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經(jīng)典散文
張愛玲經(jīng)典散文(精選11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散文吧?散文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寫散文,多數(shù)時候都離不開事件。那么你真的知道要怎么寫散文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張愛玲經(jīng)典散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張愛玲經(jīng)典散文 篇1
《被窩》
連夜抄寫了一萬多字,這在我是難得的事,因為太疲倦,上床反而睡不著。外面下著雨,已經(jīng)下了許多天,點點滴滴,歪歪斜斜,像我的抄不完的草稿,寫在時速消息油印的反面,黃色油印字跡透過紙背,不論我寫的是什么,快樂的,悲哀的,背后永遠有那黃陰陰的一行一行;藍墨水蓋這不住棗陰凄凄的新聞。"××秘書長答記者問:戶口米不致停止配給,外間所傳不確……"黃黯單調(diào)的一行一行……滴瀝滴瀝,搭啦搭啦,雨還在下,一陣密,一陣疏,一場空白。
霖雨的晚上,黏唧唧地,更覺得被窩的存在。翻個身,是更冷的被窩。外國式的被窩,把毯子底下托了被單,緊緊塞到褥子底下,是非常堅牢的布置,睡相再不好的人也蹬它不開?墒强帐幨幍,面積太大,不容易暖和;熱燥起來,又沒法子把腳伸出去。中國式的被窩,鋪在褥子上面,折成了筒子,恰恰套在身上,一會就熱了,輕便隨和,然而不大牢靠,一下子就踢開了。由此可以看出國民性的不同。日本被窩,不能說是"窩"。方方的一塊覆在身上,也不疊一疊,再厚些底下也是風颼颼,被面上印著大來大去的鮮麗活潑的圖案,根本是一張畫,不過下面托了層棉胎。在這樣的空氣流通的棉被底下做的夢,夢里也不會耽於逸樂,或許夢見隆冬郊外的軍事訓(xùn)練。
中國人怕把嬌艷的絲質(zhì)被面弄臟了,四周用被單包過來,草草地縫幾針,被面不能下水,而被單隨時可以拆下來洗濯,是非常合科實際的打算。外國人的被單不訂在毯子上,每天鋪起床來比較麻煩,但他們洗被單的意思似乎比我們更為堅決明晰,而他們也的確比我們洗得勤些。被單不論中外,都是白色的居多,然而白布是最不羅曼諦克的東西,至多只能做到一個干凈,也還不過是病院的干凈,有一點慘戚。淡粉紅的就很安樂,淡藍看著是最奢侈的白,真正雪雪白,像美國廣告里用他們的肥皂粉洗出來的衣裳。中國人從前,只有小孩子與新嫁娘可以用粉紅的被單,其余都是白的。被的一頭有時另外一條白布,叫做"被檔頭",可以常常洗,也是偷懶的辦法。日本仿佛也有一種"被檔頭",卻是黑絲絨的長條,頭上的油垢在上面擦來擦去,雖然耐臟,看著卻有點膩心。天鵝絨這樣?xùn)|西,因為不是日本固有的織物,他們雖然常常用,用得并不好。像冬天他們女人和服上加一條深紅絲絨的圍巾雖比絨線結(jié)的或是毛織品的圍巾稍許相稱些,仍舊不大好看。
想著也許可以用這作為材料寫篇文章,但是一想到文章,心里就急起來,聽見隱隱的兩聲雞叫,天快亮了,越急越睡不著。我最怕聽雞叫。"明日白露,光陰往來",那是夜。在黎明的雞啼里,卻是有去無來,有去無來,凄凄地,急急地,淡了下去,沒有影子黑影子至少還有點顏色。
雞叫的漸漸多起來,東一處,西一處,卻又好些,不那么虛無了。我想,如果把雞鳴畫出來,畫面上應(yīng)當有赭紅的天,畫幅很長很長,卷起來,一路打開,全是天,悠悠無盡。而在頭底下略有一點影影綽綽的城市或是墟落,雞聲從這里出來,藍色的一縷一縷,戰(zhàn)抖上升,一頓,一頓,方才停了。可是一定要多留點地方,給那深赭紅的天……多多留些地方……這樣,我睡著了。
張愛玲經(jīng)典散文 篇2
《天才夢》
我是一個古怪的女孩,從小被目為天才,除了發(fā)展我的天才外別無生存的目標。然而,當童年的狂想逐漸褪色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我除了天才的夢之外一無所有——所有的只是天才的乖僻缺點。世人原諒?fù)吒衲氖杩,可是他們不會原諒我?/p>
加上一點美國式的宣傳,也許我會被譽為神童。我三歲時能背誦唐詩。我還記得搖搖擺擺地立在一個滿清遺老的藤椅前朗吟“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眼看著他的淚珠滾下來。七歲時我寫了第一部小說,一個家庭悲劇。遇到筆劃復(fù)雜的字,我常常跑去問廚子怎樣寫。第二部小說是關(guān)于一個失戀自殺的女郎。我母親批評說:如果她要自殺,她決不會從上海乘火車到西湖去自溺?墒俏乙驗槲骱娨獾谋尘啊=K于固執(zhí)地保存了這一點。
我僅有的課外讀物是《西游記》與少量的童話,但我的思想并不為它們所束縛。八歲那年,我嘗試過一篇類似烏托邦的小說,題名《快樂村》?鞓反迦耸且粋好戰(zhàn)的高原民族,因克服苗人有功,蒙中國皇帝特許,免征賦稅,并予自治權(quán)。所以快樂村是一個與外界隔絕的大家庭,自耕自織,保存著部落時代的活潑文化。
我特地將半打練習簿縫在一起,預(yù)期一本洋洋大作,然而不久我就對這偉大的題材失去了興趣,F(xiàn)在我仍舊保存著我所繪的插畫多幀,介紹這種理想社會的服務(wù),建筑,室內(nèi)裝修,包括圖書館,“演武廳”,巧克力店,屋頂花園。公共餐室是荷花池里一座涼亭。我不記得那里有沒有電影院與社會主義——雖然缺少這兩樣文明產(chǎn)物,他們似乎也過得很好。
九歲時,我躊躇著不知道應(yīng)當選擇音樂或美術(shù)作我終身的事業(yè)?戳艘粡埫鑼懜F困的畫家的影片后,我哭了一場,決定做一個鋼琴家,在富麗堂皇的音樂廳里演奏。對于色彩,音符,字眼,我極為敏感。當我彈奏鋼琴時,我想像那八個音符有不同的個性,穿戴了鮮艷的衣帽攜手舞蹈。我學寫文章,愛用色彩濃厚,音韻鏗鏘的字眼,如“珠灰”,“黃昏”,“婉妙”,“splendour”(輝煌,壯麗),“melancholy”(憂郁),因此常犯了堆砌的毛病。直到現(xiàn)在,我仍然愛看《聊齋志異》與俗氣的巴黎時裝報告,便是為了這種有吸引力的字眼。
在學校里我得到自由發(fā)展。我的自信心日益堅強,直到我十六歲時,我母親從法國回來,將她睽違多年的女兒研究了一下。
“我懊悔從前小心看護你的傷寒癥,”她告訴我,“我寧愿看你死,不愿看你活著使你自己處處受痛苦!蔽野l(fā)現(xiàn)我不會削蘋果,經(jīng)過艱苦的努力我才學會補襪子。我怕上理發(fā)店,怕見客,怕給裁縫試衣裳。許多人嘗試過教我織絨線,可是沒有一個成功。在一間房里住了兩年,問我電鈴在哪兒我還茫然。我天天乘黃包車上醫(yī)院去打針,接連三個月,仍然不認識那條路?偠灾,在現(xiàn)實的社會里,我等于一個廢物。
我母親給我兩年的時間學習適應(yīng)環(huán)境。她教我煮飯;用肥皂粉洗衣;練習行路的姿勢;看人的眼色;點燈后記得拉上窗簾;照鏡子研究面部神態(tài);如果沒有幽默天才,千萬別說笑話。
在待人接物的常識方面,我顯露驚人的愚笨。我的兩年計劃是一個失敗的試驗。除了使我的思想失去均衡外,我母親的沉痛警告沒有給我任何的影響。
生活的藝術(shù),有一部分我不是不能領(lǐng)略。我懂得怎么看《七月巧云》,聽蘇格蘭兵吹bagpipe(風笛),享受微風中的藤椅,吃鹽水花生,欣賞雨夜的霓虹燈,從雙層公共汽車上伸出手摘樹頂?shù)木G葉。在沒有人與人交接的場合,我充滿了生命的歡悅。可是我一天不能克服這種咬嚙性的小煩惱,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蚤子。
張愛玲經(jīng)典散文 篇3
《遲暮》
多事的東風,又冉冉地來到人間,桃紅支不住紅艷的酡顏而醉倚在封姨的臂彎里,柳絲趁著風力,俯了腰肢,搔著行人的頭發(fā),成團的柳絮,好像春神足下墜下來的一朵朵的輕云,結(jié)了隊兒,模仿著二月間漫天舞出輕清的春雪,飛入了處處簾櫳。細草芊芊的綠茵上,沾濡了清明的酒氣,遺下了游人的屐痕車跡。一切都興奮到了極點,大概有些狂亂了吧?在這繽紛繁華目不暇接的春天!
只有一個孤獨的影子,她,倚在欄桿上;她有眼,才從青春之夢里醒過來的眼還帶著些朦朧睡意,望著這發(fā)狂似的世界,茫然地像不解這人生的謎。她是時代的落伍者了,在青年的溫馨的世界中,她在無形中已被擯棄了。她再沒有這資格,心情,來追隨那些站立時代前面的人們了!在甜夢初醒的時候,她所有的惟有空虛,悵惘;悵惘自己的黃金時代的遺失?龋∩n蒼者天,既已給與人們的生命,賦與人們創(chuàng)造社會的青紅,怎么又吝嗇地只給我們僅僅十余年最可貴的稍縱即逝的創(chuàng)造時代呢?這樣看起來,反而是朝生暮死的蝴蝶為可羨了。它們在短短的一春里盡情地酣足地在花間飛舞,一旦春盡花殘,便爽爽快快地殉著春光化去,好像它們一生只是為了酣舞與享樂而來的,倒要痛快些。像人類呢,青春如流水一般的長逝之后,數(shù)十載風雨綿綿的灰色生活又將怎樣度過?
她,不自覺地已經(jīng)墜入了暮年人的園地里,當一種暗示發(fā)現(xiàn)時,使人如何的難堪!而且,電影似的人生,又怎樣能掙扎?尤其是她,十年前痛恨老年人的她!她曾經(jīng)在海外壯游,在崇山峻嶺上長嘯,在凍港內(nèi)滑冰,在廣座里高談。但現(xiàn)在呢?往事悠悠,當年的豪舉都如煙云一般霏霏然的消散,尋不著一點的痕跡,她也惟有付之一嘆,青年的容貌,盛氣,都漸漸地消磨去了。她怕見舊時的摯友。她改變了的容貌,氣質(zhì),無非添加他們或她們的驚異和竊議罷了。為了躲避,才來到這幽僻的一隅,而花,鳥,風,日,還要逗引她愁煩。她開始詛咒這逼人太甚的春光了!
燈光綠黯黯的,更顯出夜半的蒼涼。在暗室的一隅,發(fā)出一聲聲凄切凝重的磬聲,和著輕輕的喃喃的模模糊糊的誦經(jīng)聲,(差一段)她心里千回百轉(zhuǎn)地想,接著,一滴冷的淚珠流到冷的嘴唇上,封住了想說話又說不出的顫動著的口。
張愛玲經(jīng)典散文 篇4
《秋雨》
雨,像銀灰色粘濕的蛛絲,織成一片輕柔的網(wǎng),網(wǎng)住了整個秋的世界。天也是暗沉沉的,像古老的住宅里纏滿著蛛絲網(wǎng)的屋頂。那堆在天上的灰白色的云片,就像屋頂上剝落的white。在這古舊的屋頂?shù)幕\罩下,一切都是異常的沉悶。園子里綠翳翳的石榴,桑樹,葡萄藤,都不過代表著過去盛夏的繁榮,現(xiàn)在已成了古羅馬的建筑的遺跡一樣,在蕭蕭的雨聲中瑟縮不寧,回憶著光榮的過去。草色已經(jīng)轉(zhuǎn)入憂郁的蒼黃,地下找不出一點新鮮的花朵;宿舍墻外一帶種的嬌嫩的洋水仙,垂了頭,含著滿眼的淚珠,在那里嘆息它們的薄命,才過了兩天的晴美的好日子又遇到這樣霉氣熏蒸的雨天。只有墻角的桂花,枝頭已經(jīng)綴著幾個黃金一樣寶貴的嫩蕊,小心地隱藏在綠油油橢圓形的葉瓣下,透露出一點新生命萌芽的希望。
雨靜悄悄地下著,只有一點細細的淅瀝瀝的聲音。桔紅色的房屋,像披著鮮艷的袈裟的老僧,垂頭合目,受著雨的洗禮。那潮濕的紅磚,發(fā)出有刺激性的豬血的顏色和墻下綠油油的桂葉成為強烈的對照;疑陌]蝦蟆,在濕爛發(fā)霉的泥地里跳躍著;在秋雨的沉悶的網(wǎng)底,只有它是唯一的充滿愉快的生氣的東西。它背上灰黃斑駁的花紋,跟沉悶的天空遙遙相應(yīng),造成和諧的色調(diào)。它撲通撲通的跳著,從草窠里,跳到泥里,濺出深綠的水花。
雨,像銀灰色粘濡的蛛絲,織成一片輕柔的網(wǎng),網(wǎng)住了整個秋的世界。
張愛玲經(jīng)典散文 篇5
《不幸的她》
秋天的晴空,展開一片清艷的藍色,清凈了云翳,在長天的盡處,綿延著無邊的碧水。那起伏的海潮,好像美人的柔胸在藍網(wǎng)中呼吸一般,摩蕩出洪大而溫柔的波聲。幾只潔白的海鷗,活潑地在水面上飛翔。在這壯麗的風景中,有一只小船慢慢的掉槳而來:船中坐著兩個活潑的女孩子,她們才十歲光景,袒著胸,穿著緊緊的小游泳衣服,赤著四條粉腿,又常放在船沿上,讓浪花來吻她們的腳。像這樣大膽的舉動,她倆一點也不怕,只緊緊的抱著,偎著,談笑著,游戲著,她倆的眼珠中流露出生命的天真的誠摯的愛的光來。
她倆就住在海濱,是M小學的一對親密的同學。這兩朵含苞的花是差不多浸在蔚藍的水中生長的。今天,恐怕是個假期,所以劃到海心游樂的吧!
“雍姊!你快看這絲海草,不是像你那管草哨子一樣嗎?拾它起來,我吹給你聽!”她一面說,一面彎轉(zhuǎn)了腰,伏在船沿上去把手探到水里。
雍姊忙著擋她,“仔細點!跌下去不是玩的。你不看見浪很大嗎?”她不言語了,只緊靠在雍姊的懷里,顯出依傍的神氣。
夜暮漸漸罩下來,那一抹奇妙的紅霞,照耀提海上金波似的。在那照徹海底的光明中,她倆唱著柔美的歌兒,慢慢地搖回家去。
暮色漸漸黯淡了,漸漸消失了她倆的影子。
五年之后,雍的愛友的父親死了,她母親帶她到上海去依靠她的姨母,她倆就在熱烈的依戀中流淚離別了。
在繁華的生活中又過了幾年,她漸漸的大了,像一朵盛開的玫瑰一樣。她在高中畢了業(yè),過著奢華的生活。城市的繁榮,使她腦中的雍姊,和海中的游泳,漸漸的模糊了。
她二十一歲,她母親已經(jīng)衰老,忽然昏悖地將她許聘給一個紈侉子弟!她燒起憤怒煩恨的心曲,毅然的拒絕她,并且怒氣沖沖的數(shù)說了她一頓,把母親氣得暈了過去。她是一個孤傲自由的人,所以她要求自立——打破的積習,她要維持一生的快樂,只能咬緊了牙齒,忍住了淚痕,悄悄地離開了她的母親。
飄泊了幾年,由故友口中知道母親死了。在彷徨中,忽然接到了童時伴侶雍姊的消息,惹她流了許多感激、傷心、欣喜的眼淚。雍姊師范學校畢業(yè)后,在商界服務(wù)了幾年,便和一個舊友結(jié)了婚,現(xiàn)在已有了一個美麗活潑的女孩子,正和她十年前一樣,在海濱度著快樂的生活。
幾度通信后,雍姊明嘹了她的環(huán)境,便邀她來暫住。她想了一下,就寫信去答允了。
她急急的乘船回來,見著了兒時的故鄉(xiāng),天光海色,心里蘊蓄已久的悲愁喜樂,都涌上來。一陣辛酸,溶化在熱淚里,流了出來。和雍姊別久了,初見時竟不知是悲是喜。雍姊倒依然是那種鎮(zhèn)靜柔和的態(tài)度,只略憔悴些。
“你真瘦了!”這是雍姊的低語。
她心里突突地跳著,瞧見雍姊的丈夫和女兒的和藹的招待,總覺怔怔忡忡的難過。
一星期過去,她忽然秘密地走了。留著了個紙條給雍姊寫著:
“我不忍看了你的快樂,更形成我的凄清!
別了!人生聚散,本是常事,無論怎樣,我們總有藏著淚珠撒手的一日!”
她坐在船頭上望著那藍天和碧海,呆呆地出神。
波濤中映出她的破碎的身影——啊!清瘦的——她長吁了一聲!“一切和十年前一樣——人卻兩樣的!雍姊,她是依舊!我呢?怎么改得這樣快!——只有我不幸!”
暮色漸濃了,新月微微的升在空中。她只是細細的在腦中尋繹她童年的快樂,她耳邊仿佛還繚繞著那從前的歌聲呢!
張愛玲經(jīng)典散文 篇6
我看見她穿著鑲寶藍石滾邊的胭脂紅的旗袍,散漫地走在三十年代上海的街道上。那時的街道上有很多人,叫賣聲沿街飛舞,都市的喧嘩和浮躁冗長而寂寞,這都無法阻止我猛一回頭的剎那,一眼就看到了她——那個叫“張愛玲”的傳奇女子。
這時我才明白人可以如此艷麗地生活,我發(fā)現(xiàn)大俗到大雅原來只有咫尺距離,生命真實的狀態(tài)原來如此令人心動!我一直以為天使一定穿著潔白的裙子舞著翅膀,飛翔在天上?匆娝也胖,天使就是生活在每一寸世俗里,張揚地經(jīng)營自己的每一個人,生命是給自己開放的一朵紅玫瑰,可以接受雨露,也可以接受塵埃。
她是一個把生命之花開得充盈而又不顧一切的女子。我以為這樣一位女子該有一場曠日持久而驚天地泣鬼神的愛情,該有一位與她有同樣才情的男子相伴左右。但胡蘭成不配,他空有才華和城府,而缺乏責任與擔當。他將張愛玲心里所有的武器都卸下、軟化,她的防備、自尊和驕傲也一件件脫落,只剩一顆鮮活飽滿的心兀自在他面前跳著,而他,最終卻唱了一出空城計。;∫膊慌,他拘謹而怯懦,也沒有“不愛江山愛美人”的氣魄與膽量。這樣一個男子,終究承載不了不食人間煙火的“九天玄女”。賴雅呢,他們之間的愛情沒有痛苦,沒有糾纏,沒有是非恩怨,可他們之間始終有著難以逾越的鴻溝,不單是年齡上的,還有思想上的。
她一定是孤獨的,但她并未流于感傷,也并沒有著意夸大人生的苦難,而是堅忍的承受著個體生存的宿命,展示一個女人對于荒涼世界的直覺與感官,客觀地再現(xiàn)了人生中一切美好與丑陋的事物。
唱不完的浮世悲歡,道不完的風塵悲涼。讀張愛玲的文字,就像在陰冷的月光下聽老人講述往事。講故事的人神色恍惚而絕望,聽故事的人被傳遞到徹骨的寒,繼而從血液里鉆出一陣酸澀的噬咬。那字里行間散發(fā)出的味道,像極了老房子里的陰冷和沉重。怎么能不沉重?四歲時便失去母親的疼愛,少女時代遭生父虐待與囚禁,遇見的愛情也只是曇花一現(xiàn)……時間的牧人無情地將她從童年的范圍內(nèi)驅(qū)趕出來,逼著她去面對世界,面對磨難,面對愛恨。
無論是《傾城之戀》中勇敢追求愛情的白流蘇,還是《半生緣》中被親人囚禁的顧曼楨,《心經(jīng)》中對父親有著畸形的感情的小寒,《色戒》中任務(wù)失敗而喪命的王佳芝,每一個都是她自己。她說,在這世上,沒有一樣感情不是千瘡百孔的。她說,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成了墻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粒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朱砂痣。她說,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上面爬滿了虱子……她承受著燦爛奪目的喧鬧與極度的寂寞,她是一個世紀的喧囂與華麗風流云散的寓言。
她是一塊冰涼的美玉,閃著奇光和潤澤凄凄切切的私語。她站在時光的深處,寧心靜氣的觀望,寫出她看到的人世浮華……
張愛玲經(jīng)典散文 篇7
多事的東風,又冉冉地來到了人間,桃花支不住紅艷的酡顏而醉倚在封姨的臂彎里,柳絲趁著這風力,俯下了腰肢,搔著行人的頭發(fā),成團的柳絮,好像春神足下墜下來的一朵朵輕云,結(jié)了隊兒,模仿著二月間漫天舞出輕清的雪,飛入了處處簾櫳。細草芊芊的綠茵上,沾濡了清明的酒氣,遺下了游人的屐痕車跡。一切都興奮到了極點,大概有些狂亂了吧?——在這繽紛繁華目不暇接的春天!
只有一個孤獨的影子,她,倚在欄干上;她的眼,才從青春之夢里醒過來的眼還帶著些朦朧睡意,望著這發(fā)狂似的世界,茫然地像不解這人生的謎。她是時代的落伍者了,在青年的溫馨的世界中,她的無形中已被擯棄了,她再沒有這種資格,這種心情,來追隨那些站立時代前面的人們了!在甜夢初醒的時候,她所有的惟有空虛,悵慣;悵惘自己的黃金時代的遺失。
咳!蒼蒼者天,既已給與人們的生命,賦與人們創(chuàng)造社會的青紅,怎么又吝嗇地只給我們僅僅十余年最可貴的稍縱即逝的創(chuàng)造時代呢?這樣看起來,反而是朝生暮死的蝴蝶為可羨了。它們在短短的一春里盡情的酣足的在花間飛舞,一旦春盡花殘,便爽爽快快的殉著春光化去,好像它們一生只是為了酣舞與享樂而來的,倒要痛快些。像人類呢,青春如流水一般的長逝之后,數(shù)十載風雨綿綿的灰色生活又將怎樣度過?
她,不自覺地已經(jīng)墜入了暮年人的園地里,當一種暗示發(fā)現(xiàn)時,使人如何的難堪!而且,電影似的人生,又怎樣能掙扎?尤其是她,十年前痛恨老年人的她!她曾經(jīng)在海外壯游,在崇山峻嶺上長嘯,在凍港內(nèi)滑冰,在廠座里高談。但現(xiàn)在呢?往事悠悠,當年的豪舉都如煙云一般霏霏然的消散,尋不著一點的痕跡,她也以惟有付之一嘆,青年的容顏,盛氣,都漸漸的消磨去。她怕見舊時的摯友。她改變了容貌,氣質(zhì),無非添加他們或她們的驚異和竊議罷了。為了躲避,才來到這幽僻的一隅,而花,鳥,風,日,還要逗引她愁煩。她開始詛咒這逼人太甚的春光了…… 燈光綠黯黯的,更顯出夜半的蒼涼。在暗室的一隅,發(fā)出一聲聲凄切凝重的磬聲,和著輕輕的喃喃的模模糊糊誦經(jīng)聲,“黃卷青燈,美人遲暮,千古一轍”。她心里千回百轉(zhuǎn)的想接著,一滴冷的淚珠流到嘴唇上,封住了想說話又說不出的顫動著的口。
張愛玲經(jīng)典散文 篇8
看了張愛玲《造人》,我特別欣賞她對孩子的感悟。她說她對小孩是尊重與恐懼。小孩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糊涂。父母大都不懂得子女,而子女往往看穿了父母的為人。青年的特點是善忘,往往把兒童心理忘得干干凈凈,他們把小孩看做有趣的小傻子,可笑又可愛的累贅。他們不覺得孩子的眼睛的可怕———那么認真的眼睛,像末日審判的時候,天使的眼睛。
我們都低估了我們的孩子。在他們蹣跚學步的時候,已經(jīng)有很有評判力,知道最細致的痛苦和快樂。愛玲說:“我記得很清楚,小時候怎樣渴望把我所知道的全部吐露出來,把長輩們大大的嚇唬一下!蔽乙睬宄糜浀梦倚r候的一幕幕:父母人是多么的健忘和說話不負責任。把他們對我許過的愿幾乎忘掉,或老不兌現(xiàn),這引起了我深深的不滿。他們忙于外出干活,疲于和親戚鄰居禮尚往來,憂心于他們彼此間的磕磕畔畔,苦惱各種社會關(guān)系的處理。埋怨不聽話的孩子不給他們爭氣。他們無暇顧及我的所想和所想,不理解我的痛苦和快樂。他們毫不掩飾他們暴烈的脾氣,惡毒的言語。他們除了對面包和面子的關(guān)心以及我們生病時的照顧,我和父母們幾乎沒有什么精神交流。有的只是命令和服從,發(fā)氣和反抗。因此我是孤獨,寂寞的。在我生活的環(huán)境里,更多的是仇恨,委屈,和不滿。對于這些只想在心里,卻無法向人傾訴。也不知道這些可以傾訴,于是全部壓在心底,不斷淤積。
孩子是怎樣扭曲的心靈,是怎樣的秉性,這樣只顧生了又生,養(yǎng)兒防老的世界里,是沒有去關(guān)注的。但孩子清楚地記得這一切是怎樣造成的,父母以及周邊的大人是怎樣對待他們,他們又怎樣的讓孩子們窒息,難以忍受的。
張愛玲經(jīng)典散文 篇9
私以為這樣的雨天,倚窗而坐,沏一盞清茗,讀上半卷宮詞。在這喧囂的城市中,偶爾附庸風雅仍是極為必要的化用襄王登蘭臺之宮時慨然之言:快哉,此雨!
的確,這樣的雨天邂逅愛玲的散文實在別有一般滋味。誠然,愛玲的散文遠不及其小說為人所稱道,但寥寥數(shù)語間仍可見那份獨屬于愛玲的驚心,冷艷。別人筆下千篇一律的溫潤纏綿到她這里竟是這般陰森,灰暗。
是的,這才是愛玲,絕代風華的愛玲。雖然頂著才女頭銜的她的名字幾乎至于家喻戶曉的地步,然而對她的了解和喜愛實在是小眾的,甚至于將她當做那一派上不得高臺盤的言情作家,這實在是大錯特錯的。
愛玲的文字之美不在于情節(jié),不在于辭藻,單單在那一點陰森的灰暗,那一絲惆悵與絕望,是真正的纏綿。
所以曾經(jīng)有有識之士談到愛玲小說的改編劇,認為即便是王家衛(wèi)都無法拍出那份味道來。《傾城之戀》《紅玫瑰與白玫瑰》《半生緣》這幾部膾炙人口的小說曾被改編過數(shù)次,無一例外,都是失敗之作。電影電視劇,講究的是市場,是營銷手段,所以為了吸引眼球往往喧賓奪主,嘩眾取寵,拋卻了本身作品的內(nèi)核,基調(diào),轉(zhuǎn)而追逐大眾的浪漫調(diào)子。實在是大錯特錯,尤其是類似于《傾城之戀》這樣疑似大團圓的劇本更是慘遭毒手,私以為《傾城》的惆悵無奈不亞于《沉香屑》。所以說,許多人眼里的愛玲根本上是稱不上才女與絕代風華的,或者說,他們所認識的,根本不是愛玲,因為愛玲的情懷,她的愁,人們不懂。
看過愛玲的照片,實在稱不上是一位美人。然而,她身上所透出來的那一份冷艷高貴卻是直逼你的眼目的。曾經(jīng)有人拿民國時代另一位有名的才女林徽因與她作對比。林的確也是難能一見的才女,然而不同的是林的美麗是明媚的,是較為貼近生活的,換言之所有女人都愿意自己成為林徽因,但是鮮少有人希望自己是張愛玲。愛玲的風華似乎全靠那一份冷艷的氣質(zhì)。那為什么說林也是難能一見的絕代風華呢?因為這兩人的美不是源于外表,而是內(nèi)心,才華使之出眾。所謂美人,未必需要秉傾城之貌,最重要的還是蕙質(zhì)蘭心。試問誰會喜歡一個雙目無神,空洞乏味的木頭美人。單憑美貌,無人能真正做到風華絕。我們現(xiàn)在形容美人的傾國傾城一詞最早源于漢武皇后李夫人,而讓閱盡無數(shù)美人的漢武帝終生年年不忘的原因卻是她最后拒見圣顏的聰慧之舉。而即便是以紅顏禍水著稱的楊貴妃,她的美麗也不是空有美貌的,通音律,善霓裳舞,這些都表面楊玉環(huán)可并非只是一個木頭美人。
說回愛玲的文字。其實我一向是非常反感學校語文教學中對文章的鑒賞方式的,這種鑒賞僅僅只能停留在辭藻的層面,即使對情感的品位也太過于格式化,而不能深刻到韻味。真正好的文章往往不會是因為它華麗的辭藻,它往往只是一種共鳴,一種怦然心動的感覺,并不是這些條條框框,簡單粗暴的賞析所能表達的。對愛玲的文字,我想起紅樓夢中,薛寶釵的花語:任是無情也動人。然而,她卻也不是無情,反倒又是一種薄情轉(zhuǎn)是多情累的感覺,是的,這一切的`一切,完全靠的還是一種感覺。
今日本來不過是心血來潮,卻不想洋洋灑灑倒是寫了這許多,似賞析又不是賞析,然而,依舊還是覺得有些褻瀆了這份怦然心動,反倒敗興當真是悔之悔之!
張愛玲經(jīng)典散文 篇10
“在政治混亂期間,人們沒有能力改良他們的生活情形。他們只能夠創(chuàng)造他們貼身的環(huán)境——那就是衣服。我們各人住在各人的衣服里!薄陡掠洝
在鑒賞之前,我想我們應(yīng)該來了解一下《更衣記》的作者—張愛玲。張愛玲系出名門,祖父張佩倫乃滿清大官李鴻章之女婿,那么張愛玲也就是李鴻章的曾外孫女,這就應(yīng)了中國古人的那句老話:出一個人才起碼要三代書香門第。不過最好的是這個“三代書香門第”還經(jīng)歷了由盛轉(zhuǎn)衰的過程,讓這個未來的“人才”閱盡人間炎涼,結(jié)合了貴族與平民的氣質(zhì)——幸或不幸的是,張愛玲的家世正好符合這個條件:在她祖父張佩綸的晚年,夕陽已經(jīng)深深籠罩了張家的深宅大院,到了她的父親,更是家道中落,壯志全無,只知吸食鴉*煙了。她的母親,一個有著新思想的女性,難以忍受她父親的墮落,出洋留學,最終與她父親離異。不過,他們還都來得及給自己的女兒傳授中西文化的影響:父親,這位熟悉中國古典詩文和外國文學的封建遺少,對她在中文學習上有過嚴厲的催促;而母親,這位新型的女性,從張愛玲的童年起,便以西洋的藝術(shù)、繪畫、音樂、文學給以深深的熏陶。東西方文化的底蘊,培養(yǎng)了她早熟的文學才情。
在政治混亂期間,人們沒有能力改良他們的生活情形,他們只能改造他們的貼身環(huán)境—那就是衣服。由此張愛玲的《更衣記》誕生了。
張愛玲是出了名的愛用衣服來炫耀自己的人,她曾說過,愛逛街,尤其愛在巨大的櫥窗前駐足而流連忘返。我也曾在她的《沉香屑第一爐香》里見識過,其中寫到葛薇龍在姑媽家里試衣服,用音樂把各種衣服的質(zhì)感寫得活靈活現(xiàn):“毛織品,毛茸茸的像富于挑逗性的爵士樂;厚沉沉的絲絨,像憂郁的古典化的歌劇主題歌;柔滑的軟緞,像《藍色的多瑙河》,涼陰陰地匝著人,流遍了全身!睆垚哿醿叭痪褪且晃谎芯糠椀膶<。但她比服飾研究專家還要強的地方是自己本來就是一位穿衣的先鋒派,敢為人先,使她對衣服有了更為親密的體驗。
張愛玲的《更衣記》通過寫服裝來反映社會現(xiàn)實,“清代服飾沒有什么時裝可言,流行著極度寬大的衫褲,有一種四平八穩(wěn)的沉著氣象……”虛寫(這兩字改為“表面上寫”)服飾的一成不變,實寫社會的迂腐,缺乏生機,以及等級制度的森嚴,思想的禁錮。“對于細節(jié)的過分的注意,為這一時期的著裝要點”,總是無所事事的中國有閑階級一貫保持這樣的態(tài)度:不停地另生枝節(jié),放恣,不講道理,在不相干的事情上浪費精力!霸獙氼I(lǐng)產(chǎn)生(高的與鼻尖平行的硬領(lǐng),像緬甸的一層層疊至尺來高的金屬頂圈一般,逼迫女人們伸長了脖子,與下面的一捻柳腰完全不相稱)”社會故有規(guī)律被打破,動蕩激烈,處于無均衡狀態(tài),各趨極端。
張愛玲的《更衣記》是從女人的視角寫出了服飾的變化及其所蘊含的意義。比如在談到劉備的名言“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時,她顯然不滿,暗暗地向女性們傳遞一個看法,意在激活她們的潛意識,“丈夫如衣服”才是女人努力追求的。為此她還引用了英國作家蕭伯納的話加以佐證,蕭伯納說,多數(shù)女人選丈夫遠沒有選衣服那樣慎重,張愛玲補充到,任何一位女子說起她的去年的那件織錦緞夾袍時,也是一往情深的。這一往情深不用在丈夫身上,恐怕就說明了女子的愛衣服,有時候是勝過愛丈夫的。
還有一種是比較的眼光,歐洲文藝復(fù)興時期的服裝與現(xiàn)代巴黎的服裝,都在張愛玲的論述中。說到巴黎時裝的世界影響,張愛玲認為那是受幾個時裝公司控制的,是一種有組織的實業(yè)計劃,反到不如在中國,公眾的幻想往往不謀而合,造成一種勢力與洪流,裁縫們跟著走,最能體現(xiàn)民意。這里的張愛玲又回到了尊重世俗的層面,一切來自底層的、小市民的興趣愛好,她都有接受的心理準備。
在張愛玲的筆下,女子時裝始終與政治時事相關(guān)聯(lián),“這一次的高領(lǐng)卻是圓筒式的,緊地著下額,肌肉尚未松弛的姑娘們也生了雙下巴。直挺挺的衣領(lǐng)遠遠隔開了女神似的頭與下面的豐柔的肉身。這兒有諷刺,有絕望后的狂笑!迸拥姆b的改變始終跑那個與時政變化相連,反映女性從服飾到身體,從身體到生存和自由,始終處于男權(quán)目光的審視下,處于被鑒賞與被監(jiān)管的的地位,男性占主導(dǎo)地位的現(xiàn)狀。張愛玲抨擊那樣的社會,為女性吶喊。
細細地看,張愛玲的上述一段話包含的經(jīng)驗多多,她喜歡時裝,時裝有獵奇追艷的效果,可張愛玲并非一味地喜歡時裝,只有表現(xiàn)了活潑精神的,她才喜歡。民國初年,時裝上也顯出了空前的天真,輕快,愉悅。所以,她在記述中不忘告訴我們:什么是不應(yīng)該的。因此,盡管一個人在其他的活動領(lǐng)域失敗,將剩余的精力投入時裝的創(chuàng)造中,也未必創(chuàng)造了精神的品味與個性的風采。當然,對張愛玲的這段話也要兩面看,一方面,張愛玲這樣說時,是身處時代的混亂中,正如她寫道,“大部分的靈感是得自西方的。舶來品不分皂白的被接受,可見一斑……短襖的下擺忽而圓,忽而尖,忽而六角形”,西方的思想涌入中國,人們?nèi)P接受,表面上似乎與國際接軌,崇洋媚外,骨子里恪守著中國傳統(tǒng)。軍閥來來去去,馬蹄后飛沙走石,看不到時代的清平,也看不到時裝創(chuàng)造上的起色,才有這樣悲觀的論點。若放置在今天,人類的物質(zhì)需要得到了極大滿足,人的個性追求得到了全社會的肯定并成為風氣,此時,將剩余的精力投入服裝的創(chuàng)造,巴黎的時裝周也就周周炫奇斗艷了,也絕不會再有人大驚小怪了。但即使如此,張愛玲提出的服裝要表現(xiàn)活潑的精神與新穎的思想,仍然是服裝設(shè)計者必須堅持的原則。
至于張愛玲強調(diào)各人住在各人的衣服里,那是因為我們不僅選擇了自己穿什么衣服,這受自己的性格制約,而一旦穿上了這樣的衣服,我們的身體也許會受到這樣衣服的制約,久而久之,從衣服上發(fā)布的信息,就會悄悄地侵入我們的身體,再由我們的身體浸入我們的靈魂,我們就與衣服合而為一了。我們受衣服的影響,我們即衣服,衣服即我們;衣服成為我們,我們成為衣服。張愛玲力圖從不同時期服飾的特點寫出當時的文化氛圍和社會心理。服裝師(此字恐怕有誤)小,但體現(xiàn)出的卻是時代的大轉(zhuǎn)變。
張愛玲經(jīng)典散文 篇11
《愛》是其中一篇絕佳。
短短的三百多字,窮盡了人生所有不如意?傆性S多人為了文中男女主角的錯過而扼腕唏噓。不是平行線,他們有著最甜蜜的交集,但是兩條線的交點是那么微小。短短一句話的時光,他們相遇相愛,卻也帶來一世相離的苦楚。天意弄人,最美好的初戀情懷因為意外成為無奈和心酸。然。
可是這短短的三百多字,又是包含了多少的甜蜜。困厄可以有很多,可以鋪天蓋地、驚險襲來,但在這苦難中,唯一需要用來支撐自己的,便是那一瞬的愛。女孩從一次又一次的侮辱中生存下來,是因為她內(nèi)心深處有著最純明的渴望。她永遠記得,那個春天美好的愛戀,她是希望能再尋回它的。所以她可以一直堅持,一直銘記,哪怕歲月更迭!坝谇f人之中遇到你所要遇到的人,于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中,沒有早一步, 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眲偳哨s上了,給她送來了能夠作為一生財富的愛,絲絲縷縷,無盡綿長。這一輩子也該足夠。
每次當我想要讀讀張的作品的時候,我總會去重讀《愛》,也總會想起奶茶的那首《原來你也在這里》:
請允許我塵埃落定用沉默埋葬了過去 /滿身風雨我從海上來才隱居在這沙漠里 /該隱瞞的事總清晰千言萬語只能無語 /愛是天時地利的迷信喔原來你也在這里 /啊那一個人是不是只存在夢境里 /為什么我用盡全身力氣卻換來半生回憶 /若不是你渴望眼睛若不是我救贖心情 /在千山萬水人海相遇喔原來你也在這里
奶茶的能撫平人的悲傷的治愈系聲音將張愛玲沉寂了半個多世紀的這篇文章詮釋得恰到好處,《愛》是蒼涼惆悵且無奈的,盡管她沒有動用痛徹心扉這樣的詞來寫這個故事,但張的看似平靜的語言卻隱藏了無限的悲哀,這里面淺淺的哀愁的情緒就像名貴的香水,不管你離多遠聞,怎么努力地聞都是這個始終不變的味道,若即若離,卻讓人時時刻刻都能感受到。而《原來你也在這里》卻有著溫暖的曲調(diào),奶茶用她暖暖的聲音,填補了張愛玲半個世紀多的荒蕪,終于圓滿了這段錯過后終于相聚的愛情。
平淡的文字道出了所有的蘊藏在內(nèi)心深處的感情,質(zhì)樸卻坦誠,美好得令人心痛。也許在他們無法相守的以后,女孩曾努力地把自己當做一個被人看低的侍妾,但她總是會記得那一句平常得無以復(fù)加的“哦,原來你也在這里嗎?”。那時的她,干凈美好,全身上下都是純潔的細胞,單純的思想使她曾讓她對未來充滿了希冀,也始終安靜平和地生活著,可是當歲月剝奪了青春,只留下了斑駁的印記在臉上與心上的時候,只能回首望望年輕時的簡單記憶。
佛說: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還好他們之間有過那句“哦,原來你也在這里”,歲月縱然無情,但前世的多少次回眸才換來這次的不期而遇啊。
張愛玲曾說過自己的創(chuàng)作理念:“我是喜歡悲壯,更喜歡蒼涼!薄吧n涼是一種啟示!薄稅邸反蟾攀菍⑦@樣一種蒼涼描刻得淋漓盡致。而正是在這樣簡略的蒼涼之下,才能集顯愛的偉大與真摯。張愛玲自身的經(jīng)歷也算坎坷,幼時特殊的家庭際遇讓她更懂珍惜、守護愛,而后來愛情的失敗,她該是更看透了情這一字的。智慧如她,可以用自己的文字構(gòu)劃一個愛的完美世界。拿得起,怎能輕易放下?v然自己無法得到,也可以將之放在內(nèi)心最柔軟的地方,時時惦念懷想,也算是一種苦澀的浪漫。她便是這樣的人罷,只是這樣的人在這世上又有幾多。所以,文字中也無可避免地透露出蒼涼。這似乎是對現(xiàn)實的嘲諷,也是一種悲哀的無可奈何。
多希望這樣一個美好的女人能找到自己真正的歸宿。但我想,即便不能,她也是可以淡淡一笑,然后歸于平靜的。因為她大概已經(jīng)明白,什么是為愛而生,向愛而死。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相關(guān)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quán)/違法違規(guī)的內(nèi)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wǎng)址) 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