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皮膽紅素測定在兒科臨床的應用探討論文
經皮膽紅素測定在兒科臨床的應用探討論文
0引言
本文旨在探究經皮膽紅素測定方法在黃疸患兒中的應用價值,為臨床研究提供有效的參考意見,現(xiàn)將統(tǒng)計資料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23年2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黃疸患兒80例作為本次的觀察對象,所有患兒經臨床診斷后均被判定為黃疸疾病,并排除新生兒敗血癥、新生兒溶血癥、生理性黃疸、母乳性黃疸、新生兒肝炎、G-6-PD缺乏等疾病[1],隨機分為兩組,分別為觀察組和常規(guī)組,每組患兒均40例。觀察組患兒男女比例為24:16,日齡在1~31d之間,平均13d;常規(guī)組患兒男女比例為23:17,日齡在1~31d之間,平均13d。比較兩組患兒的臨床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可比性良好。
1.2測定方法。
常規(guī)組:通過血清對患兒膽紅素含量進行測定,取患兒2ml的靜脈血,并采用生化分析儀進行檢測。觀察組:通過皮膚對患兒膽紅素含量進行測定,在患兒額頭兩眉之間[2]取三個點后進行測定,并取結果的平均值。對兩組患兒的臨床資料均進行回顧性的分析,并比較兩種測定方法的準確性與兩組檢測結果之間的相關性,探討臨床應用價值。
1.3觀察指標。
觀察并比較兩組測定方法的準確性與檢測結果之間的相關性。
1.4數據分析。
將黃疸患兒的臨床資料錄入到SPSS18.0軟件中,膽紅素平均測定值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t檢驗比較,以P<0.05認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測定結果的準確性分析。
兩種測定方法均能夠較為精確地測定出膽紅素的含量,比較兩組的測定結果無明顯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測定結果間的相關性分析。
兩組膽紅素的測定值之間存在線性相關性(P<0.05),即當膽紅素值由小到大進行排列時,兩組測定結果均隨膽紅素值的.升高而升高。
3討論
膽紅素是人體膽汁中的一類主要色素,是膽色素中的一種,為橙黃色。膽紅素是人體內鐵卟啉化合物[3]的一種代謝產物,可對人體的神經系統(tǒng)、大腦等造成一定的損害,有毒性,但是同樣也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劑作用,可以對磷脂與亞油酸的氧化進行抑制等[4]。判斷黃疸疾病的一項重要指標即是對膽紅素含量的測定,同樣也是用來測定人體肝功能的一項重要指標,所以說,對人體膽紅素含量進行精確地測定能夠對小兒黃疸進行有效的判斷,臨床上通常采取經血液或經皮膚進行測定,當其轉運至人體皮膚時,可與白蛋白相結合,并產生相關的復合物,引起膽紅素酸沉積等。本次研究分別采用了經血液與經皮膚對膽紅素含量進行測定,并探究兩組測定方法的精確性與兩者之間的相關性。結果顯示,經血液或經皮膚測定均可得出較為精確的測定結果,兩組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且兩組之間存在線性相關性(P<0.05),即當膽紅素值由小到大進行排列時,兩種測定結果均隨膽紅素值的升高而升高。經過反復的臨床研究后證實,對膽紅素含量采用經血測量后,雖然可以得到較為精確的測定結果,但是具有重復性弱、采血較為困難、患兒皮膚容易出現(xiàn)損傷、感染等不良情況;而采用經皮測定方法同樣可以得到較為精確的測定結果,且采血過程簡單、安全,能夠有效防止患兒損傷等,相比經血液測定的臨床應用價值更高。所以說,對黃疸患兒采用經皮測定膽紅素含量可以作為臨床上重要的檢查方式,值得進一步推廣、應用。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lián)網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址)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