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故里秭歸關于屈原的遺跡和傳說
第1篇:屈原故里秭歸關于屈原的遺跡和傳說
屈原祠:唐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歸州刺史王茂元所建,并作一篇<楚三閭大夫屈先生祠堂銘并序>。
屈原廟:屈原誕生地有兩座屈原廟,一座位于屈原村的香爐坪,明代始建,清光緒年間重修;一座位于北峰村的界限埡,清康熙四十二年建。
屈原故里牌坊:原位于歸州東迎和門外,清光緒十年建;上有郭沫若1965年10月25日題書[屈原故里",右側并立巨型石碑兩座,題[楚大夫屈原故里"、[漢昭君王嬙故里"。
樂平里牌坊:位于樂平里入口處,建于1983年1月,有川南蘇原題書[樂平里"。
香爐坪:又稱[屈坪",為屈原故居,位于樂平里。
屈原宅基:位于香爐坪正中,庚仲雍<荊州記>和袁山松<宜都山川記>所載[屈原故宅"即指此。
讀書洞:又名[洞辟書堂",位于樂平里響鼓溪畔,相傳為屈原吟詩處,故名吟詩臺。
照面井:位于樂平里伏虎山腰,由銀灰*龍骨石砌成,相傳為屈原幼年照影梳洗之處,一絲微塵也躲不過[井鏡"的明察。
玉米田:又名[屈田"、[玉米三丘",位于屈原宅基右側,相傳屈原少年時代曾躬耕于此,又傳屈原被放逐之后曾回鄉(xiāng)務農(nóng),忍辱負重經(jīng)營三丘稻田。
擂鼓臺:位于香爐坪下響鼓溪西岸,相傳為屈原回鄉(xiāng)擊鼓抗秦之地。
靈牛耕田:系樂平里[一怪",相傳屈原借過農(nóng)夫牛繩系書篋之后,水牛和黃牛耕田不再用牛繩,卻服服帖帖聽農(nóng)夫使喚。
搗衣石:又名[女須砧",位于屈宅之東北六十里,相傳為屈姊女須給屈原洗過衣裳的地方。
楚王井:位于秭歸歸州鎮(zhèn)境內(nèi),相傳為楚先王所開,一泓清泉終年不涸,井水清涼純凈,味如甘露。
第2篇:屈原事跡
屈原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常與懷王商議國事,參與法律的制定,主張彰明法度,舉賢任能,改革*,聯(lián)齊抗秦。同時主持外交事務。主張楚國與齊國聯(lián)合,共同抗衡秦國。在屈原努力下,楚國國力有所增強。但由于自身*格耿直加之他人讒言與排擠,屈原逐漸被楚懷王疏遠。
公元前305年,屈原反對楚懷王與秦國訂立黃棘之盟,但是楚國還是徹底投入了秦的懷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懷王逐出郢都,流落到漢北。屈原被逐出郢都,流放期間,屈原感到心中郁悶,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在作品中洋溢著對楚地楚風的眷戀和為民報國的熱情。其作品文字華麗,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內(nèi)涵深刻,成為*文學的起源之一。
公元前278年,秦國大將白起揮兵南下,攻破了郢都,屈原在絕望和悲憤之下懷大石投汨羅*而死。傳說當?shù)匕傩胀断卖兆游刽~以此防止屈原遺體被魚所食,后來逐漸形成一種儀式。以后每年的農(nóng)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jié),人們吃粽子,劃龍舟以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會通過決議確定屈原為當年紀念的世界四位文化名人之一。
第3篇:屈原故里行
屈原紀念館坐落在湖北省秭歸縣的一個半山腰上。
一進山門,高達四米的屈原石就映入人們眼簾,石像兩旁的石壁上,刻滿了這文先人流傳百世的名著。穿過石像,步入紀念館,一幅震撼人心的畫吸引了我,當?shù)刂v解員用略帶沙啞的鄉(xiāng)音傳來:”屈原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愛國詩人,兩次被楚王流放。后來,楚王不聽屈原的忠告,戰(zhàn)敗死在秦國,屈原聽到祖國的不幸時,心里十分悲傷,并于當年的五月初五,投入汨羅*。于是,我國民間每逢五月初五,人們就以吃粽子的方式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忠臣!
屈原故里的劃龍船也和別的地方不一樣,劃船前要先唱“招魂歌”,當我們坐船來到屈原的家時,波濤滾滾的*面上不時傳來那家喻戶曉的悲蒼歌聲:“三閭大夫啊,你聽我來講......”
版權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nèi)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wǎng)址) 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