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亮《賀新郎·寄辛幼安和見懷韻》譯文及鑒賞
陳亮《賀新郎·寄辛幼安和見懷韻》譯文及鑒賞
《賀新郎·寄辛幼安和見懷韻》是南宋詞人陳亮所作的一首詞。下面為大家?guī)砹岁惲痢顿R新郎·寄辛幼安和見懷韻》譯文及鑒賞,歡迎大家參考!
《賀新郎·寄辛幼安和見懷韻》
宋代:陳亮
老去憑誰說。看幾番、神奇臭腐,夏裘冬葛。父老長安今余幾,后死無仇可雪。猶未燥、當時生發(fā)。二十五弦多少恨,算世間、那有*分月。胡婦弄,漢宮瑟。
樹猶如此堪重別。只使君、從來與我,話頭多合。行矣置之無足問,誰換妍皮癡骨。但莫使、伯牙弦絕。九轉(zhuǎn)丹砂牢拾取,管精金、只是尋常鐵。龍共虎,應聲裂。
《賀新郎·寄辛幼安和見懷韻》譯文
年華老去我能向誰訴說?看了多少世事變幻,是非顛倒!那時留在中原的父老,活到今天的已所剩無幾,年青人已不知復仇雪恥。如今在世的,當年都是乳臭未干的嬰兒!宋金議和有著多少的悔恨,世間哪有南北**分土地的道理。胡女弄樂,琵琶聲聲悲。
樹也已經(jīng)長得這么大了,怎堪離別。只有你(辛棄疾),與我有許多相同的見解。我們天各一方,但只要雙方不變初衷,則無須多問掛念。希望不會缺少知音。煉丹一旦成功,就要牢牢拾取,點鐵成金。龍虎丹煉就,就可功成迸裂而出。
《賀新郎·寄辛幼安和見懷韻》注釋
賀新郎:后人創(chuàng)調(diào),又名《金縷曲》、《乳燕飛》、《貂裘換酒》。傳作以《東坡樂府》所收為最早,惟句豆*仄,與諸家頗多不合。因以《稼軒長短句》為準。一百十六字,前后片各六仄韻。大抵用入聲部韻者較激壯,用上、去聲部韻者較凄郁,貴能各適物宜耳。
辛幼安:辛棄疾,字幼安,淳熙十五年(1188年)末,辛寄《賀新郎·把酒長亭說》與陳亮,因作此詞相和。
和見懷韻:酬和(你)懷想(我而寫的詞作的)原韻。
憑誰說:向誰訴說。
神奇臭腐:《莊子·知北游》:“所美者為神奇,所惡者為臭腐。臭腐復化為神奇,神奇復化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氣耳!毖蕴煜轮伦兓醵唷
夏裘冬葛:《淮南子·精神訓》:“知冬日之箑,夏日之裘,無用于己!惫(shà):扇。本指冬日穿葛衣、用扇子,夏日寄裘皮,是與時不宜。此喻世事顛倒。
猶未燥,當時生發(fā):陳亮《中興論》云:“南渡已久,中原父老,日以殂謝,生長于戎,豈知有我!昔宋文帝欲取河南故地,魏太武以為我自生發(fā)未燥,即知河南是我境土,安得為南朝故地?故文帝既得而復失之。”生發(fā),即胎毛。生發(fā)未燥即胎毛未干,指嬰兒時。
二十五弦:用烏孫公主、王昭君和番事,指宋金議和!妒酚洝し舛U書》:“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為二十五弦!睉掀┚渲皾h宮瑟”。烏孫公主與王昭君之和親,均以琵琶曲表哀怨,故此處之瑟實指琵琶。
月:以月喻地。
樹猶如此:《世說新語·言語》:“桓公北征,經(jīng)金城,見前為瑯邪時種柳,皆已十圍。慨然曰:‘木猶如此,人何以堪!’攀枝執(zhí)條,演然流淚!薄镀渎た輼滟x》作“樹猶如此”。
妍皮癡骨:《晉書·慕容超載記》:“超自以諸父在東,恐為姚氏所錄,乃陽(佯)狂行乞。秦人賤之,惟姚紹見而異焉,勸興拘以爵位。召見與語,超深自晦匿,興大鄙之,謂紹曰:‘諺云:妍皮不裹癡骨。妄語耳!’由是得去來無禁!贝颂幹讣翰挪粸槿俗R,遭鄙棄而被埋沒。妍皮,謂俊美的外貌:癡骨,指愚笨的內(nèi)心。
伯牙弦絕:《呂氏春秋·本味》載,伯牙鼓琴,鐘子期聽之,知其志在太山、流水,鐘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此處是將辛棄疾引為知音。
九轉(zhuǎn):《抱樸子·金丹》:“一轉(zhuǎn)之丹,服之三年得仙;二轉(zhuǎn)之丹,服之二年得仙;’……九轉(zhuǎn)之丹,服之三日得仙。”
《賀新郎·寄辛幼安和見懷韻》賞析
陳亮在作詞中善于用典使事,這使他的作品能在有限的篇幅里**增加內(nèi)容。他運用歷史典故,不同于其他詞作者,有其獨特的方法,那就是不拘限于原來的歷史故事,而是取其一個側面,死事活用,以襯托自己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因此,讀他的詞,必須反復揣摩,才能領略其深刻的涵義。這首詞就是這樣。
詞的上片主旨在于議論天下大事。首句“老去憑誰說”,寫知音難覓,而年已老大,不惟壯志莫酬,甚至連找一個可以暢談天下大事的同伴都不容易。詞人借此一句,引出以下的全部思想和感慨。他先言世事顛倒變化,雪仇復土無望,令人痛憤;下片則重敘友誼,二人雖已老大,但從來都是志同道合的,今后還要互相鼓勵,堅持共同主張,奮斗到底。
上片先借《莊子·知北游》中“臭腐復化為神奇,神奇復化為臭腐”和《淮南子》所說的“冬日之葛”、“夏日之裘”來指說世事的不斷反復變化,并且,越變越顛倒錯亂,越變對國家越不利,人們?nèi)諠u喪失了收復失地的希望。控訴了南宋朝廷的是非不分。朝廷數(shù)十年偏居江南,不圖恢復,對人們心理有極大的麻痹作用。經(jīng)歷過“靖康之變”的老一輩先后謝世,后輩人卻從“生發(fā)未燥”的嬰孩時期就習慣于南北分立的現(xiàn)狀,并視此為固然,他們勢必早已形成了“無仇可雪”的錯誤認識,從而徹底喪失了民族自尊心和戰(zhàn)斗力。這才是令人憂慮的問題。上片最后四句,重申中原被占,版圖半入于金之恨。詞以“二十五弦”之瑟,兼寓分破與悲恨兩重意思!妒酚洝し舛U書》記:“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為二十五弦!币蝗鐖A月*分,使缺其半,同是一大恨事。末再以“胡婦弄,漢宮瑟”,承上“二十五弦”,補出“多少恨”的一個例證。漢、胡代指宋、金。而說漢宮瑟為胡婦所弄,又借以指說汴京破后禮器文物被金人掠取一空的悲劇!端问贰J宗本紀》記載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金人擄徽、欽二帝及皇后、**北歸,宮中貴重器物圖書并捆載以去,其中就有“大樂、教坊樂器”一項。只提“胡婦弄,漢宮瑟”,就具體可感而又即小見大地寫出故都淪亡的.悲痛,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的憤慨自在其中,同時對南宋朝廷屢次向金人屈躬卑膝,恢復大業(yè)坐失良機的現(xiàn)實,也就有所揭露、鞭撻。讀到這里,再回頭去看“老去憑誰說”一句,益感詞人一腔憂憤,滿腹牢騷,都是由此而發(fā)的。
下片轉(zhuǎn)入抒情。所抒之情正與上片所論之事相一致。詞人深情地抒寫了他與辛棄疾建立在改變南宋屈辱現(xiàn)實這一共同理想基礎上的真摯友誼。過片一句“樹猶如此堪重別”,典出《世說新語·言語》。東晉桓溫北征時,見當年移種之柳已大十圍,嘆息道:“木猶如此,人何以堪!”“堪重別”即“豈堪重別”,陳、辛上饒一別,實成永訣,六年之后,即紹熙四年(1127年),陳亮就病逝了。雖然他當時無法預料這點,但相見之難,卻在意料之中。這一句并非突如其來,而是上承“老去憑誰說”自然引出的。下句“只使君、從來與我,話頭多合”,又正是對豈“堪重別”原因的解釋,也與詞首“老去”一句遙相呼應。這句正面肯定只有辛棄疾才是最能理解他的唯一知己。據(jù)辛詞《虞美人》題下小序記,此次陳亮別后,棄疾曾追趕到鷺鶿林,因雪深路滑無法前進,才悻悻而歸!靶幸又弥疅o足問”一句,就是針對這件事寬慰這個遠方友人的,也是回答對方情深意切的相思。句后綴以“誰換妍皮癡骨”,意為自己執(zhí)著于抗金大業(yè),盡管人們以“妍皮癡骨”相看待,終不想去改變它了。“妍皮癡骨”出自《晉書·慕容超載記》。諺云‘妍皮不裹癡骨’,妄語耳!敝V語原意本謂:儀表堂堂者,其內(nèi)心必不愚蠢。姚興以為慕容超雖貌似聰雋,而實則胸無智略,便說諺語并不正確,對慕容超的行動也不限制。詞人借此來說明,即使世人都說他們是“妍皮裹癡骨”,遭到誤解和鄙視,他們的志向也永不會變。正因為如此,他們的友情乃愈可貴,所以就自然地發(fā)而為“但莫使伯牙弦絕”的祝愿,將兩人的友情跟抗金的共同志向聯(lián)系到一起,使這種感情升華到圣潔的地步。然后,話題一轉(zhuǎn),寫出“九轉(zhuǎn)丹砂牢拾取,管精金只是尋常鐵”。以“九轉(zhuǎn)丹砂”與辛棄疾共勉,希望能經(jīng)得起鍛煉,使“尋常鐵”煉成“精金”,為國家干一番事業(yè)。這兩句至理名言,實際說的還是救國之道。
全文中詞人“一息尚存,此志不容稍懈”的精神十分令人感動。其中,詞人信手拈來歷代相傳的煉丹術中所謂經(jīng)過九轉(zhuǎn)煉成的丹砂可以點鐵成金的說法,表達出盡管尋常的鐵也要煉成精金的恒心,比喻只要堅定信心,永不松懈,抓住一切時機,則救國大業(yè)必能成功。最后,再借龍虎丹煉成而迸裂出鼎之狀,以“龍共虎,應聲裂”這鏗鏘有力的六個字,刻畫勝利時刻必將到來的不可阻止之勢。至此,全詞方戛然而止。這最后幾句乃是作者與其友人的共勉之辭,也是他們的共同心愿。
《賀新郎·寄辛幼安和見懷韻》創(chuàng)作背景
淳熙十五年(1188年)冬,陳亮約朱熹在贛閩交界處的紫溪與辛棄疾會面。陳亮先由浙江東陽到江西上饒,訪問了罷官閑居帶湖的辛棄疾。恰好收到陳亮索詞的書信,辛棄疾便將《賀新郎》錄寄。陳亮的這首“老去憑誰說”,就是答辛棄疾那首《賀新郎》原韻的。
《賀新郎·寄辛幼安和見懷韻》作者介紹
陳亮(1143—1194)原名汝能,后改名陳亮,字同甫,號龍川,婺***(今屬浙江)人。婺州以解頭薦,因上《中興五論》,奏入不報。孝宗淳熙五年,詣闕**論國事。后曾兩次被誣入獄。紹熙四年光宗策進士第一,狀元。授簽書建康府判官公事,未行而卒,謚號文毅。所作政論氣勢縱橫,詞作豪放,有《龍川文集》《龍川詞》,宋史有傳。
陳亮《賀新郎·寄辛幼安和見懷韻》譯文及鑒賞擴展閱讀
陳亮《賀新郎·寄辛幼安和見懷韻》譯文及鑒賞(擴展1)
——賀新郎詩詞鑒賞
賀新郎詩詞鑒賞
古詩原文
老大那堪說。似而今、元龍臭味,孟公瓜葛。我病君來高歌飲,驚散樓頭飛雪。笑富貴千鈞如發(fā)。硬語盤空誰來聽?記當時、只有西窗月。重進酒,換鳴瑟。
事無兩樣人心別。問渠儂:神州畢竟,幾番離合?汗血鹽車無人顧,千里空收駿骨。正目斷關河路絕。我最憐君中宵舞,道“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
譯文翻譯
我本來已老大無成,不該再說什么了,可是,如今碰到了你這個如同陳登、陳遵般有著湖海俠氣的臭味相投者,便忍不住“老夫聊發(fā)少年狂”了。我正生著病,你來了,我高興得陪你高歌痛飲,歡喜和友誼驅(qū)散了樓頭上飛雪 的寒意?尚δ切┕γ毁F,別人將其看得如同千鈞般重,我們卻把它看得如同毫毛一般輕?墒俏覀儺敃r所談 論和闡發(fā)的那些事關國家興亡的真知灼見又有誰聽見了呢?只有那個照人間滄桑、不關時局安危的西窗明月。我們談得如此投機,一次又一次地斟著酒, 更換著琴瑟音樂。
****依然如故,可是人心卻大為消沉,不同于過去了。請問你們,神州大 地,究竟還要被金人割裂主宰多久呢?汗血良馬拖著笨重的鹽車無人顧惜,當政者卻要到千里之外用重金收買駿馬的骸骨。極目遠眺,關塞河防道路阻塞,不能通行。我最尊敬你那聞雞起舞的壯烈情懷,你曾說過:男子漢大丈夫,抗金北伐的決心至死也會像鐵一般堅定。我等待著你大顯身手,為恢復中原作出重大的貢獻。
注釋解釋
賀新郎:詞牌名,又名《金縷曲》《賀新涼》。
老大:年紀大。那堪:“那”通“哪”;堪:能,可。堪當重任。
元龍臭味:陳登,字元龍。
孟公瓜葛:陳遵,字孟公。
瓜葛:指關系、交情。
樓頭:樓上。
鈞:古代重量單位,合三十斤;發(fā):頭發(fā),指像頭發(fā)一樣輕。
硬語盤空:形容文章的氣勢雄偉,矯健有力。
西窗:思念。
進酒:斟酒勸飲;敬酒。
鳴瑟:即瑟。
渠儂:對他人的稱呼,指南宋當權者。渠︰他;儂︰你,均系吳語方言。
神州:中原。
離合:**和**。此為偏義復詞,謂**。
汗血鹽車:汗血,汗血馬。駿馬拉運鹽的車子。后以之比喻人才埋沒受屈。
駿骨:喻招攬人才。
目斷:縱目遠眺;關河:即邊塞、邊防,指邊疆。
憐:愛惜,尊敬;中宵:半夜。
試手:大顯身手。
補天裂:女媧氏補天。
創(chuàng)作背景
辛棄疾思念陳亮,曾先寫《賀新郎》一首寄給陳亮。陳亮很快就和了一首《賀新郎·寄辛幼安和見懷韻》。辛棄疾見到陳亮的和詞以后,再次回憶他們相會時的情景而寫下了這首詞。從時間上看,這首詞可能作于淳熙十六年(1189)春天。
詩文賞析
此詞的突出特點在于,把即事敘景與直抒胸臆巧妙結合起來,用凌云健筆抒寫慷慨激昂,奔放郁勃的感情,悲壯沉雄發(fā)場奮厲的格調(diào)。
文學作品的藝術力量在于以情感人。古今中外的優(yōu)秀詩作,無不充溢著激情。該詞即是如此。作者與陳亮,都是南宋時期著名的愛國詞人,都懷有恢復中原的大志。但南宋統(tǒng)潔者不思北復中原。因而他們的宏愿久久不得實現(xiàn)。當時,詞人正落職閑居上饒,陳亮特地趕來與他共商抗戰(zhàn)恢復大計。二人同游鵝湖,狂歌豪飲,賦詞見志,成為文學史上的一段佳話。這首詞,就是當時相互唱和中的一篇佳品。詞中,作者胸懷對抗戰(zhàn)恢復大業(yè)的熱情和對民族**者、茍安投降者的深切憎恨,飽和筆端,浸透紙背。正如周濟所云:“稼軒不*之鳴,隨處輒發(fā),有英雄語,無學問語”(《介存齋論詞雜著》)。詞人這種慷慨悲涼的感情,是運用健筆硬語傾瀉出來的,因而英氣勃郁,雋壯可喜。
周濟還指出:“北宋詞多就景敘情,……至稼軒、白石一變而為即事敘景”(《介存齋論詞雜著》)。與以情為中心的就景敘情不同,即事敘景是以敘事為主干,以抒情為血脈,以寫景作為敘事的烘染或鋪墊。這首詞的上闋,便采用了即事敘景的藝術手法。在追憶“鵝湖之會”高歌豪飲時,以清冷孤寂的自然景物烘染環(huán)境氛圍,從而深刻地抒發(fā)了詞人奔放郁怒的感情。
作者作為一名忠憤填膺的抗成志士秉筆作詞,胸中沸騰的激情難以遏制,不免直瀉筆端。“老大那堪說。”直寫心懷,感情極為沉郁!澳强啊倍郑χ厍рx,義蘊極為豐富。當此之時,英雄坐老,壯志難酬,光陰虛度,還有什么可以說的!然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步出夏門行》)。以收復中原為已任的志士們,胸中的烈焰是永遠也不會熄滅的。因此,下面“似而今、元龍臭味,孟公瓜葛”兩句,抒發(fā)了作者的壯懷,并且與陳亮的“同志”之情拍合。“元龍”、“孟公”,皆姓陳,又都是豪士,以比陳亮:“臭味”謂氣味相投,“瓜葛”謂關系相連。作者與陳亮友誼既深,愛國之志又復相同,因而引以為快事。不久前,兩人“憩鵝湖之清陰,酌瓢泉而共飲,長歌相答,極論世事”(辛《祭陳同父文》)這是大慰*生的一次相會,故在此詞中津津樂道:“我病君來高歌飲,驚散樓頭飛雪。笑富貴千鈞如發(fā)。硬語盤空誰來聽?記當時、只有西窗月!痹~人時在病中,一見好友到來,立即與之高歌痛飲,徹夜縱談。
他們志在恢復中原,心無俗念,視富貴輕如毛發(fā),正笑世人之重它如千鈞。討論世事時硬語盤空(韓愈《薦士》詩:“橫空盤硬語,妥貼力排”),足見議論有力。這幾句是他們交談時情景的實錄。因為寫在詞里,故順筆插入自然景物的描寫。積雪驚墮,狀述二人談吐的豪爽;孤月窺窗,襯映夜色的清寂。英雄志士一同飲酒高唱,雄壯嘹亮的歌聲直沖云霄,竟驚散了樓頭積雪。這種夸張的描寫,把兩人的英雄氣概與狂放精神充分表現(xiàn)出來。著一“驚”字,真可謂力透紙背,入木三分。然而,當時只有清冷的明月與兩人相伴,論說****的“盤空硬語”又有誰來傾聽呢?在這里,抗戰(zhàn)志士火一樣的熱情和剛直狂放的性格同積雪驚墮、孤月窺窗的清寂冷寞。形成了強烈的對照,形象地寫出了在茍安妥協(xié)空氣籠罩南宋朝堂的情勢下,個別上層抗戰(zhàn)志士孤雁難飛的艱危處境。這樣把寫景與敘事膠著一體,更能充分抒發(fā)出翻卷于詞人胸中的狂努之情。正因為二人志同道合,所以夜雖已很深,但他們?nèi)浴爸剡M酒,換鳴瑟”,興致不減。
如果說,詞的上闋主要是作者奔放沸騰的感情融于敘事之中,那么下闋則主要是直瀉胸臆的賦體,抒發(fā)對南宋**集團的強烈批判和“看試手,補天裂”的壯懷。詞人盡情地馳騁筆力,敷陳其事,傾訴肺腑,寫來筆飛墨舞,淋漓盡致。“事無兩樣人心別。”面對時世,山河破碎,愛國志士痛心疾首,而南宋**者卻偏安一隅,把家恥**全都拋在了腦后。詞人用“事無兩樣”與“人心別”兩種不同意象加以對照,極其鮮明地刻畫了南宋**者茍且偷安的庸懦丑態(tài),盡情地抒發(fā)了郁勃胸中的萬千感慨。詞人義憤填膺,向**者發(fā)出了嚴厲的質(zhì)問:“問渠儂:神州畢竟,幾番離合?”神州大地,山河一統(tǒng),自古已然,“合”時多而“離”時少。當政者不思恢復中原,反而以和議確定了“離”的局面,是何居心!詞語中凜然正氣咄咄逼人,足以使**者無地自容。雄健頓挫的筆力,加重了詞的感*彩,使其更富有藝術感染力。
詞人想到:神州大地要想得到**,就必須重用抗戰(zhàn)人材,可是當時社會卻是“汗血鹽車無人顧,千里空收駿骨”。當?shù)乐T公空說征求人材,但志士卻長期受到**,正像拉鹽車的千里馬困頓不堪而無人過問一樣。徒然去購置駿馬的**又有何用!詞人連用三個典故,非常曲折而又貼切地表達了郁勃心頭而又不便明銳的不*。一個“空”字,集中表達了詞人對朝中當政者打擊排斥主戰(zhàn)派種種行為的無比怨忿。筆力勁健,感情沉郁,意境極其雄渾博大。“正目斷關河路絕!痹~人觸景生情,由大雪塞途聯(lián)想到通向中原的道路久已斷絕,悲愴之情油然而生。山河**的慘痛局面,激起了詞人收復中原的熱情。他想起了晉代祖逖與劉琨“聞雞起舞”的動人故事,想起了古代神話中女禍氏煉石補天的美麗傳說,更加堅定了**祖國的信念,唱出了“我最憐君中宵舞,道‘男兒到死心如鐵’?丛囀郑a天裂”這時代的最強音。筆健境闊,格調(diào)高昂。用典如水中著鹽,渾化無跡,從而豐富了詞的義蘊,加強了形象的深廣度,呈現(xiàn)出極其濃郁的浪漫**色彩。全詞的意境也最后推向了*,給人以極大的藝術感染力。
古詩原文
綠樹聽鵜鴂。更那堪、鷓鴣聲住,杜鵑聲切。啼到春歸無尋處,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間離別。馬上琵琶關塞黑,更長門、翠輦辭金闕?囱嘌,送歸妾。
將軍百戰(zhàn)身名裂。向河梁、回頭萬里,故人長絕。易水蕭蕭西風冷,滿座衣冠似雪。正壯士、悲歌未徹。啼鳥還知如許恨,料不啼清淚長啼血。誰共我,醉明月。
譯文翻譯
聽著綠樹蔭里鵜鴂叫得凄惡,更令人悲傷不已。鷓鴣鳥“行不得也哥哥”的啼叫剛住,杜鵑又發(fā)出“不如歸去”悲切的號呼。一直啼到春天歸去再無尋覓處,芬芳的百花都枯萎,實在令人愁恨、痛苦。算起來這樁樁件件也抵不上人間生離死的痛楚。漢代王昭君騎在馬上彈著琵琶,奔向黑沉沉的關塞荒野,更有陳皇后阿嬌退居長門別館,坐著翠碧的宮輦辭別皇宮金闕。春秋時衛(wèi)國莊姜望著燕燕雙飛,遠送休棄去國的歸老。
漢代名將李陵身經(jīng)百戰(zhàn),兵敗歸降匈奴而身敗名裂。到河邊轎頭送別蘇武,回頭遙望故國遠隔萬里,與故友永遠訣別。還有荊軻冒著蕭瑟秋風,慷慨悲歌無盡無歇。啼鳥若知人間有如此多的悲恨痛切,料想它不再悲啼清淚,而總是悲啼著鮮血。如今茂嘉弟遠別,還有誰與我飲酒共醉賞明月?
注釋解釋
題下自注:“鵜鴂、杜鵑實兩種,見《離騷補注》”。鵜鴂,指伯勞。
鷓鴣:鳴聲凄切,如說“行不得也哥哥”。
杜鵑:其聲哀婉,如說“不如歸去”。
未抵:比不上。
馬上琵琶:用王****事。
“更長門”句:用陳皇后失寵事。
將軍:引用漢武帝時李陵。
“向河梁”句:引用李陵別蘇武事。
“易水”句:引用《史記·刺客列傳》中荊軻刺秦王事。
如許恨:像上面的許多恨。
創(chuàng)作背景
辛棄疾的這首詞大約作于他閑居鉛山期間。茂嘉是他的堂弟,其事跡未詳。張惠言《詞選》以為“茂嘉蓋以得罪謫徙,是故有言!
詩文賞析
這首詞的內(nèi)容和作法與一般的詞不同,其內(nèi)容方面幾乎完全與對茂嘉的送行無關,而專門羅列古代的“別恨”事例。形式方面,它又打破上下片分層的常規(guī),事例連貫上下片,不在分片處分層。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作者*時胸中郁積事多,有觸而發(fā),非特定題目所能限制,故同類事件紛至涌集,而不為普通的詩文格式所束縛。
詞的開頭幾句:“綠樹聽鵜鴂,更那堪、鷓鴣聲住,杜鵑聲切。啼到春歸無尋處,苦恨芳菲都歇!辈捎昧伺d與賦相結合的創(chuàng)作手法。實中有虛,虛中有實。說它是“賦”,因為它寫送別茂嘉,是在春去夏來的時候,可以同時聽到三種鳥聲,是寫實。鵜鴂,一說是杜鵑,一說是伯勞,辛棄疾取伯勞之說;說它是“興”,因為它借聞鳥聲以興起良時喪失、美人遲暮之感。伯勞在夏至前后出鳴,故暗用《離騷》“恐鵜鴂之先鳴兮,使夫百草為之不芳”意,以興下文“苦恨”句。鷓鴣鳴聲像“行不得也哥哥”;杜鵑傳說為蜀王望帝失國后魂魄所化,常悲鳴出血,聲像“不如歸去”。詞同時用這三種悲鳴的`鳥聲起興,形成強烈的悲感氣氛,并寄托了自己的悲痛心情。接著“算未抵、人間離別”一句,是上下文轉(zhuǎn)接的關鍵。
它把“離別”和啼鳥的悲鳴作一比較,以抑揚的手法承上啟下,為下文出的“別恨”作了鋪墊!榜R上琵琶關塞黑,更長門翠輦辭金闕”兩句,有人認為寫的是兩事:其一指漢元帝宮女王昭君出嫁匈奴呼韓邪單于離開漢宮的事;其二指漢武帝的陳皇后失寵時辭別“漢闕”,幽閉長門宮。也有認為只寫一事的,謂王昭君自冷宮出而辭別漢闕。今從多數(shù)注釋本作兩件事看,“看燕燕,送歸妾”,寫的是春秋時衛(wèi)莊公之妻莊姜,“美而無子”,莊公妾戴媯生子完,莊公死后,完繼立為君。州吁作亂,完被殺,戴媯離開衛(wèi)國。《詩經(jīng)·邶風》的《燕燕》詩,相傳即為莊姜送別戴媯而作!皩④姲賾(zhàn)身名裂。向河梁、回頭萬里,故人長絕”,引用了漢代另一個典故。漢李陵抗擊匈奴,力戰(zhàn)援絕,勢窮投降,敗其家聲;他的友人蘇武出使匈奴,被留十九年,守節(jié)不屈。后來蘇武得到歸漢機會,李陵送他有“異域之人,一別長絕”之語;又世傳李陵《與蘇武詩》,有“攜手上河梁”、“長當從此別”等句!耙姿捠捨黠L冷,滿座衣冠似雪。正壯士、悲歌未徹”,寫戰(zhàn)國時燕**丹在易水邊送荊軻入秦行刺秦王政故事。相傳送行者都穿戴白衣冠,荊軻臨行歌唱:“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币陨线@些事都和遠適異國、不得生還,以及身受幽禁或國破家亡之事有關,都是極悲痛的“別恨”。這些故事,寫在與堂弟的一首送別詞中,強烈地表達了作者當時沉重、悲壯之情。
“啼鳥還知如許恨,料不啼清淚長啼血!边@又是承上啟下的兩句。句中說啼鳥只解春歸之恨,如果也能了解人間的這些恨事,它的悲痛一定更深,隨啼聲眼中滴出的不是淚而是血了。為下句轉(zhuǎn)入送別正題作了省力的鋪墊。“誰共我,醉明月?”承上面兩句轉(zhuǎn)接機勢,迅速地歸結到送別茂嘉的事,點破題目,結束全詞,把上面大片凌空馳騁的想象和描寫,一下子收攏到題中來,有此兩句,詞便沒有脫離本題,只是顯得善于大處落墨、別開生面而已。由此可以看出,辛棄疾不愧為宋代一代文豪!
辛棄疾的這首詞,之所以感人,除了其感情、氣氛強烈外,還得力于它的音節(jié)。它押入聲的曷、黠、屑、葉等韻,在“切響”與“促節(jié)”中有很強的摩擦力量,聲如裂帛,聲情并至。古人對此詞推崇備至。
原文
湛湛長空黑。更那堪、斜風細雨,亂愁如織。老眼*生空四海,賴有高樓百尺?春剖帯⑶а虑锷。白發(fā)書生神州淚,盡凄涼、不向牛山滴。追往事,去無跡。
少年自負凌云筆。到而今、**落盡,滿懷蕭瑟。常恨世人新意少,愛說南朝狂客。把破帽、年年拈出。若對黃花孤負酒,怕黃花、也笑人岑寂。鴻北去,日西匿。
注釋
湛湛:音戰(zhàn),水深貌。
牛山滴淚:謂丈夫不應無謂灑淚。
凌云筆:謂筆端縱橫,氣勢干云。
西風吹帽:謂孟嘉落帽事。
岑寂:高而靜。岑音此仁反。
九日:指農(nóng)歷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
空四海:望盡了五湖四海。
高樓百尺:指愛國志士登臨之所。
白發(fā)書生:指作者自己。
「賞析」
上片寫重陽節(jié)登高望遠所引起的感喟。首三句先以“湛湛長空黑”烘托出胸中塊壘。滿天密布深黑的烏云,再加上陣陣斜風細雨,真是““滿城風雨近重陽”,使人心亂如麻,愁思似織。下面四句說*生目空一切,他自稱“一生枘鑿,壯夫瞋懦,通人嫌拗!保ā端堃鳌罚┰蛴尽堵涿贰吩娮I刺時政,“東君廖掌花權柄,卻忌孤高不主張。”致遭權臣忌恨,由此病廢十年,但他并不因而畏怯,這在他病后仿梅絕句中可以看出,“夢得因桃卻左遷,長源為柳忤當權。幸然不識桃并柳,也被梅花累十年!敝仃柋緛硎堑歉咧压(jié),由于風雨凄凄,只能登上高樓,放眼遙望千山萬壑,浩蕩秋色,也即是“群玉峰頭,萬里秋無極。”(趙以夫《龍山令》)高樓百尺,用劉備語,劉備與許汜共論天下英雄;許汜說“陳元龍湖海之士,豪氣不除。”由于許汜只知求田問舍,營個人私事,因此陳元龍與許汜不多講話,并讓他睡下床。劉備批評許汜自私,并且說,要是我的話,就自己睡在百尺高樓,叫你睡在地上。事見《三國志·魏志·陳登傳》詞中的百尺高樓,是指英雄志士登臨望遠之所。
接著四句是登高樓后觸目傷懷。自己本是一介書生,如今垂垂老矣,憂國之心尚在,他于送黃成父還朝時說:“時事祇今堪痛苦,未可徐徐俟駕。好著手、扶將宗社!保ā顿R新郎》)個人受謗廢黜都不介意,只有恢復神州,是他最大愿。面對千崖,聯(lián)想起唐代杜牧在池州刺史任上寫下的《九日齊山登高》詩末兩句云:“古往今來只如此,朱山何必獨沾衣?”他同意杜牧所云,感觸人生無常是古往今來很多人共有的心情,因此也不必像齊景公那樣在牛山獨自淚下沾衣。但作者在此雖認為不必為個人得失計較,同時也突出“神州淚”之可貴。雖然往事一去無跡,卻仍然不能在記憶中抹去,至此詞意陡轉(zhuǎn),過渡到下片的回憶當年。
下片先說少年時代自負有下筆千言的才華,頗思有所作為!傲枞スP”,用《史記·司馬相如傳》典故,“相如既奏《大人》之頌,天子大說,飄飄有凌云之氣,似游天地之間意!薄暗饺缃瘛眱删鋵懍F(xiàn)在,與前面形成鮮明對照,嘆息如今已是才華消盡,只余暮年蕭瑟之感!俺:蕖比洌Y合九日登高題意,慨恨文士不顧國家多難,只想效法魏晉名士風流,遇到重陽節(jié),總愛提東晉孟嘉落帽故事。孟嘉于九月九日隨桓溫游龍山,風吹帽落,他并不覺得;笢孛藢懳恼鲁靶λ嗳」P作答,文辭超卓,四座極嘆服。(《晉書·孟嘉傳》)在作者看來,這種毫無現(xiàn)實意義的所謂名士風流,不過是早已過時的狂客行徑,不值得每年重九都要把它稱揚一番!叭魧Α眱删,指包括自己在內(nèi)的憂國志士,他們與前者亦形成鮮明對比,并不追慕魏晉風度,而是對“時事祇今堪痛哭”的現(xiàn)狀感到憂心如焚而又**為力。詞意至此急轉(zhuǎn)直下,作者在感憤之余,覺得自己既不能改變這種局面,際此佳節(jié)也只能賞黃花以遣懷,但誰如果只是賞花而辜負了美酒(即不飲酒),恐怕連黃花也要笑人太孤寂了,言下之意是壯志未酬,只能借酒澆愁。
末兩句以登高作結,雨消云收,暮色漸至,下如江淹《恨賦》所云:“白日西匿,隴雁北飛!鼻锾禅櫻隳蟻恚鞔喝匀槐比,北上恢復神州的大業(yè)卻遙無實現(xiàn)之日,眼看白日西下,象征闃國勢危殆,令人痛心。自己老眼*生,壯志難伸,亦只能長歌當哭,借酒澆愁。
陳亮《賀新郎·寄辛幼安和見懷韻》譯文及鑒賞(擴展2)
——辛棄疾:賀新郎·同父見和再用韻答之
《賀新郎·同父見和再用韻答之》
作者:辛棄疾
老大那堪說。
似而今、元龍臭味,孟公瓜葛。
我病君來高歌飲,驚散樓頭飛雪。
笑富貴千鈞如發(fā)。
硬語盤空誰來聽?
記當時、只有西窗月。
重進酒,換鳴瑟。
事無兩樣人心別。
問渠儂:神州畢竟,幾番離合?
汗血鹽車無人顧,千里空收駿骨。
正目斷關河路絕。
我最憐君中宵舞,
道“男兒到死心如鐵”。
看試手,補天裂。
注釋:
1、元龍臭味:陳登,字元龍!度龂尽肪砥摺段簳り惖莻鳌罚汉笤S汜與劉備并在荊州牧劉表坐,表與備共論天下人,汜曰:“陳元龍湖海之士,豪氣不除!眰渲^表曰:“許君論是非?”表曰:“欲言非,此君為善士,不宜虛言;欲言是,元龍名重天下!眰鋯栥幔骸熬院,寧有事邪?”汜曰:“昔遭亂過下邳,見元龍。元龍無客主之意,久不相與語,自上大床臥,使客臥下床!眰湓唬骸熬袊恐,今****,帝主失所,望君憂國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問舍,言無可采,是元龍所諱也,何緣當與君語?如小人,欲臥百尺樓上,臥君於地,何但上下床之間邪?”
2、孟公瓜葛:陳遵,字孟公。《漢書·陳遵傳》:“遵嗜酒,每大飲,賓客滿堂,輒關門,取客車轄投井中。雖有急,終不得去!
3、硬語盤空:形容文章的氣勢雄偉,矯健有力。韓愈《薦士》詩:“橫空盤硬語,妥貼力排奡。”
4、汗血鹽車:汗血,汗血馬!稘h書·武帝紀》應劭說:“大宛歸有天馬種,蹋石汗血,汗從前肩,髆出如血,號一日千里。鹽車,語出《戰(zhàn)國策·楚策四》:“夫驥之齒至矣,服鹽車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潰,漉汁灑地,白汗交流,中阪遷延,負轅不能上。”駿馬拉運鹽的車子。后以之比喻人才埋沒受屈。
5、駿骨句:典出《戰(zhàn)國策》卷二十九〈燕策一·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戰(zhàn)國時,燕昭王要招攬賢才,郭隗喻以“千金買駿骨”的故事。后因以“買駿骨”指燕昭王用千金購千里馬骨以求賢的故事,喻招攬人才。
6、我最憐君中宵舞句,《晉書·祖邈傳》“與司空劉琨俱為司州主簿,共被同寢。中夜,聞荒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
7、補天裂:女媧氏補天!妒酚浹a·三皇本紀》:“女媧氏末年,諸侯有共工氏,與祝融戰(zhàn),不勝而怒,乃頭觸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維絕,女媧乃煉五色石以補天!谑堑*天成,不改歸物!
賞析:
本詞的突出特點在于,把即事敘景與直抒胸臆巧妙結合起來,用凌云健筆抒寫慷慨激昂,奔放郁勃的感情,悲壯沉雄發(fā)場奮厲的格調(diào)。
文學作品的藝術力量在于以情感人。古今中外的優(yōu)秀詩作,無不充溢著激情。該詞即是如此。作者與陳亮,都是南宋時期著名的愛國詞人,都懷有恢復中原的大志。但南宋統(tǒng)潔者不思北復中原。因而他們的宏愿久久不得實現(xiàn)。當時,詞人正落職閑居上饒,陳亮特地趕來與他共商抗戰(zhàn)恢復大計。二人同游鵝湖,狂歌豪飲,賦詞見志,成為文學史上的一段佳話。這首詞,就是當時相互唱和中的一篇佳品。詞中,作者胸懷對抗戰(zhàn)恢復大業(yè)的熱情和對民族**者、茍安投降者的深切憎恨,飽和筆端,浸透紙背。正如周濟所云:“稼軒不*之鳴,隨處輒發(fā),有英雄語,無學問語”(《介存齋論詞雜著》)。詞人這種慷慨悲涼的感情,是運用健筆硬語傾瀉出來的,因而英氣勃郁,雋壯可喜。
周濟還指出:“北宋詞多就景敘情,……至稼軒、白石一變而為即事敘景”(《介存齋論詞雜著》)。與以情為中心的就景敘情不同,即事敘景是以敘事為主干,以抒情為血脈,以寫景作為敘事的烘染或鋪墊。這首詞的上闋,便采用了即事敘景的藝術手法。在追憶“鵝湖之會”高歌豪飲時,以清冷孤寂的自然景物烘染環(huán)境氛圍,從而深刻地抒發(fā)了詞人奔放郁怒的感情。
作者作為一名忠憤填膺的抗成志士秉筆作詞,胸中沸騰的激情難以遏制,不免直瀉筆端。“老大那堪說!敝睂懶膽,感情極為沉郁!澳强啊倍郑χ厍рx,義蘊極為豐富。當此之時,英雄坐老,壯志難酬,光陰虛度,還有什么可以說的!然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步出夏門行》)。以收復中原為已任的志士們,胸中的烈焰是永遠也不會熄滅的。因此,下面“似而今、元龍臭味,孟公瓜葛”兩句,抒發(fā)了作者的壯懷,并且與陳亮的“同志”之情拍合!霸垺、“孟公”,皆姓陳,又都是豪士,以比陳亮:“臭味”謂氣味相投,“瓜葛”謂關系相連。作者與陳亮友誼既深,愛國之志又復相同,因而引以為快事。不久前,兩人“憩鵝湖之清陰,酌瓢泉而共飲,長歌相答,極論世事”(《辛》祭陳同父文《)這是大慰*生的一次相會,故在此詞中津津樂道:“我病君來高歌飲,驚散樓頭飛雪。笑富貴千鈞如發(fā)。硬語盤空誰來聽?記當時、只有西窗月。”詞人時在病中,一見好友到來,立即與之高歌痛飲,徹夜縱談。
他們志在恢復中原,心無俗念,視富貴輕如毛發(fā),正笑世人之重它如千鈞。討論世事時硬語盤空(韓愈《薦士》詩:“橫空盤硬語,妥貼力排!保,足見議論有力。這幾句是他們交談時情景的實錄。因為寫在詞里,故順筆插入自然景物的描寫。積雪驚墮,狀述二人談吐的豪爽;孤月窺窗,襯映夜色的清寂。英雄志士一同飲酒高唱,雄壯嘹亮的歌聲直沖云霄,竟驚散了樓頭積雪。這種夸張的描寫,把兩人的英雄氣概與狂放精神充分表現(xiàn)出來。著一“驚”字,真可謂力透紙背,入木三分。然而,當時只有清冷的明月與兩人相伴,論說****的“盤空硬語”又有誰來傾聽呢?在這里,抗戰(zhàn)志士火一樣的熱情和剛直狂放的性格同積雪驚墮、孤月窺窗的清寂冷寞。形成了強烈的對照,形象地寫出了在茍安妥協(xié)空氣籠罩南宋朝堂的情勢下,個別上層抗戰(zhàn)志士孤雁難飛的艱危處境。這樣把寫景與敘事膠著一體,更能充分抒發(fā)出翻卷于詞人胸中的狂努之情。正因為二人志同道合,所以夜雖已很深,但他們?nèi)浴爸剡M酒,換鳴瑟”,興致不減。
如果說,詞的上闋主要是作者奔放沸騰的感情融于敘事之中,那么下闋則主要是直瀉胸臆的賦體,抒發(fā)對南宋**集團的強烈批判和“看試手,補天裂”的壯懷。詞人盡情地馳騁筆力,敷陳其事,傾訴肺腑,寫來筆飛墨舞,淋漓盡致!笆聼o兩樣人心別!泵鎸r世,山河破碎,愛國志士痛心疾首,而南宋**者卻偏安一隅,把家恥**全都拋在了腦后。詞人用“事無兩樣”與“人心別”兩種不同象意象加以對照,極其鮮明地刻畫了南宋**者茍且偷安的庸懦丑態(tài),盡情地抒發(fā)了郁勃胸中的萬千感慨。詞人義憤填膺,向**者發(fā)出了嚴厲的質(zhì)問:“問渠儂:神州畢竟,幾番離合?”神州大地,山河一統(tǒng),自古已然,“合”時多而“離”時少。今當政者不思恢復中原,反而以和議確定了“離”的局面,是何居心!詞語中凜然正氣咄咄逼人,足以使**者無地自容。雄健頓挫的筆力,加重了詞的感*彩,使其更富有藝術感染力。
詞人想到:神州大地要想得到**,就必須重用抗戰(zhàn)人材,可是當今社會卻是“汗血鹽車無人顧,千里空收駿骨”。當?shù)乐T公空說征求人材,但志士卻長期受到**,正象拉鹽車的千里馬困頓不堪而無人過問一樣。徒然去購置駿馬的**又有何用!詞人連用三個典故,非常曲折而又貼切地表達了郁勃心頭而又不便明銳的不*。“一個”空“字,集中表達了詞人對朝中當政者打擊排斥主戰(zhàn)派種種行為的無比怨忿。筆力勁健,感情沉郁,意境極其雄渾博大。”正目斷關河路絕!霸~人觸景生情,由大雪塞途聯(lián)想到通向中原的道路久已斷絕,悲愴之情油然而生。山河**的慘痛局面,激起了詞人收復中原的熱情。他想起了晉代祖逖與劉琨”聞雞起舞“的動人故事,想起了古代神話中女禍氏煉石補天的美麗傳說,更加堅定了**祖國的信念,唱出了”我最憐君中宵舞,道‘男兒到死心如鐵’?丛囀,補天裂“這時代的最強音。筆健境闊,格調(diào)高昂。用典如水中著鹽,渾化無跡,從而豐富了詞的義蘊,加強了形象的深廣度,呈現(xiàn)出極其濃郁的浪漫**色彩。全詞的意境也最后推向了*,給人以極大的藝術感染力。
陳亮《賀新郎·寄辛幼安和見懷韻》譯文及鑒賞(擴展3)
——辛棄疾《賀新郎·同父見和再用韻答之》賞析及譯文
辛棄疾《賀新郎·同父見和再用韻答之》賞析及譯文
《賀新郎·同父見和再用韻答之》是南宋著名詞人辛棄疾的作品。這是一首唱和詞,但與一般酬答往來的庸俗之作大不相同,它寫得感情飽滿,痛快淋漓,內(nèi)容豐富,形象鮮明。下面跟著小編來看看辛棄疾《賀新郎·同父見和再用韻答之》賞析及譯文吧!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原文
宋代:辛棄疾
老大那堪說。似而今、元龍臭味,孟公瓜葛。我病君來高歌飲,驚散樓頭飛雪。笑富貴千鈞如發(fā)。硬語盤空誰來聽?記當時、只有西窗月。重進酒,換鳴瑟。
事無兩樣人心別。問渠儂:神州畢竟,幾番離合?汗血鹽車無人顧,千里空收駿骨。正目斷關河路絕。我最憐君中宵舞,道“男兒到死心如鐵”?丛囀,補天裂。
譯文
我本來已老大無成,不該再說什么了,可是,如今碰到了你這個如同陳登、陳遵般有著湖海俠氣的臭味相投者,便忍不住“老夫聊發(fā)少年狂”了。我正生著病,你來了,我高興得陪你高歌痛飲,歡喜和友誼驅(qū)散了樓頭上飛雪的寒意。可笑那些功名富貴,別人將其看得如同千鈞般重,我們卻把它看得如同毫毛一般輕?墒俏覀儺敃r所談論和闡發(fā)的那些事關國家興亡的真知灼見又有誰聽見了呢?只有那個照人間滄桑、不關時局安危的西窗明月。我們談得如此投機,一次又一次地斟著酒,更換著琴瑟音樂。
****依然如故,可是人心卻大為消沉,不同于過去了。請問你們,神州大地,究竟還要被金人割裂主宰多久呢?汗血良馬拖著笨重的鹽車無人顧惜,當政者卻要到千里之外用重金收買駿馬的骸骨。極目遠眺,關塞河防道路阻塞,不能通行。我最尊敬你那聞雞起舞的壯烈情懷,你曾說過:男子漢大丈夫,抗金北伐的決心至死也會像鐵一般堅定。我等待著你大顯身手,為恢復中原作出重大的貢獻。
注釋
賀新郎:詞牌名,又名《金縷曲》《賀新涼》。
老大:年紀大。那堪:“那”通“哪”;堪:能,可?爱斨厝。
元龍臭味:陳登,字元龍。
孟公瓜葛:陳遵,字孟公。
瓜葛:指關系、交情。
樓頭:樓上。
鈞:古代重量單位,合三十斤;發(fā):頭發(fā),指像頭發(fā)一樣輕。
硬語盤空:形容文章的氣勢雄偉,矯健有力。
西窗:思念。
進酒:斟酒勸飲;敬酒。
鳴瑟:即瑟。
渠儂:對他人的稱呼,指南宋當權者。渠︰他;儂︰你,均系吳語方言。
神州:中原。
離合:**和**。此為偏義復詞,謂**。
汗血鹽車:汗血,汗血馬。駿馬拉運鹽的車子。后以之比喻人才埋沒受屈。
駿骨:喻招攬人才。
目斷:縱目遠眺;關河:即邊塞、邊防,指邊疆。
憐:愛惜,尊敬;中宵:半夜。
試手:大顯身手。
補天裂:女媧氏補天。
賞析
此詞的突出特點在于,把即事敘景與直抒胸臆巧妙結合起來,用凌云健筆抒寫慷慨激昂,奔放郁勃的感情,悲壯沉雄發(fā)場奮厲的格調(diào)。
文學作品的藝術力量在于以情感人。古今中外的優(yōu)秀詩作,無不充溢著激情。該詞即是如此。作者與陳亮,都是南宋時期著名的愛國詞人,都懷有恢復中原的大志。但南宋**者不思北復中原。因而他們的宏愿久久不得實現(xiàn)。當時,詞人正落職閑居上饒,陳亮特地趕來與他共商抗戰(zhàn)恢復大計。二人同游鵝湖,狂歌豪飲,賦詞見志,成為文學史上的一段佳話。這首詞,就是當時相互唱和中的一篇佳品。詞中,作者胸懷對抗戰(zhàn)恢復大業(yè)的熱情和對民族**者、茍安投降者的深切憎恨,飽和筆端,浸透紙背。正如周濟所云:“稼軒不*之鳴,隨處輒發(fā),有英雄語,無學問語”(《介存齋論詞雜著》)。詞人這種慷慨悲涼的感情,是運用健筆硬語傾瀉出來的,因而英氣勃郁,雋壯可喜。
周濟還指出:“北宋詞多就景敘情,……至稼軒、白石一變而為即事敘景”(《介存齋論詞雜著》)。與以情為中心的就景敘情不同,即事敘景是以敘事為主干,以抒情為血脈,以寫景作為敘事的烘染或鋪墊。這首詞的上闋,便采用了即事敘景的藝術手法。在追憶“鵝湖之會”高歌豪飲時,以清冷孤寂的自然景物烘染環(huán)境氛圍,從而深刻地抒發(fā)了詞人奔放郁怒的感情。
作者作為一名忠憤填膺的抗成志士秉筆作詞,胸中沸騰的激情難以遏制,不免直瀉筆端!袄洗竽强罢f!敝睂懶膽眩星闃O為沉郁!澳强啊倍,力重千鈞,義蘊極為豐富。當此之時,英雄坐老,壯志難酬,光陰虛度,還有什么可以說的!然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步出夏門行》)。以收復中原為已任的志士們,胸中的烈焰是永遠也不會熄滅的。因此,下面“似而今、元龍臭味,孟公瓜葛”兩句,抒發(fā)了作者的壯懷,并且與陳亮的“同志”之情拍合!霸垺、“孟公”,皆姓陳,又都是豪士,以比陳亮:“臭味”謂氣味相投,“瓜葛”謂關系相連。作者與陳亮友誼既深,愛國之志又復相同,因而引以為快事。不久前,兩人“憩鵝湖之清陰,酌瓢泉而共飲,長歌相答,極論世事”(辛《祭陳同父文》)這是大慰*生的一次相會,故在此詞中津津樂道:“我病君來高歌飲,驚散樓頭飛雪。笑富貴千鈞如發(fā)。硬語盤空誰來聽?記當時、只有西窗月!痹~人時在病中,一見好友到來,立即與之高歌痛飲,徹夜縱談。
他們志在恢復中原,心無俗念,視富貴輕如毛發(fā),正笑世人之重它如千鈞。討論世事時硬語盤空(韓愈《薦士》詩:“橫空盤硬語,妥貼力排”),足見議論有力。這幾句是他們交談時情景的實錄。因為寫在詞里,故順筆插入自然景物的描寫。積雪驚墮,狀述二人談吐的豪爽;孤月窺窗,襯映夜色的清寂。英雄志士一同飲酒高唱,雄壯嘹亮的歌聲直沖云霄,竟驚散了樓頭積雪。這種夸張的描寫,把兩人的英雄氣概與狂放精神充分表現(xiàn)出來。著一“驚”字,真可謂力透紙背,入木三分。然而,當時只有清冷的明月與兩人相伴,論說****的“盤空硬語”又有誰來傾聽呢?在這里,抗戰(zhàn)志士火一樣的熱情和剛直狂放的性格同積雪驚墮、孤月窺窗的清寂冷寞。形成了強烈的.對照,形象地寫出了在茍安妥協(xié)空氣籠罩南宋朝堂的情勢下,個別上層抗戰(zhàn)志士孤雁難飛的艱危處境。這樣把寫景與敘事膠著一體,更能充分抒發(fā)出翻卷于詞人胸中的狂努之情。正因為二人志同道合,所以夜雖已很深,但他們?nèi)浴爸剡M酒,換鳴瑟”,興致不減。
如果說,詞的上闋主要是作者奔放沸騰的感情融于敘事之中,那么下闋則主要是直瀉胸臆的賦體,抒發(fā)對南宋**集團的強烈批判和“看試手,補天裂”的壯懷。詞人盡情地馳騁筆力,敷陳其事,傾訴肺腑,寫來筆飛墨舞,淋漓盡致!笆聼o兩樣人心別。”面對時世,山河破碎,愛國志士痛心疾首,而南宋**者卻偏安一隅,把家恥**全都拋在了腦后。詞人用“事無兩樣”與“人心別”兩種不同意象加以對照,極其鮮明地刻畫了南宋**者茍且偷安的庸懦丑態(tài),盡情地抒發(fā)了郁勃胸中的萬千感慨。詞人義憤填膺,向**者發(fā)出了嚴厲的質(zhì)問:“問渠儂:神州畢竟,幾番離合?”神州大地,山河一統(tǒng),自古已然,“合”時多而“離”時少。當政者不思恢復中原,反而以和議確定了“離”的局面,是何居心!詞語中凜然正氣咄咄逼人,足以使**者無地自容。雄健頓挫的筆力,加重了詞的感**彩,使其更富有藝術感染力。
詞人想到:神州大地要想得到**,就必須重用抗戰(zhàn)人材,可是當時社會卻是“汗血鹽車無人顧,千里空收駿骨”。當?shù)乐T公空說征求人材,但志士卻長期受到**,正像拉鹽車的千里馬困頓不堪而無人過問一樣。徒然去購置駿馬的**又有何用!詞人連用三個典故,非常曲折而又貼切地表達了郁勃心頭而又不便明銳的不*。一個“空”字,集中表達了詞人對朝中當政者打擊排斥主戰(zhàn)派種種行為的無比怨忿。筆力勁健,感情沉郁,意境極其雄渾博大!罢繑嚓P河路絕!痹~人觸景生情,由大雪塞途聯(lián)想到通向中原的道路久已斷絕,悲愴之情油然而生。山河**的慘痛局面,激起了詞人收復中原的熱情。他想起了晉代祖逖與劉琨“聞雞起舞”的動人故事,想起了古代神話中女禍氏煉石補天的美麗傳說,更加堅定了**祖國的信念,唱出了“我最憐君中宵舞,道‘男兒到死心如鐵’?丛囀,補天裂”這時代的最強音。筆健境闊,格調(diào)高昂。用典如水中著鹽,渾化無跡,從而豐富了詞的義蘊,加強了形象的深廣度,呈現(xiàn)出極其濃郁的浪漫**色彩。全詞的意境也最后推向了**,給人以極大的藝術感染力。
創(chuàng)作背景
辛棄疾思念陳亮,曾先寫《賀新郎》一首寄給陳亮。陳亮很快就和了一首《賀新郎·寄辛幼安和見懷韻》。辛棄疾見到陳亮的和詞以后,再次回憶他們相會時的情景而寫下了這首詞。從時間上看,這首詞可能作于淳熙十六年(1189)春天。
作者介紹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zhàn)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陳亮《賀新郎·寄辛幼安和見懷韻》譯文及鑒賞(擴展4)
——賀新郎再用前韻的詩詞原文及注釋
賀新郎再用前韻的詩詞原文及注釋
賀新郎 再用前韻 辛棄疾 宋
鳥倦飛還矣。笑淵明、瓶中儲粟,有**幾。蓮社高人留翁語,我醉寧論許事。試沽酒、重斟翁喜。一見簫然音韻古,想東籬、醉臥參差是。千載下,竟誰似。
元龍百尺高樓里。把新詩、殷勤問我,停云情味。北夏門高從拉攞,何事須人料理。翁曾道、繁華朝起。塵土人言寧可用,顧青山、與我何如耳。歌且和,楚狂子。
【注釋】:
、僮髌谕。再用前韻:即指用上篇《賀新郎》(“甚矣吾衰矣”)之韻。 韻同上篇,意亦“停云”抒懷,兼思親友。上片純從淵明落筆,實是自況“停云”生涯和詩酒情趣,結韻尤顯。下片不謂己思友,卻言友思己,亦“對面寫來”手法。以下稱時局危艱,惟與山水結伴,絕不茍合從政。
、凇傍B倦”句:謂淵明隱退柴桑,喻己歸來瓢泉。陶淵明《歸去來辭》:“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
③“笑淵明”兩句:謂淵明存糧無多,生活清貧!稓w去來辭·序》:“余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幼稚盈室,瓶無儲粟!薄短站腹(jié)集注》注引蘇東坡云:“使瓶有儲粟,亦甚微矣,此翁*生只于瓶中見粟也耶!
、堋吧徤纭比洌褐^淵明與蓮社高賢詩酒相娛。《蓮社高賢傳》:“時遠法師與諸賢結蓮社,以書招淵明,淵明曰:‘若許飲,則往!S之,遂造焉!崩钤小渡徤鐖D記》亦云:“遠師愛之,欲留不可,又常令人沽酒引淵明來。”蓮社:東晉慧遠法師結社于廬山東林寺,因寺中多白蓮,稱蓮社。
⑤“一見”兩句:蕭閑古樸,仿佛想見淵明醉臥東籬風神。醉臥東籬:見前《水調(diào)歌頭》(“今日復何日”)注②,又見前《丑奴兒》(“此生自斷天休問”)注③。參差:近似,差不多。
、蕖扒лd”兩句:千百年來有誰真率似淵明。
、摺霸垺比洌褐^友人頻頻來詩問候。元龍:陳登字元龍,百尺高樓事見前《水龍吟》(“楚天千里清秋”)注⑦,此借指友人;蛑^即指陳亮,稼軒與陳亮昔有鵝湖之會,會后互相唱和。稼軒《賀新郎》和詞云:“老大那堪說。似而今元龍臭味,孟公瓜葛!奔匆栽堉戈惲。停云:陶淵明有《停云》詩,稼軒瓢泉居處有“停云堂”。
、唷氨毕拈T”兩句:謂時局危艱,獨木難支大廈之既倒!妒勒f新語·任誕篇》:“任愷既失權勢,不復自檢括;蛑^和嶠曰:‘卿何以坐視元裒敗而不救?’和曰:‘元裒如北夏門,拉自欲壞,非一木所能支!崩罕浪,斷裂。料理:《世說新語·簡傲篇》:“王子猷作桓車騎參軍;钢^王曰:‘卿在府久,比當相料理。’”馀參前《沁園春》(“疊嶂西馳”)注⑥。
、岱比A朝起:陶淵明作《榮木》詩四章,以依道立善自勉,其二詩云:“繁華朝起,慨暮不存!币怎r花朝開暮落,喻人應珍惜時光。
⑩“塵土”兩句:謂惟與青山為伴!皦m土”句:未詳何指。寧:豈。
⑾“歌且”兩句:謂和楚狂人之《鳳兮歌》,即意在謝仕。楚狂接輿事見前《水調(diào)歌頭》(“長恨復長恨”)注③。
陳亮《賀新郎·寄辛幼安和見懷韻》譯文及鑒賞(擴展5)
——詩經(jīng)的譯文及鑒賞
詩經(jīng)的譯文及鑒賞
鶴鳴于九皋,聲聞于野。魚潛在淵,或在于渚。樂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維萚。他山之石,可以為錯。
鶴鳴于九皋,聲聞于天。魚在于渚,或潛在淵。樂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維谷。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注釋 ⑴九皋:皋,沼澤地。九:虛數(shù),言沼澤之多。
⑵渚:水中小洲,此處當指水灘。
、侨[(tuò):酸棗一類的灌木。一說“萚”乃枯落的枝葉。
、儒e:礪石,可以打磨玉器。
、蓸b(gǔ):樹木名,即楮樹,其樹皮可作造紙原料。
譯文 幽幽沼澤仙鶴鳴,聲傳四野真亮清。深深淵潭游魚潛,有時浮到渚邊停。在那園中真快樂,檀樹高高有濃蔭,下面惡木葉凋零。他方山上有佳石,可以用來磨玉英。
幽幽沼澤仙鶴唳,聲傳天邊很整齊。淺淺渚灘游魚浮,有時潛入淵潭嬉。在那園中真快樂,檀樹高高枝葉密,下面楮樹矮又細。他方山上有佳石,可以用來琢玉器。
鑒賞
此共二章,每章九句。前后兩章共用了四個比喻,語言也相似,只是押韻不同。關于詩的主題,有幾種不同的說法。《毛詩序》認為是“誨(周)宣王也”,鄭箋補充說:“誨,教也,教宣王求賢人之未仕者!蓖跸戎t《詩三家義集疏》舉例證明魯詩、齊詩、韓詩都與毛詩觀點一致。到了宋代朱熹《詩集傳》則說:“此詩之作,不可知其所由,然必陳善納誨之辭也!闭J為這是一篇意在勸人為善的作品。今人程俊英在《詩經(jīng)譯注》祖毛、鄭舊說而加以發(fā)展,說:“這是一首通篇用借喻的手法,抒發(fā)招致人才為國所用的主張的詩,亦可稱為‘招隱詩’。”這種說法較易為今人所理解。
先談朱熹的說法。他分析第一章說:“蓋鶴鳴于九皋,而聲聞于野,言誠之不可揜(掩)也;魚潛在淵,而或在于渚,言理之無定在也;園有樹檀,而其下維萚,言愛當知其惡也;他山之石,而可以為錯,言憎當知其善也。由是四者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理,其庶幾乎?”他將詩中四個比喻,概括為四種思想:即誠、理、愛、憎。并認為從這四者引申出去,可以作為“天下之理”——即普遍真理。他的說法看起來很辯證,都是用發(fā)展的變化的觀點分析問題,而且兼顧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然而他卻是用程朱理學來說詩,這一點從他對第二章的解釋中看得更加清楚。
《詩集傳》釋第二章結句引程子曰:“玉之溫潤,天下之至美也。石之粗厲,天下之至惡也。然兩玉相磨,不可以成器,以石磨之,然后玉之為器,得以成焉。猶君子之與小人處也,橫逆侵加,然后修省畏避,動心忍性,增益預防,而義理生焉,道理成焉。”程子說詩與朱子說詩,如出一轍,皆為引申之詞!八街梢怨ビ瘛,就字面而言,就是另一座山上的石頭,可以用來磨制玉器,今人也常常引以為喻。然而是否為詩的本義呢,似乎很難說。
再談今人程俊英關于此詩的.解釋。程先生在《詩經(jīng)譯注》中說:“詩中以鶴比隱居的賢人!薄霸娙艘贼~在淵在渚,比賢人隱居或出仕!薄皥@,花園。隱喻國家!薄皹涮矗礃,比賢人。”“萚,枯落的枝葉,比小人!薄八街,指別國的賢人!薄懊珎鳎骸畼b,惡木也!餍∪!彼龔摹罢须[詩”這一主題出發(fā),將詩中所有比喻都一一與人事掛鉤,雖不無牽強附會,倒也自成一說。
其實,就詩論詩,不妨認為這是一首即景抒情小詩。在廣袤的荒野里,詩人聽到鶴鳴之聲,震動四野,高入云霄;然后看到游魚一會兒潛入深淵,一會兒又躍上灘頭。再向前看,只見一座園林,長著高大的檀樹,檀樹之下,堆著一層枯枝敗葉。園林近旁,又有一座怪石嶙峋的山峰,詩人因而想到這山上的石頭,可以取作磨礪玉器的工具。詩中從聽覺寫到視覺,寫到心中所感所思,一條意脈貫串全篇,結構十分完整,從而形成一幅遠古詩人漫游荒野的圖畫。這幅圖畫中有色有聲,有情有景,因而也充滿了詩意,讀之不免令人產(chǎn)生思古之幽情。如此讀詩,讀者便會受到詩的藝術感染,產(chǎn)生無窮興趣。若刻意求深,強作解人,未免有高深莫測之感。
陳亮《賀新郎·寄辛幼安和見懷韻》譯文及鑒賞(擴展6)
——辛棄疾:賀新郎·別茂嘉十二弟
《賀新郎·別茂嘉十二弟》
辛棄疾
綠樹聽鵜鴂,
更那堪鷓鴣聲住,
杜鵑聲切。
啼到春歸無啼處,
苦恨芳菲都歇。
算未抵人間離別,
馬上琵琶關塞黑,
更長門翠輦辭金闕,
看燕燕,
送歸妾。
將軍百戰(zhàn)身名裂,
向河梁回頭萬里,
故人長絕。
易水蕭蕭西風冷,
滿座衣冠似雪。
正壯士悲歌未徹。
啼鳥還知如許恨,
料不啼清淚長啼血,
誰共我,
醉明月?
賞析:
這是一首很負盛名的送別詞。辛茂嘉是作者族弟,他南歸宋室本為北伐抗金,結果反被貶到更南的廣西。本詞非一般贈別,而是借題發(fā)揮,抒國家興亡之感。此詞開頭由三種禽鳥悲啼,啼到春歸花謝起興,醞釀成一種悲惻氣氛!拔吹帧狈M一層,提出“人間離別”題旨。列舉****、陳皇后失寵幽居、莊姜送歸妾、李陵訣別蘇武、易水餞荊軻五事,佳人薄命,英雄末路,生離死別,哀凄悲壯,宣發(fā)盡人間別恨!疤澍B還知如許恨”,挽結前文,回應開端,比較春恨與別恨,斷言啼淚必將變?yōu)椤疤溲,沉痛之至!“誰共我,醉明月”,一筆陡折,收歸題旨。由春恨到別恨,歸到“如許恨”,實際是在感嘆人間恨。面對人生種種恨,親人遠離,哀傷可知。其中自當涵蓋無限時代恨、家國愁。
陳亮《賀新郎·寄辛幼安和見懷韻》譯文及鑒賞(擴展7)
——***:賀新郎·陪履齋先生滄浪看梅
《賀新郎·陪履齋先生滄浪看梅》
***
喬木生云氣,
訪中興英雄陳跡,
暗追前事。
戰(zhàn)艦東風慳借便,
夢斷神州故里。
旋小筑吳宮閑地,
華表月明歸夜鶴,
嘆當時花竹今如此,
枝上露,
濺清淚。
遨頭小簇行春隊,
步蒼苔尋幽別墅,
問梅開未?
重唱梅邊新度曲,
催發(fā)寒梢凍蕊。
此心與東君同意,
后不如今今非昔,
兩無言相對滄浪水,
懷此恨,寄殘醉。
賞析:
此詞為滄浪亭賞梅,追懷抗金名將韓世忠,感慨時事之作。上片寫英雄陳跡!皢棠尽绷渥窇秧n世忠抗金之英雄業(yè)績,感嘆恢復中原神州故里的夢想破滅,為韓世忠遭權奸秦檜剝奪兵權,閑居滄浪小筑之英雄寂寞深致悲慨。“東風慳”之意象,既借赤壁之戰(zhàn)古事以映襯現(xiàn)實,又借東風意象寫天不助人,隱喻秦檜等奸佞破壞了中興大業(yè),迫使英雄末路而無所用武,遭到“夢斷神州”之悲劇!叭A表”四句懸想英雄忠魂返歸故居,感嘆物異人非,昔日繁花翠竹之美景,竟變作花竹枝梢零露悲涼,滴淚凄清的衰瑟景象。下片寫滄浪看梅!板垲^”五句寫詞人陪吳潛瞻仰英雄故居后,便簇擁著一支游春隊尋幽問梅。最后“兩無言”、“寄殘醉”則以詞人與吳潛目注滄浪水逝而相對無言、借酒消愁,寄恨于醉,傳達出一種末世無望的消沉和頹廢。本詞“滄浪”之所以能與“看梅”相融于同一題旨,在于亭與梅在底蘊精髓的相通。吳潛是愛國名臣,***為其幕僚,從本詞“此心與東君同意”及“催發(fā)寒梢凍蕊”等詞句來看,確有“言外寄慨”之意。
陳亮《賀新郎·寄辛幼安和見懷韻》譯文及鑒賞(擴展8)
——辛棄疾《賀新郎》詩意賞析
辛棄疾《賀新郎》詩意賞析
《賀新郎》出自南宋詞人辛棄疾之手,抒發(fā)了詞人昂揚激越的豪放情懷,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辛棄疾《賀新郎》詩意賞析,希望有所幫助!
原文
賀新郎
作者:辛棄疾
老大那堪說。似而今、元龍臭味,孟公瓜葛。我病君來高歌飲,驚散樓頭飛雪。笑富貴千鈞如發(fā)。硬語盤空誰來聽?記當時、只有西窗月。重進酒,換鳴瑟。
事無兩樣人心別。問渠儂:神州畢竟,幾番離合?汗血鹽車無人顧,千里空收駿骨。正目斷關河路絕。我最憐君中宵舞,道“男兒到死心如鐵”?丛囀,補天裂。
詩意賞析
正如此詞自注所述,辛棄疾的這首《賀新郎》詞,乃是仿陶淵明《停云》“思親友”之意而作,抒寫了作者罷職閑居時的寂寞與苦悶的心情。據(jù)鄧廣銘《稼軒詞編年箋注》考證,此詞約作于宋寧宗慶元四年(1198)左右。此時辛棄疾被投閑置散又已四年。他在信州鉛山(今屬江西)東期思渡瓢泉旁筑了新居,***“停云堂”,即取陶淵明《停云》詩意。
辛棄疾的詞,愛用典故,在宋詞中別具一格。這首詞的上片一開頭“甚矣吾衰矣。悵*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幾!”即引用了《論語》中的典故!墩撜Z·述而篇》記孔子說:“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比绻f,孔子慨嘆的是其道不行;那么辛棄疾引用它,就有慨嘆**理想無法實現(xiàn)之意。辛棄疾寫此詞時已五十九歲,又謫居多年,故交零落,因此發(fā)出這樣的慨嘆也是很自然的。這里“只今馀幾”與結句“知我者,二三子”首尾銜接,用以強調(diào)“零落”二字。接著“白發(fā)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間萬事。問何物能令公喜?”數(shù)語,又連用李白《秋浦歌》“白發(fā)三千丈”和《世說新語·寵禮篇》記郗超、王恂“能令公(指晉大司馬桓溫)喜”等典故,敘自己徒傷老大而一事無成,又找不到稱心朋友,寫出了世態(tài)關系與自己此時的落寞!拔乙娗嗌蕉鄫趁模锨嗌揭娢覒缡恰眱删,是全篇警策。詞人因無物(實指無人)可喜,只好將深情傾注于自然,不僅覺得青山“嫵媚”,而且覺得似乎青山也以詞人為“嫵媚”了。這與李白《敬亭獨坐》“相看兩不厭”是同一藝術手法。這種手法,先把審美主體的感情楔入客體,然后借染有主體感**彩的客體形象來揭示審美主體的內(nèi)在感情。這樣,便**加強了作品里的主體意識,易于感染讀者。以下“情與貌,略相似!眱删洌,指詞人之情;貌,指青山之貌。二者有許多相似之處,如崇高、安寧和富有青春活力等。作者在這里將自己的情與青山相比,委婉地表達了自己寧愿落寞,決不與奸人同流合污的高潔之志。
詞的下片作者又連用典故!耙蛔鹕κ讝|窗里,想淵明《停云》詩就,此時風味!碧諟Y明《停云》中有“良朋悠邈,搔首延佇”和“有酒有酒,閑飲東窗”等詩句,辛棄疾把它濃縮在一個句子里,用以想像陶淵明當年詩成時的風味。這里作者又提陶淵明,意在以陶自況!敖蟪梁ㄇ竺,豈識濁醪妙理?”兩句,表面似申斥南朝那些“醉中亦求名”(蘇軾《和陶飲酒二十首》之三)的名士派人物;實際是諷刺南宋已無陶淵明式的飲酒高士,而只有一些醉生夢死的.**者。以下“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兩句,句法與上片“我見青山”一聯(lián)相似,表現(xiàn)出了作者傲視古今的英雄氣概。這里所說的“古人”,不是一般的古人,而是指像陶淵明一類的人。據(jù)岳珂《桯史·卷三》記:“辛棄疾每逢宴客,必命侍姬歌其所作。特好歌《賀新郎》一詞,自誦其警句曰:‘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衷唬骸缓薰湃宋岵灰,恨古人不見吾狂耳!恐链耍m拊髀自笑,顧問坐客何如!弊阋娦翖壖矊ψ约哼@二聯(lián)是很自負的。
結句“知我者,二三子!边@“二三子”為誰沒有人進行專門的考證,有人認為是當時人陳亮。但讀者不妨視野擴大些,將古人陶淵明、屈原乃至于孔子等,都算在內(nèi)。辛棄疾慨嘆當時志同道合的朋友不多,實與屈原慨嘆“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心情類似,同出于為國家和民族的危亡憂慮。而他的閑居鉛山,與陶淵明居“南山”之情境也多少有點類似。
作者簡介: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zhàn)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辛棄疾《賀新郎》閱讀答案
(1)辛棄疾詞愛用典故,在宋詞中別具一格,請列舉此詞典故涉及到的人物?(3分)
(2)結合全詞,簡要分析詞句“知我者,二三子”的作用(3分)。
(3)此詞中寄托了作者哪些深沉的感情。(4分)
答案:
(1)李白、陶淵明、劉邦、孔子、張融(答對1個得1分,滿3分為止)
(2)結合全詞,簡要分析“知我者,二三子”的作用(4分)
結構:照應開頭(1分)
內(nèi)容:進一步說明自己晚年知音稀少、孤獨的處境和寂寞心情(1分),悲涼的氣氛中又表現(xiàn)了豪放不羈的風格,引人沉思,意味無窮(1分)。
(3)(4分)
悲:年老體衰,知已零落,思親懷友,孤獨愁悶(1分);虛度歲月,壯志難酬的怨恨與狂放。(1分)。
喜:青山相伴,寄情山水(1分)。
憤:抨擊醉生夢死、沽名釣譽之人,抒發(fā)**國土的豪情壯志(1分)。
《賀新郎·甚矣吾衰矣》是南宋詞人辛棄疾創(chuàng)作的一首詞。上片起句浩嘆,只為老來罷退,萬事蹉跎,故交零落,因而有世間尚有何物能令人欣喜之語。詞人自認為只有轉(zhuǎn)向青山覓知音,與青山互賞嫵媚。下片轉(zhuǎn)向古人求知己。閑飲東窗,賦詩思友,淵明與我情思相通,自是異代知己。而江東名流,醉中求名,豈是吾輩知己。由此發(fā)出不恨我不見古人、只恨古人不見我狂的號呼。全詞仿陶淵明《停云》“思親友”之意,抒寫了詞人落職后的寂寞心情和對時局的深刻怨憤。詞中大量化用典故和前人詩句,巧妙而無堆砌之感,生動貼切地傳達出詞人的復雜感情,時喜時悲,時低時奮,并將多種抒情方式相結合,使詞情跌宕生姿。
作品鑒賞
文學賞析
這首為他在瓢泉所造的“停云堂”而題的詞,是辛棄疾的得意之作。全詞仿效陶淵明《停云》詩的格局,主要寫思親友和飲酒兩方面,但又添進山水情趣,借以抒發(fā)自己年華空老、壯志未酬和知音難求的孤寂和激憤,以及寧愿放情山水,也不愿追逐世俗**的節(jié)操。
“甚矣吾衰矣。悵*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幾!”一開篇就引用孔子的典故。如果說孔子慨嘆的是其道不行,那么辛棄疾引用它,也就含有慨嘆**理想無法實現(xiàn)的意思。辛棄疾寫此詞時已六十二歲,又謫居多年,故交零落,因此發(fā)出這樣的慨嘆是很自然的!爸唤裼鄮住迸c結句“知我者,二三子”首尾銜接,同用來強調(diào)“零落”二字,給人以結構亭勻和渾然一體的感覺!鞍装l(fā)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間萬事。問何物、能令公喜?”又連用李白《秋浦歌》“白發(fā)三千丈”和《晉書·溫嶠傳》記王珣、郄超“能令公喜、能令公怒”等典故,自敘徒傷老大而一事無成,又找不到稱心朋友,以渲染詞人此時心情的孤單和對世態(tài)炎涼的喟嘆,為下文移情于物作張本。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兩句是全篇警策。詞人因無物(實指無人)可喜,只好將深情傾注在自然物之上,不僅覺得青山“嫵媚”,而且覺得似乎青山也以詞人為“嫵媚”了。這種手法,先把審美主體的感情楔入客體,然后借染有主體感**彩的客體形象來揭示審美主體的內(nèi)在感情。這樣便加強了作品里的主體意識,易于感染讀者!扒榕c貌,略相似。”表明唯有青山,才與自己在不屈的性格和純潔的面貌上相似,堪稱自己的精神知己。詞人把青山擬人化,將它寫得有情有貌,情趣盎然,使自己能在青山的撫慰中得到精神的寧靜,寫得婉轉(zhuǎn)可愛。但是,如果與前文聯(lián)系起來,就會發(fā)現(xiàn)在他與青山相慰的情感中,包含著對于知音難覓的更深寂寞。因為青山畢竟是無知覺的客體,而詞人卻不得不以之為知音,這就更能表明他壯志難酬、知音難覓的無邊寂寞太需要打散了。同時,在他寧愿以青山為伴的選擇中,也暗示著他始終不改的節(jié)操。詞人在起處直抒胸臆,在此處曲筆傳情,情意頓挫跌宕,筆法富有變化。
上片從“思親友”起端,主要抒發(fā)年老無成、知音難覓的孤寂和苦悶,同時表明寄情于山水的懷抱;下片則以“飲酒”寄意,進一步抒發(fā)知音難遇的孤寂,并著重表現(xiàn)不求世俗**的高尚節(jié)操和不合當時的疏狂個性。
“一尊搔首東窗里,想淵明、停云詩就,此時風味!碧諟Y明《停云》中有“良朋悠邈,搔首延佇”和“有酒有酒,閑飲東窗”等詩句,詞人把它濃縮在一個句子里,用以想象陶淵明當年詩成時的風味。這表明在陶淵明與辛棄疾二人之間,也有許多相似之處。陶淵明飲酒解悶,是因為良朋不至,詞人在停云堂上飲酒,也有此意。不過,他的“良朋”,主要是指**上的同調(diào)者。這里再次暗中呼應開頭的“交游零落”,使詞作針腳愈密!敖蟪梁ㄇ竺,豈識濁醪妙理?回首叫、云飛風起。”前兩句表面似申斥南朝那些“醉中亦求名”的名士派人物,細想方懂得它是有為而發(fā),目的在諷刺南宋已無陶淵明式的飲酒高士,而只有一些醉生夢死的**者。寫到這里,詞人的怨憤已無法遏抑,詞句便也隨之跌宕起伏了。
“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兩句,遙應上片“我見青山”二句,表現(xiàn)出另一種豪視今古的氣魄!肮湃恕奔粗赶裉諟Y明一類的人。據(jù)岳珂《桯史》卷三記:辛棄疾每逢宴客,“必命侍姬歌其所作。特好歌《賀新郎》一詞,自誦其警句曰:‘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衷唬骸缓薰湃宋岵灰姡薰湃瞬灰娢峥穸!恐链耍m拊髀自笑,顧問坐客何如”。足見辛棄疾是以此二聯(lián)自負的。岳珂批評他“警語差相似”,從句式結構看,有一定道理。但仔細加以品味,則兩聯(lián)的意境畢竟不同。上一聯(lián)是寫“物”和“我”的關系,下一聯(lián)是寫“古”和“今”的關系;前者為物我交融,后者為古今一體;前者是橫向的空間聯(lián)系,后者是縱向的時間聯(lián)系!爸艺,二三子!边@“二三子”為誰雖然已不可確知,但有一點是明晰的,即辛棄疾慨嘆當時志同道合的朋友不多,這跟屈原慨嘆“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心情有著某種程度的類似,同出于為國家和民族的危亡憂慮。因此,周濟《介存齋論詞雜著》謂辛詞“郁勃”“情深”,王國維《人間詞話》謂辛詞“有性情”,都是很有見地的。
全詞如同一段抒情交響樂,以知音難覓的主旋律起端,暗中隱伏著壯志難酬的悲情,幾經(jīng)跌宕變化,時喜時悲,時低時奮,而變化有方,進退有序,最終以主旋律結束。在具體的藝術手法上,此詞將旁正、正反、直曲抒情相結合,使詞情跌宕生姿。通觀全詞,典故的確用得不少,好在這些典故都用得很活,不使人生堆砌之感。如“甚矣吾衰矣”“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等句,采自古代散文和史傳,卻不僅使它們妥帖入詞,不牾格律,而且渾如己出,渾化無礙,有點鐵成金之妙。又如“白發(fā)空垂三千丈”一句,在李白詩句上著一“空垂”,感慨更分明,更沉重,更切合全詞的情味。再如“一尊搔首東窗里”,濃縮陶淵明詩意,精華具在,有后來居上之妙。
陳亮《賀新郎·寄辛幼安和見懷韻》譯文及鑒賞(擴展9)
——賀新郎張元干翻譯與賞析
賀新郎張元干翻譯與賞析
古詩是古代*詩歌的泛稱,指古代*人創(chuàng)作的詩歌作品。廣義的古詩包括詩、詞、散曲,狹義的古詩僅指詩,包括古體詩和近體詩。下面為大家?guī)砹速R新郎張元干翻譯與賞析,歡迎大家參考閱讀!
賀新郎·寄李伯紀丞相
張元干
曳杖危樓去。斗垂天、滄波萬頃,月流煙渚。掃盡浮云風不定,未放扁舟夜渡。宿雁落、寒蘆深處。悵望關河空吊影,正人間、鼻息鳴鼉鼓。
誰伴我,醉中舞?十年一夢揚州路。
倚高寒、愁生故國,氣吞驕虜。要斬樓蘭三尺劍,遺恨琵琶舊語。謾暗澀、銅華塵土。喚取謫仙*章看,過苕溪、尚許垂綸否?風浩蕩,欲飛舉。
賀新郎字詞解釋:
李伯紀:即李綱。
鼉鼓:用鼉皮蒙的鼓。鼉,水中動物,俗稱豬婆龍。此指鼾聲如鼓。
誰伴我二句:用東晉祖逖和劉琨夜半聞雞同起舞劍的故事。
十年一夢揚州路:化用杜牧詩十年一覺揚州夢,借指十年前,即建炎**,金兵分道南侵。宋高宗避難至揚州,后至杭州,而揚州則被金兵焚燒。十年后,宋金和議已成,主戰(zhàn)派遭**,收復失地已成夢想。
要斬樓蘭:用西漢傅介子出使西域斬樓蘭王的故事。
琵琶舊語:用漢代王昭君出嫁匈奴事。她善彈琵琶,有樂曲《昭君怨》。琵琶舊語即指此。
銅華:指銅花,即生了銅銹。
垂綸:即垂釣。綸,釣魚用的絲線。傳說呂尚在渭水垂釣,后遇周文王。后世以垂釣指隱居。
賀新郎作品翻譯:
拖著手杖登上高樓去。仰望北斗星低低地垂掛在夜天,俯視滄江正翻起波浪萬頃,月亮流瀉在煙霧迷漫的洲渚。浮云被橫掃凈盡、寒風飄拂不定,不能乘坐小船連夜飛渡。棲宿的鴻雁已經(jīng)落在蕭索的蘆葦深處。懷著無限惆悵的心情,想望祖國**的山河,徒勞無益地相吊形影,這時只聽到人間發(fā)出的'鼾聲象敲打鼉鼓。有誰肯陪伴我乘著酒興起舞?
事隔十年好象一場**,走盡了揚州路。獨倚高樓夜氣十分冷寒,一心懷愁為的是祖國,恨不得一氣吞下驕橫的胡虜。要親手殺死金的**者用這把三尺的寶劍,莫使留下怨恨象王昭君彈出的琵琶怨語。讓寶劍暗淡無光,白白地生銹化為塵土。請你評論看看,經(jīng)過苕溪時,還能允許我們垂綸放釣否?要乘著大風浩蕩,高高地飛翔騰舉。
賀新郎作品背景:
這是一首送別詞,作于宋高宗紹興十二年(1142年),此時的作者在胡詮遭貶后,不顧個人安危,寫了這首詞送給他。
賀新郎中心思想:
這首詞表達了作者憂國憂民的悲壯情懷以及對胡詮的深摯感情,表現(xiàn)了作者剛正不阿,堅持正義的愛國**精神。
賀新郎賞析:
上片寫詞人登高眺望江上夜景,并引發(fā)出孤單無侶、眾醉獨醒的感慨。此顯示出自己的真實用意。起首四句寫自己攜著手杖登上高樓,只見夜空星斗下垂,江面寬廣無邊,波濤萬頃,月光流瀉在蒙著煙霧的洲渚之上。掃盡三句,是說江風極大,將天上浮云吹散,江面因風大而無人乘舟夜渡。沉思間又見雁兒飛落在蘆葦深處夜宿,并由此引起無限感觸。悵望兩句,先是悵望祖國山河,徒然吊影自傷;這時正值深夜,鼻息鳴鼉鼓,是指人們熟睡,鼾聲有如擊著用豬婆龍(水中動物名)的皮做成的鼓,即有鼾聲如雷之意。
這里以之喻苛安求和之輩,隱有眾人皆醉我獨醒之慨。誰伴我兩句,承上,月流煙渚、悵望關河空吊影,用李白《月下獨酌》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詩意,自傷孤獨(辛棄疾《虞美人·別茂嘉十二弟》結句之誰共我,醉明月,與此意同)。李綱與己志同道合,而天各一方,不能在此月下同舞。同舞當亦包括共商恢復中原之事,至此才轉(zhuǎn)入寄李綱本題。下片運用典故以暗示手法表明對明朝屈膝議和的強烈不滿,并表達了自己對李綱的敬仰之情。
詞牌名了解:
《賀新郎》,詞牌名之一。此調(diào)始見蘇軾詞,原名《賀新涼》,因詞中有乳燕飛華屋,悄無人,桐陰轉(zhuǎn)午,晚涼新浴句,故名。后來將涼字誤作郎字!对~譜》以葉夢得詞作譜。此調(diào)聲情沉郁蒼涼,宜抒發(fā)激越情感,歷來為詞家所習用。后人又改名《金縷衣》、《金縷詞》、《金縷歌》、《風敲竹》、《雪月江山夜》等。
作者簡介:
張元干(1091—約1170)宋代詞人。又名元傒,字仲宗,號蘆川居士、隱山人。永福(今福建永泰)人。宋政和初,為太學上舍生。宣和七年,任陳留縣丞。靖康**,金兵圍汴,入李綱行營使幕府,李綱罷相,亦遭貶逐。紹興**,以將作監(jiān)致仕福州。紹興八年,賦《賀新郎》詞贈李綱,對抗金主張表示積極**。后被秦檜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爾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鄉(xiāng),卒年約八十。有《蘆川歸來集》十卷,《蘆川詞》二卷。
陳亮《賀新郎·寄辛幼安和見懷韻》譯文及鑒賞(擴展10)
——送孤鴻、目斷千山阻。誰為我,唱《金縷》?--葉夢得《賀新郎》翻譯賞析
版權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nèi)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wǎng)址) 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