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亡齒寒的意思和典故-摘抄49句
1、一衣帶水
2、唐·李大師、李延壽《南史·陳紀下》:“隋文帝謂仆射高熲曰:‘我為百姓父母,豈可限一衣帶水不拯之乎?’”后人根據(jù)這段記載提煉出“一衣帶水”這則成語。這則成語原指像衣帶那樣窄的河流,后用以形容雖有江河湖海相隔,但仍像隔一衣帶,泛指地域相近。
3、唇亡齒寒不能用來比喻人的什么樣。它字面的意思是,嘴唇?jīng)]有了,牙齒就會覺得寒冷。比喻關(guān)系密切、利害相關(guān)。多用于兩國之間,所以不能用來比喻單一的方面單一的人。典故出自左傳,晉國要攻打?國,向虞國借道。宮之奇諫虞君不可,曉之以唇亡齒寒、?國滅亡,虞必不保的道理。虞君不聽,果真如宮之奇所預(yù)料,繼?之后為晉所滅。
4、春秋時候,晉獻公想消滅虢國?墒窃跁x國和虢國之間隔著一個虞國,討伐虢國必須經(jīng)過虞國。大夫荀息建議,把獻公的美玉和寶馬,送給虞國國君,請求借道。晉獻公接受了。
5、虞君見禮物,很高興,答應(yīng)借道。大夫?qū)m之奇阻止說:“不行!虞國和虢國就像牙齒和嘴唇的關(guān)系,沒有了嘴唇,牙齒就會感到寒冷(唇亡齒寒)。我們兩個小國相互依存,有時可以彼此幫助,萬一虢國被消滅了,我們虞國也就難保了。借道給晉國萬萬使不得!庇菥宦牎9,晉國軍隊借道虞國,消滅了虢國。回來時順便又消滅了虞國。
6、典故寓意是:
7、唇亡齒寒的寓意:
8、大夫茍息說“虞虢兩國是唇齒相依的近鄰”這個成語由此而來,現(xiàn)在比喻關(guān)系密切,厲害相關(guān)。這個出處《南史.陳紀下》“隋文帝謂仆射高颎曰:我為百姓父母,豈可限一衣帶水,不拯之乎”。意思是一條衣帶那樣狹窄的水。
9、唇亡齒寒的故事告訴我們聯(lián)盟合作的重要性,但也告訴了我們兩個道理:貪圖小便宜終將首取滅亡,人心可以向善但也不要忘了人性惡的一面。
10、唇亡齒寒出自:
11、唇亡齒寒的道理是:1、貪圖小便宜終將自取滅亡,2、人心可以向善但也不要忘了人性惡的一面。
12、唇亡齒寒:嘴唇?jīng)]有了;牙齒就會感到寒冷。比喻兩者關(guān)系密切;相互依存;利害相關(guān)。
13、唇亡齒寒的寓意是:雙方息息相關(guān),利害密要相關(guān),榮辱與共。
14、《左傳》相傳是春秋末期的魯國史官左丘明所著。司馬遷首先認為《左傳》是左丘明所寫,自劉向、裴骃、劉歆、桓譚、班固皆以《左傳》出于左丘明。唐朝的劉知幾《史通·六家》亦稱:“左傳家者,其先出于左丘明。”
15、唇亡齒寒和假途滅虢這兩個典故都出自《左傳·僖公五年》:晉侯復(fù)假道于虞以伐虢。宮之奇諫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從之。晉不可啟,寇不可翫。一之謂甚其可再乎?諺所謂‘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也!边@個輔呢指的是面頰骨,車呢指的是牙床,這倆連著,缺一不可。意思就是晉國要借咱們的道,去打虞國,可是虞國和虢國是唇齒相依的關(guān)系,你把道路借給了晉國,等他滅了虞國,那咱們虢國也就跟著滅亡呀。果不其然,這虢國畏懼這個晉國勢大,借道給了晉國,晉國滅了虞國,結(jié)果回軍的路上來了個順手牽羊,就手兒,也把虢國給乎擼了。
16、唇亡齒寒就像是水里的魚,它們兩者就是唇亡齒寒的關(guān)系,沒有水,魚怎么可能生存。沒有魚的水,有可能變成死水。
17、“唇亡齒寒”是個小學(xué)生都明白的成語,意思是嘴巴上的嘴唇如果沒有了,牙齒會感到很冷的。這句成語前面還有一個成語,連起來是“輔車相依,唇亡齒寒”。
18、北周的宰相楊堅,廢了周靜帝,自己當(dāng)皇帝,建立了隋朝。
19、唇亡齒寒指嘴唇?jīng)]有了,牙齒就會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關(guān)。
20、唇亡齒寒的意思是唇?jīng)]有了,牙齒就寒冷。比喻雙方息息相關(guān),榮辱與共。作謂語、定語,形容人際之間的關(guān)系。出自左傳僖公五年中晉獻公向虞國借路伐虢,虞國大夫?qū)m之奇勸虞君說,虞虢兩國像嘴唇和牙齒之間的關(guān)系,唇亡則齒寒,但虞君未聽勸告最終也為晉所滅。
21、比喻彼此都有關(guān)系失去誰利益都會受到損害。
22、他決心要滅掉陳國,曾說:“我是全國老百姓的父母,難道能因為有一條像衣帶那樣窄的長江隔著,就看著南方百姓受苦而不拯救他們嗎?,后來人們就用“一衣帶水”來比喻只隔了一條狹窄水域的,靠得非常近的兩地。
23、《唇亡齒寒》選自《春秋左傳·宮之奇諫假道》。
24、小到一個人,我們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占小便宜,鼠目寸光,朋友間要互幫互助,共同面對難關(guān)。
25、釋義:俗話說‘面部和牙床骨是相互依存,嘴巴丟了牙齒就會寒冷’,這也就是說虞、虢兩國之間的關(guān)系!
26、衣帶:古人腰間系的帶子。一衣帶水,形容長江狹窄如一條衣帶。
27、大到一個國家,分清自己的立場,堅定自己的信念,幫助自己的盟友,互相依存。
28、“唇亡齒寒”比喻雙方關(guān)系密切,相互依存。
29、《左傳·僖公五年》:晉侯復(fù)假道于虞以伐虢。宮之奇諫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從之。晉不可啟,寇不可玩,一之謂甚,其可再乎?諺所謂‘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也!痹摮烧Z的意思是指嘴唇?jīng)]有了,牙齒就會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切相關(guān)。
30、一衣帶水:一條衣帶那樣狹窄的水。指雖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離不遠,不足以成為交往的阻礙!赌鲜贰り惡笾骷o》:“我為百姓父母,豈可一衣帶水不拯之乎?”
唇亡齒寒的意思和典故
31、唇亡齒寒出自春秋時期
32、虞國國君為了貪圖眼前的一點小利,置國家利益于不顧,結(jié)果招致亡國的巨大災(zāi)難,這個深刻的歷史教訓(xùn),是值得后人深思的。
33、唇寒齒亡
34、唇亡齒寒的意思是唇?jīng)]有了,牙齒就寒冷。比喻雙方息息相關(guān),榮辱與共。
35、朝鮮自古就是我們一衣帶水的友好鄰邦,唇亡齒寒,可謂一體。依戰(zhàn)略形勢來看,這兩國有唇亡齒寒的利害關(guān)系。
36、為人做事要考慮長久,不要只看眼下。
37、是春秋時期的故事。
38、“唇亡齒寒”是一句古語,源自《詩經(jīng)·小雅·六月乙巳》:“唇亡齒寒處處聞!币馑际钦f,它表達了當(dāng)時人們的情緒,即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的友誼會變得更加脆弱,更容易受到傷害,甚至到了冷漠的地步。
39、出自:先秦左丘明《左傳僖公五年》:“諺所謂‘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也!
40、虢國和虞國是春秋時期互相依賴的兩個小國,它們相互扶持著,才得以在弱肉強食的時代生存下來,但虢公被晉國送來的美女迷住了心竅,進而亡國。虞國國君被晉國送來的寶馬和玉璧誘惑住了,最終被俘,亡國。
41、春秋時期,晉獻公想要擴充自己的實力和地盤,就找借口說鄰近的虢國經(jīng)常侵犯晉國的邊境,要派兵滅了虢國。可是在晉國和虢國之間隔著一個虞國,討伐虢國必須經(jīng)過虞地。
42、唇亡齒寒告訴我們,事物是相互聯(lián)系又相互排斥的。弱小的勢力應(yīng)該團結(jié)一致,聯(lián)合對抗外敵,才能達到共贏。
43、這句話可以看作是一種悲嘆,也可以看作是一種警醒,提醒人們要珍惜友誼,把它守護好,因為友誼是有限的,而我們永遠無法保護它不受傷害。所以我們應(yīng)該時刻牢記,友誼要經(jīng)常去維護,不能讓它冷漠,否則就會受到傷害。
44、唇亡齒寒的意思:如果嘴唇?jīng)]有了,牙齒就會寒冷。比喻兩者相互依存,利害相關(guān)。亡:失去。相關(guān)故事如下:
45、這是兩個典故。唇亡齒寒出至《左傳.僖公五年》。春秋時候,諸侯征戰(zhàn)連連。晉國在當(dāng)時是強國之一,找借口說鄰國虢國進犯邊境,討伐虢國必須經(jīng)過虞地。
46、出處:先秦左丘明《左傳僖公五年》:“諺所謂‘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也!
47、該成語的意思是指嘴唇?jīng)]有了,牙齒就會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切相關(guān)。
48、南北朝的時候,北方的北周和南方的陳國以長江為界。
49、“唇亡齒寒”是人們非常熟悉的一個典故,出自《左傳》,其內(nèi)容講述了一段發(fā)生在晉國附近的兩個小國之間的故事。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dān)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quán)/違法違規(guī)的內(nèi)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wǎng)址) 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