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唐詩鑒賞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唐詩鑒賞
在日常的學(xué)習(xí)、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收藏過自己喜歡的古詩吧,古詩具有格律限制不太嚴(yán)格的特點(diǎn)。古詩的類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唐詩鑒賞,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唐詩鑒賞
原文
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
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
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
即從巴峽穿巫峽,
便下襄陽向洛陽。
詩鑒賞
這首詩是唐代宗廣德元年(763)杜甫寓居在梓州(今四川省三臺縣)時所作。這年正月,安史叛軍頭子史思明的兒子史朝義兵敗自縊,持續(xù)七年之久的安史之亂暫告結(jié)束,河南河北相繼收復(fù)。當(dāng)時攜家?guī)Ь炝髀湓阼髦莸亩鸥,聽到唐軍的勝利消息,喜不自禁,寫下了這首千古傳誦的七律——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開門見山,詩情激蕩。“劍外”點(diǎn)明聽到喜訊的地點(diǎn)。“忽傳”“初聞”表明喜訊來得突然,也表明喜之“驚”,“收薊北”直接寫出是什么樣的喜訊。一個“忽”字,將驚喜之情溢于紙上,同時又將“劍外”“ 薊北”相隔千里的兩地連接在一起,把人們奔走相告飛快地傳遞喜訊的情態(tài)和氣勢都融于字里行間。
杜甫在國家的動亂中,顛沛流離,飽受憂患,無時不在渴望著叛亂的平定!俺趼勌闇I滿衣裳”呢?
一個“滿”字,將詩人百感交集,喜淚縱橫的狀貌真實而細(xì)致地描摹出來。不是半生坎坷,飽經(jīng)滄桑的人,怎會如此“淚滿”!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如狂”是繼表現(xiàn)聞聽喜訊后的情景。初聞時的喜悅,還沒有來得及有更多地體會,在驚喜之中已是涕淚縱橫。這是感情的第一次爆發(fā),“喜”情還多在“驚”情之中;剡^頭來看看妻子兒女,她們臉上平日的愁云,早已煙消云散,呈現(xiàn)出一片歡樂的情態(tài)。這就不能不使詩人想到,平日患難與共的妻子兒女,幾年來與自己一樣遭受過多少戰(zhàn)亂之苦,忍受了多少憂愁的折磨。如今也都轉(zhuǎn)憂為喜,這就更使詩人喜上加喜,以致顧不得看書了,胡亂地把書收拾一下,就手舞足蹈起來,一個“狂”字,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了詩人當(dāng)時的喜態(tài),這是詩人喜悅感情的第二次爆發(fā)。
“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是詩人喜悅感情的第三次爆發(fā)。詩人象小孩子一樣歡樂得手舞足蹈還不能表達(dá)自己的喜悅,還需要“放歌縱酒”才能把喜情抒盡。’白日放歌”縱酒,不是借酒澆愁,而是以酒助興;今日之高歌,不是長歌當(dāng)哭,而是快樂地歡唱。他恨不能立即歸去,“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正是詩人歸心似箭的心理寫照。
“ 穿”“下”二字,貼切、形象地描繪出詩人想象中在險峽中穿行疾駛與出峽后順流而下的暢快之情。
這首抒情詩,抒發(fā)了聽到官軍收河南河北的消息后的極度喜悅心情,表達(dá)了詩人渴望祖國統(tǒng)一,人民生活得到安定的熱烈感情。詩中突出地抒發(fā)了一個“喜”字,從聞喜訊,到流喜淚、觀喜容、呈喜態(tài)、唱喜歌、思喜歸,無處不喜。
杜甫的`詩一向以“沉郁頓挫”著稱,這首詩卻一反往日的風(fēng)格,而以爽朗明快取勝。八句詩似脫口而出,水到渠成,極其歡欣鼓舞,輕快跳宕。因此清人孫沫評這首詩說:“一氣旋折,八句如一句,而開合動蕩,元?dú)鉁喨,自是神來之作!背谝痪鋽⑹峦猓@首詩后七句全是抒情;除前兩句不對仗,后六句全對仗。這種內(nèi)容與形式毫無拘束地完美結(jié)合,更加增強(qiáng)了詩的感染力。
拓展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原文、注釋、賞析
[唐]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注釋:
1、劍外:劍門關(guān)以外,即劍南。杜甫時在梓州,故云。薊北:即指幽州,是安史之亂的發(fā)源地,為叛軍老巢。
2、初聞:乍聽到。涕淚滿衣裳:即“喜心翻倒極,嗚咽淚沾巾”(《喜達(dá)行在所三首》其二)意。
3、卻看:回頭看。
4、漫卷:胡亂地卷起,有喜不暇整之意。
5、白日:一作“白首”。放歌:放聲高歌?v酒:開懷痛飲。
6、青春:大好春光。杜甫作此詩時,正是春天。春和景明,伴人歸鄉(xiāng),頗不寂寞。
7、即:即刻,立即。巴峽:指嘉陵江流經(jīng)閬中至巴縣(今重慶)一段。巫峽:長江三峽之一,西起今重慶巫山縣大寧河口,東至湖北巴東縣官渡口。
8、襄陽:在今湖北襄樊,為杜甫祖籍。洛陽:今屬河南,為杜甫故鄉(xiāng),詩末原注:“余田園在東京!睎|京即洛陽。
賞析:
此為杜詩最膾炙人口的名篇之一。這首詩之所以使人讀后深為感動,乃在于杜甫所喜,并非一己之喜,一家之喜,而是國家之喜,人民之喜,天下之喜。試想,安史之亂歷經(jīng)八年,國家慘遭浩劫,人民生靈涂炭,杜甫本人飽經(jīng)顛沛流離之苦。今亂久而平,喜當(dāng)何如?自是喜出望外,喜不自勝,欣喜若狂,不禁為之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詩人的高明之處,即將“初聞”官軍收復(fù)河南、河北的特大喜訊忽然傳來一剎那間的驚喜之情、狂喜之態(tài)、欲歌欲哭之狀,寫得繪聲繪色,躍然紙上,宛如目見。而這“喜”,是出自內(nèi)心,發(fā)自肺腑,是迸發(fā),是噴涌,是廬山瀑布飛流直下,是長江狂瀾一瀉千里。這氣勢,這神韻,怎能不使人讀來“涕淚滿衣裳”!浦起龍稱這是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詩”(《讀杜心解》卷四之一),千載之下,怎能不使人長吟高歌“喜欲狂”!讀這首詩,不僅可以看出杜甫愛國的赤誠、天真的性格、充沛的熱情,而且可以看出他那爐火純青、出神入化、登峰造極的藝術(shù)造詣。全詩雖章法、句法整飭謹(jǐn)嚴(yán),但以整為古,一氣流注,法極無跡,曉暢自然。作為七律,不僅中二聯(lián)對偶,末聯(lián)亦用對偶,而且使用的是當(dāng)句對兼流水對的特殊對偶形式。兩句連用四個地名,累累如貫珠;其他用字亦極準(zhǔn)確生動,其勢如飛,其情似火。用“歸心似箭”的成語,恐怕也不足以表現(xiàn)杜甫此時的心情。而這兩句之妙,乃在妙手偶得,純?nèi)巫匀,全不見雕琢之跡。此等佳句,在五萬多首唐詩中都是絕無僅有的。前人評此詩曰“古今絕唱”,曰“神來之作”,曰“七律絕頂之篇”,都是毫不為過的。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xiàn),該文觀點(diǎn)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dān)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quán)/違法違規(guī)的內(nèi)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wǎng)址) 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