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思歸》原文及譯文 人日思歸譯文解釋
《人日思歸》原文及譯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說到古詩,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詩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體式的詩,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創(chuàng)作的詩。究竟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人日思歸》原文及譯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人日思歸》原文:
薛道衡〔隋代〕
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后,思發(fā)在花前。
《人日思歸》譯文:
入春才剛剛七日,離開家已經有兩年了。
歸家的日期落在春回大地北飛的雁群之后,但是想回家的念頭卻在春花開放以前就有了。
《人日思歸》賞析:
這是一首思鄉(xiāng)詩。
詩的一開頭,即以工整的對仗交代了時令及離家的時日。開頭二句,詩人淡淡地說出一個事實:“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筆調*淡,似乎不帶什么感情,然而低吟之際,就會感覺到一股苦澀的思鄉(xiāng)之情彌漫在字里行間!叭氪翰牌呷铡焙孟裨娙嗽诤藢σ粋事實:今天是正月初七,是新年的第七天。然而一個“才”字,則透露出詩人的滿腹心事。
詩人正在屈指計日,在作者的主觀感受中新年已過去很久了,但是仔細一算,詩人只能不禁失望地說:原來入春才七天呀!——表現出作者對時間緩慢的感慨!半x家已兩年”一句也說得**淡淡,好像不帶什么感情,但是將“入春才七日”與“離家已兩年”連在一起吟誦細品,可以感覺到一股無可奈何的悵惘之情彌漫在字里行間。
詩人在客居生活中過了“春節(jié)”,進入了第二年。到了“人日”,入春不過才七天,不能算長。但從舊年到新春,已經跨了兩個年頭,因而可以說“離家已二年”!岸辍奔仁强陀^事實,又是主觀感受。將“才七日”和“已二年”作了一個對比,短短的七日已讓人難以忍受,離鄉(xiāng)兩年的.歲月又是怎么樣熬過去的呢!這兩句*淡質樸的詩句中表現出詩人度日如年的心情。
后二句說春花未萌發(fā)之時,思歸之念已經發(fā)動。傳說鴻雁在正月里從南方飛回北方,因此在后兩句中作者借這個傳說來抒寫自己思歸急切的心情。在這個春天到來之前,他就盤算著回鄉(xiāng)了,即“思發(fā)在花前”;可是現在新的一個春天已到來,眼看著春草將綠,春花將開,成隊的鴻雁從頭頂掠過,飛回北方,詩人卻無法歸去,所以說“人歸落雁后”。這兩句運用了對比手法,以歸落在雁后、思生于花前對比。
詩人清醒地估計到,不可能很快回去,但只愿落在春來即行想自然貼切;早已計算歸期的思想活動,也極為生動感人。寥寥十字,仿佛能使我們看到詩人翹首北望歸雁、屈指計算歸期的生動形象;使我北歸的大雁之后,不肯把時間設想得再晚一些了,由此可見思歸之心切。這兩句寫得極妙。借用春雁北歸之說,抒發(fā)極想回歸之情,自是聯們感到他不能與雁同歸的遺憾,及極欲早歸的焦急心情。一片深沉的鄉(xiāng)思之情,就這樣形象而委婉地表達出來了。
這首五言小詩寫出了遠在他鄉(xiāng)的游子在新春佳節(jié)時刻渴望回家與親人團聚的普遍心理,詩人即景生情,以*實自然、精巧委婉的語言,表達出他深刻細膩的情感體驗,把思歸盼歸之情融入到九曲柔腸之中,景中寓情,情中帶景,情景交融。并運用了對比映襯手法,敘述中有對比,含蓄宛轉地表達了作者急切的思歸之情,而且作者將“歸”與“思”分別放在兩個相對照的句子中,與題目遙相呼應,別具特色。
《人日思歸》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詩的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不詳,只知道是薛聘陳時在江南作。薛道衡在隋初作過聘陳內史,此詩可能作于這時。
作者簡介:
薛道衡(540~609)隋代詩人。字玄卿。漢族,河東汾陰(今山西萬榮)人。歷仕北齊、北周。隋朝建立后,任內史侍郎,加開府儀同三司。煬帝時,出為番州刺史,改任司隸大夫。他和盧思道齊名,在隋代詩人中藝術成就最高。有集30卷已佚。今存《薛司隸集》1卷。《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錄存其詩20余首,《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錄存其文8篇。事跡見《隋書》、《北史》本傳。
《人日思歸》原文及譯文擴展閱讀
《人日思歸》原文及譯文(擴展1)
——《人日思歸》原文及譯文
《人日思歸》原文及譯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說到古詩,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詩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體式的詩,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創(chuàng)作的詩。究竟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人日思歸》原文及譯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人日思歸》原文:
薛道衡〔隋代〕
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后,思發(fā)在花前。
《人日思歸》譯文:
入春才剛剛七日,離開家已經有兩年了。
歸家的日期落在春回大地北飛的雁群之后,但是想回家的念頭卻在春花開放以前就有了。
《人日思歸》賞析:
這是一首思鄉(xiāng)詩。
詩的一開頭,即以工整的對仗交代了時令及離家的時日。開頭二句,詩人淡淡地說出一個事實:“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筆調*淡,似乎不帶什么感情,然而低吟之際,就會感覺到一股苦澀的思鄉(xiāng)之情彌漫在字里行間!叭氪翰牌呷铡焙孟裨娙嗽诤藢σ粋事實:今天是正月初七,是新年的第七天。然而一個“才”字,則透露出詩人的滿腹心事。
詩人正在屈指計日,在作者的主觀感受中新年已過去很久了,但是仔細一算,詩人只能不禁失望地說:原來入春才七天呀!——表現出作者對時間緩慢的感慨。“離家已兩年”一句也說得**淡淡,好像不帶什么感情,但是將“入春才七日”與“離家已兩年”連在一起吟誦細品,可以感覺到一股無可奈何的悵惘之情彌漫在字里行間。
詩人在客居生活中過了“春節(jié)”,進入了第二年。到了“人日”,入春不過才七天,不能算長。但從舊年到新春,已經跨了兩個年頭,因而可以說“離家已二年”!岸辍奔仁强陀^事實,又是主觀感受。將“才七日”和“已二年”作了一個對比,短短的七日已讓人難以忍受,離鄉(xiāng)兩年的歲月又是怎么樣熬過去的呢!這兩句*淡質樸的詩句中表現出詩人度日如年的`心情。
后二句說春花未萌發(fā)之時,思歸之念已經發(fā)動。傳說鴻雁在正月里從南方飛回北方,因此在后兩句中作者借這個傳說來抒寫自己思歸急切的心情。在這個春天到來之前,他就盤算著回鄉(xiāng)了,即“思發(fā)在花前”;可是現在新的一個春天已到來,眼看著春草將綠,春花將開,成隊的鴻雁從頭頂掠過,飛回北方,詩人卻無法歸去,所以說“人歸落雁后”。這兩句運用了對比手法,以歸落在雁后、思生于花前對比。
詩人清醒地估計到,不可能很快回去,但只愿落在春來即行想自然貼切;早已計算歸期的思想活動,也極為生動感人。寥寥十字,仿佛能使我們看到詩人翹首北望歸雁、屈指計算歸期的生動形象;使我北歸的大雁之后,不肯把時間設想得再晚一些了,由此可見思歸之心切。這兩句寫得極妙。借用春雁北歸之說,抒發(fā)極想回歸之情,自是聯們感到他不能與雁同歸的遺憾,及極欲早歸的焦急心情。一片深沉的鄉(xiāng)思之情,就這樣形象而委婉地表達出來了。
這首五言小詩寫出了遠在他鄉(xiāng)的游子在新春佳節(jié)時刻渴望回家與親人團聚的普遍心理,詩人即景生情,以*實自然、精巧委婉的語言,表達出他深刻細膩的情感體驗,把思歸盼歸之情融入到九曲柔腸之中,景中寓情,情中帶景,情景交融。并運用了對比映襯手法,敘述中有對比,含蓄宛轉地表達了作者急切的思歸之情,而且作者將“歸”與“思”分別放在兩個相對照的句子中,與題目遙相呼應,別具特色。
《人日思歸》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詩的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不詳,只知道是薛聘陳時在江南作。薛道衡在隋初作過聘陳內史,此詩可能作于這時。
作者簡介:
薛道衡(540~609)隋代詩人。字玄卿。漢族,河東汾陰(今山西萬榮)人。歷仕北齊、北周。隋朝建立后,任內史侍郎,加開府儀同三司。煬帝時,出為番州刺史,改任司隸大夫。他和盧思道齊名,在隋代詩人中藝術成就最高。有集30卷已佚。今存《薛司隸集》1卷!断惹貪h魏晉南北朝詩》錄存其詩20余首,《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錄存其文8篇。事跡見《隋書》、《北史》本傳。
《人日思歸》原文及譯文(擴展2)
——《人日思歸》原文及翻譯賞析
《人日思歸》原文及翻譯賞析
《人日思歸》是隋朝詩人薛道衡的詩,該詩使用*實自然的語言道出度日如年的心情,表現出對家鄉(xiāng)的思念卻又身不由己的苦惱。以下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摹度巳账細w》原文及翻譯賞析,歡迎閱讀,希望對你有幫助!
人日思歸
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后,思發(fā)在花前。
古詩簡介
《人日思歸》是南北朝詩人薛道衡的詩。*實自然的語言道出度日如年的心情,表現出對家鄉(xiāng)的思念卻又身不由己的苦惱。
翻譯/譯文
入春已經七天了,離開家已經有兩年了。回家的日子要落在春回大地北飛的雁群之后了,但是想回家的念頭卻在春花開放以前就有了。
注釋
、湃巳眨汗糯鄠鬓r歷正月初一為雞日,初二為狗日,初三為豬日,初四為羊日,初五為牛日,初六為馬日,初七為人日。
、迫氪翰牌呷眨杭慈巳。把春節(jié)當成春天開始,故言“入春”。
、锹洌壕,落在.....后。
、人迹核細w。傳說鴻雁正月從南方返回北方。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詩是薛聘陳時在江南作。薛道衡在隋初作過聘陳內史,此詩可能作于這時。
賞析/鑒賞
這是一首思鄉(xiāng)詩。詩的一開頭,即以工整的對仗交代了時令及離家的時日。開頭二句,詩人淡淡地說出一個事實:“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筆調*淡,似乎不帶什么感情,然而低吟之際,就會感覺到一股苦澀的思鄉(xiāng)之情彌漫在字里行間!叭氪翰牌呷铡焙孟裨娙嗽诤藢σ粋事實:今天是正月初七,是新年的第七天。然而一個“才”字,則透露出詩人的滿腹心事。詩人正在屈指計日,在作者的主觀感受中新年已過去很久了,但是仔細一算,詩人只能不禁失望地說:原來入春才七天呀!——表現出作者對時間緩慢的感慨。“離家已兩年”一句也說得**淡淡,好像不帶什么感情,但是將“入春才七日”與“離家已兩年”連在一起吟誦細品,可以感覺到一股無可奈何的帳惘之情彌漫在字里行間。詩人在客居生活中過了“春節(jié)”,進入了第二年。到了“人日”,入春不過才七天,不能算長。但從舊年到新春,已經跨了兩個年頭,因而可以說“離家已二年”!岸辍奔仁强陀^事實,又是主管感受。將“才七日”和“已二年”作了一個對比,短短的七日已讓人難以忍受,離鄉(xiāng)兩年的歲月又是怎么樣熬過去的呢!這兩句*淡質樸的詩句中表現出詩人度日如年的心情。
后二句說春花未萌發(fā)之時,思歸之念已經發(fā)動。傳說鴻雁在正月里從南方飛回北方,因此在后兩句中作者借這個傳說來抒寫自己思歸急切的心情。在這個春天到來之前,他就盤算著回鄉(xiāng)了,即“思發(fā)在花前”;可是現在新的一個春天已到來,眼看著春草將綠,春花將開,成隊的鴻雁從頭頂掠過,飛回北方,詩人卻無法歸去,所以說“人歸落雁后”。這兩句運用了對比手法,以歸落在雁后、思生于花前對比。詩人清醒地估計到,不可能很快回去,但只愿落在春來即行北歸的大雁之后,不肯把時間設想得再晚一些了,由此可見思歸之心切。這兩句寫得極妙。借用春雁北歸之說,抒發(fā)極想回歸之情,自是聯想自然貼切;早已計算歸期的思想活動,也極為生動感人。寥寥十字,仿佛能使我們看到詩人翹首北望歸雁、屈指計算歸期的.生動形象;使我們感到他不能與雁同歸的遺憾,及極欲早歸的焦急心情。一片深沉的鄉(xiāng)思之情,就這樣形象而委婉地表達出來了。
這首五言小詩寫出了遠在他鄉(xiāng)的游子在新春佳節(jié)時刻渴望回家與親人團聚的普遍心理,詩人即景生情,以*實自然、精巧委婉的語言,表達出他深刻細膩的情感體驗,把思歸盼歸之情融入到九曲柔腸之中,景中寓情,情中帶景,情景交融。并運用了對比映襯手法,敘述中有對比,含蓄宛轉地表達了作者急切的思歸之情,而且作者將“歸”與“思”分別放在兩個相對照的句子中,與題目遙相呼應,別具特色。
作者簡介
薛道衡(540~609)隋代詩人。字玄卿。漢族,河東汾陰(今山西萬榮)人。歷仕北齊、北周。隋朝建立后,任內史侍郎,加開府儀同三司。煬帝時,出為番州刺史,改任司隸大夫。他和盧思道齊名,在隋代詩人中藝術成就最高。有集30卷已佚。今存《薛司隸集》1卷。《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錄存其詩20余首,《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錄存其文8篇。事跡見《隋書》、《北史》本傳。
《人日思歸》原文及譯文(擴展3)
——《人日思歸》原文及翻譯賞析
《人日思歸》原文及翻譯賞析
《人日思歸》這首五言小詩寫出了遠在他鄉(xiāng)的游子在新春佳節(jié)時刻渴望回家與親人團聚的普遍心理,詩人即景生情,以*實自然、精巧委婉的語言,表達出他深刻細膩的情感體驗,把思歸盼歸之情融入到九曲柔腸之中,景中寓情,情中帶景,情景交融。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人日思歸》原文及翻譯賞析,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人日思歸》
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后,思發(fā)在花前。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入春才剛剛七日,離開家已經有兩年了。
歸家的日期落在春回大地北飛的`雁群之后,但是想回家的念頭卻在春花開放以前就有了。
注釋
人日:古代相傳農歷正月初一為雞日,初二為狗日,初三為豬日,初四為羊日,初五為牛日,初六為馬日,初七為人日。入春才七日:即人日。把春節(jié)當成春天開始,故言“入春”。
落:居,落在.....后。
思:思歸。傳說鴻雁正月從南方返回北方。
賞析
這是一首思鄉(xiāng)詩。
詩的一開頭,即以工整的對仗交代了時令及離家的時日。開頭二句,詩人淡淡地說出一個事實:“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筆調*淡,似乎不帶什么感情,然而低吟之際,就會感覺到一股苦澀的思鄉(xiāng)之情彌漫在字里行間。“入春才七日”好像詩人在核對一個事實:今天是正月初七,是新年的第七天。然而一個“才”字,則透露出詩人的滿腹心事。
詩人正在屈指計日,在作者的主觀感受中新年已過去很久了,但是仔細一算,詩人只能不禁失望地說:原來入春才七天呀!——表現出作者對時間緩慢的感慨。“離家已兩年”一句也說得**淡淡,好像不帶什么感情,但是將“入春才七日”與“離家已兩年”連在一起吟誦細品,可以感覺到一股無可奈何的帳惘之情彌漫在字里行間。
詩人在客居生活中過了“春節(jié)”,進入了第二年。到了“人日”,入春不過才七天,不能算長。但從舊年到新春,已經跨了兩個年頭,因而可以說“離家已二年”!岸辍奔仁强陀^事實,又是主管感受。將“才七日”和“已二年”作了一個對比,短短的七日已讓人難以忍受,離鄉(xiāng)兩年的歲月又是怎么樣熬過去的呢!這兩句*淡質樸的詩句中表現出詩人度日如年的心情。
后二句說春花未萌發(fā)之時,思歸之念已經發(fā)動。傳說鴻雁在正月里從南方飛回北方,因此在后兩句中作者借這個傳說來抒寫自己思歸急切的心情。在這個春天到來之前,他就盤算著回鄉(xiāng)了,即“思發(fā)在花前”;可是現在新的一個春天已到來,眼看著春草將綠,春花將開,成隊的鴻雁從頭頂掠過,飛回北方,詩人卻無法歸去,所以說“人歸落雁后”。這兩句運用了對比手法,以歸落在雁后、思生于花前對比。
詩人清醒地估計到,不可能很快回去,但只愿落在春來即行北歸的大雁之后,不肯把時間設想得再晚一些了,由此可見思歸之心切。這兩句寫得極妙。借用春雁北歸之說,抒發(fā)極想回歸之情,自是聯想自然貼切;早已計算歸期的思想活動,也極為生動感人。寥寥十字,仿佛能使我們看到詩人翹首北望歸雁、屈指計算歸期的生動形象;使我們感到他不能與雁同歸的遺憾,及極欲早歸的焦急心情。一片深沉的鄉(xiāng)思之情,就這樣形象而委婉地表達出來了。
這首五言小詩寫出了遠在他鄉(xiāng)的游子在新春佳節(jié)時刻渴望回家與親人團聚的普遍心理,詩人即景生情,以*實自然、精巧委婉的語言,表達出他深刻細膩的情感體驗,把思歸盼歸之情融入到九曲柔腸之中,景中寓情,情中帶景,情景交融。并運用了對比映襯手法,敘述中有對比,含蓄宛轉地表達了作者急切的思歸之情,而且作者將“歸”與“思”分別放在兩個相對照的句子中,與題目遙相呼應,別具特色。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詩的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不詳,只知道是薛聘陳時在江南作。薛道衡在隋初作過聘陳內史,此詩可能作于這時。
《人日思歸》作者簡介
薛道衡(540~609) 隋代詩人。字玄卿。漢族,河東汾陰(今山西萬榮)人。歷仕北齊、北周。隋朝建立后,任內史侍郎,加開府儀同三司。煬帝時,出為番州刺史,改任司隸大夫。他和盧思道齊名,在隋代詩人中藝術成就最高。有集30卷已佚。今存《薛司隸集》1卷!断惹貪h魏晉南北朝詩》錄存其詩20余首,《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錄存其文 8篇。事跡見《隋書》、《北史》本傳。
《人日思歸》原文及譯文(擴展4)
——汪藻《春日》原文及譯文
汪藻《春日》原文及譯文
《春日》是北宋詩人汪藻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言律詩。這首詩通過對春日出游的見聞感受的描寫,描繪了一幅優(yōu)美的春日圖,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喜愛。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汪藻《春日》原文及譯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原文:
春日
汪藻〔宋代〕
一春略無十日晴,處處浮云將雨行。
野田春水碧于鏡,人影渡傍鷗不驚。
桃花嫣然出籬笑,似開未開最有情。
茅茨煙暝客衣濕,破夢午雞啼一聲。
譯文:
整個春日大概都沒有連續(xù)十天清明無雨的'日子,到處都是在天上的云彩攜帶著雨水漂浮而行。
野外田里的一潭綠油油的春水比鏡子還要碧綠光亮,古渡口邊人經過時水邊的鷗鷺卻自在不受驚嚇。
籬笆外將開未開的桃花探頭伸出,看上去是如此嫣然含情。
草屋邊煙雨靡靡,打濕了行客的衣裳,午后雞鳴一聲將人從閑夢中喚引回了現實。
賞析:
這是汪藻的成名作,張世南《游宦紀聞》卷三:“此篇一出,便為詩社諸公所稱!鼻逍旅骺,與同時張耒相近。作者最慢由此出名。桃花出籬,紅杏出墻,皆為農村中常見之景。而此處卻以清麗之筆寫出一個宛如開卷有益人似的桃花。它始而嫣然一笑,令人魂飛;再一細看,花蕊半綻,又似含情脈脈少女。詩雖詠物,卻事有作者本人的少年心性,其中躍動著青春的脈搏,決不能說它風格輕俏。
作者簡介:
汪藻(1079~1154)北宋末、南宋初文學家。字彥章,號浮溪,又號龍溪,饒州德興(今屬江西)人。汪谷之子。先世籍貫婺源,后移居饒州德興(今屬江西)。早年曾向徐俯、韓駒學詩,入太學,喜讀《春秋左氏傳》及《西漢書》。崇寧二年(1103)進士,任婺州(今浙江金華)觀察推官、宣州(今屬安徽)教授、著作佐郎、宣州(今屬安徽)通判等職。《全宋詞》錄其詞4首。
《人日思歸》原文及譯文(擴展5)
——《蟬》原文及譯文
《蟬》原文及譯文
古詩是古代**詩歌的泛稱,指古代**人創(chuàng)作的詩歌作品。廣義的古詩包括詩、詞、散曲,狹義的古詩僅指詩,包括古體詩和近體詩。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蟬》原文及譯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蟬》原文:
李商隱〔唐代〕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
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蟬》譯文:
你棲身高枝之上才難以飽腹,雖悲鳴寄恨而無人同情。
五更以后疏落之聲幾近斷絕,可是滿樹碧綠依然如故毫不動情。
我官職卑下,行蹤飄忽不定,家園難返,故鄉(xiāng)的田園也早已荒蕪。
煩勞你的鳴叫讓我能夠警醒,我也是,家徒四壁,舉家清苦。
《蟬》賞析:
此詩先是描寫蟬的境遇,后面直接跳到自身的遭遇上來,直抒胸臆,感情強烈,最后卻又自然而然地回到蟬身上,首尾圓融,意脈連貫。全詩以蟬起,以蟬結,章法緊密,對蟬的刻畫與詩人的情意婉轉表達到了渾然交融與**,是托物詠懷的佳作。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首聯以蟬的生活習性起興!案摺币韵s棲高樹暗喻自己的清高;蟬的“難飽”又與作者身世感受暗合。由“難飽”而引出“聲”來,所以哀中又有“恨”。但這樣的鳴聲卻是徒勞,并不能使它擺脫難飽的困境。這是說,作者由于為人清高,所以生活清貧,雖然向有力者陳情,希望得到他們的幫助,最終卻是徒勞的。這樣結合作者自己的感受來詠物,看似把物的本來面貌歪曲,因為蟬本來沒有“難飽”和“恨”。作者這樣說,看似不真實了,但詠物詩的真實,是作者感情的真實。作者確實有這種感受,借蟬來寫,只要“高”和“聲”是和蟬符合的,作者可以寫出他對“高”和“聲”的獨特感受來,可以寫“居高聲自遠”(虞世南《詠蟬》),也可以寫“本以高難飽”,這兩者對兩位不同的作者都是真實的。
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頷聯是說,五更以后疏落之聲幾近斷絕,滿樹碧綠依然如故毫不動情。
蟬的鳴聲到五更天亮時,已經稀疏得快要斷絕了,可是一樹的葉子還是那樣碧綠,并不為它的“疏欲斷”而悲傷憔悴,顯得那樣冷酷無情。這里接觸到詠物詩的另一特色,即無理得妙。蟬聲的“疏欲斷”,與樹葉的“碧”兩者本無關涉,可是作者卻怪樹的無動于衷。這看似毫無道理,但無理處正見出作者的真實感情!笆栌麛唷奔仁菍懴s,也是寄托自己的身世遭遇。就蟬說,責怪樹的“無情”是無理;就寄托身世遭遇來說,責怪有力者本可以依托蔭庇而卻“無情”,是有理的。詠物詩既以抒情為主,所以這種無理在抒情上就成了有理了。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鳖i聯是說,我官職卑下像桃梗漂流不定,家園長期荒蕪雜草早已**。
頸聯來一個轉折,拋開詠蟬,轉到自己身上,這一轉就打破了詠蟬的限制,擴大了詩的內容。作者在各地當幕僚,是個小官,所以稱“薄宦”。經常在各地流轉,好像大水中的木偶到處漂流。這種不安定的生活,使他懷念家鄉(xiāng),更何況家鄉(xiāng)田園里的.雜草和野地里的雜草已經連成一片了,作者思歸就更加迫切。這兩句好像和上文的詠蟬無關,暗中還是有聯系的!氨』隆蓖案唠y飽”、“恨費聲”聯系,小官微祿,所以“難飽”、“費聲”。經過這一轉折,上文詠蟬的抒情意味就更明白了。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又回到詠蟬上來,用擬人法寫蟬!熬迸c“我”對舉,把詠物和抒情密切結合,而又呼應開頭,首尾圓合。蟬的難飽正與我也舉家清貧相應;蟬的鳴叫聲,又提醒我這個與蟬境遇相似的小官,想到“故園蕪已*”,不免勾起賦歸之念。錢鐘書先生評論這首詩說:“蟬饑而哀鳴,樹則漠然無動,油然自綠也(油然自綠是對“碧”字的很好說明)。樹無情而人(‘我’)有情,遂起同感。蟬棲樹上,卻恝置(猶淡忘)之;蟬鳴非為‘我’發(fā),‘我’卻謂其‘相警’,是蟬于我亦‘無情’,而我與之為有情也。錯綜細膩!卞X先生指出不僅樹無情而蟬亦無情,進一步說明詠蟬與抒情的錯綜關系。
詠物詩,貴在“體物為妙,功在密附”。這首詠蟬詩,“傳神空際,超超玄著”,被朱彝尊譽為“詠物最上乘”。詩人借蟬棲高飲露的個性來表現自己高潔的品格,可謂借物詠懷的典型。
《蟬》創(chuàng)作背景:
李商隱*生曾兩度入官秘書省,但最終未能得志,處境每況愈下。該詩就是表達了他雖仕途不順,卻堅守清高之志。
作者簡介:
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yōu)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xiāng)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人日思歸》原文及譯文(擴展6)
——《元日》原文及譯文
《元日》原文及譯文
《元日》這首詩描寫新年元日熱鬧、歡樂和萬象更新的動人景象,抒發(fā)了作者革新**的思想感情。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元日》原文及譯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元日》原文:
王安石〔宋代〕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元日》譯文:
爆竹聲中舊的一年已經過去,迎著和暖的春風開懷暢飲屠蘇酒。
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家萬戶,都把舊的桃符取下換上新的桃符。
《元日》賞析:
這是一首寫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于民間習俗,**地攝取了老百姓過春節(jié)時的典型素材,抓住有**性的生活細節(jié):點燃爆竹,飲屠蘇酒,換新桃符,充分表現出過年的歡樂氣氛,富有濃厚的生活氣息。抒發(fā)了作者革新**的思想感情,充滿歡快及積極向上的奮發(fā)精神。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逢年過節(jié)燃放爆竹,這種習俗古已有之,一直延續(xù)至今。古代風俗,每年正月初一,全家老小喝屠蘇酒,然后用紅布把渣滓包起來,掛在門框上,用來“驅邪”和躲避**。
“千門萬戶曈曈日”句承接前面詩意,是說家家戶戶都沐浴在初春朝陽的光照之中。結尾一句描述轉發(fā)議論。掛桃符,這也是古代民間的一種習俗!翱偘研绿覔Q舊符”,是個壓縮省略的句式,“新桃”省略了“符”字,“舊符”省略了“桃”字,交替運用,這是因為七絕每句字數限制的緣故。
詩是人們的心聲。不少論詩者注意到,這首詩表現的意境和現實,還自有它的比喻象征意義,王安石這首詩充滿歡快及積極向上的奮發(fā)精神,是因為他當時正擔任**,推行新法。王安石是北宋時期著名的**家,他在任期間,正如眼前人們把舊的桃符替換成新的桃符一樣,革除舊政,施行新政。王安石對新政充滿信心,所以反映到詩中就分外開朗。
這首詩,正是贊美新事物的誕生如同“春風送暖”那樣充滿生機;“曈曈日”照著“千門萬戶”,這不是*常的`太陽,而是新生活的開始,變法帶給百姓的是一片光明。結尾一句“總把新桃換舊符”,表現了詩人對變法勝利和人民生活改善的欣慰喜悅之情。其中含有深刻哲理,指出新生事物總是要取代沒落事物的這一規(guī)律。這首詩雖然用的是白描手法,極力渲染喜氣洋洋的節(jié)日氣氛,同時又通過元日更新的習俗來寄托自己的思想,表現得含而不露。
作者簡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qū)**巷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文學家、**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眰魇牢募小锻跖R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元日》教學反思
1、領會詩歌的意境是古詩教學的關鍵。
教學中我運用多種理解詩意的方法,讓詩中的畫面在學生腦中活起來,進而喚起學生的生**驗,激發(fā)起情感,從而體會詩人的感情,把詩人創(chuàng)造的意境在學生的心中再現。同時將自己的情感、詩中人物的情感、作者的情感****起來,真正體現“作者、文本、讀者”三者間的對話。
2、抓住重點詞,引導學生用聯系上下詩句的方法學習古詩。學生理解一個字、一個詞或一個句子都可是交流自己的感受。避免逐字逐句講解的呆板做法,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題,給學生自主學習的**。
3、通過課前收集資料、課中討論交流,形成新知,進行綜合性學習訓練;引導學生通過自主**,積極思考,達到共同認識,引導學生親歷知識產生的*,從而培養(yǎng)學習古詩、再造想象、體會詩境等綜合能力。
《人日思歸》原文及譯文(擴展7)
——小人經原文及譯文
小人經原文及譯文
導讀:《小人經》是2010年黃山書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五代)長樂老。長樂老,馮道,號長樂老,五代人。其一生為官三十一年,經歷了五朝十主,卻能高居相位二十余年,創(chuàng)造了官史上罕有的奇跡。下面小編為大家?guī)硇∪私浽募白g文,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小人經》原文
圓通卷一
善惡有名,智者不拘也。天理有常,明者不棄也。道之靡通,易者無虞也。
惜名者傷其名,惜身者全其身。**無咎,逐之非罪,過乃人也。
君子非貴,小人非賤,貴賤莫以名世。君子無得,小人無失,得失無由心也。名者皆虛,利者惑人,人所難拒哉。
榮或為君子,枯必為小人。君子無及,小人乃眾,眾不可敵矣。名可易事難易也,心可易命難易也,人不患君子,何患小人焉?
聞達卷二
仕不計善惡,遷無論奸小。悅上者榮,悅下者蹇。君子悅下,上不惑名。小人悅上,下不懲惡。下以直為美,上以媚為忠。直而無媚,上疑也;媚而無直,下棄也。上疑禍本,下棄毀譽,榮者皆有小人之謂,蓋固本而舍末也。富貴有常,其道乃實。福禍非命,其道乃察。實不為虛名所羈,察不以奸行為恥。無羈無恥,榮之義也。
求名者莫仕,位非名也。求官者莫名,德非榮也。君子言心,小人攻心,其道不同,其效自異哉。
解厄卷三
無憂則患烈也。憂國者失身,憂己者安命。禍之人拒,然亦人納;禍之人怨,然亦人遇。君子非惡,患事無休;小人不賢,佘慶弗絕。
上不離心,非小人難為;下不結怨,非君子勿論。禍于上,無辯自罪者全。禍于下,爭而罪人者免。
君子不*,其禍無援也。小人利交,其利人助也。道義失之無懲,禍無解處必困,君子莫能改之,小人或可諒矣。
交結卷四
智不拒賢,明不遠惡,善惡咸用也。順則為友,逆則為敵,敵友常易也。
貴以識人者貴,賤以養(yǎng)奸者賤。貴不自貴,賤不自賤,貴賤易焉。貴不賤,人,賤不貴人,貴賤久焉。
人冀人愚而自明,示人以愚,其謀乃大。人忌人明而自愚,智無潛藏,其害無止。明不接愚,愚者勿長其明。智不結怨,仇者無懼其智。
君子仁交,惟憂仁不盡善。小人陰結,惟患陰不制的。君子弗勝小人,殆于此也。
節(jié)儀卷五
外君子而內小人者,真小人也。外小人而內君子者,真君子也。德高者不矜,義重者輕害。
人慕君子,行則小人,君子難為也。人怨小人,實則忘義,小人無羈也。難為獲寡,無羈利豐,是以人皆小人也。
位高節(jié)低,人賤義薄。君子不堪辱其志,小人不堪壞其身。君子避于亂也,小人達于朝堂。
節(jié)不抵金,人困難為君子。義不抵命,勢危難拒小人。不畏人言,惟計利害,此非節(jié)義之道,然生之道焉。
明鑒卷六
福不察非福,禍不預必禍。福禍先知,事盡濟耳。
施小信而大詐逞,窺小處而大謀定。事不可絕,言不能盡,至親亦戒也。佯懼實忍,外恭內忌,奸人亦惑也。知戒近福,惑人遠禍,俟變則存矣。
私人惟用,其利致遠。天恩難測,惟財可恃。以奸治奸,奸滅自安。伏惡勿善,其患不生。
計非金者莫施,人非智者弗謀,愚者當戒哉。
謗言卷七
人微不諍,才庸不薦。攻其人忌,人難容也。陷其窘地人自污,謗之易也。善其仇者人莫識,謗之奇也。究其末事人未察,謗之實也。設其惡言人弗辯,謗之成也。
謗而不辯,其事自明,人惡稍減也。謗而強辯,其事反濁,人怨益增也。
失之上者,下必毀之;失之下者,上必疑之。假天責人掩私,假民言事見信,人者盡惑焉。
示偽卷八
無偽則無真也。真不忌偽,偽不代真,忌其莫辯。
偽不足自禍,真無忌人惡。順其上者,偽非過焉。逆其上者,真亦罪焉。求忌直也,曲之乃得。拒忌明也,婉之無失。
忠主仁也,君子仁不棄舊。仁主行也,小人行弗懷恩。君子困不惑人,小人達則背主,偽之故,非困達也。
俗禮不拘者非偽,事惡守諾者非信,物異而情易矣。
降心卷九
以智治人,智窮人背也。伏人懾心,其志無改矣。
上寵者弗明貴,上怨者休暗結。術不顯則功成,謀暗用則致勝。君子制于親,親為質自從也。小人畏于烈,奸恒施自敗也。
理不直言,諫非善辯,無嫌乃及焉。情非彰示,事不昭顯,順變乃就焉。
仁堪誅君子,義不滅小人,仁義戒濫也。恩莫棄賢者,威亦施奸惡,恩威戒偏也。
揣知卷十
善察者知人,善思者知心。知人不懼,知心堪御。
知不示人,示人者禍也。密而測之,人忌處解矣。君子惑于微,不惑于大。小人慮于近,不慮于遠。
設疑而惑,真?zhèn)慰设b焉。附貴而緣,殃禍可避焉。結左右以觀情,無不知也。置險難以絕念,無不破哉。
譯文
圓通卷一:
善惡有名,智者不拘也(雖說善惡有它的定義,但具備真正智慧的人在做事時,絕對不會被善惡的觀點束縛)。天理有常,明者不棄也(天下事都有它的自然規(guī)律,聰明的人不會去違背自然規(guī)律)。道之靡通,易者無虞也(道理是圓融的,什么是圓融?就是通達的去順應變化)。惜名者傷其名,惜身者全其身(珍惜名聲的人名譽反而最容易受到損害,愛惜自己的人則可以得以保全自己)。**無咎,逐之非罪,過乃人也(**本身并不是什么壞事,追逐**也不能算是什么罪過,以此來批評別人只是自己的主觀意識不同而已)。君子非貴,小人非賤,貴賤莫以名世(尊貴的人其實沒什么值得尊貴的,老百姓也沒什么低賤的,尊貴還是低賤并不足以稱道于世)。君子無得,小人無失,得失無由心也(社會地位高的人不一定能得到什么,老百姓也不一定會失去什么,得失跟思想境界其實毫無關系)。名者皆虛,利者惑人,人所難拒哉(名譽都是虛的,只有利益才能真正**人,這是人難以抗拒的本性)。榮或為君子,枯必為小人(成功富足了的人可能成為道德高尚的君子,失敗貧困的人肯定會淪落到小人之列)。君子無及,小人乃眾,眾不可敵矣(社會地位高的人永遠是少數,老百姓永遠是多數,多數人的力量永遠不能輕視)。名可易事難易也,心可易命難易也(名譽是過眼云煙很容易發(fā)生變化,不要異想天開去改變客觀現實,思想境界可以發(fā)生變化,但隨著因緣果報流轉的命運卻難以更改)。人不患君子,何患小人焉?(社會地位的高和低沒有什么兩樣,如果被**束縛著活得很累,就不如做個小老百姓去過**自在的日子)。
聞達卷二
仕不計善惡,遷無論奸。ㄗ龉倩蛏毜臉藴剩静皇且陨茞夯蛑壹閬頉Q定的)。悅上者榮,悅下者蹇(jian、跛意、不順利)(能和**搞好關系的,日子必定過得很滋潤,處處為老百姓著想的,困難肯定不少)。
君子悅下,上不惑名(品德高尚的人能讓老百姓高興,可**會因此而不高興了)小人悅上,下不懲惡(喜歡討好**的人,群眾可能會反感,但這樣的反感并不能對你有任何損傷)。下以直為美,上以媚為忠(老百姓喜歡道德高尚剛直不阿的人,可**會把喜歡諂媚、順應的人當做忠誠)。
直而無媚,上疑也;媚而無直,下棄也(道德高尚但不懂得去順應**,**就會懷疑你的忠誠;但是當你無原則的去順應**,老百姓就會拋棄你了)。
上疑禍本,下棄毀譽,榮者皆有小人之謂,蓋固本而舍末也(**懷疑你的忠誠是災禍的根本,老百姓拋棄你對名譽有影響,所以功成名就的人都難免名聲不好,就是他們把實際利益看得比名聲重要)。
富貴有常,其道乃實(富貴的規(guī)律其實非常簡單,就是一切從實際需要出發(fā))。福禍非命,其道乃察(其實禍福并不一定是命中注定的,關鍵看你是否有觀察和判斷的能力)。實不為虛名所羈,察不以奸行為恥(一切從實際需要出發(fā),就不要受那些虛名的'束縛。
善于去觀察判斷,就不要以奸詐為恥辱)。無羈無恥,榮之義也(有沒有名聲的羈絆和恥辱感的束縛,就是能不能顯貴發(fā)達的根本原因)。求名者莫仕,位非名也(要是真想追求名聲就不要去當官,因為好名聲不是當官可以得到的)。求官者莫名,德非榮也(想當官就別管什么名聲,因為道德高尚跟榮華富貴是矛與盾的關系)。
君子言心,小人攻心,其道不同,其效自異哉(追求道德高尚就必須講究人格定位,追求榮華富貴的人沒有這種道德理念,人格操守和價值取向的定位不同,結果當然不一樣)。
解厄卷三
無憂則患烈也(什么都不勞心,大煩惱就會上身了)。憂國者失身,憂己者安命(不過,為國家勞心的人,有可能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搭上。只為自己操心的人,卻能快樂地安身立命)。
禍之人拒,然亦人納;禍之人怨,然亦人遇(災禍之事不是人想要的,但有些災禍之事的確是自找的;雖然每個人都討厭災禍之事,但每個人都難免碰上)。君子非惡,患事無休。小人不賢,余慶弗絕(雖說道德高尚的人不做壞事,但災禍之事接連不斷。而人品低下的人不干好事,卻能夠快快樂樂左右逢源)。
上不離心,非小人難為;下不結怨,非君子勿論(因此,如果讓**對自己完全放心,不做小人就肯定做不到。但是要想讓老百姓不怨恨自己,沒有人格操守和價值取向的定位談都別談)。禍于上,無辯自罪者全。禍于下,爭而罪人者免(所以,**要找自己麻煩的時候,就不要去為自己辯護,這樣才能保全自己。但如果是出了事故可能會追究責任時,就只能搶先把責任推到別人頭上,才能不承擔責任)
。君子不*,其禍無援也。小人利交,其利人助也(要知道道德高尚的人不愛拉幫結伙,所以災禍之事一旦發(fā)生,愿意伸手拉一把的人非常少。而因為小人善于交結,有一大幫朋友,所以發(fā)生災禍之事時不乏盡全力幫忙的人)。
道義失之無懲,禍無解處必困,君子莫能改之,小人或可諒矣(從某些方面來說,不講道義對自己不會有什么實際的不利,而有了災禍之事沒人幫忙可就必然倒霉。因為做道德高尚的人沒有任何好處,所以,別人選擇去做小人,的確也有可以理解的地方)。
交結卷四
智不拒賢,明不遠惡,善惡咸用也(具備真正智慧就不會拒絕好人,也不會疏遠壞人,因為這兩種人都可以幫助你成就事業(yè))。順則為友,逆則為敵,敵友常易也(一般說來,都會拿順應自己的人當朋友,拿反對自己的人當敵人,其實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因為由于時間、地點、需要的不同,朋友和敵人都是可以互相轉化的)。
貴以識人者貴,賤以養(yǎng)奸者賤(用尊重的心態(tài)去對待別人,肯定會得到別人的尊重。同樣的道理,用輕賤的心態(tài)去對待別人,日后難免遭受別人的輕賤)。
貴不自貴,賤不自賤,貴賤易焉(如果受到別人的尊重而不自重,如果貧賤的人也不自己看不起自己,時間長了,貴和賤就該互相掉換了)。貴不賤,人,賤不貴人,貴賤久焉(如果尊貴的人永遠不會看不起別人,如果潦倒的人永遠也學不會去尊重別人,貴賤就有可能這么一直延續(xù)下去)。
人冀人愚而自明,示人以愚,其謀乃大(如果有人希望別人愚癡而自己聰明,但他還是成天裝愚癡給人看,這樣的人可能是城府極深)。人忌人明而自愚,智無潛藏,其害無止(如果有人不滿意別人比自己更有聰明才智,就自己耍小聰明,這樣的人純屬自己找不自在)。
明不接愚,愚者勿長其明(真正有智慧的人不會和愚癡的人交朋友,因為和愚癡的人交朋友,絕對不會讓自己變得更聰明)。智不結怨,仇者無懼其智(但有智慧的人不會輕易去跟別人結仇,因為一旦結仇,他們不會因為你有智慧就怕你)。君子仁交,惟憂仁不盡善。小人陰結,惟患陰不制的(道德高尚的人用仁義與人交朋友,而且還惟恐自己做得不夠盡善盡美。
道德不怎么高尚的人與人交往喜歡耍陰謀詭計,因為不耍陰謀詭計,目的就達不到)。君子弗勝小人,殆于此也(那些講究道德底線的人,一般斗不過那些沒有道德底線的人,而且常常要吃他們的虧,就是因為如此)。
節(jié)儀卷五
外君子而內小人者,真小人也(外表一幅真人君子道貌岸然的作派,而內心全是陰謀詭計的人,就是真正的小人)。外小人而內君子者,真君子也(做事**并不比喜歡耍陰謀詭計的人差,但內心卻有著慈悲情懷的人,才配稱之為真君子)。
德高者不矜,義重者輕害(道德高尚的人以人格操守和價值取向的定位為底線,所以就不知道保重自己。而看重仁義的人因為太重仁義,所以從不計較自己的得失以及可能面對的傷害)。人慕君子,行則小人,君子難為也(人們都仰慕道德高尚的君子,但其行為又都是小人所為,這是因為做君子會非常非常累,很難做到)。
人怨小人,實則忘義,小人無羈也(同樣的道理,有些人口口聲聲說憎惡小人,實際上做的事卻不仁不義,因為做小人會非常自在)。難為獲寡,無羈利豐,是以人皆小人也(這樣一來,道德高尚的人因為道德高尚而守窮,沒有道德底線的人因為無所顧忌占盡便宜,所以,大家都沒有道德底線而去做小人了)。
位高節(jié)低,人賤義。ㄓ腥苏f社會地位越高,氣節(jié)越低,這是因為要保住地位。而人貧窮了,也就顧不上義氣了,這是因為首先要活下去)。君子不堪辱其志,小人不堪壞其身(道德高尚者最受不得誹,謗、屈辱,而道德不怎么高尚的人,他所追求的卻是身體感官上的快活,最怕自己的身體受到傷害)。
君子避于亂也,小人達于朝堂(所以,道德高尚的人受到屈辱就躲起來隱居去了,道德不怎么高尚的人卻會因此而顯達于朝廷)。節(jié)不抵金,人困難為君子(的確,人格操守的氣節(jié)比不上金錢實在,所以,人窮了便講不起氣節(jié))。義不抵命,勢危難拒小人(同樣的道理,義氣也沒有活著重要,所以,為了活命也就沒有辦法不做小人)。
不畏人言,惟計利害,此非節(jié)義之道,然生之道焉(這樣一來,就會不管別人怎樣說,而自己的利益存亡才是硬性指標。真的,這不是講不講氣節(jié)仁義的問題,而是能不能生存下來的道理)。
明鑒卷六
福不察非福,禍不預必禍(生在福中不知道珍惜就不是福氣,福氣也不會長久,但如果禍事來臨還不知道躲避,那就肯定要倒霉)。福禍先知,事盡濟耳(假如福禍都能提前預知,就可以***安地過日子)。施小信而大詐逞,窺小處而大謀定(小事情上講信譽,就能使大陰謀得逞,多注意細節(jié),大決策就能搞定。)事不可絕,言不能盡,至親亦戒也(凡事不可做絕,凡言不能吐盡,即使是至親好友也要小心)。
佯懼實忍,外恭內忌,奸人亦惑也(心里有氣也要忍著,假裝畏懼,心里在恨也得藏著,假裝恭敬,如果能這樣做,縱是喜歡耍陰謀詭計也會被迷惑)。知戒近福,惑人遠禍,俟(si、等待機會)變則存矣(知道假裝畏懼就可以得到好處,懂得假裝恭敬就可以遠離災禍,這樣的人再遇到什么變故都沒有危難)。
私人惟用,其利致遠(只要跟用得上的人都套交情,就可以長遠的對你自己有利)。天恩難測,惟財可恃(別指望永遠得到**的保護,因為在利益面前誰都靠不。R约橹渭,奸滅自安(用惡人去整治惡人,壞人被治服后,整治惡人也知道了厲害,照樣也就變老實了)。
伏惡勿善,其患不生(治服惡人以后,就再不重用被治服了的這個惡人,這樣他就再也干不成什么壞事了)。計非金者莫施,人非智者弗謀,愚者當戒哉(計策不管用就不能一條道走到底,自己沒有聰明才智就不要去耍陰謀詭計,不是特別聰明的人切記切記)。
謗言卷七
人微不諍,才庸不薦(對職位比自己還要低的人,沒必要給他提意見,同時,沒有真才實學的人也不要給**推薦)。攻其人忌,人難容也(如果想攻擊別人,就找到他最遭人羨慕、嫉妒的那一個點,這樣的話,所有的人容不下他)。陷其窘地人自污,謗之易也(或者想辦法把他推到一個進退兩難的境地,別人就會替你攻擊他,這是最簡單也最行之有效的誹,謗辦法)。
善其仇者人莫識,謗之奇也(再就是好好善待那些跟他有仇的人,因為他們早晚會攻擊他,而且別人還不知道跟你有關系,這應當說是算一個誹,謗人奇招)。
究其末事人未察,謗之實也(再就是把他干過的那些別人不知道的小事情,挑出毛病來公諸于世,也是個行之有效的毀謗辦法)。設其惡言人弗辯,謗之成也(再就是到處散播他的種種壞話,而且真真假假的讓他無法分辨,這也算是可以使毀謗直接成功的辦法)。
謗而不辯,其事自明,人惡稍減也(遇到誹,謗能選擇沉默,當事情慢慢清楚后,別人的厭惡或許能稍微減少一些)。謗而強辯,其事反濁,人怨益增也(如果遇到誹,謗強行爭辯,那么只能是越描越黑,結果是別人的怨恨和厭惡越來越多)。
失之上者,下必毀之;失之下者,上必疑之(如果**對你的的印象不如以前了,同事們就可能開始對你不滿。換句話說,如果同事們都對你不滿意了,那么**也該產生懷疑了)。假天責人掩私,假民言事見信,人者盡惑焉(借助**來攻擊別人從而達到自己的目的,或者借助同事們的**來討取**的信任,這樣的辦法,任誰都得上當)。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址)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