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入》原文翻譯及賞析
第1篇:《日出入》原文翻譯及賞析
日出入
兩漢:佚名
日出入安窮?時世不與人同。
故春非我春,夏非我夏,秋非我秋,冬非我冬。
泊如四海之池,遍觀是邪謂何?
吾知所樂,獨樂六龍,六龍之調(diào),使我心若。
訾黃其何不徠下。
「譯文」
太陽每天早上升起,晚上落下,循環(huán)往復(fù)沒有窮盡的時候。世間的事物在不斷發(fā)展,而人的生命卻很短促,與世間的永恒存在不同。四季的更迭交替不依靠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所以春并非我想要的春,夏并非我想象中的夏,秋并非我期盼的秋,冬并非我中意的冬。宇宙之大好比四海的水一樣,沒有盡頭,而人生短促,好比一個小池?幢榱诉@些事實,應(yīng)該怎么辦呢?我了解怎樣才能快樂,只有愛好六龍,駕馭六龍上天,才合我的心意。我期盼乘黃能夠從天而降,把我?guī)舷山纭?/p>
「注釋」
①安窮:每天循環(huán)往復(fù)沒有窮盡的時候。
②時世不與人同:世間的事物在不斷發(fā)展,而人的生命卻很短促,與永恒的自然不同。時世,指時間。
③泊:博大,大的樣子。
④謂何:應(yīng)該怎么辦呢?
⑤獨樂:只喜歡,只愛好。獨,單獨。樂,喜歡,愛好。
⑥六龍:傳說中日神乘坐的車,由六龍駕馭。
⑦調(diào):調(diào)動,支配,駕馭的意思。
⑧若:若然的樣子,即和順、滿意的狀態(tài)。
⑨訾(zī)黃:又作“乘黃”,龍的翅膀,馬的身子。
簡析
《日出入》,這是祭祀日神的詩。詩中由太陽每天早上升起,晚上落山,感到時間的迅速流失和人生的飛速流逝。由此漢武帝就產(chǎn)生了要求成仙,乘龍上天的思想。
《日出入》一首,以接近口語的樸實文辭,表現(xiàn)人們的悠邈之思;而且思致奇崛,異想天開,詩情往復(fù)盤旋。將人壽有盡之慨,寓于宇宙無窮的深沉思考之中,使這首抒情詩,帶有了耐人咀嚼的哲理意味。
第2篇:《日出入》原文翻譯及賞析
《日出入》原文
兩漢:佚名
日出入安窮?時世不與人同。
故春非我春,夏非我夏,
秋非我秋,冬非我冬。
泊如四海之池,遍觀是邪謂何?
吾知所樂,獨樂六龍,
六龍之調(diào),使我心若。
訾黃其何不徠下。
譯文
日出日落,何時才終窮?時光歲月不與人的壽命齊同。
所以春天并非我想要的春,夏天并非我想象中的夏,
秋天并非我期盼的秋,冬天也并非我中意的冬。
時間像遼闊的四海,人的壽命好比一個小池,遍觀物象后才知道生命的無奈。
我了解怎樣才能快樂,只有獨自駕馭六龍上天。
六龍的協(xié)調(diào)步伐,使我的心胸頓時爽暢。
唉,乘黃,怎么還不下降把我?guī)舷山纭?/p>
注釋
安窮:何有窮盡。安,何。窮,盡。
時世:猶時代!盾髯印騿枴罚骸皶r世不同!币徽f指自然界之時序變化,與社會人事變化相對。
泊如:猶“泊然”,飄泊而無所附著的樣子。四海之池,即謂四海。《史記·日者列傳》:“地不足東南,以四海為池!
是:此。邪:語助詞。謂何:還說什么呢。
知:一說疑作“私”。
六龍:古代傳說日車以六龍(龍馬)為駕,巡行天下。日出日入,即為日神駕六龍巡天,以成晝夜。
調(diào):發(fā)。一說協(xié)調(diào)之意,指龍馬步伐配合協(xié)調(diào)。
若:順,此有愉悅之意。一說疑為“苦”字之訛,“以‘苦’與末句‘下’(古音虎)相葉,‘若’字則不葉”(鄭文《漢詩選箋》)。
訾(zī):嗟嘆之詞。
黃:指乘黃,傳說中龍翼馬身之神馬名!稘h書》應(yīng)劭注:“乘黃,龍翼馬身,黃帝乘之而上仙者!卑矗捍思辞八^“六龍”。徠(lái):同‘來’。一說“訾黃”當連讀,同紫黃,即乘黃。
賞析
《日出入》是祭祀日神的詩。以接近口語的樸實文辭,表現(xiàn)人們的悠邈之思;而且思致奇崛,異想天開,詩中由太陽每天早上升起,晚上落山,感到時間的迅速流失和人生的飛速流逝。由此漢武帝就產(chǎn)生了要求成仙,乘龍上天的思想。
先秦時代,屈原在《九歌·東君》中所歌詠的,正是這位馭龍乘雷、衣袂飄飄,勇*“天狼”而斗酌桂漿的豪俠日神。其辭采之繽紛、想象之神奇,足以令后世文豪擱筆興嘆。司馬相如等輩雖學(xué)富五車、賦稱“凌云”,大約也自知對日神的描摹,再不能與屈原媲美。故此歌入筆即別開蹊徑,對日神不作絲毫描繪,徑述人們祭祀日神時的悠邈情思:“日出入安窮?時世不與人同!”前句從日之運行,憑虛而起,突然發(fā)問,問得空闊而邈遠;后句則又一折,于日運無窮而人世有盡的慨嘆中,抒寫人們的惆悵之情,意蘊極為深長。接著“故春非我春”四句,思致奇崛,極富哲理意味。春夏秋冬的更替,從來與人間的作息稼穡密切相關(guān),它們似乎都是為人間的生存需求而存在的,F(xiàn)在,人們突然發(fā)覺:人之一生,不過是電光石火般的一瞬而已;天地四時,則橫絕萬古而長存。這種“非我”境界的發(fā)現(xiàn),固然令人難堪,卻是人的破天荒覺醒。這堪稱奇崛之語,蘊含著參透宇宙消息的曠達之思。
“泊如四海之池”二句,則承上而下,進一步抒寫人壽短促之感。前句將慨嘆之情寓于形象的比喻,便使年壽短促之形,愈加逼真地顯現(xiàn)于眼前;后句故作兩可之問,又使?jié)撆_的答詞,愈加確信無疑。如此說來,人們注定要在戚戚悲愁中了結(jié)一生了。而接著一反此意:“吾知所樂,獨樂六龍。六龍之調(diào),使我心若!蹦邱{馭六龍的日神,正是與天地同生而年壽無窮的。當人們虔誠祭祀日神之際,誰都懷著美好的希冀:倘若有幸得到日神的福佑,能夠像他一樣調(diào)御六龍以巡天,該有何等歡樂!這想法很離奇,可當年漢武帝就有過這種狂想。*應(yīng)劭說:“武帝愿乘六龍,仙而升天,曰:‘吾所樂,獨乘六龍。然御六龍得其調(diào),使我心若。”聞一多以為,細審應(yīng)劭之意,詩中之“若”當作“苦”(《樂府詩箋》)。那么,這四句表現(xiàn)的,就是一種樂中帶苦、去留難舍的情思了。但總的來看,自以快樂為主。這四句一變前兩句的長句句式,以輕快的四言句式,輔以回環(huán)相聯(lián)的“轆轤格”(“獨樂六龍。六龍之調(diào)”),抒寫對“仙”去為神的向往之情,頓使詩中蓄積的煩愁之結(jié)為之一掃。然而,當人們翹首云天,盼望那曾帶著黃帝仙去的“乘黃”降臨的時候,“龍翼馬身”的乘黃,卻總是渺無蹤影、不見下來。此歌結(jié)句“訾,黃(乘黃)其何不徠下”,正絕妙地抒寫了人們盼而不遇的一片失望之情。還不止是失望,那“訾”的一聲嗟嘆,形象地顯示出人們怨其“不徠下”的懊惱詈責之音。
前人評價《漢郊祀歌》“鍛字刻酷,煉字神奇”(陳繹曾《詩譜》),似乎是贊語。拆穿來說,不過是“古奧艱深”的換一種說法而已。《郊祀歌》出自炫艱耀奇的司馬相如等輩之手,文字極為艱奧。當年司馬遷就有“通一經(jīng)之士不能獨知其辭,皆*五經(jīng)家,相與共講習(xí)讀之,乃能通知其意”之嘆(《史記·樂書》)。相比而言,《日出入》一首,卻能脫盡詰屈之習(xí),以接近口語的樸實文辭,表現(xiàn)人們的悠邈之思;而且思致奇崛(如“春非我春”數(shù)句),異想天開(如“獨樂六龍”數(shù)句),詩情往復(fù)盤旋。將人壽有盡之慨,寓于宇宙無窮的深沉思考之中,使這首抒情詩,帶有了耐人咀嚼的哲理意味。
第3篇:《出郊》原文翻譯及賞析
出郊
明代:楊慎
高田如樓梯,平田如棋局。
白鷺忽飛來,點破秧針綠。
「譯文」
山坡上一級一級的畦田像樓梯,平原上整整齊齊的畦田像棋盤。
白鷺忽然飛到水稻田上來,在一片綠*的秧苗上點上了白點。
「注釋」
①郊:泛指城外、野外、郊外。
②高田:沿著山坡開辟的田畦,又叫梯田。
③平田:指山下平地上的田塊。
④棋局:象棋盤。
⑤鷺:一種長頸尖嘴的水鳥,常在河湖邊、水田、沼澤地捕食魚蝦。
⑥點破:打破了。
⑦秧針:水稻始生的秧苗。
賞析
詩人被貶于云南永昌衛(wèi),被南方山鄉(xiāng)春天田野的秀麗景*所感染,突然白鷺飛來,打破詩人心田的平靜,古代詩人、畫家常以鷺鷥喻鄉(xiāng)思情緒,這是詩人濃郁思鄉(xiāng)之情的寫照。
首二句寫水田的形態(tài),喻之以樓梯、棋盤,都屬整飭之美,寫出了高田和平田的壯觀,高田系仰視所見,層層如樓梯;平田系俯視所見,縱橫如棋盤。田畦井井有條,秧苗長勢喜人,通過詩人視角和所處位置的變化描寫了不同方位的田野的景*。
后兩句寫一片綠油油的秧田,忽飛來了白鷺,讓秧田添上活氣與亮*,讓靜謐的畫面帶有動態(tài),詩人化用“萬綠叢中一點紅”的詩意,寫出“萬綠苗中一點白”的奇觀。末句是畫龍點睛之筆,詩眼在“點破”二字。
從藝術(shù)表現(xiàn)手法來看,此詩看似信手拈來,其實獨具匠心。全詩以郊外踏青者的目光為描寫的觸角,先由仰視和俯視描繪了從遠處到近處的秧苗所染出來的濃濃的春*,從而凸現(xiàn)了南方水鄉(xiāng)水田的靜態(tài)春光。緊接著,目光隨突然掠來的白鷺而轉(zhuǎn)移,在被“點破”的“秧針綠”的特寫鏡頭上定格,由靜而動,再配之以**的強烈對比,鷺之白與秧之綠使得嘎然而止的詩篇更富有自然的情趣。
這首小詩寫的是春日郊外水田的景*,勾畫了南方山鄉(xiāng)春天田野的秀麗景*,詩中有畫,靜中有動,全詩用極其淺顯而流暢的語言,捕捉了西南山鄉(xiāng)水田的典型春*意象。在一坡坡修整得非常精致的梯田旁,有一片片棋盤般的平整水田,猶如一望無際的綠*地毯。偶爾有白鷺飛來止息,點破如針芒般的綠*秧田,留下潔白的身影。
創(chuàng)作背景
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因“大禮議”事件,楊慎謫戍云南永昌衛(wèi),后居云南30余年,此詩便寫于楊慎被貶期間。詩人一方面遠離朝堂的爭斗,享受寧靜的鄉(xiāng)間生活;另一方面,在一片綠*的田野,詩人看到白鷺飛來,思鄉(xiāng)之情油然而生,于是寫下了這首詩歌。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相關(guān)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quán)/違法違規(guī)的內(nèi)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wǎng)址) 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