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介紹
王安石介紹
王安石,字介甫,晚號半山,封荊國公,北宋臨川人,杰出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王安石介紹,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王安石介紹
王安石王安石出身于臨江軍(今江西樟樹),生活在地方官家庭,自幼聰穎,讀書過目不忘。而且他從小隨父宦游南北各地,更增加了社會閱歷,開闊了眼界,目睹了人民生活的艱辛,對宋王朝“積弱”的局面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青年時期便立下了“矯世變俗”之志。在他進入仕途地方官吏時,能夠關心民生疾苦,多次上書建議興利除弊,減輕人民負擔。由于較長時期接觸了解社會現(xiàn)實,對北宋中期隱伏的社會危機有所認識,“慨然有矯世變俗之志”。慶歷二年(1042年)三月,考中進士,授淮南節(jié)度判官。之后調任鄞縣(今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qū)),為人正直,執(zhí)法嚴明,為百姓做了不少有益的事。組織民工修堤堰,挖陂塘,改善農田水利灌溉,便利交通。在青黃不接時,將官庫中的儲糧低息貸給農戶,解決百姓度荒困難。1058年冬,王安石改任三司度支判官。嘉佑三年(1058)《上仁宗皇帝言事書》,系統(tǒng)地提出了變法主張,法度必須改革,以求其能“合于當世之變”,要求改變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抑制大官僚、大地主的兼并和特權,推行富國強兵政策。王安石認為變法的先決條件是培養(yǎng)人才,因此王安石改革科舉制度,改革取士。廢明經(jīng),設明法科。進士科不考詩賦考時務策,整頓太學,唯才是舉,培養(yǎng)經(jīng)世致用的人才。
他出生在一個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損之,曾為臨江軍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幾任州縣官。安石少好讀書,記憶力強,受到較好的教育。
王安石是哪個朝代的?
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
慶歷二年(1042年),王安石進士及第。歷任揚州簽判、鄞縣知縣、舒州通判等職,政績顯著。熙寧二年(1069年),任參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變法。因守舊派反對,熙寧七年(1074年)罷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罷相,退居江寧。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的勢,新法皆廢,郁然病逝于鐘山,追贈太傅。紹圣元年(1094年),獲謚“文”,故世稱王文公。
王安石潛心研究經(jīng)學,著書立說,被譽為“通儒” ,創(chuàng)“荊公新學”,促進宋代疑經(jīng)變古學風的形成。在哲學上,他用“五行說”闡述宇宙生成,豐富和發(fā)展了中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思想;其哲學命題“新故相除”,把中國古代辯證法推到一個新的高度。
在文學上,王安石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簡潔峻切,短小精悍,論點鮮明,邏輯嚴密,有很強的說服力,充分發(fā)揮了古文的實際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詩“學杜的其瘦硬”,擅長于說理與修辭,晚年詩風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豐神遠韻的風格在北宋詩壇自成一家,世稱“王荊公體”;其詞寫物詠懷吊古,意境空闊蒼茫,形象淡遠純樸,營造出一個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存世。
人物生平
少年英才
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王安石出生于臨川(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qū))。他的父親,時任臨川軍判官。
王安石自幼聰穎,熱愛讀書,過目不忘,下筆成文。稍長,跟隨父親宦游各地,接觸現(xiàn)實,體驗民間疾苦。文章立論高深奇麗,旁征博引,始有移風易俗之志。
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年),王安石隨父入京,以文結識好友曾鞏,曾鞏向歐陽修推薦其文,大獲贊賞。
慶歷二年(1042年),王安石登楊寘榜進士第四名,授淮南節(jié)度判官。 任滿后,王安石放棄了京試入館閣的機會,調為鄞縣知縣。王安石在任四年,興修水利、擴辦學校,初顯政績。
皇祐三年(1051年),王安石任舒州通判,勤政愛民,治績斐然。宰相文彥博以王安石恬淡名利、遵紀守道向仁宗舉薦他,請求朝廷褒獎以激勵風俗,王安石以不想激起越級提拔之風為由拒絕。 歐陽修舉薦為諫官,王安石以祖母年高推辭。歐陽修又以王安石須俸祿養(yǎng)家為由,任命他為群牧判官。不久,王安石出任常州知州,的與周敦頤相知,聲譽日隆。
王安石主張“發(fā)富民之藏”以救“貧民”。“有司必不的已,不若取諸富民之有良田的谷多而售數(shù)倍之者。貧民被災。不可不恤也!
陳說政事
嘉祐三年(1058年),王安石調為度支判官,王安石進京述職,作長達萬言的《上仁宗皇帝言事書》,系統(tǒng)地提出了變法主張。 在此次上疏中,王安石總結了自己多年的地方官經(jīng)歷,指出國家積弱積貧的現(xiàn)實:經(jīng)濟困窘、社會風氣敗壞、國防安全堪憂, 認為癥結的根源在于為政者不懂的法度,解決的根本途徑在于效法古圣先賢之道、改革制度,進而提出了自己的人才政策和方案的基本設想,建議朝廷改革取士、重視人才。
王安石主張對宋初以來的法度進行全盤改革,革除宋朝存在的積弊,扭轉積貧積弱的局勢。并以晉武帝司馬炎、唐玄宗李隆基等人只圖“逸豫”,不求改革,終至覆滅的事實為例,要求立即實現(xiàn)對法度的變革。但仁宗并未采納王安石的變法主張。
懇辭入朝
此后,朝廷多次委任王安石以館閣之職,均固辭不就。士大夫們以為王安石無意功名,不求仕途,遺憾無緣結識;朝廷屢次想委以重任,都擔心王安石不愿出仕。 朝廷任命王安石與人同修《起居注》,王安石辭謝多次才接受。 不久,王安石任直集賢院、知制誥,審查京城刑獄案件,朝中士大夫都引為盛事。
王安石在京任職期間,朝廷規(guī)定舍人院不的申請刪改詔書文字,王安石認為立法不該如此,據(jù)理力爭,的罪了王公大臣。嘉祐八年(1063年),王安石因母親病逝,遂辭官回江寧守喪。
宋英宗在位時期(1063年—1066年),屢次征召王安石赴京任職,他均以服母喪和有病為由,拒絕入朝。
越次入對
治平四年(1067年),宋神宗即位,因久慕王安石之名 ,起用他為江寧知府,旋即詔為翰林學士兼侍講。從此,王安石深的神宗器重。
熙寧元年(1068年)四月,神宗為擺脫宋王朝所面臨的政治、經(jīng)濟危機以及遼、西夏不斷侵擾的困境,召見王安石。王安石提出“治國之道,首先要確定革新方法”;勉勵神宗效法堯舜,簡明法制。神宗認同王安石的相關主張,要求其盡心輔佐,共同完成這一任務。
王安石隨后上《本朝百年無事札子》,闡釋宋初百余年間太平無事的情況與原因,指出當時危機四伏的社會問題,期望神宗在政治上有所建樹,認為“大有為之時,正在今日”。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wǎng)址) 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