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戀花·辛苦最憐天上原文翻譯及賞析
蝶戀花·辛苦最憐天上原文翻譯及賞析1
辛苦最憐天上月,一夕如環(huán),夕夕都成玦。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
無那塵緣容易絕,燕子依然,軟踏簾鉤說。唱罷秋墳愁未歇,春叢認取雙棲蝶。
古詩簡介
《蝶戀花·辛苦最憐天上月》是清代詞人納蘭性德作的一首詞。全詞上片開篇三句凄美而清靈,說的是自己最憐愛那天空辛苦的月亮;后二句是納蘭對夢中亡妻所吟斷句的直接回答;下片前三句睹物思人,由燕子的呢喃敘語想到與妻子昔日那段甜蜜而溫馨的快樂時光;后二句是作者對亡妻的傾訴,表達了自己的一片癡心。這首詞悼念亡妻,凄美之中透著輕靈,通過對明月圓缺的觀察,燕子呢喃的對語,蝴蝶雙飛的描寫,反映出了對亡妻刻骨銘心的哀念。
翻譯/譯文
辛苦最憐,算是天上月。一輪端正,懸掛天中。一昔如環(huán),曾有最光輝的時刻,那么圓滿皎潔。但一朝別去,永遠留下遺憾。如果能夠像天上的圓月,長盈不虧,那么,我作為冰雪,將不惜為你融化。
十分無奈,塵世因緣竟然那么容易斷絕。但是,簾幕間的燕子就不一樣,年復一年,辛苦奔波,不是和往常一樣,仍舊踏在簾鉤上,輕輕地呢喃。鬼唱秋墳,縱使能夠另恨血化碧,只是挽歌唱罷,心上的愁和恨,仍舊不能消解。而今,算是已經(jīng)認定,死后化作花叢雙蝶,生生世世,永不分離。
注釋
①減字木蘭花:原唐教坊曲,雙調(diào)四十四字,與“木蘭花”相比,前后片第一、三句各減三字,改為*仄韻互換格,每片兩仄韻,兩*韻。
②天上月:指亡妻。
、畚簦和跋Α,見《左傳·哀公四年》:“為一昔之期。”昔昔,即夜夜。玦(jué):玉玦,半環(huán)形之玉,借喻不滿的月亮。
、堋安晦o”句:引用一則典故。荀粲之妻冬天高燒病重,全身發(fā)熱難受。荀粲為了給妻子降溫,脫光衣服站在大雪中,等身體冰冷時回屋給妻子降溫。卿,“你”的愛稱。
、轃o那:猶無奈,無可奈何。簾鉤:卷簾用的鉤子。
⑥“軟踏”句:意思是說燕子依然輕輕地踏在簾鉤上,呢喃絮語。
、摺俺T”句:唐李賀《秋來》:“秋墳鬼唱鮑家詩,恨血千年土中碧!边@里借用此典表示總是哀悼過了亡靈,但是滿懷愁情仍不能消解。
⑧認。鹤⒁曋。取:語助詞。
創(chuàng)作背景
作者在康熙十九年(1680)重陽節(jié)前三日夜曾做過一個夢:“夢亡婦淡妝素服,執(zhí)手哽咽,語多不復能記。但臨別有云:銜恨愿為天上月,年年猶得向郎圓。”而這首《蝶戀花》就從這個夢里的兩句詩生發(fā)而來。妻子盧氏去世后,作者生活便長期痛苦悲傷,他用月亮盈虧喻人生的聚散,希望月亮夜夜明亮,長圓不缺。所以作者將天上的月亮,作為歌詠對象作詞一首。
賞析
“辛苦最憐天上月,一昔如環(huán),昔昔長如塊”,開篇三句凄美而清靈,說的是自己最憐愛那天空辛苦的月亮,一月之中,只有一夜是如玉環(huán)般的圓滿,其他的夜晚則都如玉塊般殘缺。在這里,“辛苦最憐天上月”為倒裝句。*古典詩詞中常以月的圓缺來象征著人的悲歡離合,作者在這里說月,實際上是在說人,說的以前自己或是入職宮禁,或者伴駕出巡,與盧氏聚少離多,沒有好好陪伴她,說的是盧氏過早的逝去,給自己留下終生的痛苦。
納蘭曾夢到過亡妻,而且臨別時妻子有云,“銜恨愿為天上月,年年猶得向君圓!彼浴暗圃螺喗K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是納蘭對夢中亡妻所吟斷句的直接回答,納蘭想象著那一輪明月仿佛化為自己日夜思念的亡妻,如果夢想真的能夠?qū)崿F(xiàn),自己一定不怕月中的寒冷,為妻子夜夜送**暖,從而彌補心中的遺憾。
然而夢想終究難以實現(xiàn),當一切幻想的破滅后,納蘭的思緒回到了現(xiàn)實。“無奈鐘情容易絕,燕子依然,軟踏簾鉤說”,無奈塵世的情緣最易斷絕,而不懂憂愁的燕子依然輕輕地踏在簾鉤上,呢喃敘語。此時的納蘭睹物思人,由燕子的呢喃敘語想到自己與妻子昔日那段甜蜜而溫馨的快樂時光,于是,他的思緒又開始飄散起來。
尾句“唱罷秋墳愁未歇,春叢認取雙棲蝶”是納蘭對亡妻的傾訴,表達了自己的一片癡心:在你的墳前我悲歌當哭,縱使唱罷了挽歌,內(nèi)心的愁情也絲毫不能消解,我甚至想要與你的亡魂雙雙化作蝴蝶,在燦爛的花叢中雙棲雙飛,永不分離。
在這首詞中,納蘭僅以明月、燕子、蝴蝶這三種在生活中經(jīng)?吹降木拔,就暢快淋漓地表達了妻子逝去后,自己內(nèi)心難以消散的愁苦,正因為感同身受,才會寫得如此情真意切,而尾句以喜語來強化悲情。
蝶戀花·辛苦最憐天上原文翻譯及賞析擴展閱讀
蝶戀花·辛苦最憐天上原文翻譯及賞析(擴展1)
——江上原文翻譯及賞析5篇
江上原文翻譯及賞析1
柳營曲·江上
煙艇閑,雨蓑干,漁翁醉醒江上晚。啼鳥關關,流水潺潺,樂似富春山。數(shù)聲柔櫓江灣,一鉤香餌波寒;仡^貪兔魄,失意放漁竿;看,流下蓼花灘。
譯文及注釋
譯文
煙霧籠罩下的小船自在悠閑,雨水批濕的蓑衣又被風吹干,漁翁酒醒時江上天色已晚。聽鳥鳴叫,流水潺潺,樂趣恰似嚴子陵隱居富春山。輕輕搖著船兒駛過江灣,寒波里垂下關夠魚餌。抬頭貪看月亮,不留神放開了魚竿;剡^神來,看那小船已順流而下,蕩進了蓼花灘中。
注釋
柳營曲:越調(diào)曲牌名。
煙艇閑:此句寫煙水之中小船靜靜地停泊著。
關關:鳥和鳴聲。
富春山:關名嚴陵山,漢嚴子陵曾隱居耕釣于此,上有子陵釣臺。在今浙江桐廬縣西。
兔魄:月亮。
蓼(liǎo)花:蓼是關種水邊生長的植物,花如穗,有紅有白。
賞析
這首散曲是借自然景物來表現(xiàn)理想**的生活場景與思想感情的關則例證。曲中所寫的漁翁,實際上是個科場失意的文人。失意后,他退隱江濱,但卻不能割斷蟾宮折桂的欲念,因而在強作閑適的同時,心靈上又擠壓著沉重的苦悶。
首句勾畫了關幅漁翁孤舟閑漂圖。小船自在消閑,蓑衣雨濕風干,漁翁飲酒睡醒,表明看來確是關派悠然自得的氣象。但仔細體味,漁翁冒雨自炊,飲酒就醉,醉則昏睡,醒則漂歸,既無漁釣之意,又無賞景之心,這就不能不令人感到他胸中凝聚著難以解脫的苦衷,不然不會獨自借酒澆愁、整天沉湎醉鄉(xiāng)。
船上飲酒,醉醒已是傍晚,但聞啼鳥聲與流水聲交織在關起,清脆悅耳,其樂趣不減當年嚴子陵隱居富春山!疤澍B關關,流水潺潺”、“數(shù)聲柔櫓江灣,關鉤香餌波寒”,俱是清麗流美,宛然仙家境界。但此曲的漁翁仍未能不食人間煙火,“回頭觀兔魄,失意放魚竿”,便顯示了生活現(xiàn)實所給予的創(chuàng)傷。前時寫“漁翁醉醒江上晚”,是力圖表現(xiàn)他曠放自在的關面。如今看起來,他的“醉醒”,也不無憤世嫉俗的激烈意味了。
歐陽修有《漁家傲》詞,下闋有句云:“醉倚綠陰眠關餉。驚起望,船頭閣在沙灘上!贝饲慕Y(jié)尾,很可能是受到了歐詞的啟發(fā)。船兒不是關直那么聽話的,只要主人意有旁騖,失了操縱,便只受水流擺布。“看,流下蓼花灘”,因為貪看水中的月亮,關不留神握漁竿的手松開了,只能眼睜睜望著漁竿從蓼花灘上漂下去。這表現(xiàn)了漁翁“失意”的深重程度。不過作者仍把小船留在蓼花灘關帶,不曾送入紅塵,那么漁父清醒過來,重新提起漁竿,“樂似富春山”,是不成問題的;蛟S“流下蓼花灘”的對象,也可釋為“魚竿”,如宋王庭珪《江亭即事》云:“江水磨銅鏡面寒,釣魚人在蓼花灣;仡^貪看明月上,不覺竹竿流下灘!钡^此曲,解作小船“流下”更勝。
這首曲中的“漁翁”是文人化了的。在元曲中,“隱逸”與“嘆世”是關枚硬幣的兩面,此曲作者不過想把這兩面都寫到而已。清李調(diào)元就很明白這關點。他把自“數(shù)聲柔櫓江灣”至“流下蓼花灘”六句,統(tǒng)統(tǒng)視為“他人不能道也”的俊語。(見《雨村曲話》)
此曲解開關般閑適**關味沉醉山水之樂的紗幕,真實地表現(xiàn)出科場失意文人在不得不隱逸山水時內(nèi)心所壓抑著的'痛楚,坦誠深切,讀來確有令人耳目關新之感。
江上原文翻譯及賞析2
原文:
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氣。
清晏皖公山,巉絕稱人意。
獨游滄江上,終日淡無味。
但愛茲嶺高,何由討靈異。
默然遙相許,欲往心莫遂。
待吾還丹成,投跡歸此地。
注釋:
、佟短茣さ乩碇尽罚嬷轁撋娇h有皖山!短*御覽》:《漢書·地理志》曰:皖山在灊山,與天柱峰相連,其山三峰鼎峙,疊嶂重巒,拒云概日,登陟無由!渡浇(jīng)》曰:皖山東面有激水,冬夏懸流,狀如瀑布,下有九泉井,有一石床,可容百人。其井莫知深淺,若天時亢旱,殺一犬投其中,即降雷雨,犬亦流出!斗捷泟儆[》:皖山在安慶府淮寧縣西十里,皖伯始封之地!督贤ㄖ尽罚和钌,一名皖公山,在安慶府潛山縣,與潛山天柱山相連,三峰鼎峙,為長、淮之捍蔽?涨喾e翠,萬仞如翔,仰摩層霄,俯瞰廣野,瑰奇秀麗,不可名狀。上有天池峰,峰上有試心橋、天印石。甕巖狀如甕,人不可到。有石樓峰,勢若樓觀。
、趽P雄《校獵賦》:于是天清日晏,顏師古注:晏,無云也。陸游《入蜀記》:北望,正見皖山。
③太白《江上望皖公山》詩:“巉絕稱人意!薄皫f絕”二字,不刊之妙也。
、堋独献印罚骸暗乐隹,淡乎其無味。”
、菡琨[《笑道論》:《神仙金液經(jīng)》云,金液還丹,太上所服而神。今燒水銀,還復為丹,服之得仙,白日升天,求仙不得此道,徒自苦耳。
翻譯:
奇特的山峰,奇特的云,相映成趣,滿山的秀木郁郁蔥蔥,秀色無邊。
清爽無云的皖公山,巉峻陡峭的山嶺,特別中我心意!
獨自一人在滄江上游玩,整天都提不起興趣。
但是由于鐘愛此山,如何才有求取仙法的途徑?
皖公山,我已經(jīng)對你傾心,但是,還不是流我在這里的時候。我們簽個約定:
等我丹藥煉成,我將在此地歸隱,陪你,永遠陪你!
賞析:
此詩當作于安史之亂以前,李白離開長安以后曾經(jīng)一度迷戀于煉丹。
此詩一路**道來,好像和老朋友嘮嗑一樣,情緒也是一波三折,味道濃郁。一開篇既是兩好句:“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氣!笨梢钥闯隼畎渍娴暮芟矚g此地。
“巉絕稱人意”這句曾經(jīng)被親臨此地的陸游倍加贊賞,認為是絕佳的詩句!澳贿b相許”,更是把李白喜愛此地的心情表露無遺。
江上原文翻譯及賞析3
原文:
江上
宋代: 王安石
江水漾西風,江花脫晚紅。
離情被橫笛,吹過亂山東。
譯文:
江水漾西風,江花脫晚紅。
江上秋風陣陣,水波蕩漾連綿,江岸上的紅花也脫下紅妝,漸漸凋謝。
離情被橫笛,吹過亂山東。
離別之情讓遠去的笛聲吹送,驀然發(fā)現(xiàn)船只已到亂山的東面,再不見分別的渡口。
注釋:
江水漾(yàng)西風,江花脫晚紅。
漾:吹過。脫:脫下。
離情被橫笛,吹過亂山東。
被:讓。橫笛:橫吹的笛子,這里指笛聲。
賞析:
這首詩非常注意抓住江上特有的景物,從視覺和聽覺兩個角度,扣住“秋天”這特定的節(jié)令特點,描繪江上的秋色,情景交融,寄寓深沉,表達出作者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此詩一、二句兩寫景,其目的并不在要再現(xiàn)什么秋聲秋色,而是旨在以比興手法,用景襯情:獵獵的西風帶來秋的消息,令人心生愁緒,綿綿的江水長流不息,讓人頓時產(chǎn)生感觸,晚開的花兒飄落,正所謂落紅無數(shù),也讓人郁郁寡歡。這些景物,都帶**濃濃的感**彩,使人愁腸百結(jié)。
三、四兩句,則題旨非常鮮明地凸現(xiàn)出來:“離情被橫笛,吹過亂山東!碧囟ǖ募竟(jié)、特定的景物,觸動了詩人的離情別緒:是自己遠離故鄉(xiāng)、孤身在外,涌起了桑梓之思,或者是親人在外飄泊、時世**,勾起了眷懷之戀。整首詩,景為情出,情因景生,情景交融,寄寓深沉,深雋的詩韻詩味。
對于離情讓橫笛吹送的問題,古文學者劉逸生先生有這樣詳盡的解釋:詩人剛和親人分手,坐上向遠方而去的船,看著江上的風光,秋意甚濃,也使?jié)M懷離情的詩人更添傷感,忽地不知何處傳來笛聲,嗚嗚咽咽的,聽的更是心情沉重,而笛聲一直沒停,讓詩人更感折磨,不過,驀然抬頭,原來船已轉(zhuǎn)到亂山的東邊,適才與親人分別的渡口,都已望不到了。這是一種奇特的化虛為實的手法。
江水浩淼無邊,江畔紅花朵朵,而到了秋季,西風勁吹,水面則起波浪,蕩漾連綿,江花也漸次凋謝,脫下了紅妝,那岸邊或水上的小舟傳來橫笛聲,也就使景色帶**濃濃的秋意,勾起作者的思緒。江水江花、西風橫笛,這些特有時令的特定景物,就構(gòu)成了一幅色彩濃烈的“江上秋意圖”,具有鮮明的特色。
詩到宋代,很講究煉字煉句。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泊船瓜洲》)是個著名的例子。從這首詩看,也是如此。因笛聲而引起離情,李白就寫過他的《春夜洛城聞笛》說:“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仿佛是隨口而成,自然明暢;但王安石就不愿追隨這種風格,他一定要把“離情”寫成是一種“異化之物”,是能夠讓風吹著走的。這正是注意了鍛煉,讓句子顯出不尋常的曲拆。
江上原文翻譯及賞析4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宋代·范仲淹《江上漁者》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江上來來往往的行人,只喜愛味道鮮美的鱸魚。
你看那一葉小小漁船,時隱時現(xiàn)在滔滔風浪里。
注釋
漁者:捕魚的人。
但:只
愛:喜歡
鱸魚:一種頭大口大、體扁鱗細、背青腹白、 味道鮮美的魚。 生長快,體大味美。
君:你。
一葉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樹葉似的小船。
出沒:若隱若現(xiàn)。指一會兒看得見,一會兒看不見。
風波:波浪。
賞析
這首的小詩指出江上來來往往飲酒作樂的人們,只知道品嘗味道鮮美的鱸魚,卻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打魚人出生入死同驚濤駭浪搏斗的危境與艱辛。全詩通過反映漁民勞作的艱苦,希望喚起人們對民生疾苦的注意,體現(xiàn)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同情。
首句說江岸上人來人往,熙熙攘攘,十分熱鬧。自然引出第二句。原來人們往來江上的目的是“但愛鱸魚美”。但愛,即只愛。鱸魚體扁狹,頭大鱗細,味道鮮美。人們擁到江上,是為了先得為快。但是卻無人知道鱸魚捕捉不易,無人體察過捕魚者的艱辛。世人只愛鱸魚的鮮美,卻不憐惜打魚人的辛苦,這是世道之不公*。
后兩句將人們的視線引向水面,向讀者展示了以下一番景象:起伏的波浪中,一只小船,船上的漁夫正在捕魚,那小小的漁船在波浪中飄搖顛簸,忽隱忽現(xiàn),一會兒露出水面,一會兒又被風浪隱沒。江上來來往往的人啊,你們只知道喜歡鱸魚味道鮮美,可以一飽口福,你看那像一片樹葉的小船,在風浪里捕魚多艱難多危險哪!鱸魚雖味美,捕捉卻艱辛表達出詩人對漁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對“但愛鱸魚美”的岸上人的規(guī)勸!敖稀焙汀帮L波”兩種環(huán)境,“往來人”和“一葉舟”兩種情態(tài)、“往來”和“出沒”兩種動態(tài)強烈對比,顯示出全詩旨在所在。
表現(xiàn)手法上,該詩無華麗詞藻,無艱字僻典,無斧跡鑿痕,以*常的語言,*常的人物、事物,表達不*常的思想、情感,產(chǎn)生不*常的藝術效果。
江上原文翻譯及賞析5
雨暗蒼江晚未晴,井梧翻葉動秋聲。
樓頭夜半風吹斷,月在浮云淺處明。
譯文
寫蒼江陰雨綿綿,時至傍晚仍未見晴,井邊的梧桐翻動著葉片,颯颯有聲。
站在江樓上,風吹到半夜才停,烏云漸散,但末完全散去,透出朦朧月色。
注釋
井梧:井邊的梧桐。
風吹斷:風停了。斷,止。
賞析
宋人寫景,往往不滿足于總體印象的概括或靜態(tài)的勾勒,而是刻意追求深細地表現(xiàn)出時間推移過程中的自然景物的變化。這首七絕就是那個時代的文化產(chǎn)物。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七絕通過描寫蒼江從傍晚到夜半、天氣由陰雨轉(zhuǎn)晴的變化過程,烘托出江上秋夜由喧鬧漸入靜謐的氣氛,構(gòu)成了清冷寒寂的意境。全詩四句四景,分別選擇最適宜的角度表現(xiàn)了陰雨、風起、風停及將晴時分的景色,雖一句一轉(zhuǎn),卻合成一幅完整的畫面。
首句寫陰雨籠罩中的蒼江到晚來還沒見晴,“暗”字氣象渾涵,下得精當,不但用濃墨繪出了天低云暗、秋水蒼茫的江景,而且使?jié)庵氐挠暌夂蜐u漸來臨的暗夜自然連成一氣,一句寫盡了白晝到傍晚的天色。這句是從大處落墨,第二句則是從細處著意。井邊的梧桐翻動著葉子,颯颯有聲,是風吹所致,此時倘若還是“梧桐更兼細雨”,便應是“到黃昏點點滴滴”(李清照《聲聲慢》)的另一番景象了。由梧葉翻卷的動靜辨別風聲,可見此時風還不大,始發(fā)于樹間,因此這細微的聲息暗示了風一起雨將停的變化,又是秋聲始動的征兆。第三句寫半夜里風聲才停時的情景,“吹”與“斷”說明風曾刮得很緊,從樓頭判別風聲,就不同于從桐葉上辨別風聲了,必定要有相當?shù)娘L力和呼呼的聲響才能聽出是“吹”還是“斷”。所以這一句中的“斷”字放在句斷之處,與上一句井梧翻葉相應,雖只是寫風的一起一止,卻概括了風聲由小到大,吹了半夜才停的全過程。這正是歐陽修所寫“初淅瀝而蕭颯,忽奔騰而澎湃,如波濤夜驚”(《秋聲賦》)的秋聲。這兩句全從江樓上的人的聽覺落筆,真切地寫出了秋聲來時江上暗夜中凄清的氣氛。這個“斷”字還承上啟下,帶出了最后一句精彩的描寫:風停之后,烏云漸漸散開,但尚未完全放晴,月亮已在云層的淺淡之處透出了光明。作者準確地抓住了浮云將散而未散的這一瞬間,表現(xiàn)出月亮將要鉆出云層的動態(tài),烘托出半夜風雨之后天色初晴時那種特有的清新和寧靜的氣氛!懊鳌弊衷谑拙洹鞍怠弊值挠骋r下,成為全詩最耀眼的亮色,在結(jié)尾處預示出一片雨過天晴的明朗境界。
這首詩純以寫景的真切細致取勝,但如果沒有作者對秋意的敏銳感受,便不容易準確地捕捉住每個特定時刻的景物特征,如果沒有精巧的構(gòu)思和煉字,也不容易在一首短短的絕句中如此層次分明地展現(xiàn)出景色隨天色陰晴而轉(zhuǎn)換的過程,并形成渾成的意境。
道潛
道潛(1043—1106)北宋詩僧。本姓何,字參寥,賜號妙總大師。於潛(今屬浙江臨安)浮村人。自幼出家。與蘇軾諸人交好,軾謫居黃州時,他曾專程前去探望。元祐中,住杭州智果禪院。因?qū)懺娬Z涉譏刺,被勒令還俗。后得昭雪,復削發(fā)為僧。著有《參寥子集》。
蝶戀花·辛苦最憐天上原文翻譯及賞析(擴展2)
——白居易池上原文翻譯及賞析
白居易池上原文翻譯及賞析1
小娃撐小艇①,偷采白蓮回②。
不解藏蹤跡③,浮萍一道開④。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846) 唐代大詩人。字樂天,晚**香山居士。其先太原(今屬 山西)人,后遷居下邽(今陜西渭南東北)。
白居易出身于仕宦之家,高祖、曾祖、祖父俱為官,父親為朝奉大夫、襄州別駕、大理少卿,累贈刑部尚書右仆射。因其祖、父俱在河南作官,所以居家河南。白居易于唐代宗大歷七年(公元772年)正月二十日生干河南新鄭縣東郭宅。武宗會昌六年(846年)八月卒于洛陽,享年75歲。
[注釋]
、贀(chēng)小艇,用竹篙抵住水底使小船行進。
②蓮:詩中指白荷花結(jié)的蓮蓬。
③解:明白,懂得。蹤跡:行動所留下的痕跡。
④浮萍:一種浮生在水面的植物。
[譯文]
一個小孩撐著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蓮回來。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蹤跡,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兒劃過的痕跡。
[賞析]
池塘中一個個大蓮蓬,新鮮清香,多么誘人啊!一個小孩兒偷偷地撐著小船去摘了幾個又趕緊劃了回來。他還不懂得隱藏自己偷摘蓮蓬的蹤跡,自以為誰都不知道;可是小船駛過,水面原來*輔著的密密的綠色浮萍分出了一道明顯的水線,這下子泄露了他的秘密。
這首詩好比一組鏡頭,攝下一個小孩兒偷采白蓮的情景。從詩的小主人公撐船進入畫面,到他離去只留下被劃開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動描寫,有心理刻畫,細致逼真,富有情趣;而這個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潑淘氣的可愛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躍然紙**。
蝶戀花·辛苦最憐天上原文翻譯及賞析(擴展3)
——蝶戀花·出塞原文翻譯及賞析
蝶戀花·出塞原文翻譯及賞析1
納蘭性德〔清代〕
今古河山無定據(jù)。畫角聲中,牧馬頻來去。滿目荒涼誰可語?西風吹老丹楓樹。
從前幽怨應無數(shù)。鐵馬金戈,青冢黃昏路。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
譯文及注釋:
譯文從古至今江山興亡都無定數(shù),眼前仿佛戰(zhàn)角吹響烽煙滾滾戰(zhàn)**騁來來去去,黃沙遮日滿目荒涼又能與誰說?只有蕭瑟的秋風吹拂著枯老鮮紅的楓樹。從前愁苦凄滾的往事無窮無盡,金戈鐵馬之地,卻是當年昭君舍身求和的路。曾經(jīng)的一往情深有多深呢?猶如夕陽余輝照射下,深山之中的綿綿秋雨。
注釋無定據(jù):沒有一定。宋代毛開《漁家傲·次丹陽憶故人》詞:“可忍歸期無定據(jù),天涯已聽邊鴻度!碑嫿牵汗殴軜菲鳎瑐髯晕髑。因表面有彩繪,故稱。發(fā)聲哀厲高亢,形如竹筒,本細末大,以竹木或皮革等制成,古時軍中多用以警昏曉,振士氣,肅軍容。帝王出巡,亦用以報警*。牧馬:指古代作戰(zhàn)用的戰(zhàn)馬.誰可語:有誰來和我一起談談。從前幽怨:過去各民族、各部族間的戰(zhàn)事。鐵馬金戈:形容威武雄壯的士兵和戰(zhàn)馬。代指戰(zhàn)事.兵事。青冢:長遍荒草的墳墓。這里指指王昭君墓,相傳冢上草色常青,故名。杜甫《詠懷古跡》詩:“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一往情深深幾許:化用歐陽修《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句意。幾許:多少。
鑒賞:
詞詞有“牧馬頻來去”、“西風”及“青冢創(chuàng)昏路”之語,青冢離龍泉關較近,因此可能創(chuàng)作于康熙二十二年九月扈駕至五臺山、龍泉關時。
詞的景片寫眼前之景,景象廣袤空闊,荒涼凄冷,情身凄婉哀怨。
詞人一開篇就身慨古往今來的興亡盛衰,從古到今,山河是沒有定數(shù)的,此時姓覺羅氏,彼時有可能姓葉赫那拉氏,江山的輪回是不以人的意愿而發(fā)生逆轉(zhuǎn)的。這句寫意氣勢博大,字里行間流露出一種無法言語的無奈。從納蘭性德的身世來看,他雖然貴為皇族,但也沒有主宰江山的機會,然而跟從**出行的經(jīng)歷,使他對國家的理解更為深刻,使他對時局的變遷更為敏身。作者并沒有沉溺于傷身,而是把思緒從對歷史拉回到武現(xiàn)實,在眼前,他看到武塞外營訓的場景。
“畫角聲詞,牧馬頻來去”,此句看似*淡,卻讓人浮想聯(lián)翩。軍營詞,號角聲起,只見戰(zhàn)士們橫刀立馬,神情嚴峻,將帥一聲令下,他們便在馬背景來來*地操練,拼殺,好一幅壯觀的場面。可是,此時的威武嚴整,并不一定能夠使一個國家長久持續(xù)下去,它也許會在一夕之間煙消云散,這怎能不讓人傷身?一代一代的**不都是這樣轟轟烈烈而來,又這樣失魂落魄而去?戰(zhàn)場景的廝殺聲,似乎也暗藏著幾份悲傷。從結(jié)構(gòu)景來說,第一句是后兩句的一個概括,而后兩句又是第一句的具體展現(xiàn)。
雖然塞外的景象廣袤壯美,作者并沒有因此而心情愉悅,在他眼詞,彌望的仍是一片荒涼,這滿目的荒涼又能給誰訴說呢?“荒涼”一詞,既是自然景象的真實寫照,又是作者心緒的如實昭示。秋天,萬物凋零,落葉滿地,一派衰敗之象,可誰又能說這不是作者心境凄涼的抒寫呢?作者貴為皇族,雖然沒有出生入死的經(jīng)歷,但仍然心存憂患,多少**就是在這起起落落詞淹沒于歷史的長河詞,清**也不例外。西風,即秋風。楓葉經(jīng)霜會更紅艷,越紅離凋謝就越近。季節(jié)地逝去,風干武自然界的一切,但卻風干不武作者滿腹的憂愁。在此,作者借景烘托,把幽深的情愫收藏在深秋的楓葉里。
詞的景片,無論寫景抒情,都沒有雕琢的痕跡,以復雜的思緒引出眼前的景象,片末看似以景收束,卻景詞帶情。景詞情身的流露,水到渠成,不事雕飾。
詞的下片抒發(fā)自己的報國志向無法實現(xiàn)的幽怨,景象氣勢磅礴,縱橫馳騁,情身婉約深沉。
“幽怨從前何處訴”,應為從前幽怨何處訴,古人作詞,為武韻律的需要,往往在詞序景作以調(diào)整。“從前幽怨”到底指的是什么幽怨呢?就下文“鐵馬金戈”而言,應該指的是不能報效國家,縱橫沙場的幽怨。納蘭性德是康熙帝的御前侍衛(wèi),按理說,他有條件也有能力領兵打仗,但作為一個封建帝王的臣子,做事是不能隨心所欲的,其所作所為還得服從**的安排。“何處訴”一語,就道出武他內(nèi)心深深的孤獨,也許是英才蓋世,也許是位高權重,才使他的周圍變得冷清。
作者雖然志向高遠,可又能如何呢?最后不也是像王昭君那樣“獨留青冢向創(chuàng)昏”?王昭君曾經(jīng)因為沒有賄賂畫工毛延壽而被漢元帝錯選作單于呼韓邪的妻子。為武漢與匈奴的和好,她遠離家鄉(xiāng),可是最終還不是變成武一堆創(chuàng)土,有什么用呢?自己空有一腔鐵馬金戈,氣吞萬里的報國之志,可擁有這樣的志向不也是徒勞的嗎?
作者心情沉重,他自我叩問:如果有人問我對理想的情意有多深?那就去看看深山詞的夕陽與深秋詞的細雨!吧钌健薄跋﹃枴薄吧钋铩薄坝辍边@幾個意象悲涼凄冷,讓人生發(fā)出一種揮之不去又無法形容的傷身。從這些詩句詞可以看出,作者對理想的追求是很執(zhí)著的,但卻沒有一個實現(xiàn)的途徑,所以他的心頭淤積著太多的郁悶。但這種情身的表達不是直接的,而是通過對景象的具體描繪展現(xiàn)出來的,婉約深沉,耐人尋味。
這首詞從整體景來說,景象博大磅礴,情身凄婉幽怨,自然流暢。面對塞外景象,作者以景寫情,又以情帶景,使情與景、形與意融為一體。而景篇寫眼前之景,下篇寫從前之志,虛實形成對比。就整首詞來看,手法嫻熟而精到。
賞析:
這首小詞通過對塞外古戰(zhàn)場的描寫,抒發(fā)了對歷代興亡和歷史變遷的感慨。
詞的上片寫景,描寫塞外古戰(zhàn)場的荒涼景象。
“今古河山無定據(jù)”,是說從古至今,*更迭,江山輪回,興替衰亡,沒有一個絕對的標準。而該句將詞人的“出塞”放在這樣廣闊的歷史空間中來寫,自會給讀者留下不一般的感受!爱嫿锹曋校榴R頻來去”,頗具動感,既是寫實,突出邊塞風物的卓異,給人身臨其境之感;又像虛寫,如同歷史上無數(shù)紛爭的一個縮影,讓人想象塞外仍是戰(zhàn)爭頻仍。該句為詞人下面的敘事創(chuàng)設特殊的背景,并借此揭示事件的悲劇意蘊。
“滿目荒涼誰可語?西風吹老丹楓樹!倍淙杂妹鑼,放眼望去,整個塞北,*沙萬里,荒漠凄涼,連個說話的人也很難找到。西風颯颯,只有那幾株楓樹,又一次被吹紅了葉子。使人聯(lián)想起為爭奪這塊土地鏖戰(zhàn)廝殺時尸橫遍野、血流成河的慘象。這些紅葉,又一次把人帶進了對歷史的回憶,加深了作品的縱深的歷史感。
詞的下片抒情,寫自己出塞的感觸。
“從前幽怨應無數(shù)”,當年****時一定是“幽怨無數(shù)”吧!但從后來的情形推想,這“幽怨”則是橫無際涯,深不見底!拌F馬金戈”,讓人想到的是英雄建功立業(yè)的豪情,但又有誰知曉與這豪情并置的竟是昭君無盡的“幽怨”!“鐵馬金戈,青冢黃昏路”,兩種景致,兩種風格,反差之大,讓善良的心靈何其痛哉!這不正是“誰可語?”的原因嗎?若把歷史比為一**卷的話,那“鐵馬金戈”的場景只是其中的插頁,而“青冢黃昏路”的悲涼卻浸透著整個書卷。而詞人的這種感受又是如何傳達的呢?
“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一問一答,看似漫不經(jīng)心,實則沉痛至極!吧钌较φ铡币呀(jīng)讓人感覺悲涼,而“深秋暮雨”則程度更重。意象遞進疊加,既深化昭君“幽怨”的表達,也讓讀者感受詞人漸趨悲涼以至不堪悲涼之苦。如此以景結(jié)情,含蓄雋永。
漢元帝時,昭君奉旨出塞和番,在她的溝通和調(diào)和下,匈奴和漢朝和睦相處了六十年。她死后就葬在胡地,因其墓依大青山,傍黃河水,所以昭君墓又被稱為“青!,杜甫有詩“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納蘭由青冢想到王昭君,問她說:“曾經(jīng)的一往情深能有多深,是否深似這山中的夕陽與深秋的苦雨呢。”作為康熙帝的貼身侍衛(wèi),作者經(jīng)常要隨圣駕出巡,所以他的心中也充滿了報國之心,但他顯然不想通過“一將功成萬骨枯”的方式來成就自己的理想抱負,所以在尾句中作者又恢復了多情的本色,他以景語結(jié)束,將自己的無限深情都融人到無言的景物之中,在這其中,既包含了豪放,又充滿了柔情,甚至我們還會體味到些許的凄涼與無奈。
這首詞通過詩人“出塞”所見,描繪了眼前荒涼的和*景象,回顧歷史,總結(jié)出戰(zhàn)爭與和*兩種情況,是對*歷史上**更替的規(guī)律性概括。因此*批注:“看出興亡”,肯定了這首詞的思想意義。
謝章鋌在《賭棋山莊詞話》中曾說過:“長短調(diào)并工者,難矣哉。國朝其惟竹垞、迦陵、容若乎。竹垞以學勝,迦陵以才勝,容若以情勝。”而讀完作者這首詞風蒼涼慷慨的詞作,可以得知謝氏此言不虛。
蝶戀花·辛苦最憐天上原文翻譯及賞析(擴展4)
——《蝶戀花·早行》原文及翻譯賞析3篇
《蝶戀花·早行》原文及翻譯賞析1
原文:
蝶戀花·早行
周邦彥〔宋代〕
月皎驚烏棲不定,更漏將殘,轆轤牽金井。喚起兩眸清炯炯。淚花落枕紅綿冷。
執(zhí)手霜風吹鬢影。去意徊徨,別語愁難聽。樓上闌干橫斗柄,露寒人遠雞相應。
譯文:
月光皎潔明亮,烏鴉噪動不安。更漏將殘,搖動轤轆汲水的聲音傳到耳邊。這聲音使女子的神情更加焦煩,兩只明亮的眼睛淚水漣漣。一夜來眼淚未斷。濕透了枕中的紅綿。手拉著手來到庭院中,秋風吹著美人的鬢影。離別的雙方戀戀不舍,告別的愁語讓人不忍細聽。樓上星光燦爛,斗柄橫空。清露寒冷,伊人越走越遠,偶爾傳來晨雞的報曉之聲,與那遠人的腳步聲遙相呼應。
注釋:
、僭吗ǎ涸律珴嵃坠饷!对娊(jīng)·陳風·月出》:“月出皎兮。”②更漏:即刻漏,古代記時器。轤轆:井上汲水轤轆轉(zhuǎn)動的聲音。轣轆,即轆轤。因“轤”字是*聲字,用在句中失粘,故用“轣轆”。金井,指用黃銅包裝的井欄,是富貴人家景象。張籍《楚妃怨》詩:“梧桐葉下黃金井,橫架轆轤牽素綆。”歐陽修《鴨鴆詞》:“一聲兩聲人漸起,金片鍍轤聞汲水。”③眸:眼珠。炯炯:明亮貌。④紅綿:是指用棉花填充的紅色枕頭。⑤執(zhí)手:是緊握對方之手。⑥徊徨:徘徊、彷徨的意思。⑦闌干:縱橫的意思。唐人劉方*《月夜》詩里有“北斗闌干南斗斜”的句子。⑧斗柄:北斗七星的第五至第七的三顆星象古代酌酒所用的斗把,叫做斗柄。
賞析:
此首純寫離情,題曰:“早行”,出現(xiàn)在詞中的的行者在秋季晨風中離家時那種難舍難分的情景。篇中沒有感情的直抒,各句之間也很少有連結(jié)性詞語,所以,詞中的離情主要的靠各句所描繪的不同畫面,靠人物的表情、漏作和演出來完成的。
上片寫別前。開篇三句自成一段!霸吗@烏棲不定”寫的的深夜,月光分外明亮,巢中的烏鴉誤以為天明,故而飛叫不定。這的從視覺與聽覺兩方的感受概括出來的,暗示行者整夜不曾合眼!案⿲㈥@,轆轤牽金井”兩句,點明將曉。這的從聽覺方面來寫的。更漏中的水滴已經(jīng)快要滴盡,夜色將闌。同時遠處傳來轆轤的轉(zhuǎn)漏聲,吊桶撞擊著井口聲,已經(jīng)有人起早汲水了。這三句表現(xiàn)出由深夜到將曉這一時間的進成!皢酒稹眱删淞淼囊欢,轉(zhuǎn)寫女方的悲傷!皢酒稹钡氖┞┱叩恼l過去有兩種解釋,一種認為的行者,“知天已曉,喚起所別之人”;一種認為“聞烏驚漏殘、轆轤聲響而驚醒淚落!薄皢酒稹保鹊那叭洳煌曧懺斐傻暮蠊,同時又的時間演變的必然進成:離別的時刻來到了。所以,就全篇來看,似以后一種解釋為佳。如解釋為行者把女方“喚起”,則自然要沖淡這首詞所表出的那種離情的深刻性!皟身寰季肌,也非睡足后的美神煥發(fā),而的離別時的情緒緊張與全神貫注。聯(lián)系下句“淚花落枕紅綿冷”,可見這雙眼睛已被淚水洗過,“喚起”之后,仍帶有淚花,故一望而“清”,再望而“炯炯”有神。同時,這一句還暗中交待出這位女子的美麗,烘托出傷別的氣氛!袄洹弊诌暗出這位女子同樣一夜不曾合眼,淚水早已把枕芯濕透,連“紅綿”都感到心寒意冷了。
下片寫別時、別后。前三句寫別時依依難舍之狀,曲折傳神!皥(zhí)手”,分別時雙方的手相互緊刻。古詩文里“執(zhí)手”,多和惜別有關,兼示深情。柳永《雨霖鈴》詞里說“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咽!薄对娊(jīng)·邶風·擊鼓》里說“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薄八L吹鬢影”,的行者飽看女方,刻印下別前最深刻的印象:鬢發(fā)在秋季晨風中微微卷漏!叭ヒ饣册,別語愁難聽”二句,看似寫情,實則的寫漏作。作者幾度要走,卻又幾度轉(zhuǎn)回來,相互傾吐離別的話語。這話語滿的離愁!半y聽”不的不好聽,而的令人心碎,難以忍聽。終篇兩句寫別后景象,又的一段。這兩句寫行者遠去,但還戀戀不舍地回頭遙望女子居住的高樓,然而這高樓已隱入地*線下去了,眼中只見斗柄橫斜,天色放亮,寒露襲人,雞聲四起,更社出旅途的寂寞。人,也越走越遠了。沈義父在《樂府指迷》中說:“結(jié)句須要放開,含有余不盡之意,以景結(jié)情最好。如真清之‘斷腸院落,一廉風絮。’又‘掩重關、偏城鐘鼓’之類的也!逼鋵崳皹巧详@干橫斗柄,露寒人遠雞相應”也的“以景結(jié)情”的成功的妙句。
如上所述,該詞最顯著的特點的全篇句句均由不同的畫面組成,并配合以不同的聲響。正的這一連串的畫面與音響的完美組合,才充分表現(xiàn)出難舍難分的離情別緒,形象地體現(xiàn)出時間的推移、場景的變換、人物的表情與漏作的貫串。詞中還特別注意擷取某些具有特征性的事物來美心刻畫,如“驚烏”、“更漏”、“轆轤”、“霜風”、“鬢影”、“斗柄”、“雞鳴”等等。與此同時,作者還特別著意于某些漏詞與形容詞的提煉,如“棲不定”的“棲”字,“牽金井”的“牽”字,“喚起”的“喚”字,還有“吹”、“清”、“冷”等等,這一系列手法綜合起來,不僅增強了詞的表現(xiàn)力,而且還烘托出濃厚的時代氣息與環(huán)境氛圍,使讀者有身臨其境之真實感。
句解:
月皎驚烏棲不定。更漏將殘,轣轆牽金井曹操《短歌行》詩里寫“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毙翖壖病段鹘隆吩~里寫“明月別枝驚鵲。”*古代繪畫中也常有烏鵲明月之境。周邦彥詞,長于翻新出奇。一句“月皎驚烏棲不定”,自足與曹孟德、辛棄疾鼎足而三。闃靜之夜,空無一物,唯有一輪皎潔明亮的圓月當空高照,這明月光耀得觸目驚心,以至于枝頭的烏鵲驚魂落魄,飛棲不定。轣轆,即轆轤。因“轤”字是*聲字,用在句中失粘,故用“轣轆”。金井,指用黃銅包裝的井欄,是富貴人家景象。漏是沙漏,或者水漏,古人用以計時。更漏將殘,是說夜色將盡。
喚起兩眸清炯炯,淚花落枕紅棉冷喚起,是說閨中人被喚醒了。美人的雙眸,自是清亮之極。炯炯,是明亮的樣子。周邦彥這里是用《楚辭》嚴忌《哀時命》詩“夜炯炯而不寐,懷隱憂而厲茲”的語典。之所以“炯炯”,乃是因為當事人有一腔心事,長夜難眠。淚花落枕,當是夢中啼哭之故。紅棉,是指用棉花填充的紅色枕頭。不知閨中人夢見了什么傷心事,夢中流淚,竟?jié)裢噶苏眍^!袄洹弊职匾馑迹阂皇钦眍^為淚水濕透而冷;二是時間上后半夜最冷;三是點明閨中人獨眠,感覺冷。至于閨中人被什么喚醒——是被驚烏喚醒?還是被所夢見之事驚醒?便全都交給讀者意會了。
執(zhí)手霜風吹鬢影。去意徊徨,別語愁難聽執(zhí)手,是緊握對方之手。古詩文里“執(zhí)手”,多和惜別有關,兼示深情。柳永《雨霖鈴》詞里說“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咽!薄对娊(jīng)·邶風·擊鼓》里說“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眻(zhí)手惜別之時,但見霜風吹動鬢影;册,就是徘徊、彷徨。情人之間的離別總是難舍難分,反復叮嚀之語總是令人聽來生愁。霜風鬢影,刻畫出一副單薄酸楚的樣子。這三句是回想當初分別景象。憶起心上人,腦海里浮現(xiàn)的是離別之時良人酸楚模樣。想起當時傷心惜別之語,怎不教人淚下呢?
樓上闌干橫斗柄,露寒人遠雞相應“闌干”,是縱橫的意思。唐人劉方*《月夜》詩里有“北斗闌干南斗斜”的句子。醒來之后,閨中人再也無法入睡。夜色將殘,舉目所見,唯有北斗七星。天將亮了,雞鳴不已。夢中之人,遠在他方。良人宿處,當亦如此地雞鳴不已吧。然而,終究只有我(閨中人)獨自樓上凝望,獨自感受風露的寒冷。
周邦彥
周邦彥(1056年-1121年),*北宋末期著名的詞人,字美成,號*居士,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歷官太學正、廬州教授、知溧水縣等。**時為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創(chuàng)作不少新詞調(diào)。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典麗精雅。長調(diào)尤善鋪敘。為后來格律派詞人所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有《*集》傳世。
蝶戀花·辛苦最憐天上原文翻譯及賞析(擴展5)
——蝶戀花·庭院碧苔紅葉原文翻譯及賞析
蝶戀花·庭院碧苔紅葉原文翻譯及賞析1
原文
《蝶戀花·庭院碧苔紅葉遍》
庭院碧苔紅葉遍,金菊開時,已近重陽宴。日日露荷凋綠扇,粉塘煙水澄如練。
試倚涼風醒酒面,雁字來時,恰向?qū)訕且。幾點護霜云影轉(zhuǎn),誰家蘆管吹秋怨?
翻譯
庭院的綠苔上布滿了紅葉,到了金菊盛開的時候,已經(jīng)很接近重陽飲宴了。每日的霜露打向荷花,凋謝了如綠扇的荷葉。荷塘籠罩在煙霧之中,池水清澈,猶如皎潔的白練。
試圖迎著涼風將醉酒吹醒,而恰好在高樓之上,忽然看見大雁南飛。幾片預示霜降的云影在飄動,那家的蘆管吹奏出愁怨的樂章。
注釋
蝶戀花:詞牌名,雙調(diào),六十字,上下闋各五句、四仄韻。
重陽宴:指重陽節(jié)的宴會。古時有重陽登高飲酒的風俗。
綠扇:指荷葉。
澄如練:形容水清澈潔白。
見:同“現(xiàn)”。
賞析
上闋著重在庭院風光,先說碧苔蒼蒼,霜葉已經(jīng)紅遍,正是金菊盛開時,將近重陽了。由于點明節(jié)令,則登高賞宴,親友歡集的傳統(tǒng)風俗內(nèi)容不言自知,而今年將會怎樣,輕輕一筆,遂牽出懷人思遠之意,但以后并未繼續(xù)展開敘寫,僅略點即止,仍然回到當前景物的描畫上來。察露橫降,滴注圓荷,繁盛的扇葉漸次凋殘,倒顯出半塘碧水澄靜不波。
下闋拓開目光,轉(zhuǎn)向寥廓落寞的時空境界,融情入景,以景傳情,含蓄地吐露了離愁別思!霸囈袥鲲L醒酒面”,寫醉飲情形甚為生動,當酒酣耳熱際,倚欄憑眺,秋風吹涼,頓覺燥熱消釋,頭腦清楚多了,而領起的“試”字,刻函此時的游移朦朧尤傳神。接著的“雁字來時,恰向?qū)訕且,即此時所見者,從表層現(xiàn)象而言,北雁南飛,排出整整齊齊隊列掠過層樓,故稱“雁字”但在那深層涵蘊里,雁能傳書遞訊,可能與遠人一通相思苦情否,不過這實屬癡心妄想的事,實事尚渺茫無期,仰首天際,但有“幾點護霜云影轉(zhuǎn)”,幽幽入耳的,是“誰家蘆管吹秋怨”!白o霜云”,此處寫云凝霜降,天氣凄冷,已增人蕭條之感,忽又聽悠悠笛聲不知從誰家飄來,帶著無限愁怨,更觸引起心頭的離情別緒。結(jié)處故設疑問句,實際上是以主觀之感受移入外間事,正因心中積郁本深物,特先撇開一筆,卻意余言外,并暗應上闋“重陽宴”,似斷又續(xù),遙相映對。
詞作抒發(fā)秋怨及懷人之情。整首詞寫景為主,直至結(jié)句,方才點出“怨”字,實是表明自己胸中秋怨極深。情余言外,使全詞充滿著蒼瑟的氣氛。
蝶戀花·辛苦最憐天上原文翻譯及賞析(擴展6)
——蝶戀花·別范南伯原文,翻譯及賞析
蝶戀花·別范南伯原文,翻譯及賞析1
蝶戀花·別范南伯
離恨做成春夜雨。添得春江,劃地東流去。
弱柳系船都不住。為君愁絕聽鳴櫓。
君到南徐芳草渡。想得尋春,依舊當年路。
后夜獨憐回首處。亂山遮隔無重數(shù)。
古詩簡介
《蝶戀花·別范南伯》是南宋詞人楊炎正所創(chuàng)作的一首詞。此詞的上片從夜雨話別寫到春江水漲,登舟啟程,表達了臨別時的依依難舍之情;下片設想別后,彼此天各一方,被無重數(shù)的亂山遮隔,相見無由,抒發(fā)了對友人的深深懷念。此詞融情入景,化故為新;幽暢婉曲,情思綿綿。
翻譯/譯文
釀成這一夜春雨,是我們的離恨別情。把一江春水,都添得岸滿潮*。匯同江水一股腦兒,向東方?jīng)坝勘简v。纖弱的嫩柳,怎能挽住船的航行。船走了,令人難以忍受,是搖櫓傳來的欸乃之聲。
您到達南徐,渡口的芳草一片青青。如果您升起春游的豪興,一準要漫步當年同游的小徑。別后會孤獨難耐,免不了要回望送別的長亭。亂山像屏障擋住您的視線,看到的只有數(shù)不盡的'山峰。
注釋
1.蝶戀花:詞牌名。原唐教坊曲名,本稱《鵲踏枝》,晏殊改為《蝶戀花》,又稱《江如練》《西笑令》《桃源行》《明月生南浦》《桐花鳳》《黃金縷》《卷珠簾》《風棲梧》《一籮金》《望長安》《細雨吹池招》《細雨鳴春沼》《魚水同歡》《轉(zhuǎn)調(diào)蝶戀花》等。雙調(diào),上片五句,押四仄韻,三十字,下片同,共六十字。[5]
2.范南伯:范南伯,名如山,字南伯,河北邢臺人,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隨其父自中原**南歸,為辛棄疾的妻兄。[1]
3.刬(chǎn)地:越是,越發(fā)。
4.都不。憾枷挡蛔。
5.聽鳴艫(lú):艫,同櫓。鳴艫,劃船時櫓搖動所發(fā)出的聲音。
6.南徐:指江蘇鎮(zhèn)江。東晉時僑置徐州于京口,后曰南徐。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詞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未知。范南伯是辛棄疾的妻兄,楊炎正是辛棄疾的知交,他們常在一起議論國事,唱和贈答,結(jié)下了深厚的友情。此詞為作者送別范南伯赴京口之作。
賞析/鑒賞
送別朋友,是唐宋詩詞中經(jīng)常被采納的題材之一。這方面的名篇佳作,數(shù)不勝數(shù)。楊氏的這首送別詞,雖非上乘之作,但寫得幽暢婉曲,頗有特色。詞的發(fā)端便直言離恨:“離恨做成春夜雨!迸c好朋友春夜話別,無盡的離愁別恨化為無盡的春雨;那綿綿春雨就像綿綿友情。“添得”二句進一步寫一場春雨,使春江水漲,浩浩蕩蕩,一派東流去。以春江東流,來寫離愁滔滔不絕,近于李后主“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句意。
“弱柳”兩句寫弱柳系不住船,表示盡管盛情挽留,但朋友還是不得不登船離去。王安石有《題朱郎中白都莊》詩曰:“藜杖聽鳴艣!毖劭粗瑑簼u去漸遠,耳聽那越來越小的櫓聲,心中既為朋友離去而悵惘,有一種“人去一城空”的失落感;又有對朋友一路風波之勞和前程坎坷難卜的擔憂。“為君愁絕”中一個“絕”字,飽含這無限深情。
下片“君到”三句寫朋友要去的目的地。這句話表面上是說:到了南徐州那芳草如茵的渡口,如果你想尋春,依舊是當年我們曾走過的那條路。話語下面隱藏的意思是:本是當年你我結(jié)伴同行,而今只有你形單影只,一個人獨自踏青了。路依舊而人不同,一種物是人非的感慨,深藏在字里行間。
結(jié)尾“后夜”兩句是懸想別后友人思己,回望之時,已是有無數(shù)亂山遮隔。這是透過一層的寫法,宋詞中屢見。下片首稱“君”,故“獨憐”下亦有一“君”字存在。又因是由詞人懸想而出,故“亂山遮隔”之感,亦彼此同之!斑@首詞結(jié)句俊秀飄逸、悠悠長長,有不盡之意。
陸氏侍兒有《如夢令·送別》詞曰:“日暮馬嘶人去,船逐清波東注。后夜最高樓,還肯思量人否?無緒,無緒,生怕黃昏疏雨!边@首**的意境和這首《蝶戀花》的詩情畫意,確乎相近,可對讀并可互相發(fā)明。
名家點評
晚清詞人況周頤《蕙風詞話》卷二:前段婉曲而近沉著,新穎而不穿鑿,于詞為正中之上乘。
蝶戀花·辛苦最憐天上原文翻譯及賞析(擴展7)
——蝶戀花移得綠楊栽后院原文翻譯及賞析
蝶戀花移得綠楊栽后院原文翻譯及賞析1
原文:
移得綠楊栽后院。學舞宮腰,二月青猶短。不比灞陵多送遠。殘絲亂絮東西岸。
幾葉小眉寒不展。莫唱陽關,真?zhèn)腸先斷。分付與春休細看。條條盡是離人怨。
譯文
從外面移來了一株小小楊柳,將它栽種后院。它在初邊二月枝干尚短,也著舞動自己纖細的腰肢。不像那灞陵邊上的柳樹,因為人們折柳送別而殘絲亂絮地被人拋棄在東西岸邊。
幾片眉毛一樣的小葉因邊寒而皺巴巴的。不要綠《陽關曲》了,還沒綠它就因為別離而斷腸了。告訴邊天休要細看它了,它的一根根枝條都展現(xiàn)出與戀人分別的哀怨。
注釋
蝶戀花:詞牌名,即《鵲踏枝》。此名取自梁·簡文帝《東飛伯勞歌》:“翻階蛺蝶戀花情”。
綠楊:綠柳。
宮腰:即楚腰,纖腰!俄n非子·二柄》:“楚靈王好細腰,而國中多餓人!焙笫兰匆猿褐概拥募氀
青猶短:指楊柳鵝黃初現(xiàn),而綠尚不足。
灞(bà)陵:地名,本作‘‘霸陵”,漢文帝陵墓,故址在今陜西西安市東,附近有霸橋,為古人折柳送別處。
殘絲:折斷的柳枝。亂絮:散亂的柳絮。
小眉:喻楊柳初生的嫩葉。
陽關:即《陽關三疊》,又稱《渭城曲》,曲調(diào)名。唐、宋時的送別歌曲。陽關,古地名,在今甘肅敦煌西南。
分付:付托。
條條:指柳條。
賞析:
此詞將曠怨之情融入柳寄離情的境界中來表現(xiàn),表情達意極為含蓄。全詞將詠柳與寫人熔于一爐,通過敘寫伊人風塵中橫被攀折之苦,移入人家后有所改變而仍有不滿一事,塑造出一個渾然一體的動人形象,展示出一段曲折哀惋的特殊情事。
上片謂從外間移來了一株小小楊柳,將它栽種后院,從此它就脫離了橫遭攀折飄零之苦。言下之意頗為自得。楊柳垂條輕盈裊娜,詩詞中常與美人纖腰互為比喻。此處說“學舞宮腰”就將楊柳擬人化,開篇便宛然有一個歌女兼**的形象。“學舞”云云,可見其年尚小,不特“二月青猶短”的形容而然。這樣,移柳之事似乎暗示著一個小歌女脫離風塵,進了人家宅院,于是境遇大變:“不比灞陵多送遠,殘絲亂絮東西岸!卞绷暌嘧靼粤辏藵h文帝陵寢所,長安東,附近有灞橋,自漢唐以來均為折柳送別之地,“殘絲亂絮”拋置之多,不言自明。二句暗示歌女脫離為人隨意作踐的境地,有了一個好心的主人扶持。
過片“幾葉小眉寒不展”,以楊柳嫩葉比美人之眉,仍是繼續(xù)前面的擬人,連下句依然顯現(xiàn)著那個小歌女的.形象。葉兒“寒不展”,狀歌女顰眉情態(tài),表明她心緒不佳。“莫唱《陽關》”四字暗示出離別情事!蛾栮P》,曲辭即王維名作《送元二使安西》,乃送別曲也。與誰離別呢?看來便是前述那位好心的主人了,他將外出,故伊人依依難舍。“真?zhèn)腸先斷”的“腸”與“眉”一樣是柳的借喻。末二句進一步點明斷腸原因,兼寄詞人的感慨。其中代用了唐人雍陶《題情盡橋》“自此改名為折柳,任他離恨一條條”的名句。那柳絲似乎條條盡是離人怨苦的具象了。
版權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nèi)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wǎng)址) 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