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投資案例分享
風險投資案例分享
風險投資案例分享。以下是小編跟大家介紹的內容,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相信經過小編的介紹之后,大家都已經有了相關的掌握與了解!歡迎大家收藏并分享本文哦!
風險投資案例分享
2014年,阿里巴巴收購移動瀏覽器公司UC,是截止到當時中國規(guī)模最大的互聯網交易。這筆交易對 UC 的估值約為47億美元。然后,它幫助阿里巴巴在移動領域中占據了一席之地,并將其估值從800億美元提高到2300多億美元,增長了3倍。
在此次交易之前,UC首席執(zhí)行官俞永福曾宣稱,未來不會聽到UC被誰收購,而是UC收購了誰。阿里巴巴創(chuàng)始人兼首席執(zhí)行官馬云花了多年的努力才改變了這一點。
從2008年到2014年的6年間,阿里巴巴通過戰(zhàn)略性的投資數億美元,最終累計持有UC 66%的股份,與UC建立了合作關系。最后,這種關系得到了回報。
最早投資UC的是晨興資本和聯創(chuàng)策源,它們在2007年共同投資了UC 1000萬美元的A輪融資。
當時,UC已經在移動瀏覽器領域耕耘了幾年,但并沒有從中獲得收益。
此外,UC還為還為中國電信公司提供定制移動瀏覽器和咨詢服務。但俞永福決定出售盈利的B2B部門,以便公司能夠更加專注于消費者技術。
要做到這一點,UC需要資金。
2008年,馬云和俞永福第一次見面。阿里巴巴于2009年參與了該公司1200萬美元的B輪融資。2013年3月,阿里巴巴再次投資約5.06億美元;2013年12月,又投資1.8億美元。完成了這些交易后,阿里巴巴獲得了UC公司66%的股份。
很快,關于晨興資本想要退出的謠言出現了,稱百度正在尋求收購他們持有的股份。
到2013年,UC已經成為中國市場上無可爭議的頂級移動瀏覽器,關于其要被收購傳言不斷。
俞永福告訴媒體,盡管有傳言,但UC沒有出售的意愿。據報道,他拒絕了百度提出的估值約8億美元的報價。相反,他堅持認為UC將收購其他公司。
不過,到2014年,阿里巴巴將擁有UC三分之二的股權,馬云獲得了董事會席位。當時,這家移動瀏覽公司被認為是中國“最后一個良好的收購標的”。
“在業(yè)內的所有人當中,馬云是極具有戰(zhàn)略眼光的人之一,”俞永福當時告訴The Next Web。幾個月后,馬云提出了直接收購該公司的提議,兩個月之后,交易最終敲定。
當被問及為什么在多年反對被收購后,接受了阿里的收購時,俞永福告訴記者,他信任馬云:“我們有著相同的愿景和夢想。”
此次收購對阿里巴巴來說是一個強有力的戰(zhàn)略舉措。在IPO時,阿里巴巴明確表示,移動通信的崛起是它需要考慮的問題。如果它不能適應,阿里巴巴將會被移動服務更強大的公司所取代,比如騰訊和百度。
阿里巴巴收購UC,對百度的盈利業(yè)務造成了巨大的影響。此前,百度是UC移動瀏覽器的默認搜索引擎,從中受益匪淺。
最后,這次收購似乎也有助于幫助即將IPO的阿里巴巴向投資者證明,阿里巴巴知道自己的短板,并正在積極努力地去填補。雖然收購UC并不是唯一的影響因素,但阿里巴巴的估值確實從2012年的350億美元飆升至2014年IPO的1680億美元。
到2015年,UC(這時歸阿里巴巴所有)仍然處于移動瀏覽市場的頂端。
收購UC對阿里巴巴來說,是一次多管齊下的成功之舉。
阿里巴巴成功收購UC,關鍵在于馬云與該公司合作了6年,已經成為了其值得信賴的合作伙伴。他是一個從一開始就看好UC的人,而不是后來被UC的成功中吸引而來的人。他也是一個懂得在新興市場建立公司需要做哪些工作的人。
風險投資的概念及其運作方式
(一)風險投資的概念
風險投資指由風險投資家出資(個人或募集資金),協助具有專門技術而無法籌得資金的技術專家,并承擔高風險的投資機制。風險投資家以專業(yè)知識主動參與經營,使被投資企業(yè)(通常為高科技企業(yè))能夠健全經營、迅速成長,風險投資家可在被投資企業(yè)成功后,將所持有股票賣出收回資金及其高額利潤,再投資于另一新創(chuàng)企業(yè),周而復始進行中長期投資并參與經營。風險投資家以獲取股息、紅利及資本利得為目的,其最大特征是在于甘冒較大風險以獲取巨額資本利得,故得此名。
(二)風險投資運作過程
企業(yè)如同生物體一樣,有其生命周期,一般而言,企業(yè)生命周期可分為五個階段,即研究發(fā)展階段、開創(chuàng)階段、早期發(fā)展階段、加速成長階段、持續(xù)成長及成熟階段。風險投資活動依其所投資企業(yè)的生命周期提供不同的幫助。
1.研究發(fā)展階段
發(fā)明家有了新創(chuàng)意,就投入自己的資本,或從家庭、朋友處得到一些資助,組建起自己的公司,動手將設想變?yōu)楫a品。這種募集資本的方式一般能夠募得足夠的資金,足以維持研究發(fā)展至生產制造階段。這一階段一般歷時1至5年,它的典型特點是合伙組織相當松散,且公司所得極少,甚至無收入,財務上屬于純虧損階段。
2.開創(chuàng)階段
一旦發(fā)明者完成產品開發(fā),準備投向市場,就要求注入大筆資金,以設立、裝置一小型生產設備,供應極小的市場需求(或許是本地市場)。所需資本約為10~30萬美元。發(fā)明者們或許會請求銀行給予貸款,但往往因為無抵押品等原因難以如愿,即使能得到,也只會是短期貸款,且金額不高。同時所得的短期貸款越多,其債務負擔越重,資產負債比也會變得越高,這樣要獲得下一筆銀行貸款將更困難。此時企業(yè)急需長期資本,獲得長期資本的另一條路是公司出售股權,然而由于新企業(yè)毫無業(yè)績可言,成立時間短,不足以發(fā)行股票上市或進行合并。唯一可行的路徑是由企業(yè)創(chuàng)始人擬一份企業(yè)計劃說明書,送呈風險投資專家過目,投資專家根據嚴格的標準審核,決定是否對企業(yè)進行股權投資。這一階段大約會費時1至3年,風險投資專家取得股權之后或成為投資公司的經理人,或成為董事會成員之一。就收益而言,累積凈所得已呈正收益,但隨著生產規(guī)模擴大及巨額固定資本支出,凈所得收益有逐漸下降的趨勢。上例中的ITC公司即在該階段獲得著名投資專家和投資人的投資,為以后的發(fā)展奠定了一個良好基礎。
3.早期發(fā)展階段
在這一階段的開始,公司銷售額已達年均200~1000萬美元。若市場接受公司產品,則公司可再次擴充,然而這要求注入更多新資本,大約在150萬至200萬美元之間。此時,由于公司的營業(yè)狀況仍不足以達到發(fā)行股票的地步,風險投資公司或集團仍為主要的資金提供者,此即第二階段的融資。增加第二階段的資本后,在技術與管理方面,公司將需要更多專業(yè)人才、更正式的組織結構,發(fā)展可行的新產品生產線及擴大生產規(guī)模。此外在發(fā)展開發(fā)階段,隨著銷售額的增加,公司須盡快提高總收入,在3至4年內,使利潤超過損益平衡點。這一階段是公司發(fā)展的重要分界點,業(yè)務進展至此,公司決策人員必須開始考慮下一階段是否由公司發(fā)行上市股票以獲取業(yè)務進一步發(fā)展所需的資本。
4.加速成長階段
接著應進行下一步擴充,引入新生產線,成立正式的公司組織,這一階段將決定公司是否能繼續(xù)成長,成為大、中型公司。這時董事會要計劃由公開市場籌集巨額的新資金,約在750至800萬美元之間,公司公開上市后可籍股權投資方式獲得長期資本,并改善資產負債比率,加強新貸款能力,增加資本流動并擴張資本。但只有公司的經營記錄達到預期水平,否則很難獲得如此龐大的新資本融資。這時風險投資專家面臨一大抉擇,即是否繼續(xù)投資,若風險投資公司并無現金或流動債券對該創(chuàng)業(yè)公司融資,則必須通過股票的公開上市或合并來賺取超額的資本利得,再投資于其他具有希望的新投資計劃。通常為維持風險投資公司自身正常財務狀況,風險投資專家會有幾個成功的個案,以補償失敗個案或邊緣個案所造成的損失。在過去記錄中,美國風險投資資金綜合投資報酬率,年平均在25%以上。在這一階段,公司累積凈所得的損失有明顯減輕趨勢而銷售金額亦有快速成長跡象。
風險投資的特點
風險投資之所以被稱為風險投資,是因為在風險投資中有很多的不確定性,給投資及其回報帶來很大的風險。一般來說,風險投資都是投資于擁有高新技術的初創(chuàng)企業(yè),這些企業(yè)的創(chuàng)始人都具有很出色的技術專長,但是在公司管理上缺乏經驗。另外一點就是一種新技術能否在短期內轉化為實際產品并為市場所接受,這也是不確定的。還有其他的一些不確定因素導致人們普遍認為這種投資具有高風險性,但是不容否認的是風險投資的高回報率。
也許最被人們熟悉但卻也最不被人理解的一種投資風險是市場風險。在一個高度流通的市場,比如說在世界各地的股票交易市場,股票的價格取決于供求關系。假設對于一個特定的股票或者債券,如果它的需求上升,價格會隨之上調,因為每個購買者都愿意為股票付出更多。
風險投資家既是投資者又是經營者。風險投資家一般都有很強的技術背景,同時他們也擁有專業(yè)的經營管理知識,這樣的知識背景幫助他們能夠很好的理解高科技企業(yè)的商業(yè)模式,并且能夠幫助創(chuàng)業(yè)者改善企業(yè)的經營和管理。
典型案例
風險投資仿佛是伴隨著高科技而生,高科技公司所具備的高成長性,往往讓風險資本為了暴利而不顧一切。因而,即使是圈內的投資大腕,由于對風險估計不足而失敗的投資案例也很多。前車之鑒的教訓,往往是更值得珍惜的教材。
投資狂潮席卷全球時,很多知名的投資者都被卷入其中。這些人和普通投資者不同之處在于:他們的投資金額更大,損失也更驚人。這些投資者當中,不管是約翰·馬龍、高盛公司還是杠桿收購業(yè)的知名人物泰德·福斯特曼等,無一不是響當當的投資名家,然而,他們也會賠掉以數十億美元計算的賭注。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投資高手并不都是在股價驟跌的網絡公司身上“栽了跟頭”。事實上,不少人賠在了電信公司身上。電信業(yè)新興公司通常擁有數額驚人的實際資產和極其合理的商業(yè)計劃,提供寬帶網絡、視頻、音頻、數據等高科技產品,這和很多沒有實際盈利模式的網絡公司很不一樣。可是,投資者沒有想到,太多的公司一擁而上,競爭激烈到了自相殘殺的程度。那么多精明的投資者為什么會犯錯誤?他們當時又是如何考慮的?
美林公司的戰(zhàn)略家馬丁·弗里德森表示,繼的亞洲金融危機之后,資金開始源源不斷地涌入美國,原本就熱火朝天的網絡和電信市場因而變得白熱化,“曾經荒誕不經的想法也能籌到資金”。而且,美國最大的電信公司AT&&T收購了新貴Teleport,而排名第二的WorldCom收購了MFS和Brooks Fiber,他們的出價都高得誘人。這樣一來,風險資本按捺不住,紛紛注資網絡公司和電信公司。
教訓之一不能自己為自己下套
2月,保羅·艾倫向RCN投資16.5億美元。目前價值:1億美元。
保羅·艾倫是微軟的共同創(chuàng)辦人之一,也是Jimi Hendrix博物館的建造者及美國最富有的人之一。當初他向鮮為人知的RCN公司開出巨額支票時,很多人都非常吃驚。RCN公司的主業(yè)是寬帶業(yè)務,它曾宣稱,要與地方電話和有線電視公司一較高低。艾倫投資時曾表示,RCN將成為自己投資的重心。然而,他投資的時機很不好,在網絡股全體滑坡之前,他開出的支票已經兌現。更糟糕的是,艾倫與RCN首席執(zhí)行官大衛(wèi)·麥考特的談判也落在了下風。
艾倫沒有購買RCN的普通股,而是購買了優(yōu)先股。優(yōu)先股有紅利可拿,而且在要求獲得公司資產時優(yōu)先于普通股,此外,RCN的優(yōu)先股還可以兌換成每股62美元的普通股。也就是說,艾倫有權利以62美元的價格優(yōu)先換取RCN的股票。RCN的股價一度曾經沖上70美元,艾倫當時一定沾沾自喜。可現在,RCN的股價僅在4美元左右徘徊。一般來說,持有優(yōu)先股,多多少少可以降低這種價格暴跌的風險。因為優(yōu)先股可以獲取現金紅利,到期后又可以把原始投資換回成現金?墒前瑐惖膬(yōu)先股不同,他的紅利將以按60美元兌換的新的優(yōu)先股來支付,而不是現金。最糟糕的是,艾倫的優(yōu)先股在到期后,麥考特有權迫使他將優(yōu)先股以62美元的價格兌換成RCN普通股,而不是收回16.5億美元。那樣的話,艾倫將拿到2660萬股RCN普通股(目前大約價值1億美元)。
當然,這些假定都是以RCN的壽命為基礎。額外的教訓:把契約的附屬細則細讀一遍。
教訓之二高價買入蘊藏風險和,約翰·馬龍控制的Liberty Media向ICG和Teligent投資15億美元。目前價值:4000萬美元。從開始,Liberty又向歐洲有線電視業(yè)投入了16億美元。目前價值:4000萬美元。
約翰·馬龍是最成功的投資者之一,他常常能比別人先發(fā)現投資機會,然后在大家紛紛買進的時候拋售?墒邱R龍對新興電信公司ICG和Teligent的投資卻一改以往的手法,這是兩個典型的失敗案例。這次,他沒能搶在大家之前動手,而是趕在高潮的時候,結果兩家公司現在都瀕臨破產,股東價值化為灰燼。在最后時刻,馬龍忍痛以400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了Teligent的股份;厥諗殿~雖然少得可憐,但馬龍也顧不得那么多了。
不少人都認為,歐洲是炙手可熱的寬帶市場,因而馬龍的投資仍然有機會最終獲得成功。但是,馬龍眼下陷入了困境。,他曾向United Pan-Europe投資2億美元,如今其價值大幅縮減,目前售價約為每股0.5美元。隨后向丹佛UnitedGlobalCom投資的14億美元也大大貶值。馬龍遭受的損失非常大,他所面臨的.,不是虧損多少的問題,而是會不會就此一蹶不振。
教訓之三折扣價未必便宜
1月,Janus Funds購買了價值9.3億美元的WebMD股票。目前價值:7500-14000萬美元。
1月27日,Janus互助基金家族宣布:就在前一天,它以每股62美元的價格購買了1500萬股Healtheon網站(現為WebMD)的股票。與市價相比,這是折扣價。而且,Janus手中擁有大量資金,不知道投向何方是好,因而當時看來這次投資是Janus的得意之作。
根據雙方的談判細則,Janus要等上一年才能在公眾市場自由出售到手的股票?墒荍anus并不在乎,當時他的戰(zhàn)略是買進股票,而不是出售。交易向公眾宣布后,Healtheon紅極一時,股票當天達到了頂峰。然而,隨著網絡股大幅下跌,這只股票慢慢成為急救對象。等到Janus不受限制可以隨意出售時,股價已經降到不足10美元了。而Janus Funds的價值,到現在也已經下跌了近30%。回頭看看當時的瘋狂投資,Janus自己也覺得不可思議。
教訓之四聯營不是救命稻草
3月,地區(qū)電話公司Verizon向Metromedia Fiber投資17億美元。目前價值:1億美元。
盡管這是一次數額巨大的投資,但從當時的情況看,Verizon很像是抓住了一次不容錯過的機會。當時,財力強大的Verizon急于進入寬帶服務市場,而Metromedia恰好在興建提供寬帶服務的網絡。加上融資方Metromedia與億萬富翁約翰·克魯奇控制的著名國際集團有聯營關系,因此這次投資更顯得把握十足。投融資雙方兩廂情愿,交易水到渠成。Verizon放棄了自行興建網絡的想法,達成協議,將來使用Metromedia的網絡。
為幫助Metromedia建成網絡,Verizon以每股14美元購買了價值7.17億美元的股票,并向這家公司提供了總價9.75億美元的一筆貸款。通過這次耗資巨大的投資,將來Verizon會有機會收購Metromedia的網絡。但是,Metromedia很快把錢花光了,而克魯奇又遲遲不肯為聯營的伙伴掏腰包,結果該股表現乏力,價位不到1美元。上個月,Verizon把投資的賬面價值降低到了2億美元。即便如此,這個價格仍可能比實際價格還高。Verizon看中的聯營關系,在關鍵時刻沒能幫助他。
教訓之五投資新領域要慎重
和,?怂埂た娝瓜蛩募译娦艠I(yè)新興公司投資10億美元。目前價值:零。
?怂埂た娝瓜騺硪耘袛鄿蚀_而著稱。他手下的Tate&&Furst公司常常以低價買進現有公司,然后通過各種相關交易從中獲取更大利潤。但是在,這家公司改變了從前的做法,轉向當時炙手可熱的電信業(yè)新興公司。Tate&&Furst向Rhythms NetConnections和Viateld等總共四家公司,注資10億美元。
在繆斯眼中,這四家公司的商業(yè)模式各有不同,是多元化投資的典型?墒,事實證明,把這么多錢注入不同寬帶的新興公司,只會形成多方面惡化的結果。在這四家公司即將破產的最后關頭,繆斯沒能把握機會忍痛低價拋出,結果10億美元的投資血本無歸。
此外,Tate&&Furst這次投資失敗,也有它自身運作方面的原因。公司員工通常從資產中獲得1%到2%的年費,外加20%的利潤,因此,如果公司停止交易,股東們就會坐立不安。這樣,外部的壓力就可能迫使公司在沒有看清前景的情況下,貿然投資。
教訓之六新概念不是鑰匙
到間,Goldman Sachs及其他人向Webvan投資8.5億美元。目前價值:零。
華爾街的高手也會向價格不菲的網絡股投資,這就是一個著名的例子。對于投資種子期公司的投資者來說,通常都是以低價買進,然后把公司推向公眾市場,從而退出、獲利。但是這次,Goldman Sachs和另外一些華爾街的投資者卻看走了眼。他們投資的公司Webvan的概念很吸引人:通過網絡進行銷售,讓顧客永遠不再上市場和商店購物。但是,Webvan的做法太著急了,它試圖馬上就到處開店營業(yè),結果雖然得到大筆投資資金,但開支比投資要大得多。這家公司完全脫離了現實,因而很快就失敗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址)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