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兼愛上原文及翻譯
第1篇:墨子兼愛上原文及翻譯
兼愛,指同時愛不同的人或事物。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墨子兼愛上原文及翻譯,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兼愛上
作者:墨者
圣人以治天下為事者也,必知亂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亂之所自起,則不能治。譬之如醫(yī)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則弗能攻。治亂者何獨不然?必知亂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亂之所自起,則弗能治。圣人以治天下為事者也,不可不察亂之所自起。
當察亂何自起(2)?起不相愛。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謂亂也。子自愛,不愛父,故虧父而自利;弟自愛,不愛兄,故虧兄而自利;臣自愛,不愛君,故虧君而自利,此所謂亂也。雖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謂亂也。父自愛也,不愛子,故虧子而自利;兄自愛也,不愛弟,故虧弟而自利;君自愛也,不愛臣,故虧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愛。
雖至天下之為盜賊者亦然:盜愛其室,不愛其異室,故竊異室以利其室。賊愛其身,不愛人,故賊人以利其身。此何也?皆起不相愛。雖至大夫之相亂家,諸侯之相攻國者亦然:大夫各愛其家,不愛異家,故亂異家以利其家。諸侯各愛其國,不愛異國,故攻異國以利其國。天下之亂物,具此而已矣。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愛。
若使天下兼相愛,愛人若愛其身,猶有不孝者乎?視父兄與君若其身,惡施不孝(3)?猶有不慈者乎?視弟子與臣若其身,惡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有(4)。猶有盜賊乎?故視人之室若其室,誰竊?視人身若其身,誰賊?故盜賊亡有。猶有大夫之相亂家,諸侯之相攻國者乎?視人家若其家,誰亂?視人國若其國,誰攻?故大夫之相亂家,諸侯之相攻國者亡有。若使天下兼相愛,國與國不相攻,家與家不相亂,盜賊無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則天下治。
故圣人以治天下為事者,惡得不禁惡而勸愛。故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勸愛人者,此也!
[注釋]
(1)兼愛是墨家學派最有代表*的理論之一。所謂兼愛,其本質(zhì)是要求人們愛人如己,彼此之間不要存在血緣與等級差別的觀念。墨子認為,不相愛是當時社會混亂最大的原因,只有通過“兼相愛,交相利”才能達到社會安定的狀態(tài)。這種理論具有反抗貴族等級觀念的進步意義,但同時也帶有強烈的理想**。
(2)當:讀為“嘗”。
(3)惡(wū):何。
(4)亡:通“無”。
[翻譯]
圣人是以治理天下為職業(yè)的人,必須知道混亂從哪里產(chǎn)生,才能對它進行治理。如果不知道混亂從哪里產(chǎn)生,就不能進行治理。這就好像醫(yī)生給人治病一樣,必須知道疾病產(chǎn)生的根源,才能進行醫(yī)治。如果不知道疾病產(chǎn)生的根源,就不能醫(yī)治。治理混亂又何嘗不是這樣,必須知道混亂產(chǎn)生的根源,才能進行治理。如果不知道混亂產(chǎn)生的根源,就不能治理。圣人是以治理天下為職業(yè)的人,不可不考察混亂產(chǎn)生的根源。
試考察混亂從哪里產(chǎn)生呢?起于人與人不相愛。臣與子不孝敬君和父,就是所謂亂。兒子愛自己而不愛父親,因而損害父親以自利;弟弟愛自己而不愛兄長,因而損害兄長以自利;臣下愛自己而不愛君上,因而損害君上以自利,這就是所謂混亂。反過來,即使父親不慈愛兒子,兄長不慈愛弟弟,君上不慈愛臣下,這也是天下的所謂混亂。父親愛自己而不愛兒子,所以損害兒子以自利;兄長愛自己而不愛弟弟,所以損害弟弟以自利;君上愛自己
而不愛臣下,所以損害臣下以自利。這是為什么呢?都是起于不相愛。
即使在天底下做盜賊的人,也是這樣。盜賊只愛自己的家,不愛別人的家,所以盜竊別人的家以利自己的家;盜賊只愛自身,不愛別人,所以殘害別人以利自己。這是什么原因呢?都起于不相愛。
即使大夫相互侵擾家族,諸侯相互攻伐封國,也是這樣。大夫各自愛他自己的家族,不愛別人的家族,所以侵擾別人的家族以利他自己的家族;諸侯各自愛他自己的國家,不愛別人的國家,所以攻伐別人的國家以利他自己的國家。天下的亂事,全部都具備在這里了。細察它從哪里產(chǎn)生呢?都起于不相愛。
假若天下都能相親相愛,愛別人就象愛自己,還能有不孝的嗎?看待父親、兄弟和君上象自己一樣,怎么會做出不孝的事呢?還會有不慈愛的嗎?看待弟弟、兒子與臣下象自己一樣,怎么會做出不慈的事呢?所以不孝不慈都沒有了。還有盜賊嗎?看待別人的家象自己的家一樣,誰會盜竊?看待別人就象自己一樣,誰會害人?所以盜賊沒有了。還有大夫相互侵擾家族,諸侯相互攻伐封國嗎?看待別人的家族就象自己的家族,誰會侵犯?看待別人的封國就象自己的封國,誰會攻伐?所以大夫相互侵擾家族,諸侯相互攻伐封國,都沒有了。假若天下的人都相親相愛,國家與國家不相互攻伐,家族與家族不相互侵擾,盜賊沒有了,君臣父子間都能孝敬慈愛,象這樣,天下也就治理了。
所以圣人既然是以治理天下為職業(yè)的人,怎么能不禁止相互仇恨而鼓勵相愛呢?因此天下的人相親相愛就會治理好,相互憎惡則會混亂。所以墨子說:“不能不鼓勵愛別人”,道理就在此。
第2篇:墨子兼愛原文和翻譯
兼愛是墨家學派最有代表*的理論之一,接下來小編為大家推薦的是墨子兼愛原文和翻譯,歡迎閱讀。
原文
圣人以治天下為事者也,必知亂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亂之所自起,則不能治。譬之如醫(yī)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則弗能攻。治亂者何獨不然?必知亂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亂之所自起,則弗能治。圣人以治天下為事者也,不可不察亂之所自起。
當察亂何自起(2)?起不相愛。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謂亂也。子自愛,不愛父,故虧父而自利;弟自愛,不愛兄,故虧兄而自利;臣自愛,不愛君,故虧君而自利,此所謂亂也。雖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謂亂也。父自愛也,不愛子,故虧子而自利;兄自愛也,不愛弟,故虧弟而自利;君自愛也,不愛臣,故虧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愛。
雖至天下之為盜賊者亦然:盜愛其室,不愛其異室,故竊異室以利其室。賊愛其身,不愛人,故賊人以利其身。此何也?皆起不相愛。雖至大夫之相亂家,諸侯之相攻國者亦然:大夫各愛其家,不愛異家,故亂異家以利其家。諸侯各愛其國,不愛異國,故攻異國以利其國。天下之亂物,具此而已矣。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愛。
若使天下兼相愛,愛人若愛其身,猶有不孝者乎?視父兄與君若其身,惡施不孝(3)?猶有不慈者乎?視弟子與臣若其身,惡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有(4)。猶有盜賊乎?故視人之室若其室,誰竊?視人身若其身,誰賊?故盜賊亡有。猶有大夫之相亂家,諸侯之相攻國者乎?視人家若其家,誰亂?視人國若其國,誰攻?故大夫之相亂家,諸侯之相攻國者亡有。若使天下兼相愛,國與國不相攻,家與家不相亂,盜賊無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則天下治。
故圣人以治天下為事者,惡得不禁惡而勸愛。故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勸愛人者,此也!
注釋
(1)所謂兼愛,其本質(zhì)是要求人們愛人如己,彼此之間不要存在血緣與等級差別的觀念。墨子認為,不相愛是當時社會混亂最大的原因,只有通過“兼相愛,交相利”才能達到社會安定的狀態(tài)。這種理論具有反抗貴族等級觀念的進步意義,但同時也帶有強烈的理想**。(2)當:讀為“嘗”。(3)惡(wū):何。(4)亡:通“無”。
翻譯
圣人是以治理天下為職業(yè)的人,必須知道混亂從哪里產(chǎn)生,才能對它進行治理。如果不知道混亂從哪里產(chǎn)生,就不能進行治理。這就好像醫(yī)生給人治病一樣,必須知道疾病產(chǎn)生的根源,才能進行醫(yī)治。如果不知道疾病產(chǎn)生的根源,就不能醫(yī)治。治理混亂又何嘗不是這樣,必須知道混亂產(chǎn)生的根源,才能進行治理。如果不知道混亂產(chǎn)生的根源,就不能治理。圣人是以治理天下為職業(yè)的人,不可不考察混亂產(chǎn)生的根源。
試考察混亂從哪里產(chǎn)生呢?起于人與人不相愛。臣與子不孝敬君和父,就是所謂亂。兒子愛自己而不愛父親,因而損害父親以自利;弟弟愛自己而不愛兄長,因而損害兄長以自利;臣下愛自己而不愛君上,因而損害君上以自利,這就是所謂混亂。反過來,即使父親不慈愛兒子,兄長不慈愛弟弟,君上不慈愛臣下,這也是天下的所謂混亂。父親愛自己而不愛兒子,所以損害兒子以自利;兄長愛自己而不愛弟弟,所以損害弟弟以自利;君上愛自己
而不愛臣下,所以損害臣下以自利。這是為什么呢?都是起于不相愛。
即使在天底下做盜賊的人,也是這樣。盜賊只愛自己的家,不愛別人的家,所以盜竊別人的家以利自己的家;盜賊只愛自身,不愛別人,所以殘害別人以利自己。這是什么原因呢?都起于不相愛。
即使大夫相互侵擾家族,諸侯相互攻伐封國,也是這樣。大夫各自愛他自己的家族,不愛別人的家族,所以侵擾別人的家族以利他自己的家族;諸侯各自愛他自己的國家,不愛別人的國家,所以攻伐別人的國家以利他自己的國家。天下的亂事,全部都具備在這里了。細察它從哪里產(chǎn)生呢?都起于不相愛。
假若天下都能相親相愛,愛別人就象愛自己,還能有不孝的嗎?看待父親、兄弟和君上象自己一樣,怎么會做出不孝的事呢?還會有不慈愛的嗎?看待弟弟、兒子與臣下象自己一樣,怎么會做出不慈的事呢?所以不孝不慈都沒有了。還有盜賊嗎?看待別人的家象自己的家一樣,誰會盜竊?看待別人就象自己一樣,誰會害人?所以盜賊沒有了。還有大夫相互侵擾家族,諸侯相互攻伐封國嗎?看待別人的家族就象自己的家族,誰會侵犯?看待別人的封國就象自己的封國,誰會攻伐?所以大夫相互侵擾家族,諸侯相互攻伐封國,都沒有了。假若天下的人都相親相愛,國家與國家不相互攻伐,家族與家族不相互侵擾,盜賊沒有了,君臣父子間都能孝敬慈愛,象這樣,天下也就治理了。
所以圣人既然是以治理天下為職業(yè)的人,怎么能不禁止相互仇恨而鼓勵相愛呢?因此天下的人相親相愛就會治理好,相互憎惡則會混亂。所以墨子說:“不能不鼓勵愛別人”,道理就在此。
第3篇:墨子原文及翻譯
引導(dǎo)語:對于墨子,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那么有關(guān)墨子的原文以及翻譯哪里有呢?接下來是小編為你帶來收集整理的文章,歡迎閱讀!
墨子
子墨子言見染絲者而嘆曰:“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所入者變,其*亦變;五入必而已則為五*矣。故染不可不慎也!”
非獨染絲然也,國亦有染。舜染于許由、伯陽,禹染于皋陶、伯益,湯染于伊尹、仲虺,武王染于太公、周公。此四王者所染當,故王天下,立為天下,功名蔽天地。舉天下之仁義顯人,必稱此四王者。
夏桀染于干*、推哆,殷紂染于崇侯、惡來,厲王染于厲公長父、榮夷終,幽王染于傅公夷、蔡公轂。此四王者所染不當,故國殘身死,為天下?j。舉天下不義辱人,必稱此四王者。
齊桓染于管仲、鮑叔,晉文染于舅犯、高偃,楚莊染于孫叔、沈尹,吳闔閭?cè)居谖閱T、文義,越勾踐染于范蠡、大夫種。此五君者所染當,故霸諸侯,功名傳于后世。
范吉*染于長柳朔、王勝,中行寅染于藉秦、高強,吳夫差染于王孫雒、太宰?海?遣?∪居謚*?⒄盼洌?猩繳腥居諼閡、偃长?慰等居諤器薄⒌璨煥。此??咚?靜壞保?使?也型觶?砦?搪荊?諉砥潑穡??蘚罄啵??祭肷ⅲ?袢肆魍觥>傯煜輪?氨┛寥耪*?爻拼肆??病?/p>
凡君之所以安者何也?以其行理也。行理*于染當。故善為君者勞于論人而逸于治官不能為君者傷形費神愁心勞意然國逾危身逾辱。此六君者,非不重其國、愛其身也,以不知要故也。不知要者,所染不當也。
非獨國有染也,士亦有染。其友皆好仁義,淳謹畏令,則家日益,身日安,名日榮,處官得其理矣,則段干木、禽子、傅說之徒是也。其友皆好矜奮,創(chuàng)作比周,則家日損,身日危,名日辱,處官失其理矣,則子西、易牙、豎*之徒是也!对姟吩弧氨負袼啊,必謹所堪”者,此之謂也。
【注釋】①:堪通湛,浸染之意。
文言文參考譯文
墨子說,他曾見人染絲而感嘆說:“(絲)染了青顏料就變成青*,染了黃顏料就變成黃*。染料不同,絲的顏*也跟著變化。經(jīng)過五次之后,就變?yōu)槲宸N顏*了。所以染這件事是不可不謹慎的!
不僅染絲如此,國家也有“染”。舜被許由、伯陽所染,禹被皋陶、伯益所染,湯被伊尹、仲虺所染,武王被太公、周公所染。這四位君王因為所染得當,所以能稱王于天下,立為天子,功蓋四方,名揚天下,凡是提起天下著名的仁義之人,必定要稱這四王。
夏桀**、推哆所染,殷紂被崇侯、惡來所染,周厲王被厲公長父、榮夷終所染,周幽王被傅公夷、蔡公谷所染。這四位君王因為所染不當,結(jié)果身死國亡,遺羞于天下。凡是提起天下不義可恥之人,必定要稱這四王。
齊桓公被管仲、鮑叔牙所染,晉文公被舅犯、高偃所染,楚莊王被孫叔敖、沈尹莖所染,吳王闔閭被伍員、文義所染,越王句踐被范蠡、文種所染。這五位君主因為所染得當,所以能稱霸諸侯,功名傳于后世。
范吉*被長柳朔、王勝所染,中行寅被籍秦、高強所染,吳王夫差被王
孫雒、太宰?核?荊???”恢??⒄盼淥?荊?猩繳斜晃閡、偃长?荊?慰低醣惶器薄⒌璨煥袼?盡U飭?瘓?饕蛭??靜壞保??怨?萍彝觶?硎芐搪荊?諉砘倜穡?鈾錈鵓???祭肷ⅲ?儺仗油。*翹崞鹛煜綠氨┛量痰娜耍?囟ǔ普飭???/p>
大凡人君之所以能夠安定,是什么原因呢?是因為他們行事合理。而行事合理源于所染得當。所以善于做國君的,用心致力于選拔人才。不善于做國君的,勞神傷身,用盡心思,然而國家更危險,自己更受屈辱。上述這六位國君,并非不重視他們的國家、愛惜他們的身體,而是因為他們不知道治國要領(lǐng)的緣故。所謂不知道治國要領(lǐng),即是所染不得當。
不僅國家有染,士也有“染”。一個人所交的朋友都愛好仁義,都淳樸謹慎,懾于法紀,那么他的家道就日益興盛,身體日益平安,名聲日益光耀,居官治政也合于正道了,如段干木、禽子、傅說等人即屬此類(朋友)。一個人所交的朋友若都不安分守己,結(jié)黨營私,那么他的家道就日益衰落,身體日益危險,名聲日益降低,居官治政也不得其道,如子西、易牙、豎*等人即屬此類(朋友)!对姟飞险f:“選好染料。”所謂選好染料,正是這個意思。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相關(guān)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quán)/違法違規(guī)的內(nèi)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wǎng)址) 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