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故事 愛國故事簡短50字
影片《閃閃的紅星》中有這樣一個鏡頭讓人難以忘記:潘冬子勇敢地與敵人斗爭;為了幫助母親掩護群眾轉移,他用稚嫩童聲堅定的說:“媽媽是黨的人,我就是黨的孩子……” 這個聲音至今聽起來都是那樣令人震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收集整理的“潘冬子”的紅色堅守的愛國故事,可供大家欣賞和閱讀。
“潘冬子”的紅色堅守
作為“黨的孩子”,作為從戰(zhàn)火中走來的“紅小鬼”,許光一生堅守自己的信仰,對黨忠貞不渝,對人民全心全意,對自己嚴格要求。無論時代怎樣變遷,無論形勢如何變化,無論環(huán)境怎樣復雜,許光始終如一,堅守初衷。
許大安是許世友離開家鄉(xiāng)后奶奶托先生給起的大號,后來父子重逢,許世友給兒子更名許光,飽含著一個父親對兒子要光明磊落、堂堂正正的期望。
人如其名。許光的一生印證了四個字:光明磊落。
光明磊落
許光對黨的事業(yè)和人民利益高度負責,達到了忘我的境界。1987年7月,新縣大雨成災?h里讓許光負責箭廠河、陳店、郭家河等幾個鄉(xiāng)鎮(zhèn)的防汛搶險工作。有一次凌晨一點多,許光接到縣防汛指揮部的緊急通知,要求務必連夜趕到一線現(xiàn)場指揮防汛搶險。盡管當時身體有病,許光還是冒雨趕到所包鄉(xiāng)鎮(zhèn)。由于連下暴雨,多數(shù)道路已被洪水沖毀,吉普車突然栽入一個兩米多深的水坑,慣性的力量把坐在副駕駛位置的許光整個頭部從前擋風玻璃中撞出來,當場重傷昏迷。 “醫(yī)生檢查發(fā)現(xiàn)他的頭部傷口有5處之多,最嚴重的一處從額頭到面頰整整縫了36針,經(jīng)過9天9夜的緊急搶救才脫離生命危險!必搨蟊緫诩倚蒺B(yǎng),但許光考慮的仍然是水庫安全,當傷情稍有好轉,就立即繼續(xù)趕到最前線逐個水庫排查。在那場50年一遇的特大暴雨季節(jié),許光所負責的幾座險庫安全渡汛,沒有發(fā)生任何險情,受到了河南省和信陽市領導的高度贊揚。此類敬業(yè)如命的事,在許光身上數(shù)不勝數(shù)。
許光的妻子楊定春清晰地記得,許光在新縣武裝部和人大工作了20多年,單位再小的事也比家里的事重要。每年下鄉(xiāng)支農時,雖然離家不是很遠,但是為了幫助農民及時耕作插秧,常常一個多月都不回家。每次回來身上又酸又臭,都是帶回一包臟衣服。
許光是大信之人,說到做到,言行如一。他曾對父親承諾:絕不利用父親的影響為自己謀一點私利,父親活著如此,去世后也如此。許世友將軍去世后,將軍的老部下、當時武漢軍區(qū)一位領導出于對老首長后代的關心,有意調許光到武漢工作。許光認為如果這樣做影響不好,也違背了自己對父親的承諾,堅決放棄了這次機會。
許光始終保持著共產(chǎn)黨人的清廉作風。據(jù)許光的老戰(zhàn)友、原新縣人武部科長丁進先回憶,許光雖然是名將之子、人武部領導,但從來不擺官架子,他常說:“要求別人做到的,我自己必須首先做到!”人武部以前配了一輛專車,許光下鄉(xiāng)檢查工作只要提出申請,完全可以帶車下基層,但他從來不用,每次都是和工作人員一起擠“班車”,如果時間允許,也從來不在鄉(xiāng)鎮(zhèn)吃飯。
許光煙癮很大,但他公私分明,無論開會、出差還是辦公,他從來不抽公家的煙。有一年,許光與幾位鄉(xiāng)親前往南京看望許世友將軍,當時來自湖北省的一位村支書看到許光抽著廉價煙,開玩笑說:“你作為一個縣級干部,抽的煙還不如我一個農民抽的好!敝钡20世紀末,他還抽著當?shù)刈畋阋说摹吧⒒ā焙汀懊⒐迸葡銦煛?/p>
據(jù)許光的大女兒許道江回憶,在電話普及后,縣里為許光安裝了一部固定電話,但是父親幾乎都是接聽而不撥出,也不允許家里人私事打電話,因為他不想讓縣里給他報銷電話費,怕浪費公家的錢。
許光在1982年轉業(yè)后,縣里考慮到他家庭人口多,就將前任縣委書記調離后騰出的一個院落分給他居住。但是當1990年新縣人大常委會蓋家屬房時征不到地,許光聽說后在不要任何報酬和轉讓費的情況下,就把家里的院子讓了出來,他帶著家人搬到附近的山坡上租住別人的房子。后來人大的家屬樓蓋成后,他搬到了不足70平米的小公寓房。讓許多人不可思議的是,讓出地皮、拆掉房子的許光沒要任何拆遷補償,不僅分的房子比原來的面積小許多,房款還是許光拿出僅有的積蓄付清的。有人不理解,認為這是傻;家人也不同意,認為這是明擺著吃虧。許光說:有什么不理解,公家的房子、公家的地皮,分給我們住住,怎么就成了我們的了呢。占公家便宜,說什么我也不會干。
從戰(zhàn)爭年代走過來的許光的一生崇尚勤儉,始終保持著共產(chǎn)黨人的艱苦本色。上世紀70年代,由于子女多,許光連買件新衣裳都捉襟見肘,他就用父親寄來的90塊錢買了一架縫紉機為子女做衣服,自己則新三年舊三年穿著一件的確良,一雙舊球鞋。
記者在許光生前居住的僅有70平方米的公寓房內看到,70年代的大衣柜、90年代的老電視、舊式沙發(fā),仍整整齊齊的擺在那里。許道江告訴記者: “考慮到兩位老人年齡已高,我們兄妹多次提議更換電視和安裝空調,而他堅決不同意,教育我們要能吃苦、能耐得住清貧,不要貪圖享受!” 有物力、財力和精力要用在建設事業(yè)上,多做好事,多干工作。
對家里如此,對公家的事也是如此。許光任武裝部副部長時,分管營房基建工作。有一次,他在現(xiàn)場看到地上掉了幾枚釘子,趕快彎腰撿起,同時又把地上的碎木屑搓起來交給工人燒水喝。他說:“小釘子、碎木屑都可以物盡其用,一點也不能浪費!
許光的好作風在新縣有口皆碑。原新縣人武部科長丁進先回憶說,許光擔任副部長時,單位分配家屬房,按照級別他可以分到一處團職房。然而,他卻主動提出:“我是本地人,家里有房子,把房子讓給那些更需要的外地干部吧!焙髞恚S光得知一位四川籍的政工科干事因孩子多、生活比較困難,就主動把房子讓給他,還幫助其家屬聯(lián)系了工作,并把自己家的生活用品和孩子穿過的衣服拿來接濟他們。
原新縣人大委員會主任王剛德回憶說:“許光是我的好朋友、好兄弟,我們一起共事幾十年,他是一個超級正直的人,公私分明,剛正不阿”。當年,他為了防汛身受重傷,從沒有提出評殘的要求。甚至在他個人離退休問題上,好多人都勸他去找王樹聲將軍的夫人楊炬,做個1948年就已經(jīng)參加工作的證明,就可以辦理離休,而許光卻說:“國家有政策,就按政策辦。比起那些犧牲的老紅軍后代,我現(xiàn)在幸福多了!”許光擔任縣人大副主任時,大女兒許道江在北京工作,當時交通不夠便利,每次回家探親都要坐公共汽車4個多小時從信陽到新縣,有時連車票都買不到,即使這樣,許光也從來沒有用單位的車接送過女兒一次。
新縣人大老干部科科長藍志剛補充說,許副主任退休后工資不多,卻時常接濟在大別山區(qū)的親戚。2001年,縣里的一批退休干部因為醫(yī)療報銷比例低,決定向縣里申請補助,他們到許光家里簽名時,許光不但不簽字,還勸他們說:“咱們都是共產(chǎn)黨員,要多考慮組織的困難,而不是給組織添麻煩!”
癌癥
許光身得知患癌癥的病情后,十分坦然,也不愿接受過多更好的治療。去年5月初,大女兒許道江請專家去新縣為父親評估病情,不料許光當場拒絕了為自己治病“浪費”錢,竟勸讓醫(yī)生多去關心那些生活貧困的人。去年11月份,在兒女們的反復勸說下,許光到廣州軍區(qū)武漢總醫(yī)院住院治療。他總擔心自己接受的醫(yī)療待遇超標,因此提出了“三不”:不用進口的藥、不做過度治療、不給子女添麻煩,凡是他認為昂貴的醫(yī)療都拒絕接受。主治醫(yī)生李曙平、姜輝等幾位醫(yī)師都勸他“配合”治療。深知老伴脾氣個性的楊老夫人在一旁擺著手說:“別說了,沒有用!笔潞,許光對醫(yī)務部陳文敏主任說:“我只是一個普通干部,收入有限,我負擔不起。我們家是老區(qū),群眾生活還很苦。我不能讓公家報銷太多帶來財政負擔。那樣我會心中不安,我們要按政策來!
“潘冬子”許光位不高權不重,只是一個很普通很平常的基層干部,但他用一生踐行了“黨的孩子”對黨的忠誠,實現(xiàn)了永遠保持共產(chǎn)黨人艱苦奮斗政治本色的誓言,在老區(qū)人民的心中留下了一座永恒的豐碑。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wǎng)址) 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