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原文翻譯及賞析(精選25篇)
古詩詞原文翻譯及賞析(精選25篇)
賞析是欣賞并分析(詩文等),通過鑒賞與分析得出理性的認識,既受到藝術作品的形象、內(nèi)容的制約,又根據(jù)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經(jīng)驗、藝術觀點和藝術興趣對形象加以補充和完善。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古詩詞原文翻譯及賞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古詩詞原文翻譯及賞析 篇1
原文
《滿江紅·江行和楊濟翁韻》
朝代:宋代
作者:辛棄疾
原文:
過眼溪山,怪都似、舊時相識。還記得、夢中行遍,江南江北。佳處徑須攜杖去,能消幾緉平生屐。笑塵勞、三十九年非、長為客。
吳楚地,東南坼。英雄事,曹劉敵。被西風吹盡,了無塵跡。樓觀才成人已去,旌旗未卷頭先白。嘆人間、哀樂轉(zhuǎn)相尋,今猶昔。
譯文及注釋: 譯文
眼前的山山水水,都似曾相識。還記得在夢中已將萬里江山走遍。游賞那些風景名勝,只需帶上手杖即可,耗損不了幾雙木屐?尚ξ颐γβ德,卻有三十九年做得不對,長期做來去匆匆的過客。
昔日一統(tǒng)江山,如今卻被分為南北兩半。曹操、劉備皆是當世的英雄?上切┯⑿酆澜,都已成了舊事,如今已沒有一絲痕。樓臺剛剛建成,卻已不見人蹤;壯志未酬,我卻滿頭白發(fā)。可嘆人世間的悲歡,不過是在循環(huán)往復,從古至今都是如此。
注釋
、艥M江紅:滿江紅,又名《上江虹》、《念良游》、《傷春曲》。唐人小說《冥音錄》載曲名《上江虹》,后更名《滿江紅》。宋以來始填此詞調(diào)!稓J定詞譜》以柳永“暮雨初收”詞為正格。九十三字,前片四十七字,八句,四仄韻;后片四十六字,十句,五仄韻。用入聲韻者居多,格調(diào)沉郁激昂,前人用以發(fā)抒懷抱,佳作頗多。另有平聲格,雙調(diào)九十三字,前片八句四平韻,后片十句五平韻。[3]
、葡剑盒翖壖驳南角楣(jié)。早在淳熙五年(1178),辛棄疾已經(jīng)有了依稀朦朧的“溪山”意識。事實上,辛棄疾“溪山”意識出現(xiàn)的年代,還可以大大前推。如《滿江紅·建康史帥致道席上賦》詞云:“且歸來、談笑護長江,波澄碧!边@首詞作于孝宗乾道四年(1168)或稍后,時為建康府通判。又《水調(diào)歌頭》詞云:“散盡黃金身世,不管秦樓人怨,歸計狎沙鷗。明夜扁舟去,和月載離愁!毙翖壖病跋健彪[逸情結產(chǎn)生,不能說這是消極頹廢的意識;不僅如此,恰恰相反,正說明詞人的積極主張收復、抗戰(zhàn)。只是在這種積極主張不能實現(xiàn),在希望徹底破滅之后,才有了美人遲暮,英雄失路之感;更有了迷途實遠,昨非今非之慨。這是“溪山”隱逸情結產(chǎn)生的真正原因。怪:驚異,駭疑。而之所以如此,隱含有時光迅速,不覺間已是舊相識了的感嘆意味。按:稼軒南歸初期,曾有一段漫游吳楚的生活經(jīng)歷,通判建康后,也大體宦游于吳楚一帶,故有此感。
、蔷n(liàng亮):一雙。屐(jī擊):木底有齒的鞋,六朝人喜著屐游山。語出《世說新語·雅量》:祖士少好財,阮遙集好屐,并恒自經(jīng)營,同是一累,而未判其得失。人有詣祖,見料視財物?椭,屏當未盡,余兩小簏箸背后,傾身障之,意未能平。或有詣阮,見自吹火蠟屐,因嘆曰:“未知一生當箸幾量屐?”神色閑暢。于是勝負始分。
⑷塵勞:風塵勞辛,指其宦游生涯。三十九年非:回顧三十九年,一切皆非。《淮南子·原道訓》:“凡人中壽七十歲,然而趨舍指湊,日以月悔也,以至于死,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睍r稼軒年近四十,套用此語自嘆。
、伞皡浅眱删洌捍嘶枚鸥Α兜窃狸枠恰吩娨猓骸皡浅䱷|南坼,乾坤日夜浮!倍旁姌O言洞庭湖寬廣,似將中國大地分裂為二。坼(chè徹):裂開。
、省坝⑿邸眱删洌褐^圖英雄霸業(yè)者,惟曹操和劉備相與匹敵。是時曹公從容謂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數(shù)也!毕戎鞣绞常ж绑。(《三國志·蜀志·先主傳》)此明頌曹、劉,暗揚孫權。蓋當時堪與曹、劉爭雄天下者惟孫權,而他正霸居吳楚一帶。稼軒《南鄉(xiāng)子》:“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迸c此暗合。敵:匹敵。
⑺“被西風”兩句:言歷史遺跡被無情西風一掃而盡。
、獭皹怯^”兩句:感慨宦跡不定,事業(yè)未就而鬢發(fā)先白。樓觀甫成:樓閣剛剛建成。蘇軾《送鄭戶曹》詩:“樓成君已去,人事固多乖!贝擞髡{(diào)動頻繁,難展才略。旌旗:戰(zhàn)旗。旌旗未卷:指戰(zhàn)事未休,喻復國大業(yè)未了。
、汀皣@人生”兩句:謂哀樂相循,古今同理。言外之意,大可不必計較。轉(zhuǎn)相尋:循環(huán)往復,輾轉(zhuǎn)相繼。
賞析:
作者:佚名
此詞可分三層。
上片為第一層,由江行沿途所見山川引起懷昔游,痛惜年華之意。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山川秀美,辛棄疾南歸之初,自乾道元年至三年,曾漫游吳楚,行蹤遍及大江南北,對這一帶山水是熟悉的。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此后出任地方官,調(diào)動頻繁,告別山水長達十年。此時復見眼中川“都似舊時相識”了!跋健痹弧斑^眼”,看山卻似走來迎,這是江行的感覺!肮帧笔遣荒苷J定的驚疑感,是久違重逢的最初的感觸。往事雖“還記得,卻模糊、記不真切,真象一場舊夢。
“還記得、夢中行遍,江南江北”,“夢中”云者不僅有烘托虛實之妙,也是心理感受的'真實寫照,這種恍惚的神思,乃是多年來雄心壯志未得實現(xiàn)。業(yè)已倦于宦游的結果。反復玩味以上數(shù)句,實已暗伏“塵勞”、覺非之意。官場之上,往往如山水一般舊曾相識虛如幻夢不如遠離,同時也就成了一種強有力的召喚,來自大自然的召喚。所以,緊接二句寫道:“佳處徑須攜杖去,能消幾兩平生屐?”要探山川之勝,就得登攀,“攜杖”、著“屐”(一種木底鞋)是少不了的。
《世說新語·雅量》載阮孚好屐,嘗曰:“未知一生當著幾量(兩)屐?”意謂人生短暫無常,話卻說得豁達幽默。此處用來稍變其意,謂山川佳處常在險遠,不免多穿幾雙鞋,可這又算得了什么呢!所以結尾幾句就對照說來,“笑塵勞、三十九年非”乃套用蘧伯玉(春秋時衛(wèi)國大夫)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的話(語出《淮南子·原道訓》),作者當時四十歲,故這樣說。表面看,這是因虛度年華而自嘲,其實,命運又豈是自己主宰得了的呢!伴L為客”三字深懷憂憤,語意曠達中包含沉郁。實為作者于四十年年來之感慨,年已四旬,南歸亦久,但昔日的志愿,卻無一件得以實現(xiàn),感慨,今是昨非,一生勞碌,原來“長為客”無絲毫是自己左右的。
這片六句另起一意為第二層,由山川地形而引起對古代英雄事跡的追懷。揚州上游的豫章之地,歷來被稱作吳頭楚尾!皡浅,東南坼”化用杜詩(《登岳陽樓》:“吳楚東南坼”),表現(xiàn)江行所見東南一帶景象之壯闊。如此之山川,使作者想到三國英雄,尤其是立足東南北拒強敵的孫權,最令他欽佩景仰。曹操曾對劉備說:“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三國志。先主傳》)而孫權堪與二者鼎立。此處四句寫地靈人杰,聲情激昂,其中隱含作者滿腔豪情!氨晃黠L吹盡,了無陳跡”二句有慨嘆,亦有追慕。恨不能起古人于九泉而從之的意味,亦隱然句中。
結尾數(shù)句為第三層,是將以上兩層意思匯合起來,發(fā)為更憤激的感慨!皹怯^才成人已去”承上懷古,用蘇軾詩“樓成君已去,人事固多乖”(《送鄭戶曹》)意,這里是說吳國基業(yè)始成而孫權就匆匆離開人間!办浩煳淳眍^先白”承前感傷,由人及己,“旌旗”指戰(zhàn)旗,意言北伐事業(yè)未成,自己的頭發(fā)卻先花白了。
綜此二者,于是詞人得出一個無可奈何的結論:人間哀樂從來循環(huán)不可琢磨(“轉(zhuǎn)相尋”),“今猶昔”。這結論頗帶宿命色彩,乃是作者對命運無法解釋的解釋。更是作者對命運不如已愿,人事多乖的感嘆。
詞中一方面表示倦于宦游——“笑塵勞、三十九年非”,另一方面又追懷古代英雄業(yè)績,深以“旌旗未卷頭先白”為憾,反映出作者當時矛盾的心情。雖是因江行興感,詞中卻沒有著重寫景,始終直抒胸臆;雖然語多含蓄,卻不用比興手法,純屬直賦。這種手法與詞重婉約、比興的傳統(tǒng)是完全不同的。但由于作者是現(xiàn)實政治感慨與懷古之情結合起來,指點江山,縱橫議論,抒胸中郁悶,驅(qū)使古人詩文于筆端,頗覺筆力健峭,感情彌滿。所謂“滿心而發(fā),肆口而成”,自具興發(fā)感人力量。
古詩詞原文翻譯及賞析 篇2
酬劉柴桑
朝代:魏晉
作者:陶淵明
原文:
窮居寡人用,時忘四運周。
櫚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
新葵郁北牖,嘉穟養(yǎng)南疇。
今我不為樂,知有來歲不?
命室攜童弱,良日登遠游。
譯文及注釋:
作者:孟二冬
譯文
隱居偏遠少應酬,常忘四季何節(jié)候。
空曠庭院多落葉,悲慨方知已至秋。
北窗之下葵茂盛,禾穗飽滿在南疇。
我今如若不行樂,未知尚有來歲否?
教妻帶上小兒女,趁此良辰去遠游。
孟二冬《陶淵明集譯注》
注釋
(1)酬:以詩文相贈答。
(2)窮居:偏僻的住處。人用:指人事應酬。用:為。四運:四時運行。周:周而復始,循環(huán)。
(3)空:此字諸本多有不同,或作“門”,或作“桐”,或作“閻”,或作“檐”,今從焦本。
(4)牖(yǒu 有):或作“墉”,今從和陶本、焦本。牖:窗戶?憾,一種蔬菜。穟:同“穗”。疇:田地。
(5)不:同“否”。(6)室:指妻子。登:通“得”。
賞析:
作者:佚名
此詩與《和劉柴!吩姰斪饔谕荒,即義熙十年(414),陶淵明五十歲。從詩意來看,《和劉柴桑》作于冬春之交,而此詩作于秋天。
詩中以隱居躬耕的自然樂趣和人生無常,及時行樂的道理來酬答劉柴桑,盡管其中帶有消極的.思想,但在樸素純和之中,卻洋溢著田園生活的樂趣。
古詩詞原文翻譯及賞析 篇3
原文:
有悵寒潮,無情殘照,正是蕭蕭南浦。更吹起,霜條孤影,還記得,舊時飛絮。況晚來,煙浪斜陽,見行客,特地瘦腰如舞?傄环N凄涼,十分憔悴,尚有燕臺佳句。
春日釀成秋日雨。念疇昔風流,暗傷如許?v饒有,繞堤畫舸,冷落盡,水云猶故。憶從前,一點東風,幾隔著重簾,眉兒愁苦。待約個梅魂,黃昏月淡,與伊深憐低語。
譯文及注釋:
作者:佚名
譯文
挾來陣陣寒意的水浪,也有些心事重重;只有西去的陽光,投下慘淡的影子,漸漸地消失;南面的水岸是我送別的地方,你走了,一陣陣蕭索的風,帶來易水上的蒼涼。那風呵,又吹起來了,吹起河岸上的柳。受盡霜凍的柳枝啊,落下最后一片黃葉,影子是這樣的孤單。還記得嗎,還得那飛絮如雪的時候?我久久瞭望你遠去的帆影,直到夜幕降臨,浪花飄起來了,是茫茫的煙霧,迷糊了最后一抹夕陽。只有那孤苦柳樹,迎來匆忙的過客,扭動著瘦弱的腰身,好象要輕輕地舞動。
春天里,我們彼此相愛,卻在這寒冷的秋季,催生出無數(shù)相思的落淚;貞浧饠y手并肩時的親密,那份感傷,就象無數(shù)的細繩把我的心捆扎。笙歌勁舞的畫舫,依然繞著河岸緩緩地移動,可是我的心里卻是這樣的冷落,水在流,云還是那樣地飄,只不知道心上的人兒,你在何處。想著那些相戀的日子,如同一陣吹來的東風,可是那是多么微弱風呵,吹不進重疊的窗簾,只是讓這一份相思深深地刻在我的眉間。我只能等待那個梅花的精靈,在夜闌人靜的時候,在月淡星稀的時候,我對她說出自己心中的苦悶,讓她傳達我對你深深的思念。
注釋
⑴金明池:詞牌名,秦觀創(chuàng)調(diào),詞詠汴京金明池,故取以為名。
、茞潱菏б,懊惱。
、鞘捠挘猴L聲,草木經(jīng)風搖落之聲。
、人獥l:經(jīng)霜的樹枝條。
、膳f時飛絮:化用劉禹錫《楊柳枝詞》九首之九:“春盡絮飛留不得,隨風好去落誰家”。
、释韥恚阂雇韥砼R之際。
、诵锌停簛硗男新每腿。
⑻燕臺佳句:燕臺,又指燕昭王延攬?zhí)煜沦t士的黃金臺。柳氏此處喻指幾社文人雅集賦詩的地方。
⑼春日釀成秋日雨:指當年幾社名流與柳氏交游,曾為她作春閨風雨的艷詞,競成為今日飄零秋雨的預兆。
、萎犖簦哼^去,以前。
、先缭S:如此,此為概指之辭。
⑿繞堤畫舸:化用湯顯祖《紫釵記》中“河橋路,見了些無情畫舸,有恨香車”句意。
、褢洀那埃骸皯洝保貞。此為回憶從前那些相戀的.時光。
、颐純撼羁啵宏懹巍垛O頭鳳》:“一杯愁緒,幾年離索”,表現(xiàn)詞人懷念戀人,柔腸寸斷的心緒。
、用坊辏夯锰K軾《復出東門詩》:“長與東風約今日,暗香先返玉梅魂!
、砸粒罕,他或她。
賞析:
作者:佚名
《金明池·詠寒柳》中的柳具有獨立自主的自由心性與主體意識,不依附于某個實體,雖慨嘆凄涼的境遇,卻沒有失去自我的主體意識,期望與梅魂平等地對話。這一改柳往日柔弱不堪攀折的形象,為柳重塑了剛毅的品格,而這種剛性氣質(zhì)則是來自于詩人主體的獨立人格意識與自由心性。
上闋明寫柳而暗寫人生的遭際!坝泻藓,無情殘照,正是蕭蕭南浦”,“南浦”一詞緣于江淹的《別賦》,“送君南浦,傷如之何?”中國人喜聚不喜散,對于送別總是很敏感的,分別總會令人為之愁腸百轉(zhuǎn),淚濕衫袖。此詞開頭便把地點定在這樣一個令人的情緒易較為之傷感的環(huán)境中,在這樣一個送別的地點,又是一個這樣的秋日的黃昏,殘陽西掛,滿目凄涼,伴隨著泠泠的寒風。
“更吹起,霜條孤影!币粋“孤”字,更為這凄涼的環(huán)境平添一絲的無助、孤獨。起語全用冷色調(diào)的詞,刻畫了一個凄涼暗淡之境,寫盡了柳如是人生的孤獨、無奈的心境!斑記得,舊時飛絮”一句,把時間由現(xiàn)在推向過去,現(xiàn)今的生活是孤獨、無助的,那以前的生活呢?“舊時飛絮”便是最好的回答了。詞人在這里用了“柳絮”這一意象,“柳絮”無根無蒂任風吹落,隨意飄蕩,多令人產(chǎn)生憐憫之情,因詠《燕臺詩》而癡戀其人。又燕臺曾是當年燕昭王招攬賢士的黃金臺。此處的用典,言約而意豐,它既暗含了詞人與陳子龍通過詩詞唱和結為知音,又同松江名士詩酒集會度過了人生的一段美好的時光,是其不幸人生的一點亮色。
詞人在上闋的最后用“尚有燕臺佳句”結尾,是因為這段生活曾給她人生不少的慰藉,致使她多年后回憶起這段生活,仍不禁淚流涔涔。詞的下闋主要是借回憶過去來寫對愛情的固貞執(zhí)守。換頭處,詞人用“春日釀成秋日雨”一句,既承接了上闋的結句,又為下面的憶舊展開了鋪墊。與陳子龍的短暫的相識、相戀給詩人暗淡的生活帶來些許的慰藉,是其不幸人生的一點亮色,但這短暫的歡娛卻為以后埋下了如此的苦楚。一句“秋日雨”寫盡了人生的變故。
“念疇昔風流,暗傷如許。憶從前,一點東風,幾隔著重簾,眉兒愁苦”,詞人想過去,痛惜今日,寫盡相思之苦,“縱饒有,繞堤畫舸,冷落盡,水云猶故”,畫舸本是歡情之物,但即使擁有了它,自己依舊是先前的那個自己,或許更多了一點孤獨、寂寞,這一切都是因為沒有了情人的陪伴!耙稽c東風”這里暗指陳子龍,沒有了他,致使詞人一生“眉兒愁苦”,“雖知己而必別”,互為知己的愛人卻注定無法終生廝守在一起,這又是何等的令人悵惘之事。
下闋詞人以“待約個梅魂,黃昏月淡。與伊深憐低語”結句,這里是借用了湯顯祖的《紫釵記》的故事來向情人表明自己的心跡,也同時向迫使二人分手的勢力進行的堅強的反抗,但同時也對未來帶有些許的幻想與渴望!蹲镶O記》中,霍小玉在微月半遮寒梅怒放下愛上了詩人李益,兩位有情人幾經(jīng)困難落幕前終于在長時別離后團圓,此時的他們贈詩唱和,句中最讓人難忘的還是“淡月梅花”景,柳如是引用“梅魂”分別是把自己和情人設想為劇中人,希望有朝一日也能夠團圓,到那時“與伊深憐低語”。通過詞的下闋,可以看出,柳如是對愛情是忠貞的、執(zhí)著的,她對陳子龍是有著刻骨銘心之情的。
柳如是的詞“濃纖婉麗,極哀艷之情”,她以一個女子的細膩的感觸來寫自己的情感經(jīng)歷,故而真切感人,她讓人洞察了她的不幸的人生遭際,以及在困境中她對愛情的固貞、執(zhí)守和對命運的不屈從。
古詩詞原文翻譯及賞析 篇4
《敕勒歌》原文及翻譯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翻譯:
遼闊的敕勒大平原就在陰山腳下。天空像個巨大的帳篷,籠蓋著整個原野。
蔚藍的天空一望無際,碧綠的原野茫茫不盡。一陣風吹過,牧草低伏,露出一群群正在吃草的牛羊。
賞析
詩的前六句寫平川,寫大山,寫天空,寫四野,涵蓋上下四方,意境極其闊大恢宏。但是,詩人的描寫全從宏觀著眼,作總體的靜態(tài)的勾畫,沒有什么具體描繪,使人不免有些空洞沉悶的感覺。但當讀到末句——“風吹草低見牛羊”的進修,境界便頓然改觀。草原是牧民的.家鄉(xiāng),牛羊的世界,但由于牧草過于豐茂,牛群羊群統(tǒng)統(tǒng)隱沒在那綠色的海洋里。只有當一陣清風吹過,草浪動蕩起伏,在牧草低伏下去的地方,才有牛羊閃現(xiàn)出來。那黃的牛,白的羊,東一群,西一群,忽隱忽現(xiàn),到處都是。于是,由靜態(tài)轉(zhuǎn)為動態(tài),由表蒼一色變?yōu)槎嗖识嘧,整個草原充滿勃勃生機,連那穹廬似的天空也為之生色。因此,人們把這最后一句稱為點晴之筆,對于“吹”、“低”、“見”三個動詞的主動者“風”字,備加欣賞。
注釋
、佟峨防崭琛罚弘防眨╟hì lè):種族名,北齊時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帶。
、陔防沾ǎ捍ǎ浩酱、平原。敕勒族居住的地方,在現(xiàn)在的山西、內(nèi)蒙一帶。北魏時期把今河套平原至土默川一帶稱為敕勒川。
、坳幧剑涸诮駜(nèi)蒙古自治區(qū)北部。
、荞窂](qióng lú):用氈布搭成的帳篷,即蒙古包。
、莼\蓋四野(yǎ):籠蓋,另有版本作“籠罩”(洪邁《容齋隨筆》卷一和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后集卷三十一);四野,草原的四面八方。
、尢焐n蒼:蒼蒼:青色。蒼,青,天蒼蒼,天藍藍的。
、呙C#哼|闊無邊的樣子。
、嘁姡▁iàn):同“現(xiàn)”,顯露。
古詩詞原文翻譯及賞析 篇5
原文:
春到南樓雪盡。驚動燈期花信。小雨一番寒。倚闌干。
莫把欄干頻倚。一望幾重煙水。何處是京華。暮云遮。
譯文
春天來臨,南樓上的積雪已經(jīng)化盡。春到來,元宵燈節(jié)期間群花也依次綻放。剛下過小雨仍有寒意,獨自一人依靠著闌干思緒飄遠。
不要總是依靠在闌干上,因為眺望遠方也只能看到那層層疊疊的煙水。汴梁在哪里呢?被黃昏時的云霞與霧氣遮住了。
注釋
燈期:指元宵燈節(jié)期間。
花信:指群花開放的消息。
賞析:
此為作者的代表作之一。全詞語淡情深,清新索雅,一波三折,將客中思歸的情懷抒寫得娓婉動人。
上片首兩句先寫客中值上元燈節(jié)!把┍M”則見日暖風和,大地回春!秴问洗呵铩YF信》云:“春之德風,風不信(不如期而至),則其花不盛。”故謂花開時風名花信風。而農(nóng)歷正月十五日上元節(jié)又稱燈節(jié),為賞燈之期。此“燈期”之花信為“小桃”,上元前后即著花,狀如垂絲海棠。歐陽修詠小桃詩所云“初見今年第一枝”者是。所謂“驚動”,即言春到南樓,時值元宵,小桃開放,如從睡夢中驚醒。
三、四兩句,寫倚“南樓”之欄干,承上“燈期花信”而來,詞意有所轉(zhuǎn)折。獨倚欄干之人,必不游眾之中,而這一番寒意,是因為剛下過的一場小雨,還是因為客心悲涼的緣故,亦是斷難分辨。
過片“莫把欄干頻倚”,翻進一層寫歸思之切。
所以強言莫倚,是因為倚欄干也只能“—望幾重煙水”,重重疊疊的`煙水云山遮斷了故國的望眼。接下來“何處是京華”,全是望尋之神,說明他欲罷不能!熬┤A”指京都,即汴京。最后再作否決:“暮云遮”,即還是望而不見。此句似暗用李太白“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詩意,既寫景兼以寄慨,實有比義。
這首詞清雅情深,當為詞人的代表作。
古詩詞原文翻譯及賞析 篇6
潼關原文
終古高云簇此城,秋風吹散馬蹄聲。
河流大野猶嫌束,山入潼關不解平。
——清代·譚嗣同《潼關》
譯文
自古以來高高云層就聚集在這座雄關之上,秋風陣陣總是吹散噠噠的馬蹄聲。
奔騰而過的黃河與遼闊的原野還嫌太過約束,從華山進入潼關后更不知什么是坦平。
注釋
潼(tóng)關:關名。故址在今陜西省潼關縣北,為古代東西往來的要隘。
終古:自古以來。
簇(cù):叢聚。
河流:指奔騰而過的黃河。
束:約束。
不解平:不知道什么是平坦。
解:懂得。
賞析
此詩打句寫潼關雄踞山腰,下臨黃河,形勢十分險明;次句寫作者行經(jīng)此地,原蹄聲聲,被秋風吹散,點明時間和旅程;三、四句寫黃河浩浩蕩蕩以及潼關境域內(nèi)的山巒起伏。全詩豪邁奔放,寫景與言情巧妙結合,含蓄又生動。
詩的打句以一種遠景式的遙望,展現(xiàn)潼關一帶蒼茫雄渾的氣象。緊接著,第二句以輕捷、有力的筆調(diào),將“秋風”“原蹄聲”引入詩中,不但以聽覺形象補充了前一句所造成的視覺形象,進一步渲染出潼關一帶獨具的氛圍,而且打破了原先畫面的靜態(tài),給全詩增添了一種動感。對于久處書齋的文弱書生來說,蕭瑟秋風也許是惹人傷感的凄涼之物,但對胸懷大志,亦文亦武的詩人來說,秋風中那矯健的原蹄聲卻更能催動豪情。他在壯闊的天地間策原馳騁,感到欣喜,感到痛快,感到精神上的極大的自由。
接下來的三、四句,則轉(zhuǎn)從河和山方面來寫。在前面那種狀態(tài)下,詩人極目四望,眼前的自然景物也呈現(xiàn)出新奇的姿態(tài):那從群山中沖決而出的黃河,盡管已奔入遼闊的平原,但仍嫌受分縛似的在不斷沖擊著河岸;而西去的.群山,雖然走向與黃河相反,但仿佛也在力戒平坦,一更比一峰高。這樣透過壯闊險峻的背景,就把潼關寫活了。同時將寫景與言情巧妙地結合起來,融進了詩人明求沖破約分的奔放情懷,是自我性格含蓄而又生動的描繪。
這里的詩人即高山、大河,高山、大河即是詩人。因為詩人已把自己的精神投射到了高山、大河之上,在高度的審美愉悅中,詩人已與高山、大河進入了同一狀態(tài),彼此相融,渾然不分而這“猶嫌分”“不解平”的黃河,高山,即是詩人傲岸不羈雄奇磊落胸懷的寫照是詩人特有的沖決一切羅網(wǎng)、奮發(fā)昂揚的心態(tài)的外化。
詩人在這打詩中所呈現(xiàn)出的,是一種擴張式的、外拓型的心態(tài)。這是一種在新舊社會交替之際所急需的新型人才應有的精神狀態(tài)。它昭示了詩人短促而轟轟烈烈的一生,即將就此展開。
古詩詞原文翻譯及賞析 篇7
清平樂·春晚原文、翻譯及賞析(王安國)
留春不住,費盡鶯兒語。
滿地殘紅宮錦污,昨夜南園風雨。
小憐初上琵琶,曉來思繞天涯。
不肯畫堂朱戶,春風自在楊花。
——宋代·王安國《清平樂·春晚》
譯文
怎么都無法將春天留住,白白地讓黃鶯唱個不停。昨夜一場風雨的侵凌,讓這滿地都是臟污的凋落殘花。
小憐姑娘剛剛彈起琵琶,拂曉她思緒萬千縈繞天庭。隨風飄揚的楊絮是那樣的自由自在,可始終不肯飛入那權貴人家的畫堂朱戶。
注釋
清平樂(yuè):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名。又名“清平樂令”“醉東風”“憶蘿月”。
宮錦:宮廷監(jiān)制并特有的錦緞。這里喻指落花。
“滿地”“昨夜”二句:應作倒裝理解。
小憐:北齊后主淑妃馮小憐,善彈琵琶。這里借指彈琵琶的歌女。
楊花:一作“梨花”。
賞析
此詞上片以倒裝句式描繪暮春蕭條的景色,抒寫的花的春的宵意,表達了作者慨嘆美好年華逝去的惆悵宵懷;下片抒寫暮春傷逝念遠的幽怨,以暮春紛飛的楊花不肯飛入權貴人家的人堂朱戶,表達了作者不親權貴的品就。全詞宵景交融,清新婉麗,曲折多致,筆法精妙,堪稱傷春詞中的佳作。
古來傷春愁秋的詩詞多得不可勝數(shù)。這類被人嚼爛了的題材,卻是歷代不乏佳篇,非但不使人來到老一套,相反,永遠有新鮮之來。王安國這首《清平樂》就是這樣的好詞。
詞題為《春晚》,顧名思義是寫殘春景象。“留春不住,費盡鶯兒語。滿地殘紅宮錦污,昨夜南園風雨!弊髡咭黄鸸P就寫由于“昨夜雨疏風驟”,南園已滿地殘紅了。詞人面對這萬花凋謝的景象,自然不勝傷來。此時耳邊傳來了黃鶯兒不停的啼唱,于是,他仿佛來覺到多宵的鶯兒也正為落花發(fā)愁,苦勸春天不要歸去呢。“留春不住,費盡鶯兒語”,好像詞人嘆息。寫鶯語的.“費盡”,實是襯托出詞人的失落來,因為花開花謝,春去秋來,是自然規(guī)律與鶯兒無關。妙詞人賦予禽鳥以人的來宵,不直說自己無計留春之苦,而是借鶯兒之口吐露此宵,手法新巧而又饒有韻味。
此詞交叉地寫聽覺與視覺的來受,從音響與色彩兩個方面勾勒出一幅殘敗的暮春圖人。開頭從聽鶯聲寫起,轉(zhuǎn)而便訴諸視覺。一夜風雨過后,園花凋謝,殘紅敗蕊,滿地飄零,狼藉不堪。百花盛開時,燦爛本如宮錦,可的此時給糟塌得不成樣子了!“滿地殘紅”自是殘春時節(jié)的典型景色,比之美好宮錦之被污損,詞人痛的之宵可見。
下面又從視覺轉(zhuǎn)到聽覺上來:正當詞人目睹這如花似錦的春天匆匆消逝,心中無限惆悵之時,仿佛從遠處傳來歌女小憐之輩彈奏琵琶的聲音,“弦弦掩抑聲聲思”,那弦弦聲聲正是的春的花之宵。小憐,即北齊后主高緯寵幸的馮淑妃,因她“慧黠能彈琵琶”,后代詩人常用以借指歌女。此詞中“小憐初上琵琶”,是從李駕《馮小憐》詩“灣頭見小憐,請上琵琶弦”句化出。這琶琶之聲哀婉動人,當此即將逝去的春宵,有多少閨中佳人長夜不眠,那剪不斷理還亂的宵思飛越千里關山,追尋天涯游子。這里,作者抒寫的是由春天的匆匆歸去而引起的年華虛度之來,隱隱寄托著一種美人遲暮、英雄末路的悲慨。
最后,詞人寫到眼前觸目皆是的楊花——這一暮春特有的風光:只見那如雪的飛花飄揚,是那樣的自由自在,可始終不肯飛入那權貴人家的人堂朱戶。
這首詞表達了詞人傷春、的春、慨嘆美好年華逝去的宵懷,寄寓了作者深沉的身世來慨。全詞融宵于景,寫景中融進了自己的生活,寫出了自己的性宵與風骨,堪稱一首出類拔萃的傷春詞。
古詩詞原文翻譯及賞析 篇8
雁兒落過得勝令·尋致爭不致爭
朝代:元代
作者:高克禮
尋致爭不致爭,既言定先言定。論至誠俺至誠,你薄幸誰薄幸?豈不聞舉頭三尺有神明,忘義多應當罪名!海神廟見有他為證。似王魁負桂英,磣可可海誓山盟。繡帶里難逃命,裙刀上更自刑,活取了個年少書生。
譯文
該爭辯的卻不爭辯,已經(jīng)說定的就要言而有信。要論至誠我最至誠,不要你薄幸無情還有誰薄幸無情。難道不知道舉頭三尺就有神明,忘恩負義的.都會擔當罪名。海神廟的故事可以憑證。像王魁負桂英。想當初他曾經(jīng)在神前海誓山盟,后來他負情,終于未能在女人手中逃卻生命,自殺身亡的桂英女,最終處死了這個年少書生。
注釋
雁兒落過得勝令:雙調(diào)帶過曲。又名《鴻門凱歌》。
致爭:爭氣。
當罪名:擔罪名,承當罪責。
古詩詞原文翻譯及賞析 篇9
石壕吏
唐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
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zhàn)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
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
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
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原文譯文:
日暮時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到村子里抓人。老翁越墻逃走,老婦出門查看。官吏大聲呼喝得多么憤怒,婦人大聲啼哭得多么悲苦。我聽到老婦上前說:我的三個兒子戍邊在鄴城。其中一個兒子捎信回來,說另外兩個兒子剛剛戰(zhàn)死。的人茍且偷生,死去的人就永遠不會回來了!里再也沒有別的了,只有正在吃奶的小孫子。因為有孫子在,他還沒有離去,但進進出出都沒有一件完整的衣服。雖然老婦我年老力衰,但請允許我跟從你連夜趕回營去。立刻就去投向河陽的戰(zhàn)役,還來得及為部隊準備早餐。夜深了,說話的逐漸消失,隱隱約約聽到低微斷續(xù)的哭泣聲。天亮后我繼續(xù)趕路,只能與返回家中的那個老翁告別。
作品簡介:
這是杜甫著名的新題樂府組詩三吏之一。唐肅宗乾元二年(759)春,已經(jīng)四十八歲的杜甫,由左拾遺貶為華州司功參軍。他離開洛陽,歷經(jīng)新安、潼關、石壕,夜宿曉行,風塵仆仆,趕往華州任所,所經(jīng)之處,哀鴻遍野,民不聊生,這引起詩人感情上的強烈震動。
當時唐王朝集中郭子儀等九節(jié)度使步騎二十功贖罪萬,號稱六十萬,將安慶緒圍在鄴城。由于戰(zhàn)爭吃緊,唐王朝為補充兵力,到處征兵。這時,杜甫正由新安縣繼續(xù)西行,投宿石壕村,遇到吏卒捉人,于是實錄所見所聞,寫成這篇不朽的詩作。詩中刻畫了官吏的橫暴,反映了安史之亂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和自己的。
作品賞析:
《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現(xiàn)實主義的敘事詩。它以耳聞為線索,按的順序,由暮夜夜久天明,一步步深入,從投宿敘起,以告別結束,從差吏夜間捉人,到老婦隨往;從老翁逾墻逃走,到事后潛歸;從詩人日暮投宿,到天明登程告別,整個有開始、發(fā)展、高潮、結局,情節(jié)完整,并頗為。詩的首尾是敘事,中間用對話,活動著的有五六個之多,詩人巧妙地借老婦的口,訴說了她一家的悲慘遭遇。詩人的敘述、老婦的說白,處處呼應,環(huán)環(huán)緊扣,層次十分清楚。
詩人虛實交映,藏問于答,不寫差吏的追問,而只寫老婦的哭訴,從哭訴中寫出潛臺詞、畫外音,將差吏的形象融入老婦的前致詞中,有一種言有盡而意無窮的境界。詩人寫老婦的哭訴,語言樸實無華,一個典故也不用,很切合老婦的口吻,且隨著內(nèi)容的多次轉(zhuǎn)韻,形成憂憤深廣、波瀾老成,一唱三嘆,高低抑揚的韻致,使沉郁頓挫達到極致。
全詩述情陳事,除吏呼一何怒二句微微透露了他的愛憎之外,都是對客觀事物的描述。在這里,詩人通過新穎而巧妙的藝術構思,將豐富的內(nèi)容和自己的感情融化在具體的形象里,澆注于客觀的敘述中,讓事物本身直接感染讀者,讓故事本身去顯露詩人的愛憎。這種以實寫虛,以虛補實,虛實相映的藝術手法,使全詩顯得簡潔洗練,而又蘊涵豐富。
前四句可看作第一段。首句暮投石壕村,單刀直入,直敘其事。暮字、投字、村字都需玩味,讀者不能輕易放過。在封建社會里,由于社會秩序混亂和荒涼等原因,旅客們都未晚先投宿,更何況在兵禍連接的時代。而杜甫,卻于暮色蒼茫之時才匆匆忙忙地投奔到一個小村莊里借宿,這種異乎尋常的情景就富于暗示性。他或者是壓根兒不敢走大路;或者是附近的城鎮(zhèn)已蕩然一空,無處歇腳?傊攘任遄,不僅點明了投宿的時間和地點,而且和盤托出了兵荒馬亂、雞犬不寧、一切脫出常軌的景象,為悲劇的演出提供了典型。浦起龍指出這首詩起有猛虎攫人之勢,這不僅是就有吏夜捉人說的,而且是就頭一句的環(huán)境烘托說的。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綱,以下情節(jié),都從這里生發(fā)出來。不說征兵、點兵、招兵而說捉人,已于如實描繪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再加上一個夜字,含意更豐富。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時常發(fā)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無法捉到;第二、表明縣吏捉人的手段狠毒,于人民已經(jīng)入睡的黑夜,來個突然襲擊。同時,詩人是暮投石壕村的,從暮到夜,已過了幾個小時,這時當然已經(jīng)睡下了;所以下面的`發(fā)展,他沒有參與其間,而是隔門聽出來的。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兩句,表現(xiàn)了人民長期以來深受抓丁之苦,晝夜不安;即使到了深夜,仍然寢不安席,一聽到門外有了響動,就知道縣吏又來捉人,老翁立刻逾墻逃走,由老婦開門周旋。
從吏呼一何怒至猶得備晨炊這十六句,可看作第二段。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兩句,極其概括、極其形象地寫出了吏與婦的尖銳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強烈的對照;兩個狀語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縣吏如狼似虎,叫囂隳突的橫蠻氣勢,并為老婦以下的訴說制造出悲憤的氣氛。矛盾的兩方面,具有主與從、因與果的關系。婦啼一何苦,是吏呼一何怒逼出來的。下面,詩人不再寫吏呼,全力寫婦啼,而吏呼自見。聽婦前致詞承上啟下。那聽是詩人在聽,那致詞是老婦苦啼著回答縣吏的怒呼。寫致詞內(nèi)容的十三句詩,多次換韻,明顯地表現(xiàn)出多次轉(zhuǎn)折,暗示了縣吏的多次怒呼、逼問。讀這十三句詩的時候,千萬別以為這是老婦一口氣說下去的,而縣吏則在那里洗耳恭聽。實際上,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不僅發(fā)生在事件的開頭,而且持續(xù)到事件的結尾。從三男鄴城戍到死者長已矣,是第一次轉(zhuǎn)折?梢韵胍,這是針對縣吏的第一次逼問訴苦的。在這以前,詩人已用有吏夜捉人一句寫出了縣吏的猛虎攫人之勢。等到老婦出門看,便撲了進來,賊眼四處搜索,卻找不到一個男人,撲了個空。于是怒吼道:你家的男人都到哪兒去了?快交出來!老婦泣訴說:三個兒子都當兵守鄴城去了。一個兒子剛剛捎來,信中說,另外兩個兒子已經(jīng)犧牲了!泣訴的時候,也許縣吏不相信,還拿出信來交縣吏看?傊嬲咔彝瞪,死者長已矣!處境是夠使人同情的,她很以此博得縣吏的同情,高抬貴手。不料縣吏又大發(fā)雷霆:難道你家里再沒有別人了?快交出來!她只得針對這一點訴苦: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這兩句,也許不是一口氣說下去的,因為更無人與下面的回答發(fā)生了明顯的矛盾。合理的解釋是:老婦先說了一句:家里再沒人了!而在這當兒,被兒媳婦抱在懷里躲到什么地方的小孫子,受了怒吼聲的驚嚇,哭了起來,掩口也不頂用。于是縣吏抓到了把柄,威逼道:你竟敢撒謊!不是有個哭嗎?老婦不得已,這才說:只有個孫子!還吃奶呢,小得很!吃誰的奶?總有個母親吧!還不把她交出來!老婦擔心的事情終于發(fā)生了!她只得硬著頭皮解釋:孫兒是有個母親,她的在鄴城戰(zhàn)死了,因為要奶孩子,沒有改嫁?蓱z她衣服破破爛爛,怎么見人呀!還是行行好吧!但縣吏仍不肯罷手。老婦生怕守寡的兒媳被抓,餓死孫子,只好挺身而出: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老婦的致詞,到此結束,表明縣吏勉強同意,不再怒吼了。
最后一段雖然只有四句,卻照應開頭,涉及所有人物,寫出了事件的結局和作者的感受。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表明老婦已被抓走,走時低聲哭泣,越走越遠,便聽不到哭聲了。夜久二字,反映了老婦一再哭訴、縣吏百般威逼的漫長過程。如聞二字,一方面表現(xiàn)了兒媳婦因丈夫戰(zhàn)死、婆婆被捉而泣不成聲,另一方面也顯示出詩人以關切的心情傾耳細聽,通夜未能入睡。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兩句,收盡全篇,于敘事中含無限深情。前一天傍晚投宿之時,老翁、老婦雙雙迎接詩人,而時隔一夜,老婦被捉走,兒媳婦泣不成聲,只能與逃走歸來的老翁作別了。老翁的心情怎樣,詩人作何感想,這些都給讀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古詩詞原文翻譯及賞析 篇10
擊鼓 先秦佚名
擊鼓其鏜,踴躍用兵。土國城漕,我獨南行。
從孫子仲,平陳與宋。不我以歸,憂心有忡。
爰居爰處?爰喪其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
于嗟闊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譯文
擊鼓的聲音震響(耳旁),兵將奮勇操練。(人們)留在國內(nèi)筑漕城,只有我向南方行去。
跟隨孫子仲,平定陳、宋(兩國)。不允許我回家,(使我)憂心忡忡。
于是人在哪里?于是馬跑失在哪里?到哪里去尋找它?在山間林下。
生死聚散,我曾經(jīng)對你說(過)。拉著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
唉,太久。讓我無法(與你)相會。唉,太遙遠,讓我的誓言不能履行。
注釋
鏜:鼓聲。其鏜,即“鏜鏜”。明陳繼儒《大司馬節(jié)寰袁公(袁可立)家廟記》:“喤喤考鐘,坎坎擊鼓!
踴躍:雙聲連綿詞,猶言鼓舞。兵:武器,刀槍之類。
土國:在國都服役。漕:地名。
孫子仲:即公孫文仲,字子仲,邶國將領。
平:和也,和二國之好。謂救陳以調(diào)和陳宋關系。陳、宋:諸侯國名。
不我以歸:即不以我歸,有家不讓回。
有忡:忡忡。
爰(yuán):本發(fā)聲詞,猶言“于是”。喪:喪失,此處言跑失。爰居爰處?爰喪其馬:有不還者,有亡其馬者。
于以:于何。
契闊:聚散。契,合;闊,離。
成說:成言也猶言誓約。
于嗟:即“吁嗟”,猶言今之哎喲。
活:借為“佸”,相會。
洵:遠。
信:一說古伸字,志不得伸。一說誓約有信。
譯文
擊起戰(zhàn)鼓咚咚響,士兵踴躍練武忙。有的修路筑城墻,我獨從軍到南方。
跟隨統(tǒng)領孫子仲,聯(lián)合盟國陳與宋。不愿讓我回衛(wèi)國,致使我心憂忡忡。
何處可歇何處停?跑了戰(zhàn)馬何處尋?一路追蹤何處找?不料它已入森林。
一同生死不分離,我們早已立誓言。讓我握住你的手,同生共死上戰(zhàn)場。
只怕你我此分離,沒有緣分相會和。只怕你我此分離,無法堅定守信約。
注釋
⑴鏜:鼓聲。其鏜,即“鏜鏜”。
、欺x躍:雙聲連綿詞,猶言鼓舞。兵:武器,刀槍之類。
、峭羾卿睿和粒和谕痢3牵盒蕹。國:指都城。漕:衛(wèi)國的城市。
、葘O子仲:即公孫文仲,字子仲,邶國將領。
、善剑浩蕉▋蓢m紛。謂救陳以調(diào)和陳宋關系。陳、宋:諸侯國名。
⑹不我以歸:是不以我歸的倒裝,有家不讓回。
、擞锈纾衡玮,憂慮不安的樣子。
、屉迹▂uán):哪里。喪:喪失,此處言跑失。爰居爰處?爰喪其馬:哪里可以住,我的馬丟在那里。
⑼于以:在哪里。
、纹蹰煟壕凵、離合的意思。契,合;闊,離。
⑾成說(yuè):約定、成議、盟約。
、杏卩担簢@詞。
⒀活:借為“佸”,相會。
、忆壕眠h。
、有牛菏匦,守約。
鑒賞
這是一篇典型的戰(zhàn)爭詩。詩人以袒露自身與主流意識的背離,宣泄自己對戰(zhàn)爭的抵觸情緒。作品在對人類戰(zhàn)爭本相的透視中,呼喚的是對個體生命具體存在的尊重和生活細節(jié)幸福的獲得。這種來自心靈深處真實而樸素的歌唱,是對人之存在的最具人文關懷的闡釋,是先民們?yōu)楹笫赖奈膶W作品樹立起的一座人性高標。
《毛詩序》云:“《擊鼓》,怨州吁也。”鄭箋以《左傳·隱公四年》州吁伐鄭之事實之。姚際恒《詩經(jīng)通論》以為“與經(jīng)不合者六”,此實乃《春秋·宣公十二年》“宋師伐陳,衛(wèi)人救陳”之事,在衛(wèi)穆公時。今以為姚說較《毛序》為合理,姑從姚氏。
第一章總言衛(wèi)人救陳,平陳宋之難,敘衛(wèi)人之怨。結云“我獨南行”者,詩本以抒寫個人憤懣為主,這是全詩的線索。詩的第三句言“土國城漕”者,《鄘風·定之方中》毛詩序云:“衛(wèi)為狄所滅,東徙渡河,野居漕邑,齊桓公攘夷狄而封之。文公徙居楚丘,始建城市而營宮室。”文公營楚丘,這就是詩所謂“土國”,到了穆公,又為漕邑筑城,故詩又曰“城漕”!巴羾卿睢彪m然也是勞役,猶在國境以內(nèi),南行救陳,其艱苦就更甚了。
第二章“從孫子仲,平陳與宋”,承“我獨南行”為說。假使南行不久即返,猶之可也。詩之末兩句云“不我以歸,憂心有忡”,敘事更向前推進,如芭蕉剝心,使人酸鼻。
第三章寫安家失馬,似乎是題外插曲,其實文心最細!肚f子》說:“猶系馬而馳也!焙民R是不受羈束、愛馳騁的;征人是不愿久役、想歸家的。這個細節(jié),真寫得映帶人情。毛傳解釋一二句為:“有不還者,有亡其馬者!卑选半肌苯忉尀椤盎颉,作為代詞,則兩句通敘營中他人。其實全詩皆抒詩人一己之情,所以四、五兩章文情哀苦,更為動人。
第四章“死生契闊”,毛傳以“契闊”為“勤苦”是錯誤的。黃生《義府》以為“契,合也;闊,離也;與死生對言”是正確的。至于如何解釋全章詩義。四句為了把葉韻變成從AABB式,次序有顛倒,前人卻未嘗言及。今按此章的原意,次序應該是:
執(zhí)子之手,與子成說;死生契闊,與子偕老。
這樣詩的韻腳,就成為ABBA式了。本來“死生契闊,與子偕老”,是“成說”的內(nèi)容,是分手時的信誓。詩為了以“闊”與“說”葉韻,“手”與“老”葉韻,韻腳更為緊湊,詩情更為激烈,所以作者把語句改為這一次序。
第五章“于嗟闊兮”的“闊”,就是上章“契闊”的“闊”!安晃一钯狻钡摹盎睢保瑧撌巧险隆捌蹰煛钡摹捌酢。所以“活”是“佸”的假借,“佸,會也!薄坝卩典狻钡摹颁,應該是“遠”的假借,所以指的是“契闊”的“闊”!安晃倚刨狻钡.“信”,應該是“信誓旦旦”的“信誓”,承上章“成說”而言的。兩章互相緊扣,一絲不漏。
“怨”是《擊鼓》一詩的總體格調(diào)與思想傾向。從正面言,詩人怨戰(zhàn)爭的降臨,怨征役無歸期,怨戰(zhàn)爭中與己息息相關的點滴幸福的缺失,甚至整個生命的丟失。從反面言,詩作在個體心理,行為與集體要求的不斷背離中,在個體生命存在與國家戰(zhàn)事的不斷抗衡中,在小我的真實幸福對戰(zhàn)爭的殘酷的不斷顛覆中,流顯出一份從心底而來的厭戰(zhàn)情緒。這一腔激烈的厭戰(zhàn)之言,要爭取的是對個體生命存在的尊重,是生活細節(jié)中的切實幸福。
創(chuàng)作背景
關于這首詩的背景有幾種不同的說法。一種是魯隱公四年(公元前719年),衛(wèi)國公子州吁(前人亦稱“衛(wèi)州吁”)聯(lián)合宋、陳、蔡三國伐鄭。另一種是清代姚際恒認為此實乃《春秋·宣公十二年》“宋師伐陳,衛(wèi)人救陳”而被晉所伐之事。今人多以為姚說較為合理。
古詩詞原文翻譯及賞析 篇11
原文
世事如舟掛短篷,或移西岸或移東。
幾回缺月還圓月,數(shù)陣南久又北久。
歲久人無千日好,春深花有幾時紅。
是非入耳君須忍,半作癡呆半作聾。
譯文
世事無常,就像掛短蓬的船一樣,有時移到東岸,有時移到西岸,漂泊不定。
多少次不圓之月過后還是圓月,幾陣南久過后又是北久。
日子長了,人也沒有長長久久的健康;春天過了,嬌艷的花也沒有幾天燦爛了。
入耳的`是非聽聽就算了,裝聾賣傻也不失為一種活法。
注釋
短篷:有篷的小船。
唐寅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漢族,南直隸蘇州吳縣人。明代著名畫家、文學家。據(jù)傳他于明憲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時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氣橫溢,詩文擅名,與祝允明、文征明、徐禎卿并稱“江南四大才子(吳門四才子)”,畫名更著,與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稱“吳門四家”。
古詩詞原文翻譯及賞析 篇12
原文:
元日
李世民〔唐代〕
高軒曖春色,邃閣媚朝光。
彤庭飛彩旆,翠幌曜明珰。
恭己臨四極,垂衣馭八荒。
霜戟列丹陛,絲竹韻長廊。
穆矣熏風茂,康哉帝道昌。
繼文遵后軌,循古鑒前王。
草秀故春色,梅艷昔年妝。
巨川思欲濟,終以寄舟航。
譯文:
高高的軒臺輝映著春色,深邃的樓閣沐浴著朝陽。紅色的宮墻內(nèi)飛舞著彩色的飾旗,翠玉珠簾映曜著宮女們的玉佩。我效仿古代的.明君們,恭謹而節(jié)制地治理著國家,終于使八方安定、四海升平了。(現(xiàn)在)丹陛下排列著森森戟戈,長廊里回蕩著絲竹樂聲。壯美的和煦之風浩蕩在華夏大地上,康盛的帝王之道運途正昌。(我)將繼承周文王的事業(yè),遵循他的先例、并借鑒古代帝王們成功與失敗的經(jīng)驗來治理國家。春天來臨了,小草又像以前一樣沐浴在春風里,梅花也像往年一樣綻蕊怒放。我想渡過巨大的河流到達彼岸,但最終還要靠舟船才能渡過去(意思就是靠民眾的支持和大臣們的幫助才能治理好國家)。
注釋:
恭己:語出《論語》,恭謹而律己,是形容君王治理天下的詞句。垂衣:語出《易·系辭》,原意指天下太平,李世民在這里形容自己效法皇帝、堯舜無為而治。穆:壯美?担嚎凳。
作者介紹: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年號貞觀。名字取意“濟世安民”,隴西成紀人(今甘肅天水市秦安縣)。唐太宗李世民不僅是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還是一位書法家和詩人。唐太宗開創(chuàng)了著名的貞觀之治,被各族人民尊稱為天可汗,為后來唐朝全盛時期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礎,為后世明君之典范。廟號太宗,謚號文武大圣大廣孝皇帝,葬于昭陵。
古詩詞原文翻譯及賞析 篇13
唐代·韓愈《師說》
古之學者必有師。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后,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
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師。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
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
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
”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
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圣人無常師。
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guī)煛?/p>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yè)有專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jīng)傳皆通習之,不拘于時,學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古代求學的人必定有老師。老師,是用來傳授道理、講授學業(yè)、解答疑難問題的。人不是一生下來就懂得道理的,誰能沒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師學習,那些成為疑難的問題,就始終不能解開。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懂得的道理本來就比我早,我跟從他,拜他為老師;出生在我之后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從他,拜他為老師。我是向他學習道理的,哪管他的年齡比我大還是小呢?因此,無論高低貴賤,無論年長年幼,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所在的地方。
唉!古代從師學習的風尚不流傳已經(jīng)很久了,要人沒有疑惑也難了!古代的圣人,他們超出一般人很遠,尚且要跟從老師請教(他,焉為代詞);現(xiàn)在的一般人,他們才智不及圣人也很遠,卻以向老師學習為恥。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這個原因吧!愛自己的孩子,選擇老師來教他。但是對于他自己,卻以跟從老師學習為可恥,真是糊涂。∧切﹥和睦蠋,教他讀書,學習書中的文句的停頓,并不是我所說的傳授道理,解答疑難問題的老師。不知句子停頓要問老師,有疑惑不能解決卻不愿問老師;小的方面學習了大的卻丟了。我沒有看到他的明達。巫醫(yī)、樂師、各種工匠這些人,不以互相學習為恥。士大夫這一類人,聽到稱“老師”稱“弟子”的人,就聚在一起嘲笑他們。問他們,就說:“他和他年齡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把地位低的人當做老師,就足以感到恥辱;把官大的人當做老師,就被認為近于諂媚。”哎!求師的風尚難以恢復由此可以知道了!巫醫(yī)、樂師、各種工匠這些人,君子不屑一提,現(xiàn)在他們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這些人了,這真是奇怪!
圣人沒有固定的老師。孔子曾以郯子、萇弘、師襄、老聃為師。郯子這些人,他們的賢能都比不上孔子?鬃诱f:“幾個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當我的老師的人!币虼藢W生不一定不如老師,老師不一定比學生賢能,聽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學問技藝各有專長,如此罷了。
李家的孩子蟠,年齡十七,喜歡古文,六經(jīng)的經(jīng)文和傳文都普遍地學習了,不受時俗的拘束,向我學習。我贊許他能夠遵行古人從師的途徑,寫這篇《師說》來贈送他。
注釋
學者:求學的人。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老師,是用來傳授道理、教授學業(yè)、解釋疑難問題的人。所以,用來……的。道,指儒家之道。受,通“授”,傳授。業(yè),泛指古代經(jīng)、史、諸子之學及古文寫作。惑,疑難問題
人非生而知之者:人不是生下來就懂得道理。之,指知識和道理!墩撜Z·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之;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知,懂得。
其為惑也:他所存在的疑惑。
生乎吾前:即生乎吾前者。乎:相當于“于”,與下文“先乎吾”的“乎”相同。
聞:聽見,引申為知道,懂得。
從而師之:跟從(他),拜他為老師。師,意動用法,以……為師。從師,跟從老師學習。
吾師道也:我(是向他)學習道理。師,用做動詞。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里去考慮他的年齡比我大還是小呢?庸,發(fā)語詞,難道。知,了解、知道。之,取獨。
是故:因此,所以。
無:無論、不分。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意思說哪里有道存在,哪里就有我的老師存在。
師道:從師的傳統(tǒng)。即上文所說的“古之學者必有師”。
出人:超出于眾人之上。
猶且:尚且。
眾人:普通人,一般人。
下:不如,名作動。
恥學于師:以向老師學習為恥。恥,以……為恥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益,更加、越發(fā)。
于其身:對于他自己。身,自身、自己。
惑矣:(真是)糊涂啊!
彼童子之師:那些教小孩子的(啟蒙)老師。
授之書而習其句讀(dòu):教給他書,(幫助他)學習其中的文句。之,指童子。習,使……學習。其,指書。句讀,也叫句逗,古人指文辭休止和停頓處。文辭意盡處為句,語意未盡而須停頓處為讀(逗)。古代書籍上沒有標點,老師教學童讀書時要進行句讀(逗)的教學。
句讀之不知:不知斷句風逗。與下文“惑之不解”結構相同。之,提賓標志。
或師焉,或不焉:有的(指“句讀之不知”這樣的小事)從師,有的(指“惑之不解”這樣的大事)不從師。不,通“否”。
小學而大遺:學了小的'(指“句讀之不知”)卻丟了大的(指“惑之不解”)。遺,丟棄,放棄。
巫醫(yī):古時巫、醫(yī)不分,指以看病和降神祈禱為職業(yè)的人。
百工:各種手藝。
相師:拜別人為師。
族:類。
曰師曰弟子云者:說起老師、弟子的時候。
年相若:年歲相近。
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以地位低的人為師就感到羞恥,以高官為師就近乎諂媚。足,可,夠得上。盛,高大。諛,諂媚。
復:恢復。
君子:即上文的“士大夫之族”。
不齒:不屑與之同列,即看不起;蜃鳌氨芍。
乃:竟,竟然。
其可怪也歟:難道值得奇怪嗎。其,難道,表反問。歟,語氣詞,表感嘆。
圣人無常師:圣人沒有固定的老師。常,固定的。
郯(tán)子:春秋時郯國(今山東省郯城縣境)的國君,相傳孔子曾向他請教官職。
萇(cháng)弘:東周敬王時候的大夫,相傳孔子曾向他請教古樂。
師襄:春秋時魯國的樂官,名襄,相傳孔子曾向他學琴。
老聃(dān):即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時楚國人,思想家,道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相傳孔子曾向他學習周禮。聃是老子的字。
之徒:這類。
三人行,則必有我?guī)煟簬兹送,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師!墩撜Z·述而》原話:“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p>
不必:不一定。
術業(yè)有專攻:在業(yè)務上各有自己的專門研究。攻,學習、研究。
李氏子蟠(pán):李家的孩子名蟠。李蟠,韓愈的弟子,唐德宗貞元十九年(803年)進士。
六藝經(jīng)傳(zhuàn)皆通習之:六藝的經(jīng)文和傳文都普遍的學習了。六藝,指六經(jīng),即《詩》《書》《禮》《樂》《易》《春秋》六部儒家經(jīng)典!稑贰芬咽鳎藶楣耪f。經(jīng),兩漢及其以前的散文。傳,古稱解釋經(jīng)文的著作為傳。通,普遍。
不拘于時:指不受當時以求師為恥的不良風氣的束縛。時,時俗,指當時士大夫中恥于從師的不良風氣。于,被。
余嘉其能行古道:贊許他能遵行古人從師學習的風尚。嘉:贊許,嘉獎。
貽:贈送,贈予。
解析
中心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
《師說》是韓愈的一篇著名論文。據(jù)方成珪《昌黎先生詩文年譜》考證,此文作于唐德宗貞元十八年(802),這一年,韓愈35歲,任國子監(jiān)四門博士,這是一個“從七品”的學官,職位不高,但是他在文壇上早已有了名望,他所倡導的“古文運動”也已經(jīng)開展,他是這個運動公認的領袖。這篇文章是針對門第觀念影響下“恥學于師”的壞風氣寫的。門第觀念源于魏晉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自魏文帝曹丕實行九品中正制后,形成了以士族為代表的門閥制度,重門第之分,嚴士庶之別,士族的子弟,憑高貴的門第可以做官,他們不需要學習,也看不起老師,他們尊“家法”而鄙從師。到唐代,九品中正制廢除了,改以官爵的高下為區(qū)分門第的標準。這對擇師也有很大的影響,在當時士大夫階層中,就普遍存在著從師“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的心理。韓愈反對這種錯誤的觀念,提出以“道”為師,“道”在即師在,這是有進步意義的。與韓愈同時代的柳宗元在《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說:“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嘩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東,如是者數(shù)矣!庇纱丝梢钥闯觥稁熣f》的寫作背景和作者的斗爭精神。
對恥學于師,文章連續(xù)用了三個對比。第一,古今對比,闡明恥學于師違背圣人之道,其后果只能是更加愚昧。第二,將同一個人既明于擇師教子的必要,卻又不明于自己從師的必要,把這兩種完全矛盾的做法加以對比,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揭示那些人確實糊涂不通道理。第三,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與士大夫之族的對比,進一步道出士大夫的錯誤心理,發(fā)人深省地指出兩種人的地位與智能的反差,更令人幡然醒晤。
全文分4段。
第1段
提出中心論題,并以教師的職能作用總論從師的重要性和擇師的標準。開篇第一句“古之學者必有師”句首冠以“古之”二字,既說明古人重視師道,又針對現(xiàn)實,借古非今!氨赜小倍,語氣極為肯定。然后指出師的職能作用是“傳道受業(yè)解惑”,從正面申述中心論點。接著緊扣“解惑”二字,從不從師的危害說明從師的重要,從反面申述中心論點。最后緊扣“傳道”二字,闡明道之有無是擇師的唯一標準,一反時俗,將貴賤長少排出標準之外,為下文針砭時弊張本。
第2段
批判不重師道的錯誤態(tài)度和恥于從師的不良風氣。這一段用對比的方法分三層論述。第一層,把“古之圣人”從師而問和“今之眾人”恥學于師相對比,指出是否尊師重道,是圣愚分野的關鍵所在;第二層,以為子擇師而自己不從師作對比,指出“小學而大遺”的謬誤;第三層,以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與士大夫之族作對比,批判當時社會上輕視師道的風氣。
第3段
以孔子為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視師道的事跡,進一步闡明從師的必要性和以能者為師的道理。這一段開頭先提出“圣人無常師”的論斷,與第1段“古之學者必有師”呼應,并且往前推進一步,由“學者”推進到“圣人”,由“必有師”推進到“無常師”。舉孔子為例加以論述,因為孔子在人們心目中是至圣先師,舉孔子為例就有代表性,能加強說服力。由此得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的結論,這個結論顯然是正確的。這種以能者為師的觀點就是“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觀點。
第4段
贊揚李蟠“不拘于時”“能行古道”,說明寫作本文的緣由!安痪杏跁r”的“時”指“恥學于師”“惑而不從師”的社會風氣。“古道”指“從師而問”,以“聞道”在先者為師的優(yōu)良學風。從而總結全文主旨,點明主題。
古詩詞原文翻譯及賞析 篇14
原文:
春日
[唐代]溫庭筠
問君何所思,迢遞艷陽時。
門靜人歸晚,墻高蝶過遲。
一雙青瑣燕,千萬綠楊絲。
屏上吳山遠,樓中朔管悲。
寶書無寄處,香轂有來期。
草色將林彩,相添入黛眉。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想要問你在思念什么?在這艷麗明媚春之時。
回來的晚門口寂靜無聲,蝴蝶采完花粉緩緩的飛過高墻。
窗外燕子雙飛,千萬條綠楊柳枝低垂。
屏風上的吳山遼闊幽遠,樓中羌笛聲聲悲凄。
珍貴的書信不知道該寄往何處,香車有來的日期。
要把這草景與樹林色彩,一同增添到眉際,排解心中憂愁。
注釋
迢遞(tiáo dì):天高氣清的樣子。
青瑣燕:這里指落在窗前的紫燕。
屏:指屏風。吳山:吳地的山,指屏風上畫的南方山。
朔管:指羌笛,亦泛指北方地區(qū)流行的管樂器。
寶書:珍貴的書信。
香轂(gǔ):古人乘坐的車。
將:連詞,與、和之意。彩:一作“影”。
相:遞相,先后。添:一作“將”。黛眉:特指女子之眉。
賞析:
此詩共十二句,可分為兩部分。前六句為第一部分,是對相思對象一方“所思”情形的設想,且點明了時間、地點;后六句為第二部分是自述,點明地點“吳山”的同時,自述羌笛悲涼,并說明了以賞春排解愁緒的原因。此詩筆墨揮灑,色彩趨于清淡,構建了清逸淡遠的詩歌意境。
此詩首兩句,出句開門見山以“所思”設問。對句據(jù)之而答在“艷陽時”。蘊有薛濤《春望詞》中“欲問相思處,花開花落時。”之意。
三、四句以“人歸晚”“蝶過遲”描述人與昆蟲各自在春天里所持行為。人回來的`晚是被春景所吸引,蝴蝶過慢是因為花粉沉重。從而間接體現(xiàn)了春天的特征。
五、六句描寫室外景,燕子雙飛,千萬條柳枝低垂,以此意象象征對心上人的思念。
七、八句描寫室內(nèi)景,條幅上畫著吳山,樓內(nèi)羌笛悲涼。九、十句承上解答“朔管悲”的原因是,書信無寄處。最后兩句顯示,要把這春天的草景與樹林的色彩,一并映入眼簾,即以賞春排解愁緒。
綜上,從描寫對象上看,前六句是對相思對象一方“所思”情形的設想。其時間是在“艷陽時”,地點在“青瑣”。后六句自述,點明地點“吳山”的同時,自述“朔管悲”。其原因是“寶書無寄處”,故乘香車將“林彩”“添入黛眉”。這種舉動與其《春郊游眺寄孫處士》、《謁巫山廟》的精神排解法是相同的。
古詩詞原文翻譯及賞析 篇15
[先秦]佚名
子之還兮,遭我乎峱之間兮。并驅(qū)從兩肩兮,揖我謂我儇兮。
子之茂兮,遭我乎峱之道兮。并驅(qū)從兩牡兮,揖我謂我好兮。
子之昌兮,遭我乎峱之陽兮。并驅(qū)從兩狼兮,揖我謂我臧兮。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對面這位大哥身手真敏捷。∥疫M山打獵和他相逢在山凹。并肩協(xié)力追捕到兩頭小野獸,他連連打拱作揖夸我利落!
對面這位大哥身材長得好啊!我進山打獵和他相逢在山道。并肩協(xié)力追捕到兩頭公野獸,他連連打拱作揖夸我本領高!
對面這位大哥體魄好健壯。∥疫M山打獵和他相逢在山南。并肩協(xié)力追捕到兩匹狡猾狼,他連連打拱作揖夸我心地善!
注釋
還(xuán):輕捷貌。
峱(náo):齊國山名,在今山東淄博東。
從:逐。肩:借為“豜(jiān)”,大獸!睹珎鳌罚骸矮F三歲為肩,四歲為特!
揖:作揖,古禮節(jié)。儇(xuān):輕快便捷。
茂:美,指善獵。
牡:公獸。
昌:指強有力。
臧(zāng):善,好。
賞析:
此詩不用比興,三章詩全用“賦真,以獵人自敘的口吻,真切地抒發(fā)了他獵后暗自得意的情懷。三章疊唱,意思并列,每章只換四個字,但卻很重要,起到了文義互足的作用:首章互相稱譽敏捷,次章互相頌揚善獵,末章互相夸贊健壯。首句開口便贊譽,起得突兀,真實地表達了詩人由衷的仰慕之情。他在峱山與獵人偶然碰面,眼見對方逐獵是那樣敏捷、嫻熟而有力,佩服之至,不禁脫口而出“子之還(茂、昌)兮真,這是發(fā)自心底的贊嘆,“子真是對那位同行的敬稱。次句點明他們相遇的地點在峱山南面的道路上。“遭真字表明他們并非事先約定,只是邂逅相遇罷了。正因為如此,詩人才會那樣驚喜不已,十分激動。第三句說他們由相遇而合作,共同奮力追殺兩只大公狼。這里詩人雖然沒有告訴讀者逐獵的結果如何,但是從他那異常興奮的`敘述中,可以猜想到那兩只公狼已成為他們的捕獲物,讀者從中也似乎分享到了詩人的喜悅。最后一句是獵后合作者對詩人的稱譽:“揖我謂我儇(好、臧)兮真,這里詩人特點明“揖我真這一示敬的動作,聯(lián)系首句,因為詩人對他的合作者十分敬佩,所以他才為自己能得到對方的贊譽而引以自豪。吳闿生稱此為“渲染法真(《詩義會通》)。
全詩句句用韻,每章一韻,押在每句末尾第二字上:首章還、間、肩、儇為韻;次章茂、道、牡、好為韻;末章昌、陽、狼、臧為韻,句尾都以“兮真字收束,組成“富韻真,加上四、六、七言并用的參差句法,造成了舒緩的音節(jié),讀起來有一唱三嘆的韻味。這種一唱三嘆、反復詠唱的手法,對強化主題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古詩詞原文翻譯及賞析 篇16
原文: 鸚鵡
[唐代]羅隱
莫恨雕籠翠羽殘,江南地暖隴西寒。
勸君不用分明語,語得分明出轉(zhuǎn)難。
譯文及注釋: 譯文
不要怨恨被關在華麗的籠子里,也不要痛恨翠綠的毛被剪得殘缺不全,
江南氣候溫暖,而你的老家隴西十分寒冷。
勸你不要把話說得過于清楚,
話說的太清楚,人就愈加喜愛,要想飛出鳥籠就更難了。
注釋
雕籠:雕花的鳥籠。
翠羽殘:籠中鸚鵡被剪去了翅膀。
隴西:隴山(六盤山南段別稱)以西,古傳說為鸚鵡產(chǎn)地,俗稱其為“隴客”。
君:指籠中鸚鵡。分明語:學人說話說得很清楚。
出轉(zhuǎn):指從籠子里出來獲得自由。
賞析:
三國時候的名士禰衡有一篇《鸚鵡賦》,是托物言志之作。禰衡為人恃才傲物,先后得罪過曹操與劉表,到處不被容納,最后的被遣送到江夏太守黃祖處,在一次宴會上即席賦篇,假借鸚鵡以抒述自己托身事人的遭遇和憂讒畏譏的心理。羅隱的這首詩,命意亦相類似。
“莫恨雕籠翠羽殘,江南地暖隴西寒。”詩人在江南見到的這頭鸚鵡,已被人剪了翅膀,關進雕花的籠子里,所以用上面兩句話來安慰它:且莫感嘆自己被拘囚的命運,這個地方畢竟比你的老家要暖和多了。話雖這么說,“莫恨”其實是有“恨”,所以細心人不難聽出其弦外之音:盡管現(xiàn)在不愁溫飽,而不能奮翅高飛,終不免叫人感到遺憾。羅隱生當唐末紛亂時世,雖然懷有匡時救世的抱負,但屢試不第,流浪大半輩子,無所遇合,到五十五歲那年投奔割據(jù)江浙一帶的錢镠,才算有了安身之地。他這時的處境,跟這頭籠中鸚鵡頗有某些相似。這兩句詩分明寫他那種自嘲而的自解的矛盾心理。
“勸君不用分明語,語得分明出轉(zhuǎn)難。”鸚鵡的特點是善于學人言語,后面兩句詩就抓住這點加以生發(fā)。詩人以告誡的口吻對鸚鵡說:你還是不要說話過于明白吧,明白的話你出去就更難了!這里含蓄的意思是:語言不慎,足以招禍;為求免禍,必須慎言。當然,鸚鵡本身是無所謂出語招禍的,顯然的是作者的自我比況。據(jù)傳羅隱在江東很受錢镠禮遇。但禰衡當年也曾受過恩寵,而最終仍因忤觸黃祖被殺。何況羅隱在長期生活實踐中養(yǎng)成的憤世嫉俗的'思想和好為譏刺的習氣,一時也難以改變,在這種情況下,詩人對錢謬產(chǎn)生某種疑懼心理,完全是可理解的。
這首詠物詩,不同于一般的比興托物,而是借用向鸚鵡說話的形式來吐露自己的心曲,勸鸚鵡實是勸自己,勸自己實是抒泄自己內(nèi)心的悲慨,淡淡說來,卻意味深長。
古詩詞原文翻譯及賞析 篇17
原文: 大招
[先秦]屈原
青春受謝,白日昭只。
春氣奮發(fā),萬物遽只。
冥凌浹行,魂無逃只。
魂魄歸來!無遠遙只。
魂乎歸來!無東無西,無南無北只。
東有大海,溺水浟浟只。
螭龍并流,上下悠悠只。
霧雨淫淫,白皓膠只。
魂乎無東!湯谷寂寥只。
魂乎無南!南有炎火千里,蝮蛇蜒只。
山林險隘,虎豹蜿只。
鰅鳙短狐,王虺騫只。
魂乎無南!蜮傷躬只;
魂乎無西!西方流沙,漭洋洋只。
豕首縱目,被發(fā)鬤只。
長爪踞牙,誒笑狂只。
魂乎無西!多害傷只。
魂乎無北!北有寒山,趠龍赩只。
代水不可涉,深不可測只。
天白顥顥,寒凝凝只。
魂乎無往!盈北極只。
魂魄歸來!閑以靜只。
自恣荊楚,安以定只。
逞志究欲,心意安只。
窮身永樂,年壽延只。
魂乎歸來!樂不可言只。
五谷六仞,設菰梁只。
鼎臑盈望,和致芳只。
內(nèi)鸧鴿鵠,味豺羹只。
魂乎歸來!恣所嘗只。
鮮蠵甘雞,和楚酪只。
醢豚苦狗,膾苴蒪只。
吳酸蒿蔞,不沾薄只。
魂兮歸來!恣所擇只。
炙鴰烝鳧,煔鶉敶只。
煎鰿膗雀,遽爽存只。
魂乎歸來!麗以先只。
四酎并孰,不澀嗌只。
清馨凍飲,不歠役只。
吳醴白蘗,和楚瀝只。
魂乎歸來!不遽惕只。
代秦鄭衛(wèi),鳴竽張只。
伏戲《駕辯》,楚《勞商》只。
謳和《揚阿》,趙蕭倡只。
魂乎歸來!定空桑只。
二八接舞,投詩賦只。
叩鐘調(diào)磬,娛人亂只。
四上競氣,極聲變只。
魂乎歸來!聽歌譔只。
朱唇皓齒,嫭以姱只。
比德好閑,習以都只。
豐肉微骨,調(diào)以娛只。
魂乎歸來!安以舒只。
嫮目宜笑,娥眉曼只。
容則秀雅,稚朱顏只。
魂乎歸來!靜以安只。
姱修滂浩,麗以佳只。
曾頰倚耳,曲眉規(guī)只。
滂心綽態(tài),姣麗施只。
小腰秀頸,若鮮卑只。
魂乎歸來!思怨移只。
易中利心,以動作只。
粉白黛黑,施芳澤只。
長袂拂面,善留客只。
魂乎歸來!以娛昔只。
青色直眉,美目媔只。
靨輔奇牙,宜笑嘕只。
豐肉微骨,體便娟只。
魂乎歸來!恣所便只。
夏屋廣大,沙堂秀只。
南房小壇,觀絕霤只。
曲屋步壛,宜擾畜只。
騰駕步游,獵春囿只。
瓊轂錯衡,英華假只。
茝蘭桂樹,郁彌路只。
魂乎歸來!恣志慮只。
孔雀盈園,畜鸞皇只!
鵾鴻群晨,雜鶖鸧只。
鴻鵠代游,曼骕骦只。
魂乎歸來!鳳凰翔只。
曼澤怡面,血氣盛只。
永宜厥身,保壽命只。
室家盈廷,爵祿盛只。
魂乎歸來!居室定只。
接徑千里,出若云只。
三圭重侯,聽類神只。
察篤夭隱,孤寡存只。
魂兮歸來!正始昆只。
田邑千畛,人阜昌只。
美冒眾流,德澤章只。
先威后文,善美明只。
魂乎歸來!賞罰當只。
名聲若日,照四海只。
德譽配天,萬民理只。
北至幽陵,南交阯只。
西薄羊腸,東窮海只。
魂乎歸來!尚賢士只。
發(fā)政獻行,禁苛暴只。
舉杰壓陛,誅譏罷只。
直贏在位,近禹麾只。
豪杰執(zhí)政,流澤施只。
魂乎來歸!國家為只。
雄雄赫赫,天德明只。
三公穆穆,登降堂只。
諸侯畢極,立九卿只。
昭質(zhì)既設,大侯張只。
執(zhí)弓挾矢,揖辭讓只。
魂乎來歸!尚三王只。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四季交替春天降臨,太陽是多么燦爛輝煌。
春天的氣息蓬勃奮發(fā),萬物繁榮急遽地生長。
遍地是冬天的余陰殘冰,魂也沒有地方可以逃亡。
魂魄歸來吧!
不要去遙遠的地方。
魂啊歸來吧!
不要去東方和西方,也不要去南方和北方。
東方有蒼茫大海,沉溺萬物浩浩蕩蕩。
沒角的螭龍順流而行,上上下下出波入浪。
迷霧陣陣淫雨綿綿,白茫茫像凝結的膠凍一樣。
魂啊不要去東方!
旸谷杳無人跡岑寂空曠。
魂啊不要去南方!
南方有烈焰綿延千里,蝮蛇蜿蜒盤繞長又長。
山深林密充滿險阻。
虎豹在那兒逡巡來往。
鰅鳙短狐聚集害人,大毒蛇王虺把頭高揚。
魂啊不要去南方!
鬼蜮含沙射影把人傷。
魂啊不要去西方!
西方一片流沙到處都是,無邊無際渺渺茫茫。
豬頭妖怪眼睛直著長。
毛發(fā)散亂披在身上。
長長的爪子鋸齒般的牙,嬉笑中露出瘋狂相。
魂啊不要去西方!
那兒有很多東西把人傷。
魂啊不要去北方!
北方有寒冷的冰山。
燭龍身子通紅閃閃亮。
一條代水不能渡過,水深無底沒法測量。
天空飛雪一片白茫茫,寒氣凝結四面八方。
魂啊不要前去!
冰雪堆滿北極多么荒涼。
魂魄歸來吧!
這里悠閑自在清靜安康。
在荊楚故國可以自由自在,不再飄泊生活能夠安定。
萬事如意隨心所欲,無憂無慮心神安寧。
終身都能保持快樂,延年益壽得以長命。
魂魄歸來吧!
這里的歡樂說不盡。
五谷糧食高堆十幾丈,桌上雕胡米飯滿滿盛。
鼎中煮熟的肉食滿眼都是,調(diào)和五味使其更加芳馨。
鸧鹒鵓鳩天鵝都收納,再品味鮮美的豺狗肉羹。
魂魄歸來吧!
請任意品嘗各種食品。
有新鮮甘美的大龜肥雞,和上楚國的酪漿滋味新。
豬肉醬和略帶苦味的狗肉,再加點切細的香菜莖。
吳國的香蒿做成酸菜,吃起來不濃不淡口味純。
魂魄歸來吧!
請任意選擇素蔬葷腥。
火烤烏鴉清蒸野鴨,燙熟的鵪鶉案頭陳。
煎炸鯽魚燉煨山雀,多么爽口齒間香氣存。
魂魄歸來吧!
歸附故鄉(xiāng)先來嘗新。
四重釀制的美酒已醇,不澀口也沒有刺激性。
酒味清香最宜冰鎮(zhèn)了喝,不能讓仆役們偷飲。
吳國的甜酒曲蘗釀制,再把楚國的清酒摻進。
魂魄歸來吧!
不要惶悚恐懼戰(zhàn)戰(zhàn)兢兢。
代秦鄭衛(wèi)四國的樂章,竽管齊鳴吹奏響亮。
伏羲氏的樂曲《駕辯》,還有楚地的樂曲《勞商》。
合唱《揚阿》這支歌,趙國洞簫先吹響。
魂魄歸來吧!
請你調(diào)理好寶瑟空桑。
兩列美女輪流起舞,舞步與歌辭的節(jié)奏相當。
敲起鐘調(diào)節(jié)磬聲高低,歡樂的人們好像發(fā)狂。
各國的音樂互相比美,樂曲變化多端盡周詳。
魂魄歸來吧!
來欣賞各種舞樂歌唱。
美人們唇紅齒白,容貌倩麗實在漂亮。
品德相同性情嫻靜,雍容高雅熟悉禮儀典章。
肌肉豐滿骨骼纖細,舞姿和諧令人神怡心曠。
魂魄歸來吧!
你會感到安樂舒暢。
美目秋波轉(zhuǎn)巧笑最動人,娥眉娟秀又細又長。
容貌模樣俊美嫻雅,看她細嫩的紅潤面龐。
魂魄歸來吧!
你會感到寧靜安詳。
美艷的姑娘健壯修長,秀麗佳妙儀態(tài)萬方。
面額飽滿耳朵勻稱,彎彎的眉毛似用圓規(guī)描樣。
心意寬廣體態(tài)綽約,姣好艷麗打扮在行。
腰肢細小脖頸纖秀,就像用鮮卑帶約束一樣。
魂魄歸來吧!
相思的幽怨會轉(zhuǎn)移遺忘。
她們心中正直溫和,動作優(yōu)美舉止端莊。
白粉敷面黛黑畫眉,再把一層香脂涂上。
舉起長袖在面前拂動,殷勤留客熱情大方。
魂魄歸來吧!
晚上還可以娛樂一場。
有的姑娘長著黑色直眉,美麗的眼睛逸彩流光。
迷人的酒渦整齊的門牙,嫣然一笑令人心舒神暢。
肌肉豐滿骨骼纖細,體態(tài)輕盈翩然來往。
魂魄歸來吧!
你愛怎么樣就怎么樣。
這里的房屋又寬又大,朱砂圖繪廳堂明秀清妍。
南面的廂房有小壇,樓觀高聳超越屋檐。
深邃的屋宇狹長的走廊,適合馴馬之地就在這邊。
或駕車或步行一起出游,射獵場在春天的郊原。
玉飾的車轂金錯的車衡,光彩奪目多么亮麗鮮艷。
一行行的茝蘭桂樹,濃郁的香氣在路上彌漫。
魂魄歸來吧!
怎樣游玩隨您的意愿。
羽毛鮮艷的孔雀滿園,還養(yǎng)著稀世的鳳凰青鸞。
鵾雞鴻雁在清晨啼叫,水鶩鸧鹒的鳴聲夾雜其間。
天鵝在池中輪番嬉游,鹔鷞戲水連綿不斷。
魂魄歸來吧!
看看鳳凰飛翔在天。
潤澤的臉上滿是笑容,血氣充盛十分康健。
身心一直調(diào)養(yǎng)適當,保證長命益壽延年。
家族中人充滿朝廷,享受爵位俸祿盛況空前。
魂魄歸來吧!
安居的宮室已確定不變。
這里的道路連接千里,人民出來多如浮云舒卷。
公侯伯子男諸位大臣,聽察精審有如天神明鑒。
體恤厚待夭亡疾病之人,慰問孤男寡女送溫暖。
魂魄歸來吧!
分清先后施政行善。
田地城邑阡陌縱橫,人口眾多繁榮昌盛。
教化普及廣大人民,德政恩澤昭彰輝映。
先施威嚴后行仁政,政治清廉既美好又光明。
魂魄歸來吧!
賞罰適當一一分清。
名聲就像輝煌的太陽,照耀四海光焰騰騰。
功德榮譽上能配天,妥善治理天下萬民。
北方到達幽陵之域。
南方直抵交趾之境。
西方接近羊腸之城,東方盡頭在大海之濱。
魂魄歸來吧!
這里尊重賢德之人。
發(fā)布政令進獻良策,禁止苛政暴虐百姓。
推舉俊杰坐鎮(zhèn)朝廷,罷免責罰庸劣之臣。
讓正直而有才者居于高位,使他們作輔弼在楚王近身。
豪杰賢能的臣子掌握權柄,德澤遍施百姓感恩。
魂魄歸來吧!
國家需要有作為之君。
楚國的威勢雄壯烜赫,上天的功德萬古彪炳。
三公和睦互相尊重,上上下下進出朝廷。
各地諸侯都已到達,輔佐君王再設立九卿。
箭靶已樹起目標鮮明,大幅的布侯也掛定。
射手們一個個持弓挾箭,相互揖讓謙遜恭敬。
魂魄歸來吧!
崇尚效法前代的三王明君。
注釋
謝,離去。受謝,是說春天承接著冬天離去。
遽:競爭。
冥:幽暗。凌:冰。浹:周遍。
溺水:謂水深易沉溺萬物。浟(yōu悠)浟:水流的樣子。
并流:順流而行。
皓膠:本指冰凍的樣子,這里指雨霧白茫茫,像凝固在天空一樣。
湯谷:即"旸谷",傳說中的日出之處。
炎火千里:據(jù)《玄中記》載,扶南國東有炎山,四月火生,十二月滅,余月俱出云氣。
蜒:長而彎曲的樣子。
蜿:行走的樣子。
鰅鳙(yúyōnɡ于庸)短狐:都是善于害人的怪物。
王虺(huǐ毀):大毒蛇。騫:虎視眈眈。
蜮(yù玉):含沙射影的害人怪物?v目:眼睛豎起。
鬤(nánɡ囊):毛發(fā)散亂的樣子。
踞牙:踞,當作"鋸";鋸牙,言其牙如鋸也。
誒(xī嬉):同"嬉"。
逴(chuò綽)龍:即"燭龍",神話傳說中人面蛇身的怪物。逴,古音同"燭"。赩(xì戲):赤色。
代水:神話中的水名。
顥顥:閃光的樣子,這里指冰雪照耀的樣子。
自恣:隨心所欲。
逞:施展。究:極盡。
窮身:終身。
六仞:謂五谷堆積有六仞高。仞,八尺。
設:陳列。菰(ɡū孤)粱:雕胡米,做飯香美。
臑(ér而):煮爛。盈望:滿目都是。
和致芳:調(diào)和使其芳香。
內(nèi):同"肭",肥的意思。鸧(cānɡ倉):鸧鹒,即黃鸝。
味:品味。
蠵(xī西):大龜。
酪:乳漿。
醢(hǎi海):肉醬?喙罚杭由僭S苦膽汁的狗肉。
膾:切細的肉,這里是切細的意思。苴莼(jūbó居勃):一種香萊。
蒿蔞:香蒿,可食用。
沾:濃。。旱
鴰(ɡuā瓜):烏鴉。鳧:野鴨。
煔(qián潛):把食物放入沸湯中燙熟。
鰿(jí集):鯽魚。臛(huo):肉羹。
遽(qú渠):通"渠",如此。爽存:爽口之氣存于此。
麗:附著、來到。
酎(zhòu晝):醇酒。四酎,四重釀之醇酒。孰:同"熟"。
歰嗌(sèyì澀益):澀口剌激咽喉。
不歠(chuò啜)役:不可以給仆役低賤之人喝。
醴:甜酒。白蘗(niè鎳):米曲。
瀝:清酒。
代秦鄭衛(wèi):指當時時髦的代、秦、鄭、衛(wèi)四國樂舞。
伏戲:印伏羲,遠古帝王。駕辯:樂曲名。
勞商:曲名。
揚阿:歌名。
定:調(diào)定?丈#荷
二八:女樂兩列,每列八人。接:連。接舞,指舞蹈此起彼伏。
投詩賦:指舞步與詩歌的節(jié)奏相配合。投,合。
亂:這里指狂歡。
四上:指前文代、秦、鄭、衛(wèi)四國之鳴竽。競氣:競賽音樂。
撰(zhuàn撰):具備。此句謂各種音樂都具備。
嫭(hù戶):美麗。姱(kuā夸):美麗。
比德:指眾女之品德相同。好閑:指性喜嫻靜。
習:嫻熟,指嫻熟禮儀。都:指儀態(tài)大度。
嫮(hù戶):同"嫭",美好的意思。
則:模樣。
滂浩:廣大的樣子,這里指身體健美壯實。
曾頰:指面部豐滿。曾,重。倚耳:指兩耳貼后,生得很勻稱。
規(guī):圓規(guī)。
滂心:心意廣大,指能經(jīng)得起調(diào)笑嬉戲。
鮮卑:王逸注:"袞帶頭也。言好女之狀,腰支細少,頸銳秀長,靖然而特異,若以鮮卑之帶約而束之也。"
易中利心:心中正直溫和。易,直;利,和。
澤:膏脂。
昔:晚上。
青色:指用黛青描畫的眉毛。直眉:雙眉相連。直,同"值"。
媔(mián棉):眼睛美好的樣子。
靨輔:臉頰上的酒渦。奇牙:門齒。
嘕(yān嫣):同"嫣",笑得好看。
便娟:輕盈美好的樣子。
恣所便:隨您的便,任你所為。
夏屋:大屋。夏,同"廈"。
沙堂:用朱砂圖繪的廳堂。
房:堂左右側(cè)室。
觀(ɡuàn灌):樓房。熘(lìu六):指屋檐。絕熘,超過屋檐,形容樓高。
曲屋:深邃幽隱的屋室。步壛(yán閻):長廊。壛同"檐"。
擾畜:馴養(yǎng)馬畜。
騰駕:駕車而行。
瓊轂(ɡǔ古):以玉飾轂。錯衡:以金錯飾衡。衡,車上橫木。
假:大。
鹙(qīu秋):水鳥名,據(jù)傳似鶴而大,青蒼色。
代游:一個接一個地游戲。
曼:連續(xù)不斷。鹔鷞(sùshuānɡ肅雙):水鳥名,一種雁。
曼澤:細膩潤澤。
室家:指宗族。盈廷:充滿朝廷。
接徑:道路相連。
出若云:言人民眾多,出則如云。
三圭:古代公執(zhí)桓圭,侯執(zhí)信圭,伯執(zhí)躬圭,故曰三圭,這里指公、侯、伯。重侯:謂子、男,子男為一爵,故言重侯。三圭重侯,指國家的重臣
聽類神:聽察精審,有如神明。
察篤:明寨、優(yōu)待。夭:未成年而死。隱:疾痛,指病人。
存:慰問。
正始昆:定仁政之先后。正,定。昆,后。
畛(診):田上道。
阜昌:眾多昌盛。
美:指美善的教化。冒:覆蓋、遍及。眾流:指廣大人民。
先威后文:先以威力后用文治。
幽陵、交址、羊腸:皆為地名,幽陵在今遼寧南部一帶,交址在今兩廣一帶,羊腸在今山西西北部一帶。
獻行:進獻治世良策。
舉杰壓陛:推舉俊杰,使其立于高位。壓:立。
誅譏:懲罰、責退。羆(pí皮):同"疲",疲軟,指不能勝任工作的人。
直贏:正直而才有余者。
禹麾:蔣驥《山帶閣注楚辭》說:"疑楚王車旗之名,禹或羽字誤也。"
雄雄赫赫:指國家成勢強盛。
穆穆:此指和睦互相尊重的樣子。
登降:上下,此指出入。堂:指朝廷。
畢極:全都到達。
昭質(zhì):顯眼的箭靶。
大侯:大幅的布制箭靶。
揖辭讓:古代射禮,射者執(zhí)弓挾矢以相揖,又相辭讓,而后升射。
三王:楚三王,即《離騷》中的"三后",指句亶王、鄂王、越章王。
賞析:
王逸說:“《大招》者,屈原之所作也;蛟痪安睿刹荒苊饕。”漢代既已不能明,則后世更是聚訟紛紛。洪興祖認為“《大招》恐非屈原作”,朱熹則斬釘截鐵地說:“《大招》決為(景)差作無疑也!秉S文煥、林云銘、蔣驥、牟廷相等皆主屈原作。梁啟超以其中有“小腰秀頸,若鮮卑只”一語,定為漢人作,劉永濟、游國恩從之,朱季海則更具體地說是淮南王或其門客所作。我們認為,《大招》是屈原所作是可信的,但它不應當是王逸所說屈原放逐九年,精神煩亂,恐命將終,故自招其魂;也不是林云銘、蔣驥所肯定的“原招懷王之詞”。這篇作品語言古奧,形式上不及《招魂》有創(chuàng)造性,應當是反映了較早的楚宮招魂詞形式。所以,不當產(chǎn)生在《招魂》之后,而只能在它之前。公元前329年,楚威王卒,《大招》應是招威王之魂而作。其時屈25歲(胡念貽)班究認為屈原生于前353年,在諸家推算屈原生年中最為可信)。以“大招”名篇是相對于《招魂》而言,《招魂》是屈原招懷王之魂所作,《大招》是招懷王之父威王之魂所作,故按君王之輩份,名曰“大招”。
本篇開始按招魂詞的固定格式陳述四方險惡,唿喚魂不要向東、向南、向西、向北,然后即寫楚國宮廷的美味佳肴,音樂舞蹈美女之盛,宮室之富麗堂皇,苑圃禽鳥之珍異,最后夸飾楚國之地域遼闊、人民富庶、政治清明。其中對楚國遵法守道、舉賢授能、步武三王一段的描寫,實際上是屈原理想化了的美政!峨x騷》中回顧年青時的政治理想,正由此而來,且一脈相承。全篇末尾云:“魂乎來歸,尚三王只!边@同《離騷》中稱述“三后之純粹”,《抽思》中“望三王(原誤作“五”)以為像”的情形一樣,都反映出屈原作為楚三王的后代,追念楚國最強盛的時代,既要尊稱國君先祖,又要光耀自己始祖的心情。因此,《大招》已不是單一的招魂祝辭,而是于其中蘊含了一定的'思想。一方面,通過極言東南西北四方環(huán)境的險惡,極力鋪陳楚國飲食、樂舞、宮室的豐富多彩、壯偉華麗,來招喚楚威王的亡魂,表達了對楚君的無限忠心和眷戀之情;“自曼澤怡面以下,皆帝王致治之事。永宜厥身,則本身之治也。室家盈庭(廷),則勸親之經(jīng)也。正始必自孤寡,文王治岐之所先也。阜民必本田邑,周公《七月》之所詠也。發(fā)政而禁苛暴,省刑薄斂之功。舉杰而誅譏罷(疲),舉直錯枉之效也。直贏者使近禹麾,所以承弼厥辟。豪杰者使流澤施,所以阜成兆民也。末章歸之射禮,則深厭兵爭之禍,而武王散軍郊射之遺意也。于此可以見原志意之遠,學術之醇,迥非管韓孫吳及蘇張莊惠游談雜霸之士之所能及!保ㄊY驥《楚辭余論》)這樣,作品的現(xiàn)實意義和戰(zhàn)斗性便大大加強了。
本篇在結構上也具有特點。采用開門見山的手法,直接點題,一氣而下。環(huán)環(huán)相扣,所以諸家分章頗分歧。由“青春受獻”而時光飛逝,春色盎然而萬物競相展現(xiàn)自己的生命力,點出招魂的具體時節(jié)。下文“魂乎歸來,無東無西,無南無北”的唿喚,入題自然,干凈利索。在對四方險惡環(huán)境的夸張描述之后,以“魂魄歸徠,閑以靜只。自恣荊楚,安以定只”轉(zhuǎn)入到對楚國故地的環(huán)境描寫,闡聯(lián)順當,一點也不顯得突兀。并以“閑以靜只”、“安以定只”、“逞志究欲,心意安只”、“年壽延只”作為主題,給下文的大肆鋪敘作綱領。在對楚國飲食、樂舞、美人、宮室等的鋪排和炫耀中,以“定空桑只”、“安以舒只”、“靜以安只”、“恣所便只”等與它們相唿應,前后照應,相互關聯(lián)。下一層緊承“居室定只”,由室內(nèi)而擴展到室外的“接徑千里”,由此聯(lián)想到“出若云只”的楚國人民,以此為出發(fā)點,很自然地引出作者對治理國家、造福人民的清明政治的向往,使文章在結構上渾然一體。
《大招》在語言描寫上雖然比不上《招魂》的浪漫奇詭,但仍以其華麗多采的語言,給我們展現(xiàn)出一幅幅奇譎詭異、絢麗多姿的畫面。尤其是描寫美人的一段,不僅描繪她們的容貌、姿態(tài)、裝飾,而且深入展現(xiàn)其心靈性情,不同氣質(zhì)、不同狀貌的美人紛紛登場亮相,具有濃郁的楚民族風范。全詩幾乎都用四言句,顯得簡潔整齊、古樸典雅,反映了屈原早年的創(chuàng)作風格。
古詩詞原文翻譯及賞析 篇18
原文: 著
[先秦]佚名
俟我于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瓊?cè)A乎而。
俟我于庭乎而,充耳以青乎而,尚之以瓊瑩乎而。
俟我于堂乎而,充耳以黃乎而,尚之以瓊英乎而。
譯文
我的郎恭謹?shù)群蛟谟氨谇埃谏蠞嵃捉z絳垂在兩耳邊,綴飾的美玉懸蕩在我眼前。
我的郎恭謹?shù)氐群蛟谕ピ,冠上青綠絲絳垂在兩耳邊,晶瑩的美玉懸蕩在我眼前。
我的郎恭謹?shù)群蛟谡们埃谏厦鼽S絲絳垂在兩耳邊,精美的玉石懸蕩在我眼前。
注釋
著(zhù):通“寧(zhù)”。古代富貴人家正門內(nèi)有屏風,正門與屏風之間叫著。古代婚娶在此處親迎。
俟(sì):等待,迎候。乎而:齊方言。作語尾助詞。
充耳:又叫“塞耳”,飾物,懸在冠之兩側(cè)!睹珎鳌罚骸俺涠^之瑱(tiàn)。”古代男子冠帽兩側(cè)各系一條絲帶,在耳邊打個圓結,圓結中穿上一塊玉飾,絲帶稱紞(dǎn),飾玉稱瑱,因紞上圓結與瑱正好塞著兩耳,故稱“充耳”。素:白色,這里指懸充耳的絲色。
尚:加上。瓊:赤玉,指系在紞上的瑱!叭A”與下文的“瑩”“英”:均形容玉瑱的光彩,因協(xié)韻而換字。
庭:中庭。在大門之內(nèi),寢門之外。
青:與上文的“素”、下文的“黃”指各色絲線,代指紞。
堂:庭堂。
賞析:
此詩寫男女結婚儀式,寫新婦到男方家看到丈夫形象的情景。全詩寫的只是一個小剪影,但有步驟,有層次,有色彩,有新婦微妙的心理狀態(tài),把華夏古老的結婚儀式寫得饒有情趣,
全詩三章九句,皆從新娘眼中所見來寫,新進門的妻子在憧憬與期待中慌亂而羞澀地抬起美麗的雙眸,卻只看見丈夫的一個背影,他在迎接她,引導著她一步步走近他們的洞房。吳闿生《詩義會通》引舊評稱其“句法奇蛸”。奇峭就在于九句詩中全不用主語,而且突如其來。這一獨特的句法,恰切而傳神地表現(xiàn)了新娘此時的心理活動。當她緊隨著迎親車輛踏進婆家大門的那一刻,其熱鬧的場面是可想而知的,在場的'左鄰右舍,親朋好友,誰不想一睹新娘的風采,然而新娘對著這稠密涌動的人叢,似乎漠不關心,視而不見,映進她眼簾的唯有恭候在屏風前的夫婿——“俟我于著”,少女的靦觍,使她羞于說出“他”字,但從“俟我”二字卻能品味出她對他的綿綿情意和感受到的幸福。下兩句更妙在見物不見人。從新娘的心理揣測,她的注意力本來全集中在新郎身上,非常想把新郎端詳一番,然而在這眾目睽睽之下,她不敢抬頭仔細瞧。實際上,她只是低頭用眼角瞟了一下,全沒看清他的臉龐,所見到的只是他帽沿垂下的彩色的“充耳”和發(fā)光的玉瑱。這兩句極普通的敘述語,放在這一特定的人物身上,在這特殊的時刻和環(huán)境中,便覺得妙趣橫生、余味無窮了,給人以豐富聯(lián)想和審美的愉悅!昂醵倍稚趺,就好像后世民歌中“唿而嗨呦”類的襯詞。
這首詩風格與《齊風·還》相近,也是三章全用賦體,句句用韻,六言、七言交錯,但每句用“乎而”雙語氣詞收句,又與《還》每句用常見的“兮”字收句不同,使全詩音節(jié)輕緩,讀來有余音裊裊的感覺。在章法上它與《詩經(jīng)》中的典型篇章是那么不一樣,而又別具韻味。全詩每章只在三處換了三個字,就表現(xiàn)出新娘出嫁的喜悅和對新郎的滿意與贊許。
古詩詞原文翻譯及賞析 篇19
原文: 牡丹 [唐代]韓琮
桃時杏日不爭濃,葉帳成陰始放紅。
曉艷遠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風。
名移蘭杜千年后,貴擅笙歌百醉中。
如夢如仙忽零落,暮霞何處綠屏空。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在桃花、杏花盛開時它從不與其爭奇斗艷;等到葉密成帳時才慢慢開始綻放。
清晨艷麗的花朵好似金掌承接著潔凈清涼的露水,傍晚幽香飄溢與那豪華富麗的住宅里的香風爭惹。
樣草、杜若一類的名花要想改變得像牡丹那樣,至少得一千年以后呢!你是花中之王,獨占尊位,比動聽的笙歌還醉人。
牡丹花啊,為什么像夢中的仙人一樣飄走了,只空留下綠色似屏的葉子呢?
注釋
金掌:銅制的仙人手掌。
賞析:
牡丹,天香國色,堪稱“國花”。特別在唐代,牡丹,也是詠花詩的“熱點”。但稍加留意,詩人們賞牡丹、贊牡丹,多盡往富麗說,極從歡情言,往往把牡丹作為榮華顯貴的象征。然而,韓琮著的這首《牡丹》,吟詠后卻有另一番感慨。
“桃時杏日不爭濃,葉帳成陰始放紅!痹谑茁(lián)里先贊揚牡丹的品格:一是不出風頭,在桃杏開花的早春時候,不與百花爭艷;二是謹慎務實,不在自己條件成熟(“葉帳成陰”)時不嶄露才華(紅)。
“曉艷遠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風!苯又陬h聯(lián)里繼續(xù)贊美牡丹的高雅和奉獻!皶云G遠分金掌露”,說的`是牡丹在早晨用它鮮艷如“金掌露”般的花苞在高處凝聚,承接那降落潔凈清涼的露水。傳說漢武帝求長生不老,以青銅鑄造銅人,高擎銅盤,承接甘露稱“金掌露”,以供服用。牡丹由于滋潤著天賜的甘露,色更艷,香益濃,所以能“暮香深惹玉堂風”——在晚上它把幽香飄溢,與“玉堂(豪華富麗的住宅)”的香風爭“惹”呢!這里,一“曉”一“暮”,概括總體,互為因果;“遠分”“深惹”、上縱下橫,動漪靜美,盡情地把牡丹贊頌?磥碓娭械哪档ぃ⒎歉毁F榮祿之輩,而是賞雅惹俗的高士!
“名移蘭杜千年后,貴擅笙歌百醉中!痹谌悍贾,牡丹卻遭到嫉妒,可是嫉妒者仍然是徒勞一場。頸聯(lián)中詩人先譏諷道:“名移蘭杜千年后”。這里的“移”字作“改變”講。意思是說:即使像蘭草、杜若一類的名花要想改變得像牡丹那樣,至少得一千年以后呢!接著才充滿自信地贊道:還是你啊,牡丹!“貴擅笙歌百醉中”——你是花中之王,獨占尊位,比動聽的笙歌還醉人哩!
“如夢如仙忽零落,暮霞何處綠屏空!蹦档さ拿\畢竟是不幸的:“如夢如仙忽飄零”,一個“忽”字,道出了官場風云變幻莫測的情景。“暮霞何處綠屏空”承上句“忽零落”而結。“暮霞”喻牡丹花;“綠屏”喻牡丹葉,喻比十分形象。這里詩人無限惆悵、無限深沉地感嘆道:牡丹花啊,為什么像夢中的仙人一樣飄走了,只空留下綠色似屏的葉子呢?此句頗有后人李清照“綠肥紅瘦”的韻味。
首聯(lián)寫牡丹的品格,頷聯(lián)寫牡丹的貢獻,頸聯(lián)轉(zhuǎn)訴牡丹對嫉妒者的蔑視,尾聯(lián)以落花飄零告終。全詩字字寫花,處處喻人,緊密結合自己的心事,正似詩人在大中十二年(858)被都將石載順等驅(qū)逐以后失官時心情的自況。
古詩詞原文翻譯及賞析 篇20
原文:
雁怯重云不肯啼,畫船愁過石塘西,打頭風浪惡禁持。
春浦漸生迎棹綠,小梅應長亞門枝;一年燈火要人歸。
譯文
重疊的彤云低壓著,連大雁也嚇得不肯啼叫了。當航船經(jīng)過石塘西畔時,我心中的愁苦更加濃重。船兒被迎頭打來的風浪惡作劇地擺布著。
迎著歸棹,春天的河岸上已逐漸生出一層嫩綠;小小的梅樹,新枝該長得壓著門楣了吧?一年一度的燈節(jié)已經(jīng)開始了,仿佛在催促我:快點回來啊!
注釋
浦:水濱。
棹(zhào):劃船的工具,船槳,也指船。
長(zhǎng)亞門:長得靠近門楣。
一年燈火:指春節(jié)至元宵節(jié)的燈籠、焰火之類。
要:通“邀”。陶淵明《桃花源記》:“便要還家!
重云:重重云層。
石塘:在蘇州的.小長橋。
惡(wù):猛,厲害。
禁(jīn)持:“禁”通“今”,擺布。
賞析:
這首詞寫還家過年之情。過年是中國家庭天倫之樂的重要體現(xiàn)。家往往是中國人人生理想的起點和躲風避雨的港灣。特別是對多年飄泊在外的游子,家的感覺異常溫馨。白石一生布衣,以清客身份依人籬下,輾轉(zhuǎn)飄泊,除夕不能回家過年,已是常事。宋寧宗慶元二年丙辰(1196)除夕前五日,白石從無錫乘船歸杭州(當時白石移家杭州,依張鑒門下),途中經(jīng)過吳松,遂作此詞。
“雁怯重云不肯啼!逼鸸P寫向空中。大雁無聲,穿過重云,飛向南方。南方溫暖,對大雁來說,是一溫馨的家。長空彤云重重密布,雁兒心情緊張,故說“怯”字。但雁兒急于回家,一個勁往南飛,故不肯啼。此一畫面,恰成詞人歸心似箭的寫照。妙!爱嫶钸^石塘西,次句寫出自己。石塘,蘇州之小長橋所在。句中著一愁字,便似乎此一畫船,是載了滿船清愁而行。又妙。既是歸家,又有何愁?原來是:“打頭風浪惡禁持。”歇拍展開水面。頭指船頭。惡者,甚辭,猛也、厲害也。禁持,擺布也,禁,念陰平。都是宋人口語。滿河風浪,猛打船頭,阻擋詞人歸路。人間有風浪猛打船頭。天上,有重云遮攔鳥道。又怎得令人不愁!然而,南飛之雁,豈是重云所可遮攔?歸家之人,又豈是風浪所能阻擋?
“春浦漸生迎棹綠”。過片仍寫水面,意境卻已煥然一新。浦者水濱,此指河水。河水漲綠,漸生春意,輕拍槳櫓。雖云漸生,可是春之一字,冠于句首,便覺已是春波駘蕩,春意盎然。歇拍與過片,對照極其鮮明。從狂風惡浪過變而為春波蕩漾,從風浪打頭緊接便是春波迎槳,畫境轉(zhuǎn)變之大,筆力幾于回天。真有“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詩)的突兀感和欣悅感。筆峰驟轉(zhuǎn),卻不顯得生硬,兩相對照,只覺筆意輕靈,意境超逸。時猶臘月,詞人眼中之河水已儼然是一片春色,則此時詞人之心中,自是一片溫暖!靶∶窇L亞門枝!毕戮涓鱿胂。離家已久之詞人,揣想此時之家中,門前小梅,新枝生長,幾乎高與門齊了。此一意境,何其馨逸,又何其溫柔。小梅之句,頗似有一番喻意,暗示兒女之生長。經(jīng)年飄泊在外之人,每一還家,乍見兒女又長高如許,其心情之喜慰,可想而知。小梅應長亞門枝,正是這種人生體驗之一呈現(xiàn)!耙荒隉艋鹨藲w!苯Y筆化濃情為淡語。除夕守歲之燈火,一年一度而已矣。燈火催人快回家,歡歡喜喜過個年。一筆寫出家人盼歸之殷切,亦寫出自己歸心之急切。此是全幅詞情發(fā)展之必然結穴,于淡語中見深情。
此詞的顯著藝術特色,是以哀景寫歡樂,以淡筆寫濃情。上片以雁怯重云,畫船載愁,浪打船頭等慘淡景象反襯歸家之歡欣,下片的春浦漸綠,小梅長枝,燈火催歸等淡語寫想法的濃情。
古詩詞原文翻譯及賞析 篇21
原文: 小星
[先秦]佚名
嘒彼小星,三五在東。肅肅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
嘒彼小星,維參與昴。肅肅宵征,抱衾與裯。寔命不猶。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微光閃爍小星星,三三五五在東方。天還未亮就出行,從早到晚都為公。實為命運不相同!
小小星辰光幽幽,原來那是參和昴。天還未亮就出行,拋撇香衾與暖裯。實在命運不如人!
注釋
嘒(huì慧):微光閃爍。
三五:一說參三星,昴五星,指參昴。一說舉天上星的數(shù)。
肅肅:疾行的樣子。宵:指下文夙夜,天未亮以前。征:行。
夙(sù素):早。
寔:同“實”。是,此。或謂即“是”。
維:是也。參(shēn申):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昴(mǎo卯):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即柳星。
抱:古“拋”字。
衾(qīn欽):被子。
裯(chóu綢):被單。
猶:若,如,同。
賞析:
生活在社會下層的小官吏,形同草芥,絕不會引人注目,多一個少一個也絕不會對官僚機構的運轉(zhuǎn)有絲毫影響。他們的出現(xiàn)、存在、消失,全都悄無聲息,上天連眼睛都不會眨一下。
這樣的小人物,是社會旋渦中真正的邊緣人,邊緣得不能再邊緣。
這讓人想到俄國小說家契訶夫筆下的`小人物。長官的一個噴嚏,可以讓小人物嚇得發(fā)抖,一病不起,在戰(zhàn)栗和恐懼中默默死亡。小人物拯救自己的唯一的武器,只能是在內(nèi)心默默向上帝祈禱,如此而已。
處在邊緣的小人物的唿號,是軟弱無力又震撼人心的。軟弱無力,是因為位卑職微而不會有人理睬,不會有人在意;震撼人心,是因為這種唿號表明了不向命運認同、要自我的尊嚴和價值得到承認和尊重的自覺意識。
其實,當小人物自己有了這種自覺意識,他至少在內(nèi)心當中就不在是卑微的了。
古詩詞原文翻譯及賞析 篇22
原文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譯文
牧童騎在黃牛背上,嘹亮的歌聲在樹林中回蕩。
忽然想要捕捉樹上鳴叫的知了,他就馬上停止唱歌,一聲不響地站立在樹下。
注釋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振:振蕩。說明牧童的歌聲嘹亮。
林樾:指道旁成陰的樹。樾(yuè):樹陰涼兒。
意欲:想要。
捕:捉。
鳴:叫。
賞析
清代詩人袁枚的這首《所見》先是“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寫兒童放牛時候的輕松心態(tài),騎在黃牛背上一邊走一邊歌唱,心情何等得暢快,嘹亮的歌聲在樹陰間回蕩,這是一幅悠閑的景象。后作者筆鋒一轉(zhuǎn),"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寫兒童不知為何突然想捕捉知了,可能是回家玩耍,也可能是為別人捕捉的,總之為了不驚動樹上鳴叫的`知了,兒童小心翼翼地停止了歌唱,儼然一副認真的模樣,這與前面邊放牛邊歌唱的樣子截然相反!端姟吩娭兄皇菍懥藘和瘡膭拥届o的變化這一事實,可是并沒有點明發(fā)生這種變化的原因到底是什么,這反而留給讀者遐思的空間。
「袁枚簡介」
袁枚(1716-1797),漢族,字子才,號簡齋,晚年自號倉山居士、隨園主人、隨園老人,清代詩人、散文家、文學評論家,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
乾隆七年外調(diào)做官,先后于江蘇歷任溧水、江寧、江浦、沭陽任縣令七年,為官政治勤政頗有名聲,奈仕途不順,無意吏祿;于乾隆十四年(1749)辭官隱居于南京小倉山隨園,四十歲即告歸。在江寧小倉山下筑隨園,吟詠其中,著述以終老,世稱隨園先生。廣收詩弟子,女弟子尤眾。
袁枚與紀曉嵐素有“南袁北紀”之稱,袁枚倡導“性靈說”,為乾嘉時期代表詩人之一,與趙翼、蔣士銓合稱為“乾隆三大家”,有《小倉山房集》、《隨園詩話》及《補遺》,《子不語》、《續(xù)子不語》等著作傳世。為“清代駢文八大家”、“江右三大家”之一,文筆又與大學士直隸紀昀齊名,時稱“南袁北紀”。
古詩詞原文翻譯及賞析 篇23
原文:
誰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
勸君莫打枝頭鳥,子在巢中望母歸。
譯文
誰說這群鳥兒的生命微不足道?它們和人類一樣有血有肉。
勸你不要打枝頭上的鳥兒,幼鳥還在巢中盼望著母親的歸來。
注釋
道:說。
群生:這里指小鳥。
微:微不足道。
一般骨肉一般皮:一樣的骨肉一樣的皮,即鳥和人類一樣有血有肉。
莫:不要。
子:幼鳥。
望:盼望。
賞析:
詩人在詩中發(fā)出勸戒之聲,勸導人們愛惜鳥類,表現(xiàn)出詩人的善良、仁愛之心。
白居易深受儒、道、佛的影響,與儒者論理,與居士論道,與佛家論經(jīng)。如果說李白是世間的精靈,隨性而為;白居易就是入世的苦行僧,兼濟天下,仁義無邊,又在知足中尋求解脫。
據(jù)說洛陽紙貴,據(jù)說長安居不易,白詩人曾是高傲的才子,后來與得道高僧相交,長期感其心理其情,白居易逐漸明白世間的生靈都有同樣的生命,本沒有貴賤之分。一首簡單易懂的《鳥》,把鳥兒的生命看得與人的生命一樣,人不可以為自己強,而任意決定小鳥的生死。
如果說自然界的定義是生靈皆平等,那么人類社會的`規(guī)則強化萬物為三六九等。白詩人聽高僧說,惡雖小不可為,善雖小必為。他曾經(jīng)以為生命的不平等,終于轉(zhuǎn)化為自然界的萬物平等。說的是鳥,其實喻義著現(xiàn)實社會,皇家貴族性命高嗎?貧窮百姓生命微乎?都是一樣的皮肉,都有母子情深,詩人希望社會充滿愛和歡樂,那是烏托邦還是桃花源?朱門桃李雙爭艷,貧家薄衫難遮寒。勸君莫有窮富論,一般骨肉一般情。
古詩詞原文翻譯及賞析 篇24
原文:
小苑試春衣,高樓倚暮暉。
夭桃惟是笑,舞蝶不空飛。
赤嶺久無耗,鴻門猶合圍。
幾家緣錦字,含淚坐鴛機。
譯文
小苑樓上試穿春裝,斜倚欄桿觀賞晚霞。
花園里桃花怒放,花叢中彩蝶雙雙。
遠戍赤嶺久無音信,鴻門一帶仍被圍困。
幾家思婦織成錦字,機旁含淚思念親人。
注釋
、偌慈眨寒斎找娐勔。
②小苑:小園。
、圬玻▂āo)桃:嬌艷的桃花。形容女子年少貌美。
④赤嶺:《舊唐書·地理志》:“鄯州鄯城縣有天威軍,故石堡城,天寶八載更名。又西二十里至赤嶺;其西吐蕃,有開元中分界碑!焙模阂粜拧
、蔌欓T:漢置鴻門縣,其地與雁門、馬邑相接,唐時河東道之邊地,烏介入犯之處。
、蘧墸簢@。錦字:錦書。前秦竇滔鎮(zhèn)守襄陽,久不還家。其妻蘇蕙織錦為回文詩以贈滔,滔感其妙絕,因具車以迎蘇氏。
⑦鴛(yuān)機:織錦機。
賞析:
這首詩作于唐武宗會昌二年(公元842年)春天!杜f唐書·武宗紀》:“會昌二年八月,回紇烏介可汗過天德,俘掠云、朔、北川。”朝廷征發(fā)許、蔡、汴、濟等六鎮(zhèn)之師討伐。會昌三年春,義山在京守母喪,感嘆時事而作此詩。
古詩詞原文翻譯及賞析 篇25
原文:
小院深深門掩亞。
寂寞珠簾,畫閣重重下。
欲近禁煙微雨罷。
綠楊深處秋千掛。
傅粉狂游猶未舍。
不念芳時,眉黛無人畫。
薄幸未歸春去也。
杏花零落香紅謝。
譯文
深深的小院,關閉起大門。畫閣上珠簾一重一重的放下低垂。要到寒食節(jié)了,微微的春雨停了,那綠楊深處的秋千直直的懸掛著,紋絲不動。
傅粉人發(fā)狂似的去游冶,還未舍得放棄呢。就是不想在這大好春光時節(jié),沒有人為我畫眉。薄幸郎不歸來,整個春天都過去了,你看杏花已經(jīng)零落,香花亦在凋謝。
注釋
蝶戀花:唐教坊曲名。本名《鵲踏枝》。晏殊詞改今名。調(diào)名取梁簡文帝蕭綱詩句“翻階蛺蝶戀花情”中的三字。雙調(diào),六十字,十句,上下片各五句四仄韻。
門掩亞:意謂門沒有關死,只是虛掩著。
寂寞珠簾,畫閣重重下:此為“寂寞畫閣,珠簾重重下”的倒裝,謂寧靜的畫閣,垂下重重珠簾。
畫閣:彩繪華麗的'樓閣。
禁煙:禁止煙火的日子,指寒食節(jié)。相傳春秋時,晉文公征介子推入朝做官,介子推不肯,文公命人燒山以迫其出,介子推抱木而死。為紀念這位高士,文公下令國人在這幾日里不準起火炊飯,故名“寒食”。
傅粉:白面少年。未舍:沒有盡興。
芳時:良辰,花開時節(jié)。
眉黛(dài)無人畫:謂在如此美好的時節(jié)里,女子的黛眉卻沒有人替她描畫了。眉黛:古代女子用黛畫眉,因稱眉為眉黛。
薄幸:薄幸郎,古代女子對負心男子的稱呼。
賞析:
這首詞是作者早年行役江南時的作品,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無從考證。從詞的內(nèi)容上看,當是的作者境況不佳,或認為可能與科舉考試的失利有關,于是創(chuàng)作了這首詞,借閨人之怨抒發(fā)自己內(nèi)心的愁苦。
版權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nèi)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wǎng)址) 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