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和為貴800字議論文
冷佳瑞
在一輛公交車上一個小孩和一位老人因一個座位在互相謙讓,最后老人在全車人的勸說下坐了下來。這件事告訴我們無論做什么事都要“以和為貴”。
人要追求一定的和諧,那“和”又是什么呢?家庭中的和平美好是“和”,人與人之間的相互理解是“和”。“和”是一個形聲字,從“口”,“禾”聲。“口”是用來吃飯的,“禾”代表糧食。“和”的本意可以理解為:人人都有飯吃,天下就和平,天下就太平。
孔子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是內在和諧,“不同”是表象不同,“和而不同”便是內在不同而表象相同。
“和而不同”,就是指大家在共同遵守基本原則規(guī)范的前提下承認包容,尊重差異,以實現(xiàn)和諧幸福,共存共榮。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許多“和而不同”的生動例子,如《西游記》唐玄奘不辨人妖但戰(zhàn)略意識最堅定;孫悟空本事大,但脾氣也大;豬八戒雖有許多小毛病,但是忠厚憨直;沙僧能力差,沒主見,但任勞任怨。他們的性格不同但目標一致,他們任何一個人都難以取得真經,只有他們團結一致,最終才能取經成功。
現(xiàn)實生活中有一些人對上迎和附和,對下搞一言堂這叫“同而不和”有別于“和而不同”。如有些領導干部習慣于“照本宣科”自以為是。于是在他們周圍就會有一幫“同而不和”的人,肉麻的奉承之語此起彼伏,他們看似表面同聲一氣,實則勾心斗角。“同而不合”不能走向真正的和諧。
“和”既被視為誕育萬物的本源,也被看作修德養(yǎng)性的關鍵,還被認為是社會交往的準繩,更被尊奉為國家共處的原則。
那么我們應該怎么做呢?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在我國,大熊貓是我們的國寶,無論是誰都會很喜愛它們,每只大熊貓還都會有一個飼養(yǎng)員;在印度的街頭,我們會看到有一些人和蛇一起表演,配合的很好,他們則是把這些蛇看做像自己的孩子一樣;在泰國,我們還會看到有人會騎著大象在街上游走。
清康熙年間,大學士張英的家人與鄰居在宅基地的問題上發(fā)生了爭執(zhí),張英來信讓家人讓三尺,鄰居隨后也讓了三尺。多年鄰居要“以和為貴”,“和”能生財,能聚力,能致祥,能旺家。
我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同臺灣方面領導人馬英九在新加坡會面。在會面中,雙方就進一步推進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交換了意見。在美好交流協(xié)和中攜手合作,同舟共進
“禮之用,和為貴”,“和的思想是中華思想源泉之一,對中國社會的發(fā)展生產了巨大的影響,政治上講求和諧而治,協(xié)和萬邦;經濟上講求共同富裕,和而謀富;社會關系方面講求人際和諧,利益協(xié)調。
作為青少年的我們,要樹立交往自信,把對方看成重要人物:做到讓別人保住面子,不要試圖通過爭論,使他人發(fā)生改變,發(fā)現(xiàn)贊賞別人的優(yōu)點。學會傾聽和自我表露,希望我們的努力,實現(xiàn)“各美其美,美人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篇二:以和為貴
幾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以和為貴”的思想。什么是和?就是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和睦共處。但在當時的歷史條件,這一思想未能被統(tǒng)治者重視。不過,在人們經歷二戰(zhàn)、反思戰(zhàn)爭后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贊同這一思想。因為只有和,全世界的人才會團結一致;只有和,人類才能在其基礎上發(fā)展;只有和,人類才能走向富強。
俗話說:“眾人拾柴火焰高,眾人劃槳開大船。”在科技發(fā)達、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日益頻繁的今天,想做成一件驚天動地的事,光靠自己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合作才能共贏。但合作的成功與否,又是一個問題,其中的關鍵就在于和。戰(zhàn)國時期東方六國曾為對抗強大的秦國而結盟,但不久六國間的相互猜忌和秦國的挑撥離間就使得聯(lián)合抗秦的聯(lián)盟名存實亡,最終六國被秦國逐個擊破。正如杜牧所說:“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六國的滅亡不在于士兵不夠強壯、兵器不夠鋒利,只是達不成“和”,未能齊心協(xié)力罷了。所以一個缺少和睦的集體,是難以成就一件大事的。
和平也是發(fā)展的前提。只有生活在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環(huán)境,才有發(fā)展的可能。歐洲各國在上世紀前期大戰(zhàn)不斷,也正因為如此,他們走向衰弱并受到美國的控制。但勃蘭特的驚世一跪、法德之間的握手言和等將和平又帶回了這片土地,歐洲也逐漸Www.0279.NeT脫離了美國的擺布。日本二戰(zhàn)后幾乎成了一片廢墟,但因為擺脫了軍國主義,迎回了和平,使得自己在幾十年內達到了發(fā)達國家水平。和是發(fā)展的前提,沒有和,發(fā)展也是白費,沒有發(fā)展,和就失去存在機會。如此惡性循環(huán),怎能期望國家富強?
和,帶來了合作,帶來了發(fā)展,才有了國家的強盛,才有了個人理想的實現(xiàn)。個人的理想實現(xiàn)了,又會加強自己的合作意識,使自己進一步發(fā)展,從而間接地給予國家又一份發(fā)展動力。這樣的循環(huán),才能使人類進步。
所以說大家應當以和為貴,不要因為一些小事傷了和氣。和就像空氣一樣,是我們賴以生存、共同分享的東西。因為看不見的和諧比看得見的和諧更美!
篇三:以和為貴
李紫乾
幫助后的一聲感謝,踩到別人的一聲抱歉,陽光溫暖別人的心靈。“以和為貴”的“和”為我們生活奠定了和諧和睦。
“和”的思想源遠流長,既被視為誕育萬物的本原“和”的內涵是豐富的“和”體現(xiàn)了中國文化的重要特征,既被視為公平正義合理的原則,也被看善美的境界,既被視為誕育萬物的本源,也被看作修德養(yǎng)性的關鍵,即被認為是社會交往的準則,更被奉為國家與國家之間關處的原則。
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思想不僅是一種人際交往的方式,更是一種對待世界的哲學態(tài)度,已成為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命題之一。
“和而不同”就是指大家在共同遵守基本原則,規(guī)范的前提下,承認、包容、尊重、差異,以實現(xiàn)和諧幸福,共存共榮,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許多的和而不同的生動例子,如西游記唐玄奘不辨人妖,但是為人寬厚,親和力強,戰(zhàn)備毅力堅定,孫悟空,脾氣大,本事大豬八戒身上有許多毛病,但他寬厚憨直沙僧沒主見,但任勞任怨,他們性格不同,但他們有共同目標。
“和而不同”有些領導干部,他們習慣于“照本宣科”自以為是,于是在他們周圍就必然有。會有一幫“同而不和”的小人看似表面同生一氣實則勾心斗角。
那么我們該如何做到“和”呢?
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人與動物他們和諧共處。國與國之間情定頻的交往,栗子中國與印度建交一起共同發(fā)展,互利互助國不等,與印度交流攜手合作,同舟共濟。
人與人之間和植根于百姓的日常思維中,能生財能志祥能旺象。
作為青少年,我們該怎么辦?
樹立交往之心,把對方看成重要人物做到讓別人保住面子不要試圖通過爭論發(fā)現(xiàn)贊賞別人的優(yōu)點,學會傾聽自我表露,希望我們的努力實現(xiàn),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共同。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wǎng)址)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