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許褚傳》的原文及翻譯
第1篇:《三國志許褚傳》的原文及翻譯
《三國志·許褚傳》
許褚字仲康,譙國譙人也。容貌雄毅,勇力絕人。漢末,聚少年及宗族數(shù)千家,共堅壁以御寇。時汝南葛陂賊萬馀人攻褚壁,褚眾少不敵,力戰(zhàn)疲極。兵矢盡,乃令壁中男女,聚石如?f①斗者置四隅。褚飛石擲之,所值皆摧碎。賊不敢進。糧乏,偽與賊和,以牛與賊易食,賊來取牛,牛輒奔還。褚乃出陣前,一手曳牛尾,行百馀步。賊眾驚,遂不敢取牛而走。由是淮、汝、陳、梁間,聞皆畏憚之。
太祖徇淮、汝,褚以眾歸太祖。太祖見而壯之曰:“此吾樊噲也!奔慈瞻荻嘉荆胨扌l(wèi)。諸從褚俠客,皆以為虎士。從征張繡,先登,斬首萬計,遷校尉。從討袁紹于官渡。時常從士徐他等謀為逆,以褚常侍左右,憚之不敢發(fā)。伺褚休下日,他等懷*入。褚至下舍心動,即還侍。他等不知,入帳見褚,大驚愕。他*變,褚覺之,即擊殺他等。太祖益親信之,出入同行,不離左右。從圍鄴,力戰(zhàn)有功,賜爵關(guān)內(nèi)侯。從討韓遂、馬超于潼關(guān)。太祖將北渡,臨濟河,先渡兵,獨與褚及虎士百馀人留南岸斷后。超將步騎萬馀人,來奔太祖*,矢下如雨。褚白太祖,賊來多,今兵渡已盡,宜去,乃扶太祖上船。賊戰(zhàn)急,*爭濟,船重欲沒。褚斬攀船者,左手舉馬鞍蔽太祖。船工為流矢所中死,褚右手并溯船,僅乃得渡。是日,微褚?guī)孜。其后太祖與遂、超等單馬會語,左右皆不得從,唯將褚。超負其力,*欲前突太祖,素聞褚勇,疑從騎是褚。乃問太祖曰:“公有虎侯者安在?”太祖顧指褚,褚?目盼之。超不敢動,乃各罷。后數(shù)日會戰(zhàn),大破超等,褚身斬首級,遷武衛(wèi)中郎將。武衛(wèi)之號,自此始也。*中以褚力如虎而癡,故號曰虎癡;是以超問虎侯,至今下稱焉,皆謂其姓名也。
褚*謹慎奉法,質(zhì)重少言。征南將*②自荊州來朝謁,太祖未出,入與褚相見于殿外。仁呼褚入便坐語,褚曰:“王將出。”便還入殿,仁意忿之;蛞载燅以唬骸罢髂献谑抑爻迹狄夂艟,君何故辭?”褚曰:“彼雖親重,外?也。褚備內(nèi)臣,眾談足矣,入室何私乎?”太祖聞,愈愛待之,遷中堅將*。
【注】①?fyú:盛漿湯等的器皿。②征南將*:曹仁平定反賊有功,拜征南將*。
譯文:
許褚字仲康,譙國譙(今安徽亳州)人。容貌雄俊剛毅,膽力過人。漢朝末年,他聚集少年以及宗族好幾千家,共同筑起堅實的壁壘來抵御賊寇。當時汝南(今河南汝南縣)葛陂為首的賊寇一萬多人攻打許褚的防御,許褚人少打不過,奮力作戰(zhàn)極度疲勞。*箭用光了,于是讓城中的男女,收集和?f斗一樣大的石頭放置在四個城角。許褚用石頭投擲敵人,所打中的都被擊碎。敵人不敢逼近。糧食缺乏,就假裝和敵人和戰(zhàn),用牛和敵人換糧食,敵人來取牛,牛都跑了回來。許褚于是走到陣前,用一只手拽住牛尾巴,走了一百多步。敵人都很驚恐,于是不敢來取牛而撤走了。因此淮、汝、陳、梁一帶,都畏懼忌憚許褚。
魏太祖(曹*)帶兵巡行淮、汝一帶,許褚?guī)ьI眾人投靠曹*。曹*見到他認為他很豪壯,說:“這是我的樊噲啊!碑斕炀腿蚊麨槎嘉,做自己的近身侍衛(wèi)。那些起初跟從許褚的俠客,曹*都作為勇士來使用。許褚跟隨曹*征討張繡,率先登上城墻,斬首的敵人一萬多,升任為校尉。又跟從曹*在官渡征討袁紹。當時曹*的侍衛(wèi)徐他等人密謀*,因為許褚經(jīng)常侍衛(wèi)在曹*左右,忌憚他而不敢發(fā)動叛亂。等到許褚歇班的時候,徐他等人打算懷藏著*進到曹*帳中行刺。許褚到了住處心神不定,立即回來守衛(wèi)曹*。徐他等人不知道,進到帳里看到了許褚,非常驚恐。徐他臉*大變,許褚發(fā)覺了,當即擊殺了徐他等人。曹*更加親近信任他,(和他)一同出入營帳,(叫他)不離自己左右。跟隨曹*圍攻鄴縣,奮力作戰(zhàn)有功,封爵位為關(guān)內(nèi)侯。又跟從曹*在潼關(guān)征討韓遂、馬超。曹*打算向北渡河,到了濟河,先讓*隊渡過,只留下許褚以及一百多勇士留在南岸斷后。馬超率領步兵騎兵一萬多人,來攻打曹*的*隊,箭如雨下。許褚告訴曹*,敵人來的太多,如今*隊已經(jīng)全渡了河,應該撤走,于是扶曹*上船。敵人攻得很急,士兵們都爭著過河,船太重將要沉沒。許褚處死了爭著登船的人,左手舉著馬鞍保護著曹*。船夫被飛箭*中而死,許褚用右手劃船,才過了河。當天,要不是許褚曹*差點喪命。此后曹*和韓遂、馬超等人單馬會話,身邊的人都不帶,只帶著許褚。馬超對自己的力氣很自負,暗地打算上前謀害曹*,一向聽說許褚的勇猛,懷疑跟從曹*的就是他。就問曹*說:“您有個叫虎侯的將*在哪里?”曹*回頭指著許褚,許褚瞪眼看馬超。馬超不敢發(fā)作,于是各自回營。后來過了幾天會戰(zhàn),大敗馬超,許褚殺死了許多敵人,升任為武衛(wèi)中郎將。武衛(wèi)的稱號,就是從此開始的。*中因為許褚的力氣象老虎一樣而且癡擰,所以給他起個綽號叫作虎癡;所以馬超詢問“虎侯”,到現(xiàn)在人們還這樣稱呼,都說這是他的姓名。
許褚生*謹慎,遵奉法律,持重話少。曹仁從荊州來拜見曹*,曹*還沒有出來,曹仁進來和許褚在殿外相遇。曹仁叫許褚過來和他私聊,許褚說:“魏王(曹*)將要出殿!庇谑腔氐降顑(nèi),曹仁很氣憤。有人責怪許褚說:“征南將*(曹仁)是朝廷重臣,他屈尊叫你,你因為什么要推辭呢?”許褚說:“他雖然是宗親重臣,但是屬于地方諸侯。我是內(nèi)臣,當眾交談就夠了,怎能進屋私談呢?”曹*聽說后,更加優(yōu)待他,升任他為中堅將*。
第2篇:三國志華佗傳原文翻譯
華佗是我國三國時代的一位名醫(yī),以下是小編收集的相關(guān)信息,僅供大家閱讀參考!
原文
華佗字元化,沛國譙人也。游學徐土,兼通數(shù)經(jīng)。沛相陳?舉孝廉,太尉黃琬辟,皆不就。曉養(yǎng)*之術(shù),時人以為年且百歲而貌有壯容。又精方*,其療疾,合湯不過數(shù)種,心解分劑,不復稱量,煮熟便飲,語其節(jié)度,舍去輒愈。若當灸,不過一兩處,每處不過七八壯,病亦應除。若當針,亦不過一兩處,下針言當引某許,若至,語人。病者言已到,應便拔針,病亦行差。若病結(jié)積在內(nèi),針*所不能及,當須刳割者,便飲其麻沸散,須臾便如醉死無所知,因破取。病若在腸中,便斷腸湔洗,縫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人亦不自寤,一月之間,即平復矣。
有一郡守病,佗以為其人盛怒則差,乃多受其貨而不加治,無何棄去,留書罵之。郡守果大怒令人迫捉殺佗郡守子知之屬使勿逐守?恚既甚吐黑血數(shù)升而愈。
太祖聞而召佗。太祖苦頭風發(fā)①,心亂目眩,佗針鬲,隨手而差。佗之絕技,凡此類也。然本作士人,以醫(yī)見業(yè),意常自悔,后太祖親理,得病篤重,使佗專視。佗曰:此近難濟,恒事攻治,可延歲月。佗久遠家思歸,因曰:當?shù)眉視接麜哼耳。到家,辭以妻病,數(shù)乞期不反。太祖累書呼,又敕郡縣發(fā)遣。佗恃能厭事,猶不上道。太祖大怒,使人往檢,若妻信病,賜小豆四十斛,寬假限日。若其虛詐,便收送之。于是傳付許獄,考驗首服。荀??朐唬嘿⑹跏倒ぃ?嗣??兀?撕?噸?L?嬖唬翰揮牽?煜碌蔽藪聳蟊慘?遂考竟②。佗臨死,出一卷書與獄吏,曰:此可以活人。吏畏法不受,佗亦不強,索火燒之。佗死后,太祖頭風未除。太祖曰:佗能愈此。小人養(yǎng)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殺此子,亦終當不為我斷此根原耳。及后愛子倉舒病困,太祖嘆曰:吾侮殺華佗,令此兒強死也。
翻譯
華佗字元化,沛國譙縣人,一說他名叫敷。他到徐州地區(qū)去求學,通曉幾種經(jīng)書。華佗通曉養(yǎng)生的方法,當時的人認為他年近百歲卻面貌年輕。沛國的相陳硅舉薦華佗為孝廉,太尉黃琬征召任用,華佗都不去就任。又精通醫(yī)方*物,他治療疾病,配合湯*不過只用數(shù)種*物,心里明了*物的分量比例,不用再去稱量,煮熟便喝,告訴病人服*的禁忌和注意事項,華佗離開后,病人的病就好了。如果應當灸治,不過一兩處,每處不過溫灸七八次,病也就應手消除。如果應當用針治,也不過一兩處,下針時說:感覺到針刺延伸到了某處,就告訴我。病者說已到,于是華佗應聲就拔出針,病也很快好了。如果病集結(jié)在身體的內(nèi)部,針*都不能到達,應當剖開割除的,就飲用他的麻沸散,一會兒病人就像醉死,失去知覺,于是開*切除患處。病如果在腸中,就割除腸子的患病部分,清洗腸子,縫合腹部用膏*敷上,四五日,病愈,不痛,病人自己也不覺得,一月之內(nèi),傷口就愈合復原了。
華佗走在路中,看見一個人患了咽喉堵塞的病,想吃東西但咽不下,他的家人用車載著他想要去就醫(yī)。華佗聽見了病人的呻吟,停下車過去看,告訴病人說:剛才路邊有個賣餅的,向他取三升的蒜泥大醋喝下去,病就應當除去了。家人就依著華佗說的做了,病人立刻吐出一條蟲子。后來病人把蟲子懸掛在車旁,去拜訪華佗。當時華佗還沒回來,有小孩在門前玩耍,迎面看見來訪的人,孩子們互相說道:好像是遇到了我們的祖公了,車邊掛著的病就是*。病者向前進來坐下,看見華佗的北邊墻上懸掛了大約十多條這樣的蟲子標本。
廣陵太守陳登得病,胸中煩悶,面紅吃不下飯。華佗為他切脈說:太守您胃中有數(shù)升蟲子,將要形成腹內(nèi)的毒瘡,是吃生魚生肉所造成的。就做了二升湯*,先服下一升,過一會兒再全服完。一頓飯的功夫,吐出了三升左右的小蟲,頭是紅的,都能活動,一半身體還是生魚膾的模樣?嗤吹陌Y狀便消失了。華佗說:這病三年后將發(fā)作,遇到良醫(yī)才可救活。后來依照到了華佗說的期限,病果然發(fā)作,發(fā)作時華佗不在,如華佗所說,陳登得不到救治而死。
太祖曹*聽說了華佗的事,就召見華佗,華佗常在曹*的左右。曹*為頭風病所苦,每次發(fā)作,心里煩亂,眼睛發(fā)花。華佗用針刺膈腧穴。行針結(jié)束,病就好了。
第3篇:三國志崔林傳原文翻譯
崔林字德儒,清河郡東武城人,魏文帝登皇帝位,崔林被任命為尚書,后調(diào)出京城任幽州刺史。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三國志崔林傳原文翻譯,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原文:
崔林字德儒,清河東武城人也。少時晚成,宗族莫知,惟從兄琰異之。太祖定冀州,召除鄔長,貧無車馬,單步之官。太祖征壺關(guān),問長吏德政最者,并州刺史張陟以林對,于是擢為冀州主簿,徙署別駕、丞相掾?qū)。魏國既建,稍遷御史中丞。
文帝踐阼,拜尚書,出為幽州刺史。北中郎將吳質(zhì)統(tǒng)河北*事,涿郡太守王雄謂林別駕曰:“吳中郎將,上所親重,國之貴臣也。仗節(jié)統(tǒng)事,州郡莫不奉箋致敬,而崔使君初不與相聞。若以邊塞不斬卿,使君寧能護卿邪?”別駕具以白林,林曰:“刺史視去此州如脫屣,寧當相累邪?此州與胡虜接,宜鎮(zhèn)之以靜,擾之則動其逆心,特為國家生北顧憂,以此為寄。”在官一期,寇竊寢息;猶以不事上司,左遷河間太守,清論多為林怨也。
遷大鴻臚。龜茲王遣侍子來朝,朝廷嘉其遠至,褒賞其王甚厚。余國各遣子來朝,間使連屬,林恐所遣或非真的,權(quán)取疏屬賈胡,因通使命,利得印綬,而道路護送,所損滋多。勞所養(yǎng)之民,資無益之事,為夷狄所笑,此曩時之所患也。乃移書敦煌喻指,并錄前世待遇諸國豐約故事,使有恒常。明帝即位,賜爵關(guān)內(nèi)侯,轉(zhuǎn)光祿勛、司隸校尉。屬郡皆罷非法除過員吏。林為政推誠,簡存大體,是以去后每輒見思。
散騎常侍劉劭作考課論,制下百僚。林議曰:“案周官考課,其文備矣,自康王以下,遂以陵遲,此即考課之法存乎其人也。及漢之季,其失豈在乎佐吏之職不密哉?方今*旅,或猥或卒,備之以科條,申之以內(nèi)外,增減無常,固難一矣!兑住吩唬骸缀喍煜轮淼靡!骐S宜設辟,以遺來今,不患不法古也。以為今之制度,不為疏闊,惟在守一勿失而已。若朝臣能任仲山甫之重,式是百辟,則孰敢不肅?”
景初元年,司徒、司空并缺,散騎侍郎孟康薦林。后年遂為司空,封安陽亭侯,邑六百戶。三公封列侯,自林始也。頃之,又進封安陽鄉(xiāng)侯。正始五年薨,謚曰孝侯。
(節(jié)選自《三國志·第二十四章》)
譯文:
崔林字德儒,清河郡東武城人。崔林年輕的時候,成器較晚,宗族的人對他都不看重,只有堂兄崔琰很賞識他。太祖曹*平定了冀州,征召任命他為鄔縣縣長,崔林貧窮沒有車馬,步行去就任。曹*征討壺關(guān)時,詢問哪位官員最有德政,并州刺史張陟推薦了崔林,于是提拔崔林任冀州主簿,又調(diào)任丞相署別駕、丞相掾?qū)。魏國建立后,崔林又逐漸提升為御史中丞。
魏文帝登皇帝位,崔林被任命為尚書,后調(diào)出京城任幽州刺史。北中郎將吳質(zhì)統(tǒng)領河北*事,涿郡太守王雄對崔林的別駕說:“吳中郎將,是皇上親近看重的人,是國家的顯貴大臣。他持節(jié)統(tǒng)領*事,各州郡沒有誰不向他寫信致敬,但是崔刺史從來不和他相往來。如果他以邊塞沒治理好為由殺掉你,崔刺史難道能保護你嗎?”別駕把這些話都告訴了崔林,崔林說:“我這個刺史把離開這個州看得像脫掉鞋子一樣,難道會連累你嗎?這個州與北方的匈奴等族接界,應該用清靜的政策安定他們,侵擾他們就會觸動他們的反叛之心,只會給國家產(chǎn)生顧念北方的憂慮,我只是心中掛念這一點!比喂僖粚,外族的侵犯騷擾都停息了;但仍因為不會巴結(jié)上司,被降職為河間郡太守,公正的輿論都替崔林鳴不平。
后升為大鴻臚,龜茲王派兒子到朝廷來,朝廷贊美他不遠千里而來,獎賞龜茲王的禮物很豐厚。其他屬國也都派兒子到朝廷來,使者接連不斷,崔林擔心他們派來的人有的不是真的,只是暫且找些疏遠親屬或經(jīng)商的胡人,借他們來通使命,可以得到封贈的好處,而且沿途還要護送,給國內(nèi)帶來很大的損失。勞苦自己的百姓,在無益的事情上耗費資財,被夷狄譏笑,這是過去留下的禍患。崔林于是發(fā)文書到敦煌說明意圖,并抄錄前代接待各國豐厚或簡約的舊例,使接待之禮有固定的標準。明帝即位,賜給崔林關(guān)內(nèi)侯的封爵,又轉(zhuǎn)任為光祿勛、司隸校尉。所轄范圍的郡縣都罷免了那些不守法紀和犯有過錯的官員。崔林治理政務以誠相待,只選擇保留那些主要條例,因此離任后常常被*思念。
散騎常侍劉劭作《考課論》,皇帝命令發(fā)給百官們討論。崔林議論說:“查《周官》中考查官吏政績的記載,它的條文已經(jīng)很完備,從周康王以后,就已經(jīng)衰落,這說明考查政績的方法完全在于執(zhí)行的人。到漢朝末年,他們的失誤難道在于輔佐官吏職責規(guī)定不嚴密嗎?當前的戰(zhàn)爭,又頻繁又突然,準備好法令條規(guī),在內(nèi)外重申,如果或增或減沒有常規(guī),確實難得統(tǒng)一啊!兑捉(jīng)》說:‘推行平易簡單的政策,就能夠符合天下萬物運行的道理了!娓鶕(jù)當時的形勢制定了相應的制度,用來留給后世,我們不應該擔憂沒有可以繼承的。把那些用來當作今天的制度,也不會顯得太過寬松,只要做到前后一致不要失職就好。如果朝臣能夠重用仲山甫這樣持重的人,就算制度有缺陷,那么誰又敢不公正嚴肅呢?”
景初元年,司徒、司空的職位都有空缺,散騎侍郎孟康推薦崔林。第二年明帝任命崔林為司空,封他為安陽亭侯。三公封侯,就是從崔林開始,不久,他又被晉封為安陽鄉(xiāng)侯。正始五年崔林去世,謚號為孝侯。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相關(guān)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quán)/違法違規(guī)的內(nèi)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wǎng)址) 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