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土地廟”
最近熱播的神話電視連續(xù)劇《土地公土地婆》講述了“土地爺”與“土地婆”這對神仙夫妻檔在人間幫助百姓、點化眾生的故事,以輕松幽默的方式將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美德與智慧娓娓道來。
說到土地神,他源于農(nóng)業(yè)社會人們對土地的崇拜。中國神話故事中土地爺可能是玉皇大帝冊封的最小的官了。在《西游記》中,孫悟空遇到來歷不明的妖怪,往往都是喚土地爺前來詢問查點。在黃梅戲《天仙配》里,土地爺又作法成就董永和七仙女一段曲折的姻緣……有土地爺就應當有土地婆,在土地廟中就供奉著一對笑容可掬、憨頭憨腦的老土地神仙,雅稱“福德正神”,俗稱“土地爺”。北京城中有南城的都土地廟,建國門內(nèi)的大土地廟、小土地廟,交道口的土地廟,海淀老虎洞的土地廟,阜成門內(nèi)追賊胡同的土地廟……土地爺是民間普遍崇拜的神o,其地位雖然卑微,但香火頗盛。
土地爺屬于“基層的神明”
土地爺屬于“基層的神明”。在古代,人們認為土地爺屬于地方行政神,保護鄉(xiāng)里安寧平靜。也有人認為其屬于城隍之下,地府的行政神,掌管鄉(xiāng)里死者的戶籍?傊,土地爺保衛(wèi)一方鄉(xiāng)土的平安,撫慰百姓心頭的傷痛,保佑人們豐衣足食,土地廟則是貧民百姓的精神依托……明太祖朱元璋就曾是土地廟里的小和尚。
關于“土地爺”還流傳著一種說法,如每個人出生后都要到“土地爺”那兒報道,即所屬的土地廟,類似于報戶口。還有的說,土地爺是陰間的地方官,閻王爺要帶人必須通過土地神,由土地爺派小鬼帶戶認人,防止搞錯了。因此,不管誰家死了人,都要把死人的牌位,放進土地廟,送飯潑湯都要到土地廟做儀式,燒轎馬、拜露祭都要到土地廟請牌位,直到喪事結束為止!巴恋貭敗钡拿Q最早出于三國時的東吳。三國時期東吳有位蔣子文,是廣陵人,入仕為官,一次追逐賊人時,不幸被賊人擊傷額頭而死。時過不久,蔣子文昔日的一位長官,卻于道途上遇見子文,只見子文手掄羽扇,騎著白馬,容貌如昔,并自稱“我就是這兒的土地神”。至于“土地婆婆”的傳說,一直到唐代才見諸文獻。
據(jù)說農(nóng)歷二月初二是土地爺?shù)纳,《漢書?五行志》稱:“舊制,二十五家為一社”。所謂“社”,就是地方最小的行政單位,以社為單位供奉的土地神又叫“社神”,為管理本鄉(xiāng)本土最低級的小神,上級是城隍。
土地神成為百姓的基本信仰后,人們常會籌資集款,起造土地祠宗,鄭重祈奉。一些貧困的小村落,往往只用一只瓦缸,將缸近口處敲成長方口,倒覆于地上,將土地神牌位供奉于內(nèi),權充土地神的祠宇。而其所敲之處為祠門,因此有句俗話“土地老爺本姓張,有錢住瓦屋,沒錢頂破缸”。同時一些較具規(guī)模的社祠,為了祭祀事宜,往往由鄉(xiāng)里士紳組成社祠之董事,負責社務。
這些董事的權力隨著社祠的功能一并擴張,借著祭祀及士紳地位,成為地方事務的維持者,仲裁糾紛,維護治安。因此,若有作奸犯科者,經(jīng)由董事們議決,可由社祠逐出;若有罪大惡極者,經(jīng)由眾人同意,并且告知社神后,甚至可私自處決。
土地神信仰發(fā)展至清朝,已不再局限于漢人社會,滿人亦感染上此種習俗,甚至在京師宗人府中,亦設有土地祠,接受宗人府官吏們的膜拜。同時我國臺灣地區(qū)的土地神信仰,也隨著大批移民而傳入,當?shù)亟⑵鹜恋厣窦漓胂到y(tǒng)。
京城各處土地廟
老北京舊時廟多,幾乎是一巷一廟、一街一寺,而最多的是關帝廟和土地廟。據(jù)《乾隆京城全圖》記載,過去的北京城有40多座土地廟,但實際上北京的土地廟遠不止此數(shù)。像其他道院中的三圣廟、五圣廟、七圣廟等其中都有土地神,甚至在舊時有不少老百姓家中也供奉土地神。北京的土地廟數(shù)量在全國數(shù)第一,最大的土地廟應該是“社稷壇”(中山公園內(nèi)),是明清兩代皇帝祭祀土地神的地方。
都土地廟,新中國成立前的舊址就在原宣武區(qū)下斜街附近的宣武醫(yī)院一帶,是所有土地廟中級別最高的一座。猶如都城隍廟是諸多城隍廟之首一樣。原有大殿三層,供奉土地爺和土地奶奶。當時土地廟的香火很盛,時常有人到廟內(nèi)燒香磕頭送香錢。清光緒《順天府志》載:“每旬之三有廟市,游人雜沓,與護國、隆福兩寺并稱勝!弊阋娨(guī)模非同一般,故列入五大廟會之中。清代詩人查慎行,曾在土地廟花攤上買過一盆梅花和一盆水仙,詩人對這兩盆花很滿意,特作七絕兩首以紀其事。1937年,北平民國學院經(jīng)濟系的師生對當時北平廟會進行了調(diào)查。根據(jù)當年的記錄,下斜街土地廟的廟宇面積有500方丈,土地爺、土地奶奶也端坐其中。民國后,土地廟由清季陰歷每月逢三開廟改為陽歷(時稱國歷)每月逢三開廟。新中國成立后不久,為了保障人民身體健康,國家在都土地廟處建起了宣武醫(yī)院,都土地廟便被高大的樓房所代替。
建國門內(nèi)北極閣二條,歷史上稱小土地廟,是因胡同東口有一小土地廟而得名。民國后沿稱。1965年整頓地名時改稱北極閣二條。建國門內(nèi)北極閣四條,乾隆時稱土地廟胡同,宣統(tǒng)時稱大土地廟。因此地曾有一土地廟,且規(guī)模較大,故稱之為大土地廟。民國后沿稱大土地廟。1965年整頓地名時改稱北極閣四條,F(xiàn)在的交通部大樓邊上有兩棵用鐵柵欄圍起的棗樹,這原是胡同口的棗樹。馬路對面的于謙祠一層原為土地廟,由此,于謙祠正門所對的那條胡同歷史被稱作“土地廟下坡”。小土地廟胡同3號院是著名人士邵寶元老先生的住宅。邵老先生為人忠厚善良,1900年十幾歲時便到剛成立的北京飯店去當“小孩”(伙計),后來被提升為經(jīng)理,而且是北京飯店的第一個華人經(jīng)理。
東城區(qū)交道口以南路西原有座土地廟,始建于明代,民國期間被警備偵緝隊占用,現(xiàn)已無從查考。有首民謠說的就是“交道口跳三跳,界邊就是土地廟;土地廟求靈簽,界邊就是大興縣……”
據(jù)《海淀古鎮(zhèn)風物志略》一書記載,當年在海淀區(qū)老虎洞胡同西口路北拐角處的利順祥煙鋪后院,有一處用石頭壘砌的小洞,洞中有一座小土地廟。 在海淀區(qū)鶯房胡同南口,還有一座土地廟,只有一間小殿,廟中供奉著泥塑的土地爺和土地奶奶,據(jù)說這座土地廟是胡四老爺出資修建的。過廟往東,有一條很寬的胡同,路北起脊廣亮大門,這便是胡四老爺宅園。胡家祖輩在乾隆年間的清漪園當差,后至清末,已不在朝為官,家中十分富有,在海淀鎮(zhèn)上稱得起大戶人家。
北京國子監(jiān)的土地廟為紀念韓愈而建,老作家汪曾祺曾見過這座土地祠,比一架自鳴鐘大不了多少……
慶豐閘又名二閘,附近曾經(jīng)有土地廟等寺廟祠堂,可惜毀于文革期間。二閘所處的通惠河古時為漕運要道,南方的糧木等都由此運入京城。
琉璃廠也有一座土地祠,現(xiàn)為宣武區(qū)實驗幼兒園,1905年,豐泰照相館于琉璃廠的土地祠,為其拍攝了《定軍山》片斷,該片成為中國電影史上的第一部黑白無聲影片。
在西城區(qū)阜成門內(nèi)大街路南有一條小胡同,明朝時叫追賊胡同(現(xiàn)在叫民康北巷)。在胡同的北口,有一座只有一間門臉兒的“超小”的土地廟,叫金甲土地廟。這里需要指出的是,阜成門內(nèi)的金甲土地廟,廟雖小,但在當時的名聲卻很大,這是為什么呢?有一個傳說,話說明朝末年以李自成為首的農(nóng)民起義軍很快北上,一路所向披靡,兵臨明朝的國都,包圍了北京城,京城內(nèi)一片混亂。這時在阜成門內(nèi)有一個看街的更夫,名叫王四,喝酒喝醉了,就耍酒瘋,一路搖搖晃晃地走到附近的一座關帝廟,見廟內(nèi)有平時老百姓燒香還愿時給關帝掛在身上的黃袍,便拿下來穿在自己身上,順手將關老爺?shù)那帻堎仍碌冻谑种校浇稚先鼍漂,并揚言“闖賊李自成要敢進城,我就砍他的頭!”這時附近的老百姓,看見一個穿金甲的人,手持青龍偃月刀,在大街上亂耍亂叫,不明真相者,還以為是關老爺顯圣。李自成率兵剛打進北京城,忽有人來報,說前邊有一個身穿金甲,手拿青龍偃月刀之人攔住去路,李自成就令前鋒部隊改道,進入路南的一條小巷,直插明廷心臟地帶。然后再派人去打探,才知道是更夫酒后鬧事,就傳令將其拿獲斬首,這樣王四想砍闖賊的頭不成,反而丟了自己的腦袋。待清兵入關坐了天下之后,順治皇帝聽說了王四的事情,從統(tǒng)治階級的立場出發(fā),認為醉鬼王四雖然為抵抗李逆而死,但他是為了保護統(tǒng)治者的政權,是“精忠報國”,這種精神作為清朝的統(tǒng)治者也是應該提倡的。所以就下詔敕封王四為“金甲土地爺”,并在阜成門內(nèi)大街路南的那條小胡同北口,建立了一座小土地廟,即“金甲土地祠”。廟內(nèi)塑了王四像,手里拿著青龍偃月刀。因為統(tǒng)治者歷來對農(nóng)民起義者稱為“賊”或“匪”,因而就把那條小巷稱為“追賊胡同”。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古人尊天親地奉祀土地的情感不應隨著時間推移而被淡忘,因為土地生養(yǎng)萬物。
版權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nèi)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wǎng)址) 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