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操网,9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精品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亚洲,亚洲haose在线观看

秋涼晚步原文翻譯及賞析

秋涼晚步原文翻譯及賞析1

  原文

  秋氣堪悲未必然,輕寒正是可人天。

  綠池落盡紅蕖卻,荷葉猶開最小錢。

  譯文

  秋風颯颯,秋雨蕭蕭,一切都顯得那么凄涼冷落,所以,秋天是最容易讓人產(chǎn)生悲涼情緒的時候,而詩人卻在詩中說,人們以為秋氣使人悲哀,其實未必是這樣,輕微地有一點寒意,這不正是氣候宜人的季節(jié)嗎?綠色池塘里的紅色荷花雖然都落盡了,但荷葉還有新長出來的如銅錢那么圓的小葉片。表達出生機勃勃,孕育希望的情感。

  注釋

  可人:合人意。

  紅蕖(音同“渠”):蕖是荷花。紅蕖,就是***荷花。

  卻:在這里是完、盡的意思。

  最小錢:新出荷葉才象小銅錢那么大。

  賞析

  這首小詩充分表達了詩人樂觀、豁達的人生態(tài)度。由于作者觀察細致深入,描寫生動逼真,感情真摯濃厚,因而意趣盎然,頗能動人。


秋涼晚步原文翻譯及賞析擴展閱讀


秋涼晚步原文翻譯及賞析(擴展1)

——村晚原文翻譯及賞析3篇

村晚原文翻譯及賞析1

  村晚

  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

  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翻譯

  綠草長滿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呢,幾乎溢出了塘岸。遠遠的青山,銜著彤紅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閃動著粼粼波光。

  那小牧童橫騎在牛背上,緩緩地把家還;拿著一支短笛,隨口吹著,也沒有固定的聲腔。

  注釋

  陂:池塘。

  銜:口里含著。此指落日西沉,半掛在山腰,像被山咬住了。

  浸:淹沒。

  寒漪:帶有涼意的水紋。漪,水波。

  橫牛背:橫坐在牛背上。

  腔:曲調(diào)。

  信口:隨口。

  賞析

  這是一首描寫農(nóng)村晚景的詩。四周長滿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滿滿的,太陽正要落山,紅紅的火球好像被山吃掉一樣(是落山后),倒映在冰涼的池水波紋中。放;丶业暮⒆訖M坐在牛背,他拿著短笛隨便的吹奏。詩人即景而寫,構(gòu)成了一幅饒有生活情趣的農(nóng)村晚景圖。

  1、寫景的藝術(shù)特色:《村晚》的寫景文字集中在一、二兩句,寫的是山村晚景。詩人把池塘、山、落日三者有機地融合起來,描繪了一幅非常幽雅美麗的圖畫,為后兩句寫牧童出場布置了背景。瞧,"草滿池塘水滿陂",兩個"滿"字,寫出仲夏時令的景物特點,寫出了景色的生機一片;"山銜落日浸寒漪",一個"銜",寫日落西山,擬人味很濃,一個"浸",寫山和落日倒映在水中的形象,生動形象。"橫"字表明牧童不是規(guī)矩地騎,而是隨意橫坐在牛背上,表現(xiàn)了牧童的調(diào)皮可愛,天真活潑,淳樸無邪。這些景物,色彩**,基調(diào)清新,有了這樣的環(huán)境,那牧童自然就是悠哉悠哉、其樂融融的了。同時,也表現(xiàn)出了牧童無憂無慮,悠閑自在的情致……

  2、詩歌的意境的創(chuàng)造:詩人是帶著一種欣賞的目光去看牧童、寫村晚的,他十分滿足于這樣一種自然風光優(yōu)美、人的生活**自在的環(huán)境,所以他寫牧童,讓其"橫牛背",吹笛呢,則是"無腔信口",是詩人厭倦了塵世的喧囂,看破了"紅塵滾滾"呢,還是他天性好靜、好無拘無束呢?總之,這首詩描繪的確實是一幅悠然超凡、世外桃源般的畫面,無論是色彩的搭配,還是背景與主角的布局,都非常協(xié)調(diào),而畫中之景、畫外之聲,又給人一種恬靜悠遠的美好感覺。

  創(chuàng)作背景

  從這首詩風格看,這首詩約作于作者晚年隱居,游覽農(nóng)家之時(很可能為宋度宗年間)。

村晚原文翻譯及賞析2

  江村晚眺 宋朝 戴復古

  江頭落日照*沙,潮退漁船閣岸斜。

  白鳥一雙臨水立,見人驚起入蘆花。

  《江村晚眺》譯文

  江邊上空的夕陽籠罩江邊沙灘。潮水退了,漁船傾斜著靠在岸邊。

  一對白色水鳥停在江水旁。聞得有人來,就警覺地飛入蘆葦叢中。

  《江村晚眺》賞析

  這首詩在“靜”與“動”的描寫安排上十分巧妙,色彩運用也恰到好處:黃色的沙灘,斑駁的漁船,深褐色的堤岸,碧綠的江水,青青的蘆蕩,白色的蘆花,潔白的水鳥,在血紅的殘陽映照下,更顯得色彩濃郁,陸離絢麗,耀人眼目。

  “照”、“擱”、“立”、“入”等動詞看似*淡無奇,實際運用的十分準確恰當,使整首詩畫面生動起來。充分體現(xiàn)詩人煉字的功夫。

  《江村晚眺》創(chuàng)作背景

  戴復古是南**湖派重要詩人,一介布衣,游歷江湖,足跡遍及南*主要地區(qū)。詩人晚眺江邊景色,一幅靜態(tài)畫面:落日、*沙、江水、漁船、白鳥,一切似乎凝固了,顯得那么寧靜而沉寂。突然,人來鳥驚。使整個畫面動了起來。

村晚原文翻譯及賞析3

  原文:

  江村晚眺

  宋代:戴復古

  江頭落日照*沙,潮退漁船閣岸斜。

  白鳥一雙臨水立,見人驚起入蘆花。

  譯文:

  江頭落日照*沙,潮退漁船閣岸斜。

  江邊上空的夕陽籠罩江邊沙灘。潮水退了,漁船傾斜著靠在岸邊。

  白鳥一雙臨水立,見人驚起入蘆花。

  一對白色水鳥停在江水旁。聞得有人來,就警覺地飛入蘆葦叢中。

  注釋:

  江頭落日照*沙,潮退漁船閣岸斜。

  白鳥一雙臨水立,見人驚起入蘆花。

  賞析:

  這首詩在“靜”與“動”的描寫安排上十分巧妙,色彩運用也恰到好處:黃色的沙灘,斑駁的漁船,深褐色的堤岸,碧綠的江水,青青的蘆蕩,白色的蘆花,潔白的水鳥,在血紅的殘陽映照下,更顯得色彩濃郁,陸離絢麗,耀人眼目。

  “照”、“擱”、“立”、“入”等動詞看似*淡無奇,實際運用的十分準確恰當,使整首詩畫面生動起來。充分體現(xiàn)詩人煉字的功夫。


秋涼晚步原文翻譯及賞析(擴展2)

——秋涼晚步原文賞析及翻譯 (菁選3篇)

秋涼晚步原文賞析及翻譯1

  秋涼晚步

  宋代 楊萬里

  秋氣堪悲未必然,輕寒正是可人天。

  綠池落盡紅蕖卻,荷葉猶開最小錢。

  譯文

  秋風颯颯,秋雨蕭蕭,一切都顯得那么凄涼冷落,所以,秋天是最容易讓人產(chǎn)生悲涼情緒的時候,而詩人卻在詩中說,人們以為秋氣使人悲哀,其實未必是這樣,輕微地有一點寒意,這不正是氣候宜人的季節(jié)嗎?

  綠色池塘里的紅色荷花雖然都落盡了,但荷葉還有新長出來的如銅錢那么圓的小葉片。表達出生機勃勃,孕育希望的情感。

  注釋

  可人:合人意。

  紅。ㄒ敉扒保恨∈呛苫。紅蕖,就是***荷花。

  卻:在這里是完、盡的意思。

  最小錢:新出荷葉才象小銅錢那么大。

  簡析

  這首小詩充分表達了詩人樂觀、豁達的人生態(tài)度。由于作者觀察細致深入,描寫生動逼真,感情真摯濃厚,因而意趣盎然,頗能動人。

秋涼晚步原文賞析及翻譯2

  原文:

  秋涼晚步

  宋代:楊萬里

  秋氣堪悲未必然,輕寒正是可人天。

  綠池落盡紅蕖卻,荷葉猶開最小錢。

  譯文:

  秋氣堪悲未必然,輕寒正是可人天。

  古人認為秋天是悲傷的,我卻認為未必如此,輕微的寒意,正好是令人舒適的天氣。

  綠池落盡紅蕖卻,荷葉猶開最小錢。

  綠色池塘里的荷花雖然都落盡了,但還有新長出來的如銅錢那么圓的小荷葉。

  注釋:

  秋氣堪悲未必然,輕寒正是可人天。

  可人:合人意。

  綠池落盡紅蕖(qú)卻,荷葉猶開最小錢。

  紅蕖(音同“渠”):蕖是荷花。紅蕖,就是***荷花。卻:在這里是完、盡的意思。最小錢:新出荷葉才象小銅錢那么大。

  賞析:

  這首小詩充分表達了詩人樂觀、豁達的人生態(tài)度。由于作者觀察細致深入,描寫生動逼真,感情真摯濃厚,因而意趣盎然,頗能動人。

秋涼晚步原文賞析及翻譯3

  秋涼晚步

  宋代 楊萬里

  秋氣堪悲未必然,輕寒正是可人天。

  綠池落盡紅蕖卻,荷葉猶開最小錢。

  譯文

  秋風颯颯,秋雨蕭蕭,一切都顯得那么凄涼冷落,所以,秋天是最容易讓人產(chǎn)生悲涼情緒的時候,而詩人卻在詩中說,人們以為秋氣使人悲哀,其實未必是這樣,輕微地有一點寒意,這不正是氣候宜人的季節(jié)嗎?

  綠色池塘里的紅色荷花雖然都落盡了,但荷葉還有新長出來的如銅錢那么圓的小葉片。表達出生機勃勃,孕育希望的情感。

  注釋

  可人:合人意。

  紅。ㄒ敉扒保恨∈呛苫。紅蕖,就是***.荷花。

  卻:在這里是完、盡的意思。

  最小錢:新出荷葉才象小銅錢那么大。

  簡析

  這首小詩充分表達了詩人樂觀、豁達的人生態(tài)度。由于作者觀察細致深入,描寫生動逼真,感情真摯濃厚,因而意趣盎然,頗能動人。


秋涼晚步原文翻譯及賞析(擴展3)

——晚泊岳陽原文翻譯及賞析

晚泊岳陽原文翻譯及賞析1

  晚泊岳陽

  臥聞岳陽城里鐘,系舟岳陽城下樹。

  正見空江明月來,云水蒼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輝,水上人歌月下歸。

  一闋聲長聽不盡,輕舟短楫去如飛。

  古詩簡介

  《晚泊岳陽》是北宋詩人歐陽修的作品。全詩描繪出一幅清麗明快的洞庭夜景圖。首聯(lián)看來字字*易,卻表現(xiàn)出作者對家的思念。羈旅之人聞得悠悠鐘聲,感受到城中黃昏人歸的氣氛,那種家的氣氛不禁牽引著小船駐留樹下,詩人靜靜地諦聽著,感觸著。不久,江上月出,洞庭湖一片蒼茫,令人生起一種前途未卜之感。夜深明月煥發(fā)光彩,舟人吟著歌回轉(zhuǎn),那一曲回家的歌兒又令作者聽而不厭,只是輕舟轉(zhuǎn)眼已如飛而去,留下的只有詩人獨自面對江月江濤。作者以景寓情,又巧妙地讓情景相悖,含蓄地表達自己失意之慨。

  翻譯/譯文

  我躺在船上聽到岳陽城里的鐘聲,航船就系在岳陽城邊的樹上。

  江面空闊,明月漸漸升起,天水相連,夜氣漾漾,江路茫茫。

  夜深了,江上的月色特別皎潔,又傳來舟子晚歸時的歌聲。

  一串長長的歌聲還在耳邊回響,可舟子蕩起船槳,如飛似的駛過我停泊的地方。

  注釋

  ⑴岳陽:湖南洞庭湖邊岳陽城。

  ⑵蒼茫:曠遠迷茫的樣子。

 、鞘Ы罚阂庵^江水蒼茫,看不清江上行船的去路。

 、惹遢x:皎潔的月光。

 、砷燵què]:樂曲終止。

 、识涕盒〈瑯。

  創(chuàng)作背景

  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五月,歐陽修因疏救范仲淹被貶為峽州夷陵(今湖北宜昌)縣令,歐陽修攜家人沿水路前往貶所,溯江而上,于九月初四夜泊岳陽城外的洞庭湖口,月下難眠,寫下了這首七言短古《晚泊岳陽》。

  賞析/鑒賞

  首聯(lián)“臥聞岳陽城里鐘,系舟岳陽城下樹”,點染停舟的地點及周圍的氛圍。先用倒裝句寫出,因“系舟岳陽城下樹”,才有“臥聞岳陽城里鐘”的意境。詩人先以“岳陽城下樹”做為定點,然后,才移動他的視點,從上下、左右把握舟系城外的佳景,寫聽覺的遠聞、近聞,視覺的遠觀、近觀,從左右遠近俯仰的轉(zhuǎn)向,描摹岳陽城外的月光水色,傾聽城內(nèi)的晚鐘和水上的晚唱,這一切都顯得灑脫,曠達,毫無貶途中的黯然神傷之情。詩人先從鐘聲寫起,鐘聲喚起了詩人的遐想,他是在貶謫途中于城外聞城內(nèi)的“鐘聲”,這“鐘聲”令詩人無法閑臥孤舟,那么詩筆就自然移到舟外江面上的天。

  頷聯(lián)“正見空江明月來,云水蒼茫失江路”!翱战倍,固然指洞庭湖口空曠開闊的景象,也暗示了詩人剛從遐想中醒來時的一片茫然之情,天地的空闊正顯出了孤舟(即詩人)的渺小孤獨無助。但月亮卻是有情有義的,能及時而來,與詩人默然相對,為詩人排解貶謫夷陵的失意情懷。“空江明月”正是為寫“失江路”做好了鋪墊。詩人似乎想到了王勃的“關(guān)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面對皎皎明月,面對“云水蒼!钡拇蠼,詩人情不自禁要發(fā)出“路在何方”的疑問和嘆惋。

  繼而頷聯(lián)描繪月下晚唱:“夜深江月弄清輝,水上人歌月下歸。詩人的***重返現(xiàn)實時,已是夜深月上,眼前呈現(xiàn)一片“江月弄清輝"的美景,令人想起唐代張若虛的詩句,“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月似乎看出了詩人心中的迷茫,于是故弄清輝,照明詩人高潔澄清的本心,提示詩人要堅守超拔脫俗的人生志趣。忽然水上傳來舟子的漁歌,聲音嘹亮悠遠,這歌聲與城里鐘聲又互相融合在一起,晚鐘與晚唱,在浩渺江面上彌漫無際。

  結(jié)聯(lián)的“一闋聲長聽不盡,輕舟短楫去如飛”句,勾畫了詩人被觸動的心緒,當他驀然聽到歸舟晚唱時,不禁在寂寞的旅途中獲得一絲心靈的慰藉,陶醉于清輝江月及水上歌聲之中。但是,由于輕舟短楫,疾去如飛,這一闋歌聲還沒聽完,已經(jīng)遠逝了,岳陽城外的一切又歸于寧靜。詩人運用交錯的聲色描繪,以江面的歌聲聽不盡和輕舟疾行如飛的動態(tài)意象,給讀者留下綿綿不盡的情思。詩人也以交錯呼應(yīng)之美,在實景的摹寫中靈動地寄寓他曠達、孤寂的`矛盾心境。

  此詩寫旅中思歸,深藏不露;只是句句寫景,然景中自有縷縷情思。以“城里鐘”起,以月下歌止,拓前展后,留下足以使人馳騁想象的空間,同時以有意之“聽”照應(yīng)無意之“聞”,表現(xiàn)了感情的變化。全詩語句*易流暢,情意深婉曲折。

  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五月,歐陽修因疏救范仲淹被貶為峽州夷陵(今湖北宜昌)縣令,歐陽修攜家人沿水路前往貶所,溯江而上,于九月初四夜泊岳陽城外的洞庭湖口,月下難眠,寫下了這首七言短古《晚泊岳陽》。


秋涼晚步原文翻譯及賞析(擴展4)

——孟浩然晚泊潯陽望廬山原文翻譯及賞析3篇

孟浩然晚泊潯陽望廬山原文翻譯及賞析1

  原文:

  晚泊潯陽望廬山

  掛席幾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潯陽郭,始見香爐峰。

  嘗讀遠公傳,永懷塵外蹤。

  東林精舍近,日暮空聞鐘。

  譯文:

  經(jīng)過了幾千里江上揚帆,竟然都沒遇到一座名山。

  當我在潯陽城外泊了船,才看到香爐峰非同一般。

  我曾讀過慧遠公的小傳,其塵外之蹤永使我懷念。

  東林精舍雖然近在眼前,卻徒然聽到傳來的鐘聲。

  注釋:

  得陽:江州治所,今江西省九江市。

  掛席:張帆。

  郭:外城。

  遠公傳:梁代·釋慧皎《高僧傳》有東晉東林寺慧遠法師的傳記。

  塵外蹤:謝靈運《田南村園激流植授》:“唯開蔣生徑,永懷求羊蹤!

  東林精舍:即東林寺,在廬山峪嶺以北。精舍,僧人所居。

  賞析:

  這首《晚泊潯陽望廬山》,一開篇便是“掛席幾千里,名山都未逢”,淡筆輕輕揮灑,勾勒出一片寬廣的大自然,不精雕細刻個別景物,卻給讀者留下了豐富的想象余地。我們仿佛看到詩人的輕舟,掠過千里煙波江上的無數(shù)青山。詩的起勢高遠。而且“名山都未逢”,又將詩人對于名山的熱烈向往之情充分地抒寫出來了。接著,“泊舟潯陽郭,始見香爐峰”,只以“始見”二字輕輕點染,就描摹出詩人舉頭見到廬山在眼前突兀而起的驚喜神態(tài)。這四句如行云流水,一氣直下,以空靈之筆敘事;感情卻從“都未逢”、“始見”等*淡字眼含蓄地透露。

  上半首是從眼中所見直寫“望”廬山之意,下半首則是從意中所想透出“望”字神情。面對著香爐峰上煙云繚繞,詩人的思緒也隨之飄忽。他想起了曾經(jīng)在香爐峰麓建造“東林精舍”,帶領(lǐng)徒眾“同修凈業(yè)”的高僧慧遠。他讀過慧遠的傳記,深深地傾慕與懷念這位高僧棄絕塵俗的幽蹤。此刻,東林精舍就在眼前,而遠公早作了古人,詩人因此而感到惆悵和感傷。詩的末尾,寫夕照中從東林寺傳來一陣悠揚的鐘聲。把詩人惆悵、懷念的感情抒寫得更為深遠。山寺都是朝暮鳴鐘,“日暮”是“聞鐘”的時間,“聞鐘”又渲染了“日暮”的氣氛。日暮聞鐘,帶給人憂郁感和神秘感。而“空”字,表明高僧已逝,鐘聲空聞,從而傳達出詩人的懷念、惆悵等復雜的感情。后四句字面上沒有出現(xiàn)“望”字,但詩人遐想高僧和聆聽暮鐘,卻透露出了“望”意。

  其實所謂“韻”和“神韻”,就是指詩人用*淡自然的語言和高度傳神的筆法寫景抒情罷了。由于筆墨疏淡,景物在若有若無,若隱若現(xiàn)之間,卻蘊藏著豐富悠遠的情思,余味無窮。王士禎等人推崇這首詩有“神韻”,足當“逸品”,“一片空靈”,主要是欣賞孟浩然詩的“清空”、“古淡”的韻致。這首詩流露出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傾羨,企圖超脫塵世的思想;在藝術(shù)上,詩人以簡淡的文字傳出景物和人物的風神,表現(xiàn)豐富的情意,給人以言簡意賅、語淡味醇、意境清遠、韻致流溢的感受。

  縱觀全詩,氣勢不凡,色彩清幽素淡,神韻自然貫通,詩人用“晚泊潯陽”的所見、所聞、所思,表露了對隱逸生活的追慕。


秋涼晚步原文翻譯及賞析(擴展5)

——座右銘原文翻譯及賞析

座右銘原文翻譯及賞析1

  座右銘

  崔瑗〔兩漢〕

  無道人之短,無說己之長。

  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

  世譽不足慕,唯仁為紀綱。

  隱心而后動,謗議庸何傷?

  無使名過實,守愚圣所臧。

  在涅貴不淄,曖曖內(nèi)含光。

  柔弱生之徒,老氏誡剛強。

  硁硁鄙夫介,悠悠故難量。

  慎言節(jié)飲食,知足勝不祥。

  行之茍有恒,久久自芬芳。

  譯文

  不要津津樂道于人家的短處,不要夸耀恩己的長處。施恩于人不要再想,接受別人的恩惠千萬不要忘記。世俗的榮譽不值得羨慕,只要把仁愛作為恩己的行動準則就行了。審度是否合乎仁而后行動,別人的誹謗議戒對恩己又有何妨害?不要使恩己的名聲超過實際,守之以愚是圣人所贊賞的。潔白的品質(zhì),即使遇到黑色的浸染也不改變顏色,才是寶貴的。表面上暗淡無光,而內(nèi)在的東西蘊含著光芒。柔弱是生存的根本,因此老子力戒逞強好勝,剛強者必死。淺陋固執(zhí)剛直,小人卻以此為美德而堅持。君子悠悠,內(nèi)斂而不鋒芒畢露,別人就難以估摸透!君子要慎言,節(jié)飲食,知足不辱,故能去除不祥。如果持久地實行它,久而久之,恩會芳香四溢。

  賞析

  《座右銘》是東漢崔瑗所作銘文,全文共2態(tài)句,1態(tài)態(tài)字,抒發(fā)了作者為人處世的基本態(tài)度和基本立場,其中每兩句構(gòu)成一個意思,而且這兩句的意思往往又是相反、相對甚至相矛盾的。作者正是通過這種對立、矛盾,能出了主觀選擇的價值和意義,反映了當時較為普遍的價值觀念。

  開篇“無道人之短,無說己之長”兩句可歸結(jié)為慎&。 “無道人之短”就是不直&他人的短處。儒家將人分為君子和小人兩類,對于小人的短處,不能說,說了會得罪小人;而對于君子,因為君子能夠“吾日省吾身”,能夠不斷地慍省慍查慍糾,所以不必說:正所謂“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論語·衛(wèi)靈公》)

  “無說己之長”則是提醒慍己不要慍我張揚!兜赖陆(jīng)》中有&:“慍是者不彰,慍伐者無功,白矜者不長!薄罢f己之長”是為了獲得他人的肯定、贊賞,進而獲得利益。這種行為與儒家秉持的觀念相悖!墩撜Z·學而》有道:“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過分強調(diào)慍己的優(yōu)點,就會名過其實,從而與作者所提倡的“無使名過實”相背離。無論是慎&人之短還是己之長,都是要求做人要慎&二在《論語·學而》篇中,孔子要求弟子“訥于&而敏于行”,訥&即慎&。這是守愚的方式之一。此“無道人之短,無說己之長”與下文“守愚圣所臧”是一脈相承的。

  “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是說施恩于他人不要再想,但接受他人的恩惠要銘記在心!肚f子·養(yǎng)生主》中云:“為善勿近名”,意思是做善事并不是為了博得好的名聲!笆苁┥魑鹜眲t是一種感恩意識、報恩觀念的體現(xiàn)。兩句中都有一個“慎”字,就是要提醒慍己要時刻謹記,不可忘卻。

  “世寵不足慕”與“謗議庸何傷”兩句則從榮與辱兩個方面闡發(fā)作者的思想。無論是贊寵,還是毀謗,都要坦然視之、淡然對之!兜赖陆(jīng)》中寫道:“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在作者看來,寵辱若驚不可取,為人應(yīng)該做到寵辱不驚:為此必須要堅持以正確的人生準則衡量慍己的得失,審視慍己的&行。仁就是這唯一的“紀綱”。

  “隱心而后動”,就是要在行動之前先審度慍己的心是否合乎“仁”,只有合乎這一標準之后才能行動。 “守愚”也是“唯仁為紀綱”的具體實踐。此外,從“在涅貴不淄,暖暖內(nèi)含光”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守愚并不是指要愚昧無知.作者所說的“守愚”其實只是外表的愚,內(nèi)心則要追求一種高潔的人格品質(zhì)、近墨不黑的**節(jié)操。

  在做人的方式上,崔瑗強凋外柔內(nèi)剛,以柔取勝:《道德經(jīng)》中說“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犒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堅強處下,柔弱處上”。 “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難量”一句表明為人太過剛強會招致禍患。

  在行為方面,作者要求慍己做到上文所說的.“慎&”,也要做到“節(jié)飲食”。這是因為飲食是物質(zhì)生活的重要方面,沒有節(jié)制,便會貪婪爭搶而要做到這兩點,就要在觀念上做到“知足”。

  此文在藝術(shù)上有兩點很能出。

  一是在結(jié)構(gòu)上,每兩句構(gòu)成一個意思,而且這兩句的意思往往又是相反、相對甚至相矛盾的。作者正是通過這種對立、矛盾,能出了主觀選擇的價值和意義,顯示出戛戛獨造的修養(yǎng)和品德來。這樣,全文的結(jié)構(gòu)便由這兩句一意的單元所組成,頗類似后世律詩的結(jié)構(gòu)。

  二是在語&上,采用五&形式。銘文這種形式,一般都是用在比較正規(guī)的場合,****,蓋世奇功,往往刻山勒石,以傳諸后世。聽以它多采用四&形式,以示典雅莊重;叩以《文選》所收銘文為例,前有班固《封燕然山銘》,后有張載《劍閣銘》,都是四&形式。而崔瑗比文,則通篇采用五&形式;確頗獨特。其時五&形式,僅在民間流傳,漢樂府民歌中比較多地采用這一形式,而文人圈子里則不太多見。前此雖有班固《雙詠史詩》通篇一五&,但技巧頗為生疏,“質(zhì)術(shù)無文”(鐘嶸《詩品》)。崔瑗采用此式,大概是因為“座右銘”,寫給慍己看的,所以顯得比較隨便;而更重要的,是說明了崔瑗較注重從漢樂府民歌汲取營養(yǎng)。


秋涼晚步原文翻譯及賞析(擴展6)

——樵夫原文翻譯及賞析

樵夫原文翻譯及賞析1

  原文:

  樵夫詞

  清代:朱景素

  白云堆里撿青槐,慣入深林鳥不猜。

  無意帶將花數(shù)朵,竟挑蝴蝶下山來。

  譯文:

  白云堆里撿青槐,慣入深林鳥不猜。

  在白云之中撿青槐枝,經(jīng)常進入深林中連鳥都不會起疑心。

  無意帶將花數(shù)朵,竟挑蝴蝶下山來。

  無意之間身上帶著幾朵花,連落在花上的蝴蝶也被他用肩膀“挑”了下來。

  注釋:

  白云堆里撿青槐(huái),慣入深林鳥不猜。

  慣:****,積久成性;習慣。

  無意帶將花數(shù)朵,竟挑蝴蝶下山來。

  賞析:

  這是一首唯美的詩歌,通篇采用白描手法,通過對樵夫打柴以及下山回家情景的生動描寫,營造了明凈、清幽的意境,成功地刻畫了樵夫的形象,寄托了詩人對“樵夫式”的**生活的向往。詩歌情景交融、詩意濃厚、獨具匠心,具有意境美、人物美、生活美的特點,有極高的審美價值。

  意境美: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詩歌的意境清、靜、美。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遠處,早晨的山林,干凈清爽,幽深寧靜,白霧升騰彌漫,雪白明麗,與蒼翠的山林輝映成趣。鳥鳴聲聲,打破了山林的沉寂,使原本清凈的山林,顯得更加清幽。近處,樵夫挑著柴禾,挑著翩翩起舞的蝴蝶而歸。遠景近景,色調(diào)分明,布局巧妙;靜景動景,搭配**,烘托有致,仿若一幅淡雅的水墨山水畫。這幅美麗的畫卷,情景交融,美化了樵夫勞動生活的場景,使樵夫艱辛的勞動富有詩情畫意,令人神往。

  人物美:詩人理想的藝術(shù)形象

  山林茂密,霧靄升騰,樵夫在霧靄中拾柴的身影若隱若現(xiàn),那一低頭、一彎腰、一伸手的動作是那么的舒展,那么的愜意。他哪里是在拾柴,簡直就是傳說中的神仙在云中漫步。樵夫是山林受歡迎的常客。他勤勞善良,山林中的鳥雀喜歡他,和他嬉戲,與他唱和;山林中的蝴蝶親近他,成了他的朋友,愿意和他一起回家。樸實厚道的樵夫,安貧樂道,無欲無求,與自然**相處,生活回報了他美麗“蝴蝶”。巧妙的景物描寫與人物刻畫,使詩歌的意境美與人物的心靈互相映襯,突出了樵夫形象的深刻內(nèi)涵。樵夫是一個被美化的藝術(shù)形象,是詩人理想人生的寄托。詩歌中的樵夫**自在,無欲無求,樂觀曠達,是詩人現(xiàn)實生活中久違的人,也是詩人苦苦尋覓的人。

  生活美:追求隨心如愿的自我

  詩歌中描繪的樵夫的生活是令人羨慕的。樵夫早出晚歸,一邊拾柴,一邊欣賞山林中的美景,還有鳥雀、蝴蝶、野花陪伴,不孤獨,也不寂寞,餓了飲山泉,吃山果,累了聽鳥雀唱歌。打柴回家,換取自己生活之需。生活**、快活,沒有勞心之累,沒有欲望之困,也沒有塵世的喧嚷。生活中有鮮花,有蝴蝶,有美好的風景,追求的是*淡、真實、隨心如愿的自我。這樣的生活,在塵世中是無法找到的,當然也是閨閣生活無法比擬的。作者描寫樵夫的美好生活,托物言志,點出自己心中理想生活的方式,表達對**、理想生活的向往。

  詩歌含蓄、優(yōu)美,雖言志,卻蘊藉深遠,不顯山露水,以巧妙的構(gòu)思、高超的手法、生動的語言描繪了一幅濃淡相宜、幽曠深遠的山居圖。使人沉醉其間,不由對山林自然之趣產(chǎn)生向往之情,從而令讀者獲得情感的體悟,審美的享受,生活的啟迪。


秋涼晚步原文翻譯及賞析(擴展7)

——流鶯原文翻譯及賞析

流鶯原文翻譯及賞析1

  原文:

  流鶯漂蕩復參差,度陌臨流不自持。

  巧囀豈能無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

  風朝露夜陰晴里,萬戶千門開閉時。

  曾苦傷春不忍聽,鳳城何處有花枝。

  譯文

  流鶯兒啊,到處飄蕩,上下翻飛;越過小路,臨近河邊,無法自持。

  美妙地鳴囀,怎么能沒有本意?碰到了良辰,也未必就有佳期。

  鳴囀在風朝霞夜陰晴之日,鳴囀在千門萬戶開閉之時。

  我曾經(jīng)苦于傷春而不忍再聽,京城哪里有可以棲息的花枝?

  注釋

 、帕鼹L:指漂蕩流轉(zhuǎn)、無所棲居的黃鶯。

 、茀⒉睿簠⒉,本是形容鳥兒飛翔時翅膀張斂振落的樣子,這里用如動詞,猶張翅飛翔。

 、遣蛔猿郑翰荒茏灾,無法**自己。

 、葒剩▃huàn):鳥宛轉(zhuǎn)地鳴叫。

 、杉哑冢好篮玫臅r光。南朝齊謝朓《晚登三山還望京邑》詩:“佳期悵何許,淚下如流霰!

 、省帮L朝”二句:《漢書·郊祀志》:“作建章宮,度為千門萬戶!薄稘h書·東方朔傳》:“起建章宮,左鳳闕,右神明,號千門萬戶!贝寺(lián)寫京華鶯聲,無論風**晴、門戶開閉,皆漂蕩啼囀不已。

 、瞬蝗蹋阂蛔鳌安凰肌薄

 、跳P城:此借指京城長安。馮注引趙次公注杜詩:“弄玉吹簫,鳳降其城,因號丹鳳城。其后曰京師之盛曰鳳城”;ㄖΓ褐噶鼹L棲息之所。此句言鳳城雖有花枝,而流鶯難以借寓,故有傷春之苦吟,而令人不忍卒聽。

  賞析:

  張《會箋》系此詩為大中三年(849)春長安之作。此詩乃苦悶之詞,寫自己仕途窮困,漂泊無定所,懷才不遇知音,心意無人理解。全詩詠物抒情,借流鶯自喻,寄托身世之感。清陸昆曾《李義山詩解》云:"此作者自傷漂蕩,無所歸依,特托流鶯以發(fā)嘆耳。渡陌臨流,喻己之東川、嶺表,身不由己也。"此詩風格輕倩流美,情思深婉。張《會箋》曰:"含思宛轉(zhuǎn),獨絕今古。"

  這是李商隱托物寓懷、抒寫身世之感的詩篇。寫作年份不易確定。從詩中寫到“漂蕩”、“巧囀”和“鳳城”來看,可能是“遠從桂海,來返玉京”以后所作。宣宗大中三年(849)春,作者在長安暫充京兆府掾?qū),“天官補吏府中趨,玉骨瘦來無一把”(《偶成轉(zhuǎn)韻》),應(yīng)是他當時生活和心情的寫照。

  流鶯,指漂蕩流轉(zhuǎn)、無所棲居的黃鶯。詩的開頭兩句,正面重筆寫“流”字。參差,本是形容鳥兒飛翔時翅膀張斂振落的樣子,這里用如動詞,猶張翅飛翔。漂蕩復參差,是說漂蕩流轉(zhuǎn)之后又緊接著再飛翔漂泊!岸饶啊、“臨流”,則是在不停地漂蕩流轉(zhuǎn)中所經(jīng)所憩,應(yīng)上句“復”字。流鶯這樣不停地漂泊、飛翔,究竟是為什么呢?又究竟要漂蕩到何時何地呢?詩人對此不作正面交代,只淡淡接上“不自持”三字。這是全聯(lián)點眼,暗示出流鶯根本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仿佛是被某種無形的力量**著。用流鶯的漂蕩比喻詩人自己的輾轉(zhuǎn)幕府的生活,是比較*常的比興寓托,獨有這“不自持”三字,融和著詩人的獨特感受。詩人在桂林北返途中就發(fā)出過悵然的嘆息:

  “昔去真無奈,今還豈自知”(《陸發(fā)荊南始至商洛》)。“去真無奈”、“還豈自知”,正象是“不自持”的注腳。它把讀者的思緒引向“漂蕩復參差”的悲劇身世后面的社會原因,從而深化了詩的意境。

  漂蕩流轉(zhuǎn),畢竟是流鶯的外在行動特點,接下來三、四兩句,便進一步通過對流鶯另一特點——巧囀的描寫,來展示它的內(nèi)心苦悶!扒蓢守M能無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绷鼹L那圓轉(zhuǎn)流美的歌吟中分明隱藏著一種殷切的愿望——希望在美好的三春良辰中有美好的相會。然而,它那“巧囀”中所含的“本意”卻根本不被理解,因而雖然適逢春日芳辰也不能盼來“佳期”,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如果說,流鶯的漂泊是詩人飄零身世的象征,那么流鶯的巧囀便是詩人美妙歌吟的生動比喻。它的獨特之處,就在于強調(diào)巧囀中寓有不為人所理解的“本意”,這“本意”可以是詩人的'理想抱負,也可以是詩人所抱的某種**遇合的期望。這一聯(lián)和《蟬》的頷聯(lián)頗相似。但“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所強調(diào)的是雖凄楚欲絕而不被同情,是所處環(huán)境的冷酷;而“巧囀”一聯(lián)所強調(diào)的卻是巧囀本意的不被理解,是世無知音的感嘆。“豈能”、“未必”,一縱一收,一張一弛,將詩人不為人所理解的滿腹委屈和良辰不遇的深刻傷感曲曲傳出,在流美圓轉(zhuǎn)中有回腸蕩氣之致?梢哉f這兩句詩本身就是深與婉的**。

  頸聯(lián)承上“巧囀”,仍寫鶯啼!帮L朝露夜陰晴里,萬戶千門開閉時!边@是“本意”不被理解、“佳期”不遇的流鶯永無休無止的啼鳴:無論是刮風的早晨還是降露的夜晚,是晴明的天氣還是陰霾的日子,無論是京城中萬戶千門開啟或關(guān)閉的時分,流鶯總是時時處處在啼囀歌吟。它仿佛執(zhí)著地要將“本意”告訴人們,而且在等待著渺茫無盡的佳期。這一聯(lián)是兩個略去主、謂語的狀語對句構(gòu)成的,每句中“風朝”與“露夜”、“陰”與“晴”、“萬戶”與“千門”、“開”與“閉”又各自成對,讀來別有一種既整飭又優(yōu)美,既明暢又含蓄的風調(diào)。

  尾聯(lián)聯(lián)系到詩人自身,點明“傷春”正意!傍P城”借指長安,“花枝”指流鶯棲息之所。兩句是說,自己曾為傷春之情所苦,實在不忍再聽流鶯永無休止的傷春的哀鳴,然而在這廣大的長安城內(nèi),又哪里能找到可以棲居的花枝呢?初唐詩人李義府《詠烏》云:

  “上林多少樹,不借一枝棲!蹦┚鋸拇嘶。傷春,就是傷佳期之不遇;佳期越渺茫,傷春的情緒就越濃重。三春芳辰就要在傷春的哀啼中消逝了,流鶯不但無計留春,而且連暫時棲息的一枝也無從尋找。這已經(jīng)是杜鵑啼血般的凄怨欲絕的情境了。詩人借“不忍聽”流鶯的哀啼強烈地抒發(fā)了自己的“傷春”之情——抱負成空、年華虛度的精神苦悶。末句明寫流鶯,實寓自身,讀來既像是詩人對無枝可棲的流鶯處境的關(guān)心,又像是詩人從流鶯哀啼聲中聽出的寓意,更像是詩人自己的心聲,語意措辭之精妙,可謂臻于化境。


秋涼晚步原文翻譯及賞析(擴展8)

——邊思原文翻譯及賞析

邊思原文翻譯及賞析1

  原文:

  腰垂錦帶佩吳鉤,走馬曾防玉塞秋。

  莫笑關(guān)西將家子,只將詩思入涼州。

  賞析:

  鑒賞

  首句寫自己的裝束。腰垂錦帶,顯示出衣飾的華美和身份的尊貴,與第三句“關(guān)西將家子”相應(yīng);佩吳鉤(一種吳地出產(chǎn)的彎刀),表現(xiàn)出意態(tài)的勇武英俊。杜詩有“少年別有贈,含笑看吳鉤”之句,可見佩帶吳鉤在當時是一種顯示少年英武風姿的時髦裝束。寥寥兩筆,就將一位華貴英武的“關(guān)西將家子”的形象生動地展現(xiàn)出來了。

  第二句“走馬曾防玉塞秋”,進一步交代自己的戰(zhàn)斗經(jīng)歷。北方游牧民族每到秋高馬肥的季節(jié),常進擾邊境,需要預加防衛(wèi),稱為“防秋”。玉塞,指玉門關(guān)。這句是說自己曾經(jīng)參加過防秋玉塞、馳驅(qū)沙場的戰(zhàn)斗行動。和上句以“錦帶”、“吳鉤”顯示全體一樣,這里是舉玉塞防秋以概括豐富的戰(zhàn)斗經(jīng)歷。

  不過,詩意的重點并不在圖形寫貌,自敘經(jīng)歷,而是抒寫感慨。這正是三、四兩句所要表達的內(nèi)容!澳﹃P(guān)西將家子,只將詩思入涼州!标P(guān)西,指函谷關(guān)以西。古代有“關(guān)西出將,關(guān)東出相”的說法,李益是姑臧(今甘肅武威,亦即涼州)人,所以自稱“關(guān)西將家子”。表面上看,這兩句詩語調(diào)輕松灑脫,似乎帶有一種風流自賞的意味。但如果深入一層,結(jié)合詩人所處的時代、詩人的理想抱負和其他作品來體味,就不難發(fā)現(xiàn),在這瀟灑輕松的語調(diào)中正含有無可奈何的苦澀和深沉的感慨。

  寫慷慨悲涼的詩歌,決非李益這們“關(guān)西將家子”的本愿。他的《塞下曲》說:“伏波惟愿裹尸還,定遠何須生入關(guān)。莫遣只輪歸?,仍留一箭定天山!毕蟀喑热四菢,立功邊塞,這才是他*生的夙愿和人生理想。當立功獻捷的宏愿化為蒼涼悲慨的詩思,回到自己熟悉的涼州城時,作者心中翻動著的恐怕只能是壯志不遂的悲哀吧。如果說:“莫笑”二字當中還多少含有自我解嘲的意味,那么,“只將”二字便純?nèi)皇菈阎静凰斓纳畛粮锌。作為一首自題小像贈友人的`小詩,三、四兩句所要表達的,正是一種“辜負胸中十萬兵,百無聊賴以詩鳴”式的感情。

  這當然不意味著李益不欣賞自己的邊塞之吟,也不排斥在“只將詩思入涼州”的詩句中多少含有自賞的意味。但那自賞之中分明蘊含著無可奈何的苦澀。瀟灑輕松與悲慨苦澀的矛盾**,正是這首詩的一個突出特點,也是它耐人尋味的重要原因。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相關(guān)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quán)/違法違規(guī)的內(nèi)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wǎng)址) 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