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操网,9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精品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亚洲,亚洲haose在线观看

佛經(jīng)中的佛語

每天的生活、工作和學(xué)習(xí)中,每天都有很多的事情發(fā)生,這些句子把我們的心情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你會經(jīng)常搜索哪一類的句子呢?我們的小編特意搜集并整理了佛經(jīng)中的佛語,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動動手指請收藏一下!

小編本次為大家?guī)砭实木渥印?p>應(yīng)如是生清凈心,不應(yīng)住色生心,不應(yīng)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yīng)無所住而生其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收集的關(guān)于佛經(jīng)中的經(jīng)典佛語語錄,歡迎大家的閱讀。



1、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間萬物皆是化相,心不動,萬物皆不動,心不變,萬物皆不變。


2、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


3、笑著面對,不去埋怨。悠然,隨心,隨性,隨緣。


4、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yīng)作如是觀。


5、一切恩愛會、無常難得久、生世多畏懼、命危于晨露,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于愛者,無憂亦無怖。


6、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7、緣來則去,緣聚則散,緣起則生,緣落則滅,萬法緣生,皆系緣分。


8、不可說,不可說一說即是錯。


9、緣來天注定,緣去人自奪,種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10、坐亦禪行亦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春來花自青,秋至葉飄零,無窮般若心自在,語默動靜體自然。


11、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12、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13、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因緣生滅法,佛說皆是空。


14、一切皆流,無物永駐。


15、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fù)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


16、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


17、我自無心于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


18、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


19、唯心所現(xiàn),唯識所變。


20、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


21、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


22、心有所住,即為非住。應(yīng)無所住,而生其心。


23、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凈土。


24、凈心之要,無如念佛。一念相應(yīng)一念佛,念念相應(yīng)念念佛,佛號投于亂心,亂心不得不佛。


25、人不如我意,是我無量;我不如人意,是我無德。


26、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亦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27、世出世間思維遍,不念彌陀更念誰。


28、念佛時,即見佛時,亦即成佛時。求生時,即往生時,亦即度生時。


29、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心既除矣,境豈實有。


30、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31、千悟萬悟悟不到,原來一句佛名號。


32、夢里明明有六趣,覺后空空無大千。


33、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34、善惡報應(yīng),禍福相承,身自當之,無誰代者。


35、著相修行百千劫,無相修行剎那間,若能萬法盡舍卻,頓悟入道須臾間。


【佛經(jīng)中的佛語小編二】


1、云何應(yīng)。吭坪谓捣湫?


2、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3、菩薩于法,應(yīng)無所住行于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


4、應(yīng)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5、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


6、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7、不應(yīng)取法,不應(yīng)取非法。


8、法尚應(yīng)舍,何況非法。


9、無有定法,如來可說。


10、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


11、一切賢圣,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12、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13、應(yīng)如是生清凈心,不應(yīng)住色生心,不應(yīng)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yīng)無所住而生其心。


14、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15、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


16、菩薩應(yīng)離一切相,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17、若心有住,則為非住。


18、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


19、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


20、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


21、當生如是心,我應(yīng)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


22、如來者,即諸法如義。


23、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24、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25、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


26、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27、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


28、過去心不可得,現(xiàn)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29、如來不應(yīng)以具足諸相見。


30、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更多句子大全小編推薦

修心養(yǎng)性的佛經(jīng)句子_佛語禪心


修心養(yǎng)性的佛經(jīng)句子_佛語禪心_

1、 利、衰、毀、譽、稱、譏、苦、樂,而不傾動。《大寶積經(jīng)》卷八十二,郁伽長者會

2、 人生取決于我們所做的決定,而不是所遭遇的狀況。海濤法師

3、 無知無明,是為罪過 對內(nèi)心世界的陌生,導(dǎo)致了生活中的無數(shù)挫折。不知自己,不明道 理,亦即所謂無知無明,是為一種罪過。

4、 由于執(zhí)著自己的角度,在文字里面做文章,所以煩惱斷不了;勐煞◣

5、 該是內(nèi)在的。有時候,如果對方需要的話,一定要生氣!要吃醋!把人生當作游戲,扮演你應(yīng)該扮演的角色。因為一旦你決定要跟一個女人或一個男人生活在一起,你就有某種責(zé)任要履行。有時候你也必須裝作生氣,裝作吃醋,那是她的需要同時也是你的責(zé)任!

6、 是法非有作思維之所能解,非神通修證之所能入,不可以有心知,不可以無心得。悟之則頓超三界,迷之則萬劫沉淪!饵S龍慧南禪師語錄》

7、 佛說:若是遭人反對而不動心,即是忍辱。忍辱是佛家的一項重要修養(yǎng),是六度之一,人生成功的必由之徑。無論學(xué)佛還是做其他事業(yè),必然受辱,能忍就能堅持,不能忍時,失敗就會降臨。所謂辱,不僅是他人的侮辱,還包括身體和心理所受的各種苦楚。有一部日本影片,有一個描述孫悟空修行過程的情節(jié),唐三藏對孫悟空說:你若要隨我學(xué)道,必須天天站在同一個地方一百天;站過之后,跪在那里一百天;跪過以后,舉起雙手一百天;舉過之后,浸到水里一百天;浸過之后,身邊烤火一百天要經(jīng)過這許許多多的考驗,我才教你佛法。孫悟空聽了,依照唐三藏所講的話,站了一百天,跪了一百天,舉手一百天,浸在水里一百天,烤在火邊一百天經(jīng)過了一個又一個一百天,終于成道了。假設(shè)孫悟空什么時候受不了,放棄了,他的修行之路也就到此為止了,以前所受的苦就算白吃了。

8、 珍惜擁有,云生云滅得自在。

9、 《菜根譚》中這樣說:此身常放在閑處,榮辱得失誰能差遣我;此身常放在靜中,是非利害誰能瞞昧我。經(jīng)常把自己的身心放在安寧的環(huán)境中,人間的功名利祿和是是非非也就不能再欺騙蒙蔽自己。

佛語禪心,心靈禪語【一】

10、 心無所住,意味著自在,不為外物所拘。心自在,便不需要外物的依托,而能自足、自得圓滿。

11、 俱生無明蔽本覺,生起失念散亂心;分別無明逐塵境,分立自他二執(zhí)取。貪等五毒起時,安住明覺,則轉(zhuǎn)為五智。不舍外來貪欲境,不取內(nèi)生貪著根,如如安住自明覺,自心覺了寬坦住,轉(zhuǎn)成妙觀察智道。瞋恚猛烈生長時,自心放松莫取舍,任持安住自明覺,轉(zhuǎn)成大圓鏡智道。嫉妒斗爭生起時,莫起怨敵心松坦,任持安住自明覺,轉(zhuǎn)成成所作智道。《普賢王如來祈禱能顯自然智根本愿文》

12、 行道一日,勝壽百年!斗鹫f四自侵經(jīng)》

13、 自古以來,人人都愛享福,人人都怕受苦?墒廊顺Q,福禍總相倚,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福與禍從來都不是一成不變的,福有享盡之日,苦也有受盡之時。于是便有了諸如苦盡甘來、否極泰至等詞語。在佛家看來,受苦其實是了苦,享福其實是消福。福來時,不要沉溺;苦來時,不要懼怕。在享福時念著未來會來的苦,在受苦時暢想日后的甜。唯有如此,才能更長久地去享受生活的美好。

14、 (三)諸法皆空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fù)如是。《般若心經(jīng)》

15、 非常幸運,我們一開始學(xué)佛并修行了,這不意味著從此我們比任何人更特殊。越是學(xué)習(xí)體會佛法,就越應(yīng)該接受、包容一切,尊重、恒順一切,而不能因為我們是學(xué)佛人、修行人,就要讓他人尊重恒順我們。我們學(xué)佛修行的唯一目的,并非是為了比別人偉大,而是為了更無私地奉獻與更好地服務(wù)于眾生,并充滿愛心與與諧。

16、 我們在遇到絕路時,要鼓起勇氣,去開辟一條道路。勇氣存在于每個人的心底,只看我們能否將它激發(fā)出來。其實,現(xiàn)實生活中的勇氣就存在于你對未來存有的希望中。很多時候,有些事情看起來沒有回旋的余地,但只要不放棄,堅持到最后一刻,就可能出現(xiàn)轉(zhuǎn)機。

17、 貧中之貧的人,不僅物資、知識貧乏,見識也窄淺;更有既貧且病者,心態(tài)孤僻,常覺得自己被人遺棄我們應(yīng)設(shè)法給予更多的關(guān)懷和引導(dǎo),才能幫助他們脫離苦難。

18、 在心靈中,沒有任何東西能夠被隱藏和埋葬。我們會把一切被壓抑的自動投射到外界,而自己根本毫無覺察。

19、 要知道,持有好的心情,就不會爭吵。小的爭吵會引起官司,大的爭 吵則會引起戰(zhàn)爭。

20、 結(jié)合人人的善,才是真正的大善;有大善對的力量,才能風(fēng)調(diào)雨順人人平安。

21、 快開的水都是沸騰的,平靜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都是一潭死水,不知進取,所以一般人不能隨緣,那是隨心所欲而不自覺罷了。掙扎往上游,舒服必下流,凡夫隨大流,仙佛逆水游。

22、 若言諸業(yè)定得報者,則不得有修習(xí)梵行、解脫涅槃,當知是人非我弟子,是魔眷屬。若言諸業(yè)有定、不定。定者現(xiàn)報、生報、后報;不定者緣合則受,不合不受。以是義故,應(yīng)有梵行解脫涅槃。當知是人真我弟子,非魔眷屬!洞蟀隳鶚劷(jīng)》卷三十一,獅子吼菩薩品

23、 有一句佛語說:愚癡的人,一直想要別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卻 努力地了解自己。有些人總以為自己最了解自己,但是,其實一點兒也 不了解。鄭石巖先生說:現(xiàn)代人有一種通病,那就是普遍不了解自己,在 還沒有衡量清楚自己的能力、興趣、體力、經(jīng)驗等條件之前,便一頭栽進 一個過高的目標中,所以每天要受盡勞累和疲憊的折磨。所以,做人要 有自知之明,想法要現(xiàn)實,做事要量力而行,這樣就不會生出煩惱。

24、 佛法有六度,度是度過一切煩惱之意。忍是六度之中 第三度。忍有兩種:第一是世間忍,能忍饑、渴、寒、熱、苦、樂;第二 是出.世間忍,即忍信、戒、施、聞、智慧、正見無謬,忍佛、法、僧,忍 詈罵、撾打、惡口、惡事、貪、嗔、癡等。難忍能忍,難施能施。

25、 心靈負荷重了,就會怨天憂人。心變得簡單,快樂就會相隨;心存善良,世界就會變得美好;心若堅強,生命就會有力量;心若有歸宿,日子便會馨香;心若隨緣,便無煩惱生成;心若超脫,便會淡然;心若感恩,幸福就會來臨;心若有禪意,人生則豁然開朗。

26、 凡所見色,即是見心。心不自心,因色故有。(唐)道一禪師《古尊宿語錄》卷一

27、 要了解一個人,只需要看他的出發(fā)點與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 是否真心。我們每個人都有得到寶藏的機會,就看你是否付出了行動。上帝 不會輕易讓不付出努力的人得到!

28、 【最有禪意的句子】要碳平衡,必須先心平衡。

29、 眼、色緣生眼識,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彼圣弟子如是如實知:我眼、色緣生眼識,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此則寂滅,此則勝妙,所謂俱舍。得彼舍已,離厭、不厭。譬如力士彈指頃滅,如是眼、色緣生眼識,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俄爾盡滅,得離厭、不厭舍。《雜阿含經(jīng)》卷十一,第264經(jīng)

30、 人們之所以追求成功,不僅是為了生存發(fā)展的需要,還是為了得到成功的快樂。但是,物質(zhì)收獲的快樂,不及悟道之樂的萬一,過來人只能指點悟道的路徑,每一步路都只能自己走,少走一步都不能成功。《西游記》中的唐僧取經(jīng),從東土到西方佛地,遙遙萬里,都要用自己的腳來量;九九八十一難,少歷一難都不行,所以說,悟道沒有巧方,只能靠精進。

31、 若要茶不涼,就要不斷地續(xù)開水;若要心不涼,就要持續(xù)地注入激情。

32、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寬容心能夠化解嗔怒的戾氣。

33、 知足則有福,不知足則招禍。

34、 忍而無忍是真修行;忍無可忍而以牙還牙是凡夫。

35、 一調(diào)皮學(xué)生常偷母親腌制的咸鴨蛋賄賂先生。天長日久,先 生饞上了咸鴨蛋。一日,先生問學(xué)生:你家鴨蛋怎么會是咸的呢?學(xué) 生靈機一頓,乘機戲弄先生:我家鴨子是吃食鹽長大的,下的蛋當然 就是咸的啦。先生當真買回一只母鴨喂養(yǎng),數(shù)月后不僅沒吃到咸鴨 蛋,反而將鴨子喂成了咸鴨子。

36、 其實人的心何止能大能小,亦可凈可濁,由此既能生快樂,又能生煩惱。人生的痛苦和悲哀都是來源于自己的心。一個人心中若太過執(zhí)著,自然會迷失在欲望的叢林中,分辨不出正確的方向;只有心如水般清澈,如月光般輕盈,如蓮花般純凈,才能擁有快樂的心境,擁有單純的幸福。

37、 不為無法更改的過去徒然悔恨,時光寶貴,為過去多后悔一秒,就少了一秒創(chuàng)造未來的時間。與其為不可更改的事原地嗟嘆,不如振奮精神,為了可以改變的未來行動起來。

38、 今欲昌明因果之事理,及其實行之方法,必先從事于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又須以婦女為主體。蓋世有賢母,方有賢子!队」獯髱熚拟n續(xù)編示殷德增母子法語二則》

39、 疾病見于表征的特點,早就為中醫(yī)學(xué)所利用,中醫(yī)講究望、聞、問、切,所謂望,就是觀察病人的膚色、氣色等可視表征以診斷疾病,望而知之者,望見其五色,以知其病。一般來說,健康的人往往神志清楚、語言清晰、目光明亮、反應(yīng)靈敏,而面色自然、有光澤,不健康的人往往精神委靡、表情淡漠、目光晦暗、庋應(yīng)遲鈍,而面色或青或白,呈不自然的狀態(tài)。當然,這是很專業(yè)的問題,不必在此討論。

40、 【人不當人看】看人,不要當作獨立具體的個人。他只是一堆因緣的聚合體,是一個因緣團,如同一團煙霧,不自在,不能自主。雖然他口口聲聲說我,我,但他并沒有我,所以不要上當。既然都是因緣,就會理性不情緒。難道我們可以對一團因緣的煙霧怒吼嗎?指著它說就是你,才這樣嗎?

41、 世事難料,福禍常常在瞬息間相互轉(zhuǎn)化,當面對災(zāi)禍時選擇以正確的心態(tài)將陰性的場態(tài)轉(zhuǎn)化成陽性場態(tài),這樣便種下了一份善的因,得到的當然會是豐碩的果實。

42、 菩薩于一切眾生,恒起慈心、利益心、哀愍心、歡喜心、和潤心、攝受心,永舍瞋恨、怨害、熱惱,常思順仁,行慈益佑!度A嚴經(jīng)》卷三十五,十地品若不有心殺生,無怨無憎,心生隨喜;隨喜已,歡喜生;歡喜已,心欹息;心歆息已,心受樂;受樂已則心定;心定已,圣弟子心與慈俱,無怨無嫉,無有瞋恚,廣大無量,滿于一方,正受住,二方、三方乃至四方、四維、上下、一切世間,心與慈俱!峨s阿含經(jīng)》卷三十二,第916經(jīng)

43、 【天天禪語】修行無他法,在于多用心。

44、 我問佛,能否,讓心有片刻的時間里不摻雜俗念?不看山,不聽水,只來對著光陰說禪。佛說,有些人,有些事,得到了,得不到,都是歲月慈悲的念,無需感嘆,無需怨,心若靜了,則滿世界的嘈雜都可以看做是生命盛大的喜歡。

45、 當知如是念佛三昧,則為總攝一切諸法。(整理)《大集念佛三昧經(jīng)》卷七

46、 如果我們像禪門說的調(diào)息、調(diào)身、調(diào)心,慢慢調(diào)伏像野馬、像猴子的這顆心,令它柔軟,人生才能活得更快樂、更長久。

47、 有正念而無欲念,是最好的養(yǎng)生之道。

48、 有力的人才會忍,有慧的人才能忍;忍是勇敢、擔(dān)當,忍是負責(zé)、奉獻。(當代)星云《佛光菜根譚》

49、 誰裝點了你昨天的風(fēng)景,誰驚擾了你昨夜的夢?誰讓你愉悅 或憂郁,誰讓你快慰或痛苦?這些已不重要,就讓它們和夜晚一起封 存。日子被明亮的早晨刷新,迎接你的是全新的生活,等待你經(jīng)歷的 是不一樣的人生,你必須輕裝前行。早安!朋友。讓朝霞燦爛你的心 境,讓微笑伴隨你的行程。

50、 【天天禪語】做環(huán)保,除了凈山、凈海、凈大地之外,也要凈心田。

51、 所有的境界都是以心為引導(dǎo)者。心是主人,所有的境界都是由心造成的!斗鹜拥母裱浴

52、 【一句禪語一種人生】虔誠地為人群服務(wù),不要加減做,加加減減就不會進步。

53、 諸法實相者,心行言語斷,無生亦無滅,寂滅如涅槃。自知不隨他,寂滅無戲論,無異無分別,是則名實相。(古印度)龍樹《中論觀法品》

54、 學(xué)佛道上,求法、弘法、護法都一樣重要。有人認為:出家人以弘法為重,在家人以護法為主,其實不完全如此。弘法就能護法,護法就能弘法,兩者是相輔相成,相依相待的。所以,不論出家、在家,都要負起弘法的責(zé)任,承擔(dān)護法的家業(yè)。(當代)星云《如是說》

55、 今時學(xué)者,何不亦然?為學(xué)為道只是為名為利之權(quán)巧手段,雖可稱為世 間聰明人,然而為物所轉(zhuǎn)而不自知,實為癡迷人。

56、 以大慈悲心實踐大愛,以大智慧力超越煩惱。

57、 人性之富,富在有德;品行之貴,貴在重孝。

58、 佛家禪語:園子里有朵很美的花,燒火僧把它移植到花盆里放在房間里,沒想到,幾天后,花死了。禪師:有些東西因為想得到才會失去。

59、 有些人學(xué)佛之后,佛法知識越來越淵博,但是對周圍人的態(tài)度越來越冷淡,這表示學(xué)佛的過程中缺乏發(fā)揮愛心,真正的學(xué)佛人佛學(xué)知識增長的同時會對眾生生起慈悲;有些人對修行愈加投入的同時卻對家務(wù)與丁作感到越來越厭惡,這表示修行的過程中缺乏發(fā)揮智慧,真正的修行人修行越久,就越能做到生活中修行,修行中生活。

60、 錢要花出去才有價值,同時也要花得合理,花得有意義,如此,人的品質(zhì)才能得到提升,心靈才能獲得安穩(wěn)。緊緊攥在手心的錢就像沙子,攥得越緊,流失得越快。不吝惜錢財,善于用有,發(fā)揮財富的最大價值,就可以利用它來為人們解決困難,創(chuàng)造幸福,為世間增添更多美好的風(fēng)景。

61、 我們總是喜歡攀緣,不肯隨緣。原因是什么?就怕不順利。但是攀緣是不會得到順利的,即使順利也是暫時的,不會有永久的順利。只有一切隨緣,才能一切順利;只有永久的隨緣,才有永久的順利。

62、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所有的煩惱都來自于嗔心未斷。凡人要斷嗔心,就要保持淡定,走自己的路,做自己的事,心如止水,以不動治百動。保持沉默,再大的毀謗與中傷都會不攻自破。嗔心不起,心靈就不會迷失,這是大智慧。一日禪:保持淡定嗔心不起。

佛語禪心,心靈禪語【二】

63、 古人的布衣桑飯,可樂終身是知足常樂的典范:寧靜致遠,淡泊明志中蘊涵著諸葛亮知足常樂的清高雅潔;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中盡顯陶淵明知足常樂的悠然;沈復(fù)所言老天待我至為厚矣傳遞出知足常樂的真情實感。知足常樂而不是安于現(xiàn)狀的驕傲自滿的態(tài)度,是一種看待事物的心情。

64、 盡我所能地去幫助別人,哪怕結(jié)果證明被騙也沒有什么,就 當自己本來就欠人家的,是一次人生債務(wù)的償還。

65、 你眼里的小人可能是最值得你同情的人生活中受到別人的侵害、冒犯,該怎樣對待?佛日:貧苦多怨,橫結(jié)惡緣;菩薩布施,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栋舜笕擞X經(jīng)》

66、 既然生死不可強求,便無須介懷,生不是喜,死亦不是悲,隨緣就好。一個人在人生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生老病死、輸贏成敗、福禍不論境遇如何,倘若都能保持一顆隨緣心,不掛心、不糾結(jié),就能隨時超脫煩惱。

67、 釋懷,是一種看不見的幸福,更是一種財富。遺忘別人的不好,銘記別人的好。當你對別人釋懷之時,即是對你自己釋懷。因此,有位哲人說:有些人盡管有這樣那樣的缺點,我們?nèi)匀灰徦麄,因為他們身上總有我們的影子。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要學(xué)會記住別人對你的幫助,忘卻自己對別人的不滿,學(xué)會寬容才能讓你活得更自在、更輕松,更坦然地去面對人生旅途中的風(fēng)風(fēng)雨雨。

68、 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fā)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xué)。《楞嚴經(jīng)》卷六

69、 莫愛風(fēng)光無限好,此身猶是未歸人。佚名

70、 亦、心一切平等,真即菩提自現(xiàn)。若懷彼我二心,對面不見佛面。《志公和尚大乘贊》

71、 【天天禪語】放下下執(zhí)著,則與氣無處不在。

72、 人心平淡,才有平安的福。

73、 愛人如愛己,率己以隨人。四十華嚴卷十二

74、 【四心禪】 要用心,不要操心;要精心,不要煩心。

75、 遇險以不亂為定力。(唐)百丈懷海禪師《示叢林要則》

76、 利生:水的存在就是利益。沒有水,人與動物無法生存;沒有水,花草樹木無法生長、發(fā)芽、結(jié)果。人、動物、一切生命,大自然的一切萬物都離不開水的滋養(yǎng)。

77、 目光遠大的人,會有遠大的計劃;目光短淺、只看眼前的人,安于現(xiàn)狀,便永遠無法進步。我們應(yīng)該做的不只是擁有今天,還應(yīng)該抓住明天、后天,抓住自己的未來。只有為今后的旅程做好充分的準備,才能走得更遠。

78、 真誠贊美比自己優(yōu)秀的人是一種睿智,客觀贊美和自己比肩 的人是一種胸懷,真心贊美不及自己的人是一種美德?偸琴澝雷约 的人非常膚淺,總是批評別人的人缺乏自明,抬高自己貶低別人的人 人品極差。身處塵世,與人交往,引朋結(jié)友,不可不察。

79、 對于過去發(fā)生的事情,我們無能為力;至于未來,它還沒有發(fā)生,關(guān)于它的一切不過是我們的想象。只有此刻,才是最真實的;也只有抓住此時此刻,才算是抓住了自身最寶貴的財富。

80、 王陽明曾說:防山中之賊易,防心中之賊難?创挛镆驹谌吮镜牧、客觀的立場,以一顆公正的明心,不刻意揣測,也不認死理,較真兒。真理也要靈活運用。

81、 什么是引業(yè)和滿業(yè)?引業(yè)就是永恒運動的業(yè)力。打個比方,你做了一件大好事,成就了一件大功業(yè),出名了,甚至發(fā)財了,算是得了好報。某個好姑娘聽到你的事跡,心生愛慕,因此成就了一段姻緣;某個老板聽說你的事跡,心生感動,主動跟你合作總之,好事接踵而來。愛情甜美、事業(yè)成功,人生走上了快車道,接下來還會好事連連。當然,如果心念由善轉(zhuǎn)惡,開始干壞事了,也可能突然翻車。滿業(yè)就是相對靜止的業(yè)力,好比進商店買東西,一手交錢,一手交貨,誰都不欠誰的,沒有后賬可找。

82、 若你讓一個人憤怒,你收到的最多。若你讓一個人不快樂,你收到的最全面。慈悲,不是一種高善的道德,而是一種清醒,是一種覺知。若你不能夠知道,這個世界是你的世界,你給予的,既是你得到的,那么你的生命,就注定是孤單的。因為你和這個世界是一體的,你就能夠通過自己,知道他人,也能夠通過他人覺知自己,因為,那是連在一起的。當你進入這種狀態(tài),整個世界,都成為你的財富。

83、 如果佛法執(zhí)著一篇理論,或者一個概念,就是理障。耕云先生

84、 其實,世界上有一個人,離你最近也最遠;你常常想起,也最容易忘記,這個人,就是你自己!

85、 當下,于這薄涼的世界里,定要做一個矜柔且深情的女人,踏著斑駁,簪著詩意,戀上一巷梨花雨涼,悟出一片云水禪心。

86、 【天天禪語】不傷害眾生,就是斷惡;能利益眾生,就是行善。小乘行者注重斷惡,大乘行者重視行善。出離心,是斷惡的起點;菩提心,是行善的動力。證悟空性,是大小乘的共同趨向。為個人的解脫而修證無我,是小乘佛法的解脫之道;為普度眾生而證得佛果,是大乘佛法的菩提大道。

87、 因菩提心出生一切諸菩薩行,三世如來從菩提心而出生故,是故善男子,若有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則已出生無量功德,普能攝取一切智道!度A嚴經(jīng)》卷七十八,入法界品以發(fā)心故,常為三世一切諸佛之所憶念,當?shù)萌酪磺兄T佛無上菩提,即為三世一切諸佛與其妙法,即與三世一切諸佛體性平等。《華嚴經(jīng)》卷十七,初發(fā)心功德品

88、 有些人持之以恒地奮斗了多年,卻在臨門一腳的時候懈怠, 讓點滴聚合起來的力量瞬間散去;有些人碌碌無為地懶散了半生,去口 在暮色漸起的時候豁然驚醒,收攏零碎的晚霞聚合成炫目的燦爛。奮 斗者不懈怠,懶散者能驚醒,這世上便鮮有不堪而無用的人生。

89、 人有了慈悲之心,內(nèi)心就會充滿愛。愛就像春風(fēng),能吹散七情的烏云。

90、 村長一邊吃著水果一邊說:我們這里的莊稼和果樹用的都是 農(nóng)家肥,也從不打農(nóng)藥,地里長的,樹上摘的,吃了沒病,吃了健 康。我問,你們種的農(nóng)產(chǎn)品拿到山下去賣嗎?村長說,每年都會到山 下賣一些。我又問,那為什么不用化肥農(nóng)藥,這樣產(chǎn)量會高一些。村 長說,咱老祖宗說了,自己放心吃的果子才能賣給人家。

91、 菩薩為化一眾生,普盡未來無量劫,如為一人一切爾,此救世者所住處!度A嚴經(jīng)》卷七十七

92、 大山不向我走來,我向大山走過去!主動靠近智者及其環(huán)境,見賢思齊,潛移默化,是改變自己走向成功的最佳捷徑,一旦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你想不成功都不可以。

93、 無論你的心再浮躁、再焦慮與煩惱,都請你不要絕望,也不要過度的沮喪。因為你心的本質(zhì)仍是如此的純潔、安寧、光明、慈愛與智慧。若明白其道理,并能做到發(fā)揮潛能的話,那么我們的一切煩惱與痛苦會從中自然消融,所有的問題與麻煩也會自然化解,并能離苦得樂、寂靜自在。,這就是所謂的解脫,也是證得涅槃。

94、 做人其實不需要有復(fù)雜的思想,凡事要隨緣,不要攀緣,境來不拒,境 去不留。也就是說,一個人,只要清心寡欲就會輕松自在;只要隨遇而安就 能自得其樂;只要放下就能解脫。放下是一種選擇、一種智慧、一種明白, 亦是一種結(jié)局。

95、 深觀察十緣生句,當于真言行通達作證。云何為十?謂如幻、陽焰、夢影、乾闥婆城、響、水月、浮泡、虛空華、旋火輪!洞笕战(jīng)》卷一,住心品

96、 不認識字的人、口舌不靈便的人、懶惰的人之所以念不好佛,是因為他們只盯著結(jié)果,而不愿花費心思做好眼前的事。正如弘一法師所說,只要肯用心,人人都能念好佛。做事情也是如此,只要靜下心來努力去做,沒有做不到的。

97、 【天天禪語】慈悲要從內(nèi)心啟發(fā),造福要用身體行動。

98、 由于修行者有三種根器,所以要依靠戒、定、慧三種學(xué)處,用逃避、對治、轉(zhuǎn)換三種不同的方式去應(yīng)對貪嗔癡煩惱。下等根器者用以持戒來逃避的方式去應(yīng)對煩惱的對境;中等根器者用以修定來對治的方式去應(yīng)對非理作意;上等根器者用以修慧來轉(zhuǎn)換的方式去應(yīng)對煩惱的根本。初以戒為基,中以定為道,后以慧為果。093。

99、 古人云: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餓其筋骨、勞其體膚、曾益其所不能。大凡有所成就的人,都曾有不為人知的艱苦歲月。

100、 如果我們不是以全然的自我存在,并真實處于當下的話,我們就會錯失一切。

101、 無量眾生修學(xué)佛道,多有退轉(zhuǎn),時有一人乃能得道,如庵羅花及魚子等!秲(yōu)婆塞戒經(jīng)》卷一,解脫品

102、 生活的禪法是一份生活的活力,突破那些煩惱的困惑,一次又一次的讓心地拓寬,它是一種自我更新的生活態(tài)度與生命體驗,風(fēng)里來,雨里去,從來都沒有脫離過生活,既不盲目的固執(zhí),也不盲從的失落。也不遮掩生命的缺憾,真誠坦率的活在生命的當下,順境逆境平常過。

103、 【一句禪語一種人生】莫輕視小錢,積少成多能大用;勿養(yǎng)成揮霍,固本樸實顧元氣。

104、 人最難看得見的,就是自己平日都是張著眼睛向外看,對別人稱斤論兩、說長道短,殊不知自己也在其中!如能跳脫開來,把自己也當成觀看的對象,事理才真能看得清、分得明。

105、 窮天下之辯者,不在辯而在訥。伏天下之勇者,不在勇而在怯。

106、 佛法的真理像是渡過苦海的船橋,是砍斷我執(zhí)的利刃寶劍,是治療心靈的甘露妙藥,是迷途暗夜中的唯一明燈。

107、 妻子應(yīng)體貼與賢淑,一天之后,把家庭瑣碎之事料理完畢,盡量不要拿這些小事煩勞丈夫,讓丈夫好好休息。

108、 佛經(jīng)中這樣說道:佛心者,大慈悲是。大慈大悲就是佛心。四無量心 慈悲喜舍就是佛陀向人類傳揚的一份大智慧。只有慈悲,才真正體現(xiàn)人 和人、和眾生是平等的;只有喜舍,才真正體現(xiàn)人對自私自利的鄙視和揚 棄。只有慈悲喜舍,才最終體現(xiàn)了人類全體利益、整體利益之間的關(guān)懷與維 護。只有維護了人類的整體利益,你的個人利益也才能真正得到維護。

109、 聽講不得徒事口耳。先應(yīng)諦思:佛為何事說經(jīng)?我為何事學(xué)經(jīng)?若知佛所為何事,則不耽著文言;若知我當為何事,則不貪逐名利!斗ㄕZ一》

110、 欲得佛法實益,須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則消一分罪業(yè),增一分;。有十分恭敬,則消十分罪業(yè),增十分;。若無恭敬而致褻慢,則罪惡愈增而福慧愈減矣!队」夥◣熚拟n菁華錄》

111、 利行攝持身、口、意行善,利益眾生,慈悲濟世,即無上功德。

112、 修行要防止三種心:想速成的心、恐懼的心、懈怠的心。

113、 如果因為持戒而使身、口、心不舒適,仍當守戒,而且按正法的真諦修習(xí),不起意見,即是忍辱。一般來說,人們總想愛怎么做就怎么做,愛怎么說就怎么說,愛怎么想就怎么想,但這樣很容易造下惡業(yè),為了管住自己的身、口、心,難免感到不舒適,如果找各種理由,為自己不服管而開脫,這是不能忍辱。按正法所教導(dǎo)的,嚴格管住自己的身、口、心,才是忍辱。

114、 真謂真實,顯非虛妄;如謂如常,表無變易。謂此真實,于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日真如。(古印度)護法等《成唯識論》卷九

115、 寬容兩個字包含著人生的大道至理。一個人如果不懂得寬容,注定不會幸福。寬容不僅是一種雅量和胸懷,更是一種處世的態(tài)度,我們在寬容的同時,也創(chuàng)造了生命的美麗。

116、 察秋毫之末者,不能自睹其睫。舉千鈞之重者,不能自舉其身!稏|語西話》

117、 富有并不代表幸福,真正的幸福是安詳。

118、 六大無礙常瑜伽,四種曼荼各不離。三密加持速疾顯,重重帝網(wǎng)名即身。法然具足薩婆若,心數(shù)心王遍剎塵。各具五智無際智,圓鏡力故實覺智。(日本)空!都瓷沓煞鹆x》

119、 幽幽的沉浸在半寐的冥想里,那首《云水禪心》勾動著內(nèi)心深處細細的輕柔,仿若浸在一種莫名的光年中融入樂曲中去了。

佛語禪心,心靈禪語【三】

120、 人生在世,每個人都有自己應(yīng)盡的本分與職責(zé),禪修之人更是不可逃避。若不能恪盡本分而侈言學(xué)佛,終是自欺欺人,所謂修行也將會成為竹籃打水,最后將一無所得。

121、 在生活中,一個懂得愛護自己的人,就是要相信自己,愛惜自己,無論是怎樣的生命,都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風(fēng)景。

122、 人若能時時反觀自照,檢討心念是否貪著名聞利養(yǎng),久而久之,心靈自可提升到月至上品諸風(fēng)靜,心持半偈萬緣空的境界。

123、 人的生命,只在一個呼吸間。生命短促,我們應(yīng)該善待自己的菩提身,思索活著的意義。生命不是用來找找答案,也不是用來解決問題的,它是用來愉快地過生活的。人生多一分煩惱,就需要有一分禪心來解救。

124、 譬如兩木相磨,便有火生,還燒是木;如是迦葉,真實觀故,生圣智慧,圣智生已,還燒實觀。實智慧生,無智便滅,智與無智二相俱空,無作無取!洞髮毞e經(jīng)》卷一一二,普明菩薩會

125、 卑門持戒生天上,勝族毀犯墮幽冥,摩登持戒亦生天,仙人破戒人諸獄。四十華嚴卷十七

126、 如拔堅木,先以手動,后則易出。菩薩定慧亦復(fù)如是,先以定動,后以智拔!洞蟀隳鶚劷(jīng)》卷三十一,獅子吼菩薩品

127、 夫妻是世間最復(fù)雜的關(guān)系,情分和義務(wù)同等重要夫妻之間如何相處?佛日:謂婦事夫,有五事:一者夫從外來,當起迎之;二者夫出不在,當炊蒸掃除待之;三者不得有淫心于外夫,罵言不得還罵作色;四者當用夫教誠,所有什物不得藏匿;五者夫休息蓋藏乃得臥!斗鹫f尸迦羅越六方禮經(jīng)》

128、 我們往往將自己的快樂和幸福,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不但絲毫沒有體會他人的感受,也沒有絲毫憐憫之心,反而白以為是地期盼著更加美好的明天,難道最終的結(jié)果不會適得其反嗎?寂天菩薩曾說過:人人都不想吃苦,但卻自作吃苦;人人都向往幸?鞓,但與自我為敵,破壞自己的幸福和快樂。

129、 舍一分煩惱,能得一分清凈;舍一分財物,即得一分輕安。

130、 云何一法斷故,乃至不受后有?所謂無明。離欲,明生,得正智!峨s阿含經(jīng)》卷八,第203經(jīng)

131、 佛日:父母恩德,無量無邊。

132、 【一花一草一世界,難易相成柔勝剛】1.一葉知秋,2.水滿則溢,3萬物相生相克,無下則無上,無低則無高,無苦則無甜。4.成功講方法,一味地強硬不見得是最明智的。

133、 真正意義上的壞人,是在本質(zhì)上善隕滅,惡叢生。他們對人的傷害,蓄勢已久,預(yù)謀已深。于是,這個世界才有了暗箭,有了冷槍,有了所有的防不勝防。

134、 若無灌頂者,慢心說密教,師、弟縱成就,死亦墮地獄!洞笥】拯c》

135、 【一句禪語一種人生】簡單,才真正有福;單純,才真正快樂。

136、 人心的散亂有兩種:一是昏沉,一是浮動;璩潦呛锖靠者^時日,無所事事渙散體力,懈怠、懶惰、昏睡、不肯精進浮動是心念不定、見異思遷、搖擺不止、浮沉、動蕩、放逸、無法安靜

137、 制非防惡親,慈愍在他親,利人益彼親,同事齊己親,此親乃可親,智者所附近,親中無等親,如慈母親子,若欲親可親,當親堅固親,親者戒具足,如火光照人!堕L阿含經(jīng)》卷十一,《善生經(jīng)》

138、 女人愛上一個男人,往往是出于心底的敬慕與欣賞,一個讓她瞧不起的男人是無法讓她真心愛慕的。因為陽永遠大于陰,陽永遠處于顯露的位置,處于高高在上的位置,就如同天和地,天為陽,地為陰。所以當一個女人愛上一個男人時,這個男人身上一定有著許多她仰視渴慕的氣質(zhì)。當然,如果一個女人很有才,或者很強勢,那她能仰視的男人就越少,而她找到心儀之人的幾率也會變得微乎其微。

139、 樹立信仰,確定目標,選對方向,日有精進,生命就會充 實,人生就不輕飄,生活就不迷惘。不側(cè)目別人的名聞利養(yǎng),不動心 別人的位高權(quán)重,走自己的路,做自己的事,忘自己的情,得自己的 意。君不見,天穹高遠,大地莽蒼,江山移位,滄海桑田,曾經(jīng)有的 都已空空,曾經(jīng)無的反而滿滿,造化何其公平!

140、 這個世界上還有許多人需要衣食等物資的接濟,但更多的人,幾乎是所有人都需要愛心的接濟。大家都是愛的貧乏者。如果有一個人真心地愛著人們,他是多么可貴、稀有。

141、 在生命的點與點之間,快如迅雷,沒有一點空隙,甚至容不下思考,就有如狐追兔,兔子奔越逃命一樣,我每想起這個禪的故事,就想到:兔子假如能逃過狐口,在喘息的時候,一定能見及生命的真意吧。

142、 當我們心懷感恩,常常講別人的好話時,我們也會同時身心愉悅,陽氣充足。

143、 在逆流中要有毅力,不要隨波逐流、旋轉(zhuǎn)而去。

144、 禪是對生命信仰的一種篤定,一種思索,一種對糾纏的放手,一種對煩惱的觀照,更是對人生的一種積極與幽默,豁達與智慧。

145、 只有以身作則,方能教化別人。南傳《佛教格言人品第一》

146、 本是美景良辰,奈何只影孤身?幢闊熡昙t塵,閑聽云水禪心。

147、 惡莫大于縱己之欲,禍莫大于言人之非。

148、 凈土法門最好弘揚讓對方聽到阿彌陀佛,成功60%;假如讓他口念一聲阿彌陀佛,成功90%,以后念多念少,信深信淺,直到往生成佛只是l。%。

149、 過分地縱欲,一味追逐享受,容易迷失了本性,況且欲海難填,以有限 的精力去追求無盡的欲望,好比夸父逐日,到最后只有死于非命。縱欲的快 樂是不實在的,跟隨而來的是身心的交瘁、人格的墮落,所以說樂極必 生悲,縱欲的人生是不好的。

150、 那么,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呢?首先要知道生氣是沒有用的,生氣的結(jié) 果不是用嘴巴刻薄對方,就是互相對罵,不然就是拳腳相向,變成了肢體 沖突,對人對己都是很大的損失。如果發(fā)生事情時,能夠靜下心來聽聽別 人的意見,體諒對方究竟是怎么回事,這樣就不會肝火上升了。

151、 只需靜下心來什么都不用去想,放下所有的經(jīng)驗還有得失,全然地相應(yīng)就夠了,就這么簡單!相信即天堂!

152、 世界上的種種繁華虛榮,并不能使你得到真正的快樂和幸福,因為感官的刺激只能存在片刻,無法永恒,運用耳、鼻、舌、身、意求來的感官快樂往往是暫時的,好比看一場電影或一場音樂會,曲終人散,一切終有結(jié)束。

153、 時候季秋霜冷,皎潔銀河耿耿。松窗一柱爐煙,頗釋吾家好景。《法演禪師語錄》

154、 你念阿彌陀佛就是修行。聞思修,就是邊念邊觀想這個涵義。念就是修,但是你要念,想阿彌陀佛想名號。最初念阿彌陀佛,一個字一個字清清楚楚,【阿】、【彌】、【陀】、【佛】四個字;有的時候是【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皈依阿彌陀佛,南無就是皈依,完了你才思修。我就是阿彌陀佛,自己就是阿彌陀佛。

155、 眾生皆有佛性,眾生平等,既是如此,我們就都無權(quán)剝奪、破壞其他眾生的生存權(quán)利,這也是慈悲的佛教徒首先應(yīng)該做到的。

156、 若能做到無為、無爭、不貪、知足,從容面對生命中的每一天,保持對名利的淡泊心,對屈辱的忍耐心,對他人的仁愛心,做好每天當做之事,享受每一件事情帶來的快樂,自然會有足夠的力量來承擔(dān)生活中永恒存在的挫折和痛苦,也自然能夠獲得更純粹的幸福。

157、 相約江南,聊春一枝梅,梅香封喉,青梅煮酒,禪意寫生。梅雨季節(jié)里,百轉(zhuǎn)愁腸,無言無聲無人訴說。執(zhí)手杯尊話離殤,斜倚東窗貼花弄詩情,凝心鎖眉孤鴻添心愁。

158、 人類的一舉一動、一思一念,都在創(chuàng)造著地球的歷史,如果人類還是那樣無視地球的存在,無視自然規(guī)律不斷做出違逆自然的行動,那時世界末日將不再是空穴來風(fēng)之談了。

159、 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督饎偨(jīng)》

160、 我們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和情緒,就像變幻的天氣。當你覺得悲觀失望的 時候,你所看到的事物都是處在一片陰霾之中;但如果你選擇一種樂觀的 生活態(tài)度,你的生命中就會一直充滿陽光。

161、 世事本為無中生有,世人執(zhí)有而忘無。話頭本無意義,越是難以形象化、 無可把捉的話頭,越具功效,然而世人情識深重,于話頭上生種種想, 不能只是看一句話頭,看不明何談參得透?思量不思量,都是無中之有, 什么是無?不知無,就會被有所惑,不知無,就不知妙有妙用。什么是無? 干屎橛!

162、 于他得自在,忍彼觸惱難;貧窮能布施,危厄持戒難;盛年處榮貴,舍欲出家難。《別譯雜阿含經(jīng)》卷十四

163、 在這個世界,即使有本事把天上的星星摘下來,不念佛往生也不行。念佛,是阿彌陀佛的弟子;雖會敲打唱念,而不念佛,是佛的戲子。我們要做阿彌陀佛的弟子,不要做戲子。

164、 凡事大多如此,執(zhí)著并不一定能達到預(yù)期目的,灑脫一些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結(jié)果。

165、 我不與世間諍,世間與我諍。若如法語者,不與世間諍。世間智者言有,我亦言有。《雜阿含經(jīng)》卷二,第36經(jīng)佛言

166、 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不見菩薩,不見菩薩字,不見般若波羅蜜,亦不見我行般若波羅蜜,亦不見我不行般若波羅蜜!赌υX般若經(jīng)》卷一,奉缽品

167、 張夢復(fù)云:受得小氣,則不至于受大氣。吃得小虧,則不至于吃大虧。

168、 【天天禪語】以善以愛傳家,是無上至寶。

169、 該做的事,排除萬難也要完成;不該做的事,無論任何困難,也要堅持立場。

170、 人之靚麗,并非容顏,而是內(nèi)心,心存善念,非靚也美,非富也貴;人之真誠,并非話語,而是純潔,心靈純潔,不語也真,不訴也純。善惡僅是一念間,而這一念卻是十萬八千里,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

171、 至道無難,唯嫌揀擇。(隋)僧粲《信心銘》

172、 佛善良且熱心助人,經(jīng)常幫助那些在困境中的人,同時也會讓自己感 受到幸福的味道。

173、 心導(dǎo)世間。(古印度)尊者眾賢《阿毗達摩順正理論》卷七

174、 唯有一事能報佛恩,何謂為一?常以慈心,以其所解一切善法,展轉(zhuǎn)開化,乃至一人,令其信心成就智慧,展轉(zhuǎn)教化,無有窮盡,譬如一燈燃無量燈!斗鹫f未曾有因緣經(jīng)》卷下

175、 自心眾生無邊誓愿度,自心煩惱無邊誓愿斷,自性法門無盡誓愿學(xué),自性無上佛道誓愿成!读鎵(jīng)..阡悔品》

176、 【言語的多與少】 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

177、 以全宇宙為自體是人生的最高價值。(民國)太虛《佛陀學(xué)綱》

178、 行善的果報是幸福與快樂,作惡的果報是憂慮與痛苦,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些果報是不可以用來相互交換的。

179、 只有正確地聞、思、修佛法,才會有體認到諸法空性的智慧,只有體認到諸法空性的智慧,才有能力徹底根除內(nèi)心的無明。

180、 身業(yè),指以身所作及無作之業(yè),業(yè)分善惡,不該做的事做了,該做的沒做,以至傷害眾生,是惡業(yè),最大的惡業(yè)是殺、盜、淫,還有眾多較小的惡業(yè),不必一一列舉;該做的做了,不該做的沒做,是善業(yè),不殺、不盜、不淫,是三大善業(yè)。

181、 人生的道路,有時候要直行才能到達目標,有時候要轉(zhuǎn)彎才能達到目的。應(yīng)該直行的時候不直行,是錯失良機;遇到轉(zhuǎn)彎的時候不轉(zhuǎn)彎,是不懂得回頭是岸。

182、 趨利避害是人的正常心理,每個人都想做對自己有利的事,但有時候事與愿違。尊嚴可能是最容易出問題的地方,喪失自己的尊嚴或冒犯他人的尊嚴,都是非常不明智的事。冒犯別人的尊嚴,可能即時就會遭到打擊;喪失自己的尊嚴,等于自毀形象。打個比方,如果你的行為可以貼上一個漢奸,叛徒、強盜、貪官之類的標簽,大家也認為這個標簽貼得合理,那么,你的尊嚴就沒有了,從別人那里得到的只是蔑視和恥笑,自己也覺得抬不起頭來,無論以前獲利多少,都難以挽回喪失尊嚴的損失。

183、 拉登死了,恐怖主義未必隨之而亡。拉登并非天生就是恐怖 分子,那么他為什么會成長為恐怖分子呢?我在想,如果不改變孕育 恐怖主義的土壤和環(huán)境,拉登之后還會有拉登二代、三代那么如 何才能改變土壤和環(huán)境呢?這個問題值得全人類思考。

184、 如果一個人理解你的孤獨,那是銀碗里盛雪,是清水里盛開荷花。雪小禪《煙花那么涼》

185、 【天天禪語】凡夫難免對外境貪執(zhí),外境不但不會帶給我們幸福與快樂,反而會給我們帶來無法想象的痛苦。比如:眼識貪執(zhí)美色的原故,飛蛾亡于燈火之中;耳識貪執(zhí)妙音的原故,野獸死于獵槍之下;鼻識貪執(zhí)美味的原故,蜜蜂困死花叢之中;舌識貪執(zhí)香味的原故,魚兒釣于鐵鉤之上;身識貪執(zhí)所觸的原故,大象陷于淤泥之中。

186、 慈悲與智慧是佛教的唯一真理,猶如鳳凰的翅膀,缺一不可。如同鳳凰的翅膀既是左右,又是一體一般,慈悲與智慧既是兩面,又是一體。

187、 經(jīng)卷中的學(xué)問,未修成的密乘,健忘者的學(xué)識,需用時常哄人。(宋末元初)貢噶堅贊《薩迦格言》

188、 在人生的道路上,順境和逆境往往是交錯出現(xiàn)的,所以千萬不要為了一時的挫折而灰心喪氣。因為挫折就像一雙手,能把正在攀爬的堅強者拉上希望的山峰,也能把氣餒的懦弱者推向絕望的谷底。何況,山再高,也擋不住看藍天白云。只要抬起來,邁開前進的腳步,就能登上山頂,看到壯觀的風(fēng)景。

189、 商人之導(dǎo)師,游行善知識;貞祥賢良妻,居家善知識;宗親相習(xí)近,通財善知識;自所修功德,后世善知識!峨s阿含經(jīng)》卷三十六,第1000經(jīng)

190、 具有上品之信心者,會得到i寶之上等的悲憫與加持;具有中品之信心者,會得到i寶之中等的悲憫與加持;具有下品之信心者,會得到i寶之下等的悲憫與加持;根本沒有信心之人,得不到i寶之絲毫的悲憫與加持。

191、 當一個人為自己制定了目標,確定了前進的方向時,他就會全心全意地為目標而奮斗。

192、 常規(guī)思維是人人都有的思維狀態(tài)。當周圍的一切不曾產(chǎn)生變化時有它的便利性。但面對新事物時,如仍受其約束,就會適得其反。打破心理枷鎖才能適應(yīng)新環(huán)境。

193、 要感謝被救的人,讓我們有行菩薩道的機會,因為他們示現(xiàn)了苦空無常的人生。所以,生活安穩(wěn)、四肢健全的我們,怎能不好好把握人生,充分發(fā)揮生命的良能?

194、 卻很難相信陌生人,當然也有人連自己身邊的親人、朋友,都無法做到百分百的相信。因為太多生活經(jīng)驗告誡我們: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萬丈深溝終有底,唯有人心不可測。

195、 識自本心,見自本性,不起妄緣,無心無為,自由自在,動靜自如,冷暖自知當下就是修行。

196、 若有能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則為不斷一切佛種,則為嚴凈一切佛剎,則為成熟一切眾生,則為一切如來所持,則為一切諸佛憶念,則與一切菩薩平等,則為一切賢圣贊喜,則為一切梵王禮覲,則為一切天主供養(yǎng),則為一切夜叉守護,則為一切羅剎侍衛(wèi),則為一切龍王迎接,則為一切緊那羅王歌詠贊嘆,則為一切諸世間主稱揚慶悅,則令一切諸眾生界悉得安隱。《華嚴經(jīng)》卷六十三,入法界品

197、 我們活著就是為了修煉人生,也就是改善思想與行為,提高素質(zhì)和道德。人生的旅途上,在生活的點滴中,滿懷愛心服務(wù)一切眾生,讓福德資糧更加增上圓滿;覺悟宇宙生命的真理,讓智慧資糧更加明亮觀照。人生的修煉成功,就是成就;人生的道德圓滿,就是成佛。

198、 學(xué)佛是為了覺悟宇宙人生的真諦,長養(yǎng)慈悲與了達智慧的真理。學(xué)佛不是注重表相的東西,更不是沉迷在修學(xué)佛法的表面形式上。作為一個佛弟子,做人的修養(yǎng)、品格要一天比一天提升,自己內(nèi)心的煩惱、妄想要一天比一天減少,斷除煩惱與增上功德,這才是修行的目的。

199、 【大徹大悟的佛學(xué)智慧】有力量幫助他人,是自己的福。

200、 【談讀書】死讀書者不知活讀其書,讀書的人是死的,也就是僅用大腦讀書,而不是用心讀書,人成為讀書的機器。讀死書者,不會讀活書。書是有生命的,書如其人,有精神,有靈魂。讀書只讀到一大堆知識,卻讀不到它的精神,是謂讀死書把書讀死了,而不是讀活了。讀書死者,讀書本來是要吸收其精神養(yǎng)分,以長養(yǎng)我們的靈性;但死讀書、讀死書的人,最后卻扼殺了自己那一顆活潑的心,變成了書呆子、書匠,腦中儲存了一大堆的概念,受制于這些概念,以致成為所知障,以記憶、知識、學(xué)問自驕自慢;實則在靈性生命方面,一點透氣也沒有。

佛經(jīng)中的40句分享


小編本次為大家?guī)砭实木渥印?p>佛經(jīng)中的小編40句分享


1、云何應(yīng)?云何降伏其心?


2、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3、菩薩于法,應(yīng)無所住行于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


4、應(yīng)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5、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


6、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7、不應(yīng)取法,不應(yīng)取非法。


8、法尚應(yīng)舍,何況非法。


9、無有定法,如來可說。


10、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


11、一切賢圣,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12、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13、應(yīng)如是生清凈心,不應(yīng)住色生心,不應(yīng)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yīng)無所住而生其心。


14、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15、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


16、菩薩應(yīng)離一切相,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17、若心有住,則為非住。


18、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


19、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


20、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


21、當生如是心,我應(yīng)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


22、如來者,即諸法如義。


23、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24、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25、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


26、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27、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


28、過去心不可得,現(xiàn)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29、如來不應(yīng)以具足諸相見。


30、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31、是法平等,無有高下。


32、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33、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


34、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35、知一切法無我,得成于忍。


36、所作福德,不應(yīng)貪著。


37、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38、于一切法,應(yīng)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39、不取于相,如如不動。


40、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yīng)作如是觀。

佛經(jīng)中可以勵志的句子


1、為何不必?

2、剎那便是永恒。

3、一切皆為虛幻。

4、不可說,不可說。

5、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6、苦海無涯,回頭是岸。

7、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8、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9、覺了一切法,猶如夢幻響。

10、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11、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12、人無善惡,善惡存乎爾心。

13、見色起淫心,報之在妻女。

14、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

15、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

16、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豈非清凈身?

17、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

18、種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19、諸余罪中,殺業(yè)最重;諸功德中,放生第一。

20、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21、真為生死,發(fā)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號。

22、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換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

23、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

24、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25、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于愛者,無憂亦無怖。

26、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yīng)作如是觀。

27、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若見世間過,即非真修者。

28、七佛通誡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

29、聲在聞中,自有生滅。非為汝聞聲生聲滅,令汝聞性為有為無。

30、緣起法身偈諸法因緣生,我說是因緣。因緣盡故滅,我作如是說。

31、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

32、愛別離,怨憎會,撒手西歸,全無是類。不過是滿眼空花,一片虛幻。

33、個個戀色貪財,盡是失人身之捷徑;日日耽酒食肉,無非種地獄之深根。

34、報君今日是十六,念佛須當戒淫欲。淫欲斷時生死斷,便是如來親眷屬。

35、佛言:沙門行道,無如磨牛,身雖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36、迦葉佛偈一切眾生性清凈,從本無生無可滅。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無罪福。

37、毗婆尸佛偈身從無相中受生,猶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無,罪福皆空無所住。

38、拘那含牟尼佛偈佛不見身知是佛,若實有知別無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懼于生死。

39、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間萬物皆是化相,心不動,萬物皆不動,心不變,萬物皆不變。

40、笑著面對,不去埋怨。悠然,隨心,隨性,隨緣。注定讓一生改變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開的時間。

41、以物物物,則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則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實,名物不實,是以物無物也。

42、華嚴奧藏,法華秘髓,一切諸佛之心要,菩薩萬行之指南,皆不出于此也。欲廣嘆述,窮劫莫盡,智者自當知之。

43、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傷其身痛其骨,于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

44、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獄。牢獄有散釋之期,妻子無遠離之念。情愛于色,豈憚驅(qū)馳。雖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門,出塵羅漢。

讀了“佛經(jīng)中的佛語”,您get到快樂和感悟了嗎?這些短句很有收藏的價值,值得您發(fā)發(fā)朋友圈。小編推薦您閱讀超甜經(jīng)典佛經(jīng)短句,希望您喜歡。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dān)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quán)/違法違規(guī)的內(nèi)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wǎng)址) 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