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者面臨的挑戰(zhàn)
摘要:當前教育,不少教師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學生越來越難“對付”,他們越來越有主見,越來越有自己的想法,老師似乎離學生的世界越來越遠。本文章從后喻文化視角來看待這些問題,找出后喻文化視角下思想政治教育者面臨的挑戰(zhàn)以及解決的策略。
關鍵詞:后喻文化視角;思想政治教育者;挑戰(zhàn)
《后喻時代里的大學生群體概述》一文中,筆者論證了后喻文化時代的來臨。其傳播的主體慢慢轉為年輕一代,傳播方式也變成年輕一代開始向年長一輩傳達。這造成了人與人關系的巨大變革,尤其是在教育行業(yè),改變更加明顯。
一、后喻文化視角下思想政治教育者面臨的挑戰(zhàn)
對思政課而言,后喻文化帶來的最大最根本的挑戰(zhàn),莫過于師生關系的改變,在后喻文化時代,傳統(tǒng)的師生關系逐步解構,一種新型的師生關系亟待建立。
(一)知識權威減弱
后喻文化時代對教師最大的挑戰(zhàn)莫過于對教師傳統(tǒng)權威的挑戰(zhàn)。尊師重教是我國歷來的文化傳統(tǒng),教師作為一種職業(yè),歷來具有社會認可、世人尊敬的權威性。在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中,由于傳播媒介的匱乏,教師們憑借長期積累的知識儲備,以及對教學資源的壟斷,他們長期占據(jù)著知識權威的制高點。但是隨著后喻時代的到來,教師的傳統(tǒng)權威逐漸被解構。當教師拋出一個問題,學生已經可以熟練的借助網(wǎng)絡尋找答案,并且開始不滿足于教師相對穩(wěn)定的解答,開始就問題提出自己更多的看法。再者,社會變遷也考驗了思想政治教育者對新事物的適應與接受能力。社會在極速變化中,熱點問題一個接一個,今日的時尚潮流可能淪為明日黃花。昨天學生們還在微博上高談闊論,今天就已經轉戰(zhàn)微信公眾號,明天的流行還未可知。大學生是吸收能力強、彈性高的群體,而教育者作為長者,生活環(huán)境較為固定,思想觀念趨于固化與保守,在急劇變化的新事物面前更加習慣于依賴原有的經驗,對新事物也有一點的抵觸心理和緩沖地帶。
(二)話語權威減弱
“思政政治教育更是一種思想觀念的傳遞活動,旨在促使受教育者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而思想政治教育者作為主導者和施教者,為了達到受教育者內在思想品德結構的平衡,實現(xiàn)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目標,既需要傳授系統(tǒng)的科學文化知識,又要依賴于權威的思想道德教育[1]!钡,在互聯(lián)網(wǎng)大舉入侵的后喻文化時代,教師不再是知識的絕對權威者,只能說在某一方面較學生有優(yōu)勢,學生在很多方面比教師有著更大的學習潛力。當“有問題問度娘”的觀念深入人心之時,學生們似乎忘記了教師也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也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源泉,教師的話語權威隨之減弱。
(三)課堂功能減弱
無論是知識權威還是話語權威,最終都會導致一個后果———話課堂功能減弱。思想政治課堂是對大學生實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當學生認為“我們思想政治課老師懂得還沒我多呢”“現(xiàn)在的思想政治課真枯燥,我壓根都不想聽”時,思想政治課的課堂功能就越來越弱學生越來越排斥枯燥乏味的課堂,教師覺得學生越來越不聽話,長此以往,惡性循環(huán)。
二、后喻文化視角下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帶來的啟示
“在后喻文化背景下,年輕一代由于對時代標簽的敏感性和對時尚文化的迅速捕捉而走在時代文化的潮頭,以至于年長者常常探析自己跟不上時代的步伐,面對這樣的現(xiàn)實,教育者能否以文化的先占者自居本身就是個問題,而教育者如果依然因循守舊,以居高臨下的姿態(tài)對待受教育者,堅守單主體的木事,把受教育者作為客體來看待,是難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的[2]!
(一)增強主體意識,重塑教師角色
在后喻時代,教師的角色、地位、作用均已發(fā)生了改變,教師不再是那個高高在上、掌握知識權威的人,也再不能用傳統(tǒng)思維去教育學生。所以更加要增加自身的主體意識,要清醒的認識到自身在思想政治教育重所處的地位、應該承擔的責任等,要堅持課程教育的主導權,積極的參與進來,適應不斷改變的環(huán)境。
(二)尊重學生的個性、平等對話
米德認為真正的交流是對話,而“對話”是師生互動的重要途徑。作為社會中的人,教師和學生的地位是平等的,在教育過程中,雙方是作為完整的人進行交往的,不存在誰高誰低、誰強誰弱的問題,尤其在后喻文化時代,教師必須尊重學生,保障學生應有的權利,與學生平等對話。
(三)提高思政教育者的新媒介素養(yǎng)
新媒介素養(yǎng),是指在社交網(wǎng)絡革命、互聯(lián)網(wǎng)革命和移動革命的背景下,個人為了適應新的媒介環(huán)境和社會關系變化,構建更大、更好的社交網(wǎng)絡,應該掌握的新的能力。李·雷恩尼(LeeRainie)和巴瑞·威曼(BarryWellman)在他們的新著《網(wǎng)絡化:新的社會操作系統(tǒng)》(Networked:TheNewSocialOperatingSystem)提出了在互聯(lián)網(wǎng)推動下的“網(wǎng)絡化個人主義”時代,我們應該具有的新媒介素養(yǎng)(Networkingliteracy)包括:圖像處理能力、導航能力、信息的組織和聯(lián)通能力、專注能力、多任務處理的能力、懷疑精神以及道德素養(yǎng)。教師首先要提高對新媒介的認知能力,認識到新媒介給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影響。其次要提高自身的新媒介素養(yǎng),善于利用新媒介。同時,建議思想政治教育者也玩微博、微信、貼吧等新媒體,了解當下熱點話題,關注學生的關注點。
(四)教師主動學習與學生共成長
在后喻文化時代,人們接收信息的方式更加便利,在人人主動或被動學習的環(huán)境下,教師就更應該主動學習,加強知識儲備,以滿足家長和學生的期許。應該說,在后喻時代,教師不應該簡單的承擔知識的灌輸者這一重身份,更應該成為學生思維拓展的引導者,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創(chuàng)新學習、自主教育。教師只有與時俱進,不斷學習,提高自身職業(yè)素養(yǎng)、文化素養(yǎng)、優(yōu)化知識結構,才能與學生共成長。
參考文獻:
[1]吳彩群.后喻文化視域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應對研究.
[2]廖穎.后喻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應對策略理論觀察[J].理論觀察,2023(2):145.
作者:任瑩 單位:江蘇農林職業(yè)技術學院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wǎng)址)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