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操网,9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精品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亚洲,亚洲haose在线观看

壓強物理知識點歸納3篇

壓強物理知識點歸納1

  ⒈壓強P: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做壓強。

  壓力F: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單位:牛(N)。

  壓力產生的效果用壓強大小表示,跟壓力大小、受力面積大小有關。

  壓強單位:牛/米2;專門名稱:帕斯卡(Pa)

  公式:F=PS【S:受力面積,兩物體接觸的公共部分;單位:米2!

  改變壓強大小方法:①減小壓力或增大受力面積,可以減小壓強;②增大壓力或減小受力面積,可以增大壓強。

  ⒉液體內部壓強:【測量液體內部壓強:使用液體壓強計(U型管壓強計)!

  產生原因:由于液體有重力,對容器底產生壓強;由于液體流動性,對器壁產生壓強。

  規(guī)律:①同一深度處,各個方向上壓強大小相等②深度越大,壓強也越大③不同液體同一深度處,液體密度大的,壓強也大。[深度h,液面到液體某點的豎直高度。]

  公式:P=ρghh:單位:米;ρ:千克/米3;g=9.8牛/千克。

 、炒髿鈮簭姡捍髿馐艿街亓ψ饔卯a生壓強,證明大氣壓存在且很大的是馬德堡半球實驗,測定大氣壓強數值的是托里拆利(意大利科學家)。托里拆利管傾斜后,水銀柱高度不變,長度變長。

  1個標準大氣壓=76厘米水銀柱高=1.01×105帕=10.336米水柱高

壓強物理知識點歸納2

  1.固體壓強公式:

  P=F/S,式中p單位是:帕斯卡,簡稱:帕,1帕=1牛/米2,壓力F單位是:牛;受力面積S單位是:米2

  2.增大壓強方法:

 。1)S不變,F↑;

 。2)F不變,S↓

  (3)同時把F↑,S↓。

  而減小壓強方法則相反。

  3.液體壓強產生的原因:

  是由于液體受到重力。

  4.液體壓強特點:

 。1)液體對容器底和壁都有壓強,

 。2)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3)液體的壓強隨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

  (4)不同液體的壓強還跟密度有關系。

  5.液體壓強計算公式:

  p=gh,

 。ㄊ且后w密度,單位是千克/米3;g=9.8牛/千克;h是深度,指液體**液面到液體內部某點的豎直距離,單位是米。)

  6.大氣壓強產生的原因:

  空氣受到重力作用而產生的,大氣壓強隨高度的增大而減小,沸點降低。

  7.測定大氣壓強值的實驗是:托里拆利實驗。

  8.證明大氣壓強存在的實驗是:馬德堡半球實驗。

  9.標準大氣壓:

  把等于760毫米水銀柱的大氣壓。1標準大氣壓=760毫米汞柱=1.013×105帕=10.34米水柱。

  10.流體壓強大小與流速關系:

  在流體中流速越大地方,壓強越;流速越小的地方,壓強越大。


壓強物理知識點歸納3篇擴展閱讀


壓強物理知識點歸納3篇(擴展1)

——中考物理知識點:壓強3篇

中考物理知識點:壓強1

  1.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1 g/ cm3。

  2. 1m3水的質量是1t,1cm3水的質量是1g。

  3.利用天*測量質量時應"左物右碼"。

  4.同種物質的密度還和狀態(tài)有關(水和冰同種物質,狀態(tài)不同,密度不同)。

  5.增大壓強的方法:

  增大壓力

  減小受力面積

  6.液體的密度越大,深度越深液體內部壓強越大。

  7.連通器兩側液面相*的條件:

  同一液體

  液體靜止

  8.利用連通器原理(船閘、茶壺、回水管、水位計、自動飲水器、過水涵洞等)

  9.大氣壓現象(用吸管吸汽水、覆杯試驗、鋼筆吸水、抽水機等)

  10.馬德保半球試驗證明了大氣壓強的存在,托里拆利試驗證明了大氣壓強的值。

  11.浮力產生的原因:液體對物體向上和向下壓力的合力。

  12.物體在液體中的三種狀態(tài):漂浮、懸浮、沉底。

  13.物體在漂浮和懸浮狀態(tài)下:浮力 = 重力。

  14.物體在懸浮和沉底狀態(tài)下:V排 = V物。

  15.阿基米德原理F浮= G排也適用于氣體(浮力的計算公式:F浮= ρ氣gV排也適用于氣體)。

中考物理知識點:壓強2

  一、壓強

  壓力:垂直壓在物體表面的力(1)有的和重力有關;如:水*面:F=G(2)有的和重力無關。

  壓力的作用效果:(實驗采用**變量法)跟壓力、受力面積的大小有關。

  壓強: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壓強。

  壓強公式:p=F/S,式中p單位是:pa,壓力F單位是:N;受力面積S單位是:m2。

  增大壓強方法:(1)S不變,F增大;;(2)F不變,S減小;(3)同時把F增大,S減小。

  減小壓強方法則相反。

  二、液體的壓強

  液體壓強產生的原因:是由于液體受到重力,液體具有流動性。

  液體壓強特點:(1)液體對容器底和壁都有壓強,(2)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3)液體的壓強隨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4)不同液體的壓強還跟密度有關系。

  液體壓強計算:,(ρ是液體密度,單位是kg/m3;g=9.8n/kg;h是深度,指液體**液面到液體內部某點的豎直距離,單位是m。)據液體壓強公式:,液體的壓強與液體的密度和深度有關,而與液體的體積和質量等無關。

  連通器:上端開口、下部相連通的容器。

  連通器原理:連通器如果只裝一種液體,在液體不流動時,各容器中的液面總保持相*。

  應用:船閘、、鍋爐水位計、茶壺、下水管道。

  三、大氣壓強

  證明大氣壓強存在的實驗是馬德堡半球實驗。

  大氣壓強產生的原因:空氣受到重力作用,具有流動性而產生的,

  測定大氣壓強值的實驗是:1、托里拆利實驗(最先測出):實驗中玻璃管上方是真空,管外水銀面的上方是大氣,是大氣壓**管內這段水銀柱不落下,大氣壓的數值等于這段水銀柱產生的壓強。2、課堂實驗:用吸盤測大氣壓:(原理:二力*衡F=大氣壓p=F/s)

  測定大氣壓的儀器是:氣壓計。常見氣壓計有水銀氣壓計和無液(金屬盒)氣壓計。

  標準大氣壓:把等于760毫米水銀柱的大氣壓。1標準大氣壓=760毫米汞柱=1.013×105pa。

  大氣壓的變化:和高度、天氣等有關;大氣壓強隨高度的增大而減小;在海拔3000m以內,大約每升高10m,大氣壓減小100pa。

  ○(沸點與氣壓關系:一切液體的沸點,都是氣壓減小時降低,氣壓增大時升高)。

  抽水機是利用大氣壓把水從低處抽到高處的。在1標準大氣壓下,能**水柱的高度約10.3m高。

  四、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在氣體和液體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小。

  飛機的升力:飛機前進時,由于機翼上下不對稱,機翼上方空氣流速大,壓強較小,下方流速小,壓強較大,機翼上下表面存在壓強差,這就產生了向上的升力。

  五、浮力

  浮力:浸在液體或氣體里的物體,都受到液體或氣體對它豎直向上的力,這個力叫浮力。

  浮力產生的原因: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液體對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壓力差。

  浮力方向總是豎直向上的`。

  物體沉浮條件:(開始是浸沒在液體中)

  法一:(比浮力與物體重力大小)

  (1)F浮G上浮(最后漂浮,此時F浮=G)

  (3)F浮=G懸浮或漂浮

  法二:(比物體與液體的密度大小)

  (1)>下沉;(2)<上浮;(3)=懸浮。(不會漂浮)

  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體里的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開的液體所受的重力。(浸沒在氣體里的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開氣體受到的重力)

  阿基米德原理公式:

  計算浮力方法有:

  (1)稱量法:F浮=G-F,(G是物體受到重力,F是物體浸入液體中彈簧秤的讀數)

  (2)壓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3)阿基米德原理:

  (4)*衡法:F浮=G物(適合漂浮、懸浮)

  六、浮力利用

  (1)輪船:用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做成空心,使它能排開更多的水。這就是制成輪船的道理。

  排水量:輪船按照設計要求,滿載時排開水的質量。排水量=輪船的總質量

  (2)潛水艇:通過改變自身的重力來實現沉浮。

  (3)氣球和飛艇:充入密度小于空氣的氣體。

  (4)密度計:測量液體密度的儀器,利用物體漂浮在液面的條件工作(F浮=G),刻度值上小下大。


壓強物理知識點歸納3篇(擴展2)

——初中物理《壓強》知識點歸納3篇

初中物理《壓強》知識點歸納1

  一、壓強

  1.壓強:(1)壓力:

 、佼a生原因:由于物體相互接觸擠壓而產生的力。

 、趬毫κ亲饔迷谖矬w表面上的力。

 、鄯较颍捍怪庇谑芰γ。

 、軌毫εc重力的關系:力的產生原因不一定是由于重力引起的,所以壓力大小不一定等于重力。只有當物體放置于水*地面上時壓力才等于重力。

  (2)壓強是表示壓力作用效果的一個物理量,它的大小與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有關。

  (3)壓強的定義: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做壓強。

  (4)公式:p=f/s。式中p表示壓強,單位是帕斯卡;f表示壓力,單位是牛頓;s表示受力面積,單位是*方米。

  (5)國際單位:帕斯卡,簡稱帕,符號是pa。1pa=ln/m2,其物理意義是:lm2的面積上受到的壓力是1n。

  2.增大和減小壓強的方法

  (1)增大壓強的方法:

 、僭龃髩毫Γ

  ②減小受力面積。

  (2)減小壓強的方法:

  ①減小壓力:

 、谠龃笫芰γ娣e。

  二、液體壓強

  1.液體壓強的特點

  (1)液體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2)同種液體中在同一深度處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

  (3)同種液體中,深度越深,液體壓強越大。

  (4)在深度相同時,液體密度越大,液體壓強越大。

  2.液體壓強的大小

  (1)液體壓強與液體密度和液體深度有關。

  (2)公式:p=ρgh。式中,p表示液體壓強單位帕斯卡(pa);ρ表示液體密度,單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3);h表示液體深度,單位是米(m)。

  3.連通器——液體壓強的實際應用

  (1)原理:連通器里的液體在不流動時,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總是相同的。

  (2)應用:水壺、鍋爐水位計、水塔、船鬧、下水道的彎管。

  三、大氣壓強

  1.大氣壓產生的原因:由于重力的作用,并且空氣具有流動性,因此發(fā)生擠壓而產生的。

  2.大氣壓的測量——托里拆利實驗

  (1)實驗方法:在長約1m、一端封閉的玻璃管里灌滿水銀,用于指將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銀槽中。放開于指,管內水銀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時就不再下降,這時測出管內外水銀面高度差約為1900px。

  (2)計算大氣壓的數值:p0=p水銀=ρgh=13.6x103kg/m3x9.8n/kgx0.76m=1.013x105pa。所以,標準大氣壓的數值為:p0=1.013xl05pa=1900pxhg=760mmhg。

  (3)以下操作對實驗沒有影響:

 、俨AЧ苁欠駜A斜;

 、诓AЧ艿拇旨;

  ③在不離開水銀槽面的前提下玻璃管口距水銀面的`位置。

  (4)若實驗中玻璃管內不慎漏有少量空氣,液體高度減小,則測量值要比真實值偏小。

  (5)這個實驗利用了等效替換的思想和方法。

  3.影響大氣壓的因素:高度、天氣等。在海拔3000m以內,大約每升高10m,大氣壓減小100pa。

  4.氣壓計——測定大氣壓的儀器。種類:水銀氣壓計、金屬盒氣壓計(又叫做無液氣壓計)。

  5.大氣壓的應用:抽水機等。

  四、液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1.在氣體和液體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小。

  2.飛機的升力的產生:飛機的機翼通常都做成上面凸起、下面*直的形狀。當飛機在機場跑道上滑行時,流過機翼上方的空氣速度快、壓強小,流過機翼下方的空氣速度慢、壓強大。機翼上下方所受的壓力差形成向上的升力。

初中物理《壓強》知識點歸納2

  液體壓強原理

  液體壓強(帕斯卡定律)的原理我們知道,物體受到力的作用產生壓力,而只要某物體對另一物體表面有壓力,就存在壓強,同理,水由于受到重力作用對容器底部有壓力,因此水對容器底部存在壓強。液體具有流動性,對容器壁有壓力,因此液體對容器壁也存在壓強。

  在初中階段,液體壓強原理可表述為:“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壓強隨液體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同種液體在同一深度的各處,各個方向的壓強大小相等;不同的液體,在同一深度產生的壓強大小與液體的密度有關,密度越大,液體的壓強越大!

  以上對物理中液體壓強原理知識點的內容總結學習,相信同學們已經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后面我們進行更多的知識點內容學習吧。

  壓強的意義

  ⑴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強隨著壓力的增大而增大。(此時壓強與壓力成正比)

  ⑵同一壓力作用在支承物的表面上,若受力面積不同,所產生的壓強大小也有所不同。受力面積小時,壓強大;受力面積大時,壓強小。

  ⑶壓力和壓強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概念:壓力是**面上所受到的并垂直于**面的作用力,跟**面面積大小無關。

  壓強是物體單位面積受到的壓力。

 、葔毫、壓強的單位是有區(qū)別的。壓力的單位是牛頓,踉一般力的單位是相同的。壓強的單位是一個復合單位,它是由力的單位和面積的單位組成的。在國際單位制中是牛頓/*方米,稱“帕斯卡”,簡稱“帕”。

  通過上面對壓強的意義知識點的內容總結學習,同學們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學們在考試中取得優(yōu)異成績。

  物體的浮沉條件

 。1)前提條件:物體浸沒在液體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請根據示意圖完成下空。

  (3)說明:

 、倜芏染鶆虻奈矬w懸。ɑ蚱。┰谀骋后w中,若把物體切成大小不等的兩塊,則大塊、小塊都懸。ɑ蚱。。

  ②一物體漂浮在密度為ρ的液體中,若露出體積為物體總體積的1/3,則物體密度為2/3ρ

  分析:F浮=G則:ρ液V排g=ρ物Vg

  ρ物=(V排/V)·ρ液=2/3ρ液

 、蹜腋∨c漂浮的比較

  相同:F浮=G

  不同:懸浮ρ液=ρ物;V排=V物漂浮ρ液<ρ物;V排

 、芘袛辔矬w浮沉(狀態(tài))有兩種方法:比較F浮與G或比較ρ液與ρ物。

  通過上面對物體的浮沉條件知識點的內容總結學習,相信同學們已經能很好掌握了吧,希望同學們很好的參加考試。


壓強物理知識點歸納3篇(擴展3)

——物理知識點歸納

物理知識點歸納1

  人教版物理知識點歸納

  (一)

  一、電流:電荷的定向移動行成電流。

  1、產生電流的條件:

  (1)**電荷;

  (2)電場;

  2、電流是標量,但有方向:我們規(guī)定:正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是電流的方向;

  注:在電源外部,電流從電源的正極流向負極;在電源的內部,電流從負極流向正極;

  3、電流的大。和ㄟ^導體橫截面的電荷量Q跟通過這些電量所用時間t的比值叫電流I表示;

  (1)數學表達式:I=Q/t;

  (2)電流的國際單位:安培A

  (3)常用單位:毫安mA、微安uA;(4)1A=103mA=106uA

  二、歐姆定律: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U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R成反比;

  1、定義式:I=U/R;

  2、推論:R=U/I;

  3、電阻的國際單位時歐姆,用Ω表示;

  1kΩ=103Ω,1MΩ=106Ω;

  4、伏安特性曲線:

  三、閉合電路:由電源、導線、用電器、電鍵組成;

  1、電動勢:電源的電動勢等于電源沒接入電路時兩極間的電壓;用E表示;

  2、外電路:電源外部的電路叫外電路;外電路的電阻叫外電阻;用R表示;其兩端電壓叫外電壓;3、內電路:電源內部的電路叫內電阻,內點路的電阻叫內電阻;用r表示;其兩端電壓叫內電壓;如:發(fā)電機的線圈、干電池內的溶液是內電路,其電阻是內電阻;

  4、電源的電動勢等于內、外電壓之和;E=U內+U外;U外=RI;E=(R+r)I

  四、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閉合電路里的電流跟電源的電動勢成正比,跟內、外電路的電阻之和成反比;

  1、數學表達式:I=E/(R+r)

  2、當外電路斷開時,外電阻無窮大,電源電動勢等于路端電壓;就是電源電動勢的定義;

  3、當外電阻為零(短路)時,因內阻很小,電流很大,會燒壞電路;

  五、半導體:導電能力在導體和絕緣體之間;半導體的電阻隨溫升越高而減小;

  六、導體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升高,當溫度降低到某一值時電阻消失,成為超導;

  (二)

  一、磁場:

  1、磁場的基本性質:磁場對放入其中的磁極、電流有磁場力的作用;

  2、磁鐵、電流都能能產生磁場;

  3、磁極和磁極之間,磁極和電流之間,電流和電流之間都通過磁場發(fā)生相互作用;

  4、磁場的方向:磁場中小磁針北極的指向就是該點磁場的方向;

  二、磁感線:在磁場中畫一條有向的曲線,在這些曲線中每點的切線方向就是該點的磁場方向;

  1、磁感線是人們?yōu)榱嗣枋龃艌龆藶榧僭O的線;

  2、磁鐵的磁感線,在外部從北極到南極,內部從南極到北極;

  3、磁感線是封閉曲線;

  三、安培定則:

  1、通電直導線的磁感線:用右手握住通電導線,讓伸直的大拇指所指方向跟電流方向一致,彎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磁感線的環(huán)繞方向;

  2、環(huán)形電流的磁感線:讓右手彎曲的四指和環(huán)形電流方向一致,伸直的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環(huán)形導線中心軸上磁感線的方向;

  3、通電螺旋管的磁場:用右手握住螺旋管,讓彎曲的四指方向和電流方向一致,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螺旋管內部磁感線的方向;

  四、地磁場:地球本身產生的磁場;從地磁北極(地理南極)到地磁南極(地理北極);

  五、磁感應強度:磁感應強度是描述磁場強弱的物理量。

  1、磁感應強度的大。涸诖艌鲋写怪庇诖艌龇较虻耐妼Ь,所受的安培力F跟電流I和導線長度L的乘積的比值,叫磁感應強度。B=F/IL

  2、磁感應強度的方向就是該點磁場的方向(放在該點的小磁針北極的指向)

  3、磁感應強度的國際單位:特斯拉T,1T=1N/A。m

  六、安培力:磁場對電流的作用力;1、大小:在勻強磁場中,當通電導線與磁場垂直時,電流所受安培力F等于磁感應強度B、電流I和導線長度L三者的乘積。

  人教版物理學習方法

  重視物理概念

  初中將學**量的重要的物理概念、規(guī)律,而這些概念、規(guī)律,是解決各類問題的基礎,因此要真正理解和掌握,應力求做到“五會”:

  會表述:能熟記并正確地敘述概念、規(guī)律的內容。

  能表達:明確概念、規(guī)律的表達公式及公式中每個符號的科學意義。

  會理解:能**公式的利用范圍和使用條件。

  會變形:會對公式進行精確變形,并理解變形后的含義。

  能應用:能應用概念和公式進行簡單的判斷、推理和計算。

  人教版物理學習技巧

  (1)立足課堂,夯實基礎。課堂是學習物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主陣地,只有把握課堂,抓牢“雙基”,學習必要的方法,才會有拓展、提高的可能。

  (2)注重探究過程,學習研究方法。物理是一門實驗科學,學習物理要注重科學探究的過程,對于每一個實驗探究不僅要知道怎樣做,而且要理解為什么要這樣做,并能對探究過程和結果作出適當的評估;除了學習物理知識,還應學習相關的研究方法,如:轉化法,**變量法,對比法,理想實驗推理法,歸納法、等效法、類比法、建立理想模型法等。(3)強化訓練,提高知識的遷移應用能力。課外適當做一些補充練習是消化、鞏固所學知識,拓展提高的一種較為有效的措施。在解題過程中注意培養(yǎng)、提高審題能力。

  (4)優(yōu)化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如遇到學習的難點、疑點,由于初三階段的學習較為緊張,不能花很多的時間去慢慢“磨”,應做好標記,跟同學討論,最好求得老師的解答,理解過程,掌握方法。

  (5)歸納概括、串前聯后,形成綜合能力。在*時的學習過程中,對所學的知識進行必要的歸納總結,并將新學的知識和前面的內容聯系起來,注意它們的相同點與不同點,做到前后貫通。如學習功率的概念時可以對照已經學過的速度概念進行綜合思考。

  (6)規(guī)范解答,注意細節(jié)!耙(guī)范”在考試中主要體現在簡答題、作圖題、計算題中。歷年中考中,因解答不規(guī)范而失分的情況屢見不鮮。


壓強物理知識點歸納3篇(擴展4)

——高一必修1物理知識點歸納5篇

高一必修1物理知識點歸納1

  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時間的關系

  勻速直線運動

  1、定義:物體沿著直線運動,而且保持加速度不變,這種運動叫做勻變速直線運動。

  2、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分類:

  3、勻變速直線運動的v-t圖象

  實驗小車的v-t圖象是一條傾斜直線。由此可知,無論Δt取何值,無論在什么時間階段,Δt對應的速度變化Δv都相同,即Δv/Δt不變,則物體的加速度不變。所以勻變速直線運動的v-t圖象是一條傾斜直線。在數學函數圖象中,Δv/Δt叫做圖象的斜率,故v-t圖象的斜率表示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的大小。

高一必修1物理知識點歸納2

  線速度V=s/t=2πR/T2.角速度ω=Φ/t=2π/T=2πf

  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4.向心力F心=Mv^2/R=mω^2_=m(2π/T)^2_

  周期與頻率T=1/f6.角速度與線速度的關系V=ωR

  角速度與轉速的關系ω=2πn(此處頻率與轉速意義相同)

  主要物理量及單位:弧長(S):米(m)角度(Φ):弧度(rad)頻率(f):赫(Hz)

  周期(T):秒(s)轉速(n):r/s半徑(R):米(m)線速度(V):m/s

  角速度(ω):rad/s向心加速度:m/s2

  注:

  (1)向心力可以由具體某個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還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終與速度方向垂直。

  (2)做勻速度圓周運動的物體,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變速度的方向,不改變速度的大小,因此物體的動能保持不變,但動量不斷改變。

高一必修1物理知識點歸納3

  A.牛頓第一定律(慣性定律)

  1.內容: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狀態(tài),知道外力迫使它改變之中狀態(tài)為止。

  2.一切物體都有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狀態(tài)的特性。

  3.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改變需要外力。

  4.慣性的定義:物體的這種保持原來的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tài)的性質叫做慣性。

  5.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物體的運動并不需要力來維持。

  6.慣性是物質的固有屬性,不論物體處于什么狀態(tài),都具有慣性。

  B.牛頓第二定律

  1.內容:物體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外力大小成正比,跟物體的質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

  2.表達式:F=ma

  (1)定律的表達式雖寫成F=ma,但不能認為物體所受外力大小與加速度大小成正比,與物體質量成正比。

  (2)式中的F是物體所受的合外力,而不是其中的某一個力?當然如果F是某一個力或某一方向的分量,其加速度也是該力單獨產生的或者是在某一方向上產生的

  3.注意

  (1)如果合外力的方向與物體運動的方向相同,則加速度的方向與運動方向相同,這時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

  (2)如果合外力的方向與物體運動的方向相反,則加速度的方向與運動方向相反,這時物體做減速運動。

  (3)如果合外力不變(恒定),則加速度也不變(恒定),這時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

  (4)如果合外力為零,則加速度也為零,這時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或處于靜止狀態(tài)。

  C.牛頓第三定律

  1.兩個物體之間力的作用總是相互的。我們把其中一個力叫做作用力,另一個力就叫做反作用力。

  2.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特點

  (1)作用在兩個物體上

  (2)具有同種性質

  (3)同時產生,同時消失。

  (4)在同一直線上,方向相反。

高一必修1物理知識點歸納4

  牛頓運動定律的應用

  1、動力學的兩類基本問題:

  (1)已知物體的受力情況,確定物體的運動情況.基本解題思路是:

 、俑鶕芰η闆r,利用牛頓第二定律求出物體的加速度.

 、诟鶕}意,選擇恰當的運動學公式求解相關的速度、位移等.

  (2)已知物體的運動情況,推斷或求出物體所受的未知力.基本解題思路是:①根據運動情況,利用運動學公式求出物體的加速度.

 、诟鶕nD第二定律確定物體所受的合外力,從而求出未知力.

  (3)注意點:

 、龠\用牛頓定律解決這類問題的關鍵是對物體進行受力情況分析和運動情況分析,要善于畫出物體受力圖和運動草圖.不論是哪類問題,都應抓住力與運動的關系是通過加速度這座橋梁聯系起來的這一關鍵.

 、趯ξ矬w在運動過程中受力情況發(fā)生變化,要分段進行分析,每一段根據其初速度和合外力來確定其運動情況;某一個力變化后,有時會影響其他力,如彈力變化后,滑動摩擦力也隨之變化.

  2、關于超重和失重:

  在*衡狀態(tài)時,物體對水***物的壓力大小等于物體的重力.當物體在豎直方向上有加速度時,物體對**物的壓力就不等于物體的重力.當物體的加速度方向向上時,物體對**物的壓力大于物體的重力,這種現象叫超重現象.當物體的加速度方向向下時,物體對**物的壓力小于物體的重力,這種現象叫失重現象.對其理解應注意以下三點:

  (1)當物體處于超重和失重狀態(tài)時,物體的重力并沒有變化.

  (2)物體是否處于超重狀態(tài)或失重狀態(tài),不在于物體向上運動還是向下運動,即不取決于速度方向,而是取決于加速度方向.

  (3)當物體處于完全失重狀態(tài)(a=g)時,*常一切由重力產生的物理現象都會完全消失,如單擺停擺、天*失效、浸在水中的物體不再受浮力、液體柱不再產生向下的壓強等.

  易錯現象:

  (1)當外力發(fā)生變化時,若引起兩物體間的彈力變化,則兩物體間的滑動摩擦力一定發(fā)生變化,往往有些同學解題時仍誤認為滑動摩擦力不變。

  (2)些同學在解比較復雜的問題時不認真審清題意,不注意題目條件的變化,不能正確分析物理過程,導致解題錯誤。

  (3)些同學對超重、失重的概念理解不清,誤認為超重就是物體的重力增加啦,失重就是物體的重力減少啦。

高一必修1物理知識點歸納5

  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時間的關系

  ●勻速直線運動

  1、定義:物體沿著直線運動,而且保持加速度不變,這種運動叫做勻變速直線運動。

  2、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分類:

  3、勻變速直線運動的v-t圖象

  實驗小車的v-t圖象是一條傾斜直線。由此可知,無論Δt取何值,無論在什么時間階段,Δt對應的速度變化Δv都相同,即Δv/Δt不變,則物體的加速度不變。所以勻變速直線運動的v-t圖象是一條傾斜直線。在數學函數圖象中,Δv/Δt叫做圖象的斜率,故v-t圖象的斜率表示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的大小。


壓強物理知識點歸納3篇(擴展5)

——物理高考知識點歸納及總結 (菁選3篇)

物理高考知識點歸納及總結1

  一、 用動量定理解釋生活中的現象

  [例1]

  豎立放置的粉筆壓在紙條的一端。要想把紙條從粉筆下抽出,又要保證粉筆不倒,應該緩緩、小心地將紙條抽出,還是快速將紙條抽出?說明理由。

  [解析]

  紙條從粉筆下抽出,粉筆受到紙條對它的滑動摩擦力μmg作用,方向沿著紙條抽出的方向。不論紙條是快速抽出,還是緩緩抽出,粉筆在水*方向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不變。在紙條抽出過程中,粉筆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時間用t表示,粉筆受到摩擦力的沖量為μmgt,粉筆原來靜止,初動量為零,粉筆的末動量用mv表示。根據動量定理有:μmgt=mv。

  如果緩慢抽出紙條,紙條對粉筆的作用時間比較長,粉筆受到紙條對它摩擦力的沖量就比較大,粉筆動量的改變也比較大,粉筆的底端就獲得了一定的速度。由于慣性,粉筆上端還沒有來得及運動,粉筆就倒了。

  如果在極短的時間內把紙條抽出,紙條對粉筆的摩擦力沖量極小,粉筆的動量幾乎不變。粉筆的動量改變得極小,粉筆幾乎不動,粉筆也不會倒下。

  二、 用動量定理解曲線運動問題

  [例2]

  以速度v0水*拋出一個質量為1kg的物體,若在拋出后5s未落地且未與其它物體相碰,求它在5s內的動量的變化。(g=10 m/s2)。

  [解析]

  此題若求出末動量,再求它與初動量的矢量差,則極為繁瑣。由于*拋出去的物體只受重力且為恒力,故所求動量的變化等于重力的沖量。則

  Δp=Ft=mgt=1×10×5=50 kg·m / s。

  [點評]

  ① 運用Δp=mv-mv0求Δp時,初、末速度必須在同一直線上,若不在同一直線,需考慮運用矢量法則或動量定理Δp=Ft求解Δp。

 、谟肐=F·t求沖量,F必須是恒力,若F是變力,需用動量定理I=Δp求解I。

  三、 用動量定理解決打擊、碰撞問題

  打擊、碰撞過程中的相互作用力,一般不是恒力,用動量定理可只討論初、末狀態(tài)的動量和作用力的沖量,不必討論每一瞬時力的大小和加速度大小問題。

  [例3]

  蹦床是運動員在一張繃緊的彈性網上蹦跳、翻滾并做各種空中動作的運動項目。一個質量為60kg的運動員,從離水*網面3.2m高處**落下,觸網后沿豎直方向蹦回到離水*網面1.8m高處。已知運動員與網接觸的時間為1.4s。試求網對運動員的*均沖擊力。(取g=10 m/s2)

  [解析]

  將運動員看成質量為m的質點,從**1處下落,剛接觸網時速度方向向下,大小 。

  彈跳后到達的高度為h2,剛離網時速度方向向上,接觸過程中運動員受到向下的重力mg和網對其向上的彈力F。

  選取豎直向上為正方向,由動量定理得:

  由以上三式解得:

  代入數值得:F=1.2×103N

  四、 用動量定理解決連續(xù)流體的作用問題

  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常涉及流體的連續(xù)相互作用問題,用常規(guī)的分析方法很難奏效。若構**體微元模型應用動量定理分析求解,則曲徑通幽,“柳暗花明又一村”。

  [例4]

  有一宇宙飛船以v=10km/s在太空中飛行,突然進入一密度為ρ=1×10-7 kg/m3的微隕石塵區(qū),假設微隕石塵與飛船碰撞后即附著在飛船上。欲使飛船保持原速度不變,試求飛船的助推器的助推力應增大為多少?(已知飛船的正橫截面積S=2m2)

  [解析]

  選在時間Δt內與飛船碰撞的微隕石塵為研究對象,其質量應等于底面積為S,高為vΔt的直柱體內微隕石塵的質量,即m=ρSvΔt,初動量為0,末動量為mv。設飛船對微隕石的作用力為F,由動量定理得,

  根據牛頓第三定律可知,微隕石對飛船的撞擊力大小也等于20N。因此,飛船要保持原速度勻速飛行,助推器的推力應增大20N。

  五、 動量定理的應用可擴展到全過程

  物體在不同階段受力情況不同,各力可以先后產生沖量,運用動量定理,就不用考慮運動的細節(jié),可“一網打盡”,干凈利索。

  [例5]

  質量為m的物體靜止放在足夠大的水*桌面上,物體與桌面的動摩擦因數為μ,有一水*恒力F作用在物體上,使之加速前進,經t1s撤去力F后,物體減速前進直至靜止,問:物體運動的總時間有多長?

  [解析]

  本題若運用牛頓定律解決則過程較為繁瑣,運用動量定理則可一氣呵成,一目了然。由于全過程初、末狀態(tài)動量為零,對全過程運用動量定理,本題同學們可以嘗試運用牛頓定律來求解,以求掌握一題多解的方法,同時比較不同方法各自的特點,這對今后的學習會有較大的幫助。

  六、 動量定理的應用可擴展到物體系

  盡管系統(tǒng)內各物體的運動情況不同,但各物體所受沖量之和仍等于各物體總動量的變化量。

  [例6]

  質量為M的金屬塊和質量為m的木塊通過細線連在一起,從靜止開始以加速度a在水中下沉,經時間t1,細線斷裂,金屬塊和木塊分離,再經過時間t2木塊停止下沉,此時金屬塊的速度多大?(已知此時金屬塊還沒有碰到底面。)

  [解析]

  金屬塊和木塊作為一個系統(tǒng),整個過程系統(tǒng)受到重力和浮力的沖量作用,設金屬塊和木塊的浮力分別為F浮M和F浮m,木塊停止時金屬塊的速度為vM,取豎直向下的方向為正方向,對全過程運用動量定理。

  綜上,動量定量的應用非常廣泛。仔細地理解動量定理的物理意義,潛心地探究它的典型應用,對于我們深入理解有關的知識、感悟方法,提高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很有幫助。

物理高考知識點歸納及總結2

  聲與光

  1.一切發(fā)聲的物體都在振動,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2.通常情況下,聲音在固體中傳播最快,其次是液體,氣體。

  3.樂音三要素:

 、僖粽{(聲音的高低)

  ②響度(聲音的大小)

 、垡羯(辨別不同的發(fā)聲體)

  4.超聲波的速度比電磁波的速度慢得多(聲速和光速)

  5.光能在真空中傳播,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6.光是電磁波,電磁波能在真空中傳播。

  7.真空中光速:c =3×108m/s =3×105km/s(電磁波的速度也是這個)。

  8.反射定律描述中要先說反射再說入射(*面鏡成像也說"像與物┅"的順序)。

  9.鏡面反射和漫反射中的每一條光線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10.光的反射現象(人照鏡子、水中倒影)。

  11.*面鏡成像特點:像和物關于鏡對稱(左右對調,上下一致)。

  12.*面鏡成像實驗玻璃板應與水*桌面垂直放置。

  13.人遠離*面鏡而去,人在鏡中的像變小(錯,不變)。

  14.光的折射現象(筷子在水中部分彎折、水底看起來比實際的淺、海市蜃樓、凸透鏡成像)。

  15.在光的反射現象和折射現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

  16.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

  17.能成在光屏上的像都是實像,虛像不能成在光屏上,實像倒立,虛像正立。

  18.凸透鏡成像試驗前要調共軸:燭焰中心、透鏡光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

  19.凸透鏡一倍焦距是成實像和虛像的分界點,二倍焦距是成放大像和縮小像的分界點。

  20.凸透鏡成實像時,物如果換到像的位置,像也換到物的位置。

  運動和力

  1.物質的運動和靜止是相對參照物而言的。

  2.相對于參照物,物體的位置改變了,即物體運動了。

  3.參照物的選取是任意的,被研究的物體不能選作參照物。

  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

  5.力的作用效果有兩個:

  ①使物體發(fā)生形變。

 、谑刮矬w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

  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

  7.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浮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上的。

  8.重力是由于地球對物體的吸引而產生的。

  9.一切物體所受重力的施力物體都是地球。

  10.兩個力的合力可能大于其中一個力,可能小于其中一個力,可能等于其中一個力。

  11.二力*衡的條件(四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

  12.用力推車但沒推動,是因為推力小于阻力(錯,推力等于阻力)。

  13.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兩個因素:

  ①接觸面間的壓力大小。

 、诮佑|面的粗糙程度。

  14.慣性現象:(車突然啟動人向后仰、跳遠時助跑、運動員沖過終點不能立刻停下來)。

  15.物體慣性的大小只由物體的質量決定(氣體也有慣性)

  16.司機系安全帶,是為了防止慣性(錯,防止慣性帶來的危害)。

  17.判斷物體運動狀態(tài)是否改變的兩種方法:

 、偎俣鹊拇笮『头较蚱渲幸粋改變,或都改變,運動狀態(tài)改變。

 、谌绻矬w不是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運動狀態(tài)改變。

  18.物體不受力或受*衡力作用時可能靜止也可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

  機械功能

  1.杠桿和天*都是"左偏右調,右偏左調"

  2.杠桿不水*也能處于*衡狀態(tài)

  3.動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是省力杠桿(動滑輪是省力杠桿)

  4.定滑輪特點:能改變力的方向,但不省力

  動滑輪特點:省力,但不能改變力的方向

  5.判斷是否做功的兩個條件:

 、儆辛

 、谘亓Ψ较蛲ㄟ^的距離

  6.功是表示做功多少的物理量,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7."功率大的機械做功一定快"這句話是正確的

  8.質量越大,速度越快,物體的動能越大

  9.質量越大,高度越高,物體的重力勢能越大

  10.在彈性限度內,彈性物體的形變量越大,彈性勢能越大

  11.機械能等于動能和勢能的總和

  12.降落傘勻速下落時機械能不變(錯)

  熱學

  1.實驗室常用溫度計是利用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制成的

  2.人的正常體溫約為36.5℃。

  3.體溫計使用前要下甩,讀數時可以離開人體。

  4.物質由分子組成,分子間有空隙,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5.擴散現象說明分子在不停息的運動著;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

  6.密度和比熱容是物質本身的屬性。

  7.沿海地區(qū)早晚、四季溫差較小是因為水的比熱容大(暖氣供水、發(fā)動機的冷卻系統(tǒng))。

  8.物體溫度升高內能一定增加(對)。

  9.物體內能增加溫度一定升高(錯,冰變?yōu)樗?。

  10.改變內能的兩種方法:做功和熱傳遞(等效的)。

  11.熱機的做功沖程是把內能轉化為機械能。

  壓強知識

  1.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1 g/ cm3

  2. 1m3水的質量是1t,1cm3水的質量是1g。

  3.利用天*測量質量時應"左物右碼"。

  4.同種物質的密度還和狀態(tài)有關(水和冰同種物質,狀態(tài)不同,密度不同)。

  5.增大壓強的方法:

  ①增大壓力

 、跍p小受力面積

  6.液體的密度越大,深度越深液體內部壓強越大。

  7.連通器兩側液面相*的條件:

 、偻灰后w

 、谝后w靜止

  8.利用連通器原理:(船閘、茶壺、回水管、水位計、自動飲水器、過水涵洞等)。

  9.大氣壓現象:(用吸管吸汽水、覆杯試驗、鋼筆吸水、抽水機等)。

  10.馬德保半球試驗證明了大氣壓強的存在,托里拆利試驗證明了大氣壓強的值。

  11.浮力產生的'原因:液體對物體向上和向下壓力的合力。

  12.物體在液體中的三種狀態(tài):漂浮、懸浮、沉底。

  13.物體在漂浮和懸浮狀態(tài)下:浮力 = 重力

  14.物體在懸浮和沉底狀態(tài)下:V排 = V物

  15.阿基米德原理F浮= G排也適用于氣體(浮力的計算公式:F浮= ρ氣gV排也適用于氣體)

  電學

  1.電路的組成:電源、開關、用電器、導線。

  2.電路的三種狀態(tài):通路、斷路、短路。

  3.電流有分支的是并聯,電流只有一條通路的是串聯。

  4.在家庭電路中,用電器都是并聯的。

  5.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金屬導體里**電子定向移動的方向與電流方向相反)。

  6.電流表不能直接與電源相連,電壓表在不超出其測量范圍的情況下可以。

  7.電壓是形成電流的原因。

  8.安全電壓應低于24V。

  9.金屬導體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10.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長度、橫截面積、溫度(溫度有時不考慮)。

  11.滑動變阻器和電阻箱都是靠改變接入電路中電阻絲的長度來改變電阻的。

  12. 利用歐姆定律公式要注意I、U、R三個量是對同一段導體而言的。

  13.伏安法測電阻原理:R= 伏安法測電功率原理:P = U I

  14.串聯電路中:電壓、電功和電功率與電阻成正比

  15.并聯電路中:電流、電功和電功率與電阻成反比

  16."220V 100W"的燈泡比"220V 40W"的燈泡電阻小,燈絲粗。

  磁場知識

  1.磁場是真實存在的,磁感線是假想的。

  2.磁場的基本性質是它對放入其中的磁體有力的作用。

  3.奧斯特試驗證明通電導體周圍存在磁場(電生磁)。

  4.磁體外部磁感線由N極出發(fā),回到S極。

  5.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異名磁極相互吸引。

  6.地球是一個大磁體,地磁南極在地理北極附近。

  7.磁場中某點磁場的方向:

 、**的小磁針靜止時N極的指向

  ②該點磁感線的切線方向

  8.電流越大,線圈匝數越多電磁鐵的磁性越強。

物理高考知識點歸納及總結3

  【磁場】

  1、磁場是一種物質2、磁場方向:小磁針靜止時N極的指向,磁感線上某點的切線方向。

  3、磁場的基本特性:對放入其中的磁體、電流和運動電荷有力的作用。

  4、磁現象的電本質:磁鐵的磁場和電流的磁場一樣,都是由運動的電荷產生的。

  5、磁感線:定義,特點。磁鐵:外部從北極到南極,內部從南極到北極。

  6、熟悉五種典型磁場的磁感線空間分布,會轉化成不同方向的*面圖(正視、俯視、側視、剖視圖)

  7、安培定則(右手螺旋定則)要點。

  8、磁感應強度:B定義,方向,單位。牢記地磁場分布的特點。

  【磁場力】

  1、安培力:⑴對象:磁場對電流的作用力。

 、拼笮。篎安=BIL(注意適用條件)普遍式:F=BILsinθ。

  ⑶方向:左手定則。要點:四指:電流方向,大拇指:安培力方向

  2、洛侖茲力:⑴對象:磁場對運動電荷的作用力。

  ⑵大。篺洛=qvB(注意適用條件)普遍式:f洛=qvBsinθ

 、欠较颍鹤笫侄▌t。要點:四指:正電荷運動的方向,大拇指:洛倫茲力方向

 、茸⒁猓郝鍌惼澚r刻與速度方向垂直,且指向圓心。時刻垂直v與B決定的*面,所以洛倫茲力不做功。

  高二物理知識點歸納整合精選5篇最新


壓強物理知識點歸納3篇(擴展6)

——物理高考高三知識點歸納最新 (菁選3篇)

物理高考高三知識點歸納最新1

  一、三種產生電荷的方式:

  1、摩擦起電:

  (1)正點荷:用綢子摩擦過的玻璃棒所帶電荷;

  (2)負電荷: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所帶電荷;

  (3)實質:電子從一物體轉移到另一物體;

  2、接觸起電:

  (1)實質:電荷從一物體移到另一物體;

  (2)兩個完全相同的物體相互接觸后電荷*分;

  (3)、電荷的中和:等量的異種電荷相互接觸,電荷相合抵消而對外不顯電性,這種現象叫電荷的中和;

  3、感應起電:把電荷移近不帶電的導體,可以使導體帶電;

  (1)電荷的基本性質: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2)實質:使導體的電荷從一部分移到另一部分;

  (3)感應起電時,導體離電荷近的一端帶異種電荷,遠端帶同種電荷;

  4、電荷的基本性質:能吸引輕小物體;

  二、電荷守恒定律:電荷既不能被創(chuàng)生,亦不能被消失,它只能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物體,或者從物體的一部分轉移到另一部分;在轉移過程中,電荷的總量不變。

  三、元電荷:一個電子所帶的電荷叫元電荷,用e表示。

  1、e=1.6×10-19c;

  2、一個質子所帶電荷亦等于元電荷;

  3、任何帶電物體所帶電荷都是元電荷的整數倍;

  四、庫侖定律:真空中兩個靜止點電荷間的相互作用力,跟它們所帶電荷量的乘積成正比,跟它們之間距離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電荷間的這種力叫庫侖力,

  1、計算公式:F=kQ1Q2/r2(k=9.0×109N.m2/kg2)

  2、庫侖定律只適用于點電荷(電荷的體積可以忽略不計)

  3、庫侖力不是萬有引力;

  五、電場:電場是使點電荷之間產生靜電力的一種物質。

  1、只要有電荷存在,在電荷周圍就一定存在電場;

  2、電場的基本性質:電場對放入其中的電荷(靜止、運動)有力的作用;這種力叫電場力;3、電場、磁場、重力場都是一種物質

物理高考高三知識點歸納最新2

  1、受力分析,往往漏“力”百出

  對物體受力分析,是物理學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知識,分析方法有“整體法”與“隔離法”兩種。

  對物體的受力分析可以說貫穿著整個高中物理始終,如力學中的重力、彈力(推、拉、提、壓)與摩擦力(靜摩擦力與滑動摩擦力),電場中的電場力(庫侖力)、磁場中的洛倫茲力(安培力)等。

  在受力分析中,最難的是受力方向的判別,最容易錯的是受力分析往往漏掉某一個力。在受力分析過程中,特別是在“力、電、磁”綜合問題中,第一步就是受力分析,雖然解題思路正確,但考生往往就是因為分析漏掉一個力(甚至重力),就少了一個力做功,從而得出的答案與正確結果大相徑庭,痛失整題分數。

  還要說明的是在分析某個力發(fā)生變化時,運用的方法是數學計算法、動態(tài)矢量三角形法(注意只有滿足一個力大小方向都不變、第二個力的大小可變而方向不變、第三個力大小方向都改變的情形)和極限法(注意要滿足力的單調變化情形)。

  2、對摩擦力認識模糊

  摩擦力包括靜摩擦力,因為它具有“隱敝性”、“不定性”特點和“相對運動或相對趨勢”知識的介入而成為所有力中最難認識、最難把握的一個力,任何一個題目一旦有了摩擦力,其難度與復雜程度將會隨之加大。

  最典型的就是“傳送帶問題”,這問題可以將摩擦力各種可能情況全部包括進去,建議高三*們從下面四個方面好好認識摩擦力:

  (1)物體所受的滑動摩擦力永遠與其相對運動方向相反。這里難就難在相對運動的認識;說明一下,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略小于靜摩擦力,但往往在計算時又等于靜摩擦力。還有,計算滑動摩擦力時,那個正壓力不一定等于重力。

  (2)物體所受的靜摩擦力永遠與物體的相對運動趨勢相反。顯然,最難認識的就是“相對運動趨勢方”的判斷?梢岳眉僭O法判斷,即:假如沒有摩擦,那么物體將向哪運動,這個假設下的運動方向就是相對運動趨勢方向;還得說明一下,靜摩擦力大小是可變的,可以通過物體*衡條件來求解。

  (3)摩擦力總是成對出現的。但它們做功卻不一定成對出現。其中一個的誤區(qū)是,摩擦力就是阻力,摩擦力做功總是負的。無論是靜摩擦力還是滑動摩擦力,都可能是動力。

  (4)關于一對同時出現的摩擦力在做功問題上要特別注意以下情況:

  可能兩個都不做功。(靜摩擦力情形)

  可能兩個都做負功。(如**打擊迎面過來的木塊)

  可能一個做正功一個做負功但其做功的數值不一定相等,兩功之和可能等于零(靜摩擦可不做功)、

  可能小于零(滑動摩擦)

  也可能大于零(靜摩擦成為動力)。

  可能一個做負功一個不做功。(如,**打固定的木塊)

  可能一個做正功一個不做功。(如傳送帶帶動物體情形)

  (建議結合討論“一對相互作用力的做功”情形)

物理高考高三知識點歸納最新3

  一、分子動理論

  1.物體是由大量分子組成的

  (1)分子模型:主要有兩種模型,固體與液體分子通常用球體模型,氣體分子通常用立方體模型.

  (2)分子的大小

 、俜肿又睆剑簲盗考壥10-10m;

 、诜肿淤|量:數量級是10-26kg;

 、蹨y量方法:油**.

  (3)阿伏加德羅常數

  1.mol任何物質所含有的粒子數,NA=6.02×1023mol-1

  2.分子熱運動

  分子永不停息的無規(guī)則運動.

  (1)擴散現象

  相互接觸的不同物質彼此進入對方的現象.溫度越高,擴散越快,可在固體、液體、氣體中進行.

  (2)布朗運動

  懸浮在液體(或氣體)中的微粒的無規(guī)則運動,微粒越小,溫度越高,布朗運動越顯著.

  3.分子力

  分子間同時存在引力和斥力,且都隨分子間距離的增大而減小,隨分子間距離的減小而增大,但總是斥力變化得較快.

  二、內能

  1.分子*均動能

  (1)所有分子動能的*均值.

  (2)溫度是分子*均動能的標志.

  2.分子勢能

  由分子間相對位置決定的能,在宏觀上分子勢能與物體體積有關,在微觀上與分子間的距離有關.

  3.物體的內能

  (1)內能:物體中所有分子的熱運動動能與分子勢能的總和.

  (2)決定因素:溫度、體積和物質的.量.

  三、溫度

  1.意義:宏觀上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微觀上標志物體中分子*均動能的大小).

  2.兩種溫標

  (1)攝氏溫標t:單位℃,在1個標準大氣壓下,水的冰點作為0℃,沸點作為100℃,在0℃~100℃之間等分100份,每一份表示1℃.

  (2)熱力學溫標T:單位K,把-273.15℃作為0K.

  (3)就每一度表示的冷熱差別來說,兩種溫度是相同的,即ΔT=Δt.只是零值的起點不同,所以二者關系式為T=t+273.15.

  (4)絕對零度(0K),是低溫極限,只能接近不能達到,所以熱力學溫度無負值.


壓強物理知識點歸納3篇(擴展7)

——最新高三物理知識點歸納

最新高三物理知識點歸納1

  1.力

  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是物體發(fā)生形變和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即產生加速度)的原因。力是矢量。

  2.重力

  (1)重力是由于地球對物體的吸引而產生的。

  [注意]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產生,但不能說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是萬有引力的一個分力。

  但在地球表面附近,可以認為重力近似等于萬有引力

  (2)重力的大。旱厍虮砻鍳=mg,離地面**處G/=mg/,其**/=[R/(R+h)]2g

  (3)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

  (4)重心:物體的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點,物體的重心不一定在物體上。

  3.彈力

  (1)產生原因:由于發(fā)生彈性形變的物體有恢復形變的趨勢而產生的。

  (2)產生條件:①直接接觸;②有彈性形變。

  (3)彈力的方向:與物體形變的方向相反,彈力的受力物體是引起形變的物體,施力物體是發(fā)生形變的物體。在點面接觸的情況下,垂直于面;

  在兩個曲面接觸(相當于點接觸)的情況下,垂直于過接觸點的公切面。

 、倮K的拉力方向總是沿著繩且指向繩收縮的方向,且一根輕繩上的張力大小處處相等。

 、谳p桿既可產生壓力,又可產生拉力,且方向不一定沿桿。

  (4)彈力的大小:一般情況下應根據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利用*衡條件或牛頓定律來求解。彈簧彈力可由胡克定律來求解。

  ★胡克定律:在彈性限度內,彈簧彈力的大小和彈簧的形變量成正比,即F=kx。k為彈簧的勁度系數,它只與彈簧本身因素有關,單位是N/m。

  4.摩擦力

  (1)產生的條件:

  1、相互接觸的物體間存在壓力;

  2、接觸面不光滑;

  3、接觸的物體之間有相對運動(滑動摩擦力)或相對運動的趨勢(靜摩擦力),這三點缺一不可。

  (2)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觸面切線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與物體運動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3)判斷靜摩擦力方向的方法:

  1、假設法:首先假設兩物體接觸面光滑,這時若兩物體不發(fā)生相對運動,則說明它們原來沒有相對運動趨勢,也沒有靜摩擦力;若兩物體發(fā)生相對運動,則說明它們原來有相對運動趨勢,并且原來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跟假設接觸面光滑時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同。然后根據靜摩擦力的方向跟物體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確定靜摩擦力方向。

  2、*衡法:根據二力*衡條件可以判斷靜摩擦力的方向。

  (4)大小:先判明是何種摩擦力,然后再根據各自的規(guī)律去分析求解。

  1、滑動摩擦力大小:利用公式f=μFN進行計算,其中FN是物體的正壓力,不一定等于物體的重力,甚至可能和重力無關;蛘吒鶕矬w的運動狀態(tài),利用*衡條件或牛頓定律來求解。

  2、靜摩擦力大。红o摩擦力大小可在0與fmax之間變化,一般應根據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由*衡條件或牛頓定律來求解。

  5.物體的受力分析

  1、確定所研究的物體,分析周圍物體對它產生的作用,不要分析該物體施于其他物體上的力,也不要把作用在其他物體上的力錯誤地認為通過“力的傳遞”作用在研究對象上。

  2、按“性質力”的順序分析。即按重力、彈力、摩擦力、其他力順序分析,不要把“效果力”與“性質力”混淆重復分析。

  3、如果有一個力的方向難以確定,可用假設法分析。先假設此力不存在,想像所研究的物體會發(fā)生怎樣的運動,然后**這個力應在什么方向,對象才能滿足給定的運動狀態(tài)。

  6.力的合成與分解

  1、合力與分力:如果一個力作用在物體上,它產生的效果跟幾個力共同作用產生的效果相同,這個力就叫做那幾個力的合力,而那幾個力就叫做這個力的'分力。

  2、力合成與分解的根本方法:*行四邊形定則。

  3、力的合成:求幾個已知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共點的兩個力(F1和F2)合力大小F的取值范圍為:|F1-F2|≤F≤F1+F2。

  4、力的分解:求一個已知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力的分解與力的合成互為逆運算)。

  在實際問題中,通常將已知力按力產生的實際作用效果分解;為方便某些問題的研究,在很多問題中都采用正交分解法。

  7.共點力的*衡

  1、共點力:作用在物體的同一點,或作用線相交于一點的幾個力。

  2、*衡狀態(tài):物體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叫*衡狀態(tài),是加速度等于零的狀態(tài)。

  3、★共點力作用下的物體的*衡條件:物體所受的合外力為零,即∑F=0,若采用正交分解法求解*衡問題,則*衡條件應為:∑Fx=0,∑Fy=0。

  4、解決*衡問題的常用方法:隔離法、整體法、圖解法、三角形相似法、正交分解法等等。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址)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