居住此處,就會更加快樂無間。言下之意,他們的創(chuàng)舉,也會造福于子孫后代。這是理解此詩旨意的關(guān)鍵和綱領(lǐng),此后各章的詩意,也是基于這種思想意識而生發(fā)出來的。以下三章,皆就建筑宮室一事本身描述,或遠(yuǎn)寫,或近寫,皆極狀宮室之壯美。三章“約之閣閣,椓之橐橐”,既寫建筑宮室時艱苦而熱鬧的勞動場面,又寫宮室建筑得是那么堅固、嚴(yán)密。捆扎筑板時,繩索“閣閣”發(fā)響;夯實房基時,木杵“橐橐”作聲,可謂繪形繪聲,生動形象。正因為宮室建筑得堅固而緊密,所以“風(fēng)雨攸除,鳥鼠攸去”,主人“居、處”自然也就安樂了。四章連用四比喻,極寫宮室氣勢的宏大和形勢的壯美,可說是博喻賦形,對宮室外形進(jìn)行了精雕細(xì)刻的描繪,表現(xiàn)了作者的豐富想像力。如果說,四章僅寫宮室外形,那么第五章就具體描繪宮室本身的情狀了!爸持称渫ァ保仪暗耐ピ耗敲*整;“有覺其楹”,前廈下的楹柱又那么聳直;“噲噲其正”,正廳是寬敞明亮的;“噦噦其冥”,后室也是光明的。這樣的宮室,主人居住其中自然十分舒適安寧。
由此可見,作者在描繪宮室本身時,是由大略至具體、由遠(yuǎn)視到近觀、由室外到室內(nèi),一層深似一層、逐步推進(jìn)展現(xiàn)的。它先寫環(huán)境.再寫建筑因由,再寫建筑情景,再寫宮室外形,再寫宮室本身,猶如攝影機一樣,隨著觀察點和鏡頭焦距的推移,而把客觀景象有層次、有重點地攝入,使讀者對這座宮室有了一個完整而具體的認(rèn)識。更突出的是,每章都是由物到人,更顯示出它人物互映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力。
此詩后四章是對宮室主人的贊美和祝愿。六章先說主人入居此室之后將會寢安夢美。所夢“維熊維羆,維虺維蛇”,既為此章祝禱的中心辭語,又為以下四章鋪墊、張本。七章先總寫“大人”所占美夢的吉兆,即預(yù)示將有貴男賢女降生。八章專說喜得貴男,九章專說幸有賢女,層次井然有序。當(dāng)然,這些祝辭未免有些阿諛、有些俗氣,但對宮室主人說些恭維的吉利話,也是情理中事。
從第八、九章所述來看,作者男尊女卑的思想是很嚴(yán)重的。生男,“載寢之床,載衣之裳,載弄之璋”,而且預(yù)祝他將來為“室家君王”;生女,“載寢之地,載衣之裼,載弄之瓦”,而且只祝愿她將來“無非無儀,唯酒食是議,無父母詒罹”。男尊女卑,對待方式不同,對他們的期望也不一樣。這應(yīng)該是時代風(fēng)尚和時代意識的反映,對后人也有認(rèn)識價值。
總觀全詩,以描述宮室建筑為中心,把敘事、寫景、抒情交織在一起,都能做到具體生動,層次分明,雖然其思想價值不大,但在雅頌諸篇中,它還是比較優(yōu)秀的作品。
詩經(jīng)全文注釋5
[先秦]詩經(jīng)
孑孑干旄,在浚之郊。素絲紕之,良馬四之。
彼姝者子,何以畀之?
孑孑干旟[1],在浚之都。素絲組之,良馬五之。
彼姝者子,何以予之?
孑孑干旌,在浚之城。素絲祝之,良馬六之。
彼姝者子,何以告之?
注釋:
【1】干旄(máo):以牦牛尾飾旗桿,樹于車后,以狀威儀。干,通“竿”“桿”。旄,同“牦”,牦牛尾。
【2】孑(jié)孑:旗幟高舉的樣子。
【3】浚(xùn):衛(wèi)國城邑,故址在今河南浚縣。
【4】素絲:白絲,一說束帛。
【5】紕(pí):連綴,束絲之法。在衣冠或旗幟上鑲邊。
【6】良馬四之:這里指四匹馬為聘禮。下文“五之”“六之”用法相同。
【7】彼:那。
【8】姝(shū):美好。一說順從貌。
【9】子:賢者。
【10】畀(bì):給,予。
【11】旟(yú):畫有鷹雕紋飾的旗幟。
【12】都:古時地方的區(qū)域名!睹珎鳌罚骸跋乱卦欢!毕乱,近城。
【13】組:編織,束絲之法。
【14】予:給予。
【15】旌(jīng):旗的一種。掛牦牛尾于竿頭,下有五彩鳥羽。
【16】祝:“屬”的假借字,編連縫合。一說厚積之狀。
【17】告(gǔ):作名詞用,忠言也。一說同“予”。
作品賞析:
此詩寫一位尊貴的男子駕車驅(qū)馳在浚邑郊外的大道上,車馬隆隆,旗幟飄揚。接下來是對旗幟和車馬的特寫:旄是“素絲紕之”,用素絲織的流蘇鑲在旗幟的邊上,可見其色彩鮮明及飄揚姿態(tài);馬是“良馬四之”,四匹高頭大馬駕車而行,十分氣派,意氣風(fēng)發(fā)。
第二、三章意思相近,但比第一章旗幟越來越漂亮,距離浚邑越來越近,車馬排場越來越盛。而離目的地越近,其情越怯。
此詩全用賦體,采用重章疊句的結(jié)構(gòu),但完全重復(fù)的句子僅“彼姝者子”一句,這似乎也突出了那位“姝者”在全詩中的重要性。方玉潤《詩經(jīng)原始》認(rèn)為:“‘**美人’,亦稱圣王,則稱賢以姝,亦無所疑。”持“美好善說”的毛詩說以為“姝者”是衛(wèi)國好美善的大夫,持“訪賢說”的朱熹則以為“姝者”是衛(wèi)國的賢人,但他們都認(rèn)為“之”指代的是衛(wèi)大夫。毛詩說以“之”為“賢者樂告以善道”(《毛詩序》)的對象,朱熹以“之”為“答其禮意之勤”(《詩集傳》)的對象!爸敝复膽(yīng)是上文的“彼姝者子”,若取“訪賢說”,那“之”必然是指被訪的賢人!昂我灶ㄓ,告)之”,正是訪賢大夫心中所想的問題:將贈送他們什么東西以示禮敬?將告訴他們哪些事需要請教?
關(guān)于詩中是“四之”“五之”“六之”,《毛傳》解為“御四馬也”“驂馬五轡”“四馬六轡”,認(rèn)為“良馬四之”“良馬五之”“良馬六之”是說大夫駕車建旌旄而行。對此清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說:“服馬四轡皆在手,兩驂馬內(nèi)轡納于觖,故四馬皆言六轡,經(jīng)未有言五轡者!庇忠讖V森語曰:“四之、五之、六之,不當(dāng)以轡為解,乃謂聘賢者用馬為禮。三章轉(zhuǎn)益,見其多庶。《覲禮》曰:‘匹馬卓上,九馬隨之!洞呵镒髠鳌吩唬骸踬n虢公、晉侯馬三匹!訔壖惨娻嵶悠ひ择R六匹!且择R者不必成雙,故或五或六矣。”
從詩藝上說,“在浚之郊”“在浚之都”“在浚之城”,由遠(yuǎn)而近,“良馬四之”“良馬五之”“良馬六之”由少而多,章法是很嚴(yán)謹(jǐn)?shù),而“何以畀之”“何以予之”“何以告之”用疑問句代陳述句,搖曳生姿。如果按“訪賢說”,那么此詩反映訪賢大夫求賢若渴的心理可謂妙筆生花。
詩經(jīng)全文帶拼音及譯文 (菁選2篇)(擴(kuò)展5)
——勸忍百箴全文及譯文3篇
勸忍百箴全文及譯文1
東坡曰:“古之圣人將有為也,必先處晦而觀明,處靜而觀動,則萬物之情,必陳于前!狈虿啬居诹,人皆視而不見,何則?以其與眾同也。*于群,而令其與眾同,人亦將視而不見,其理一也。
木秀于林,風(fēng)必摧之;人拔乎眾,禍必及之,此古今不變之理也。是故德高者愈益偃伏,才俊者尤忌表露,可以藏身遠(yuǎn)禍也。
榮利之惑于**矣,其所難居。上焉者守之以道,雖處亢龍之勢而無悔。中焉者,守之以禮,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履薄冰,僅保無過而已。下焉者率性而行,不誅即廢,鮮有能保其身者。
人皆知富貴為榮,卻不知富貴如霜刀;人皆知貧賤為辱,卻不知貧賤乃養(yǎng)身之德。倘知貧賤之德,誦之不輟,始可履富貴之地矣。
【譯文】
蘇東坡說:“古代圣人要做一件大事時,一定會先置身暗處觀察明亮處其他人的行動,自己保持靜默從而細(xì)心觀察別人的動作。這樣所有人的內(nèi)外情形就都會真實的展現(xiàn)在自己眼前了!
把一棵樹藏到樹林里,人們就會視而不見,這是為什么?因為它和別的樹沒有什么區(qū)別。把一個人藏到人群里,讓他和周圍的人沒有區(qū)別。人們也將視而不見,道理是一樣的。一棵樹高出樹林,大風(fēng)必然把它吹折;一個人鶴立雞群,禍患也必然降到他身上。這是從古至今不曾改變的道理。
所以德高望重的人更應(yīng)該深居簡出、謹(jǐn)言慎行,才能出眾的人尤為忌諱自我張揚。這樣才可以藏住身形,遠(yuǎn)離禍患。
榮華利祿對于人的**力是最大的,然則榮利場卻是最難站住腳的。最上一等的,以自己完善的道德守住自己的地位,雖然處在危險的邊緣卻能安然無恙。才能中等的,以禮義自律,整日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同踩在薄薄的冰上一樣,這樣也僅能保持沒有過錯而已。最差一等的,由著自己的性子,恃權(quán)仗勢,胡作非為,不被殺死也要廢棄終身,很少有能保全身家性命的。
人們都知道身處富貴很榮耀,卻不知道富貴有時如同霜矛利刃。人們都知道貧窮困賤是恥辱,卻不知道貧窮困賤才是養(yǎng)身立志的土壤。如果知道貧賤的好處,并且牢記不忘,這樣的人才可以身處富貴的地方。
勸忍百箴全文及譯文2
易曰:“趨吉避兇!狈虻溁贾畞,入洪水猛獸,走而避之則吉,逆而迎之則亡是故兵法三十六,走為最上策。
避非只走也,其道多焉。最善者莫過于晦也。擾敵、惑敵,使敵失覺,我無患焉。察敵之情,謀我之勢,中敵所不欲,則彼無所措手亦。居**者常疑下位者不忠,人之情不欲居人下也,遭上疑則危,釋之之道謹(jǐn)忠而已。
如若避無可避,則束身歸命,輕則傷身,不可不深究其理也。古來避害者往往避世,茍能割舍嗜欲,方外亦別有樂天也。避之道在堅,避須避全,勿因小緩而喜,勿因小利而動,當(dāng)執(zhí)定深、遠(yuǎn)、堅三字。
【譯文】
易經(jīng)上說:“人應(yīng)該奔往吉利的地方,而躲避開兇險。”
災(zāi)禍患難的到來,如同洪水猛獸一樣可怕,逃到別的地方避開它就會大吉大利,不顧利害,迎頭趕上就只有**了。
兵法有三十六條計策,逃走和閃避才是最好的計策。
躲避并非只是逃跑,方法有很多種,最完善的方法沒有超過“晦”的。干擾、迷惑敵人,使敵人失去對我的辨別能力,我也就沒有后患了。
觀察揣摩敵手的情形和心理,從而建立自己的聲勢,站到敵手無法攻擊的位置,敵手就無法向我動手了。
高高在上者常懷疑**對自己的不忠,因為人的正常心理就是不甘居人下,遭到上面的懷疑是極為危險的事,**上面疑心的方法也只有恭敬勤謹(jǐn)忠心不二而已。
如果根本就沒有地方可以躲避,就干脆放棄抵抗,把生命交到對方手中 ,隨便他怎樣處置,這也是避不開時的躲避方法。
行使避晦的權(quán)謀如果不得要領(lǐng),情形重的要喪失性命,情形輕的也會損傷身體,所以不能不深入研究避晦的道理。
自古以來躲避災(zāi)害的往往避開塵世,選擇出家,如果能徹底斷絕自己的嗜好和欲望,佛道兩家倒也是另一番樂土。
避晦的要訣在于堅定一心,避害一定要避得全面,不要因形勢稍微緩和而心喜,也不要因貪小利而妄動,要認(rèn)定避得深入,避得遙遠(yuǎn)、堅定,一念這三條規(guī)律。
勸忍百箴全文及譯文3
心生萬物,萬物唯心。時世方艱,心焉如晦。鼎革之余,天下荒殘,如人患贏疾,不堪繁劇,以晦徐徐調(diào)養(yǎng)方可。至若天下擾攘,局促一隅,舉事則力不足,自保則尚有余,以晦為心,靜觀時變,坐勝之道也。
夫士莫不以出處為重,詳審而后決。出難處易,以處之心居出之地,可變難為易。廊廟樞機,自古為四戰(zhàn)之地,躋身難,存身尤難。惟不以富貴為心者,得長居焉。古人云:“我不憂富貴,而憂富貴逼我!比朔菒焊毁F也,懼富貴之不義也。
興利不如除弊,多事不如少事,少事不如無事。無事者近乎天道矣。
【譯文】
心產(chǎn)生世上萬物,萬物的根源在于心。身逢亂世,時事艱危之時,心便也如陰天一樣,進(jìn)入“晦”的狀態(tài)。
每次**換代之后,天下荒涼如同廢墟,國家就像患有使人變得極為虛弱的重病的人一樣,既不能多做事,也不能多運動,只能用“晦”的狀態(tài)來慢慢調(diào)養(yǎng)。
至于****之時,自己只占據(jù)一角之地,吞并天下力量不足,保全自己倒還有余,就要以晦為心念,靜靜觀察時局的變化,這是坐著就可以取勝的策略。
士大夫都以是從仕做官還是隱居不出為最重要的事,仔細(xì)衡量輕重得失才能做出決定,從政很難,隱居卻很容易,如果用隱居的心態(tài)來做官,就可以化難為易了。
朝廷是執(zhí)掌機密的顯要位置,從古以來就是四面爭奪交戰(zhàn)的焦點,想到達(dá)這位置很難,在這位置上想站穩(wěn)腳跟更難。
只有那些不把富貴看得很重的人,才能長久保住自己的位置。
古人說:“我并不擔(dān)憂得不到富貴,卻擔(dān)心富貴來逼迫我。”人的本性沒有討厭富貴的,畏懼的只是富貴來的不義。
發(fā)起一樁有利的事不如除去一樁弊端,多一件事不如少一件事,少事又不如無事。能做到使天下無事就接近上天運行的規(guī)律了。
詩經(jīng)全文帶拼音及譯文 (菁選2篇)(擴(kuò)展6)
——關(guān)雎詩經(jīng)帶拼音3篇
關(guān)雎詩經(jīng)帶拼音1
guān jū
關(guān)雎
guān guān jū jiū,zài hé zhī zhōu
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
yǎo tiǎo shū nǚ,jūn zǐ hǎo qiú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cēn cī xìng cài,zuǒ yoù líu zhī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yǎo tiǎo shū nǚ,wù mèi qiú zhī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qiú zhī bù dé,wù mèi sī fú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yōu zāi yōu zāi,zhǎn zhuǎn fǎn cè
悠哉悠哉,輾轉(zhuǎn)反側(cè)。
cēn cī xìng cài,zuǒ yoù cǎi zhī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
yǎo tiǎo shū nǚ,qín sè yǒu zhī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cēn cī xìng cài,zuǒ yoù mào zhī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
yǎo tiǎo shū nǚ,zhōng gǔ yào zhī
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翻譯:
關(guān)關(guān)和鳴的雎鳩,相伴在河中的小洲。那美麗賢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長長短短鮮荇菜,順流兩邊去撈取。文靜美好的少女,朝朝暮暮想追求。
追求卻沒法得到,白天黑夜便總思念她。長長的思念喲,叫人翻來覆去難睡下。
長長短短鮮荇菜,兩手左右去采摘。文靜美好的少女,彈琴鼓瑟表愛慕。
參差不齊的荇菜,從左到右去拔它。那美麗賢淑的女子,敲起鐘鼓來取悅她。
【簡析】:
這首詩原是三章:一章四句,二章八句,三章八句;鄭玄從文義**后二章又各分為兩章,共五章,每章四句;現(xiàn)在用鄭玄的分法;第一章雎鳩和鳴于河之洲上,其興淑女配偶不亂,是君子的好匹配;這一章的佳處,在于舒緩*正之音,并以音調(diào)領(lǐng)起全篇,形成全詩的基調(diào),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統(tǒng)攝全詩,第二章的“參差荇菜”承“關(guān)關(guān)雎鳩”而來,也是以洲上生長之物即景生情!傲鳌保睹珎鳌酚(xùn)為“求”,不確,因為下文“寤寐求之”已有“求”字。此處不當(dāng)再有“求”義,“求”字是全篇的中心。整首詩都在表現(xiàn)男子對女子的追求過程,即從深切的思慕到實現(xiàn)結(jié)婚的愿望。第三章抒發(fā)求之而不得的憂思。這是一篇的關(guān)鍵,最能體現(xiàn)全詩精神。
姚際恒《詩經(jīng)通論》評云:“前后四章,章四句,辭義悉協(xié)。今夾此四句于‘寤寐求之’之下,‘友之’、‘樂之’二章之上,承上遞下,通篇精神全在此處。蓋必著此四句,方使下‘友’、‘樂’二義快足滿意。若無此,則上之云‘求’,下之云‘友’、‘樂’,氣勢弱而不振矣。此古人文章爭扼要法,其調(diào)亦迫促,與前后*緩之音別!币κ蠈Ρ菊略谌娭械闹匾苑治鲎顬榫(dāng)。應(yīng)當(dāng)補充者,此章不但以繁弦促管振文氣,而且寫出了生動逼真的形象,即王士禎《漁洋詩話》所謂“《詩》三百篇真如畫工之肖物”。林義光《詩經(jīng)通解》說:“寐始覺而輾轉(zhuǎn)反側(cè),則身猶在床!边@種對思念情人的心思的描寫,可謂“哀而不傷”者也。第四、五章寫求而得之的喜悅。“琴瑟友之”、“鐘鼓樂之”,都是既得之后的情景。曰“友”,曰“樂”,用字自有輕重、深淺不同。極寫快興滿意而又不涉于侈靡,所謂“樂而不*”。通篇詩是寫一個男子對女子的思念和追求過程,寫求而不得的焦慮和求而得之的喜悅。
詩經(jīng)全文帶拼音及譯文 (菁選2篇)(擴(kuò)展7)
——孫子兵法全文閱讀-孫子兵法譯文及全文翻譯3篇
孫子兵法全文閱讀-孫子兵法譯文及全文翻譯1
孫武——始計篇
《孫子兵法》原文
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經(jīng)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故可以與之死,可以與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地者,遠(yuǎn)近、險易、廣狹、死生也。將者,智、信、仁、勇、嚴(yán)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者不勝。故校之以計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吾以此知勝負(fù)矣。
將聽吾計,用之必勝,留之;將不聽吾計,用之必敗,去之。
計利以聽,乃為之勢,以佐其外。勢者,因利而制權(quán)也。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yuǎn),遠(yuǎn)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
夫未戰(zhàn)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zhàn)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于無算乎!吾以此觀之,勝負(fù)見矣。
《孫子兵法》譯文
孫子說:戰(zhàn)爭是國家的大事,它關(guān)系到百姓的生死,國家的存亡,不能不認(rèn)真地考察和研究。
因此,要通過對敵我五個方面的情況進(jìn)行綜合比較,來探討戰(zhàn)爭勝負(fù)的情形:一是**,二是天時,三是地勢,四是將領(lǐng),五是**。**,就是要讓民眾和君主的意愿一致,戰(zhàn)時他們才會為君主**,不存二心。天時,就是指晝夜、晴雨、寒冷、炎熱、季節(jié)氣候的變化。地勢,就是指高陵洼地、路途遠(yuǎn)近、險隘*坦、進(jìn)退方便等條件。將領(lǐng),就是指揮者所具備的智慧、誠信、仁愛、勇猛、嚴(yán)明等素質(zhì)。**,就是軍制、軍法、軍需的制定和管理。凡屬這五個方面的情況,將領(lǐng)都不能不知。充分了解這些情況的就能取勝,相反就會作戰(zhàn)失敗。此外,還要通過比較雙方的具體條件來探究戰(zhàn)爭勝負(fù)的情形,即雙方君主哪一方施政清明?哪一方將帥更有才能?哪一方擁有更好的天時地利?哪一方軍紀(jì)嚴(yán)明?哪一方兵力強大?哪一方士卒訓(xùn)練有素?哪一方賞罰分明?通過這些分析比較就能夠判斷誰勝誰負(fù)了。
將領(lǐng)聽從我的意見,用兵作戰(zhàn)就會取勝,就留下來(任用);若是不從,打仗就會失敗,我將會(讓他)離開這里。
我的軍事思想您認(rèn)為能夠接受,再從外交上造成大好形勢作為輔助條件,就掌握了主動權(quán)。所謂態(tài)勢,即是憑借有利的情況,以制定臨機應(yīng)變的策略。
戰(zhàn)爭,本來是一種詭詐之術(shù)。所以,能戰(zhàn)而示之軟弱;要打,裝作退卻;要攻近處,裝作攻擊遠(yuǎn)處;要想遠(yuǎn)襲,又裝作近攻;敵人貪利,就用小利引誘;敵人混亂就要攻取;敵人力量充實,就要防備;敵人兵強卒銳,就避其鋒頭;敵人氣勢洶洶,就設(shè)法擾亂它;敵人謙卑就要使之驕橫;敵人安逸就要使之疲勞;敵人內(nèi)部和睦,就要離間他們?傊,要在敵人沒有防備處攻擊,在敵人料想不到的時候采取行動。這是指揮家制勝的秘訣,不可預(yù)先講明。
未戰(zhàn)之前就能預(yù)料取勝的,是因為籌劃周密,條件充分;未開戰(zhàn)而估計取勝把握小,是具備取勝的條件少。條件充分的取勝就大,準(zhǔn)備不充分的就會失敗。何況一點條件也不具備的呢!我根據(jù)這些來觀察戰(zhàn)爭,勝敗也就清楚了。
孫子兵法全文閱讀-孫子兵法譯文及全文翻譯2
始計篇 第一?? 作戰(zhàn)篇 第二?? 謀攻篇 第三????? 軍形篇 第四?? 兵勢篇 第五??
虛實篇 第六?? 軍爭篇 第七?? 九變篇 第八???? ?行軍篇 第九??地形篇 第十
九地篇 第十一?? 火攻篇 第十二?? 用間篇 第十三?
詩經(jīng)全文帶拼音及譯文 (菁選2篇)(擴(kuò)展8)
——短歌行原文帶拼音 (菁選2篇)
短歌行原文帶拼音1
duǎn gē háng
短歌行
cáo cāo
曹操
duì jiǔ dāng gē ,rén shēng jǐ hé !
對酒當(dāng)歌,人生幾何!
pì rú cháo lù ,qù rì kǔ duō 。
慨當(dāng)以慷,憂思難忘。
kǎi dāng yǐ kāng ,yōu sī nán wàng 。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hé yǐ jiě yōu ?wéi yǒu dù kāng 。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qīng qīng zǐ jīn ,yōu yōu wǒ xīn 。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dàn wéi jūn gù ,chén yín zhì jīn 。
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yōu yōu lù míng ,shí yě zhī píng 。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wǒ yǒu jiā bīn ,gǔ sè chuī shēng 。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míng míng rú yuè ,hé shí kě duō ?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yōu cóng zhōng lái ,bú kě duàn jué 。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yuè mò dù qiān ,wǎng yòng xiāng cún 。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qì kuò tán yàn,xīn niàn jiù ēn 。
契闊談仯心念舊恩。
yuè míng xīng xī ,wū què nán fēi 。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rào shù sān zā ,hé zhī kě yī ?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shān bú yàn gāo ,hǎi bú yàn shēn 。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zhōu gōng tǔ bǔ ,tiān xià guī xīn 。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短歌行原文帶拼音2
一邊喝酒一邊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好比晨露轉(zhuǎn)瞬即逝,失去的時日實在太多!
好比早晨的露水,苦于過去的日子太多了!席上歌聲激昂慷慨,憂愁長久難以散去。
那穿著青領(lǐng)(周代學(xué)士的服裝)的學(xué)子喲,你們令**夕思慕。只是因為您的緣故,讓我沉痛吟誦至今。
陽光下鹿群呦呦歡鳴,悠然自得啃食在綠坡。一旦四方賢才光臨舍下,我將奏瑟吹笙宴請嘉賓。
那皎潔的月亮呦,何時可以摘取呢?因此而憂心啊,一直不曾斷絕。
遠(yuǎn)方賓客踏著田間小路,一個個屈駕前來探望我。彼此久別重逢談心宴飲,爭著將往日的情誼訴說。
月光如此明亮,星光也顯得暗淡了,一群烏鴉向南飛去。繞樹飛了三周,卻找不到它們的棲身之所?
高山不辭土石才見巍峨,大海不棄涓流才見壯闊。我愿如周公一般禮賢下士,愿天下的英杰真心歸順與我。
詩經(jīng)全文帶拼音及譯文 (菁選2篇)(擴(kuò)展9)
——清靜經(jīng)全文及譯文
清靜經(jīng)全文及譯文1
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yǎng)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內(nèi)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yuǎn)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唯見於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欲豈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靜。真常應(yīng)物,真常得性;常應(yīng)常靜,常清靜矣。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圣道。
老君曰: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執(zhí)德。執(zhí)著之者,不名道德。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即生貪求,即是煩惱。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但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
詩經(jīng)全文帶拼音及譯文 (菁選2篇)(擴(kuò)展10)
——詩經(jīng)《關(guān)雎》全文賞析
詩經(jīng)《關(guān)雎》全文賞析1
《關(guān)雎》原文:
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zhuǎn)反側(cè)。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賞析:
這是一首流傳非常廣泛的詩詞,對詩詞意的理解也各不相同,最淺鮮的分析是描寫男女愛情的詩詞。最近,我看了《毛詩詞正義》和《毛詩詞序》,覺得詩詞經(jīng)《關(guān)雎》不僅僅是局限于男女的愛情的描寫。這里首先介紹一下《毛詩詞正義》和《毛詩詞序》,*最早的一部詩詞歌就是《詩詞經(jīng)》,《詩詞經(jīng)》得以流傳要歸功于毛亨與毛萇這二個人,毛亨是戰(zhàn)國時期的人,他對《詩詞經(jīng)》進(jìn)行系統(tǒng)的解釋,并且著有《毛詩詞正義》一書,后傳授給侄子毛萇。毛萇講解詩詞經(jīng),后來著有《毛詩詞》,先秦到西漢的一些儒家把《毛詩詞》的每一篇作了詳細(xì)解釋,所以叫《毛詩詞序》。《毛詩詞序》是我國詩詞歌理論的第一篇專論。概括了先秦以來儒家對于詩詞歌的若干重要認(rèn)識,可以說是從先秦到西漢的儒家詩詞論的總結(jié)。
《毛詩詞正義》和《毛詩詞序》中都寫到了《關(guān)雎》這首詩詞!睹娫~正義》里原文是:“《關(guān)雎》,后妃之德也”又有“作《關(guān)雎》詩詞者,言后妃之德也。《曲禮》曰:‘天子之妃曰后。’注云:‘后之言后也!瘓(zhí)理內(nèi)事,在夫之后也!夺屧b》云:‘妃,媲也!枣瞧レ斗蛞病L熳又尬ǚQ后耳。妃則上下通名,故以妃配后而言之。德者,得也,自得於身,人行之總名。此篇言后妃性行**,貞;,寤寐求賢,供奉職事,是后妃之德也!薄Uf明了這首詩詞是描寫周文王后妃的德行,而且詳細(xì)介紹了什么是后妃。
《毛詩詞序》原文這樣寫道:“《關(guān)雎》,后妃之德也,‘風(fēng)’之始也,所以風(fēng)天下而正夫婦也,故用之鄉(xiāng)人焉,用之**焉!L(fēng)’,風(fēng)也,教也。風(fēng)以動之,教以化之。詩詞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fā)言為詩詞。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薄_@一段用白話解釋是:“《關(guān)雎》這首詩詞,詠嘆的是后妃之德,為《國風(fēng)》的開篇,是有關(guān)勸告天下之民而端正男女之事的詩詞篇,所以用之于人民,用之于國家,供勸告教化之用。風(fēng),就是‘諷’,就是‘教’。‘諷’是委婉勸告以打動人,‘教’是光明正大以化育人。詩詞,是人情感的所在,在心里是‘志’,發(fā)出來成為優(yōu)美的言語就是‘詩詞’。情感鼓蕩在人心中,就會通過言語表達(dá)出來;如果言語不足以表達(dá)感情,就會通過嗟嘆來表達(dá);如果嗟嘆不足以表達(dá)感情,就會通過歌唱來表達(dá);如果歌唱不足以表達(dá)感情,就會情不自禁地通過手舞足蹈來表達(dá)
通過以上《毛詩詞正義》和《毛詩詞序》中描寫看,詩詞經(jīng)《關(guān)雎》不僅僅是簡單的描寫男女愛情的事情,而是歌頌周文王選擇后妃的描寫了。按照這樣線索,我們不妨用用白話對《關(guān)雎》的意思作些分析:
《關(guān)雎》這首詩詞大概可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詩詞的興起,也象記敘文一樣交代時間、地點、人物,詩詞是叫起興。第二部分是描寫君子求得淑女之想法,夢寐以求的急切心念。第三部分是描寫君子求得淑女以后的美滿夫妻生活。關(guān)關(guān)的鳥的叫聲,雎鳩是一種水上的鳥,后人稱呼為魚鷹,據(jù)說這種鳥**時候是躲起來,不讓別的動物看見,不象別的動物是公開追逐,在河之洲是說水**或者水旁邊的一塊空地,雎鳩停在上面,窈窕是幽閑,嫻靜的意思,不是苗條。淑是賢惠善良的意思,逑是匹配的意思,這是說明周文王想得到賢惠善良的后妃,并且以雎鳩來比喻。窈窕淑女就是內(nèi)心非常安祥,嫻靜,善良的女人。參差荇菜是不整齊的水草,左右是想方設(shè)法幫助的意思,流這里意思同求,得到的意思。因為,這荇菜是過去祭祀用的,誰可以向祖宗供奉這荇菜呢?只有窈窕淑女。如果德行不好的女子就不能采荇菜和參加祭祀活動!扒笾坏茫幻滤挤。悠哉悠哉,輾轉(zhuǎn)反側(cè)!
寫文王在深刻反思,想求得一位賢惠善良的后妃,日夜都在考慮,沉思,以致翻來覆去難以入睡,他是想用自己的真誠去求,不是自己欲望想求漂亮的女人,而是想得到一個能夠幫助自己治理****的賢淑后妃!皡⒉钴舨,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边@是描寫得到了荇菜可以采到的那樣的淑女,琴瑟是古代二種樂器,合在一起演奏聲音**,比喻夫妻之間的感情**,這里比喻后妃和文王配合默契,就象琴瑟之音,中正*和,友之是握手相互幫助的意思。“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逼d之是選擇拔取的意思,這句詩詞意思就是說后妃帶領(lǐng)其他女子,選擇采集到荇菜到宗廟去祭祀,由于后妃有德行,宗廟里用鐘鼓樂器來贊美她的德行。
所以整篇詩詞來看,是周文王選擇后妃的故事,他得到一位賢淑后妃來幫助治理****和管理家庭,培養(yǎng)子女,也是給當(dāng)時全國老百姓的一個擇偶的標(biāo)準(zhǔn),確實周朝興旺800年,這同周文王的治理分不開。所以到了春秋戰(zhàn)國亂世,孔子非常痛心,就是希望恢復(fù)周禮,繼承周朝文化。一個家庭的妻子也好,一個國家的后妃也好,因為一個女人一生影響著二個男人,即自己的丈夫和自己的子女,從這樣角度分析,詩詞經(jīng)中《關(guān)雎》確實不是簡單地描寫一般男女愛情的追求。
創(chuàng)作背景:
周代由文、武奠基,成、康繁盛,昭、穆以后,國勢漸衰。后來,厲王被逐,幽王被殺,*王東遷,進(jìn)入春秋時期。春秋時期王室衰微,諸侯兼并,夷狄交侵,社會處于動蕩不安之中。周代設(shè)有采詩之官,每年春天,搖著木鐸深入民間收集民間歌謠,把能夠反映人民歡樂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給太師(負(fù)責(zé)音樂之官)譜曲,演唱給天子聽,作為施政的參考。反映周初至春秋中葉社會生活面貌的《詩經(jīng)》,就整體而言,正是這***間*社會生活面貌的形象反映,***先祖創(chuàng)業(yè)的頌歌,祭祀神鬼的樂章;也有貴族之間的宴飲交往,勞逸不均的怨憤;更有反映勞動、打獵、以及大量戀愛、婚姻、社會習(xí)俗方面的動人篇章。
周南指周以南之地,是周公旦的封地,即今河南西南部及湖北西北部一帶!吨苣稀反蠖鄶(shù)詩是西周末年、東周初年的作品。其中第一篇《關(guān)雎》是有關(guān)愛情的詩篇,是男子追求女子的情詩。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xiàn),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dān)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quán)/違法違規(guī)的內(nèi)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wǎng)址) 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