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魏書桓階傳》原文及譯文解析
第1篇:《三國志魏書桓階傳》原文及譯文解析
桓階字伯緒,長沙臨湘人也。太守孫堅舉階孝廉,除尚書郎。父喪還鄉(xiāng)里。會堅擊劉表戰(zhàn)死,階冒難詣表乞堅喪,表義而與之。后太祖與袁紹相拒于官渡,袁舉州以應紹。階說其太守張羨曰:“夫舉事而不本于義,未有不敗者也。故齊桓率諸侯以尊周,晉文逐叔帶以納王。今表氏反此,而劉牧應之,取禍之道也。明府必欲立功明義。全福遠禍,不宜與之同也!绷w曰:“然則何向而可?”階曰:“曹公雖弱,仗義而起,救朝廷之危,奉王命而討有罪,孰敢不服?今若舉四郡保三*以待其來,而為之內(nèi)應,不亦可乎!”羨曰:“善!碧娑ㄇG州,聞其為張羨謀也,異之,辟為丞相掾,遷趙郡太守。魏國初建,為虎賁中郎將侍中。時太子未定,而臨?侯植有寵。階數(shù)陳文帝德優(yōu)齒長,宜為儲副,公規(guī)密誄,前后懇至。
魏書稱階諫曰:“今太子仁冠群子名昭海內(nèi)仁圣達節(jié)天下莫不聞而大王甫以植而問臣臣誠惑之于是太祖知階篤于守正深益重焉又毛?、徐奕以剛蹇少黨,而為西曾掾丁儀所不善,儀屢言其短,賴階左右以自全保。曹仁為關(guān)羽所圍,太祖遣徐晃救之,不解。太祖欲自南征,以問群下。群下皆謂:“王不亟行,今敗矣!彪A獨曰:“大王以仁等為足以料事勢不也?”曰:“能!薄按笸蹩侄诉z力邪?”曰:“不!薄叭粍t何為自往?”曰:“吾恐虜眾多,而晃等勢不便耳!彪A曰:“今仁等處重圍之中而守死無貳者.誠以大王遠為之勢也。夫居萬死之地,必有死爭之心。內(nèi)懷死爭,外有強救,大王案六*以示馀力,何憂于敗而欲自往?”太祖善其言,駐*于摩陂。賊遂退。文帝踐阼,遷尚書令,封高鄉(xiāng)亭侯,加侍中。階疾病,帝自臨省。后階疾篤,遣使者即拜太常,薨,帝為之流涕,謚曰貞侯。子嘉嗣。
(節(jié)選自《三國志·魏書·桓階傳》)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今太子仁冠群子/名昭海內(nèi)/仁圣達節(jié)/天下莫不聞/而大王甫以植而問臣/臣誠惑之/于是太祖知階篤于守正/深益重焉/
b.今太子仁冠群子/名昭海內(nèi)/仁圣達節(jié)/天下莫不聞/而大王甫以植而問臣/臣誠惑之/于是太祖知階/篤于守正/深益重焉/
c.今太子仁冠群子/名昭海內(nèi)/仁圣達節(jié)天下/莫不聞/而大王甫以植而問臣/臣誠惑之/于是太祖知階/篤于守正深/益重焉/
d.今太子仁冠群子/名昭海內(nèi)/仁圣達節(jié)天下/莫不聞/而大王甫以植而問臣/臣誠惑之/于是太祖知階篤于守正深/益重焉/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孝廉,漢代選舉官員的科目,推舉孝悌之人和廉潔正直之士!蛾惽楸怼纷髡呃蠲芫驮慌e薦為孝廉。
b.掾,原為佐助的意思,后為副官佐或官署屬員的通稱。魏時丞相、大將*及司徒、司空等府內(nèi)置西曹掾。
c.阼是指帝王登位或祭祀所登的臺階,用來借指帝位。踐阼,是古代帝王新即位,升宗廟東階以主祭,后指帝王即位。
d.古代等級森嚴,天子之死謂之“崩”。“薨”,是用來稱諸侯或大官的死。普通老百姓的死稱為“不祿”。
6.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桓階受孫堅的舉薦入仕,后來孫堅戰(zhàn)死,桓階為了報答提攜之恩,不懼危險,向劉表請求為孫堅治喪。
b.桓階勸說太守張羨在官渡之戰(zhàn)中支持曹*,并準確地預見了官渡之戰(zhàn)曹*勝利、袁紹覆滅的結(jié)局。
c.毛?、徐奕為人剛直少同黨,對丁儀等不友好,多次出言攻擊他們,全靠桓階調(diào)解才保全他們。
d.曹仁被關(guān)羽圍困,徐晃救援未成。曹*想親征,詢問群臣意見,群臣認為非親征不能解圍,唯獨桓階反對。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明府必欲立功明義,全福遠禍,不宜與之同也!绷w曰:“然則何向而可?”
(2)今仁等處重圍之中而守死無貳者,誠以大王遠為之勢也。
參考*
4.a(chǎn)
5.d普通老百姓的死稱為“死”。
6.c原文表述為“為西曹掾丁儀所不善”,因此應為丁儀對毛?、徐奕等人不友好。
7.(1)您想要建立功業(yè)昭明道義,保全福祿遠離災禍,不應該跟他做法相同。張羨說:“既然如此,那么我傾向哪一方才行呢?”
(2)如今曹仁等人處于重重圍困之中拼死堅守而沒有叛變,確實是因為大王在遠方為他們造勢。
參考譯文
桓階,字伯緒,是長沙臨湘人。長沙太守孫堅推薦桓階為孝廉,朝廷任命他做尚書郎,因父親去世回到鄉(xiāng)里。正趕上孫堅攻打劉表戰(zhàn)死,桓階冒著危難到劉表處請示參加孫堅喪事,劉表認為他講道義而贊許他。后來魏太祖(曹*)與袁紹在官渡相互對抗,劉表率領(lǐng)荊州來響應袁紹;鸽A勸說長沙太守張羨:“辦大事不從道義出發(fā),沒有不失敗的,所以齊桓公率領(lǐng)諸侯來尊崇周天子,晉文公驅(qū)逐了叔帶來接納周王,F(xiàn)在袁紹違反了這一點,可是劉表響應他,這是招致災禍的做法。您想要建立功業(yè)昭明道義,保全福祿遠離災禍,不應該跟他做法相同!睆埩w說:“既然如此,那么我傾向哪一方才行呢?”桓階說:“曹公雖然力量弱小,但依仗道義而起兵,拯救朝廷的危難,接受皇帝命令而*有罪的人,誰敢不服從?現(xiàn)在如果占據(jù)四郡據(jù)有三*之地來等待一曹公來到,為他做內(nèi)應,不也行嗎?”張羨說:“好。”曹*平定荊州,聽到桓階曾為張羨出過計謀,很驚奇,征召他為丞相掾,升任趙郡太守。魏國初建,任虎賁中郎將侍中。當時太子還未定,臨茁侯曹植又有寵。桓階多次在曹*面前說曹丕有品德,年齡大,應立為太子。公開說和密諫,前后十分懇切。魏書記載桓階勸諫說:“如今太子仁義在你各個兒子中是最好的,名揚海內(nèi),仁慈圣明明達世情,天下沒有誰不知道,然而剛剛大王拿曹植來問我,我確實迷惑不解。于是曹*知道桓階恪守正道,更加看重桓階。另外毛玢、徐弈因剛強不阿和不結(jié)幫派,西曹掾丁儀對他們很不友好,多次在曹*面前說他們的短處,全靠桓階調(diào)解才保護了他們。曹仁被關(guān)羽圍攻,曹*派徐晃前去救援,沒有解圍。曹*準備親自南征,因此詢問群臣。
大臣們都說:“大王要不快點走,就要失敗了;鸽A獨自說:“大王你認為曹仁等人遭到戰(zhàn)事,能夠正確處理嗎?回答說:“能!按笸跄闶欠衽滤麄兌瞬蝗σ愿皢幔浚卮鹫f:“不!凹热贿@樣,那么你為何要親自出征?“我恐怕敵人勢眾,徐晃等力量不夠。”桓階說:“如今曹仁等人處于重重圍困之中而沒有叛變,確實是因為大王在遠方為他們做后盾。處于必死之地,一定有以死抗爭的想法。外有強大的援救。大王巡視六*以表示有余力,何必憂慮失敗而親自前往?”曹*認為他的話很對,駐*于摩陂,敵*后來撤退。曹丕登基,升桓階為尚書令,封高鄉(xiāng)亭侯,加封侍中;鸽A生病,曹丕親臨探問。后來桓階病重,曹丕派遣使者加封太常,桓階死,曹丕為他痛哭流涕,謚號貞侯。兒子桓嘉繼承爵位。
第2篇:三國志·魏書十三節(jié)選原文及譯文解析
華歆字子魚,平原高唐人也。議論持平,終不毀傷人。同郡陶丘洪亦知名,自以明見過歆。時王*與豪杰謀廢靈帝。**呼歆、洪共定計,洪欲行,歆止之曰夫廢立大事伊霍之所難**疏而不武此必無成而禍將及族子其無往洪從歆言而止。后*果敗,洪乃服。舉孝廉,除郎中,病,去官。靈帝崩,何進輔政,征河南鄭泰、潁川荀攸及歆等。歆到,為尚書郎。董卓遷天子長安,歆求出為下?令,病不行,連從藍田至南陽。時袁術(shù)在穰,留歆。歆說術(shù)使進*討卓,術(shù)不能用。歆欲棄去,會天子使太傅馬日?安集關(guān)東,日?辟歆為掾。東至徐州,詔即拜歆豫章太守,以為政清靜不煩,吏民感而愛之。孫策略地*東,歆知策善用兵,乃幅巾奉迎。策以其長者,待以上賓之禮。后策死。太祖在官渡,表天子征歆。孫權(quán)欲不遣,歆謂權(quán)曰:“將*奉王命,始交好曹公,分義未固,使仆得為將*效心,豈不有益乎?今空留仆,是為養(yǎng)無用之物,非將*之良計也!睓(quán)悅,乃遣歆。賓客舊人送之者千余人,贈遺數(shù)百金。歆皆無所拒,密各題識,至臨去,悉聚諸物,謂諸賓客曰:“本無拒諸君之心,而所受遂多。念單車遠行,將以懷璧為罪,愿賓客為之計!北娔烁髁羲洠涞。
歆素清貧,祿賜以振施親戚故人,家無擔石之儲。公卿嘗并賜沒入生口,唯歆出而嫁之。帝嘆息,下詔曰:“司徒,國之俊老,所與和*陽理庶事也。今大官重膳,而司徒蔬食,甚無謂也!比h:“舉孝廉,本以德行,不復限以試經(jīng)。”歆以為:“喪亂以來,六籍墮廢,當務存立,以崇王道。夫制法者,所以經(jīng)盛衰。今聽孝廉不以經(jīng)試,恐學業(yè)遂從此而廢。若有秀異,可特征用;加跓o其人,何患不得哉?”帝從其言。
太和五年,歆薨,謚曰敬侯。
(節(jié)選自《三國志·魏書十三》,有刪節(jié))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歆止之曰/夫廢立大事/伊霍之所難/**疏而不武此/必無成/而禍將及族/子其無往/
b.歆止/之曰/夫廢立大事/伊霍之所難/**疏而不武此/必無成/而禍將及族子/其無往/
c.歆止之曰/夫廢立大事/伊霍之所難/**疏而不武/此必無成/而禍將及族/子其無往/
d.歆止/之曰/夫廢立大事/伊霍之所難/**疏而不武/此必無成/而禍將及族子/其無往/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孝廉,漢代選舉官吏的兩種科目。孝,孝悌之人;廉,清廉之士。后來合稱孝廉,即察舉孝子廉吏。范曄《張衡傳》“永元中,舉孝廉不行”,說的是張衡被推舉后,沒有應薦。
b.崩,本義是山倒塌,古代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常用山塌下來比喻,從周*始帝王死稱“崩”!抖Y記·曲禮下》:“天子死曰崩,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祿,庶人曰死。”
c.表,古代向帝王上書言事的一種文體。給皇帝的書信、奏章。如諸葛亮《出師表》中的“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也作上表推薦,如本文的“表天子征歆”。
d.《三國志》,兩晉史學家陳壽所著,記載*三國時代的斷代史,與司馬遷的《史記》、范曄的《漢書》、班固的《后漢書》并稱“前四史”。
6.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華歆論人議事有遠見。王*邀約他和同郡知名人士陶丘洪參與廢除皇帝一事,華歆不僅沒有參加,還阻止陶丘洪參與。后來廢除皇帝一事果如他所料。
b.華歆擇木而棲。他勸說袁術(shù)進**董卓,袁術(shù)不聽,華歆當即離去投靠孫策。以幅巾束發(fā)前往迎奉,得到孫策的禮待。
c.華歆清正廉潔。任豫章太守,處理政事清靜不煩擾,受到官民的感激愛戴。進京赴任,面對贈送的錢物,巧妙謝絕,贏得眾人欽佩。
d.華歆一向清貧自守。俸祿賞賜用來救濟親戚故舊,家里沒有多余的儲藏。曹丕為此嘆息不已,并下詔書表彰他。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念單車遠行,將以懷璧為罪,愿賓客為之計。(5分)
(2)若有秀異,可特征用;加跓o其人,何患不得哉?(5分)
參考*
4.(3分)c
5.(3分)d【解析】范曄的《后漢書》、班固的《漢書》。
6.(3分)b【解析】“袁術(shù)不聽,華歆當即離去投靠孫策”錯,原文意為袁術(shù)不聽,華歆想要離去。恰逢馬日?征辟為掾,才離開。
7.(10分)翻譯:
(1)(5分)考慮到我獨自遠行,將因懷藏美玉而獲罪(成為被殺的理由),希望各位賓客替我考慮。(“單車”1分,“懷璧”1分,“愿”1分,句意2分)
(2)(5分)如果有特異優(yōu)秀的人才,可以特別征召使用。擔憂的是沒有那些人才,哪里擔憂有人才而不能得到呢?(“秀異”1分,“特征”1分,“何患不得哉”句式1分,句意2分)
參考譯文
華歆字子魚,平原郡高唐縣人。議事論人公正持平,始終也不毀謗傷人。同郡人陶丘洪也是個知名人士,自認為見解明智超過華歆。當時王*與一些豪杰人物謀劃廢掉漢靈帝。王*暗中呼喊華歆、陶丘洪共同商定計策,陶丘洪想要前去,華歆勸阻他說:“廢立皇帝是一件大事,連伊尹、霍光都感到為難。王**格疏忽又沒有勇氣,這次必定不能成功,災禍將要涉及族人,你還是不要去!”陶丘洪聽從了華歆的話沒有去。后來王*果然失敗,陶丘洪這才服氣。華歆被舉薦孝廉,任命為郎中,患病,辭官。漢靈帝去世后,何進輔政,征召河南人鄭泰、潁川人荀攸和華歆等人。華歆到達后,任尚書郎。董卓把天子遷到長安,華歆請求出京任下?縣令,因病不能成行,于是從藍田到了南陽。這時袁術(shù)在穰城,留下了華歆。華歆勸說袁術(shù)讓他進**董卓,袁術(shù)沒有采用他的建議。華歆想要離去適逢天子派太傅馬日?安定關(guān)東,馬日?征召華歆為屬官。華歆向東到了徐州,朝廷下詔,任命他為豫章太守,因在處理政事上清靜而不煩擾,受到官吏民眾的感激愛戴。孫策攻占*東,華歆知道孫策善于用兵,就以幅巾束發(fā)前往迎奉。孫策知道華歆有德有才,用對尊貴客人的禮節(jié)接待他。后來孫策死了。太祖正在官渡,上表向天子推薦,征召華歆。孫權(quán)不想讓他走,華歆對孫權(quán)說:“將*您奉帝王之命,才與曹公交好,情義尚未鞏固,假使我得以為將*報效忠心,豈不是有益嗎?現(xiàn)在白白留下我,這是養(yǎng)了個沒用之人,這不是將*的好主意。”孫權(quán)高興了,于是送華歆入京。為華歆送行的賓客舊友有一千多人,贈送銀兩數(shù)百。華歆都沒有拒絕,秘密地各自寫好標記,到了臨走時,把各種禮物都聚在一起,對眾賓客說:“我本來沒有拒絕各位的心意,但所接受的終究太多?紤]到我獨自遠行,將因懷藏美玉而獲罪(成為被殺的理由),希望各位賓客替我考慮!北娙擞谑歉髯允栈亓俗约旱馁浧罚瑢θA歆的德行表示佩服。
華歆一向以清貧自守,俸祿賞賜都用來救濟,送給親戚故舊,家里沒有一擔米的儲藏。朝中大臣曾經(jīng)一起被賞賜了罰沒為奴的女子,而只有華歆把她們放出嫁人。曹丕為此嘆息不已,并下詔書說:“華司徒是國家優(yōu)秀的長者,他的行為符合天地之道,深得民眾之心呀。今天大官們都有豐盛佳肴,只有他是簡單的蔬菜佐飯,并且很不計較!比ㄗh:“舉薦孝廉,本來應以德行為標準,不再用考試經(jīng)書來限制!比A歆認為:“天下*以來,六經(jīng)毀壞衰敗,應當務必給以保存扶持,以發(fā)揚王道。制定法令,是用來治理衰落的事業(yè)的,F(xiàn)在聽任舉孝廉不用經(jīng)過經(jīng)學考試,恐怕經(jīng)學事業(yè)就要從此廢棄。如果有特異優(yōu)秀的人才,可以特別征召使用。擔憂的是沒有那些人才,哪里擔憂有人才而不能得到呢?”文帝聽從了他的建議。
太和五年,華歆逝世,謚號是敬侯。
第3篇:三國志魏書曹彰傳原文及譯文賞析
任城威王(曹)彰,字子文。少善*御,膂力過人,手格猛獸,不避險阻。數(shù)從征伐,志意慷慨。大祖(曹*)嘗抑之曰:“汝不念讀書慕圣道,而好乘汗馬擊劍,此一夫之用,何足貴也!”課彰讀《詩》《書》。彰謂左右曰:“丈夫一為衛(wèi)、霍,將十萬騎馳沙漠,驅(qū)戎狄,立功建號耳,何能作博士邪?”太祖嘗問諸子好,使各言其志。彰曰:“好為將!碧嬖唬骸盀閷⒛魏?”對曰:“被堅執(zhí)銳,臨難不顧,為士卒先;賞必行,罰必信!碧娲笮。
(建安)二十三年,代郡烏丸反。以彰為北中郎將,行驍騎將*。臨發(fā),太祖戒彰曰:“居家為父子,受事為君臣,動以王法從事,爾其戒之!”彰北征,入涿郡界,叛胡數(shù)千騎卒至。時兵馬未集,唯有步卒千人,騎數(shù)百匹。用田豫計,固守要隙,虜退散。彰追之,身自搏戰(zhàn),*胡騎,應弦而倒者前后相屬。戰(zhàn)過半日,彰鎧中數(shù)箭,意氣益厲,乘勝逐北。至于桑干,去代二百余里,長史諸將皆以為新涉遠,士馬疲頓,又受節(jié)度,不得過代,不可深進違令輕敵。彰曰:“率師而行,唯利所在,何節(jié)度乎?胡走未遠,追之必破。從令縱敵,非良將也。”遂上馬,令*中:“后出者斬!币蝗找灰古c虜相及,擊,大破之,斬首獲生千數(shù)。彰乃倍?拼筚n將士,將士無不悅喜。時鮮卑大人軻比能將數(shù)萬騎觀望強弱,見彰力戰(zhàn),所向皆破,乃請服。北方悉平。時太祖在長安,召彰詣行在所。彰自代過鄴,太子(曹丕)謂彰曰:“卿新有功,今西見上,宜勿自伐,應對常若不足者!闭玫,如太子言,歸功諸將。太祖喜,持彰須曰:“黃須兒竟大奇也!”
太祖東還,以彰行越騎將*,留長安。大祖至洛陽,得疾,驛召彰,未至,太祖崩。文帝(曹丕)即王位,彰與諸侯就國。黃初二年,進爵為公。三年,立為任城王。四年,朝京都,疾薨于邸,謚曰威。
(節(jié)選自《三國志·魏書,曹彰傳》)
1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課彰讀《詩》《書》課:督促。
b.應弦而倒者前后相屬屬:連接。
c.一日一夜與虜相及及:達到。
d.召彰詣行在所詣:前往。
1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a.太祖嘗問諸子所好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
b.爾其戒之其志潔,故其稱物芳
c.虜乃退散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d.斬首獲生以千數(shù)以地事秦,猶報薪救火
13.下列記述曹彰言行的句子,可以作為曹*“黃須兒竟大奇也”這一評價的主要依據(jù)的一組是
①數(shù)從征伐,志意慷慨。
②不念讀書慕圣道,而好乘汗馬擊劍。
③“丈夫一為衛(wèi)、霍,將十萬騎馳沙漠,驅(qū)戎狄,立功建號耳,何能作博士邪?”
④“率師而行,唯利所在,何節(jié)度乎?”
⑤彰乃倍?拼筚n將士。
⑥如太子言,歸功諸將。
a.①②④b.①③⑥c.②③⑤d.④⑤⑥
14.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曹彰年少時,善于*箭、騎馬、駕車,本領(lǐng)高強,力量超人,能徒手擊殺猛獸。
b.曹彰早年曾立志做將*,主張賞必行,罰必信,在日后的戰(zhàn)斗中實現(xiàn)了自己的初衷。
c.在敵人處于優(yōu)勢的情況下,曹彰臨危不懼,善于聽取下屬意見,制定正確策略,堅守要道,使敵*退散。
d.曹彰用兵有方,戰(zhàn)功卓著,曹*大為贊賞并封他為任城王。
15.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意氣益厲,乘勝逐北
(2)從令縱敵,非良將也。
(3)卿新有功,今西見上,宜勿自伐,應對常若不足者。
*為:
11.c12.b13.d14.d
《三國志魏書曹彰傳》
譯文:
任城威王曹彰,字子文。曹彰自小善于*箭御馬,臂力過人,能徒手與猛獸搏斗,從不躲避險阻。曾經(jīng)多次從*征伐,志氣慷慨激昂。曹*見此,常教訓他說:“你這孩子就是不想讀書,不仰慕追求圣賢治國的道理,而只喜歡騎馬擊劍;這些東西只能讓你成為凡夫而已,又怎么能達到尊貴的程度呢!”(于是)便督促曹彰去學習《詩經(jīng)》《書經(jīng)》。曹彰向左右訴說:“大丈夫一律應該像衛(wèi)青、霍去病那樣,帶領(lǐng)十萬*隊馳騁沙場,驅(qū)除戎狄,立大功、建封號,又怎么可以待在這里作博士呢?”曹*曾問眾兒子喜歡做什么,讓其各言其志。曹彰說:“喜歡做將*!辈*問:“做將*要怎樣?”曹彰答道:“要披堅執(zhí)銳,遇到危難不遲疑,身先士卒;有功必賞,有罪必罰。”曹*聽罷大笑。建安二十三年,代郡烏丸*,任命曹彰為北中郎將,行驍騎將*事。臨出發(fā)之際,曹*訓誡曹彰道:“我與你居家時雖為父子,受命時卻為君臣,如今凡事須按照王法來行事,你千萬要*戒!曹彰起*北征,*隊開入涿郡邊界,突然遇上約數(shù)千騎烏丸叛*。當時曹彰*兵馬未集,只有步卒千人左右,馬匹也只有數(shù)百匹。于是曹彰用田豫之計,堅守要隙,胡騎向后退散。曹彰見狀,出營追之,親身搏戰(zhàn),舉箭*向胡騎,應弦而倒者相繼不絕。戰(zhàn)過半日,曹彰鎧中數(shù)箭,但精神更加振奮,趁著勝利追擊敗兵。直至桑干,離開代郡二百余里之遙。*中長史、諸將皆認為*隊剛涉遠地,兵馬疲頓,而且此行又已受節(jié)度(*事上的調(diào)度限制),命我等不得過代郡,不可深入敵陣,免得做出既違令又輕敵的行為。曹彰說:“帶領(lǐng)*隊出征,只要是有利我*的事便要做,說什么節(jié)度呢?胡*出走不遠,我們追而討之,必能大破他們。如果因為遵從*令而放跑敵人,也不是好的將領(lǐng)。”于是出陣上馬,號令*中:“晚出擊者,斬!
(舉*追擊)一日一夜便與烏丸叛*相戰(zhàn),曹彰帶領(lǐng)士兵奮進擊討,果然大破敵*,斬首及生擒者累以千數(shù)。曹彰于是以比平常情況雙倍的賞賜犒賞將士,將士無不喜悅。當時鮮卑軻比能帶領(lǐng)數(shù)萬騎從旁觀望兩*強弱,看見曹彰力戰(zhàn),而所攻者皆破,于是向魏*請服。北方都已安定。其時曹*身在長安,召曹彰前去相見。曹彰從代北回來,經(jīng)過鄴城,太子曹丕向曹彰說:“你剛剛得大功,如今往西詣見主上,最好不要自我夸耀,要在交談中時時表現(xiàn)出好像做得不夠的樣子!辈苷玫搅碎L安,如太子所言,把功勞歸于屬下諸將。曹*大喜,用手捋著曹彰的胡須說:“黃須兒竟大奇也!”曹*東還后,便讓曹彰做行越騎將*,留守長安。曹*到洛陽后不久,便得了重病,派驛馬往召曹彰,但曹彰未至,曹*去世了。曹丕即王位,曹彰與其他諸侯均向國歸順。黃初二年,曹彰進公封王。黃初三年,冊立為任城王。黃初四年,曹彰進京朝覲時,得了急病,暴斃于府邸中。追謚曰威。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相關(guān)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quán)/違法違規(guī)的內(nèi)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wǎng)址) 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